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西坳陷低渗砂岩气藏剩余气类型及分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华超[1](2021)在《障壁砂坝致密气藏剩余气开发优化调整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支撑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老区挖潜,以海陆过渡相障壁砂坝沉积的二叠系太原组气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由于受高频次海进—海退影响,隔夹层普遍发育,经过10余年的水平井整体开发,剩余气分布复杂,调整难度大。根据动静态特征建立了6种剩余气的分类标准,通过综合评价指出了在现有条件下Ⅰ-A、Ⅱ-A、Ⅲ-B类剩余气可实现效益动用,针对上述3类可动用剩余气,对加密井型、加密井距、合理配产等影响开发效果的关键对策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Ⅰ-A类为砂坝主体的大井距基础井网井间剩余气,平均地层压力大于20MPa,连续分布面积较大,可加密水平井挖潜,加密后与邻井的合理距离为550~650 m,合理日产气量为(3.0~4.0)×104m3;(2)Ⅱ-A类为呈近圆状分布于基础井网相邻水平井的趾端靶点之间,剩余气连续分布规模在400~600 m,压降幅度较小,平均地层压力在22 MPa以上,连续分布面积介于0.4~0.7 km2,可采用加密直井挖潜,加密后与基础井的靶点合理距离为300~400 m,合理日产气量为(1.0~2.5)×104m3;(3)Ⅲ-B类剩余气连片分布于迎水面障壁滩基础井网未控区,储层较薄,基本未动用,通过实施调整水平井挖潜,合理井距为1 000~1 200 m,合理日产气量为(2.0~3.0)×104m3。应用所建立的障壁砂坝分散剩余气差异化加密调整技术对策,实施加密调整井20口,水平井平均日产气量达到3.2×104m3,直井平均日产气量达到1.5×104m3,气藏采收率提高8.3%。
项燚伟,李江涛,谢梅,陈汾君,王微,柴小颖[2](2020)在《多层疏松砂岩气藏剩余气类型及提高采收率对策——以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为例》文中认为以多层疏松砂岩边水气藏采收率影响因素及储集层地质特征分析为基础,从剩余气成因角度对涩北气田剩余储量进行分类,量化不同类型剩余气储量,并提出相应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涩北气田剩余储量可划分为4类:高部位富集型、层间干扰型、水侵残余型和低效动用型。层间干扰型和水侵残余型是气田挖潜提高采收率的主体,主要对策是层系细分和水侵区剩余气挖潜。采用细分层系降低层间干扰、水侵区剩余气富集区挖潜、集中增压气举排水、增压集输降低废弃压力等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实施"地下-井筒-地面"三位一体工程,预计采收率整体可提高8%以上。研究成果为涩北气田50×108 m3/a规模长期稳产提供有效支撑。
徐晓玲,邓成刚,陈汾君,史玉成,管璐,张勇年,李会光[3](2020)在《多层疏松砂岩边水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以涩北气田为例》文中提出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以后,开始面临水侵日趋严重、边水的非均衡推进、储量动用不均衡、单井产量递减加快等问题,气藏剩余气分布主要受储层非均质性、井网完善程度、非均衡水侵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开展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并进行相应的开发调整,可有效提高储量动用,改善气田开发效果,提高气田最终采收率。文章以涩北气田为例,应用剩余气储量丰度与水驱指数相结合,建立分类评价标准,研究剩余气分布类型及分布规律,并从地质及开发两个方面分析了剩余气分布的影响因素,并针对不同剩余气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为气田下步开发调整和挖潜提供了有利依据。
袁玥[4](2020)在《新都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挖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都气田位于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东坡,其西部和西北部为彭县-德阳向斜,东南部为洛带-大面铺鼻状构造带。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已经进入低压、低产阶段,受早期地质认识的影响,部分潜力区被划分为难动用储量区。通过进一步开展地质潜力评价,采用老井挖潜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气田的开发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全面开展气藏挖潜评价工作。本论文以沉积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和气藏描述的新理论为指导,选取新都气田蓬莱镇组气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以及对近年来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整理分析,对该气藏开展了小层对比划分、砂体展布刻画、储层特征描述等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测试及气藏动态开发资料,建立挖潜选井评层标准,优选挖潜靶区及挖潜井开展挖潜作业。并取得了如下三点认识:(1)通过标志层与地层岩性厚度等对比手段发现:蓬莱镇组顶部与下白垩统分界处主要表现为白垩系底部一套厚度较大的细粒岩屑砂岩与蓬莱镇组顶部泥岩的平行不整合接触,测井上显示为GR曲线由低值块状变为高值齿状,RD、RS曲线由高值锥状变为低值齿块状。蓬莱镇组底部一套浅灰色细粒岩屑砂岩与下伏遂宁组上部褐灰细砂岩相区分。蓬莱镇组内部可依据景福院页岩、梨树湾页岩、仓山页岩及颜色相当的深色泥岩作为标志层,将蓬莱组自下而上划分为J3p1-J3p44个层段。在段级地层单位内,依据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岩性厚度相近原则,进一步将蓬莱镇组细分为19个小层。据此,搭建骨架剖面,进行横向对比,各小层横向追踪性强,砂体分布连续。(2)新都蓬莱镇组气藏储层岩性以浅褐灰色、浅绿灰色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有:(1)残余粒间孔;(2)粒间溶蚀孔;(3)粒内溶蚀孔;(4)铸模孔隙及裂隙。孔喉组合类型主要是中孔─小喉,次为小孔─微喉,除此之外,还有少量大孔─微喉+微孔─微喉。储层孔隙度值介于1.45%~18.43%之间,平均值为10.13%;渗透率值介于0.010-3μm2~16.43×10-3μm2之间,平均值为0.694×10-3μm2。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为孔隙型储层。(3)通过对测、录井参数特征分析,结合研究区开发动态资料,建立了挖潜靶区选井评层标准:储能系数应高于0.3,挖潜井日产气量应小于0.1×103m3,地质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值应高于6.9,测井解释储层厚度应≥5m,GR值应≤85API,AC值应≥65us/ft,CNL值应≤19%,DEN值应≤2.5g/cm3,RD值应≥12Ωm。据此标准,优选出川都620-都遂1井区等共10个挖潜靶区和川都620井等15口挖潜井。
张勇年,连运晓,顾端阳,马元琨,李雪琴,刘国良[5](2019)在《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Ⅲ-3层组剩余气定量描述》文中提出为了充分认识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剩余气富集规律和分布特征,为该气田开发后期的持续稳产提供保障,通过运用数值模拟技术,针对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III-3层组开展剩余气定量描述研究,以期为今后该气田的有效开发提供挖潜方向及调整思路。研究结果表明:①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III-3层组水体大小为30倍水体;②运用渗吸相渗代替驱替相渗使得数值模拟模型更为准确可靠;③剩余气分布与原始储量丰度、构造位置、开发程度、水侵程度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④采用储量丰度和含水饱和度相结合的方式,对剩余气储量分四级进行评价;⑤依据剩余气评价结果,在剩余气富集区内设计不同调整方案,在优选方案的基础上,选取2口新井优先实施,现场投产效果较好。结论认为:涩北气田的持续稳产离不开对剩余气的挖潜,通过研究提出的剩余气定量描述方法,可以为后期剩余气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王勇飞,刘成川,刘露[6](2019)在《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差异性开发实践与认识——以新场J2s2气藏为例》文中认为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分布广泛、类型多、资源量大、地质特征复杂、有效开发难度大。该类气藏随着地质、开发、增产工艺技术的攻关突破而陆续得到了规模效益开发,但不同开发阶段开发方式均有其针对性。为此,以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J2s2)气藏为代表,针对低渗透致密气藏不同开发阶段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从地质、开发和增产工艺技术三方面开展攻关研究,实现了气藏地质认识从储渗体零散分布到有利储层连片分布的三次飞跃、增产工艺从直井多层压裂到水平井多级多缝压裂的三次突破,同时也实现了气藏的规模上产和长达9年的高产、稳产,并且突破了对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低(30%~50%)的固有认识,预计采收率超过56%,为同类气藏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技术。
贾瑜[7](2019)在《SXM致密气藏开发后期渗流机理物理模拟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XM气藏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其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含水饱和度高、气水渗流关系复杂,目前采出程度仅有28%,有待开发的剩余可采储量仍相当大,具有进一步开发潜力,这就需要充分了解该气藏目前开发中后期的孔渗特性及气水两相渗流特征,更好的为气藏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在了解SXM致密气藏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储层岩心模型,综合运用核磁共振、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以及并联长岩心多层合采等实验测试方法,同时结合气水两相渗流理论,针对SXM致密气藏,开展了储层孔隙结构、岩心流体分布、气水两相渗流特征及多层合采产能贡献实验研究,最终结合气井产能公式进一步开展产能变化实际应用分析,得到以下认识:(1)储层非均质性强,孔喉连通性差,整体属于中孔特低渗型,气水渗流通道多为孔径大于0.2μm的较大孔隙,岩心应力敏感性强;(2)储层气水两相渗流存在启动压力,且含水饱和度的增大或压力的降低都会大幅度的增加启动压力梯度;岩心强亲水,气水两相渗流时共渗区域小,渗流阻力大,压力变化主要对气驱水时的两相渗流能力产生影响,气驱解除水锁效果较差;(3)压裂储层多层合采时衰竭与水驱结合的开发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压裂储层的采出程度。含水饱和度的增大会降低不同储层的产气能力,并逐渐对低渗层生产造成抑制;地层压力较高时的储层产量更大,适当增大生产压差有益于储层更好的发挥渗流优势。总体来说,在气井生产的不同时期,高渗储层对产量的贡献程度都相对更多;(4)将实验结果与气藏气井实际将结合,建立考虑启动压力、应力敏感、水气比及裂缝半长的垂直裂缝直井产能模型,分析认为应力敏感及气井产水对产能的影响最大,因此气藏实际生产时应合理设置生产压差,降低应力敏感带来的危害,减缓水侵,并控制裂缝半长在最优裂缝半长50~60m范围内。
谢嘉[8](2018)在《L1气藏开发调整技术方案研究》文中认为L1气藏截止目前已开发31年,开始出现递减特征。气藏一方面东、西端动用程度、采出程度低,气藏整体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另一方面生产规模、单井产量、井口压力低、剩余储量分布认识不清,后期开发调整困难。因此需要深入认识气藏开发动态,研究和制定气藏的后期开发对策,以确保气藏的生产能力。本文利用气藏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动、静态地质资料,以气藏的静、动态资料为基础,有机的将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取得以下成果:(1)梳理了 L1气藏的基本地质特征,具有中深度、薄储层、常温常压等特点,储层非均质性强,再次使用容积法核实地质储量。(2)弄清了 L1气藏的生产动态,气藏呈明显的双曲线递减趋势。(3)建立了符合气藏的产能评价模型,分析评价气藏储量动用情况和稳产措施效果。(4)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研究分析气藏压力分布特征和剩余气分布规律,获得气藏的开发潜力。(5)制定了气藏的开发调整对策,根据其生产状况和措施效果评价,拟定4种调整对策,确定新井开发部署方案,气藏东端补充开发井井位4处,西端确定补充开发井井位3处,中部确定补充开发井井位1处,井型均为水平井,为后续的开发调整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6)编制并优选开发调整方案,预测15年,预测期末累产气量139.73×108m3,采出程度54.45%,累产气量较目前生产状况提高了 6.38×108m3,采出程度提高了 2.48个百分点。
王翘楚[9](2018)在《川西致密砂岩气藏微观孔隙结构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川西坳陷是我国非常规油气藏主要富集的区域,其致密砂岩气资源量巨大,具有重要的勘探开发价值。川西坳陷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运动和沉积演化,导致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多变,并且储层的气水分布情况不明,气水分布的规律难寻,成为在该区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中的难点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测井方法出发,以测井综合解释数据和油田实际单井产能数据作为判识气水关系的主要依据,研究了川西坳陷中浅层蓬莱镇组以及须家河组须四段和须二段的平面及纵向气水分布。在此基础之上利用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实验检测等方法剖析了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并且分析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侏罗系蓬莱镇组储层平面上主要有两种气水分布类型,即气上水下型和气水倒置型。须四上亚段产气亦产水,地层水层状分布;而须四下亚段普遍以产气为主。须二段普遍产气,极少出现地层水,为数不多的地层水地层水呈“孤岛状”分布。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岩性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次生溶孔和微裂缝为主。喉道类型以可变断面收缩喉道,片状喉道和片弯状喉道为主。研究区的储层孔喉半径大多在1μm以下,恒速压汞实验表明各层储层孔隙半径为100250μm,变化不大;喉道半径多在01μm;孔喉半径比的实验数据表明不同样品的孔喉半径比分布差异较大,证明该区储层内部孔喉配置关系复杂。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该区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类型,孔喉大小及孔喉连通性均对储层含气水性及气水产能有一定影响,较多的次生孔隙,片状喉道和较大的孔喉半径有利于地层水和天然气的自由流动,使水层和气水同层增多。多因素整合的微观孔隙结构分类后,不同类型的孔隙结构与其储层的含气水性、气水产能和气水分布都有着较好的相关性:I类微观孔隙结构对应着为较高的气水产能,连片分布的气水层以及气上水下或气水同层的气水关系;II类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应着较低的水产能和较高的气产能,宏观上表现为含水气层或气层,气水分异不明显。III类微观孔隙结构表现为极低或无水产能和极高或无气产能,基本为产能极高的气层或干层。
刘露,胡景涛,成晟,漆国权,袁玥[10](2017)在《川西窄河道低渗砂岩气藏潜力分析》文中指出川西地区什邡蓬莱镇组气藏JP23气层平面非均质性强,开采井网不规则,剩余气分布不明确,对储量动用分析以及挖潜的正确性增加了难度。为此,根据什邡蓬莱镇组JP23气层的地质特征,利用petrel三维建模技术和eclipse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完成生产历史拟合,得到JP23气层目前地层压力分布图。结合储量分类图及静态储层参数分布图找到JP23气层潜力区,为下一步气层开发及挖潜提供有利的依据。结果显示:JP23气层的潜力区主要分布在114-1HF和101-3井之间,23-15HF和104-1HF井之间以及87-1、23-1H和23-3HF井左上部。
二、川西坳陷低渗砂岩气藏剩余气类型及分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坳陷低渗砂岩气藏剩余气类型及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障壁砂坝致密气藏剩余气开发优化调整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气藏概况 |
1.1 地质特征 |
1.2 开发特征 |
2 剩余气分类及评价 |
3 挖潜对策及应用效果 |
3.1 挖潜对策 |
3.2 应用效果 |
4 结论 |
(4)新都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挖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储层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新都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地质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第3章 小层划分 |
3.1 小层划分对比原则 |
3.2 小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和步骤 |
3.3 小层划分实例 |
第4章 储层特征和评价 |
4.1 岩石学类型及特征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粘土矿物 |
4.2 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孔隙大小 |
4.2.3 孔隙结构特征 |
4.3 砂体展布特征 |
4.3.1 J_(3p1)~2层砂体展布特征 |
4.3.2 J_(3p2)~3层砂体展布特征 |
4.3.3 J_(3p2)~5层砂体展布特征 |
4.3.4 J_(3p4)~3层砂体展布特征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第5章 选井评层标准研究 |
5.1 选井评层背景 |
5.1.1 开发测试概况 |
5.1.2 开发动态特征 |
5.2 录井地质综合指标评价 |
5.2.1 录井地质指标的优选 |
5.2.2 综合地质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 |
5.2.3 地质综合指标评价标准的建立 |
5.3 测井参数标准 |
第6章 挖潜靶区及井层优选 |
6.1 挖潜靶区及井层优选原则 |
6.2 挖潜靶区优选 |
6.2.1 J_(3p1)~2气层挖潜潜力及靶区 |
6.2.2 J_(3p2)~3气层挖潜潜力及靶区 |
6.2.3 J_(3p2)~5气层挖潜潜力及靶区 |
6.2.4 J_(3p4)~3气层挖潜潜力及靶区 |
6.3 挖潜效果跟踪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Ⅲ-3层组剩余气定量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概况 |
2 模型建立 |
2.1 水体大小 |
2.2 渗吸相渗 |
3 剩余气分布研究 |
3.1 剩余气分布规律 |
3.2 剩余气分类评价 |
4 调整方案研究 |
5 实例应用 |
6 结论 |
(6)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差异性开发实践与认识——以新场J2s2气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气藏概况 |
2 差异性开发实践历程与效果分析 |
2.1 突破瓶颈,规模增储上产 |
2.1.1 地质认识提出“储渗体” |
2.1.2 单层压裂取得突破 |
2.1.3 制定单层开采技术方案 |
2.1.4 效果分析 |
2.2 以优带差,助推多层合采 |
2.2.1 建模数模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地质认识 |
2.2.2 多层压裂工艺成熟 |
2.2.3“以优带差”,多层合采 |
2.2.4 效果分析 |
2.3 转变思路,储量整体动用 |
2.3.1 明确气水分布规律 |
2.3.2 实现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 |
2.3.3 形成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 |
2.4 层系加密调整,提高主产层采收率 |
2.5 效果分析 |
3 结论 |
(7)SXM致密气藏开发后期渗流机理物理模拟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储层岩心物性及流体分布状态研究 |
1.2.2 致密气藏气水两相渗流特征 |
1.2.3 气藏多层合采研究 |
1.2.4 致密气藏气井产能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认识 |
第2章 SXM气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
2.1 气藏地质特征 |
2.1.1 研究区构造概况 |
2.1.2 气藏各含气砂组展布特征 |
2.1.3 储层岩石及物性特征 |
2.1.4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流体特征 |
2.2 气藏开发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层岩心孔渗特性及流体分布研究 |
3.1 岩心孔渗测试 |
3.1.1 岩样储渗物性对比 |
3.1.2 储层岩心非均质性 |
3.1.3 孔隙度、渗透率之间相关性分析 |
3.2 核磁共振孔隙及流体分布研究 |
3.2.1 核磁共振测试原理及流程 |
3.2.2 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分析 |
3.3 应力敏感特征分析 |
3.3.1 实验设备及方法 |
3.3.2 应力敏感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层岩心渗流特征研究 |
4.1 启动压力梯度实验测试 |
4.1.1 实验设备及方法原理 |
4.1.2 实验结果分析 |
4.2 气水两相相渗曲线测试分析 |
4.2.1 气驱水相渗曲线研究 |
4.2.2 水驱气相渗曲线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层合采流动特征实验 |
5.1 实验内容及设备 |
5.2 长岩心的准备和排序 |
5.2.1 岩石物性参数的测定 |
5.2.2 长岩心的排列方式 |
5.3 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
5.3.1 双管长岩心自然衰竭实验 |
5.3.2 不同衰竭开采阶段水驱对采出程度的影响 |
5.3.3 不同压力下储层对产量的贡献实验 |
5.3.4 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下储层产量贡献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SXM致密气藏气井产能分析 |
6.1 致密砂岩气藏气水两相流动压裂井产能方程 |
6.1.1 气藏压裂直井物理模型 |
6.1.2 产能公式推导 |
6.2 气井气水两相流动产能分析 |
6.2.1 目标气井基本参数 |
6.2.2 启动压力梯度对气井产量的影响 |
6.2.3 应力敏感对气井产量的影响 |
6.2.4 裂缝半长对气井产量的影响 |
6.2.5 水气比对气井产量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储层岩心孔隙度渗透率测试数据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L1气藏开发调整技术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渗气藏开发概况 |
1.2.2 气藏动态分析与评价现状研究 |
1.2.3 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
1.2.4 气藏开发调整对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气藏基本地质特征及开发历程 |
2.1 气藏地理构造位置 |
2.2 气藏基本地质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构造特征 |
2.2.3 沉积特征 |
2.2.4 储层特征 |
2.2.5 温压系统 |
2.2.6 流体性质 |
2.2.7 气藏特征 |
2.2.8 地质储量 |
2.3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
第3章 气藏开发效果评价 |
3.1 储量动用状况评价 |
3.1.1 动态储量计算方法 |
3.1.2 动态储量计算结果 |
3.1.3 储量动用状况评价 |
3.2 稳产措施效果评价 |
3.2.1 增压区效果评价 |
3.2.2 侧钻井效果评价 |
3.2.3 水平井效果评价 |
3.2.4 复产井效果评价 |
3.2.5 新井效果评价 |
第4章 三维地质建模 |
4.1 建模思路及流程 |
4.2 三维构造建模 |
4.3 三维属性建模 |
4.3.1 孔隙度模型 |
4.3.2 渗透率模型 |
4.3.3 饱和度模型 |
4.3.4 净毛比模型 |
第5章 气藏数值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5.1.1 模拟模型与模拟软件 |
5.1.2 模拟模型的建立 |
5.1.3 气藏物性标量数据 |
5.1.4 岩石物性 |
5.1.5 流体物性 |
5.2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5.2.1 参数可调范围的确定 |
5.2.2 储量拟合 |
5.2.3 生产指数拟合 |
5.3 气藏开发潜力研究 |
5.3.1 气藏压力分布特征 |
5.3.2 气藏含气饱和度分布 |
5.3.3 剩余气分布规律 |
第6章 开发调整技术方案研究 |
6.1 开发调整技术对策的确定 |
6.1.1 停气井复产 |
6.1.2 西端增压 |
6.1.3 旧井试修 |
6.1.4 新井部署及老井上试 |
6.2 开发调整方案 |
6.2.1 目前生产动态预测 |
6.2.2 开发调整方案制定 |
6.3 开发指标预测 |
6.4 开发调整方案评价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川西致密砂岩气藏微观孔隙结构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和研究成果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和勘探现状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地层特征 |
第3章 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流体性质及气水分布特征 |
3.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3.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3.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3.2 地层水特征 |
3.2.1 地层水类型特征 |
3.2.2 地层水矿化度特征 |
3.3 气水分布特征 |
3.3.1 蓬莱镇组气水分布特征 |
3.3.2 须四段气水分布特征 |
3.3.3 须二段气水分布特征 |
第4章 川西坳陷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
4.1 储层基本特征 |
4.2 储层孔喉类型特征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喉道类型 |
4.3 孔喉大小及分布特征 |
4.3.1 基于显微图像分析的孔喉大小及分布特征 |
4.3.2 基于高压压汞实验的孔喉大小及分布特征 |
4.3.3 基于恒速压汞实验的孔喉大小及分布特征 |
4.4 储层孔喉连通性特征 |
第5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
5.1 储层孔隙空间演化及气水赋存特征 |
5.2 影响气水分布的单因素分析 |
5.2.1 孔喉类型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
5.2.2 孔喉大小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
5.2.3 孔隙连通性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
5.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气水分布影响的综合分析 |
5.2.1 川西坳陷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 |
5.2.2 不同类型微观孔隙结构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川西窄河道低渗砂岩气藏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JP23气层特征 |
1.1 地质特征 |
1.2 流体特征 |
1.3 开采特征 |
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3 生产历史拟合 |
4 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 |
四、川西坳陷低渗砂岩气藏剩余气类型及分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障壁砂坝致密气藏剩余气开发优化调整对策[J]. 孙华超.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06)
- [2]多层疏松砂岩气藏剩余气类型及提高采收率对策——以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为例[A]. 项燚伟,李江涛,谢梅,陈汾君,王微,柴小颖. 第32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20)论文集, 2020
- [3]多层疏松砂岩边水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以涩北气田为例[A]. 徐晓玲,邓成刚,陈汾君,史玉成,管璐,张勇年,李会光. 第32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20)论文集, 2020
- [4]新都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挖潜评价[D]. 袁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Ⅲ-3层组剩余气定量描述[J]. 张勇年,连运晓,顾端阳,马元琨,李雪琴,刘国良.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9(05)
- [6]川西坳陷致密砂岩气藏差异性开发实践与认识——以新场J2s2气藏为例[J]. 王勇飞,刘成川,刘露. 天然气工业, 2019(S1)
- [7]SXM致密气藏开发后期渗流机理物理模拟及应用研究[D]. 贾瑜.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8]L1气藏开发调整技术方案研究[D]. 谢嘉.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9]川西致密砂岩气藏微观孔隙结构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D]. 王翘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川西窄河道低渗砂岩气藏潜力分析[J]. 刘露,胡景涛,成晟,漆国权,袁玥. 石油化工应用,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