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电视口述新闻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在电视口述新闻中的应用

一、电视口播新闻中人体语言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郤鼎昌[1](2021)在《传播仪式观视域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络春晚主持人的话语研究(2011-2020)》文中研究指明

弥建立[2](2020)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广播体”新闻话语理论构建的尝试》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是国内广播新闻活动比较活跃的时期,广播学者已经开始尝试广播新闻话语研究,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广播体"理论,在广播新闻字、词、句等微观语言运用和语体研究方面有所收获,体现广播新闻传播意图和传播思想的稿件结构和组合编排等中观广播新闻话语研究也有所突破。中国"广播体"理论有着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对当前媒体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的启示。

王明月[3](2020)在《文化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语言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大、要求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化电视节目作为文化传播的有力渠道肩负着引导受众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文化繁荣的重任。因为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意义的特殊性,其主持人需要依据节目定位、节目特点和传播目的把节目内容传播出去。让节目兼顾娱乐精神和文化特性,受众在观看节目时得到娱乐性和知识性的双重满足。本文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及优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结合作者担任主持人的毕业作品,探讨文化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作为文化类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首先要有足够的内在素养,这包括艺术素养和文学素养。文学修养是传播文化的基础,艺术素养决定了节目的质量和高度。主持人除将内在素养作为节目的底气外,在语言的表达上还有另外的重要一环,那就是语言的塑造。越来越多的主持人不再只做仅仅舞台上表达的人,而是参与到节目的制作中,通过多年的主持经验把握舞台的效果和受众心理期待,从前期的内容策划到主持人语言的撰写,有了主持人的参与才会让被访问者感受到情感的力量,让节目的主题更能感染受众。主持人在有足够的素养基础上,强有力的语言塑造状态下,最后的语言表达是最后的关键一环,能说善问为节目打造文化意境,副语言的增强语言效果,共同作用为受众带来精彩的节目。

张学霞[4](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研究指明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万冰瑶[5](2016)在《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与发展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支持下,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在媒体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得到了快速提升,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为了能够准确地对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本文运用媒介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使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整理和分析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与发展的状况,阐述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的概况。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包括“工作基本状况”、“工作现状和发展”、“压力状况”和“基本信息”四个环节。本文着重从调查研究的数据中分析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本文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面临强烈的新媒体冲击,同时,主持人坚守岗位的信念不够坚定、电视台硬件设施更新换代慢等问题也较为突出。为此,笔者建议从政策措施庇护、找准主持人生态位、树立“共栖”意识、提升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和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改善电视台主持人生存环境,提升职业发展空间。

张天[6](2016)在《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的议题结构和形态分析》文中认为在当代世界体育综合运动会领域,奥运会庞大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影响了世界的方方面面。与奥运会相比,亚运会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其地位则稍显尴尬:竞技成绩方面由于大量世界顶级运动员的缺席而缺乏看点,竞赛水平与奥运会有一定差距;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影响力方面,由于世界两大经济体美国和欧洲的缺席而显得影响力较小,难以取得较大的社会影响;加之亚运会除秉承“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外并没有自身独有的价值诉求,使其影响力稍显欠缺。因此,亚运会的传播,是各个亚洲主要国家电视媒体的压力性选择,其传播的议题结构和节目形态往往能够呈现出媒体的新闻话语方向,也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价值认同和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从这个角度展开相关的研究也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虽然亚运会与奥运会相比有诸多劣势,但其也有自身独到的价值。亚洲地区地域广大,民族国家林立,多元民族文化绚丽多彩。亚运会在促进亚洲地区各民族、国家间友好交流,增进理解,保障亚洲地区各国家协同、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4仁川亚运会,主办方韩国仁川以“多元化照耀于此”作为主题口号,也正是看到了亚运会在促进本地区多元文化交流上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正因此,亚洲各国媒介组织对亚运会的报道和解读,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促进本地区各民族间跨文化交流并向广大民众普及多元文化价值观的重任。2014年是中韩两国关系高速发展的一年,两国间各层面的交往频繁,我国媒介机构对于仁川亚运会的报道和解读,也必然将更多地体现两国间文化的互相交流与理解,电视体育传播所呈现的新闻话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价值认同的偏向。为了对此研究假设进行深入的验证,本文选择中国中央电视台对于本届亚运会报道的议题和节目形态两个指标,分析其在新闻话语建构中的功能和话语呈现状况。本文从议程设置理论的视角入手,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例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期间的电视节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亚运会报道的议题结构和报道形态进行分析,由此透析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的新闻话语建构方向,考查其亚运会传播是否符合促进亚洲地区多元文化交流的要求。

金强[7](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认为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陈杰[8](2015)在《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电视播音主持传播中,播音员主持人不仅借助有声语言来表达,还通过诉诸视觉与听觉的副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阐释观点,沟通受众。作为播音主持艺术,它的传播语言应该是艺术化的,是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受众对电视节目视觉效果的日益追求,从审美角度出发,对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是指表达主体在播音主持传播过程中,长期运用副语言辅助表达所形成的副语言特色、气派和格调。通过比较发现,它具有独特性、可感性和一贯性特征。进而对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在我国的演变历程进行考察,它随着电视播音的诞生而诞生,随着电视播音主持节目的发展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进历程:1958年-1978年,是我国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的萌芽时期;1978年-1998年,是我国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的形成时期;1998年至今,是多样化发展时期。通过对大量的电视节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副语言风格,对他们的副语言风格进行类型划分,可分为四类,一是沉稳简约型,节目中播音员简单正式的服饰、抑扬顿挫的类语言是这一风格的具体表现;二是亲切自然型,主持人会意的表情、谈话时舒适的空间和适时安排的道具体现了这种风格;三是时尚大方型,主持人丰富的姿势、频繁的身体接触、规范的时间控制表现了这种风格;四是纯真甜美型,少儿类节目主持人总是模仿孩子的类语言习惯,并且有着天真的表情和童趣的造型,因而在副语言风格类型上我们可将其归为此类。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多种多样,其形成是受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影响的。从主观方面来看,它的形成与播音员主持人的性格特征、形象气质、审美品质、生活经历有关;从客观方面来看,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节目定位会对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的形成产生作用。风格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则是每位播音员主持人应有的追求。结合电视节目本身的特点,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的美学追求表现为:真实自然,挖掘生活之美;形神兼备,锤炼个人风格;声画和谐,营造意境之美;达于受众,实现传播目的。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有其丰富的学理维度,亟待更多的学术关注。

郭心华[9](2015)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最前线》节目环境新闻研究》文中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逐渐出现,环境危机频发,增长接近极限。电视因其声画并茂、快速直观的特性成为环境报道的利器。本文以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新闻最前线》栏目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环境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同时,不局限于电视业务探讨,而将之提升到政府环境治理反思的层面,并落脚于社会的环境正义诉求。本研究所指的环境新闻报道,不仅包括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动态报道,也包括对环境危机成因和结果的调查性报道和反映人类为消除环境问题而做出努力的各种事实的报道。研究发现,环境新闻报道已成为民生新闻第一大热点:其中环境危机事件新闻报道量最大;环境冲突报道力度最大。三年来,环境新闻的数量逐渐增加,内容涵盖面更趋广泛。这些报道改变了受众的环境认知和态度,通过推动环境政策和法规的实施;传递环境信息,引导生态观念;扩大环境参与,为公众提供环境权诉求的平台;监督污染排放,改变产业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等方式促进了社会的环境民主。同时,电视环境新闻在努力弥补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代际之间的环境不公平。

崔立霞[10](2015)在《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和消费主义的兴起,人们的媒介使用经历了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现已经全面进入了移动媒体时代。在这样的前提下,受众的媒介使用更加便捷,媒介使用的时空限制得到解除,信息获取的数量与渠道得以丰富。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随之发生变化,移动媒体逐渐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受众的“新宠”。新兴的媒介使用习惯加之电视新闻的“教化”色彩浓重,电视新闻的受众逐渐流失。电视新闻节目做出诸多努力,其中电视新闻记者配音以其独有的亲和力和“反权威”,迎合了受众的某种心理需求,记者配音现象得到空前发展。电视新闻记者配音无疑成为我国电视新闻改革的生力军。但是记者配音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质疑。如记者配音重形式而轻内容,以配音的随意性取代专业性,以配音的消遣娱乐取代配音的信息传达,引起受众,尤其是播音主持界人士的普遍担忧。记者配音表达欠缺对电视审美的影响、以及记者的情绪性因素对新闻客观的消解也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那么,记者配音的合理性到底是如何体现的?受众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它的发展出路与方向是什么?基于以上的问题,本文将记者配音放在新的传播语境与电视文化的双重背景下加以探讨,梳理记者配音的发展阶段与特点,肯定记者配音现象的合理性,从受众方面对记者配音进行传播学解读,最后结合当前记者配音的发展现状,展望其发展出路与走向。记者配音的确带有随意性、缺乏权威性等倾向,但它的发展是时代发展、传播观念发展等多方面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碎片化传播时代,记者配音是电视新闻节目寻求突围发展的新方式,受众大可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相反,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到它对当今社会话语构建的特殊意义,引导记者配音更好地为社会转型服务。

二、电视口播新闻中人体语言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口播新闻中人体语言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3)文化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语言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类电视节目概念的界定
        1.1.2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1.1.3 主持人语言艺术的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化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内在素养研究
    2.1 文化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艺术素养
        2.1.1 艺术审美引领节目走向
        2.1.2 艺术积累影响节目风格
    2.2 主持人的文学素养
        2.2.1 汲取中国文化精髓推广华夏文化
        2.2.2 注重知识积累提升文化品味
        2.2.3 增加人生体验丰富人生阅历
第3章 文化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语言塑造
    3.1 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参与感
        3.1.1 主持人参与节目的前期策划
        3.1.2 主持人的现场舞台表现
    3.2 主持人语言文字准备的研究
        3.2.1 开场白结束语的含蓄典雅
        3.2.2 访谈前话题的准备
第4章 文化类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研究
    4.1 主持过程中的有声语言表达研究
        4.1.1 能说为节目增添韵味
        4.1.2 善问为节目增添交流性
    4.2 主持人副语言表达研究
        4.2.1 切换自如的体态语辅助语言的表达
        4.2.2 节目契合的客体语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第5章 毕业作品《诗经里》中主持人语言运用研究
    5.1 主持人在《诗经里》节目的参与感
    5.2 主持人录制前的文字准备
        5.2.1 开场语结束语的撰写
        5.2.2 访谈过程中问题的设计
        5.2.3 配音稿的撰写
    5.3 访谈过程中的表达应用
        5.3.1 节目中口语表达的应用
        5.3.2 节目中副语言的应用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当代启示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清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与发展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对媒介生态学的研究
        2.1.1 媒介生态学的理论研究
        2.1.2 媒介生态学的应用研究
        2.1.3 媒介生态学延伸研究
    2.2 城市电视台研究现状
        2.2.1 生存研究与策略分析较为细致
        2.2.2 经济、市场生态因子分量逐增
        2.2.3 社会、文化生态因子影响力提升
    2.3 主持人研究现状
        2.3.1 微观“主持人”研究初见成效
        2.3.2 中观“主持人”研究仍需深入
        2.3.3 宏观“主持人”研究有待系统化
3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概况
    3.1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的群体个性
        3.1.1 城市电视台主持人
        3.1.2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的群体特性
    3.2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的发展历程
4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
    4.1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与发展问卷调查
        4.1.1 调查对象与目标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3 数据采集和统计
    4.2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基本信息分析
        4.2.1 样本描述
        4.2.2 收入状况和社会保障
    4.3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3.1 生态概念下的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传播
        4.3.2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
        4.3.3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发展的内部生态环境
    4.4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发展与其压力的关系
        4.4.1 压力状况的因素分析
        4.4.2 压力的来源
        4.4.3 压力的排解方式
    4.5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发展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5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5.1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外部生态问题
    5.2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内部生态问题
        5.2.1 硬件设备更新换代慢
        5.2.2 坚守岗位的信念不够坚定
        5.2.3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年轻化”现象
6 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与发展面临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6.1 加强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的政策庇护
        6.1.1 法律法规保障岗位发展
        6.1.2 合理运用编制激发工作热情
        6.1.3 放宽传统电视媒体政策限制
    6.2 找准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态位
    6.3 增强“共栖”意识
    6.4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人才技术培养力度
    6.5 改善工作环境
7 总结
    7.1 结语
    7.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的议题结构和形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议程设置理论研究
    2.2 亚运会电视体育报道的研究
    2.3 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2.4 新闻话语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的基本情况
        4.1.1 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总量
        4.1.2 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的基本传播形态
        4.1.3 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的基本传播结构
        4.1.4 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的基本阶段划分
    4.2 研究视角:本文所采用的理论以及相关指标说明
        4.2.1 理论内容及现实意义
        4.2.2 理论运用所采用的主要指标
        4.2.3 理论运用即文章各主要部分间的联系
    4.3 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的议程设置理论视角的分析
        4.3.1 议程设置理论视角的基本内涵和传播实践的运用
        4.3.2 仁川亚运会报道的阶段性和议题设定呈现变化情况分析
        4.3.2.1 赛前报道的议题结构分析
        4.3.2.2 赛中报道的议题结构分析
        4.3.3 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的传播形态分析
        4.3.3.1 新闻类节目的形态运用和赛事信息的议题设定关系分析
        4.3.3.2 直播类节目的形态运用和赛事议题的设定关系分析
        4.3.3.3 谈话类节目的形态运用和议题设定关系分析
    4.4 仁川亚运会报道的传播形态、议题设定和新闻话语建构的关系
        4.4.1 传播形态、议题设定和新闻话语建构之间的关系
        4.4.1.1 话语与新闻话语
        4.4.1.2 新闻话语的事实建构与传播形态和议题设定的关系
        4.4.1.3 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与传播形态和议题设定的关系
        4.4.2 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新闻话语建构的基本表现
        4.4.2.1 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新闻话语的事实建构
        4.4.2.2 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新闻话语的意识形态建构
        4.4.3 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对受众公信力产生的基本影响
    4.5 仁川亚运会报道的议题设定、传播形态和媒介环境的关系分析
        4.5.1 央视仁川亚运会报道面临的新媒体竞争压力
        4.5.2 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中的多媒体互动传播
        4.5.2.1 中央网络电视台亚运会内容传播
        4.5.2.2 体育频道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内容传播
        4.5.3 央视仁川亚运会报道的传播战略:以电视端为核心,多媒体互动传播
        4.5.4 亚运会报道议题设置中的传播亮点:强化中韩友好议题传播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

(7)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2.1 传播主体分析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2.3 微观控制分析
        2.3.1 表达控制分析
        2.3.2 屏蔽控制分析
    2.4 宏观控制分析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4.1.1 外媒渠道分析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可能出现的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第2章 播音主持副语言及其风格
    2.1 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界定
        2.1.1 风格与播音主持风格
        2.1.2 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及特点
        2.1.3 与其他副语言风格的差异
    2.2 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演进历程
        2.2.1 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的萌芽时期(1958年-1978年)
        2.2.2 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的形成时期(1978年-1998年)
        2.2.3 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多样化发展时期(1998年至今)
第3章 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的类型
    3.1 沉稳简约型
        3.1.1 简单正式的服饰
        3.1.2 抑扬顿挫的类语言
    3.2 亲切自然型
        3.2.1 会意的表情
        3.2.2 舒适的空间
        3.2.3 适时的道具安排
    3.3 时尚大方型
        3.3.1 丰富的姿势
        3.3.2 频繁的身体接触
        3.3.3 规范的时间控制
    3.4 纯真甜美型
        3.4.1 模仿孩子的类语言习惯
        3.4.2 天真的表情
        3.4.3 童趣的造型
第4章 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的形成
    4.1 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形成的主观原因
        4.1.1 播音员主持人的性格特征
        4.1.2 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气质
        4.1.3 播音员主持人的审美品质
        4.1.4 播音员主持人的生活经历
    4.2 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形成的客观原因
        4.2.1 民族风格的影响
        4.2.2 时代风格的制约
        4.2.3 节目定位的约束
第5章 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的美学追求
    5.1 真实自然,挖掘生活之美
        5.1.1 善于观察积累生活经验
        5.1.2 对生活知识的艺术化
    5.2 形神兼备,锤炼个人风格
        5.2.1 强化专业素养
        5.2.2 展示个性之美
    5.3 声画和谐,营造意境之美
    5.4 达于受众,实现传播目的
        5.4.1 把握受众的视听习惯
        5.4.2 兼顾节目的风格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在校期间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9)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最前线》节目环境新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及目的
    1.2 研究问题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2 《新闻最前线》内容分析
    2.1 电视环境新闻的常见主题类型
    2.2 电视环境新闻近三年的发展历程和启示
    2.3 电视环境新闻的特征和反思
3 《新闻最前线》节目的环境民主功能
    3.1 推动环境政策和法规的实施
    3.2 传递环境信息,引导生态观念,开展环境教育
    3.3 为公众提供环境权诉求的平台
    3.4 监督污染排放,改变产业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
4 电视环境报道:迈向环境正义
    4.1 深入农村“接地气”,弥补城乡不公平
    4.2 贴近欠发达地区,弥补区域不公平
    4.3 扩大底层群众参与,弥补阶层不公平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10)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理论的构建
        1.4.1 记者配音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的界定
        1.4.2 记者配音与播音员配音的异同
第2章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概述
    2.1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特点
        2.1.1 自上而下兴起,全国遍地开花
        2.1.2 注重小人物故事,拒绝宏大叙事
        2.1.3 配音低沉客观,努力厘清个人色彩
        2.1.4 口语化表达,凸显原生态
    2.2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发展历程
        2.2.1 打破常规记者发声的萌芽期
        2.2.2 走基层真情对话的发展期
        2.2.3 以点带面发展的勃兴期
    2.3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问题
        2.3.1 表达欠佳与电视审美的矛盾
        2.3.2 基调不准与声画统一的矛盾
        2.3.3 记者移情与新闻客观的矛盾
        2.3.4 记者配音与职业分工的矛盾
第3章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合理性
    3.1 电视距离文化下的人文沟通
        3.1.1 立足他者文化视角的温情对话
        3.1.2“面对面”沟通召唤受众参与
    3.2 电视听觉传播的重新演绎
        3.2.1 电视语言视听关系
        3.2.2 电视声音叙事情结
    3.3 媒介传播语境的演进发展
        3.3.1 碎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
        3.3.2 物质交换到精神交往的转变
第4章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受众分析
    4.1 受众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4.1.1 问卷调查抽样与实施
        4.1.2 深度访谈
    4.2 记者配音的受众接受
        4.2.1 使用与满足理论概述
        4.2.2 受众接触行为剖析
    4.3 记者配音的受众选择
        4.3.1 编码与解码理论概述
        4.3.2 配音形式与内容传播
第5章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5.1 记者配音的发展趋势
        5.1.1 多层次常态化发展
        5.1.2 记者角色纵深拓展
    5.2 记者配音的发展建议
        5.2.1 重视内容,谨防“形式化”
        5.2.2 提倡真实,谨防“朗诵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央视记者配音优秀作品创作年表(2011-2015)
附录C 电视新闻记者配音受众接受调查问卷
附录D 记者配音的实践之媒体采访纪实
致谢

四、电视口播新闻中人体语言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播仪式观视域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络春晚主持人的话语研究(2011-2020)[D]. 郤鼎昌.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20世纪80年代国内“广播体”新闻话语理论构建的尝试[J]. 弥建立. 中国广播, 2020(12)
  • [3]文化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语言艺术研究[D]. 王明月. 西安工程大学, 2020(01)
  • [4]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西部地区城市电视台主持人生存与发展研究 ——以四川地区为例[D]. 万冰瑶.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6]央视体育频道仁川亚运会报道的议题结构和形态分析[D]. 张天.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2)
  • [7]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8]播音主持副语言风格研究[D]. 陈杰. 湖南大学, 2015(04)
  • [9]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最前线》节目环境新闻研究[D]. 郭心华. 暨南大学, 2015(12)
  • [10]电视新闻记者配音研究[D]. 崔立霞. 湖南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肢体语言在电视口述新闻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