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电子民主之路?

电子政务,电子民主之路?

一、电子政务,电子民主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李威锦[1](2020)在《我国电子治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任何事物的诞生都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逻辑性。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生活中的必需品。互联网确实为公众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捷,也促使社会的体制建设的发生变革,公共事务复杂性日益增加,政府的优化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电子政务的出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大众化趋势,推进着电子政务向电子治理的演进。电子治理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治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实体治理的映射,电子治理的出现有其必然性。是治理的新技术应用,是信息时代的治理模式。论文首先对电子治理发展的一般问题进行研究,论述电子治理发展过程中的演进变化,由单一主体转变为多元主体,进一步提升民主化程度。电子治理打破传统的治理模式,其发展逻辑是信息通信技术在公共事务上的持续深化,主要表现为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从构建电子政府到实施电子治理的演进。电子治理的出现不仅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而且使得政府更加具有公开性、透明性,改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其次,论文研究了我国电子治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电子治理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论文中通过分析指出信息技术问题是较大的难题,我国信息技术相对落后,从而阻碍了电子治理的发展进程。同时指出网络安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电子治理发展现状虽然有所进步,但仍存在不足。最后,在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之后,我国的电子治理通过归纳总结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电子治理发展经验,加大我国的科研资金投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健全法律法规,推进我国电子治理技术的发展进程,从而促使我国电子治理走向国际化。

赵玉霞[2](2020)在《电子民主的内涵:理想与现实》文中研究表明回答电子民主是不是解决西方代议制民主弊端的良方,或者是不是替代代议制民主的新模式,需要追本溯源。关于这种问题的争端是因为电子民主存在着两个方向迥异的概念。一个是将电子民主定义为一种与电子政府、电子治理联系在一起的技术导向型的定义,另一个则是将电子民主定义为一种还未实现的民主理想、价值和目标的民主导向型定义。正是这两种方向迥异的定义,使得电子民主遇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贺文清[3](2019)在《西安市政府网站公民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子政务公民参与在各地政府网站建设中地位的日益提高,政民互动交流的通道也更加广阔。在其突飞猛进的发展形势下,我国政府网站公民参与率近年来也持续上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政府部门在现有环境及形势下为民众做出更优质、更便捷的政府服务工作。但是,受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公民参与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出现了如公民参与意识淡薄、参与程序不完善、参与结果执行困难,以及相关监督反馈机制仍不够健全等诸多的问题。所以,对我国的电子政务公民参与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详细分析公民参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以西安市政府网站电子政务公民参与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观察分析法分析了西安市政府网站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现状;然后,深入分析了西安市政府网站公民参与的问题及根源;再通过深入对比分析美国、德国与英国的三个国家国外公民参与发展经验,以及上海市、广州市、成都市和青岛市国内四个城市公民参与发展经验,找到了国内外公民参与带来的经验与启示;最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完善西安市政府网站公民参与的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当前西安市政府网站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公民参与主题范围规范性问题突出;第二,公民参与程序完备性有待提高;第三,公民参与渠道有待扩展;第四,公民参与结果的监督体系有待完善。其根源有四个方面,即思想观念、法律和规范、程序执行与监督和反馈机制。针对这些问题及其根源,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公民参与带来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四个方面完善我国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对策:第一是完善公民参与相关法律和政策,第二是完善公民参与的程序和可操作性,第三是扩充公民参与渠道和提高公民参与能力,第四是完善公民参与的监督与反馈机制。

王峥嵘[4](2019)在《基于公众感知的在线政民互动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数字政府”时代一种典型的“电子民主”解决方案,在线政民互动不仅有利于公众大规模表达自身诉求,也为政府组织提供了了解公众意见、不断调适公共决策和公共事务发展方向的机会。然而,目前相关实践往往仅将其作为电子政务形式、内容的延伸或收集、储存数据以打破信息孤岛的手段,在线政民互动的制度化良性运作仍面临着诸如公众会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政府怎样进行回应、如何避免低效的被动回应以及如何提升政民互动效果等一系列现实挑战。究其原因,现有研究仍然缺乏对在线政民互动作为政治参与方式在公众与政府间所扮演角色及发展潜能的理解,迫切需要对在线政民互动行为及其特征、互动效能的形成及作用机理、互动效能的实现与提升路径进行理论探讨。从认识逻辑来看,公众感知不仅是在线政民互动效能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和取向,也是互动过程重要而独特的结果。基于公众感知的视角,通过具体情境下的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在线政民互动中的公众参与受到话题领域、平台环境、政府表现和个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其本质上是公众感知到政府组织实际提供的公共服务与“服务标准”之间存在偏差而进行的诉求表达,这意味着在线政民互动中的公众参与是互动效能实现的一种重要而独特的内生因素。作为公众参与的表现形式,在线政民互动中的公众网络表达具有理性、感性和知识取向,这种网络表达使得公众具备与政府组织良性互动的潜质。在线政民互动的展开、深入及互动效能的实现受到公众行为及表达的影响,也受到政府组织行政行为及特征的影响。就互动效能的内在构成与形成过程来看,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互动过程中公众感知的互动效能主要反映在公众对政府观念、行政努力和政府回应的看法上,其结果是公众感知满意和感知绩效改进;公众参与通过感知偏差——诉求表达推动行政改进,进而形成互动效能;公众参与意愿与政府组织观念间存在长期而持续的相互作用。互动效能的形成是公众与政府组织良性互动的结果,既是公众网络参与潜力实现的过程,也是政府组织行政变革的过程,是在平台环境营造与系统设计规划基础上主体功能契合和行为模式协调的过程。着眼于互动效能关键因素——公众网络参与、感知满意和感知绩效改进间的潜在路径和作用机理,实证分析的结果证实了在公众感知互动效能的框架下,公众感知满意和感知绩效改进以及行政组织的线上和线下努力能够实现更好的协调统一,公众网络参与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长期而持续的积极影响,互动系统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的培养良好政民关系的潜力。具体来说,公众网络参与会促使公众形成对政府的信任和稳定期望,从而提升公众感知满意;会通过信息沟通和监督机制提升公众感知绩效改进;而公众在感知到更积极的绩效改进时,会更加满意。公众感知满意是互动效能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案例资料的文本数据挖掘,本文实现了对影响公众感知满意的公众参与行为、表达行为、话题情境、个体特质和政府行为等因素的有效探索与刻画,并提出和验证了“观察维度—理论维度”的公众感知满意分析模型,其核心是公众个体特质和政府因素会直接影响公众感知满意,话题情境和公众因素通过个体特质和政府因素影响公众感知满意。通过这些因素与公众感知满意间关系的推论与分析,可以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得对在线政民互动行为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并为政府组织确定在线政民互动的功能定位和实现互动效能提供依据。行政改进是公众感知互动效能的基础,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组织利用在线政民互动可以通过话题识别确定问题领域,通过政策分析理解问题、确定目标,通过与公众持续交互实现创议生成,并最终实现行政改进。该模式的基本维度是民主和技术,即通过政民互动推动民主过程,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有效评估;通过互动方式推动行政变革,利用流程优化改善行政决策。该模式能够为数字计划提供整体视野,能够帮助公共管理者准确定义和理解在线政民互动的潜在缺陷,为政府开发、设计面向互动效能实现的平台应用和进行数据驱动的行政决策优化与社会精准治理提供借鉴和启发。围绕在线政民互动的制度化发展和互动效能的实现与提升,政府组织应当在整体视野下创造和改善政民互动系统的运作条件,并从发展方向、平台环境、组织与流程等方面对其进行规划和设计,才能不断推动政府行政改进,持续提升公众感知满意,进而充分发挥在线政民互动的潜能。

刘彦彦[5](2019)在《我国电子民主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以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西方传统代议制民主赤字的出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增进政治民主的民主新形式的“电子民主”应运而生。电子民主的发展为学术界研究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也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新平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治、社会领域正在不自觉地进入转型期。基于此,在梳理中西方电子民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着眼于我国电子民主发展的不同阶段、现状与运行模式,本文运用参与式民主理论分析我国电子民主面临的困境并探讨困境背后的原因。电子民主在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由于参政主体公共理性缺乏、数字鸿沟广泛存在、电子参与平台建设不足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电子民主处于一种无序发展的状态。当前我国电子民主面临许多诸如参政主体非理性化、群体极化、贵族化参与;信息控制、信息爆炸;电子民主效果难以转化等困境。这些困境给我国电子民主的发展形成阻碍,同时也给我国传统民主价值观念和政治秩序带来一定冲击和挑战。针对这些困境,在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从“软环境”、“硬环境”、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帮助我国电子民主走出困境,使其朝着规范化、有序化方向发展。

徐亚清[6](2018)在《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信访的治理逻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访,即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和国家对来信来访的处理,是本土语境下产生的治理活动。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访既可解读为社会场景中的一种现象,又可视作学术研究中的一类概念。作为现象,信访的存在贯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至今的社会场景中,如果究其缘起,此种现象甚至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政权建构中所创设的群众工作。作为概念,对信访的研究长期存在于诸多学科中,如历史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近几年来,主要的趋向是考察现实场景中的微观化的信访政策和个体化的信访活动。微观化、个体化的趋向主要受国外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论,以及制度经济学聚焦所谓个体偏好的特质的影响。受此影响,诸多研究开始聚焦信访者的个案,力图从个案中考究信访逻辑。此类研究丰富了信访的案例基础,然而信访本身是渗透于国家和社会治理,影响日常生活各个层面的现象,其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故而研究不应止步于微观化视角,而应更具有整体化、历史化的逻辑。换言之,是整体化、历史化地考察信访的治理逻辑。整体化、历史化的逻辑,使历史制度主义成为信访研究需直面的对象。历史制度主义的兴起,对应着国外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对行为科学等实证主义范式的反思。历史制度主义具有的特质可归纳为三点。一是漫长历史时空的基础性。其将社会现象置于整体化而非碎片化的格局中加以诠释,使之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二是国家概念的凸显。这在受到历史制度主义影响的晚近历史社会学中有明显的体现。其将国家视角引入,从国家政权建构的历史中探究一系列社会表达活动,从而克服了既往功能主义研究存在的“社会中心论”的倾向。三是对历史路径持续和变迁的考究。如路径依赖、拐点等词汇,是旨在诠释历史传统的延续和重要时空节点中传统的沿革、新兴要素的出现。若回到信访的研究主题,不难发现,既往研究中对历史制度主义的关注并非绝对空白,但诸多研究或是直接忽视、或是“引而不用”,即并未直接透视历史制度主义的核心内涵。此局限性揭示了信访研究缺乏整体性、历史性的瓶颈,亦为研究的深化揭示了方向。历史制度主义,可为信访研究构筑总体脉络,且能将其置于本土历史演化的时空之中进行更为深刻的诠释。关键在于如何依托信访研究主题,基于本土语境,构筑起历史制度主义对信访概念的支撑。首先,信访需理解为一种治理方式。毋庸置疑,信访是本土语境下,与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的治理之道,存在于社会表达和国家回应的诸多层面。其次,对历史制度主义需实现更为深刻、更为本土化的解读。简单“复制”仍然是停留在所谓的“引而不用”。相反,需够透过信访,实现历史制度主义扎根本土语境之后的丰富与创新。国外范式的合理性与本土语境的根源性的契合,方才是历史制度主义视域得以构建的基石。其三,对信访的研究,需探求其治理的内核所在。这既是历史制度主义要义的体现,亦是克服既往研究中个体、微观视角局限的研究。因为唯有透过围绕信访的、表层化的、纷繁复杂的各类现象,去探究信访作为本土治理之道所具有的基本维度,方能真正理解信访的缘起、奠基、变迁和当前阶段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源。信访为何存在,信访为何不能简单理解为“提意见的处理工作”,信访的传统究竟如何,现阶段的现象与传统之间究竟有何联系,有何变化?这实质是对信访治理逻辑的主题研究。因此,可提出制度、场景、话语的三重交互辩证的维度,将此三重维度视为形塑信访治理逻辑的基本层面。制度是诠释信访的首要层面,因为信访之所以成为长期、普遍的现象,得益于党和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度创设。在本土语境下,这体现在领导同志的发函、指示、党代会的战略路线、国务院的条例制定等。信访在制度层面的演化历史,将使研究直接越过微观化的“藩篱”,将社会成员的表达、政府的回应与整合均置于以国家政权的建构和治理为核心的、刚性化、整体化的制度框架。场景之维是信访演化的现实基础,可理解为制度演化的现实载体,是信访的治理之场。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域下,场景自然不会局限于对二十一世纪现阶段的孤立化诠释,而会探求漫长的历史时空演化,场景应视作是这一演化的聚焦之处。话语之维的提出是契合了历史制度主义对传统的考究,并基于本土语境对研究的深刻意义。信访的治理逻辑,亦可解读为信访现象背后核心化的话语规范,话语规范由制度承载,在场景的历史演化中形成,渗透于场景的各个层面,随着场景的演化而发生改变,其调适又将重新形塑制度、深刻影响场景。制度是刚性承载、场景是演化之源,话语则是核心依托,使信访的治理逻辑得以明朗。信访治理逻辑的缘起,既要考察制度的创设和场景的基础,又要从核心层面考究信访背后群众工作的话语传统。话语在治理实践中的成熟最终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信访工作得以奠基。遵循话语脉络,方能将信访的场景划分为革命政权建构阶段的缘起、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奠基和改革开放至今的延续性与同传统相差异的断裂性三个基本阶段。在考究中可发现,一些地方在治理实践中由“主动”动员意见转为“被动”回应表达,便充分印证了治理逻辑的断裂。对于信访制度的走向,社会各界存在较多论争,所谓“扩权论”、“取消论”曾一度引发学界研究的关注。制度层面的争论植根于制度背后话语体系在场景变革中的适应性问题,即全面扎根基层、总体动员意见、充分维护权益的群众工作传统,是否能够在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转型交融的场景中扎根,能否真正与法治化、信息化进程辩证统一?对信访治理逻辑的诠释,最终得出的是信访治理逻辑转向的命题,即由相对静态场景中的话语传统,转向为基于场景变革,实现制度的调整、改革同话语的适应、丰富相结合。基于此,研究共分九个部分。其中第一章是研究绪论。第二章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基本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选择了与历史制度主义内涵相契合的国家理论、话语理论作为研究话语基础,并阐释制度、场景、话语三重交互辩证的维度。第三章阐释信访治理逻辑之生成,包括革命政权建构阶段的话语缘起、治理的路径求索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制度性奠基。第四章诠释改革开放之后信访治理逻辑的延续,包括常态工作的恢复与适应、信访制度的法治化与场景变革中的信息化。第五章是解读信访治理逻辑的断裂,包含制度本身在社会场景分化中的割裂与科层管理问题、信息化过程中的复杂风险样态、社会价值的分化对传统话语共识的挑战。第六章是论述信访治理逻辑的断裂成因,包含制度文本与制度执行的内在张力、场景自身在断裂式变革中产生的异质性主体与不确定问题、话语在共识上的整合失效对社会复杂样态的加剧。第七章是诠释关于信访治理逻辑走向的论争和各自的内在问题,包括“扩权论”与法治化的张力、“取消论”的价值偏差与治理失效、“调整论”需面对的逻辑核心与表达张力。第八章是探讨研究自身对信访治理逻辑的展望,即改革中如何依托场景变革样态、法治趋向、群众工作传统实现对信访治理逻辑之重塑。第九章为余论,其中回顾了研究的整体思路,并对信访话语的研究价值和主题深化方向做了自身构想。

李章程[7](2018)在《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研究》文中指出“信息之于民主,就如货币之于经济”。世界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史表明,民主政治有效性的提升依赖于政治系统内外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良性互动,以减少不确定性与降低风险,从而维系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转。在借鉴拉斯韦尔、多伊奇、派伊等人传统政治沟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这一特定媒介来统筹本文研究与写作的基本架构,即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信息沟通、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与模式、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与成效、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问题与原因、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建议与对策。也就是,沟通主体、沟通平台、沟通过程、沟通问题、沟通对策是本文主要的关涉面。绪论部分是对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以及研究创新点进行资料性的、线索性的和总结性的叙述与分析。第一章对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信息沟通的内在关联给予判辨与剖释。区分网络空间中公众的不同身份即网民、网络意见领袖、网络共同体,别其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公众网络政治参与有无序与有序之别,分辨其弊利。归纳信息沟通基本特征,阐发信息沟通对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第二章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和模式进行梳理、汇总与剖析。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蒐集与梳理,明确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包括政府网站、政务双微、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商业新闻网站、个人微博等。围绕公众与政府的互动关系,从传统与现代的视角界定其沟通的模式,并总结其特征。第三章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与成效进行详细的归纳与论证。指出双方信息沟通的层次有单向沟通、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三种。特别是将网络话语表达引入双方沟通的过程分析中,即符号生产、意义争夺、秩序重建。为体现双方信息沟通的效果,在不同模式对比的基础上,从政府回应角度进行了测评,并选取了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室的调查数据作为实证支撑。第四章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问题与原因从案例分析到理论归因。就存在的问题而言,选取了近3年多起代表性网络公共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归纳的分析方法,从信息沟通主体、信息沟通过程、信息沟通平台三个方面指出相应的问题。并基于这三个方面一一阐释了相关原因。第五章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思考与建议。根据第四章的原因归纳,即沟通主体、沟通平台、沟通过程,从塑造对话——协调式沟通主体、优化效率——交互式沟通平台、完善良性——认同式沟通过程三方面一一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论文抓住民主政治是对话与沟通的实质,从信息沟通的角度对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过程、成效,以及如何规范公众有序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另一个切入点与观察点。这既能够从较完整的意义上对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也是对传统政治沟通理论在网络时代的一个拓展。此外,本论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引入话语交流方法,突出公众在信息沟通中的地位,克服了以往信息传输路径和观念传播路径忽视公共价值的局限。

李秀晗,赵国栋,曲茜美[8](2018)在《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校生关系——基于校园电子民主的大学生电子参与满意度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不仅带来了通信技术的革新,而且创造了一个开放、平等、自由的网络民主空间,衍生出电子民主发展领域。本研究在电子民主和学生参与的框架下提出校园电子民主概念,并制定了衡量基于校园电子民主的大学生电子参与满意度评估框架,采用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方法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大学生电子参与校园民主的满意度可以分为投入程度、校生互动和学校支持三个维度。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大学生电子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满意度较低,主要对校生互动和学校支持的满意度低,而自身参与的意识较强。学校支持和校生互动均对大学生电子参与的投入程度产生正相关影响。

于水,姜凯宜,徐亚清[9](2018)在《网络信访的研究主题与深化方向》文中指出从行为主体的角度来看,网络信访可分为民众的网络表达和政府网络治理两个层面。既往的网络信访及其相关主题研究逐渐形成了多元的研究方法,网络信访的实践发展日益得到重视,问题意识日益成熟。然而直接诠释网络信访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未来研究的深化方向在于如何随着实践的变化有效界定网络信访的概念,构建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以及诠释技术问题。

毛万磊,朱春奎[10](2017)在《电子治理改善政府信任的途径与策略》文中提出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新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进程,电子治理已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议题。电子治理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阶段,在变革政府管理模式的同时,也为改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笔者在回顾和梳理电子治理和政府信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治理改善政府信任的三种途径,即提高政府透明、改进服务效率和促进参与互动。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公众的政府信任,电子治理的未来发展应该坚持以提高公众满意度为核心,完善电子化信息公开,优化一站式在线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参与。

二、电子政务,电子民主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政务,电子民主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电子治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一)电子治理一般问题的研究文献
        (二)世界电子治理应用的研究文献
        (三)我国电子治理发展的研究文献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
        (二)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我国电子治理发展的一般问题
    一、电子治理的内涵及特点
        (一)电子治理的内涵
        (二)电子治理的基本特点
    二、我国电子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由传统治理走向电子政务Ⅰ
        (二)由电子政务Ⅰ走向电子政务Ⅱ
        (三)由电子政务Ⅱ走向电子政务Ⅲ
        (四)由电子政务Ⅲ走向电子政务Ⅳ
        (五)由电子政务Ⅳ走向电子治理
    三、电子治理的作用
        (一)促进管理理念的变革,实现管理体制现代化
        (二)促进电子民主的发展,增强信息透明度
        (三)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展
        (四)提高行政效率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我国电子治理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电子治理的发展现状
        (一)推进信息化发展,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二)政策相继出台,制度体系初步完善
    二、我国电子治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治理的应用问题:网络普及分布不均,信息技术落后
        (二)电子治理的服务问题:公务人员的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三)电子治理的网络环境问题:网络安全存在隐患,责任划分不清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发展我国电子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国外电子治理的发展现状及经验
        (一)国外电子治理发展的现状
        (二)国外电子治理发展的经验
    二、加快我国电子治理技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健全电子治理的体系建设
        (二)增强信息资源共享,加大对相关人员的数字化培训
        (三)制定相应法律安全政策,健全责任机制
    三、推进我国电子治理的国际化发展
        (一)我国电子治理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电子治理走向国际化的可行路径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电子民主的内涵:理想与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术导向型
    (一)政府实体型
    (二)媒介型
二、民主导向型
    (一)理想参与式民主型
    (二)终极目标型
三、反思:现实与理想的张力

(3)西安市政府网站公民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公民参与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公民参与研究的背景
        1.1.2 公民参与研究的目的
        1.1.3 公民参与研究的意义
    1.2 公民参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公民参与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公民参与的相关概念
        2.1.1 电子政务
        2.1.2 公众参与
        2.1.3 公民参与
    2.2 公民参与的相关理论
        2.2.1 协商民主理论
        2.2.2 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3章 国内电子政务公民参与发展的现状
    3.1 我国电子政务公民参与发展的历史
    3.2 我国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现状
    3.3 西安市政府网站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现状
        3.3.1 西安市政府网站电子政务建设情况
        3.3.2 调查过程
        3.3.3 西安市政府网站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现状
第4章 西安市政府网站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西安市政府网站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
        4.1.1 公民参与主题范围规范性问题突出
        4.1.2 公民参与程序完备性有待提高
        4.1.3 公民参与渠道有待扩展
        4.1.4 公民参与结果的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4.2 西安市政府网站公民参与产生问题的原因
        4.2.1 思想观念问题
        4.2.2 法律和规范问题
        4.2.3 程序执行问题
        4.2.4 监督和反馈机制问题
第5章 国内外公民参与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公民参与发展经验
        5.1.1 美国
        5.1.2 德国
        5.1.3 英国
    5.2 国内公民参与发展经验
        5.2.1 上海市
        5.2.2 广州市
        5.2.3 成都市
        5.2.4 青岛市
    5.3 国内外公民参与带来的启示
        5.3.1 完善民主制度建设是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前提要件
        5.3.2 健全法律体系是保障公民参与的强力后盾
        5.3.3 提高公民参与意识是扩大有效参与的有效途径
        5.3.4 完善监管体系是实现民主参与的必要保障
第6章 完善西安市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对策
    6.1 完善公民参与相关法律和政策
    6.2 完善公民参与的程序和可操作性
    6.3 扩充公民参与渠道和提高公民参与能力
    6.4 完善公民参与的监督与反馈机制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西安市政府网站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公众感知的在线政民互动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网络参与价值及动因
        1.2.2 电子政务演化及评估
        1.2.3 政民互动模式与政府回应
        1.2.4 网络参与效能及其评估
        1.2.5 总结与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
        2.1.1 公众感知
        2.1.2 网络参与
        2.1.3 政民互动
        2.1.4 互动效能
    2.2 相关理论
        2.2.1 公民参与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
        2.2.4 电子民主理论
    2.3 分析框架
        2.3.1 政民互动的行为基础
        2.3.2 互动过程与互动效能
        2.3.3 互动效能的内在结构
第三章 公众感知的在线政民互动效能形成机理
    3.1 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3.1.2 样本与资料来源
        3.1.3 编码分析步骤
        3.1.4 信度与效度
    3.2 政民互动的公众参与动因
        3.2.1 编码分析
        3.2.2 理论阐释
    3.3 政民互动的公众网络表达
        3.3.1 编码分析
        3.3.2 理论阐释
    3.4 互动效能的形成机理模型
        3.4.1 编码分析
        3.4.2 形成机理模型构建
        3.4.3 形成机理理论阐释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众感知的在线政民互动效能实证分析
    4.1 研究逻辑
    4.2 研究假设
        4.2.1 公众网络参与与感知满意间的关系
        4.2.2 公众网络参与与感知绩效改进间的关系
        4.2.3 公众感知绩效改进与感知满意间的关系
    4.3 数据方法
        4.3.1 数据采集
        4.3.2 变量测量
        4.3.3 分析方法
    4.4 结果分析
        4.4.1 统计描述
        4.4.2 变量检验
        4.4.3 结构模型
    4.5 结论阐释
        4.5.1 公众网络参与对感知满意的影响机理
        4.5.2 公众网络参与对感知绩效改进的影响机理
        4.5.3 公众感知绩效改进对感知满意的影响机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在线政民互动效能的案例研究
    5.1 研究假设与设计
        5.1.1 研究假设
        5.1.2 研究设计
    5.2 基于数据挖掘的互动效能分析——以泸州网络问政为例
        5.2.1 观察维度的界定及测量
        5.2.2 政民互动行为的总体刻画
        5.2.3 公众评价行为分析
        5.2.4 公众感知满意分析
        5.2.5 公众感知满意分析模型
        5.2.6 管理启示
    5.3 面向互动效能实现的行政改进——以成都网络理政为例
        5.3.1 公众感知满意与诉求解决
        5.3.2 公众感知话题领域的识别
        5.3.3 政民互动的政策分析过程
        5.3.4 基于协调会商的创议生成
        5.3.5 政府行政改进模式
        5.3.6 管理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在线政民互动效能的提升路径
    6.1 在线政民互动的发展方向
        6.1.1 政府组织的行政努力
        6.1.2 公众的网络参与体验
        6.1.3 政民商谈的互动模式
    6.2 在线政民互动的平台环境
        6.2.1 高效的信息处理
        6.2.2 完善的制度保障
        6.2.3 健全的监督体系
    6.3 在线政民互动的组织与流程
        6.3.1 政府组织跨部门合作
        6.3.2 业务处理流程优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研究贡献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我国电子民主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电子民主问题研究的背景
        二、电子民主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逻辑结构
    第四节 本文核心概念界定
        一、民主
        二、电子民主
        三、网络民主
第二章 我国电子民主的理论基础:参与式民主理论
    第一节 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内涵
        一、参与式民主的实践背景
        二、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渊源
        三、参与式民主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参与式民主与我国电子民主的契合及对其启示
        一、参与式民主与我国电子民主价值观的契合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对我国电子民主的启示
第三章 我国电子民主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其原因
    第一节 我国电子民主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电子民主的发展的历程
        二、我国电子民主的表现形式
        三、我国电子民主的运行模式
    第二节 我国电子民主发展的困境
        一、我国电子民主参与主体困境
        二、我国电子民主实施过程困境
        三、我国电子民主效果转化困境
    第三节 我国电子民主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电子民主运行环境:公共理性与共同话语的缺失
        二、电子民主运行平台:电子政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三、电子民主运行保障:相关制度安排不健全
第四章 我国电子民主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培养公民政治参与理性
        一、提高公民素养
        二、弘扬社会公共精神
        三、提高网络媒体自律
    第二节 完善电子平台体系化建设
        一、推进电子政务的集约化发展
        二、加强信息工程基础建设 缩小数字鸿沟
        三、创新政府电子治理理念
    第三节 完善电子民主法制化安排
        一、完善网络立法
        二、完善网络应急机制
        三、完善网络监管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信访的治理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思路设计
        二、技术路线图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难点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存在的难点
第二章 研究主题的学理阐释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信访
        二、治理逻辑
        三、信访的治理逻辑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借鉴
        一、理论基础
        二、理论视角与反思性借鉴
    第三节 信访治理逻辑的三重维度透视
        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制度奠基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化进程
        二、由静态化的格局转向信息时代多元复杂治理图景的变迁
        三、从群众工作的话语创设到自我调适与被动回应的并存
        四、场景变革中的制度演进与话语重构
第三章 信访治理逻辑的生成:国家政权的建构方位
    第一节 话语缘起:“自上而下”的基层调查与权益维护
        一、调查的缘起与基层的记忆
        二、《兴国调查》的历史节点与话语方位
    第二节 孕育场景:革命政权建构时期的表达与平衡
        一、权益保护的基层向度
        二、治理实践的路径形塑
        三、诉求反馈的核心承载
    第三节 制度奠定: 新中国国家政权的建构与治理
        一、从发函到“五一决定”的制度性基石
        二、全局化的治理布局与信访工作的正式起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逻辑延续: 改革开放中信访的治理功效
    第一节 话语继承: 恢复性工作与常态化治理
        一、历史事件处理的导向与恢复性举措
        二、围绕信访的战略指令与权威共识
        三、中共中央的指示工作与信访的话语愿景
    第二节 制度设计: 信访法治化的脉络
        一、改革的深入进行与信访的法治化演进
        二、围绕《信访条例》的法治化探索
        三、信访法治化的世纪回望与治理定位
    第三节 场景适应: 深化变革中的信访信息化
        一、信访信息化的先导与萌芽
        二、信访信息系统的规范化设置与技术革新
        三、信访信息化的路径探索与多元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访的治理逻辑的断裂性
    第一节 制度设置的割裂化与单向性
        一、信访沟通机制的割裂化
        二、非制度化参与的心态根源与结构性影响
    第二节 场景变革的分化趋向与问题输入
        一、多元信访主体的演化逻辑与活动方式的复杂样态
        二、风险孕育的未知性与趋向的不确定化
        三、多元复杂的问题输入
    第三节 话语传承的现实偏移与实践张力
        一、语言表达的偏移与共识规范的消解
        二、价值偏移的技术化与话语统合的失效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访治理逻辑的断裂成因
    第一节 信访制度预期与治理实践的失衡
        一、过度化的制度承载与权力依赖
        二、单向化绩效考评与非制度化的信访活动
    第二节 信访场景的多元样态与风险趋向
        一、风险的记忆之场与持续演化
        二、风险的网络样态与场景叠加
    第三节 话语向度的多维化与失效性
        一、价值样态的多样化与分割性
        二、话语传统的向度变革与延续瓶颈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围绕信访治理逻辑的方向性论争
    第一节 扩权论: 局部性扩张与法治化瓶颈
        一、围绕信访的治理诉求与认知误区
        二、科层的拓展化与身份的有限性
    第二节 取消论: 效能的边缘化与场景的偏差性
        一、现实治理效能的边缘化误区
        二、错位化的场景判断与认同困境
    第三节 调整论: 话语与变革之间
        一、多重交织与调整之困
        二、有限调试与转型阵痛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信访治理的逻辑转向: 传承与定位
    第一节 场景变革: 风险坐标与治理契机
        一、风险的同质化与转向的可能性
        二、治理观的场景反思与变革契机
        三、治理契机的节点与社会日常的承载
    第二节 制度承载: 法治的权威与包容的格局
        一、在法治框架内实现信访的制度定位
        二、在深刻变革的场景中确立包容性制度导向
    第三节 话语向度: 群众路线与公平正义
        一、群众路线传统的整体性功能
        二、公平价值的合理赋予
    本章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7)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一)研究问题与框架结构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政治沟通理论
        (二)社会互动理论
        (三)公民参与理论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一)信息沟通与政治沟通
        (二)公民与公众
    六、研究创新
第一章 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信息沟通
    第一节 “公民”到“网民”: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另类身份
        一、构成中的历史现象——网民
        (一)结构与分类
        (二)网民政治参与特征
        二、政治精英——网络意见领袖
        (一)来源
        (二)网络意见领袖政治参与特征
        三、新型政治参与主体——网络共同体
        (一)网络社群与网络社团
        (二)网络共同体政治参与特征
    第二节 秩序与自由:无序与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一、有序与无序
        二、无序网络政治参与
        (一)特征
        (二)表现
        三、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一)原则
        (二)适度把握“有序”
    第三节 规范与桥梁:信息沟通与公众网络政治参与
        一、信息沟通的特征
        二、信息沟通促进公众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一)有利于维系公众和政府的良性互动
        (二)有利于解决社会危机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二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与模式
    第一节 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平台
        一、网络平台对于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的促进
        (一)促进信息沟通的常态化
        (二)促进信息沟通的深入化
        (三)促进政治权力的阳光运作与交往理性的实现
        二、网络信息沟通平台的类型及特征
        (一)政府网站
        (二)网络问政平台
        (三)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
        (四)政务双微
        (五)商业新闻网站
        (六)个人微博
    第二节 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模式
        一、传统信息沟通模式
        (一)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视角
        (二)传播论的视角
        (三)政治传播的视角
        (四)传统信息沟通模式评价
        二、现代科技信息沟通模式
        (一)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模式
        (二)“传播——回应”模式
        三、传统与现代信息沟通模式之比较
        (一)沟通特征
        (二)沟通渠道
        (三)沟通成效
第三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与成效
    第一节 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的层次
        一、信息沟通的单向输出
        (一)内输出
        (二)外输入
        二、信息沟通的双向互动
        三、信息沟通的多向互动
    第二节 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的过程
        一、沟通主体角色与互动关系
        (一)角色定位
        (二)互动关系
        二、话语表达与信息沟通过程
        (一)话语、话语表达与话语权
        (二)公众网络话语表达关注的主题
        (三)公众和政府的网络话语互动
        三、网络意见领袖与信息沟通过程
        (一)网络意见领袖的地位与作用
        (二)网络意见领袖和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
        (三)网络意见领袖和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
    第三节 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成效
        一、信息沟通成效的测评维度
        (一)基于媒介信息传播效果的角度
        (二)基于信息与反馈综合的角度
        (三)基于政府回应的角度
        二、信息沟通成效的标准选择及实证分析
        (一)标准选择
        (二)实证分析
第四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问题及原因——基于近几年网络公共事件的分析
    第一节 网络公共事件的案例选取与研究设计
        一、网络公共事件用于分析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的可行性
        (一)“过程——事件分析”与网络公共事件
        (二)案例选择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发现
        (一)文本的归纳分析
        (二)网络公共事件过程分析与研究发现
        (三)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和政府信息沟通梗阻的原因
        一、信息沟通主体因素
        (一)信息掌控的非对称性
        (二)权力距离的差距
        二、信息沟通平台因素
        (一)政府网络施政平台沟通功能的不足
        (二)微博沟通功能的不足
        (三)商业新闻网站沟通功能的不足
        三、信息沟通过程因素
        (一)信息输入——输出的不对称
        (二)信息解码的不对称
    第三节 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梗阻的消极影响
        一、无法形成多元合作的治理主体关系
        (一)政府与公众
        (二)政府和新媒体
        (三)新媒体和公众
        二、造成政府公信力的流失
        三、引发线上——线下非理性行为的连环效应
第五章 网络政治参与中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 塑造对话——协商式的沟通主体
        一、公开到服务: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与政府数据开放
        (一)从政府信息公开到政府数据开放
        (二)提升政府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二、抗争到协商:新型沟通主体关系的构建
        (一)公众网络政治参与与抗争性行为
        (二)协商的根本动力——信任
        (三)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和政府的信任关系
        三、协商到治理:信息沟通各方的多元治理
        (一)加强沟通各方的主体建设
        (二)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
    第二节 优化效率——交互式的沟通平台
        一、媒介使用与政治信任
        二、完善信息沟通的渠道建设
        (一)规范自媒体与政务新媒体的良性发展
        (二)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三)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
        (四)加强政府网站建设
        (五)推进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
    第三节 完善良性——认同式的沟通过程
        一、加强信息沟通的制度化建设
        (一)加强和完善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立法
        (二)整合与吸纳网络民意
        (三)区分与规范公众的网络表达
        (四)促进与提升公众网络政治参与效能
        二、促进政府回应体系的构建
        (一)明确政府回应的制度化
        (二)考虑建立不同利益者的回应策略
        (三)尊重网络舆情的回应规律
        (四)加大政策解读回应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校生关系——基于校园电子民主的大学生电子参与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述评及理论基础
    (一) 高校校生关系
    (二) 电子政府与电子民主
    (三) 大学生电子参与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 信效度检验
    (二)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 相关性分析
        1. 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大学生电子参与满意度的影响
        2. 学校支持对学生投入程度的影响
        3. 校生互动对学生投入程度的影响
四、结语

(9)网络信访的研究主题与深化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信访的概念辨析与研究内容
    (一) 网络信访的概念辨析
    (二) 网络信访的研究内容
二、网络信访主题的研究进展
    (一) 多元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二) 研究聚焦实践发展
    (三) 问题意识逐渐明确
        ⒈民众网络表达的权益保护功能
        ⒉网络信访的运行机制
        ⒊网络信访行为的价值导向
三、网络信访研究的深化方向
    (一) 网络信访概念内涵与表现形式的有效诠释
    (二) 网络信访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意识
    (三) 网络时代的技术影响问题

(10)电子治理改善政府信任的途径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府信任:一个互联网时代亟待加强研究的话题
二、电子治理:改善政府信任的新技术途径
    (一) 电子治理的概念与范畴
    (二) 电子治理改善政府信任的途径分析
        1. 提高政府透明
        2. 改进服务效率
        3. 促进参与互动
三、电子治理改善政府信任的相关策略
    (一) 完善电子化信息公开, 提高政府透明度
    (二) 优化一站式在线服务, 改进服务效率和效益
    (三) 大力发展电子民主, 促进公众参与和互动
    (四) 以提高公众满意度为中心, 加强电子治理建设
四、结论与展望

四、电子政务,电子民主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电子治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威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电子民主的内涵:理想与现实[J]. 赵玉霞. 行政科学论坛, 2020(02)
  • [3]西安市政府网站公民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贺文清. 西北大学, 2019(04)
  • [4]基于公众感知的在线政民互动效能研究[D]. 王峥嵘. 兰州大学, 2019(08)
  • [5]我国电子民主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D]. 刘彦彦.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信访的治理逻辑研究[D]. 徐亚清.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7]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公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研究[D]. 李章程. 苏州大学, 2018(07)
  • [8]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校生关系——基于校园电子民主的大学生电子参与满意度研究[J]. 李秀晗,赵国栋,曲茜美. 高教探索, 2018(02)
  • [9]网络信访的研究主题与深化方向[J]. 于水,姜凯宜,徐亚清. 电子政务, 2018(01)
  • [10]电子治理改善政府信任的途径与策略[J]. 毛万磊,朱春奎. 行政论坛, 2017(06)

标签:;  ;  ;  ;  ;  

电子政务,电子民主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