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韩广洲[1](2021)在《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 ——以江阴高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人际交往能力被列为人才应具备五项核心能力之一。我国教育领域也认同此观点,所以培养学生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直是我国教育目标之一。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原因,现如今许多高中学生出现一定的社交障碍,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体育社团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在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它打破了班级和年级的界限,使不同的学生参与进来,有利于结识新朋友,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积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个维度的影响,为高中体育社团的开展及提高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一些合理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开展情况良好,每月至少开展2次社团活动,每次活动时间在30-61分钟之间,开展的项目以传统运动项目为主,社团经费来源为学校拨款。2、江阴高级中学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有75%的成员善于交际。3、参加体育类社团成员与不参加体育类社团成员人际交往能力在交际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4<0.05),其它维度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4、不同年级的体育社团成员人际交往能力在各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性别方面,只在异性交往维度上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5<0.01),其它维度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每次体育社团开展的时间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体育社团开展频率方面,与交谈维度(p=0.018)、交际维度(p=0.012)、待人待物维度(p=0.040)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分上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8<0.01)。6、体育社团人数在总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27<0.05);活动形式在异性交往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2<0.05);运动负荷在异性交往维度上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5<0.01)。7、通过体育社团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1)引导学生参加体育社团,促进身心健康发展;2)开展丰富多样体育社团,扩大学生交流平台;3)增加体育社团资源配置,合理控制师生配比;4)丰富体育社团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相互交流;5)合理增加活动时间频率,科学控制运动负荷;6)加强社团管理监督力度,完善体育社团建设。
吴岩[2](2021)在《离异家庭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个案工作介入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离异单亲家庭的困境青少年的比例逐年增大,其中人际交往障碍的青少年占据多数,这一问题在近几年也得到普遍关注,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正是性格、心理、人格逐渐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情绪不稳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也需要父母对其引导,然而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青少年家庭内部结构的破裂使得他们的心理、生理等方面发生一系列改变,从而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最后在人际交往方面会产生许多问题,从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来看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帮助和支持,随着时间的流逝所产生的危害会渗透到青少年的生活、学习、甚至工作当中,影响终身。本次研究将以个案工作的手法对小英进行介入性治疗,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探究社会工作的个案介入模式在为案主服务的工作中所起到的效果和作用。在治疗的过程中帮助小英恢复受损的社会功能。在介入过程中综合运用优势视角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为案主服务,另外笔者通过观察法和深入的访谈发现案主存在极度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恐惧以及敏感等问题。经过介入发现离异家庭子女产生人际障碍的原因包括一是小英自身的认知出现了问题;二是小英周围的支持系统不够坚实;三是内心压抑的情绪得不到释放。笔者在正式介入的过程中将治疗阶段共分为五个,一共开展六次介入活动,第一次介入帮助案主宣泄内心压抑情绪,促进亲子关系,化解误解,营造好的家庭环境。第二次介入协助案主直视自身问题,改变错误认知,感受家庭的温暖。第三次介入提升自信心,缓解与人交往的恐惧心理。第四次介入社区活动锻炼自己,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人际交往技能。第五个阶介入人际交往范围,巩固并加强人际交往技能。第六次介入建立案主的目标,确定努力的方向。以达到帮助小英宣泄自身的压抑情绪,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最终目的。在最后的反思总结环节笔者针对离异家庭青少年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三个建议,首先要向青少年输入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要建构坚实的家庭支持系统;最后要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笔者最后对此次个案介入进行了反思,希望更好地帮助离异家庭青少年摆脱困扰,恢复正常的生活。
刘璐[3](2021)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际交往作为大学生产生挫折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关系着大学生能否更好地实现社会化。因而,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并以此为重点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开展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既是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也是增强挫折教育针对性的需要,更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成长成才是大学生发展的主线,也是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任务和目标。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挫折教育联动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人际交往挫折的重要举措。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主要内容,指明了开展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细致的统计和分析,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加以阐释,总结出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原因;第四部分为研究重点,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入手,提出可行性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挫折教育的实效性,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人才保障。
蔡漫纯[4](2020)在《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研究 ——以J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网络作为新时代技术的产物,注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随着网络进入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作为当代高中生也不可避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当代高中生处于这样的成长和生活环境,对网络这样的新兴事物接受度非常高,然而网络世界复杂多变,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对高中生成长的影响不得不重视。自“互联网+”提出后,互联网更是成为教育领域的讨论热点,一方面网络文化为我国高中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双面性也相应会为高中生的人际交往带来挑战。本文以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作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搜集、查阅、整理,主要对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已有研究成果、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整合,能为笔者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针对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进行实证调查,以J市Y高中、D高中、H高中为调查场所,在高一、高二、高三随机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高中生的上网情况和人际交往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查发现,网络文化总体上对当代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比较正面。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络文化对当代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在年级、住宿、生源地、独生子女、班干部、学业水平等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虽然网络文化总体上对当代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比较积极正面,但是与此同时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高中生人际交往也出现了消极影响。笔者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当代高中生的真实想法,了解教育者和家长对当代高中生上网的具体态度和教育观念等,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潜在原因。根据实证调查的结果,针对网络文化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和原因分析,笔者从多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学校应注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素养,加强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积极的网络氛围。
娄利书[5](2020)在《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际交往是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所谓人际交往是指学生个体于社会生活中,双方之间能够顺畅进行意见沟通、信息情报的互动过程。同辈群体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之一,双方之间的人际交往对中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寄宿学生备受社会关注,他们是农村学校的主体,是未来农村发展的隐形劳动力,一直颇受研究者的关注。然而,近年来,因人际交往问题所引致的校园冲突事件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且不利于和谐平安校园文化建设。因此急需对农村寄宿中学生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加以重视和关注。通过查阅、研读先前文献可知,对于中学生的研究,倾向于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侧重于探究其心理健康,且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居多,而对农村寄宿中学生这个特殊的对象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鲜见。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笔者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来对农村寄宿中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追根溯源,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自下而上,层层分析,由外到内,发现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表征表现为6方面:交往互动少,对他人漠然;情绪善变,矛盾凸显;过于关注他人语言和神态;与异性接触困难,规避异性来往;无知心好友,渴望真心朋友;交往过于追求自我、功利化等。且探究出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分别为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在这四大核心影响因素之下又分别包含各自的类属,发现关联式编码有12个。通过访谈资料得出的故事线可知:人际交往困难行为影响因素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体因素嵌入整个系统之中,其中,宏观系统所包含的社会因素既可通过家庭、学校因素间接对个体人际交往困难行为产生影响,也可直接对个体行为产生作用;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处于中观系统当中,可直接影响个体人际交往行为,亦可基于自身因素导致个体人际交往困难;个体因素主要对应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微观层面,是影响农村寄宿中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重要环节。最后,在构建出相应模型的基础之上,分别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郭芳英子[6](2020)在《海员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社会工作支持研究 ——基于XYS公司海员个案工作实务》文中研究指明海员是衡量航运业兴旺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航运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海员的流失率日渐上涨已经成为我国航运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船上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海员需要适应船舶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同时还要适应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并且还要掌握船上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使自己可以承担自己的工作职责。而海员能够适应特殊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面对一系列压力,都对其克服对船上工作的紧张和恐惧会产生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了 100位不同人口统计量的海员作为问卷调查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一系列社会研究方法,调查到公司当前海员人际交往能力现状、问题,并挖掘出导致人际交往困难的深层次成因。随后依据问卷调查结果,结合海员群体特色,将海员的人际交往问题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交往动力不足型、交往认知不足型以及交往技能缺乏型。每个类型选取一名具有代表性的海员,通过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社会学习理论以及优势视角理论等专业方法进行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帮助海员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经过社工的专业干预,进行介入的各个类型海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均有提升。最后笔者对本次研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认为社会工作方法在提升海员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从海员自身、船舶管理公司、社会组织等角度提出提升海员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解决路径和建议。
亓官石[7](2020)在《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宿舍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是形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较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有着相对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在他们宿舍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也会影响校园安全。因此提出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进程,也有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本研究用归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依据,首先总结和评述有关宿舍人际关系的现有研究成果。其次,以云南省四所独立学院的57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及宿舍人际关系的概述,通过对于现有研究成果的整理指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以及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基于这些理解展开了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的方法,深入了解到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于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呈现出较为良好的状态,但是在一些变量中存在着显着性差异,据此归纳出四种宿舍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思想观念差异造成的分歧、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的矛盾、生活琐事摩擦造成的冲突和“小团体”现象造成的排挤或对立。第三部分基于上述问题,应用归因理论从大学生个人主观因素、家庭背景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阐述导致宿舍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在本论文的第四部分提出了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首先,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求他们掌握交往原则、培养健康心态、提升沟通能力以及确立宿舍群体约定;其次,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强对子女的帮助以及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第三,从健全宿舍管理体系、完善校内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以及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来倡导高校发挥其教育管理作用。
温雪娇[8](2020)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X大学普通班学生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大学生人际适应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对象也涉及到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已有研究表明,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来自民族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语言等因素导致其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适应问题。为了更大程度地实现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巩固并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汉合校”这一模式的基础上,以“民汉合班”为载体的教学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趋势。随着高校编班模式的改变,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交往更加密切,人际交往环境变得较为复杂,其人际适应问题更应该引起学者们的积极关注。此外,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社会构成的重要群体,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局面的形成。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考量,本研究选取X大学不同年级、非民族班的40名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将文化认知、文化态度、人际认知、人际信任、人际互动、人际沟通六方面作为研究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分析维度。研究运用个案研究法,并通过访谈法、文献法进行具体资料的收集。通过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大部分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适应问题,而且人际适应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学生干部身份、语言能力、学生成绩、班级氛围、社会支持、文化态度、人际交往技巧七个方面。促进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适应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支持与帮助,本研究通过分析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几点教育策略:班级干部采用轮换制,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扩大交往范围,提升其沟通协调能力;学校应加强学生国家通用语的学习,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助学,提高其学业水平;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班级文化;减少偏见、增进沟通,营造共建、共享的校园文化;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族际文化理解;关注人际交往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
李玉[9](2020)在《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现象研究》文中认为乡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学界关注,学界对其也做了很多研究,但却未能从实质上解决。乡村留守儿童不能得到父母的教育和照顾,他们的内心会产生孤独、自卑、沟通障碍以及缺乏安全感等非理性情绪和消极心理,从而导致他们无法与人友好交往,影响其正常的社会生活,对人际交往存在恐惧或心理障碍。通过查找相关的文献,研究发现许多乡村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上与其他小孩相比较,存在明显的短板和普遍的人际交往困扰。因此,笔者选取乡村留守小学生,重点探讨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中恐惧方面的问题。通过对笔者所教学的H小学36名小学生观察、24名小学生和4名班主任进行访谈,发现乡村留守小学生对一些交往对象、交往地点、交往内容、交往方式会产生恐惧。交往对象中他们对老师的恐惧大于其他人,交往地点中比较恐惧在公众场合说话,而对于交往内容方面,乡村留守小学生较恐惧谈论学习,交往方式上不同性格的乡村留守小学生对交往方式的恐惧不同。人际交往的恐惧对乡村留守小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导致乡村留守小学生成绩不理想、情绪不稳定、自卑感强、缺乏安全感。针对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产生的影响,研究主张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乡村留守小学生自身多方面、多角度去改善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的现状,加强对乡村留守小学生的鼓励、培养乡村留守小学生社会本领、增强乡村留守小学生亲代之间的沟通、完善学校心理建设、优化社会环境,这些对改善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现状具有现实可行性。
许萍[10](2020)在《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大学生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少部分人存在精神贫困现象。这种由物质条件不足延伸到精神领域的自卑、焦虑、过分敏感、自我封闭等和物质条件相对较好但过分追求享乐及道德缺失等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深入探究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原因并寻求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是高校思想教育战线应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本人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工作的现实感受及经验出发聚焦问题,通过细致观察、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象和行为特征进行了初浅的梳理,对个别贫困大学生过度的学业焦虑、人际焦虑、就业焦虑及少数家境富裕与家境一般的大学生学生过分拜金、畸形消费等现象进行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借助要素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诸多表现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归纳和概括。通过辩证分析、类比分析及溯源分析,对造成部分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消极影响及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从大学生自身认知障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高校思想教育针对性不强、西方不良思潮影响等四方面查找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借助矛盾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深入探讨了消除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对策和措施,明确提出要全面改进和调整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注重营造家庭健康积极的心理及精神环境,重视家庭教育功能的开发和健康性、现实性引导;同时要进一步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日常思想教育的现实性、启发性,使各类教育均贴近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实际,坚持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着力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激发学生的奋斗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做到自强自立,奋发上进;另外,家庭、学校、社会要注意加强沟通,密切协作,适度改进对学生的物质支持和救助方式,尽量做到扶困扶志相结合,以多种途径和形式强化学生成人成才教育,以综合性力量和措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 ——以江阴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今社会必备能力之一 |
1.1.2 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令人堪忧 |
1.1.3 体育社团符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
1.1.4 江阴高级中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体育社团 |
2.1.2 人际交往能力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关于体育社团相关研究 |
2.2.1.1 体育社团功能和价值研究 |
2.2.1.2 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研究 |
2.2.1.3 体育社团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2.2.1.4 体育社团发展对策研究 |
2.2.2 人际交往能力相关研究 |
2.2.2.1 人际交往能力水平的评价 |
2.2.2.2 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研究 |
2.2.2.3 体育运动对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2.4 体育社团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 国外文献综述 |
2.4 文献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心理测量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个案研究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4.1.1 体育社团开展项目情况 |
4.1.2 体育社团指导老师基本情况 |
4.1.3 体育社团管理情况 |
4.1.4 体育社团经费来源情况 |
4.1.5 体育社团每次平均活动时长情况 |
4.1.6 体育社团活动频率情况 |
4.1.7 体育社团活动形式情况 |
4.2 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情况分析 |
4.3 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1 参加与不参加体育社团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2 体育社团对不同年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3 体育社团对不同性别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4 每次参加体育社团的时间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5 每月参加体育社团的频率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6 体育社团的人数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7 体育社团的活动形式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3.8 体育社团的运动负荷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
4.4 基于体育社团的视角提升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
4.4.1 引导学生参加体育社团,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
4.4.2 开展丰富多样体育社团,扩大学生交流平台 |
4.4.3 增加体育社团资源配置,合理控制师生配比 |
4.4.4 丰富体育社团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相互交流 |
4.4.5 合理增加活动时间频率,科学控制运动负荷 |
4.4.6 加强社团管理监督力度,完善体育社团建设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郑日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附录二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江阴高级中学参加体育社团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参加体育社团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测试原始数据一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离异家庭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个案工作介入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离异家庭青少年 |
2.1.2 人际交往障碍 |
2.2 理论依据 |
2.2.1 认知行为理论 |
2.2.2 优势视角理论 |
2.2.3 家庭系统理论 |
第3章 离异家庭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个案介入 |
3.1 接案 |
3.1.1 案例介绍 |
3.1.2 接案准备 |
3.1.3 初次接触 |
3.2 预估 |
3.2.1 问题分析 |
3.2.2 需求评估 |
3.3 计划 |
3.3.1 总目标 |
3.3.2 具体目标 |
3.3.3 干预计划 |
3.4 介入过程 |
3.4.1 帮助案主宣泄压抑情绪 |
3.4.2 改变案主错误认知 |
3.4.3 克服案主的恐惧障碍 |
3.4.4 增强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 |
3.4.5 建立案主的发展目标 |
3.5 评估 |
3.5.1 过程评估 |
3.5.2 结果评估 |
3.6 结案 |
第4章 总结和反思 |
4.1 结论 |
4.1.1 输入正向的价值观念 |
4.1.2 构建坚实的家庭支持系统 |
4.1.3 鼓励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
4.2 反思 |
4.2.1 注重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
4.2.2 社工介入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紧迫性 |
4.2.3 呼吁大家更多的关注离异家庭子女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选题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研究相关概述 |
(一)相关概念及内涵阐释 |
1.人际交往 |
2.人际交往挫折 |
3.挫折教育 |
4.人际交往挫折教育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2.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
3.艾利斯情绪ABC理论 |
(三)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
1.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2.是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3.是实现新时代教育目标的需要 |
4.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问卷调查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程序 |
4.调查方法 |
5.问卷编制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
1.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挫折教育认知存在偏差 |
2.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针对性有所欠缺 |
3.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实践环节薄弱 |
4.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效果不佳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高校主阵地作用发挥不足 |
2.家庭积极联动作用发挥不够 |
3.社会补充作用发挥不到位 |
4.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性不强 |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的有效路径 |
(一)突出高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
1.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增强人文关怀属性 |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育人氛围 |
3.丰富挫折教育内容,彰显育人时代特性 |
4.开展实践教育环节,拓宽挫折教育途径 |
(二)注重家庭教育辅助作用 |
1.提高家长素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2.注重环境影响,构建和睦家庭关系 |
3.选择恰当方式,倡导科学民主教养 |
(三)发挥社会教育补充作用 |
1.完善社会管理,优化社会风气 |
2.规范网络载体,净化交往空间 |
3.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实践平台 |
(四)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主体作用 |
1.端正人际交往态度,正确认知挫折 |
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效预防挫折 |
3.磨炼坚强意志品质,合理应对挫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研究 ——以J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文化 |
二、网络文化 |
三、人际交往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二、合作博弈论 |
三、人际需要三维理论 |
四、自我呈现交往理论 |
第三章 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内容 |
一、调查问卷的对象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数据处理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当代高中生上网基本情况结果分析 |
二、当代高中生网络人际交往基本情况结果分析 |
三、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结论 |
第四章 网络文化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网络文化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
一、有利于扩展高中生人际交往范围 |
二、有利于丰富高中生人际交往方式 |
三、有利于提高高中生人际交往效率 |
第二节 网络文化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
一、造成高中生人际交往信任度的下降 |
二、造成高中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 |
三、造成高中生网络道德的缺失 |
四、造成高中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偏离 |
第三节 网络文化影响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原因分析 |
一、网络文化本身特点的迎合 |
二、高中生身心社会化的发展需求 |
三、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
四、家庭教育的疏忽 |
五、当代高中生成长环境的改变 |
第五章 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 |
一、提升高中生自律能力,合理上网 |
二、发挥同辈群体的教育功能 |
三、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兴趣爱好 |
第二节 学校应注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相结合 |
一、树立“科学引导,有效开展”的管理理念 |
二、建立规范的网络管理制度 |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
四、重视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理教育 |
第三节 提高教师教育素养,加强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 |
一、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网络教育素养 |
二、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 |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
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
第四节 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
一、清楚认识网络文化中的人际交往,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
二、家长要提高网络素养,以身作则 |
三、关心孩子,理性看待上网行为 |
第五节 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积极的网络氛围 |
一、建立健全网络监管体制 |
二、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模式发生变化 |
1.1.2 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凸出 |
1.1.3 相关人际交往的指导缺失 |
1.2 概念界定 |
1.2.1 农村寄宿中学生 |
1.2.2 同辈群体 |
1.2.3 人际交往困难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关于青少年同辈群体人际交往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的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人际需求理论 |
1.4.2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
1.4.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1.1 扎根理论 |
2.1.2 案例分析法 |
2.1.3 文献分析法 |
2.2 研究对象 |
2.3 资料收集 |
2.3.1 预访谈 |
2.3.2 正式访谈 |
2.4 研究信效度 |
2.4.1 信度检验 |
2.4.2 研究效度 |
2.5 研究伦理 |
2.6 研究工具 |
2.6.1 研究者本人 |
2.6.2 数字录音笔和QSR Nvivo12.0(简称N12) |
2.7 DJ寄宿制学校背景介绍 |
第3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行为特征分析 |
3.1 人际交往困难的农村寄宿中学生的行为表现 |
3.1.1 交往互动少,对同学漠然 |
3.1.2 情绪善变,矛盾凸显 |
3.1.3 过于关注他人神态和言语 |
3.1.4 与异性接触较少,规避异性来往 |
3.1.5 无知心好友,渴望真心朋友 |
3.1.6 交往过于追求自我,功利化 |
3.2 小结 |
第4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的影响因素 |
4.1 家庭因素 |
4.1.1 家庭教养文化 |
4.1.2 家庭结构 |
4.1.3 家庭氛围 |
4.1.4 留守类型 |
4.2 学生个体因素 |
4.2.1 学生性格 |
4.2.2 “学生圈”文化 |
4.2.3 个体心理障碍 |
4.2.4 个体认知障碍 |
4.3 学校因素 |
4.3.1 形式教育的局限 |
4.3.2 学校环境的局限 |
4.4 社会因素 |
4.4.1 社交媒体 |
4.4.2 社会文化 |
4.5 小结 |
第5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的举措 |
5.1 学生个体方面 |
5.1.1 主动参与人际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
5.1.2 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 |
5.1.3 控制克服消极情绪,传递正能量情绪 |
5.2 学校方面 |
5.2.1 设置多种类型的人际交往课程,使其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
5.2.2 采取多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方式,耐心指导帮助解决困扰 |
5.2.3 提供各类样式的人际交往平台,激发学生交往热情活力 |
5.3 家庭方面 |
5.3.1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其感受家庭的关爱 |
5.3.2 实行民主温和的教养方式,培养正确的交往观 |
5.3.3 关注而非全身心控制,给予适当的交往自由 |
5.4 社会方面 |
5.4.1 打击不良风气的传播,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
5.4.2 限制中学生手机使用,加强网络道德宣传 |
第6章 结论、研究创新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二) 学位论文类 |
(三) 期刊类 |
附录 |
附录一 受访学生基本信息表 |
附录二 受访教师基本信息表 |
附录三 访谈提纲设计 |
附录四 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6)海员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社会工作支持研究 ——基于XYS公司海员个案工作实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评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员 |
2.1.2 人际交往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学习理论 |
2.2.2 认知行为理论 |
2.2.3 优势视角理论 |
3. 海员人际交往能力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1.1 XYS公司基本情况 |
3.1.2 研究对象选取过程 |
3.1.3 研究工具的选取 |
3.1.4 XYS公司海员人际交往能力基本情况 |
3.2. XYS公司海员人际交往能力的现存问题 |
3.2.1 交往动力不足 |
3.2.2 缺乏交往技能 |
3.2.3 交往认知不足 |
3.3 XYS公司海员人际交往能力的成因分析 |
3.3.1 船上环境的局限性 |
3.3.2 船东问题意识的薄弱 |
3.3.3 海员之间文化风俗的差异性 |
3.3.4 海员自身环境适应能力低下 |
4. 提升海员人际交往能力的个案工作介入 |
4.1 案例一:交往动力不足型海员 |
4.1.1 案主情况 |
4.1.2 问题预估 |
4.1.3 制定计划 |
4.1.4 社工介入 |
4.1.5 总结评估 |
4.2 案例二:交往认知不足型海员 |
4.2.1 案主情况 |
4.2.2 问题预估 |
4.2.3 制定计划 |
4.2.4 社工介入 |
4.2.5 总结评估 |
4.3 案例三:交往技能缺失型海员 |
4.3.1 案主情况 |
4.3.2 问题预估 |
4.3.3 制定计划 |
4.3.4 社工介入 |
4.3.5 总结评估 |
5. 建议与展望 |
5.1 对策建议 |
5.1.1 拓展海员自身交际圈,提升人际交往水平 |
5.1.2 发挥船员服务机构的作用 |
5.1.3 构建和谐的船上交往环境,包容文化差异 |
5.1.4 多方位增加海员社交活动 |
5.2 研究总结与反思 |
5.2.1 研究的创新点 |
5.2.2 研究的局限性 |
5.2.3 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人际交往能力量表(节选)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问题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独立学院 |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 |
三、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归因理论 |
二、社会交换理论 |
第一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及宿舍人际关系概述 |
第一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 |
一、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主性计划性有待提升 |
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自我意识较强 |
三、兴趣广泛,多才多艺,自我表现能力较强 |
四、竞争意识强,集体荣誉感及合作意识较弱 |
第二节 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
一、宿舍管理制度完善,执行到位 |
二、内部环境舒适优雅,风清气正 |
三、成员交往动机端正,心态积极 |
四、宿舍成员个性融合,求同存异 |
五、成员人格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
六、宿舍内务分工合理,集思广益 |
七、成员积极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
第三节 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确保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
二、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
三、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
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 |
五、有利于实现和谐良好的校园风气 |
第二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第二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 |
一、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数据分析 |
二、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在不同变量中的差异性 |
第三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观念差异造成的分歧 |
二、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的矛盾 |
三、生活琐事摩擦造成的冲突 |
四、“小团体”现象造成排挤或对立 |
第三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宿舍成员的个人主观因素 |
一、价值观念的差异 |
二、人格差异 |
三、生活习惯的差异 |
四、大学生欠缺沟通和交往能力 |
五、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较低 |
第二节 家庭背景因素 |
一、家庭的经济状况及氛围的差异 |
二、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 |
三、大学生和家长互动的针对性不足 |
四、家庭变故的作用 |
第三节 学校教育和管理因素 |
一、宿舍管理制度不到位 |
二、课程或讲座体系有待完善 |
三、教育管理者的作用未能发挥 |
四、宿舍环境有待提升 |
第四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一、掌握交往原则 |
二、培养健康的心态 |
三、提升自身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
四、确立宿舍内部的群体约定 |
第二节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 |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
三、加强对子女的指导和帮助 |
四、提升自身家庭教育水平 |
第三节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管理作用 |
一、健全宿舍管理体系 |
二、完善校内教育体系 |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
四、重视宿舍文化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X大学普通班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交往、交流、交融背景下高校编班模式的改变 |
2.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且人际适应问题凸显 |
3.个人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适应 |
2.人际适应 |
(五)文献综述 |
1.大学生人际适应的研究 |
2.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的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六)理论基础 |
1.多元文化整合理论 |
2.文化适应理论 |
3.人际关系理论 |
(七)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对象 |
4.研究维度 |
二、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现状与问题 |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 |
(二)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
1.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
2.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态度 |
(三)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
1.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认知能力 |
2.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信任能力 |
3.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互动能力 |
4.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
三、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因素 |
(一)学生干部身份 |
(二)语言能力 |
(三)学生成绩 |
(四)班级氛围 |
(五)社会支持 |
(六)文化态度 |
(七)人际交往技巧 |
四、改善普通班少数民族学生人际适应的教育对策 |
(一)班干部采取轮换制,提升学生沟通协调能力 |
(二)加强学生国家通用语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三)加强学生助学,提高学业水平 |
(四)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班级文化 |
(五)减少偏见、增进沟通,营造共建、共享的校园文化 |
(六)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促进族际文化理解 |
(七)关注交往教育,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技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人际交往能力事关乡村留守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二、人际交往能力事关乡村留守小学生的未来发展 |
三、当下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不容乐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乡村留守小学生 |
二、人际交往恐惧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现象的现状描述 |
第一节 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现象观察对象介绍 |
一、观察对象所在学校介绍 |
二、观察对象个体特征介绍 |
第二节 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现象观察过程说明 |
一、观察方法的选择 |
二、观察维度的选择 |
第三节 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现象观察结果呈现 |
一、交往对象的恐惧 |
二、交往地点的恐惧 |
三、交往内容的恐惧 |
四、交往方式的恐惧 |
第二章 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的成因及负面影响 |
第一节 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的成因 |
一、自身能力有限,乡村留守小学生交往技能缺乏 |
二、家庭教育缺失,乡村留守小学生交往方式单一 |
三、学校教育不重视,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
四、社会环境复杂,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对象复杂 |
第二节 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的负面影响 |
一、人际交往恐惧引发成绩不理想 |
二、人际交往恐惧导致情绪不稳定 |
三、人际交往恐惧招致自卑感突出 |
四、人际交往恐惧带来安全感缺失 |
第三章 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的消解对策 |
第一节 各方协同合作,加强对乡村留守小学生的鼓励 |
一、鼓励乡村留守小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 |
二、鼓励乡村留守小学生建立自己的目标 |
三、鼓励乡村留守小学生要学会“赏识”自己 |
第二节 家校发挥各自职能,培养乡村留守小学生的生活本领 |
一、培养乡村留守小学生的独立能力 |
二、培养乡村留守小学生的自主意识 |
三、培养乡村留守小学生主动行动的欲望 |
第三节 父母、监护人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增强亲代之间的沟通 |
一、消除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惧 |
二、为子女建立自信心 |
三、与子女一起成长,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
四、加强父母、监护人与乡村留守小学生沟通的频率 |
第四节 完善学校各项设施,提供乡村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支持 |
一、建立乡村留守小学生心理档案 |
二、设立“代理家长”制度 |
三、学校设立“亲情交流日” |
四、学校加强对乡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教育 |
第五节 社会重视乡村留守小学生,为个体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现象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现象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现象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10)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
三、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概念界定及表现 |
一、 精神贫困的概念界定 |
二、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 |
(一) 较强的自卑感 |
(二) 焦虑心理较为严重 |
(三) 享乐主义现象 |
(四) 环境变化不适应现象 |
第三章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消极影响及原因 |
一、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消极影响 |
(一) 大学生精神贫困对大学生人格及人际产生消极影响 |
(二) 大学生精神贫困对校园环境及思政目标产生消极影响 |
(三) 大学生精神贫困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消极影响 |
二、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原因 |
(一)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自身因素 |
(二)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家庭因素 |
(三)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高校因素 |
(四)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社会因素 |
第四章 引导大学生精神脱贫的对策 |
一、 调动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
(一) 大学生要学会自我教育与调节 |
(二) 贫困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贫困以及消除依赖心理 |
(三) 大学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二、 加强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
(一) 父母发挥榜样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二) 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三) 加强高校与家庭间的联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
三、 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作用 |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
(二) 完善高校考核机制与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作用 |
四、 加强社会各界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帮扶作用 |
(一) 加强资助公开透明力度,各项补助落实到学生手中 |
(二) 完善精神教育资助体系,促使精神教育资助制度顺利进行 |
(三) 进一步优化社会大环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调查问卷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 ——以江阴高级中学为例[D]. 韩广洲. 扬州大学, 2021(09)
- [2]离异家庭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个案工作介入实践[D]. 吴岩.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3]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教育研究[D]. 刘璐. 渤海大学, 2021(02)
- [4]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研究 ——以J市为例[D]. 蔡漫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5]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D]. 娄利书. 南昌大学, 2020(01)
- [6]海员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社会工作支持研究 ——基于XYS公司海员个案工作实务[D]. 郭芳英子.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7]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D]. 亓官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X大学普通班学生为例[D]. 温雪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乡村留守小学生人际交往恐惧现象研究[D]. 李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及对策研究[D]. 许萍.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