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服装文化流行密码

后现代服装文化流行密码

一、后现代服饰文化的流行符码(论文文献综述)

陈树超[1](2020)在《动画材料的概念化认知与认知性概念》文中提出物质材料本身的特质及动作设计的可能性是动画片创作的一个重要维度。在数字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却对这种传统的、"守拙"的艺术表现出强烈的概念化认知冲动。然而,概念化认知并不必然导向认知性概念。相反,随之而来的概念增殖现象犹如击鼓传花,语词游戏的狂欢、文化传承的焦虑纵横交织,成为遮蔽认知的观念之网,亟待美学层面的化约。此类作品具有一种"感知"与"想象"、时间与空间并重的审美认知结构,相对于西方词汇的各种翻译,"偶动画"这一根植于中国本土语境的定义更加符合理想的"认知性"概念的标准。

刁金星[2](2020)在《破壁与融合:二次元文化中的主流话语实践 ——以Bilibili视频弹幕网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二次元”的概念在中国流行,二次元文化本土实践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在业界,二次元文化产业开始备受推崇,在学界,对二次元及其相关内容的研究成为热点。与此同时,官方话语宣传也将目光投放到二次元,越来越多的主流话语开始出现在二次元文化场域中。二次元也从小众开始走向大众,成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新的话语资源。本文以典型的二次元文化平台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站为切入点,研究二次元文化中主流话语的生产传播实践。在亚文化研究视角下,结合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应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完成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并进行了相关的话语分析。研究发现,主流话语在二次元文化中的实践活动,完成了一场官方意识形态与亚文化的破壁融合。主流话语通过考证和代入的方式唤醒集体记忆,经由二次元群体的分享互动,实现符号意义的再生产,并在微观权力网络中进行意识形态规训。由此,主流话语实践在完成和二次元碰撞融合同时,也发挥了意义建构作用,对于政治宣传引导、国家认同和弘扬爱国主义具有一定意义。在这种破壁融合的背后是二次元文化内部诉求和现实社会需求所形成的一种联合力量,它包括现实社会的结构性影响、官方宣传的需求、资本权力的偏好、以及二次元群体面临的压力和表达的诉求等。然而,破壁融合之旅也非一帆风顺,官方的行动存在难点痛点,来自二次元群体的抵抗也成为挑战。在最后审视这种破壁融合时,能够发现主流话语在二次元文化场域中的实践始终贯穿着权力的运行,也遭受着娱乐边界问题的困扰。

朱小钗[3](2018)在《半成人群体的身份建构—大学生非正式节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正式节日亚文化肇始于大学生的娱乐原创行为,经人际传播与媒介渲染后成为在高校盛行的亚文化现象,演变成高校学生自我身份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仪式。通过田野观察的方式记录高校内非正式节日的仪式活动,辅以深度访谈的形式探析高校学生参与节日仪式的行为逻辑,综合二者的研究结果形成解释非正式节日亚文化现象的扎根理论模型。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双十一光棍节和三七女生节两个代表性节日为研究对象,力图在场景深描与理论对话的基础上实现对现象的深度阐释。场景深描主要包括对非正式节日亚文化现象的勾勒、具体风格如横幅、喊楼、联谊、礼物流动的呈现以及构成方式的说明,风格主要包括三层含义,分别为亚文化情境下的抵抗、以礼物流动为媒介的群体互动以及狂欢下的娱乐表意。经研究进一步发现处于“半成人状态”的大学生群体因其自我同一性尚未完成、受制于成人权威的规训和角色期待规约而陷入自我实现困境,非正式节日成为大学生排斥成人世界、塑造内群体交往空间,并在该空间内进行自我呈现的独特场域,因其半成人状态而引发的自我身份建构需求是他们高度参与非正式节日的深层原因。此外,从众、焦虑、抵抗等心理是其参与节日的心理动因,社会的媒介传播、泛娱乐文化精神以及消费机制等助推非正式节日的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亚文化传播空间,扩大其影响范围。学校层面的社团与同伴的类群聚合奠定了节日传播的人际基础。根据上述内容,勾勒出大学生非正式节日亚文化的扎根理论模型,以期形成对该现象的深层诠释。同时,回归到现实语境之中,高校亚文化现象作为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予以合理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群体的发展,实现多元文化共生。

徐媛[4](2017)在《基于狂欢理论视阈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文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成功的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持续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喜爱,尤其是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呈现“井喷”式的发展,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释放压力的多元化舞台,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处于这样一个节目“狂欢”的时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发展势头,甚至可以和电视综艺节目相抗衡?它突破了哪些藩篱,具有哪些吸引眼球的特质?这些特质所反映出的狂欢实践是什么?节目又蕴含怎样的文化本质呢?本文以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为研究对象,主要是以《偶滴歌神啊》、《撕人定制》、《暴走法条君》等节目为例,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作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揭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狂欢特质与文化内涵。本论文的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文章对脱胎于网络体系的自制综艺节目的特质进行详细的概述,总结概括出节目独特的狂欢因素,为后文具体分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狂欢实践打下了基础。其次,文章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狂欢实践,一一分析在特定的时空中有哪些主体在狂欢?怎样建构节目狂欢特色?最后,文章通过以上章节的研究分析,总结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狂欢文化内涵。

李慕琰[5](2017)在《作为生活风格的社交网络 ——青年线上品味与区隔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对15位青年社交网络用户进行了深度访谈,观察他们的线上实践并邀请他们进行社交网络自述,探讨青年使用者在社交网络中的品味判断与形塑,以及社交网络行为和他们的生活风格之间的关系。从社交网络的内容上看,每个人在社交网络中既是内容发布者又是观看者,从场景、文化消费、身体实践和影像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进行观看与被看的实践,建构起默认的品味规则。从社交网络的人群特征来看,人们以想象的品味共同体进行自我规训和判断,青年群体建构了以代际为边界的青年品味共同体,再基于核心社交圈和社会身份寻找自己的品味共同体,对品味意见领袖的效仿和自我小众化的行动使社交网络的时尚成为一个不断自我推动的过程。从社交网络的书写机制来看,书写频率、自我披露程度和书写目的,成为了书写格调的几个典型的判断维度,有闲者、无病呻吟者和不体面的炫耀者成为了歧视性对比的"品味他者"。社交网络的书写格调表现出一种禁欲的倾向,是由于人们避免过度的自我迷恋,以适度的书写方式作为品味的判断标准,在自我的内部产生了自恋和禁欲的品味争夺。从社交网络所建构的生活风格来看,以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有趣"为目标的"体验主义"成为了社交网络世界中统治性的生活风格,虚拟与自然经验逐渐融合与相互重构,线下体验的丰富性优于线上成为社交网络使用者所追求的生活风格目标,产生了虚拟与自然经验的品味争夺。品味的二律背反仍是品味运作的核心,围绕在品味形塑过程中的争夺——个性化与社会化力量的对抗,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在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对抗之外,自恋与禁欲的对抗、虚拟与自然经验的对抗成为了新的品味争夺机制,重构了以社交网络为中介的品味区隔。

刘秋兰[6](2016)在《清末民初新兴百美图研究》文中提出清末民初的新兴百美图以都市时装美人为主体、洋场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女性形象的变化,为新女性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视觉资源。作为诞生于近代都会的流行图式,新兴百美图迎合了两种话语的需求:一种是精英知识分子的国族论述,一种是通俗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这两种话语都旨在将女性塑造成符合各自理想的新女性,区别在于前者立足启蒙,后者立足娱乐。藉由图像和话语之间的缝隙,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趣味。本文将百美图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考察,发现它具有看似相反的二元传统——列女传统和百媚传统,在此基础上建构百美图的系谱并探究其衍变原因及规律。在新的技术和媒介环境下,日本和欧美国家提供的女性镜像,不仅影响了时人对女性的审美和价值判断,也使女性的生活世界发生了显着变化。这些因素在观念和形式上催生出新兴百美图以女性作为叙事中心的叙事特征。新兴百美图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借鉴本土资源,通过沿用、转化传统母题和直接新创母题的方法,创造出异常丰富的女性形象,满足了新兴市民阶层趋时务新和写实的欲望,遂成为一种流行的视觉样式。新兴百美图中女性的新角色反映了时人对现代性的想象,透过这些形象,我们看到的是画家和文人通过重新定义女性之“美”来塑造新女性的企图。

郑士辰[7](2014)在《传播与文化视阈下的“神曲”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各式各样的网络现象争相上演,成为轰动一时的网络焦点事件,更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塑着人们的日常生活。2010年,一首名为《忐忑》的歌曲被网友冠以“神曲”头衔,自此“神曲”现象一发不可收拾。在国产“神曲”和外来“神曲”的连番轰炸下,“神曲”已从一种流行歌曲的异质类型演变为一种全民参与式的网络传播现象和流行文化现象,影响力遍布全球。在中国当下,作为社会文化、媒介环境和受众心理多元互动的产物,“神曲”现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与研究价值。这股势不可挡的“神曲”潮流诞生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与受众心态的引领为“神曲”现象的勃兴提供了发展契机。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传播特质为“神曲”现象的萌芽与壮大提供了温床,它成长于传统唱片行业的衰退时期,是音乐行业探索未来的试验田。在文化与技术的错综交叠之下,“神曲”现象得以产生并迅猛发展。作为一种网络传播现象,“神曲”现象在传播路径和传播文本方面别具魅力。在互联网语境下,网络成为了大众媒介议事日程的重要来源,传统话语体系中的受众角色正急剧转变。媒体和受众间的多重互动是“神曲”现象迈向成功的关键性步骤。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达成传播目标,“神曲”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了多种文本类型。“神曲”的传播文本结合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追求,采取视听结合的传播模式,将“神曲”演绎到了极致。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神曲”狂潮背后是发人深省的媒介生态失衡,在无止无休的“神曲”侵袭下,媒介的泛娱乐化危机全面加速。“神曲”现象表现出狂欢节式的参与性文化特质,受众在仪式化的参与中享受着颠覆权威的臆想。与此同时,“神曲”现象也成为青少年亚文化对抗主流文化的新型“武器”。《江南style》的成功传播为我国以“神曲”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市场提供了诸多启示: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拓展文化外交空间,传者应努力提升创作水平,媒介要加强舆论引导,全民化的媒介素养教育亟待重视。总而言之,我们应当理性客观地看待“神曲”现象,既肯定“神曲”现象的积极意义,也务必重视“神曲”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文化缺失弊病,以此为鉴,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公共文化空间。

张弢[8](2013)在《剪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发展现代服装设计这一艺术形式方面,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对其进行研究,把握现实生活的现状和艺术性的特征是重要的前提。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在设计中被广泛使用到的中国特色文化元素,已经在世界上引起了各国服装设计艺术大师们的特别关注和重视。作为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更应该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服饰文化相融合创造出更优秀的服饰作品。本文主要以剪纸艺术的运用和价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剪纸艺术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其现存状况和艺术价值,为更好地研究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运用在服装设计中的未来发展做出探析。

苏红[9](2012)在《断代时尚杂志的前后对比分析 ——以《服饰与美容》与《VOGUE服饰与美容》的时装文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初,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时尚期刊的受众队伍(主要是白领阶层)也更加壮大,为时尚期刊提供了叙述对象,《服饰与美容》随之应时创刊。《服饰与美容》时装文本内容注重知识性的介绍,包括时尚知识的介绍和国内服装企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但是时尚知识针对的受众与服装企业问题分析针对的受众群体并不重合,造成受众定位不准。同时《服饰与美容》的栏目主题分类过多,造成主题内容分散。这两个问题导致该杂志最终走向没落,被《VOGUE服饰与美容》取代。依托于《VOGUE》的品牌优势和对时尚期刊的准确定位,加上国人长期以来的“崇洋”心理驱使,《VOGUE服饰与美容》很快在市场崭露头角。从时装文本内容的设置来看,注重培养读者的时装审美观念。杂志中的时装模特、造型设计和摄影图片几乎是时尚界最好的,使杂志本身显得高雅时尚、极具鉴赏力。只谈时装不谈情场的内容定位,引领读者去了解时尚的内涵,了解潮流趋势背后的故事。给人视觉享受的同时又引发读者对中国时尚的思考。该杂志从品牌历史和电影文化等方面切入,探讨时装文化,专题策划功底深厚,体现出强大的建构时尚流行的功底。本文分别分析了两本杂志时装文本的特点,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别,两本期刊受众定位有别,内容设置各异,运作模式不同,时尚层次不一,时尚视野迥异。

李丹丹[10](2012)在《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嬗变 ——以《萌芽》(1956-2006)为考察对象》文中研究表明关于“青年”、“青少年”、“青春期”写作的研究在晚近的文学研究界似乎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关注。作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研究中指涉着年龄、角色意识、亚文化等的重要概念,“青年”乃至“青春”一词正被移用或延伸至文学研究领域的各个子项,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代”和“后”概念的相继普及,以它们为命名的各类现象已被置于一系列急迫的理论论争甚至是社会问题的核心地位。而在这些争论的中心,正值青春期的“80后”无疑是焦点中的焦点。应该说这场关于“80后”的论争,从2000以来,由于众多媒体的报道,各种文化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重大的媒介文化事件。而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就是一本杂志(《萌芽》),一个比赛(“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批青年写手(韩寒、宋静茹、刘嘉俊等)。至2004年,“80后”写作集体浮出水面,学界对其的论争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失语到喧哗又逐渐失语的过程,短暂的褒扬之后,就是大面积的质疑和否定之声。但是无论目前评论界对“青年写手”创作表示怎样的褒贬(是文学盛宴还是垮掉的写作),作出怎样的走向判断(乐观、悲观,或是静观其变),实际上都说明目前青年写手的生发和影响,大大出乎评论家和相关学界的预测。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界一直以来对青年写手创作的忽视,对青年作家主体性研究的不够。另一方面,正因为这种忽视导致的理论建设的薄弱(据笔者收集,目前仍然较少看到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和相关文学生产机制的不成熟,使得青年写手们在创作伊始就因为缺乏相对的正确引导而容易受制于政治或者经济等文学外围因素。而对评论界来说,理论的匮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对青年写手创作评论和指导的滞后性和无措性。其实学界对青年写手创作的常年失语,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青年写手创作是因为“80后”的出场才渐被人注意的。另一方面,青年写手创作并没有形成一条历史的发展脉络。但这并不代表今天的“80后”创作是没有历史前涉的横空出世。相反目前“80后”研究的误区之一就是割裂了其与历史“青年”这一特定称谓的内在关联。因为自梁启超将“少年”与“中国”并置在一起,“青年”精神实际就成为了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一股内驱力(如何成为内在驱动力将在绪论中论述)。而青年写手创作与不同时期不同力量的关系,其实正是这种激情的“青年”精神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的不同结合表现。所以今天青年写手的创作与“市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是之前“青年”与革命、与意识形态、与人道主义启蒙精神在现代性发展进程中的延续结果。那么将此思考背景折射进当代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发展问题上,借助文学生产机制最基础构成要素——杂志,并通过对其编辑理念和创作主体的思考,就不仅可以透视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青年写手创作主体的嬗变,还可以此探讨青年写手创作在当代文学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精神理路,以体现一直被主流文学史遮蔽的青年写手创作发展的“史”的特点。所以本论文的写作立足于最能体现青年写手创作特点的《萌芽》杂志(1956年—2006年),以“青年精神”与现代中国的精神关联为内在线索,以现代性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发展理路为时代背景,建基于自身主体性的发展,向上覆盖主导意识形态、阶级立场和文学生产机制,向下粘连读者接受。所以本论文将从这四个要素来考察,因为这四个要素刚好构成了生产和传播最简单的循环。从这四个要素的交互关系中,也许能够更清晰的勾勒出青年写手主体性的复杂嬗变过程。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本论文相关的概念:“青年”、“青年精神”、“青年写手”、“主体性”。其次介绍“青年”精神与中国现代性精神的内在关联。最后介绍选题的对象、意义、价值、相关研究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按照《萌芽》杂志办刊方针的转变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变化,分为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1956年—1966年),第二章(1981年—1989年),第三章(1990年—1998年),第四章(1999年—2006年)并将各章分别置于《萌芽》与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现代化意识形态、市场意识形态)之间,与青年写手之间,与读者之间,分别论述每个发展期,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在意识形态、文学语境、权力结构内在变迁中的嬗变,力图全方位的、动态的、具体的呈现其与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这种嬗变总体来说,呈现两个特点,一、每个阶段都自有其横向的发展脉络,也即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在受制于不同的外力消解的同时,也在另一个维度上重建,所以消解的过程其实也是重建的过程。二、各个阶段之间又呈现纵深递进的辩证发展,也即三个阶段之间随着现代性与反思现代性以及市场化之间的发展变化既呈现跨时空的同构性也出现新的异质性。正文的内容力图在实践的层面,也即从生产、传播、消费的整体关系中,得出青年写手主体性嬗变的内在轨迹,并通过《萌芽》在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转型中的重要作用,透视期刊在文学场、经济场、政治场的博弈中扮演的角色和应该扮演的角色。第五章为结语,通过一路分析,试图发现一种绕过众多纷繁的文学现象,而从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关系上重新认识市场经济与文学之关系以及评价当下青年写手创作现象的新思考、新角度和新方法。

二、后现代服饰文化的流行符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现代服饰文化的流行符码(论文提纲范文)

(1)动画材料的概念化认知与认知性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化认知及其文化符号学问题
二、概念的“时尚性”及其观念
三、作为认知性概念的“偶动画”
结 语

(2)破壁与融合:二次元文化中的主流话语实践 ——以Bilibili视频弹幕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从二次元到二次元文化
        二、从话语到主流话语
        三、二次元文化平台的典型——B站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参与式观察
        二、深度访谈
        三、话语分析
第一章 B站全貌概览及其话语表现特点
    第一节 B站全貌概览
        一、发展流变:从备用网站到国内最大二次元文化平台
        二、用户群体:身份区隔明显呈现圈层化趋势
        三、内容生态:边界泛化强调原创与互动
    第二节 B站的话语表现特点
        一、拼贴形式:鬼畜视频的游戏与反叛
        二、弹幕体系:虚拟在场的互动仪式
        三、“萌”与“梗”的要素:二次元审美与表达
第二章 B站中主流话语的生产传播实践
    第一节 B站中主流话语实践的典型案例
        一、原生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二、仪式化文本:“拜年祭”与B站跨年晚会
        三、三次元新闻资讯:达成我在B站看新闻成就
    第二节 B站中主流话语的呈现策略
        一、文本的二次元降维
        二、三次元进场的辅助
第三章 主流话语实践意义建构方式与作用
    第一节 考证与代入:集体记忆的唤醒和身份确认
        一、国家历史与传统文化的考证
        二、他者塑造与自我投射的身份确认
    第二节 分享与互动:符号意义的共享和再生产
        一、虚拟交流实现情绪共振
        二、解读创作进行意义再生产
    第三节 规训与协商:符号权力的运行和意识形态的流动
        一、意识形态与亚文化实践的双重规训
        二、微观权力运行下的意义生产和协商
第四章 主流话语与二次元文化破壁融合的驱动机制
    第一节 现实社会的结构性影响
        一、难以忽视的社会结构性压力
        二、无法避免的政治审查规制
    第二节 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互动
        一、主流话语对宣传阵地的争夺
        二、二次元群体对参与式展演的渴望
    第三节 资本权力运作的偏好
        一、商业资本谋求最大市场的主动选择
        二、二次元产业在审视与管控下的应对策略
    第四节 二次元群体避免陷入合法性困境
        一、二次元群体要求获得社会话语权
        二、趣缘认同与国族认同矛盾的想象性化解
第五章 主流话语与二次元文化融合遭遇的困难与挑战
    第一节 官方行动的痛点与难点
        一、内容生产传播存在不足
        二、运营和管控成为难题
    第二节 二次元群体的抵抗
        一、隐形壁垒和权力格差形成阻力
        二、解码方式的差异带来挑战
第六章 对二次元文化中主流话语实践的再审视
    第一节 权力运行始终在场
        一、技术的赋权与话语的共谋
        二、规训的在位与沉默的螺旋
    第二节 娱乐边界成为困扰
        一、娱乐泛化带来社会隐患
        二、娱乐过度消解主流价值观
结语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3)半成人群体的身份建构—大学生非正式节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
        二、国内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
        四、本文创新点
    第四节 青年亚文化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界定
        一、青年亚文化理论基础
        二、概念界定
        三、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 大学生非正式节日亚文化的风格
    第一节 风格的含义
        一、横幅标语:深红一色,表意万千
        二、喊楼
        三、联谊互动
        四、礼物流动
    第二节 非正式节日亚文化风格的构成
        一、拼贴:横幅标语的多元再生
        二、同构:数字符码的象征
        三、表意实践:喊楼、联谊的戏仿
第三章 非正式节日亚文化风格内涵解读
    第一节 亚文化情境下的仪式抵抗
        一、仪式抵抗的涵义
        二、抵抗:对主流话语的消解
        三、颠覆权威的仪式性胜利
    第二节 群体互动:仪式情境下的礼物流动
        一、礼尚往来:诗性和表达性
        二、人际疏离:礼物流动的基点
    第三节 狂欢下的娱乐表意
        一、非正式节日的娱乐属性
        二、仪式参与者的娱乐心理
        三、娱乐意义的仪式呈现
第四章 狂欢与落幕:大学生参与节日的内部机制
    第一节 半成人群体
        一、半成人群体的界定
        二、半成人群体角色困境深描
    第二节 仪式情境下半成人群体的身份建构
        一、仪式参与中的自我呈现
        二、内群体交往空间的形塑
    第三节 其他心理动因分析
        一、从众:蜂拥而上的角色群像
        二、焦虑:挣扎中的自我成长
    第四节 成长理性:大学生参与意愿降低的解释
        一、仪式参与成员分类
        二、仪式互动行为分析
第五章 非正式节日亚文化的流行的外部机制
    第一节 社会层面:媒介、泛娱乐与消费机制
        一、风起新媒介
        二、泛娱乐洪流
        三、消费:节日运作的商业逻辑
    第二节 学校层面:社团、同伴双因素
        一、社团:非正式群体的集合
        二、同伴群体:重要他人的导向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基于狂欢理论视阈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架构
        一、文献综述
        二、理论架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狂欢特质
    第一节 狂欢内容:突破限制的秀场
        一、内容:打破禁忌
        二、名称:另辟蹊径
        三、广告:灵活多变
    第二节 狂欢制作:打破常规的创制
        一、团队:追新求异
        二、画面:戏谑与恶搞
        三、设置:荒诞与仿讽
第二章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狂欢实践
    第一节 狂欢场景:超越常规生活的时空
        一、空间:多维度广场
        二、时间:突破与蜕变
    第二节 狂欢主体:怪诞的人物形象构成
        一、主体:反叛与变更
        二、身体:高扬与提升
        三、服饰:换装与易位
    第三节 狂欢语言:不拘形迹的广场对话
        一、主持人:冲破语言规范
        二、嘉宾:戏仿与粗鄙化
        三、参赛者:插科打诨“爆粗口”
        四、观众:自由随意的解读
第三章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平等意识与自由精神
        一、心灵解压的快乐哲学
        二、自由亲昵的人际关系
    第二节 反权威与传统的颠覆
        一、颠覆权威的尝试
        二、更新与交替的精神
    第三节 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
        一、想象世界里的寄托
        二、消费逻辑与市场裹挟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作为生活风格的社交网络 ——青年线上品味与区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何谓"品味"
        二、社交网络研究
        三、一种视角:社交网络与品味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交网络的内容和品味判断
    第一节 场景:远离日常生活
    第二节 文化消费:知识和文化资本占有
    第三节 身体实践:生活品质的构建
    第四节 影像:审美的视觉化
        一、意义:图像的审美愉悦
        二、发布策略与审美疲劳
第三章 社交网络品味的层次和共同体
    第一节 品味共同体的建构与运作
        一、代际革命与青年共同体
        二、品味共同体的想象
        三、品味的意见领袖
    第二节 品味的"自我小众化"
    第三节 社交网络时尚的自我推动
第四章 线上书写机制和品味形塑
    第一节 书写格调的品味他者与歧视性对比
        一、书写频率:被排斥的有闲
        二、自我披露程度:无病呻吟和自律
        三、书写目的:炫耀的不体面
    第二节 禁欲的书写格调
第五章 社交网络与生活风格
    第一节 "拼贴"生活风格
    第二节 "体验主义"风格的统治
    第三节 虚拟与自然体验的相互重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受访者名录及资料
致谢

(6)清末民初新兴百美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写作缘起
    二、研究概况和述评
    三、研究材料与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百美图的传统与系谱
    第一节 百美图叙事的列女传统
    第二节 百美图叙事的百媚传统
    第三节 百美图叙事模式的形成
    第四节 晚清沪上百美图的复兴
第二章 新兴百美图的诞生与流行
    第一节 新兴百美图的诞生背景和叙事特征
        一、石印术的传入以及图像叙事的形成
        二、女性作为叙事中心
        三、趋时务新与写实的欲望
    第二节 新兴百美图的载体与形态
        一、时装仕女封面画
        二、报纸上的时装仕女画
        三、时装仕女画册
        四、其他载体上的时装仕女画
    第三节 新兴百美图母题的变迁
        一、传统母题的沿用与转化
        二、新母题的出现
        三、母题变迁的成因及内涵
第三章 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新兴百美图
    第一节 想象新女性
        一、妇女问题的提出
        二、两种他者:古代才女和西方美人
        三、话语和图像的复调
    第二节 日本近代印刷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一、明治年间的选美活动:从艺妓到女学生
        二、明信片、海报、报刊插画中的女性形象
        三、从女性形象的变迁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第三节 以西方女性为镜
        一、运动与女性的关系
        二、女性的天职:家庭还是社会?
        三、新思想旧道德的新女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附录一:百美图画册
    附录二:《申报》“自由谈”刊头时装仕女画(1912-1925)
致谢

(7)传播与文化视阈下的“神曲”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神曲”现象兴盛的社会语境
    第一节 “神曲”:互联网时代的另类乐章
        一、作为网络流行词汇的“神曲”
        二、作为传播与文化现象的“神曲”
    第二节 兴盛:社会转型期的多元博弈
        一、大众文化的极端诠释
        二、“草根”阶层的文化认同
        三、网络时代的音乐营销
第二章 “神曲”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第一节 “神曲”现象的互动传播机制探析
        一、媒体间的议程互动
        二、受众间的人际互动
    第二节 “神曲”现象传播的文本解读
        一、类型:传播文本的多元演化
        二、风格:后现代的拼贴与拆解
        三、形式:视觉优先的影像传播
第三章 “神曲”现象的文化透视
    第一节 恶搞:传媒文化的娱乐危机
    第二节 狂欢:全民参与的媒介奇观
    第三节 亚文化:青少年群体的抵抗与收编
第四章 “神曲”现象的跨文化传播与实践启示
    第一节 《江南style》的跨文化传播模式与反思
    第二节 “神曲”现象传播的实践启示
        一、传者:创造雅俗共赏的流行文化
        二、媒介:引导大众话语的理性表达
        三、受众:提升媒介素养与审美趣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8)剪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应用概况
二、剪纸艺术的特点分析
    (一) 、剪纸艺术色彩特点
    (二) 、剪纸艺术纹样特点
三、剪纸艺术色彩图样在服装上的表现形式
    (一) 、剪纸艺术色彩在服饰上的应用体现
    (二) 、剪纸艺术纹样在服饰上的应用体现

(9)断代时尚杂志的前后对比分析 ——以《服饰与美容》与《VOGUE服饰与美容》的时装文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服饰与美容》的兴衰分析
    2.1 《服饰与美容》背景溯源
    2.2 《服饰与美容》的特征分析
        2.2.1 封面明星吸引眼球
        2.2.2 时尚资讯传递个性
        2.2.3 时装内容蕴藏文化
    2.3 《服饰与美容》的没落探究
        2.3.1 内容主题零散
        2.3.2 受众定位不准
第3章 《VOGUE服饰与美容》的审美特征分析
    3.1 《VOGUE服饰与美容》的产生背景
    3.2 《VOGUE服饰与美容》的特征分析
        3.2.1 封面凝练,设计独特
        3.2.2 内容凸显品牌价值
        3.2.3 联姻电影引领消费
        3.2.4 传承艺术建构时尚
第4章 断代时尚杂志的前后对比分析
    4.1 定位有别:亲民实用与高端奢侈
    4.2 内容各异:创意乏力与策划独特
    4.3 模式不同:多方模仿与文化建构
    4.4 层次差别:时尚层与风格层
    4.5 视野迥异:时装产业与时尚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1:调查问卷

(10)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嬗变 ——以《萌芽》(1956-2006)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几个关键词的来源及界定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由“80 后”写作引发的关于“青年”主体性的思考
    第三节 问题的浮现——选题的意义及价值
    第四节 问题的解决——本论文试图达到的具体目标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学界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询唤/异化/重构:国家意识形态询唤下的“异化”与“重构”(1956 年—1966 年)
    第一节 《萌芽》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
        一、 《萌芽》诞生的文学语境
        二、 “编者的话”栏目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承接
        三、 “理论”、“读者论坛”栏目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呼应
        四、 “封面”、“插画”栏目的国家意识形态色彩
    第二节 《萌芽》与青年写手之间
        一、 编辑和文学青年共同创作的现象
        二、 青年写手创作心理机制
        三、 青年写手主体间关系重构
        四、 青年与政治的心理同构
    第三节 《萌芽》与接受者之间
        一、 接受者的心理认同流程
        二、 国家意识形态与接受者之间共生共存关系
第二章 启蒙/回归/反思:渐趋弥合的主体姿态(1981 年—1989 年)
    第一节 人道主义话语与现代化意识形态的内在缠绕与矛盾
    第二节 《萌芽》与现代化的意识形态之间
        一、 《萌芽》复刊的时代背景
        二、 《萌芽》的编辑理念与现代化意识形态之间
    第三节 《萌芽》与 80 年代的青年写手的主体认同之间
        一、 “个人话语”与“国家话语”的内在缠绕
        二、 “启蒙理想”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变奏
    第四节 《萌芽》与读者之间
第三章 裂变/分化/转型——渐次弥合的主体性的再度弥散(1990 年—1998 年)
    第一节 青年文学市场化趋势与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发生环境
        一、 市场经济与文学市场化的逻辑关联
        二、 青年心理特征与文学市场化的意义同构
        三、 国家政策推动下文学市场化的必然
    第二节 《萌芽》应对文学市场化的两次改版举措
        一、 1985—1995 年,曹阳摸索的“期刊与企业合作办刊”模式的尝试
        二、 1996—1998 年,赵长天掀起的期刊定位的新变
    第三节 《萌芽》开辟的青春文学家园
        一、 时尚栏目的设置——形式革新带来的真实青春影象
        二、 青春写作从类型化、典型化——个性化、日常化的叛逆转身
    第四节 《萌芽》与读者的沟通交流
        一、 “读者寄语”、“读者论坛”栏目体现出的重建主体间关系的可能
        二、 《萌芽》泛文学定位隐含的读者审美霸权危机
第四章 沟通/交流/对话——主体重构的可能(1999 年—2006 年)
    第一节 《萌芽》与国家权力之间
        一、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权力转换逻辑
        二、 《萌芽》的产业化经营策略
        三、 “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奖机制的背后
    第二节 《萌芽》与青年写手之间
        一、 “媒介”构建的对话平台——“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启的青年自由写作的可能
        二、 “官方”开出的身份证明——“专家参与点评”带来的沟通与交流
        三、 主体性彰显的“真性情”写作——对当下文学审美和写作领域的拓展
        四、 “真性情”写作的内部分野——实力派/偶像派背后的权力关系之争
        五、 权力之争背后——《萌芽》何为?
        六、 “青春模式”——文学商业化的具体体现
    第三节 《萌芽》与读者双向交流
        一、 《萌芽》网站建立的真诚交流平台
        二、 众多“读者参与”栏目的设置
        三、 读者心理认同机制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四、后现代服饰文化的流行符码(论文参考文献)

  • [1]动画材料的概念化认知与认知性概念[J]. 陈树超. 文化艺术研究, 2020(02)
  • [2]破壁与融合:二次元文化中的主流话语实践 ——以Bilibili视频弹幕网为例[D]. 刁金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3]半成人群体的身份建构—大学生非正式节日研究[D]. 朱小钗.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基于狂欢理论视阈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文化研究[D]. 徐媛.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作为生活风格的社交网络 ——青年线上品味与区隔研究[D]. 李慕琰. 南京大学, 2017(02)
  • [6]清末民初新兴百美图研究[D]. 刘秋兰.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7]传播与文化视阈下的“神曲”现象研究[D]. 郑士辰.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8]剪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 张弢. 才智, 2013(22)
  • [9]断代时尚杂志的前后对比分析 ——以《服饰与美容》与《VOGUE服饰与美容》的时装文本为例[D]. 苏红. 首都师范大学, 2012(08)
  • [10]青年写手的主体性嬗变 ——以《萌芽》(1956-2006)为考察对象[D]. 李丹丹. 河南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后现代服装文化流行密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