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家畜家禽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论文文献综述)
赵栋昌[1](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张玉林[2](2021)在《人类世时代的生物灭绝和生物安全——“202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研讨综述》文中提出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作为这种总体性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生物灭绝现象和生物安全问题也非常严峻:哺乳类动物的灭绝风险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高等植物的受威胁物种比例达15%~20%,栽培植物的种质资源下降、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的"野外丧失极为严重",农作物的害虫威胁越来越大,本土家畜家禽尤其是地方土种大量消失,长江流域的鱼类物种可能消失了30%,外来物种入侵也构成较大风险。要有效应对全局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和生态系统危机,需要的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加强保护,而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绿色变革。
哈凯丽[3](2020)在《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与梯田文化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各族人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长期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传统知识。这些传统知识来源于各民族和地方社区,体现在当地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遗传资源可持续利用密切相关,称之为“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近年来传统知识的保护、获取与惠益分享已成为国际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许多民族地区的传统知识都面临消失的风险,急需通过深入的研究,找到最适合的保护措施。瑶族是世居南方山区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瑶族长期生活在山林,在长期合理利用当地植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发展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并形成丰富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这些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是瑶族政治、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的结晶。研究这些知识对瑶族民族文化传承发扬、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并依照分类标准,以词条格式对所调查和整理的传统知识进行了系统编目,建立了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数据库,进而对其传统知识的结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瑶族梯田文化景观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通过瑶族梯田中森林、村寨、梯田、灌溉等四个景观元素的分析,探讨了瑶族梯田各景观元素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关系。再结合实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瑶族传统知识传承的限制因素,提出保护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果:1、完成对广西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与编目。在对广西瑶族聚集区进行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分类、调查与编目技术规定(试行)》,整理编目瑶族传统知识词条共514个,其中传统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词条135个(占总数26%);传统医药相关知识词条187个(36%);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词条75个(15%);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词条88个(17%);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词条29个(6%)。2、深入分析了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特征。在传统知识词条编目的基础上,分析了瑶族传统知识形成与发展的特点,表明瑶族传统知识的形成与其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和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条件有关;其传统知识的发展与其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即在可持续利用当地生物遗传资源过程中形成传统知识积累和完善;其传统知识的保护与瑶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传承相辅相成,互为支持,即保护和利用传统知识将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而民族文化的传承亦有助于传统知识的保护。3、深入研究了瑶族梯田文化景观中的传统知识内涵及相互关系。瑶族梯田文化景观由森林、村寨、梯田和灌溉系统这四个基本元素组成,形成了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脚梯田、灌溉系统的整体景观格局。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与当地梯田文化景观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是确保当地自然资源优化管理、生态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提出保护和传承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策略。由于生态破坏、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瑶族内部传承与保护意识的不足、外来文化的渗透、社会经济的发展矛盾、法律政策保护力度不足等,导致瑶族传统知识和民族文化的大量消失,许多传统知识的传承受到威胁。根据实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建立和健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挖掘和推广应用,以利用促保护;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促进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加强传统知识宣传,提高瑶族对其传统知识的认同和保护传统知识的积极性。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研究第一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研究瑶族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对瑶族传统农业种质资源、传统医药、传统技术与生产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文化、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整理与编目,建立了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数据库,丰富了瑶族生物遗传资源和传统文化的研究。本研究的成果可对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提供技术支持,亦可为中国制定和实施“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制度”提供基础数据和案例。
李根蟠[4](2017)在《从生命逻辑看农业生产和生态所衍生的功能——农业生命逻辑丛谈之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的多功能是农业固有的生产机能、生态机能、生活机能所衍生的,它们与农业生命逻辑密切相关。农业的生产机能是农业的经济、财政、社会、政治、军事诸功能的主要源头,其作用和意义超出经济的范畴。中国古代形成的农业多功能综合概念"农本论",建立在对农业生命逻辑认知基础上。农业生态功能古已有之。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和"负"的双重作用。但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本质的同一性,当前在环境的社会再生产中担负着修复和养护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历史重任。
李建钦[5](2016)在《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区域内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的交叉特点。合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安排和保护对资源永续利用、农村生计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人口激增以及经济、技术、环境的持续变革,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日益为单一栽培和规模经营所取代,由此导致了作物遗传多样性丧失、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趋同化、农业生境恶化等严重问题。而在那些生态环境独特、远离集约农业生产区域,依靠传统方式来发展生计的民族地区往往维持着较高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这种以地域性农民经验、传统知识和生态文化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方式本身表现出较强的生产力和恢复力,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这些地区也面临着管理技术和方式变迁,传统品种流失、传统知识消亡等诸多问题,追求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生产福利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及传统生计的变迁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发展的选择过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滇西北藏区就是一个典型区域。本研究以“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为题,立足于民族生态学视角,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滇西北藏民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知识、技术进行整体考察。研究首先探明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该格局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神山、森林、牧场、村寨、耕地、河流等固定要素呈上下延伸状或四周放射状扩散,在系统内稳定镶嵌,由此形成了滇西北藏区河谷兼作旱地、水田,矮山和中山兼作旱地、草场,高山放牧的垂直立体多经济类型的农牧生计布局。藏区所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方式都是在这个生计空间格局内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其次,探讨了滇西北藏民的土地分类体系和管理方式。对土地性质的精准认知和分类决定了藏民族在农作物种类、品种以及相关农业活动投入方面的行为选择,保证了藏区农业传统知识和生产行为的多样化。第三,总结了滇西北藏区不同时空条件下丰富多样的混作、轮作等种植技术,分析了传统种植技术对藏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多样的种植技术体系使藏民能够充分适应高原立体环境,形成了传统生计对环境较高的生态适应水平,支撑着滇西北藏民族的生计和可持续发展。第四,对滇西北藏民农作物的种子管理多样性进行考察,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藏民的种子来源体系、种子交换体系、种子晾晒储藏体系。多样性的种子管理技术与滇西北高原环境异质性相适应,在藏民可掌控的范围内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当地藏民的农牧生计活动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对滇西北藏区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农业风险传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研究认为,滇西北藏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模式是有民族特色的,适应当地环境的,同时也是有生命力的。任何关于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思路或者措施策略都必须以满足当地藏民传统生计的需求和适应传统发展的方式为主要目的。既不能盲目借鉴外来的发展模式,更不能“一刀切”,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整个藏区生态文化网络的崩塌,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生态和社会恶果。同时,滇西北藏区的研究也证明,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传统并非截然对立,现代农业的一些技术方式需要向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改变。愿意执守传统的特定民族并非一定排斥新技术,或不具备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只要新的发展选择与其传统生计文化和适应性产生某种契合点,二者即可完美结合形成合力,从而创造出当地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传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是传统的“发明创造”,是融入藏族核心文化的发展模式。2、滇西北藏民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有效保存了地方农业物种和品种的多样性,促进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3、滇西北藏区特定农业技术体系的利用和农作物分布的边界跟当地藏民的文化边界相吻合,具有专属性和独立性。4、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技术知识是滇西北藏民生计文化的内核,外力推动的农业技术变革和发展只有充分融入藏族生计文化内核之中,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刘向南[6](2013)在《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理论视角与方法框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的土地利用行为特别是对生态用地的利用管理是影响自然生态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我国当前,由于生态用地保护不足正在导致一个普遍、快速的自然生态退化的过程,问题集中表现在各类建设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耕地占补平衡造成生态用地数量减少和功能下降、农地综合整治对生态用地的不合理改造、现有生态用地管理体系难以满足国土生态保护的要求以及生态用地保护的城乡失衡等方面,问题的直接原因表现在生态用地保护管理的制度供给匮乏,特别是缺乏具体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的制度安排;其深层原因则在于在生态用地保护管理中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难以适应复杂生态问题解决的要求。如何提出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有效视角并建立其实现的方法途径,发展和完善现有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这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目标所在。基于国内外理论研究和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国际比较,本文提出以生态系统多样性作为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核心视角,并系统探讨了其理论内涵和实现的方法框架,最后结合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从自然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回顾,发现维系生态系统多样性已经成为自然生态保护的关键,与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决策的结合则成为其实现的有效路径;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中存在普遍的生态退化问题,也广泛探索了生态用地的管理理念和空间规划,但在研究视角上大多仍基于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相关土地利用管理的制度建设也存在明显不足。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的探讨,本文认为应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下,以生态系统的规律性引导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建立体现多元利益的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国际比较,总结了美国、德国、荷兰、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主要经验,并从起步阶段、体系建立阶段、体系初步完善阶段和体系深化阶段四个时期对我国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的发展及特征进行了梳理,本文认为我国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客观上也促进了生态用地保护的发展。但今后需要继续加强生态用地规划管理法律体系的完善,将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范围向广泛性和一般化发展,加强土地管理立法和行政中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内容,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城乡土地结构优化和空间格局管理上发挥其综合协调作用,此外应及时响应生态用地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国际进展,并加强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中自然保护和公众参与的有机结合。基于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比较,本文提出以生态系统多样性作为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核心视角。在对其概念、特征和功能探讨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作用价值总结为四个方面:是基因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在“黑箱状态”下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的多样性;有利于与土地利用管理决策在空间尺度上的匹配;有利于人类多样化需求的协调和满足。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其作为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内涵;从经济学角度,应用传统的价格机制和产权机制通过外部性内部化对生态用地保护问题的解决存在着明显的生态局限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视角下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学意义的理论范式,在经济属性上整体表现为规划公共品,其内部产品则具有混合产品的特征。在经济功能上,它是为生态系统变化的不确定性提供的“保险”机制,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低安全标准,同时具有优化土地利用中外部性的供给、节约交易成本、培育生态保护的意式形态等功能。基于其经济学内涵,在理论上的实现路径包括明确和强化政府对生态用地规划及用途管制的公共职能、建立生态用地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和选择机制以及配套相关的经济补偿政策。根据生态系统多样性这一视角的理论内涵,在总结已有实践和研究启示的基础上,基于区域生态用地空间规划和实施管理的客观要求,本文构建了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综合性方法框架。在方法论意义上,这一框架的重要性在于能够解决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问题分解型和单一目标导向型的规划管理方法论的局限。在这一方法框架中,“自上而下”的方法过程基于整体性、连续性、自然性和代表性等原则,重点在于规划区域生态用地的空间布局方案;“自下而上”的方法过程则主要通过野外和公众调查,完善规划方案、提出生态用地的规划管制规则并为规划实施提供政策参考,两个方法过程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以满足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多层次需求。本文就方法过程的步骤和内容构建了系统的实施方案。应用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理论视角及其规划管理的方法框架,本文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表明这一规划方案理论上能够涵盖与当地自然特征相适合的主要的生态过程,提取区域最重要的生态用地单元并形成具有良好连通性的整体格局;在管理上也能够与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相融合并得到公众较大程度的认可。在野外和公众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用地提出了具体的规划用途管制规则。对与现行土地利用冲突的协调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形成具有优先性和约束性的生态用地规划空间方案本身,以及更广泛的生态型用地理念。通过公众调查,本文发现,区域土地生态质量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下降和自然生态的退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人们对生态的认知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方面,对水平方向用地结构变化的生态影响缺乏认识;尽管在人们的景观偏好和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表征指标的认识上看不出很明显的差异,但反映在生态用地利用管理的倾向上,则明显表现出经济利益主导的特征,这也反映了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迫切性。从管理的角度,加强国土部门的生态用地管理职能、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体系、加强生态用地规划编制、加强各类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影响审查等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最后,本文提出了 7个方面的政策建议:第一,进一步深化完善现有的生态用地保护的法律框架体系,特别是加强土地管理立法中生态用地保护的相关规定;第二,加强区域生态用地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工作,构建区域整体性的生态用地保护网络,制订明确的规划管制规则,并加强制度的保障;第三,完善区域生态用地保护管理的多部门行政协作机制,从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角度,强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水平生态过程的保护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能;第四,加强区域生态用地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既尊重公众的生态偏好,也要加强引导,并在规划中强化公众自然体验的设计;第五,加强区域生态用地保护与国际先进经验的接轨;第六,加强生态用地保护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有效参与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水平;第七,建立区域生态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更新工作机制。
蒋志刚[7](2012)在《生态文明以人类价值为核心》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是地球生物圈的存在形式。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以牺牲环境,蚕食野生动植物的生境为代价,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后果。生态文明是以人类价值为核心的一种伦理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生物的进化潜力,就是保存人类世代发展的潜力。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8](2012)在《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四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汇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我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阶段性划分和深入解读、评价,我们可以从宏观上对我国动物保护立法进程、现有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把握。但是,这些仅仅是理论上的论述与总结,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现已公布实施、现行有效的立法到底有哪些?每一部立法又有哪些具体条文涉及动物保护的哪些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我国相关着述或法律汇编中并未有所展示。为了弥补这个缺失,本课题组再一次对我国现行有效的动物保护立法进行全面梳理,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9](2012)在《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一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文中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显现其文明程度。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而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动物保护思想让我国早在黄帝时期就已有了明确的保护野生动物和森林资源的思想,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古代动物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开始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而奋斗,我国的法制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60余年的不懈努力,已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
洪文艺[10](2011)在《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世界饭店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之下,有两大问题困扰着我国饭店业的未来发展:①饭店业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②饭店业的未来发展缺乏先进理论的支撑。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饭店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一直被世界饭店业所关注;饭店业也在不断地寻找着新的支撑理论。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的环保饭店、节约饭店、绿色饭店、循环饭店、低碳饭店等,就是在解决上述问题中进行的有益探索。然而,近30年的实践证明,“绿色饭店”所依托的主体理论越来越表现出局限与不足;“循环饭店”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层面强大的循环体系的支撑;“低碳饭店”的发展则离不开国家和国际层面的“碳”交易平台的支撑。因此,在现有条件之下,中国饭店业要想“突出重围”,必须走“生态饭店”之路。论文以生态学和现代饭店管理学理论为指导,对生态饭店的理论构建和实现途径进行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从饭店的产品、行业、功能、管理等饭店的属性变化,分析了中国饭店从业态形式到产品内涵的深刻变化,并通过饭店的本质属性、主体、功能、组成结构及特征的分析,对饭店的概念进行了再定义,即饭店是为人们提供住宿及相关环境和服务的公共系统。(2)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了饭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提出饭店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本性、复合性、消费性、污染性、依赖性、开放性和高度敏感性的特征,其中,消费(消耗)是饭店系统的生态本质。(3)通过对饭店自然、环境与生态问题的辨析,提出饭店生态系统中所有影响到饭店、人、环境三者之间的稳定平衡、互惠共生的和谐关系问题都是饭店生态问题。饭店系统的生态问题具体表现在:饭店自身、饭店对人、人对饭店、饭店对环境和环境对饭店等5个方面的生态问题。(4)基于绿色饭店的分析,重新修订了生态饭店的概念,即生态饭店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在全面协调饭店、人、环境三者之间互惠共生、稳定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效、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四大本质功能而建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5)探讨了生态饭店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特征,指出人、饭店、环境三大因子共同组成了生态饭店的三元结构;普通饭店、环保饭店、绿色饭店、循环饭店、低碳饭店、生态饭店逐步递进的五个层次构成了生态饭店的金字塔结构;经济高效运行、安全健康舒适、环境友好持续和社会和谐稳定是生态饭店的四大功能;自然、经济和文化特征是生态饭店的本质特征;生态伦理的哲学思想和自然道德是协调饭店生态系统中人、饭店、环境三者之间的生态关系的道德准则。(6)提出了生态饭店实现途径的三要素:生态设计、系统管理和社会支撑,其中生态设计是关键,它解决的是生态饭店的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的问题;系统管理是基础,它解决的是生态饭店的系统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发挥的问题;社会支撑是保障,它解决的是各种环境为生态饭店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的问题。(7)以江西景德镇紫晶宾馆为案例,通过对宾馆室内外环境质量的检测,分析了紫晶宾馆的生态优势和生态问题;建立了生态饭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饭店等级划分导向,评价结果表明紫晶宾馆属于EEE级(中级)生态宾馆;最后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提出了紫晶宾馆达到更高等级的生态宾馆的实现途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对饭店和生态饭店进行了再定义,饭店是为人们提供住宿及相关环境和服务的公共系统;生态饭店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在全面协调饭店、人、环境三者之间互惠共生、稳定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效、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四大本质功能而建立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2)初步建立了生态饭店的理论体系,从生态饭店的组成、结构、功能角度提出“人、饭店、环境”的三元结构,“普通饭店、环保饭店、绿色饭店、循环饭店、低碳饭店、生态饭店”的金字塔结构,“经济高效运行、安全健康舒适、环境友好持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四大功能。生态饭店具有自然、经济和文化的综合特征,而生态伦理的哲学思想和自然道德是协调生态饭店中人、饭店、环境三者之间的生态关系的道德准则。(3)提出了生态设计、系统管理和社会支撑是实现生态饭店三条途径,生态设计可解决生态饭店的结构合理、功能优化,系统管理能满足生态饭店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社会支撑是维持生态饭店的稳定运行。(4)探索性地构建了生态饭店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导向,并以景德镇紫晶宾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我国饭店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总之,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总结,运用生态学和现代饭店管理理论对生态饭店的理论体系和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生态饭店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研究成果将对我国生态饭店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二、全球家畜家禽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家畜家禽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森林文化 |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苗族概况 |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法 |
3.2 田野调查法 |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田野调查点 |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
5 小结 |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
5 小结 |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
1 引言 |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1 引言 |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
5 小结 |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
1 引言 |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
3 讨论 |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
4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
1 引言 |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
4.3 干扰理论 |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
6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结语 |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4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2)人类世时代的生物灭绝和生物安全——“202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研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生物多样性危机:在全球和中国的表现 |
二、 中国农业领域的物种丧失和生态危机 |
三、 保护或治理:变革的方向和注意事项 |
(3)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与梯田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背景 |
一、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概念 |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国际热点与焦点问题 |
三、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国内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进展 |
一、瑶族概况 |
二、瑶族传统知识研究进展 |
三、瑶族梯田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整理及编目 |
二、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三、瑶族梯田文化景观案例研究 |
四、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策略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调查法 |
二. 野调查 |
三、数据分析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区域 |
第三章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及其特征 |
第一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编目概述 |
一、编目内容与格式 |
二、瑶族传统知识编目总体概况 |
第二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类型编目 |
一、传统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二、传统医药相关知识 |
三、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 |
四、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
五、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 |
第三节 瑶族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一、环境特征 |
二、社会特征 |
三、经济特征 |
四、文化特征 |
第四章 瑶族梯田文化景观中传统知识元素分析 |
第一节 瑶族梯田文化景观概述 |
一. 文化景观的概念 |
二、瑶族梯田文化景观基本情况 |
三、瑶族梯田文化景观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瑶族梯田文化景观系统中的传统知识分析 |
一、村落系统中的传统知识 |
二、森林景观中的传统知识 |
三、农田景观中的传统知识 |
四、灌溉系统中的传统知识 |
第三节 瑶族梯田景观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 |
一、梯田景观的形成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 |
二、梯田景观发展过程中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 |
三、梯田景观与传统知识的共存关系 |
第五章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策略 |
第一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受威胁现状 |
一、遗传资源丧失现状 |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流失与消失现状 |
三、传统梯田文化及传统农业生产动态变化 |
四、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未来变化趋势 |
第二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受威胁因素分析 |
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及生态破坏 |
二、瑶族内部传承与保护意识的不足 |
三、外来文化的渗透 |
四、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冲突 |
五、政策法规保护力度不足 |
第三节 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策略 |
一、完善法规政策,建立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 |
二、挖掘传统知识价值,以利用促进保护 |
三、建立数据库,促进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 |
四、认识传统知识价值,提高传统知识在瑶族社区中的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果 |
第二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鸣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从生命逻辑看农业生产和生态所衍生的功能——农业生命逻辑丛谈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多功能理论的产生及农业多功能的来源 |
(一) 农业多功能理论的提出 |
(二) 农业多种功能的来源和展现 |
二、农业生产及其衍生的功能 |
(一) 农业生产机能是农业多功能的重要源头 |
(二) 农业机能的超经济性 |
三、农业生态及其衍生的功能 |
(一) 农业生态功能古已有之 |
(二) 生态领域农业功能的正与负———以生物多样性为例 |
(三) 农业生态功能的当代使命 |
(5)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源起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
1.2.2 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管理 |
1.2.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 |
1.3 关键概念和核心关系界定 |
1.3.1 民族生态学视野中的农业生态系统 |
1.3.2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 |
1.3.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经历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视角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滇西北藏区及研究社区简况 |
2.1 滇西北藏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 |
2.1.2 土壤特征 |
2.1.3 生物多样性 |
2.1.4 民族源流 |
2.1.5 传统文化 |
2.2 研究社区概况 |
2.2.1 香格里拉市向卡村 |
2.2.2 维西县柯功村 |
2.2.3 德钦县古达村 |
第3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格局 |
3.1 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的生计空间格局 |
3.1.1 村寨聚落生态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
3.1.2 滇西北藏区村寨聚落分类类型 |
3.1.3 以聚落为核心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 |
3.2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模式 |
3.2.1 藏区农牧生计的历史源流 |
3.2.2 农业垦殖及其构成特点 |
3.2.3 畜牧业及其构成特点 |
3.2.4 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
3.3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系统的适应性评价 |
第4章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
4.1 农地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
4.1.1 滇西北藏区农地分布的生态特征 |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农地分类类型 |
4.1.3 滇西北藏区的农地管理多样性 |
4.2 牧场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
4.2.1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生态特征 |
4.2.2 藏民基于资源利用的牧场分类类型 |
4.2.3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多样性管理 |
4.3 林地利用及其多样性管理 |
4.3.1 社区森林及林地类型 |
4.3.2 集体林管理 |
4.3.3 经济林管理 |
4.3.4 神山管理 |
第5章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体系多样性 |
5.1 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混作技术 |
5.1.1 混作的概念 |
5.1.2 滇西北藏区混作类型的多样性 |
5.1.3 滇西北藏区混作技术的多样性 |
5.2 滇西北藏区耕作制度中的轮作技术 |
5.2.1 轮作的概念 |
5.2.2 滇西北藏区轮作技术及其多样性 |
5.3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多样性的特点评述 |
第6章 滇西北藏区农作物种子管理多样性 |
6.1 滇西北藏区农户种子来源体系 |
6.1.1 滇西北藏区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来源 |
6.1.2 滇西北藏民选种的标准和方法 |
6.1.3 影响藏民选种的主要因素 |
6.2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交换体系 |
6.2.1 滇西北藏区种子交换意义 |
6.2.2 农作物种子交换的趋势和特点 |
6.2.3 种子交换系统的社会网络 |
6.3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晾晒储藏体系 |
6.3.1 种子晾晒储藏的作用 |
6.3.2 滇西北藏区粮食作物晾晒技术 |
6.3.3 种子储藏技术 |
第7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风险管理 |
7.1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风险类型 |
7.1.1 因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自然风险 |
7.1.2 因农业技术变革对传统方式产生冲击而形成的技术风险 |
7.1.3 源于农产品需求的市场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 |
7.1.4 因农户自身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的局限性等问题而产生的管理风险 |
7.2 藏民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经营的风险认知与管理策略 |
7.2.1 保持作物种类、品种和种植技术的多样性以规避自然风险 |
7.2.2 灵活多样的社区资源管理制度增强了藏区的抗风险能力 |
7.2.3 生计方式的多样化选择是藏民应付短期困难的有效策略 |
7.2.4 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强,提高了藏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
7.2.5 藏民之间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民族传统有效抵御了风险 |
7.3 农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 |
第8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社区社会经济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调查问卷表 |
附录2: 向卡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
附录3: 柯功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
附录4: 古达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本研究得到以下项目资助 |
(6)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理论视角与方法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问题成因分析 |
(三) 研究视角的提出和本文的逻辑框架 |
(四) 研究价值的总结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研究 |
(一)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研究 |
(二)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土地利用管理研究 |
二、我国当前土地利用中主要的生态问题研究 |
(一) 建设开发中的生态问题研究 |
(二) 耕地利用与开垦中的生态问题研究 |
(三) 农地整理中的生态问题研究 |
三、生态用地管理的理念与空间规划研究 |
(一) 精明增长研究 |
(二) 反规划、生态基础设施与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
四、综合述评 |
第三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 Hartwick-Solow方法及可持续性收入(绿色GDP)的核算 |
(二) 非降型自然资本存量方法和影子项目方法 |
(三) 最低安全标准法(the safe minimum standards,SMS) |
(四) Daly的操作原则(operational principles) |
三、生态经济理论 |
(一) 研究范式或“愿景”的转变 |
(二) 生态经济系统 |
(三) 生态经济基本矛盾 |
(四) 生态经济平衡 |
四、生态冗余理论 |
(一) 生态位及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
(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三) 生态冗余 |
五、景观生态保护理论 |
(一)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概念及理论 |
(二) 景观安全格局 |
六、生态用地保护的哲学基础——多元主义理论 |
(一) 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 |
(二) 宽容和多元主义 |
第四章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国际比较 |
一、典型国家(地区)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 |
(一) 美国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 |
(二) 德国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 |
(三) 荷兰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 |
(四) 日本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 |
(五) 台湾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 |
二、我国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及其发展 |
(一)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起步阶段(1949年-1979年) |
(二)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体系建立阶段(1982年-1989年) |
(三)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体系初步完善阶段(1991年-2000年) |
(四)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体系深化阶段(2002年以来) |
三、借鉴和启示 |
(一) 典型国家(地区)的经验总结 |
(二) 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理论视角 |
一、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核心视角:生态系统多样性 |
(一)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
(二) 生态系统多样性在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中的作用价值 |
二、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中生态系统多样性视角的经济学解释 |
(一) 传统经济学应对生态问题的局限 |
(二)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经济属性 |
(三)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经济功能 |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视角下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理论路径 |
(一) 明确和强化政府对生态用地规划及用途管制的公共职能 |
(二) 建立生态用地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和选择机制 |
(三) 配套相关的经济补偿政策 |
第六章 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方法框架 |
一、两种典型规划管理方法论的局限 |
(一) 问题分解型的规划管理方法论 |
(二) 单一目标导向型的规划管理方法论 |
二、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方法框架的构建思路 |
(一) 已有实践和研究的启示 |
(二) 思路的提出 |
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管理方法框架 |
(一) “自上而下”的规划管理方法过程 |
(二) “自下而上”的规划管理方法过程 |
第七章 实证研究:以江苏泰兴市为例 |
一、区域概况 |
(一) 自然地理状况 |
(二) 物种状况 |
(三) 经济社会状况 |
二、生态用地现状及其变化 |
(一) 生态用地面积持续下降,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 |
(二) 自然生境的破碎化严重,代表性的生态斑块稀少 |
(三) 多种景观格局并存,呈现较为显着的总体结构特征 |
三、生态用地空间网络的构建及其规划管制规则 |
(一) 工作基础 |
(二) 基础生态廊道网络的构建及其规划管制规则 |
(三) 重要生态用地斑块的选择及其规划管制规则 |
(四) 其它小型生态用地斑块作为踏脚地的选择和规划管制规则 |
(五) 人类游憩用地及其规划管制规则 |
(六) 生态用地的总体空间网络及与现行土地利用的冲突和协调 |
四、公众生态用地保护的意愿和认知调查分析 |
(一) 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二)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表征及总体趋势 |
(三) 公众的景观偏好与生态用地管理倾向 |
(四) 生态用地规划空间体系的认可度 |
(五) 生态用地保护制度现状及其完善途径 |
(六) 简要评价 |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一、主要的结论 |
二、主要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一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中国大陆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 |
第一章野生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起步发展期(1949~1977) |
第二节全面建设期(1978~1999) |
一、有关非法狩猎、走私的规定 |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条例中的规定 |
三、有关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规定 |
第三节繁荣创新期(2000~至今) |
一、打击非法捕猎、走私野生动物力度增加 |
二、野生动物保护地方立法繁荣发展 |
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全面建设 |
(一)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的重要通知 |
(二)部门规章的有关规定 |
(三)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有关规定 |
四、其他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规定 |
(一)关于肇事野生动物补偿工作 |
(二)关于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及网络救助 |
(三)关于自然灾害中的野生动物保护 |
(四)关于禁食野生动物的规定 |
第二章农场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起步恢复期(1949~1965) |
一、农场动物保育的有关规定 |
二、发展农场动物养殖的有关规定 |
三、农场动物屠宰、防疫的有关规定 |
四、关于农场动物的其他规定 |
第二节曲折停滞期(1966~1976) |
第三节全面建设期(1978~1989) |
一、农场动物养殖发展的有关规定 |
二、农场动物生存发展基本问题的有关规定 |
三、农场动物防疫的有关规定 |
四、农场动物用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四节迅猛发展期(1990~1999) |
一、农场动物种畜禽管理的有关规定 |
二、农场动物防疫检疫的有关规定 |
三、农场动物屠宰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五节繁荣创新期(2000~至今) |
一、农场动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的有关规定 |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
(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
二、农场动物用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
三、农场动物防疫免疫管理的有关规定 |
四、《畜牧法》的有关规定 |
(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有关规定 |
(二)种畜禽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的有关规定 |
(三)畜禽养殖的有关规定 |
(四)畜禽运输的有关规定 |
(五)质量安全保障的有关规定 |
五、其他涉及农场动物福利的有关规定 |
第三章实验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起步发展期(1979~1982) |
第二节全面建设期(1983~2005) |
一、实验动物立法体系全面建设 |
(一)专门规范实验动物管理的立法出台 |
(二)实验动物管理地方立法全面建设 |
(五)其他立法中的对于实验动物管理的相关规定 |
二、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建立 |
(一)七部委共同制定的部门规章——《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出台 |
(二)地方性立法中关于实验动物许可证的有关规定 |
(三)其他地方性立法中的实验动物相关规定 |
四、《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 14925-2001)》的发布 |
第四节繁荣创新期(2006~至今) |
一、有关实验动物福利立法的提出 |
二、实验动物的地方性立法繁荣发展 |
第四章伴侣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快速发展期(1980~1999) |
一、伴侣动物传染病防治的有关规定 |
二、伴侣动物的出入境检疫的有关规定 |
三、伴侣动物的运输管理的有关规定 |
四、伴侣动物限制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二节全面繁荣期(2000~至今) |
一、伴侣动物的饲料管理的有关规定 |
(一)国务院各部委相关公告中的有关规定 |
(二)对伴侣动物饲料质量安全情况进行监管和通报 |
二、伴侣动物的诊疗、用药管理的相关规定 |
(一)《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
(二)地方性立法中动物诊疗的有关规定 |
(三)伴侣动物用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
三、伴侣动物防疫检疫的有关规定 |
(一)狂犬病防治的有关规定 |
(二)伴侣动物进出口检疫的有关规定 |
四、地方立法中关于伴侣动物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五章工作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起步发展期(1949~1977) |
第二节全面建设期(1978~1999) |
一、工作动物的饲料方面 |
二、工作动物防疫、检疫的相关规定 |
三、工作动物管理的相关规定 |
四、工作动物运输的相关规定 |
第三节繁荣创新期(2000~至今) |
一、导盲犬的相关规定 |
二、检疫犬的相关规定 |
三、搜救犬的相关规定 |
第六章娱乐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观赏动物保护的立法简述 |
第二节演艺动物保护的立法进程 |
第二部分中国港澳台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20 |
第一章中国香港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 |
第一节中国香港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进程概述 |
一、香港动物保护法制建设进程概述 |
二、动物保护立法中最核心的一部法律——《防止残忍对待动物条例》的相关规定 |
(一)防止残忍对待动物的一般性规定 |
(二)残忍对待动物的法律责任 |
第二节中国香港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制建设进程 |
一、《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 |
二、《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 |
三、《渔业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 |
四、《捕鲸业(规管)条例》的相关规定 |
五、其他法律中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规定 |
第三节中国香港地区驯养动物的法制建设进程 |
一、香港地区农场动物福利的法律规定 |
二、香港动物运输保护的法律规定 |
三、香港动物屠宰保护的法律规定 |
四、香港实验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
第二章中国台湾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 |
第一节中国台湾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进程概述 |
第二节中国台湾地区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制建设进程 |
第三节中国台湾地区驯养动物保护的法制建设进程 |
一、中国台湾地区动物福利保护法制概述 |
二、中国台湾地区农场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
三、中国台湾地区实验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
四、中国台湾地区动物运输保护的法律规定 |
五、中国台湾地区动物屠宰的法律规定 |
(10)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生态饭店的研究进展 |
1.2.2 饭店生态系统及管理研究 |
1.2.3 饭店环境管理研究进展 |
1.2.4 生态建筑研究进展 |
1.2.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3 生态饭店的理论支撑 |
1.3.1 基础生态学理论 |
1.3.2 应用生态学理论 |
1.3.3 现代饭店管理理论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2 饭店与饭店生态系统 |
2.1 饭店的属性变化与再定义 |
2.1.1 饭店的属性变化 |
2.1.2 饭店定义的再研究 |
2.2 饭店生态系统分析 |
2.2.1 饭店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
2.2.2 饭店生态系统的组成 |
2.2.3 饭店生态系统的结构 |
2.2.4 饭店生态系统的功能 |
2.2.5 饭店生态系统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3 饭店系统的生态问题 |
3.1 关于饭店自然、环境与生态问题的辨析 |
3.1.1 饭店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环境、生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3.1.2 饭店环境管理理论将被饭店生态思想所取代 |
3.2 饭店生态问题的系统分析 |
3.2.1 饭店自身的生态问题 |
3.2.2 饭店对人的生态问题 |
3.2.3 人对饭店的生态问题 |
3.2.4 饭店对环境的生态问题 |
3.2.5 环境对饭店的生态问题 |
3.3 本章小结 4 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架 |
4.1 生态饭店的定义与内涵 |
4.1.1 绿色与生态的辨析 |
4.1.2 生态饭店的内涵理解 |
4.2 生态饭店的组成 |
4.2.1 生态饭店中人的因子 |
4.2.2 生态饭店中的环境因子 |
4.3 生态饭店的结构 |
4.3.1 生态饭店的三元结构 |
4.3.2 生态饭店的金字塔结构 |
4.4 生态饭店的功能 |
4.4.1 功能一:经济高效运行 |
4.4.2 功能二:安全健康舒适 |
4.4.3 功能三:环境友好持续 |
4.4.4 功能四:社会和谐稳定 |
4.5 生态饭店的特征 |
4.5.1 生态饭店的自然特征 |
4.5.2 生态饭店的经济特征 |
4.5.3 生态饭店的文化特征 |
4.6 生态饭店的生态伦理 |
4.6.1 人和饭店在系统中的道德规范 |
4.6.2 饭店"以人为本"的生态准则 |
4.6.3 鉴别饭店生态行为的基本原则 |
4.6.4 生态饭店产品的道德伦理尺度 |
4.6.5 环境责任与市场结合的饭店伦理 |
4.6.6 生态饭店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
4.7 生态饭店的分类 |
4.8 本章小结 5 生态饭店的实现途径 |
5.1 生态饭店实现途径的关键 |
5.1.1 传统环境措施的局限性 |
5.1.2 构建生态饭店的三要素 |
5.2 生态饭店的设计建设 |
5.2.1 饭店设计的生态化 |
5.2.2 饭店建设的生态化 |
5.2.3 饭店改扩建的生态化 |
5.3 生态饭店的系统管理 |
5.3.1 饭店系统管理理论的创新 |
5.3.2 生态饭店系统管理的优势 |
5.3.3 生态饭店系统管理的原则 |
5.3.4 生态饭店系统管理的内容 |
5.4 生态饭店的社会支撑 |
5.4.1 政策体制的支撑 |
5.4.2 生态技术的支撑 |
5.4.3 生态人才的支撑 |
5.5 本章小结 6 生态饭店的案例研究——江西景德镇市紫晶宾馆 |
6.1 景德镇与紫晶宾馆概况 |
6.1.1 作为案例研究的理由 |
6.1.2 景德镇市概况 |
6.1.3 紫晶宾馆简介 |
6.2 紫晶宾馆的生态现状分析 |
6.2.1 重要生态指标检测分析 |
6.2.2 紫晶宾馆的生态优势 |
6.2.3 紫晶宾馆的生态问题 |
6.3 紫晶宾馆的生态评价 |
6.3.1 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 |
6.3.2 指标筛选与权重确定 |
6.3.3 紫晶宾馆的生态评价 |
6.4 紫晶宾馆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
6.4.1 硬件途径 |
6.4.2 软件途径 |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几点建议 |
7.4 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
四、全球家畜家禽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2]人类世时代的生物灭绝和生物安全——“202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研讨综述[J]. 张玉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3]瑶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与梯田文化景观研究[D]. 哈凯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从生命逻辑看农业生产和生态所衍生的功能——农业生命逻辑丛谈之二[J]. 李根蟠. 中国农史, 2017(03)
- [5]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D]. 李建钦.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6]区域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理论视角与方法框架[D]. 刘向南.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6)
- [7]生态文明以人类价值为核心[J]. 蒋志刚. 绿叶, 2012(10)
- [8]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四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汇编[A].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2012
- [9]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一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A].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2012
- [10]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D]. 洪文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