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将放开粮食收购价格(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郑川[2](2019)在《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文中认为近年来,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市场机制中的价格改革,尤其是农产品价格政策改革。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2019年初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问题”,依然将农产品价格政策放在了重要位置。如何让市场在农产品价格上发挥正确的作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是当前中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关键所在。然而,当今国际大宗产品价格大幅震荡,国内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且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对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值得探讨。因此,基于我国国情,正确理解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实施背景、历史演进、政策效果,可以使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更好的扬长避短,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价格政策对我国带来的正面效应,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包括:一是研究中国从古至今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探索、当代政策的效果,以及国外政策的对比。二是梳理我国农产品政策的问题,探索政策改进的可能性。三是优化农产品市场价格政策,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必要参考。本研究针对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受之影响的农民收入波动、国家粮食安全和市民消费成本上升等问题,在探索国内农产品价格政策演进的基础上,研究国家和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具体结构:首先,提出当前世界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下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总结学者在农产品价格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随后,研究中国古今在农产品价格政策上进行持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方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价格支持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同时,选取发达、中等发达国家为对象,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农产品价格政策实行的背景、产生和发展。最后,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和具体优化建议。为达到研究目标,本研究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定量分析法,通过双重差分法建立模型,分析我国农产品中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效果;选取数据交络模型方法计算农业补贴的政策效果。二是通过历史分析法,深入分析中外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背景、产生原因、目的、产生过程、框架体系、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三是政策分析法,探索价格调控政策产生的原因,评价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效果,对国内外政策进行筛选,以探索新的政策方案。四是以比较法,从中国古代与当代之间、国外国家之间、中外之间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从而为系统、全面理解政策、改进政策提供有益启示。五是采取机制设计法,通过设定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总体目标,把价格调控政策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最终寻求适合我国现阶段农产品价格调控目标的最佳政策组合。主要结论包括:一是充分肯定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原创性的古代理论和实践,以及当代政策的斐然成果。通过梳理中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历史演进,我们发现,中国在农产品价格管理上形成了一系列原创的理论,也形成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稳定农产品价格和保障主粮供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政策。前者是理论的一般,后者是理论应用。这些中国原创的理论、方案、政策在农业价格管理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需要我们继承、发展,推陈出新,也给后人这样的一些启示。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只有根植于中国实践的原创性理论发展,才能为经济学发展做出中国人的应有贡献;只有通过政策体系的连续调整与边际改进,才能实现中国粮价的持续稳定;从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外市场变化中找准定位,完善政府定价,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走向新的辉煌。二是通过定量方法评价发现,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实施的8年间,确实显着提高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玉米价格。由于主产区农民收入中的一半以上来源于玉米,玉米价格的提升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该政策对玉米价格提升幅度为每50千克8.084元,以2015年为例,可使农民增收161亿元。增收会极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粮食产量来看,我国2015年粮食总产量比2007年增加了1.19亿吨,主粮玉米增产0.72亿吨,占粮食增产的六成。玉米产量的增加对于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连增”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临时收储政策的持续实施,我国玉米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包括玉米市场价格被扭曲等问题。三是我国实行的农业补贴是非常有效的,但存在效益递减的趋势。综合效率均能达到0.9以上,说明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的相继推出和额度的增加,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补贴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开始减弱,政策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下滑程度并不明显。各年度农业补贴在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益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未来的政策调整中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整和细化,提高财政补贴效率,包括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功能,以及分区域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四是国外价格政策方向调整较大。通过分析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经验,以及巴西等典型中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发现国外农业补贴程度不降反增。政策方式从价格补贴转向收入补贴,政策目标从生产支持转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政策对象从高保护普惠政策调整为支持创新、专用性、高附加值和多元化的农产品。五是加强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要理顺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制定政策时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分层次安排制度。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做到四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平衡,核心和关键是保障粮食供给与价格稳定。要统筹各项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按照WTO农业规则,逐步削减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程度,转向收入补贴政策。价格支持以价补分离形式开展,支持价格损失保障补贴,以市场为主、国家政策为辅开展定价。补贴政策以支持地力保护、藏粮于地的政策目标为主。要逐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挥市场主体活力,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优势,推动我国农业稳步向前发展。主要的创新点和见解:一是补充农产品价格政策在历史研究上的不足。指出中国在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上的重要地位,通过梳理我国价格管理的历史演进,验证中国在农产品价格管理上形成的一系列原创理论,以及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稳定农产品价格和保障主粮供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政策。具体政策包括轻重理论、平籴论、常平仓、青苗法等原创性政策。二是从农产品价格的角度丰富国家理论和市场理论。由于农产品价格政策过度干预市场容易产生市场紊乱和调控时滞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制定政策时就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对农产品价格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对象进行研究,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与市场的理论关系。将市场与国家放在同一层次研究两者关系,在经济运转中本质上研究政府与企业、家庭、个人的关系。三是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提出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建议。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做到四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平衡,核心和关键是保障粮食供给与价格稳定。要统筹各项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逐步削减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程度,转向收入补贴政策。需要逐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提高价格竞争力。
耿仲钟[3](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许婷[4](2018)在《工业化视角下我国1949年以来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工农关系上,通过“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政策倾斜,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工业化阶段,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面临粮食产量增长缓慢,农民增收乏力的形势,工农业关系发生变化,“工业反哺农业”成为新的政策选择。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伴随着工业建设的推进和城市用地的扩张,农村劳动力的加速转移,以及工业化带来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工农业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粮食安全形势面临新的挑战,粮食安全政策也随之变迁。本文旨在通过工业化视角,梳理1949-2016年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变迁过程,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工业化对于粮食安全,以及对粮食安全政策制定的影响,尝试寻找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的路径和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总结工业化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的整体影响。并结合当下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工农、城乡关系呈现新特点,展望未来的粮食安全政策。根据以上研究思路,论文划分为四个部分对研究成果进行阐述。第1章和第2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创新点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概念、理论基础进行辨析。第3章和第4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分为四个历史阶段阐述我国粮食安全政策,以及工业化对于相应历史阶段粮食安全政策的影响。第5章总结工业化对于粮食安全供给和需求的影响,进而分析对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影响。经过上述三个部分的阐述与梳理,论文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对未来粮食安全政策制定提出展望。
李国祥[5](2016)在《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沿革的历史回顾与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是政府及其市场主体在粮食价格水平决定中的作用机制。改革开放前,政府影响力在我国粮食价格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变迁以不断调适政府对粮食价格水平决定的影响力为主线,经历了从政府直接控制价格水平到间接影响价格水平形成的转折。总体而言,在粮食供求关系偏紧时,往往通过政府强势的价格影响力来实现粮食增产,而当粮食供求关系偏松时,政府强势影响价格的弊端就会累积性呈现。从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及其调整来看,我国一直没有找到粮食供求关系偏松状况下有效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未来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关键是政府在粮食价格水平决定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而不是放任粮食市场自发形成价格,否则我国粮食市场过度波动难以避免,粮食生产长期稳定发展难免受到影响。
郭志广[6](2013)在《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研究 ——从冲突到一致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与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不断进行转移的制度因素。在这些制度变迁的激励下,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农民从传统的粮食种植业转移到城镇(农村)的非农产业部门进行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是农民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对家庭劳动力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重新配置,是农民在市场条件约束下的理性选择。劳动力转移一方面有利于缓解我国粮食种植中存在的“内卷化”倾向,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但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的选择性特征,这种转移实质上是一种农村资源的单向流动,使得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呈现出老龄化、低素质化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对未来国家粮食安全形成了潜在威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国家粮食安全到底是一致的还是冲突的?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劳动力转移与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机统一成为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劳动力外流实质上是一种农业生产资源的单向流动,在没有相应的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替代的情况下,显然会造成粮食产量的下降,不利于国家整体粮食安全。但过多的劳动力拥挤在有限的土地上,也无法提高农业生产率,也不利于农民的增产、增收,当然也无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城镇化把过多的农业人口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减少种粮农民的数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国家粮食安全的矛盾也只有通过粮食生产要素间的要素替代来实现。对地区层面,应考虑不同地区禀赋差异,在国家整体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从生产与贸易两个维度来维护地区粮食安全。当然,对于任何地区而言,粮食自给率越高,则该地区的粮食安全程度越高,但由于地区间的禀赋差异,如果一味地强调每一地区都实现粮食的自给,则会造成效率损失与资源浪费。而粮食安全的微观层面,则主要强调粮食消费个体的粮食获得能力,只有提高粮食消费个体的收入水平才能保障个体的粮食安全。对于微观层面的粮食安全,其着重点是城乡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这一部分人群粮食安全保障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提高其收入水平,为其保障自身粮食安全创造物质条件。粮食安全涉及宏观层面的“买得到”与微观层面的“买的起”,本文从粮食安全的这两个维度出发,考察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的一致与冲突,寻找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从“冲突”到“一致”的路径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上世纪开始的以家庭承包制为主体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决了我国粮食长期供给不足的问题。进入了90年代,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出现了农民“卖粮难”问题,同时由于其它产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农业发展调整阶段。该阶段的核心问题已经由重视粮食生产转移到增加农民收入上。但对于中国特殊的国情而言,农业的基础地位还很不牢固,粮食安全这根弦还丝毫不能放松。因此,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实质上进入了农民增收与粮食问题并重的阶段。在该阶段下,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方面,劳动力转移缓解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为开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农民外出务工、进入到其它产业就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的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种单向的“选择性”转移,这种农业生产资源的单向流动,对农村劳动力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有超过60%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经转移出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形成了“五鬼”搞农业的尴尬局面。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如何改变这种农业生产资源的单向流动的局面,无外乎是通过提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但通过提高粮食价格这种方面,政府作为粮食需求主体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政府在与其它粮食需求主体的博弈过程中,最终形成都是采取低价策略的纳什均衡,而且在WTO背景下,单纯提高粮食价格也使得粮食需求主体增强从国际市场获取粮食的动力,也就是说通过提高粮食价格的方式来增加农民种粮比较收益的可操作空间非常有限。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增加种粮补贴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种粮比较收益。但补贴的发放取决于中央政策支持与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在当前情况下,产粮大省一般是工业弱省和财政穷省,产粮大县的财政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财政支付能力极大限制了对种粮的补贴力度,而且这种补贴通过流通领域进入到了主销区,主产区粮食补贴的积极性不高。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DEA分析法对中国粮食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中国粮食产量不断上升,但中国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出现增长,甚至还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国家粮食安全的一致与冲突并存,如何使两者从冲突走向一致,其根本要点在于通过生产要素的对流和区际的贸易合作。本文从主产区与主销区的要素禀赋差异出发,探讨两种地区在粮食安全上的不同目标取向,并对我国各地区的粮食生产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粮食市场改革初期与当前时期各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实证分析,中国粮食生产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专业化趋向。粮食主产区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越来越明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使得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要使主产区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基石的重任,必须从微观层面提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使种粮收入至少不低于从事其它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这就要求主产区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通过减少粮食种植业从业人数,提高种粮劳动生产率,实现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对于主销区而言,应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并以此来推动主销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并带动主产区劳动力转移,为主产区粮食生产创造条件与市场,以区域间的粮食贸易来实现自身的粮食安全。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粮食安全从冲突到一致需要一定的制度安排,本文从要素对流的角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调整、粮食产销区利益关系协调、中央粮食政策支持、土地流转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徐群[7](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熊万胜[8](2012)在《体系中的秩序—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思考的问题是: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市场秩序的最终反映是价格的稳定,但价格的背后是市场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笔者发现,在我国的粮食市场中,一些新型的社会结构因素已经形成,这些新的结构因素对价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用“体系”一词来概括新出现的社会结构。所谓“体系”指的是社会系统结构在权力与资源分布上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通常是一种中心—边缘结构。粮食市场体系是一个粮食生产、经营和管理主体之间的多层次多维度的中心—边缘体系,包括中心结构、中间结构和边缘结构。粮食市场体系的中心结构是国家管理粮食工作的科层体系;中间结构主要是由储备粮系统、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各种规模的粮食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构成;边缘结构则由未能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的农民集体、基层农业服务部门、中小粮食企业、个体户和种粮农户组成。在体系的内部,中心结构、中间结构与边缘结构之间存在主从关系,这种主从关系逐渐被制度化了。体系的出现是粮食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在粮食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市场稳定与粮价放开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其中,市场稳定是粮价放开的前提,构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是体系的形成使得这对矛盾的化解成为可能。在粮食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央集权化、市场统一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是同步发展的,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从实现市场统一的目标出发,可以认为粮食市场化改革存在两种路径,在2001年以前,实施的是以地方为重心的市场统一化方案,但改革遭到了失败,于是,中央转向了强化中央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中央级国有企业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控制能力,并通过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产权改革,有效地瓦解了地方的政企合一关系。在粮食市场化的过程中,与粮食产业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得到了保留,其上层还在强化宏观调控机制的过程中得到了强化,它们形成了粮食市场体系的中心结构。新出现的那些中央级国有粮食企业以及相关企业构成了粮食市场体系中间结构的上层部分。随着国家财政支农力度的增大,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对于民营粮食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政府与民营龙头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关系。这些民营龙头企业和在改革中保留的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一起构成了粮食市场体系中间结构的中下层部分。在国家专注于推动粮食市场化特别是强化市场的统一性的过程中,乡村社会中的那些微小的生产经营主体和最基层的农民集体逐渐地被边缘化,它们成为粮食市场体系的边缘结构。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以后,市场经营的风险大增,各种新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境同时趋于恶化。更为重要的是,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依靠基层组织发动农民,越来越转向了指望企业与个体户带动农户。这个根本转变使得农户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越来越深刻地受到权力与资本的联合控制。体系对龙头企业和粮食经纪人的扶持,在短期内可能是帮助了农民,但长期地看,也排挤了组织经营农户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组织承包农户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与此同时,小规模的承包农户向适度规模的经营农户的自发升级通道还存在障碍,经营农户在与雇佣农场的竞争中也不占优势。结果,农业家庭经营制度——作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的前途日趋模糊。体系的形成与运作对于粮食价格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有三个层面,第一,体系内部各要素的完整,使得不同部分之间可以相互支撑,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系统的基本功能;第二,体系内主体间关系的制度化,使得粮食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成为有序和稳定的;第三,体系促进了供需平衡。因为,在粮食供应略微偏紧和体系结构还比较完整的前提下,有关部门确实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来刺激生产,而且可以大致地预见这种投入的增产效果。依托粮食自给政策、储备粮系统、全国批发市场和其它国有粮食企业,体系结构对于流通的控制能力是强大的。近十年来,我国粮价避免了大起大落,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与体系的形成是有关系的。体系的出现带来了粮价的稳定,但是,体系自身却是不稳定的。如果体系沿着既有的逻辑继续强化自身,有可能威胁体系自身的可持续性。因为,体系的形成不完全是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出于多种行动者的自主行动的复合作用,它整体上必然是无意识的,它的稳定也具有偶然性。进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果需要自觉地对体系进行改进,那么,这种自觉改进的方向是什么?
王薇薇[9](2011)在《基于效率视角的粮食流通主体利益协调及政策优化研究》文中提出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4645万t,比上年增产2.9%,实现连续7年增产,国内粮食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粮食流通体系不健全;粮食供求区域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主产区售粮难、价格低迷等“增产不增收”现象时有发生;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利益分配失衡,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产区原粮与销区成品粮差价过大,生产者与消费者剩余受损等。以上诸多因素已经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粮农生产积极性不高、粮食储备成本上升、粮食主销区抗风险能力减弱等,中和了连年粮食增产带来的国家粮食安全系数的提高。粮食流通是社会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粮食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从目前粮食市场利益分配来看,中间商已经成为整个粮食产业链中最大的利益群,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则有减无增。因此,为增加粮农收入、稳定粮食生产、平抑市场粮价、保障消费者利益,急需对粮食流通市场进行有效管控、协调粮食流通市场各主体利益分配。本研究在保护国家粮食安全背景下,运用微观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方法,从流通效率视角研究粮食供应链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首先,构建双层市场模型分析粮食流通市场各主体利益协调方式,探寻影响粮食流通市场效率提升的深层次原因。其次,运用调研数据从实证角度测算粮食流通企业交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当前粮食流通市场交易效率、经营效率高低。最后,在综合理论论证与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设计符合我国粮食生产、流通实际的协调粮食流通市场各主体利益的政策体系。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我国粮食流通市场现状研究。在粮食生产能力渐趋稳定、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双重推力下,我国粮食供需安全的重心逐渐由总量安全转为依靠流通的区域供需安全。依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实现粮食流通安全的根本在于协调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现阶段,我国粮食流通市场主体利益协调尚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这种不成熟不仅体现在数量方面,还体现在利益主体的经济实力上;二是粮食购销市场与粮食生产协调不力,表现为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分配失衡;三是政府政策目标与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化运行存在冲突,需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粮食流通体制调控措施。第二:粮食收购市场各主体利益协调的经济学分析。运用双层市场模型分别探讨粮食收购市场中粮农、私营粮商、国有粮食收购企业等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并剖析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综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收购的粮食数量与其交易效率成正比,即企业交易效率越高(MG、M(?)越小),其可获得的粮源越多;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是协调粮食收购市场各主体利益、稳定市场秩序的突破口;理论上,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粮食销售市场各主体利益协调的经济学分析。该部分首先以粮食销售市场中粮食所有权的流转为线索探讨市场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然后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分别分析市场粮源充足和市场粮源不充足两种情况下阻碍粮食跨区域流通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①在具有买方市场性质的粮食销售市场中,向粮食主销区提供粮食的大型粮食购销企业为了支付较少的交易费用往往倾向于降低粮食交易量;②在具有卖方市场性质的粮食销售市场中,随着粮食交易量的增加,充当粮食需求方的私营粮商支付的边际交易费用不断增加,其最终将拒绝购买更多的粮食,阻碍市场交易的完成。由此可见,促进两种情况下粮食交易顺利完成的切入点都在于降低粮食购销企业的交易费用。因此,降低购销企业的交易费用、提升企业交易效率是促进粮食在产销区之间顺畅流通的关键。第四:粮食流通企业交易效率测算及分析。该部分采用萨缪尔森的“冰山交易费用”模型推导出仅考虑商品价格因素的交易效率计算模型,用以测算湖北省21家粮食流通企业2006年到2008年三年间的交易效率。通过比较企业间交易效率值、企业年际交易效率波动、享受政策优惠企业的交易效率变动,得出如下结论:粮食流通行业整体交易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在不断提升,但是尚处于不稳定的曲折性提升中;企业之间的交易效率差距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但是单个企业交易效率的提升缺少稳定性,与行业整体交易效率水平的提升不协调;政府对个别粮食购销企业的优惠政策并未对其交易效率的提升产生明显的积极作用。第五:粮食流通企业经营效率测算及分析。运用DEA方法测算湖北省21家粮食流通企业从2006-2009年度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值。测算结果表明:多数粮食流通企业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且企业对要素配置的优化过程比较随意;政府针对部分企业的政策优惠措施对行业效率影响力较小;政策倾斜和优惠有助于受惠企业效率的全面提升,但是这种正面影响缺乏持续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粮食流通行业内企业之间的差距逐年拉大,包括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粮食流通行业内基于技术效率增加的生产是可持续的,但是规模效率却呈逐年下降的态势;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是增强的,但是这种趋势并不稳定。第六:粮食流通市场政策体系设计。综合前文研究,文章从市场主体利益协调保护角度设计了中国粮食流通市场政策体系,并对粮食流通市场硬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王耀鹏[10](2011)在《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流通是连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粮食流通对保持粮食供需在总量、区域、品种和时间上的基本平衡,保证粮食供应、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引导合理消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外,粮食流通还对促进种粮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粮食生产,加快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粮食流通支持政策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粮食基础地位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作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理论依据,并对其进行论述,同时阐述了我国实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特殊性,总结了国外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经验及启示。在此基础上,将粮食流通政策按照收购、储备、批发、运输、加工、零售6个环节和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科技、信息4个领域共10个方面,分别对其支持现状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理顺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关系并合理确定中央储备粮规模,建立县级粮食储备和成品粮储备制度,增加植物油储备数量;主动扶持国有粮食企业消化政策性和经营性财务挂账;支持加工企业直接入市从种粮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直接对低收入等困难群体发放成品粮油补贴,取消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粮油补贴无差别发放政策;制定全国统一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对“北粮南运”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建立原粮质量干预制度,加强粮食应急供应质量检验能力建设;保证粮食流通科技经费投入和研究时间;整合现有粮食信息系统,建立起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对称、开放的信息服务系统。根据实际情况,排列出了上述10个方面的支持顺序。粮食收购价格既对种粮农民增收、发展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又是粮食流通起点即收购环节的主要内容。本文对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进行了重点分析,从粮食的弱质性及其供求变化的“蛛网效应”和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国家需要的角度,解释了实施粮食价格支持的依据和合理性,运用供求模型对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分析了由此给粮食生产者、消费者以及政府带来的福利损益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产生的积极效应进行总结,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最低收购价制定不科学和品种、地区差价不合理;预案公布不及时;执行主体和具体委托收储库点关系不顺等。最后,提出了改进最低收购价政策建议: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提前公布最低收购价政策;取消收购数量限制;在执行政策中引入竞争机制和理顺监督关系等。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全国粮食流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者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针对该省存在的大豆等粮食生产基础薄弱、粮食流通环节补贴不到位、基础设施落后、粮食外运能力不足、加工业发展滞后、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发挥受限、粮食风险基金缺口较大等问题,分别提出了改进建议,主要包括:将大豆列入最低收购价范围并提高保护价水平;改变补贴方式,加大对粮食加工转化支持力度;建立粮食产销区之间利益协调机制的4种具体模式等。在上述分析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把粮食流通环节和流通领域10个方面细分成23项重点支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排列出了支持的先后顺序和每项内容对应的财政、信贷、税收等具体支持方式,从而构建起了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提出实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11项保障措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流通管理机构建设,理顺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信贷资金支持方式,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大力促进粮食产销衔接,发展粮食现货和期货交易,加快粮食流通法制建设,加强监督检查。
二、上海将放开粮食收购价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将放开粮食收购价格(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农产品 |
1.2.2 价格 |
1.2.3 农产品价格政策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影响因素 |
1.3.2 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发展 |
1.3.3 农产品价格政策评价 |
1.3.4 研究评论 |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1.5 创新点及不足 |
1.5.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中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理论和政策演进 |
2.1 农产品价格管理的中国古代理论及政策演进 |
2.1.1 古代理论演进 |
2.1.2 古代政策与方案 |
2.2 农产品价格管理当代理论和政策的形成 |
2.2.1 当代理论发展 |
2.2.2 当代政策实践措施及成果 |
2.3 我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理论与政策的启示和改进建议 |
2.3.1 基于中国实践的原创性理论,为经济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2.3.2 只有通过政策体系的边际改进,才能实现粮价的持续稳定 |
2.3.3 完善政府定价,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走向新的辉煌 |
第3章 当代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效果评价 |
3.1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效果评价 |
3.1.1 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
3.1.2 建立模型 |
3.1.3 实证分析 |
3.2 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研究 |
3.2.1 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 |
3.2.2 模型构建 |
3.2.3 实证分析 |
3.3 结论与政策优化措施 |
3.3.1 妥善处理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
3.3.2 市场化方向改进支持政策 |
3.3.3 补贴政策应发挥社会综合功能 |
3.3.4 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发挥市场活力 |
第4章 国外农产品价格政策分析 |
4.1 各国政策体系发展和构成 |
4.1.1 美国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2 欧盟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3 日本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4 韩国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5 巴西农产品价格政策 |
4.2 政策分析 |
4.2.1 国外农产品价格政策的特点 |
4.2.2 政策趋势 |
4.3 对我国的启示 |
4.3.1 调整政策的方向 |
4.3.2 分类改革价格支持政策 |
4.3.3 加强政策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持 |
4.3.4 加大对产业链各政策对象的支持 |
第5章 农产品价格政策建议 |
5.1 农产品价格政策主要问题 |
5.1.1 政策理论的缺陷 |
5.1.2 政策目标的局限性 |
5.1.3 政策制定的不足 |
5.1.4 制度执行的漏洞 |
5.1.5 政策实施效果的问题 |
5.2 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 |
5.2.1 理顺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
5.2.2 创新价格政策体制机制设计 |
5.2.3 提高农产品价格内生竞争力的制度设计 |
5.3 政策实施具体建议 |
5.3.1 价格支持政策 |
5.3.2 农业补贴政策 |
5.3.3 加强金融支农制度的作用 |
5.3.4 统筹使用贸易政策 |
5.3.5 提高农业内生竞争力 |
5.3.6 配套制度保障措施 |
参考文献 |
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工业化视角下我国1949年以来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粮食安全概念研究 |
1.2.2 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 |
1.2.3 粮食安全政策研究 |
1.2.4 工业化进程中粮食安全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 |
2.1 工业化及其与农业的关系 |
2.1.1 工业化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
2.1.2 工业化进程及其基本模式 |
2.1.3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共生与寄生 |
2.2 粮食安全的多维视角 |
2.2.1 粮食属性的研究 |
2.2.2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
2.2.3 粮食安全政策 |
2.3 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供求 |
2.3.1 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 |
2.3.2 1949年以来我国的粮食供给情况 |
2.3.3 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供求波动轨迹 |
第3章 1949-1978年我国粮食安全政策 |
3.1 1949-1952年:增加粮食供给 |
3.1.1 土地改革政策 |
3.1.2 自由购销政策 |
3.1.3 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安全政策的经验和启示 |
3.2 1953-1978年: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工业化提供积累 |
3.2.1 以农支工的客观原因 |
3.2.2 农业合作化与统购统销政策 |
3.2.3 1959-1961年“饥荒” |
3.3 1949-1978年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政策的影响 |
3.3.1 工业化积累阶段:“开源” |
3.3.2 工业化启动阶段:“开源”与“节流”并举 |
3.3.3 1949-1978年工业化影响粮食安全政策评价 |
第4章 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安全政策 |
4.1 1979-2000年:市场化改革保障粮食总量平衡 |
4.1.1 生产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4.1.2 粮食流通政策——双轨制 |
4.1.3 粮食流通政策——市场机制 |
4.2 2001年至今:构建粮食安全战略体系 |
4.2.1 粮食安全新形势:从“吃饱”到“吃好” |
4.2.2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确立 |
4.2.3 新加坡和印度粮食安全政策的启示 |
4.3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政策的影响 |
4.3.1 1979-2000年:工业化与粮食安全协调推进 |
4.3.2 2001年至今:工业化催生粮食安全政策变革 |
4.3.3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影响粮食安全政策评价 |
第5章 粮食安全政策变迁分析 |
5.1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供给的影响 |
5.1.1 工业化减少耕地面积 |
5.1.2 工业化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 |
5.1.3 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 |
5.2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需求的影响 |
5.2.1 工业化减少居民口粮需求 |
5.2.2 工业化增加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需求 |
5.3 工业化视角下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的逻辑线索 |
5.3.1 我国工业化不同阶段粮食安全政策选择 |
5.3.2 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特点 |
5.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粮食安全政策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5)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沿革的历史回顾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内涵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沿革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牌价机制间接影响粮食市场价格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决定粮食价格水平 |
(三)改革开放初期政府计划价格对粮食价格形成的影响 |
(四)粮食价格双轨制下政府影响粮食价格形成的探索 |
(五)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最低保护价的探索 |
(六)收购市场放开后政府影响粮食价格形成的探索 |
四、改革和完善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几点思考 |
(一)始终要保持政府对粮食价格形成的影响力 |
(二)政府影响粮食价格形成的目的应是避免粮食生产萎缩 |
(三)政府有效影响粮食价格形成需要改革创新收储制度 |
(6)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研究 ——从冲突到一致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1.5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可能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分析框架与文献综述 |
2.1 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 |
2.1.1 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模型 |
2.1.2 国外相关劳动力转移理论评述 |
2.1.3 劳动力转移的国内现实考量 |
2.1.4 农村劳动力流动、外流、迁移和转移的界定 |
2.1.5 农业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 |
2.1.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 |
2.2 粮食安全理论综述 |
2.2.0 粮食安全概念的界定 |
2.2.1 农业发展阶段论 |
2.2.2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
2.2.3 中国粮食安全的测度 |
2.3 劳动力流动与粮食安全 |
2.3.1 农村劳动力外流现状 |
2.3.2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效应 |
2.3.3 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 |
2.4 国内文献评述 |
2.4.1 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比较成熟 |
2.4.2 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侧重于宏观层面 |
2.4.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结合专题研究较少 3.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 |
3.1 人口流动制度变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3.1.1 农村经济改革起始阶段(1978—1991年) |
3.1.2 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及完善阶段(1991—1999年) |
3.1.3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
3.2 粮食购销制度变迁与农村劳动力外流 |
3.2.1 家庭承包制、粮食价格调整与农村劳动力流动(1978—1984) |
3.2.2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与农村劳动力外流(1985—2000) |
3.2.3 全面放开粮食市场阶段与农村劳动力外流(2001年至今) |
3.3 农村劳动力外流制度变迁、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与粮食安全理论分析 |
3.3.1 农村劳动力外流制度变迁与粮食安全 |
3.3.2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与粮食安全 |
3.4 制度变迁背景下的农户行为 |
3.4.1 劳动力外流的一个诱因——粮食弱质性 |
3.4.2 农村劳动力结构与粮食安全 |
3.5 小结 4. 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一致性分析 |
4.1 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一致性理论基础与现实判断 |
4.1.1 农业调整阶段论 |
4.1.2 中国粮食供求格局的演变 |
4.1.3 中国粮食生产阶段判断 |
4.2 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微观粮食安全一致性分析 |
4.2.1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结构变化 |
4.2.2 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 |
4.2.3 劳动力流动与扶贫 |
4.3 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宏观粮食安全一致性分析 |
4.3.1 劳动力外流与农业调整阶段一致性分析 |
4.3.2 劳动力外流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
4.4 小结 5. 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冲突性分析 |
5.1 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的内在矛盾 |
5.1.1 劳动投入与粮食生产 |
5.1.2 政府收购与粮食市场需求的博弈 |
5.1.3 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博弈分析 |
5.2 劳动力外流与粮食生产安全冲突性分析 |
5.2.1 劳动力外流形成的人力资本流失与粮食安全 |
5.2.2 劳动力外流形成的物质资本流失与粮食安全 |
5.2.3 劳动力外流形成的土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 |
5.3 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
5.3.1 相关研究简介 |
5.3.2 研究方法 |
5.3.3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5.3.4 结论 6. 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由冲突到一致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 |
6.1 粮食安全目标多元化 |
6.1.1 粮食安全目标差异化 |
6.1.2 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安全目标 |
6.2 中国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 |
6.2.1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演化 |
6.2.2 主产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定量分析 |
6.3 区域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 |
6.3.1 主产区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 |
6.3.2 主销区粮食安全路径选择 |
6.3.3 区域间要素对流 |
6.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由冲突到一致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
一、海岸线变迁 |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一、基本自然环境 |
二、农业自然环境 |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五、滩涂围垦造地 |
第五节 小结 |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
第五节 小结 |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
(一) 方志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体系中的秩序—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经济学中的市场秩序研究 |
1.1.1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秩序考量与自发秩序理论 |
1.1.2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
1.1.3 宏观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分析 |
1.1.4 本土学者对市场秩序的研究 |
1.1.5 本土学者对于粮食市场秩序的研究 |
1.2 社会学对市场秩序的理解 |
1.2.1 对嵌入性的论证 |
1.2.2 新老经济社会学中的市场秩序 |
1.2.3 新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理论中的市场秩序问题 |
1.3 解释框架与基本概念 |
1.3.1 体系中的秩序 |
1.3.2 基本概念 |
1.3.3 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1.4.1 方法论的考虑 |
1.4.2 选取的产业调查对象:粮食产业 |
1.4.3 选取的社区调查对象:安徽省桐汭县 |
1.4.4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
第2章 作为社会结构的粮食市场体系 |
2.1 粮食市场体系的结构 |
2.1.1 关系结构:一个多维和多层次的中心-边缘体系 |
2.1.2 制度与场域:强大的权力媒介 |
2.1.3 不可忽视的行动者 |
2.2 体系概念的理论资源:作为国家自主性的结构基础 |
2.2.1 西方理论家对于国家自主性的认知及其迟疑 |
2.2.2 对国家自主性的结构基础的讨论 |
2.2.3 国家自主性在粮食市场体系中的体现 |
2.3 体系概念的政策依据:一种迅速上升的文本现象 |
2.3.1 "体系"一词在农业政策文本中用量的增加 |
2.3.2 "体系"一词在农业政策文本中的用法 |
2.3.3 体系与体制 |
第3章 粮食市场化与粮食市场体系的形成 |
3.1 对粮食市场化过程的重新解释 |
3.1.1 体系形成是价格放开的结构条件 |
3.1.2 粮食市场化的方向明确阶段(1978-1992年) |
3.1.3 中央集权、市场统一与主体多元的同步发展阶段(1993-2004年) |
3.1.4 体系的中心结构强化阶段(2004年至今) |
3.2 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
3.2.1 粮食生产主体的规模分化 |
3.2.2 粮贩子队伍的发展壮大 |
3.2.3 粮食购销主渠道的内部分化 |
3.2.4 桐汭县的粮食购销主渠道 |
3.2.5 非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分类 |
3.3 市场空间体系与行政区划体系的分离 |
3.3.1 市场空间结构的改变 |
3.3.2 大型粮油批发市场的空间分布 |
第4章 粮食市场体系的中心结构 |
4.1 我国农业/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基本结构 |
4.1.1 我国农业/粮食行政管理体系的一般结构 |
4.1.2 地方农业/粮食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区域差异 |
4.1.3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
4.2 农业/粮食行政管理体系的弊病以及调整 |
4.2.1 既有的讨论 |
4.2.2 多头管理与整合努力 |
4.2.3 过度集权与分权实践 |
4.3 粮食局系统的集权化 |
4.3.1 基层粮站与农民关系的断裂 |
4.3.2 粮食局系统的集权化 |
第5章 粮食市场体系的中间结构 |
5.1 国家财政扶持政策与中间结构的形成 |
5.1.1 财政扶持的重点从基层转向企业 |
5.1.2 财政扶持转向企业的机制 |
5.2 国家粮食储备政策与中间结构 |
5.2.1 我国储备粮制度的演变 |
5.2.2 国家粮食储备的行政管理 |
5.2.3 承储与代储制度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3 全国性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与中间结构 |
5.3.1 政府发展批发市场的努力 |
5.3.2 国家对两种市场空间体系的整合 |
5.4 在钻营的过程中被制度化 |
5.4.1 中心结构对于市场法人的制度化甄别 |
5.4.2 法人行动者的策略性嵌入 |
第6章 粮食市场体系的边缘结构 |
6.1 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困境 |
6.1.1 经营农户及其在桐汭的分布 |
6.1.2 11个村民组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 |
6.1.3 经营农户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
6.2 基层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退化与结构改变 |
6.2.1 体系的形成与基层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的虚化 |
6.2.2 基层组织农业服务体系的新结构 |
6.3 个体户的角色双重化 |
6.3.1 作为政府为农服务帮手的农村个体户 |
6.3.2 作为管理对象的个体户 |
6.3.3 对体系的顺从或远离 |
第7章 体系维系秩序 |
7.1 体系的关系结构对市场秩序的影响 |
7.1.1 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及其相互协调 |
7.1.2 作为"补台机制"的边缘结构 |
7.2 体系的制度/场域结构对市场秩序的影响 |
7.2.1 国家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手段 |
7.2.2 体系化的微观控制 |
7.2.3 体系内的相互牵制 |
7.2.4 体系的自我修正能力 |
7.3 部分地重建粮食市场的计划性 |
7.3.1 粮食基本自给政策 |
7.3.2 产量控制 |
7.3.3 流通量的控制 |
第8章 结语:体系自身的不确定性 |
8.1 体系的自我否定趋势 |
8.2 体系自我改进的可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卷内备考表 |
(9)基于效率视角的粮食流通主体利益协调及政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粮食流通研究 |
1.2.2 粮食流通市场体系构建研究 |
1.2.3 农产品供应链研究 |
1.2.4 文献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4.3 本研究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2.2 粮食流通系统优化基础理论 |
2.3 供应链相关理论 |
2.4 制度变迁理论 |
2.5 有关效率问题的相关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 |
3.1 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
3.1.1 粮食流通的作用 |
3.1.2 粮食流通对粮食安全的作用与功能 |
3.2 我国粮食市场购销主体发育的历史分析 |
3.3 现阶段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 |
3.3.1 从粮食市场各主体行为角度探析 |
3.3.2 从政府政策管理角度透析 |
3.4 粮食市场中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
3.4.1 粮食流通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成熟 |
3.4.2 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
3.4.3 粮食产销区利益协调失衡 |
3.4.4 政策目标与市场化运行存在冲突 |
3.5 本章小结 |
4 粮食流通市场中各主体利益协调的经济学分析 |
4.1 粮食收购市场中各利益主体定位 |
4.1.1 粮食收购市场利益主体划分 |
4.1.2 粮食收购市场利益主体关系分解 |
4.2 粮食收购市场各主体利益的经济学分析 |
4.2.1 市场主体利益协调发展的比较静态分析 |
4.2.2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各主体利益影响探析 |
4.3 粮食销售市场中各利益主体定位 |
4.3.1 粮食销售市场利益主体划分 |
4.3.2 粮食销售市场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解 |
4.4 粮食销售市场各主体利益协调的经济学分析 |
4.4.1 市场粮源充足 |
4.4.2 市场粮源不充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粮食流通企业交易效率测算及分析 |
5.1 交易效率的影响因素:交易费用 |
5.1.1 交易效率、交易费用的界定 |
5.1.2 交易制度对交易效率的影响 |
5.2 交易效率计算模型及经济含义 |
5.2.1 交易效率公式推导 |
5.2.2 交易效率对商品价格的敏感度 |
5.2.3 交易效率的商品价格弹性系数 |
5.3 粮食流通企业交易效率测算及分析 |
5.3.1 研究样本选择 |
5.3.2 交易效率测算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粮食流通企业经营效率测算及分析 |
6.1 研究样本的选择 |
6.2 DEA模型的选择 |
6.2.1 测算技术效率的C~2R模型(CRS) |
6.2.2 测算纯技术效率的模型(VRS) |
6.2.3 企业规模效率的推导 |
6.2.4 利用DEA前沿方法测算 |
6.3 样本及指标的选择 |
6.3.1 投入指标的选择 |
6.3.2 产出指标的选择 |
6.4 企业经营效率测算及分析 |
6.4.1 技术效率 |
6.4.2 纯技术效率 |
6.4.3 规模效率 |
6.4.4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
6.5 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举例 |
6.6 本章小结 |
7 国外粮食流通的实践及启示 |
7.1 国外粮食流通市场与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异同 |
7.1.1 粮食流通市场利益主体的划分 |
7.1.2 粮食流通体制的演变 |
7.1.3 粮食流通市场相似度比较 |
7.2 欧盟粮食流通典型政策分析 |
7.2.1 价格制度 |
7.2.2 市场政策 |
7.2.3 直接补贴政策 |
7.2.4 农业指导保证基金 |
7.2.5 共同市场组织 |
7.3 美国粮食流通典型政策分析 |
7.3.1 价格支持政策 |
7.3.2 直接支付政策(直接补贴) |
7.3.3 对粮食期货市场的干预政策 |
7.4 日本粮食流通典型政策分析 |
7.4.1 粮食价格政策 |
7.4.2 粮食补贴政策 |
7.4.3 国际贸易政策 |
7.4.4 粮食流通组织体系 |
7.5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深化期政策取向 |
7.5.1 国外粮食流通体制模式、政策启示 |
7.5.2 坚持并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 |
7.5.3 明确政府的市场定位及市场调控方式 |
7.5.4 完善调整粮食补贴政策 |
7.6 本章小结 |
8 粮食流通市场政策设计与优化 |
8.1 粮食流通效率研究主要结论 |
8.2 粮食流通市场政策体系设计 |
8.2.1 中国粮食流通政策方案设计 |
8.2.2 粮食流通政策体系架构 |
8.3 粮食流通市场硬件设施建设 |
8.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特色与新颖之处 |
2 粮食流通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2.1.1 粮食 |
2.1.2 粮食流通 |
2.1.3 粮食安全 |
2.2 粮食流通的基本内容 |
2.2.1 粮食流通形式 |
2.2.2 粮食流通环节 |
2.2.3 粮食流通领域 |
2.2.4 粮食流通时间 |
2.3 粮食流通的特点、地位与作用 |
2.3.1 粮食流通的特殊性 |
2.3.2 粮食流通的地位 |
2.3.3 粮食流通的作用 |
2.4 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 |
3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及其理论和现实依据 |
3.1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概念界定 |
3.2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方式 |
3.2.1 财政投入 |
3.2.2 银行信贷 |
3.2.3 税收优惠 |
3.2.4 其他方式 |
3.3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形成的理论依据 |
3.3.1 公共财政理论 |
3.3.2 粮食基础地位理论 |
3.3.3 福利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 |
3.4 实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现实依据 |
3.4.1 粮食流通支持是弥补粮食流通业弱质性的需要 |
3.4.2 粮食流通支持是促进地区间粮食供求平衡的需要 |
3.4.3 粮食流通支持是发挥粮食流通重要作用的需要 |
3.4.4 粮食流通支持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需要 |
4 国外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及其启示 |
4.1 美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沿革及特点 |
4.1.1 美国粮食流通体系 |
4.1.2 美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沿革及特点 |
4.1.3 美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 |
4.2 欧盟粮食流通体系及流通支持政策沿革 |
4.2.1 欧盟粮食流通体系 |
4.2.2 欧盟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历史沿革 |
4.2.3 欧盟粮食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 |
4.3 日本粮食流通体系及流通支持政策演变 |
4.3.1 日本粮食流通体系 |
4.3.2 日本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历史沿革 |
4.3.3 日本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 |
4.4 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
4.4.1 印度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
4.4.2 澳大利亚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
4.4.3 巴西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
4.5 国外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
4.5.1 高度重视粮食流通支持 |
4.5.2 积极采取价格支持措施保护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
4.5.3 采用多种方式支持粮食流通 |
4.5.4 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组织 |
4.5.5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4.5.6 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
4.5.7 整合粮食流通管理机构和职能 |
4.5.8 粮食流通支持应结合国情量力而行 |
4.5.9 重视和加强粮食流通立法工作 |
5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
5.1 粮食流通体制的界定 |
5.2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沿革 |
5.2.1 粮食流通政策演变 |
5.2.2 粮食流通管理机构沿革情况 |
5.2.3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情况 |
5.3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
5.3.1 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
5.3.2 粮食储备功能进一步加强 |
5.3.3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
5.3.4 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全社会粮食流通依法监管进一步强化 |
5.4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5.4.1 粮改政策难以摆脱“过剩时放开,紧缺时垄断”的怪圈 |
5.4.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粮食事权划分不清 |
5.4.3 粮食产销衔接缺乏有效支持政策和制约机制 |
5.4.4 粮食流通中的国家宏观调控乏力 |
5.4.5 管理职能分散,严重影响粮食流通宏观调控效率 |
5.4.6 地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地位和职能受到双重弱化 |
5.4.7 诸多因素制约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发挥 |
6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一):流通环节 |
6.1 粮食收购支持政策分析 |
6.1.1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粮食收购政策 |
6.1.2 我国粮食收购支持政策评价 |
6.2 粮食储备支持政策分析 |
6.2.1 我国粮食储备政策沿革 |
6.2.2 我国粮食储备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完善我国粮食储备支持政策建议 |
6.3 粮食批发支持政策分析 |
6.3.1 我国粮食财务挂账的清理过程 |
6.3.2 粮食财务挂账的成因 |
6.3.3 对粮食财务挂账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
6.3.4 我国粮食财务挂账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5 消化粮食财务挂账政策建议 |
6.4 粮食运输支持政策分析 |
6.4.1 我国粮食运输支持情况 |
6.4.2 我国粮食运输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3 完善粮食运输支持政策建议 |
6.5 粮食加工支持政策分析 |
6.5.1 我国粮食加工主要支持政策情况 |
6.5.2 我国粮食加工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5.3 完善粮食加工支持政策建议 |
6.6 粮食零售支持政策分析 |
6.6.1 我国粮食零售支持政策沿革情况 |
6.6.2 粮食零售支持政策评价 |
6.6.3 我国粮食零售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4 完善粮食零售支持政策建议 |
7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二):流通领域 |
7.1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分析 |
7.1.1 我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情况 |
7.1.2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总体效果评价 |
7.1.3 我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4 完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建议 |
7.2 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分析 |
7.2.1 我国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情况 |
7.2.2 我国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3 完善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建议 |
7.3 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分析 |
7.3.1 我国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情况 |
7.3.2 我国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3 完善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建议 |
7.4 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分析 |
7.4.1 我国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情况 |
7.4.2 我国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7.4.3 完善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建议 |
7.5 粮食流通环节和领域支持政策评价 |
8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三):收购价格支持 |
8.1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与粮食政策目标的实现 |
8.1.1 粮食的弱质性需要通过收购价格政策予以支持 |
8.1.2 粮食供求变化的“蛛网效应”需要通过收购价格政策予以调节 |
8.1.3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的国家需要 |
8.2 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效应分析 |
8.2.1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市场产生的影响 |
8.2.2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实施后的损益分析 |
8.3 对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8.3.1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的积极效应 |
8.3.2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8.3.3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支持政策建议 |
9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四):以黑龙江省为例 |
9.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基本情况 |
9.1.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现状 |
9.1.2 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
9.2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环节的成本效益和补贴分析 |
9.2.1 流通环节的成本效益分析 |
9.2.2 粮食流通补贴项目和标准分析 |
9.3 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情况 |
9.4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和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9.4.1 粮食生产基础薄弱,制约粮食流通发展 |
9.4.2 有关费用补贴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制约国有粮食企业发展 |
9.4.3 粮食加工业发展滞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
9.4.4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容易出现"卖粮难"问题 |
9.4.5 铁路运输能力不足且运费高,制约粮食运出 |
9.4.6 改革政策不配套,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受限 |
9.4.7 粮食风险基金缺口较大,影响粮食流通正常发展 |
9.4.8 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的难度大 |
9.5 发展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的对策及建议 |
9.5.1 及时足额拨付各项补贴,保证国有粮食企业正常经营发展 |
9.5.2 改变补贴方式,加大粮食加工转化支持力度 |
9.5.3 加大对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
9.5.4 坚持并完善粮食运费补贴政策,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
9.5.5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一步发挥主渠道作用 |
9.5.6 提高最低收购价支持水平,扩大保护价收购品种范围 |
9.5.7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 |
9.5.8 制定支持粮食产销区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的具体政策 |
10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 |
10.1 构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 |
10.2 构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主要目标 |
10.3 构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
10.3.1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
10.3.2 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和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 |
10.3.3 大力支持粮食财务挂账消化,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 |
10.3.4 继续实行并完善运费补贴政策,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
10.3.5 支持粮油加工产业升级改造,增强实力 |
10.3.6 保障政策性粮食供应 |
10.3.7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10.3.8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质量检验监测体系 |
10.3.9 支持战略性和自主创新的重点科技项目研究 |
10.3.10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宏观调控信息系统 |
10.4 各项支持政策支持的重点 |
10.4.1 财政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 |
10.4.2 银行信贷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 |
10.4.3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 |
10.5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 |
11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
11.1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11.1.1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
11.1.2 以种子培育为重点,提高优良品种的研发和推广能力 |
11.1.3 落实支持政策,建设优势粮食产区 |
11.1.4 继续减少农民种粮成本,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
11.2 加强粮食流通行政管理机构建设 |
11.3 理顺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 |
11.4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11.4.1 增加财政投入 |
11.4.2 增加财政补贴 |
11.4.3 增加财政贴息 |
11.5 完善信贷支持方式 |
11.5.1 完善政策性贷款 |
11.5.2 拓宽准政策性贷款业务领域 |
11.5.3 改善信贷服务方式 |
11.6 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 |
11.6.1 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 |
11.6.2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
11.6.3 强化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
11.6.4 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
11.7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 |
11.7.1 加快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 |
11.7.2 调整粮食风险基金用途和支出结构 |
11.7.3 增加粮食风险基金规模 |
11.7.4 研究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 |
11.8 大力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
11.8.1 建立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机制 |
11.8.2 建立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 |
11.8.3 完善粮食产销补贴体系 |
11.9 发展粮食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 |
11.10 加快粮食流通法制建设 |
11.10.1 加快制定《粮食法》 |
11.10.2 修订现有的粮食管理条例 |
11.10.3 完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各项规章制度 |
11.11 加强监督检查 |
12 结论与讨论 |
12.1 主要研究结论 |
12.2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上海将放开粮食收购价格(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D]. 郑川.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3]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4]工业化视角下我国1949年以来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研究[D]. 许婷.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5]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沿革的历史回顾与探讨[J]. 李国祥.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6]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研究 ——从冲突到一致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D]. 郭志广. 西南财经大学, 2013(12)
- [7]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8]体系中的秩序—对我国粮食市场秩序的结构性解释[D]. 熊万胜.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9]基于效率视角的粮食流通主体利益协调及政策优化研究[D]. 王薇薇.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10]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D]. 王耀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