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襄阳法龙王树岗遗址二里头文化灰坑清理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孙卓[1](2021)在《试论二里头晚期中原文化对江汉地区的扩张》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江汉地区二里头第三、四期遗存的分析,认为这一阶段中原文化对江汉地区的扩张存在不同的影响路线。汉水中、上游与江汉西部地区的文化面貌呈现出了典型的二里头文化的特征,反映出二里头文化经南阳盆地,沿汉水流域而下的进发路线。江汉东部地区以盘龙城遗址为代表,则体现出了与下七垣文化和南关外下层的密切联系,可能是中原文化通过信阳地区,过桐柏山向南楔入的结果。中原文化在江汉地区所见两条线路并进的扩张态势,之后为二里岗阶段该区域的文化格局奠定基础。
庞小霞[2](2021)在《二里头文化下王岗类型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下王岗二里头文化遗存的年代属典型二里头文化三期和四期,可称为二里头文化"下王岗类型",主要分布于鄂豫陕交界处的丹淅流域、鄂西北和荆襄地区。该类型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二里头文化向鄂豫陕交界区域逐渐扩张的结果,其背后的原因除了掌控重要交通要道,也和获取这些区域丰富的绿松石、丹砂等资源有关。
袁飞勇[3](2020)在《煤山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煤山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煤山文化的内涵界定、分期、年代、区域类型划分、文化渊源、发展过程与周边文化互动关系、文化去向、与夏的关系等问题做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绪论、第一至七章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对煤山文化以往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和研究任务。第一章界定清楚了煤山文化的内涵。通过与王湾三期遗存的比较,赞同王湾三期文化与煤山文化的分别命名,并指出煤山文化还应包括以禹会村、王油坊、南荡、杨庄二期、乱石滩、西花园、肖家屋脊、石板巷子等为代表的遗存。第二章按汝颍河流域、豫东南、豫西南鄂西北、鄂北、江汉平原、鄂西宜都、豫东皖中北、江淮东部等八个地理单元,分别对各区域的煤山文化遗存进行了分期研究。第三章对煤山文化各区域分期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整合,将煤山文化总共分为从早到晚的五期,其中第一、二期为早期阶段,第三、四期为中期阶段,第五期为晚期阶段。然后全面考察了煤山文化以及相关考古学文化的碳十四测年数据,提出煤山文化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1900年之间,其中早期约在公元前2500~2300年,中期约在公元前2300~2000年,晚期约在公元前2000~1900年。最后总结了煤山文化不同阶段分布范围的演变与区域类型的划分。第四章首先探讨了煤山文化形成之前中原地区仰韶晚期最晚阶段至龙山早期文化格局的变迁,指出过去常被认为已晚至龙山早期的王湾二期四段、里沟二期、滩小关四期、西山七组、大河村五期、谷水河三期、台王一期等遗存,因普遍仍含有彩陶,实则仍早于龙山早期且属于秦王寨文化。至龙山早期时,在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晚期遗存西进高潮的推动下,汝颍地区新形成大汶口文化前后屯类型,秦王寨文化传统为之终结。在此基础上,本章继而讨论了煤山文化早期两个地方类型郝家台类型和禹会村类型在形成过程中分别对龙山早期时大汶口文化前后屯类型与尉迟寺类型晚期遗存文化因素的继承,以及对同时期山东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因素的吸收。第五章详细讨论了煤山文化在早、中、晚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与其周边地区各不同考古学文化遗存的互动关系。首先在早期阶段,煤山文化推动了王湾三期文化的形成,并受到山东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较大影响。其次在中期阶段,煤山文化因东扩和南下,占据了江淮东部地区和汝颍以南的广大南方地区,自身分布范围发生重大变化并形成诸多新地域类型,由此煤山文化与相邻周边地区产生了新的文化互动关系与文化格局。最后在晚期阶段,因汝颍地区煤山文化煤山类型已转变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由此,黄河流域此阶段相邻周边诸遗存与煤山文化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长江流域诸遗存与煤山文化的关系则大体维持了上一阶段的基本格局。第六章对煤山文化中晚期阶段各不同地域类型的流向分别进行了考察。一是只延续至中期的汝颍地区煤山类型,其中位于嵩山东麓的部分,在煤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和后岗二期文化的冲击下率先转变为二里头文化新砦类型,并北向和南向移动,推动了洛阳盆地二里头文化花地嘴类型和汝颍绝大部分地区二里头文化蒲城店类型的形成,即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新砦期三个类型的全面形成。二是延续至晚期的其他七个类型。其中豫东皖中北的王油坊类型和江淮东部的南荡类型均被岳石文化所取代,而汝颍地区以南至长江中游沿岸的五个类型,与目前这些地区发现的年代皆早不过二里头二期晚段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之间尚存在缺环,并且它们的主要文化因素也均未见之于后者中,故而它们的去向仍需存疑,有待新材料的发现。第七章结合学界关于夏王朝年代、文献所载夏王朝早期活动地望的研究,对有关夏代早期重大史事与考古学、年代学的对应关系做了相应探讨,并以此推断煤山文化煤山类型与夏的关系以及其他类型的主要人群构成。结语部分则对论文的几点主要收获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将来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庞小霞,高江涛[4](2020)在《试论二里头文化时期洛阳盆地和江汉平原的交流通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汉平原到洛阳盆地的通道在东周及其之后的历史时期大体分为东、中、西三路。西路是溯汉水、丹水上行经武关道达商洛地区,再沿洛水而下东北进入洛阳盆地。中路是经随枣走廊或涉汉水经南襄通道进入南阳盆地,再由南阳盆地穿越方城隘口至洛阳盆地。东路是穿越义阳三关北上,大概在"陈、郑之间"过召陵北上的道路,到达今郑汴一线后,再向西过虎牢关进入洛阳盆地。中路又可细分两条支线。二里头文化时期明确存在西路与中路。交通道路功用是多样的,除了日常行路,也是文化、经济贸易通道、军事要道,还是承载"资源运输"的通道。
陈晖[5](2019)在《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文中指出以长江中游为中心,西至峡江地区,东达江淮西部地区,北及淮河支流,南过长江至洞庭湖周边区域的广博地理范围为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之前,尽管中原文化和南方地区发生着联系甚至在某些时候“侵占”了其边缘地区,南方地区仍然有着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然而到龙山时代晚期,中原地区王湾三期文化南侵打断了本地石家河文化发展进程,由此开启的中原文化向南扩张的态势经二里头阶段一直持续到二里冈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出现了以盘龙城为中心的庞大遗址群,无论是在物质文化还是制度、精神等层面在很大范围内均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中原文化势力范围达到顶峰。本文即以中原文化向南扩张为视角,探讨这一文化过程及其背后体现的社会图景。本文第二章分三个阶段构建了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第三至五章分析了南方地区各区域文化面貌构成及区域间互动与文化变迁。在此基础上第六章探讨了龙山时代晚期、二里头时期和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各自的扩张背景以及扩张阶段、模式及动因差异。龙山时代晚期之前,长江中游地区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发展序列属于本地同一谱系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进入龙山时代晚期以后,文化面貌出现了剧变。大量精美玉器的出现,瓮棺葬的流行,大量王湾三期文化陶器在原石家河文化地域范围的出现,展现了文化谱系的剧变。学术界普遍相信这是“禹征三苗”所带来的直接后果。王湾三期文化采取向南扩张模式是对南方地区的全面占领而非据点式,但在南方地区并未形成完整的聚落层级,没有明显的中心聚落。南方地区二里头时期遗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到四期早段,其中又可以分为扩张的初始期、全盛期及衰退期三个小阶段。二里头的扩张是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未形成明显的高等级中心性聚落;中原地区对南方输出的主要是日用陶器。青铜礼器生产与分配为中原地区贵族所垄断,用以构建其统治秩序。南方地区遗址主要沿资源产区及河流等交通要道分布,具有明显的资源导向性。第二阶段为二里头末期时,二里头文化彻底退出南方地区,部分遗址新出现了具有下七垣文化因素的遗存。江淮地区、环洞庭湖地区出现的少量具有二里头晚期特征玉器、铜器可能反映了夏商之变后部分二里头贵族的南迁。南方地区二里冈时期遗存可存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二里冈下层时期,一方面典型的中原文化开始分波次进入南方地区,体现了南方地区与中原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文化面貌表现出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的局面。第二阶段为二里冈上层阶段,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影响和控制达到顶峰。同时不同区域文化和社会形态又展现出诸多差异,反映出中原文化对南方的控制和影响存在不同模式。以盘龙城为中心的江汉东部地区,中原文化在此区域以城址为中心沿长江向周边辐射,但其对江汉西部的影响力与上一阶段相比明显衰退。在江汉西部地区,中原文化并未如江汉东部那样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中原因素与地方因素杂糅共处,其影响可能是通过贸易据点的方式实现。江淮地区在二里冈上层二期之前中原文化并不强势,地方特征明显。这可能与豫东地区长期为岳石文化所占据,江淮地区与中原交流通道不畅有关。至二里冈上层二期时,在商文化的东方战略下,豫东及江淮地区开始出现典型的二里冈陶器。中原文化在南方的中心开始逐步转移至江淮地区。二里冈在南方的扩张不仅以城址作为重要节点,并且城垣、宫殿基址、贵族墓葬及青铜器等高等级遗存实为中原地区的复刻,具有明显的礼制和信仰输出特征。
孙卓[6](2017)在《论商时期中原文化势力从南方的消退》文中指出以长江中游为支点,西至我国的二级阶地、东至江淮地区,这一地理范围在先秦时期可视为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南方地区。在商代前期,中原文化曾对该区域形成了广泛且深度的影响。而在晚商时期,中原文化的影响却基本从南方地区退出。本文即是以商时期中原文化为视角,探讨二里冈下层第二期至殷墟第一期前后,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的影响和控制由盛转衰的过程及其背后体现的社会图景。整个南方地区,根据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和内部文化的互动联系,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以盘龙城遗址为中心的江汉地区东部,由辽瓦店子至荆南寺一线的江汉地区西部,由大城墩和古堆桥为代表的江淮地区。本文各以其典型遗址为代表,通过陶器的类型学分析为基础,整体梳理了中原文化从南方地区消退的文化演变脉络。本文将南方相关遗存划分为五组四期,年代分别相当于二里冈上、下层之际至二里冈上层二期,洹北花园庄早,洹北花园庄晚和殷墟一期,之后再通过对零星采集青铜器的型式分析,将青铜器的年代整体纳入到以上的分期体系之中。本文的第一期,即二里冈上、下层之际至二里冈上层第二期,是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影响、控制的顶峰。整体上这一时期中原文化在南方地区展现出了强势的影响态势,但不同区域文化和社会形态又多有差异,反映出了中原文化对南方的控制和影响存在不同的模式。其中江汉地区东部,以盘龙城为中心,中原文化在该区域形成了区域性的控制,并由此沿长江沿线向东西辐射。江汉地区西部,中原文化的影响则可能是以贸易聚点的方式展开,在文化面貌上表现为典型的中原文化因素和地方文化因素相互混杂的局面。江淮地区,以淮河干流为主线,中原文化在此形成了区域性的控制。但区别于江汉地区东部,地区的聚落和社会层次未表现出复杂化的特征。本文的第二至四期,即洹北花园庄至殷墟一期,是中原文化从南方地区逐步消退的阶段。这一时期南方地区文化整体的发展态势可总结为中原文化的退出和地方文化的兴起。其中江汉地区东部,盘龙城遗址在第二期呈现出了衰落的态势,并在第三期废弃。中原文化在该地区控制的中心北移到涢水上游。江汉地区西部,汉水中、上游的遗址在第二、三期迅速减少,同时沿江和澧水流域地方文化因素日渐占据主导地位。江淮地区,第二、三期,以沿淮地区为代表,文化仍呈现出繁盛的景观,但是以青铜器为表征,遗址上层贵族却出现了独立化的倾向,并至第四期中原文化在该地区的影响迅速消亡。在第三期之后,中原文化基本从江汉地区东部和江汉地区西部消退,而至第四期之后,中原文化也从江淮地区撤出。由此在晚商时期可见,中原文化控制的南界基本未过桐柏山和淮河沿线。从历时性的角度,本文分别探讨了反映高等级人群活动的城市聚落、宫殿基址和青铜器,与反映普通人群活动的陶器,在中原文化消退过程中的变迁历程。其中反映高等级人群活动的物质遗存集中显现出了中央政权在南方直接控制的失势。反映普通人群活动的物质遗存,以盘龙城出土陶器为代表,则表现为中原文化因素逐步向地方化的转变。而通过高等级人群和普通平民这两个层面的探讨,中原文化从南方消退背后的社会机制可见:一方面早期以设立地方城市为代表的控制模式无法持续性的保持中原对南方的控制;另一方面中原王朝在洹北时期的对外控制可能出现了主动性的战略转移,由早期的直接控制变为通过间接的影响,乃至控制地方代理的方式,左右资源的流通。在晚商时期,中原王朝仍能够获取大量的异域资源,形成了以殷墟为中心的资源流通网络。而南方地区则在中原文化消退之后,仍与中原王朝保持有一定的联系,并以吴城为代表,在城市聚落、青铜礼器方面模仿中原地区,进一步推动了南方地区在文化和政治上的“中原化”进程。
何强[7](2015)在《汉水中游新石器文化编年序列及其与邻近地区的互动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第1章对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进行了界定,回顾了以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予以了说明。论文的第2章对汉水中游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进行了文化辨识以及分期、编年研究。通过研究,辨识出坑南遗存、裴李岗文化遗存、老官台文化遗存、枣园文化下王岗一期类型、庙底沟文化八里岗类型、朱家台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二期类型、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类型、煤山文化乱石滩类型以及庙底沟文化庙底沟类型、雕龙碑三期文化等11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和遗存。从遗址材料的分组、分段入手,对这11种文化类型分别进行了分期和定年研究。最后建立起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编年序列,将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17个发展阶段。论文的第3章讨论了豫西晋西南、豫中、秦岭南北、汉东等四个与汉水中游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进程,确定了这四个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与汉水中游地区17个阶段的年代对应关系,建立起汉水中游及其邻近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论文的第4章在五个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框架的基础上,对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源流及其在不同阶段与邻近地区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讨论。论文的第5章对本文的研究收获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存在的问题。
王琼[8](2015)在《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豫西南鄂西北地区是指河南省西南部及湖北省西北部区域,其地貌条件中、东部为南阳盆地和襄宜平原,西部为低山地,其间分布有汉水和丹江冲积形成的小块山间谷地和冲积平原。该地区位于中原、江汉两大文化区的交汇地带,长期以来就是华夏集团和苗蛮集团激烈交锋的前沿阵地,因此也形成了独特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和发展序列。多年来,学术界对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为深入研究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发现的考古材料,运用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法及聚落考古等方法,并结合文献学的相关材料,对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区域内不同时期聚落的形态变迁以及与周邻地区文化的互动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对文中出现的存在争议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回顾并梳理了豫西南鄂西北地区相关的考古发现及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方法。第二、三章分别对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及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进行深入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学文化的分布与特征、分期与年代、类型、文化属性等。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聚落的选址、等级划分、群聚以及聚落形态的变迁。第五章论述了豫西南鄂西北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互动的情况及造成这种互动的原因。第六章为结语,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及收获。本文结合新旧材料,建立了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体系。认为该地区龙山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属性为王湾三期文化,可分为两期三段,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王湾三期文化的晚期。该地区王湾三期文化在文化面貌上更接近煤山类型,但也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可划分为一个新的地方类型——乱石滩类型。二里头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属性为二里头文化,可分为三期,分别相当于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的二至四期。该地区二里头文化面貌与二里头类型基本相同,不宜另外划分地方类型。本文探讨了豫西南鄂西北地区王湾三期文化及二里头文化聚落的特征。其中王湾三期文化聚落数量基本与该地区的石家河文化聚落数量持平,聚落选址主要遵循居高和邻水两个原则,聚落中有简单的功能区划。聚落可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二、三级聚落数量最多,面积普遍不大,聚落之间的地位相对平等。聚落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群聚现象,可以划分为5个聚落群。二里头文化聚落数量骤减,单个聚落中功能区划不明显。聚落可划分为两个等级,聚落面积普遍很小,丹江口库区内的二里头文化聚落有一定的群聚现象。通过对豫西南鄂西北地区王湾三期文化乱石滩类型进行文化因素分析可知,其直接来源是中原地区王湾三期文化煤山类型,并保留了本地区石家河文化的少量因素。乱石滩类型与周邻同时期考古学文化存在较为频繁的文化互动,其中与豫南地区王湾三期文化杨庄二期类型存在一定的交流;在与商洛地区客省庄文化的互动中,客省庄文化占据了较为主动的地位;在与江汉地区肖家屋脊文化和鄂西地区白庙文化的互动中,乱石滩类型占据了主要地位,对他们造成较大影响。本地区王湾三期文化乱石滩类型在与周邻同时期考古学文化互动中表现强势,并直接导致江汉及鄂西地区考古学文化性质的改变。这种现象与文献中“禹征三苗”的记载吻合。通过对豫西南鄂西北地区二里头文化进行文化因素分析可知,其直接来源为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同时保留该地区王湾三期文化乱石滩类型的少量因素。本地区二里头文化与豫南地区二里头文化杨庄类型、商洛地区二里头文化商洛类型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与商洛地区东龙山文化互动不频繁,两者对对方的影响都很有限;与江汉平原二里头文化盘龙城类型及鄂西地区朝天嘴文化鲜有互动迹象。这表明豫西南鄂西北地区作为夏王朝统治区域的西南边缘,考古学文化不甚发达,少见对周邻地区的文化输出。
袁广阔[9](2014)在《从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形势认识夏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夏文化的研究在学术界一直以来都受到了颇多关注,并且大多数学者都认同二里头文化的主体是夏文化,并不是全部的夏文化。因此,对二里头文化的研究并不能充分地解决夏文化的相关问题,只能从二里头文化的相关研究中对夏文化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本文试图将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形势与文献中记载的夏王朝的活动中心以及夏王朝的活动范围相结合,来进一步认识夏文化。
周宁,陈安宁,王峰,李海宏,周兴明,邓海军[10](2014)在《湖北郧县李营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发掘简报》文中认为郧县李营遗址经过两次发掘,地层堆积共分五层,发现二里头时期灰坑46个,灰沟8条,出土二里头文化遗物以陶器、石器为主,极少青铜器。出土陶器以生活用具为主,少量工具,主要特征为夹砂灰陶居多,纹饰以绳纹为主,器形有罐,鼎、盆等共计13种。根据陶器特征,李营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年代属于二里头文化中晚期。
二、湖北襄阳法龙王树岗遗址二里头文化灰坑清理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襄阳法龙王树岗遗址二里头文化灰坑清理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二里头晚期中原文化对江汉地区的扩张(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水中、上游与江汉西部 |
二、江汉地区东部 |
三、传播线路与文化联系 |
(2)二里头文化下王岗类型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下王岗二里头文化遗存的文化内涵与年代 |
二、二里头文化“下王岗类型” |
三、二里头文化的南扩与下王岗类型的形成 |
四、余论 |
(3)煤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简史 |
三、本文研究任务 |
第一章 文化界定 |
第一节 煤山文化命名的合理性 |
第二节 煤山文化范畴的再界定 |
一、中原地区新砦二期阶段的遗存及其性质 |
二、汝颍地区以外可归入煤山文化的遗存 |
三、小结 |
第二章 遗存分析 |
第一节 汝颍地区 |
一、典型遗存分析 |
二、其他遗存分析 |
三、小结 |
第二节 豫东南地区 |
一、典型遗存分析 |
二、其他遗存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节 豫西南鄂西北地区 |
一、典型遗存分析 |
二、其他遗存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节 鄂北地区 |
一、遗存分析 |
二、小结 |
第五节 鄂西宜都地区 |
一、遗存分析 |
二、小结 |
第六节 江汉平原区 |
一、典型遗存分析 |
二、其他遗存分析 |
三、小结 |
第七节 豫东皖中北地区 |
一、典型遗存分析 |
二、其他遗存分析 |
三、小结 |
第八节 江淮东部地区 |
一、遗存分析 |
二、小结 |
第三章 煤山文化的时空结构 |
第一节 煤山文化的分期 |
第二节 煤山文化的年代 |
一、相对年代 |
二、绝代年代 |
三、小结 |
第三节 煤山文化的地域类型 |
一、早期阶段 |
二、中期阶段 |
三、晚期阶段 |
四、小结 |
第四章 煤山文化的形成 |
第一节 中原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的文化变迁 |
一、仰韶晚期 |
二、龙山早期 |
三、小结 |
第二节 煤山文化的形成 |
一、禹会村类型的形成 |
二、郝家台类型的形成 |
三、小结 |
第五章 煤山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
第一节 煤山文化早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
一、与郑洛地区 |
二、与豫西晋南地区 |
三、与关中地区 |
四、与豫北冀南地区 |
五、与海岱地区 |
六、与江淮东部地区 |
七、与宁镇地区 |
八、与环太湖地区 |
九、与环巢湖地区 |
一〇、与皖西南地区 |
一一、与鄂东地区 |
一二、与豫东南、豫西南鄂西北及江汉平原地区 |
一三、小结 |
第二节 煤山文化中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
一、与郑洛地区 |
二、与豫西晋南地区 |
三、与关中地区 |
四、与豫北冀南地区 |
五、与海岱地区 |
六、与宁镇地区 |
七、与环太湖地区 |
八、与环巢湖地区 |
九、与皖西南地区 |
一〇、与鄂东地区 |
一一、与澧阳平原 |
一二、与峡江地区 |
一三、与清江下游地区 |
一四、小结 |
第三节 煤山文化晚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
一、与郑洛、汝颍地区 |
二、与黄河流域诸地区 |
三、与冀中及京津唐地区 |
四、与长江流域诸地区 |
五、小结 |
第六章 煤山文化的流向 |
第一节 煤山文化煤山类型向新砦二期二里头文化的转变 |
一、新砦第二期的形成 |
二、新砦二期二里头文化的全面形成 |
三、小结 |
第二节 煤山文化其他类型的流向 |
一、王油坊类型的流向 |
二、南荡类型的流向 |
三、乱石滩类型的流向 |
四、其他四个类型的流向 |
五、小结 |
第七章 煤山文化与夏的关系 |
第一节 关于夏王朝年代与早期地望的基本认识 |
第二节 关于夏代早期重大史事的考古学、年代学解释 |
一、夏代早期重大史事与考古遗存的对应关系 |
二、夏代早期重大史事的年代学研究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4)试论二里头文化时期洛阳盆地和江汉平原的交流通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汉平原和洛阳盆地之间地形所反映的重要地理通道 |
二、传世典籍及出土资料中两地交流通道 |
三、二里头文化时期江汉平原和洛阳盆地的交流通道 |
(5)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时空范围及相关概念说明 |
一、时间范围及阶段划分 |
二、空间范围及分区 |
三、相关概念说明 |
第三节 中原文化南下之前南方地区的文化背景 |
第四节 研究史回顾 |
第五节、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理论与视角 |
四、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分期与年代 |
第一节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洞庭湖地区 |
七、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鄱阳湖地区 |
七、环洞庭湖地区 |
八、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
第三节 二里冈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年代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鄱阳湖地区 |
七、环洞庭湖地区 |
八、南方区域文化分期与年代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王湾三期文化晚期之前南方地区的文化背景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鄱阳湖地区 |
七、环洞庭湖地区 |
八、石家河文化时期中原文化对南方的影响 |
第二节 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环洞庭湖地区 |
第三节 新砦期至二里头文化早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西部地区 |
二、汉水中游地区 |
三、淮河上游地区 |
四、江淮西部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二里头文化二期晚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汉水中游地区 |
三、淮河上游地区 |
四、江淮西部地区 |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三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四期早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汉水中游地区 |
二、淮河上游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二里冈文化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二里头向二里冈过渡阶段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淮西部地区 |
第二节 二里冈文化下层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江淮西部地区 |
四、环鄱阳湖地区 |
五、环洞庭湖地区 |
第三节 二里冈文化上层时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江汉东部地区 |
二、江汉西部地区 |
三、汉水中游地区 |
四、淮河上游地区 |
五、江淮西部地区 |
六、环鄱阳湖地区 |
七、环洞庭湖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过程 |
第一节 王湾三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
一、王湾三期文化扩张前中原与南方的文化面貌 |
二、王湾三期文化向南扩张与南方地区文化面貌的改变 |
三、南方地区文化格局的形成及与周边文化的互动关系 |
四、王湾三期文化扩张模式、路线和动因蠡测 |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
一、扩张的背景 |
二、扩张的阶段与路线 |
三、扩张的模式 |
四、扩张的动因 |
第三节 二里冈文化向南方的扩张 |
一、扩张的背景 |
二、扩张的阶段 |
三、扩张的模式 |
四、扩张的动因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论商时期中原文化势力从南方的消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发现与研究回顾 |
第二节 研究任务与思路 |
第三节 地理空间与文化背景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
第二章 分期与年代 |
第一节 基本材料分析 |
第二节 典型遗址的分组与分期 |
第三节 各区域遗址文化的分组与分期 |
第四节 南方地区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第五节 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 |
第三章 二里冈下层二期至二里冈上层二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江汉地区东部 |
第二节 江汉地区西部 |
第三节 江淮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洹北花园庄早期至殷墟一期南方地区的文化格局 |
第一节 江汉地区东部 |
第二节 江汉地区西部 |
第三节 江淮地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中原文化从南方地区的消退过程 |
第一节 城市聚落与大型建筑基址所反映的消退过程 |
第二节 青铜器所反映的消退过程 |
第三节 陶器所反映的消退过程 |
第四节 中原文化消退背后反映的社会机制 |
第六章 结语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7)汉水中游新石器文化编年序列及其与邻近地区的互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1 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 |
1.1.1 空间范围 |
1.1.2 时间范围 |
1.2 田野发现与研究认识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2章 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序列与编年 |
2.1 下王岗遗址出土材料再分析——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末期六种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区分 |
2.2 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存的发现与认识 |
2.2.1 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
2.2.2 汉水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存 |
2.3 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的建立 |
2.4 枣园文化下王岗一期类型的分期与年代 |
2.4.1 文化性质与材料确认 |
2.4.2 枣园文化下王岗一期类型的分期 |
2.4.3 枣园文化下王岗一期类型的年代 |
2.5 庙底沟文化八里岗类型的分期与年代 |
2.5.1 文化的特征与命名 |
2.5.2 庙底沟文化八里岗类型的分期 |
2.5.3 庙底沟文化八里岗类型的年代 |
2.6 朱家台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2.6.1 文化的辨识与定名 |
2.6.2 文化的分期 |
2.6.2.1 典型遗址出土朱家台文化遗存的分组 |
2.6.2.2 其他遗址出土的朱家台文化遗存的归组 |
2.6.3 年代判定 |
2.7 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二期类型的分期与年代 |
2.7.1 文化特征与材料确认 |
2.7.2 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二期类型的分期 |
2.7.3 年代判定 |
2.8 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类型的分期与年代 |
2.8.1 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类型的文化特征 |
2.8.2 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类型的分期 |
2.8.3 年代判定 |
2.9 煤山文化乱石滩类型的分期与年代 |
2.9.1 以乱石滩上层为代表的遗存应是煤山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 |
2.9.2 材料的确认 |
2.9.3 煤山文化乱石滩类型的分期 |
2.9.4 煤山文化乱石滩类型的年代 |
2.10 汉水中游地区的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
2.10.1 老坟岗遗址出土的典型庙底沟文化遗存 |
2.10.2 雕龙碑遗址第三期遗存的性质与年代 |
2.10.2.1 雕龙碑三期遗存应为一种独立的考古学文化 |
2.10.2.2 雕龙碑三期文化的年代 |
2.11 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
第3章 汉水中游邻近地区新石器文化时空框架 |
3.1 豫西晋西南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序列 |
3.1.1 枣园文化枣园类型 |
3.1.2 庙底沟文化 |
3.1.3 庙底沟二期文化 |
3.1.4 三里桥文化 |
3.2 豫中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编年序列 |
3.2.1 李家沟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
3.2.2 裴李岗文化 |
3.2.3 后冈一期文化 |
3.2.4 秦王寨文化 |
3.2.5 大河村五期文化 |
3.2.6 煤山文化 |
3.3 秦岭南北地区新石器文化编年序列 |
3.3.1 老官台文化 |
3.3.2 半坡文化 |
3.3.3 泉护文化 |
3.3.4 客省庄文化 |
3.4 汉东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编年序列 |
3.4.1 边畈文化 |
3.4.2 油子岭文化 |
3.4.3 屈家岭文化 |
3.4.4 石家河文化 |
3.4.5 肖家屋脊文化 |
3.5 汉水中游地区与邻近地区新石器文化时空框架 |
第4章 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谱系与格局 |
4.1 新石器时代早期 |
4.2 新石器时代中期 |
4.3 新石器时代晚期 |
4.3.1 枣园文化时期 |
4.3.2 庙底沟文化时期 |
4.3.3 朱家台文化时期 |
4.4 新石器时代末期 |
4.4.1 屈家岭文化时期 |
4.4.2 石家河文化时期 |
4.4.3 煤山文化时期 |
4.5 新石器时代汉水中游地区的文化发展态势 |
4.6 新石器时代汉水中游地区的定位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王湾三期文化 |
二、石家河文化 |
三、后石家河文化 |
第三节 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 |
一、考古发现 |
二、研究现状 |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龙山晚期遗存分析 |
第一节 典型遗址的分组 |
一、遗址的发现情况 |
二、主要遗址的分组 |
第二节 龙山晚期遗存的文化属性、分期、年代及类型 |
一、文化属性 |
二、典型陶器型式的划分 |
三、分期 |
四、年代 |
五、类型 |
第三章 二里头时代遗存分析 |
第一节 典型遗址的分组 |
一、遗址的发现情况 |
二、主要遗址的分组 |
第二节 二里头时代遗存的文化属性、分期、年代及类型 |
一、文化属性 |
二、典型陶器型式的划分 |
三、分期 |
四、年代 |
五、类型 |
第四章 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的聚落及其演变 |
第一节 龙山晚期聚落 |
一、单个聚落 |
二、区域聚落 |
第二节 二里头时代聚落 |
一、单个聚落 |
二、区域聚落 |
第三节 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聚落的变迁 |
一、石家河文化聚落概述 |
二、石家河文化时期至龙山晚期聚落的变迁 |
三、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聚落的变迁 |
第五章 豫西南鄂西北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 |
第一节 豫西南鄂西北及其周邻地区的文化格局 |
一、龙山晚期文化格局 |
二、二里头时代文化格局 |
第二节 龙山晚期遗存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 |
一、龙山晚期遗存文化因素分析 |
二、对周邻考古学文化的继承 |
三、与周邻考古学文化的互动 |
第三节 二里头时代遗存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 |
一、二里头时代遗存文化因素分析 |
二、对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继承 |
三、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 |
第四节 文化互动的方式及产生原因 |
一、龙山晚期文化互动的方式及产生原因 |
二、二里头时代文化互动的方式及产生原因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湖北郧县李营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层堆积 |
二、遗迹 |
三、遗物 |
(一) 陶器 |
(二) 铜器 |
(三) 石器 |
四、结语 |
四、湖北襄阳法龙王树岗遗址二里头文化灰坑清理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二里头晚期中原文化对江汉地区的扩张[J]. 孙卓. 华夏考古, 2021(05)
- [2]二里头文化下王岗类型及相关问题研究[J]. 庞小霞. 考古, 2021(03)
- [3]煤山文化研究[D]. 袁飞勇. 武汉大学, 2020(06)
- [4]试论二里头文化时期洛阳盆地和江汉平原的交流通道[J]. 庞小霞,高江涛. 南方文物, 2020(02)
- [5]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冈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方的扩张研究[D]. 陈晖. 武汉大学, 2019(01)
- [6]论商时期中原文化势力从南方的消退[D]. 孙卓. 武汉大学, 2017(06)
- [7]汉水中游新石器文化编年序列及其与邻近地区的互动关系[D]. 何强. 吉林大学, 2015(08)
- [8]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D]. 王琼. 郑州大学, 2015(12)
- [9]从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形势认识夏文化[J]. 袁广阔. 洛阳考古, 2014(04)
- [10]湖北郧县李营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发掘简报[J]. 周宁,陈安宁,王峰,李海宏,周兴明,邓海军. 江汉考古,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