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软科学研究项目进展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姜子昂,辜穗,任丽梅,刘申奥艺,魏繁,谢敬华[1](2021)在《油气田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管理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深化国有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但现有管理创新成果收益评价或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方法较少,不利于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深入分析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系统与创效机制,规范设计油气田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要素谱系,建立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研究认为:(1)管理创新是涵盖企业发展要素投入与产出、企业软科学研究及成果应用的综合复杂系统,管理创新成果创效本质是生产要素组合创新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2)按照管理要素贡献参与收益分配原理,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净值(净现值或净利润)等于项目收益净值与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率之积;(3)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率与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递进分成基数、管理成果创新强度系数密切相关。实证结果表明,评估方法简单,易操作,可促进现代油气田企业管理要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享。
王萌,姚应权,马远青,宁智超,王国梁[2](2020)在《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军事软科学项目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军事软科学研究是围绕军事规划、情报搜集、研究论证、决策支持、评估评价等多学科领域的军事科学问题,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科技、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与论证手段进行的一种跨学科、多层次的科研活动。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视角前瞻性,由军事机关或军兵种提出的军事软课题研究需求通常是与规划、
崔瑾[3](2020)在《美国大学董事会评估的运行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董事会在美国大学内部治理中居于主导地位,董事会的治理效果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应对大学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问责压力,董事会评估应运而生,成为证明董事会自身运行有效性、改进大学内部治理绩效的重要思路和举措。在我国实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研究美国大学董事会评估的运行实践,对优化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治理效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弗曼大学、霍华德社区学院与卡林顿学院四所院校展开的董事会评估为研究对象,以科特的组织变革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结合稳定—变迁、结构—过程等研究维度,沿着“历史演变—具体实践—学理探讨—参考启示”的研究逻辑,对美国高校董事会评估的结构、过程与功能展开深入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其一,董事会评估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传统的被动分散型应对转向绩效自主性改善阶段,并逐步转向重视董事会领导力和专业化发展阶段。其二,四所美国大学的董事会评估运行各有侧重点,分别代表了遵循文化传统、凸显竞争优势、应对需求变化、聚焦核心事务的董事会评估模式。其三,通过建构理想型的董事会评估综合设计模式,可以为不同大学提供通用性的改革范式与思路。其四,美国大学董事会评估为优化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主要包括:明确大学定位,凸显核心优势;推进共同治理,改善领导方式;重视学生成果,提升教学质量;顺应变革趋势,培育领导力评估文化。
洪龙[4](2019)在《城市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方法研究 ——以天津市南开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受快速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我国耕地总量逐年减少,大量农转非人口迁移至城市,导致社区内无组织无规划的自发种植行为频发,占用了社区公共资源的同时造成社区环境治理的种种不便。与此同时,企业开发及资金周转效率低下、政府规划决策不到位等因素引发了大量城市土地闲置问题,不仅浪费了珍贵的土地资源,更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本文为缓解自发种植现象缺乏场地和组织管理以及城市闲置用地未充分利用两大城市问题,提出利用城市闲置用地进行生产性更新的策略。近年来,纽约、波特兰、温哥华等城市相继完成了城市闲置用地清查评估工作,以筛选适宜开展都市农业活动的空间,但研究往往止步于选址阶段,缺乏后续的生产性更新设计策略研究。而国内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因用地性质差异等原因而不能照搬国外的选址模式。为此,本文尝试从选址和设计两个方面,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城市的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方法,并以天津市南开区为例,借助多源数据与GIS工具,分别围绕闲置用地的生产适宜性、适宜用地与城市效益提升、筛选后用地的生产性设计三个子研究问题展开研究,以筛选适宜用地,并提出相应的生产性更新设计策略。针对地块生产性更新适宜性问题,研究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研究选取评估因子,采用问卷调研和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体系并确定因子权重。通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结合GIS软件分析的方法进行闲置用地清查并建立空间数据库。最后,以评估因子的量化分级标准为依据,借助GIS数据库进行生产适宜性筛选。为了让选址结果更加有利于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提升,研究在首轮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需求,对闲置用地进行二次筛选。在此基础上划分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类型(城市公园、户外教室、社区农园、城市农场),明确其选址标准,优化选址策略。最后,借助GIS工具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闲置用地。地块生产性更新设计策略部分,针对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选址方法筛选所得的24处闲置用地,首先从规划层面进行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之后在单体层面以城市效益提升为出发点展开不同地块的生产性更新类型设计。本文提出的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方法分别适用于城市尺度的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设计和社区尺度的社区环境治理,为城市闲置土地规划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构建。
侯崴[5](2019)在《长沙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改进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致力于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但由于小微企业经营品种单一,财务制度不健全、贷款抵押担保难、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抗风险能力较弱等缺点,同时部分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经验不足,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如何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防控机制,有效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确保小微企业贷款稳健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长沙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结合小微企业自身的风险特征,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深入研究了长沙银行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全面剖析了其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架构薄弱环节较多、信用评级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不强、授信审批机制效能发挥受限、贷后风险管理配套机制不足、小微企业贷款中心业务模式有待全面提升等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改进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指标、建立动态信息评估机制、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优化评估流程等建议。最后,分析了改进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组织架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推进信贷风险防控文化体系建设、积极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优化不良贷款处置机制等保障措施,指出了长沙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对帮助长沙银行防范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并对长沙银行小微信贷业务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该研究对长沙银行其他业务发展及信贷风险防控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卢瑞鹏[6](2019)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务平衡的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2是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元年。在经历数载的纷繁争论后,中国长期护理研究逐渐显现出了社保化、独立化、医养兼具的发展方向。长期护理研究也自此不再限于理论而化于实践。从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开始建构至今,中央政府始终以文件与政策推动着长期护理事业的发展。尤其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民生有难题、养老有难题”的表述,更是体现了党中央对与老年群体息息相关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殷切期盼。然而,伴随2016年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全国试点,关于资源有限条件下满足地方长期护理需求的呼声愈发强烈,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护理保险制度的可持续运营也面临现实考验。“财务”便在纷乱之间重回视线。由此,本研究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务平衡为研究对象,选取系统化视角规划了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务平衡的微观、宏观双路径。其中以制度责任边界、保险替代效用、服务内容契合度以及评估结果契合度指标为代表的制度筹资、等级评估、护理服务、基金结算四大要素完善成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务平衡的微观实现路径;以地域护理资源整合功能为核心的制度平台建设是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务宏观优化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的核心章节共包含四个部分:核心章节一重点阐释了作者开展长护险研究的研究格局与研究基调。以福利经济学为视角审视制度财务平衡的本原,量的平衡外提出了长期护理财务质态均衡理念;核心章节二为质态均衡理念下的财务平衡状态测算。以上海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制度为素材,综合运用灰色预测与马尔可夫链方法,为了进一步开展长期护理财务平衡探索营造舆论环境;核心章节三为内部微观视角下制度财务平衡因素的萃取与剖析。首先基于扎根理论与文献研究成果获取制度财务平衡评价指标,再立足问卷实证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次第串联,实现制度实践过程中财务平衡理论指标的平稳落地;核心章节四则以外部宏观视角分析资源整合平台的运行机理与财务效应。通过对日本地域综合护理系统建制历程、运作机理的回溯,验证了其优化财务、效率服务的借鉴价值,并据此提出我国长期护理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的具体路径。本研究是主动别离传统财务平衡研究的思维定式,试图以更具质性化、系统化的方式审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财务平衡问题。
杜元清[7](2018)在《地平线扫描的概念及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概述了地平线扫描的基本定义和起源;讨论了地平线扫描的几个重要概念——地平线、研究前沿、弱信号、技术监视、技术预见和技术评估,讨论了地平线扫描的概念模型、流程和方法;提供了英国、新加坡、美国的一些典型的地平线扫描实操案例,展示了地平线扫描三要素:扫什么、怎么扫、扫描成果怎么分发。鉴于地平线扫描理论和实践如此丰富高效,建议中国的情报学教育机构尽快添加地平线扫描的教学内容,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邱洪基[8](2016)在《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不断增多,伴随企业成长,管理难度和管理问题不断增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采用管理咨询的方式来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加快企业变革。本文针对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设计一套全过程管理体系,解决企业实施大量管理咨询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提高管理咨询项目实施的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采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和标准化理论,应用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三种研究方法,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体系。首先结合华网集团管理体制、经营特点以及管理咨询项目管理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管理各重要环节,构建了覆盖立项、采购、开题、中期、结题、后续管理等全过程,促进管理制度化、流程标准化、工作规范化、数据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是国内大型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管理体系的首创。其次系统地研究分析了管理咨询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构建了管理咨询项目重复性判断评估方法、项目研究必要性评估方法、项目研究价值评判方法、项目研究经费标准估算方法、项目采购方式优选方法、项目实施各阶段的管控要点。最后本文提出的管理体系在华网集团2015年度项目管理中进行了应用和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从应用情况看,管理咨询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符合华网集团工作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基本解决了减少重复性研究、合理确定研究经费、优选咨询机构、保障研究质量、加强成果应用等体系设计的目标,验证了体系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先进性。本文提出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为大型国有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的管理部门,提供了符合国有企业管理实际、标准化、可操作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开创性地解决了咨询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能有效降低项目实施的管理难度、减小项目实施风险、节省管理时间成本、有效提升咨询质量、大幅提高成果转化应用效率;该管理体系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可直接应用于国内大型企业软科学或管理咨询项目管控,对大型企业智库建设和管理具有重大参考意义,对国家有关部委科研项目、软科学研究的管理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朱祖平,曹红军[9](2014)在《福建省战略管理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该文回顾了国内外战略管理学科发展的基本过程,对国内以及福建省高等学校战略管理学科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推动这一学科深入发展的若干思考,以期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的完善有所裨益。
王嘉[10](2010)在《科技成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决策学等理论和方法;从认识论、价值论和系统论的角度,针对科技成果评估的理论、方法和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述了国内外科技成果评估的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评估的借鉴和对我国科技成果评估各因素环节的分析,从科技项目执行情况评估、验收评估、产业化成果评估和成果转化价值评估等4方面的实践出发,构建我国的科技成果评估的综合方法与指标体系。在系统分析和研究科技成果的基础上,以应用类科技成果为主,设计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级别的科技成果综合评估体系。根据对科技成果评估不同需求的特点,提出了科技成果各个环节的评估过程,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指标和操作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二、地方软科学研究项目进展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方软科学研究项目进展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油气田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构建依据 |
1.1 依据企业管理创新体系结构,处理好软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关系 |
1.2 应用要素组合创新增值机制,深化认识管理要素协同创效 |
1.3 构建企业管理要素谱系,按照生产和经营管理要素分类评估 |
2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构建 |
2.1 构建思路与分成率模型设计 |
2.2 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计算模型 |
3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参数确定 |
3.1 项目收益净值(Eg) |
3.2 管理要素收益分成基准值(Bgs或Bgj) |
3.3 管理要素收益递进分成基数(Wg) |
3.4 管理成果创新强度系数确定(Hg) |
4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实证 |
4.1 主要参数测算 |
4.2 收益分成计算 |
5 建议 |
(2)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军事软科学项目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军事软科学项目实施过程分析 |
二、建立全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要素 |
1.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2.全过程评价要素 |
三、全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
1.基于HHM的多元场景要素分析 |
2.指标体系的权重设计 |
(3)美国大学董事会评估的运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2 研究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梳理 |
1.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章 美国董事会评估实践的历史演进 |
2.1 美国大学内部治理的历史发展 |
2.2 美国大学董事会评估的历史发展 |
2.2.1 初期萌芽阶段 |
2.2.2 绩效管理阶段 |
2.2.3 个性化评估阶段 |
2.3 小结 |
第3章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董事会评估运行分析 |
3.1 董事会评估的背景 |
3.2 董事会治理状况 |
3.2.1 董事会治理结构 |
3.2.2 董事会治理原则与理念 |
3.2.3 整体发展战略规划 |
3.3 个体领导力评估模式 |
3.3.1 董事会组织结构 |
3.3.2 董事会个体领导力评估指标 |
3.3.3 董事会个体领导力评估框架 |
3.3.4 董事会成员个体领导力评估过程 |
3.4 董事会评估效果的探讨 |
第4章 弗曼大学董事会评估运行分析 |
4.1 董事会评估的背景 |
4.2 董事会治理状况 |
4.2.1 董事会构成与职能 |
4.2.2 从“2020 远景”到弗曼优势 |
4.3 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式 |
4.3.1 可持续性跟踪评估评级系统 |
4.3.2 可持续性教学质量评估 |
4.4 董事会评估效果的探讨 |
第5章 霍华德社区学院董事会评估运行分析 |
5.1 董事会评估的背景 |
5.2 董事会治理状况 |
5.2.1 董事会构成与职能 |
5.2.2 董事会会议与程序 |
5.2.3 董事会治理原则与理念 |
5.3 卓越评估模式 |
5.3.1 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
5.3.2 卓越评估方式 |
5.4 董事会评估效果的探讨 |
5.4.1 改善整体绩效,推进共同治理 |
5.4.2 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功 |
第6章 卡林顿学院董事会评估运行分析 |
6.1 董事会评估的背景 |
6.2 董事会治理状况 |
6.2.1 使命与目标 |
6.2.2 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
6.3 学生成果导向型评估模式 |
6.3.1 学术卓越计划 |
6.3.2 综合规划与资源分配评估流程 |
6.4 董事会评估效果与挑战的探讨 |
6.4.1 董事会评估效果 |
6.4.2 董事会评估的挑战 |
第7章 美国大学董事会评估运行的思考与启示 |
7.1 董事会评估模式分析 |
7.1.1 遵循文化传统的董事会评估模式 |
7.1.2 凸显竞争优势的董事会评估模式 |
7.1.3 应对需求变化的董事会评估模式 |
7.1.4 聚焦核心事务的董事会评估模式 |
7.2 董事会评估综合设计模式的建构 |
7.3 董事会评估未来发展走向 |
7.3.1 危机应对的态度转变 |
7.3.2 组织管理的思路转变 |
7.4 董事会评估的相关理论探讨 |
7.4.1 拓宽内部问责与董事会治理的理解边界 |
7.4.2 促进组织变革提升董事会治理效能 |
7.4.3 以自愿约束和自我问责增强大学自主 |
7.5 董事会评估对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优化的启示 |
7.5.1 明确大学定位,凸显核心优势 |
7.5.2 推进共同治理,改善领导方式 |
7.5.3 重视学生成果,提升教学质量 |
7.5.4 顺应变革趋势,培育领导力评估文化 |
7.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和发表的文章 |
(4)城市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方法研究 ——以天津市南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危机:粮食需求背景下耕地不足与土地闲置之间的矛盾 |
1.1.1.2 契机:闲置用地与都市农业的结合 |
1.1.2 研究问题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闲置用地 |
1.2.1.1 闲置用地的界定范围 |
1.2.1.2 适合都市农业的潜在闲置用地 |
1.2.2 都市农业 |
1.2.3 生产性景观 |
1.2.4 生产性更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第2章 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研究综述与发展前景分析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内外闲置用地及其更新策略研究 |
2.1.2 国内外生产性更新研究概述 |
2.1.3 国内外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相关研究 |
2.1.4 国内外既有研究总结 |
2.2 国内外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典型案例分析 |
2.2.1 波士顿市城市闲置用地清查与评估 |
2.2.2 纽约市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实践 |
2.2.3 成都市郫都区可食地景项目 |
2.2.4 上海市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实践 |
2.3 天津南开区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发展前景分析 |
2.3.1 天津市南开区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的必要性分析 |
2.3.2 天津市南开区自发种植现状调研 |
2.3.3 基于调研结果的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可行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闲置用地生产适宜性评估体系构建 |
3.1 评估因子初始集合构建 |
3.1.1 评估因子收集 |
3.1.2 评估因子筛选 |
3.1.3 评估因子说明 |
3.2 评估因子重分类与权重赋值 |
3.2.1 评估因子重分类 |
3.2.2 评估因子权重赋值 |
3.3 评估因子量化分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生产适宜性的闲置用地选址研究 |
4.1 闲置用地空间信息获取方法分析 |
4.2 天津市南开区闲置用地清查 |
4.2.1 清查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
4.2.2 目视解译标志构建 |
4.2.3 结合GIS平台的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
4.2.4 清查结果分析 |
4.3 闲置用地生产适宜性筛选 |
4.3.1 生产适宜性筛选框架 |
4.3.2 评估因子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
4.3.3 筛选过程演算与结果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效益提升为目标的闲置用地二次筛选研究 |
5.1 城市多重效益及其选址策略 |
5.1.1 基于城市经济效益的选址策略分析 |
5.1.2 基于城市社会效益的选址策略分析 |
5.1.3 基于城市环境效益的选址策略分析 |
5.2 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类型分析 |
5.3 基于多重效益的闲置用地筛选方法 |
5.3.1 城市资源要素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
5.3.2 数据叠加筛选分析 |
5.4 闲置用地筛选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设计研究 |
6.1 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设计原则 |
6.2 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设计策略 |
6.3 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设计实践 |
6.3.1 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
6.3.2 基于生产性更新类型的闲置用地设计 |
6.3.3 基于用地特征的闲置用地设计补充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城市闲置用地生产新更新方法总结 |
7.1.2 对天津市南开区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规划的建议 |
7.1.3 对天津市南开区闲置用地单一地块生产性更新设计的建议 |
7.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长沙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长沙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2.1 长沙银行发展概况 |
2.1.1 发展历程 |
2.1.2 组织结构与经营状况 |
2.2 长沙银行小微企业风险管理现况 |
2.2.1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情况 |
2.2.2 小微企业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 |
2.2.3 小微企业信贷中心业务模式 |
2.2.4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2.2.5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操作流程 |
2.3 长沙银行小微企业风险管理主要问题 |
2.3.1 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架构薄弱环节较多 |
2.3.2 信用评级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不强 |
2.3.3 授信审批机制效能发挥受限 |
2.3.4 贷后风险管理配套机制不足 |
2.3.5 小微企业贷款中心业务模式有待全面提升 |
2.4 长沙银行小微企业风险管理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2.4.1 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
2.4.2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科学 |
2.4.3 社会信用环境的缺失 |
2.4.4 宏观经济环境及政府调控 |
第3章 长沙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改进方案的设计 |
3.1 改进思路与目标 |
3.1.1 基本思路 |
3.1.2 主要原则 |
3.1.3 主要目标 |
3.2 完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3.2.1 进一步明晰风险管理职责归属 |
3.2.2 贷后管理施行分层管理模式 |
3.2.3 建立派驻管理与独立审查审批的风险防控机制 |
3.3 优化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评估体系 |
3.3.1 改进评估方法 |
3.3.2 完善评估指标 |
3.4 改进小微授信审批机制 |
3.4.1 整合业务流程 |
3.4.2 优化评估流程 |
3.5 健全小微企业贷款的贷后管理体系 |
3.5.1 改进贷后管理组织模式 |
3.5.2 完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监测框架 |
3.5.3 完善贷款风险分担机制 |
3.5.4 健全贷款风险处置机制 |
3.6 升级小微企业信贷中心模式 |
3.6.1 明确业务边界 |
3.6.2 升级业务模式 |
第4章 长沙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4.1 加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 |
4.1.1 明晰构架原则 |
4.1.2 优化组织架构 |
4.2 加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的人员保障 |
4.2.1 强化对员工制度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
4.2.2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
4.2.3 培育小微企业贷款专业服务团队 |
4.3 加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的业务保障 |
4.3.1 建立细分小微企业金融产品机制 |
4.3.2 探索1+N的贷款新模式 |
4.3.3 积极发展行业批量贷款业务 |
4.3.4 建立小微客户双向动态迁移机制 |
4.4 加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的文化保障 |
4.4.1 营造良好的风险文化氛围 |
4.4.2 构筑严密的制度文化 |
4.4.3 构建标准化的贷款管理流程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务平衡的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年高龄化与失能化相生相伴 |
1.1.2 长护险制度化进程如火如荼 |
1.1.3 长期护理学术研究枝繁叶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长护险制度构建领域中的财务研究 |
1.3.2 长护险服务需求领域中的财务研究 |
1.3.3 长护险财务状态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方法 |
1.4.2 系统工程相关方法 |
1.4.3 实证研究方法 |
1.5 相关理论 |
1.5.1 多元福利理论 |
1.5.2 路径依赖理论 |
1.5.3 扎根理论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长护险财务平衡现状及其质态均衡 |
2.1 长护险财务平衡研究现状及内涵分析 |
2.1.1 财务平衡研究现状 |
2.1.2 财务平衡内涵分析 |
2.2 长护险财务平衡分析框架 |
2.3 长护险财务质态均衡探析 |
2.3.1 财务参数标准及质态均衡分析 |
2.3.2 需求评估标准的质态均衡分析 |
2.3.3 待遇保障标准的质态均衡分析 |
2.3.4 财务质态均衡的标准确定与制度思考 |
2.4 小结 |
第三章 长护险制度基金平衡测算-以上海市为例 |
3.1 上海长护险制度框架 |
3.1.1 财务制度设计 |
3.1.2 需求评估设计 |
3.1.3 服务供给设计 |
3.1.4 价格配套设计 |
3.2 基金平衡试算模型 |
3.3 计算方法及数据描述 |
3.3.1 计算方法介绍 |
3.3.2 数据来源描述 |
3.4 基金平衡状态测算 |
3.4.1 收入成本估计 |
3.4.2 长护险成本估计测算 |
3.4.3 长护险基金平衡测算 |
3.5 小结 |
第四章 影响长护险制度财务平衡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
4.1 财务平衡评价体系构建 |
4.1.1 研究设计 |
4.1.2 三级编码与模型检验 |
4.1.3 研究发现与财务平衡理论模型 |
4.2 问卷设计及其调研描述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调研情况描述 |
4.3 财务平衡的微观路径分析 |
4.3.1 方法选择及介绍 |
4.3.2 财务平衡指标次序计算 |
4.3.3 财务平衡程度的模糊综合计算 |
4.3.4 关键因素与实现路径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长护险制度财务平衡的资源整合分析 |
5.1 资源整合平台的构建 |
5.1.1 日本地域综合护理系统的建设背景及内容 |
5.1.2 日本地域综合护理系统的运作机理 |
5.1.3 日本地域综合护理系统的财务优化效应 |
5.2 我国建设社区资源整合主体的潜力分析 |
5.2.1 老年公共服务资源的禀赋条件 |
5.2.2 1+6文件下基层自治组织的主体作用 |
5.3 小结 |
第六章 长护险制度财务平衡实现路径分析 |
6.1 长护险制度财务可持续的应然状态 |
6.1.1 财务可持续的基本原则 |
6.1.2 财务可持续的实现条件 |
6.2 长护险制度财务平衡实现的路径建议 |
6.2.1 长护险制度财务平衡微观制度的实现路径 |
6.2.2 长护险制度财务平衡资源整合平台的实现路径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地平线扫描的概念及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平线扫描的定义、起源及相关概念 |
1.1地平线扫描的定义 |
1.1.1英国政府的地平线扫描定义 |
1.1.2澳大利亚政府的地平线扫描概念 |
1.1.3 OECD关于地平线扫描的定义 |
1.1.4本文采用的地平线扫描定义 |
1.2地平线扫描起源于“环境扫描” |
1.2.1环境扫描的具体含义 |
1.2.2“环境扫描”的流程 |
1.2.3“环境扫描”有什么用 |
2地平线扫描的几个相关术语 |
2.1地平线 |
2.1.1美国技术情报 (TECHINT) 活动的地平线 |
2.1.2技术成熟度的九个等级 |
2.1.3三个地平线 |
2.2“研究前沿”的两个含义 |
2.3弱信号 |
2.4技术监视 |
2.5技术预见或面向未来的技术分析 |
2.6技术评估 |
3地平线扫描的概念模型、方法流程步骤 |
3.1英国国防部的技术监视/地平线扫描概念模型 |
3.2英国政府部门的地平线扫描新结构 |
3.3美国国防部的技术监视/地平线扫描概念模型 |
3.4地平线扫描的两个含义:瑞士模型 |
3.5美国农业部的地平线扫描概念模型 |
3.6欧洲委员会的地平线扫描模型 |
3.7地平线扫描的其他模型 |
3.8地平线扫描的方法体系 |
3.9大型扫描团队对弱信号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流程 |
4地平线扫描案例 |
4.1英国国防部DSTL的地平线扫描 |
4.1.1背景 |
4.1.2无偏颇的高效信息检索 |
4.1.3专家评估、产品和创造性 |
4.1.4 DSTL地平线扫描案例小结 |
4.2新加坡政府的风险评估和地平线扫描 (RAHS) 项目办公室 |
4.3美国FutureScout公司为美国陆军执行的一个地平线扫描 |
4.4英国剑桥大学Sutherland教授团队的地平线扫描 |
4.5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年度应预防重点事件调查报告 (PPS) |
4.6美国国防部从事技术监视和地平线扫描工作的机构及其产品举例 |
4.6.1技术情报办公室 (The Office of Technical Intelligence, OTI) [65] |
4.6.2技术净评估办公室 (Office of Net Technical Assessments, ONTA) 及其产品《Techsight Snapshot报告》 |
5结束语 |
(8)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管理咨询概念的发展研究 |
1.2.2 管理咨询知识迁移过程的研究 |
1.2.3 对我国管理咨询现状的研究 |
1.2.4 国外管理咨询现状的研究 |
1.2.5 对管理咨询项目考核及成果质量管控的探索 |
1.2.6 我国管理咨询行业未来发展对策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管理咨询项目相关理论研究 |
2.1 全过程管理体系的定义 |
2.2 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 |
2.2.1 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缺陷分析 |
2.2.2 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定义 |
2.2.3 项目全生命周期四阶段 |
2.2.4 项目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概念 |
2.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特点 |
2.3 标准化理论 |
2.3.1 标准化理论的定义 |
2.3.2 标准化理论的发展 |
2.3.3 标准化理论基本原理 |
2.3.4 标准化理论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现状与目标 |
3.1 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概述 |
3.1.1 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的定义 |
3.1.2 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的分类 |
3.1.3 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的特点 |
3.2 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管理现状 |
3.2.1 立项管理现状 |
3.2.2 采购管理现状 |
3.2.3 开题管理现状 |
3.2.4 中期检查管理现状 |
3.2.5 验收管理现状 |
3.2.6 成果管理现状 |
3.3 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总体管理目标 |
3.3.1 项目管理角度 |
3.3.2 全过程管控角度 |
3.3.3 集约化管理角度 |
3.3.4 标准化角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设计与优化 |
4.1 立项阶段管理体系设计与优化 |
4.1.1 选题重复性探究与解决方案 |
4.1.2 立项程序复杂性探究及解决方案 |
4.2 采购阶段管理体系设计与优化 |
4.2.1 采购方式探究与优化方案 |
4.2.2 采购管理优化与设计 |
4.3 开题阶段管理设计与优化 |
4.3.1 开题形式探究与优化设计 |
4.3.2 开题管理模式设计与优化 |
4.4. 中期检查阶段管理体系设计与优化 |
4.4.1 中期检查问题探究 |
4.4.2 中期检查管理体系优化方案 |
4.5 验收阶段管理体系设计与优化 |
4.5.1 验收管理模式缺陷探究 |
4.5.2 验收管理模式设计与优化 |
4.6 成果后续管理阶段设计与优化 |
4.6.1 成果后续管理阶段特点探究 |
4.6.2 成果归档与推广问题探究及解决方案 |
4.6.3 成果共享应用方案和平台缺乏问题探究及解决方案 |
4.6.4 成果宣传共享激励机制和成效反馈机制不健全问题探究及解决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应用 |
5.1 2015年度项目管控背景 |
5.2 立项管理应用 |
5.2.1 立项申报和审核情况 |
5.2.2 立项情况分析 |
5.3 采购管理应用 |
5.4 开题、中期和结题管理应用 |
5.5 成果后续管理应用 |
5.5.1 优秀成果评选表彰与共享 |
5.5.2 咨询成果的得到广泛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福建省战略管理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西方战略管理学科发展综述 |
2.1 战略管理学科的边界 |
2.2 西方战略管理学科发展的现状 |
2.2.1 高等教育中战略管理学科地位凸显 |
2.2.2 涌现了众多国际领先的战略管理咨询服务公司 |
2.2.3 高影响因子学术期刊飞速发展 |
2.2.4 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学科着作 |
3 福建省战略管理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
3.1 福建省高校战略管理课程设置情况 |
3.2 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的建设 |
3.3 学术论文与着作 |
3.4 战略管理相关的学术会议开展情况 |
3.5 福建省战略管理学科发展述评 |
4 推动福建省战略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
4.1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提高办学层次与规模 |
4.2 鼓励出版专门的学术期刊, 加强研究型团队建设 |
4.3 增进校际合作, 促进研究资源整合 |
4.4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扩展应用实践研究平台 |
(10)科技成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科技成果与科技成果评估概述 |
1.2.1 科技成果概述 |
1.2.2 科技成果评估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评估的研究情况 |
1.3.2 我国科技成果评估的研究情况 |
1.3.3 有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科技成果评估的综合理论研究 |
1.4.2 科技成果综合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
1.4.3 科技成果各类评估指标的研究 |
1.4.4 科技成果评估综合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进度及工作量 |
1.7 取得的创新成果 |
1.8 几点说明 |
1.8.1 评估与评审的区别 |
1.8.2 关于评估方法 |
1.8.3 对其它类别成果的评价 |
1.8.4 关于成果评估实务 |
2 科技成果评估基本理论研究 |
2.1 世界各国和地区科技成果评估现状 |
2.1.1 美国 |
2.1.2 德国 |
2.1.3 英国 |
2.1.4 加拿大 |
2.1.5 法国 |
2.1.6 俄罗斯 |
2.1.7 日本 |
2.1.8 韩国 |
2.1.9 中国香港 |
2.1.10 中国台湾 |
2.1.11 国外科技评估的特点 |
2.2 我国科技评估发展历程和科技成果评估的现状研究 |
2.2.1 科技评估工作的起步期(1993年——2000年) |
2.2.2 科技评估的发展期(2000年——至今) |
2.2.3 我国科技成果评估现状 |
2.2.4 现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中存在问题 |
2.3 科技成果评估适用理论研究 |
2.3.1 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 |
2.3.2 科技成果评估体系的理论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3 科技成果评估各类指标的研究 |
3.1 科研项目执行情况评估 |
3.1.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2 指标体系 |
3.2 科研项目验收评估 |
3.2.1 指标体系 |
3.2.2 评估方法 |
3.2.3 结论与说明 |
3.3 产业化科技成果评估 |
3.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3.2 指标体系 |
3.3.3 评估方法 |
3.4 成果转化评估 |
3.4.1 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理论 |
3.4.2 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方法 |
3.4.3 综述 |
3.5 本章小结 |
4 科技成果评估体系的建立 |
4.1 科技成果评估综合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
4.2 科技成果综合评估方法 |
4.3 综合指标体系 |
4.3.1 科技成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2 科技成果综合评估指标 |
4.3.3 评估指标计算方法 |
4.3.4 评估指标的检验 |
4.4 科技成果评估体系的保障措施 |
4.4.1 建立科技成果评估的规范 |
4.4.2 加强诚信建设 |
4.4.3 科技成果评估的支持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科技成果评估实务的开展 |
5.1 发展科技成果评估的对策建议 |
5.1.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适合科技创新特点的科技评估机制 |
5.1.2 扩大科技评估范围 |
5.1.3 充分发挥科技评估机构在科技评估体系中重要作用 |
5.1.4 加强评估方法的创新 |
5.1.5 建立健全对评估专家的监督制约机制 |
5.1.6 改良现有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 |
5.1.7 建立综合的、可操作性强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
5.1.8 注重评估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
5.2 科技项目执行情况评估实务 |
5.2.1 评估方法和指标的应用 |
5.2.2 评估指标的修正 |
5.2.3 实践结论 |
5.3 科技项目验收评估实务 |
5.3.1 评估方式 |
5.3.2 评估方法 |
5.3.3 指标体系的修正 |
5.3.4 工作体会与建议 |
5.4 产业化科技成果评估实务 |
5.4.1 评估方法 |
5.4.2 评估程序 |
5.4.3 评估指标体系的运用 |
5.4.4 评估指标计算方法 |
5.4.5 评估结果与公示 |
5.4.6 工作体会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成果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 |
6.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作者简介 |
四、地方软科学研究项目进展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气田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收益分成模型研究[J]. 姜子昂,辜穗,任丽梅,刘申奥艺,魏繁,谢敬华. 石油科技论坛, 2021(04)
- [2]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军事软科学项目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J]. 王萌,姚应权,马远青,宁智超,王国梁. 航天工业管理, 2020(07)
- [3]美国大学董事会评估的运行模式研究[D]. 崔瑾.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城市闲置用地生产性更新方法研究 ——以天津市南开区为例[D]. 洪龙. 天津大学, 2019(01)
- [5]长沙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改进研究[D]. 侯崴. 湖南大学, 2019(05)
- [6]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务平衡的实现路径研究[D]. 卢瑞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7]地平线扫描的概念及案例研究[J]. 杜元清. 情报学进展, 2018(00)
- [8]华网集团管理咨询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研究[D]. 邱洪基.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02)
- [9]福建省战略管理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朱祖平,曹红军. 海峡科学, 2014(01)
- [10]科技成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D]. 王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