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拍富有表现力的瞬间——浅谈改进领导活动新闻摄影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张连恺[1](2021)在《摄影家牛子祥个案研究 ——以1958-1978年新乡地区影像为例》文中指出
安静[2](2020)在《浅谈电力新闻摄影的经验与实践》文中指出近年来,新闻照片无论在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还是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均被广泛采用。很多时候,新闻照片起到了"一图胜千言"的作用。新闻图片不仅仅在于美化版面,增加视觉冲击力,提升读者审美体验,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信息含量,增强了实证力量,"有图有真相"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一种有力武器。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电集团)紧跟时代潮流,
余紫琦[3](2020)在《新闻摄影中农民工形象的表征研究(2010-2019) ——以《人民日报》和腾讯《活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民工向来是媒体报道的重要对象。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无疑成为了进入视觉文化的重要途径,大众也获取了通过视觉形象来阅读新闻的方式。随着90年代以农民工为题材的新闻摄影逐步登上摄影舞台,这类作品带有浓厚的底层取向和人文关怀,与国家、社会和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成为了具有典型研究意义的视觉文本。本文旨在考察当前国内农民工群体的符号表征、视觉建构和社会转型的关系。通过选取2010年——2019年十年间国内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关于农民工群体的新闻报道图片和门户网站腾讯新闻图片报道栏目《活着》的有效内容进行历时性梳理。研究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利用表征理论,首先基于符号学路径解析文本的表意规则,从拍摄形式和拍摄内容两方面分析新闻图片样本,总结归纳两种不同的拍摄范式和形象的视觉建构;再者辅以话语路径对符号背后的意识形态询唤和权力运作方式进行解读,探究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建构农民工媒介形象的路径,呈现两种话语体系之间的内在矛盾和张力,以及媒介表意实践与社会转型历程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在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中所表征的农民工形象虽然存在异同,受到社会转型时期的话语秩序、技术革新、媒介偏向和受众消费需求等多方因素的制约。然而两者所呈现的正视和关怀的人文理念愈发明显,大众媒介愈发关注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的生存和发展,这种为底层的视觉代言无疑意味着社会进步,本文也为日后对农民工群体的视觉形象表征和社会转型期提供了研究样本。
王韵清[4](2020)在《典型政治的视觉建构 ——《人民画报》典型人物的媒介呈现研究(1950-1966)》文中提出新闻传播领域的“典型人物”,是指在各行业、各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的人物。中国典型人物报道诞生于延安时期,数十年来,它在建设社会信仰体系、提升社会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功能。论文的绪论部分对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对典型、典型人物、典型示范、典型报道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典型人物(形象)的研究、典型人物报道的研究、《人民画报》的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内容分析法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论文的第一章对1950-1966年间《人民画报》典型人物报道的体裁作出分类,对典型人物报道进行了量化分析。其体裁主要分为封面照片、成组照片、单幅照片、摄影插图和绘画作品五类。其中成组照片是典型人物报道的主力体裁,占比70%以上。年度数量分析、人群类别分析、典型特征分析是量化分析的三条路径。论文的第二章基于对1950-1966年间《人民画报》报道框架的把握,总结出其对于典型人物的选择习惯,并对典型人物报道的社会功能作出了界定。受到十七年时期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人民画报》典型人物的选择习惯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劳动模范”、“国家形象的承载者”、典型精神的“永恒性与时代性并存”、典型人物的“典型性与普通性统一”四个方面。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审美功能,是《人民画报》典型人物报道推动社会进步的三种向度。论文的第三章重点分析了1950-1966年间《人民画报》典型人物报道中的“典型政治”。首先,图像化的典型人物报道是一种“被定格的仪式”,旨在对典型人物进行“图像授誉”,它有效地拓展了仪式的传播范围,大大加强了其意识形态传播和社会整合的功效。其次,图像化的典型人物报道也是一种视觉象征,典型人物的表情、画面的空间结构等要素,从不同角度释放着政治寓意。论文的结语旨在对1950-1966年间《人民画报》典型人物的媒介呈现进行现实性的考量。典型人物首先应当是一种客观存在,真实性应当成为媒体开展典型人物报道过程中的基本遵循,只有在典型人物的普遍性中融入特殊性,才不会使人物形象流于扁平化和模式化而失去现实人物应有的生动性与多样性。“摆拍”是这一时期典型人物报道中常见的拍摄手法,它预设着主题和目的性,也可能导致典型人物报道的真实性、个别性受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要科学、有效地发展典型人物报道,媒体可大胆尝试适用卡通、动漫等新技术,应不遗余力地主张抓拍的意义,使得抓拍代替摆拍成为典型人物摄影报道的主要手法。在视觉传播时代下,要提高典型人物报道的有效性,传播者也需要多从审美角度入手,令典型人物更易于引发读者的视觉关注。
秦梓翔[5](2019)在《对平昌冬奥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的研究 ——以新华网为例》文中提出融媒体时代中,图片报道具有文字报道、影像报道所替代不了的优势,体育新闻摄影在体育赛事中所拍摄的经典图片,是一种超越文字,语言,种族国界的视觉语言,不仅可以弥补冗长的文字报道所带给读者的空洞和乏味、还可以定格住视频中那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2022年冬奥会举办后,北京将是唯一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在这场冰雪的盛会中,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报道将以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方针完成冬奥会的报道,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本文将国家通讯社官方网站新华网,在平昌冬奥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并基于新闻传播领域的框架理论,将其报道框架分为高层次结构、中层次结构和低层次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得到新华网体育图片报具有几大特点:在新闻摄影实务上,客观还原了比赛场面;新闻选择上有明确的报道主体,充分展示了运动员赛场风采;框架构建上树立大国形象,完成国家形象自塑等特点。本研究在体育摄影实务与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结合,采用文献资料法搜集体育图片报道与框架理论和国家形象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内容分析法对图片报道加以分析,用个案分析法对报道的框架特点加以验证。研究过程中发现平昌冬奥会的报道中要仍存在项目报道量分配不均衡,欠缺冬奥会报道经验和缺乏视觉冲击力等图片拍摄方面的不足。最后,尝试为新华网图片报道提出,包括增加对冰雪赛事了解,提升团队专业化程度创作出更多佳作;用图片讲故事以“软新闻”体现人文关怀,塑造立体的国家形象;增加画面冲击力,避免受众视觉产生疲劳,达成良好的传播效果等具体建议和对策。充分发挥图片报道在体育新闻中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为媒体在完成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一重要议题提供参考借鉴。
刘茜[6](2019)在《马克·吕布的中国纪实摄影研究》文中认为摄影是以艺术为手段来反映真实生活的一种展现方式,即通过图像的记录来再现真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客观事实,这种记录给人一种真实感、现实感和亲切感,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深入了解。而纪实摄影不仅是反映现实生活,同时反映着现实事物的本质与内涵,能够更加直观地传播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等信息,承载着更多的历史意义。马克·吕布是玛格南图片社的一员,他19世纪50年代来到中国,将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面貌记录的十分细腻,大到城市建筑,小到百姓生活,他的每一次记录都是对历史岁月的见证。关于马克·吕布中国作品系统性的分析较少,基于此,笔者将50年代后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作为研究背景,以马克·吕布为例,采用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逐步展开他在那个时代背景拍摄的中国作品的内容研究,从摄影艺术学和美学的角度解读他的创作形式与风格。第一章简要概述了马克的成长环境、创作历程及其代表作品,整理了《中国的三面旗帜》、《马克·吕布:东方印象(中国)》、《中国四十年摄影》、《马克·吕布在中国》、《视觉中国》这五部作品的数据。第二章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借助文献研究法分析马克的作品。第三章以比较分析法,从国内外摄影师的中国摄影作品入手,分析了瞬间性、构图、影调等方面,了解了马克作品的创作形式和创作风格。第四章从审美内涵、文化认同、国际传播、民俗传承、历史档案和比较功能方面分析,了解马克作品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总之,马克·吕布创作形式与风格的形成,对于中国乃至纪实摄影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即摄影构图的创新性,摄影观念的启示作用等,使纪实摄影未来发展初步获得了基本方向。
田晓宁[7](2019)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的新闻照片研究》文中提出抗美援朝时期新中国新闻媒介发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宣传鼓动运动。它既推动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为国内经济建设、社会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通过刊登大量新闻照片对抗美援朝运动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地报道与宣传,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抗美援朝运动的热情。抗美援朝运动时期,《人民日报》刊登的新闻照片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特点。照片刊登数量较多,但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照片版面编排比较集中,版面设计以齐列为主。体裁上以专题照片为主、插图照片为辅,图文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照片构图以近景居多、平拍为主,主陪体处理呈某种固定模式,多使用典型背景。从内容上来看,《人民日报》新闻照片的报道题材丰富多样,报道主题紧密配合宣传需要。照片性质整体上以客观中性报道为主,不同主题下的照片性质有所差别。照片通过传递民族主义与和平主义两大意识形态,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团结全民参与抗美援朝。照片信息处理偏向“一面提示”,内容选择上侧重报道典型群体与模范榜样,常使用比较论证法与恐惧诉求法。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运用新闻照片时,重视政治传播,关注社会问题,通过视觉符号建构隐性意指、传播主流话语,大大增强了传播效果,顺利实现了宣传目标。但受当时现实环境的影响,新闻照片也存在印制粗糙、宣传方式生硬、拍摄手法固化等不足之处。
叶定宇[8](2019)在《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王文澜是整个新时期摄影史中一位声名显赫的摄影艺术家,他一生致力于摄影事业,其摄影类型广泛,涉及纪实摄影、新闻摄影、艺术摄影等多个领域。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王文澜形成了独特的摄影观,并对当代的摄影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中国日报》的摄影部主任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副主席,王文澜不仅是我国摄影事业发展的推动者,更是我国新时期摄影产业的启动者。新中国成立初期,摄影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其创作自然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这导致了摄影作品的整体基调倾向于“假大空、高大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践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但摄影却依旧停留在简单的拍摄记录阶段,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式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摄影的发展。基于此背景,以王文澜为首的一批摄影师开始觉醒,他们认为政治人物应该走下神坛,而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才是摄影镜头的焦点,并开始着重追求摄影的人性化表现。王文澜提出的“局部美学”理论以及让镜头“暗中眨眼”等观点对当今摄影从业者来说仍具启发意义,他也成为从政治工具、宣传画式的摄影到确立本体性的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过程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本文重点关注王文澜摄影作品中的纪实价值、新闻价值和美学价值,并以此为切入点,剖析其摄影作品中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从而探究王文澜的创作手法和拍摄心理。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王文澜及其摄影作品在中国摄影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究王文澜的摄影观对当代摄影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此外,王文澜的摄影作品乐观化地图饰现实,并且摄影实践中的变革不够彻底,这些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关注。
李晓博[9](2019)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摄影艺术本土化研究》文中指出自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方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事物大举进入中国,中国社会文化与艺术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变。而二十世纪初,是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摄影艺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下,迎来了中国摄影艺术发展历史上第一个繁荣期。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文人学者开始加入到摄影队伍中来,并自主探索摄影艺术。他们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把摄影从匠艺拓展到艺术创造的舞台,同时为中国现代摄影创作方向打下了基础和范例。源自于西方的摄影在中国从萌芽到独立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经验影响的文化人二次改造,形成了“本土化”独立观看的自我主体建构。本文以二十世纪初中国摄影艺术本土化为研究对象,从摄影美学理论、摄影艺术创作风格与表现主题的演变、创作主体的发展角度入手,解答摄影在中国是如何萌芽、发展、壮大并开始形成早期中国摄影文化的基本面貌这个问题。并进而探讨摄影给中国人的传统视觉经验带来了哪些冲击和反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摄影创作主体在改造传统文化视觉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中国摄影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历程。摄影在中国的发展,记载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现代主义的巨变,参与到现代文化的建构中来;成为当时中国文化寻求民族认同的一种方式。同时还映射出当时摄影队伍中大多数知识分子与艺术家强烈的民族精神诉求及矛盾焦虑的艺术创作状态。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摄影艺术的传播体制也相应地发生了现代转型,出现了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如摄影期刊的创办、摄影社团的出现以及摄影展览会的传播。摄影期刊和摄影社团创办促进了摄影的发展和普及,摄影展览的出现把摄影的视觉审美逐渐渗透到大众之中。这些传播方途径相互支撑,进一步促进了摄影艺术的繁荣发展。一方面提高了摄影视觉审美的现实意义,从不同程度上起到了视觉启蒙的作用,改造了人们固有的传统文化视觉经验。另一方面,经过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从而使摄影的视觉语言焕发生机。总之,研究二十世纪初的摄影,意义并不是“怀旧”,而是需要探索的重点——对于摄影艺术家来说,怎样扩展新的审美空间才能建构有风格的本土摄影话语,这将是一个长期延续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图像泛滥、泥沙俱下的当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西方审美差异性,在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辩证地吸收世界思想文化之所长。它不仅能对中国摄影艺术的创新发展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是能对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摄影创作提供更多的图像话语资源和思想资源,挖掘摄影艺术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多种可能性。
刘越晗[10](2018)在《新媒体时代职业新闻摄影的嬗变 ——以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专业新闻摄影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研究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调整,才能指导新闻从业者提升业务水平。中国新闻奖在国内有较强的影响力,其获奖的新闻摄影作品质量较高且数量丰富,具有代表性,可以反映国内新闻摄影的发展。本论文以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为例,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个案,研究新媒体时代职业新闻摄影的嬗变,本论文的特点在于把新媒体时代作为研究背景,把中国新闻奖作为研究对象。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嬗变的表征上。第二章属于文献综述的部分,由于本论文的探索都是从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着手的,所以在整理和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重点选取了与中国新闻奖有关的内容。我梳理了中国新闻奖的作品集和研究中国新闻奖的学术论文,对新媒体时代、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的交叉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并用名词解释界定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的概念,总结中国新闻奖的基本发展情况。由此得出本论文的研究是符合新时期的特点的,涉及到了专家学者过去忽视的问题。第三章为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价值。新闻图片在新闻报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新闻媒体对新闻图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时新闻图片的传播影响力甚至要强过文字。新闻图片除了具有记录新闻事件的功能,也有助于受众通过欣赏优秀作品提升自身修养,获得情感共鸣。第四章为职业新闻摄影嬗变的成因。本论文把原因归结为互联网的技术升级和新闻摄影的设备更新,认为技术和设备的因素影响了摄影记者和普通受众的思维和行动。普通受众读图习惯改变,全民摄影时代人人都是摄影师,摄影记者则在维持作品质量的同时寻求超越。第五章为职业新闻摄影嬗变的表征,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从选题、立意、色调和焦点的选择、角度、取景、成像这几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的确有所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还是比较有限的。在选题和立意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沿袭了以往的风格,只是根据时代的变迁有细微的调整。目前,有些作品在色调和焦点的选择、角度、取景、成像上的表现不同以往,这些图片只在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条件下才能拍摄而成,但是这样的作品数量不多,真正有创造性的作品只能通过个案呈现在论文中,摄影记者还在探索新闻摄影的艺术边界。第六章为摄影记者的职责和对策,互联网的技术升级和新闻摄影的设备更新方便了摄影记者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实际工作量却没有减少,摄影记者需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既要有能力拍摄出符合新时期标准的高质量作品,也要具备处理和筛选普通民众拍摄的图片,并择优刊登在报刊或网络上的能力,新媒体时代对摄影记者提出的要求十分严格。作者希望本论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媒体时代给职业新闻摄影带来的影响,让他人对中国新闻奖增添初步了解。毕竟,中国新闻奖是业界的重要奖项,它代表新闻摄影的领先标准和精湛水平,也将见证新闻摄影的发展。
二、抓拍富有表现力的瞬间——浅谈改进领导活动新闻摄影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拍富有表现力的瞬间——浅谈改进领导活动新闻摄影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2)浅谈电力新闻摄影的经验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新闻摄影记者面临的挑战 |
如何拍摄出具有魅力的照片 |
(3)新闻摄影中农民工形象的表征研究(2010-2019) ——以《人民日报》和腾讯《活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2 概念界定 |
1.2.1 农民工 |
1.2.2 新闻摄影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民工相关研究 |
1.3.2 《人民日报》针对农民工的表意实践 |
1.3.3 网络图片栏目针对农民工的表意实践 |
1.4 理论基础 |
1.4.1 表征理论 |
1.4.2 摄影范式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5.2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取 |
1.5.3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5.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人民日报》表征农民工的范式 |
2.1 拍摄内容 |
2.1.1 主体属性:概念化的群像 |
2.1.2 主要议题:社会救助 |
2.2 拍摄形式 |
2.2.1 拍摄高度:客观的平拍视角 |
2.2.2 拍摄景别:呈现互动的中景 |
2.2.3 中高调与明亮色彩的积极结合 |
2.3 反复出现的视觉要素 |
2.3.1 “他者”景观 |
2.3.2 常摄的公共空间 |
2.4 农民工的形象类别 |
2.4.1 有序流动的集体群像 |
2.4.2 政策帮扶下的受恩者 |
2.4.3 积极融入社会的城乡建设者 |
2.4.4 进取向上的正能量传播者 |
2.5 摄影范式特征 |
2.5.1 政策导向下的宣传性 |
2.5.2 日常生活的普遍性 |
2.5.3 记载变迁的史时性 |
3 《活着》表征农民工的范式 |
3.1 拍摄内容 |
3.1.1 主体属性:个体叙事 |
3.1.2 主要议题:日常艰辛与苦难 |
3.2 拍摄形式 |
3.2.1 拍摄高度:强化俯拍镜头的艺术性 |
3.2.2 拍摄景别:远景和全景的全貌呈现 |
3.2.3 低调氛围和艺术化再处理 |
3.3 反复出现的视觉要素 |
3.3.1 底层民众的生活写实 |
3.3.2 私人领域的窥视 |
3.4 农民工的形象类别 |
3.4.1 日常苦难中的悲情人群 |
3.4.2 面临难题的弱势群体 |
3.4.3 底层奋斗的青年逐梦者 |
3.5 摄影范式特征 |
3.5.1 兼顾特殊性和普遍性 |
3.5.2 灰镜头下的猎奇性 |
3.5.3 公益定位下的移情性 |
4 农民工形象表征的异同及成因 |
4.1 农民工表征范式的异同 |
4.1.1 官方与民间表征范式的同构之处 |
4.1.1.1 正视与关怀的拍摄理念 |
4.1.1.2 代际传承的现象建构和生存聚焦 |
4.1.2 官方与民间表征范式的不同之处 |
4.1.2.1 政治造像与艺术隐喻 |
4.1.2.2 精英立场和底层发声 |
4.2 表征异同的成因与社会转型的联系 |
4.2.1 表征同构之处的成因 |
4.2.1.1 农民工问题的现实图景 |
4.2.1.2 新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演变 |
4.2.2 表征不同之处的成因 |
4.2.2.1 主导话语和职业话语的博弈 |
4.2.2.2 技术赋权与传播偏向的差异 |
4.2.2.3 满足受众视觉消费需求与追求社会效用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典型政治的视觉建构 ——《人民画报》典型人物的媒介呈现研究(1950-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阐释 |
1.典型人物 |
2.典型人物报道 |
3.典型人物媒介呈现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典型人物及其形象的研究:艺术的真实与现实的真实 |
2.关于典型人物报道的研究:媒体的社会整合效用 |
3.关于《人民画报》的研究:视觉建构与政治传播 |
第一章 1950-1966年间《人民画报》典型人物报道概述 |
第一节 1950-1966年间《人民画报》典型人物报道的体裁分类 |
一、封面照片 |
二、成组照片 |
三、单幅照片 |
四、摄影插图 |
五、绘画作品 |
第二节 1950-1966年间《人民画报》典型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一、年度数量分析 |
二、人群类别分析 |
三、典型特征分析 |
第二章 1950-1966年间《人民画报》典型人物报道的选择习惯及社会功能 |
第一节 1950-1966年间《人民画报》典型人物报道的选择习惯 |
一、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劳动模范 |
二、国家形象的承载者 |
三、永恒性与时代性并存 |
四、典型性与普通性统一 |
第二节 1950-1966年间《人民画报》典型人物报道的社会功能 |
一、政治功能:道德教化与社会整合 |
二、文化功能:“神话”的图像言说 |
三、审美功能:形式与修辞 |
第三章 1950-1966年间《人民画报》典型人物报道中的典型政治 |
第一节 图像授誉:被定格的仪式 |
一、领袖对典型人物的授誉 |
二、表彰大会中的图像授誉 |
三、被崇拜的典型人物 |
第二节 视觉象征:典型人物报道的视觉符号运用艺术 |
一、人物表情的视觉象征 |
二、空间结构的视觉象征 |
结语 1950-1966 年间《人民画报》典型人物媒介呈现的反思与启示 |
一、模式化与扁平化:《人民画报》形塑典型人物的业务风格 |
二、新闻与宣传的交错关系:摆拍行为的价值预设 |
三、1950-1966年间《人民画报》典型人物报道的现实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对平昌冬奥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的研究 ——以新华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的蓬勃发展 |
2.奥运精神以及冰雪运动的魅力 |
3.冬奥会报道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1.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的相关研究 |
2.奥运会报道与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 |
3.新闻框架理论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 |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1.图片报道 |
2.新闻框架理论 |
3.“新闻框架”理论与国家形象构建 |
(五)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 |
2.难点 |
3.创新点 |
二、新华网平昌冬奥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分析 |
(一)新华网平昌冬奥会图片报道概况 |
(二)新华网平昌冬奥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内容分析 |
1.从赛事类型,呈现集中报道优势项目 |
2.从报道主体,呈现选择以运动员为主 |
3.从拍摄角度,呈现平实视角还原赛况 |
4.从拍摄景别,呈现客观记录赛场瞬间 |
5.从获奖画面,呈现赛场为主金牌为次 |
(三)平昌冬奥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框架特点分析 |
1.主题结构:明确报道主体层次,实现形象自塑 |
2.归纳选题:构建图片报道内容,以话题为焦点 |
3.报道倾向:选择图片报道形式,奠定总体基调 |
三、平昌冬奥会图片报道方面不足 |
(一)缺乏平衡“重冰轻雪”,弱势项目关注度低 |
(二)缺乏冰雪运动参与,冬季项目报道经验不足 |
(三)缺少图片的故事性,不重视“软新闻”报道 |
(四)缺乏美学价值思考,仅限完成“规定动作” |
(五)缺乏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
四、冬奥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对策 |
(一)平衡报道结构,围绕框架创新思维 |
(二)引进技术团队,完成高效专业报道 |
1.深入各级冰雪竞赛报道一线 |
2.招纳人才加强摄影团队建设 |
3.购买专业拍摄服务协助拍摄 |
(三)立足新闻内涵,深入报道人本思想 |
(四)赋予报道艺术价值,提升美学素养 |
(五)创新拍摄角度技法,增加画面张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马克·吕布的中国纪实摄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吕布创作历程 |
第一节 生涯概述 |
第二节 代表作品 |
第三节 中国的创作背景 |
一、百花齐放时期 |
二、文化革命时期 |
三、改革开放之后 |
第二章 马克·吕布创作内容的影像表达 |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的影像表达 |
第二节 社会环境过渡的影像表达 |
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
二、毛泽东时代 |
三、邓小平时代 |
第三节 思想文化变迁的影像表达 |
第三章 马克·吕布纪实摄影的创作形式与风格 |
第一节 创作形式的典型性 |
一、纪实性构图的运用 |
二、光影及黑白影调的控制 |
三、纪实性镜头语言的重构 |
第二节 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
一、浓郁的政治色彩 |
二、平民化 |
三、人文主义情怀表达 |
第四章 马克·吕布中国纪实摄影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美学价值分析 |
一、摄影的美学特征及作用 |
二、丰富的审美内涵 |
第二节 社会价值分析 |
一、社会底层的文化认同 |
二、中国纪实影像的国际传播 |
三、中华民族的民俗传承 |
第三节 历史价值分析 |
一、文献与档案意义 |
二、时间与空间的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的新闻照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对象界定 |
第一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新闻照片传播的背景 |
第一节 开展抗美援朝宣传的社会背景 |
一、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决定抗美援朝 |
二、国内民众对于抗美援朝的认识不充分 |
第二节 保障抗美援朝宣传顺利进行的新闻事业 |
一、新闻体制完善宣传机构建立 |
二、印刷事业规整发行制度优化 |
第三节 推动新闻照片大量刊登的客观条件 |
一、摄影机构建立摄影记者增多 |
二、摄影技术提高摄影器材引进 |
第二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新闻照片的形式分析 |
第一节 新闻照片的刊登规律 |
一、数量变化:波动曲线节点峰值 |
二、版面编排:集中分布齐列为主 |
第二节 新闻照片的报道方式 |
一、体裁运用:专题为主插图为辅 |
二、图文关系:互相配合相辅相成 |
第三节 新闻照片的构图特征 |
一、拍摄点选择:近景居多平拍为主 |
二、主陪体处理:固定模式典型背景 |
第三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新闻照片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新闻照片的主题与性质 |
一、题材多样不同阶段主题各有侧重 |
二、中性报道居多不同主题有所差别 |
第二节 新闻照片的意识形态 |
一、突出民族主义激发爱国情怀 |
二、强调和平主义凝聚援朝力量 |
第三节 新闻照片的内容特征 |
一、信息内容传播偏向“一面提示” |
二、常用比较论证法与恐惧诉求法 |
三、侧重报道典型群体与模范榜样 |
第四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新闻照片传播的反思 |
第一节 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新闻照片传播的经验 |
一、借助照片优势加强视觉传播 |
二、重视政治传播积极动员民众 |
三、关注社会问题推动国家建设 |
四、建构隐性意指提高信息接受度 |
第二节 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新闻照片传播的不足 |
一、照片印刷质量粗糙 |
二、部分照片存在摆拍痕迹 |
三、宣传方式不够灵活 |
四、拍摄手法趋向模式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王文澜的研究 |
二、关于王文澜摄影观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王文澜摄影观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成长环境的影响 |
一、社会背景 |
二、家庭环境 |
三、工作环境 |
四、个人爱好 |
第二节 国外摄影思想的影响 |
一、国外摄影理论思潮的引入 |
二、国外摄影家的影响 |
第三节 同时代摄影群体的推动 |
一、四月影会 |
二、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
三、陕西纪实摄影群体 |
四、美联社华裔摄影记者刘香成 |
第二章 王文澜摄影的纪实观及其实践 |
第一节 王文澜摄影纪实观下摄影实践的主观性 |
一、情绪的主观 |
二、技术的主观 |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纪实观下摄影实践的人文性 |
一、对被摄者的人文关怀 |
二、题材选择的多样化 |
三、拍摄身边事物 |
第三章 王文澜摄影的新闻观及其实践 |
第一节 王文澜摄影新闻观下摄影实践的新闻性 |
一、新闻照片需要具备新闻性的典型瞬间 |
二、寻找摄影选材角度,摆脱照片固化模式 |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新闻观下摄影实践的真实性 |
一、新闻的真实 |
二、历史的真实 |
三、生活的真实 |
四、逻辑的真实 |
第四章 王文澜摄影的美学观及其实践 |
第一节 王文澜摄影美学观下摄影实践的艺术性 |
一、局部美学 |
二、让镜头“暗中眨眼” |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美学观下摄影实践的戏剧性 |
一、画面语言 |
二、动作姿态 |
第五章 王文澜及其摄影观的影响与局限性 |
第一节 王文澜对中国摄影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
一、新时期中国摄影的推动者 |
二、新时期中国摄影的启动者 |
第二节 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的局限性 |
一、未完成的摄影变革 |
二、乐观化的图饰现实 |
结语 |
附录1: 王文澜简历及其主要作品 |
附录2: 王文澜部分摄影作品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专着 |
二、报刊文献 |
三、学位论文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二十世纪初中国摄影艺术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初入中国的影像读解 |
第一节 早期摄影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摄影艺术”的中国式解读 |
第二章 摄影美学的内涵与边界 |
第一节 求美和赏鉴: 摄影是艺术吗? |
第二节 平行和交互: 摄影与绘画的类比 |
第三节 民族意识和个体精神:摄影与现实的关系 |
第三章 摄影创作及主体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创作风格取向: 传统认知与探索的实验性 |
第二节 创作题材特征: 本土化内涵的传达 |
第三节 创作主体研究: 现实创作与艺术理想间的挣扎 |
第四章 摄影艺术本土化的传播途径 |
第一节 摄影期刊的创办与推广 |
第二节 摄影社团的出现与作用 |
第三节 摄影展览的传播与价值 |
结语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新媒体时代职业新闻摄影的嬗变 ——以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难点 |
1.3.2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
2.1.2 中国新闻奖 |
2.2 关于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 |
2.2.1 作品汇编类 |
2.2.2 作品鉴赏类 |
2.3 关于研究中国新闻奖的学术论文 |
2.3.1 中国新闻奖各类获奖作品的研究 |
2.3.2 中国新闻奖价值取向的研究 |
2.3.3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的比较研究 |
2.4 中国新闻奖与新媒体时代的交叉研究情况 |
2.5 中国新闻奖与新闻摄影的交叉研究情况 |
2.6 新媒体时代与新闻摄影的交叉研究情况 |
3 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价值 |
3.1 传统媒体中新闻摄影的基本功用 |
3.2 新媒体时代的现实背景 |
3.3 摄影术的发展与新媒体时代 |
3.4 视觉文化与新媒体时代 |
3.5 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地位 |
3.6 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价值 |
4 职业新闻摄影嬗变的成因 |
4.1 互联网的技术升级 |
4.1.1 技术升级的表征 |
4.1.2 技术升级对摄影记者的影响:图片质量的维持 |
4.1.3 技术升级对普通受众的影响:读图习惯的改变 |
4.2 新闻摄影的设备革新 |
4.2.1 设备革新的表征 |
4.2.2 设备革新对摄影记者的影响:谋求超越,去实现奇思妙想 |
4.2.3 设备革新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全民摄影,人人都是摄影师 |
5 职业新闻摄影嬗变的表征 |
5.1 选题 |
5.1.1 重大事件 |
5.1.2 典型人物 |
5.1.3 民生话题 |
5.2 立意 |
5.2.1 正面 |
5.2.2 真实 |
5.2.3 接近 |
5.2.4 新颖 |
5.2.5 深刻 |
5.3 色调和焦点的选择 |
5.3.1 色调的选择 |
5.3.2 焦点的选择 |
5.4 角度 |
5.5 取景 |
5.6 成像 |
6 摄影记者的职责和对策 |
7 总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抓拍富有表现力的瞬间——浅谈改进领导活动新闻摄影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摄影家牛子祥个案研究 ——以1958-1978年新乡地区影像为例[D]. 张连恺.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浅谈电力新闻摄影的经验与实践[J]. 安静. 中国电业, 2020(11)
- [3]新闻摄影中农民工形象的表征研究(2010-2019) ——以《人民日报》和腾讯《活着》为例[D]. 余紫琦.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4]典型政治的视觉建构 ——《人民画报》典型人物的媒介呈现研究(1950-1966)[D]. 王韵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8)
- [5]对平昌冬奥会体育新闻图片报道的研究 ——以新华网为例[D]. 秦梓翔.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6]马克·吕布的中国纪实摄影研究[D]. 刘茜. 扬州大学, 2019(02)
- [7]抗美援朝运动中《人民日报》的新闻照片研究[D]. 田晓宁.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8]王文澜摄影观及其实践研究[D]. 叶定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二十世纪初中国摄影艺术本土化研究[D]. 李晓博.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新媒体时代职业新闻摄影的嬗变 ——以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为例[D]. 刘越晗. 暨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