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英语专业硕士生句子改写的策略及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红苗[1](2021)在《来华学历留学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来华学历留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多,其学习需求也变得更为多元化。研究和现实情况表明来华学历留学生面临着用汉语学习专业课和撰写学术论文的现实需求,但学生的汉语水平、现阶段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面向来华学历留学生进行学术汉语的写作需求研究是必要的。而目前比较缺乏直接面向学生的学术汉语写作技能需求的调查,因此本研究展开了面向来华学历留学生的学术汉语写作需求调查。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本研究围绕能够顺利完成专业学习这一目标,旨在调查和分析来华学历留学生对学术汉语写作技能项目重要程度和困难程度的认知,以及学术汉语写作技能的学习优选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借鉴和改编了TOEFL2000框架下的学术英语技能需求调查量表,结合汉语特点设计了学术汉语写作技能需求调查量表,基于需求分析的欠缺分析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和基于方差最大化的客观权重赋值法,从学术汉语写作技能重要程度和困难程度两个角度,对来自全国27所高校的252名中文授课来华学历留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调查,根据学生的专业、汉语水平、学习阶段,抽取30个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访谈内容进行了讨论。本研究发现,来华学历留学生认为本研究所调查的各项学术汉语写作技能对于他们的专业学习均十分重要,不因其学科门类、国别、汉语水平和学习阶段而改变。其次,目前来华学历留学生掌握学术汉语写作技能的困难程度处于中高水平,并对影响困难程度的因素进行了统计检验。再次,本研究结合了重要程度和困难程度的调查结果,计算了学术汉语写作的学习优选值,针对留学本科生和留学研究生区分了学术汉语写作学习优选的一类目标与二类目标,讨论了两类目标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最后,本研究从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教学资源开发、师资培养、测试评估、课外指导和留学生管理六个视角提出了教学启示。
王淼[2](2021)在《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有一项明确提到: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英语写作是高中生对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具体表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大力推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向教育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类作文评价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虽然此类平台更加适合写作教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平台互动性弱、信息传达缺乏即时性等。由此可知,如何借助作文评价系统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的自身特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具有现实意义。虚拟学习社区以虚拟性、学习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交流渠道、增强教学互动等。因此,本研究利用知到教学平台和敏捷方舟易写作搭建集翻转课堂教学管理与英语写作教学于一体的虚拟学习社区,设计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16周的教学研究,以探索该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本研究在哈尔滨市某高中进行,选择高二学年的两个班级学生共计97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情况如何?第二,如何在虚拟学习社区环境下进行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第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及兴趣?本研究使用访谈法对第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讨;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目前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设计了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SPSS24.0软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四次写作成绩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后,再次对实验班写作成绩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后测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所得到的研究结论进行补充分析和讨论,旨在了解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写作成绩及兴趣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写作教学的交互性,其中投票、抢答、作文互评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其次,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数据反馈为教师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学情分析,促进个性化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通对被试四次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并结合研究后测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被试的英语写作成绩及兴趣。本研究通过对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为现阶段“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性和参考价值。然而,本研究也存在周期短、样本容量少等不足之处,仍需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完善与优化。
李季[3](2021)在《中学古诗文阅读策略及指导研究》文中指出阅读策略对古诗文教学至关重要。它既关系到古诗文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实效性,又涉及到古诗文教育价值充分开掘与利用。但是,当前语文课程知识未能提供适切、足够的阅读策略知识供师生使用,致使古诗文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又收效甚微。因此,古诗文阅读策略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阅读策略如何研制?阅读策略体系如何构建?构建的阅读策略体系能否适用于教学?这一系列问题又聚焦在“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构建”这一源头上。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文章学、古今中外文艺理论等相关知识,构建适合于中学古诗文阅读的策略体系。首先,运用文献分析,对古诗文阅读、阅读教学、阅读策略教学相关的心理学、阅读学、文章学、文艺理论等领域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其次,采用理论思辨和文本分析展开对构建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理论研究。运用理论思辨主要辨析阅读策略中阅读取向、进阶与文本层次、交叠等问题,并透析阅读策略内部、阅读方法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而利用文本分析法主要对古诗文文本进行研读,以从古诗文文本类型特征中化取阅读策略的陈述性知识。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两种方法构建中学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第三,运用行动研究,将制定的阅读策略付诸课堂教学,以呈现阅读策略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基于上述问题及其研究设计,并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认为:一是不同理论视域下阅读策略所体现的特质可以为认识、制定古诗文阅读策略提供理论导向。这具体表现为:心理学中阅读策略关注信息加工与管理,阅读学中阅读策略体现为行为调控与层级运筹,文章学中阅读策略注重阅读取向与方法择选,而文艺理论中阅读策略则表现为阅读路径与要津,这也明示古诗文阅读策略具有文本处理、路径取向、层级运筹等特性;二是依据“文本属性”与“阅读取向”的交会可以构建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这就是代表文本四维——“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横轴与代表阅读取向四级——“认读、解读、赏读、鉴读”——的纵轴交会而形成的古诗文阅读策略,即“四维四级”阅读策略。策略之间具有相互支撑、叠加、映射的关联,但又相对独立,各自均有明确的阅读取向和内容所指;三是所建构的阅读策略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针对中学阅读教学,对策略体系中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策略进行教学转化,并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成不同类型的策略教学模式,而后将其付诸课堂。通过行动研究发现,所制定的古诗文阅读策略,不仅可以用于教学,而且通过策略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本研究开发的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不仅弥补了语文课程中阅读策略知识的不足,更打开了基础教育阶段文体阅读策略研究的一扇门窗。当然,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改良与充实。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国外阅读策略的话语言说方式和体系建构思路,以对中国特有的零散性、体验性、综合性、整体性的阅读策略进行梳理、归纳与提炼,并将其建构成立足本土而又对外开放的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紧随其后,阅读策略及其教学的目标地位、评价体系也需配套研究,以避免阅读策略教学方向的迷失与实施的悬空。可见,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完美建构是需要理论研究、策略制定与教学实践之间进行循环往复地互动、互构与互通的。
赵炜[4](2020)在《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英语应用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而高校英语课程在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对于大学生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化人才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校英语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及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高校英语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大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既满足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业需要,又关切大学生的未来发展。由此,高校英语课程的导向是实际运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语域)的基础之上。学术英语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科内容的语言教学。这种学科知识学习与语言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科知识增长,最终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提高高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然而,我国高校学术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缺乏真正的实证研究,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实践探索。因此,学术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有效性是本研究探讨的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借鉴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语言课程教学理论,解析了我国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尤其对医学类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课堂观察,进而从反映和影响本科生的学术需求分析、学术英语能力发展以及学术英语课堂教学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如何构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英语课程中为本科生提供发展研究专业机会知识的可能性,探讨鼓励发展研究相关属性的潜在方法,以及如何在课程中教授和评估学术研究技能的一些建议。面对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普遍性的同时,着力探究重视英语教学中特殊性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和论文的主要结构;第二章为本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英语教学概念术语进行了界定,并就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学术英语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做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且对已有研究的侧重点以及与本研究的关系进行了评述;第三章运用理论图式剖析了课程设计、课程地图要素,并从社会建构主义、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和语言课程设计模型等理论框架进一步阐释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原则;第四章主要对本研究的设计进行了说明和分析;第五章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要素分析和课程设计案例解析;第六章描述并分析了医学类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情况;第七章为本研究的结论及其启示。考虑到本研究问题涉及的范围,以及课程设计这一研究变量的属性和特点,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分析的个案研究方法。在分析课程文本与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研究,设计课堂观察维度,从微观角度剖析了高校学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真实事件,通过接近、体验和理解研究对象并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本研究确定了面向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术期刊论文阅读”为课程实例,运用教育理论、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地图和课程设计情境模式以及语言课程设计相关理论对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加以分析。参考典型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基本结构、医学学术英语标准,讨论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原则,结合具体案例加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对学术英语阅读课程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均较高,对专业交流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学术论文阅读的策略和学术领域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有助于本科生更好地进入学术研究准备和赋权领域。本文通过分析学术英语课堂和教学实例,探讨了学术英语课程的评价标准与具体实施过程,同时结合课堂教学这一自然环境中的特定情境,讨论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课堂教学,并对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和模式建构提出一些建议。在阐述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将研究视域扩展到了外语课堂环境(情境)下的医学学术英语阅读研究。针对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基于高校本科生外语学习课堂教学环境,提出了构建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环境的构想。本文从微观角度剖析了我国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与教学中的真实事件,探讨了问题视角下的自然状态分析方法在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细致的质化和量化分析,并在附录部分对原始研究数据逐一示例呈现。因此,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拓展。同时,尝试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剖析我国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采用语篇文本分析、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民族志和现象学等研究方法和方法论,解构研究设计中提出的“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巩固”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本研究在分析研究主题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学术英语以及学术英语课程的概念,完善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理论,通过相关实证研究从课程、教学、评估与评价等不同层面,剖析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问题和现状。但是,本研究在样本的多样性和数量的规模性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拓展,对国内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对比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此外,本文试图将实践问题纳入广泛的理论视角,这与课堂实践者参与课程理论构建过程的倡导基本一致。然而,提出的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模式和原则仍然是一种尝试。进一步探讨问题视角下的自然状态分析在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发展和学术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及其研究的良性发展。我国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多维度的任务。对于本文讨论的每一项原则,也是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关于这些主题的任何环节都会影响整个过程,本文试图涵盖过程中的突出要素,包含在与本研究内容关系紧密的课程、教学及其评估和评价等方面。同时,对课程设计中的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材料、课程评估和评价等围绕本研究的一系列研究内容及其发现做出总结,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并建议进一步扩大研究层面,提升研究层次,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质量,最终促进本科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发展。
周启坤[5](2020)在《上海市研究型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阅读投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术阅读是研究生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与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对学生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生的学术阅读投入水平既是提升研究生学业成就和科研能力的先决条件,亦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过程性指标。目前,既有研究大多是关于本科生阅读情况的分析,涉及研究生阅读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研究生阅读的实证研究。为更好地探究硕士研究生学术阅读活动,本研究将硕士生的学术阅读过程与阅读结果纳入分析范围,并重点聚焦于阅读过程,探索硕士生学术阅读投入和收获的现状及内外部因素对硕士生阅读投入的影响。本研究以上海市四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实证调查,回答了以下主要问题:上海地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术阅读投入现状如何?不同群体(年级、专业、性别等)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术阅读投入水平上有何差异?个体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分别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阅读投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中,哪类影响作用更大?学术阅读投入对硕士生阅读收获的影响作用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上海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整体学术阅读投入处于中等水平,阅读投入结构失衡,其中,阅读认知投入水平最高,行为投入水平最低。第二,硕士生的学术阅读投入受到多层因素的影响:在背景因素中,专业满意度和读研动机对硕士生的学术阅读投入有显着影响;在个体内在特征因素中,个体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认为阅读很重要的阅读观对硕士生学术阅读投入及其各维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阅读环境因素中,教师的阅读指导对硕士生学术阅读投入及其各维度有显着的积极影响。第三,阅读情感投入和阅读认知投入对硕士生的学术阅读收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情感投入的影响力更高。第四,学术阅读投入既直接影响硕士生的学术阅读收获,同时也是个体阅读能力影响硕士生学术阅读收获的重要中介。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学生个体应强化专业认同感,并主动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元认知策略等高阶认知思维;导师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阅读指导;院系要提升文献阅读课程教学的质量,并尽可能地创办小规模的文献研讨沙龙或论坛;学校应保障阅读活动常态化,并进一步优化图书馆服务以及开发在线阅读指导系统。
刘晶[6](2019)在《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然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师。所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目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师队伍的素质,并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要求。“教师身份”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提升高校教师身份认同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关键。基于本研究的研究主题,研究者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校英语教师的跨学科知识有待加强、信息素养有待提高;高校英语教师面临教育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高校英语教师的工资待遇满意度较低;英语学科的地位在下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明显、对科研缺乏积极的态度等等。基于这种研究现状,本研究对三名不同类型的高校一线英语教师深入地开展叙事探究,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尝试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2)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促进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高校英语一线教师在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等领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机遇和出路,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启示。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和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身份理论,对主要来自半结构式访谈和反思日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存在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其中,共同特征体现在:(1)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过程都符合Steffy和Wolfe区分的教师成长阶段,新任教师——学徒教师——专业教师——专家教师,尽管阶段略有不同,但大致轨迹一致。2)他们都经历了从教学实践者向教师研究者的身份转变,而教师学习对这种转变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不同特征体现为:受各自学校文化环境、教授课程性质、专业成长经历的影响,他们的专业身份发展体现出的独特性。(2)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体现了三种发展类型:1)“多重身份冲突”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前期研究对象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如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对其教师专业身份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以及后期研究对象拥有教学实践者、教师研究者、梯队负责人、母亲等多重身份之间产生冲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专业身份的发展。2)“身份危机”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在新入职时期,研究对象对英语教学的热爱和投入建构了积极的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随着学校改革政策给研究对象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导致其逐渐丧失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但是,研究对象能够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继续进行专业学习,如国内访学、考博等方式来积极构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3)“身份重构”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研究对象通过不断地专业学习,如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获得了高校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当专业发展遇到瓶颈时,研究对象能够及时寻找专业发展的新出路,对原来的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进行解构,并重新构建新的教师专业身份,即转型为对外汉语教师。(3)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因素分为两类:1)个人因素,体现为:教师反思、教师情感、教师能动性、教师学习、教师知识和教学实践等;2)社会文化因素体现为:学校改革政策、学校文化、教师收入和家庭因素以及关键事件、导师影响等等。(4)受到学校改革政策的影响,研究对象的理想身份基本等同于他们的应当身份,这表明满足学校改革政策的期待变成了教师理想的职业生涯状态,这往往导致教师失去了身份协商的自由。最后,研究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建构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提供建议和启示。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视角下Davies和Harre的身份定位理论、Wenger的身份形成理论,以及心理学视角下的Markus的可能自我理论、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及特征、专业身份发展的类型和对教师专业身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建构了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丰富了高校英语教师身份研究的理论视角和研究主题。同时,本研究可为我国教育部门制定教师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引起学界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关注;促进高校英语教师对专业身份认同的认识,促使他们反思教学、科研,合理规划自身的专业发展。本研究对高校反思和引导各自的教育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刘艾盈[7](2019)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阅读中词汇推理策略及附带习得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英语语言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阅读理解能力包括词汇知识、语法知识、阅读策略等要素。笔者通过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英语阅读策略偏重整体宏观的研究,缺少微观具体分析;对词汇推理策略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然没有回答所有相关问题,针对不同语篇中词汇推理策略的使用情况仍可以进一步探索。在学术语篇阅读中存在词汇量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蔡基刚,2010),但国内尚未有研究将词汇推理策略置于学术英语阅读中进行研究。学习者在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使用活动或学习活动时,其注意力并非在词汇上,但也会增加词汇知识,词汇附带习得是一种注意力聚焦于其他活动时附带发生的词汇认知活动,词汇学习在这里不是目的,而是完成活动的一个手段(Huckin&Coady,1999)。词汇推理策略的使用是否伴随着词汇附带习得,词汇推理策略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如何,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混合式研究方法结合时代发展新需求,针对中国语境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语篇阅读中词汇推理策略(一项具体的阅读策略)及附带习得效果进行研究,试图探索回答上述问题。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区别于国内外已有研究(姜向东等,2009;胡萍萍、陈坚林,2014;胡萍萍,2015;赵龙武,2012;范琳,2013;Marcell&Nassaji,2012;2014)。本研究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即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现有的策略框架进行整体调查,并基于研究发现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相互印证,尽力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全面。研究贯穿词汇推理策略的整个过程,包括使用前的意识,使用时的情况和使用后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本研究以148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为受试,研究分为两个阶段,探究受试在学术英语阅读中词汇推理策略的使用意识和使用情况及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涵盖策略使用意识与策略的使用情况,策略内部各维度与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相关关系,针对不同情境下(原始语境与迁移语境)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进行探索分析,总结策略使用的特点和规律,希望可以为目前学术英语阅读的教与学提供参考。通过SPSS22.0和NVivo11 pro对数据和访谈内容分析,主要有以下发现:在学术英语阅读中,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有词汇推理策略的使用意识,会使用多项词汇推理策略,其中监控策略使用率最高,然后是聚焦形式策略,聚焦意义策略,评价策略使用率最低;词汇推理策略使用与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有关联,呈现正相关关系,多元回归方程为:词汇附带习得效果=0.532×聚焦意义策略+0.260×监控策略+0.143×聚焦形式策略+0.011×评价策略。推理策略使用后词汇附带习得效果一般,得分多集中3分,且原始语境比迁移语境习得效果稍好一些。研究建议:在教学中,应扩大记忆广度,增加词汇产出能力,提高策略使用效果;在学习中,对词汇知识进行联合存储构建心理图式,关注推理过程中的策略评价,注重词汇的形义结合。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本研究有以下不足:1)本研究的样本还不够广泛,仅选取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中教育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调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足够的代表性,满足研究需求,但还不足以完全体现出我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阅读中词汇推理策略的使用意识、使用情况和附带习得效果。2)本研究目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虽然对词汇习得效果进行追踪测试,探讨了阅读过程中的词汇知识的附带习得情况,研究了词汇知识的发展变化,但未能具体而全面了解其认知加工过程和特征。在一定意义上说,本研究是一项探索性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对调查学术英语阅读中词汇推理策略使用意识和使用情况,并进行后续的跟踪研究,探索策略使用后词汇附带习得效果,希望更多研究者关注这一动态过程,进行深入探索。
徐秋丽[8](2019)在《课文改写训练与写作能力培养 ——以昆明某城郊中学英语教学为例》文中认为作为输出性技能,写作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比较直观可信的体现。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提升却十分缓慢,学习投入与学业收获不成正比,导致学生将主要精力转投到阅读和听力等输入性技能上面。教学过程中师生重阅读轻写作,英语课本使用不平衡、不充分,结果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均无法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中学生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课外时间也全部用于作业,缺乏生活阅历,对社会事物和现象缺少认知。由于受到语言和内容双重限制,学生作文普遍表现为词汇贫乏、语法错误、内容空洞、语义混乱,甚至连合格的语句都很难找到。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生活阅历不足和社会认知欠缺的弊端,笔者在自己任教的昆明某城郊民族中学开展“课文改写训练与写作能力培养”教改实验,将写作要求与课本内容深度融合,以便帮助学生在英语写作道路上走得轻松一些。本实验基于“读后续写”的方法,将中学课本和英语写作有机结合,写作所需素材来自学生所学课文。具体操作步骤就是基本教学内容完成以后,教师要求学生对课文所涉及人物、主题等进行扩写、续写、改写等训练,明确要求学生复用课文中所学的词汇、短语、句型等语言素材,变更主题、事件、人物等语义内容。在为期二十周的教学实验中,笔者将来自两个年级共计233名高中学生随机分为高一、高二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基于课文内容的改写训练”和传统写作训练模式。受试者采用两个年级是因为笔者希望测试出是高写作能力学生还是低写作能力学生采用该方法后更为有效。实验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成长记录袋法”,并要求参与教改试验的老师相互听课、交叉阅卷以确保测试信度。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作文分数在采用“基于课文内容的改写训练”以后发生显着差异,而且越早使用效果越佳。这种教学途径既能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又能巩固夯实课文内容,值得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实验、观察、改进、提升。
景婧[9](2018)在《中国背景下二语词汇附带习得过程中显性及隐性词汇认知过程探析》文中提出词汇是语言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习得的相关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近年来,国内的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对于词汇习得研究的热情居高不下。这种高涨的研究热情,从近三十年间,词汇习得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上可见一斑。词汇习得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学习者所掌握的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词汇并非是通过刻意学习的方式获得的。换言之,在二语学习者所掌握的词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附带习得的方式获得的。“附带词汇习得假说”(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Hypothesis)的概念,最早是由Nagy于1985年提出的。在附带词汇习得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学习者执行某一任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会针对某种特定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但是,学习者并不会事先得知,研究人员随后将根据他们对该类信息的回忆进行专门测试(Laufer&Hulstijn,2001)。近年来,大量有关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接踵而至。然而,在附带词汇习得的相关研究中,绝大部分的研究是针对显性认知过程进行的深入探析,对隐性认知过程的使用情况及效果检验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为此,本研究以隐性、显性二分法作为分类依据;以“注意假设”、“信息深层加工假设”和“投入量假设”为理论基础;在整合前人研究对词汇学习策略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本研究对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模型。本研究旨在对中国高水平二语学习者在附带词汇习得过程中,使用不同词汇加工策略的频次、习得效果,以及显性与隐性词汇加工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索。为了迎合这一目标,本研究拟提出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高水平中国二语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使用的生词处理策略有哪些?这些策略使用的频率是怎么样的?(2)高水平中国二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词汇加工策略的具体习得效果分别是怎么样的?(3)就词汇学习效果而言,隐性词汇认知加工过程和显性词汇认知加工过程的区别是怎么样的?(4)隐性认知加工在扩展词汇量方面有怎样的影响?从多大程度上可以认定隐性词汇学习策略是一种成功的词汇学习方法?附带词汇习得研究虽然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但是采用定性与定量元素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进行研究的尚属少数。然而,混合研究范式具备其他单一研究范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为此,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范式,通过生词抽取测试、有声思维汇报、词汇保留测试三种研究工具进行数据采集。为了进一步控制变量差异,降低对本研究结果造成的不良影响。研究人员通过语料库工具,对生词抽取测试的文本材料进行了筛选。本研究共邀请30名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进行研究。他们作为中国背景下的二语学习者,是国内学习者词汇习得现状的缩影,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在本研究的具体实验过程中,首先,受试对象通过阅读两篇测试文本,完成对生词的抽取。随后,研究人员邀请受试对象进行了有声思维汇报,以此记录受试对象在阅读过程中,具体处理每个生词所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最后,研究人员对受试对象实施生词保留测试。本研究根据不同词汇学习策略所产生的具体学习效果,对各种词汇学习策略的具体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讨论。为了深入探讨不同词汇加工策略与词汇习得效果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R软件,以“词汇加工策略”和“生词习得效果”为固定效应,以“受试对象”和“生词”为随机效应,进行了广义逻辑线性混合模型的分析。基于对上述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本研究探讨了学习者是如何将临时性词条转变为心理词汇的这一认知加工过程。本研究的结论阐释了学习者在附带词汇习得过程中,使用不同词汇学习策略(即,词汇认知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证实了隐性认知加工过程的具体效果;为不同加工层次进行深加工后所产生的具体词汇习得效果提供了相应的证据;构建了影响词汇附带习得因素的多层模型。本研究在理论方面,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相应理论进行了印证、补充和创新;在实践方面,本研究的发现将为二语词汇教学提供相应的建议,以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效率,促进二语词汇教学的发展。
白玲[10](2017)在《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提出的翻译能力模式建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的,对基于能力的翻译测试实证研究比较少见。现有的翻译能力研究方向主要从外语翻译到母语,且多适用于源语和目的语语法差异较小的语对,因而并不完全适用于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在翻译测试研究领域更未引起重视。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汉英翻译能力的构成成分是什么?这些单项成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2)如何设计与开发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3)本研究所开发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和效度如何?基于国内外有关翻译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侧重翻译教学中可测试的核心翻译能力,提出汉英翻译能力模式,将汉英翻译能力分解为双语能力、翻译策略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语言外能力、工具使用与研究能力及译者生理心理主体因素等子能力。这些子能力互为补充,整合作用于整个翻译过程。根据此汉英翻译能力模式和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本研究基于翻译课堂教学实践,将翻译测试与诊断测试相结合,运用诊断测试、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法,设计出一套实验用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题目,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并对该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加以检验。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汉英翻译能力模式是合理的。从语段的角度设计汉英翻译诊断测试是有优势的。语段翻译不仅长度适宜,还能提供一定的语境,切合翻译教学的需要,在翻译测试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研究能有效诊断出受试者汉英翻译能力中的弱项。测试材料题材、体裁适宜;难度、长度适中;内容符合翻译专业笔译课程;试卷信度、效度均达到标准;测试报告能够呈现受试汉英翻译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依据诊断报告,结合细致的评分量表,受试者可以自主判断检查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翻译练习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本研究的设计理念以及对翻译测试评分方法与评分标准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可对今后的翻译测试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助于翻译测试的公平、科学与规范,推进翻译测试领域的深入发展。此外,本研究对国家教育部正在研制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的翻译专业硕士学生的笔译能力描述语和能力定级有借鉴价值。
二、非英语专业硕士生句子改写的策略及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英语专业硕士生句子改写的策略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来华学历留学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学术汉语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学术英语写作需求研究 |
1.2.3 学术汉语写作需求研究 |
1.2.4 前人研究述评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和调查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需求和需求分析 |
2.1.2 欠缺分析模式 |
2.1.3 理论启示 |
2.2 调查设计与实施 |
2.2.1 调查工具 |
2.2.2 调查实施 |
2.2.3 调查对象 |
2.2.4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
3 来华留学本科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调查结果 |
3.1 来华留学本科生学术汉语写作重要程度调查结果 |
3.1.1 重要程度调查结果总体统计描述 |
3.1.2 重要程度与个体因素的关系 |
3.2 来华留学本科生学术汉语写作困难程度调查结果 |
3.2.1 困难程度调查结果总体统计描述 |
3.2.2 困难程度与个体因素的关系 |
3.3 来华留学本科生学术汉语写作学习优选 |
4 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调查结果 |
4.1 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术汉语写作重要程度调查结果 |
4.1.1 重要程度调查结果总体统计描述 |
4.1.2 重要程度与个体因素的关系 |
4.2 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术汉语写作困难程度调查结果 |
4.2.1 困难程度调查结果总体统计描述 |
4.2.2 困难程度与个体因素的关系 |
4.3 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术汉语写作学习优选 |
5 调查结果讨论和教学启示 |
5.1 来华学历留学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研究调查结果讨论 |
5.1.1 来华留学本科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调查结果讨论 |
5.1.2 来华留学研究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调查结果讨论 |
5.2 教学启示 |
5.2.1 课程设置 |
5.2.2 课程教学 |
5.2.3 师资培养 |
5.2.4 教学资源开发 |
5.2.5 测试评估 |
5.2.6 课外指导和留学生管理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来华学历留学生(中文授课)学术汉语写作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 B 来华学历留学生(中文授课)学术汉语写作需求采访提纲 |
附录 C 来华学历留学生(中文授课)访谈信息表 |
致谢 |
(2)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大力支持翻转课堂教学 |
(二)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为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三)翻转课堂教学对教育技术的要求与现实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翻转课堂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
(三)国外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 |
(四)国内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 |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 |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平台发展 |
(三)国外虚拟学习社区的文献综述 |
(四)国内虚拟学习社区的文献综述 |
三、英语写作教学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英语写作教学的文献综述 |
(二)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文献综述 |
四、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
(一)国外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
(二)国内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
(三)国内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
(二)建构主义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
(三)建构主义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
二、合作学习理论 |
(一)合作学习理论概述 |
(二)合作学习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
(三)合作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
三、深度学习理论 |
(一)深度学习理论概述 |
(二)深度学习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
(三)深度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
四、三种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一)高中英语写作测试卷 |
(二)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
(四)访谈提纲 |
(五)知到教学平台 |
(六)敏捷方舟易写作平台 |
(七)数据分析软件SPSS24.0 |
四、研究过程 |
(一)研究准备阶段 |
(二)研究前测阶段 |
(三)研究阶段 |
(四)研究后测阶段 |
五、课堂教学设计 |
(一)学情分析 |
(二)确定教学目标 |
(三)确定课程内容 |
六、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
(一)课前阶段 |
(二)课中阶段 |
(三)课后阶段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一、研究数据分析 |
(一)研究样本的情况分析 |
(二)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
(三)研究后测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 |
(二)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成绩及兴趣的影响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一)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
(二)基于虚拟学习社区进行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成绩 |
(四)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研究反思与启示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启示 |
三、研究的局限 |
四、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四次英语写作测试试题 |
附录二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
附录三 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四 访谈提纲及转写记录 |
附录五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测试成绩汇总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学古诗文阅读策略及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一)古诗文在语文素养培育中的独特价值亟待充分彰显 |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开发可以弥补语文课程中策略性知识的不足 |
(三)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程序性、策略性知识的传授 |
(四)阅读策略及其教学的研究是与国际阅读素养培育对接的必由之路 |
(五)与个人从业经历和学术背景相关 |
二、研究内容 |
(一)基于已有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明确古诗文阅读策略的内涵与策略体系建构的价值 |
(二)根据文本属性和阅读取向,建构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 |
(三)基于中外阅读策略教学理论,实施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转化与指导 |
三、研究目的 |
(一)构建古诗文阅读策略理论框架,制定本土化阅读策略 |
(二)建构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 |
(三)为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提供指导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阅读 |
(二)阅读策略 |
(三)古诗文 |
(四)古诗文阅读策略 |
(五)古诗文阅读策略的指导 |
二、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案例研究法 |
(三)行动研究法 |
(四)文本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关于阅读策略的研究 |
(一)阅读策略研究概貌 |
(二)阅读策略的理论研究 |
(三)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 |
二、国外阅读策略相关研究 |
(一)阅读策略阶段性、层次性的研究 |
(二)阅读策略应用的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反思与讨论 |
第一章 阅读策略的多维透视 |
第一节 心理学视域中的阅读策略:信息加工与管理 |
一、阅读理解模式:概念与材料相互驱动 |
二、图式认知模式:组织信息的主动过程 |
三、PISA测试中阅读策略:文本处理与任务管理 |
第二节 阅读学视域中的阅读策略:行为调控与层级运筹 |
一、注重阅读行为,具有明显层级性 |
二、凸显阅读主体作用,强调对阅读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
第三节 文章学视域中的阅读策略:取向、内容与方式的择选 |
一、文章阅读的特点决定阅读取向 |
二、文章学中阅读策略:内容的择选 |
三、文章学中阅读策略:方式的选取 |
第四节 中西文艺理论中的阅读策略:路径与要津 |
一、中国传统文论中的鉴赏路径:披文入情与玩味自得 |
二、国外文艺理论中的阅读要津:三“R”模式与“肌质”特性 |
第二章 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建构的现实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古诗文阅读、阅读策略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
一、古诗文阅读教学:“怎么教学生学会”的缺位 |
二、部编本语文教材阅读策略设计:文本的普适性与行为的共同性 |
三、阅读策略教学的研究:“怎么读”抽空了“读什么” |
四、古诗文阅读及阅读策略教学的讨论和结论 |
第二节 古诗文阅读的特征与进入的维度 |
一、古诗文阅读的特征 |
二、古诗文阅读的“四维” |
三、古诗文“四维”阅读的理路 |
第三章 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古诗文认读策略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认读策略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认读策略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认读策略 |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认读策略 |
第二节 古诗文解读策略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解读策略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解读策略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解读策略 |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解读策略 |
第三节 古诗文赏读策略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赏读策略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赏读策略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赏读策略 |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赏读策略 |
第四节 古诗文鉴读策略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鉴读策略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鉴读策略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鉴读策略 |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鉴读策略 |
第五节 古诗文“四维四级”阅读策略的体系 |
一、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生成机理 |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之间内在联系 |
三、“四维四级”阅读策略体系的说明 |
第四章 古诗文阅读策略的指导 |
第一节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理论基础 |
一、阅读策略教学:文本意义的建构 |
二、国外阅读策略教学模式:互惠与互动 |
三、国内阅读策略教学:体验与支架 |
第二节 古诗文认读策略的指导 |
一、诵读识字 |
二、字形识意 |
三、虚词断句 |
第三节 古诗文解读策略的指导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解读策略的指导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解读策略的指导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解读策略的指导 |
第四节 古诗文赏读策略的指导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赏读策略的指导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赏读策略的指导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赏读策略的指导 |
第五节 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
第六节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案例评析 |
一、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运作 |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案例评析 |
第五章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实践与反思 |
第一节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实践 |
一、古诗文阅读前测解析 |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的教学设计 |
三、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实录及解析 |
第二节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反思 |
一、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对教师的启发 |
三、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的思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4)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及术语界定 |
2.2 学术英语教学相关研究 |
2.3 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相关研究 |
2.4 学术研究论文相关研究 |
2.5 国内学术英语相关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课程理论基础 |
3.1.1 课程的定义和层次 |
3.1.2 课程设计模式 |
3.1.2.1 规定性模式 |
3.1.2.2 描述性模式 |
3.2 教育理论基础 |
3.2.1 社会建构主义 |
3.2.2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 |
3.3 教学理论基础 |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2 自我调节学习及其策略 |
3.3.3 基于问题的学习 |
3.3.4 体验式学习 |
3.3.5 翻转学习 |
3.4 语言课程教学理论 |
3.4.1 学术英语教学理论 |
3.4.2 需求分析理论 |
3.4.3 语言课程设计模型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目标 |
4.4 研究思路 |
4.5 研究方法 |
第5章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要素分析 |
5.1 课程背景与情境分析 |
5.2 课程需求设计 |
5.3 课程内容设计 |
5.3.1 学术期刊论文基本结构初识 |
5.3.2 医学学术期刊论文词汇认知 |
5.3.3 课程内容情况分析 |
5.3.4 课程内容设计分析 |
5.4 课程材料设计 |
5.4.1 开发材料 |
5.4.1.1 微课程资源开发 |
5.4.1.2 医学期刊学术论文数据库 |
5.4.2 真实文本与非真实文本 |
5.4.3 材料设计情况分析 |
5.5 课程大纲设计 |
5.5.1 准备和建构阶段分析 |
5.5.2 实施阶段分析 |
5.5.3 评估阶段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与评价 |
6.1 学术英语课堂教学需求分析 |
6.2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 |
6.2.1 教学情境分析 |
6.2.2 课堂学习分析 |
6.2.3 课堂教学分析 |
6.3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评估 |
6.4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
6.5 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环境构建 |
6.5.1 学术英语教学与学习环境分析 |
6.5.2 学术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建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结论 |
7.1.1 课程层面 |
7.1.2 教学层面 |
7.1.3 评估和评价层面 |
7.2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A Time-Efficient Way to Read Academic Articles”微视频字幕转录 |
附录2 “微视频”课程思维导图示例 |
附录3 医学学术论文中常用的各种研究术语、方法和工具 |
附录4 医学学术词汇翻译材料列表 |
附录5 课程报告文本分析材料示例 |
致谢 |
(5)上海市研究型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阅读投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学术阅读投入的本质是深度阅读 |
二、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 |
三、学术阅读投入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 |
四、投入影响因素的理论 |
第二节 研究的整体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假设 |
三、模型框架 |
四、研究工具 |
第三节 问卷试测 |
一、样本分布情况 |
二、信效度检验 |
第四节 问卷正式测试 |
一、样本分布情况 |
二、问卷量表的结构 |
三、信效度检验 |
第三章 学术阅读投入的现状及差异分析 |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学术阅读投入的现状分析 |
一、学术阅读投入整体现状 |
二、学术阅读投入各维度现状 |
第二节 学术阅读投入的差异分析 |
一、阅读投入在性别上的差异 |
二、阅读投入在学位类型上的差异 |
三、阅读投入在跨专业与否上的差异 |
四、阅读投入在年级上的差异 |
五、阅读投入在学科类型上的差异 |
六、阅读投入在入学方式上的差异 |
七、阅读投入在读研动机上的差异 |
八、阅读投入在专业满意与否上的差异 |
九、学术阅读投入高低两组在个体内在特征上的差异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外部因素对硕士生学术阅读投入的影响 |
第一节 个体内在特征与阅读环境的现状 |
一、硕士生阅读能力的基本特征 |
二、硕士生阅读观的基本倾向 |
三、硕士生阅读认识论的基本倾向 |
四、阅读环境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学术阅读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内在因素对阅读投入的影响 |
二、外在因素对阅读投入的影响 |
三、内外在因素对阅读投入的综合影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阅读投入对阅读收获的影响 |
第一节 硕士生学术阅读收获的整体情况 |
第二节 学术阅读投入对阅读收获的影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学生层面 |
二、研究生培养单位层面 |
三、学校层面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反思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一 |
附录三 访谈提纲二 |
附录四 表格 |
附录五 伦理审查说明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后记 |
(6)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1.1 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1.1.2 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
1.1.3 教师身份认同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身份的源起 |
2.3 身份的定义 |
2.4 教师身份的定义 |
2.4.1 教师身份 |
2.4.2 教师专业身份 |
2.5 英语教师身份的定义 |
2.5.1 英语教师身份 |
2.5.2 工作定义 |
2.6 教师身份的国内外研究 |
2.6.1 理论视角 |
2.6.2 研究主题 |
2.6.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2.6.4 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3.2.1 身份定位理论 |
3.2.2 身份的话语建构 |
3.2.3 话语中的身份与实践中的身份 |
3.2.4 Wenger的身份形成理论 |
3.3 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3.3.1 Markus的可能自我理论 |
3.3.2 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 |
3.3.3 实现可能自我的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叙事探究与教师身份 |
4.2.2 叙事探究的定义 |
4.3 研究者的角色 |
4.4 研究对象 |
4.4.1 研究对象选择阶段一 |
4.4.2 研究对象选择阶段二 |
4.5 先导性研究 |
4.5.1 先导性研究的设计 |
4.5.2 先导性研究的实施 |
4.5.3 先导性研究的启示 |
4.6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
4.6.1 数据收集 |
4.6.2 数据分析 |
4.7 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
4.8 研究的伦理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发现 |
5.1 引言 |
5.2 张玲的身份发展叙事 |
5.2.1 童年的身份发展 |
5.2.2 英语学习者的身份发展 |
5.2.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2.4 硕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2.5 博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2.6 国外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2.7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 李敏的身份发展叙事 |
5.3.1 童年的身份发展 |
5.3.2 英语学习者身份发展 |
5.3.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4 国外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5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6 国内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7 访学结束后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 宋兰的身份发展叙事 |
5.4.1 童年的身份发展 |
5.4.2 英语学习者身份发展 |
5.4.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4 硕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5 硕士留校后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6 博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7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引言 |
6.2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 |
6.2.1 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者专业身份的发展过程 |
6.2.2 高校英语教师研究者专业身份的发展过程 |
6.2.3 高校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过程 |
6.2.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特征 |
6.3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类型 |
6.3.1 “多重身份冲突”型 |
6.3.2 “身份危机”型 |
6.3.3 “身份重构”型 |
6.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影响因素 |
6.4.1 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身份发展的个人因素 |
6.4.2 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 |
6.5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模型 |
6.5.1 张玲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
6.5.2 李敏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
6.5.3 宋兰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
6.5.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引言 |
7.2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3 本研究的启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4.1 研究视角 |
7.4.2 研究主题 |
7.5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7.5.1 研究的局限性 |
7.5.2 未来展望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之一 |
附录3 访谈内容节选一 |
附录4 访谈内容节选二 |
附录5 学生反馈资料 |
附录6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调查问卷截图 |
(7)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阅读中词汇推理策略及附带习得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
1.2.1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
1.2.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3 Research Methods |
1.4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
1.5 Summary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Literature Review on English Reading Strategy |
2.1.1 The Definition of English Reading Strategy |
2.1.2 The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Strategy |
2.1.3 Research on English Reading Strategy in China and Abroad |
2.2 Literature Review on Academic English Reading |
2.2.1 The Definition of Academic English Reading |
2.2.2 Research on Academic English Reading in China and Abroad |
2.2.3 Research on Academic English Reading Strategy in China and Abroad |
2.3 Literature Review on Lexical Inferencing Strategy |
2.3.1 The Definition of Lexical Inferencing Strategy |
2.3.2 The Classification of Lexical Inferencing Strategy |
2.3.3 Research on Lexical Inferencing Strategy in China and Abroad |
2.4 Literature Review on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
2.4.1 The Definition of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
2.4.2 Research on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Constructivism Theory |
3.2 Schema Theory |
3.3 Cognitive Load Theory |
3.4 Summary |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 and Process |
4.1 Research Questions |
4.2 Research Subjects |
4.3 Research Methods |
4.3.1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
4.3.2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Method |
4.4 Research Instruments |
4.4.1 Questionnaire |
4.4.2 Vocabulary Knowledge Scale |
4.4.3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utline |
4.5 Research Process |
4.5.1 Preparation for the Research |
4.5.2 Procedure of Research |
4.6 Summary |
Chapter Five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
5.1 Verification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Questionnaire |
5.1.1 Results of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Reliability |
5.1.2 Results of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 Validity |
5.2 Analysis of the coding process of Interview Content |
5.2.1 Analysis of Interview Content Reliability |
5.2.2 Analysis of Interview Content Validity |
5.2.3 Analysis of the Coding Process |
5.3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Awareness and Use Situation in LexicalInferencing Strategy |
5.3.1 Data Analysis of the Awareness and Use Situation in Lexical InferencingStrategy |
5.3.2 Analysis of Interview Content on Awareness and Use Situation in LexicalInferencing Strategy |
5.3.3 Discussion of the Awareness and Use Situation in Lexical InferencingStrategy |
5.4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Efficacy inLexical Inferencing Strategy |
5.4.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Lexical Inferencing Strategy and IncidentalVocabulary Acquisition Efficacy |
5.4.2 Analysis of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Efficacy in LexicalInferencing Strategy |
5.4.3 Analysis of Interview Content on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Efficacy in Lexical Inferencing Strategy |
5.4.4 Discussion of the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Efficacy in LexicalInferencing Strategy |
5.5 Summary |
Chapter Six Research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
6.2.1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
6.2.2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
6.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
6.4 Prospects of the Research |
6.5 Summary |
References |
Appendix |
Lexical Inferencing Strategy Questionnaire |
The Vocabulary Knowledge Scale and Scoring Categories |
Academic Reading Material (Ⅰ) |
Academic Reading Material (Ⅱ) |
Target words |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utline (Ⅰ) |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utline (Ⅱ) |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Content (Ⅰ) |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Content (Ⅱ)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Acknowledgements |
(8)课文改写训练与写作能力培养 ——以昆明某城郊中学英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1.1 Importance of English Writing |
1.1.2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Writing |
1.1.3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xt Book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3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s of Rewriting |
2.2 Definitions of Text-based Rewriting |
2.3 Researches on English Rewriting |
2.3.1 Researches Abroad |
2.3.2 Researches at Home |
2.4 Rewriting Theories |
2.5 Rewriting Motivation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Site |
3.3 Participants |
3.4 Rewriting Materials |
3.5 Research Methods |
3.5.1 Growth Record Bags |
3.5.2 Quesionnaires |
3.5.3 SPSS Analysis |
3.6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
3.6.1 Pre-test |
3.6.2 While-test |
3.6.3 Post-test |
Chapter Four Data Analysis and Results Discussion |
4.1 Qualitative Analysis |
4.1.1 Analysis of Pre-quesionnaire of Grade One |
4.1.2 Analysis of Post-quesionnaire Grade One |
4.1.3 Analysis of Pre-quesionnaire of Grade Two |
4.1.4 Analysis of Post-quesionnaire Grade Two |
4.2 Quantitative of Grade One |
4.2.1 Analysis of Mistakes by EG |
4.2.2 Analysis of Mistakes by CG |
4.2.3 Mistake Comparisions |
4.2.4 Score Comparisions |
4.3 Qualitive of Grade One |
4.3.1 Analysis of Mistakes by EG |
4.3.2 Analysis of Mistakes by CG |
4.3.3 Mistake Comparisions |
4.3.4 Score Comparisions |
4.4 Discussions and Results |
4.4.1 Discussions of Grade One |
4.4.2 Discussions of Grade Two |
4.4.3 Comparisons |
4.4.4 Result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Research Findings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5.3 Research Limitations |
Ackwonledgements |
Reference |
Appendix |
Major Publications |
(9)中国背景下二语词汇附带习得过程中显性及隐性词汇认知过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 |
1.1.2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现状概述 |
1.1.3 研究者的研究兴趣与动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3 研究过程与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附带词汇习得假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词汇附带习得”和“词汇有意学习”概念的界定与区分 |
2.2.2“显性学习”和“隐性习得”概念的界定与区分 |
2.2.3 两组概念的区分与联系 |
2.3 词汇学习策略 |
2.3.1 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
2.3.2 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 |
2.3.3 本研究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模型 |
2.4 影响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效果的理论基础 |
2.4.1 注意假设 |
2.4.2 信息深层加工假设 |
2.4.3 投入量假设 |
2.5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引言 |
3.2 研究问题 |
3.3 研究方法 |
3.3.1 混合型研究方法的起源、发展与地位 |
3.3.2 混合型研究方法的界定 |
3.3.3 本研究选择混合型研究方法的原因 |
3.4 研究对象 |
3.4.1 生词抽取测试研究对象的选取 |
3.4.3 词汇保留测试研究对象的选取 |
3.5 研究工具 |
3.5.1 生词抽取测试 |
3.5.2 有声思维汇报 |
3.5.3 生词保留测试 |
3.6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3.6.1 生词抽取测试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3.6.2 有声思维汇报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6.3 生词保留测试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 |
4.1 引言 |
4.2 受试者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种类与频率的统计分析 |
4.2.1 受试者生词抽取数量统计与分析 |
4.2.2 受试者阅读理解情况统计与分析 |
4.2.3 受试者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类型与数量的统计分析 |
4.2.4 受试者隐性与显性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数量的统计分析 |
4.3 受试者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效果统计与分析 |
4.3.1 受试者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效果统计标准 |
4.3.2 受试者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效果统计结果与分析 |
4.4 对不同词汇加工策略词汇习得效果的建模分析 |
4.4.1 对隐性与显性词汇加工策略词汇习得效果的建模分析 |
4.4.2 对显性词汇推测策略词汇习得效果的建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
5.1 引言 |
5.2 本研究的发现与前人研究结论的比较 |
5.2.1 “推测词义策略”的发现与探讨 |
5.2.2 “忽略词义策略”的发现与探讨 |
5.2.3 “查词典或问询他人策略”的发现与探讨 |
5.2.4 “先推测后查词典策略”的发现与探讨 |
5.3 对隐性词汇加工策略的相关发现与讨论 |
5.3.1 本研究中隐性词汇习得的依据 |
5.3.2 隐性词汇习得的相关理论描述 |
5.3.3 本研究关于隐性词汇习得的相关结论 |
5.4 对显性词汇加工策略的相关发现与讨论 |
5.4.1 对“查词典或问询他人策略”的进一步探讨 |
5.4.2 对“推测词义策略”的进一步探讨 |
5.5 增加附带词汇习得比率的多层模型构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引言 |
6.2 研究发现 |
6.3 研究启示与建议 |
6.3.1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 |
6.3.2 本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总体建议 |
6.3.3 本研究对教师与学生的具体建议 |
6.4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6.4.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4.2 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 2:生词抽取测试试卷 |
附录 3:有声思维记录表(研究人员记录用表) |
附录 4:受试者有声思维转写文稿(样本) |
附录 5:阅读理解测试多选题 |
附录 6:词汇自测报告表 |
附录 7:受试者生词陈列表 |
(10)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价值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历史与现状 |
2.1 翻译能力研究 |
2.1.1 国外翻译能力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翻译能力研究现状 |
2.2 诊断测试研究 |
2.2.1 国外诊断测试研究现状 |
2.2.2 国内诊断测试研究现状 |
2.3 翻译测试研究 |
2.3.1 国外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2.4 语段的相关研究 |
2.5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总体构思 |
3.1.1 测试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思路 |
3.2.1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目的 |
3.2.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原则 |
3.2.3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与开发流程 |
3.3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检验思路 |
3.3.1 信度检验的目的 |
3.3.2 影响翻译测试信度的主要因素 |
3.4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效度检验思路 |
3.4.1 效度检验的目的 |
3.4.2 影响翻译测试效度的主要因素 |
第4章 汉英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 |
4.1 汉英翻译能力构念 |
4.1.1 双语能力 |
4.1.2 翻译策略能力 |
4.1.3 语言外能力 |
4.1.4 翻译专业知识 |
4.1.5 工具使用与研究能力 |
4.1.6 译者生理心理主体因素 |
4.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 |
4.2.1 语段的定义 |
4.2.2 语段与语篇、自然段的区别 |
4.2.3 语段作为翻译单位的优势 |
4.2.4 语段翻译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设计与开发 |
5.1 翻译测试的设计 |
5.1.1 翻译测试的题型分类 |
5.1.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题型 |
5.2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任务 |
5.2.1 考试大纲 |
5.2.2 命题 |
5.2.3 文本体裁 |
5.2.4 考试题型 |
5.3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测试评分方法评述 |
5.3.1 评分质量控制 |
5.3.2 汉英翻译评分方法 |
5.4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施测 |
5.4.1 实验设计 |
5.4.2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信度效度分析 |
6.1 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的关系 |
6.2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中的试验性信度验证 |
6.2.1 内在一致性信度 |
6.2.2 评分者信度 |
6.3 信度检验结果与讨论 |
6.3.1 信度在翻译测试各阶段的考量 |
6.3.2 提高翻译测试信度的方法 |
6.4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中的试验性效度验证 |
6.4.1 内容效度分析 |
6.4.2 评分效度分析 |
6.4.3 后效效度 |
6.5 效度检验结果与讨论 |
6.5.1 效度在翻译测试各阶段的考量 |
6.5.2 提高翻译测试效度的主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贡献与创新 |
7.3 对翻译专业翻译测试与教学的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内外翻译测试评分标准 |
附录二: 国内主流外语考试中的翻译题型 |
附录三: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考试大纲 |
附录四: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试卷 |
附录五: 汉英语段翻译能力诊断测试诊断报告 |
附录六: 基于语段的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调查问卷 |
附录七: 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数据 |
附录八: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九: 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十: 翻译能力诊断测试内容评价问卷统计数据 |
附录十一: 考试后效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十二: 翻译难度测量调查问卷(一) |
附录十三: 翻译难度测量调查问卷(二) |
四、非英语专业硕士生句子改写的策略及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来华学历留学生学术汉语写作需求分析[D]. 胡红苗.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D]. 王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学古诗文阅读策略及指导研究[D]. 李季.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D]. 赵炜. 西南大学, 2020(05)
- [5]上海市研究型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阅读投入研究[D]. 周启坤.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D]. 刘晶.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阅读中词汇推理策略及附带习得效果研究[D]. 刘艾盈.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8]课文改写训练与写作能力培养 ——以昆明某城郊中学英语教学为例[D]. 徐秋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国背景下二语词汇附带习得过程中显性及隐性词汇认知过程探析[D]. 景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10]基于语段的汉英翻译能力诊断测试研究[D]. 白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