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崖13-1构造与崖21-1构造成藏条件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陈欢庆,朱筱敏,张功成,张亚雄,张琴,刘长利[1](2021)在《海相断陷盆地输导体系分类及组合模式特征:以琼东南盆地古近系陵水组为例》文中认为以琼东南盆地古近系陵水组为例,针对海相断陷盆地钻井资料少、地震资料复杂、断裂体系发育、地层破碎、有利勘探目标预测难度大等问题。在Vail经典的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基于浅水区钻井资料和深水区地震资料,井震资料紧密结合建立研究区目的层三维等时地层格架,将目的层划分为层序Ⅰ、层序Ⅱ、层序Ⅲ和层序Ⅳ4个三级层序。岩石类型、沉积构造、自生矿物和生物化石4方面证据表明,研究区目的层为海相沉积。在等时地层格架内,通过沉积学分析、断裂体系解释和不整合面刻画等工作,对每一种地质成因输导体开展单要素分析。从成因角度将研究区目的层输导体系划分为储集体、断裂和不整合面3种主要类型,并对不同类型输导体系在空间上的发育特征进行精细刻画。低位体系域的斜坡扇、盆底扇,海侵体系域的扇三角洲、滩坝和滨岸砂,高位体系域的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等是储集体输导体系的主要对应沉积相类型。北东向展布的控凹大断裂可以成为油气运移输导的有利通道。根据成因和输导效果将不整合划分为平行不整合、超覆不整合、削蚀不整合和超覆—削蚀不整合共4大类。层序界面上广泛发育的不整合面可以成为油气运移输导的有利通道,在油气运移输导过程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分析不同输导体系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将研究区目的层输导体系模式总结为断层+不整合面(储集体)"T"型输导、断层+不整合面(储集体)梳状型输导、断层+储集体网格型输导、断层+不整合面阶梯型输导、裂隙型输导(裂缝+层理面+孔隙)5种类型,指出不同输导体系模式在盆地内分布的位置和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油气疏导体系模型。结合盆地温度场、压力场、流体势等石油地质特征及烃源岩、盖层等成藏要素分析,预测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区域上有利的勘探区带主要包括崖南凹陷北缘、松西凹陷、松南凹陷北缘、北礁凹陷周缘、陵水南斜坡、长昌凹陷北缘和南缘。4个层序中,层序Ⅰ最有利,层序Ⅲ和层序Ⅳ次之,层序Ⅱ最差。
尹露[2](2020)在《琼东南盆地中北部含煤层系沉积演化与烃源岩发育沉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是我国南海北缘一个重要的富油气区,是我国近海大型富油气盆地之一,具有大型油气田发育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呈现出非常大的发展潜质。本论文结合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元素等资料,进一步研究了琼东南盆地中北部崖北、崖南、陵水凹陷含煤层系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带演化,对烃源岩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研究区烃源岩发育沉积模式。首先结合前人的认识,通过岩性、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始新世和渐新世的层序进行了划分;然后结合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从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带演化规律方面对煤系烃源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综合烃源岩特征及分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烃源岩发育沉积模式并对有利勘探区进行了预测,主要取得的认识如下:(1)研究区始新世划分为1个超长周期旋回层序SSC1,其内部包含2个长周期旋回层序,即LSC1、LSC2;渐新世早期崖城组划分为1个超长周期旋回层序SSC2,其内部包含3个长周期旋回层序,即LSC3、LSC4、LSC5;渐新统晚期陵水组划分为1个超长周期旋回层序SSC3,其内部包含3个长周期旋回层序,即LSC6、LSC7、LSC8。(2)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带的演化控制煤系烃源岩的分布与有机质保存条件,有机质供给和保存条件主导煤系烃源岩的品质。从始新统到崖城组再到陵水组时期,研究区经历了由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向滨浅海-三角洲沉积体系再到浅海-半深海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崖北、崖南和陵水凹陷均存在有利于煤系烃源岩发育的沉积条件和保存条件,其中以崖北和崖南凹陷陆生高等植物输入量大,保存条件最好,煤系烃源岩发育最广泛,陵水凹陷水体深,陆生高等植物输入有限,煤系烃源岩发育较差。(3)研究区渐新世主要发育两套烃源岩,崖城组主要发育海陆过渡相烃源岩,陵水组主要发育陆源海相烃源岩。从层段来看,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层段为崖城组海陆过渡相烃源岩;从区域来看,崖南凹陷最好,其次为崖北凹陷,陵水凹陷相对最差。
董国旗[3](2020)在《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煤系烃源岩发育、分布与生烃特征》文中提出本文基于琼东南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且主要来源于渐新统煤系烃源岩的基本事实,采用地球物理学、煤地质学、岩石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基本理论,结合地震、地化、测井、古生物等基本资料,充分吸收前人最新研究成果,在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开展了煤系烃源岩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发育与分布、生烃演化等相关内容,由于煤系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崖城组和陵三段,本文将以崖城组、陵三段为主要探讨对象去分析煤系烃源岩的发育、分布与生烃特征。在以下方面获得了创新性的认识: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时期以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陵水组时期以滨浅海相沉积为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冲积扇相、浅海相、障壁海岸相和无障壁海岸相。通过层序界面的识别追踪,渐新统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根据测井煤层识别技术与地震煤层识别技术对勘探程度低的地区进行煤层识别,结合控制煤层发育的古气候、古环境、古构造、基准面升降等因素,预测渐新统煤层主要分布在盆缘、北部坳陷带周缘、中央坳陷带的南缘和北缘,主要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潮坪成煤沉积环境;陆源海相泥岩的分布与发育受控于多种因素,本文探讨出地形坡度与陆源海相泥岩的分布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据此预测渐新统陆源海相泥岩主要分布在盆缘、凸起部位和凹陷边缘,发育滨浅海沉积体系。生烃热模拟实验表明渐新统煤系烃源岩目前仍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根据盆地模拟技术和镜质体反射率参数重建了琼东南盆地的热演化-埋藏史,展现了渐新统地层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升降,每次沉降对烃源岩来说都是一个增熟的作用,结合热演化特征,可以看出热演化从凸起-凹陷边缘-凹陷中心是一个不断升高的过程,凹陷中心现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通过对煤系烃源岩的分布发育特征、热演化特征、生烃热模拟特征的综合分析,在渐新统预测出3个生烃区带,分别为中央断陷北缘生烃区带、中央断陷南缘生烃区带和北部断陷北缘潜在生烃区带。
屈童[4](2020)在《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崖城组三角洲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分布模拟》文中研究说明三角洲-浅海沉积体系同时接受陆源有机质与海洋有机质的输入,随着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勘探研究工作的进展,崖城组烃源岩普遍富含陆源有机质被证实,甚至以陆源有机质贡献为主,这引起了众多学者对三角洲-浅海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富集规律的关注,但由于深水区烃源岩埋深过大、钻遇井较少,极大的限制了对陆源有机质富集规律的研究。本次研究基于研究区崖城组沉积相与有机质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现有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首次设计陆源有机质分布的沉积模拟实验,用“正演”的研究方法对陆源有机质的沉积与保存过程进行观察与分析,对沉积结果进行精细刻画与取样,并对样品进行粒度分析、TOC、热解、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测试,建立陆源有机碳含量预测模型,结合定性观察与定量计算结果,建立陆源有机质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的河漫部位、沙丘背流面、低地势部位、三角洲前缘斜坡区及前三角洲-浅海等区域是陆源有机质的优势富集区域,陆源有机碳含量从物源向深水区方向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三角洲前缘-浅海沉积范围附近为陆源有机质最富集的区域,这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陆源海相烃源岩的研究与下一步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与指导。
唐文威[5](2019)在《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天然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近年发现了LS17-2气田及一批气藏,但也伴随着部分周缘构造连续失利,这表明,研究区的天然气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仍待深入分析。为深化研究区成藏研究,为下一步勘探提供基础,本文采用油气藏研究经典方法,基于地震资料、单井地质资料和分析测试数据,完成了研究区成藏条件基础分析、典型气藏解剖和失利构造分析,并通过成藏机理研究,确定了天然气成藏模式,总结了成藏主控因素,并得出以下结论。陵水凹陷成藏条件良好,烃源岩质量中等-较好,储层质量中等-好,圈闭以岩性圈闭为主;气藏按储层物性、温压特征、天然气成熟度等特征上的差异可以分为陵水北坡和南部斜坡带两类;LS33-1构造失利原因在于储层质量不佳、天然气运移路径受反向断层阻挡;超压为天然气在深部地层运移驱动力,浮力为浅部地层内运移驱动力;断裂和泥底辟分别是陵水凹陷南北部主要的天然气垂向运移通道,而横向运移通道均以砂体为主;天然气成藏时间较晚,陵水北坡先成藏后发育超压;陵水北坡气藏成藏模式为“超压驱动-断层输导-幕式充注”;陵水南部斜坡带气藏成藏模式为“超压、浮力驱动-泥底辟、砂体输导-幕式充注”;影响天然气分布的主控因素包括:储层质量限制天然气分布区域,输导体系控制气藏分布位置与规模,砂体垂向叠置情况影响天然气聚集程度。
张佳星[6](2018)在《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分析和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南海的油气藏资源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资源蕴藏于深水区。自2010年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深切谷带发现天然气藏以来,琼东南盆地作为我国南海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热点之一,是重要的油气产区,对琼东南盆地结构和构造演化过程研究,有助于推进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进程。本文以琼东南盆地为研究区域,结合盆地地球物理资料及地震剖面图特征解析,对琼东南盆地区域构造差异及凹陷内部断裂系统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合前人对盆地构造演化提出的观点和区域构造特征,本文共设计了9组物理模拟实验,分别从基底岩性对断裂组合发育的影响、先存控凹断裂的构造演化过程、先存断裂对区域凹陷演化和断裂分布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模拟,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裂陷盆地的先存断裂位置和走向影响区域凹陷的演化和平面展布。在先存断裂影响的区域演化形成地堑构造,在未受到先存断裂影响的区域则演化形成地垒构造;先存断层发育为凹陷边界的正断层,凹陷内部的断层走向与控凹断裂的走向一致。(2)韧性基底的上覆地层拉伸演化为复式半地堑构造,而刚性基底的上覆地层呈铲状半地堑构造。位于凹陷内部发育的二级断层和三级断层倾向还受到基底刚、韧性的影响,刚性基底上部凹陷内主要发育与伸展应力相同倾向的正倾向断层,韧性基底上部则发育多组倾向相反的断层。位于盆地中部——盆地东部的宝岛凹陷北部和南部发育有多条二级、三级断层,位于中西部的松南凹陷北部为2号控凹断裂,南部发育有少量NNW倾向的二级断层。
陈术源[7](2018)在《中国海域煤层生气作用及其对煤系气成藏的贡献》文中认为我国近海海域天然气资源丰富,但长期研究与勘探关注的重点在于常规油气,将煤系地层主要视为烃源岩层系。然而,煤层及煤系致密砂岩同样是良好的油气储层,我国海域天然气主要赋存层系为新生代煤系,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基于此,本文采用煤系气共生共探共采的前缘思路,首次探讨了我国海域新生界煤系气共生成藏的主要特点和机理,提出了改变天然气勘探的思路和建议。我国海域新生代主聚煤期为始新世渐新世,均出现在断陷阶段末期。研究发现,东海盆地平湖组聚煤作用优于花港组,西湖凹陷煤系主要形成于滨海三角洲体系;琼东南盆地崖城组聚煤作用优于陵水组,沉积环境以扇三角洲-泻湖-潮坪体系为主;珠江口盆地恩平组聚煤作用优于珠海组,以河流-(扇)三角洲体系沉积为主。在此沉积-构造背景控制下,我国海域新生代煤层发育特点是层数多而厚度薄,与泥岩和砂岩频繁互层,硫含量和灰分产率较高;煤层富镜质组、低壳质组和贫惰质组,以生气为主;煤系烃源岩一般处于成熟阶段,部分达到过成熟高成熟阶段,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煤层生气转化率以及生烃量优于南海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我国海域新生界煤层埋深一般超过3000m,地层压力多处于超压状态,属于典型的深部高压煤储层。针对这一地质特点,考虑煤级、灰分产率等影响因素,基于较高温度压力的等温吸附实验模拟,首次建立了我国海域深部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我国海域盆地深部乃至超深部(埋深40005000m)煤层中不同相态气的分配比例随深度而发生变化。埋深增加,吸附气对地层温度和压力的响应减弱,吸附气量在煤层总含气量中占比减小,游离气成为煤层含气量的主要构成。对比研究认为,琼东南盆地崖城地区含煤地层发育特点类似于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煤层、泥岩、致密砂岩多而薄且频繁互层,构成吸附气与游离气共生的复合型煤系气藏。频繁互层的煤层和致密砂岩为储层孔缝发育及压裂改造提供了有利的地质基础,频繁互层产出的泥岩层形成了优质的内幕封盖保存条件,煤层生气作用提供了充足的气源。研究提出,我国海域煤系天然气勘探需要采用新的思路,摆脱常规勘探开发的方式方法,平面上寻找互层率和砂地比高的区域,垂向上以煤系气系统为基本的开发地质单元。
张伟[8](2016)在《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文中研究说明泥底辟/泥火山及其伴生构造发育演化过程与油气等流体矿产的运聚成藏存在密切成因联系,其不仅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运动的窗口和地球深部流体活动特点的表征,亦是指示油气及其它矿产资源存在与分布的重要标志和有效信息,而且亦控制和制约了沉积盆地中与油气等流体矿产相关的其它固体矿产资源的分布与聚集,故具有非常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珠江口盆地南部深水区、台西南盆地海域及陆域)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成藏关系,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通过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及钻井资料的深入分析研究,判识和确定了南海北部主要盆地和坳陷中泥底辟/泥火山的发育展布特征,且从空间上阐明了泥底辟/泥火山及其伴生构造形成演化特点与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南海北部泥底辟及泥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4个区域,即莺歌海盆地东南部中央泥底辟带、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珠江口盆地南部深水区(珠二坳陷白云凹陷及东沙西南部)、台西南盆地南部坳陷深水区(海域及陆上部分)。前3个区域泥底辟及热流体上侵活动强烈,泥底辟及气烟囱等地震畸形反射现象普遍,而泥火山相对较少;第4个区域即台西南盆地南部坳陷深水区,泥火山/泥底辟异常发育且分布普遍。总体上,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及区域展布,均主要集中在盆地沉降沉积中心附近及构造转换带周缘或断层裂隙发育区及地层薄弱带。(2)根据南海北部主要盆地不同类型泥底辟/泥火山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深入分析研究了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影响因素。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或气烟囱及含气陷阱等,在二维地震反射剖面与速度谱上均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或导致地震反射波组中断。往往具有不连续、杂乱模糊反射、弱振幅或空白反射及同相轴下拉(速度下拉)等异常反射现象和畸形地震反射特点。其中,泥底辟/泥火山本质上属于饱含流体泥页岩发生塑性流动及强烈底辟刺穿和上拱侵入的结果,故往往会导致地层产状发生明显改变,地震剖面上显示非常清楚;气烟囱及含气陷阱本质上均属含气所致,但其含气及气侵强烈程度差异明显,故一般不会改变地层产状。因此气烟囱在地震剖面上基本为模糊空白反射,而含气陷阱则为同相轴下拉的模糊反射。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及其展布与控制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其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两者缺一不可。研究区特定区域快速沉积充填的巨厚欠压实泥页岩之泥源层的塑性流动及底辟上侵是形成泥底辟/泥火山的物质基础即内因;而构造转换带和断层裂隙活动带及地层薄弱带则是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及其展布的基本构造地质条件即外因。(3)泥底辟/泥火山成因机制相同、发育演化特征相似,控制影响因素亦相同。泥底辟/泥火山形成的基本条件,可总结为其是由深部密度较小快速沉积充填的高塑性巨厚欠压实泥页岩,在密度倒置的沉积动力学体系下,发生重力差异作用促使泥源物质塑性流动而强烈上侵挤入和底辟上拱,进而导致上覆围岩褶皱隆起或刺穿上覆地层破裂薄弱带而形成。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新近纪晚期以来一些特定区域存在快速沉降沉积的地质背景,新近纪海相坳陷期沉积巨厚的欠压实异常高压泥页岩(底辟泥源层)非常发育,在某些地层薄弱带及断层裂隙发育区则可形成众多的泥底辟/泥火山。同时,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区热流值和地温梯度高,泥源层有机质热演化生烃和粘土矿物演化脱水形成的高温超压潜能,不仅能促进油气等流体大规模纵向运聚,而且还控制影响了泥底辟/泥火山及其伴生构造形成与展布规模及分布特点。(4)根据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发育区油气勘探所获油气地球化学数据和台西南盆地南部陆上泥火山发育区采集的泥火山伴生气、温泉气及地火气天然气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综合判识确定研究区泥底辟/泥火山伴生天然气主要以烃类气为主,伴有少量n2、co2等非烃气,但部分区域局部区块及层段co2等非烃气较富集。依据天然气碳同位素及稀有气体氦氩同位素分析,泥底辟/泥火山伴生天然气中烃类气主要为成熟—高熟热解气,并伴生少量的生物成因天然气。其成因类型属成熟—高熟偏腐殖型混合气,烃气源主要来自巨厚海相坳陷沉积的泥页岩;泥底辟/泥火山伴生的co2非烃气,则主要属壳源型成因类型,亦有少量壳幔混合型,气源亦来自海相坳陷沉积的巨厚泥页岩(泥源层)与泥底辟/泥火山的高温热流之物理化学综合作用。(5)泥底辟/泥火山形成及发育演化的石油地质意义乃在于以下几点即:其一,泥底辟/泥火山是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颇具特色的地震地质异常体,其形成演化过程及发育展布特点,均与油气运聚成藏及分布规律等,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和时空耦合关系;其二,形成泥底辟/泥火山的物质基础即巨厚塑性泥源层物质本身就是烃源岩,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构成了非常好泥底辟生烃灶;其三,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及强烈的上侵活动形成的众多底辟伴生构造圈闭及其所构成的泥底辟/泥火山隆起构造带,处在泥底辟生烃灶位置及其附近,是油气运聚成藏的最佳聚集场所和有利富集区;其四,底辟活动造成围岩及上覆地层上拱褶皱变形,在形成一系列伴生构造的同时,亦为油气藏之砂岩储层发育及储集物性改善等创造了较好的构造地质环境和条件。其五,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及强烈的热流体上侵活动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潜能,不仅促进了烃源岩有机质快速成熟生烃,而且亦为深部油气大规模向浅层纵向运聚提供强大的驱动力,进而促使油气及其它流体源源不断地从深部向浅层具备储盖组合及圈闭的有利聚集场所运移而富集成藏;其六,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及上侵活动形成了非常好的油气纵向运聚的高速通道,构建了深部油气源与浅层构造圈闭及非构造圈闭等聚集场所之间的“桥梁及通道”,为深部油气大规模向浅层圈闭运聚成藏等提供了高效运聚成藏的有利条件及捷径。(6)根据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和油气勘探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成果,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分析解释,深入分析研究了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及台西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特征、气源供给方式及其成矿成藏的主控因素。依据含油气系统理论“从烃源到圈闭聚集成藏”的“源—汇—聚”的基本原则,首先重点分析研究了目前勘探获取的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气源供给输导系统与供烃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具体的油气地质条件和地震地质分析解释成果,深入剖析和刻画了其气源供给输导系统类型及其展布特点,总结和建立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主要运聚富集模式,分析阐明了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的分布规律与主要控制影响因素。南海北部边缘主要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虽然目前仅勘探发现生物气源供给原地扩散型自生自储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成矿成藏模式,但根据南海北部深水区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及上侵活动特点和断层裂隙等运聚通道系统的发育展布特征以及伴生的油气苗和气烟囱显示等信息,可以综合判识确定该区尚存在深部热解气供给断层裂隙输导下生上储“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成矿成藏模式、热解气供给泥底辟/泥火山及气烟囱输导“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成因类型及其成矿成藏模式。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的主控因素亦与常规油气藏一样,乃在于其必须具有充足的气源供给与一定规模的高压低温稳定带(圈闭富集场所)的较好时空耦合配置。(7)根据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与伴生油气的运聚富集规律,分析阐明了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藏及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基于本次研究及研究区近十多年的油气勘探及水合物勘查成果,选择和确定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领域及区域,作为今后取得新突破和开拓新领域的优先方向:1)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中深层三亚-梅山组大型泥底辟伴生构造天然气勘探领域;2)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尤其是中央峡谷水道下部大型泥底辟活动带及气烟囱发育区,是勘探大型深水油气田及“渗漏型”高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勘探靶区;3)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疑似泥底辟及气烟囱发育区,是勘探寻找深水油气与深水海底浅层天然气叠置富集的有利勘探靶区,有望获得突破;4)珠江口盆地东沙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已获重大突破,其局部区域与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展布存在成因联系的区带是进一步勘探的战略选区;5)台西南盆地南部深水区海底大型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区是深水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有利靶区,其陆上泥火山伴生气资源亦具勘探开发价值,虽然存在诸多因素困扰,但仍然值得重视与关注。
胡杨,张伟,张景茹,龚晓峰,李晓唐,刘志杰[9](2015)在《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琼东南盆地有利油气聚集带及勘探方向》文中研究指明琼东南盆地处于欧亚板块、印-澳板块及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汇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地质条件较复杂。盆地基本构造格架具有下断上拗及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造成了盆地凹陷构造展布格局,以及地层、层序系统与沉积体系发育,有效烃源岩类型及其分布,储、盖层发育及其展布特征,油气运移输导特征以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结合该区油气勘探实践,笔者总结出环崖南凹陷有利油气聚集带、宝岛凹陷北坡有利油气聚集带、2号断裂带有利油气聚集带、南部隆起(低凸起区)有利油气聚集带四大有利油气聚集区,且根据这些有利油气勘探区带油气地质特征,重点对主要烃源岩、储盖组合类型、油气输导条件及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不同油气聚集带的成藏主控因素,指出了有利油气勘探方向,为该区进一步油气勘探部署及油气资源预测评价等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张功成,张义娜,沈怀磊,何玉平[10](2014)在《“源热共控”琼东南盆地的天然气勘探潜力》文中研究说明古近系渐新统崖城组烃源岩是目前琼东南盆地被钻井证实的最主要的1套烃源岩,其有效烃源岩是油气勘探能否获得突破的关键因素。为此,从"源""热"共控的角度对该区各凹陷的生烃潜力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①崖城组存在海陆过渡相与浅海相泥岩2种类型烃源岩,两者的生烃母质均为腐殖型干酪根,少量为偏腐殖混合型,有机质丰度的高低均受到陆源输入物多少的控制,前者的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而后者丰度则偏低;②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的主要形成环境为三角洲平原、海岸平原、障壁海岸的潮坪沼泽等;③受新生代岩石圈伸展拉张程度控制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深水区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值、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普遍较高,高热背景不仅决定了深水区凹陷以生气为主,也使浅水区埋深较浅的烃源岩处于生油窗而生成石油,同时,高地温与高热流除了促进烃源岩的生烃作用外,还能加速烃源岩中残留烃的裂解,提高生烃效率和生烃能力。最后,根据"源""热"共同作用控制油气生成的原理,对琼东南盆地主要凹陷进行了油气勘探潜力综合评价与初步排队。结论认为可将11个凹陷分为3种类型,其中崖南、陵水、宝岛、乐东、华光为Ⅰ类凹陷,勘探潜力最大。
二、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崖13-1构造与崖21-1构造成藏条件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崖13-1构造与崖21-1构造成藏条件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海相断陷盆地输导体系分类及组合模式特征:以琼东南盆地古近系陵水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 |
2 输导体系分类及发育规律刻画 |
2.1 陵水组储集体输导体系 |
2.2 陵水组断裂输导体系 |
2.3 陵水组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
3 输导体系组合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
3.1 输导体系组合关系 |
3.2 输导体系模式特征 |
3.3 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
4 结论 |
(2)琼东南盆地中北部含煤层系沉积演化与烃源岩发育沉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
1.2.2 烃源岩研究 |
1.2.3 研究区状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与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概述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勘探开发概况 |
2.2 地质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情况 |
第3章 区域层序地层划分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1 区域岩性地层划分 |
3.1.2 区域地震层序划分 |
3.2 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 |
3.2.1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 |
3.2.2 地震层序地层格架 |
第4章 沉积环境特征 |
4.1 孢粉 |
4.2 钙质超微化石 |
4.3 有孔虫 |
4.4 元素地球化学 |
第5章 沉积相带分布与演化 |
5.1 岩相、测井相及地震相分析 |
5.1.1 岩心相分析 |
5.1.2 测井相分析 |
5.1.3 地震相分析 |
5.2 沉积相分布与沉积相演化 |
5.2.1 连井剖面沉积相带分布 |
5.2.2 平面沉积相带分布 |
5.2.3 沉积相带演化 |
第6章 烃源岩形成条件与发育沉积模式 |
6.1 有机质来源 |
6.2 烃源岩基本特征 |
6.2.1 有机质丰度 |
6.2.2 有机质类型 |
6.2.3 有机质成熟度 |
6.3 烃源岩分布规律与发育沉积模式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煤系烃源岩发育、分布与生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认识与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位置 |
2.2 构造背景 |
2.3 地层特征 |
2.4 岩浆活动特征 |
3 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特征 |
3.1 渐新统沉积相标志分析 |
3.2 渐新统沉积相发育与演化 |
3.3 渐新统层序地层特征 |
4 煤系烃源岩发育与分布 |
4.1 煤系烃源岩的二元结构 |
4.2 煤(炭质泥岩)发育与分布特征 |
4.3 陆源海相泥岩发育与分布特征 |
5 煤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与有利生烃区带预测 |
5.1 渐新统煤系烃源岩生烃热模拟特征 |
5.2 渐新统煤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
5.3 有利生烃生烃区带预测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崖城组三角洲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分布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题目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2 有机质分布特征研究现状 |
1.2.3 沉积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
1.2.4 主要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三角洲-浅海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分布控制因素 |
2.1 陆源有机质的内涵 |
2.2 陆源有机质分布控制因素 |
2.2.1 物源条件对陆源有机质分布的控制作用 |
2.2.2 搬运条件对陆源有机质分布的控制作用 |
2.2.3 沉积与保存条件对陆源有机质分布的控制作用 |
2.3 各影响因素间相互关系及主控因素 |
第3章 崖南凹陷崖城组沉积与有机质分布特征 |
3.1 崖南凹陷崖城组沉积相特征 |
3.1.1 单井相分析 |
3.1.2 连井相分析 |
3.2 崖南凹陷崖城组有机质分布特征 |
3.2.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2.2 有机质分布特征 |
3.2.3 陆源有机质分布特征 |
第4章 陆源有机质沉积模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1 实验设计 |
4.1.1 有机质材料调研 |
4.1.2 原型地质概况 |
4.1.3 物理模型设计 |
4.2 实验过程描述 |
4.3 实验切片分析与取样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实验结果定性分析 |
4.4.2 实验结果定量分析 |
4.5 实验合理性验证 |
第5章 崖城组陆源有机质富集机制与分布模式 |
5.1 陆源有机质富集机制与主控因素 |
5.1.1 陆源有机质主控因素 |
5.1.2 陆源有机质富集机制 |
5.2 有机碳含量预测模型建立 |
5.2.1 实验条件下有机碳预测模型建立 |
5.2.2 崖南凹陷陆源有机碳预测模型建立 |
5.2.3 实验条件与崖城组预测模型对比验证 |
5.3 陆源有机质分布模式 |
5.3.1 单物源“单峰型”陆源有机质分布模式 |
5.3.2 多物源“源汇区”富集陆源有机质分布模式 |
5.3.3 断阶带内缘堆积富集陆源有机质分布模式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天然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深水盆地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沉积和构造特征 |
2.3 勘探现状 |
第3章 天然气成藏条件 |
3.1 烃源岩特征 |
3.1.1 烃源岩沉积特征 |
3.1.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1.4 生排烃史模拟 |
3.2 储盖特征 |
3.2.1 储层特征 |
3.2.2 盖层特征 |
3.2.3 储盖组合特征 |
3.3 圈闭特征 |
第4章 天然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机理 |
4.1 气藏类型及分布 |
4.2 典型气藏解剖及失利构造分析 |
4.2.1 陵水北坡气藏 |
4.2.2 陵水南部斜坡带气藏 |
4.2.3 陵南低凸起LS33-1失利构造 |
4.3 气藏特征对比 |
4.3.1 储层物性差异 |
4.3.2 温压特征差异 |
4.3.3 流体特征差异 |
4.4 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 |
4.4.1 天然气来源 |
4.4.2 流体动力 |
4.4.3 输导体系及运移路径 |
4.4.4 成藏期次 |
4.4.5 成藏模式 |
第5章 天然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
5.1 天然气分布规律 |
5.1.1 层位分布 |
5.1.2 平面分布 |
5.1.3 气藏充满度特征 |
5.2 成藏主控因素 |
5.2.1 储层质量限制天然气分布区域 |
5.2.2 输导体系控制气藏分布位置与规模 |
5.2.3 砂体叠置影响天然气聚集程度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分析和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
2.1 琼东南盆地 |
2.1.1 地质概况 |
2.1.2 区域构造特征差异 |
2.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三章 裂谷盆地的演化和模拟方法 |
3.1 裂谷盆地的演化 |
3.2 模拟方法 |
3.2.1 物理模拟 |
3.2.2 数值模拟 |
第四章 实验设计及结果 |
4.1 基底性质对断裂构造影响的物理模拟 |
4.1.1 实验依据 |
4.1.2 实验设计 |
4.1.3 实验过程和结果 |
4.1.4 讨论 |
4.2 先存断裂对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影响物理模拟 |
4.2.1 实验依据 |
4.2.2 物理模拟实验设计 |
4.2.3 实验过程和结果 |
4.2.4 数值模拟实验设计 |
4.2.5 数值模拟结果 |
4.2.6 讨论 |
4.3 走滑断层对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影响物理模拟 |
4.3.1 实验依据 |
4.3.2 实验设计 |
4.3.3 实验过程和结果 |
4.3.4 讨论 |
主要认识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拟发表)文章 |
(7)中国海域煤层生气作用及其对煤系气成藏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2 近海油气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及其演化 |
2.2 新生代盆地及其沉积充填 |
2.3 大地热流与地温场演化 |
2.4 油气资源分布与勘探发现 |
2.5 小结 |
3 海域新生代典型盆地聚煤作用 |
3.1 新生代煤系沉积序列 |
3.2 新生代煤系煤层与煤质 |
3.3 新生代聚煤作用时空迁移 |
3.4 聚煤作用的地质控制 |
3.5 小结 |
4 海域新生代煤系生烃作用 |
4.1 煤系烃源岩生烃能力 |
4.2 煤岩生烃热模拟及生烃模式 |
4.3 煤系埋藏-受热-成熟演化史 |
4.4 海域煤系生烃演化 |
4.5 小结 |
5 海域新生代煤层储集能力 |
5.1 等温吸附实验 |
5.2 海域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 |
5.3 海域煤层含气量预测 |
5.4 煤层排烃量及其区域分布 |
5.5 小结 |
6 崖城地区崖城组煤系气复合成藏作用 |
6.1 崖城地区构造及其演化 |
6.2 煤系气储集层发育与组合特征 |
6.3 煤系气复合成藏及控制因素 |
6.4 煤系气开发优势与勘探思路 |
6.5 小结 |
7 结论及创新性成果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一、泥底辟/泥火山概念及其特征 |
二、泥底辟/泥火山地质学研究 |
三、泥底辟/泥火山地球化学研究 |
四、泥底辟/泥火山地球物理学研究 |
五、泥底辟/泥火山成因类型判识划分研究 |
六、泥底辟/泥火山与伴生油气运聚成藏关系研究 |
七、前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四、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油气地质特征 |
第一节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
一、幕式构造演化与多幕构造活动 |
二、“断-坳”双层结构特征 |
三、第三系巨厚沉积物具高温超压特点 |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展布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
一、莺歌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
二、琼东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
三、珠江口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
四、台西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
第三章 全球及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
第一节 全球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展布特征 |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分布特点 |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及泥火山分布特征 |
四、台西南盆地泥火山/泥底辟分布 |
第四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
第一节 泥火山地质地貌特征 |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地球物理特征 |
第三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发育演化特征 |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发育演化特征 |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及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
四、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
第五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动力演化机制及成因 |
第一节 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条件与机制 |
第二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机制 |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形成机制 |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形成机制 |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及气烟囱形成机制 |
四、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机制 |
第六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一、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
二、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三、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一、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三、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一、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
二、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三、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一、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
二、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三、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
第七章 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运聚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 |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
一、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
二、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
三、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
一、疑似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特征 |
二、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
三、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
一、疑似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
二、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
三、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
一、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
二、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
三、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
第八章 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成因成藏机制及动力学模式 |
第一节 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运聚成藏关系 |
一、泥底辟活动区典型油气藏解剖 |
二、泥底辟/泥火山与油气运聚成藏关系 |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关系 |
一、珠江口盆地泥底辟/气烟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
三、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
第九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 |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中深层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深水泥底辟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泥底辟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琼东南盆地有利油气聚集带及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背景 |
2油气勘探概况 |
3盆地有利油气聚集带 |
3.1环崖南凹陷有利油气聚集带 |
3.1.1烃源岩特征 |
3.1.2圈闭及储盖组合特征 |
3.1.3油气运移输导条件 |
3.1.4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3.2宝岛凹陷北坡有利油气聚集带 |
3.2.1烃源岩特征 |
3.2.2圈闭及储盖组合特征 |
3.2.3油气运移输导条件 |
3.2.4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3.3号断裂带有利油气聚集带 |
3.3.1烃源岩特征 |
3.3.2圈闭及储盖组合特征 |
3.3.3油气运移输导条件 |
3.3.4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3.4南部隆起带(低凸起区)有利油气聚集带 |
3.4.1烃源岩特征 |
3.4.2圈闭及储盖组合特征 |
3.4.3油气运移输导条件 |
3.4.4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4有利油气聚集带成藏主控因素 |
4.1.1环崖南凹陷 |
4.1.2宝岛凹陷北坡 |
4.1.3 2号断裂带 |
4.1.4南部隆起带(低凸起区) |
5盆地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
6结论 |
(10)“源热共控”琼东南盆地的天然气勘探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崖城组烃源岩发育特征 |
1.1沉积环境 |
1.2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2琼东南盆地热特征 |
2.1现今地温场与热流值特征 |
2.2热对烃源岩成熟度的影响 |
3 “源热共控”———琼东南盆地各凹陷勘探潜力 |
3.1已发现油气情况 |
3.2各凹陷勘探潜力分析 |
4结论 |
四、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崖13-1构造与崖21-1构造成藏条件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海相断陷盆地输导体系分类及组合模式特征:以琼东南盆地古近系陵水组为例[J]. 陈欢庆,朱筱敏,张功成,张亚雄,张琴,刘长利. 地学前缘, 2021(01)
- [2]琼东南盆地中北部含煤层系沉积演化与烃源岩发育沉积模式研究[D]. 尹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煤系烃源岩发育、分布与生烃特征[D]. 董国旗.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崖城组三角洲沉积体系陆源有机质分布模拟[D]. 屈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天然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D]. 唐文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分析和模拟[D]. 张佳星. 南京大学, 2018(01)
- [7]中国海域煤层生气作用及其对煤系气成藏的贡献[D]. 陈术源.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8]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D]. 张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6(08)
- [9]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琼东南盆地有利油气聚集带及勘探方向[J]. 胡杨,张伟,张景茹,龚晓峰,李晓唐,刘志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5(04)
- [10]“源热共控”琼东南盆地的天然气勘探潜力[J]. 张功成,张义娜,沈怀磊,何玉平. 天然气工业,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