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媒产品的价格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黄志[1](2021)在《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技术创新一直是推动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各国抢占国际竞争高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运算能力和运算速度大幅提升以及算法有效性取得极大突破,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迅速将人类社会送入了智能时代,加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基于此,世界各国纷纷围绕人工智能展开了新一轮角逐,美、日、德、法等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扶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期借人工智能之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抢占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就中国而言,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受到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0月31日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在2018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2019-2020年,进一步强调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媒体、教育、社会治理以及疫情防控等领域深度融合。届此,中国的人工智能及其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踏上了新征程。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进步,在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各种有形(机器人)和无形(算法、系统等)的技术创新。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如何影响经济增长?通过什么渠道影响经济增长?“索洛悖论”是否存在?从长期而言,是否会使经济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从国际层面而言,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渗透是否会进一步扩大未来南北差距?围绕人工智能的这一系列问题具有相当重要性,但目前尚未有系统性研究,甚至在一些方面仍存在研究空白。为此,论文以经济学为主,结合计算机科学、哲学、数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谋篇布局,以研究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论文主要内容如下:总论部分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详细阐述理论基础以及清晰刻画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基础上,探析了人工智能在向经济社会渗透过程中表现出的四大经济效应:智能渗透效应、边界延展效应、知识创造效应和自我深化效应,并对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因素(劳动、资本和生产技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四大经济效应作用于劳动、资本和生产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提出由劳动渠道、资本渠道和生产率渠道三条渠道构成的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总体分析框架。分论部分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逐一探讨了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渠道、资本渠道和生产率渠道。此外,由于数据不可得,无法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来识别人工智能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理论层面,进一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长期经济增长以及未来南北差距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够显着促进经济增长,长期经济增长甚至存在指数级增长的可能。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技术进步最显着的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相似,能够为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源泉,显着推动宏观经济增长。但与传统技术创新不同的是,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实现自动化知识生产,为经济提供更强的增长效应,长期而言,如果智能自动化技术进步与新任务边界延展规模一致,经济将实现指数级增长。但不容忽视,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渗透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会经历导入阶段、拓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等阶段的积累和调整过程。因此,人工智能并非一开始就能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在人工智能的导入阶段,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效应。人工智能具有“当代与未来贯通的长期性”,经过导入阶段的积累和调整过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得以显现,长期而言,经济存在指数级增长的可能,但同时伴随着南北差距的扩大。自主创新成为缩小未来南北差距的关键,而提升欠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效率仅能够缓解南北差距扩大的趋势。第二,人工智能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劳动力从机械化、知识创造性低的工作和既定程序的开放型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新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不断提升,带来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扩大和实际工资水平提高,进而对经济高质量增长产生推动作用。劳动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之一,劳动渠道主要通过劳动就业路径和劳动收入路径促进经济增长。从劳动就业路径而言,人工智能能够将劳动力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创造新的就业需求,拉动劳动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从劳动收入路径而言,人工智能能够带来更高的劳动收入水平,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显着的正向效应。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工作任务标准化、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提升以及智能渗透引致就业均能缩小技能收入差距,技能收入差距并未呈扩大趋势,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效应,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渗透融合尚处于拓展初期,边界延展对技能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并未得到完全释放,未来仍然存在技能收入差距扩大的潜在风险。另外,人工智能在与经济社会渗透过程中同样潜伏着风险和挑战,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的导入阶段,会带来智能机器挤出劳动就业,降低劳动收入水平,并加剧收入不平等,进而抑制经济增长。只有经过导入阶段的调整和技术积累,人工智能的经济增长效应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第三,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的快速渗透将吸引更多的资本积累,增加资本投资,提升资本的生产效率,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支撑作用。资本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又一渠道,而这一渠道主要通过资本积累路径和资本结构路径发挥作用。就资本积累路径来看,在人工智能的导入阶段,人工智能资本增加的同时挤出传统资本,由于增加的人工智能资本难以弥补挤出的传统资本,进而资本积累下降,抑制经济增长,但经过导入阶段的调整和技术积累,人工智能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投资,增加资本积累,且增长幅度大于下降幅度,进而资本积累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本积累尚存在较大空间,通过增加资本积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就资本结构路径来看,受行业工作任务特征的影响,人工智能的渗透难度存在行业差异。由于产品生产部门智能渗透相对容易,将吸引大量人工智能资本和部分传统资本流入,而服务部门智能渗透难度大,该部门新增的高技能岗位将吸引大量传统资本流入。在两种资本的流动过程中,无论是产品生产部门大量采用人工智能资本替代劳动力,还是服务部门部分采用人工智能资本替代劳动力,传统资本与高技能劳动力相结合进行生产,都将提升资本的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第四,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突破“索洛悖论”的怪圈,显着提升技术效率,最终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力量源泉。生产效率是除劳动和资本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又一渠道,而这一渠道包括技术进步路径和技术效率路径。但实证发现,生产率渠道主要通过技术效率路径发挥作用,技术进步路径的作用并不显着。具体而言,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促进技术传播和扩散、科学发现与发明以及技术革新和改进等的作用并不显着,难以通过技术进步路径实现经济增长。但能够提升其他生产要素间衔接配合的契合度,补充或增强传统生产要素,带来微观主体的管理方式、社会管理方式以及经济社会组织运行的模式不断改革,改善要素质量与配置效率,进而驱动经济增长。然而,人工智能并非一开始就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同样需要调整和技术积累的过程。人工智能在导入阶段,由于“索洛悖论”的存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但随着人工智能在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索洛悖论”将消失,全要素生产率显着提升,且提升幅度大于前期的下降幅度,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最后对论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就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另外,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多角度、综合系统地分析了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三条渠道,补充和拓展了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围绕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的已有研究往往直接指出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而缺乏作用机理分析,或者从某一方面研究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缺乏多视角、综合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从劳动、资本和生产率等多角度出发,综合系统地分析了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拓展了已有的相关研究:(1)劳动渠道。人工智能的发展伴随着劳动力从机械化、知识创造性低的工作和既定程序的开放型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带来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扩大和实际工资水平提高,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将带来技能溢价,加剧收入不平等,进而抑制经济增长。(2)资本渠道。人工智能能够增加资本积累,带来人工智能资本和传统资本在行业流动,提升资本的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3)生产率渠道。人工智能在行业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提升其他生产要素间衔接配合的契合度,补充或增强传统生产要素,带来微观主体的管理方式、社会管理方式以及经济社会组织运行模式不断改革,改善要素质量与配置效率,进而驱动经济增长。第二,考虑了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阶段差异,从理论上科学、全面地认识了人工智能在渗透融合的不同阶段对经济社会的风险与机遇。人工智能向经济社会渗透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会经历从导入到不断成熟的过程,因此,其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效应也将存在阶段差异。Hémous&Olsen(2015)、王君等(2017)等研究注意到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和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的阶段差异,但在人工智能的其他相关研究中并未受到重视。因此,围绕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的已有研究均未考虑人工智能产生影响的阶段差异,进而忽略了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调整过程,而调整过程往往伴随着风险与挑战。因此,缺乏这一考虑,可能导致研究结论出现偏差。本文将人工智能产生影响的阶段差异引入分析过程,分析了人工智能在与经济社会渗透融合的不同阶段通过作用于劳动、资本和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明确了人工智能风险和机遇的阶段存在性。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对既有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第三,从行业层面出发,探索出了一种衡量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方法,弥补了目前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在数据选择上的不足。受相关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国内围绕人工智能的实证研究较少,已有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工业或制造业机器人数据进行研究,并不能全面反映人工智能在整个国民经济行业的渗透情况,得到的结论存在片面性。本文采用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基于本文对人工智能的界定,分别以“人工智能”“算法”“专家系统”“机器人”为关键词,在Patenthub专利汇全球专利数据库搜索专利数据,将重复的数据进行剔除,并将得到的人工智能专利数据根据三个层次分入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第一个层次:按国际专利分类(IPC)主分类号归类;第二个层次:难以按IPC号分类的专利数据按照《国际专利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参照关系表》归类;第三个层次:剩余的专利数据按用途划分。最后形成2003-2018年19个行业人工智能专利绝对量的面板数据。这一数据清晰地反映了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的渗透情况,以及对不同行业产生的影响效应。基于此,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的经济效应,克服了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在人工智能代理变量选取上的不足。
宋慧琳[2](2020)在《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发展主题。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人口红利式微的现实背景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突破发展瓶颈、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离不开政府产业政策的作用,政府是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政策是政府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抓手,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凭借总量信息优势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可以改变区域或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倒逼企业技术创新,并诱使技术进步呈现偏向性特征,最终实现纠正市场失灵、引导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状况等目标。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管理科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为指导,结合我国产业政策、技术进步偏向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三个科学问题:(1)产业政策与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是什么?(2)偏向性技术进步能否在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3)偏向性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结构的适配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分析。通过剖析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发现,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直接效应,但影响方向并不确定。产业政策的实施会影响某一经济体的要素稀缺度和要素相对价格,在价格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的共同力量下决定技术进步偏向。由于两个效应方向相反,因此,技术进步的偏向特征由要素替代弹性大小决定。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可以从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出发,通过等产量线的位移和斜率来表现。当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相匹配时,企业生产技术得以提高,知识溢出效应与扩散效应得以扩大,要素配置得以优化,规模效率得以提升,最终对全要素生产率发挥助推作用。第二,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分析。在宏观层面,以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做为产业政策的代理变量,利用计算机网络爬虫,对中国知网的法律法规数据库中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进行数据爬取;借助Malmquist指数法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分别测算我国省市、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微观层面,以政府补贴作为产业政策的代理变量,测算2008-2019年23个制造业行业1658家上市公司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并采用OP法度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三,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1997-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发现产业政策催生并强化了中国技术进步偏向的内生动力,在偏向性技术进步的部分中介效应下,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得到进一步强化。进一步地,分时期、分区域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以2009年为时间节点,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总效应由负向转为正向;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显着,但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要素禀赋结构与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匹配度存在差异,决定着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贡献有正有负。第四,产业政策与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利用我国23个制造业行业A股上市公司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探讨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并依据企业所有制、行业属性、企业规模异质性进行分组检验。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在适度区间内才能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次,检验偏向性技术进步在政府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的传导机制。第五,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适配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在要素替代弹性的框架下构建异质性区域随机前沿模型,通过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选择结构的适配性来剖析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在省际层面,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技术引进等三种技术进步方式对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组、不匹配组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第六,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全文,形成研究结论,并从政府、区域、企业三个维度提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政策建议。政府层面的建议包括优化要素流动制度环境、改善产业政策体系、产业政策与市场化互动共生、激励企业研发创新等。区域层面提出的相关建议包括结合区域异质性特征,采取差异化技术进步方式,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企业层面建议适时地调整技术进步偏向及其程度、建立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等。文章的主要贡献和创新有如下几点:(1)提出基于三个变量的分析框架。突破单纯研究产业政策与全要素生产率、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两两关系的逻辑视角,运用系统思维将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置于同一研究框架,从微观和宏观视角详细剖析了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2)建立体现区域异质性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基于区域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的现实,在要素替代弹性的框架下构建异质性区域随机前沿模型,考察要素禀赋结构与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动态适配性及其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3)将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的匹配性作为区域技术进步方式选择的依据。根据不同技术进步方式对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相匹配地区、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不匹配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提出各地区应基于本地经济发展基础,选择适宜性技术路径的指导思路。
朱荣景[3](2019)在《基于炫耀性消费的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奢侈品的关注热度居高不下,有研究表明,消费者的炫耀性动机是推动奢侈品消费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消费者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加剧了产品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供应链管理和决策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对炫耀性消费进行研究,探讨炫耀性消费对供应链决策和运营的影响。考虑消费者的炫耀性消费行为,本文研究供应链的定价决策问题。供应链包含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制造商作为Stackelberg主导者决定产品的批发价格,零售商作为追随者决定产品的销售价格。整个销售期分为两个阶段,零售商在销售期内向制造商订购单一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制造商有两种定价选择:(1)两个阶段制定相同的批发价格;(2)两个阶段制定不同的批发价格。面对制造商的定价选择,零售商在两个阶段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基于上述情境,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阶段定价模型,在四种不同的定价情形下分别给出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定价决策。另外,本文还研究了炫耀性消费对供应链均衡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得到几个主要结论:(1)当消费者存在炫耀性消费行为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倾向于在第一阶段制定较高价格,在第二阶段制定较低价格;(2)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可以提升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3)在某些条件下,整个供应链可以实现一个帕累托提升。以上结论可以为供应链的运营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余瑞华[4](2019)在《税收政策对互联网传媒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共同发起了合作发展数字经济的倡议。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多数国家融合型数字经济在GDP中的占比超过七成。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刚超过30%,虽未赶上国际第一梯队,但其18.9%的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作为融合型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传媒业也乘上了技术腾飞的东风。根据《2018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的统计,2017年中国传媒业总规模达18966.7亿元,互联网传媒就贡献了其中的66%。技术和资本纷纷涌入,为互联网传媒业的发展开疆拓土,在拓展产业规模的同时也为中国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国际影响力提供新的路径。基于这样的行业发展情况,本文在运用税收经济学和财会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前互联网传媒业的税收负担水平,并利用实证分析的手段探究了税收负担与企业绩效间的作用关系,由此提出互联网传媒业税收政策的优化路径。本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现阶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第二章为行业税收政策的经济分析。介绍了互联网传媒行业的特点、运作流程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还分别从经济活动和绩效指标的角度探讨了税收政策对互联网传媒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第三章为实证分析。在回顾互联网传媒业流转税、企业所得税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互联网传媒公司税负变化做出描述性统计。进而利用回归模型探究税收政策对互联网传媒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第四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综合上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政府和企业双方如何优化税收政策、提高税收征纳效率提出建议。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二:第一,行业视角的拓展。本文没有受限于学界或立足整体或着眼局部的研究现状,而选择了文化传媒领域的中观视角。对互联网传媒业及其相关税制进行了相对完整的梳理,并通过统计软件描述了互联网传媒业当前的税负状况,对该类型企业的税制研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充。第二,实证分析的拓展。一方面,本文将实证分析考察的时间区间放宽至2009-2017年,涵盖营改增的过程但不局限改革这一时点,从综合税负率的角度考察较长期间内企业整体税负水平的变化。另一方面,引入主成分分析法,为互联网传媒业经营绩效构造了相对全面的综合指标。
孙锐[5](2018)在《沪深300与明晟指数调整效应对比分析》文中认为指数效应是指当某一指数宣告调整事件后,调入股票价格在公告日或生效日左右大幅上涨,而调出股票价格会在相应的时间内呈下跌态势,成交量均放大。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该现象被进行了广泛而透彻的研究,并获得了大量的理论成果。我国对指数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证明了我国市场指数效应的存在性,但研究相对不足。指数效应不仅是研究股票市场运行机制和股票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的重要事件,也是研究股票市场有效性的重要事件。针对这一问题,运用事件研究法,以2015年6月到2017年11月之间沪深300指数和明晟指数(MSCI中国A股指数)的调整事件为研究样本,将事件窗口划分为公告日AD前后和生效日ED之后分别进行研究,验证了我国股票市场中指数效应是显着存在的,提示了指数效应的基本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和明晟指数在调整公告日前后及调整生效日之后存在显着的指数效应,并且在这两个事件窗口内指数效应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在调整公告日前后,调入股票组合存在显着的正异常收益率,而调出股票组合存在显着的负异常收益率;在调整生效日后的短期内,调出调入股票的指数效应显着,在长期中逐渐减小。总体来说,两个指数的指数效应在短期内显着,异常收益率基本对称,在生效日后一段时间趋于稳定或出现反转,基本符合指数效应的价格压力解说。
黄新飞,高伊凡,柴晟霖[6](2018)在《中间投入品进口与企业生产率:短期效应与长期影响》文中指出本文匹配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采用Olley和Pakes(1996)的方法估计企业生产率,基于PSM倾向匹配得分法研究中间投入品进口贸易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即期效应与长期影响,以及进口行为对不同行业生产率的差异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中国进口企业比非进口企业生产率平均高出6.5%;首次从国外进口中间投入品的企业当年生产率比上一年有10.5%的提升,且在进口后三年中存在持续且较为显着的生产率提升效应;进口企业的生产率效应随着行业技术密集度的提高而加强,但与行业的资本密集度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采用不同的方法重新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
黄冰华[7](2017)在《含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的可转换债券定价和套利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转换债券是一种高度混合的金融衍生品,它不仅可以作为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工具,还是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钟爱的投资品种。可转债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的特性,通常内嵌包括转换条款、赎回条款、回售条款和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等期权条款。在经典可转债定价文献中,一般只考虑转换、赎回和回售这三种可转债内嵌期权条款,而没有详细讨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对可转债价值的影响。从近二十年中国市场发行上市的可转债来看,绝大多数可转债都包含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则也可称之为含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的可转债(Resettable Convertible Bond,以下简称RCB),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主要内容为,若正股价格下跌某一比例,且满足向下修正触发条款等条件时,转股价格将向下修正某一比例,而忽视此条款会造成对RCB内在价值的错误估算。因此,本文拟提出含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的可转债理论模型,定量地估算RCB价值及其内嵌期权价值,特别是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的内在价值,并根据RCB理论定价模型对中国可转债市场进行价值评估,进一步地,根据RCB市场实证结果,构造相应的套利策略和投资策略,挖掘被市场错误定价的投资机会,验证RCB理论定价模型有效性。本文在经典连续时间框架下,并在一些假设条件和限制条件下,分析得出RCB发行人和持有者的最优策略,再详细讨论标的股价路径的所有可能路径,全面分析各种路径可能性下的RCB收益,发现RCB价值可以完全分解成三部分:债券面值、债券券息现值和一些奇异期权价值,进而得出RCB的定价解析式。借助理论定价模型,本文定量地计算了RCB理论价值、内嵌期权价值和各类内嵌期权之间的交互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当RCB处于虚值状态时,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价值会是RCB总内嵌期权价值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的存在会使得赎回条款触发概率增加但会减小回售条款触发概率,因此能够增加赎回条款价值但会减少回售条款价值。根据本文提供的RCB理论定价模型,利用2010年至2014年底沪深可转债市场可供交易的共36支RCB日度交易数据,并选取合适的实际市场数据估算理论定价模型涉及的参数,运用Python编程计算出RCB市场价格与理论价值之间的定价误差率,评估中国可转债整体市场的价值状态。结果显示,从总体交易日样本来看,RCB价值是被市场平均显着高估的,整体被平均高估程度约为3.41%。并对比分析了普通可转债理论价值模型(仅包含转换条款、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的实证结果,发现从平均定价绝对误差率、平均定价误差率平方和的标准差和定价误差范围比例分布方面等模型评价指标来看,本文提出的RCB定价模型都要优于普通可转债定价模型,验证了RCB定价模型的准确性和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的重要性。RCB定价误差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CB平均定价误差率与价值状态、转股溢价率和正股波动率(股权价值相关因素)、剩余到期时间(债权价值相关因素)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平均券息率、信用等级(债权价值相关因素)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可转债套利策略在过去三十年是国际对冲基金中比较流行的投资策略。经典可转债套利策略构造方法是持有可转债多头同时卖空相应份额正股,旨在挖掘可转债市场中存在的价值低估机会,而理论定价模型能够提供可转债内在价值的参照标准,因此本文利用RCB理论定价模型在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实证结果,结合可转债套利策略,挖掘市场错误定价带来的投资机会。本文利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在沪深市场可交易的共36支可转债和标的正股等日度历史数据,依据RCB理论定价模型的实证结果,构造了不同进场和平仓条件下的可转债套利策略,发现均获得了正收益,最高月度平均收益率为0.246%。本文还发现可转债套利策略与沪深300股票指数、可转债公募基金收益率均无显着相关性,说明可转债套利策略是一种很好的另类投资策略。进一步地,本文还得出了不同买卖边界下的买入低估—持有投资策略的实证结果,发现也均获得了正收益。基于本文提出的RCB理论定价模型实证结果构造出来的套利策略和买入低估—持有投资策略均获得了正收益,从而验证了本文理论定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市场实践性。最后,本文还研究了转股价格向下修正公告效应,从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来看,发现存在显着为正的正股价格效应和RCB价格效应,横截面回归结果显示,正股价格的公告效应可以由负债比率和稀释度两个影响因素来解释。
程志富[8](2017)在《市场完备性、投资者行为与期权定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典的期权理论由于建立在一系列理想化假设之上,其定价模型未能及时准确地对现实市场中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涵盖和度量,使得这些模型在用于实践时经常发生与经典理论相悖的现象。常见的期权市场异象包括波动率微笑、波动率偏斜、资产收益隐含分布的左偏以及三者的期限结构等。经典理论不仅难以对上述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同时也无法给暴露于这些市场风险中的参与者提供一个准确的参考标准。如何找出被传统模型所忽略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加以改进,从而使模型能够对市场现象作出理论上的解释并获得经验上的支持,这既是现有相关理论研究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期权等衍生产品市场后续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主要做出了如下创新性的工作:从市场完备性视角确定经典模型所忽略的因素时,通过考察完备市场条件下和存在投资组合约束时的可转债价值差异,发现国内股票市场上的买空限制较弱,不足以引发认购期权价格的系统性偏离;而卖空限制则相对较强,是认沽期权价格被系统性高估的关键原因之一,但高估幅度不能完全为卖空限制所解释。为验证投资者行为与期权价格异常表现之间的潜在关系,分别考察了个体投资者情绪、机构投资者情绪、理性情绪以及非理性情绪与期权隐含风险中性偏度之间的关系。经验数据显示,个体投资者情绪、非理性情绪都是隐含分布偏离正态性的主导力量,机构投资者情绪和理性情绪则有使其回归正态性的微弱趋势,并且,理性情绪与非理性情绪之间呈现出显着的反周期特征。可见,个体投资者行为与(或)非理性行为是国内期权市场隐含分布出现左偏的重要力量。引入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从国内市场的现实出发,将股票市场参与者划分为非理性交易者、聪明的投机者以及基本面交易者;将期权市场的参与主体设定为理性套利者。经研究发现,当股市存在卖空限制时,非理性交易者的参考价格效应和股票投机者的再售期权效应会导致认沽期权价格高估。其中,卖空限制和再售期权以及心理账户和再售期权对于推高期权价格有显着的协同效应,卖空限制与再售期权之间的协同效应则相对不显着。基于上述经验证据,引入卖空限制和投资者的异质信念,构建了一个与现阶段本土市场相适应的期权定价模型。该模型不仅能从理论上揭示市场的卖空限制效应、非理性投资者的参考价格效应与投机者的再售期权效应之间的关系,以及三种效应对于期权价格影响机理,也能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在该模型下,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异常偏离将趋于缓解甚至消失。
王学涛[9](2017)在《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直播平台,作为2016年最热门火爆的互联网产品,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方正证券的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0年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达600亿,更有甚者认为2020年网络直播行业和周边相关产业将撬动千亿资金。网络直播这种新的商业形态逐步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在以往有关盈利模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形成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对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和盈利生态进行分析,其次对网络直播平台盈利形成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利润构成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对直播平台的盈利进行分解挖掘引起利润变化的驱动因素,最后分析了直播平台欢聚时代的盈利模式形成机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经过了平台构建、平台扩张和数量聚集、用户沉淀、平台价值实现四个阶段。(2)网络直播平台的收入来源由在线游戏、会员增值服务、娱乐服务、在线教育和广告五部分构成。(3)数量效应对直播平台利润变化的贡献大于价格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技术进步是引起数量效应变化的关键原因。(4)对欢聚时代的盈利模式形成机理分析中,发现欢聚时代在2009-2011年在付费用户数和每位用户平均收入存在产出不足。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以欢聚时代为首的直播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1)权衡好直播平台中首要的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2)根据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的四个不同阶段的特点,调整投入产出结构,提升最终的投入产出比。(3)继续加强技术研发,保持技术领先的竞争优势。(4)及时调整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提高商业效率。
吴汉洪,周孝[10](2017)在《双边平台横向并购的福利效应:基于文献的评论》文中指出双边市场中的平台横向并购并不必然损害社会福利;在大多数双边市场中,双边平台横向并购以及由此造成的市场集中度提高能够增进社会总福利以及至少市场一边的福利;双边平台横向并购通常会引起社会总剩余在市场两边用户之间的重新分配。当对双边市场中的横向并购进行反垄断规制时,执法机构应重视相应市场的双边性质,并运用有别于单边市场的视角与方法进行分析。
二、传媒产品的价格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媒产品的价格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 |
1.2.2 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1.2.3 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内容结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内容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技术创新 |
2.1.2 人工智能 |
2.2 相关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3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
3.1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
3.1.1 世界主要经济体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 |
3.1.2 世界主要经济体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
3.1.3 国内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3.2 人工智能的四大经济效应 |
3.2.1 智能渗透效应 |
3.2.2 边界延展效应 |
3.2.3 知识创造效应 |
3.2.4 自我深化效应 |
3.3 经济增长的三大影响因素 |
3.3.1 劳动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要素投入 |
3.3.2 资本是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实现途径 |
3.3.3 生产技术是加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
3.4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渠道 |
3.4.1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渠道 |
3.4.2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本渠道 |
3.4.3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生产率渠道 |
3.5 本章小结 |
4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渠道 |
4.1 分析基础 |
4.1.1 高低技能劳动者的厘定 |
4.1.2 基本理论假设 |
4.2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就业路径 |
4.2.1 智能渗透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
4.2.2 边界延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
4.2.3 就业效应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3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收入路径 |
4.3.1 智能渗透对劳动收入的影响 |
4.3.2 边界延展对劳动收入的影响 |
4.3.3 收入效应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4 劳动就业和劳动收入路径的实证检验 |
4.4.1 研究设计 |
4.4.2 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就业和劳动收入的实证检验 |
4.4.3 人工智能、劳动就业和劳动收入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4.4.4 长期效应分析 |
4.4.5 作用渠道检验 |
4.5 结论:人工智能通过劳动就业和劳动收入影响经济增长 |
5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本渠道 |
5.1 分析基础 |
5.1.1 资本积累与资本结构的概述 |
5.1.2 智能渗透的行业差异 |
5.2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本积累路径 |
5.2.1 智能渗透对资本积累的影响 |
5.2.2 边界延展对资本积累的影响 |
5.2.3 资本积累效应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5.3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本结构路径 |
5.3.1 智能渗透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5.3.2 边界延展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5.3.3 资本结构效应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5.4 资本积累和资本结构路径的实证检验 |
5.4.1 研究设计 |
5.4.2 人工智能影响资本积累和资本结构的实证检验 |
5.4.3 人工智能、资本积累和资本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5.4.4 长期效应分析 |
5.4.5 作用渠道检验 |
5.5 结论:人工智能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结构影响经济增长 |
6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生产率渠道 |
6.1 分析基础 |
6.1.1 全要素生产率的解构 |
6.1.2 基于“生产率悖论”的争议 |
6.2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路径 |
6.2.1 智能渗透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
6.2.2 知识生产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
6.2.3 自我深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
6.2.4 技术进步效应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3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路径 |
6.3.1 智能渗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
6.3.2 边界延展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
6.3.3 自我深化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
6.3.4 技术效率效应下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6.4 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路径的实证检验 |
6.4.1 研究设计 |
6.4.2 人工智能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6.4.3 人工智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6.4.4 长期效应分析 |
6.4.5 作用渠道检验 |
6.5 结论:人工智能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影响经济增长 |
7 进一步分析——人工智能、长期经济增长与未来南北差距 |
7.1 分析基础 |
7.1.1 技术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变化路径 |
7.1.2 基本理论假设 |
7.2 人工智能与长期经济增长 |
7.2.1 基本模型构建 |
7.2.2 模型分析 |
7.2.3 分析结论 |
7.3 人工智能发展与未来南北差距 |
7.3.1 基本模型构建 |
7.3.2 领先国家 |
7.3.3 追随国家 |
7.3.4 模型分析与结论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产业政策 |
1.2.2 要素禀赋 |
1.2.3 技术进步与偏向性技术进步 |
1.2.4 全要素生产率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1.2 适宜性技术理论 |
2.1.3 市场失灵理论 |
2.1.4 政策议程设置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
2.2.2 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
2.2.3 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
2.2.4 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
2.2.5 文献简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
3.1 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
3.1.1 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 |
3.1.2 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应 |
3.2 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宏观机理 |
3.2.1 产业政策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分析 |
3.2.2 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
3.3 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机理 |
3.3.1 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机理 |
3.3.2 政府补贴对企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 |
3.3.3 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分析 |
4.1 产业政策的测度与分析 |
4.1.1 测度产业政策的基本思路 |
4.1.2 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数据获取 |
4.1.3 产业政策变量的描述性特征分析 |
4.2 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的测度与分析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2.3 估算结果及其分析 |
4.3 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分析 |
4.3.1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
4.3.2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
4.4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分析 |
4.4.1 研究方法介绍 |
4.4.2 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 |
4.4.3 模型设定及指标选取 |
4.4.4 估计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5.1.1 中介效应模型的原理介绍 |
5.1.2 计量模型构建 |
5.1.3 变量选取及说明 |
5.1.4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检验 |
5.2.1 单位根检验 |
5.2.2 协整检验 |
5.2.3 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 中介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
5.3.1 分时期分析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中介效应 |
5.3.2 分区域分析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中介效应 |
5.4 产业政策影响中的市场化异质性特征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业政策与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6.1 产业政策的门槛效应检验 |
6.1.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6.1.2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6.1.3 门槛效应模型设定 |
6.1.4 门槛效应模型结果分析 |
6.2 企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检验 |
6.2.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6.2.2 中介效应的全样本检验结果 |
6.2.3 行业异质性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适配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四大区域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的动态适配性分析 |
7.1.1 模型估计 |
7.1.2 相关数值测算 |
7.1.3 要素替代弹性与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的动态分析 |
7.2 省际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的适配性分析 |
7.2.1 基于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适配性的省际类型划分 |
7.2.2 不同技术进步方式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政府层面 |
8.2.2 区域层面 |
8.2.3 企业层面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网络爬虫核心代码及爬取数据展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基于炫耀性消费的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炫耀性消费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2 供应链定价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基于炫耀性消费的供应链定价模型 |
3.1 定价方法概述 |
3.1.1 静态定价 |
3.1.2 价格承诺 |
3.1.3 动态定价 |
3.2 Stackelberg博弈模型 |
3.3 两阶段定价模型 |
3.3.1 符号说明 |
3.3.2 模型假设 |
3.3.3 问题描述 |
3.3.4 模型构建 |
第四章 不同情形下的供应链定价决策 |
4.1 情形Ⅰ的定价决策 |
4.2 情形Ⅱ的定价决策 |
4.3 情形Ⅲ的定价决策 |
4.4 情形Ⅳ的定价决策 |
4.5 结果分析和比较 |
4.5.1 灵敏度分析 |
4.5.2 比较与讨论 |
4.6 数值算例 |
4.6.1 配给水平对均衡的影响 |
4.6.2 炫耀性程度对均衡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活动 |
致谢 |
(4)税收政策对互联网传媒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文献回顾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结构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互联网传媒业税收政策的经济分析 |
2.1 互联网传媒业的一般分析 |
2.1.1 互联网传媒业的特点和运作流程 |
2.1.2 互联网传媒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2.2 税收政策对互联网传媒业的经济影响 |
2.2.1 税收政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
2.2.2 税收政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
3 税收政策对互联网传媒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3.1 互联网传媒业税收政策的回顾与挑战 |
3.1.1 我国互联网传媒业税收政策回顾 |
3.1.2 互联网传媒业税收政策面临的挑战 |
3.2 互联网传媒业税收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
3.2.1 综合税负变化趋势分析 |
3.2.2 分税种税负变化趋势分析 |
3.3 税收政策对互联网传媒业绩效影响的实证测算 |
3.3.1 实证设计 |
3.3.2 变量选取 |
3.3.3 回归分析 |
4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4.1 实证分析结论 |
4.1.1 统计分析结论 |
4.1.2 回归分析结论 |
4.2 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建议 |
4.2.1 优化税收政策应坚持的原则 |
4.2.2 税收政策的优化路径 |
4.2.3 互联网传媒业提升绩效的措施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沪深300与明晟指数调整效应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指数效应理论解释及文献综述 |
2.1 指数效应理论解释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沪深300与明晟指数解释说明 |
3.1 沪深300指数说明与编制规则 |
3.2 明晟指数说明与编制规则 |
3.3 样本数据的选取 |
第四章 沪深300和明晟指数调整效应实证对比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事件研究法 |
4.1.2 价格效应的度量 |
4.1.3 成交量效应的度量 |
4.2 指数调整的价格效应 |
4.2.1 沪深300调入股票的价格效应 |
4.2.2 沪深300调出股票的价格效应 |
4.2.3 明晟指数调入股票的价格效应 |
4.2.4 明晟指数调出股票的价格效应 |
4.3 指数调整的成交量效应 |
4.3.1 沪深300指数调整的成交量效应 |
4.3.2 明晟指数调整的成交量效应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间投入品进口与企业生产率:短期效应与长期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
二、数据描述 |
三、实证模型与方法 |
(一) 估计企业生产率:OP法 |
(二) 倾向匹配得分法 |
(三) 倍差法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一) 企业生产率测算情况 |
(二) 进口的生产率效应 |
(三) 分组研究一:行业差异 |
(四) 分组研究二:要素密集度差异 |
(五) 分组研究三:外资企业与非外资企业 |
(六) 分组研究四:不同进口来源国 |
五、稳健性检验与进一步讨论 |
八、结论 |
(7)含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的可转换债券定价和套利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可转债中涉及转股价格调整的相关条款 |
1.1.2 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定价研究的意义 |
1.1.3 可转债套利分析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定价模型 |
2.1.1 结构化模型 |
2.1.2 简约式模型 |
2.1.3 基于分解思路的定价模型 |
2.2 实证研究部分 |
2.2.1 理论定价模型的实证检验 |
2.2.2 可转债套利策略研究 |
2.2.3 可转债相关公告效应研究 |
第3章 基于路径分解的RCB理论定价模型 |
3.1 理论定价模型部分 |
3.1.1 模型设定 |
3.1.2 符号表示 |
3.1.3 模型假设和限制条件 |
3.1.4 完全分解法:基于路径分解 |
3.1.5 券息价值的计算 |
3.1.6 RCBs的定价公式 |
3.1.7 定价公式的计算 |
3.2 数值计算 |
3.2.1 参数设定 |
3.2.2 与模拟法的结果对比 |
3.2.3 RCB价值分析 |
3.2.4 RCB的条款价值分析 |
3.2.5 RCB的条款之间交互作用分析 |
3.3 结论 |
第4章 RCB理论定价的实证研究 |
4.1 数据描述 |
4.2 模型参数选择 |
4.2.1 股价动态过程的参数 |
4.2.2 无风险利率 |
4.2.3 信用利差 |
4.2.4 定价参数分析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对定价结果影响 |
4.3.2 定价结果描述性分析 |
4.3.3 定价误差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3.4 定价误差在不同交易时间阶段的规律分析 |
4.4 结论 |
第5章 可转债套利策略研究 |
5.1 可转债套利策略机制 |
5.2 套利策略的构造 |
5.3 数据说明 |
5.4 套利策略结果分析 |
5.5 买入低估-持有策略研究 |
5.6 结论及启示 |
第6章 转股价格向下修正公告效应研究 |
6.1 数据说明 |
6.2 研究方法 |
6.3 转股价格向下修正公告效应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转股价格向下修正公告的股价效应 |
6.3.2 转股价格向下修正公告的RCB价格效应 |
6.3.3 横截面回归分析 |
6.4 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市场完备性、投资者行为与期权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主题及意义 |
1.2.1 研究主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问题的提出 |
1.3.1 异象的证据 |
1.3.2 经典理论的解释 |
1.3.3 行为学视角的解释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逻辑框架 |
1.5 研究方法、难点与创新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难点 |
1.5.3 主要创新点 |
1.6 小结 |
第二章 完备市场期权定价 |
2.1 引言 |
2.2 常利率可转债模型 |
2.2.1 险企可转债特性 |
2.2.2 离散情景分析 |
2.2.3 连续时间模型 |
2.2.4 经验分析 |
2.3 随机利率可转债模型 |
2.3.1 模型构造 |
2.3.2 条款处理 |
2.3.3 循环定价 |
2.3.4 数值运算 |
2.4 小结 |
第三章 非完备市场期权定价 |
3.1 引言 |
3.2 非完备市场分离债模型 |
3.2.1 买空限制的影响 |
3.2.2 卖空限制的影响 |
3.2.3 分离债模型 |
3.2.4 算例分析 |
3.3 非完备市场可转债模型 |
3.3.1 转股权属性 |
3.3.2 模型基础 |
3.3.3 债券远期价值 |
3.3.4 买空限制的影响 |
3.3.5 可转债模型 |
3.3.6 经验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市场完各性与模型定价误差 |
4.1 引言 |
4.2 基本假设与数据处理 |
4.2.1 基本假设 |
4.2.2 数据处理 |
4.3 建立假说 |
4.4 模型定价与误差分析 |
4.4.1 误差的界定 |
4.4.2 完备市场模型误差 |
4.4.3 非完备市场模型误差 |
4.5 小结 |
第五章 投资者情绪与无模型偏度 |
5.1 引言 |
5.2 研究设计 |
5.2.1 基本原理 |
5.2.2 偏度测算 |
5.3 情绪类型与偏度关系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研究结果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情绪性质与偏度关系 |
5.4.1 基本面与偏度 |
5.4.2 情绪指标选取 |
5.4.3 情绪指数提纯 |
5.4.4 情绪性质鉴定 |
5.4.5 经验分析 |
5.4.6 稳健性检验 |
5.5 小结 |
第六章 非完备市场下有限理性的期权定价 |
6.1 引言 |
6.2 投机行为形成机理 |
6.2.1 异质信念 |
6.2.2 卖空限制 |
6.2.3 投机性泡沫 |
6.3 研究基础 |
6.3.1 前提假设 |
6.3.2 数据处理 |
6.3.3 基本假说 |
6.4 期权定价模型 |
6.4.1 理论建模 |
6.4.2 模型说明 |
6.4.3 理论含义 |
6.5 经验分析 |
6.5.1 参数估计 |
6.5.2 分析结果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主要结论及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与参研项目 |
后记 |
(9)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网络直播平台概念界定 |
2.2 盈利模式相关理论综述 |
2.2.1 盈利模式定义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文献述评 |
2.3 企业效率相关理论综述 |
2.3.1 技术效率的概念 |
2.3.2 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概念 |
2.3.3 DEA相关理论综述 |
2.3.4 文献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分析 |
3.1 网络直播平台发展契机分析 |
3.1.1 外部环境 |
3.1.2 用户需求 |
3.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 |
3.3 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生态系统 |
3.4 欢聚时代盈利模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形成机理分析 |
4.1 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形成阶段 |
4.1.1 平台构建阶段 |
4.1.2 平台扩张和数量聚集阶段 |
4.1.3 用户沉淀阶段 |
4.1.4 平台价值实现阶段 |
4.2 网络直播平台利润与各阶段关系 |
4.3 利润变化、数量效应与价格效应 |
4.3.1 总利润效应分解 |
4.3.2 价格效应 |
4.3.3 数量效应的二阶分解 |
4.3.4 价格效应与数量效应的运作机理 |
4.4 欢聚时代的盈利模式形成机理分析 |
4.4.1 数据来源和变量测度 |
4.4.2 利润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
4.4.3 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分析 |
4.4.4 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双边平台横向并购的福利效应:基于文献的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边市场与单边市场 |
二、对双边平台横向并购福利效应的理论分析 |
(一) 一般性平台并购 |
(二) 异质性平台并购 |
(三) 互补性平台并购 |
(四) 简单总结 |
三、对双边平台横向并购福利效应的实证分析 |
四、总结性评述 |
四、传媒产品的价格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黄志. 四川大学, 2021(12)
- [2]产业政策、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宋慧琳. 南昌大学, 2020(02)
- [3]基于炫耀性消费的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D]. 朱荣景.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4]税收政策对互联网传媒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余瑞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沪深300与明晟指数调整效应对比分析[D]. 孙锐. 青岛大学, 2018(12)
- [6]中间投入品进口与企业生产率:短期效应与长期影响[J]. 黄新飞,高伊凡,柴晟霖. 国际贸易问题, 2018(05)
- [7]含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的可转换债券定价和套利策略研究[D]. 黄冰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1)
- [8]市场完备性、投资者行为与期权定价研究[D]. 程志富. 武汉大学, 2017(01)
- [9]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形成机理研究[D]. 王学涛. 北京工业大学, 2017(07)
- [10]双边平台横向并购的福利效应:基于文献的评论[J]. 吴汉洪,周孝.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