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实现母糟的积累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罗高建,纪大鹏[1](2004)在《小曲白酒生产中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影响因素的探讨》文中认为为了提高小曲白酒的质量和产量,对小曲白酒生产中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有:(1)培菌温度,应坚持低温培菌,控制出箱温度不超过38℃;(2)糖化醅水分,要求水分为53%~61%;(3)糖分,要求为2%~4%;(4)入池温度,控制在21~22℃之间;(5)发酵升温,前期发酵温度不能上升过快。(小雨)
张洪益,马加军[2](2003)在《北方多粮型曲酒的研制》文中提出多粮型曲酒芳香浓郁,醇厚丰满,味绵长。其工艺特点为:多粮共酵,循环跑窖,固液结合,较高的出(入)窖酸度及入(出)窖淀粉;较低的出(入)窖水分,独特的包包曲,粮糟平米查配料,分层出醅、量质摘酒,香糟包粮发酵。配料比为高粱40%,大米22%,糯米18%,小麦13%,玉米7%。粮醅比1∶4.5~4.8。用曲量为25%~26%,用糠量为22%~23%。多粮酒生产工艺复杂,技术水平高,以香见长,出酒率较单粮型低,应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生产。(丹妮)
马加军[3](2002)在《泸型曲酒“增己降乙”方法的探讨》文中指出当基酒中乙酸乙酯组分偏高,会使香气不正、不协调、典型性差,影响酒质。找出了发酵产物中乙酸乙酯偏高的原因,并制定了降低乙酸乙酯的工艺措施:(1)优选原料配比,提高制曲温度;(2)降低窖内材料氧气分压;(3)回醅(酒)发酵;(4)入窖条件遵循“二高一低”,即高酸度、高淀粉、低水分,并采用“原出原入”的方法;(5)科学分馏;(6)黄水回用;(7)加强老窖养护。(陶然)
马加军[4](2001)在《如何实现母糟的积累效应》文中研究指明优良的母糟产酒醇厚、丰满、余香好。优质窖池是实现母糟积累效应的前提条件 ,分层配糟、用曲量低、酸高、淀粉高、水分适当、温度适当、谷壳适当和较长的发酵期可以实现母糟的积累效应。
马加军,展庆忠[5](2000)在《对曲酒入窖酸度认识的变迁》文中研究指明在大曲酒工艺控制中 ,变传统的消极降酸为现在的积极利用酸 ,将入窖酸度由1.5~1.7度调整为2.0~2.2度 ,以实现产酒、产香并举。主要配套措施有 :提高入窖淀粉实现高酸升温 ,实施双轮薄层串蒸及“死醅”复活新工艺。
二、如何实现母糟的积累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实现母糟的积累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3)泸型曲酒“增己降乙”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发酵体系中乙酸乙酯前躯物质(乙酸)及乙酸乙酯形成途径 |
2 发酵产物中乙酸乙酯偏高原因 |
2.1 制曲温度偏低或贮曲时间短 |
2.2 母糟氧气分压高是乙酸乙酯形成的重要途径 |
2.3 发酵体系高碳链羧酸含量偏低(母糟品质差) |
2.4 生产过程与发酵周期设置不科学 |
2.5 老窖窖泥老化或窖龄短 |
3 降低乙酸乙酯的工艺措施 |
3.1 优选原料配比,提高制曲温度 |
3.2 降低窖内糟醅间氧气分压 |
3.3 回醅(酒)发酵,改善糟子的品质 |
3.4“原出原入”为“增己降乙”提供保证 |
3.5 根据甑内馏分变化规律,科学分馏 |
3.6 重视黄水的回用 |
3.7 加强老窖养护,实现老窖的积累效应 |
四、如何实现母糟的积累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曲白酒生产中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影响因素的探讨[J]. 罗高建,纪大鹏. 酿酒科技, 2004(06)
- [2]北方多粮型曲酒的研制[J]. 张洪益,马加军. 酿酒科技, 2003(06)
- [3]泸型曲酒“增己降乙”方法的探讨[J]. 马加军. 酿酒科技, 2002(04)
- [4]如何实现母糟的积累效应[J]. 马加军. 酿酒科技, 2001(01)
- [5]对曲酒入窖酸度认识的变迁[J]. 马加军,展庆忠. 酿酒科技,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