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文报纸阅读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王芳[1](2021)在《英文报刊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21世纪英文报》为例》文中认为
高慧芳[2](2021)在《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知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过“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等媒介思想。这些思想警句先后被归纳为“老三论”、“新十论”,甚至还被提炼为“三十八条”。然而,这种归纳式理解无法对麦克卢汉思想做出清晰的界定。再加上,由于麦克卢汉本人不注重理论系统的建构,这使得他的思想只能以一种松散的结构而存在。对此,有学者提出,麦克卢汉思想早己超出常见的学科分类,而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思想场域。通过仔细甄别,学者们从这种场域中发现了近二十种思想。其中既有震人发聩的洞见,又有众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种独特的思想场域不仅极易造成他人的理解障碍,也容易给人留下“技术决定论”的刻板印象。然而,随着国际学者们不断挖掘其中的人文主义传统,麦克卢汉思想才逐渐被重新定义为一种技术人文主义。若要追本溯源,这种理解方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对麦克卢汉的第一次研究热潮。其中,有学者强调剑桥批评传统对麦克卢汉思想的重要性。然后,在90年代的第二次研究热潮中,有学者通过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文化批评。直至,在本世纪的第三次研究热潮中,“三学科”(语法、辩证法、修辞术)与剑桥批评传统、现代主义文学共同构成一种用来理解麦克卢汉思想的诗学基础,并从中形成一种新的理解方式。相较于其他理解方式仅抓住麦克卢汉思想的一鳞半爪,这种新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试图通过观察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来发现思想场域的整体特征。近年来,这种新方式不仅清晰地揭示出麦克卢汉思想场域的延伸方式,还从中发现了一种原创性诗学。相较于国际学界,尽管国内学界已经形成“媒介麦克卢汉”和“美学麦克卢汉”两种理解方式,但由于两种方式之间的理论对话不足,所以未能有效地实现思想的整合。为了解决这种理论困境,国内学术界需要通过一种新方式,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再加上,随着当下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不断造成媒介文化的崛起,促使“读图时代”的到来。那么,文学将会如何存在于媒介文化之中?这一问题是当下文艺理论研究必须解决的难题。这一难题不仅是麦克卢汉思想从文学批评拓展到文化批评的主要原因,还始终贯穿在他的思想场域之中,成为一种关键性构成要素。为了更深入地挖掘麦克卢汉思想遗产,以便推动国内文艺理论研究,本文选择以媒介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并试图从媒介诗学的角度来重新理解麦克卢汉思想。因此,文中首先剖析媒介诗学的历时性发展与共时性结构,而后立足于该诗学的整体特征,进行必要的理论反思。鉴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跨越文学批评、文化批评、媒介生态研究三个领域,本文通过以下五章内容来进行相关阐释。第一章致力于梳理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并交代发展中的三次转向。而后,从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探讨了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以便揭示出媒介诗学的三个主要面向。最后,第五章通过综合媒介诗学的整体特征和比较,进行相关理论反思。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本章回顾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他两次求学于剑桥大学英文系,并先后在美国与加拿大从事英文教学,后又进入媒介文化研究。由此,借助生态隐喻,他不仅提出媒介定律,还完成关于媒介的形而上学思考。在研究中,他整合多种学科思想,并通过动态观察西方文化历史,从中形成一种跨学科的开放性研究。这种研究始终围绕媒介与艺术的关系,并试图从西方文化历史中发现媒介的效应,以此来理解媒介。然而,在理解过程中,媒介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它不仅包括文学语言与传播媒介,还被用来指代所有人工创造物,从而成为一种“泛媒介”理念。随着“泛媒介”的出现,媒介诗学不但从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还从文化批评进入媒介生态研究。第二章剖析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受剑桥批评传统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相结合,并形成一种融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于一体的文学批评。一方面,这种文学批评以利维斯文化诗学和瑞恰兹实用批评为基础,并将“三学科”的历史视为文学文本的文化背景。它将西方文学整合为一个统一的传统,再按照“三学科”的内部关系来划分这种文学传统的不同历史时期。它揭示出,“三学科”的历史不仅催生出语法学家与辩证法家的对立,还孕育出西方文化中诗歌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分化。这种分化导致西方现代文化中出现“文化与文明之争”,并造成个体感受力的分离。另一方面,受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文学批评通过关于意象的批评,来理解诗歌的审美特征,将诗歌的群体意象命名为“风景”。然后,根据审美效应的差异,这种批评划分出“外部风景”与“内部风景”两种类别,揭示出自浪漫主义诗歌以来,诗歌审美特征已经从“外部风景”转向“内部风景”。由此,这种文学批评既完成了对文学历史的分期,又通过诗歌意象的批评,将文学文本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合二为一,并以此来实现剑桥批评传统的基本目标。第三章着重探讨了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观。出于对文学与文化语境的综合考量,媒介诗学聚焦于语言与传播媒介的同一性,构建出一种基于“泛媒介”的文化批评。随着工业技术的急剧发展,现代传播媒介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并催生出大量流行文化,从而导致文学的边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文化语境,媒介诗学以搁置判断为前提,并通过理解媒介,来观察文化语境的变化。一方面,既然语言与传播媒介都可以实现人类经验的转换,那么二者便可被统称为“泛媒介”。尽管“泛媒介”的具体形态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通过经验转换来延伸人体官能,并共同构成一种“类概念”。由此,媒介诗学便依据这种“类概念”,将各种媒介整合为一种关于“泛媒介”的延伸过程。基于延伸方式和媒介效应的不同,媒介诗学识别出不同的模式。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理解“泛媒介”的效应,媒介诗学不仅将媒介与艺术视为两种并行文本,还将二者整合为一种复合文化文本。首先,这种文本通过媒介与艺术的界面,形成一种马赛克结构。其次,再借助各种界面的对比,这种复合文化文本被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口语文化文本、机械文化文本、电子文化文本。进而,通过对这些文化文本的批评,三种文化文本的审美特征依次被隐喻为“前欧几里德声觉空间”、“欧几里德空间”、“后欧几里德声觉空间”,并由此构建出一种涉及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空间隐喻。最后,通过这种空间隐喻,媒介诗学不仅预测出“地球村”的到来,还以它来隐喻电子文化文本。因此说,媒介诗学形成一种以“泛媒介”和复合文化文本为基础的文化批评。第四章重点分析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借助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将环境与反环视为一种媒介生态,还从二者的生态演变过程中发现媒介定律,从而形成一种可以用来研究所有人工创造物的诗学思想。首先,受生态意识的影响,媒介诗学将媒介隐喻为环境,将艺术隐喻为反环境。因此,媒介文化便被视为媒介生态。新媒介作为新环境,可以将旧环境转变为反环境;艺术作为反环境,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新环境中的人类经验加工为反环境。环境与反环境之间不仅构成一种生态关系,还可以通过生态演变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其次,这种生态演变又被视为“原型”与“陈词”之间的转换过程。新媒介不仅是新环境,还是文化的新陈词;艺术则是关于新环境的旧陈词。二者共同促进文化“原型”的转变。再次,新陈词与旧陈词均源自人类诗性创造,并共同遵循提升、过时、再现、逆转的共时性结构。这种结构被命名为媒介定律,从而将“泛媒介”进一步拓展为所有人工创造物。最后,基于媒介词源学的理解,这种意义上的“泛媒介”又被视为源自人类诗性创造的语词,并以人体为词源,遵循媒介定律的语法规则。由此,各种人工创造物便可以构成一种关于人类诗性创造的“泛文本”,而人类文化历史便成为一种持续的言语。因此说,通过生态隐喻,媒介诗学不仅进一步拓展了“泛媒介”,还创造出一种关于“泛文本”的诗学思想。第五章侧重于对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为了便于从整体上思考媒介诗学,本章通过将它与其它相关思想进行比较来对其整体特征进行理论综合。首先,本章依次选取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研究、罗伯特·洛根的媒介生态研究,将之分别与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观、文化批评观、媒介生态研究进行对比。而后,本文提炼出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其中不仅区分出它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还揭示出马赛克结构与“泛文本”之间的关系。其次,为了阐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不仅分析了环境与反环境的发现过程,还解释了媒介定律的提出过程,从而揭示出该诗学如何实现诗学观念的拓展。再次,立足于媒介诗学的理论成果,本章将它界定为一种承上启下的诗学思想。这种诗学源自剑桥批评传统,又开创媒介生态研究。基于上述理论定位,本章既肯定了媒介诗学的理论超越与拓展,又指出它备受争议之处。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尚需完善之处。鉴于这种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综合性和拓展性,本文提出六种主要发现。这些发现不仅可以启发当下的文艺理论研究,也可以促进媒介文化研究。与此同时,相对于该媒介诗学的多元化特征,本文依然存在很多尚需完善之处。
杨悠[3](2020)在《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读报纸 学中文》考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是以提高留学生报刊阅读能力为目标的专项技能课,留学生通过阅读从国内权威报刊精选出的新闻稿件,可以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实现通过报刊这个窗口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熟悉中国文化的目的。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程的特点,对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读报纸学中文》进行考察分析。本文首先研究该教材的编写体例,然后从主课文的话题特点、体裁特点、选文来源及篇幅、练习的题型与题量等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并着重对报刊词语及固定结构、长句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分析。本文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任课教师和留学生使用《读报纸学中文》的反馈信息,并将该教材与同类教材《读报知中国》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在总结《读报纸学中文》教材编写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教材使用与修订的建议,以期对今后报刊阅读教材的编写提供有益的参考。
郭钰[4](2020)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英语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今国际化发展中需要的一项重要的能力且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五维目标之一培养的最终要求。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移情能力是为了保证交际主体能够顺利地在跨文化交际沟通交流中进行的一种认知转换和情感的位移。本研究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将文化移情能力的认知层面与情感层面与文化意识对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和情感态度、跨文化敏感度测试量表要求相对应,以其为目标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由于《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知中提出了要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且大部分研究人员在信息技术与文化移情能力融合方面研究较少,笔者希望在此方面有些突破。本研究有以下内容:第一,笔者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文化移情能力的相关概念进行搜集并依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本研究中的文化移情能力概念进行整理,确定文化移情能力的基本概念。第二,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了实践区域目前初中学生在文化移情方面的能力以及教师、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文化移情能力的态度。第三,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法和行动研究不断地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以此优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第四,在经过三轮的行动研究后对培养初中生文化移情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和策略。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社会学习理论、ARCS模型及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对教师的访谈结果为依据,根据教学设计原则设计了三轮教学行动研究并对其开展实施。三轮行动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某中学七年级两个小班为研究对象,以每轮行动研究后的反思为根据对教学流程进行总结,以此完善教学流程。最后通过评价量表、问卷调查前后测成绩对比、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对比、访谈、作品展示对三轮行动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评价,总结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文化移情能力的相关教学建议和策略。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1.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目前教师注重基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文化方面意识薄弱且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汉语固式思维,阻碍其体会他国文化的情感。2.信息技术支持的文化移情能力的教学设计流程,包括课前学习、课前导入、新知学习、展示练习、总结评价和拓展提升几个环节。第一,课前学习环节,教师和学生利用电脑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对本课所学习的主题材料进行扩充,并整理所搜集的第二语言国家相关材料以备在课前展示。第二,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将搜集的贴合学生生活和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材料借助一体机等多种信息技术呈现给学生。第三,新知学习环节,教师利用21世纪英文报纸的二维码给学生呈现国外文化材料,锻炼学生的听力技能,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文化内涵。除此之外,教师还利用信息技术的其它功能引导学生深入的学习英语文化。第四,展示练习环节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当中进行巡堂,一方面引导学生对主题的掌握,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第五,总结评价环节适当加入学生的自评,组内评和组外的互评,以此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第六,拓展提升阶段,教师根据学生掌握了解情况针对学习主题和英语文化进行适当的拓展。3.教学设计在实践过程中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实践参与、观察等行为发现在教学环节融入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第一,在课前学习阶段电脑、互联网、思维导图的使用可增加学生对于文化主题知识的学习和对文化情感的体验。第二,运用情景交际法、故事歌曲背景介绍、视音频导入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第三,21世纪英文报纸、英英互译连线能够深化学生的英语思维,转变学生学习英文的思维方式。第四,教师巡堂辅导、多媒体展台的使用加大学生之间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第五,利用一体机记录学生自评、组内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的总情况能够呈现给学生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第六,利用作业,信息化手段加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练习,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产生深化并形成一条自我的知识脉络体系。
孟晓[5](2020)在《英文报刊阅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重要的输出途径,而且通过它,读与写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和巩固。然而在当下国内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却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若想改变这一局面,让学生进行有效写作,最佳方式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所接触到的阅读材料除传统教材以外,以《英语周报》最为常见。因此,研究通过阅读《英语周报》能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利用英文报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议题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采用测试和问卷的方法,以滨州市某高中高一年级两个班96名学生为研究样本。实验班以《英语周报》为阅读材料,而对照班使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以学生入学考试的英语写作成绩作为前测数据,期末考试的英语写作成绩作为后测数据,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实验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对利用《英语周报》提高写作能力的看法。实验结果表明:前测成绩基本一致的两个班,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有明显差距。积极阅读英语报刊的实验班成绩明显优于没有阅读英文报刊的对照班。进一步讲,安排阅读英文报刊的同时,辅之以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及合理周密的教学计划,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得到质的飞跃。基于以上,本文尝试给高中写作教学与学习提出如下建议:1.教师应提供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教师应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让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中激发学习动机引发他们积极思考。2.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学习水平在《英语周报》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中心句和关键词,丰富自己语料库,在写作时有意识的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及老师在课堂中传授的写作技巧,同时注意卷面的整洁并树立自信心。
肖扬[6](2020)在《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研究 ——以《发展汉语》阅读系列教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日益强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将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二语言或者兴趣。与之同时,“汉语热”也推动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外汉语教材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工具,受到了学者及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阅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作为辅助教学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其编写质量应当受到关注。而选文作为阅读教材的主体部分,又影响着整本教材的质量。因此,阅读教材中选取的文章是否合适,在教材编写中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外,对于中高级两个汉语学习的重要阶段而言,其教材选文的优劣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针对不同阶段阅读教材的选文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以《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为研究对象,对其选文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教师与学生的调查问卷与访谈,了解学生及教师对教材选文最真实的感受。本文旨在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中获得有价值的启示,对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课文的选择提供具有考虑价值的建议与新思路。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和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系列教材选文分析,主要是通过数据统计,从题材、体裁、来源、生词、文章字数、价值取向(场域取向、性别取向、道德与政治价值取向、阶层取向)等方面分析教材,并对其进行总结。第三章是教材使用者调查与访谈分析,主要是通过向老师及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进行访谈,了解留学生喜欢的选文类型及学生与教师对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的意见及建议。在调查问卷方面,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题材、体裁、字数、来源、生词、语言风格等。访谈除涉及以上方面的问题外,也包括学生与教师对教材选文编写的评价。学生访谈方面还另外包括了学生对每类题材、体裁、来源等的详细见解与好恶原因以及对教材所反映中国形象的认识等。第四章是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编写启示,主要基于第二章的结论,以及第三章对留学生及教师的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分析,同时借鉴前人提供的数据资料,总结阅读教材选文选编的启示。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关于题材、体裁与语言风格;关于来源;关于生词与字数;关于价值取向与国家形象;关于其他。第五章是结语,总结研究结果,提出研究不足之处并进行展望。
刘欣[7](2020)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海南X中学为例》文中认为英语学习需要足量的输入,但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满足课标对英语阅读的要求,因此英语课外阅读在英语学习中显示出其重要性。传统概念中的英语课外阅读主要作用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但是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的实施,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发展,增加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提出相应的建议,应该首先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有所了解。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高中生对英语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和态度。(2)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3)教师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参与和指导情况。(4)针对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和教师指导情况提出的建议。首先,笔者整理了国内外英语课外阅读以及核心素养研究的相关文献,介绍了相关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选取海南省某中学高一、高二的学生和8名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和态度、进行课外阅读的频率和阅读量、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选择方式、课外阅读障碍和困难、教师参与和指导情况、课外阅读中核心素养的培养6个方面,从教师和学生2个角度了解当前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现状。最后,针对问卷和访谈结果分析出英语课外阅读所存在的问题:(1)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乏、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2)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课外阅读材料单一;(3)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4)教师参与度和指导力度有待加强。并且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1)渲染良好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2)保障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丰富课外阅读材料;(3)课内结合课外,加强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4)增加教师课外阅读指导,建立监督、检测机制。此外,在研究的结尾处还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王伟[8](2020)在《《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Harry Potter风靡全世界,被翻译成80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量超过5亿册,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本研究依据译介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操纵”和“重写”理论、接受理论和副文本理论对Harry Potter在中国的译介展开全面、系统的描述性个案研究,探讨了该作品是如何被译介到中国以及在进入中国后该作品在中国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群体中的传播、接受现状,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体的接受错位问题,并从副文本与文本转换过程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中的翻译问题。通过对《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历时性描述分析,本研究发现Harry Potter这部通俗文学作品能够进入中国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接受环境紧密相关。通俗文学,又称之为大众文学,一直处在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长期以来,通俗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与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念相悖,通俗文学往往被视为严肃文学、纯文学的对立面。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开始大规模地译介外国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向中心运动,长期被压抑和禁锢的文学娱乐消遣功能终于得到释放。随着中国1992年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中国对外版权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开始不断从国外引进通俗文学作品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出版社开始摆脱行政化束缚,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从国外获取最新商业出版资讯,Harry Potter就这样走进了人文社的编辑眼中。2000年8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鏖战数月后赢得了《哈利·波特》中文版权。Harry Potter被引进到中国之后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成为一部非常畅销的流行读物。Harry Potter进入中文世界后,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接受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特征。中国奇幻文学读者群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对《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接受经历了“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两种文学接受过程。在Harry Potter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大陆的普通读者对于奇幻文学还是比较陌生,即使有奇幻文学作品的存在,在当时也是被当成童话被译介到中国。在新世纪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国大陆并不存在奇幻文学所能接受的土壤或环境,因此也就没有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存在。而随着The Lord of the Rings和Harry Potter等系列作品陆续被国内出版社引进译介,再加上国内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改革,新时期的中国读者在文化程度、知识深度、阅读广度上有很大幅度提高,国内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奇幻读者群体,他们热爱阅读和接受各种西方奇幻文学作品。同时,新世纪大众传媒尤其是由奇幻文学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热映,使众多读者在欣赏奇幻大片的同时,感受到了奇幻文学作品的魅力,部分读者是看完纸质作品之后去电影院欣赏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然后再对该奇幻文学作品的纸质书籍(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也有不少读者是观看完奇幻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后购买纸质书籍(文本)阅读。“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构成了中国普通读者对外国奇幻文学作品的两种文学接受过程。而与普通读者对《哈利·波特》的接受不同的是,中国的专业研究者对《哈利·波特》并不是特别重视,在我国主流核心学术刊物上刊载有关“哈利·波特”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有限。尽管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开始向中心运动,但是严肃的学院派研究者却并不十分关注《哈利·波特》这种通俗文学作品。究其缘由,一方面,纯文学或者说精英文学才是中国专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这更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旋律,而外国通俗文学作品“走进来”的译介研究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与Harry Potter系列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状况相比,《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英语世界,Harry Potter系列一开始定位是儿童文学,面向儿童读者群体,但因为该作品深受青少年读者和成人读者的喜爱,英语世界的出版社很快就灵活地改变该作品目标读者群体定位,扩大其读者群体范围。而在中文世界,赞助人(人文社)从一开始就一直把该作品定位为儿童文学,并自始至终操纵着《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从副文本视角对《哈利·波特》中译本进行分析,无论是从书籍的开本设计、封面装帧、插图、书签还是内页版式设计,人文社都是按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定位进行设计和出版发行的,儿童才是其目标读者群体。因此,人文社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定位和中国读者对该作品的接受之间产生错位,部分中国读者对人文社的儿童文学定位和译文质量不满,三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批评型读者、作为译者的读者和精英型读者。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型读者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对人文社《哈利·波特》中译本的翻译质量展开网络文学翻译批评,或者另起炉灶自己开始翻译并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译文。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同名电影的完结,精英型读者群体开始涌现,他们从各个视角、细节、主题对这部作品展开全新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批评意识。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读者的角色从单一走向多重化,在文学文本选择和文本意义建构上由“失语者”变成了“建构者”。新型读者群体展开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对人文社和译者形成了“良性监督”,加强了读者和出版社之间的互动,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接受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Harry Potter被译介到中文语境后,“显性”赞助人(人文社)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自始至终都对译者的翻译工作进行着操纵,同时“隐性”赞助人(儿童读者群体)也迫使译者适当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儿童读者阅读。因此,人文社在对Harry Potter进行文本转换的过程中因为误译、漏译产生了一系列的偏差和变形。因为原文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原作者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接受语境,作家J.K.罗琳精心创作的大量文化特色词汇、人物形象、“文字游戏”和习语在经过译者的翻译转换之后,原着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在中译本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大量“文字游戏”蕴含的预期效果没有被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样地,原着中大量巧妙构思、精心创作的习语并没有被译者进行异化处理,这使得习语中独有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特色在中译本中丢失,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和好奇心。本研究推动《哈利·波特》进入更多学术界研究者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学术研究,让更多严肃学院派研究者认识到通俗文学翻译的影响和特殊研究价值,也为该作品走向经典做出了一定努力;同时基于该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新型读者群体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以及中译本在文本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本研究亦可为外国通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中国通俗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刘绿[9](2020)在《新闻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郑州W学校为例》文中指出近些年随着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传媒迅速抢滩主流媒体。同时,人们生活在一种碎片化阅读和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了解世界的渠道日益多样化,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速度愈来愈快,传统的纸书阅读遭受着巨大冲击,人们通过app、公众号、网站等途径可迅捷地知晓国内外大事。此外,高考命题的语篇更具时效性、思想性和教育性,选材大多是外刊,除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外,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双重背景使新闻阅读教学成为可能。论文通过在郑州W学校应用新闻阅读教学来研究新闻阅读是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可操作性,是否能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图式理论、心理语言阅读模式和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新闻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设计,首先确定郑州W学校高二年级的241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118人,控制组123人,实验组使用新闻阅读教学,控制组不使用,课程持续近四个月。授课完成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均参加四级词汇测试和月考测试,通过对学生词汇和月考测试的总分、阅读理解、书面表达部分的成绩进行汇总,并使用SPSS 21.0软件作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的高分层学生数量明显高于控制组,新闻阅读教学明显提升了实验组学生的词汇、阅读理解、写作、语言能力等。之后,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非常认同筛选的新闻材料,整体非常满意新闻阅读教学。最后,对执课教师、指导教师和实验组的12名学生进行访谈,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研究了新闻阅读教学的影响、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基于调查数据和研究结果分析,发现新闻阅读教学是可行的,不仅能提升学生成绩,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同时,研究还发现,多种权威报刊或杂志的新闻材料组合可以作为优质的课程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丰富了新闻素材的来源渠道。期望该研究对希望执行新闻教学的教师某种借鉴意义,并促使更多的教师将新闻阅读教学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
丁瑞[10](2019)在《《印度时报》《黎明报》和《喜马拉雅时报》Facebook账号涉华报道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南亚地区之于中国的战略意义显着提升。我们有必要在新的国际局势和传播环境下,考察我国与南亚地区国家的媒介信息交流状况。媒介框架研究是反映媒介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依据的有效手段,本文试图通过对南亚三国的主流媒体的框架研究,来探寻其对中国的编码方式和认知态度。找出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应对途径,以进一步消弭传播隔阂,增进与南亚地区之间的战略互信、互通和互融。本文在南亚诸国中选取了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作为南亚地区的代表国家,分别选取三个国家最具影响力的主流英文报纸作为研究对象。在新的媒介传播环境下,传统纸媒的影响力逐渐式微,而以Facebook为代表的全球性新兴互联网媒体平台,凭借其更高的用户占有率和传播影响力,成为更具现实价值的研究渠道。基于此,本文具体选择了印度的《印度时报》、巴基斯坦的《黎明报》和尼泊尔的《喜马拉雅时报》这三大主流英文报纸的Facebook账号为考察对象,以“China”和“Chinese”为目标关键词,使用Python Requests在三大报纸的Facebook公共页面上进行了数据采集,截至2018年12月,共采集到2416篇原始样本,剔除掉关联度低的和无效的样本,最终确定1239篇为本研究的有效样本。以学者藏国仁结合框架理论提出的高、中、低三个层次框架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其涉华报道进行量化分析,归纳出各自的报道框架特征。基于框架特征,探索针对南亚地区的互联网传播策略,维护国家形象,推进跨文化传播。研究发现,三大报纸具有明显的框架差异,《印度时报》呈现出威胁与质疑的报道框架、《黎明报》呈现了合作与共赢的报道框架、《喜马拉雅时报》呈现了中立与观望的报道框架。本文对我国主流媒体就南亚地区的网络外宣提出如下几点建议:重视南亚对话,开展新型公共外交;深化媒介融合,打造国际新媒体集群;转变内容生产与呈现方式,重塑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国际化、专业化的全媒体人才;建立安全全面的国际传播保障机制;以文化为纽带,促进民心相通。
二、英文报纸阅读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文报纸阅读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2)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由来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意义 |
第一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思想起源 |
一、麦克卢汉的学术道路 |
二、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形成基础 |
第二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三次转向 |
一、从文学批评转向广告意象批评 |
二、从广告意象批评转向媒介文化批评 |
三、从媒介文化批评转向“泛文本”批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学批评 |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思想缘起 |
一、剑桥批评传统 |
二、源自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基于“三学科”背景的文学分期 |
一、前奥古斯丁时期 |
二、自奥古斯丁至阿伯拉时期 |
三、自阿伯拉至伊拉斯漠时期 |
四、自托马斯·纳什以来的时期 |
第三节 关于诗歌意象的批评 |
一、关于诗歌意象的基本认识 |
二、诗意过程中的群体意象 |
三、群体意象的两种主要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文化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流行文化的批评 |
一、古代智慧的现代复兴 |
二、广告意象批评 |
第二节 关于“泛媒介”的模式识别 |
一、“泛媒介”的提出 |
二、“泛媒介”延伸的模式识别 |
三、“泛媒介”效应的模式识别 |
第三节 基于“泛媒介”的复合文化文本 |
一、复合文化文本的生成 |
二、复合文化文本的三种主要类型 |
三、关于复合文化文本的空间隐喻 |
四、“地球村”的多维度隐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媒介生态研究 |
第一节 作为环境的媒介 |
一、源自生态意识的环境与反环境 |
二、环境的双重隐喻 |
三、环境的双重效应 |
第二节 源自环境与反环境的媒介生态 |
一、环境中的艺术家 |
二、作为反环境的艺术 |
三、关于环境与反环境的生态隐喻 |
第三节 关于媒介生态演变的媒介定律 |
一、生态演变中的形式因 |
二、基于形式因的媒介定律 |
三、关于媒介定律的媒介词源学 |
四、基于媒介词源学的诗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与理论综合 |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的比较 |
一、媒介诗学与原型批评的比较 |
二、媒介诗学与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比较 |
三、媒介诗学与洛根媒介生态研究的比较 |
第二节 关于媒介诗学整体特征的理论综合 |
一、媒介诗学的双重结构 |
二、媒介诗学的思想成果 |
三、媒介诗学的理论定位 |
四、媒介诗学的意义与局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读报纸 学中文》考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定位及教材的特点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定位 |
一、报刊阅读课是报刊阅读技能专项训练课 |
二、报刊阅读课是阅读课的拓展和深化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的特点 |
一、语言特点 |
二、内容特点 |
三、形式特点 |
第二章 对《读报纸学中文》的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编写体例的考察 |
一、教材的结构编排 |
二、单课的独立框架 |
第二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主课文的考察分析 |
一、对话题的考察分析 |
二、对体裁的考察分析 |
三、对选文来源的考察分析 |
四、对篇幅的考察分析 |
第三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报刊语言的考察分析 |
一、对报刊词语的考察分析 |
二、对固定结构与长句的考察分析 |
第四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课后练习及快速阅读的考察分析 |
一、对课后练习的考察分析 |
二、对快速阅读的考察分析 |
第三章 《读报纸学中文》的使用反馈及与《读报知中国》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使用反馈的考察与分析 |
一、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二、访谈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读报纸学中文》与《读报知中国》的对比分析 |
一、两套教材框架结构的对比 |
二、两套教材主课文的对比 |
三、两套教材词语与固定结构的对比 |
四、两套教材课后练习的对比 |
第三节 《读报纸学中文》的优点与不足 |
一、《读报纸学中文》的优点 |
二、《读报纸学中文》的不足 |
第四章 对《读报纸学中文》的使用及修订建议 |
第一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的使用建议 |
一、强化训练报刊阅读技巧 |
二、开展新闻播报、采访类的听说活动 |
三、补充时效性强的新闻阅读材料 |
四、合理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 |
第二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的修订建议 |
一、选文进一步突出新闻稿件的文体特征 |
二、拓宽选材的渠道 |
三、优先选择留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
四、扩充“背景知识”与“读报小知识”内容 |
五、适当缩短部分主课文的篇幅 |
六、更新练习题型,适当减少练习题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英语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国家政策 |
(二)新课程标准要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文化移情 |
(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移情 |
(三)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四)信息技术在英语文化移情教学中的作用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文化移情 |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文化移情学习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社会学习理论 |
(四)ARCS学习模型 |
第三章 初中英语文化移情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目的、方法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实施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三、初中英语文化移情能力现状小结 |
(一)学生缺乏文化知识的了解 |
(二)学生缺乏文化情感的体会 |
(三)课堂教学方式有待改善 |
第四章 信息技术支持的初中英语文化移情能力教学设计 |
一、设计原则 |
(一)主体性原则 |
(二)协作性原则 |
(三)开放性原则 |
(四)情景性原则 |
(五)渐进性原则 |
(六)趣味性原则 |
二、设计依据 |
(一)基于调查的依据 |
(二)基于理论的依据 |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英语文化移情能力的教学设计 |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 |
(二)学习者内容的确定 |
(三)学习小组设计 |
(四)教学活动流程和评价设计的确定 |
第五章 信息技术支持的初中英语文化移情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评价 |
零、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
一、第一轮实践 |
(一)第一轮教学实践方案 |
(二)教学设计计划 |
(三)学习活动过程 |
(四)观察分析 |
(五)学生访谈分析 |
(六)课后反思 |
(七)第一轮行动研究小结 |
二、第二轮实践 |
(一)第二轮教学实践方案 |
(二)学习活动计划 |
(三)学习活动过程 |
(四)观察分析 |
(五)访谈结果分析 |
(六)课后反思 |
(七)第二轮行动研究小结 |
三、第三轮实践 |
(一)第三轮教学实践方案 |
(二)学习活动计划 |
(三)学习活动过程 |
(四)观察分析 |
(五)学生访谈分析 |
(六)课后反思 |
(七)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四、学习效果分析 |
(一)调查问卷分析 |
(二)学生访谈内容分析 |
(三)学生成绩分析 |
(四)学生作品分析 |
五、策略与建议 |
(一)信息技术支持的文化移情能力教学设计流程设计 |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文化移情能力的教学设计策略与建议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行动研究前初中英语文化移情能力测试卷 |
附录2 初中英语文化移情能力学习效果调查问卷(一) |
附录3 初中英语文化移情能力学习效果调查问卷(二)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初中英语文化移情能力培养问题观察表 |
附录6 英语小组学习过程评价量表 |
附录7 第一轮行动研究Unit 1 Free time访谈提纲 |
附录8 第二轮行动研究Unit2 Helping other people访谈提纲 |
附录9 第三轮行动研究Unit4 Making friends访谈提纲 |
附录10 三轮行动研究后学习效果访谈提纲 |
致谢 |
(5)英文报刊阅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
1.1.2 英语报刊阅读促进写作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 |
1.4.1 克拉申语言输入理论 |
1.4.2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术语 |
2.1.1 阅读的定义 |
2.1.2 以读促写 |
2.2 国内外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问题 |
3.3 研究工具 |
3.3.1 测试 |
3.3.2 问卷调查 |
3.3.3 统计分析 |
3.4 研究过程 |
3.4.1 准备教学材料 |
3.4.2 课堂教学实践 |
3.4.3 课堂案例分析 |
3.5 数据分析 |
3.5.1 前测数据 |
3.5.2 后测数据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前测数据分析 |
4.2 后测数据分析 |
4.3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发现 |
5.1.1 英文报刊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
5.1.2 利用英文报刊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有力措施 |
5.2 研究启示 |
5.2.1 教师层面 |
5.2.2 学生层面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前测试题 |
附录2 后测试题 |
附录3 调查问卷 |
附录4 作品及成绩 |
致谢 |
(6)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研究 ——以《发展汉语》阅读系列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研究 |
1.3.2 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编写研究 |
1.3.3 对外汉语教材选文研究 |
1.3.4 其他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分析 |
2.1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介绍 |
2.1.1 《发展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
2.1.2 《发展汉语》中级阅读教材目标及特色 |
2.1.3 《发展汉语》高级阅读教材目标及特色 |
2.2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题材分析 |
2.2.1 “题材”的界定 |
2.2.2 教材选文题材分析 |
2.2.3 “实用阅读”版块选文题材分析 |
2.3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体裁分析 |
2.3.1 “体裁”的界定 |
2.3.2 教材选文体裁分析 |
2.3.3 “实用阅读”版块选文体裁分析 |
2.4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来源分析 |
2.4.1 “选文来源”的界定 |
2.4.2 教材选文来源分析 |
2.4.3 “实用阅读”版块选文来源分析 |
2.5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词汇分析 |
2.5.1 “生词”的界定 |
2.5.2 生词总量分析 |
2.5.3 生词等级分析 |
2.6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字数分析 |
2.6.1 “字数”界定 |
2.6.2 教材选文字数分析 |
2.7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价值取向分析 |
2.7.1 “价值取向”的界定 |
2.7.2 场域取向分析 |
2.7.3 性别取向分析 |
2.7.4 道德与政治价值取向分析 |
2.7.5 阶层取向分析 |
第三章 教材使用者调查与访谈分析 |
3.1 问卷调查 |
3.1.1 设计思路及调查对象 |
3.1.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3.2 访谈分析 |
3.2.1 学生访谈 |
3.2.2 教师访谈 |
第四章 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编写启示 |
4.1 关于题材、体裁与语言风格 |
4.1.1 题材方面 |
4.1.2 体裁方面 |
4.1.3 语言风格方面 |
4.2 关于来源 |
4.3 关于生词与字数 |
4.3.1 生词方面 |
4.3.2 字数方面 |
4.4 关于价值取向与国家形象 |
4.5 关于其他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结果 |
5.2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发展汉语》阅读教材学生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题材统计表 |
附录三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体裁统计表 |
附录四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来源统计表 |
附录五 《发展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字数统计表 |
附录六 “实用阅读”版块选文题材、体裁、来源统计表 |
致谢 |
(7)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海南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概念界定 |
(一)课外阅读 |
(二)核心素养 |
二 理论基础 |
(一)自主学习理论 |
(二)二语习得理论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英语课外阅读研究现状 |
(二)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
一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和态度 |
(二)进行课外阅读的频率和阅读量 |
(三)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选择方式 |
(四)课外阅读障碍和困难 |
(五)教师参与和指导情况 |
(六)课外阅读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二 访谈结果分析 |
(一)教师访谈 |
(二)学生访谈 |
三 调查结果总结 |
第五章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一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缺乏、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 |
(二)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课外阅读材料单一 |
(三)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 |
(四)教师参与度和指导力度有待加强 |
二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建议 |
(一)渲染良好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
(二)保障英语课外阅读时间,丰富课外阅读材料 |
(三)课内结合课外,加强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
(四)增加教师课外阅读指导,建立监督、检测机制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问卷 |
附录二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Harry Potter及其作者J.K.罗琳简介 |
二、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Harry Potter在中国的翻译史 |
一、Harry Potter在中国的出版概况 |
二、《哈利·波特》中译史 |
三、小结 |
第三章 《哈利·波特》在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中的接受 |
一、接受土壤的形成和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勃兴 |
二、《哈利·波特》中译本评介史 |
三、小结 |
第四章 赞助人对译本的操纵和目标读者接受错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
一、赞助人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操纵 |
二、Harry Potter和《哈利·波特》中译本的读者群定位 |
三、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
四、小结 |
第五章 从副文本视角与文本转换过程看《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偏差 |
一、副文本视角下的《哈利·波特》:儿童文学定位导向引发部分读者不满 |
二、误译、漏译导致《哈利·波特》中人物形象的扭曲和变形 |
三、“文字游戏”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偏差:预期效果缺失,影响读者理解 |
四、《哈利·波特》中的习语翻译:适度异化才可保留异域文化意象 |
五、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9)新闻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郑州W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新闻阅读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
第一节 新闻阅读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图式理论 |
二、心理语言阅读模式 |
三、元认知理论 |
第二节 新闻阅读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意义 |
一、新闻阅读教学能够增进学生的语法理解 |
二、新闻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 |
三、新闻阅读教学能够扩宽学生的视野和塑造其文化品格 |
四、新闻阅读教学能够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五、新闻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第二章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目的、设计和实施 |
第二节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第三节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第四节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
一、学校教材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需要阅读资源的补充 |
二、师生不重视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质量不佳 |
三、学生阅读习惯较差,自我能力认识不足 |
四、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依然占主导地位 |
第五节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
一、教师缺乏对阅读策略的指导 |
二、教师工作倦怠心理凸显,群体合力不足 |
三、学生对英语阅读的认识有偏差,忽略思维能力的训练 |
四、学校给予教师的支持不够充分 |
第三章 新闻阅读教学在郑州W学校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筹备阶段 |
二、授课阶段 |
三、验收阶段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一、测试 |
二、调查问卷 |
三、访谈 |
第四节 新闻阅读教学的模式探索 |
一、筛选合适的新闻素材 |
二、读前热身,激活背景知识 |
三、盲听并阅读新闻内容 |
四、小组讨论 |
五、课堂评价 |
六、课后自主研究和课后写作 |
第四章 新闻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一节 成绩数据结果和分析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四节 新闻阅读教学的改进对策 |
一、教师加强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的学习,积极开展相关活动 |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指导和学生管理不断深入 |
三、加强学科组内合作,做好新闻材料的筛选工作 |
四、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学生能力发展更加可视化 |
五、尽早在高中阶段应用英语新闻阅读教学 |
结语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二、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二:高中生英语学习和阅读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三:学生作品和活动展示 |
附录四:四级词汇测试题(部分) |
附录五:月考阅读理解(部分)和书面表达试题 |
附录六:英语新闻阅读教学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七:英语新闻阅读教学应用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八:英语新闻阅读教学应用学生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印度时报》《黎明报》和《喜马拉雅时报》Facebook账号涉华报道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选取依据 |
1.2.1 研究对象 |
1.2.2 选取依据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涉华报道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关于涉华报道研究现状 |
1.3.3 对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社交媒体的相关研究 |
1.3.4 综述小结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框架理论 |
1.5.2 议程设置理论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印巴尼三大报纸及其Facebook账号发展现状 |
2.1 《印度时报》历史沿革及其Facebook账号发展现状 |
2.1.1 《印度时报》简介 |
2.1.2 《印度时报》Facebook账号基本情况 |
2.2 《黎明报》历史沿革及其Facebook账号发展现状 |
2.2.1 《黎明报》简介 |
2.2.2 《黎明报》Facebook账号基本情况 |
2.3 《喜马拉雅时报》历史沿革及其Facebook账号发展现状 |
2.3.1 《喜马拉雅时报》简介 |
2.3.2 《喜马拉雅时报》Facebook账号基本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大报纸Facebook账号涉华报道框架对比分析 |
3.1 样本选择 |
3.1.1 样本选取 |
3.1.2 类目建构 |
3.1.3 信度检验 |
3.2 高层次主题框架对比分析 |
3.2.1 报道数量分析 |
3.2.2 内容形式分析 |
3.2.3 报道篇幅分析 |
3.2.4 报道议题分析 |
3.3 中层次结构对比分析 |
3.3.1 稿件来源分析 |
3.3.2 发稿地点分析 |
3.3.3 消息来源分析 |
3.3.4 报道时间顺序 |
3.4 低层话语框架对比分析 |
3.4.1 关键词分析 |
3.4.2 高频词分析 |
3.4.3 报道基调分析 |
3.5 Facebook平台传播效果分析 |
3.5.1 三大报纸Facebook平台传播效果分析 |
3.5.2 三大报纸Facebook平台传播效果对比分析 |
3.6 涉华报道个案对比分析:以“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为例 |
3.6.1 报道标题分析 |
3.6.2 报道主题分析 |
3.6.3 报道结构分析 |
3.6.4 话语修辞分析 |
3.6.5 小结 |
第四章 三大报纸Facebook账号涉华报道框架差异及成因分析 |
4.1 三大报纸报道框架差异 |
4.1.1 《印度时报》Facebook账号报道框架:威胁与质疑 |
4.1.2 《黎明报》Facebook账号报道框架:合作与共赢 |
4.1.3 《喜马拉雅时报》Facebook账号报道框架:中立与观望 |
4.2 框架差异的成因 |
4.2.1 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与角力 |
4.2.2 国家制度的内生结构影响外层关系 |
4.2.3 西方话语对向南亚地区影响深远 |
4.2.4 宗教信仰影响新闻报道框架 |
4.2.5 媒介组织框架决定报道框架 |
4.2.6 政治力量入局公共舆论空间 |
4.2.7 报道倾向反映国家现实需要 |
4.2.8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在南亚地区的媒体传播策略 |
5.1 重视南亚对话,开展新型公共外交 |
5.1.1 树立符合时代潮流的外宣意识 |
5.1.2 协同NGO组织与关键意见领袖,转换对话方式 |
5.2 深化媒介融合,打造国际新媒体集群 |
5.2.1 抢占社交媒体传播阵地,加强媒介融合 |
5.2.2 布局大平台,打造国际新媒体集群,发挥协同效应 |
5.3 转变内容生产与呈现方式,重塑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
5.3.1 加强议程设置,构建多元议题 |
5.3.2 丰富内容形态,把握用户需求 |
5.4 建设国际化、专业化的全媒体人才队伍 |
5.4.1 培养国际化全媒体人才,提升业务素养 |
5.4.2 加强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 |
5.5 建立安全全面的国际传播保障机制 |
5.5.1 资金设备保障:助力更优质的新闻内容生产 |
5.5.2 传播技术保障:简化新闻生产流程,提高传播效率 |
5.5.3 信息数据保障:注重舆情监测与用户分析 |
5.6 以文化为纽带,促进民心相通 |
5.6.1 重视文化传播,优化创新内容生产 |
5.6.2 加强媒介协作和民间交流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英文报纸阅读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文报刊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21世纪英文报》为例[D]. 王芳. 西南大学, 2021
- [2]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诗学研究[D]. 高慧芳. 山东大学, 2021(11)
- [3]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读报纸 学中文》考察分析[D]. 杨悠.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4]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英语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研究[D]. 郭钰.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英文报刊阅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D]. 孟晓.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6]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选文研究 ——以《发展汉语》阅读系列教材为例[D]. 肖扬.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海南X中学为例[D]. 刘欣.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 王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9]新闻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郑州W学校为例[D]. 刘绿. 郑州大学, 2020(03)
- [10]《印度时报》《黎明报》和《喜马拉雅时报》Facebook账号涉华报道比较研究[D]. 丁瑞.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7)
标签:哈利·波特论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