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物流服务主体结构调整

做好物流服务主体结构调整

一、抓好后勤服务实体结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郑广辉[1](2020)在《J集团公司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化行业经过几十年高增速、粗放式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虽然实现了数量的提升,但同时也呈现出行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高质量产品供应不足、普通产品供应过剩、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破坏生态环境等特点。党的十八大以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幕正式打开,在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背景下,新时期石化行业企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向高端化、环保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J集团是一个以石油化工为主业的集团公司,旗下共有10家子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包括成品油贸易、仓储、海运、聚丙烯研发、生产、销售等。作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站在国家政策的风口,顺应了国家积极倡议的“一带一路”战略、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高端实体经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最新的政策导向。J集团是省属大型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是广东省属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载体,对广东省大型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选择J集团作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业务板块组合和组合管理模式作为问题,运用PEST、波特五力、波士顿矩阵等分析模型,全面总结公司的发展过程,分析J集团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和能力,并横向对比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有针对性地制定公司战略,将公司的业务结构进行重新调整,提出保障公司战略实施的措施组合管理模式,为J集团作战略规划提供建议和思路,同时也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制定战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各方股东的资源,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各自优势,进行多元化经营,打造优势互补的业务组合,提高J集团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研究的意义一方面在于能够帮助J集团公司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战略,另一方面对类似的公司制定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梅是菲[2](2020)在《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杨德广是我国着名高等教育学者,至今出版专着40余部,发表论文600余篇,先后承担1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有3项获全国第一、二、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一等奖、二等奖,2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提供了许多可贵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他思想开放,学术眼光敏锐,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许多重大的高等教育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杨德广从教以来,一直与时俱进地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问题,很多观点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杨德广用他校长、教师与学者的多重身份,以其前瞻性和开创性的高等教育理念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研究通过查阅、梳理大量文献以及对杨德广本人进行深入访谈的方式,分析了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产生的背景;阐释了杨德广有关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主要观点;凝练出杨德广在改革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可以借鉴的启示。本研究认为:杨德广在人生成长阶段经历了苦难的岁月,在磨练中发愤图强,锻炼了坚韧的品质,为他之后在倡导改革时那种逆流而上、不畏阻力的精神提供了心灵上的支撑。通过杨德广的工作经历以及他的研究脉络来看,他的研究领域和时任工作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往往理论研究的主题来源于工作实践,又回归到实践以解决问题。成长、工作经历、一些教育家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变化,都是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产生的背景因素。杨德广认为高等教育要主动去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他研究与实践的出发点都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中,那些过时的、陈旧的管理政策、方法,该朝着怎样的目标去改革,以解决目前产生的问题,以达到高等教育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目的。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分析探索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理念与实践。第一部分聚焦杨德广宏观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及实践,主要涉及他对于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市场的改革理念。在办学体制方面,杨德广提出多元化办学的主张,并且强调一定要通过各渠道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高等教育市场理念上杨德广主张高校要走进市场,这是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部分研究杨德广有关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学生工作管理以及后勤管理方面的改革理念与具体实践。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杨德广的主要理念包括校长要树立服务意识,要能够调动整个管理层的积极性,要运用管理学知识来管理学校,要坚持民主等;在教学管理方面杨德广强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因材施教等理念,并且在实际管理中采取“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改革实践;在人事管理方面,杨德广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考核机制,致力于提高教师地位,同时也强调高校教师的来源需要多样化;在学生工作管理方面,杨德广秉持“德育为先”的德育观,并且他也是最早一批提倡毕业生分配需要改革的学者之一;在后勤管理方面,杨德广最主要的观点就是高校后勤必须要社会化,同时他还非常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总结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和实践,可以发现其理念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先导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并且杨德广勇于面对质疑和压力的魄力、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思维模式、扎实的学术功底、提倡吸收国外先进观点的开放性理念,都是一名管理者和改革者所应该具备的重要人格特性,对所有管理者和改革者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郑龙海[3](2011)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承担为主、高校自主选择的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经过近三十年时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后勤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得到了缓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复杂的问题和困难——相关政策不配套,改革措施不系统,甚至不少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走上了回头路,有必要对此加以研究。研究这方面的成果很多,但由于高校后勤没有很好解决老问题,又面临了新情况,后勤社会化还没有脱鞋落地,还需要继续研究这一课题。作者本人是这项改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工作中掌握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第一手资料,以浙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例,对后勤社会化存在的困因进行了分析,提炼了高校后勤发展较好的经验和实践,对怎样消除高校后勤社会化困因提出了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科学后勤、法治后勤、和谐后勤等,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借鉴,为高校后勤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李欣[4](2007)在《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多元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高校后勤市场由完全封闭逐步走向全面开放。在新的形势下,作为高等学校主要组成部分的后勤集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研究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高校后勤集团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模式,实现科学管理,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实施对策,设计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解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可持续发展和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较系统的解决方案。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后勤改革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选择、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构建、高校后勤组织模式比较研究、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和战略实施对策等部分。论文重点进行了高校后勤改革的进程和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当前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明确了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构建的原则,确立了管理模式的目标框架,探讨了国内有关院校后勤集团的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校后勤集团的组织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以及通过对影响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的分析,构建了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最后对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周斌,熊运竹,邓先碧[5](2006)在《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探索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

韩进[6](2005)在《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依然是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文中认为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起步早、推进力度大、取得成效显着的重要方面。这项改革已显示出对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作用:突破了高校扩招瓶颈制约;促进了高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高校不再大包大揽地办社会;优化和增加了教育资源,高校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能力增强;还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社会需求,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等。可以说,如果没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不会有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就会大大放慢。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大方向是对的和必须坚持的;任何迟疑、等待观望、止步不前的言行都是要不得的。只有坚定信心,理清思路,破解难题,因地因校制宜,积极主动地利用市场经济机制进一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才是明智的抉择。

李茜[7](2005)在《中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成为必然。全国各地各高校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了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保障的基本思路,建立并完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保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顺利的重要环节。 本文是对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文章在回顾我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归纳和总结了建立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并对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内涵、原则和规律等方面的分析入手,提出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的模型,并阐明了实施途径;通过分析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企业的职能,高校后勤企业与社会企业的比较,从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校内管理体制、产权制度、投入机制、竞争机制、价格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评价监督调控体系及后勤企业法律保障等方面构建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新型运行机制。 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德静[8](2005)在《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体系构成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体与基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最新成果、科技创新理论、高等教育及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理论为指导,采用实证分析等方法,从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互动关系的视角,分析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本文首先从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研究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揭示了社会发展呼唤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呼唤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规律及两者互为动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互动关系,凸现了科技创新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强烈呼唤。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制度创新,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实践,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科技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构建高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及运行机制,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立交桥,对高等学校进行合理分层及实行分层管理分类指导,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构建高等学校内部用人与分配上的竞争与激励机制,构建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高等学校质量保证与控制体系,构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等重点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归纳形成了五点基本结论和十点政策建议。

陈贤忠[9](2004)在《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 以服务求支持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在2004年度全省高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指出

梁立军[10](2004)在《清华大学后勤社会化体制改革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高校后勤作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支撑保障,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已成为决定高校能否扩大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体制下的高校后勤,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形成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局面。后勤人员缺乏经济观念,服务意识差,成为高校发展的“瓶颈”,清华大学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本报告以清华大学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了适合清华后勤的社会化体制改革模式。清华后勤体制改革可供参考的模式有三种:(1)上海高校模式;(2)武汉大学模式;(3)西安交大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报告结合清华大学的具体校情对清华后勤体制改革适用哪种模式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通过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上述三种模式均不适应清华的后勤体制改革,清华的改革只能在借鉴其他模式的基础上走自己的发展之路。报告最后给出了具体建议:走有清华特色的后勤社会化体制改革之路。建议的主要内容是:管理服务型资产的实体强调服务,摆脱经营。管理经营型资产的实体进行法人注册并成立集团公司,一心一意搞经营。

二、抓好后勤服务实体结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好后勤服务实体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J集团公司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介绍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J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J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
        2.1.1 创业阶段
        2.1.2 成长阶段
        2.1.3 转型升级阶段
    2.2 J集团公司的现状
        2.2.1 股权结构及股东主要情况
        2.2.2 业务板块简介
        2.2.3 业务板块的关联性
        2.2.4 现有管理模式
        2.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3.1 PEST分析
        3.1.1 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人文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2.1 成品油贸易业务板块
        3.2.2 仓储业务板块
        3.2.3 运输业务板块
        3.2.4 聚丙烯业务板块
    3.3 竞争对手分析
        3.3.1 卫星石化分析
        3.3.2 金发科技分析
        3.3.3 东华能源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部环境分析
    4.1 资源分析
        4.1.1 生产场地及生产设备
        4.1.2 经营资质证照
        4.1.3 技术资源分析
        4.1.4 人力资源分析
        4.1.5 财务资源分析
        4.1.6 市场形象和声誉
    4.2 能力分析
        4.2.1 总部的管理能力分析
        4.2.2 专业公司的能力分析
    4.3 核心竞争优势
        4.3.1 体制机制优势
        4.3.2 技术优势
        4.3.3 地理位置优势
        4.3.4 基础配套优势
    4.4 管理模式与业务组合类型匹配性分析
        4.4.1 业务组合分析
        4.4.2 业务组合与管理模式匹配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J集团公司战略制定
    5.1 公司宗旨和战略目标
        5.1.1 公司宗旨
        5.1.2 战略目标
    5.2 公司的相关多元化战略选择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J集团公司战略实施
    6.1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6.2 组织结构调整
    6.3 人力资源管理
    6.4 激励机制
    6.5 企业文化建设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J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问卷
致谢
附件

(2)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研究
        (二)杨德广高等教育理念和管理实践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访谈设计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产生的背景
    一、杨德广生平经历对其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
        (一)杨德广的学生时代
        (二)杨德广的工作阶段
    二、国内外教育家的影响
第四章 杨德广宏观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
    一、办学体制改革理念
        (一)建立一主多元所有制的改革理念
        (二)国家调控、高校自主、市场引导的领导体制改革理念
    二、高等教育市场理念
第五章 杨德广高等学校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
    一、高校内部体制管理理念
        (一)职权观念
        1.校长在党委领导下工作
        2.校长要树立服务观念
        3.校长要充分调动整个管理层的积极性
        (二)科学管理观念
        1.管理学校需要运用管理学知识
        2.决策要建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3.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三)管理者素质观
        1.有能力、精力、魄力、效力
        2.关注小事细节
        3.眼光好、视野高
    二、高校教学管理理念
        (一)建立奖学金制,激发学生积极性
        (二)我国的学分制需要有中国特色
        (三)奖励与淘汰并存的学籍管理理念
        (四)高等学校整体教育理念
        1.素质教育
        2.创新教育
        3.充实教育
        4.因材施教
        (五)根据时代发展更新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校教学改革
    三、高校人事管理理念
        (一)促进师资流动,加强教师考核
        (二)重视教师发展,不滥用人才
        (三)提高教师地位,尊重、激励教师
        (四)打破“近亲繁殖”,确保教师来源多样化
    四、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理念
        (一)高校德育观
        1.从“三育并举”到“德育为先”
        2.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二)学以致用、优才优用的高校毕业生分配改革理念
    五、高校后勤管理理念
        (一)高校后勤必须社会化
        (二)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第六章 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的总结
    一、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的特点
    二、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基本理论阐述
    2.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
        2.1.1 高校后勤及其特点
        2.1.2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含义
    2.2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2.2.1 公益性与准公共产品
        2.2.2 科学发展观理论
        2.2.3 价值规律理论
        2.2.4 现代管理理论
    2.3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
        2.3.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必要性
        2.3.2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可行性
        2.3.3 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现实意义
第3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现状及困境——以浙江省高校为例
    3.1 浙江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历程
    3.2 浙江省高校后勤社会化现行模式分析
        3.2.1 “依赖型”后勤保障模式
        3.2.2 “合作型”后勤保障模式
        3.2.3 “混合型”后勤保障模式
    3.3 浙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成效
        3.3.1 高校后勤服务实现了经营多样化
        3.3.2 高校后勤服务实现了管理现代化
        3.3.3 高校后勤服务实现了服务人性化
        3.3.4 高校后勤服务实现了文化新型化
    3.4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困境及成因
        3.4.1 认识不足,思路不清
        3.4.2 政策不继,动力不足
        3.4.3 体制不活,资产不清
        3.4.4 机制不灵,措施不力
第4章 走出高校后勤社会化困境的对策分析
    4.1 认识上要始终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
    4.2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业改革
    4.3 坚持姓“教”原则和“三服务、两育人”服务宗旨,营造和谐后勤
    4.4 构建法治后勤,依法经营,采取强有力的内部支撑措施
        4.4.1 实施人才战略
        4.4.2 坚持诚信经营
        4.4.3 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
        4.4.4 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4.4.5 切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动态
        1.2.2 高校后勤发展理论研究动态
    1.3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综述
    2.1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
        2.1.2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3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2.2 企业组织的相关理论
        2.2.1 企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2.2.2 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理论
        2.2.3 企业组织模式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改革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3.1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改革进程
    3.2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改革面临的问题
    3.3 高校后勤企业发展的战略模式选择
        3.3.1 小机关——多实体模式
        3.3.2 准社会化模式
        3.3.3 独立社会法人模式
        3.3.4 关于独立社会法人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高校后勤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研究
    4.1 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4.1.1 国内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4.1.2 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4.1.3 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比较
        4.1.4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4.2 高校后勤管理可借鉴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4.2.1 质量管理
        4.2.2 目标管理
        4.2.3 人本管理
        4.2.4 供应链管理
    4.3 高校后勤集团管理模式构建
        4.3.1 高校后勤集团管理模式构建的原则
        4.3.2 高校后勤集团管理模式目标框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组织模式研究
    5.1 华中科技大学的后勤集团组织运行机理
    5.2 浙江大学后勤集团组织结构分析
    5.3 其他高校后勤集团组织模式简介
        5.3.1 中央民族大学后勤集团组织结构
        5.3.2 中国人民大学后勤集团组织结构
        5.3.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勤集团组织结构
        5.3.4 西北工业大学后勤集团组织结构
    5.4 各模式比较分析
    5.5 哈尔滨工程大学后勤集团组织模式选择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
    6.1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原则
    6.2 影响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分析
    6.3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1 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6.3.2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6.4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模型构建
        6.4.1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数基本步骤
        6.4.2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对策
    7.1 延伸高校后勤集团服务产业链
    7.2 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7.2.1 筹资多元化
        7.2.2 产业多元化
    7.3 建立与高等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7.4 高校后勤人才发展战略
        7.4.1 人才的选择
        7.4.2 人才的管理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提出
2 我市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探索
    2.1 管理、服务分开运作模式
    2.2 公司制运作模式
    2.3 后勤服务总承包制模式
    2.4 医院与社会合作模式
3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分析与思考

(7)中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途径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历史回顾
    2.1 中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回顾
    2.2 不同经济体制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概述
        2.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服务保障体制
        2.2.2 经济体制转型条件下的后勤服务保障体制
        2.2.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后勤服务保障体制
    2.3 几点启示
第三章 国外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与运行机制比较研究
    3.1 国外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情况
    3.2 国外高校的后勤服务保障体制
        3.2.1 专门机构负责型
        3.2.2 高校直接参与型
        3.2.3 高校与专门机构共同举办型
    3.3 国外高校后勤服务保障运行状态分析
        3.3.1 特点与不足
        3.3.2 几点启示
第四章 中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
    4.1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提出
    4.2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含义及核心内容
        4.2.1 含义
        4.2.2 核心内容
    4.3 现阶段改革的基本模式
        4.3.1 改革的特点
        4.3.2 改革的组织形式
        4.3.3 改革的基本模式
    4.4 现阶段改革的成效
    4.5 改革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4.5.1 困难和问题
        4.5.2 迷惘和困惑
    4.6 启示和体会
第五章 构建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
    5.1 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5.1.1 政府的影响和作用
        5.1.2 社会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5.1.3 经济体系的影响和作用
        5.1.4 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5.1.5 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和作用
        5.1.6 社会转型的影响和作用
        5.1.7 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影响和作用
        5.1.8 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和作用
    5.2 高等教育发展现实的影响和作用
    5.3 高校的影响和作用
    5.4 服务对象的变化及潜在的观念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第六章 中国高校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的构建
    6.1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内涵
    6.2 高校构建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3 高校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的构建
        6.3.1 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的基点和基本特征
        6.3.2 构建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的约束条件
        6.3.3 构建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的原则
        6.3.4 构建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要遵循的规律
        6.3.5 构建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要处理好的关系
        6.3.6 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模型
        6.3.7 构建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制的途径
第七章 中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运行机制的建立
    7.1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企业的职能
        7.1.1 高校对后勤服务保障企业的基本要求
        7.1.2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企业的职能
    7.2 高校后勤企业的属性
    7.3 高校建立后勤服务保障运行机制的原则
    7.4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运行机制的建立
        7.4.1 确立高校后勤市场的资源属性与后勤市场策略
        7.4.2 建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校内管理体制
        7.4.3 转变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投入机制
        7.4.4 改革高校后勤产权制度
        7.4.5 建立和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价格管理体系
        7.4.6 加强合同化管理
        7.4.7 规范分离的高校后勤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4.8 引入竞争机制
    7.5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评价、监督、调控体系的建立
        7.5.1 高校后勤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7.5.2 高校后勤甲乙方体制下的监督、考核
        7.5.3 高校后勤企业的调控
    7.6 建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运行机制的其它问题
        7.6.1 高校后勤社会化与社会化高校后勤的正确理解
        7.6.2 规范分离的后勤实体的法律保障问题
        7.6.3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企业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7.6.4 高校后勤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的责权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8)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概况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动态分析
        1.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1.4 本文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
        1.1.5 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1.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有关理论及其发展
        1.2.2 科技创新理论
        1.2.3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
    1.3 社会发展呼唤科技创新
        1.3.1 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3.2 科技创新的时代意义
第二章 科技创新呼唤高等教育改革
    2.1 科技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2.1.1 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
        2.1.2 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
        2.1.3 国家创新体系既是知识创新体系又是知识转化体系
        2.1.4 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
        2.1.5 如何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2.2 国家创新体系与高等教育
        2.2.1 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
        2.2.2 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3 高等教育自身是一个独特的科技创新体系
    2.3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步伐
        2.3.1 立足于制度创新
        2.3.2 立足于发挥高等教育的职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3.1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
        3.1.1 关于高等教育体制
        3.1.2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3.1.3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3.2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及趋势
        3.2.1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3.2.2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3.3 构建高等教育新体系
        3.3.1 构建高等教育新体制
        3.3.2 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立交桥
        3.3.3 建立分层管理分类指导的运行机制
    3.4 深化高等学校招生与就业制度的改革
        3.4.1 招生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3.4.2 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3.5 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3.5.1 研究型大学的地位和作用
        3.5.2 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本认识
        3.5.3 如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4.1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4.1.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尤其要选准配好党政一把手
        4.1.2 健全和完善配套的工作制度
        4.1.3 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理顺的几个问题
        4.1.4 组织开展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
    4.2 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4.2.1 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及总体要求
        4.2.2 近年来的改革实践及新情况、新特点
        4.2.3 当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
        4.2.4 对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4.3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与创新
        4.3.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进程
        4.3.2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认识
        4.3.3 积极稳妥地推进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4.4 健全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4.4.1 切实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发挥其主体资助作用
        4.4.2 不断完善校内经济资助体系,发挥其有效补充作用
        4.4.3 关注贫困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5.1 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创新
        5.1.1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5.1.2 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观
        5.1.3 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人才观
        5.1.4 尊重人才,学术自由的学术观
        5.1.5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师生观
    5.2 学校定位与培养目标
        5.2.1 科学定位——找准发展空间
        5.2.2 细化定位——把握培养目标
        5.2.3 安于定位——立足于提高水平,办出特色
    5.3 教学改革与创新
        5.3.1 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5.3.2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5.3.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5.4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4.1 进一步提高对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认识
        5.4.2 扎扎实实推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
        5.4.3 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5.4.4 把道德建设提高到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
    5.5 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5.5.1 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5.5.2 健全和完善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5.5.3 健全和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5.5.4 坚持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6.1 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功能
        6.1.1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
        6.1.2 科技创新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6.2 健全和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
        6.2.1 构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
        6.2.2 健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
        6.2.3 完善高等学校科技投融资体系
        6.2.4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3 建立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
        6.3.1 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
        6.3.2 建立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
        6.3.3 强化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
    6.4 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6.4.1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分析
        6.4.2 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6.4.3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研究
    6.5 未来科技创新的趋势和特点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基本结论
        7.1.1 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7.1.2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
        7.1.3 构建用人和分配上的竞争与激励机制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7.1.4 科学定位,贴近社会,办出特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7.1.5 科技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
    7.2 政策建议
        7.2.1 切实落实科技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7.2.2 加快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步伐
        7.2.3 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线抓紧抓实
        7.2.4 实行分类管理,引导与鼓励各类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
        7.2.5 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满足各类人员终身学习的需要
        7.2.6 加快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步伐
        7.2.7 建立权威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
        7.2.8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7.2.9 推进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7.2.10 进一步激活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优势与活力
致谢
2000 年入学以来主要学术成果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10)清华大学后勤社会化体制改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清华大学后勤社会化体制改革模式研究
    1.1 引言
        1.1.1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意义
        1.1.2 清华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概况
        1.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1.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概论
        1.2.1 高校后勤的概念和内容
        1.2.2 国外高校后勤保障概况
        1.2.3 传统体制下的我国高校后勤
        1.2.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
        1.2.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1.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分析
        1.3.1 高校后勤社会化体制改革
        1.3.2 上海高校模式
        1.3.3 武汉大学模式
        1.3.4 西安交大模式
    1.4 清华大学后勤社会化体制改革模式的选择性研究
        1.4.1 清华大学后勤体制模式现状分析
        1.4.2 三种模式的特点概述
        1.4.3 选用上海模式的可行性
        1.4.4 选用武汉大学模式的可行性
        1.4.5 选用西安交大模式的可行性
    1.5 探讨有清华特色的后勤社会化体制模式
        1.5.1 清华模式
        1.5.2 清华模式的优点
        1.5.3 清华模式的实施建议
    1.6 结束语
    附录1
    附录2
    访谈纪要1
    访谈纪要2
第二篇 A铝业公司经济分析
    2.1 背景分析
        2.1.1 铝业产业链及其应用领域
        2.1.2 铝消费市场需求概述
        2.1.3 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
        2.1.4 A铝业公司背景
    2.2 市场环境
        2.2.1 国际主要消费国的需求形势
        2.2.2 我国国内的需求形势
        2.2.3 国际市场的供给形势
        2.2.4 我国国内的供给形势
    2.3 价格与成本分析
        2.3.1 价格分析
        2.3.2 成本结构
        2.3.3 边际成本的估计
        2.3.4 产量决策分析
        2.3.5 综合分析
    2.4 结论
        2.4.1 基本结论
        2.4.2 新生产线上马的必要性
第三篇 A公司油气混输泵年度营销方案
    3.1 营销方案概要
        3.1.1 A公司介绍
        3.1.2 产品介绍
        3.1.3 营销目标
    3.2 营销机会分析
        3.2.1 外部市场分析
        3.2.2 A公司现状分析
        3.2.3 竞争者分析
    3.3 SWOT分析
        3.3.1 石油机械行业中取得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
        3.3.2 A公司油气混输泵SWOT分析
    3.4 营销目标
        3.4.1 年度营销目标
        3.4.2 营销目标的月度分解
        3.4.3 营销目标的地区分解
    3.5 营销策略
        3.5.1 产品策略
        3.5.2 价格策略
        3.5.3 渠道策略
        3.5.4 促销策略
第四篇 清华大学修缮中心旧车库改造项目财务分析报告
    4.1 项目背景
        4.1.1 清华园概述
        4.1.2 清华后勤概述
        4.1.3 清华大学修缮中心概述
        4.1.4 投资背景
    4.2 投资水厂项目分析
        4.2.1 可行性分析
        4.2.2 建立财务模型
        4.2.3 敏感性分析
    4.3 投资快餐店项目分析
        4.3.1 建立财务模型
        4.3.2 计算贴现率
        4.3.3 现金流预测依据
        4.3.4 计算净现值
        4.3.5 可行性结论
        4.3.6 敏感性分析
    4.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

四、抓好后勤服务实体结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J集团公司战略研究[D]. 郑广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2]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理念与实践研究[D]. 梅是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高校为例[D]. 郑龙海. 湘潭大学, 2011(05)
  • [4]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欣.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5)
  • [5]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探索与思考[J]. 周斌,熊运竹,邓先碧. 重庆医学, 2006(09)
  • [6]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依然是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J]. 韩进. 中国高等教育, 2005(22)
  • [7]中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D]. 李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05)
  • [8]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 陈德静. 河海大学, 2005(02)
  • [9]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 以服务求支持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在2004年度全省高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陈贤忠. 安徽教育, 2004(05)
  • [10]清华大学后勤社会化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 梁立军. 清华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做好物流服务主体结构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