一、套管技术状况的测井应用及其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科[1](2020)在《致密砂岩油藏蓄能体积压裂增产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致密油资源是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油田开发的主要对象,随着北美页岩油气规模开发,国内逐渐重视致密油藏开发工作,并在长庆、大庆、吉林油田开展先导开发试验,初步形成了以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的开发模式,取得一定经验。但在储层岩石的可压性、形成复杂体积改造关键参数、压裂液蓄能驱替机理、水平井开发井网井距等方面仍存在认识上不足,需要开展针对性研究,进一步明确致密油压裂增产机理。本文以吉林油田Q246区块致密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大规模压裂所关注的岩石可压性评价方法,采用测井资料与岩心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从储层岩石的机械物理力学参数测定、微观裂隙发育及储层岩石矿物分析,多角度研究评价了致密砂岩油藏储层岩石的可压性。在采用经典矿物研究与弹性研究两种脆性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储层岩石骨架与天然裂缝的影响,建立了综合可压性评价模型,形成了岩石可压性计算新方法。建立了基于启动压力条件下水平井压裂产能预测模数学模型,分析了人工裂缝形态下产能影响因素,研究了水力压裂过程中不同施工排量、液量下裂缝扩展形态与压力分布规律。研究了压裂液性能对人工裂缝形态的影响,评价筛选出适于目标区块的压裂液体系,形成了渗吸时间与渗吸量室内实验与矿场转换计算方法,研究形成了合理关井蓄能时间计算方法。在致密油藏体积改造、压裂蓄能增产机理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渗吸置换机理研究,提出了多功效压裂液理论。通过渗吸理论研究,明确了发生渗吸的主要作用机理,即毛管力、渗透压、润湿转变,为入井渗吸液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室内自发渗吸实验,明确了影响渗吸作用的关键参数。评价了不同压裂液对储层岩石的渗吸置换能力,对发生渗吸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评价,明确了压裂液洗油置换能力和置换时间,为致密砂岩油藏入井流体类型的优选和合理的焖井制度建立提供了依据。在油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条件下的流管法水驱规律研究模型,对研究区水驱动态规律进行预测,分析评价了致密油藏不同井距、压力条件下采出程度情况,为合理井距及压裂缝长优化提供参考。与现场开发相结合,以Q246区块开发为切入点,应用研究成果开展现场试验评价,结合现场实施,形成了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试井解释分析、产出液评价等分析评价方法,为验证研究成果提供了保障。现场实践表明,Q246区块采用多功效压裂技术体系技术可行,效果明显,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刘奇[2](2020)在《Ф28mm配注井吸水剖面测井仪研制》文中认为目前,适于配注井测试的主要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载体法和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法,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各自的不足。配注井吸水剖面测井仪是为了解决油管外的分层注入量的测试问题,而研发的一种新型测井仪器,能更准确的反映配注井的注入情况。目前该仪器大部分外径为38mm,对于小于38 mm的测量通道的注入井,该仪器的使用受到限制,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配注管柱,无法取得准确数据。为解决该问题,本文讨论研制一种新型测井仪,通过设计仪器的机械结构及其井下电路,更新更换耐热材料,抗压材料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现有测井仪的改进与完善,使仪器的结构更合理,技术指标上有较大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仪器的可靠性。并进行了仪器样机的耐压、耐温及仪器稳定性实验。然后与地面测井仪PL2000进行了的联调配接,完成了四口井的现场试验。所测试井包括配注井、笼统井、笼统上返井,从现场应用效果来看,该仪器与同种Ф38mm仪器具有相近的技术指标和测量精度,同时具有测量下限低、仪器造价低廉等特点,也可以用于常规配注井的测量,是一种既经济实用又能进行精确测量的测井仪器,可以为低产油井提供较可靠的注入剖面测井资料,能够解决注入剖面测井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可为油田的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准确的测试资料。
张帆[3](2019)在《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增透机理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实现突出煤层的安全开采,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大都采用岩石巷道和穿层钻孔的方法进行瓦斯预抽,但该方法存在巷道工程量大、成本高、钻孔利用率低等缺陷。以孔代巷技术正是针对低渗突出煤层进行瓦斯区域治理时提出的新技术,分段压裂技术作为以孔代巷技术的关键卸压增透措施之一,能有效地改造储层、提高储层渗透率。但由于我国在煤层气分段压裂方面尚未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导致该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存在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技术在突出煤层中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焦作中马村矿39061工作面亟需消突这一工程背景,通过对比突出煤层压裂、突出煤层顶板压裂的优缺点,最后选择在突出煤层顶板砂岩中压裂,采用实验室测试、室内模拟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工程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增透机理及效果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从煤层及其顶底板采集煤岩样后,测试了煤层气含量、煤体中矿物组分、顶底板岩样物性参数等,分析了煤体结构特征、煤体及顶底板裂隙发育特征等。(2)运用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系统,开展了煤岩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试验,分析了应力、压裂液排量、压裂次数、天然裂缝对形成裂缝网络结构的影响,研究了裂缝宽度在非均质试件与均质试件中的差别;开展了突出煤层顶板压裂钻孔层位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钻孔压裂层位作用下压裂裂缝的扩展路径及形态特征的差异,对比得出了题设条件下的理想钻孔压裂层位,气压传感器采集到的水压变化规律能够得出裂缝扩展路径。综合上述试验结果,探讨了煤储层裂缝网络结构形成机制。(3)采用RFPA2D-Flow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最小水平主应力、应力比、压裂岩层、岩层间弹性模量对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差为定值时,起裂压力、起裂时间随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压裂裂缝从低应力地层进入高应力地层后,需要更高的缝内净压力以维持压裂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延伸;如果分段压裂过程产生的诱导应力造成最大应力方向发生改变,则压裂裂缝的扩展路径会因此发生转向,有利于产生裂缝网络结构;当压裂裂缝由低弹性模量岩层扩展至高弹性模量岩层,需要较高的施工压力,压裂裂缝才有可能进入高弹性模量岩层;当压裂裂缝同时扩展至邻近岩层时,裂缝更倾向于在高脆性指数的岩层中扩展延伸。(4)明确了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产生的诱导应力差大于原水平主应力差时有利于形成裂缝网络结构,优化了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采用顺序压裂、交替压裂模式的段间距,分析了天然裂缝、煤岩物性参数对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形成裂缝网络结构的影响特征,对比了突出煤层顶板中压裂裂缝穿过煤岩交界面沟通煤层的力学条件,揭示了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增透机理。(5)基于现场地应力特征、顶底板岩性特征、突出煤层围岩缝网改造技术,利用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对突出煤层顶板进行了压裂改造。现场工程案例结果表明: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在突出煤层瓦斯治理领域是有效的,最大日产气量达2275 m3,截至10月份总产气量近23.5万m3。由于煤层及其顶板天然裂隙发育优势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压裂主裂缝指向3904工作面并与之沟通,导致39042回风巷瓦斯抽采量增加。
职成龙[4](2019)在《高地应力隧道预应力锚索支护及地应力测试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高地应力地区以及随着隧道逐年向深埋方向发展,隧道面临高地应力的威胁,不可避免发生大变形等灾害,严重影响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目前以增加支护刚度为主的理念面临诸多问题。预应力锚索支护属于主动支护体系,为隧道大变形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采用预应力锚索支护时,开展地应力测试是一项必要的基础性工作,但目前对公路隧道地应力测试技术的研究较少。通过木寨岭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了高地应力条件下隧道的变形特征。采用FLAC3d,模拟分析采用预应力锚索支护条件下隧道围岩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研究了空心包体法测试地应力的方法,探讨了采用声波碎岩原理进行钻孔和解除应力的新技术,初步分析了偏振法测试隧道地应力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依托木寨岭公路隧道2#斜井和正洞出口处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了木寨岭隧道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变形特征,通过拱顶、拱腰和拱底位移,分析预应力锚索的支护效果。监测分析表明,常规的钢拱架等支护措施未能有效抑制隧道变形,采用预应力锚索支护显着减小了隧道拱顶、拱腰及拱底的变形量和变形速率。(2)采用FLAC3d,模拟锚索支护条件下拱顶、拱腰和拱底位移的变化规律,模拟高地应力条件下隧道锚索和锚杆联合支护的效果。模拟分析表明,随着预应力锚索长度增加,间距变小,预紧力增加,隧道的收敛位移逐渐减小。(3)基于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测试地应力,探讨了采用声波碎岩原理进行钻孔以及应力解除技术的原理、工艺和设备。声波成孔及应力解除具有成孔质量高、对围岩扰动小、应力解除过程中对空心包体扰动小等优点,应用前景好。(4)初步探讨了偏振波法快速无损测试地应力的方法,利用偏振波穿过岩体时具有双折射性的特点,初步探讨了依据双折射率建立应力的函数,进而分析计算地应力,该方法测试成本很低、测试速度很快。
董夔[5](2019)在《碎软煤储层区开发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煤矿区碎软煤层赋存层位多、分布面积广,煤层气含量高、资源丰度高,储层压力低、储层渗透性差、突出危险性大,煤体力学强度低、钻进和成孔困难,因此碎软煤层属于典型的强吸附难抽采易突出煤层。研究碎软煤储层开发地质条件对气井产能的约束机理和影响规律,对于优化煤层气开发井型优选和井网,制定储层改造和气井增产措施,有效窥避这类煤储层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风险,推动碎软煤储层区煤层气产业和煤炭工业安全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论文以沁水煤田晋城矿区赵庄井田和淮北煤田宿东矿区芦岭井田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和分析井田煤层气地质背景、煤储层物性特征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煤系与煤体结构解剖、样品采集与测试实验,重点分析了赵庄井田3#煤层和芦岭井田8#+9#+10#煤层储层地质特征和含气量之间的关系、影响煤层气富集和气井产量的开发地质因素,模拟预测了基于煤层气井产能的不同开发地质条件与开发工程适配性,优化了煤层气开发井网。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赵庄井田斜坡带构造热变质和水力闭合叠加煤层气富集模式。将赵庄井田划分为浅部背斜西翼富集区、深部向斜东翼富集区、浅部过渡型区3种煤层气分布模式。浅部单斜富集区煤层气相对较为富集,含气性仅次于深部平缓单斜富集区;深部单斜富集区有利于煤层气富集,但由于埋深增加渗透率降低,不利于煤层气开采;浅部过度型区中等的构造变形有利于改善煤储层渗流条件,不利于煤层气富集,但有利于煤层气开发。构建芦岭井田逆冲推覆带前缘弯滑褶皱富气模式。芦岭井田煤层气富集受沉积环境、构造特征变形、水文地质条件和煤储层物性井田的综合控制,可划分为3种煤层气分布模式:平缓单斜断层发育水文封闭性差逸散区,平缓单斜断层不发育水文封闭性优富集区,陡峭单斜断层发育水文封闭性优逸散区。(2)对比赵庄井田、芦岭井田储层物性与开发地质条件,分析两者差异性,以及差异性对煤层气开采的影响。认为与芦岭井田的相比,赵庄井田煤储层孔隙连通性差,主应力与裂缝垂直,储层压力小,有效解吸量小,碎软煤厚度占比高。这些特征是导致赵庄井田煤层气含量高,但有气难采的原因。井田内碎软区煤层气开发地质模型共有4类,分别为富气单斜型、富气转折端型、含气单斜型、含气复杂型。(3)提出活性水压裂液伴注液态二氧化碳或伴注液态氮气工艺优于常规的活性水压裂工艺。阐明了碎软煤储层条件下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的制约因素,碎软煤含量高的井,无论渗透率高低,产气效果均不佳;碎软煤含量少的井,即使渗透率低,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案依旧可以取得理想的产气效果。影响水平井开采的主要因素是工程部署与地质条件的适配性。通过比较相同工程措施不同碎软低渗透煤储层类型煤层气井产气量特征发现:碎软煤含量是影响煤储层直井开采的重要因素,碎软煤含量过高导致压裂效果差,以至于产气量差;碎软煤含量低,即使储层渗透率低也可通过压裂增透的措施提高渗透率,达到高产的目的。是否压裂是影响水平井产气量和产气时间的关键因素,只要选择与地质情况相匹配的开发工艺就可以达到高产的目的。在碎软煤储层区普遍含气量高,选择碎软煤含量较少的位置布井,可以有效的调高单井产量。(4)运用CBM-SIM软件,模拟芦岭产气量高的两口井,两口井15年的日产气量分别介于268.821592.65m3/d、168.011427.22m3/d之间,15年排采累计产气量分别为351.04×104 m3、271.36×104 m3,250m×300m的井距在15年生产期内产量高峰到来时间较早和平均产量较高。
孙良忠[6](2018)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煤层气资源量丰富,开发利用煤层气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安全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综合性效益,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投入煤层气勘探开发以来,已积累了大量排采动态资料。由于我国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不同地区、不同区块的经济效益差异很大。本文选择煤层气地质条件不同的三个区块——柿庄南区块(沁水盆地)、韩城区块(鄂尔多斯盆地)和白杨河区块(准噶尔盆地),充分利用这些区块的静态地质资料开展了煤层气储集地质条件和开发工程条件对比研究,利用排采动态资料进行了各区块代表井的产能模拟与预测,并开展了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建立了以丰富地质资料和排采动态资料为基础,以分类代表井产能预测为纽带,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模型。本文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渗透率和资源丰度是影响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但在不同区块的敏感性具有差异性;(2)煤储层渗透率的差异明显受到区块间应力强度差异的控制:地应力强度越高,渗透率越低;(3)煤层气开发项目回收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保证收益,不可操之过急;(4)在一定资源丰度的前提下,若区块煤储层渗透率整体高于0.1mD,长期来看煤层气开发能够达到8%的内部收益率,渗透率小于0.1mD的区块则比较困难;(5)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具有典型的“短板效应”;(6)提升产量是提高区块经济效益的关键。根据这些认识,最后对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对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出了配套性建议。
张筠,吴见萌,朱国璋[7](2018)在《致密气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及气水弛豫分析——以四川盆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盆地致密储层岩性、储集类型复杂,隐蔽性与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难以准确评价。核磁共振测井方法可以解决常规测井的多解性问题,实现对储层流体性质的准确评价。为此,针对该盆地致密储层特征,开展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对比分析,依据不同观测模式的核磁共振测井信息,结合试验井测试资料,优选了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进而以岩石弛豫特征和气水弛豫特征为理论基础,对已测试的致密储层T2气水弛豫特征进行分析,剖析致密储层受孔隙度、孔径尺寸、流体性质等因素影响的T2横向弛豫分布谱。研究结果认为:(1)D9TWE3为四川盆地致密储层最合适的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2)储层致密化是致密碎屑岩储层气水弛豫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致密砂岩储层气水弛豫分布特征为天然气的T2弛豫时间比水的T2弛豫时间长;(3)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气水弛豫分布特征为气层的T2分布谱右峰靠前、水层的T2分布谱右峰靠后。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四川盆地致密砂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的T2气水弛豫判别标准,能有效甄别出孔隙度介于4%10%的致密储层流体性质,为四川盆地致密储层的气水识别、天然气储量计算、产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刘冰[8](2017)在《基于砂粒碰撞管壁信号识别的套管漏点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油井生产时间的延续,套管与下部防砂管柱损坏日益严重。套管与防砂管柱出现破损后,会严重出砂,过度出砂会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及时发现并确定漏点深度,对油气井的补救、维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用于井下套管损伤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机械井径法、超声波法、电磁法与光学法等。每种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如检测成本高、检测效率低或易受套管柱内流体性质的影响等。本文针对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理论及方法,以期快速有效的进行套管漏点深度检测,为油田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砂粒碰撞管壁信号识别的漏点检测方法,研究构建了一套漏点检测实验装置,并优选所用检测设备、传感器及数据处理方法,设计了基于砂粒碰撞管壁信号识别的漏点检测实验,通过实验探索该理论及方法的可行性。实验过程中,以漏点孔径和位置作为实验变量,分析信号特征,识别砂粒冲击信号,确定砂粒冲击时间,进行漏点定位计算。利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分析实验数据,确定了16.2KHz19.4KHz为特征频段,在特征频段中,砂粒冲击信号特征明显。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相符,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漏点检测模型的可行性。
邓中强[9](2017)在《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技术是煤层气水平井施工中保障地质导向钻井效果的重要技术,是有效提高煤层钻遇率,引导钻头在煤层中顺利钻进的重要手段。目前普遍使用随钻测井工具配合解释软件系统进行导向快速监测,但这种方式成本高昂,不符合国内煤层气低成本开发原则;由于井下测量方式存在测量盲区,当钻头进入煤层后,机械钻速极快,钻头通过测量盲区花费时间极短,远远小于井下数据传输至地面所需时间,因此在地面软件系统响应前,钻头极有可能已经钻出煤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煤层气水平井的基于地面测量数据实现导向快速监测的技术手段,通过地面测量间接判识钻头位置地层岩性变化来判断当前层位,同时满足了煤层气水平井导向监测的低成本与快速性需求,通过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设计并开发了针对煤层气水平井的基于地面测量数据的导向快速监测系统,利用地面仪表与实时数据采集技术,实现了所需地面参数的实时采集分析,通过对地面参数的监测进行地层岩性快速判识,实现了对地质导向的快速监测,有效提高了煤层钻遇率;2.通过对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与导向钻井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比评价了基于井下测量数据和基于地面测量数据两种导向监测方式的优劣性,总结出基于地面测量数据的导向监测方式是对于煤层气水平井而言真正快速的导向监测方式,确定了如何利用地面测量实现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的方案,满足煤层气低成本开发需求;3.通过对机械比能与岩石比能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机械比能与岩石比能模型,利用地面测量数据得出机械比能与岩石比能,为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多源融合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4.通过对钻井工程参数研究,优选出最能反映地层性能的参数并将其作为系统监测参数,包括:钻压、钻时、扭矩、转盘转速、机械比能与岩石比能,应用灰色关联聚类算法建立多源信息融合识别模型,利用钻井数据对灰色关联识别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系统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5.基于导向快速监测技术与灰色关联识别模型完成了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系统技术方案设计,根据监测参数需求完成了硬件仪表装备配套,依据软件系统数据需求分析建立了配套数据库,为实现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撑;6.基于所建立的多源融合模型及配套数据库,完成了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系统软件架构设计与软件系统各功能模块开发,并在沁水盆地两口水平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在现场运行稳定,根据所采集的地面数据快速判识地层岩性,实现了地质导向快速监测,达到了煤层气水平井钻井现场对地质导向快速监测分析需求。本文所设计并开发的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系统充分发挥了基于地面测量数据进行导向快速监测方法的优势,在满足煤层气水平井低成本开发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导向快速监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付跃文,喻星星[10](2014)在《脉冲涡流方法过油管检测套管横向裂缝研究》文中提出油井套管横向裂缝是可能导致套管断裂的严重危害性缺陷。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际试验,研究利用脉冲涡流检测技术使用横向探头通过油管检测套管的横向裂缝缺陷的问题。仿真给出不同检测方式的管道涡流分布、磁场分布及其变化,以及接收线圈的电压。从仿真结果可观察出,套管壁涡流最强的区域并非横向探头正对的区域,而是平行于横向探头轴线的区域。横向裂缝平行于横向探头轴线时对涡流场的扰动最大。磁场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与涡流场情况类同。据此可解释为何横向探头轴线平行于横向裂缝时检测灵敏度会高于横向探头轴线垂直于横向裂缝时。实际的检测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并且显示了实际检测中横向探头轴线平行于横向裂缝时的检测灵敏度显着高于垂直于裂缝时。
二、套管技术状况的测井应用及其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套管技术状况的测井应用及其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致密砂岩油藏蓄能体积压裂增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致密油开发概况 |
1.2.2 国内外致密油压裂研究现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储层岩石可压性研究 |
2.1 储层岩石力学参数分析 |
2.1.1 岩石抗压强度测定 |
2.1.2 抗拉强度实验 |
2.1.3 断裂韧性评价 |
2.1.4 Kaiser效应测取地应力 |
2.2 岩石可压性评价新方法的建立 |
2.2.1 岩石脆性计算方法 |
2.2.2 可压性评价新方法的建立 |
2.2.3 声波时差与岩石可压性评价研究 |
2.2.4 声发射b值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致密油藏水平井蓄能体积压裂产能模型及关键参数研究 |
3.1 致密油水平井压裂产能数学模型 |
3.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3 模型的解析方法 |
3.2 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 |
3.2.1 压裂水平井数值模型建立及验证 |
3.2.2 裂缝导流能力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3.2.3 裂缝长度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3.2.4 地层压力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3.2.5 压裂段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3.2.6 水平段长度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3.2.7 启动压力梯度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3.3 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主控因素分析 |
3.4 致密油藏压裂施工参数对蓄能改造的影响研究 |
3.4.1 压裂裂缝扩展几何形态分析 |
3.4.2 施工参数对蓄能体积压裂影响研究 |
3.5 合理关井蓄能时间研究 |
3.5.1 压后关井压力场研究 |
3.5.2 压后饱和度及产量规律研究 |
3.5.3 压后蓄能合理关井时间确定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功效压裂液渗吸及增强排驱机理研究 |
4.1 渗吸研究理论基础 |
4.2 渗吸实验研究 |
4.2.1 自发渗吸实验 |
4.2.2 加压渗吸实验 |
4.3 多功效压裂液渗吸对致密油微观驱替机理研究 |
4.3.1 压裂液渗吸评价实验 |
4.3.2 渗吸排驱机理分析 |
4.4 核磁共振测试渗吸驱替实验 |
4.4.1 核磁共振测试 |
4.4.2 微观驱替的时间效应 |
4.5 多功效压裂液性能对蓄能体积压裂的影响研究 |
4.5.1 摩擦特性对缝网形成的影响 |
4.5.2 压裂液粘度对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及驱替特征研究 |
5.1 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及孔隙分布特征 |
5.1.1 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分析 |
5.1.2 储层孔隙结构分析 |
5.2 储层物性参数评价 |
5.2.1 孔隙度测试分析 |
5.2.2 储层渗透率评价 |
5.2.3 饱和度分析评价 |
5.3 储层岩石表面性质评价 |
5.3.1 储层润湿性评价 |
5.3.2 储层表面张力评价 |
5.4 应力敏感及水锁伤害评价 |
5.4.1 应力敏感评价 |
5.4.2 水锁伤害评价 |
5.5 致密油藏驱替特征及井距研究 |
5.5.1 流管模型的建立 |
5.5.2 计算方法 |
5.5.3 模型的验证 |
5.5.4 Q246区块水驱动态特征应用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蓄能体积压裂优化设计及效果分析 |
6.1 区块基本情况 |
6.1.1 自然地理条件 |
6.1.2 勘探开发简况 |
6.1.3 地质特征 |
6.1.4 储层特征 |
6.1.5 油藏类型及流体特性 |
6.1.6 水驱效率评价 |
6.2 Q246区块储层可压性评价及工程甜点优选 |
6.3 射孔参数的优选 |
6.4 Q246区块蓄能压裂施工参数设计 |
6.5 多功效压裂液优选 |
6.6 压后关井时间确定 |
6.7 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
6.8 典型井对比 |
6.9 井网加密及能量补充试验 |
6.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业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Ф28mm配注井吸水剖面测井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技术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仪器的技术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Ф28mm配注井吸水剖面测井仪结构优化 |
2.1 仪器基本原理 |
2.2 仪器总体结构设计、工作方式 |
2.2.1 测井仪结构设计 |
2.2.2 工作方式 |
2.3 测井仪结构优化研究 |
2.3.1 示踪剂的配制 |
2.3.2 电路设计改进与完善 |
2.3.3 机械设计改进与完善 |
2.3.4 仪器刻度方法研究 |
2.3.5 解释方法研究软件开发 |
2.3.6 示踪剂与井筒内注入水速度差检测 |
2.3.7 施工工艺研究 |
2.3.8 多次连续相关信号研究 |
2.3.9 新型同位素释放器研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井仪耐温耐压应用研究 |
3.1 双探头伽码示踪测井仪耐温指标研究 |
3.2 磁性定位器测量短节耐温指标研究 |
3.3 Ф28mm配注井吸水剖面测井仪组合耐压指标研究 |
3.4 仪器刻度研究 |
3.4.1 示踪剂聚合特性及扩散特性研究 |
3.4.2 示踪剂密度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井仪实测资料效果分析 |
4.1 大庆油田实测效果评价 |
4.2 胜利油田实测效果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增透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力压裂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水力压裂裂缝起裂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研究现状 |
1.2.4 水平井分段压裂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突出煤层顶底板煤岩样物性特征 |
2.1 工程背景概况 |
2.1.1 压裂井位置 |
2.1.2 突出煤层顶底板岩性 |
2.1.3 突出煤层顶底板地应力特征 |
2.2 煤层气含量试验结果分析 |
2.3 等温吸附试验结果分析 |
2.4 煤体结构特征 |
2.5 煤层显微组分试验结果分析 |
2.6 顶底板物性参数分析 |
2.6.1 顶底板岩样物性参数分析 |
2.6.2 煤体及顶底板裂隙发育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3 煤储层裂缝网络结构形成机制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
3.1 煤岩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试验研究 |
3.1.1 煤岩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系统 |
3.1.2 煤岩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方案 |
3.1.3 煤岩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试件的制作 |
3.1.4 煤岩真三轴水力压裂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突出煤层顶板压裂钻孔层位模拟试验研究 |
3.2.1 突出煤层顶板压裂钻孔层位试验系统 |
3.2.2 突出煤层顶板压裂钻孔层位试验方案 |
3.2.3 突出煤层顶板压裂钻孔层位试验试件的制作 |
3.2.4 突出煤层顶板压裂钻孔层位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煤储层裂缝网络结构形成机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突出煤层顶板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研究 |
4.1 最小水平主应力对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 |
4.2 应力比对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 |
4.3 岩层间弹性模量对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 |
4.4 压裂岩层对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增透机理研究 |
5.1 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的概念及意义 |
5.2 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诱导应力场模型 |
5.2.1 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钻孔方向 |
5.2.2 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应力场数学模型 |
5.2.3 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破裂压力数学模型 |
5.3 分段压裂裂缝诱导应力场分析及段间距优化 |
5.3.1 压裂裂缝诱导应力场研究 |
5.3.2 不同分段压裂模式的诱导应力分析 |
5.3.3 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段间距优化 |
5.3.4 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形成裂缝网络结构的力学条件 |
5.4 天然裂缝对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裂缝的影响 |
5.4.1 压裂裂缝转向沿天然裂缝面扩展延伸 |
5.4.2 压裂裂缝穿过天然裂缝面扩展延伸 |
5.4.3 转向扩展路径的等效平面裂缝 |
5.5 煤岩物性参数对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裂缝的影响 |
5.5.1 煤岩物性参数对脆性指数的影响 |
5.5.2 煤岩物性参数对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缝高的影响 |
5.6 煤岩交界面对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裂缝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现场工程案例分析 |
6.1 压裂井井型 |
6.1.1 水平井压裂层位 |
6.1.2 井身结构及井型 |
6.2 突出煤层顶板储层改造技术选型 |
6.3 现场工程案例方案 |
6.3.1 水力喷射压裂位置 |
6.3.2 压裂液和支撑剂选型 |
6.3.3 压裂裂缝形态模拟 |
6.4 现场工程案例结果分析 |
6.4.1 压裂效果分析 |
6.4.2 排采效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地应力隧道预应力锚索支护及地应力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地应力隧道支护现状 |
1.2.2 地应力测试方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木寨岭隧道围岩大变形特征研究 |
2.1 木寨岭公路隧道概况 |
2.1.1 工程及水文地质 |
2.1.2 现场施工情况 |
2.2 现场监测的目的 |
2.3 监测项目及方案 |
2.3.1 监测项目 |
2.3.2 监测方案 |
2.4 监测结果及信息反馈 |
2.4.1 斜井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规律 |
2.4.2 正洞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规律 |
2.4.3 斜井和隧道出口段变形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寨岭隧道预应力锚索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
3.1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法简介 |
3.2 锚索设计参数对支护效果的影响模拟分析 |
3.2.1 计算模型的选择 |
3.2.2 计算模型的参数选择 |
3.2.3 模型尺寸及边界条件 |
3.2.4 锚索不同参数对隧道支护效果的影响 |
3.3 锚索锚杆联合支护情况下对支护效果的影响模拟分析 |
3.3.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3.2 模型尺寸及边界条件 |
3.3.3 模拟工况 |
3.3.4 锚索不同参数对隧道支护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技术研究 |
4.1 应力解除法 |
4.1.1 应力解除法测量原理 |
4.1.2 应力解除法的分类 |
4.1.3 钻孔孔径变形法 |
4.1.4 钻孔孔底应变法 |
4.1.5 钻孔孔壁应变法 |
4.1.6 空心包体应变法 |
4.1.7 其他方法 |
4.2 空心包体应变法 |
4.2.1 空心包体应变计的结构 |
4.2.2 空心包体应变计的测量步骤 |
4.2.3 空心包体法布置原则 |
4.3 声波成孔技术研究 |
4.3.1 声波钻孔原理 |
4.3.2 声波钻孔的优点 |
4.4 机械振动器式声波钻孔研究 |
4.4.1 声波钻孔法原理 |
4.4.2 声波钻孔法设备 |
4.4.3 声波钻孔法施工工艺 |
4.4.4 取芯工艺 |
4.5 压电陶瓷式声波钻孔研究 |
4.5.1 压电陶瓷式振动器的原理 |
4.5.2 超声致波器的材料 |
4.6 利用声波钻进解除应力的施工工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偏振波法快速测试地应力初步探讨 |
5.1 超声波法 |
5.1.1 横波双折射现象物理模型 |
5.1.2 地层应力-速度模型的建立 |
5.1.3 地层水平主应力的计算 |
5.1.4 地层最大主应力方向的确定 |
5.2 声波测井法初步探讨 |
5.2.1 岩石力学参数的计算 |
5.2.2 横波时差的计算 |
5.2.3 地应力值的计算 |
5.3 偏振波法测地应力施工工艺初步探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碎软煤储层区开发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2 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3 影响气井产能的地质因素研究现状 |
1.2.4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煤层气地质背景与勘探开发现状 |
2.1 赵庄井田煤层气地质背景 |
2.1.1 位置与交通 |
2.1.2 地层与含煤地层 |
2.1.3 煤层 |
2.1.4 构造 |
2.1.5 水文地质条件 |
2.2 赵庄井田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
2.3 芦岭井田煤层气地质背景 |
2.3.1 位置与交通 |
2.3.2 地层与含煤地层 |
2.3.3 煤层 |
2.3.4 构造 |
2.3.5 水文地质条件 |
2.4 芦岭井田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碎软煤储层特征与分布 |
3.1 碎软煤储层定义 |
3.1.1 碎软煤层定义 |
3.1.2 碎软煤层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识别标志 |
3.2 赵庄井田碎软煤层分布 |
3.3 芦岭井田碎软煤层分布 |
3.4 基于产能的碎软煤层区定义 |
3.4.1 碎软煤层含量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
3.4.2 碎软煤层区产气量特征 |
3.4.3 碎软煤层区定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碎软煤储层区富集规律与开发地质模型 |
4.1 碎软煤储层煤层气储层描述 |
4.1.1 赵庄井田煤层气储层描述 |
4.1.2 芦岭井田煤层气储层描述 |
4.2 碎软煤储层煤层气富集规律研究 |
4.2.1 煤层气顶底板条件 |
4.2.2 构造控气作用 |
4.2.3 地下水动力条件 |
4.2.4 碎软煤储层煤层气成藏富集模式 |
4.3 碎软煤储层开发地质模型 |
4.3.1 开发地质条件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
4.3.2 碎软煤储层煤层气开发地质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碎软煤储层区煤层气开发工程技术条件 |
5.1 试验开发井的层位选择 |
5.1.1 芦岭井田煤层气开发层位选择 |
5.1.2 赵庄井田煤层气开发层位选择 |
5.2 煤层气井排采特征 |
5.2.1 煤层气产出机理 |
5.2.2 排采工作制度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 |
5.2.3 煤层气排采特征 |
5.3 煤层气直井开发工程的启示 |
5.3.1 开发工程方案 |
5.3.2 开发工程效果及其工程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碎软煤层区气井产能评价及井网优化 |
6.1 影响气井产能的开发地质条件因素分析 |
6.1.1 分析方法 |
6.1.2 结果分析 |
6.2 煤层气井排采参数分析 |
6.3 产量产能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典型区块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其对比分析 |
2.1 概述 |
2.1.1 储集地质条件评价内容 |
2.1.2 开发工程条件评价内容 |
2.2 柿庄南区块(沁水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 |
2.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2 煤层气储集地质条件 |
2.2.3 煤层气开发工程条件 |
2.3 韩城区块(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 |
2.3.1 区域地质概况 |
2.3.2 煤层气储集地质条件 |
2.3.3 煤层气开发工程条件 |
2.4 白杨河区块(准噶尔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 |
2.4.1 区域地质概况 |
2.4.2 煤层气储集地质条件 |
2.4.3 煤层气开发工程条件 |
2.5 研究区地质条件对比总结 |
第3章 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井产能预测 |
3.1 COMET3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3.2 柿庄南区块典型煤层气井产量预测 |
3.2.1 煤层气井产量分类和代表井排采情况 |
3.2.2 产量历史拟合和产量预测 |
3.3 韩城区块典型煤层气井产量预测 |
3.3.1 煤层气井产量分类和典型井排采情况 |
3.3.2 产量历史拟合和产量预测 |
3.4 白杨河区块典型煤层气井产量预测 |
3.4.1 煤层气代表井排采情况 |
3.4.2 产量历史拟合和产量预测 |
3.5 不同区块单井产量影响因素探讨 |
3.5.1 资源丰度影响作用 |
3.5.2 渗透率影响作用 |
第4章 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概念设计 |
4.1 开发概念设计原则、开发方式和和井网井距设计 |
4.1.1 煤层气开发概念设计原则 |
4.1.2 开发方式 |
4.1.3 井网井距设计 |
4.2 产能规划 |
4.3 煤层气开发投资和经营费用预测 |
4.3.1 工程造价和经营费用取值标准 |
4.3.2 煤层气开发投资和经营费用预测 |
第5章 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 |
5.1 基于净现值法的经济效益评价模型 |
5.2 我国现行煤层气产业财税政策和财税参数取值 |
5.2.1 现行有关政策条文 |
5.2.2 税费法规和条款 |
5.2.3 煤层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 |
5.2.4 煤层气开发财税相关参数取值标准 |
5.3 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结果 |
5.3.1 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结果 |
5.3.2 韩城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结果 |
5.3.3 白杨河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结果 |
5.4 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与建议 |
5.4.1 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5.4.2 煤层气开发相关建议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表 |
附录B 韩城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表 |
附录C 白杨河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表 |
致谢 |
(7)致密气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及气水弛豫分析——以四川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选择 |
1.1“双TW/单TE”与“双TW/双TE”观测模式对比 |
1.2“双TW/双TE”观测模式对比 |
2 致密储层气水弛豫特征 |
2.1 致密砂岩储层的T2气水弛豫特征 |
2.2 碳酸盐岩储层的T2气水弛豫特征 |
3 结论 |
(8)基于砂粒碰撞管壁信号识别的套管漏点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检测方法现状 |
1.2.2 信号处理方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漏点检测基本原理 |
2.1 检测基本原理 |
2.1.1 振动的描述 |
2.1.2 检测原理概述 |
2.2 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
2.2.1 多通道数据采集仪 |
2.2.2 传感器 |
2.2.3 信号采集处理软件 |
2.3 检测信号处理方法 |
2.3.1 信号时域分析 |
2.3.2 信号频域分析 |
2.3.3 小波包分解 |
2.3.4 信号特征识别 |
2.3.5 信号时间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漏点检测实验装置 |
3.1 模拟实验管路设计 |
3.2 模拟实验台架构建 |
3.2.1 气泵空压机 |
3.2.2 储气罐 |
3.2.3 涡街流量计 |
3.2.4 管路压力表 |
3.2.5 弹簧全启式安全阀 |
3.2.6 漏点管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固两相流含砂流动数值模拟 |
4.1 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 |
4.1.1 气相运动方程 |
4.1.2 固相运动方程 |
4.2 气固两相流在漏点处的流动状态模拟 |
4.2.1 几何建模 |
4.2.2 网格划分 |
4.2.3 气砂两相流模拟 |
4.3 砂粒撞击管壁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漏点检测实验 |
5.1力锤实验 |
5.1.1 实验设计 |
5.1.2 力锤实验 |
5.2 漏点检测实验设计 |
5.2.1 实验流程设计 |
5.2.2 实验用品选择 |
5.3 漏点检测结果分析 |
5.3.1 实验信号时域图 |
5.3.2 实验结果时参变量分析 |
5.4 小波包分析 |
5.4.1 小波包分析 |
5.4.2 结果分析 |
5.5 定位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任务及研究思路 |
1.3.1 本文主要研究任务 |
1.3.2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 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1.4.1 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煤层气水平井导向监测技术研究 |
2.1 煤层气水平井导向钻井技术研究 |
2.1.1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艺 |
2.1.2 煤层气水平井实施导向钻井适应性分析 |
2.1.3 煤层气水平井导向钻井实现流程 |
2.1.4 煤层气水平井导向钻井实施方式对比评价 |
2.2 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技术研究 |
2.2.1 基于井下测量的导向监测技术研究 |
2.2.2 基于地面测量的导向快速监测技术研究 |
2.2.3 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技术对比评价 |
2.3 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方案优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导向快速监测智能判识模型研究与建立 |
3.1 比能监测理论研究 |
3.1.1 机械比能理论 |
3.1.2 岩石比能理论 |
3.2 比能监测模型研究与建立 |
3.2.1 机械比能监测模型 |
3.2.2 岩石比能监测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导向快速监测多源信息融合模型构建与仿真 |
4.1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
4.1.1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概述 |
4.1.2 多源信息融合的融合结构 |
4.2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导向快速监测模型构建 |
4.2.1 多源融合模型监测参数分析 |
4.2.2 多源融合算法对比与优选 |
4.2.3 导向快速监测多源融合模型建立 |
4.3 导向快速监测模型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 |
5.1 导向快速监测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
5.2 导向快速监测硬件系统研究 |
5.2.1 导向快速监测硬件系统方案确定 |
5.2.2 导向快速监测硬件系统仪表配套 |
5.3 导向快速监测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 |
5.3.1 配套数据库设计 |
5.3.2 导向快速监测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
5.3.3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
5.4 导向快速监测软硬件系统集成与现场应用 |
5.4.1 导向快速监测软硬件系统集成 |
5.4.2 现场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套管技术状况的测井应用及其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致密砂岩油藏蓄能体积压裂增产机理研究[D]. 李兴科. 东北石油大学, 2020
- [2]Ф28mm配注井吸水剖面测井仪研制[D]. 刘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突出煤层顶板分段压裂增透机理及应用[D]. 张帆.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4)
- [4]高地应力隧道预应力锚索支护及地应力测试技术研究[D]. 职成龙.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4)
- [5]碎软煤储层区开发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气井产能影响研究[D]. 董夔.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19(08)
- [6]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D]. 孙良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致密气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及气水弛豫分析——以四川盆地为例[J]. 张筠,吴见萌,朱国璋. 天然气工业, 2018(01)
- [8]基于砂粒碰撞管壁信号识别的套管漏点检测方法研究[D]. 刘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9]煤层气水平井导向快速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 邓中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10]脉冲涡流方法过油管检测套管横向裂缝研究[J]. 付跃文,喻星星. 机械工程学报, 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