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丙酚对大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瑶[1](2021)在《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第一阶段纳入15例患者,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是患者在双肺通气(TLV)15min、单肺通气(OLV)15min、OLV30min、OLV45min、OLV60min的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上腔静脉血氧分压(PcvO2),右心房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右心房静脉血氧分压(PvO2),P波明显变化时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深度,对相应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第二阶段纳入6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胸段硬膜外麻醉(TEA)复合去氧肾上腺素组(P+TEA),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去甲肾上腺素组(N+TEA)。研究主要观察指标是患者在TLV15min、OLV15min、OLV30min、OLV45min、OLV60min的动脉氧分压(PaO2)、分流分数(Qs/Qt%);次要观察指标是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其他血气分析参数变化情况、术中全麻药用量、P+TEA组和N+TEA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硬膜外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的用量及给予硬膜外剂量10min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术后拔管时间、术后6h、12h、24h、36h、48h在咳嗽及活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评分(VAS)及术后补救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低血压)及其发生率,并对各组的相应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阶段患者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及右心房血氧饱和度(SvO2)的相关性显着,r=0.775,上腔静脉血氧分压(PcvO2)及右心房血氧分压(PvO2)的相关性显着,r=0.907,患者身高和P波明显变化时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深度的相关关性显着,r=0.873。第二阶段P+TEA组和N+TEA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12、P=0.001<0.05)、瑞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36、P=0.01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组间SBP、DBP、MAP、HR、Paw、SpO2、PaCO2、Hb、PvO2、SvO2、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V15min,P+TEA 组和 N+TEA 组患者的PaO2明显低于C组(P=0.028、P=0.046<0.05),Qs/Qt(%)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27<0.05);OLV45min,N+TEA组患者的PaO2明显高于P+T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OLV15min,三组患者Paw、Qs/Qt较TLV15min升高(P<0.05),PaO2、PvO2、SaO2、SvO2较TLV15min显着下降(P<0.05);OLV30min和 OLV45minN+TEA 组患者的PaO2较OLV15min升高(P<0.05),OLV45min,P+TEA 组患者的 PaO2较OLV15min升高(P<0.05);C组患者的PaO2在OLV45min后才开始升高。三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5),和C组相比,P+TEA组和N+TEA组拔管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9<0.05)。P+TEA组和N+TEA组患者在术后 6h、12h、24h、36h、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A组和N+TEA组患者术后补救镇痛应用率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00、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使用去氧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能对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患者的氧合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可能大于去氧肾上腺素;2.胸段硬膜外麻醉的镇痛质量优于肋间神经阻滞+静脉镇痛,但可能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造成肺内分流的增加和氧合的损害,对于预计可能在单肺通气期间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应谨慎使用;3.胸科手术患者的ScvO2和SvO2、PcvO2和PvO2相关性显着,ScvO2、PcvO2可作为分流分数计算的良好替代。
彭霄艳[2](2019)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患者CC16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检测血清CC16水平,以评估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患者CC16表达的影响,从而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减轻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随机将患者分为传统通气组(NLPV组)与肺保护性通气组(LPV组)各25例。NLPV组患者参数为:潮气量(VT)10 ml/kg,通气频率1015次,呼气末正压(PEEP)<5 cmH2O,未进行肺复张;LPV组患者参数为:VT6 ml/kg,通气频率1015次/min,PEEP510 cmH2O,两小时进行一次肺复张术,保持平台压≤35 cmH2O。依次在诱导前(T1)、单肺通气即刻(T2)、30 min(T3)、拔管前(T4)、术后24 h(T5)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其动脉氧分压(PaO2)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并记录呼吸指数(RI)。同时,在上述时间点采集患者血液标本,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水平。另外,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综合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以获得研究结果。结果:LPV组与NLPV组患者的在不同时间点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在T1与T5时间点的PaO2与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PV组患者在T2、T3与T4时间点的PaO2均明显高于NLPV组,且LPV组患者在T2、T3与T4时间点的RI均明显低于NLPV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T1时间点的TNF-α、IL-6与CC1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PV组患者在T2、T3、T4、T5时间点的TNF-α、IL-6、CC16水平明显低于NLPV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良好改善单肺通气患者的围术期动脉氧合指标,有效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CC16水平。
王锦[3](2018)在《单肺通气对脑氧代谢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单肺通气对老龄大鼠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目的:研究单肺通气对老龄大鼠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月龄≥18月,体重400-450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只,分别是对照组(C组),双肺通气组(T组),单肺通气组(O组);T组和O组大鼠丙泊酚诱导后行气管插管,T组全程双肺通气120min,O组双肺通气5miin后采用插管过深法行单肺通气90min,后恢复双肺通气30min,术中以丙泊酚维持麻醉,C组大鼠保留自主呼吸。每组各取9只大鼠,行分离右颈内静脉、左颈总动脉置管,以单肺通气0、30、60、90、120min时(分别记作T0、T1、T2、T3、T4)采集右颈内静脉和左颈总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颈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02)和脑氧摄取率(CERO2)。各组剩余21只大鼠,于术前5天起行Morris水迷宫定向巡航训练,分别在术后1、3、7天行水迷宫实验,随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脑海马区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的表达水平。结果:1.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连续5大的定向航行实验中,各组大鼠随着训练大数的增加,逃避潜伏期逐渐缩短(p<0.05),游泳速度无明显改变,而游泳总路程缩短(p<0.05);术后空间探索实验中,与T组比较,O组术后1、3、7大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5),穿台次数和游泳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指标检测结果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脑氧代谢指标检测:与T组相比,O组在T1-4的Da-jvO2和CERO2均升高(p<0.05);C和T组组内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海马组织GABA、Glu水平:与T组相比,O组的脑海马组织GABA水平在术后1天低于T组(p<0.05),术后3、7天GABA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T组相比,O组术后1、3天的Glu值高于T组(p<0.05),术后7天Glu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和双肺通气相比,单肺通气可增加老龄大鼠脑氧代谢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大脑海马GABA表达减少、Glu表达增加有关。第二部分:CPAP对老年单肺通气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目的:研究非通气侧肺给予CPAP对老年单肺通气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肺叶切除术且术中需要单肺通气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60岁,术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量表(MoCA)评分≥26,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C组,n=29)和持续正压组(CPAP组,n=31)。患者入室后持续监测脑氧饱和度(Sc02),麻醉诱导后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双腔气管导管位置。CPAP组: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持续给5cmH20正压的纯氧,对照组非通气侧对空气。于麻醉诱导前5min(T1)、气管插管双肺通气后10min(T2)、单肺通气30min(T3)、单肺通气60min(T4)、恢复双肺通气后1Omin(T5)记录ScO2,同时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样,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量(Qs/Qt)、颈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02)和脑氧摄取率(CERO2)。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即刻、术后第1、3天点采颈内静脉球部血样以ELISA检测血清S-100β、NSE浓度。术前1天及术后1、3天,应用MoCA量表评估认知功能。结果:1.血气分析:与C组比较,CPAP组T3-4时Pa02、Pv02均升高,PaC02在T3-4时降低,SaO2在T3时升高,PvCO2在T35时降低,Qs/Qt在T3-4时降低(p<0.05)。2.脑氧代谢检测:与C组比较,CPAP组T3-5时Sc02及Sjv02均升高,Da-jv02 及 CERO2 在 T3-4 时均降低(p<0.05)。3.术后认知功能检测:与C组比较,CPAP组术后1天MoCA评分升高(p<0.05),术后3天MoC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POCD发病率在术后1、3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S-100β、NSE检测:与C组比较,CPAP组术后即刻S-100β和NSE浓度均降低(p<0.05),术后1天NSE浓度降低(p<0.05),术后3天二者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给予CPAP可有效降低肺内分流率,增加氧合,提高血氧分压,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2.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给予CPAP可有效改善脑氧饱和度,降低脑氧代谢,对老年单肺通气患者脑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提高单肺通气老年患者术后MoCA评分,可能与降低血清S-100β和NSE浓度有关。
郝宁[4](2017)在《丙泊酚对离体人肺内小动脉张力的作用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丙泊酚因起效快,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消退快常用于麻醉的诱导和维持,成为临床麻醉应用最广泛的静脉麻醉药物。与此同时,丙泊酚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受到麻醉工作者广泛关注。目前研究已证明,丙泊酚能降低体循环血管床阻力,引起体动脉呈浓度依赖舒张,然而其对于肺循环的作用却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拟探究丙泊酚对经U46619预收缩的离体人肺内小动脉血管张力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选取因肺肿瘤行肺叶切除手术的病人肿瘤周围正常肺组织作为实验标本,体式显微镜下分离人肺内小动脉。1.将分离好的人肺内小动脉环随机分为内皮完整组(n=24)和去内皮组(n=24)。每组分别包括:丙泊酚处理组(n=8)②100nmol/L U46619+丙泊酚处理组(n=8)③100nmol/L U46619+丙泊酚+吲哚美辛处理组(n=8)。2.内皮完整的血管环:(1)格列本脲10μmol/L+1000μmol/L吲哚美辛+100 nmol/L+U46619+丙泊酚处理组(n=8)(2)BaCl2 10μmol/L+100 μmol/L 吲哚美辛+100 nmol/L U46619+丙泊酚处理组(n=8)(3)TEA+10μmol/L+100 μmol/L吲哚美辛+100 nmol/L U46619+丙泊酚处理组(n=8)(4)60mmol/L高钾+丙泊酚处理组(n=8)。使用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采用累计加药法加入丙泊酚(10-300μmol/L),观察不同浓度丙泊酚对预收缩的人肺内小动脉张力的影响及机制;3.将制备好的人肺内小动脉环(n=12)置于无钙高钾溶液中分为三组,每组(n=4)分别经不同浓度异丙酚(0-100μmol/L)孵育后,累计加药法加入钙离子,观察钙离子引起的收缩反应;4.分离人离体肺内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分析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经丙泊酚孵育后加入钙离子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1.丙泊酚对于静息状态下肺内小动脉张力无明显作用;2.丙泊酚对U46619预收缩人离体肺内小动脉产生低浓度(10-100μmol/L)收缩高浓度(100-300μmol/L)舒张双相作用,且去内皮组在低浓度产生收缩幅度(Emax=31.19±5.10%)高于内皮完整组(Emax=30.44±2.92%),P<0.05;3.吲哚美辛可阻断丙泊酚引起的收缩反应,引起舒张反应最大舒张率内皮完整组(Emax=98.72±0.34%)高于去内皮组(Emax=94.56±0.53%),P<0.05;格列本脲、BaC12、TEA+对丙泊酚引起的舒张效应没有影响4.丙泊酚对60 mmol/L高钾预收缩内皮完整的人离体肺内小动脉产生浓度依赖舒张作用,其最大舒张率Emax=(98.57 ± 1.18)%5.不同浓度异丙酚(0-100μmol/L)孵育后,钙离子在无钙高钾溶液中引起收缩反应曲线明显右移;6.使用fluo-4的Ca2+的荧光成像显示,异丙酚(10-300 μmol/L)孵育10分钟,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钙离子进入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细胞内[Ca2+]i。结论丙泊酚对经U46619收缩的人肺内小动脉呈低浓度收缩高浓度舒张双相作用。其收缩作用可能与丙泊酚作用于肺动脉平滑肌COX源性收缩或舒张有关,舒张作用部分由内皮细胞参与,主要与抑制L型VGCC相关钙内流有关。
汪涛,周业庭,周巧林,王志春,严志勇,马正良[5](2016)在《七氟醚和异丙酚对大鼠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后,七氟醚和异丙酚对大鼠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缺氧预处理实验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322350 g,随机分为七氟醚维持组(S组)和异丙酚维持组(P组)。两组分别进行动静脉置管和气管切开插管后、七氟醚和异丙酚维持麻醉30 min、单肺通气5 min和15 min,采集股动脉血测定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合指数(OI)、p H和肺内分流(QS/QT)。结果与S组相比较,单肺通气5、15 min后,P组Pa O2[(101.32±12.23)mm Hg vs.(77.13±6.15)mm Hg、(71.51±5.29)mm Hg vs.(66.24±4.16)mm Hg]和OI[(101.32±12.23)mm Hg vs.(77.13±6.15)mm Hg、(71.51±5.29)mm Hg vs.(66.24±4.16)mm Hg]明显升高,Pa CO2[(34.89±2.73)mm Hg vs.(40.63±2.15)mm Hg、(43.19±2.33)mm Hg vs.(45.53±3.25)mm Hg]降低(均P<0.05);单肺通气5 min后P组p H升高(7.37±0.06 vs.7.34±0.02,P<0.05)、QS/QT明显降低[(42.61±3.85)%vs.(51.32±4.22)%,P<0.05],而单肺通气15 min后P组p H和QS/QT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后,七氟醚和异丙酚对大鼠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和氧合产生的影响是相似的,不排除是由于除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以外的其他原因所致。
王彦利[6](2016)在《静吸复合麻醉对肺部肿瘤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单肺通气(OLV)是一种需要进入胸腔手术时的特殊的通气方式,通气时由于未通气侧肺内有血液流通但未经过充分氧合变循环进入左心,造成血液中有静脉血掺杂,使得血液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下降。当肺泡出现低氧信号时机体可产生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以保证最低限度的肺部分流(Qs/Qt)和缓和机体低氧血症的发生。但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本身亦受到体温、创伤、麻醉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拟通过对不同麻醉条件手术过程中多种指标参数进行监测比较,分析单肺通气状态下静吸复合麻醉对肺部肿瘤患者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行肺部肿瘤切除术的128例肺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46例;年龄4065岁,身高160180cm,体重5580kg,左侧肺癌60例,右侧肺癌68例;轻度通气障碍82例,中度40例,重度6例;ASAⅡⅢ级,Ⅱ级106例,Ⅲ级22例。肺癌诊断标准参照《胸外科学》的相关标准进行,所有患者均为单纯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的肺部肿瘤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观察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IVA(对照组),每组64例。2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进行:首先采用3mg的咪达唑仑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入睡后再次静脉注射异丙酚12mg/kg、2μg/kg的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0.10.2mg/kg,去氮3min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吸入浓度约为1%3%的异氟醚和0.10.25μg/(kg·min)的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进行维持,间断静脉注射2mg/次维库溴铵。对照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IVA:首先采用3mg的咪达唑仑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入睡后再用12mg/kg异丙酚、0.10.2mg/kg维库溴铵及2μg/kg的瑞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麻醉,去氮3min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以持续性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0.25μg/(kg·min)和异丙酚612mg/(kg·h),间断静脉注射2mg/次的维库溴铵进行维持。3检测指标⑴监测有创动脉压(ABP)、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电图(ECG)、心率(HR)、平均动脉分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鼻咽温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等;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⑶麻醉前状态时间记录为T0,气管插管后15min后时间记录为T1、单肺通气45min后时间记录为T2、双肺通气15min后时间记录为T3,记录T0、T1、T2、T3四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分压(MAP)参数,并计算Qs/Qt;⑷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⑸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SA分级、肿瘤分期、身高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手术位置、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晚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患者(P<0.05);3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手术时间的推进,两组患者的心率(HR)均降低(P<0.05),但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的心率(HR)低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降低(P<0.05),同一时间点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 T2单肺通气时,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a 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 O2)均降低(P<0.05),但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a 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 O2)明显低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Pcv O2无明显变化;T2单肺通气时,两组患者的分流率(Qs/Qt)明显提高(P<0.05),且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高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患者(P<0.05);5两组患者麻黄素、硝酸甘油及艾司洛尔的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患者的阿托品使用率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的使用率(P<0.05);6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延迟清醒、拔管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单肺通气状态下,静吸复合麻醉组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IVA组的手术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长。2单肺通气状态下,静吸复合麻醉组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IVA组术中血氧饱和度(Sa O2)和平均动脉氧分压(Pa O2)低。3单肺通气状态下,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IVA组相比,静吸复合麻醉组患者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受到抑制,增加肺内分流(Qs/Qt)。
来源,张锦[7](2015)在《小剂量异丙酚对内毒素孵育兔肺动脉及体动脉血管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小剂量异丙酚(Propofol,PF)对内毒素(LPS)致感染性休克兔外周血管阻力(SVR)、阻力指数(SVRI)、胸腔液体量(TFC)以及离体肺动脉环和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研究小剂量异丙酚对感染性休克兔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大耳兔20只,体重2.52.8kg,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和LPS致休克模型组(L组),再以两种不同小剂量(50μmol/L和100μmol/L)异丙酚对两组分别进行干预,每项干预5只。用胸电生物阻抗法血液动力学连续监护系统(Bioz)测量各组SVR、SVRI和TFC,之后制备离体肺动脉环和主动脉环,连接张力换能器,观察各组血管环张力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与N组相比,L组SVR、SVRI下降,TFC升高(P<0.05),肺动脉环张力有所下降,但不如主动脉环张力下降明显(P<0.05)。与干预前相比,L组SVR、SVRI均有所升高(P<0.05),100μmol/L剂量下同时还伴有TFC下降(P<0.05)。离体条件下50μmol/L剂量时仅增加主动脉环对PE的反应性(P<0.05),100μmol/L剂量下在增加主动脉张力的同时,还能降低肺动脉张力,使肺动脉与主动脉环张力比值(P/A值)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异丙酚(50μmol/L和100μmol/L)通过直接作用于血管壁调节血管张力,增加感染性休克兔主动脉血管张力,维持体循环稳定。其中100μmol/L的PF不但增加主动脉张力,还能降低肺动脉张力,更能有效纠正血管舒缩状态,改善组织灌注,对感染性休克兔的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黄冰[8](2012)在《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单肺通气麻醉在胸外科的应用及其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文献综述)单肺通气麻醉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胸外科手术的开展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得以飞速发展,也为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近年来更是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单肺通气麻醉的过程中,少数病人发现了与单肺通气有关的并发症,如:通气期间的低氧血症、肺萎陷后的复张性肺水肿,学科内有对单肺通气安全性的疑问。我们因此对该专题做了文献复习,包括了单肺通气麻醉对胸外科的影响;单肺通气麻醉的不良反应和麻醉后并发症;国内外对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研究;单肺通气麻醉在动物体内试验的研究情况。同时,为了寻找对单肺通气麻醉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方法,我们还复习了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以其为进一步的进行单肺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寻找立项依据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资料回顾及系统评价同第一章胸科手术患者手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目的:研究胸科手术病人在麻醉科PACU(麻醉后恢复室)滞留时间(从进入恢复室到送出恢复室)延长的相关因素,了解单肺通气(OLV)麻醉是否成为胸科手术的独立风险。方法:在麻醉科档案室查出2004年8月至2008年10月所有胸科手术病人的麻醉记录单,共得495例记录完善的病历。在麻醉记录单、病案室存档病例、电子医嘱上摘录所需的各项指标,以PACU滞留时间作为因变量(Y),建立自变量(X1……n)表(表1-1),按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要求进行量化和赋值,其中OLV麻醉赋值为X=1,双肺通气(TLV)通气麻醉赋值为X=0。将所有信息逐条输入Excel表格,建立自变量数据库。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PACU时间(Y)≥150min取值为1,Y<150mmin取值为O。495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36(348/147),其中113例Y=1,总检出率为22.8%(113/49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引起病人PACU滞留时间延长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OR=0.000)、手术方式(OR=0.094)、尿量(OR=0.000)、ASA分级(OR=0.004)、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OR=0.002)共5项。结论:影响胸科病人手术麻醉后恢复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年龄、手术方式以及器官功能状况。麻醉医生以及恢复室护士均应该对这些因素引起重视。第二章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安全性比较:a meta analysis目的:系统评价胸科手术麻醉中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和CBM,搜集所有非心脏手术的胸科手术麻醉中分组为单肺通气组和双肺通气组临床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使用RevMan5.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研究,包括3个RCT,1个非随机对照试验,1个回顾性试验。Mata分析结果显示,单肺通气组和双肺通气组与血气相关的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OR=0.68,95%CI[0.31-1.51]P=0.46]、与气管内插管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导管异位,肺分隔不良,声音嘶哑)[OR值153,95%CI[0.25-9.58]P=0.65]、循环系统并发症(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心律失常)[OR=1.00,95%CI[0.17-6.05],P=1.00]、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肺炎,肺水肿,肺不张,ARDS)[OR=0.68,95%CI[0.31-1.51]P=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现有证据单肺通气组和双肺通气组与血气相关的并发症、与气管内插管相关的并发症、循环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相似,但是血液系统并发症、外科并发症等尚不能判断,需要更多更好的临床试验来讲一步证实.第三部分: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第一章单肺通气麻醉行肺科手术期间动脉血中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变化第一节单肺通气麻醉行肺科手术期间动脉血中IL-6和IL-8的变化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麻醉肺叶切除术患者动脉血中IL-6、IL-8的变化,探讨OLV对肺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病人20例,ASA I-Ⅱ级,随机分为单肺通气组(O组)和双肺通气组(D组),两组采用统一的术前用药、麻醉用药和检测手段。单肺组于麻醉诱导插管后即采取单肺通气,胸内操作结束后即双肺通气。分别于麻醉前(T0)、机械通气(MV)后30mmin(T1)、机械通气后1h(T2)、机械通气后2h(T3)、胸内操作结束后1h(T4)、胸内操作结束后2h(T5)、术后24h(T6)、术后48h(T7)采取动脉血3m1迅速离心,取上层血浆于-70℃超低温冰箱保存,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6、IL-8水平,另采取动脉血2m1送检验科查红细胞压积(Hct)。结果:(1)IL-6:双肺组和单肺组均在机械通气后1h(T2)开始明显上升(P<0.01)、胸内操作结束后2h(T5)达高峰、术后24h(T6)回降、术后48h(T7)仍未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T2、T3、T4、T5、T6单肺组高于双肺组(P<0.05),T0、T1、 T7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IL-8:双肺组和单肺组均在机械通气1h后(T2)开始上升(P<0.05)、胸内操作结束后2h(T5)达高峰、术后24h(T6)回降、术后48h(T7)仍未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T3、T4、T5、T6单肺组高于双肺组(P<0.05),T0、T1、T2、T7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机械通气,包括双肺通气和单肺通气都引起了术中和术后IL-6、IL-8水平的升高,说明了两种机械通气都引发了肺组织的炎症反应。②机械通气一段时间后,单肺通气组IL-6、IL-8水平大于双肺通气组,表明术中单肺通气时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比双肺通气时更加严重。③单肺组IL-6和IL-8的表达水平在术后48小时同降到与双肿组同等水平,说明在本研究的持续单肺通气时间内,单肺通气所导致的肺部炎症反应在手术后恢复期并不比双肺通气麻醉更严重。第二节单肺通气麻醉行肺科手术期间动脉血中XOD、MPO和PMNl的变化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和双肺通气(Total-lung Ventilation, TLV)不同通气模式下血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Oxidase,XOD)、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改变和PMN计数,了解OLV行肺叶切除术体内氧自由基代谢的情况。方法: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OLV实验组(O组)和TLV对照组(D组),每组10例。A组在手术开始后OLV,手术结束恢复TLV;B组在手术开始后一直使用TLV。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T0)、手术开始0.5h(T1)、1h(T2)、2h(T3)、手术结束后1h(T4)、2h(T5)、术后24h(T6)、48h(T7)8个时点采血行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cocyte, PMN)计数,测XOD和MPO的活性。结果:(1)O组PMN计数升高较D组早,但两组间PMN计数无差异。(2)O组XOD活性在OLV过程中升高,但两组间XOD活性无差异。(3)O组的MPO活性高于D组(P<0.05)。结论:OLV较TLV行肺叶切除术围麻醉期有更多的氧自由基生成。第二章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管外肺水及术后近期肺功能的变化第一节应用PiCCO技术监测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的变化目的:应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出量(PiCCO)技术监测单肺通气(OLV)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EVLW)的变化,探讨OLV是否为影响该术患者术中、术后EVLW的独立因素。方法:20例因肺癌行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患者,手术部位相同的两例随机分入OLV组和TLV(双肺通气)组。所有患者股动脉穿刺并置入热敏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于手术开始前,通气15min、30min、60mmin、120min、150min,术后30min、1h、2h、3h、5h、7h、20h监测并记录中心静脉压(CVP)、心排出量(CO)、平均肺动脉压(MAP)、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荇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拔管前增加,拔管后稳定在较高心排出量水平;CVP在术后两小时内有倒“V”型变化;MAP术中增加,术后下降,但维持在比术前较高的水平:SVRI术前减低,术中增加,术后迅速同落至术前水平。EVLWI、 PVPI随时间延长均呈逐渐降低趋势。GEDVI、ITBVI随时间变化无趋势表现。EVLWI与PVPI及GEDVI呈止相关,与CO、CVP、MAP、SVRI、ITBVI无相关性。结论:OLV对肺癌肺叶切除患者EVLW影响轻微,是一项安全的麻醉操作。第二节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术患者术后近期肺功能的变化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是否为影响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近期肺功能的独立因素。方法:20例因肺癌行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患者,手术部位相同的两例随机分入OLV组和TLV(双肺通气)组。所有患者于手术前,术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第八天、第九天、第十天进行肺功能测定并记录: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EVl%),用力呼气中期流速占预测值的百分比(MMF%),最大通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l/FVC%)。结果:除MMF%(P<0.05)外,各肺功能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第一天始,各指标均呈缓慢上升趋势,除FEV1/FVC%外余指标观察期间均未达到术前水平。结论:OLV对肺癌肺叶切除患者肺功能影响轻微,不是其肺功能独立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单肺通气麻醉的动物实验研究第一章不同单肺通气方式对大鼠肺AQP-5表达影响的对比研究目的:研究两种单肺通气(OLV)方式下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 AQP-5)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50g。分为夹闭左侧肺门OLV组(A组),过深插管OLV组(B组),双肺通气对照(C组),空白对照组(D组)。A、B、C组分别按不同通气时间再分三个亚组,用excel随机函数表随机分配,各亚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记法检测肺AQP-5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A、B、C组AQP-5的表达均较D组减少(P<0.05):A、B、C组组内各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1、C1及A2、B2、C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3、B3、C3组间比较,A3和B3均较C3组减少(P<0.05),A3比B3减少(P<0.05)。Western blot结果:A、B、C组AQP-5的表达均较D组减少(P<0.05);A、B、C组组内各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1、C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2、B2、C2组间比较,A2比B2和C2均有减少(P<0.05),B2与C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3、B3、C3组间比较,A3和B3均较C3组减少(P<0.05),A3比B3减少(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致大鼠AQP-5表达下调,与时间相关,夹闭法OLV和插管过深法OLV对AQP-5表达的影响超过双肺通气,前者更明显。第二章单肺通气对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的影响目的:研究单肺通气(OLV)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表达的变化,并探讨OLV所致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单肺通气组(A组)、双肺通气对照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C组为自主呼吸组,根据不同的通气时间,A组和B组分别分成三个亚组:A1组(OLV0.5h,恢复通气0.5h),A2组(OLV1h,恢复通气0.5h),A3组(OLV1.5h,恢复通气0.5h)和B1组(双肺通气1h),B2组(双肺通气1.5h),B3组(双肺通气2h),将自制气管导管过深插管至右肺建立右肺OLV模型,分别取各组左侧肺组织,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肺泡结构及肺间质的病理变化,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的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以及SP-A和SP-B蛋白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A组和B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依次加重,逐渐表现出肺泡充血水肿,肺间质逐渐增厚,且这些变化在A组中表现更为显着;细胞凋亡在A2、A3组明显增加(P<0.05),且随着OLV时间延长,增加更加明显(P<0.05),与双肺通气对照组B组中对应各亚组比较,A2、A3组细胞凋亡率比B2、B3组显着增加(P<0.05),且在细胞凋亡执行阶段起关键作用的Caspase-3酶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与凋亡率一致;与C组比较,A组各亚组SP-A和SP-B蛋白均表达减少(P<0.05),且随着OLV时间延长,减少更加明显(P<0.05);与B组中对应各亚组比较,A组中各亚组肺组织中SP-A和SP-B蛋白均表达减少(P<0.05)。结论:随着单肺时间的延长,OLV可导致肺组织细胞凋亡且SP-A和SP-B蛋白表达下调,并与之相对应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趋势一致,由此推测细胞凋亡以及SP-A和SP-B蛋白表达的减少可能是OLV导致肺损伤的重要因素。第五部分应用iTRAQ技术结合2D LC-MS/MS分析胸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后的血清差异蛋白组目的:应用同位素标记绝对和相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RAQ)对胸科手术中单肺通气后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清中的“全组”蛋白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获得差异表达蛋白图谱。方法:收集术中进行单肺通气(OLV)和双肺通气(TLV)的胸科手术患者各1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即时、术后24h、术后48h四个时间点取等量中心静脉血并标记为O1-4和T1-4,组内等量混合后利用免疫亲和色谱柱去除血清中的14种高丰度蛋白,采用iTRAQ试剂标记后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2D LC-MS/MS)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质谱鉴定共得到189种蛋白质,其中至少一个时间点发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有83种,其中56种表达上调,27种表达下调。结论:iTRAQ技术结合2D LC-MS/MS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构建的差异表达蛋白图谱为阐释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以及寻找临床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作用靶点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赵楠楠[9](2010)在《异丙酚和七氟醚在单肺通气时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异丙酚和七氟醚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时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的病人40名,随机分成七氟醚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20例。患者常规禁食水,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18G),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面罩吸纯氧5 L/min,20号套管针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血压(ART)。选择开胸侧锁骨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行靶控输注(TCI)诱导,异丙酚和舒芬太尼分别采用Marsh和Gepts药代动力学模型,舒芬太尼采用效应室靶控输注0.25ng/ml,异丙酚采用血浆靶控输注,初设浓度为2μg/ml,每两分钟浓度增加0.5μg/ml,直到病人意识消失,BIS在40-60范围内。给予罗库溴铵0.6mg/kg静脉推注。置入双腔管,男性37号,女性35号。纤支镜确定对位良好。通气设置为:潮气量8ml/kg,频率为12/min,吸呼比为1:2,吸入氧浓度(FIO2):100%。单肺通气(OLV)后不改变通气设置。病人侧卧位后,再次行纤支镜对位,保证双腔管位置良好。两组术中均维持TCI舒芬太尼0.15ng/ml,七氟醚组(S组)在全麻诱导后停止异丙酚输注,吸入七氟醚维持;异丙酚组(P组)继续异丙酚维持。七氟醚(S组)和异丙酚(P组)分别依据BIS调整浓度(BIS维持在40-60)。手术开始即进行单肺通气,肌肉层缝合后恢复双肺通气。术中根据需要追加罗库溴铵。手术结束前30分钟,将舒芬太尼浓度减至0.08 ng/ml.手术结束停止用药,待患者清醒拔除双腔气管导管,返回胸科监护室。观察指标:①记录术前肺功能和动脉血气:一秒量(FEV1),用力肺活量(FCV),一秒率(FEV1/FCV),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红蛋白(Hb),碳酸氢根(HCO3-)。②记录单肺通气(OLV)前切皮即刻(TLV1),单肺通气后15分钟(OLV1)、30分钟(OLV2)、60分钟(OLV3),恢复双肺通气(TLV)后15分钟(TLV2)这5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末二氧化碳(EtCO2),气道峰压(Paw), BIS, SpO2,异丙酚血浆浓度,七氟醚呼末浓度(ETSEVO)。③在TLV1、OLV1、OLV2、OLV3、TLV2这五个时间采集桡动脉和中心静脉血做血气分析:记录pH、Hb、HCO3-、PaO2、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静脉氧分压(PvO2)、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④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缝皮结束至拔管)、苏醒时间(缝皮结束至睁眼)。⑤记录异丙酚、七氟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阿托品、麻黄素的用药量。若患者术中收缩压<80mmHg时给予麻黄碱6mg,心率<50次/分时给予阿托品0.5mg。术中若SpO2≤90%立即恢复双肺通气,行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4名病人被排除,其中S组2例BIS超出设定范围;P组1例肺萎陷困难,1例BIS超出设定范围。①术前肺功能及血气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动力学、呼末二氧化碳及气道峰压:各时点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动脉压(MAP)在TLV1,OLV1,TLV2时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OLV2和OLV3 P组显着高于S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CO2, Paw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BIS及SpO2:各时点两组BIS值相似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SpO2低于90%的情况,且两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动脉氧分压:同一时点两组的PaO2相似(P>0.05)。从TLV到OLV每组PaO2都明显降低(P<0.05)。PaO2最低值S组低于P组:S组为143.11±66.49mmHg,出现在OLV2;P组为207.67±100.66mmHg,出现在OLV3。⑤肺内分流:在OLV的三个时点,两组肺内分流较TLV时均有增加,其中OLV1时两组肺内分流的增加量最大。在OLV的三个时点S组肺内分流的增加量均显着高于P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LV2两组肺内分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恢复至正常范围。其中OLV1的肺内分流:S组46.3±12.2%,P组35.3±9.8%;OLV2肺内分流:S组22.9±4.9%,P组17.7±5.5%;OLV3肺内分流:S组22.7±5.9%,P组17.8±6.0%。此三个时点,S组比P组肺内分流分别多增加了31.2%,29.3%,27.5%。⑥动静脉相关血气分析值:PH、Hb、HCO3-、、PaCO2、SaO2、PvO2、SvO2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时间及用药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罗库溴铵,阿托品,麻黄素用药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肺通气时,异丙酚比七氟醚使肺内分流增加量显着减少,对HPV的抑制作用更加轻微。
马虹,许国忠,王俊科,孙新艳[10](1997)在《异丙酚对大鼠肺动脉压及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异丙酚对肺动脉压及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全血灌注肺模型。结果:空气+4%CO2通气条件下肺动脉压为1.78±0.24kPa,分别给予异丙酚4mg/kg、6mg/kg、8mg/kg,MPAP分别下降至1.53±0.25kPa、1.40±0.23kPa、1.38±0.24kPa,与给药前相比MPAP明显降低,6mg/kg和8mg/kg异丙酚降压作用明显强于4mg/kg。吸入气为混合气(3%O2+4%CO2+93%N2)情况下肺动脉压从1.60±0.23kPa上升至2.38±0.31kPa。分别给予异丙酚4mg/kg、6mg/kg、8mg/kg。MPAP分别降至2.01±O.35kPa、1.85±0.37kPa、1.83±O.41kPa,抑制缺氧性肺动脉升压反应分别为47%、67%、71%。且6mg/kg和8mg/kg与4mg/kg相比抑制程度有显着差异。结论:异丙酚可降低肺动脉压及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且与剂量有关。
二、异丙酚对大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丙酚对大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在单肺通气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患者CC16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麻醉方法 |
1.3 呼吸参数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PaCO_2、PaO_2与RI比较 |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与CC16 比较 |
2.4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
附图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单肺通气对脑氧代谢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POCD的发病机制 |
1.2 单肺通气与POCD的关系 |
1.3 CPAP在单肺通气中的作用 |
第一部分 单肺通气对老年大鼠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脑氧代谢检测结果 |
2.2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 |
2.3 大鼠海马区GABA、Glu的表达水平检测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CPAP对老年单肺通气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对象与仪器 |
1.2 实验器材 |
1.3 病例选择 |
1.4 试验方法 |
1.5 检测指标 |
1.6 认知功能评估 |
1.7 POCD的诊断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两组患者各时点HR、MAP、SPO2的分析 |
2.3 术中血气分析及Qs/Qt的分析 |
2.4 术中两组患者脑氧代谢指标及脑氧饱和度指标分析 |
2.5 认知功能分析 |
2.6 血清学指标分析 |
3. 讨论 |
3.1 CPAP与氧合的关系 |
3.2 CPAP对脑氧代谢及POCD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献 |
致谢 |
(4)丙泊酚对离体人肺内小动脉张力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药品与试剂 |
2 仪器 |
3 实验前溶液配制与准备 |
3.1 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3.2. 相关仪器的准备 |
4 标本 |
5 血管环的制备 |
6 血管反应性测定 |
7 血管内皮完整性测定 |
8 离体人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离 |
9 实验内容 |
9.1 观察丙泊酚对于静息状态下肺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
9.2 观察丙泊酚对于经U46619预收缩肺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
9.3 观察吲哚美辛对丙泊酚引起人肺内小动脉改变的影响 |
9.4 观察钾通道阻滞剂对在丙泊酚舒张作用的影响 |
9.5 观察丙泊酚对于经60 mmol/L高钾预收缩肺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
9.6 丙泊酚对钙收缩曲线的影响 |
9.7 激光扫描共聚焦系统测定丙泊酚对细胞内外钙离子流动的影响 |
10 数据测定 |
11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1 丙泊酚对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张力的影响 |
2 丙泊酚对U46619预收缩肺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
3 吲哚美辛对丙泊酚诱导人肺内小动脉改变的影响 |
4 钾通道阻滞剂对丙泊酚舒张作用的影响 |
5 丙泊酚对于经60 mmol/L高钾预收缩肺动脉环张力的影响 |
6 丙泊酚对钙收缩曲线的影响 |
7 激光扫描共聚焦系统测定丙泊酚对细胞内外钙离子流动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章的创新和不足 |
1 文章创新性 |
2 不足之处 |
缩略词 |
在校期间完成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七氟醚和异丙酚对大鼠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6)静吸复合麻醉对肺部肿瘤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药品与设备 |
2.3 麻醉与通气 |
2.4 监测指标及换算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误差控制 |
结果 |
3.1 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比较 |
3.3 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 |
3.4 术中SpO_2、PcvO_2、PaO_2、Qs/Qt及BIS比较 |
3.5 两组患者术中用药情况分析 |
3.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 |
4.1 肺癌 |
4.2 单肺通气 |
4.3 两组患者手术一般资料比较 |
4.4 手术麻醉方法比较 |
4.5 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4.6 麻醉方法对SpO_2、PaO_2、PcvO_2、Qs/Qt等指标的影响 |
4.7 麻醉药物对单肺通气的影响 |
4.8 两组患者术中不良情况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癌手术时单肺通气对血氧饱和度和肺内分流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小剂量异丙酚对内毒素孵育兔肺动脉及体动脉血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鸣谢 |
主要英汉缩略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文献综述及研究线路) |
第一章 单肺通气麻醉技术对胸外科手术的贡献及不良反应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胸科手术后急性肺损伤与单肺机械通气 |
1 ALI—胸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 |
2 ALI的诱因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胸科麻醉期间肺水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1 肺血管外肺水的监测 |
2 EVLW监测的应用现状 |
3 EVLW监测与漂浮导管测量的优劣对比及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的体内研究进展 |
第一节:OLV所致肺损伤的机理和组织形态学研究 |
1 OLV对肺损伤的机理 |
2 机械牵张性肺损伤的主要细胞学机制 |
3 肺损伤的形态学特点 |
4 单肺麻醉所致肺损伤的形态学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实验动物肺组织水通道蛋白的改变 |
1 AQP的定义、分类、分布特点的研究 |
2 AQP-5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及相关基因位点 |
3 AQP-5的分布及其病理生理意义 |
4 AQP-5蛋白体在水、电解质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实验动物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的研究 |
1 SP的生物学特征 |
2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与肺损伤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iTRAQ技术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1 iTRAQ技术原理 |
2 iTRAQ技术和其他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的比较 |
3 iTRAQ技术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
4 iTRAQ技术在呼吸相关性肺损伤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项目研究概要及技术线路 |
第二部分: 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资料回顾及系统评价 |
第一章 胸科手术患者手术后恢复时间延长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本节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安全性比较:a metaanalysis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本节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
第一章: 单肺通气麻醉行肺科手术病人动脉血中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变化 |
第一节 单肺通气麻醉行肺科手术病人动脉血中IL-6和IL-8的变化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本节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单肺通气麻醉行肺科手术病人动脉血中XOD、MPO和PMN的变化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本节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管外肺水及术后近期肺功能的变化 |
第一节 应用PiCCO技术监测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的变化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本节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单肺通气下肺切除术患者术后近期肺功能的变化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本节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单肺通气麻醉的动物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不同单肺通气方式对大鼠肺AQP-5表达影响的对比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单肺通气对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应用iTRAQ技术结合2D LC-MS/MS分析胸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后的血清差异蛋白组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异丙酚和七氟醚在单肺通气时对肺内分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二、论文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三、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四、参考文献 |
五、附录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异丙酚对大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胸段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患者单肺通气期间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D]. 王志瑶.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单肺通气患者CC16表达的影响[D]. 彭霄艳. 青岛大学, 2019(02)
- [3]单肺通气对脑氧代谢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D]. 王锦. 武汉大学, 2018(01)
- [4]丙泊酚对离体人肺内小动脉张力的作用及机制[D]. 郝宁.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
- [5]七氟醚和异丙酚对大鼠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J]. 汪涛,周业庭,周巧林,王志春,严志勇,马正良.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13)
- [6]静吸复合麻醉对肺部肿瘤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D]. 王彦利. 郑州大学, 2016(03)
- [7]小剂量异丙酚对内毒素孵育兔肺动脉及体动脉血管的影响[J]. 来源,张锦.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09)
- [8]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黄冰. 广西医科大学, 2012(05)
- [9]异丙酚和七氟醚在单肺通气时对肺内分流的影响[D]. 赵楠楠. 中国医科大学, 2010(10)
- [10]异丙酚对大鼠肺动脉压及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J]. 马虹,许国忠,王俊科,孙新艳.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