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合并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54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1](2020)在《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刺治疗该病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服务。方法:在前期针刺治疗FC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完成试验的患者共计380例。所有患者按照俞募配穴组、合穴下合穴配穴组、合募俞配穴组,进行了4周16次针刺治疗,并完成了4周的随访。本研究基于前期临床试验数据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体重指数)、临床特征(病程、周自主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等。根据8周后周自主排便次数变化情况,将380例FC患者分为针刺应答组(Responder Goup)和非应答组(Non-responder Group),参考类似研究,我们认为8周后周自主排便次数至少增加1次的患者对针刺治疗有应答,表明针刺治疗有效,而对于周自主排便次数没有增加或者减少的患者,我们将其分为非应答组,认为其对针刺治疗无应答或无积极应答,表明对针刺治疗无效。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为避免漏掉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在单因素分析时,扩大筛选范围,以P<0.20差异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纳入新的影响因素后再进行第二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两次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深入探讨相关因素对针刺疗效的影响。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答组(306例)与非应答组(74例)在年龄、病程、基线期周自主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对针刺的了解程度、了解针灸的渠道、受教育程度、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例来源、SAS评分、SDS评分、SF-36中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维度评分、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维度评分等13个因素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0.20差异为有统计学意义,应答组与非应答组患者的职业、针刺期待值、SF-36中精力(Vitality,VT)维度、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维度、健康变化(Reported Health Transition,HT)维度、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维度评分等6个因素,同上述13个因素共同纳入第二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2.两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均得出,对针刺的了解程度、病例来源和基线期周自主排便次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来源中以成都中心为参照,来自湖南、长春中心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北京中心为参照,来自湖南、长春、陕西中心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患者对针刺的了解程度、基线期周自主排便次数可能是影响功能性便秘患者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病例来源可能是非直接影响因素。2.对针刺了解更多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针刺治疗时更容易发生应答,即针刺效应更好,其临床疗效可能更好。3.基线期周自主排便次数较少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针刺治疗时更容易发生应答,即针刺效应更好,其临床疗效可能更好。4.来自不同临床中心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针刺治疗时发生应答的情况不同,由于受到各中心人数、对针刺的了解程度、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病例来源可能是非直接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郑会丽[2](2019)在《放松功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放松功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给予电针结合放松功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电针治疗,两组电针治疗频率均为每周2次,试验组放松功习练频率为每天1次,每次约20分钟,两种治疗方法均连续治疗3个月。试验前后,利用VAS评分、CODI指数、SAS评分、SDS评分、表面肌电值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1.试验完成度:本试验周期为3个月,共纳入观察患者63例,实际完成61例。试验组32例,脱落1例,对照组31例,脱落1例。最终试验组共31例,对照组共30例纳入统计分析。2.基线评价: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VAS评分、CODI指数、SAS评分、SDS评分、表面肌电值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之间基线均衡,具备可比性。3.疗效评价:试验组在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CODI指数、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P<0.01),BST持续时间增长(P<0.01),患侧与健侧多裂肌MF值均上升(P<0.05),患侧竖脊肌MF值上升(P<0.01);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与SAS评分降低(P<0.01),CODI指数降低(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试验组VA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侧与健侧多裂肌M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后在CODI指数、SDS评分、BST持续时间、患侧与健侧竖脊肌MF值上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试验组共31例患者:治愈3例,有效25例,无效3例;对照组30例患者:治愈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经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P>0.05,表明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表明试验组疗效有优于对照组趋势。结论:放松功在改善LDH患者疼痛、焦虑情绪、腰部肌肉疲劳度方面具有明显疗效,临床表明,放松功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无明显副作用的特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钟琭葭[3](2017)在《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老年Ⅱ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和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生理反应的调节效果,并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和老年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从而为治疗老年高血压和老年糖尿病提供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5月-6月于四川省宜宾市某乡镇选取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4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血压治疗组和高血压对照组,同时选取40名老年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治疗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方法与步骤:(1)采用自制一般信息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2)分别测量高血压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值以及糖尿病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糖值并作为初始值记录。(3)选用生物反馈仪(spirit-8)压力训练中指导语放松训练模块对高血压治疗组和糖尿病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在指导语的引导下渐进性地进行放松,每次25分钟,每周2次,一共实施8次。治疗结束后高血压治疗组测量右臂血压作为结束值并记录,糖尿病治疗组测取指尖血测试血糖值并记录。(4)治疗组所有成员完成生物反馈治疗后,分别采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压以及血糖值。结果1、高血压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血压呈下降趋势,八次治疗后收缩压(t=5.65,p=0.00)、舒张压(t=3.18,p=0.00)以及脉压差(t=4.87,p=0.00)与第一次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糖尿病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血糖呈下降趋势,八次治疗后血糖与第一次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4)。3、高血压治疗组经过八次生物反馈治疗后,左脑θ波(t=2.29,p=0.03)在第八次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基线水平,治疗后的rmssd值(t=-3.12,p=0.00)和sdnn值(t=-2.6,p=0.0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糖尿病治疗组经过八次生物反馈治疗后,右脑θ波(t=-2.12,p=0.00)、左脑θ波(t=-2.20,p=0.04)和心率(t=-2.71,p=0.01)在第八次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基线水平,治疗后的皮温(t=5.94,p=0.00)、rmssd值(t=2.44,p=0.03)和sdnn值(t=2.25,p=0.04)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组血压血糖的改善情况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居住情况、与配偶关系、有几个孩子以及与子女关系均不具有相关性(p均>0.05)。6、对高血压治疗组治疗前后和随访3个月与6个月收缩压(f=6.69,p=0.00)、舒张压(f=4.91,p=0.00)和脉压差(f=4.19,p=0.0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明显组间效应,采用事后检验的lsd方法可知,高血压治疗组收缩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1),与治疗后相比明显降低(p=0.010),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收缩压明显降低(p=0.031),与治疗后相比收缩压明显降低(p=0.027);舒张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2),随访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7),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2),组脉压差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糖尿病治疗组治疗前后和随访3个月与6个月随机血糖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明显组间效应(f=7.44,p=0.00),采用事后检验的lsd方法可知,随访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表明生物反馈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和老年Ⅱ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有一定效果。2、采用辅助的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左脑θ波波幅明显下降,sdnn、rmssd值显着提高,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左右脑θ波波幅与心率明显下降,SDNN、RMSSD值显着提高,由此可以推测,生物反馈治疗有利于抑制老年高血压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起到降低血压血糖的作用。3、患者血压血糖的改善情况不受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人口因素的影响,如能按照治疗要求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坚持放松训练,均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4、生物反馈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血糖都具有较为长期的调控作用。
王晓丝[4](2017)在《呼吸生物反馈疗法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冠心病住院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现状,并探讨呼吸生物反馈疗法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以及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为日后该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11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52例,B组63例。自患者入院当天开始直至出院,B组患者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的Spirit-8型多通道生物反馈仪给予呼吸生物反馈治疗,隔日一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分别于入院当日、出院当天进行评估作为患者的原始及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住院日。结果:①18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中有115例患者的焦虑或抑郁亚量表评分≥8分,约占63.8%,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的患者中84.0%的患者睡眠质量总分≥7分,睡眠质量受到影响。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均有所改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均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优于B组、主观睡眠质量和入睡时间提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11.56±1.61,13.97±1.49)、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7.44±1.94,8.61±2.16)、主观睡眠质量(0.97±0.43,1.25±0.43)、入睡时间(1.05±0.31,1.32±0.47)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A组患者SDNN值由50.79±42.75上升到53.95±42.27,B组患者由39.60±12.88下降到30.93±7.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3.3%,B组发生率为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日为10.28±3.813,B组患者住院日为9.53±3.5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超过一半的冠心病住院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伴有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受到影响。②呼吸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显着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以焦虑症状为主)、提升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及入睡时间。③呼吸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提升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数(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减少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但并不能缩短住院日。
路晶[5](2014)在《生物反馈技术对影响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警察属于紧张程度较高的职业,而职业紧张可以影响职业人群和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是诱发机体神经系统、免疫功能、心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运用生物反馈技术对天津市全体在籍警察,符合职业紧张程度较高且未患代谢综合征(MS)人群(排除重大疾病)进行为期两年随访工作,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1、观察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热应激蛋白、皮质醇的变化情况。2、观察干预后生物反馈组与对照组对比,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热应激蛋白、皮质醇的变化情况。3、分析两组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验证生物反馈技术对非代谢综合征(MS)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对天津市在籍警察,符合职业紧张程度较高且未患代谢综合征(MS)人群(排除重大疾病)进行2年的队列研究,按照整群分层原则进行抽样分组(减少偏倚,缩小样本量),分为生物反馈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共600例。生物反馈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加放松训练方法,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其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配对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结果1、通过两年随访工作,生物反馈组干预前后对比,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改善,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热应激蛋白、皮质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具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前后对比无显着性差异。2、通过两年随访工作,生物反馈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比,得出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收缩压、舒张压、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热应激蛋白、皮质醇经过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分析两组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可得出通过生物反馈干预,生物反馈组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通过两年随访研究证实了生物反馈技术的运用对高压职业群体在血压、生化指标、激素水平有一定作用,而且通过生物反馈干预可以降低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及神经递质数值,进一步减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的发生。通过探讨生物反馈的干预效果,以便日后大规模运用在职业人群的心理干预及临床治疗中。
孙君芳,叶虹,廖旭怡[6](2012)在《国内生物反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综合评价国内生物反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法,收集国内198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7篇有效文献,累计9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由于文献数量较少,且收缩压及舒张压降低情况在研究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I2=99%、I2=97%),故数据不能进行合并,仅就研究结果进行内容描述。在纳入的7篇文献中,研究者均采用了生物反馈治疗方法,配合放松训练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中有4篇文献结果提示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结论目前关于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尚少,研究间异质性较大,但已有的研究结果提示生物反馈治疗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钱湘云,耿桂灵,卢海霞[7](2011)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及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40.4%、65岁以上为49%~57%,而80岁以上高达65.6%。老年人高血压具有症状少而并发症多、血压波动性大、以单纯收缩压升高多见等特点。因此,高血压已极大地威胁老年人健康
雷玉华,李元红,及新,张复贵,向家培,朱小琴,黄浩[8](2010)在《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焦虑症的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焦虑症的难治性高血压的降血压作用。方法:分别观测伴有焦虑症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加用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的血压及SAS评分。结果: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加用生物反馈治疗后其血压明显降低(P<0.01),SAS评分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因伴有焦虑症,仅用降血压药物难以理想控制血压,加用生物反馈治疗能缓解焦虑情绪并有利于降低血压。
王明,刘若阳,王菊芬,余存,李朝恩,李丹凤[9](2006)在《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了解生物反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降压作用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将11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研究组)予以降压药物治疗同时采用生物反馈治疗;B组(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对A、B两组治疗8周过程中的血压、SCL-90各因子分变化情况进行对照研究并观察A组的肌电、皮温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SCL-90各因子分均值与B组比较有明显降低,A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的肌电值下降62.37%, 皮温值上升16.83%.结论应用生物反馈治疗可通过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药物降压起明显的增强作用。
杨菊贤,杜勤[10](2003)在《生物反馈治疗及其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生物反馈治疗(Biofeedback Therapy,BT)是60年代开展起来的一种心理行为治疗技术,它借助于传感器把采集到的内脏器官的活动信息加以处理和放大,及时转换成人们熟悉的视觉和听觉信号,并加以液晶显示,让人们“感觉”到自己内脏器官的活动情况。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步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会在一定范围内对部分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率、血压、皮温、肌电等)的随意控制,校正
二、药物合并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54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物合并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54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干预措施 |
1.1.3 疗效观察指标 |
1.1.4 临床观察周期 |
1.1.5 伦理审查与试验方案注册 |
1.2 统计分析方法 |
1.2.1 分析内容 |
1.2.2 分析方法 |
1.3 研究流程图 |
2 研究结果 |
2.1 单因素分析 |
2.1.1 基线期一般情况比较 |
2.1.2 基线期病情及观察指标比较 |
2.2 多因素分析 |
2.2.1 第一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2.2.2 第二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祖国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3.1.1 中医病名 |
3.1.2 病因和病机 |
3.1.3 便秘的中医治疗 |
3.2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
3.2.1 流行病学 |
3.2.2 病因病机 |
3.2.3 常规治疗 |
3.3 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 |
3.3.1 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确切 |
3.3.2 不同患者针刺治疗效果的差异 |
3.4 关于针刺效应的影响因素 |
3.4.1 机体功能状态 |
3.4.2 腧穴特异性 |
3.4.3 针刺手法及刺激量 |
3.4.4 时间因素 |
3.4.4.1 治疗时机 |
3.4.4.2 针刺时间间隔 |
3.4.4.3 留针时间 |
3.5 关于本研究结果的分析 |
3.5.1 针刺疗效相关因素分析的临床意义 |
3.5.1.1 研究意义 |
3.5.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5.2 结果分析 |
结论 |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综述 功能性便秘中西医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件2 针灸期待值评价表 |
附件3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请在出现的体征标注□内划√) |
附件4 焦虑自评量表(SAS) |
附件5 抑郁自评量表(SDS) |
附件6: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2)放松功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标准 |
1.2.1 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2.4 中止试验标准 |
1.2.5 剔除或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试验技术路线图 |
2.2 随机分组方法 |
2.3 对照 |
2.4 盲法 |
2.5 仪器设备 |
2.5.1 电针仪 |
2.5.2 表面肌电仪 |
2.5.3 针灸针 |
2.6 治疗方法 |
2.6.1 针刺 |
2.6.2 放松功 |
2.7 观察指标 |
2.7.1 VAS评分 |
2.7.2 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
2.7.3 SAS评分、SDS评分 |
2.7.4 表面肌电图 |
2.8 疗效评定 |
2.8.1 评价指标 |
2.8.2 评价方法 |
2.8.3 疗效标准 |
2.9 统计分析 |
2.10 随访 |
3.结果 |
3.1 病例完成度 |
3.2 基线特征 |
3.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3.4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数据比较 |
3.4.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4.2 两组治疗前后CODI指数比较 |
3.4.3 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 |
3.4.4 两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
3.4.5 两组治疗前后肌电图数据比较 |
3.5 随访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4.1 疗效比较 |
4.2 讨论 |
4.2.1 疼痛 |
4.2.2 功能障碍 |
4.2.3 焦虑、抑郁情绪 |
4.2.4 表面肌电指标 |
5.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放松功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3 试验量表 |
(3)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老年Ⅱ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研究工具 |
1.3 实验程序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
2.2 生物反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
2.3 生物反馈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
2.4 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理指标的改变情况 |
2.5 生物反馈疗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理指标的改变情况 |
2.6 治疗组血压血糖下降与人口学因素相关程度 |
2.7 各组治疗前后及随访血压血糖比较 |
3 讨论 |
3.1 生物反馈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及治疗机理分析 |
3.2 生物反馈对老年糖尿病疗效及治疗机理分析 |
3.3 人口学因素对生物反馈治疗老年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 |
3.4 随访结果分析 |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呼吸生物反馈疗法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入组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调查工具 |
2.2 资料收集 |
2.3 临床干预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生物反馈技术对影响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分组处理 |
1.2.2 人体基本参数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血压 |
1.2.3 生化指标测定 |
1.2.4 材料 |
1.2.5 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2.2 生物反馈组和对照组2年随访比较 |
2.2.1 生物反馈干预组两年间随访各项指标的比较 |
2.2.2 对照组两年间随访各项指标的比较 |
2.2.3 生物反馈组及对照组第一年随访各指标比较 |
2.2.4 生物反馈组及对照组第二年随访各指标比较 |
2.2.5 生物反馈组及对照组第一年随访MS各组分异常率及MS患病率比较 |
2.2.6 生物反馈组及对照组第二年随访MS各组分异常率及MS患病率比较 |
2.2.7 生物反馈干预组两年间随访各项激素水平的比较 |
2.2.8 对照组组两年间随访各项激素水平的比较 |
2.2.9 生物反馈组及对照组第一年随访各激素指标比较 |
2.2.10 生物反馈组及对照组第二年随访各激素指标比较 |
三、讨论 |
3.1 通过两年随访观察生物反馈治疗对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 |
3.1.1 对血压的影响 |
3.1.2 对血糖的影响 |
3.1.3 对血脂的影响 |
3.1.4 对MS患病率的影响 |
3.1.5 对神经递质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内生物反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数据提取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献特征 |
2.2 治疗后组间血压值比较 |
3 讨论 |
(8)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焦虑症的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焦虑症的评定 |
1.3 血压监测 |
1.4 生物反馈治疗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药物合并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54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王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放松功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郑会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老年Ⅱ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D]. 钟琭葭. 成都医学院, 2017(01)
- [4]呼吸生物反馈疗法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 王晓丝. 皖南医学院, 2017(01)
- [5]生物反馈技术对影响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研究[D]. 路晶.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6]国内生物反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J]. 孙君芳,叶虹,廖旭怡.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24)
- [7]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J]. 钱湘云,耿桂灵,卢海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29)
- [8]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焦虑症的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J]. 雷玉华,李元红,及新,张复贵,向家培,朱小琴,黄浩.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0(07)
- [9]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A]. 王明,刘若阳,王菊芬,余存,李朝恩,李丹凤. 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6
- [10]生物反馈治疗及其临床应用[J]. 杨菊贤,杜勤. 中国全科医学,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