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大趋势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大趋势

一、网络时代媒体应变大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齐永光[2](2020)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文中研究指明“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这不仅强调了使双方发生联系的人或事物的重要性,也是广义媒介的基本概念。由此可见,媒介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就深受学者重视。在21世纪的今天,媒介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文学的数字化进程也不断加速。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例,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研究员温程辉调查显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早在2016年就已经超过2000TB,在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和资源的共享化方面,数字化在图书、文学领域的应用正在得到不断强化。在媒介融合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学的数字化进程必将持续加速,甚至会衍生出媒介融合下全新的传播生态。当前对于文学数字化的研究,大多为传统行业整合数字技术,从某一行业视角进行某类文学的数据库详细建构的情况。本文首先对文学的载体——媒介的演变及其传播理论进行梳理,以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呈现出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文学载体的演变对于文学生产和传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随后着力研究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产生的新的文学内容和形式及其变化,进而探究媒介融合为文学本身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通过宏观的媒介融合视域,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当下文学数字化发展中的产生的问题,并由此思考如何走好文学的数字化传播之路。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媒介的支撑,从以龟甲、帛、纸等为媒介,到如今的数字化技术为媒介,文学的传播介质在表现形式、呈现方式和传播优势方面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而今数字化进程下的文学传播相较从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海量文学信息借助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更新和进化。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发展现状,研究认为当前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以下特性:全民参与、消费娱乐功能凸显、以技术为支撑不断嬗变演进。具体来看,在媒介融合视域背景下,文学在文语转换、音视频结合和多媒体整合传播等方面都有大量应用,数字化技术下的文学传播特点也有了新变化:一是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二是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内容更具时代特征;三是文学数字化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较之以往也有鲜明的改变。分析发现,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的数字化传播存在以下问题:从内容上看,文学数字化传播进程中,文学创作者的题材创作活力下降;文学的深刻性存在消解的倾向;在数字化传播进程中文学的发展还缺乏全球化的传播视角。从媒介融合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上看,读者的部分选择权淹没在海量文本里;数字化进程中产生大量的版权争议;网络隐私保护也是数字化带来的重要课题。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现阶段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为追求利润而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数字化的文学传播也带来部分伦理与道德上的困境;数字化传播影响下部分粗制滥造甚至低俗的文学作品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大问题。研究认为,在媒介融合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得以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本身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这一冲击始终是高悬在文学发展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反思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并结合文学接受理论、符号论与文化表征、媒介环境等方面的坐标体系,研究提出的以上三个角度存在的问题有赖于文学创作主体、媒介传播者以及相关社会环境下的人员进行反馈沟通。首先,文学的发展始终应当以优质的内容为导向,在注重读者反馈的基础上紧抓优质内容,通过全面媒介素养的提高,始终以优质文学内容为抓手,巩固文学根基。其次,文学的发展还要以信息技术为保障,充分重视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媒介融合技术的支持下渐进构建文学传播新场景、拓宽文学发展新渠道。最后,当前文学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规则体系的支撑,健全文学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无可替代地成为文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文学传播的体制机制、争取最广泛的社会支持是文学数字化进程中源源不竭的动力。唐代书法家李邕曾说道,“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书法如此,文学亦然。正所谓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也只有摒弃过时的思路方法,不断创新其内容和表现形式,让文学能够借助数字化传播的技术手段,以新的形式进一步焕发生机,迭代传承。总体看,文章通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化对文学传播方式和内容创作产生的深刻影响的分析,归纳了当前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特点,反思了当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建议,为今后关于媒介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也为今后文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建议。

牛凤燕[3](2020)在《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全媒体时代,社会整体传播环境和传播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文化传播特点、受众需求及利益关注点都发生着新的变化。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主的新兴媒体,作为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性力量,改变着社会整体传播系统和权力结构,改变着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主导的以媒体机构为基本单位的信息传播模式,重构着媒体与民众之间的传播秩序和权利关系,传播受众话语权日益提升。新的时代境遇和技术环境,也改变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和形态,这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积极回应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当前,多元社会思潮活跃,强势挤压主流意识形态作用空间,技术升级更是扩大和加快了各种社会思潮的覆盖面和传播速度,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威胁。再加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方法、载体、机制等在一定范围内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也缺乏有说服力的解答等。这些都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阻碍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甚至出现学术理论界乃至普通群众热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全媒体时代,我们要改进现有传播模式,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逐步实现人们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来助力。本文侧重于对全媒体时代国内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实然”状态探讨,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基本思路。首先,对本文涉及的一般理论和基础概念进行梳理,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全面审视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从学理上阐明研究和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缘由和意义。其次,从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时代境遇入手,探讨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框架。再次,具体考察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本章对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进行一般理论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对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构成要素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分析,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本章的重点聚焦于全媒体、全媒体时代、机制、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等概念界定,通过界说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分析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进而阐释全媒体时代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意义。第二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新时代境遇。本章分析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其中既有信息技术升级对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利支撑、技术换代带来的溢出效应以及民众观念更新带来的传播机遇;又有全媒体时代整体传播环境的负向影响,传播主体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亟待更新,传播受众注意力被各媒体平台分散,各层级媒介尚未适应技术更新带来的变化等问题,这些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减弱,马克思主义传播也面临困境和难题。第三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及构建框架。本章从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特点的分析入手,探讨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传播主体的组织方式和综合素质制约着传播效能发挥,传播内容更新滞后于传播受众现实需求,各类传播资源尚未有效整合阻滞着传播顺畅运行以及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有待加强等等,并在此基础上从主体协同机制、内容创新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以及反馈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构建框架。第四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协同机制。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除了包括传统媒体时代的主体力量,如党和政府各级组织、专业的学术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体的各层级教育部门、各层级官方主流媒体等,还包含时代发展和技术升级带来的主体扩容,主要扩展对象是大众传播媒体从业者以及部分自媒体宣传力量等。但当前各层级传播主体存在各自为战缺乏系统协同,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专业素质、媒介素养以及新技术应用能力良莠不齐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全媒体传播的主体协同优势,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主体要素。第五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仍然是内容为王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主要通过传播内容和话语表达两个要素的优化和创新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可以通过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重点的现实转换,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调整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现实实践更新传播内容来实现。而话语表达创新,则需要从注重传播内容解读的人本视角,推动多重传播话语的融合互补以及适应全媒体时代民众的话语偏好三个方面努力。第六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资源整合机制。伴随着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全媒体时代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丰盈的信息资源、媒介资源以及监管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和平台是提升传播效能的关键所在。要通过打造全媒体互联媒介平台,实现不同媒介平台的资源共享,进一步构建起全媒体传播体系;要通过整合显隐互济的传播方式,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要整合多层级监管资源,借助大数据舆情监管等方式,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监督和管控,不断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第七章,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反馈评价机制。研究全媒体时代思想文化传播特点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不同受众群体的心理预期和思想行为接受特点,立足民众利益诉求,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巩固并完善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机制。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效果评价的主体、标准及相应的互动反馈,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

宋红岩[4](2020)在《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文中研究说明微媒介是当下最具影响力和颠覆性的媒介形式,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智能化,同时也使人们更依赖媒介,它全方位重构着人们的生活,并将人类的生存方式带入到数字化生存的新阶段。今天身处微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切身感受着微媒介强大影响力的我们,不能不以理性的姿态,去探究微媒介对我们的生存方式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我们只有直面所身处时代的媒介变革及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才能更好的透视社会、反观自身,同时看清微媒介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并带给我们哪些利与弊。本论文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展开探讨,试图从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微媒介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话语权方式、感知方式、审美方式等角度深入分析微媒介的变革力量和颠覆性的影响。第一章从媒介的演变历程和微媒介的崛起入手,主要介绍了媒介的变革历史及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不同影响。继而对微媒介的界定、形态、产生的逻辑背景以及本文探讨的微媒介对人的生存方式重构的几个维度进行界定和概述。第二章主要围绕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进行分析,探讨了微媒介如何重塑电子媒介人,分别从哲学主体性构建、传播学的主体延伸、文化学的文化身份等层面的主体“自我”实现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微媒介在重构主体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对主体的“非我”异化和对主体人格重塑的过程。第三章主要着眼于微媒介对生产方式的重构展开,微媒介时代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论文从微媒介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当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生产时代,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的智能化、集成化和柔性化。微媒介同样对文化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使得当代的文化生产方式迥异于传统的文化生产,产生参与性、互动性、生产与消费一体化、草根性、共享性等特点,同时大数据的产生使得文化生产的个性化、定制化成为可能。第四章主要从微媒介对人的消费方式的颠覆与变革入手,着眼于当前消费主义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重点论述电子经济、电商平台与网络购物等新消费方式的出现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的颠覆性影响,探讨数字化经济在给人们带来全新消费方式的同时,也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同时让人们陷入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之中。第五章从微媒介对话语权力的重构入手,分析微媒介的出现对话语权力变迁的影响。微媒介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使得“微”政治应运而生,同时新型的社会控制方式也随之产生,权力和非权力在博弈之间寻求着微妙的平衡。微媒介的兴起,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声音,媒介的赋权作用在微媒介时代更加明显,同时微媒介的独特性也使得大众在某种程度上复归“沉默的螺旋”。第六章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方式的重构展开论述。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不同感知方式,也会对人的审美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微媒介使人的感知方式产生媒介化、他者化、去时空化、感知偏向视觉化等特点;同时微媒介也使审美方式产生交互性、虚拟化、奇观化等特点,也出现审美泛化、审美体验浅表化和审美认知错位等审美困境。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周晨慧[6](2019)在《人工智能在优化党群关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化党群关系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党群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基础。党的性质和宗旨也决定了党必须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工作和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努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在不同的发展历史时期,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有着不同的要求,优化党群关系的方式方法也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特点。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正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人工智能拥有海量数据处理能力、人机交互功能、丰富的知识库等优势,能够在党群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给优化党群关系带来新契机。本文正是立足这样的背景下,以人工智能在党群关系优化中的应用为主题展开相关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扬,也是结合社会现实发展与实践对党群关系的学习和研究。在明确核心概念“党群关系”和“人工智能”内涵的基础上,本论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优化党群关系中应用的一系列相关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必然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诚然,利用人工智能来优化党群关系也成为了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在进行权力监督、密切党群沟通、处理党群突出问题以及预测党群矛盾中,人工智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专家系统、机器学习、实时监控以及预警感知系统等高性能技术可以发挥独特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是通过人机对话、统计分析、方案模拟等方式来实现的,为构建更加良好的党群交流机制、更准确的认知民心民意、更真实的落实人民当家做主带来机遇。就其应用的原理来看,人工智能主要是基于符号主义的“符号处理”机制、基于联结主义的“结构模拟”机制,以及基于行为主义的“感知—动作”机制进行运作。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应用人工智能优化党群关系时,绝对不能忽视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比如权力监督和隐私保护、智能决策与民主、智能模拟与人的能动作用以及飞速发展的高精尖技术与固步自封思想观念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问题。

王百娣[7](2019)在《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依托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终端实现海量信息即时、互动、共享传播的“新媒介”,作为催动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技术引擎和人类与文学互动的新渠道,构建出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样态,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以往依托机械印刷媒介为主的传统文学构成文学基本的现实关系,而且凭借其海量的生产与传播规模正在向中国当代文学场的中心移动,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的新变。在新媒介文学的盛宴狂欢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学派的媒介观以及国内学者单小曦、欧阳友权等人的媒介文艺学理论为新媒介文学生成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这里,媒介的技术性、讯息性、人的延伸等特征孕育了新媒介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媒介存在论的视域下,新媒介文学在生产机制、传播秩序等方面衍生出种种新变,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或传统精英文学的种种不同乃至博弈,其中也蕴藉着诸多或技术性或文学性、或创新或困顿等的特点、规律。首先,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的突出特征是虚拟性,它呈现出与中国文学传统包括现代文学传统形态的诸多迥然不同或转型新变。它以解构性的虚拟现实技术重塑了传统文学中的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构筑了一种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它以消解教化与消解精英的通俗性诉求表现了当下社会市民心态的类型化、游戏化体验;同时也以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带来了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新鲜的视觉性冲击,以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带来了“草根性”的快感性娱乐体验。其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开放性的运行秩序分化、重组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媒介的技术性、媒介性等特征一方面促成了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和文学权力话语的媒介性营造,开拓了文学生产空间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体性商业资本介入,导致了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共享共赢的文学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从而也引发了文学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和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发展,引发了文学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和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再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共时性的实时交互效应重建了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它通过文学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路径的机制构建,实现了文学载体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实现了亲民效果、导向传播等有效传播;它从受众群体的多种需求变化出发,通过“读者的文本”来展开文学交往关系的互动性,实现了情感诉求的弥补性、自我发展的大众化等方面的文学挑战和世俗化追求。这种“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使文学生产传播呈现出一种“超文本”的蜕变,如受众身份的不断衍生和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等内在特质的变化生成了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影响了文学审美鉴赏的接受和文学意义的解读。最后,如何面对新媒介文学的勃勃生机和窘迫困境,如何让新媒介文学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两者之间进行积极地兼容互补,是令人深思的。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价值是历史性的革命性创新,它以多介质的新媒介技术创造了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以多渠道的产业链创造了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另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存在着诸多的迷失错位,它表现在生产链条方面的商业化、功利化,写作模式方面的公式化、套路化以及诸多的盗版抄袭等的“顽疾”,都较为突出地显示出文学创作的主体虚位、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消解和文学生产秩序的混乱失度。那么,我们就应该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地明确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发展的探索之路:两者优化整合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文学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学传统及其内涵永远是本体性的主体存在,新媒介文学生态发展的道路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是任重而道远的,诸如,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等与生产机制的完善、批评体系和文学主体的强化等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终将互为媒介、互为内容、和谐共生,共同构筑文学健康有序生态的必由之路。

李丽[8](2018)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推销其意识形态的主要媒体工具。“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因此,如何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正能量”;如何抢占思想舆论制高点,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问题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运用文献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法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厘清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构成要素、生成过程,并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新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提升对策。全文共五章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厘清基本内容,夯实学理基础,重在研究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什么”的问题。首先,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话语”的角度提出网络思想教育话语权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力、影响力和传播力;本质是思想引领权、价值塑造权和话语主导权;主要特征是话语内容的权威性、话语表述的大众性、话语影响的持久性和话语传播的广泛性;构成要素是网络议题设置权、网络舆论引导权、网络交锋主动权和网络空间治理权。其次,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尤其是总结提炼出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由网络舆论观、网络安全观、网络利益观和网络治理观四个部分构成,实现最新理论成果介入;此外,对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传播过程理论、“把关人”理论、意见领袖理论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探究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主要因素、生成过程和形成机理,重在从动态、过程性角度探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如何生成”的问题。首先,基于传播过程理论(5W),分析了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主要因素包括话语主体的主导力、话语内容的说服力、话语方式的亲和力和话语载体的辐射力;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阶段包括网上互动、价值博弈、主体主导和客体内化四个阶段;凝练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形成机理包括形成上的多元耦合机理、过程上的引领认同机理、结果上的整合共生机理。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聚焦现实境遇,提出提升对策,重在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机遇、挑战、困境提出对策。首先,从国际地位看,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历史方位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理论基础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日益成熟;从技术支撑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这些都为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供了机遇和条件。然而当前,“西强我弱”的整体格局没有改变,西方话语霸权和多样化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待完善、话语主体和话语载体建设亟待增强等因素都极大的影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基于此,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总体思路、主要策略和具体任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总之,本文认为,新时代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应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引;以“培育向上向善网络文化、画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为方向;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加强话语主体和载体建设为主要策略;以争夺和抢占网络议题设置权、网络舆论引导权、网络交锋主动权和网络空间治理权为具体任务,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凝聚正能量。

李章程[9](2018)在《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研究》文中提出“信息之于民主,就如货币之于经济”。世界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史表明,民主政治有效性的提升依赖于政治系统内外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良性互动,以减少不确定性与降低风险,从而维系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转。在借鉴拉斯韦尔、多伊奇、派伊等人传统政治沟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这一特定媒介来统筹本文研究与写作的基本架构,即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信息沟通、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与模式、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与成效、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问题与原因、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建议与对策。也就是,沟通主体、沟通平台、沟通过程、沟通问题、沟通对策是本文主要的关涉面。绪论部分是对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以及研究创新点进行资料性的、线索性的和总结性的叙述与分析。第一章对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信息沟通的内在关联给予判辨与剖释。区分网络空间中公众的不同身份即网民、网络意见领袖、网络共同体,别其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公众网络政治参与有无序与有序之别,分辨其弊利。归纳信息沟通基本特征,阐发信息沟通对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第二章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和模式进行梳理、汇总与剖析。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蒐集与梳理,明确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包括政府网站、政务双微、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商业新闻网站、个人微博等。围绕公众与政府的互动关系,从传统与现代的视角界定其沟通的模式,并总结其特征。第三章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与成效进行详细的归纳与论证。指出双方信息沟通的层次有单向沟通、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三种。特别是将网络话语表达引入双方沟通的过程分析中,即符号生产、意义争夺、秩序重建。为体现双方信息沟通的效果,在不同模式对比的基础上,从政府回应角度进行了测评,并选取了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室的调查数据作为实证支撑。第四章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问题与原因从案例分析到理论归因。就存在的问题而言,选取了近3年多起代表性网络公共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归纳的分析方法,从信息沟通主体、信息沟通过程、信息沟通平台三个方面指出相应的问题。并基于这三个方面一一阐释了相关原因。第五章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思考与建议。根据第四章的原因归纳,即沟通主体、沟通平台、沟通过程,从塑造对话——协调式沟通主体、优化效率——交互式沟通平台、完善良性——认同式沟通过程三方面一一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论文抓住民主政治是对话与沟通的实质,从信息沟通的角度对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成效,以及如何规范公众有序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另一个切入点与观察点。这既能够从较完整的意义上对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也是对传统政治沟通理论在网络时代的一个拓展。此外,本论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引入话语交流方法,突出公众在信息沟通中的地位,克服了以往信息传输路径和观念传播路径忽视公共价值的局限。

陆健健[10](2017)在《网络时代的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安全问题本身由来已久,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新时期、新空间、新环境下信息安全领域衍生出的新生领域,核心在于切实把握网络时代的本质规律,厘清网络时代给信息安全带来的根本性影响,继而立足我国各方面现实,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和再研究。今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有鉴于此,本文积极呼应习总书记的科学论断,采取问题导向的研究模式,即网络时代的本质规律是什么?网络时代给中国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是什么?如何体系化的应对威胁?等三个问题,问题之间逐一相扣,环环递进,力求在理论性上兼顾前沿和深度,在实践性上突出落地,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有明确的可验证性和可操作性。关于网络时代本质规律的问题,本文从网络空间的概念特点入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网络空间外延内涵给出界定。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时代衍生的信息主权、信息边疆、信息国防等诸多新兴概念的基本内涵,梳理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的主要特点,在本质规律基础上,提炼出网络时代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即本文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关于网络时代带来威胁的问题,本文重点立足实际案例,从潜在、现实和长期三个层面梳理了 12类威胁,涉及产业模式、核心设备、技术标准、思想文化、规则制定、系统运行、体系支撑、网络安全、法理博弈、意识形态、舆情控制、宣传导向等各个方面,基本覆盖威胁程度深、影响大的主要领域,形成了较为具体的问题清单。关于如何系统解决的问题。战略层面在综合比较各类战略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采取“自主合作型”发展战略,以“能够有效保证我国信息空间及空间中各类设施、系统、数据等的安全;能够有力支撑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保证我国网络空间的健康、繁荣、有秩序;能够有力支撑我国整体战略利益的维护和拓展”为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自主可控等5条战略实现的途径。机制层面,在分析现有机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纵向自上而下,运转顺畅,横向关系清晰,无缝衔接的层级化组织领导机制”;“分类建设针对信息系统和信息内容的管理运行机制”;“在领导体系、资源共享、安防行动、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力量建设等多个层面展开的军民融合机制”;“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区域合作组织为平台,以立法和国际联合信息空间反恐为载体的国际合作机制”。法律层面,在分析网络时代对信息安全立法冲击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模式,客观审视我国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立法的不足,提出信息安全立法的指导思想、原则模式、基本立法构想等。技术层面,在传统安全防护技术之外,还重点研究了追踪溯源技术和战略威慑技术,力争形成攻防一体的技术体系。人才层面,从需求分析入手,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

二、网络时代媒体应变大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媒体应变大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2.2.1 历史背景
        2.2.2 经济社会背景
        2.2.3 国际背景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5.1 文艺论
        5.1.1 文艺的特性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5.2 宗教论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5.3 网络文化论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8.1.1 文化交往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9.3.1 理论意义
        9.3.2 实践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2)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理论范畴
    第一节 文学传播与数字化
        一、文学的媒介
        二、数字化与数字化传播
        三、媒介融合与文学数字化传播
    第二节 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理论沿革
        一、符号论与文化表征
        二、文学接受
        三、文学与媒介环境
第二章 从文字到视听—文学呈现方式的趋势演变
    第一节 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
        一、文本的数字化
        二、视听的数字化
        三、互联网与移动终端
    第二节 文学数字化传播的变迁
        一、文本的数字化发展
        二、视听的数字化发展
    第三节 从文本到视听的数字化传播特性
        一、全民参与
        二、承担消费娱乐功能
        三、以技术为支撑不断演进
第三章 从文字到视听—文学内容表达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文本的数字化文学内容表达
        一、网络文学
        二、IP改编与“超级内容”产业链
    第二节 视听的数字化文学内容表达
        一、口语表达的新形态
        二、文学的影视化改编
    第三节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与数字化传播交互影响
        一、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
        二、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的内容解读
        三、媒介融合视域下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
第四章 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内容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一、题材创作活力下降
        二、文学深刻性的消解
        三、全球化视角不足
    第二节 网络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一、信息茧房
        二、产权争议
        三、隐私保护
    第三节 产业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一、追求利润与过度商业化
        二、大众传播伦理与道德
        三、数字化传播与健康
第五章 文学数字化传播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为导向
        一、注重读者反馈
        二、紧抓优质内容
        三、提高媒介素养
    第二节 以信息技术为保障
        一、重视媒体技术的作用
        二、构建文学传播新场景
        三、拓宽文学发展渠道
    第三节 以规则体系为支撑
        一、健全文学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
        二、完善文学传播的体制机制
        三、提供文学传播发展的社会支持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学界研究述评
        (一) 国内研究述评
        (二) 国外研究述评
        (三) 当前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趋向
    三、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努力方向
        (一) 创新之处
        (二) 努力方向
第一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相关概念
        (一) 全媒体与全媒体时代
        (二) 机制与传播机制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
    二、全媒体时代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意义
        (一) 全媒体时代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需要
        (二) 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三) 全媒体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四) 全媒体时代提振民众精神世界的需要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新时代境遇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机遇
        (一) 信息技术升级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效能
        (二) 思想文化传播环境更加多元包容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面临的挑战
        (一) 全媒体时代整体传播环境的负向影响
        (二) 全媒体时代凸显传播主体思想观念的滞后性
        (三) 全媒体时代带来传播受众注意力分散难题
        (四) 全媒体时代推动各层级传播媒介发生深刻变化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及建构框架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特点呈现
        (一) 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共同主导传播进程
        (二) 传播受众话语权提升要求与传播主体平等交流
        (三) 信息技术升级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转向全媒体渠道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问题分析
        (一) 传播主体的组织方式和综合素质制约着传播效能发挥
        (二) 传播内容更新滞后于传播受众现实需求
        (三) 各类传播资源尚未有效整合阻滞着传播顺畅运行
        (四) 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有待加强
    三、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的框架建构
        (一) 通过主体协同机制,优化传播主体要素
        (二) 通过内容创新机制,增强传播内容吸引力
        (三) 通过资源整合机制,提升整体传播效能
        (四) 通过反馈评价机制,加强互动反馈,规范评估体系
第四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协同机制
    一、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优势巩固
        (一) 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体构成
        (二) 传统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既有优势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作用发挥
        (一)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扩容
        (二)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时代优势
    三、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一) 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政治素质
        (二)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三) 培养原创内容生产能力
        (四) 增强媒介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四、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全媒体传播的主体协同优势
        (一)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级主体协同发力的传播格局
        (二) 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多层级主体协同配合的传播模式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机制
    一、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创新
        (一)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重点的现实转换
        (二) 适应时代主题变化调整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
        (三) 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现实实践更新传播内容
    二、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话语表达创新
        (一) 注重传播内容解读的人本视角
        (二) 推动多重传播话语的融合互补
        (三) 适应全媒体时代民众的话语偏好
第六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资源整合机制
    一、传播媒介的融合互通
        (一) 打造全媒体互联媒介平台
        (二) 实现不同媒介平台的资源共享
        (三) 强化各层级传播平台的技术融通
    二、传播方式的协同配合
        (一) 巩固显性传播方式已有优势
        (二) 发挥隐性传播方式浸润力量
    三、社会监管资源的整合利用
        (一)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依法监管
        (二)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技术监管
        (三) 加强对全媒体传播空间的舆论监督
第七章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反馈评价机制
    一、巩固完善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的互动反馈机制
        (一) 依托全媒体平台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二) 运用大数据技术准确把握受众利益诉求
    二、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评价机制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评价主体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评价标准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评价的反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媒介演变的历程与微媒介的崛起
    一、媒介演变的历程
        (一)口传媒介
        (二)文字印刷媒介
        (三)电子媒介
        (四)网络媒介
    二、微媒介的产生与发展
        (一)微媒介的界定
        (二)微媒介的主要形态
        (三)微媒介兴起的逻辑背景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一)生存方式内涵
        (二)媒介演变与人的生存方式变革关系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第二章 主体重构:微媒介重塑电子媒介人
    一、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一)生存场域媒介化背景
        (二)电子媒介人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三)电子媒介人的三种形态
    二、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建构
        (一)主体功能的延伸性与解放性
        (二)主体交往的媒介性与虚拟性
        (三)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与易变性
    三、电子媒介人的主体异化图景
        (一)电子媒介人的“非我”异化
        (二)电子媒介人的人格重塑
第三章 文化生产方式重构:微媒介与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一、文化生产方式转型的背景
        (一)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
    二、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一)文化生产的碎微化
        (二)文化生产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三)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共生性与共享性
        (四)大数据与文化生产的新内容革命
    三、“微文化”时代的文化反思与批判
        (一)“微文化”的阅读与“反阅读”
        (二)文化的平面化与去深度化
        (三)文化的泛娱乐化与商业逻辑
第四章 消费方式重构:微媒介与电子消费方式构建
    一、微媒介与消费方式转型背景
        (一)电子商务的崛起
        (二)消费理念的转变
        (三)网络消费分层的出现
    二、电商平台与“线上经济”
        (一)购物模式的变迁
        (二)电商直播与网络购物
        (三)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
    三、电子移动支付与数字经济
        (一)货币支付方式的发展历程
        (二)电子移动支付与消费行为影响机制
        (三)知识付费经济与文化教育消费新趋势
第五章 话语权力重构:微媒介与社会话语权力变迁
    一、“微”政治的出现
        (一)“微”政治的内涵
        (二)微媒介与政务公开化
        (三)微媒介与公权力透明化
    二、无处不在的“凝视”:新型社会控制方式
        (一)全景敞视机制
        (二)非权力与反权力监督
        (三)后真相时代与“无影灯效应”
    三、网络舆情与媒介赋权
        (一)网络舆情与大众信任危机
        (二)乌合之众与“羊群效应”
        (三)“沉默的螺旋”的回归
第六章 审美方式重构:微媒介与审美方式的新拓展
    一、微媒介与人的感知方式重构
        (一)感知方式的演变历程
        (二)感知方式的延伸与拓展
    二、微媒介重构人的审美方式
        (一)审美过程的交互性
        (二)审美体验的虚拟化
        (三)审美效果的奇观化
    三、微媒介时代的审美困境
        (一)审美泛化
        (二)审美体验浅表化
        (三)审美认知错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6)人工智能在优化党群关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五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人工智能在优化党群关系中的应用情境
    第一节 监督权力:夯实执政的合法性
    第二节 “专家”咨询:架起党群沟通的“桥梁”
    第三节 规划协调:优化解决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
    第四节 预警感知:提前预测党群关系的矛盾
第三章 人工智能在优化党群关系中的应用方式
    第一节 人机对话:优化党群关系的交流方式
    第二节 统计分析:党借助人工智能来认知民众的需求的方式
    第三节 参政议政:民众借助人工智能来实现当家做主的方式
    第四节 方案模拟:优化党群矛盾的解决方式
第四章 人工智能在优化党群关系中的应用原理
    第一节 人工智能通过“符号处理”来解决党群矛盾
    第二节 人工智能通过“结构模拟”来优化党群突发问题
    第三节 人工智能通过“感知—动作”来提升党群关系
第五章 人工智能在优化党群关系中应处理好的矛盾关系
    第一节 权力监督与隐私保护的问题
    第二节 “专家咨询”与民主决策
    第三节 智能模拟与灵活应变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固步自封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混沌与清晰:新媒介文学的崛起及其盛宴
    2.1 媒介的存在:新媒介文学的理论界定与性状
        2.1.1 媒介的强势话语:媒介即讯息与新媒介的本质诠释
        2.1.2 媒介是人的延伸:被媒介技术改变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2.1.3 媒介与文学共生:新媒介文学文本的媒介性建构
    2.2 媒介的狂欢:新媒介文学的问世与当代文学格局新变
        2.2.1 新媒介文学的异军突起与新媒介时代的历史性演进
        2.2.2 文学期刊的渐趋边缘与文学出版的革新转型
        2.2.3 影视文学的影像化书写与文学格局的跨界表达
    2.3 媒介的环境:新媒介文学的产生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
        2.3.1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求新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质变
        2.3.2 新媒介场域的资本博弈与文学生产运营规则的革新
        2.3.3 媒介环境的权力话语与新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技术性运作
    2.4 媒介的文本:新媒介文学的存在样态及其类别划分
        2.4.1 网络文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学生产与传播
        2.4.2 “微”文学: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文学诉求
        2.4.3 超文本文学:基于数字链接技术的跨媒体组接性形式实验
第3章 沿袭与创新:虚拟性与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转型
    3.1 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构筑: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解构性虚拟
        3.1.1 奇幻异域的魔法绝唱与社会现实观照的目的性消解
        3.1.2 修仙境界的飘邈之旅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规避
        3.1.3 东方玄幻的择天改命与语言结构形式的艺术性稀释
    3.2 市民心态的类型化呈现:消解教化与解构精英的通俗化诉求
        3.2.1 都市生活的永远言情与日常凡俗情感的体验性狂欢
        3.2.2 历史情怀的时空穿越与英雄主义梦想的仿真性戏说
        3.2.3 “王者归来”的竞技博弈与众生共享的游戏化逻辑
    3.3 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视觉性冲击
        3.3.1 文字被挤压的图像化结构:故事情节的直观性与平面性
        3.3.2 人物被虚拟的单元格范式:性格心理的片断性与自由化
        3.3.3 心绪被分享的欲望化叙述:传情达意的即兴性与互动性
    3.4 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草根性”与“撒播感觉”的娱乐性体验
        3.4.1 从审美走向欲望的精神聚餐:个体日常体验的浅表性与快感性
        3.4.2 从静止走向流动的语言风格:网络媒介口语的对话性与浅表性
第4章 分化与融合:开放性与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运行秩序重组
    4.1 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文学生产机制的媒介性权利话语营造
        4.1.1 传统作家的新媒体延伸:从线下到线上与文学生产空间变革拓展
        4.1.2 网络专业作家的崛起:“白金写手”与文学创作方式的强势逆袭
        4.1.3 大众网民作家创作狂欢:“微”文学路径与文学梦想的自由实现
        4.1.4 机器写作的诞生:人机互竞与文学传统写作的颠覆性挑战
    4.2 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介性商业资本介入
        4.2.1 全新的文学生产平台: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的共享共赢
        4.2.2 可持续的赢利经营模式:从付费阅读到全版权开发
        4.2.3 文化舞台的精品化追求:从野蛮生长到“内容为王”
    4.3 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经典化倡导
        4.3.1 媒介网络性的尺度与文学经典化的继承性探索
        4.3.2 文本筛选的“好看”与传统文学鉴赏标准的动态化重塑
        4.3.3 类型文学的代表性与网络原生要素的经典化重生
    4.4 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
        4.4.1 类型化写作的发达:通俗文学创作模式的泛娱乐化开拓
        4.4.2 “无叙事结构”的自由:新媒介文学文本结构的工具性加工
        4.4.3 “触网而散”的无禁忌:新媒介文学语言的分享性随意
第5章 依赖与割裂:共时性与新媒介文学传播路径的实时交互效应
    5.1 传播路径的机制重建:有效传播与文学载体平台移动化与社交化
        5.1.1 文学网站:大数据计算与“传播者的文本”的有效传播
        5.1.2 移动终端:快捷随机与文学阅读的碎片化“速食”
        5.1.3 微博路径:社交化资讯与“微话题”文学的亲民效果
        5.1.4 微信路径:关系性朋友圈与文学“认知框架”的精准传播
        5.1.5 补偿性路径:“文学榜/奖”与文学审美价值的导向性传播
    5.2 传播受众的需求变化:“读者的文本”与文学交往关系互动展开
        5.2.1 性别文化的差异性与文学情感诉求的弥补性挑战
        5.2.2 青少年群体的网生性与割裂式成长主题的隐喻性戏谑
        5.2.3 新民间立场的去边缘化与无限度发展自我的大众化可能
        5.2.4 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世俗化追求
        5.2.5 日常生活经验的心理释放与浅层感官体验的短平快效果
    5.3 “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读者中心与文学生产传播的“超文本”蜕变
        5.3.1 受众地位的不断衍生:互动生成与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
        5.3.2 受众阅读的自发拯救:“读”屏“听”书与文学鉴赏的时空转换
        5.3.3 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共识共谋与文学意义解读的脱冕渎圣
第6章 生机与忧思: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兼容互补共生共荣
    6.1 文学媒介性的破旧立新: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革命性开拓
        6.1.1 多介质多形态的新媒介技术与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
        6.1.2 多渠道多层次的产业链竞合与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
        6.1.3 文学生存场域的“距离”消解与文学资源低成本的高效率传播
    6.2 文学本体性的迷失错位:新媒介文学存在秩序的尴尬困境
        6.2.1 创作主体的自由与虚位:文学生产商业化和功利化价值取向
        6.2.2 文学创作的膨胀与贫瘠:写作模式公式化和套路化文学性消解
        6.2.3 文学生产的失序与隐忧:盗版抄袭多发性和无序性的技术根源
    6.3 文学生态发展的优化整合: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存共荣
        6.3.1 生产机制的完善: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
        6.3.2 批评体系的强化: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
        6.3.3 文学主体的应道: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
        6.3.4 文学生态的构筑: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与有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
        (二)“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
        (三)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内容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一)话语和话语权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要特征
        (一)话语内容的权威性
        (二)话语表述的大众性
        (三)话语传播的广泛性
        (四)话语影响的持久性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成要素
        (一)网络议题设置权
        (二)网络舆论引导权
        (三)网络交锋主动权
        (四)网络空间治理权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的思想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想
        (一)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二)先进的“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三)“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思想
        (一)“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二)“必须牢牢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原则”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三、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
        (一)网络舆论观——“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二)网络安全观——“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三)网络利益观——“让互联网更好的造福人民”
        (四)网络治理观——“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四、传播学相关理论
        (一)议程设置理论
        (二)传播过程理论
        (三)“把关人”理论
        (四)意见领袖理论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过程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影响因素
        (一)生成基础——话语主体的主导力
        (二)生成核心——话语内容的说服力
        (三)生成关键——话语方式的亲和力
        (四)生成重点——话语载体的辐射力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四个阶段
        (一)网上互动
        (二)价值博弈
        (三)主体主导
        (四)客体内化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三个机理
        (一)多元耦合机理
        (二)引领认同机理
        (三)整合共生机理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实境遇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时代机遇
        (一)国际地位——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二)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日益成熟
        (四)技术支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自身问题
        (一)话语体系有待完善
        (二)话语主体建设亟待增强
        (三)话语载体建设有待提升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外部挑战
        (一)西方话语霸权挤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二)多样化社会思潮弱化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三)网络的自身特征削弱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第五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对策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用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话语方向
        (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三)画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建设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载体建设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具体任务
        (一)争夺网络议题设置权
        (二)抢占网络舆论引导权
        (三)掌握网络交锋主动权
        (四)落实网络空间治理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一)研究问题与框架结构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政治沟通理论
        (二)社会互动理论
        (三)公民参与理论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一)信息沟通与政治沟通
        (二)公民与公众
    六、研究创新
第一章 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信息沟通
    第一节 “公民”到“网民”: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另类身份
        一、构成中的历史现象——网民
        (一)结构与分类
        (二)网民政治参与特征
        二、政治精英——网络意见领袖
        (一)来源
        (二)网络意见领袖政治参与特征
        三、新型政治参与主体——网络共同体
        (一)网络社群与网络社团
        (二)网络共同体政治参与特征
    第二节 秩序与自由:无序与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一、有序与无序
        二、无序网络政治参与
        (一)特征
        (二)表现
        三、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一)原则
        (二)适度把握“有序”
    第三节 规范与桥梁:信息沟通与公众网络政治参与
        一、信息沟通的特征
        二、信息沟通促进公众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一)有利于维系公众和政府的良性互动
        (二)有利于解决社会危机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二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与模式
    第一节 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
        一、网络平台对于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的促进
        (一)促进信息沟通的常态化
        (二)促进信息沟通的深入化
        (三)促进政治权力的阳光运作与交往理性的实现
        二、网络信息沟通平台的类型及特征
        (一)政府网站
        (二)网络问政平台
        (三)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
        (四)政务双微
        (五)商业新闻网站
        (六)个人微博
    第二节 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模式
        一、传统信息沟通模式
        (一)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视角
        (二)传播论的视角
        (三)政治传播的视角
        (四)传统信息沟通模式评价
        二、现代科技信息沟通模式
        (一)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模式
        (二)“传播——回应”模式
        三、传统与现代信息沟通模式之比较
        (一)沟通特征
        (二)沟通渠道
        (三)沟通成效
第三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与成效
    第一节 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的层次
        一、信息沟通的单向输出
        (一)内输出
        (二)外输入
        二、信息沟通的双向互动
        三、信息沟通的多向互动
    第二节 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
        一、沟通主体角色与互动关系
        (一)角色定位
        (二)互动关系
        二、话语表达与信息沟通过程
        (一)话语、话语表达与话语权
        (二)公众网络话语表达关注的主题
        (三)公众和政府的网络话语互动
        三、网络意见领袖与信息沟通过程
        (一)网络意见领袖的地位与作用
        (二)网络意见领袖和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
        (三)网络意见领袖和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
    第三节 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成效
        一、信息沟通成效的测评维度
        (一)基于媒介信息传播效果的角度
        (二)基于信息与反馈综合的角度
        (三)基于政府回应的角度
        二、信息沟通成效的标准选择及实证分析
        (一)标准选择
        (二)实证分析
第四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问题及原因——基于近几年网络公共事件的分析
    第一节 网络公共事件的案例选取与研究设计
        一、网络公共事件用于分析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的可行性
        (一)“过程——事件分析”与网络公共事件
        (二)案例选择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发现
        (一)文本的归纳分析
        (二)网络公共事件过程分析与研究发现
        (三)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梗阻的原因
        一、信息沟通主体因素
        (一)信息掌控的非对称性
        (二)权力距离的差距
        二、信息沟通平台因素
        (一)政府网络施政平台沟通功能的不足
        (二)微博沟通功能的不足
        (三)商业新闻网站沟通功能的不足
        三、信息沟通过程因素
        (一)信息输入——输出的不对称
        (二)信息解码的不对称
    第三节 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梗阻的消极影响
        一、无法形成多元合作的治理主体关系
        (一)政府与公众
        (二)政府和新媒体
        (三)新媒体和公众
        二、造成政府公信力的流失
        三、引发线上——线下非理性行为的连环效应
第五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 塑造对话——协商式的沟通主体
        一、公开到服务: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与政府数据开放
        (一)从政府信息公开到政府数据开放
        (二)提升政府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二、抗争到协商:新型沟通主体关系的构建
        (一)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抗争性行为
        (二)协商的根本动力——信任
        (三)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和政府的信任关系
        三、协商到治理:信息沟通各方的多元治理
        (一)加强沟通各方的主体建设
        (二)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
    第二节 优化效率——交互式的沟通平台
        一、媒介使用与政治信任
        二、完善信息沟通的渠道建设
        (一)规范自媒体与政务新媒体的良性发展
        (二)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三)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
        (四)加强政府网站建设
        (五)推进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
    第三节 完善良性——认同式的沟通过程
        一、加强信息沟通的制度化建设
        (一)加强和完善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立法
        (二)整合与吸纳网络民意
        (三)区分与规范公众的网络表达
        (四)促进与提升公众网络政治参与效能
        二、促进政府回应体系的构建
        (一)明确政府回应的制度化
        (二)考虑建立不同利益者的回应策略
        (三)尊重网络舆情的回应规律
        (四)加大政策解读回应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网络时代的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 新时期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二) 新规律新威胁下牵引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 新对抗新环境下掌握未来大国博弈主动权的需要
    二、论文选题依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
    四、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五、论文的总体框架与结构安排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 论文的主要创新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网络空间和信息安全的特征
    一、网络空间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 网络空间的基本概念
        (二) 网络空间的主要特性
        (三) 网络空间的发展趋势
    二、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观
        (一) 信息主权的概念内涵
        (二) 信息边疆的概念内涵
        (三) 信息国防的概念内涵
    三、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的主要特点
        (一) 信息海量膨胀,信息处理识别难度大
        (二) 信息用户数量剧增,信息安全服务对象复杂
        (三) 信息传递渠道快捷,信息管控难度大
        (四) 网络空间成为霸权主义发力的新领域
        (五) 网络空间军事化势头明显
    四、网络时代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 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
        (二) 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三) 对国家军事安全的影响
        (四) 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第二章 网络时代中国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一、美长期占据信息技术上游资源,我信息安全存在被釜底抽薪潜在威胁
        (一) 在产业模式上复制强敌
        (二) 在基础设备上依赖西方
        (三) 技术标准上跟随西方
        (四) 在思想文化上受制西方
    二、美国正在形成网络空间霸权,我国面临网络被控的现实威胁
        (一) 我国在网络空间规则制定中无法发声
        (二) 我国网络系统存在根本隐患
        (三) 我国国家运行支撑体系存在较大风险
        (四) 我国面临被大量渗透的现实威胁
        (五) 我国在法理博弈中存在劣势
    三、美国凭借网络实施文化渗透,我政权稳定面临长期威胁
        (一) 通过社交网站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
        (二) 培植网络水军控制社情民意
        (三) 通过反动网站恶意宣传和策动事件
第三章 网络时代中国信息安全的战略支撑
    一、信息安全战略制定的几点考虑
        (一) 体系性
        (二) 借鉴性
        (三) 针对性
        (四) 特色性
    二、信息安全战略模式
        (一) 信息安全战略的基本类型
        (二) 中国信息安全战略模式选择
    三、信息安全战略目标
        (一) 防好信息空间
        (二) 用好信息空间
        (三) 管好网络空间
        (四) 支撑其他空间
    四、信息安全战略方针
        (一) 积极防御,攻防兼备
        (二) 打牢基础,体系发展
        (三) 导向清晰,内外并重
        (四) 预留弹性,稳定推进
    五、信息安全战略实现途径
        (一) 与信息化战略嵌入式推动
        (二) 充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
        (三) 坚持以自主可控
        (四) 对现有能力进行挖掘和催化
        (五)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第四章 网络时代中国信息安全的机制支撑
    一、组织领导机制
        (一) 建设现状
        (二) 存在问题
        (三) 建设思路
    二、管理运行机制
        (一) 建设现状
        (二) 存在问题
        (三) 建设思路
    三、军民融合机制
        (一) 建设现状
        (二) 存在问题
        (三) 建设思路
    四、国际合作机制
        (一) 建设现状
        (二) 存在问题
        (三) 建设思路
第五章 网络时代中国信息安全的法律支撑
    一、网络时代对信息安全立法带来的冲击
        (一) 信息安全威胁主体多元化
        (二) 信息安全威胁手段多样性
        (三) 信息安全威胁行为隐蔽性
        (四) 信息安全威胁过程不确定性
    二、美国引领信息安全立法的势头强劲,争夺信息安全主导权使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一) 法规政策主题明确,法规架构初成体系
        (二) 建设路线日渐清晰,法规施行延展有序
        (三) 安全法规多边介入,网络军控预留伏笔
    三、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现状及不足
        (一) 缺少针对性的法规依托
        (二) 推进信息安全科学发展需要顶层法规的支撑和牵引
        (三) 日趋常态的信息安全行动呼唤完善的制度保证
    四、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模式
        (一) 建设指导
        (二) 基本原则
        (三) 立法模式
    五、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基本构想
        (一) 国际法规构想
        (二) 国家法规立修构想
第六章 中国信息安全的技术支撑
    一、安全防护技术体系
        (一) 主机安全技术
        (二) 网络安全技术
        (三) 数据安全技术
    二、追踪溯源技术体系
        (一) 通用网络追踪溯源技术
        (二) 匿名网络追踪溯源技术
    三、战略威慑技术体系
        (一) 信息安全态势感知技术
        (二) 威慑反制技术
第七章 中国信息安全的人才支撑
    一、人才结构需求分析
        (一) 信息安全人才特点
        (二) 信息安全人才构成分类
        (三) 信息安全人才素质结构
    二、人才建设培养模式分析
        (一) 合理统筹顶层设计,健全法规制度体系
        (二) 科学探索联培模式,拓宽交流选拔渠道
        (三) 创新构建管理模式,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着作
    中文论文
    英文着作
    英文论文
    网络资源

四、网络时代媒体应变大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D]. 齐永光. 吉林大学, 2020(01)
  • [3]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机制优化研究[D]. 牛凤燕. 山东大学, 2020(08)
  • [4]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D]. 宋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人工智能在优化党群关系中的应用研究[D]. 周晨慧.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6)
  • [7]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 王百娣. 辽宁大学, 2019(01)
  • [8]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 李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9]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研究[D]. 李章程. 苏州大学, 2018(07)
  • [10]网络时代的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D]. 陆健健. 南京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大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