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屏幕玻璃超声洁净处理的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吴声豪[1](2021)在《石墨烯纳米结构的光热转换机理与界面能质传输特性及太阳能热局域化应用》文中指出光热转换是一种清洁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其中,光热蒸发是广泛涉及且非常重要的热物理过程。太阳辐射具有能流密度低和间歇性的特征,使基于体相加热的小型光热蒸发系统存在温度响应慢、能量效率低的问题。光热局域化界面蒸发(photothermal interfacial evaporation by heat localization)将能量集中在液体与空气的界面,使局部区域发生快速升温和汽化,可显着提升光热蒸发的温度响应和能量效率,在小型分布式海水淡化、蒸汽灭菌、污水净化等场景展现出应用潜力。光热局域化界面蒸发涉及光能与热能的转换、固相与液相的热传递、分子和离子的输运等,深入理解以上能质传输过程的机理是指导开发光热材料、优化光热蒸发性能和设计热局域化系统的关键。与此同时,光热材料的微小化,如纳米薄片,可能会导致其光学、热学规律偏离已有的体材料特征,产生特殊的现象,如尺寸效应和边缘效应,但现有理论还无法充分解释这些现象,因此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工作,以推进纳米光热转换和热局域化界面蒸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本论文聚焦于“光热局域化界面蒸发”过程所涉及的光热学问题,以石墨烯基光热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实验检测和微观表征,深入研究了石墨烯光热材料的取向特征、结构尺寸、表面浸润性对光吸收、光热转换、热局域化效应、固-液界面传热以及界面吸附与流动等热质传输过程的作用机制,并着重分析以上过程在微纳尺度下的特殊规律和现象,以及结构的微小化对以上过程的影响。全文共11章,其中第3、4、5章研究了光热蒸发过程中与能量传递相关的热物理现象,如光的吸收、光热转换和界面传热;第6、7章则直接进行光热蒸发测试,讨论以上能量传输特性对光热蒸发性能的影响;第8、9章进一步研究光热蒸发系统中的界面吸附和流动现象,重点谈论在纳米尺度下的特殊现象和增强效应;第10章则基于前面章节对光热局域化效应的理解,提出一种太阳能驱动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并探讨石墨化机理。1)第3章研究了石墨烯的晶面取向特征和结构尺寸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多种石墨烯结构的光学性质,发现石墨烯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对平行其六角形晶面传播的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远强于对垂直晶面传播辐射的吸收能力,这是因为石墨烯对太阳辐射(200~2600 nm)的吸收主要取决于π-π*电子跃迁,当辐射传播方向与晶面垂直时,同一原子层内的π-π*电子跃迁被禁止,导致π-π*电子跃迁发生的概率较低;对于平行辐射而言,同一原子层内的π-π*电子跃迁被允许,使石墨烯对辐射的吸收能力显着提高;对于同是平行晶面传播的辐射,如传播方向与石墨烯的扶手型边缘正交或与锯齿型边缘正交,石墨烯的吸收性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另外,当结构尺寸沿辐射传播方向延长,石墨烯对太阳辐射的有效吸收率呈非线性增长,而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基于理论计算结果,设计并制备了晶面取向与辐射传播方向平行的垂直取向石墨烯,构筑了纳米尺寸的“光陷阱”,将对太阳辐射的有效吸收率提高到了98.5%。2)第4章研究了石墨烯的晶面取向特征和结构尺寸对光热转换特性的影响,并协同热局域化设计,加快了光热转换的温度响应。研究发现石墨烯在光照下的温度响应特性与其光吸收性质紧密关联,对入射光的有效吸收率越高,其表面的升温速度越快,稳态温度也越高,其中垂直取向石墨烯表现出比水平石墨烯膜更高的光吸收能力和更快的温度响应。另外,利用共价键将垂直取向石墨烯与具有低导热系数的石墨烯气凝胶,连接成兼具吸光和隔热功能的一体化石墨烯结构,在获得高光吸收率的同时,有效控制了热能的分配与传递,将能量集中在直接受光区域,提升了局部区域的升温速度和稳态温度,即发生了“光热局域化效应”,在标准太阳辐射强度(1 k W m-2)下,最快升温速度为54.5℃ s-1,进入稳态后,上下区域的温度差可达31.2℃。3)第5章研究了石墨烯的晶面取向特征和表面浸润性对固-液界面传热特性的影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面接触”和“边缘接触”两种石墨烯-水界面的传热性质,发现“边缘接触”界面具有更低的界面热阻,其中,热流在平行石墨烯晶面方向具有更快的传递速度,以及边缘碳原子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是“边缘强化传热”的主要原因。此外,固体与液体的润湿程度也是决定固-液界面传热系数的关键,通过引入含氧官能团,改善石墨烯的表面浸润性,可以提高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增加固液有效接触面积,并加强液体分子与固体表层原子的相互作用,进而减小固-液界面热阻,加快热流在界面的传递。4)第6章研究了一体化石墨烯结构的光热局域化界面蒸发特性,并重点讨论光吸收、光热转换和固液界面传热对光热蒸发性能的影响。通过局部氧化,在一体化石墨烯结构的外表面构筑表面水流通道,获得了集吸光、隔热、输运、蒸发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石墨烯结构,在光热蒸发测试中,表现出较快的蒸汽温度响应(在10 k W m-2的辐照条件下,仅耗时34 s使蒸汽温度升高到100℃),和较高的能量效率(89.4%),其中,超高的吸光能力、良好的隔热能力、充足的水流供给以及高效的固-液界面传热是实现快速温度响应和高能量效率的关键。另外,调节石墨烯的表面浸润性,控制水流输运速率,可有效调控蒸汽温度响应与能量效率,但随润湿程度的提升,两者的变化规律不同,蒸汽的温升速度和稳态温度单调下降,而能量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5)第7章研究了石墨烯光热蒸发过程中的传质现象,重点关注水分子和离子的输运、水蒸汽的扩散以及离子的析出和再溶解规律。针对含氧官能团在光照下不稳定的问题,在垂直取向石墨烯的生长过程中进行原位氮掺杂,获得了长期稳定的表面水流通道,在长达240 h的光热海水淡化测试中表现出稳定的输水能力,在1 k W m-2的太阳辐照下,实现了1.27±0.03 kg m-2 h-1的高蒸发速率和88.6±2.1%的高能量效率。另外,水蒸汽自然扩散的路径与光的入射路径重合,会导致光散射和能量损失,通过抽气扇控制气流路径,引导水蒸汽的扩散,可以克服水蒸汽引起的光散射问题。而长时间的光热蒸发会导致蒸发区域的离子浓度上升,出现析盐现象,使吸光和传热性质恶化,但盐离子时刻发生的自扩散行为,会驱使离子通过表面水流通道自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最终完全溶解,而离子的自扩散速度与表面水流通道尺寸和水膜厚度有关。6)第8章研究了石墨烯光热蒸发过程中的界面流动问题,并着重讨论固体表面浸润性对基于毛细作用的液体吸附和输运规律的影响。成分复杂的水源,如油水混合液,会导致水的光热蒸发速率下降。在石墨烯表面修饰双功能基团(包括-CFx和-COONa),使其具备排斥油分子和吸附水分子的能力。双疏性的-CFx同时排斥油分子和水分子,但水分子的尺寸较小,能在-CFx的间隙中自由穿梭,且极性的-COONa对水分子的吸引作用较强,使水分子能够穿越-CFx层进而接触并润湿石墨烯表面;而尺寸较大的油分子被-CFx层完全阻隔。在-CFx与-COONa基团的协同作用下,石墨烯表面张力的色散分量减小,而极性分量增大,使其表现出吸引极性水分子,排斥非极性油分子的性质,能够只输运油水混合液中的水分子,实现了选择性光热蒸发,并在以含油海水为水源的海水淡化应用中,获得了超过1.251 kg m-2 h-1的光热蒸发速率和超过85.46%的能量效率。7)第9章进一步探究了液体在石墨烯微纳结构中的界面流动特性,分析了微纳通道尺寸对毛细吸附和虹吸输运过程的影响,以及光加热作用对液体性质和流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微米级多孔结构(石墨纤维)上构筑纳米级孔道(石墨烯纳米片),可以显着加快对液态油的毛细吸附过程,将毛细吸附系数提升了20.7%。一方面,特征结构的微小化以及石墨烯纳米片的超薄边缘,能显着增加固体的表面粗糙度,起到强化表面浸润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纳米结构的引入增加了固体与液体的可接触面积,使浸润前后的表面能差扩大,提高了固体对液体的吸附能力。同时,在碳纤维表面生长石墨烯纳米片,可以加快基于虹吸效应的界面流动过程,将液态油的虹吸输运速率提高了20.1%。尽管孔道尺寸的缩小会增加固-液界面的流动阻力,但在原微米级结构上增加纳米级孔道,可以使液流通道增多,提高单位时间的流量。此外,基于光热局域化效应的光加热作用,可以显着提高固体通道及通道内液体的温度,降低液体的动力粘度,减小流动阻力,进而加快界面吸附和流动过程。8)第10章基于光热局域化效应,开发了一种太阳能驱动的石墨烯制备方法,讨论了环氧树脂材料的光致石墨化原理以及曝光时间、辐射强度、曝光次数对石墨化程度的影响。利用高能光束对环氧树脂板进行短时间(0.1~2 s)曝光,因光热转换速度(1 fs~1 ps)远快于热在体材料中的扩散速度(100 ps~10 ns),在曝光的瞬间产生光热局域化效应,使曝光区域获得超高温度(>1000℃),驱使芳香环向碳六元环转变,即石墨化。其中,延长曝光时间和提高辐射强度均有助于提高石墨化程度,但曝光时间的延长会导致热扩散严重,损伤非曝光区域;而辐射强度的提高意味着增加聚光设备的复杂性;采用合适的辐射强度和多次短曝光,也可以获得较高的石墨化程度,制备出少层石墨烯材料。
殷玥[2](2021)在《基于谐动防污策略仿生功能表面构建及防污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海洋微生物对固壁表面黏附,形成生物污损,对舰、船及海洋设施带来极大危害,其危害可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增加船舶阻力,加大燃油消耗;(2)加速船舶、管道输送壳体腐蚀;(3)增加维修次数、提高维修成本。早期人们通过在防污涂层中加入毒性成分减少污损生物的附着,随着环保法令及规定对有毒防污剂的禁入,研究开发新型环保防污技术迫在眉睫。珊瑚作为一种长期生长在海洋环境中的固着型生物,其无法通过游动借助水流冲刷减少污损生物的附着,而表面却十分洁净。研究发现,珊瑚的防污策略主要包含释放天然防污成分策略、污损释放型防污表面策略、蜕皮防污策略、荧光防污策略以及“谐动”防污策略。珊瑚的弹性表皮及触手通过一定频率和振幅的弹性变形对波浪/洋流的周期性激励做出“谐动”响应,可有效防止微生物膜的形成。本文将基于花环肉质软珊瑚(Sarcophyton trocheliophorum)触手“谐动”防污策略,开展触手“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以下可简称仿生功能表面)的设计、制备及防污机制的系统研究。通过花环肉质软珊瑚(以下可简称为珊瑚)的“谐动”规律生物观察试验,发现单只完整伸出的触手,高度集中在7 mm-13 mm之间,呈上细下粗圆锥型,分布随机且间距紧密。触手随流体介质激励,通过摆动实现“谐动”响应,形成的不稳定表面,对于靠近其表面的附着物,通过主动扫掠、弹开,防止其在表面附着。基于上述“谐动”防污策略,仿生功能表面设计如下:采用室温硫化硅橡胶(RTV-2)添加0.36 wt%石墨烯为基料,模仿花环肉质软珊瑚弹性表面,其上构筑类珊瑚触手状圆锥形结构,顶端直径0.8 mm,底端直径1 mm,并在触手顶端和底端边缘处分别设有圆弧倒角,模拟珊瑚触手顶端的半圆弧状以及底端与表皮的连接。触手长度和间距设置三种参数,分别为长7 mm、10 mm、13 mm,间距2 mm、2.5 mm、3 mm。仿生功能表面制备如下:利用机械共混法制备RTV-2/0.36wt%基料,设计并制作仿生功能表面镜像结构的专用造型模具及固定模具,采用模板法制备出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仿生功能表面。通过力学性能、失重率/吸水率、粗糙度、湿润性测试及表征发现,制备仿生功能表面的基料具有稳定的失重率/吸水率(低于1%),较低的弹性模量(约0.56 MPa)和粗糙度,且呈疏水性。这些特性对其防污性能均提供有利条件。通过动/静态试验,对仿生功能表面和无触手结构的0.36 wt%硅橡胶石墨烯复合膜(以下可简称为石墨烯复合膜)展开系统的防污性能对比试验。(1)静态试验,仿生功能表面的细菌附着量与石墨烯复合膜相差无几,说明在完全静止条件下,二者防污性能相当;(2)动态试验,选用自行设计的两种试验装备进行试验,(1)模拟海洋波动波浪设备——“波动式”防污试验,分析得出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效果优于石墨烯复合膜,且摆动频率越快防污效果越好,证明触手的“谐动”效应可防止细菌的粘附;同时得出触手长度、摆动频率为仿生功能表面在水流波动作用下影响防污性能的主要因素,并选出摆动频率1 Hz,触手长13 mm的防污最优组合。摆动频率加快可使触手的“谐动”效应充分发挥,且经观察发现较长的触手结构在水流波动作用下,其触手顶端会随水流形成二次颤动,可加倍驱赶细菌的附着。(2)动态旋转冲刷设备——“旋转式”防污试验,同样证明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性能优于石墨烯复合膜,并选出触手长13 mm,间距2 mm的仿生功能表面具有最佳防污效果。较长的触手结构在水流冲刷作用下可最大程度弯曲并叠加在后层触手表面形成防污保护层,同时触手借助水流冲刷作用发生抖动并产生“谐动”防污,较密的触手间距可填补仿生功能表面空隙,使触手“谐动”防污效应最大化。通过EDEM-FLUENT软件耦合仿真计算,开展“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机制的研究,选用触手结构(仿生功能表面)和平面结构(石墨烯复合膜)作为试验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触手结构的细菌附着量远低于平面结构,且同样表现出流场速度越快细菌附着量越低的现象。细菌颗粒对触手结构的沉降仅发生在触手附近区域,留给细菌颗粒沉降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平面结构则会留给细菌颗粒更大更长的沉降区域及沉降时间,试验结果证明触手结构可有效降低细菌颗粒的附着。本文试验结果,为开发环保型防污仿生功能表面提供新思路,并为静态船舶、水下设备、设施的防污技术提供新理念。
胡蝶[3](2021)在《超声诱导法制备钙钛矿薄单晶及太阳能电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人类仍面临着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两大挑战,相较于传统能源,太阳能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但传统光伏材料同样具有制造成本昂贵和原材料具有环境污染性等问题,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低廉的成本及卓越的光电转化效率受到广泛的关注,其较高的光吸收率、较长的载流子迁移率以及载流子寿命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高效率的根本原因。为使其更快实现商业化,仍有诸如提高电池稳定性、提高电池效率等问题亟待解决,单晶钙钛矿由于无晶界、少缺陷、稳定性高等性质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与钙钛矿的薄膜相比,钙钛矿单晶在应用方面具有更广泛的前景。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单独利用空间限域法难以生长出大尺寸的钙钛矿单晶,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尝试用超声波诱导法与空间限域法相结合并采取逆温度结晶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超声波诱导法结合空间限域法生长MAPbBr3钙钛矿薄单晶单晶钙钛矿作为光电材料具有很大的优势,但采用传统的空间限域法生长钙钛矿薄单晶的过程中,加热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时会不可避免地生长出大量钙钛矿籽晶,从而影响到单个籽晶横向伸展,难以生长出大尺寸的单晶,或生长出孪晶及多晶。在这项工作中,首先利用氟硅烷易形成低表面能的聚硅氧烷涂层,构建超疏水表面,采用两片经过疏水处理的玻璃片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夹在中间,制造出有限空间使晶体在一个方向上的生长被抑制,再采用超声波诱导单个钙钛矿籽晶远离其他钙钛矿籽晶,从而避免其与其他籽晶结合,从而在有限的基底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生长空间。同时通过不断地补充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和保持温度,使籽晶在适宜的浓度和温度下生长,由于空间被限制,籽晶只能向横向生长,由此长出大尺寸的钙钛矿薄单晶。通过这种方法生长的钙钛矿薄单晶不仅拥有可控的厚度、较大的尺寸,并且拥有光滑的形貌和优越的性质。2)MAPbBr3钙钛矿薄单晶制作太阳能电池钙钛矿虽然凭借优越的性质得到广泛研究,但当前大部分研究仍围绕着多晶钙钛矿薄膜展开,这使得钙钛矿薄膜普遍存在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单晶钙钛矿在热稳定性上优于钙钛矿薄膜,并由于其无晶界和少缺陷的性质,在制备太阳能电池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优势和可行性。本工作先以空间限域法生长出具有性质优良的钙钛矿薄单晶,将单晶一端蒸镀Au,另一端蒸镀C60和BCP,并在两部分的边界覆盖掩膜版,顶端蒸镀Au作为阴极,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的单晶太阳能电池具有良好的效率和较好的稳定性,在光电器件的应用上拥有广泛的前景。在能源逐渐枯竭的当下,钙钛矿薄单晶制成的电池有望突破不可再生能源和传统光伏材料的缺陷,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动力。
姜迪[4](2021)在《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数据采集系统构建》文中认为人类大脑中大约有83%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获取,而视网膜是眼睛中最重要的感觉结构。视网膜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神经组织,负责将可见光转化为被大脑解释为视觉的电化学信号,一旦视网膜出现病变就有可能引起视力受损甚至是视力的丧失。因此研究视网膜的结构和电信号的产生与传导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兴起的微流控芯片技术为构建视网膜芯片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基于激光直写技术制备了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并将导电玻璃电极与金电极集成进芯片内,实现了对视网膜中感光细胞产生电位的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视网膜结构采用Auto CAD 2020等软件对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进行设计,结合台式无掩模激光直写光刻机对制作出的模具不断进行改进与优化,解决芯片易产生气泡且气泡难以排出,加工工艺困难,光刻胶位移、变形、黏连、拉伸、通道断裂以及光刻胶脱落等问题。通过等离子清洁机对制作出的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与设计的玻璃电极或金电极进行键合,制作出最终的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其次,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中的部分结构的三维模型进行流体力学、粒子追踪以及二氧化碳扩散仿真。通过对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三方面的仿真初步了解芯片在培养细胞过程中细胞培养液流经芯片的流速压力、细胞的位置以及芯片在细胞培养箱中CO2扩散过程。最后,确定细胞生长最快、生长率最高的接种密度为4×104~5×104 cells/m L,适宜的传代时间为4~5天。将视网膜感光细胞接种到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上检测电位,结果显示光线与温度的变化均会对细胞的电位产生影响,光线会刺激视锥与视杆细胞产生电位变化,温度的变化会对细胞的活性与状态产生影响,从而间接的影响细胞电位的产生。本芯片体系能培养细胞并检测到光与温度刺激细胞产生的电位变化。本研究制备的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工艺简单绿色,原料易得,能检测视网膜感光细胞产生的电位变化,与现有研究的视网膜芯片相比,本研究制作的芯片形成了视网膜中多细胞网络连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对研究视网膜结构与电位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潜在的生物与临床应用价值。
黄哲观[5](2020)在《基于喷墨3D打印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喷墨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接触式制造成型技术,可以打印出任意复杂实体结构。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打印速度快的优势,可实现批量打印,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石墨烯作为世界上第一种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力学、电学等性能,可作为理想增强体与其他材料复合,有效提升材料的性能。基于上述两者的优势,本文期望利用热发泡喷墨3D打印技术,实现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精确裁剪和优化设计,推动石墨烯基复合材料朝着功能化、智能化应用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展3D打印的实际应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本文采用热发泡喷墨3D打印技术快速打印高致密氧化铝陶瓷基板,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3D打印陶瓷的物相结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改善3D打印陶瓷致密度的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D打印的α-Al2O3生胚在1600℃高温下烧结2 h,其最大相对密度达到95.2%,体积收缩率为32%,维氏硬度为291.6 Hv,表面粗糙度为3.7 μm,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89 MPa和49.4 MPa,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本次研究为制备结构复杂的高致密陶瓷探索出一条成本低、成型快、节能环保的可行途径。(2)本文采用热发泡喷墨3D打印技术快速打印还原氧化石墨烯/氧化铝陶瓷电路板,研究了打印工艺对复合电路板的形貌和导电性的影响,并从原理上分析了该技术制造还原氧化石墨烯/氧化铝陶瓷电路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下以600℃退火1h,电路板的导电率为5.34×102 S/m,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3D打印氧化铝陶瓷之间的粘附强度为7.5 N/m,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本次研究为石墨烯材料在陶瓷电路板领域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3)本文通过化学交联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研究了复合水凝胶的物相结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水凝胶可拉伸至原长度的27倍而不发生断裂,其最大拉伸强度为245 kPa;当压缩形变为70%,其压缩强度为45.1 kP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此外,提出一种新颖而又简单的图案印刷方法,通过热发泡喷墨3D打印技术,在高强度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表面上快速的打印出高分辨率的图案。图案化的复合水凝胶可以发生二维平面到三维扭曲形状转变,实现复合水凝胶的可控复杂变形。
张欣[6](2020)在《溶液法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作为主体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发光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OLEDs)由于其超轻薄、柔性可弯曲、响应速度快等优势而受到了学术和工业实验室的广泛研究和极大推动。高效的OLEDs存在有机主体载流子迁移率低和不能进行双极性传输等缺点。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独特的双极性载流子传输的优异特性,是溶液制备OLEDs主体材料的潜在候选者。本论文采用CH3NH3Pb Br3(MA Pb Br3)作为主体材料,磷光有机小分子以及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作为发光客体,首次报道了通过溶液加工制备的新型钙钛矿-有机主客体复合发光层,研究了其发光机制和器件性能的优化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选取磷光有机小分子乙酰丙酮酸二(1-苯基异喹啉-C2,N)合铱(III)(Ir(piq)2acac)作为发光客体,通过简单的溶液法制备了MAPb Br3:Ir(piq)2acac复合发光层,实现了发光客体的电致发光。实验结果表明,Ir(piq)2acac掺杂对MAPb Br3的能级结构、晶体结构没有影响,但是MAPb Br3的晶粒尺寸由85 nm降低到43 nm,复合发光层的厚度约为110 nm,其光机制是由MAPb Br3向Ir(piq)2acac能量转移和电荷转移。当优化掺杂浓度为MAPb Br3:16 wt.%Ir(piq)2acac,电子传输层厚度为36 nm时,实现器件的最佳性能为最大亮度742 cd/m2(@8V),最大电流效率0.17 cd/A(@5V),启亮电压3.1 V。对钙钛矿与有机材料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证明了MAPb Br3被用作OLEDs主体材料的潜力,也可为钙钛矿-有机体系在其他领域的影响提供指导和参考。第二,选取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2-[4-(二苯氨基)苯基]-10、10-二氧化氮9H-噻吨9-9(TXO-TPA)作为发光客体,制备了以MAPb Br3:TXO-TPA为复合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器件。实验结果表明16 mg/ml TXO-TPA甲苯溶液掺杂可以实现由MAPb Br3向TXO-TPA的有效能量转移和电荷转移,器件的最佳性能为最大电流效率0.8 cd/A,最大亮度220 cd/m2,启亮电压6.4 V。选取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作为电子阻挡层插入到空穴传输层与发光层中间,插入的厚度为4 nm时有效的提高了器件的注入电流并将电子限制在发光层内,将器件的启亮电压由11.4 V降低至10.4 V,并且提高了器件的电流效率到0.18 cd/A。为以钙钛矿为主体的OLEDs器件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图24幅,表3个,参考文献79篇
刘江[7](2020)在《玻璃表面透明纳米结构构建技术及其防指纹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应用广泛,但其触屏玻璃表面易残留指纹和污渍,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目前,大部分厂商在出厂前对玻璃表面进行防指纹油改性处理,主要是镀覆一层10-40nm的全氟聚醚类物质,但仍存在防指纹效果有限、耐久性不够等问题。本文结合纳米金属去湿模板法和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在玻璃表面构建了三种透明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然后将防污剂填充于纳米结构间隙,研究其对玻璃表面防指纹性能的影响,并根据表面形貌和润湿性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纳米结构玻璃表面防指纹机制。结合纳米金膜快速退火去湿形成阵列纳米颗粒模板和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在玻璃表面构建了透明锥形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研究表明,金膜厚度5nm,以升温速率40℃/min加热至450℃并保温30min,获得的纳米颗粒模板分布均匀,颗粒直径50-70nm。反应离子刻蚀采用氩气(40sccm)与三氟甲烷(5sccm)作为刻蚀气体,当刻蚀射频功率为300W,腔室气压为10Pa,刻蚀时间为10.5min时,构建的玻璃表面锥形纳米凸起阵列结构高约180nm,底部直径约140nm;玻璃样品透光率为95%;氟硅烷改性后,水和十六烷接触角分别达到了144°和84°。利用自行搭建的屏幕指纹测量装备,采用二值法分析指纹残留率,该玻璃表面指纹残留率比原始玻璃和防指纹油改性后的玻璃分别减少45.6%,26.8%。为了降低锥形结构顶端受力集中易破坏问题,构建了一种圆形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研究表明,当氩离子轰击30s,刻蚀气压为40Pa,刻蚀时间为4.5min时,构建的玻璃表面圆形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直径约120nm,间距约150nm;透光率为93.5%;氟硅烷改性后,水和十六烷触角分别达到153°和93°;该玻璃表面指纹残留率比原始玻璃和防指纹油改性后的玻璃分别减少48.3%,30.4%。由于增加表面粗糙度可进一步提升其疏水性,构建了具有两种纳米结构尺寸的复合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经氟硅烷改性得到透明超疏水防指纹玻璃表面。研究表明,二次刻蚀时间8.5min时,制备的复合纳米凸起阵列结构,一、二级纳米凸起高分别约230nm和120nm;透光率达95.5%;改性后水和十六烷接触角分别达到155°和101°;该玻璃表面指纹残留率比原始玻璃和防指纹油改性后的玻璃分别减少55.2%,39.7%。本文还考察了在锥形纳米凸起阵列结构间隙填充防污剂对玻璃防指纹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全氟聚醚和丙烯酸清漆共混制备防污剂填充后,表面水和十六烷接触角分别为102°和15°,指纹残留率比原始玻璃减少89.4%,显着高于单独纳米结构玻璃表面,表现出优异的防指纹效果。构建的三种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玻璃表面改性后拥有优异的非润湿性能,同时纳米结构能够减少指纹与基底接触面积,在两者共同作用下降低指纹粘附力,减少指纹沉积量,从而达到优异防指纹效果;纳米结构-全氟聚醚、清漆共混防污剂填充表面,亲油性使得油脂在基底表面迅速扩散铺展,让原本凹凸不平的指纹平整化,减弱视觉对指纹的敏感程度,疏水性使得指纹易于擦除,从而具备更为优异的防指纹性能。
邹旻含[8](2020)在《多组分微马达的制备研究》文中认为受到自然界中在生物体内可高效自主执行任务的分子马达的启发,人造微马达的研究和制备在近些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有望将其应用到各种尺度的不同领域中。目前,已成功研究出电化学沉积法、表面非对称改性法以及3D打印等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制备线型、管型以及球型等形态各异的微马达。然而,现有的大多数制备方法步骤较为繁琐且极其耗时,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量产。此外,通过简单的方法来赋予微马达更多的功能来拓宽其应用领域也难以实现。由于这些不利因素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微马达的发展速度,因此,亟需研究一种简单快捷的新方法来制备多功能微马达。微流控技术是一种在微尺度上对微量流体进行精确地控制与操作的技术应用,这种新兴的技术依赖于其自身的高精准度和易操作性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结构复杂的液滴。由于该技术可以通过连续不断地乳化作用而在短时间内大量制得单分散性优良的且结构和组分皆可调控的液滴,因此,本论文选择将微流控技术与微马达的制备相结合,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微流控乳化方法来对两种形态的多组分微马达进行简捷且快速地制备,并探索了其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多种应用。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制备多组分球型微马达:利用毛细管微流控技术制备出双乳液液滴模板,在双内相溶液中分别掺入不同的功能性纳米粒子,再通过对各相溶液流速的精确调节,紫外光聚得到各项参数最优的且具有良好单分散性的多组分球型微马达,并使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微马达的内外部结构及多组分进行表征;(2)制备多组分花生型微马达:构建具有乳化和纺织能力的同轴式毛细管微流控系统,生成被纤维包裹的乳液液滴。通过在内相溶液中分别掺入不同的功能性纳米粒子,再根据实验需求精确调节各相溶液的流速,最后利用对外部弹性纤维的适度拉伸,得到单分散性优良的多组分花生型微马达,并对其内外部微观结构进行表征;(3)研究多组分微马达的微观及宏观应用:将铂纳米粒子赋予的自主驱动能力和磁性纳米粒子赋予的磁性导向能力相结合,实现了球型微马达的定向运载和花生型微马达的定向搅拌等微观应用。然后将大量微马达与宏观吸附性物体相结合,通过微马达的自主驱动和磁性导向,控制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了微马达的定向运载和污水净化等宏观应用。
林雨[9](2020)在《基于柔性基底的超材料结构与光电特性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柔性智能光电子器件在未来显示、人工智能和生物医学等诸多科技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当前,性能优异、轻薄便携且易于集成的柔性智能光电子器件的理论设计研究和实验加工制备技术的相对滞后已逐步成为阻碍相关技术领域进步的瓶颈。本文重点研究新型智能材料的电控光学特性,并将亚波长结构与新型智能材料相集成,通过理论设计、仿真模拟和微纳加工制备出相关器件,并进一步研究相关柔性智能光电子器件的调控机制及性能特征,从而为获得实用化的柔性光电子器件打下一定的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1)研究了有机电致变色材料: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薄膜在不同还原态下的光学性能。首先使用旋涂法在惰性金属电极上制备了均匀致密的PEDOT:PSS薄膜,然后在含有钠离子的电化学电池中对其进行梯度的氧化和还原反应,采用计时电流法研究其电化学特性。最终,经过对PEDOT:PSS薄膜材质特有的双稳态性质加以运用,使用椭偏仪对不同反应状态下的PEDOT:PSS薄膜的在整个可见光波段(400-800nm)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材料在不同反应状态下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电化学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工作电压(相对于参比电极)可使PEDOT:PSS薄膜处于不同的反应状态。当在电化学电池中对PEDOT:PSS薄膜施加0.6 V工作电压,可使其处于完全氧化态,即0%还原态,当对其依次施加-0.6 V、-0.8 V、-1 V、-1.2 V、-1.4 V的工作电压,可使其分别处于20%、40%、60%V、80%、100%的还原状态。椭圆光谱数据显示,在PEDOT:PSS薄膜由氧化态向还原态转化的过程中,材料的折射率随材料还原程度的增加而递增,材料的消光系数则随材料还原程度的增加而上升。(2)理论设计并实验制备了一种柔性可调谐超构透镜。该器件由柔性基底、透明电极、金属纳米块阵列、PEDOT:PSS材料和凝胶电解质组成。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利用金属纳米块结构单元方位角旋转度数的梯度变化,可以获得(0-2π)的全相位延迟。当PEDOT:PSS层由氧化态转变为还原态时,具有不同旋转角的单元结构的透射相位均增加相同数值,而透射振幅均减小相同数值。根据该独特性质,我们应用于可见光波段的聚焦能量可调谐的超构透镜进行了理论设计。采用电子束曝光光刻技术、电子束蒸发镀膜技术、剥离工艺以及丝网印刷技术在柔性衬底上加工制备了该器件。最后自主设计和搭建测试光路对器件性能做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可调谐超构透镜可以有效的对入射光进行聚焦,并且可以通过施加较小(<2.5V)的工作电压实时动态的对其聚焦能量进行实时动态调控,调制深度可超过80%。该调控过程不会影响器件的其他聚焦性能,焦距、焦点位置、聚焦模式均保持不变,并且是完全可逆的,响应速度小于1.3 s,平均功耗低于2.1 mW。(3)理论设计并实验制备了一种柔性智能彩色显示屏。该器件由柔性基底、集成有波导模式光栅的透明电极、PEDOT:PSS材料和凝胶电解质组成。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由不同周期的波导模式光栅阵列构成的全介质超表面可以显示不同的颜色。利用电压来动态控制PEDOT:PSS薄膜材料光学性质可以动态调控波导模式光栅阵列周围的介电环境,使其与入射电磁波共振模式发生改变,就可以“开启”或“关断”波导模式光栅阵列的颜色显示性能,由此可以实现彩色动态显示效果。利用电子束曝光光刻、激光直写光刻、感应耦合等离子刻蚀、丝网印刷以及刮涂等工艺在超薄的柔性衬底上加工制备了相关器件,自主搭建测试光路对器件性能做了测试和分析,并拍摄了相关动态显示视频。实验结果表明,该器件可以有效的显示各种颜色以及各种图案,当施加-1.5 V的工作电压使PEDOT:PSS膜处于氧化状态时,即器件处于“开”状态时,器件单元具有良好的彩色显示特性,可以同时显示红、橙、黄、绿、青、蓝等不同颜色,绝对反射率在12%到28%之间。而当施加2.5 V的工作电压使PEDOT:PSS膜处于还原状态,即器件处于“关”状态时,器件在整个可见波段的反射率几乎为零,意味着没有颜色显示出来,调制深度可以达到78%-90%该过程是完全可逆的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特性。(4)提出并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柔性衬底和全介质超表面的高效超宽带反射式分束器。该器件由二氧化钛纳米圆柱阵列和叠层高效反射器组成。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全介质分束器具有出色的异常反射能力,能够在70 nm带宽(490-560 nm)范围内实现效率高于90%分束效果,尤其是在某些波长(530 nm)下,已经可以实现高于94%的转换效率。提出并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柔性衬底和二氧化钛纳米圆柱阵列的全介质透射式高效分束器,工作在可见光波段(532 nm)。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该分束器具有出色的异常透射能力,能量转换效率高达90%以上。提出并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柔性衬底、PEDOT:PSS和二氧化钛纳米圆柱阵列的透射式全介质可调谐分束器,工作在可见光波段(532 nm)。数值仿真结果显示通过电压可以在保持分束效果的前提下,动态调控该分束器的能量转换效率,能量转换效率的调制深度可达78%。
毕洪生[10](2020)在《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薄膜晶体管驱动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液晶取向膜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器件的显示品质。基于现有聚酰亚胺(PI)液晶取向膜的主流TFT-LCD,包括扭曲向列型(TN-LCD)和面内开关型(IPS-LCD)等显示器件在光电性能方面尚存在着诸多缺陷,如电压保持率(VHR)偏低、残留直流电压(RDC)偏高等。因此急需研制开发新型PI取向膜材料。本论文首先设计并合成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脂环二酐单体,3,3’,4,4’-双环己基四酸二酐(HBPDA)与3,4-二羧基-1,2,3,4,5,6,7,8-全氢萘-1-丁二酸酐(HTDA)。旨在通过脂环结构的引入提高PI树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并通过降低电荷的转移作用而提高取向膜的VHR特性。其次,分别基于新研制开发的HBPDA与HTDA脂环二酐单体以及商业化芳香族二胺单体,聚合制备了两类可溶性PI(Soluble PI,SPI)树脂,HBPDA-PI与HTDA-PI。分别考察了脂环结构的引入对上述两类SPI树脂分子量以及溶解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上述SPI取向膜装配了液晶盒。系统考察了SPI取向膜对液晶盒光电特性,包括VHR、RDC以及液晶分子预倾角(θp)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SPI取向膜均可赋予液晶盒良好的光学性能。其中基于HBPDA-PI取向膜的液晶盒的VHR>96%,RDC最低可达605 mV,θp<2o,透光率>97%(550nm波长),具备了满足IPS-LCD应用需求的基础条件;而基于HTDA-PI取向膜的液晶盒的VHR>97%,RDC低达880 mV,θp>2o,透光率>97%(550 nm波长),具备了满足TN-LCD应用需求的基础条件。最后,分别采用新研制开发的HBPDA-PI与HTDA-PI型SPI树脂与课题组先前开发的聚酰胺酸(PAA)型树脂进行复合,制备了“SPI+PAA”混合型取向膜,MPI-IPS与MPI-TN。装配的液晶盒表现出了优良的光电特性,其中基于MPI-IPS取向膜的液晶盒VHR为98.05%,RDC为170.2 mV;而基于MPI-TN取向膜的液晶盒VHR为98.33%,RDC为292.3 mV,均达到了实用化应用需求。
二、屏幕玻璃超声洁净处理的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屏幕玻璃超声洁净处理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石墨烯纳米结构的光热转换机理与界面能质传输特性及太阳能热局域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符号清单 |
第1章 绪论 |
1.1 太阳能光热蒸发及分布式应用 |
1.2 光热局域化界面蒸发研究进展 |
1.3 固-液界面传热及影响因素 |
1.4 石墨烯的性质及结构特征 |
1.5 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备 |
2.1 材料制备步骤 |
2.2 数值模拟计算 |
2.3 材料表征技术 |
2.4 光热局域化实验测试 |
第3章 石墨烯的结构取向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机制 |
3.1 石墨化结构的光学各向异性及原理 |
3.2 石墨烯取向特征与光学性质的关联 |
3.3 石墨烯光陷阱结构的构筑与优化 |
第4章 石墨烯微纳结构的光热转换与热局域化效应 |
4.1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光热转换 |
4.2 热局域化结构的构筑与表征 |
4.3 光热局域化的能量集中效应 |
第5章 石墨烯微纳结构的固液界面传热与强化机理 |
5.1 取向特征与固-液界面传热的关联 |
5.2 纳米取向结构强化固-液界面传热 |
5.3 表面润湿性对固-液界面传热的影响 |
第6章 光热局域化界面蒸发的快速响应与能效调控 |
6.1 表面水流通道的构筑与实验说明 |
6.2 光热局域化界面蒸发过程机理 |
6.3 表面润湿特性与能流密度的匹配 |
6.4 石墨烯材料的放大制备与蒸汽灭菌 |
第7章 光热界面蒸发的传质过程优化及海水淡化应用 |
7.1 氮掺杂石墨烯的形貌结构与性质 |
7.2 表面水流通道的验证与效用分析 |
7.3 基于光热局域化效应的海水淡化 |
7.4 引导蒸汽扩散降低光路能量耗散 |
7.5 积盐自清洗及离子输运机理分析 |
第8章 石墨烯的选择性光热界面蒸发及污水净化应用 |
8.1 海水的油类污染削弱光热蒸发性能 |
8.2 双功能基团修饰制备亲水疏油石墨烯 |
8.3 亲水疏油石墨烯的选择性输运与机理 |
8.4 基于光热局域化效应的含油污水净化 |
第9章 微纳结构与光热效应协同增强界面流动及应用 |
9.1 石墨烯微纳结构的毛细吸附与强化机理 |
9.2 石墨烯微纳结构的虹吸输运与强化机理 |
9.3 光热局域化加速流体吸附与界面流动 |
第10章 基于高分子光致石墨化效应的石墨烯制备方法 |
10.1 有机高分子的光致石墨化过程 |
10.2 曝光时间对树脂石墨化的影响 |
10.3 辐射强度对树脂石墨化的影响 |
10.4 重复超短曝光制备少层石墨烯 |
第11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11.1 研究总结 |
11.2 研究创新点 |
11.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参考文献 |
(2)基于谐动防污策略仿生功能表面构建及防污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海洋生物污损及其危害 |
1.1.2 海洋生物污损的形成过程 |
1.1.3 海洋防污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 现代防污材料及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抗蛋白质聚合物防污技术 |
1.2.2 防污剂释放型防污涂层 |
1.2.3 污损释放型防污涂层 |
1.2.4 导电防污技术 |
1.2.5 光动力学防污技术 |
1.3 自然界生物防污方法及仿生防污技术 |
1.3.1 鲨鱼皮肤防污方法及仿生技术 |
1.3.2 鲸鱼皮肤防污方法及仿生技术 |
1.3.3 海豚皮肤防污方法及仿生技术 |
1.3.4 荷叶表面防污方法及仿生技术 |
1.4 珊瑚防污策略对仿生防污技术的启发 |
1.4.1 释放天然防污成分策略 |
1.4.2 污损释放型防污表面策略 |
1.4.3 蜕皮防污策略 |
1.4.4 荧光防污策略 |
1.4.5 “谐动”防污策略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花环肉质软珊瑚“谐动”规律及“谐动”防污性能生物观察试验 |
2.1 引言 |
2.2 花环肉质软珊瑚生物观察试验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对象 |
2.2.3 试验设备及仪器 |
2.2.4 试验方法 |
2.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 珊瑚触手“谐动”防污性能模拟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对象 |
2.3.3 试验设备及仪器 |
2.3.4 试验方法 |
2.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触手“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的设计及制备 |
3.1 引言 |
3.2 仿生功能表面设计 |
3.2.1 仿生信息的提取 |
3.2.2 仿生信息的处理 |
3.2.3 材料选择原则 |
3.2.4 结构设计原则 |
3.3 专用模具的设计、开发 |
3.3.1 造型模具的设计 |
3.3.2 造型模具加工及后处理 |
3.3.3 固定模具的设计 |
3.4 仿生功能表面的制备 |
3.4.1 材料、试剂及主要设备 |
3.4.2 制备过程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材料性能测试、表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表面形貌测试 |
4.2.1 试验目的 |
4.2.2 测试方法 |
4.2.3 试验设备和参数设定 |
4.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4.3.1 试验目的 |
4.3.2 测试方法 |
4.3.3 试验设备和参数设定 |
4.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材料成分分析 |
4.4.1 试验目的 |
4.4.2 测试方法 |
4.4.3 试验设备 |
4.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材料吸水率、失重率测试 |
4.5.1 试验目的 |
4.5.2 测试方法 |
4.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材料表面润湿性测试 |
4.6.1 试验目的 |
4.6.2 测试方法 |
4.6.3 试验设备和参数设定 |
4.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性能测试装备研发 |
5.1 引言 |
5.2 模拟海洋波浪波动设备 |
5.2.1 设备设计目的 |
5.2.2 设备设计理论-海洋波浪力学 |
5.2.3 模拟海洋波浪波动设备的设计 |
5.2.4 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改进 |
5.3 动态防污旋转冲刷设备 |
5.3.1 设备设计目的 |
5.3.2 动态防污旋转冲刷设备的设计 |
5.3.3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性能测试 |
6.1 引言 |
6.2 细菌介绍及培养方式 |
6.2.1 泛养副球菌 |
6.2.2 枯草芽孢杆菌 |
6.3 仿生功能表面静态防污试验 |
6.3.1 试验目的 |
6.3.2 试验仪器 |
6.3.3 试验方法 |
6.3.4 OD值测量法 |
6.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波动式”动态防污试验 |
6.4.1 试验目的 |
6.4.2 正交试验设计 |
6.4.3 样品的制备及固定 |
6.4.4 涂布平板法 |
6.4.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5 “旋转式”动态防污试验 |
6.5.1 试验目的 |
6.5.2 试验方法 |
6.5.3 样品的制备及固定 |
6.5.4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模拟软件简介 |
7.2.1 EDEM软件 |
7.2.2 FLUENT软件 |
7.2.3 EDEM-FLUENT耦合 |
7.3 FLUENT软件模拟 |
7.3.1 触手结构仿真模型的建立 |
7.3.2 平面结构仿真模型的建立 |
7.4 EDEM软件模拟 |
7.4.1 细菌模型建立 |
7.4.2 相关参数的设置 |
7.5 EDEM-FLUENT耦合计算 |
7.5.1 EDEM的 API对接 |
7.5.2 细菌颗粒的力学模型 |
7.6 FLUENT模拟及对比分析 |
7.7 EDEM-FLUENT耦合模拟及对比分析 |
7.7.1 流速对触手/平面结构细菌颗粒的附着影响 |
7.7.2 细菌附着量对比分析 |
7.8 “谐动”防污仿生功能表面防污机制 |
7.9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超声诱导法制备钙钛矿薄单晶及太阳能电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概况 |
1.1.1 传统太阳能电池 |
1.1.2 传统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与局限 |
1.2 钙钛矿材料的概述 |
1.2.1 钙钛矿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
1.2.2 钙钛矿晶体的合成 |
1.3 单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
1.3.1 单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组成 |
1.3.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1.3.3 单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
2.1 前言 |
2.2 主要化学试剂与材料 |
2.3 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及材料 |
2.4 主要仪器 |
2.5 表征方法 |
2.5.1 探针式表面轮廓仪(台阶仪) |
2.5.2 接触角测量仪 |
2.5.3 偏光显微镜 |
2.5.4 光电流密度-光电压(J-V)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钙钛矿薄单晶的生长方法 |
3.1 前言 |
3.2 降温法生长钙钛矿单晶 |
3.3 逆温结晶法结合空间限域法生长钙钛矿晶体 |
3.3.1 空间限域法生长晶体 |
3.3.2 温度梯度法结合空间限域法生长晶体 |
3.4 小结 |
第四章 超声诱导法结合空间限域法制备钙钛矿薄单晶 |
4.1 前言 |
4.2 钙钛矿薄单晶的制备 |
4.2.1 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
4.2.2 空间限域法结合超声诱导法生长钙钛矿薄单晶 |
4.2.3 钙钛矿薄单晶阵列 |
4.2.4 钙钛矿薄单晶的结晶性 |
4.3 经不同表面处理后基底对制备晶体的影响 |
4.3.1 不同表面处理后基底与钙钛矿单晶间作用力 |
4.3.2 不同表面处理生长钙钛矿对晶体形貌与性质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MAPbBr3 薄单晶制备太阳能电池及电池性能测试 |
5.1 前言 |
5.2 钙钛矿薄单晶制备横向结构太阳能电池 |
5.2.1 横向结构钙钛矿电池的优势 |
5.2.2 横向结构钙钛矿电池的发展 |
5.2.3 钙钛矿薄单晶制备横向太阳能电池 |
5.3 单晶钙钛矿电池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数据采集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视网膜概述 |
1.2.1 血视网膜屏障 |
1.2.2 视网膜内血液循环 |
1.2.3 视网膜组成 |
1.2.4 视网膜分层结构 |
1.2.5 视网膜内信号产生与传导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的设计与制作 |
2.1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的设计 |
2.2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的改进与优化 |
2.2.1 多腔室共存改进与优化 |
2.2.2 单腔室改进 |
2.3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电极的设计与制作 |
2.3.1 导电玻璃电极的设计与制作 |
2.3.2 金电极的设计与制作 |
2.4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的制作 |
2.4.1 仪器与材料 |
2.4.2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的制作 |
2.4.3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的键合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优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
2.5.2 导电玻璃电极与金电极 |
2.5.3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 |
2.6 本章小结 |
3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的仿真 |
3.1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内的流体力学仿真 |
3.2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内的粒子追踪仿真 |
3.3 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内的二氧化碳扩散仿真 |
3.4 仿真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3.4.1 流体力学仿真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3.4.2 粒子追踪仿真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3.4.3 二氧化碳扩散仿真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视网膜细胞的培养 |
4.1 视网膜细胞来源 |
4.2 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部分 |
4.3.1 溶液配制 |
4.3.2 细胞培养步骤 |
4.3.3 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 |
4.3.4 细胞的培养与状态观察 |
4.4 结果分析 |
4.4.1 细胞的生长曲线 |
4.4.2 细胞的形态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视网膜细胞在芯片上的培养以及电位的检测 |
5.1 仪器与试剂 |
5.2 实验部分 |
5.2.1 PDMS接触角测量 |
5.2.2 芯片墨水通过检验 |
5.2.3 细胞在芯片上的培养 |
5.2.4 细胞在带电极芯片上的培养 |
5.2.5 导电玻璃电极芯片上电位的检测 |
5.2.6 金电极芯片上电位的检测 |
5.3 结果分析 |
5.3.1 PDMS的接触角 |
5.3.2 芯片的畅通性与密封性 |
5.3.3 细胞在芯片上的形态变化 |
5.3.4 细胞在带电极芯片上的形态变化 |
5.3.5 细胞在导电玻璃电极芯片上的电位 |
5.3.6 细胞在金电极芯片上的电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喷墨3D打印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喷墨打印技术 |
1.1.1 喷墨打印技术简介 |
1.1.2 喷墨打印技术分类 |
1.1.3 喷墨打印技术机制 |
1.1.4 喷墨打印技术应用 |
1.2 3D打印技术 |
1.2.1 3D打印技术简介 |
1.2.2 3D打印技术分类 |
1.2.3 3D打印技术应用 |
1.3 喷墨3D打印技术 |
1.3.1 喷墨3D打印技术简介 |
1.3.2 喷墨3D打印技术分类 |
1.3.3 喷墨3D打印技术应用 |
1.4 石墨烯 |
1.4.1 石墨烯简介 |
1.4.2 石墨烯性质 |
1.4.3 石墨烯应用 |
1.4.4 喷墨打印石墨烯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内容以及创新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选题内容 |
1.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喷墨3D打印氧化铝陶瓷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2.3 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材料的形貌结构及物理性质表征 |
2.3.2 粘结剂墨水的墨滴飞行实验 |
2.3.3 3D打印铺粉研究 |
2.3.4 3D打印陶瓷的形貌结构及物理性质表征 |
2.3.5 3D打印陶瓷的力学性能测试 |
2.4 喷墨3D打印高致密度陶瓷的机制研究 |
2.4.1 液相前驱体浸渗技术 |
2.4.2 致密度增强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喷墨3D打印石墨烯/陶瓷电路板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3 表征方法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实验原材料的形貌结构及物理性质表征 |
3.3.2 氧化石墨烯墨水的理化性质表征 |
3.3.3 氧化石墨烯墨水的墨滴飞行试验 |
3.3.4 墨水-衬底浸润性研究 |
3.3.5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微观结构表征 |
3.3.6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学性能测试 |
3.4 石墨烯/陶瓷电路板的成型机制研究 |
3.4.1 粘附原理 |
3.4.2 原理分析 |
3.4.3 粘附性研究 |
3.4.4 电路实物图 |
3.4.5 打印图案精度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喷墨打印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3 表征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原材料的形貌结构及物理性质表征 |
4.3.2 复合水凝胶的形貌结构及物理性质表征 |
4.3.3 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表征 |
4.3.4 复合水凝胶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研究 |
4.3.5 交联剂墨水的墨滴飞行实验 |
4.3.6 复合水凝胶的图案化打印以及形变研究 |
4.4 喷墨打印水凝胶形变的机理研究 |
4.4.1 模型建立 |
4.4.2 溶胀驱动力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溶液法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作为主体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发光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进程以及面临的挑战 |
1.2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简介及其与有机材料掺杂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2 主客体结构OLEDs的器件设计和制备方法 |
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设计 |
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选择 |
2.2.1 发光材料 |
2.2.2 电极材料 |
2.2.3 功能层材料 |
2.3 主客体掺杂型发光层的发光机制 |
2.4 钙钛矿-有机主客体结构OLEDs的制备工艺 |
2.4.1 薄膜的制备工艺 |
2.4.2 钙钛矿-有机复合发光层的制备 |
2.5 钙钛矿-有机复合发光层薄膜以及器件性能的参数表征 |
2.5.1 钙钛矿-有机复合发光层薄膜的表征 |
2.5.2 钙钛矿-有机主客体结构OLEDs性能的表征 |
3 钙钛矿作为主体材料的红光OLEDs制备与发光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与设备 |
3.2.2 实验过程 |
3.3 钙钛矿-有机复合发光层薄膜制备工艺优化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钙钛矿-有机复合发光层薄膜的表征 |
3.4.2 钙钛矿-有机主客体结构Ph OLEDs的电学性能 |
3.5 钙钛矿-有机主客体结构Ph OLEDs性能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钙钛矿作为主体材料的TADF型OLEDs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化学试剂与器件制备 |
4.3 掺杂比例对器件光电特性的影响 |
4.4 电子阻挡层对器件光电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玻璃表面透明纳米结构构建技术及其防指纹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指纹的主要组成及表面润湿理论 |
1.2.1 指纹的主要成分 |
1.2.2 指纹形成的机制 |
1.2.3 表面润湿性理论 |
1.3 防指纹技术研究背景和现状 |
1.3.1 亲油型涂层技术 |
1.3.2 疏油型涂层技术 |
1.3.3 微结构技术 |
1.4 透明超疏表面在防指纹技术中的应用 |
1.5 透明超疏表面构建技术 |
1.5.1 溶胶-凝胶法 |
1.5.2 层层自组装法 |
1.5.3 模板法 |
1.5.4 相分离法 |
1.5.5 反应离子刻蚀法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艺路线与研究方法 |
2.1 工艺路线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3 玻璃表面纳米凸起阵列结构构建 |
2.3.1 透明锥形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的构建 |
2.3.2 圆形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的构建 |
2.3.3 复合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的构建 |
2.4 金膜去湿原理 |
2.5 反应离子刻蚀原理 |
2.5.1 反应离子刻蚀的主要步骤 |
2.5.2 二氧化硅的反应离子刻蚀原理 |
2.6 性能和形貌检测 |
2.6.1 润湿特性测试 |
2.6.2 透光率测定 |
2.6.3 形貌、物相及成分表征 |
2.6.4 耐磨性测试表征 |
2.6.5 防指纹性能检测 |
第三章 透明锥形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玻璃表面构建及其防指纹机制 |
3.1 引言 |
3.2 去湿工艺对金模板形貌的影响 |
3.2.1 去湿温度的影响 |
3.2.2 保温时间的影响 |
3.2.3 金膜厚度的影响 |
3.2.4 最优去湿方案 |
3.3 反应离子刻蚀射频功率对玻璃表面纳米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3.1 润湿性能分析 |
3.3.2 微观形貌分析 |
3.3.3 防指纹性能分析 |
3.4 反应离子刻蚀腔室气压对玻璃表面纳米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4.1 润湿性能分析 |
3.4.2 微观形貌分析 |
3.4.3 防指纹性能分析 |
3.5 反应离子刻蚀时间对玻璃表面纳米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5.1 润湿性能分析 |
3.5.2 微观形貌分析 |
3.5.3 防指纹性能分析 |
3.5.4 透光率分析 |
3.6 锥形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玻璃表面防指纹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圆形及复合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玻璃表面构建及其防指纹机制 |
4.1 引言 |
4.2 氩离子轰击时间的影响 |
4.2.1 元素分析 |
4.2.2 不同轰击时间对润湿性能的影响 |
4.3 二次刻蚀腔室气压的影响 |
4.3.1 润湿性能分析 |
4.3.2 微观形貌分析 |
4.3.3 防指纹性能分析 |
4.4 复合纳米凸起阵列结构构建及其性能 |
4.4.1 金膜厚度的影响 |
4.4.2 二次刻蚀时间的影响 |
4.4.3 复合纳米凸起阵列结构润湿性能分析 |
4.4.4 防指纹性能分析 |
4.5 透光率分析 |
4.6 圆形及复合纳米凸起阵列结构玻璃表面防指纹机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结构间隙防污剂填充技术及防指纹机制 |
5.1 引言 |
5.2 人工指纹液的配制及其性能 |
5.2.1 人工指纹液的配制 |
5.2.2 人工指纹液的润湿性能 |
5.2.3 人工指纹液指纹按压效果 |
5.3 纳米结构间隙人工指纹液填充技术及其防指纹性能 |
5.3.1 纳米结构填充人工指纹液 |
5.3.2 防指纹性能分析 |
5.3.3 微观形貌分析 |
5.3.4 透光率分析 |
5.4 纳米结构间隙氟碳树脂填充技术及其防指纹性能 |
5.4.1 氟碳树脂喷涂 |
5.4.2 氟碳树脂浸涂 |
5.4.3 纳米结构填充氟碳树脂 |
5.4.4 透光率分析 |
5.5 纳米结构间隙疏水亲油涂层填充技术及防指纹性能 |
5.5.1 清漆表面喷涂全氟聚醚 |
5.5.2 清漆混合全氟聚醚 |
5.5.3 纳米结构填充疏水亲油涂层 |
5.6 纳米结构间隙防污剂填充表面防指纹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成果 |
(8)多组分微马达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马达 |
1.1.1 微马达的形态 |
1.1.1.1 线型微马达 |
1.1.1.2 管型微马达 |
1.1.1.3 球型微马达 |
1.1.2 微马达的应用 |
1.1.2.1 物质运输 |
1.1.2.2 环境修复 |
1.2 微流控技术 |
1.2.1 复合液滴的微流控制备 |
1.2.1.1 多组分液滴 |
1.2.1.2 双乳液液滴 |
1.2.1.3 多重乳液液滴 |
1.2.2 微流控技术的应用 |
1.2.2.1 生物大分子分析 |
1.2.2.2 细胞操控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组分球型微马达的制备 |
2.1 序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毛细管微流控装置的制作 |
2.2.3 多组分球型微粒的制备 |
2.2.4 多组分球型微马达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多组分球型微液滴的微流控制备 |
2.3.2 多组分球型微粒的表征 |
2.3.3 多组分球型微马达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多组分花生型微马达的制备 |
3.1 序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毛细管微流控装置的制作 |
3.2.3 多组分花生型微粒的制备 |
3.2.4 多组分花生型微马达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多组分花生型微液滴的制备 |
3.3.1.1 多组分球型微液滴的微流控制备 |
3.3.1.2 多组分花生型微液滴的拉伸制备 |
3.3.2 多组分花生型微粒的表征 |
3.3.3 多组分花生型微马达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组分微马达的微观及宏观应用 |
4.1 序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多组分微马达的功能性验证 |
4.2.3 多组分微马达微观应用的研究 |
4.2.4 多组分微马达宏观应用的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组分微马达的多功能性 |
4.3.1.1 多组分球型微马达的多功能性 |
4.3.1.2 多组分花生型微马达的多功能性 |
4.3.2 多组分微马达的微观应用 |
4.3.3 多组分微马达的宏观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申请 |
致谢 |
(9)基于柔性基底的超材料结构与光电特性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可调谐柔性超表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调谐柔性超表面的相关理论与制备技术 |
2.1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理论基础 |
2.2 波导模式共振的理论基础 |
2.3 时域有限差分(FDTD)数值计算方法 |
2.4 可调谐柔性超表面的制备技术介绍 |
2.4.1 镀膜系统简介 |
2.4.2 光刻系统简介 |
2.4.3 感应耦合等离子刻蚀系统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PEDOT:PSS的电调控光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电致变色材料简介) |
3.2 PEDOT:PSS薄膜材料简介 |
3.3 PEDOT:PSS薄膜材料的电控光学特性测试 |
3.3.1 PEDOT:PSS薄膜的制备 |
3.3.2 PEDOT:PSS薄膜的电化学性质测试 |
3.3.3 PEDOT:PSS薄膜的表征及光学性质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PEDOT:PSS的柔性可调谐超构透镜的理论设计和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可调谐超构透镜发展现状 |
4.2.1 机械可重构超构透镜 |
4.2.2 基于智能材料的可调谐超构透镜 |
4.3 基于PEDOT:PSS薄膜的柔性可调谐超构透镜的理论设计 |
4.4 基于PEDOT:PSS薄膜的柔性可调谐超构透镜的实验制备 |
4.5 基于PEDOT:PSS薄膜的柔性可调谐超构透镜的性能检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EDOT:PSS的柔性可调谐显示器件的理论设计和实验研究 |
5.1 引言(结构色超表面简介) |
5.2 可调谐显示器件发展现状 |
5.3 基于PEDOT:PSS薄膜的柔性可调谐显示器件的理论设计 |
5.4 基于PEDOT:PSS薄膜的柔性可调谐显示器件的实验制备 |
5.5 基于PEDOT:PSS薄膜的柔性可调谐显示器件的性能检测 |
5.5.1 全彩显示性能测试 |
5.5.2 柔性彩色显示性能测试 |
5.5.3 柔性彩色显示器件电学性能测试 |
5.5.4 实时动态动画显示器件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柔性基底的全介质分束器和可调谐分束器的设计与仿真 |
6.1 引言 |
6.2 反射式全介质分束器的设计和数值仿真 |
6.3 透射式全介质分束器的设计和数值仿真 |
6.4 透射式可调谐分束器的设计和数值仿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液晶显示技术发展概况 |
1.2 液晶显示器相关材料发展概况 |
1.3 液晶取向剂 |
1.3.1 TFT-LCD对聚酰亚胺(PI)液晶取向剂的性能要求 |
1.3.2 PI液晶取向剂的结构与组成设计 |
1.3.3 PI取向剂化学结构的演变 |
1.3.4 PI取向剂取向工艺的演变 |
1.4 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4.1 PI取向剂的商业化进展 |
1.4.2 PI取向剂发展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标的提出 |
1.5.1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脂环族二酐单体的结构设计与制备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料与试剂 |
2.3 测试与表征 |
2.4 单体合成 |
2.4.1 脂环二酐单体HBPDA的合成 |
2.4.2 脂环二酐单体HTDA的合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HBPD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5.2 HTDA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HBPDA的可溶性PI液晶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原料与试剂 |
3.3 测试与表征 |
3.4 液晶取向剂的制备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PI合成 |
3.5.2 热性能 |
3.5.3 光学性能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HTDA的可溶性PI液晶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原料与试剂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液晶取向剂制备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PI合成 |
4.5.2 PI取向膜热性能 |
4.5.3 PI取向膜光学性能 |
4.6 小结 |
第5章 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的应用基础研究 |
5.1 引言 |
5.2 MPI-IPS取向剂在IPS型 TFT-LCD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
5.2.1 MPI-IPS取向剂的组成结构设计 |
5.2.2 MPI-IPS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MPI-TN取向剂在TN型 TFT-LCD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
5.3.1 MPI-TN取向剂的组成结构设计 |
5.3.2 MPI-TN取向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作者简历 |
(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四、屏幕玻璃超声洁净处理的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墨烯纳米结构的光热转换机理与界面能质传输特性及太阳能热局域化应用[D]. 吴声豪. 浙江大学, 2021
- [2]基于谐动防污策略仿生功能表面构建及防污机制的研究[D]. 殷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3]超声诱导法制备钙钛矿薄单晶及太阳能电池研究[D]. 胡蝶. 吉林大学, 2021(01)
- [4]类人视网膜视觉芯片数据采集系统构建[D]. 姜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喷墨3D打印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D]. 黄哲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溶液法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作为主体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发光机制研究[D]. 张欣.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7]玻璃表面透明纳米结构构建技术及其防指纹机制研究[D]. 刘江. 东南大学, 2020(01)
- [8]多组分微马达的制备研究[D]. 邹旻含. 东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柔性基底的超材料结构与光电特性调控研究[D]. 林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半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液晶分子取向特性研究[D]. 毕洪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