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岂能如此“因材施教”(论文文献综述)
喻世华[1](2021)在《论苏轼“和而不同”教育思想的价值——以苏门“同”与“不同”为视角》文中认为苏门"和而不同"是师生双向互动的产物,苏轼主观上自觉的传承意识与客观上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为群体的"和睦"提供了保障,宽容、平等的胸襟气度与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方式方法为个体独立成长"不苟同"创造了条件,而为生者对于苏轼的尊崇始终如一,共同铸就了这一教育史上的历史佳话。"同"与"不同"核心在于"存异"与"求同"的矛盾。要评估其价值,只有从时间的纵向勾勒和空间的横向比较中才能对其价值作出准确定位:从纵向角度看,教育家孔子不能使人"同";从横向比较看,王安石在教育、文化、思想领域追求的"同一"造成的文化荒漠,更加彰显了苏轼"和而不同"教育思想的价值。
刘小泉[2](2021)在《本科生导师制:价值、困境与优化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既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管理体制的优化。但当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还面临定位不清晰、生师比偏高、资源支持不足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高校应该在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拓展导师资源,并创新师生之间的互选机制和健全导师的考评激励机制,以提升本科生导师制的育人效果。
李洪卫[3](2021)在《阳明论变化气质及其教化论——兼及阳明与朱子教化方式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儒家的成圣或成贤之道有一个过程性环节即"变化气质",张载提出人的气质有刚柔、攻守等不同类型。朱子从性、气二元立论,而王阳明则是从性、气一元立论,他的方法是追寻自己的良知,依循良知行动即可。这里的核心是性与气、心与气的一体而不是二元,对照朱子的性气论,可以看出二者的巨大差异。阳明在教育方式上是让儿童身心条茂畅达,歌、乐之欢畅,以乐习为上;音乐要从心中发出,做到精神宣畅,心气和平;具体到个体是各随分限,相机教化,愚者可教,贤者可成。朱子强调理气对立,因此,除德性修养还有刑罚并重,以圣人规定为则;阳明则着重前者道即性即命而肯定《中庸》,认为修养过程不需要圣人"于中为之品节"。朱子的意见又引发了清代戴震的批评。
刘选伦[4](2021)在《育人先育己》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换言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是入了法的(《教育法》和《教师法》),每一位教师都务必入脑入心,时刻牢记。但总有这样一些教师,把初心使命忘得一干二净,身为育人之人,却只育别人,不育自己。试问:一个连自己都育不好的人,又岂能育好他人?教育领域的多起违纪违法案件,昭示广大教师,要育好人,必先育好自己。先立身再树人,
江婷[5](2021)在《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吴汝纶德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终占有核心地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进入了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时期。近代中国,无数有识之士走上救亡与启蒙、变革与革命的道路。处于清末时期的吴汝纶,让教育成为武器,通过学术的力量实现改变国家命运的目的,这一迫切心情,凸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国家的现状,改变国民素质,以求达到兴国强国的目的。吴汝纶的一生都与教育息息相关,是晚清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探路者”、“晚清现代教育的拓荒者”、“制度化教育的开拓者”,是“兼通新旧,融合中西的人物”。吴汝纶的德育思想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持续的学习中逐渐丰富和成熟,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汝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达到“普国人而尽教之”“智开然后知德教”的目的以及培养出以“爱国心为主者”的现代人才,这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他所提出的“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智开然后知德教”、“须以养成爱国心为主者”、“无体育则弱”等思想主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吴汝纶的教育思想,也产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系统梳理、专题研究其德育思想的着作、论文较为欠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鉴于以上情况,尝试选取吴汝纶德育思想这一视角,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实践养成、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首先,详细介绍了吴汝纶先生的生平及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深入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个人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发展历程,认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也是吴汝纶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现代理论的产物,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萌发、形成、发展和成熟四阶段。其次,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及德育方法。归纳来看,吴汝纶的德育思想主要有“男儿当志在四方”、“德行第一”与“学为立身”相结合的德育目的,以“开民之愚而使之智”、“智开然后知德教”的大德育观,“普国人而尽教之”、“勉成国器”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修身、齐家、治学、为官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培养现代人才的有益尝试等视角高度评价吴汝纶德育思想的重要历史贡献,完整呈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成才与成人的兼顾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全面论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在目标上、内容上、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并分析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其转化路径进行探索。
刘璐瑶[6](2021)在《高中作文评语的问题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作文评语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作文评语质量对作文教学具有关键作用,良好的作文评语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写作技能等。笔者对南宁市第N中学进行作文评语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师生存在对评语的重视程度不高、评价的主体单一、评语的鼓励性不足和评语的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是多元的,其中提高认识,重视作文评语;多元主体,有效加强指导;赞赏评价,鼓励学生写作;具体指导,做到因材施教是重要的方法与策略。希望研究成果能够为高中作文评语提供借鉴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论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分析了目前作文评语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主体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作文评价”“作文评改”“作文评语”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分析和理解评语的启发性、针对性、具体性、目的性和示范性原则,并探讨评语的评语的类型与适用情形,在此基础之上,剖析作文评语的价值。第二部分,探寻研究高中作文评语的理论依据,从高中生作文思维中的高中生作文思维分析和评改思维方面入手,得出对高中作文评改的启示。再结合教育学相关理论,从人本主义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三个方面切入,得出对作文评语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南宁市第N中学作文评语的现状。在学生问卷调查中,从了解教师的评改方式、学生对教师评语的态度、批改的时效性等方面入手。在教师访谈方面,从作文评分标准、训练的侧重点、写评语的频率、教师作文评语倾向和锻炼学生写评语的频率等方面梳理了目前高中教师作文评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结合第三部分出现的问题重点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出提高认识,重视作文评语;多元主体,有效加强指导;赞赏评价,鼓励学生写作;具体指导,做到因材施教四个策略。结语部分进行总结和反思。
慕朝阳[7](2021)在《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发展演进研究(1915-1951)》文中指出教会学校的身体教育于近代发端,并且在当时起到了启蒙和示范作用,是近代教育史的反思和呼唤。金陵女子大学不仅是基督教会近代在华所创办的第一所女子本科级院校,还是中国近代教会高等教育与女子体育教育的综合体。作为近代我国体育专业排名靠前的女子高等院校,金陵女子大学将身体教育融入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当中,其对近代女子身体教育以及女子体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1915-51年间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其演变过程进行梳理,以期总结其先进的身体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可以为现代高等院校女子体育教育提供启示。根据其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不同特点,本文先介绍金陵女子大学创立背景以及当时社会条件下女性身体教育发展情况,梳理清末民初中国女子身体解放的萌芽及女子身体教育的早期发展(1840-1914),再将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演进过程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各方势力交织下的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初期形成(1915-1925),介绍了金陵女子大学建校初期在复杂国情下的身体教育观的初期发展,这一时期各方势力交错,本阶段分别从民族主义角度分析金陵女子大学在国族利益优先背景下,以塑造强壮国民之母以及“新女国民”为目的的国有化身体教育观;从帝国主义文化渗透角度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作为教会学校原生的基督化身体教育观;以及从传统性别平衡打破后的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的性别化身体教育观,对初期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发展进行探讨;(2)本土规训整合后的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中期发展(1926-1936),这一阶段首先揭示了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在国家政策大环境下弱化宗教性、倾向世俗化的趋势,然后以规训主义和女性本位思想为切入点剖析其身体教育观发展的特点;(3)动荡和恢复时期的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晚期实践(1937-1951),本阶段论述金陵女子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身体教育观实践和社会主义改造下的身体教育观及其实践,这一时期的金陵女子大学将身体教育理论寓于实践,实践中反哺理论,达到进一步升华。研究发现,金陵女子大学的身体教育观体现出如下特点:体育教育专业性强;教学内容实用性强,职业化程度高;身体教育普及度高;女性本位思想的践行;宗教性与民族性的融合。金陵女子大学先进身体教育观对当下我国高校女子身体教育的发展有借鉴作用:(1)对高校女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启示,可参考金陵女子大学的体格检验、体质分组以及医疗食补等身体教育措施设置。(2)对高校女学生体育课程安排与设置的启示,如金陵女子大学严格体育相关考勤制度,体育成绩与毕业挂钩,严肃考风考纪等设置,以及开设身体教育中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小班教学,激发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等。(3)对高校女学生身体教育中运用女性本位思想教学的启示,金陵女子大学在身体教育中厘清男女在身体发育和活动中的特点,针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实施身体的弹性化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女性特色和教育者的女性视角,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产生内在动力,养成对自我身体健康塑造和审美意识。(4)对高校培养体育专业女生就业方面的启示,高校除了对体育系女生专业知识和技术上的授业,还需要开拓更广阔的就业平台,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充实针对女性的体育职业化岗位,并且为优秀人才提供或推荐更高阶的教育进修机会。
张昭焚,姜明翰[8](2020)在《古代文人坐隐品茗的生活美学——文学作品中围棋与茶的千年邂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棋和饮茶皆为我国传统优良文化,亦为文人雅尚。坐隐品茗,双美并臻,可以逍遥忘忧,洗却尘劳;又能雅赏风流,契会良友,实为安顿身心的绝佳法门和莫大享受,观察历代留传兼写围棋和茶的诗歌作品即可知矣。本文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试图从传统儒、道、释的思想背景下,梳理棋文化和茶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印证儒家的中和、道家的玄思、佛家的禅悟,适为围棋和茶在文人悠闲生活中所产生美的主要催化作用;另一方面,透析棋茶相佐的外缘环境所引发作者内在心境的不同感受,从而体现独特的文人生活美学。
魏凯[9](2020)在《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先秦儒家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刻,体系完善。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各自的学说中提出了各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因此,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本文参考了大量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的相关文献、期刊和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和研究,得到对本文有用的信息和理论。在此基础上,对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运用比较分析法,重点比较分析了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目的、内容、方法的异同,同时,对他们道德教育思想作出了评价,总结出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启示。孔子主张培养“君子”型治国理政的人才,其道德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将“仁”、“礼”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道德修养方法。孟子主张培养实施“仁政”的“士君子”,强调人伦仁义,认为人性本善,其具体道德修养方法为存心养性、反身内省。荀子期望培养出“圣人”和“君子”,主张隆礼重法,强调性伪之分,其道德修养方法为化性起伪和积善成德。孔、孟、荀道德教育目的的一致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都期望通过道德教育把培养对象培养到“内圣”,二是都以道德教育来推动其各自政治主张的实现。在道德教育目的的差异方面,孔、孟、荀在道德教育培养的人才层次上有所差别。孔子注重培养“君子”型人才,孟子注重培养“士君子”的理想人格,而荀子注重培养“圣人”和“君子”。在道德教育主要内容的异同方面,他们都以“仁、礼、义”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这是他们相一致的方面,而差异主要体现在心性论上的差异。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相一致的地方有两处,一是都以主动学习作为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二是都以师者作为传授道德知识的主体。而差异的地方也有两处,一是在道德教育实现途径上的差异,二是对受教育对象的具体要求上的差异。对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的评价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积极影响,即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有助于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是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目标和时代局限性。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理念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心性和道德情怀的培养。二是在方法方面,注重培养大学生学思结合、自我反省的能力以及积累善行的观念。三是在形式方面,要重视周围环境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同时对大学生的道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蒙继元[10](2020)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从交往视角对教师在教学中所应具备的品格与能力的审视与探讨。从目前教学交往的状态来看,交往形式确实发生着改变,从过去的教师一言堂为主转变为师生对话模式,但是回应与配合式的交往没有从价值论层面构建主动与建设性的教学交往模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师的一部分工作已经可以被某种技术手段取代,但它的软肋就是难以具备人的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实现人与人的深层交往,这使得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教学交往以及教师在教学交往中所必备素养的重要性。这几年各项教师队伍建设文件的出台从多角度强调教师品格与能力的重要性,具体在教学交往实践中,这些指导性文件也可作为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呼唤、诉求及行动标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作为一个词组,它是三个概念的组合体:教师、教学交往与素养。从语法角度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修饰限定、环环嵌套的;从构成模式来看,可以理解为谁在哪里干什么的时候需要具备什么。因此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指教师按照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通过与学生沟通、引导帮扶以及人际知觉的活动自觉形成并不断优化的品格与能力。基于教师职业特性与教学交往活动特点发现,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具有稳定性与发展性、一致性与差异性、为己性与为他性相统一的特点。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对教师自身的价值不言而喻,表现为在教学交往中形成反思态度、提高人际智能、对自身职业道德的理解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把控;对学生而言,他们的素养水平、主动认知能力、健全人格发展以及交往能力都能在教学交往中得以很好的发展;对教学来说,基于“人的成长”这一目标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效率与效益。通过分析目前所推崇的教学交往形态特征,并根据相关理论、提取现行政策中的关键词、参考已有研究的成果以及征询专家建议,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教学知识素养、师生沟通素养、引导帮扶素养与人际知觉素养。其中教学知识素养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技术与知识迁移三个二级维度;师生沟通素养包括关注、倾听与言语交际三个二级维度;引导帮扶素养包括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与认识自我两个二级维度;人际知觉素养包括认识学生、自我知觉与人际吸引三个二级维度。分析四个构成要素的协同作用时发现,教学知识素养、师生沟通素养、引导帮扶素养与人际知觉素养分别是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前提、表现、关键与条件。同时发现四个要素之间还存在六个相互增强或制约的环路,这说明教师教学交往素养虽然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但各维度之间相互关联,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对内蒙古包头市三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历程进行分析,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事件、教学事件与重要他人,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放在其生活及教学关系中进行考察,深入挖掘背后的真相,以生动事件展示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轨迹,并深入分析了三位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历程所带来的启示。最终从三位教师的个案研究中得出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机制: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在教师原有教学交往经验、个人教学交往实践以及相关教学交往理论三者互动中建构并发展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形成是自我选择、自我引导与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得到发展共同体的外部支持。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动态发展的,依据其发展特征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划分为基础阶段、提升阶段与高级阶段。通过对每一阶段的特征与发展动力分析发现,处于基础阶段的教师表现出知识结构缺乏实践性知识、在教学交往中以知识传递为主、面临师生沟通困境以及对“可能的自我”认知不稳定等特征;发展到提升阶段的教师表现出知识结构逐渐丰富、注重知识发展价值、与学生有效沟通以及能够拓展教学交往深度与广度等特征;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教师表现出广博专深的知识结构及知识整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高、能够引导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形成以学习驱动为主的教学交往模式并发挥教师品格的价值引领作用。推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动力因素也呈现出一定规律,在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基础阶段,教师培训这一外在动力发挥了主要作用,当然教师的教学热情、学习动力、毅力与能力都是推动他们跃上新阶段的内驱力,同样发生着重要作用;到达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提升阶段,出现明显的由外在动力向内在动力转化的迹象,比如教师的职业认同开始发挥作用,学习与借鉴能力明显提高,实践智慧也有了突出表现;在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时候,发展动力几乎全部转化为内在动力,个人成就感与责任感促使教师持续发展,价值追求成为他们继续努力的精神动力,由信仰力、学习力与转换力构成的自我发展力是他们继续发展的内核动力。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终身教育理念、关注师生交往教育价值、学习型社会与协同发展共同体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四要素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持与实践平台,然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固有局限、技术与教学融合中的简单思维等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从基础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最后,本研究提出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提升策略:发挥相关教育部门主导作用,建立教育性的师生交往制度,做到从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制度方面推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提供学术环境并营造社群氛围,定期开展教师品格实践活动,做到从发展空间的外部驱动式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改变教师对教学交往的认识,构建尊重-理解-对话的师生交往方式,建构个体教学交往哲学,做到教师教学交往观从观念到行为的切实改变。
二、岂能如此“因材施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岂能如此“因材施教”(论文提纲范文)
(1)论苏轼“和而不同”教育思想的价值——以苏门“同”与“不同”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象:苏轼门人的“同”与“不同” |
(一)“同”:同升共黜的命运共同体 |
(二)“不同”:各具鲜明特色的个体 |
1. 显性差异 |
2. 隐性差异 |
二、原因:师生双向互动的产物 |
(一)为师者的风范 |
1. 为群体的“和睦”提供了保障 |
2. 为个体的“不苟同”创造了条件 |
(二)为生者的本分 |
三、价值:历史时空中的纵横比较 |
(一)时间上的纵向勾勒 |
1. 古代:“孔子不能使人同” |
2. 当代:“求同”与“存异”的教育困境 |
(二)空间上的横向比较 |
四、结语 |
(2)本科生导师制:价值、困境与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价值分析 |
(一)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三)有利于优化高校学生管理体制 |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现实困境 |
(一)定位不清晰 |
(二)生师比例过高 |
(三)资源支持不足 |
(四)运行机制不完善 |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化策略 |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准确定位 |
(二)创新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选机制 |
(三)充分拓展导师资源,合理控制生师配比 |
(四)健全本科生导师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
(3)阳明论变化气质及其教化论——兼及阳明与朱子教化方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变化气质———气即是性,在致良知 |
二、条茂畅达,歌、乐之欢畅,以乐习为上 |
三、各随分限,相机教化 |
(一)愚者可教,贤者可成 |
(二)随机教化,依材成就 |
四、朱子、阳明教化哲学基础之异 |
(一)性理与气禀 |
(二)圣人品节与礼乐刑政之教 |
(三)阳明:道即性即命 |
(四)王阳明、戴震的相关讨论 |
(4)育人先育己(论文提纲范文)
一、育己 |
1. 立三观。 |
2. 正思想。 |
3. 强法制。 |
4. 弃侥幸。 |
二、育人 |
(5)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2.1.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德育理论 |
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3.1 吴汝纶生平简介 |
3.1.1 年少好学 早着文名 |
3.1.2 登入仕途 学贯中西 |
3.1.3 致力教育着述办学 |
3.2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1 晚清的历史环境 |
3.2.2 晚清的政治及教育环境 |
3.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
3.3.1 家庭条件—教育世家下的“古文大家” |
3.3.2 为官环境—幕府中的“关键人物” |
3.3.3 交友情况—与严复关系密切 |
3.4 桐城派与吴汝纶德育思想 |
3.4.1 桐城派概况 |
3.4.2 桐城派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
4.1 理论渊源 |
4.1.1 传统道德思想的渐化 |
4.1.2 吴氏家族家风的滋养 |
4.1.3 独特桐城文化的濡染 |
4.1.4 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迪 |
4.2 发展历程 |
4.2.1 客居幕府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萌发 |
4.2.2 改革书院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 |
4.2.3 考察日本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发展 |
4.2.4 创办学堂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成熟 |
4.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4.3.1 中国近代德育思想的演变历程 |
4.3.2 一个开明的旧人物:吴汝纶的双重身份 |
4.3.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理论的主要思考与实践 |
4.3.4 吴汝纶对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实践养成 |
5.1 聘请名师,振兴地方教育 |
5.1.1 裁并义学整顿书院 |
5.1.2 振兴书院筹措经费 |
5.1.3 聘请名师开启风气 |
5.2 主讲莲池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 |
5.2.1 率先开办东、西文学堂 |
5.2.2 自筹经费购买新书 |
5.2.3 广交中西名士培养文化氛围 |
5.2.4 莲池俊秀影响后世 |
5.3 赴日考察学务,着《东游丛录》 |
5.3.1 实地观摩日本各级各类学校 |
5.3.2 赴日听教育专题讲座与介绍 |
5.3.3 接触日本政治界、教育界官员和学者 |
5.3.4 《东游丛录》中所涉及的教育问题 |
5.3.5 吴汝纶赴日考察的作用 |
5.4 心系桑梓教育,创办桐城学堂 |
5.4.1 创办动因及经过:“欲救此厄,必在培才” |
5.4.2 办学指导思想:“只今学术当全变,安得东西并一堂” |
5.4.3 课程设置方式:“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
5.4.4 师资选聘原则:“西师难请,东师易聘” |
5.4.5 学堂管理体系:“各有职司,无相侵越” |
5.5 本章小结 |
6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6.1 德育目标:勉成国器 |
6.2 德育内容 |
6.2.1 修身 |
6.2.2 齐家 |
6.2.3 治学 |
6.2.4 为官 |
6.2.5 社会 |
6.3 德育原则 |
6.3.1 循序渐进:“读书不必过急” |
6.3.2 因材施教:“学当择性之所近” |
6.3.3 言行一致:“自行其言” |
6.4 德育方法 |
6.4.1 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方法:兼通新旧 融合中西 |
6.4.2 成人与成才兼顾的方法:德行为重 而艺次之 |
6.4.3 认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躬亲实践 考察学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 |
7.1.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 |
7.1.2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
7.2 吴汝纶德育思想目标上的借鉴价值 |
7.2.1 改造国民性,促进个人之全面发展 |
7.2.2 挣脱传统枷锁,实现个人之人生价值 |
7.2.3 改革教育,实现国家之兴盛富强 |
7.3 吴汝纶德育思想内容上的借鉴价值 |
7.3.1 强化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7.3.2 注重培养爱国心,树立爱国精神 |
7.3.3 引导生活态度,审视人生意义 |
7.4 吴汝纶德育思想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 |
7.4.1 通过改革莲池书院,兼容中西文化 |
7.4.2 通过赴日考察学习,促进教育近代化 |
7.4.3 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
7.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
7.5.1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7.5.2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支撑 |
7.5.3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路径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着作、译着、论文及期刊 |
附录一:吴汝纶年谱 |
附录二:吴氏家训(摘录) |
附录三:论及吴汝纶及其着述的着作 |
附录四:吴汝纶诠释、点勘、评注的经书、史书、诗集等 |
附录五:学堂章程 |
附录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6)高中作文评语的问题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1.高中作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
2.新课标提出注重课程评价 |
3.高中作文评语具有重要作用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情况 |
2.国内研究情况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四)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一、高中作文评语的内涵 |
(一)高中作文评语的相关概念界定 |
1.作文评价 |
2.作文评改 |
3.作文评语 |
(二)高中作文评语的原则 |
1.评语应有启发性 |
2.评语应有鼓励性 |
3.评语应有具体性 |
4.评语应有目的性 |
5.评语应有示范性 |
(三)评语的类型与适用情形 |
1.作文评语的类型 |
2.高中作文评语的适用情形 |
(四)高中作文评语的价值 |
1.育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二、高中作文评语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高中生作文思维与高中作文评语 |
1.高中生思维主要特征 |
2.高中生作文的评改思维 |
3.高中生作文思维对评语的约束 |
(二)与高中作文评语相关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
1.人本主义理论 |
2.自我效能感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三、高中作文评语的问题现状以及成因调查 |
(一)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
1.教师的批改方式 |
2.教师评语的要点 |
3.教师评语的态度倾向 |
4.学生对评语的期望 |
5.学生修改返工情况 |
(二)关于作文评语的访谈分析 |
1.教师的评价标准 |
2.教师作文训练的侧重点 |
3.写作文评语的频率 |
4.教师评语的倾向 |
5.锻炼学生写评语的频率 |
(三)作文评语的问题成因 |
1.师生重视评语程度不高 |
2.评语的主体单一 |
3.评语鼓励性不足 |
4.评语针对性不强 |
四、改进高中作文评语的主要策略 |
(一)提高认识,重视作文评语 |
1.对重视评语的认识 |
2.结合作文评语案例,探讨重视评语问题 |
(二)多元主体,加强有效指导 |
1.对多元主体的认识 |
2.结合作文评语案例,探讨多元主体问题 |
(三)赞赏评价,鼓励学生写作 |
1.对赞赏评价的理解 |
2.结合作文评语案例,探讨赞赏评价问题 |
(四)具体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
1.对具体指导的理解 |
2.结合作文评语案例,探讨具体引导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发展演进研究(1915-195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意义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逻辑分析法 |
2.3.3 历史分析法 |
2.4 研究基础与创新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清末民初女子身体解放的萌芽及女子身体教育的早期发展(1840-1914) |
3.1.1 社会变迁与女性主义的初醒 |
3.1.2 西方传教士倡导的女性身体解放“启蒙”话语及实践 |
3.1.3 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主导的女性身体解放“启蒙”话语及实践 |
3.1.4 小结 |
3.2 各方势力交织下的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初期形成(1915-1925) |
3.2.1 金陵女子大学的创立 |
3.2.2 国族利益下的女国民塑造——国有化身体教育观 |
3.2.3 宣教思想下的女教徒培养——基督化身体教育观 |
3.2.4 女性主义思想下的新女性呼唤——性别化身体教育观 |
3.2.5 小结 |
3.3 本土规训整合后的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中期发展(1926-1936) |
3.3.1 教会女子体育的世俗化转型 |
3.3.2 制度上的规训 |
3.3.3 身体上的教化 |
3.3.4 女性本位思想的践行 |
3.3.5 小结 |
3.4 动荡和恢复时期的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晚期实践(1937-1951) |
3.4.1 抗日战争时期的身体教育观及其实践 |
3.4.2 社会主义改造下的身体教育观及其实践 |
3.4.3 小结 |
4 结论 |
4.1 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发展历程 |
4.2 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特点 |
4.3 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3 分析与评价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概述 |
2.1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 |
2.1.1 孔子—培养“君子”型治国理政人才 |
2.1.2 孟子—培养实施“仁政”的“士君子” |
2.1.3 荀子—培养“圣人”和“君子”理想人格 |
2.2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2.2.1 孔子—“仁”为核心,“仁”“礼”结合 |
2.2.2 孟子—人性本善,人伦仁义 |
2.2.3 荀子—性伪之分,隆礼贵义 |
2.3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
2.3.1 孔子—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
2.3.2 孟子—存心养性,反身内省 |
2.3.3 荀子—化性起伪,积善成德 |
第三章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异同研究 |
3.1 孔孟荀道德教育目的的异同 |
3.1.1 孔孟荀道德教育目的的一致 |
3.1.2 孔孟荀道德教育目的的差异 |
3.2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内容的异同 |
3.2.1 孔孟荀道德教育内容的一致 |
3.2.2 孔孟荀道德教育内容的差异 |
3.3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方法的异同 |
3.3.1 孔孟荀道德教育方法的一致 |
3.3.2 孔孟荀道德教育方法的差异 |
第四章 对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的评价 |
4.1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的积极影响 |
4.1.1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4.1.2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有助于提升人的道德素养 |
4.2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
4.2.1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具有目标局限性 |
4.2.2 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具有时代局限性 |
第五章 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启示 |
5.1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理念的启示 |
5.1.1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性培养 |
5.1.2 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怀 |
5.2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的启示 |
5.2.1 注重培养大学生学思结合的能力 |
5.2.2 注重培养大学生自省能力 |
5.2.3 注重培养大学生积累善行的观念 |
5.3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形式的启示 |
5.3.1 重视周围环境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
5.3.2 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教学交往中重形式轻价值现象普遍存在 |
2.信息时代对教师在教学交往中所必备素养的要求与期望 |
3.课程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提出的呼唤 |
(二)研究意义 |
1.完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理论 |
2.强化教师教学交往理念 |
3.把握教学交往的合理化走向 |
(三)文献综述 |
1.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2.教学交往的相关研究 |
3.教师素养的相关研究 |
4.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理论分析 |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内涵 |
1.教学交往 |
2.教师素养 |
3.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
(二)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特征 |
1.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2.一致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
3.为己性与为他性的统一 |
4.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三)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价值 |
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2.润泽学生的健康发展 |
3.实现教学交往目标的优化 |
二、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构成 |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构成要素的形成依据 |
1.从教学交往形态中推演主要特征 |
2.从现有理论中探寻相关内容 |
3.从现行政策文件中提取关键词 |
4.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
(二)构成要素选择标准 |
1.依据教学交往内涵确定教师的必备素养 |
2.根据专家意见征询完善构成要素 |
(三)构成要素分析 |
1.教学知识素养 |
2.师生沟通素养 |
3.引导帮扶素养 |
4.人际知觉素养 |
(四)构成要素的协同作用 |
三、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现状考察——基于三位教师的个案研究 |
(一)三位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历程 |
1.张老师:脚踏实地,努力践行教师使命 |
2.王老师:寻找窍门,学习理论提高技能 |
3.李老师:立足自身优势,在曲折中负重前行 |
(二)推动三位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因素分析 |
1.张老师: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推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 |
2.王老师:实践凝练经验,理论与经验相结合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
3.李老师:克服挫折,借助优势发展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
(三)小结与分析 |
1.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是四个构成要素相互促进的结果 |
2.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机制是不同条件相互作用、逐步成熟的过程 |
四、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阶段 |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
(二)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阶段特征与动力 |
1.注重知识传递的基础阶段 |
2.关注学生发展的提升阶段 |
3.实现价值引领的高级阶段 |
(三)阶段特征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启示 |
1.尊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顺应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形成过程 |
2.针对不同阶段的表现特点,构建系统化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培养模式 |
3.关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提升的“最近发展区”,帮助教师在不同阶段巧妙过渡与衔接 |
五、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 |
1.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各构成要素的影响因素 |
2.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
(二)促进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建议 |
1.发挥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制度的推动作用 |
2.创设适宜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学术环境 |
3.立足学生发展,引领教师教学交往观念的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岂能如此“因材施教”(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苏轼“和而不同”教育思想的价值——以苏门“同”与“不同”为视角[J]. 喻世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11)
- [2]本科生导师制:价值、困境与优化策略[J]. 刘小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10)
- [3]阳明论变化气质及其教化论——兼及阳明与朱子教化方式的比较[J]. 李洪卫.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1(03)
- [4]育人先育己[J]. 刘选伦. 贵州教育, 2021(17)
- [5]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D]. 江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1)
- [6]高中作文评语的问题现状及策略研究[D]. 刘璐瑶.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金陵女子大学身体教育观发展演进研究(1915-1951)[D]. 慕朝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8]古代文人坐隐品茗的生活美学——文学作品中围棋与茶的千年邂逅[A]. 张昭焚,姜明翰. 中国围棋论丛(第5辑), 2020
- [9]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魏凯.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10]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研究[D]. 蒙继元.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