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地水稻生产技术应实行“七改”(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逸[1](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科学意义上考古工作的地区之一,迄今已走过百年的历史。这里也是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重点区域,对阐释中国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谱系论”和“文明论”为理论基础,本文试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考古学文化及其所表述的文明进行整合研究,以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时空范畴内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情况。论文第一章对本文讨论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作出界定,简要回顾“两论”在东北地区考古研究中形成与运用的发展历程,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与程序。论文第二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将中国东北地区划分为十个地理—文化区,即辽西地区、西辽河流域、下辽河流域、辽东半岛地区、西流松花江流域、东辽河流域、海拉尔河流域、嫩江流域和三江平原地区。以层位学和类型学为基本方法,以陶器纹饰和器型为主要着眼点,对上述十个地理—文化区内所包含的诸考古学文化进行分期定年研究,初步建立起各区的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同时,从陶器纹饰、器型组合的共性与差异出发,辨识出了一些以往未被识别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将个别过去所划分的考古学文化或遗存合并为同一考古学文化;以及将部分曾经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拆分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或遗存。总之,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和新材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定性与定年的全面梳理。论文第三章主要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谱系关系和文化格局的研究。首先,通过将上述十个区的文化编年序列进行横向串联,建立起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体系。其次,立足于文化的编年序列,着眼于陶器的纹饰器型,对诸考古学文化的纵向传承与横向渗透关系进行解析,由此构建出诸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关系。最后,以历时性演进的年代顺序为叙事脉络,以共时态互动的文化关系为分析主干,分阶段、分层次地探讨我国东北不同地区各个考古学文化的相互联系,即文化格局的演进与变动。论文第四章是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社会发展的研究,主要探讨的是该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在前文所搭建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平台之上,以年代早晚关系为线索,以物质遗存所反映出的社会演进现象为标准,分谱系、分阶段地剖析诸考古学文化的社会演进脉络。属查海时代的小南山文化、双塔一期文化和兴隆洼文化涌现出了玉质礼器,反映出当时社会已初步走向分化。仰韶时代早、中期诸考古学文化的社会分化进一步加深,宗教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赵宝沟文化晚期和红山文化中期为代表的辽西地区神权和军权或已开始确立。至仰韶时代晚期,处于晚期阶段的红山文化为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神权进一步发展,王权正式形成,标志着红山文化晚期跨入文明时代。基于诸考古学文化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划分出文明启步、文明起源、文明形成三个发展阶段。并对红山文化所代表的渔猎主导型文明以及红山文明的消亡原因、东北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边际现象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论文第五章依据经过科学鉴定的动、植物遗存材料,对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新石器文化的经济格局进行了分析,突出了渔猎主导型经济在东北文化区文化面貌塑造和社会发展特点形成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论文第六章主要是本文所得出的主要创新性认识和重要补充意见的扼要总结。
章军[2](2021)在《无果的革新:1950年代浙江双轮双铧犁推广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红[3](2018)在《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并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围绕着农业现代化发展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稳步有序推进。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最迅速、数量最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发展起来的新型生产经营实体,兼具合作社服务属性与企业经营属性。虽与其他经济形式可能在外延上有所重叠,但是绝对不同于集体经济、股份经济、合伙经济,不同于过去的合作化运动,更不同于只提供服务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服务型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完全自主经营的特性使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表现出特有的经济影响作用,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与农民的影响作用,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尤为重要;而且为下一阶段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业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完善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是现阶段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对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研究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科学问题,不仅涉及到各种学科理论,而且涉及到不同的研究视角。因此,本研究选择了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与农民影响的主要方面,从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着手,在全面系统梳理已有参考文献和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阐释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内涵与特征,描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从农业生产、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三方面,研究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影响;最后基于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定位,提出促进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客观描述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共在黑龙江省10个市县抽取148家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地域分布特征、资产规模与成员数量,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土地流转情况,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情况,以及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提供服务的情况。通过对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下文开展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证分析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生产影响程度与影响机理。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从农产品产量与质量两方面定量分析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理。具体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产品产量的作用路径通过农地规模化、农民组织化、作业机械化、生产科技化、市场信息化以及政府项目扶持、政策支持几方面实现,其中,农地规模化、作业机械化、生产科技化以及政府项目扶持、政策支持直接影响农产品产量,农民组织化与市场信息化间接影响农产品产量。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机理体现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生产资料投入进行“源头保障”,对生产经营环节进行“过程监督”,对加工销售环节实行“监管控制”,从而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析并阐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机理。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比分析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与普通农户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程度,发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程度更大。并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地规模化,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组织化,通过大型农机具使用实现农业机械化,通过提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促进农业科技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从而带领传统农业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定量分析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机理。运用DID模型实证分析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总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民转移性收入有正向影响,对农民经营性收入有负向影响。运用多元回归方法研究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发现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促农增收的路径如下:一是通过土地流转解放劳动力,增加农户工资性收入;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直接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增加财产性收入;三是通过土地流转加入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获得国家投资部分量化分红,增加其转移性收入;最终实现农民总收入的增加。研究并提出促进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生产经营农民合作社对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应明确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在“三农”中的定位,采取更有力对策措施助推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健康的发展以使其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研究分别从政府、生产经营合作社、农民的角度切实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与对策助推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以供各决策部门参考借鉴。
杨艳[4](2018)在《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独龙族世居中缅边境,分布于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人口约7000人,与缅甸北部毗邻,少数散杂居于维西、西藏察隅县等地,独龙江乡是其唯一聚居区。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和其它少数民族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致贫原因复杂,扶贫成本较高、脱贫难度也较大。作为“直过”、跨境和人口较少民族,独龙族贫困状况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是落实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帮扶政策的前沿阵地和云南省扶贫攻坚的重点,尤其“十二五”期间的“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和当前的精准扶贫成效显着,被媒体誉为“独龙江模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以后,独龙江乡修公路、建新居、通4G,迅速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巨大跨越,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的边境封闭山区,快速进入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对于封闭的小型社会而言,历史变迁的动力不仅在于生活方式,其更广泛的意义在于文化与观念。在精准扶贫和现代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之下,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性的碰撞之中,独龙族的知识构成和价值观念已然发生了变化。新旧交替中,这里的人们正在经历一个现代适应的过程,适应不良的情况通过具体社会问题和两极走向的社会分层表现了出来,这是民族贫困地区迅速推进现代化的必然。物质变迁影响认知体系,认知改变又作用于经济结果。社会与观念变迁的特殊性给独龙江乡产业发展打上了极浓厚的乡土烙印,小农式生产在当地有着特殊的生命力。产业扶贫中,村民们在基层政府的带领下,探索了一条具本土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新小农”模式。伴随观念变迁,村民们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草果种植,赋予本土元素以现代价值。基层政府以现代技术指导生产和管理,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虽然源于传统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新小农”模式在运作中还存在不足,但仍是适宜本土情况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经过“直接过渡”后六十余年的帮扶,独龙江乡的“物质贫困”已经得到了解决。但观念的发展并未完全跟上物质跨越的步伐,突出表现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不适应,文化、教育、组织建设等方面亦较薄弱,“精神贫困”还未能完全得到解决。所以,未来的精准扶贫工作中,除继续完善“新小农”模式,创新旅游扶贫思路,建立现代特色产业体系;还应引导独龙族群众增强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再生产;深化教育改革,继续加大基础和职业教育事业投入;落实素质教育与观念扶贫,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综合施策、共同发力,协调、发挥各帮扶政策的效能最大化。基于独龙族人口较少、聚居的特点,在国家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下,独龙江乡扶贫政策的构建和落实具有很大的可控性和典型性。伴随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扶农业、扶旅游、扶文化、扶智力、扶志向,定能将独龙江乡由过去的原始“秘境”,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美丽乡村,成就扶贫的“中国经验”。
陈向科[5](2013)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洞庭湖区农村经济研究》文中认为写作本文,目的有二:一是为宏观农村经济史研究提供一个区域性样本。宏观的一般规律寓于个别区域之中,区域研究实有助于为宏观研究夯实基础。鉴于迄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洞庭湖区农村经济研究较为薄弱,本本不仅有助于丰富湖南一隅农村经济研究的内涵,也可夯实全国范围农村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二是为人们深入认识近代湖南农村经济状况提供参考。本文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交待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时段、研究现状、研究思路、选题内容、征引资料,以为正文铺垫。第一章主要介绍洞庭湖区平坦的地势地貌,辽阔的洲土与垸田,丰富的水资源,“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既纯朴勤俭又铺张浪费、既积极进取又消极厌世、既务实文迷信的民情风俗及其对湖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洞庭湖区单块农田面积的缩小及价格的涨落趋势,经营规模的小型化,农具的简陋、匮乏及配置的阶级、阶层差距,耕牛数量的起伏及占有的阶级、阶层差异等,展示湖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基本状况。第三章主要分析洞庭湖区农村土地占有关系的缓慢集中和不同区域土地占有的差异;由于土地使用形式多样、租佃关系盛行和大量公田、寄庄田用于出租、土地典当等原因导致的土地使用的相对分散。第四章主要阐述洞庭湖区农村土地租佃中较为简单的流程、契约;租佃期限虽未载明但实际很长;每亩租额约200斤,租率53%i押租形式随着南京国民政府货币政策的变动而经历了由铜元、光洋到法币再到稻谷的变化;押租呈加重的趋势;押租种类灵活多样,分为常押、轻押重租、重押轻租、加押减租、伴进佃规、庄息、二东君等。第五章主要研究洞庭湖区农村集市的数量、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类型与特点。湖区集市发展呈“抛物线”式的发展态势,至20—30年代集市数量发展达顶峰,1936年至1948年,总体数量减少。集市兴衰受战争,堤垸修建、溃决,水路、陆路变化以及水灾等因素的影响。此一时期农村集市分为三类:农副土特产一般性集市、农副土特产专业性集市、农副土特产品与日用工业品交换的中转集市。以依江傍河树形分布为主,逐渐向沿公路、铁路直线分布过渡;以定期集市贸易为主;季节性强,淡旺季节分明;以农副土特产为主,逐渐向以农副土特产与日用工业品兼而有之过渡;以区域内流通为主,对外影响力不大。第六章主要探讨洞庭湖区民间借贷的来源、农家负债率、借贷形式、借贷利率的变动。湖区民间借贷来源狭窄,以私人借贷为主;农家负债率呈“低—高—低”的发展趋势,均说明农民的贫困;借贷形式多样,以现金借贷与实物借贷为主;借贷利率居高不下,并形成以现金借贷利率和粮食借贷利率为主,互助性质的合会借贷利率为补允的利率体系。第七章主要讨论湖区农民的家庭收支结构与水平。湖区农家收入分农业收入和副业收入两部分,收入来源仍以种植农作物收入为主副业收入以养殖家畜、纺纱织布、编织、打柴为主。农家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随符地区的情况不同刊及阶级、阶层的不同而显着区别。湖区户均稻谷收入近3800斤,人均约510斤。农家收入阶级、阶层差异呈“金字塔型结构”,其中地主、富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小,收入水平却最高。农业生产费用主要包括种籽费、肥料费、耕牛费、农具费、人工费(雇工费)以及杂费等项,30年代约占农家农业产值的30%,40年代约占农家总收入的10%,其中以席工、肥料支出为主。地主、富农每亩生产费用远高于中农、贫农。农家生活消费支出由地主、富农到中农、贫农逐渐递减,同一阶层亦有差别。40年代人均生活消费平均约占总收入的65%。各项生活消费中以大米为最,平均约占人均生活消费总额的70%-0%左右。其他支出包括地租租额、人情、祭祀、生病、婚丧、做新房、小孩教育、还旧债、灯油费等项开支,占总收入的8%上下。赋税支出包括田赋以及符种苛捐杂税,尤以田赋附加、堤费负担较重。赋税开支占每户农业收入的比例,1936年为12.66%,1948年为14.64%。总体而言,农家收支相抵后呈入不敷出的状态,农民生活日益贫困。
张勇[6](2012)在《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1951-1956) ——以经济变革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建国初期农村社会经济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上承土地改革运动,下启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了从个体所有制经济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过渡,是当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中的重要一环。按照中国共产党的预想,农业合作化运动要达到的目的有二:其一是改造农民,将农村经济纳入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其二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落后面貌。就其结果来看,第一个任务以疾风暴雨般的速度宣告完成;第二个任务却完成得并不圆满。直至今天,“三农”问题依然是困扰中国经济实现进一步突破的棘手难题。当农业遭遇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形势严峻的“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各种解决方案相继浮出水面,意见相左的人们为此争论不休。争辩之中,一种新的思路日渐清晰,不少专家为发展农村经济开出了走新型农业合作化道路的“药方”,这就将人们的视野再次拉回到20世纪50年代那场规模宏大的农业合作化运动。那段逝去并不算久远的历史,因其在新中国农村经济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挖掘思考。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艰难探索中汲取养分,对于更好地推动当今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本文选取的区域研究对象为湖南省长沙县,该县历史上为产粮大县,地处省会长沙市外围,可作为中部中心城市辐射下的典型代表;又因湖南省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起者毛泽东的家乡,运动进展受到毛泽东极大的关注,并得到其直接的指导,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发展的脉络可以直接体现整个新解放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总体特征。文章通过对大量原始档案、报刊文献和口述资料的解读,在勾勒出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发展线索的基础上,将分析的视角定位于农业合作化时期的经济变革,试图以此揭示农业合作化运动对长沙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总结其深刻的历史教训,并对当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提供学术性的思考。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七章:绪论包括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选题研究时限与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及评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该部分阐述的重点在介绍与本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之作出评述,以便本文能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并尽量避免进行重复性研究。第一章是对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前农村社会经济背景的介绍。首先介绍了解放前长沙县农村社会经济概况,然后分析了土地改革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动。文章认为土改后长沙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大量贫雇农上升为中农,与此同时少数农民由于多种原因生活水平下降,两级分化苗头开始显现,但这是小农经济正常竞争的结果,与旧式的封建剥削关系无实质性联系,而且两极分化程度也并不严重,并没有达到需要动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以控制的地步。接下来,文章指出了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发起的主要动因并非来源自于包括长沙县在内的解放新区,中共高层围绕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士改后农村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而产生的争论和分歧直接促成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生。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公布试行后,长沙县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正式步入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轨道。第二章是对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具体发展过程的描述。文章对运动展开的思想准备、互助组的兴起、互助组向初级社的转折、初级社在挫折中前行、大办高级社等几个阶段进行了详细描述,再现了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错综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曲折历程。文章认为,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最鲜明的特征在于运动高潮来临前的几个月,湖南省由于运动进展落后于全国,省委书记周小舟在遭到毛泽东直接批评的情况下,顶住巨大的压力对运动速度实施了有效控制。当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初级社的数量以超常的速度增加时,长沙县将运动重点放在了原有农业社的巩固和互助组的提高上,但当1955年夏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性报告发表后,长沙县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掀起了合作化运动的高潮,提前完成了初级农业合作化。第三章至第五章研究视角转向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经济的变革。第三章探讨了长沙县农业合作化时期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描述了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过程中,农地产权及其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生产资料是如何一步步从个体私有变为集体所有的。文章认为,初级社的产权制度安排,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在承认农民对土地私人占有的基础上采取了逐步动摇私有制的步骤,这既保证了政治目标不发生偏离,也照顾到了小农的私有情结。但由于从初级社到高级社转变的速度过快,忽视了农民心理的适应和承受程度,加之在处理具体经济问题上也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做法,土地和生产资料较多的农民利益受损,致使农地完全归并集体所有后,农村中发生了局部的骚乱第四章分析了长沙县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演进过程,认为从互助组到高级社,在生产责任制的制度设计上看日趋完善,但在具体实施中限于农业社干部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以及农民耕作习惯的惯性,生产责任制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农业社的生产责任制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先天缺陷,导致其难以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落实。第五章解读了长沙县农业合作化时期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收益分配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效果。文章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分配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上,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决定了相应分配制度的内容及其效率。随着互助合作组织形式由低向高发展,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日益明显化。政府通过政策上的倾斜,将富裕农民的财富逐渐转移到贫困农民手中,从而有效防止了处于萌芽状态的两极分化趋势的扩大,但由于采取非经济的手段强行抹平农民之间的经济差距,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第六章考察了长沙县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经济变革中农民的思想和行为,着重探讨的问题是:农民是怎样看待这场旷古未有的深刻社会经济变革的?他们在变革来临的时候又是抱着何种心态?进入互助合作组织后,当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在政策的推动下处于同一经济共同体中时,他们又作出了怎样的行为,又是什么心态导致了这些行为的发生?文章认为农民参加互助合作组织的心态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感恩心理下的积极心态、利益需求下的逐利心态、行政命令强迫下的屈从心态、多重心理作用下的随大流心态,而持第四种心态的人所占比重最大。互助合作组织中由于中贫农之间的不团结,严重影响组织的健康发展,而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平均主义思想的盛行,第七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文章从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宏观经济效果和互助合作组织的微观经济绩效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济成效与不足之处,认为从宏观层面看,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最终在中国农村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先进农业技术与农具的推广普及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等方而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从微观经济组织的层面看,互助组与试办时期的初级社经济绩效较为显着,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初级社由于经营管理上的混乱,经济绩效有所下滑,高级社的经济绩效更是一落千丈。随后文章对长沙县和山西省武乡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济绩效作了比较研究,认为运动前期,两个县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均呈现出较优异的经济绩效,但高级社的经济绩效都差强人意。由于长沙县在运动开展的基础上与武乡县有较大差距,虽然晚于武乡县完成高级化,但由于初级社发展时间更短,引发的社会矛盾较武乡县更为突出。最后,文章分析了农业合作化运动总体经济绩效不高的根源在于以政治手段推动经济建设,违背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我们从该运动中应该汲取的最为深刻的历史教训。结语部分从农村经济变革的角度总结了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产生重大失误的历史教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违背自愿互利原则,增加了合作组织内部的不稳定性;过早动摇农民的私有产权,混淆社员之间的财产界限;互助合作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过于混乱,无法有效组织起生产;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做法缺乏应有的激励效应,严重打击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文章认为,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经济目的,并不代表着合作制经济本身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合作制经济毫无疑问是比分散的个体经济更先进的经济制度,符合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最后,文章分析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教训对发展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现实启示。
蒋渊[7](2012)在《建国初期武汉蔬菜的产供销(1949-1961)》文中研究指明建国初期,武汉成为中南五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在将“消费城市”转变为“生产城市”口号的指导下,武汉郊区的蔬菜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本文的总体思路是:城市经济组成部分颇多,但学界对近代以来郊区经济与城市经济的联系方面关注不多,所仅见的部分成果也极零散片面。建国初期,武汉市区的蔬菜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加之郊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政府开始对郊区的蔬菜种植进行有组织地计划生产,通过产销结合的方式满足城市的消费需求,1959年郊区蔬菜生产的发展一方面是在“大跃进”的推动下实现的,但同时也是中共早已积累的“种菜备荒”经验的体现。与此相应,政府开始在城市对蔬菜销售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推行蔬菜包销,但政府很快发现蔬菜难以统一计划分配,故于1956年开放自由市场;但蔬菜供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未就此停止,反而随着政治运动的起伏而反复。但无论如何,城市蔬菜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日常供应为城市的社会整合和日常生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以蔬菜种植为主,分论政府政策、组织变迁和1950年代郊区蔬菜种植的一般情况,最后简要介绍城区的蔬菜种植情况;第二章论述城市的蔬菜供应,在简要介绍解放前的蔬菜供应形式后,对建国初期蔬菜供应所采取的合同制形式、蔬菜运输、供应网点的设置进行论述,然后分论蔬菜的调入调出和贮存加工;第三章论述了蔬菜市场的销售状况,首先介绍蔬菜市场销售形式的变迁,进而分析建国初期政府对蔬菜市场的行政和物价管理等内容。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
朱梅[8](2011)在《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水体污染的形势逐渐恶化。《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河水系为重度污染,是中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是海河流域的真实写照。本文首次系统研究海河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估算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评价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填补了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空白,为海河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级政府确定水污染防治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科学分配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消减指标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分析评价现有大尺度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特别是在总结输出系数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现有数据条件并有一定精确性的大尺度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三维”系数估算法。所谓“三维”有三层含义:一是根据水系和地形,把海河流域在三个尺度上分成估算单元;二是根据污染物来源,把农业非点源污染分成种植业、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估算污染负荷;三是根据非点源污染形成过程,把农业非点源污染分成产生、流失和入河三个阶段,分别估算污染负荷。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关于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2007年,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产生量分别为774.1x104 t、192.0 x104 t、459.1x104 t、67.8x104 t;流失量分别为239.4x104 t、4.5x104 t、56.8x104 t、6.2x104 t;入河量分别为68.0x104 t、0.9 x104 t、8.6x104 t、1.1x104 t。2、关于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以海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来衡量,农业非点源入河污染物给水体带来的污染负荷为:化学需氧量31.5 mg·L-1,总磷0.4 mg·L-1,总氮4.0 mg·L-1,氨氮0.5 mg·L-1。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类水质标准,除氨氮外,各项污染指标均超过水质标准,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不容轻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主要来自点源污染,分别占62.0%和91.5%;总磷和总氮主要来自非点源污染,分别占60.2%和58.7%。由于海河流域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中没有包括总磷和总氮,因此,点源污染是目前海河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3、关于农业非点源污染等标负荷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类水质标准对海河流域2007年农业非点源污染入河量进行等标负荷评价,结果表明:总氮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约占一半;其次是总磷,约占1/4。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来自于畜禽养殖污染,占八成以上,其次是农村生活15.7%,种植业源仅占3.3%。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地域差异较大,污染最严重的是德州市,其次是唐山市和承德市。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必须由政府主导,公众广泛参与。从中国的情况来看,非点源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除了资金和技术的制约外,更重要的是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海河流域要重点抓好畜禽养殖污染的控制,大力推广生态畜牧业。积极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王蓉[9](2010)在《民国农民贫困问题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农民贫困问题对于中国社会有着极其严重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民国农民贫困程度与贫困影响的严重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民贫困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民国政府、社会与农民自身直接或间接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做法,并进一步分析了民国时期农民贫困问题的特点等问题。全文除绪论外,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第一章晚清农民贫困问题分析,以晚清时期为重点,阐述了包括传统时代在内的民国以前的农民贫困程度、贫困原因,以及政府、社会与农民自身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各种做法,以便于和民国时期的农民贫困问题作为对照与参考。第二章民国农民贫困的程度,主要通过恩格尔系数、负债率等标准来衡量,并结合其他调查材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得出结论:民国时期,农民贫困程度存在地区差异,而贫困现象长期普遍存在;农民的贫困属于绝对贫困、狭义贫困,也即生活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贫困;而农民的贫困程度则呈现出波浪状的发展态势。第三章民国农民贫困问题的原因,论述了民国时期农民贫困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将相关基础理论与民国时期农民贫困问题的具体情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民国时期,造成农民贫困问题的原因,就其主要者而言,大致可以从政府弊端、社会危机及农民自身局限性三个方面归纳为以下几点:战争破坏严重,政府苛政重敛,地主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盘剥,人口问题与农业生产力停滞落后,国际因素的负面影响,以及匪患、灾荒等。简而言之,民国时期的农民贫困问题,是各种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综合作用的结果。第四章民国农民贫困的影响,主要阐述了农民贫困对于民国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激化社会矛盾,如匪患等游民问题严重,抗租抗捐斗争频繁;阻碍农业与现代工业发展等等。由此得出结论:农民贫困是民国时期各种社会危机的表现与结果,同时又进一步加重了各种社会危机,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是一个极其艰巨的时代任务。第五章民国政府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政策措施,以南京国民政府为重点阐述了民国政府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农业改良与推广、防灾救灾、改良土地与赋税制度、健全农村金融等等,其中又以农业改良与推广成效较着。第六章民国社会与农民自身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努力,阐述了以慈善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以农会和钱会为代表的农民组织,以及个体小农分散的自救行为,对于缓解农民贫困问题所起到的作用。结语部分主要是将民国时期的农民贫困问题,放到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以总结其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民国时期农民贫困问题具有地区性差异,但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共性特点。民国时期的农民贫困问题,受到传统时代的影响,但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现代特点,如: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对于缓解农民贫困程度起到显着的作用。民国政府、社会与农民在农民贫困问题上相互影响,但又以政府的力量和作用尤为显着。社会力量与农民自身改善农民经济状况的努力,往往需要借助于政府力量。因此,本文认为,解决农民贫困问题,一方面固然要依赖于生产的增长,但是能够革命性改变农业生产水平的技术在历史中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在常态下,还需立足于国家政权的完善,以维持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内外环境来保障农业副业生产顺利进行和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改良政治善用权力以避免对农民的沉重盘剥及过多束缚,保证农民分享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成果。
李井泉[10](2009)在《黑龙江省巴彦县新农村建设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将来一段时间,国家能不能稳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能不能稳步推进,社会经济能不能持续均衡增长,都取决于农村的发展和稳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国家经济社会结构凸显出不平衡性。而同时,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势在必行。一项政策从在宏观层面提出、宣传,到中观层面的论证、规划,再到具体实地的建设开展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个案研究正当其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强力关注的问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作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而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发表,则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此前中央—系列破解“三农”问题构想的继承、发展和实践。本文以黑龙江省巴彦县为研究对象,从该村的村民生活入手,客观的描述其真实的生活现状,分析从2005年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以来,这一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变化和政策实施过程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一个案研究反映中国农村类似的状况和问题,在以后的新农村建设道路上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发挥不同地区的潜在优势,因地制宜,取得更好的建设成果。本研究重点分析黑龙江省巴彦县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分析其发展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巴彦县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论文的写作背景、目的、意义,并介绍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论,为本文提供科学依据。本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第二部分是实践部分。通过实地调查具体分析巴彦县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本部分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组成。
二、寒地水稻生产技术应实行“七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寒地水稻生产技术应实行“七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区系类型研究思想的实验与实践 |
1.2 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试点与发展 |
1.3 小结 |
第二章 考古学文化的分区、分期与编年序列 |
2.1 辽西地区 |
2.1.1 小河西文化的界定与年代 |
2.1.2 兴隆洼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2.1.3 西梁文化的年代 |
2.1.4 赵宝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2.1.5 富河文化的年代 |
2.1.6 上宅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2.1.7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女神庙”的年代及东山嘴遗址的分段 |
2.1.8 水泉F18遗存的年代 |
2.2 西辽河流域 |
2.2.1 哈民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2.3 下辽河流域 |
2.3.1 新乐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2.3.2 红山文化遗存的年代 |
2.4 辽东半岛地区 |
2.4.1 小珠山下层文化的界定、分期与年代 |
2.4.2 后洼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2.4.3 后洼上层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
2.4.4 小珠山中层文化的内涵、分期与年代 |
2.4.5 辽东半岛地区大汶口文化的辨析 |
2.4.6 万发拨子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性质 |
2.5 西流松花江流域 |
2.5.1 大青川遗存的辨析 |
2.5.2 关于左家山下层文化分期与年代的说明 |
2.5.3 左家山上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2.6 东辽河流域 |
2.6.1 盘山遗存的辨析与年代 |
2.6.2 西山湾子遗存的辨析与年代 |
2.6.3 长山遗址的辨析与年代 |
2.7 海拉尔河流域 |
2.8 嫩江流域 |
2.8.1 后套木嘎一期文化的年代 |
2.8.2 双塔一期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
2.8.3 黄家围子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
2.8.4 乌兰吐遗存的辨识与年代 |
2.8.5 后套木嘎三期甲组遗存的辨识 |
2.8.6 后套木嘎三期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
2.8.7 后套木嘎四期遗存的内涵与年代 |
2.8.8 嫩江上游地区北山洞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年代 |
2.9 牡丹江流域 |
2.9.1 河口一期类型的内涵与年代 |
2.9.2 亚布力文化的年代 |
2.9.3 振兴文化的年代 |
2.10 三江平原地区 |
2.10.1 小南山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
2.10.2 新开流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
第三章 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谱系关系与文化格局 |
3.1 时空框架 |
3.2 谱系关系 |
3.2.1 辽西地区 |
3.2.2 西辽河流域 |
3.2.3 下辽河流域 |
3.2.4 辽东半岛地区 |
3.2.5 西流松花江流域 |
3.2.6 东辽河流域 |
3.2.7 海拉尔河流域 |
3.2.8 嫩江流域 |
3.2.9 牡丹江流域 |
3.2.10 三江平原地区 |
3.2.11 小结 |
3.2.12 对考古学文化区划分的两点认识 |
3.3 文化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社会发展 |
4.1 导言 |
4.2 小河西文化系统的社会发展 |
4.2.1 小河西文化的社会发展状况 |
4.2.2 苏秉琦关于上万年文明启步的思考 |
4.2.3 兴隆洼文化社会发展的新迹象 |
4.2.4 对兴隆洼文化聚落和墓葬研究的两点说明 |
4.2.5 赵宝沟文化军权与神权的萌芽 |
4.2.6 红山文化中期神权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加剧 |
4.2.7 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质变 |
4.2.8 红山文化玉质权杖头辨析 |
4.2.9 红山文化文明形成的背景 |
4.2.10 红山文明的消亡 |
4.2.11 生业 |
4.2.12 渔猎主导型文明——红山文化的个案分析 |
4.3 小珠山下层文化系统的社会发展 |
4.3.1 社会 |
4.3.2 生业 |
4.4 左家山下层文化系统社会的发展 |
4.4.1 社会 |
4.4.2 生业 |
4.5 嫩江流域诸考古学文化社会的发展 |
4.5.1 社会 |
4.5.2 生业 |
4.6 小南山文化的社会发展状况 |
4.6.1 小南山文化社会分化的初现 |
4.6.2 小南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关系 |
4.6.3 查海时代中国东北其他地区的玉器 |
4.7 新乐下层文化的社会 |
4.7.1 社会 |
4.7.2 生业 |
4.8 哈民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 |
4.8.1 社会 |
4.8.2 生业 |
4.9 中国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
4.10 中国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几个特征 |
4.11 东北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边际现象 |
4.12 小结 |
第五章 生业方式与相关问题 |
5.1 生产性经济的格局 |
5.2 渔猎主导型经济与独特文化面貌的塑造 |
5.3 渔猎型经济对特定地理单元内文化谱系演进的影响 |
5.4 渔猎主导型经济与社会发展个性的形成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3)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合作社的定义 |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与内涵 |
2.3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内涵与形式 |
2.3.1 定义与内涵 |
2.3.2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特点 |
2.3.3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形式 |
2.4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功能 |
2.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制度变迁理论 |
2.5.2 交易成本理论 |
2.5.3 产业组织理论 |
2.5.4 扎根理论 |
3 黑龙江省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2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地域分布与发展规模 |
3.2.1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地域分布特征 |
3.2.2 资产规模与成员数量 |
3.3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土地流转规模 |
3.4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加工与销售情况 |
3.4.1 农产品加工现状 |
3.4.2 农产品销售现状 |
3.5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提供服务情况 |
3.5.1 业务经营现状 |
3.5.2 农机服务水平 |
3.5.3 农资采购现状 |
3.5.4 技术服务水平 |
3.6 本章小结 |
4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
4.1 方法选择和数据来源 |
4.1.1 方法选择 |
4.1.2 案例选取 |
4.1.3 数据来源与数据分析 |
4.2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产品产量的影响 |
4.2.1 案例描述 |
4.2.2 多案例对比分析 |
4.2.3 影响机理的提出 |
4.3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
4.3.1 案例描述 |
4.3.2 多案例对比分析 |
4.3.3 影响机理的提出 |
4.4 本章小结 |
5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分析 |
5.1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程度 |
5.1.1 方法选择与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3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评价 |
5.2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机理分析 |
5.2.1 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
5.2.2 整合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
5.2.3 使用大型农机具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 |
5.2.4 推广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 |
5.2.5 渗透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
5.3 本章小结 |
6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
6.1 数据来源与样本点描述性统计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 |
6.2.1 方法选择 |
6.2.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说明 |
6.2.3 计量结果和讨论 |
6.3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 |
6.3.1 方法选择 |
6.3.2 计量模型变量说明 |
6.3.3 计量结果和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发展定位与政策建议 |
7.1 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定位 |
7.1.1 在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中的定位 |
7.1.2 在农业生产与产出安全中的定位 |
7.1.3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定位 |
7.1.4 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中的定位 |
7.2 针对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7.2.1 充分认识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特殊重要地位与作用 |
7.2.2 从金融方面支持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发展 |
7.2.3 从税收方面支持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发展 |
7.2.4 从项目扶持方面支持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发展 |
7.2.5 从公共财政方面支持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发展 |
7.2.6 引导和鼓励合作社进行品牌认证 |
7.3 针对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对策建议 |
7.3.1 完善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治理机制 |
7.3.2 谋划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发展 |
7.3.3 加强社员素质培训及管理人才培养 |
7.3.4 提高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融资能力 |
7.3.5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
7.4 针对农户层面的对策建议 |
7.4.1 提高对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认识 |
7.4.2 提高加入生产经营型合作社的积极性 |
7.4.3 社员应该积极参与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的内部监管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一)独龙族研究 |
(二)民族地区扶贫研究 |
(三)民族发展研究 |
(四)现代小农经济研究 |
三、研究旨趣与创新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三)重难点与创新 |
四、理论关照与核心概念 |
(一)运用的主要理论 |
(二)发展的概念与内容界定 |
五、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田野点选取 |
(三)田野过程 |
第一章 独龙族与独龙江乡概况 |
一、独龙族的历史与文化 |
(一)历史图景 |
(二)文化素描 |
二、独龙江乡的自然生境与沿革 |
(一)自然生境 |
(二)区位沿革 |
第二章 独龙江乡扶贫历程与社会发展 |
一、早期帮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一)“直接过渡”时期的帮扶工作 |
(二)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的帮扶工作 |
二、“十二五”时期整体式扶贫与物质生活水平的飞跃 |
(一)“整乡推进整族帮扶”政策的制定 |
(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六大工程的实施与落实 |
(三)整体式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三、精准扶贫与内生式发展的推进 |
(一)精准扶贫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
(二)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监督与保障 |
(三)落实精准扶贫中对象的精准 |
(四)精准扶贫阶段的帮扶特点 |
第三章 扶贫与现代观念发展 |
一、扶贫:现代观念形成的背景 |
(一)政府鼓励农民进入市场经济体系 |
(二)现代生活带来生产资料的商品化 |
二、市场意识:现代观念的内容 |
(一)经济要素进入知识结构 |
(二)工具主义影响价值观念 |
三、碎片化:观念转变的特点 |
(一)信息获得的碎片化 |
(二)知识构成的碎片化 |
四、不适:观念发展与物质进程不同步的结果 |
(一)观念发展不同步引起的具体社会问题 |
(二)两极走向的社会分层趋势 |
(三)出现不适是发展中的必然 |
第四章 扶贫与现代特色产业发展 |
一、独龙江乡产业扶贫的历程 |
(一)有心栽花:旅游业发展缓慢 |
(二)无心插柳:草果种植成为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 |
(三)关键:基层政府的大力扶持 |
二、独龙江乡产业发展的“新小农”模式 |
(一)“新小农”模式的概念 |
(二)“新小农”模式的特点 |
三、“新小农”模式中的本土元素 |
(一)“懒”与“闲暇” |
(二)“北京时间”与“独龙时间” |
(三)“头人”和“老县长” |
四、“新小农”模式中传统小农元素的现代价值 |
(一)传统小农社区空间结构保留了生存“安全阀” |
(二)小农“生存理性”价值取向降低了市场风险 |
(三)小农式生态逻辑保证了生产的可持续性 |
五、“新小农”模式运作中的问题 |
(一)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之难 |
(二)源于传统小农经济的不足 |
第五章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
一、扶农业:完善“新小农”模式 |
(一)培养本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二)帮助小农户扩大种植规模 |
(三)提供系统的生态农业技术支持 |
(四)加大拓宽融资渠道的力度 |
(五)面向市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
(六)全面推动特色种植品种的产业化经营 |
二、扶旅游: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创新旅游发展思路 |
(一)新思路:整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文化元素 |
(二)思路依据:“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 |
(三)整合资源推动旅游扶贫的具体对策 |
三、扶文化:推动文化再生产 |
(一)帮助群众在实践中增加本土文化认知 |
(二)培养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意识 |
(三)引导群众构建地方核心价值 |
(四)推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
四、扶智力:继续加大基础与职业教育事业投入 |
(一)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推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
(二)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创造就近就业条件 |
五、扶志向:落实素质教育和观念扶贫 |
(一)丰富教育形式,落实素质教育 |
(二)活用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
(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 |
六、共同发力:实现各帮扶政策的最大效能 |
(一)增强基层政府执行力,发挥政策的综合效能 |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社会扶贫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2: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3:独龙江乡《村规民约》 |
附录4:微信截图授权 |
附录5:独龙江乡巴坡村贫困户名单 |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洞庭湖区农村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范围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选题内容 |
四、资料运用 |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洞庭湖区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
第一节 “敞豁低原”、“卑湿平野” |
第二节 洲土辽阔、垸田众多 |
一、三四十年代洲土、垸田的扩张 |
二、洲土、垸田的利弊 |
第三节 “水乡泽国” |
一、河流如织,湖泊、塘堰密布 |
二、兴也水,衰也水 |
第四节 “五方杂处” |
一、湖区各县移民的来源 |
二、湖区移民的双重影响 |
第五节 “极性”民情风俗 |
一、既纯朴勤俭又铺张浪费 |
二、既积极进取文消极厌世 |
三、既务实又迷信 |
第二章 洞庭湖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滞后 |
第一节 农田的种类、大小及价格 |
一、农田的三六九等 |
二、田块大小及缩小趋势 |
三、三四十年代田地价格及涨落趋势 |
第二节 农户经营规模的小型化 |
一、三四十年代户均田地而积的减少及阶级、阶层差异 |
二、农户田地经营面积的小型化 |
第三节 农具的类型、价格与配置 |
一、农具的种类及特点 |
二、农具的价格 |
三、三四十年代农具配置及其阶级、阶层差距 |
第四节 耕牛数量的起伏与占有差异 |
一、饲养水牛农户的比例 |
二、三四十年代耕牛的总体减少与局部增加 |
三、三四十年代耕牛占有的阶级、阶层差异 |
第三章 洞庭湖区土地关系的变动 |
第一节 土地占有的缓慢集中 |
一、三四十年代土地占有的缓慢集中 |
二、不同类型区域土地古有的差异 |
第二节 土地使用的相对分散 |
一、 土地使用形式多样化 |
二、租佃关系的盛行 |
三、大量公田、寄庄田的出租 |
第三节 土地的典当 |
一、土地典当的形式 |
二、40年代土地典当的规模与阶级、阶层 |
第四章 洞庭湖区土地租佃制度的发展 |
第一节 土地租佃流程、契约与期限 |
一、土地租佃流程及田主出租策略 |
二、租佃契约简单,期限未载明但实际较长 |
第二节 租额与租率的稳定 |
一、租额与租率仍旧 |
二、额外课租依旧 |
三、租额、租率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押租的变动 |
一、20—40年代押租形式的变化 |
二、押租的种类 |
三、押租的数量及加重趋势 |
第五章 洞庭湖区农村集市的发展 |
第一节 农村集市数量、密度的波动及影响因素 |
一、20-40年代农村集市数量、密度的波动 |
二、农村集市兴衰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农村集市的类型 |
一、农副土特产一般性集市 |
二、农副土特产专业性集市 |
三、农副土特产品与日用工业品交换的中转集市 |
第三节 农村集市发展的特点 |
一、空间分布上:以树形分布为主,逐渐向直线分布过渡 |
二、交易时间上:以定期集市贸易为主 |
三、交易周期上:季节性强,淡旺季节分明 |
四、商品结构上:以农副土特产为主,日用工业品日益渗透 |
五、辐射范围上:以区域内流通为主,对外影响力不大 |
第六章 洞庭湖区民间借贷的变化 |
第一节 农民借贷来源的狭窄 |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农家负债率的起伏 |
一、农家负债率的波动 |
二、农家负债率与农民的贫困 |
第三节 民间借贷形式的多样化 |
一、现金借贷的多样化 |
二、实物借贷的多样化 |
第四节 民间借贷利率的居高不下 |
一、20-0年代的民间借贷利率 |
二、互助性质的合会借贷利率 |
第七章 洞庭湖区农家收支水平的消长 |
第一节 农家收入的来源、数量与阶级、阶层差异 |
一、农家收入的来源 |
二、三四十年代农家收入的数量 |
三、农家收入的阶级、阶层差异 |
第二节 农家支出的结构 |
一、三四十年代农家的农业生产支出 |
二、三四十年代农家的生活消费支出 |
三、40年代农家的其他支出 |
四、三四十年代农家的赋税支 |
五、农家各项支出的比较 |
第三节 家收支的入不敷出与农民生活的贫困 |
一、三四十年代湖区农家收支的盈亏 |
二、湖区农民生活的贫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志资料 |
二、调查、统计、档案资料 |
三、论着 |
四、论文 |
五、英文资料 |
致谢 |
(6)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1951-1956) ——以经济变革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时限与研究目的 |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展开前的社会经济背景 |
第一节 建国前农村社会经济关系概况 |
一、地权分配状况 |
二、土地租佃关系及各种封建剥削方式 |
第二节 土地改革后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动 |
一、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农民生活的改善 |
二、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阶级关系的变化 |
第三节 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的制度安排 |
第四节 农村传统互助习惯及土改后的新变化 |
第二章 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思想前奏:“李四喜”思想的讨论(1951.7—1952.1) |
第二节 农业互助运动的兴起(1951.2—1953.11) |
一、互助组的最初建立 |
二、互助组的整顿提高 |
三、盲目冒进后的“放任自流” |
第三节 从互助组到初级社的转折(1953.12—1955.1) |
一、初级社的试办 |
二、互助组的迅猛发展 |
三、建社初期的谨慎 |
第四节 初级社的发展在挫折中前行(1955.2—1955.12) |
一、提速:计划的变更 |
二、挫折:“生产力起来暴动” |
三、压缩:干部的“觉悟”赶不上群众的热情 |
四、徘徊:压力之下的控制 |
五、高潮:初级合作化提前完成 |
第五节 大办高级社(1955.11——1956.9) |
一、试办高级社 |
二、“风驰电掣”实现高级化 |
第三章 长沙县农业合作化时期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 |
第一节 互助组:“耕者有其田”的产权制度安排 |
一、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
二、农具的处理办法 |
第二节 初级社: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
一、土地评产入股 |
二、土地之外的其他生产资料的处理办法 |
三、股份基金的设立 |
第三节 高级社:私人产权的丧失与集体产权的确立 |
一、土地无偿归公 |
二、耕牛农具折价入社 |
第四章 长沙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 |
第一节 互助组: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 |
第二节 初级社:从临时包工到常年包工 |
一、生产计划的制定 |
二、包工制的推行 |
第三节 高级社:从初期的混乱到“三包一奖制”的推行 |
一、初级社转高级社时期制定生产计划上的混乱 |
二、初级社转高级社时期劳动组合的变化 |
三、“三包一奖制”的推行 |
第五章 长沙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 |
第一节 互助组的收入分配方式 |
第二节 初级社的收入分配制度 |
一、土地、劳力的分红比例 |
二、劳动工分的评定 |
三、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
第三节 高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 |
一、国家、集体、个人在分配关系中的变化 |
二、劳动工分的计量 |
第六章 长沙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经济变革中的农民心态 |
第一节 参加互助合作组织的心态 |
一、感恩心理下的积极心态 |
二、利益需求下的逐利心态 |
三、行政命令强迫下的屈从心态 |
四、多重心理作用下的随大流心态 |
第二节 影响互助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平均主义心态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心态的表象与实质 |
第七章 长沙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经济变革的绩效分析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宏观经济成就 |
第二节 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的经济绩效 |
一、互助组的经济绩效 |
二、初级社的经济绩效 |
三、高级社的经济绩效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经济绩效评价 |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经济绩效的整体评估 |
二、长沙县与山西省武乡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经济绩效的比较 |
三、农业合作化运动经济绩效不高的根本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建国初期武汉蔬菜的产供销(1949-196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一章 建国初期武汉的蔬菜种植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武汉城、郊 |
一、1950年代武汉城市的重要性 |
二、武汉郊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状况 |
三、移民与武汉社会变迁 |
第二节 建国初期武汉郊区蔬菜生产的组织与计划 |
一、政府政策 |
二、组织变迁 |
三、计划生产 |
第三节 建国初期武汉郊区的蔬菜种植 |
一、郊区蔬菜生产的一般状况 |
二、耕作制度 |
第四节 城区居民的蔬菜种植 |
第二章 建国初期武汉的蔬菜供应及其调剂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武汉蔬菜供应状况及其变迁 |
一、建国前的蔬菜供应 |
二、建国初期的蔬菜收购形式及其变迁 |
第二节 蔬菜的调入与调出 |
第三节 蔬菜的贮存与加工 |
第三章 建国初期武汉蔬菜的销售 |
第一节 蔬菜市场的一般情况 |
第二节 蔬菜商贩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一、行政管理 |
二、价格机制 |
结语:计划经济的运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的界定与分类 |
1.2.1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含义与特征 |
1.2.2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
1.3 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综述 |
1.3.1 农业非点源污染形成机理研究 |
1.3.2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
1.3.3 中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 3 数据来源 |
1.4.4 技术路线 |
1.4.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海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现状分析 |
2.1 海河流域自然和经济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条件 |
2.1.2 河流水系分布 |
2.1.3 经济社会发展 |
2.2 海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 |
2.2.1 降水量 |
2.2.2 地表水资源量 |
2.2.3 水资源总量 |
2.3 海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
2.3.1 地表水污染 |
2.3.2 地下水污染 |
第三章 海河流域种植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
3.1 海河流域种植业概况 |
3.2 种植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 |
3.3 数据来源和相关系数的确定 |
3.3.1 农作物播种面积 |
3.3.2 复种指数 |
3.3.3 肥料施用量 |
3.3.4 肥料流失系数 |
3.3.5 农田径流入河系数 |
3.4 估算结果与分析 |
3.4.1 输入量 |
3.4.2 输出量 |
3.4.3 入河量 |
3.4.4 硝态氮淋溶及对地下水的污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负荷估算 |
4.1 海河流域畜禽养殖概况 |
4.2 畜禽养殖污染负荷估算模型 |
4.3 数据来源和相关系数的确定 |
4.3.1 畜禽饲养数量 |
4.3.2 畜禽排泄系数 |
4.3.3 粪便污染物含量 |
4.3.4 粪便流失系数 |
4.3.5 粪便入河系数 |
4.4 估算结果与分析 |
4.4.1 输入量 |
4.4.2 输出量 |
4.4.3 入河量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海河流域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
5.1 海河流域农村生活条件 |
5.2 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 |
5.3 数据来源和相关系数的确定 |
5.3.1 农村常住人口 |
5.3.2 人均污水产生系数 |
5.3.3 人均垃圾产生系数 |
5.3.4 人体粪尿产生系数 |
5.3.5 农村生活污染物流失系数 |
5.3.6 农村生活污染物入河系数 |
5.4 估算结果与分析 |
5.4.1 输入量 |
5.4.2 输出量 |
5.4.3 入河量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 |
6.1 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 |
6.1.1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输入量 |
6.1.2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输出量 |
6.1.3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入河量 |
6.2 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 |
6.2.1 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影响 |
6.2.2 非点源污染入河贡献率 |
6.3 农业非点源等标污染负荷评价 |
6.3.1 农业非点源主要污染物 |
6.3.2 农业非点源主要污染源 |
6.3.3 农业非点源主要污染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海河流域农户环境支付意愿调查分析 |
7.1 农户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7.1.1 调查设计 |
7.1.2 基本情况 |
7.2 农户环境意识评价 |
7.3 农户环境支付意愿分析 |
第八章 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与控制措施 |
8.1 完善海河流域水污染管理法律制度 |
8.1.1 海河流域水污染相关法律制度 |
8.1.2 中国流域水污染管理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8.1.3 完善海河流域水污染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议 |
8.2 健全海河流域水污染管理机构体系 |
8.2.1 中国现行水污染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8.2.2 健全海河流域水污染管理体制的建议 |
8.3 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
8.3.1 完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
8.3.2 重点控制畜禽养殖污染 |
8.3.3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民国农民贫困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晚清农民贫困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农民贫困的程度、影响及原因 |
第二节 政府、社会与农民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举措 |
第二章 民国农民贫困的程度 |
第一节 恩格尔系数反映的农民贫困程度 |
第二节 其他标准反映的农民贫困程度 |
第三章 民国农民贫困的原因 |
第一节 政府弊端对农民贫困的影响 |
第二节 社会危机对农民贫困的影响 |
第三节 农民的缺陷对农民贫困的影响 |
第四章 民国农民贫困的影响 |
第一节 农民贫困激化社会矛盾 |
第二节 农民贫困阻碍经济发展 |
第五章 民国政府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政策措施 |
第一节 农业改良与推广 |
第二节 防灾救灾 |
第三节 农村信用合作 |
第四节 改良土地与赋税制度 |
第六章 民国社会与农民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努力 |
第一节 慈善组织的赈灾济贫活动 |
第二节 农民组织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做法 |
第三节 个体小农应对农民贫困问题的做法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独着论文 |
后记 |
(10)黑龙江省巴彦县新农村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特征及标准 |
2.1.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
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 |
2.1.3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 |
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 |
2.2.1 按区位划分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
2.2.2 按产业划分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
2.2.3 按发动主体划分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
2.2.4 按建设内容、进度划分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
第三章 巴彦县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巴彦县新农村建设现状 |
3.1.1 巴彦县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概况 |
3.1.2 巴彦县新农村建设的设计规划 |
3.1.3 基于农户视角的巴彦县新农村建设情况问卷调查 |
3.1.4 基于政府视角的巴彦县新农村建设成果分析 |
3.1.5 巴彦县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
3.1.6 巴彦县新农村建设取得的经验 |
3.2 巴彦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够 |
3.2.2 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不平衡 |
3.2.3 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结构不平衡 |
3.2.4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平衡 |
3.2.5 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 |
第四章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借鉴 |
4.1 国外新农村建设经验借鉴 |
4.1.1 韩国从理念入手全面开展"新村运动" |
4.1.2 日本新农村建设发挥政府的作用 |
4.1.3 欧盟新农村建设的特色补贴政策 |
4.2 国内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 |
4.2.1 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 |
4.2.2 四川泸州市新农村建设 |
4.3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启示 |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巴彦县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树立"初级阶段"的思想 |
5.2 增加对新型农民的培育投入是关键 |
5.3 将有限资金重点投向发展生产上 |
5.4 依托科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
5.5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5.6 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寒地水稻生产技术应实行“七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D]. 高云逸. 吉林大学, 2021
- [2]无果的革新:1950年代浙江双轮双铧犁推广运动研究[D]. 章军. 浙江大学, 2021
- [3]生产经营型农民合作社对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的实证分析[D]. 李红.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4]云南贡山独龙江乡的扶贫与发展研究[D]. 杨艳.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洞庭湖区农村经济研究[D]. 陈向科.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6]长沙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1951-1956) ——以经济变革为中心[D]. 张勇.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6)
- [7]建国初期武汉蔬菜的产供销(1949-1961)[D]. 蒋渊.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8]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D]. 朱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9]民国农民贫困问题初探[D]. 王蓉. 武汉大学, 2010(09)
- [10]黑龙江省巴彦县新农村建设发展研究[D]. 李井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