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金绩磊[1](2021)在《东北师范大学和台中教育大学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峥春[2](2021)在《“国标”背景下江苏省休闲体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文中指出教育部门发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对各大高校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目标制定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导向。本文在“国标”背景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课程理论和市场发展现状,以江苏省4所本科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调查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结果显示:(1)休闲专业人才培中存在培养方向冗杂和培养目标规格缺乏特色的问题。(2)课程目标中存在知识目标要求简略、技能目标设置繁多、实践目标规定泛化的问题。(3)课程内容中存在课时难满学习需求、选修课程种类较少和实践课程开设不足的问题。(4)课程评价中具有课程考核机制固化和成绩评价依据少的问题。(5)专业管理中具有管理滞后于发展和学校主导性有待加强的问题。最后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1)以国标为依据,建立“一体多面”的培养目标。(2)精化知识技能目标,突出课程目标引领作用;精准设置实践目标,做好理论对接实践导向。(3)联动课内外时间,补充学习课时;增设技能选修课程,满足技能需求;丰富实践课程,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深挖休闲内涵,构建休闲专业特色。(4)建立以人为本的成绩考评机制。(5)细化管理职责、加强学校主导性。以期促使江苏省休闲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化构建,乃至推动全国休闲专业课程体系及休闲体育行业的优质发展。
李赟鹏[3](2021)在《体医融合视域下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健康中国”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地深入推进,体医融合进程不断加快,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决定着所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的质量。本文以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临沂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济宁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八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软硬件设施以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这八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目前山东省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否符合《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国体医融合代表类高校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成功经验来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体医融合教学的优势以及可行性,从而为山东省各高校未来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建议,为山东省未来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根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这八所学校的培养方案缺少健康要素,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要求中对于“健康”很少提及。个别学校的培养目标几乎粘贴复制,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2)在课程方面,山东省各高校的体育类课程已经很完善,体医融合类课程也有涉及,但将体医融合类课程作为课程方案的一部分,并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的高校屈指可数,师范型高校比综合型高校设置的体医融合类课程更加丰富。(3)从教学师资方面,目前山东省各高校的体育师资已经具备实施“体医融合”教学的能力,但仍需要不断提高师资的职业素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还需加强对于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增加对教师有关“体医融合”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山东省各高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已基本满足“体医融合”实施的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4)在实践教学方面,山东省各高校还是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并且论文准备时间短,不利于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5)通过调查发现,各高校学生以及教师对于体医融合人才的培养积极性很高,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高校与医学院或医院达成合作意愿。这给未来山东省各高校培养体医融合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本文所得出的结论来为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1)进一步推广“体医融合”,加强学校对于体医融合的宣称力度,可利用校内广播、校园报纸、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体医融合相关知识,提高学校对于体医融合的重视程度,定期请相关专家对学生开展“体医融合”知识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体医融合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什么是体医融合,为今后的体医融合教学打下基础,从而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2)丰富“体医融合”课程,完善体医融合课程体系,增加体医融合课程比重,适当添加医学方面的选修课。目前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类课程很完善,体医融合类课程也正在趋于完善当中,可适当添加一些与体育康复、体育保健相关的临床医学课程。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并将课程贯穿于大学生整个本科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培养和健康教育的培养,从而培养“体育与健康”师资。(3)明确“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关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方案围绕着培养目标开展,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顺应国家政策做出积极改革,将健康教育纳入培养目标当中,将健康纳入培养方案中,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明确“体医融合”培养目标,制定“体医融合”课程体系,增加“体医融合”师资力量,培养“体医融合”人才。(4)加强与医学院和医学部门的交流合作,要加强学术交流,可定期请专业医学专家来体育院校展开运动医学相关的知识讲座,双方也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特色来强强联手,合作育人,培养出符合国家与社会所需要的“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5)培养“体医融合”师资,体育教师作为学校实施教学的关键一环,学校应定期组织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医学知识及体育教学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实施“体医融合”教学改革。师资力量不够的学校积极引进相关人才,同时提高师资待遇。(6)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完善场地设施。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山东省各校要积极开放现有的实验室以供教师和学生的使用,不能让现有的实验室和设备成为摆设,要加大实验室老化的设备和缺失器材的资金投入,及时做好引进和更新。有了好的实验室以及设施器械,才能为“体医融合”教学打下更好的基础。
张鑫[4](2021)在《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10月26日,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关情况,要求各高校根据《国家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摇篮,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教师的质量。体育教师的质量要想提高,归根结底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体育教育专业首先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其次又要满足《专业认证》的要求;但这两个标准之间是否存在异同,目前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两个标准,为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周全。基于此,本论文以《体育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和吉林省所有开设体育教育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北华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吉林体育学院),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标准》与《专业认证》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具体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专业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时间方面存在共性,在基本目标、目标定位、目标评价、实践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之间存在个性。2.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和通化师范学院的培养方案是2020版,倾向于《专业认证》的要求。东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和通化师范学院在教师教育课程上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符合《专业认证》;白城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开设课程不符合《国家标准》“7+3”课程要求。3.北华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和吉林体育学院的培养方案是2016版或2018版,倾向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吉林体育学院未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北华大学教育实践时间不符合两个标准的要求;长春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教师实践时间不符合《专业认证》的要求;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大学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7+3”课程。
刘跃[5](2020)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文中提出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办法的实施给高校开展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盐城师范学院作为全国首家通过中学第二级全科认证的试点高校,此背景下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以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以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为研究个案,从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实施效果这几个维度,呈现并分析认证背景下当前高校体育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与认证理念存在的偏差,探析认证理念下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是如何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融入术科教学改革之中。通过研究得出:(1)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与专业认证指导理念仍有偏差,体现在:课程教学理念层面“重教轻学”仍存在;教学目标重技能传授、职业情感培养欠缺;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需求贴合性不强;教学方法保守,学生主体能力不能有效发展;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且评价主体单一。(2)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以认证理念为核心,其术科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特色,体现在:课程理念以师德教育为先,由“教会”学生向学生“会教”转变;教学目标凸显师德培养,关注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内容科学性、基础性并重,综合性、实践性兼顾;教学方法上积极尝试多样化教学,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果;教学评价向过程性评价方式转变,多元评价主体参与,有效关注学生动态发展,以评促进。
李丽[6](2020)在《体育院校冰雪运动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国家与地方政府在大力推进冰雪人才培养战略。体育院校作为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正在将推进冰雪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冰雪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冰雪人才核心竞争力作为解决制约冰雪运动主要问题的具体措施。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合理的、科学的培养方案和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来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指导。我国现行14所体院院校有7所院校开设(带有)冰雪运动专业(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体育院校冰雪运动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就体育院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场地器材、师资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冰雪运动专业(方向)人才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开设冰雪运动专业(方向)的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就体育院校培养的冰雪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冰雪素养和利用什么途径培养为基本命题,以求通过研究在理念上区分冰雪职业素养培养与以往培养途径的区别,以职业素养为抓手,分析为体育院校冰雪运动专业(方向)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提供新的思考。主要结论:1.目前体育院校冰雪运动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其设的培养目标多为冰雪应用型人才,但并未表明其培养的冰雪人才具体具备那些素养。2.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知识重复交叉,难以形成核心支撑体系;学生冰雪课程学习时间较短,难以形成动作记忆,不利于冰雪专业技术学习。冰雪专业课程设置增多,但过于重复,专业冰雪专业实践课程设置较少。3.体育院校冰雪相关基础设施不足,冰雪场馆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学生对冰雪课程学习的需求。4.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活学活用,以致毕业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5.冰雪运动专业授课教师队伍人数不足,需扩大师资教学队伍,且整体教学能力、科研水平有待提高。对策及建议:打破现有课程体系与专业束缚,实现大类培养;回归“人文教育理念”;回归以回归“双基”教育,扎实基础技能与基础知识,加大冰雪基础设施投入;搭建“平台+”模式,实现“体育+”格局;实行动态教育,三方协同培养,推动教学与实践连线协同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冰雪运动专业(方向)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新构想。
彭续文[7](2020)在《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文中指出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适应性体育教师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而我国适应性体育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是建立在特殊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其本身并没有被剥离出来而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鉴于此,本文深入研究欧洲适应性体育在教师专业化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分析我国在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领域与欧洲国家的现实差距,这些能为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探讨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为研究对象,在学习和借鉴了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教育的政策背景、培养标准、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第二章概述了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政策背景,从国际特殊教育政策背景、欧洲特殊教育政策背景以及欧洲全纳教育背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三章解读了欧洲适应性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基本理论,主要是从学校适应性体育教育、体育康复这两方面进行了阐述;第四章系统地分析了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教育体系,了解了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养模式;第五章介绍了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启示。在深入分析了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发展现状、法律政策、标准解读、教育体系等方面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欧洲国家的高校开设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设置了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培养模式,课程涉及到各个领域;适应性体育专业的学生实习时间跨度较长,实施了从大学-社区-学校“三位一体”实习模式和“一对一”指导教学服务;欧洲国家设有专门的适应性体育教师资格证书,以及规范化的适应性体育教师招聘形式;欧洲国家对残疾人的社会地位、保障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并有专门的立法机构来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欧洲国家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保护,建设完善的社区、学校、医院、残疾人福利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享受与正常人平等的社会福利与保障。通过对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分析,对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健全我国适应性体育教育的认知系统;建立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职前教育模式;改善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李冠男[8](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丁久晟[9](2020)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教育专业成立至今已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体育人才尤其是培养了大批体育教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开始青睐专业较强且综合素养较高的学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呼应和贯彻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的综合培育,为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际人才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并整理了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宁波大学、苏州大学、吉首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湘南学院共12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资料,在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基础上,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分析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核心素养理论视角下提出优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结论如下:(1)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中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定位是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主流类型。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在素养类知识、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则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课程设置方面,必修课学分比例偏高、选修课偏低,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偏低,创新创业课程、人文课程、健康课程开设不足。实践教学方面,社会实践不足,教育实习和论文设计等环节时间安排几乎一致。(2)培养目标内容上未能反映“全面性”、定位模糊;培养规格素养类知识要求不够,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素质要求缺乏学会学习素养与国际视野、能力要求忽略部分基本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体现传统教学思维、通识课程缺乏人文课程与创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缺乏健康教育课程;社会实践环节不足,阻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时间安排欠合理,实践创新素养和科学精神素养培育不够。(3)核心素养视域下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以下优化对策:制定“口径多元”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层次分明”的培养规格,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增设人文课程、创新课程与健康类课程,注重对本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展“多样合理”的实践环节,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何凌辉[10](2020)在《“双一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3+N要素研究》文中认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进入21世纪后国际社会共同探讨的命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展开了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并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价值引领。新时代我国教育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旨在培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科专业是高等院校的构成单元,在“双一流”背景下学科专业发展就成为实现“双一流”的核心动力。近几年我国教育界出现一个炙热的名词——核心素养,特别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问世以后,林崇德教授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专业化发展,使其具备能够适应个人终身体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本文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为研究方法,以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和云南以及贵州三十余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调查问卷内容,以此调查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情况。调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与《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体育科研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对体育工作方针政策等信息的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等方面显露出较为明显的短板。研究思路:首先,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回收的问卷统计整理数据并分析原因。其次,分析在“双一流”和“立德树人”等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应然改造。再次,以文献资料法全面深入分析“双一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依据。然后,以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研制的核心素养框架体系,找出一级指标维度归属,并通过访谈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顶层维度进行设计。最后,以三个顶层维度为主,根据相关专家意见确定了“双一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3+N要素:1.运动发展维度下包含:运动习惯、运动能力、自主学习、技能形成、体育教学五个核心要素。2.体育人文维度下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鉴赏、人文积淀、人文使者四个核心要素。3.社会责任维度下包括:社会适应、终身体育、健康导向、专业引领、社会引导、民族认同六个核心要素。
二、21世纪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国标”背景下江苏省休闲体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对《国标》的解读 |
1.2.2 课程体系 |
1.2.3 休闲体育 |
1.2.4 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2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
2.1 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 |
2.1.1 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
2.1.2 休闲体育专业培养规格 |
2.1.3 休闲专业课程框架 |
2.2 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 |
2.2.1 政策依据 |
2.2.2 理论依据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江苏休闲体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考察 |
3.1.1 休闲专业基础状况 |
3.1.2 休闲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
3.1.3 休闲专业课程目标建设 |
3.1.4 休闲专业课程内容要求 |
3.1.5 休闲专业课程评价机制 |
3.2 江苏休闲体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存问题 |
3.2.1 休闲专业人才培养 |
3.2.2 休闲专业课程目标 |
3.2.3 休闲专业课程内容 |
3.2.4 休闲专业课程评价 |
3.2.5 休闲专业课程管理 |
4 个案研究:南京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
4.1 专业基础状况 |
4.2 培养目标与规格 |
4.3 课程结构 |
4.4 专业课程内容 |
4.5 课程评价考核 |
4.6 课程体系建设意见 |
5 江苏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优化对策 |
5.1 人才培养优化对策 |
5.2 课程目标优化对策 |
5.2.1 精化知识技能目标,突出课程目标引领作用 |
5.2.2 精准设置实践目标,做好理论对接实践导向 |
5.3 课程内容及评价优化对策 |
5.3.1 联动课内外时间,补充学习课时 |
5.3.2 增设技能选修课程,满足技能需求 |
5.3.3 丰富实践课程,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
5.3.4 深挖休闲内涵,构建休闲专业特色 |
5.3.5 建立以人为本的成绩考评机制 |
5.4 课程管理优化对策 |
5.4.1 细化管理职责工作 |
5.4.2 加强学校主导性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体医融合视域下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加强体医融合,培养“体育与健康”师资 |
1.1.2 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改革 |
1.1.3 体医融合能有效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 |
2.1.1 关于体医融合的研究 |
2.1.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
2.1.3 关于学校体医融合的研究 |
2.1.4 关于运动处方的研究 |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关于体医融合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案例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
4.1.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4.1.3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要求分析 |
4.1.4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软硬设施分析 |
4.1.5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实践环节分析 |
4.1.6 小结 |
4.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体医融合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4.2.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体医融合的优势分析 |
4.2.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体医融合的劣势分析 |
4.3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师生对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 |
4.3.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对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 |
4.3.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 |
4.4 “体医融合”代表类高校人才培养优秀案例分析 |
4.4.1 成都体育学院的人才培养分析 |
4.4.2 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人才培养分析 |
4.4.3 两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比分析 |
4.4.4 建设山东“体医融合”代表性高校 |
4.5 体医融合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
4.5.1 明确培养目标与规格 |
4.5.2 完善体医融合课程 |
4.5.3 构建体医融合教育平台 |
4.5.4 建立学校健康教育体系 |
4.5.5 建立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Ⅱ 专家访谈问卷 |
致谢 |
(4)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教师质量提高的迫切需要 |
1.1.2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要求 |
1.1.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 |
2.2 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研究 |
2.2.1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究现状 |
2.2.2 体育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究现状 |
2.2.3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综述评价 |
2.3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
2.3.2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
2.3.3 国外体育类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
2.3.4 我国体育类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
2.3.5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综述评价 |
2.4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研究 |
2.4.1 各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
2.4.2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
2.4.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综述评价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文本分析法 |
3.2.3 个案研究法 |
3.2.4 比较分析法 |
3.2.5 归纳总结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对比分析 |
4.2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1 白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2 北华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3 长春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4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5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6 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7 通化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8 延边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3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对比分析 |
4.3.1 师范类院校对比 |
4.3.2 综合类大学对比 |
4.3.3 体育类院校分析 |
4.4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出入及可能的原因 |
4.5 对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建议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教师教育日趋重视 |
1.1.2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
1.1.3 专业认证制度的重要性凸显 |
1.1.4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1.2 文献综述 |
1.2.1 师范类专业认证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1.2 后现代课程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师范类专业认证 |
2.2.2 术科 |
2.2.3 教学改革 |
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3.3 研究思路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专业认证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分析 |
4.1.1 术科课程教学理念分析 |
4.1.2 术科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
4.1.3 术科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
4.1.4 术科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
4.1.5 术科课程教学评价分析 |
4.2 专业认证背景下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分析 |
4.2.1 教学理念变化分析 |
4.2.2 教学目标改革分析 |
4.2.3 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
4.2.4 教学方法改革分析 |
4.2.5 教学评价改革分析 |
4.2.6 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
4.3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经验 |
4.3.1 以学生为本,革新课程理念 |
4.3.2 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为准绳,调整课程教学目标 |
4.3.3 以产出为导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
4.3.4 以学生为中心,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
4.3.5 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完善教学评价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相关政策文件及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
(6)体育院校冰雪运动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人的全面发展 |
1.3.2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要求 |
1.3.3 最优化教学理论 |
1.3.4 “体育+”模式的兴起 |
1.4 应用前景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及相关评价 |
2.1.1 国外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 |
2.1.2 国外相关教育管理经验现状研究 |
2.1.3 国外冰雪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相关评价 |
2.2.1 新时代体育强国现状研究 |
2.2.2 体育素养现状研究 |
2.2.3 冰雪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
2.2.4 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比较分析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七所体育院校的培养方案分析 |
4.1.1 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4.1.2 培养规格分析 |
4.2 课程设置分析 |
4.2.1 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的分析 |
4.2.2 冰雪课程设置分析 |
4.3 冰雪人才师资配备分析 |
4.4 场地设备支持条件分析 |
4.5 冰雪运动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4.5.1 技能单一,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 |
4.5.2 冰雪课程设置较少,难以满足全面发展需求 |
4.5.3 冰雪课程设置重复交叉,难以形成核心支撑 |
4.5.4 课程设置缺乏人文理念基础 |
4.5.5 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行动差 |
4.6 冰雪运动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构建 |
4.6.1 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构建 |
4.6.2 培养原则与条件保障 |
4.7 冰雪运动专业(方向)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方案调整 |
4.7.1 打破现有课程体系,实行大类培养 |
4.7.2 回归人文教学理念 |
4.7.3 回归“双基”教育,形成技能联动 |
4.7.4 搭建“平台+”组合模块教学 |
4.7.5 实行动态教育,三方协同培养 |
4.7.6 鼓励冰雪教师,进行继续教育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7)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适应性体育 |
1.5.2 适应性体育教育 |
1.5.3 特殊儿童 |
1.5.4 教师专业化 |
第2章 欧洲适应性体育政策背景 |
2.1 国际特殊教育政策背景 |
2.1.1 《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殊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 |
2.1.2 《特殊教育行动纲领》 |
2.1.3 《残疾人权利公约》 |
2.2 欧洲特殊教育政策背景 |
2.2.1 欧洲特殊教育政策的初步发展 |
2.2.2 欧洲特殊教育政策的拓展与深化 |
2.2.3 欧洲特殊教育政策的整合与完善 |
2.3 欧洲全纳教育的背景 |
2.3.1 国际全纳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2.3.2 欧洲全纳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培养标准解读 |
3.1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基础教育功能 |
3.1.1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基础能力 |
3.1.2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特殊能力 |
3.1.3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类别 |
3.1.4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定位 |
3.1.5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能力、技能和知识框架 |
3.2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康复功能 |
3.2.1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育的康复作用 |
3.2.2 欧洲适应性体育的康复功能定位 |
3.2.3 康复的能力、技能和知识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教育体系 |
4.1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教育现状 |
4.2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层次 |
4.2.1 学士层次 |
4.2.2 硕士层次 |
4.3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职前课程设置 |
4.3.1 学士课程 |
4.3.2 硕士课程 |
4.4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的职后校本教育 |
4.4.1 校本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
4.4.2 校本教师教育的基本理念 |
4.5 欧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4.5.1 英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4.5.2 德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4.5.3 瑞典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启示 |
5.1 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概述 |
5.1.1 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 |
5.1.2 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职前培养现状 |
5.1.3 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职后培训现状 |
5.2 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适应性体育的顶层制度有待完善 |
5.2.2 社会大众缺乏对适应性体育教师的认识与理解 |
5.2.3 学校层面缺乏对适应性体育教师的鼓励与支持 |
5.2.4 适应性体育教师缺乏内在动力 |
5.3 对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启示 |
5.3.1 健全我国适应性体育教育的认知系统 |
5.3.2 建立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5.3.3 完善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职前教育模式 |
5.3.4 改善我国适应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育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是落实我国“立德树人”教育精神的根本举措 |
1.1.2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
1.1.3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核心素养 |
2.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 系统理论 |
第三章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
3.1 学校基本情况 |
3.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3.2.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内容 |
3.2.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定位 |
3.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
3.3.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要求 |
3.3.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素质要求 |
3.3.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能力要求 |
3.4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
3.4.1 课程学分比例与课程结构 |
3.4.2 通识教育课程 |
3.4.3 专业核心课程 |
3.5 实践教学 |
3.5.1 主要实践环节 |
3.5.2 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培养目标内容单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
4.1.1 内容上未能反映“全面性” |
4.1.2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模糊且欠精准 |
4.2 培养规格要求不具体,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
4.2.1 素养类知识要求不够,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
4.2.2 专业素质要求矛盾,基本素质缺乏学会学习素养与国际视野 |
4.2.3 能力要求忽略部分基本能力的培养 |
4.3 课程设置体现传统教学思维,缺少部分课程的开设 |
4.3.1 课程结构不合理,体现传统教学思维 |
4.3.2 通识课程固定化,缺乏人文课程与创新课程 |
4.3.3 专业核心课程未能体现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缺乏健康教育课程 |
4.4 实践环节中社会实践不足,实践内容和时间有待完善 |
4.4.1 社会实践环节不足,阻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 |
4.4.2 实践内容和时间待完善,导致学生实践创新素养和科学精神素养培育不够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对策 |
5.1 制定“口径多元”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
5.2 设计“层次分明”的培养规格,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
5.3 增设人文课程、创新课程与健康类课程,注重对本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
5.4 开展“多样合理”的实践环节,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基层中小学专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双一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3+N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选题缘由 |
1.1 选题依据 |
1.1.1 顺应“双一流”建设 |
1.1.2 落实文件要求 |
1.1.3 支撑“双一流”基础学科建设 |
1.1.4 深化“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
1.1.5 满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需要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对比分析法 |
2.3 研究思路 |
2.4 技术路线图 |
2.5 研究创新点 |
2.5.1 理论创新 |
2.5.2 实践创新 |
3 文献综述 |
3.1 概念界定 |
3.1.1 核心素养 |
3.1.2 释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 |
3.2 国外文献综述 |
3.2.1 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
3.2.2 核心素养相关研究评述 |
3.3 国内文献综述 |
3.3.1 “双一流”建设相关研究 |
3.3.2 “双一流”建设相关研究评述 |
3.3.3 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
3.3.4 核心素养相关研究评述 |
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分析与调查 |
4.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分析 |
4.1.1 培养目标分析 |
4.1.2 培养规格分析 |
4.1.3 培养侧重点分析 |
4.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实然现状 |
4.2.1 调查的主体情况 |
4.2.2 素质要求 |
4.2.3 知识要求 |
4.2.4 能力要求 |
4.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应然改造 |
4.4 小结 |
5 建构“双一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依据 |
5.1 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
5.2 “双一流”建设内涵与目标 |
5.3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新要求 |
5.4 国际教育核心素养培养趋势 |
5.5 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诉求 |
5.6 小结 |
6 “双一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顶层维度及设计 |
6.1 紧扣“双一流”建设背景和主旨内涵 |
6.2 符合立德树人之“立德”本位 |
6.3 核心素养对比分析 |
6.3.1 三大组织研制的核心素养框架对比分析 |
6.3.2 四个国家研制的核心素养框架维度构成分析 |
6.4 维度建构奠定理论基础 |
6.4.1 De SeCo项目素养等式奠定理论基础 |
6.4.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维度构成分析 |
6.5 核心素养维度构成对比 |
6.6 初设“双一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维度 |
6.6.1 维度构成分析 |
6.6.2 初设三大维度 |
6.6.3 三个维度与国外核心素养一级指标的逻辑分析 |
6.7 小结 |
7 “双一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3+N要素确定 |
7.1 各维度下核心要素构成 |
7.1.1 运动发展及核心要素 |
7.1.2 体育人文及核心要素 |
7.1.3 社会责任及核心要素 |
7.2 小结 |
7.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维度与要素关联性分析 |
7.3.1 三个维度间关联性 |
7.3.2 各要素间关联性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21世纪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师范大学和台中教育大学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D]. 金绩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国标”背景下江苏省休闲体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D]. 胡峥春. 南京体育学院, 2021(02)
- [3]体医融合视域下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 李赟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D]. 张鑫.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5]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D]. 刘跃.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6]体育院校冰雪运动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D]. 李丽.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0(11)
- [7]欧洲适应性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D]. 彭续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9]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D]. 丁久晟.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4)
- [10]“双一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3+N要素研究[D]. 何凌辉.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