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成像测井新方法及实验研究

流动成像测井新方法及实验研究

一、流动成像测井新方法及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强[1](2021)在《非常规油气勘探测井评价技术的挑战与对策》文中提出为促进测井评价技术及时有效地适应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趋势,系统地分析当前中国测井评价技术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立足于需求驱动技术发展的理念,并对标国际领先技术,提出了中国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技术的发展对策。(1)深化岩石物理实验研究,研发移动式全直径岩心二维核磁实验分析技术,系统建立不同流体性质、不同孔隙结构和不同散逸时间的纵向与横向弛豫谱特征图版和评价标准;深入开展数字岩心实验与数学物理模拟研究,指导测井评价新方法的创建;研发声电各向异性实验分析技术并创建相应的测井评价方法。(2)强化测井资料的目标化处理,攻关研究二维核磁共振测井精细反演处理技术与敏感信息拾取技术,精细描述致密储集层的微细孔隙分布以准确识别可动油、束缚油和束缚水等多类型流体;攻关研究水平井方位超远探测三维声波测井处理技术。(3)发展特色解释评价方法与技术,一是深化饱和度分布规律评价,创建近源和源内非常规油气饱和度分布规律的量化描述方法与数学模型;二是攻关研究分别以可动油含量和含气量为核心的页岩油和深层页岩气甜点评价方法与识别标准;三是完善发展欠压实作用和烃浓度充注两种高压成因机制下的孔隙压力计算方法;四是创建融合储集层品质和工程品质的地层可压裂性评价技术以及综合应力隔层与岩性隔层评价的水平井分段分簇方案优选技术。图5表2参36

刘国强[2](2021)在《非常规油气时代的测井采集技术挑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为积极应对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已经或即将进入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趋势,文章在概述非常规油气的储层、油气藏和工程等三方面特点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当前中国测井采集技术的现状、挑战及需求,并对标国际领先技术,系统性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即:(1)升级常规电缆测井性能。研制并投产高精度高分辨率高安全型常规测井,要求纵向分辨率为5~10cm,密度测井精度为0.01~0.015g/cm3,并采用高产额可控中子管技术实现密度和中子的无放射源安全测井。(2)完善配套成像测井技术。一是重点研发短回波间隔(不大于0.2ms)、高纵向分辨率(10cm左右)和大信噪比(大于8)的同时探测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二维核磁共振测井;二是完善发展适用于致密储层的矿物组分精细计算和流体性质准确识别技术,主要为元素全谱、多频介电、井下实时流体分析与测压及水平井多相流动成像等高性能成像测井技术;三是发展方位超远探测三维声波测井技术,精细描述水平井井旁地层结构、断裂系统、天然裂缝及压裂缝的空间展布。(3)加快研发高性能过钻杆测井。测井项目至少应包括常规、电成像和阵列声波等测井技术,并逐步配套元素全谱测井,其资料精度和纵向分辨率与电缆测井相一致,密度和中子测井采用小型化高产额可控中子管技术;加大核磁共振测井的小型化攻关,发展形成技术性能可匹配于电缆测井的过钻杆核磁共振测井。(4)加大研发近钻头和远探边随钻测井技术。一是测井系列配套、针对性强,发展包括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等方位成像随钻技术,其探测点距钻头小于1m;二是方位远探边技术,径向探测距离达20~30m,方位分辨率至少为90°;三是钻头前视探测技术,可分辨钻头前方距离5m以上的地层界面或断层。

史航宇[3](2021)在《页岩气井产出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跃强[4](2021)在《深部高温裂隙岩体水热运移机理及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是维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随着世界繁荣的提升和人口的迅速增长,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目前,世界能源结构仍以传统化石燃料为主,在过去10年中,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占比高达85%。毫无疑问,过度依赖常规能源对环境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下,世界各国将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极具前途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储量巨大、环境影响微乎其微,并且可以持续稳定输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论在传统水热型地热系统中还是在增强型地热系统中,地热资源的开采本质上均为换热工质在高温裂隙岩体中的流动换热过程,该过程涉及复杂的水-热-力-化(THMC)多场耦合问题。由于此过程的复杂性,地热系统中热产出的准确预测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探究裂隙岩体在多场耦合作用下流体流动换热的特征及机理,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的安全性评价、热力采油工程、深部采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涉及地下资源开采和地下空间利用的诸多领域均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以深部地下资源的开发以及地下空间的利用为背景,针对地下深部资源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裂隙岩体流-热-固耦合过程以及地热储层模拟评估等科学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开展了相关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概述如下:首先,基于牛顿冷却公式和前人研究基础,推导出了更趋于实际情况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公式,通过3D打印技术和水泥砂浆浇筑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渗流路径的试样,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岩石裂隙水热交换试验系统上开展了渗流传热试验,重点分析探讨了不同渗流路径曲折度、开度以及初始温度对水热交换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具有渗流路径的试样和平直光滑裂隙试样相比,整体对流换热系数和换热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渗流路径曲折度越大,整体对流换热系数越大;初始温度的增加会提高流体流经裂隙面时的换热率;幂函数形式的特征数方程对试验数据有较好的拟合结果,结合试样渗流路径曲折度,提出了特征数方程中C值、n值和曲折度的关联式,为裂隙岩体中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提供重要参数。然后,使用线切割方法获得了具有一条裂隙、两条交叉裂隙和三条交叉裂隙的花岗岩试样,进行了不同围压下的渗流传热试验,推导了多裂隙通道内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公式,重点分析探讨了加压与卸压过程中渗流特性参数(等效水力开度、渗透系数、渗透率)与围压的关系,研究了多裂隙通道内渗流传热规律及机理,对比分析了单裂隙和多裂隙通道内水热运移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注入压力与注入流速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且注入压力随注入流速增加的速率与围压呈正相关关系,等效水力隙宽与围压呈负相关关系;交叉多裂隙的渗透性能优于单裂隙,和单裂隙岩样相比,交叉双裂隙的注入压力比单裂隙降低64.46%~75.86%,而等效水力开度提升幅度在2.14倍~2.22倍之间,渗透系数和渗透率提升幅度在2.29倍~2.87倍之间;交叉三裂隙的注入压力比单裂隙降低86.90%~96.26%,等效水力开度提升幅度在3.60倍~4.59倍之间,渗透系数和渗透率提升幅度在4.31倍~7.03倍之间;和单裂隙岩样相比,多裂隙岩样的换热面积成倍增加,引起热量传递的路径显着缩短,因此换热强度得到提升,使得最终出水口温度得到提高。数据表明,和单裂隙岩样相比,交叉双裂隙岩样对流换热系数增加的幅度在6.16%~20.93%之间,交叉三裂隙岩样对流换热系数增加的幅度在21.56%~31.27%之间。为了研究裂隙分布特征对传热特征的影响,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对裂隙岩体进行热-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生产温度、温度场与孔压场随时空演变特征,重点探讨三维裂隙分布特征对裂隙岩体渗流传热的影响,得出较优化裂隙分布的特点,为地热系统选址,储层改造方案等提供依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运行一段时间后,裂隙岩体储层中会形成一个冷锋,随着时间的增加,冷锋逐渐向出水端扩展,裂隙岩体中低温区域的范围形态与两条裂缝的位置、倾向、倾角密切相关;裂缝夹角越大,出水温度下降越快,当裂缝在储层中分布越均匀时,流动水从周围储层中的换热速率越快。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贵德盆地地热潜力进行评估,首先收集贵德盆地地区天然裂缝的分布特征,基于现场裂隙测量数据和随机方法建立三维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然后将随机裂隙网络模型划分为尺寸为100m×100m×100m的小块体,基于3DEC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三维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的小块体水力特性进行计算,得到每一个小块体x、y、z方向上的渗透率。最后基于计算得到的模型渗透率,使用TOUGH2-EOS1程序对模型的产热量进行预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生产温度在前10年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在运行后30年间,生产温度从194.87°C降至184.22°C,降低了约5.47%,达到商业化的标准;模型运行过程中,流动阻抗的范围为0.46~0.54MPa/(kg/s),较商业化标准(0.1~0.2MPa/(kg/s))略高,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流动阻抗;40年间,累计发电量达987GWh,换算成标准煤,可节约用煤1.48×108kg,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1×108kg,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61×106kg。

范旭强[5](2020)在《英西地区混积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含流体性质识别》文中认为随着石油勘探向复杂储层不断深入,混积岩储层逐渐成为石油公司和学者们研究关注的热点。但由于混积岩本身频繁多变的岩性、复杂的孔隙结构、强非均质性等特点,造成了混积岩定名分类难度大、对其岩石物理特征认识不清、识别流体性质困难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这类储层的高效勘探和开发。本文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32)为例,针对该区发育的湖相混积致密储层,以岩心、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和微区矿物定量分析等岩石物理实验资料为基础,对混积岩的命名分类方法和岩石物理特征开展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建立了储层分类评价方法,阐述了混积岩地层中低对比度油层成因,并建立了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英西E32混积储层中碳酸盐类矿物含量最多,其次为陆源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和膏盐类矿物。根据这4类矿物的相对含量,逐级分类建立了湖相混积岩定名方法。将英西E32混积岩主要分为(含膏)泥-砂质灰云岩、含膏(膏质)灰云岩、含泥(砂)灰云岩、含膏(膏质)混积岩和(含膏)灰云质砂岩等5种,其中(含膏)泥-砂质灰云岩发育频率最高,其次为含膏(膏质)混积岩。含膏(膏质)混积岩的混积程度最强,表现为陆源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频繁互层混积或以分散形式在组构上混积。灰云岩类混积程度中等,成分上以碳酸盐类矿物为主,陆源碎屑颗粒呈分散状或条带状分布。(含膏)灰云质砂岩和蒸发岩混积程度最弱。英西E32混积储层孔隙度多在0%~6%之间,渗透率多在1m D以下,白云石晶间孔最为常见。(含膏)泥-砂质灰云岩发育白云石晶间孔、微-毫米级别的粒间(溶)孔和层间缝,孔喉半径主要在0.004μm~0.05μm之间,多集中于0.015μm,电阻率、密度和伽马值中等,电成像测井以弱层状和亮斑状图像模式为主。含膏(膏质)灰云岩发育白云石晶间孔和基质扩溶孔,孔喉半径主要在0.004μm~0.04μm之间,电阻率、密度值较高,伽马值较低,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多呈亮斑状。含泥(砂)灰云岩发育白云石晶间孔和溶蚀孔,孔喉半径范围主要在0.004μm~0.15μm之间,电阻率、密度值中等,伽马值较低,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多呈暗斑状和弱层状。含膏(膏质)混积岩发育白云石晶间孔,部分可见层间缝,孔喉半径主要在0.003μm~0.02μm之间,连通性较差,电阻率、密度为中低值,伽马值中等,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以强层状为主。(含膏)灰云质砂岩发育粒间(溶)孔和白云石晶间孔,孔喉半径主要在0.005μm~0.1μm之间,电阻率、密度和伽马均为中低值,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以块状为主。研究区混积岩有角砾化孔洞发育,其直径多在0.5mm~2mm,溶蚀角砾孔洞多发育在灰云岩中,构造缝和构造角砾化孔洞的发育多受构造活动强弱控制。不同类型矿物对孔隙结构有不同的影响,粘土矿物含量的增加导致岩石孔隙结构更复杂,白云石含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岩石孔隙结构,方解石、陆源碎屑矿物和膏盐类矿物对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融合常规测井和电成像测井,由孔隙度、岩性类别指示系数和裂缝孔隙度构建孔隙特性指数MQI,由面孔率和裂缝孔隙度构建渗透特性指数FHI,两者交会可对混积岩储层进行分类评价。英西E32油层和水层之间的对比度较低,主要是岩石骨架矿物类型及含量、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和泥浆侵入作用等因素耦合叠加、综合影响造成的。通过校正、抵消非流体因素对测井响应的影响,基于测录井结合、电法与非电法测井结合、常规测井和新技术测井结合、数学统计判别等手段,建立了岩性校正识别法、基于岩性分类Fisher判别法、改进的视地层水电阻率(Rwa)频谱法、视电阻增大率(Ia)与宏观俘获截面(Σ)结合法等4种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可实现对英西混积致密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

张晶[6](2020)在《煤矿区钻井裂缝性漏失承压堵漏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煤矿、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煤矿区钻探过程中钻遇地层愈加复杂,在钻进至破碎、裂缝发育地层时,漏失问题尤其是裂缝性漏失问题突出。在裂缝内建立稳定封堵隔墙,阻断钻井液漏失通道,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是解决井漏问题的关键。论文围绕如何在裂缝内部形成稳定封堵隔墙这一核心问题,在对黔西煤矿区煤层气井钻遇漏失地层特性及裂缝性漏失规律分析的基础上,以封堵材料进入裂缝、堆积形成封堵隔墙及封堵隔墙稳定性分析为主线,应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相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封堵隔墙形成过程与承压能力理论研究,优化形成了不同破坏形式下封堵隔墙承压能力预测模型,研究了封堵隔墙承压能力影响因素与强化方法,研究形成了高浓度桥塞复合堵漏技术与配套机具。取得如下成果:(1)研究提出了桥塞堵漏材料粒径设计方法。根据牛顿流体N-S方程,建立了基于漏失量和裂缝内压力梯度的裂缝力学开度计算方法;利用数值模拟、相似模拟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明确了架桥颗粒特征粒径D50和D90对封堵隔墙起始位置密切相关;结合颗粒沉降试验,采用数据拟合方法,得出了实验条件下固相颗粒拖曳力系数与颗粒雷诺数的对应关系;结合筛网形态与室内实验结果分析,建立了满足裂缝进入与堆积架桥条件的堵漏材料特征粒径取值条件。(2)通过封堵隔墙宏观、细观受力分析与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计算,优化形成了封堵隔墙剪切失稳、滑移失稳及裂缝变形失稳条件下承压能力预测模型。模型分析表明,桥塞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几何参数、封堵隔墙起始位置、封堵隔墙长度及其孔隙率是影响封堵隔墙承压能力的主要因素。(3)针对封堵隔墙承压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利用数值模拟和相似模拟研究了封堵隔墙承压能力强化方法,利用三维颗粒流分析软件PFC3D,定性分析了桥塞材料颗粒级配、颗粒浓度、堵漏压差对封堵隔墙形成及其形态的影响;基于项目研制的可进行封堵隔墙的形成与动态变化过程实时监测的长裂缝堵漏模拟实验装置,研究得出了堵漏材料粒径、类型、浓度、纤维材料长度及加量、堵漏工艺对封堵隔墙承压能力与堵漏过程漏失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合理的颗粒特征粒径D50和D90利于封堵隔墙的形成,D10值对封堵过程漏失量有明显影响;占桥塞材料质量比为2.0%、长度约为裂缝开度2倍的聚丙烯纤维能够有效提高封堵隔墙的整体性与承压能力;堵漏材料浓度的提高,利于封堵隔墙长度、密实程度与极限承压能力的提高,但封门概率提高,项目实验条件下的最优材料浓度为15%。(4)针对宽裂缝内封堵隔墙承压能力低的问题,通过复配实验,分别优选出具有一定触变性与短期抗压强度的触变性水泥浆和对钻井液体系影响较小的可固化堵漏浆体系,(5)研究提出了高浓度桥塞堵漏、高浓度桥塞复合堵漏技术,研制了堵漏施工配套机具,并在贵州黔西煤矿区进行了多井次现场试验。验证并完善了裂缝性漏失堵漏机理与封堵技术研究成果。本文研究成果为煤矿区裂缝性漏失提供了较为科学便捷的封堵工艺方法,对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具有理论指导与工程借鉴意义。

程洪[7](2020)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酸盐岩油气藏是全球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之一。随着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相继发现了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碳酸盐岩油藏在我国的开发潜力逐步增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发育受沉积、构造、岩溶等多种地质作用的影响,储集空间与砂岩油藏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其生产动态所反映的油藏内部规律也难以用常规油藏动态方法手段来识别。但碳酸盐岩油藏的生产动态特征与油藏的储集体类型和底水特征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且其生产动态也与碳酸盐岩油藏在储集空间上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关联,因此,通过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对深入分析油藏的开发规律,建立开发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因动态生产指示曲线与油藏内部生产规律具有关联性,因此,本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为实例,通过对碳酸盐岩油藏特殊性和复杂性的分析,首先在缝洞组合理论分析和物质平衡原理基础上分别建立了5类能量指示曲线和3类注水指示曲线的缝洞模型及对应的理论方程,并详细研究了各类型指示曲线的指示意义;同时为进一步明确能量指示曲线和注水指示曲线的内在联系并验证能量指示曲线和注水指示曲线在开发过程中的适用性,根据相关性原则,建立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高压物模实验方法及原则,并在缝洞型油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缝洞组合模型的高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随后对已建立的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解释模型在进行高压物理模拟测试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并对两类指示曲线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评价;进而运用测试修正后的指示曲线方程对典型的缝洞型油藏开发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开发对策。论文取得的成果有:一是能量指示曲线可用于分析缝洞型油藏的开采潜力,可用于对比不同缝洞体与开发对策的效果差异。能量指示曲线的形态可判断油井所沟通的缝洞体类型,斜率变化反应了生产过程中所波及缝洞体的体积变化,指示曲线方程的参数可反应油井各阶段可采储量与储集体体积大小、流体粘度的关系;二是注水指示曲线可有效评估注水开发效果和指导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注水指示曲线斜率是关于地层原油体积的函数,可以估算注水井储集体的大小;而注水指示曲线是否存在拐点,可用于判断与油井连通的远端是否存在尚未波及的缝洞体;三是高压物模实验结果表明:底水能量强弱和是否容易发生水窜对开发效果影响较大,当油藏条件不易水侵或开发得当不发生明显水窜时,底水的存在可为油藏的开发提供充足能量,明显提高开发效果。当不存在底水时,对未充填溶洞,溶洞体积大小和生产速率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均不明显;对于充填溶洞,则随着生产速率的增加,采出程度明显下降,且单溶洞油藏明显低于双溶洞;四是通过高压物模实验测试,能量指示曲线表明:溶洞体积越大,弹性能量开采初期产量越高;相同开采速率下不同体积大小溶洞的可采储量比较接近;可采储量与开采速率间的关系表明存在最佳开采速率;注水指示曲线表明:双洞模型下注水开发储量动用程度更高;较大的注水速度对于压力恢复具有显着效果,但增油不明显;合理且稳定的注水速度可有效提升注水开发效果;五是通过对典型油藏生产过程分析,根据能量指示曲线的斜率变化可有效识别油井能量变化阶段,进而可及时进行生产对策调整;同时根据注水指示曲线可优选出合适的注水开发参数,指导注水政策的调整。

陈彦虎[8](2020)在《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超薄储层和非常规储层甜点刻画等对反演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系统总结了主流地震反演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局限性,认为高分辨率反演的核心和难点在于如何获得高于地震分辨率的高频部分,目前的反演技术高频部分得获得主要依靠井插值或者随机模拟,存在反演结果过于模型化或者随机性强的问题,无法满足薄精细储层预测的需求。研究发现相似的岩性组合往往具有相似的地震波形,但是测井曲线由于高频信息的差异导致了相似性较低,通过对测井曲线逐步降低频率滤波,发现当测井曲线滤波到100-200Hz,甚至到200-300Hz,就具有了和地震波形相当的相似性,建立了低频地震波形与高频测井信息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理论基础。在地震波形分类和地震沉积学技术基础上,引入具有纵向高分辨率的测井曲线,建立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Seismic Meme Inversion,简称SMI)。该方法通过地震波形高效动态聚类,建立了地震波形结构与高频测井曲线结构的映射关系,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使地震反演的分辨率提高到了 2-3m;通过构建不同地震相类型的贝叶斯反演框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相控反演。为了验证波形指示反演和波形指示模拟方法的应用效果,利用Marmousi模型与模拟薄储层、砂体叠置、煤层强反射屏蔽砂岩和页岩裂缝孔隙度等4种不同地质条件的正演地质模型开展波形指示反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以预测2-3m的薄储层,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反演结果的高精度。利用陆相薄储层资料、煤层强屏蔽下的薄砂岩资料和海相页岩气裂缝孔隙度参数模拟三个实例论证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利用大庆长垣典型的陆相薄互层实际资料开展了波形指示反演,波形指示反演能识别2-3m的薄互层,并且反演精度高,参与井和验证井吻合率达到了 90%和80%。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为薄储层预测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利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强屏蔽下的薄砂岩预测结果表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以有效地避免煤层强反射强同相轴的影响,可以准确预煤下2-8m的薄砂岩;利用四川盆地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实例表明,地震波形指示模拟实现了裂缝孔隙度的定量预测,通过和测井曲线和蚂蚁体等地震几何属性对比,验证了裂缝孔隙度模拟的可靠性。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通过地震波形驱动测井曲线实现高分辨率反演,反演结果突破了地震分辨率的极限,为薄储层预测、高分辨率储层参数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史鹏宇[9](2020)在《古中央隆起带基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松辽盆地古中央隆起带勘探面积大,油气成藏条件好,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目前对该地区基岩储层研究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勘探评价的需求。本文对古中央隆起带基岩储层开展了以下相关研究:(1)储层特征及四性关系研究:运用岩心实验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开展了基岩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空间结构和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明确了基岩储集空间是以裂缝为主的双重孔隙介质,浅变质酸性岩储层为优势储层;(2)基岩储层岩性测井识别方法研究:运用全岩分析资料和元素测井、成像测井资料,通过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进行基岩的原岩识别、成分识别、结构识别和矿物识别,采用“原岩+成分+结构”的命名方法,精确识别14种岩石类型,系统地总结了基岩地层岩性识别方法;(3)基岩储层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应用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资料,总结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并识别储层,同时结合阵列声波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对储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孔隙度谱的物理意义,定性分析基岩次生孔隙的发育情况;(4)基岩储层物性参数计算方法及储层分类标准研究:应用变骨架参数法建立有效孔隙度解释模型;应用多种方法刻度孔隙度谱截止值,定量计算基岩次生孔隙度;应用压汞和核磁共振实验资料分析孔隙结构,建立了基于储层品质指数分类的渗透率解释模型;井眼均匀地层采用核磁共振测井“T2截止值法”和“T2几何均值法”计算含气饱和度,扩径严重地层采取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确定含气饱和度,基于上述参数建立适用本地区的储层分类标准;(5)基岩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应用交会图法、三孔隙度组合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法综合识别储层流体。对古中央隆起带地区3口井进行解释处理,取得较明显应用效果,形成了系统的测井评价技术,为勘探部署、储量评价等提供技术支撑,对该地区下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向伟[10](2020)在《基于井震结合的储层裂缝建模及应用》文中指出塔河油田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油藏储量最大的碳酸盐岩油田,其主力油藏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裂缝是该油藏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和有效的储集空间,对油藏的勘探开发十分重要。然而储层中的裂缝展布复杂、非均质性强且在尺度上有一定的层次性,小尺度裂缝的发育和分布情况往往会受到大尺度裂缝的影响和控制。因此为了准确地描述储层中裂缝的分布与发育,我们不仅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裂缝的识别与预测,还要通过建立裂缝模型来模拟真实的裂缝系统。仅依靠测井资料建立模型,无法全面的展现整个研究区的裂缝发育特征,如形态、分布密度等;而用地震资料建模时,便缺乏与测井数据的联合,从而漏掉大量的小裂缝。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蚂蚁属性体为基础,利用离散裂缝网络(DFN)技术,探究井震结合的裂缝建模方法,并完成塔河油田某缝洞单元的模型构建。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研究区域地质模型及基质属性模型。区域地质模型是储层裂缝模型及孔隙度、渗透率等属性模型的基础,它的准确建立保证了后续研究的可靠性。结合井分层及井的Checkshot数据生成区域速度面,并完成地震体的时深转换,在此之后,依据相关断裂构造和T74、T76两个层面建立区域地质模型。在地震波阻抗的约束下,通过粗化井上的孔隙度、渗透率数据,建立确定性基质孔隙度模型和基质渗透率模型。2、探究井震结合的建模方法,在裂缝参数的约束下,建立储层离散裂缝网络模型。DFN模型分为确定性裂缝模型和随机性裂缝模型。利用蚂蚁追踪技术生成地震蚂蚁属性体,以人机交互的方式,从蚂蚁体中自动提取断裂。根据其他地震属性所体现的断裂分布信息选择相对准确的断裂,并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大尺度确定裂缝的离散模型。重采样蚂蚁体属性到网格中,用研究区各井的裂缝线密度与该属性建立线性关系,裂缝密度发育体通过这一关系能够由蚂蚁体属性转化而成。由成像测井解释结果与岩心资料得到裂缝走向、倾角、开度等参数统计数据,在裂缝发育密度及参数的共同约束下,通过以示点性过程为基础的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小尺度随机裂缝的离散模型。3、利用Oda数据统计算法,建立并分析裂缝孔隙度、渗透率等属性模型。裂缝孔隙度可以反映裂缝给储层贡献的储集性能,裂缝渗透率则会影响储层流体的流动。Oda算法将裂缝的方位、尺寸、开度、密度等参数全部粗化到网格中,从而计算得到储层裂缝系统的孔隙度及不同方向的渗透率分布模型。分析模型可知裂缝对储层孔隙度作用不大,而对储层渗透率起着主导作用,且很大程度的改善了储层流体的流动性。结合网格中裂缝和基质的孔隙度、渗透率属性,得到研究区域的双孔双渗模型,这为数值模拟做好数据准备。

二、流动成像测井新方法及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动成像测井新方法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常规油气勘探测井评价技术的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技术的作用
    1.1 油气甜点段和分布区的优选
    1.2 储量参数计算
        1.2.1 孔隙度计算
        1.2.2 渗透率确定
        1.2.3 饱和度计算
        1.2.4 流体识别
        1.2.5 有效厚度确定
    1.3 对于钻井和压裂的技术支持
2 测井评价技术的发展重点与技术要求
    2.1 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关键技术
        2.1.1 移动式全直径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2.1.2 页岩声电各向异性实验分析技术
        2.1.3 数字岩心的物理模拟分析技术
    2.2 测井资料处理关键技术
        2.2.1 致密储集层的核磁共振测井精细反演处理技术
        2.2.2 水平井方位超远探测声波测井处理技术
    2.3 测井解释评价关键技术
        2.3.1 页岩油甜点评价技术
        2.3.1. 1 页岩储集层的宏观结构评价技术
        2.3.1. 2 物性精细评价技术
        2.3.1. 3 饱和度分布规律的量化评价技术
        2.3.1. 4 可动油含量计算方法
        2.3.1. 5 静态脆性指数计算方法
        2.3.1. 6 孔隙压力计算与隔层评价方法
        2.3.1. 7 甜点评价方法与标准
        2.3.2 深层页岩气甜点评价技术
        2.3.3 水平井地层建模与评价技术
        2.3.4 非常规油气大数据智能甜点评价技术
3 结论
符号注释:

(2)非常规油气时代的测井采集技术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非常规油气的基本特点
    1.1 储层特点
    1.2 油气藏特点
    1.3 工程特点
2 高性能电缆测井关键技术
    2.1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技术
        2.1.1 高精度仪器
        2.1.1. 1 常规孔隙度测井
        2.1.1. 2 核磁共振测井
        2.1.2 高分辨率仪器
    2.2 精细全面油气探测技术
        2.2.1 电各向异性探测技术
        2.2.2 复杂流体探测技术
        2.2.3 非电阻率油气饱和度探测方法
        2.2.3. 1 介电扫描测井
        2.2.3. 2 元素全谱测井
        2.2.4 水平井多相流产液剖面测井技术
    2.3 方位超远探测三维声波测井技术
3 高性能过钻杆测井关键技术
    3.1 小型化
    3.2 高集成性
    3.3 高可靠性
    3.4 高通用性
4 高性能水平井地质导向关键技术
5 采集资料质量控制的智能化技术
    5.1 测量参数智能化实时优选技术
    5.2 原始资料智能化实时预处理技术
    5.3 资料质量智能化快速评定技术
6 认识与结论

(4)深部高温裂隙岩体水热运移机理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岩石裂隙通道内流动换热研究现状
        1.2.2 对流换热系数研究现状
        1.2.3 地热系统场地规模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已有研究中的不足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单裂隙渗流路径对水热迁移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试样制备
        2.2.1 模板制备
        2.2.2 水泥砂浆浇筑
    2.3 试样基本物理性质
        2.3.1 试样密度
        2.3.2 试样导热系数
        2.3.3 试样孔隙度和渗透率
        2.3.4 试样比热容
    2.4 试验系统介绍
        2.4.1 试验系统
        2.4.2 试验方案与步骤
        2.4.3 数据处理
    2.5 试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2.5.1 水泥砂浆试样与岩石样品试验结果对比
        2.5.2 曲折渗流路径裂隙面水热运移特性
        2.5.3 渗流路径曲折度的影响
        2.5.4 温度的影响
        2.5.5 裂缝开度的影响
        2.5.6 水流经单裂隙对流传热的特征数方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裂隙通道内对流换热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介绍
        3.2.1 试验系统与试验试样制备
        3.2.2 试验方案与步骤
        3.2.3 数据处理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加载过程渗流特征
        3.3.2 卸载过程渗流特征
        3.3.3 多裂隙通道内传热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裂隙分布特征对储层产热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三维裂隙岩体热-流-固耦合模型的建立
        4.2.1 数学模型介绍
        4.2.2 模型验证
        4.2.3 模型网格剖分、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4.3 模拟结果与讨论
        4.3.1 裂隙岩体温度演变特征
        4.3.2 流体温度演变特征
    4.4 裂隙分布特征及参数对储层产热影响分析
        4.4.1 注入温度的影响
        4.4.2 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4.4.3 注入流速的影响
        4.4.4 裂隙分布特征对出水口温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虑储层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贵德盆地产热潜力数值模拟分析
    5.1 引言
    5.2 三维随机裂隙模型的建立
        5.2.1 地质背景
        5.2.2 裂隙信息的获取
        5.2.3 随机裂隙统计参数
        5.2.4 随机裂隙模型的建立
    5.3 储层渗透能力的确定
    5.4 扎仓沟地热储层产热数值模拟
        5.4.1 网格剖分、初始条件以及边界条件
        5.4.2 模拟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及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英西地区混积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含流体性质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混积岩概念、命名分类及成因
        1.3.2 储层有效性测井评价方法
        1.3.3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关键技术
    1.5 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5.1 工作量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英西地区地理位置及勘探简史
    2.2 英西地区构造特征
    2.3 英西地区沉积及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混积致密储层岩性分类及测井识别
    3.1 英西E_3~2储层矿物类型
    3.2 混积岩定名及分类方案
    3.3 英西E_3~2储层岩性分类及特征
        3.3.1 (含膏)灰云质砂岩
        3.3.2 含膏(膏质)混积岩
        3.3.3 蒸发岩类
        3.3.4 灰云岩类
    3.4 混积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
第4章 混积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4.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
        4.1.1 孔隙类型
        4.1.2 裂缝类型
        4.1.3 含油性特征
        4.1.4 物性特征
    4.2 孔隙结构特征
        4.2.1 不同岩石类型的孔喉特征
        4.2.2 利用分形方法分析岩心核磁样品
        4.2.3 矿物类型及含量对混积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4.2.4 角砾化孔洞储集空间特征
    4.3 测井响应特征
        4.3.1 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4.3.2 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
    4.4 岩石物理特征总结及储层分类评价
        4.4.1 英西混积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总结
        4.4.2 储层分类评价参数的构建
第5章 混积岩低对比度油层成因分析
    5.1 英西E_3~2低对比度油层识别难点
    5.2 英西E_3~2低对比度油层成因分析
        5.2.1 岩石骨架矿物的影响
        5.2.2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的影响
        5.2.3 泥浆侵入的影响
    5.3 混积岩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总结及识别思路
第6章 混积致密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6.1 进行岩性校正的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6.2 基于岩性分类的流体性质Fisher判别方法
    6.3 改进的视地层水电阻率谱方法
        6.3.1 利用视地层水电阻率谱识别流体性质的原理
        6.3.2 改进的视地层水电阻率谱求解方法及实例
        6.3.3 视地层水电阻率谱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6.4 视电阻增大率与宏观俘获截面结合方法
    6.5 各方法对比及适用性和实例分析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煤矿区钻井裂缝性漏失承压堵漏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缝性地层漏失机理研究现状
        1.2.2 裂缝性地层承压堵漏机理研究现状
        1.2.3 裂缝性地层承压堵漏技术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煤矿区裂缝性地层漏失特征
    2.1 裂缝性地层漏失特征与类型
        2.1.1 黔西地区裂缝性漏失特征
        2.1.2 裂缝性漏失特点与分类
    2.2 裂缝性漏失应对
        2.2.1 降低井筒内外压差
        2.2.2 提高地层承压能力
    2.3 本章小结
3 裂缝封堵隔墙形成与失稳机理研究
    3.1 封堵隔墙形成条件分析
        3.1.1 裂缝开度预测
        3.1.2 堵漏材料进入粒径设计
        3.1.3 堵漏材料沉积与堆积
    3.2 封堵隔墙承压失稳机理
        3.2.1 封堵隔墙受力分析
        3.2.2 滑移失稳机理
        3.2.3 剪切破坏失稳机理
        3.2.4 裂缝变形失稳机理
    3.3 封堵隔墙堆积过程颗粒流模拟
        3.3.1 桥塞堵漏模型构建
        3.3.2 堵漏过程数值模拟
    3.4 本章小结
4 裂缝性地层提高承压能力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4.1 堵漏材料进入与堆积模拟实验
        4.1.1 实验装置及方法
        4.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桥塞材料承压堵漏实验
        4.2.1 实验装置研制
        4.2.2 桥塞材料承压堵漏实验方案
        4.2.3 桥塞材料承压堵漏模拟试验
    4.3触变性水泥浆与可固化堵漏浆室内配比实验
        4.3.1 高浓度桥塞封堵实验研究
        4.3.2 触变性堵漏水泥浆配比实验
        4.3.3 可固化堵漏浆体系室内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煤矿区裂缝性漏失堵漏关键技术与现场试验研究
    5.1 裂缝性漏失堵漏关键技术
        5.1.1 封堵方法选择
        5.1.2 高浓度桥塞堵漏工艺
        5.1.3 复合堵漏工艺
    5.2 裂缝性漏失承压堵漏配套工具
        5.2.1 高浓度混浆装置
        5.2.2 井口旋转控制头研制
    5.3 煤矿区裂缝性漏失承压堵漏现场试验
        5.3.1 高浓度桥塞承压堵漏试验
        5.3.2 触变性水泥浆复合堵漏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开发特征
        1.2.1 储层特征
        1.2.2 开发特征
        1.2.3 主要开发矛盾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曲线研究进展
        1.3.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物质平衡方程研究进展
        1.3.3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物理模拟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能量指示曲线研究
    2.1 缝洞模型的建立
        2.1.1 单裂缝型
        2.1.2 双裂缝型
        2.1.3 缝-洞组合型
        2.1.4 双溶洞型
        2.1.5 单溶洞型
        2.1.6 小结
    2.2 理论方程的建立
        2.2.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物质平衡方程
        2.2.2 典型缝洞结构理论方程建立
    2.3 能量指示曲线参数敏感性分析
        2.3.1 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2.3.2 敏感性分析
    2.4 曲线指示意义运用
        2.4.1 近井钻遇溶洞型能量指示曲线应用实例
        2.4.2 井钻遇裂缝型储集体能量指示曲线应用实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指示曲线研究
    3.1 缝洞模型的建立
        3.1.1 井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
        3.1.2 井缝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
        3.1.3 井缝洞并联型缝洞模型
    3.2 理论方程的建立
        3.2.1 井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的注水指示曲线推导
        3.2.2 井缝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注水指示曲线推导
        3.2.3 井缝洞并联型缝洞模型注水指示曲线推导
    3.3 影响因素及敏感性分析
        3.3.1 井洞缝洞型串联模型分析
        3.3.2 井缝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分析
        3.3.3 井缝洞并联型缝洞模型分析
    3.4 曲线指示意义运用
        3.4.1 缝洞组合型储集体注水指示曲线应用实例
        3.4.2 双溶洞型储集体注水指示曲线应用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高压物模实验研究
    4.1 室内物模相似准则建立
        4.1.1 量纲分析法推导相似准则群
        4.1.2 方程分析法
        4.1.3 主要相似准则选取及物理模拟参数计算
    4.2 单溶洞高压物性模拟实验
        4.2.1 实验模型建立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双溶洞高压物性模拟实验
        4.3.1 实验模型建立
        4.3.2 实验方法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底水型双溶洞高压物性模拟实验
        4.4.1 实验模型建立
        4.4.2 实验方法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单溶洞注水驱油高压物理模拟实验
        4.5.1 实验模型建立
        4.5.2 实验方法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双溶洞注水驱油高压物理模拟实验
        4.6.1 实验模型建立
        4.6.2 实验方法
        4.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指示意义解释模型测试
    5.1 能量指示曲线指示意义解释模型测试
        5.1.1 能量指示曲线物模模型校正
        5.1.2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动态储量变化机理分析
    5.2 注水指示曲线指示意义解释模型测试
        5.2.1 注水指示曲线物模模型校正
        5.2.2 基于注水指示曲线的动态储量变化机理分析
    5.3 动态曲线综合指示意义分析
        5.3.1 适用条件分析
        5.3.2 油藏开发阶段适应性分析
        5.3.3 动态储量估算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指示意义的开发对策研究
    6.1 无底水单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6.1.1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1.2 基于注水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1.3 无底水单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
    6.2 有底水单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6.2.1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2.2 基于注水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2.3 有底水单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
    6.3 无底水多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6.3.1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3.2 基于注水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3.3 无底水多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
    6.4 有底水多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6.4.1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6.4.2 有底水多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
    1.2 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1.3 传统反演技术存在的局限性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6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理论基础
    2.1 地震纵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的探讨
    2.2 基于褶积模型的地震反演技术
    2.3 地震波形分类技术
    2.4 地震沉积学技术
第3章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及原理
    3.1 地震波形结构特征的量化分析
    3.2 地震波形与测井高频信息的内在联系
    3.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基本原理与流程
    3.4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算法实现
    3.5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与模拟
    3.6 地震波形反演的相控特征
    3.7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特色
第4章 正演模型方法验证
    4.1 Marmousi模型正演实验
    4.2 薄互层模型正演实验
    4.3 薄砂体叠置模型正演实验
    4.4 强屏蔽薄砂体模型正演实验
    4.5 裂缝型薄储层模型正演实验
    4.6 小结
第5章 陆相薄互层砂岩预测实例
    5.1 区域地质概况
    5.2 研究区储层特征
    5.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薄互层
    5.4 小结
第6章 煤层强屏蔽薄砂岩预测实例
    6.1 区域地质概况
    6.2 研究区储层特征
    6.3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煤层强屏蔽薄砂岩
    6.4 小结
第7章 海相页岩裂缝孔隙度预测实例
    7.1 区域地质概况
    7.2 龙马溪组裂缝发育特征
    7.3 页岩岩石物理建模
    7.4 地震波形指示模拟定量预测裂缝型孔隙度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古中央隆起带基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基岩储层评价技术现状
        1.2.1 基岩储层勘探开发现状
        1.2.2 基岩储层理论研究现状
    1.3 区域研究现状
        1.3.1 区域构造特征
        1.3.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1.3.3 烃源岩特征
        1.3.4 研究工区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技术关键
第二章 基岩储层特征
    2.1 基岩储集空间
    2.2 基岩岩性特征
    2.3 基岩物性特征
        2.3.1 基岩储集类型
        2.3.2 基岩孔渗特征
        2.3.3 基岩裂缝特征
    2.4 含气性特征
    2.5 电性特征
    2.6 基岩储层四性关系
        2.6.1 岩性和物性关系
        2.6.2 岩性与电性关系
        2.6.3 含气性和电性关系
    2.7 典型四性关系图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性识别方法
    3.1 基岩测井响应特征及分类方案
        3.1.1 基岩测井响应特征
        3.1.2 基岩测井分类方案
    3.2 岩性综合命名方法
    3.3 基岩岩性识别方法
        3.3.1 原岩辨别方法
        3.3.2 岩石成分识别方法
        3.3.3 岩石结构识别方法
        3.3.4 岩石矿物识别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储层识别与评价
    4.1 储层裂缝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4.2 储层裂缝(溶孔)成像响应特征
    4.3 裂缝真实性评价
        4.3.1 裂缝识别
        4.3.2 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的区别
        4.3.3 假裂缝识别
    4.4 裂缝有效性评价
        4.4.1 裂缝的张开性
        4.4.2 裂缝的延伸性和连通性
        4.4.3 裂缝系统的区域有效性
    4.5 成像测井处理方法
        4.5.1 图像预处理
        4.5.2 裂缝提取
        4.5.3 图像刻度
        4.5.4 裂缝参数
        4.5.5 孔隙度谱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储层参数计算方法及储层分类标准
    5.1 基岩储层基质孔隙度计算方法
        5.1.1 基岩岩石骨架参数确定方法
        5.1.2 基岩变骨架孔隙度计算方法
    5.2 基岩储层次生孔隙度计算方法
    5.3 基岩储层孔隙结构分析
        5.3.1 压汞实验孔隙结构分析
        5.3.2 核磁共振实验孔隙结构分析
    5.4 基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
    5.5 基岩储层饱和度计算方法
        5.5.1 基岩地层电阻率法计算饱和度难点
        5.5.2 核磁共振测井饱和度计算
        5.5.3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确定含气饱和度
    5.6 储层分类标准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6.1 基岩储层流体测井响应特征
    6.2 交会图法识别储层流体
    6.3 三孔隙度组合法识别储层流体
    6.4 视地层水电阻率法识别储层流体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应用效果分析与单井评价
    7.1 LT1井测井评价
    7.2 LT2井测井评价
    7.3 LP1井测井评价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10)基于井震结合的储层裂缝建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裂缝的识别与预测
        1.2.2 储层裂缝建模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裂缝的识别与预测
    2.1 裂缝在测井上的响应特征
        2.1.1 常规测井识别
        2.1.2 非常规测井识别
    2.2 裂缝性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
        2.2.1 地震相干体分析技术
        2.2.2 地震曲率属性分析技术
        2.2.3 基于蚂蚁体算法的地震解释方法
    2.3 裂缝岩心及露头观察特征
第3章 裂缝建模方法及参数分析
    3.1 DFN建模基本原理
    3.2 裂缝表征参数
        3.2.1 裂缝密度
        3.2.2 裂缝几何形态
        3.2.3 裂缝开度
        3.2.4 裂缝产状
    3.3 Oda粗化算法
第4章 研究区域地质建模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区域地质概况
        4.1.2 区域主要储层类型
    4.2 时深转换
        4.2.1 常见的时深转换方法
        4.2.2 准确的速度模型
    4.3 区域地质建模
第5章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及属性模型
    5.1 大尺度裂缝的确定性建模
    5.2 小尺度裂缝的随机性建模
    5.3 裂缝属性模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流动成像测井新方法及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常规油气勘探测井评价技术的挑战与对策[J]. 刘国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05)
  • [2]非常规油气时代的测井采集技术挑战与对策[J]. 刘国强.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5)
  • [3]页岩气井产出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方法研究[D]. 史航宇. 长江大学, 2021
  • [4]深部高温裂隙岩体水热运移机理及模型研究[D]. 马跃强. 吉林大学, 2021
  • [5]英西地区混积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含流体性质识别[D]. 范旭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6]煤矿区钻井裂缝性漏失承压堵漏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D]. 张晶.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7]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研究[D]. 程洪.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原理及其应用[D]. 陈彦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古中央隆起带基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史鹏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10]基于井震结合的储层裂缝建模及应用[D]. 向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流动成像测井新方法及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