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因素对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频率的影响

气候因素对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频率的影响

一、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因子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邢晓语[1](2021)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防风固沙空间流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因素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我国北部地区的植被生态系统一度出现退化,表现为生产力下降、植被覆盖度降低、沙化土地增多,不仅其供给服务能力降低,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等调节服务能力也出现下降,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尘天气频繁发生,在2000年3-4月一个月的时间里扩散到京津地区的沙尘暴就达到12次,对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中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其目的主要是通过人工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治理等措施,恢复被破坏和已退化的生态系统,减缓和降低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京津以及周边地区的影响。经过近20年的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估工程区的生态成效,本文选取2001-2015年为研究时段,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计算、驱动力研究以及防风固沙服务空间流动分析,揭示了工程区内生态系统服务的客观情况,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结果及时空分布特征本文使用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壤属性等数据,结合多个模型,评估了2001-2015年工程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估的结果为:NPP的年平均总量为1.19×108 t;植被覆盖度的年平均值为59.20%;水源涵养的年平均总量为166.43×108 m3;土壤保持的年平均总量为11.89×108 t;防风固沙的年平均总量为20×108 t;固碳量的年平均总量为0.54×108 t,释氧量的年平均总量为1.45×108 t。本文将研究时段分为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三个时间段,从时间上来看,NPP、植被覆盖度、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在三个时间段内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防风固沙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从空间分布来看,各项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均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分区域分阶段来看,鄂尔多斯高原沙化土地区在三个时间阶段内,除水源涵养量是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外,剩余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均表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是各项生态系统服务15年间持续向好的区域。(2)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力分析驱动力分析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选取三个因子对模型计算出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进行了驱动力分析,得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具有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水源涵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降水,影响力随时间变化不大,比较稳定;土壤保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起伏,但地形起伏对土壤保持的影响随时间逐渐减小;就防风固沙而言,降水为主要影响因素,但降水对防风固沙的影响力要小于其对水源涵养的影响力。风险区探测的结果显示,按照降水和地形起伏分区,五个分区之间差异显着,随着降水的增多,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平均值均呈现增加趋势;按人口分布分区,人口分布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量的增加。此外,在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区域,对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进行了主导因素分析,其中,水源涵养变化的主导因素为土地利用的变化,因此水源涵养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较高,对于区域水源涵养的提升考虑加强正向的人为活动干预;土壤保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更高,对于区域土壤保持的提升考虑根据不同年份气候的变化调整相应的措施。(3)防风固沙服务流动路径分析根据HYSPLIT模型模拟的气团轨迹结果,结合起沙风速值,模拟出2001-2005年174条、2006-2010年179条、2011-2015年192条,共545条防风固沙服务流动路径,来源以西北方向为主,大部分都是经过蒙古进入工程区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结合三个时间段内防风固沙流动路径的分布频率,以县为单位,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分为五个等级:受风沙轻微影响区、受风沙一般影响区、受风沙中度影响区、受风沙较严重影响区、受风沙严重影响区。同时,根据分区生态系统服务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受风沙严重影响区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量均是最低的水平,推荐在该区域加强生态治理。

王涛[2](2020)在《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沙漠化是现今人类面临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我国浑善达克沙区为研究区,基于土壤、气象、植被、高程、土地利用、净初级生产力等数据,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量化了2000-2015年浑善达克沙区的土地沙漠化时空格局,揭示了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并对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管理进行了区划,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差异化的管理对策。研究能够为区域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总体呈逆转趋势。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来看,有林地、灌木林面积分别增加1937.24 km2和675.78 km2,沙地面积减少1141.32 km2;约21.46%的沙地转换为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草地。从沙漠化程度来看,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了6202.19 km2和4820.58 km2。区域土地沙漠化逆转过程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2)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指标也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和显着的变化趋势。区域土壤保持服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000-2015年,区域平均土壤保持服务呈上升趋势,增加了近3倍,其中多伦县增加比例最大。净初级生产力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15年间随时间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格局。多伦县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增加最多,克什克腾旗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2000年以来,区域沙尘天气总日数显着下降。(3)基于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环境指标的时空格局,将区域划分为沙地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田生态区3个类型区和6个亚区。建议浑善达克沙区采用差异化的管理对策,沙地和草地应根据退化程度采用重点治理、平衡利用或轻度利用措施;同时,应注重“双评价”,科学量化土地承载力,确定合理开发利用程度,以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赵媛媛,武海岩,丁国栋,高广磊,屠文竹[3](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土地沙漠化过程及驱动力、沙漠化的生态环境影响、沙漠化防治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相关研究的指标、方法和主要发现,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浑善达克沙地开展的土地沙漠化相关研究于2003年以后突变式增加。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2000年是区域沙漠化的快速发展期,之后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沙漠化减缓。气候变化是触发区域沙漠化的关键自然因子,而过度放牧和植被建设是区域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直接人为主导因素。土地沙漠化是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地区沙尘天气频发的主要诱因,也影响了牧草供给、侵蚀控制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固沙植被的生理特征、不同治沙模式和技术的效益评估等研究为防沙治沙提供了理论支撑。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聚焦国家需求,准确提炼科学问题,丰富研究尺度和科学方法,以正确认识复杂的沙漠化过程,为沙漠化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解云虎[4](2020)在《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文中提出荒漠-绿洲过渡带是荒漠和绿洲两种自然景观转化最为剧烈、表现最突出的地区,是介于荒漠和绿洲之间的特殊生态脆弱带。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常年受西风环流控制,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风大沙多,多年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该区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失调,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不仅严重制约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也构成严重威胁。针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所面临严峻的土地沙化形势,亟需开展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化土地治理工作。本研究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林滩为研究区,分析近30年格林滩土地沙化现状及演化趋势,确定风蚀发生敏感区位置,既荒漠-绿洲过渡带范围,分析土地沙化气候因素响应,并以此为依据,在格林滩荒漠-绿洲过渡带组建完善的绿洲防护体系,通过野外观测其风沙流特征、地表蚀积状况、沙尘沉降规律等评价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益,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格林滩沙化土地类型划分为重度沙化土地、中度沙化土地、轻度沙化土地及未沙化土地,面积分别为15.23km2、23.98km2、26.69km2、13.64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11%、36.39%、40.50%和17.15%。轻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南部及农田区的北部及东部,中度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农田外围与荒漠的过渡地区,重度沙化土地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和南部。中度沙化土地为研究区沙化土地中转化最为频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分布区是潜在的土地沙化发生区,以此确定该区域为荒漠-绿洲过渡带。(2)荒漠-绿洲过渡带组建完整防护体系,防护体系组成西北~东南向由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组成,其中农田防护林网主林带以两行一带为主,副林带主要以一行一带为主。灌草防风阻沙带位于农田防护林网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过渡区,以天然灌木为主,覆盖度在10%~25%之间,带宽约500m。机械沙障固沙带位于灌草防风阻沙带外围裸沙丘,东北~西南向长度2.5km,宽290m,沙障材料为麦草,规格为1m×1m,防护体系划分为三个防护段面,分别为BF断面(包含裸沙丘和农田防护林网)、BSSF断面(包含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和BSF断面(包含裸沙丘、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3)防护体系近地层0~30cm风速变化明显,随着高度的增加防风效能值降低,6.67m/s测风条件下,靠近地表植被影响显着层防风效能值最高可达87.46。不同防护带内随高度的变化风速廓线整体呈J型分布,且符合对数函数分布规律,研究区风沙输送主要发生在4月、5月和10月,农田防护林网的输沙量:BSSF断面<BSF断面<BF断面,防护体系对阻滞风沙输移效果显着,平均相对湿度与月总输沙量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月平均风速和沙尘暴日数的增加是月总输沙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4)研究区蚀积状态主要以侵蚀为主,BSSF断面在不同月份由裸沙丘-沙障固沙带-灌草防风阻沙带侵蚀厚度逐渐降低,到农田防护林网略有堆积,不同风速梯度条件下,随着风速的加大,平均侵蚀厚度增加,BSSF断面农田防护林网主要以堆积为主,相比其他两个防护断面,堆积厚度相对增加,侵蚀厚度减少。蚀积强度的变化与蚀积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BSSF断面在阻滞风沙、降低侵蚀强度相对比其他两个防护段面效果更明显。(5)沙障固沙带表土平均粒径1.79Φ,相对比裸沙丘细化,灌草防风阻沙带和农田防护林网沉积物颗粒峰度值分别为1.0212和1.0020,均大于裸沙丘,土壤颗粒粒度分布相比裸沙丘分散。沉积物颗粒频率分布曲线均呈单峰型,沙障固沙带和灌草防风阻沙带颗粒分布相对比裸沙丘峰值降低且提前出现,颗粒分布范围变宽,研究区内细沙和中沙颗粒容易受到风沙活动的影响,极细沙和细沙为主要的风蚀颗粒,是影响防护体系内沉积物颗粒相对粗细的关键组分。(6)防护体系降尘主要发生在4月和5月,由裸沙丘-农田防护林方向降尘量逐渐减少,不同防护断面间相同防护带沙尘沉降速率BSSF断面>BSF断面>BF断面,BSSF断面裸沙丘和沙障固沙带沙尘沉降速率和风速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随着风速的增加,各防护带沙尘沉降速率逐渐增加,沙尘沉降颗粒物主要以局地物质为主,远源物质含量较低。

徐传奇[5](2020)在《中国北方沙尘暴时空演化特征及源贡献》文中研究表明沙尘暴(简称尘暴)是影响全球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城市建设、人类健康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北方作为东亚沙尘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倍受尘暴的侵袭。河西地区位于“一带一路”的关键咽喉地带,既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沙尘源也是深受尘暴影响的地区。因此,厘清中国北方特别是河西地区尘暴的变化特征、传输过程以及潜在沙尘源,这对于揭示东亚沙尘发生机制及其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古气候代用指标、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测数据、遥感卫星数据、星载激光雷达数据与沙尘排放经验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北方尤其是河西地区尘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因子探讨了二者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影响河西地区的沙尘轨迹并量化了其主要潜在沙尘源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文将中国北方1960-2007年的尘暴频次按照每月前十天、中十天和后十天分为上旬、中旬和下旬来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尘暴分别主要发生于上旬(77.1%)和下旬(72.1%)。相比之下,河西地区(中部)尘暴频次三旬差异较小,只是中旬(占45.8%)略高一些。三个地区尘暴年变化和高发旬均指示1985年和2000年是尘暴频次发生突变的年份,高发旬的年变化主导了尘暴年变化。气象因子旬差异是尘暴频次旬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北方三个尘暴中心的高发旬对应的临界起沙风速低、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它们可以为尘暴旬尺度上的时空差异提供合理解释。然而,温度、相对湿度、降水对其解释较弱。多元因子揭示最大风速是尘暴旬差异的决定因子,其次为相对湿度、蒸发量和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不是主要影响因子,最大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的组合对尘暴的影响最大。多元因子和单因子对尘暴的旬差异解释基本一致。相较于西部和东部,河西所在的中部地区近年来依然是中国北方尘暴高发区,因此本研究对其进行重点分析。现代尘暴和气象因子的研究主要依赖监测仪器,但记录有限。为了更好地探讨尘暴的发生机制尤其是预测尘暴的发展趋势,器测记录之前的尘暴重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利用树轮、冰川、石笋、珊瑚礁、湖泊沉积等记录重建了河西地区过去春季的尘暴频次、大风频次、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温度和降水数据。结果显示,1700-1800年尘暴频次较高,波动较小;1800-1820年,深受较强冬季风的影响,尘暴频次最高;1820年之后,尘暴频次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此外,该区尘暴频次存在显着的准35年和准56年的周期变化。河西地区尘暴频次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呈现正相关,而与北半球太阳总辐射量和太阳黑子频次呈现负相关。气象因子是气候系统的具体表现,在河西地区不同地理部位重建的尘暴频次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西部春季尘暴频次与NDVI、温度呈负相关,与大风频次、降水呈正相关。多元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大风频次(>11.35)和NDVI(<0.08)是西部尘暴发生的主要因子组合。中部春季尘暴频次与温度呈负相关,与大风频次呈正相关,与NDVI的关系不显着。大风频次(>6.83)、降水量(<43.32 mm)和干旱度指数(<2.32)是最易于引起尘暴发生的因子组合。与中、西部相反,东部的降水与该区尘暴频次呈负相关。对尘暴影响最大的因子是降水,这与该地区粉尘的外源输入有关。东部主要影响尘暴频次的因子组合是降水量(>93.86 mm)和大风频次(>4.21)。除重建河西地区尘暴频次时空变化特征之外,识别其主要潜在沙尘源也非常必要。因此,本文对2015-2018年河西地区沙尘事件期间中国北方的粉尘排放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相较于本地源,外来潜在沙尘源对河西地区的影响较大。河西地区的主要外来潜在沙尘源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与蒙古交界戈壁区、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和柴达木盆地。本文利用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和HYSPLIT模型筛选出影响河西地区五座城市不同高度的沙尘轨迹,并量化了外来潜在沙尘源的贡献。其中,来源于库姆塔格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的沙尘轨迹对河西地区贡献较大。这些源区地表松散物质丰富,沙尘强度较大,距离河西地区较近,且处于上风向,路径中无高大地形阻隔,因此对河西地区的影响较大。虽然新疆与蒙古交界戈壁区在沙尘路径中的最大风速最大,但由于植被覆盖较高,降水较多,加之粉尘颗粒粒径较大,因而其沙尘轨迹对河西地区贡献较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强度较大,但粉尘主要集中于低空,不易被搬运出源区,因此其沙尘轨迹贡献并不大。柴达木盆地则由于沙尘强度较小且路径中受祁连山的阻隔,对河西地区影响较小。

SeMyung Kwon(权世明)[6](2019)在《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结构及气候对其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的变化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森林-草原过渡带被认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较敏感的区域,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 Litv.)天然林是内蒙古呼伦贝尔林草带上的重要植被类型,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因此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理解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气候是调控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而竞争作为树木生长过程中一种长期胁迫因子,由于树木个体大小、年龄等决定其对光、水和营养的利用差异,导致树木受到不同的竞争压力,因此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竞争是如何调控天然沙地樟子松树木生长及其对气候的响应?基于此问题,本文在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分布区的典型分布区(A)和边缘分布区(B)分别建立10个50×50m样地,利用野外调查所获取的样地调查数据以及树芯样品,基于单木竞争模型和空间点格局方法,从单木和林分两个水平分析了不同结构状态沙地樟子松的林分结构及空间格局特征,以及竞争与林分结构的关系;基于树轮年代学方法,从单木和林分两个水平分析了沙地樟子松树木径向生长对年和月尺度气候因子的响应,以及竞争与树木径向生长及其气候的响应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对于林分结构:两个区域的沙地樟子松天然林为中幼林,不同结构状态树木的竞争优势度为优势木>被压木>幼树。另外林分密度与林分特征很好的符合形式为Y=aln(x)+b(Y为林分特征,x为林分密度,a,b为模型参数)的对数函数关系,且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林分沙地樟子松的平均胸径、冠幅、冠长和冠长比显着减小,而树高、高径比和枝下高则显着增大。(2)对于空间格局:沙地樟子松的优势木整体上呈均匀分布,而被压木和幼树则为了抵抗外界干扰对其的影响而多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优势木和被压木、优势木和幼树在整体上呈相互独立的关系,而被压木和幼树以一种“庇护”与“被庇护”的关系在小尺度上多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尺度的增加,其逐渐趋向于相互独立的关系。(3)对于竞争与林分结构的关系:竞争强度与树木的大小都较好的服从幂函数关系,随着竞争指数的增加,即竞争强度的降低,沙地樟子松的胸径,冠幅,冠长和冠长比都显着降低,而树木的树高,高径比和枝下高则显着增大。因此通常情况下,优势木多位于林冠上层,被压木多位于林冠中层,幼树多位于林冠下层,且其整枝性随着竞争强度的降低而增强。另外由于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在竞争过程中,生活力弱的树木由于不能获得其生存所需资源和空间,因此被压木和幼树中死亡木的竞争强度显着低于活立木。(4)对于竞争与树木径向生长:基于林分水平,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树木径向生长量显着的逐渐减小;且基于单木水平,随着单木竞争指数的增大,即单木的竞争强度降低,树木径向生长量显着的逐渐减小。(5)对于树木对气候的响应:沙地樟子松树木生长与上一年8至9月及当年7至8月的月均气温呈显着负相关,与上一年8至9月的极端最低温度呈显着负相关;与当年9月的降水及7至8月的相对湿度呈显着正相关;与当年7至9月的干旱指数呈显着正相关;与当年3月的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当年7月的日照时数呈负相关。沙地樟子松的径向生长主要与温度呈负相关,而与水分呈正相关。(6)对于竞争与树木气候敏感性: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A区域树木月均气温、干旱指数、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响应逐渐增强,但都未达到显着水平,B区域对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极端最低温度的响应逐渐增强,多达到显着水平。基于单木水平,A区域竞争能力弱的树木通常对月均温、降水量和干旱指数更加敏感,而B区域竞争能力强的树木对月均温和日照时数相对更加敏感。(7)对于竞争与树木弹性力: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典型分布区(A)树木对极端干旱的抵抗力,弹性力逐渐在增强,而恢复力则减弱;边缘分布区(B)树木的抵抗力、恢复力和弹性力均呈增强趋势。随着树木竞争能力的减弱,树木的抵抗力逐渐减弱,恢复力则逐渐增强,A区域树木的弹性力虽然呈减弱趋势,但不显着,B区域树木的弹性力则逐渐增强。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竞争与林分结构、树木生长及其气候响应的关系,有利于深刻认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变化及竞争对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的影响,为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的保护、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梁田雨[7](2019)在《浑善达克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时空分布格局及功能预测》文中提出榆树疏林是浑善达克沙地最为重要的生态单元,是沙地环境中最稳定且适应性最强的群落。沙地榆(Ulmus pumila var.sabulosa)是构成榆树疏林群落的建群种,极强的抗寒抗旱性使其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植被恢复和防风固沙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根际是连接植物根系与土壤环境的纽带,是土壤微生物活动最为频繁的微域环境。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沙地榆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研究,率先揭示了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时空分布格局,阐明了其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和驱动因子,并对根际微生物的功能进行了预测,填补了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研究的空白,为后续该树种根系与土壤微生物互作关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发现:(1)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存在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不同地区沙地榆根际土壤pH范围为7.30~7.80,含水率在2.71%~3.41%之间。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在pH、有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上有所表现。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对微地形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具体表现为丘间地的土壤水分、养分条件及酶活性显着高于背风坡和迎风坡的规律(p<0.05)。季节变化主要引起沙地榆根际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不显着。沙地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性密切相关。(2)沙地榆根际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16S rRNA基因测序共注释到细菌46门118纲167目349科675属11738个OTU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为根际细菌群落优势门,平均相对丰度之和为58.53%;假节杆菌属(Pseudarthr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为细菌群落的优势属,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76%、1.82%和1.10%。ITS序列测序共获得真菌6门32纲118目295科655属7787个OTUs,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绝对的优势门,平均相对丰度为83.35%;优势属为赤霉菌属(Gibberella)、白僵菌属(Beauveri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6.6%、2.77%和2.74%。沙地榆根际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榆树疏林群落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一致,即不同地区的群落结构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群落组成的相似性自西向东逐渐降低。(3)扩散限制和环境选择共同决定形成了现有的沙地榆根际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其中,地理距离对沙地榆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空间格局形成的贡献率为6.38%和4.02%,环境因子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的贡献率为62.7%和67.09%。在环境因子中,pH、年降水量和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是驱动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关键因子。(4)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对沙丘微地形的响应规律为丘间地和背风坡的物种丰富度大于迎风坡。沙地东部的细菌及真菌群落对微地形的响应最为明显,表现为丘间地与背风坡和迎风坡的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沙地榆根际微生物在微地形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土壤因子和植被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5)土壤微生物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动态分布规律。春夏两季的沙地榆根际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物种多样性显着大于秋季(p<0.05)。季节变化对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小于细菌群落,不同季节间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真菌群落结构只在春季和秋季间差异性显着(p<0.05)。季节变化引起的土壤养分、含水率和温度变化是驱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季节分布的关键因子。(6)沙地榆根际细菌基因序列中共发现来自6类代谢通路的41个子功能类群,膜转运(Membranetransport)、氨基酸代谢(Aminoacidmetabolism)和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metaboliam)是细菌群落中的主要代谢功能群。根际细菌的代谢功能类群存在时空分布差异,表现为西部沙地榆根际细菌的功能类群与中部和东部的功能类群组成差异较大,春秋两季细菌的代谢功能与夏季细菌群落的功能类群差异较大。不同分布区沙地榆根际细菌共注释到25个生态功能类群,具有化能异养作用(Chemoheterotrophy 和 Aerobic chemoheterotrophy)、硝酸盐还原作用(Nitrate reduction)和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的功能群是细菌生态功能类群中的优势功能群。根际细菌的生态功能具有时空分布差异,其分布规律与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一致。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按照生态功能划分可归类于9个生态功能群,其中,腐生菌群(Saprotroph)、病理寄生菌群(Pathotroph)、共生菌群(Symbiotroph)是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中的优势功能群。真菌生态功能空间分布差异性显着(p<0.05),而季节变化对真菌群落的生态功能无显着影响。

袁玮[8](2018)在《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部及四大沙地植被覆盖的影响(1982-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地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有较为敏感的响应,因此开展对气候与植被覆盖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有助于理解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陆地植被覆盖的可能变化。本文借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这一长时序遥感数据,通过建立气候参数与植被指数的量化关系,研究了 1982年至2013年来,中国东北部及区域内四大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得出了以下结论。1、1982年至2013年以来,中国东北部植被覆盖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1995年至2005年间出现小幅下降的变化。不同植被类型区内植被覆盖变化不同,林地年均植被指数小幅下降,灌木、草地和耕地年均植被指数上升,其中灌木上升幅度最大;不同时间阶段植被覆盖变化不同,林地生长季平均植被指数小幅上升。空间分布上,年均结果显示北部植被显着下降,南部植被显着上升,西部植被变化不显着;春季结果显示北部耕地和林地植被显着下降;夏季、秋季、生长季南部耕地显着上升。2、近32年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显着上升,降水下降变化虽然不显着,但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暖干化的气候趋势下,中国东北部植被对气温、降水的响应十分复杂。年均气温和降水与植被指数关系以正相关为主,春季、秋季气温与植被指数显着正相关。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要素响应不同,北部林地年均植被指数与气温正相关,与降水负相关;西部草地年均植被指数与气温负相关,与降水正相关。不同植被覆盖度对气候要素响应不同,草地覆盖区年均植被指数超过0.3的区域与气温趋于负相关,耕地和林地覆盖区年均植被指数超过0.4的区域与降水趋于负相关。此外,年降水超过800 mm后,降水的上升对植被的生长逐渐转为抑制作用。3、四大沙地为例,分析了沙地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情况。年均植被指数变化结果显示,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植被上升,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植被下降;生长季植被指数结果表示四大沙地植被均有上升变化。月均植被指数变化结果中显示,浑善达克沙地尤其是毛乌素沙地生长季月份植被上升幅度较大,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非生长季月份植被下降幅度较大。空间分布上,整个毛乌素沙地显着绿化;浑善达克沙地南部植被绿化,北部植被退化;科尔沁沙地东部植被绿化,西部植被退化;呼伦贝尔沙地作为植被覆盖量最高的沙地,植被变化趋势以退化现象为主。4、为全面分析气候变化对沙地植被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 21项气候要素与沙地植被指数在生长季季节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多元线性量化模型。生长季相关性结果发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中,蒸发量、潜热通量、太阳光照时长与植被指数负相关,其中蒸发量影响最大;感热通量、降水、大气水汽含量与植被指数显着正相关,其中感热通量影响最大。毛乌素沙地中,气温、降水、大气水汽含量等有关水热条件的气候要素与植被指数正相关,但是太阳辐射、云覆盖量、风速等气候要素与植被指数负相关,其中有效光辐射与植被指数显着负相关。5、量化模型结果中,利用多项气候要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四项主成分变量。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主成分变量主要来源于降水和热量辐射等水热条件气候要素的贡献;而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的主成分变量则主要来源于潜热通量、温度等热量条件有关气候要素的贡献。此外,风力有关的气候要素对主成分变量组成也存在较大的贡献,该结果为研究沙地植被生长与气候响应关系的工作提供筛选气候要素的依据。

特日格乐,银山,咏梅,都瓦拉[9](2016)在《气象要素与植被覆盖对沙尘暴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文中提出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也是春季我国北方北路沙尘暴的必经之地.近年来由于持续干旱,浑善达克周边草地荒漠化程度加剧,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主要源地之一.本研究选取了浑善达克沙地西北至东南的三个气象站点为研究区,分析了1980-2010年的气象要素、植被覆盖度变化与沙尘暴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1)近三十年,该区域沙尘暴日数呈波动性减少的趋势;(2)降水、湿度与沙尘暴日数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并且自西北向东南递减,沙尘暴发生日数与风速成正相关关系;(3)沙尘暴发生日数与前一年的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二连浩特的相关性最高.

朱芳莹[10](2015)在《中国北方四大沙地近30年来的沙漠化时空变化及气候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参考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3S技术应用于沙漠化研究,并借助植被指数这一量化指标,对四大沙地近30年来沙漠化边界、面积的时空变化,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度、沙漠化程度的时空变化以及短时间尺度上气候因素对沙漠化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1、四大沙地近30年来的沙漠化扩张呈现由北至南、由东至西,沙漠化扩张比例逐渐减小,沙漠化快速扩张时段不断提前的趋势。其中,呼伦贝尔沙地的扩张集中在2000-2012年,扩张速率为52 km2/a,扩张比例为15%;科尔沁沙地以87 km2/a的速率几乎在匀速扩张,扩张比例为4.5%;浑善达克沙地的扩张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扩张速率为29 km2/a,扩张比例为1.3%;毛乌素沙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扩张放缓,扩张速率为7 km2/a,扩张比例为0.5%。2、四大沙地及沙地内部的不同区域对于气候变化呈现不同的响应趋势,总体而言,自南向北、自西向东,气候因素对沙漠化扩张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滞后于气候变化的人类活动则是沙漠化扩张的主要影响因素。毛乌素沙地气候的暖湿化趋势有利于抑制沙漠化的扩张;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降水的差异性和多变性是影响沙漠化扩张的主要气候因子,但滞后于气候变化的人类活动则是影响沙漠化扩张的最主要因素;呼伦贝尔沙地沙漠化的扩张主要体现在人类活动与生物量的破坏方面。3、四大沙地近30年来的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模式。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在时间上表现为稳中增长,逐年增多的态势。其中1982-1987年的6年,是以植被变化显着波动为特征的植被覆盖明显增加时期;1987-2001年的15年,是以小幅波动为特征的植被覆盖相对稳定时期;2002-2006年的5年,则是植被覆盖大幅增加的时期。此外.四大沙地由西至东、由北至南,沙漠化改善程度显着增加,其中呼伦贝尔沙地沙漠化程度改善最小,浑善达克沙地次之,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程度改善较为明显,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程度改善最为显着。4、局部和短时期内气温、降水、风速等气候因子的波动对沙地植被覆盖度及沙漠化程度的产生重要影响。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度与降水的关系十分密切,生长季前期降水的增多,促进着植被快速、繁盛的生长;此外,风速的减小,也十分有利于植被覆盖度的提升。四大沙地自北向南,植被覆盖度对生长季降水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小,生长季风速的大小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显着增大。其中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覆盖度的增大与生长季前期降水的部分增多密切相关;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状况的明显改善,植被覆盖度逐步增大,与生长季降水的增多、风速的快速下降以及气温升高有直接且密切的关系;浑善达克沙地植被覆盖度的增大,沙漠化程度的改善与3-7月降水持续稳定的增多密切相关;而毛乌素沙地生长季风速的明显减小,气温-降水的有利组合,为减缓沙漠化进程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二、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因子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因子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防风固沙空间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2.2 生态工程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2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像元二分法
        2.3.2 In VEST模型
        2.3.3 RUSLE模型
        2.3.4 RWEQ模型
        2.3.5 固碳释氧计算公式
        2.3.6 地理探测器
        2.3.7 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
第三章 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布
    3.1 工程区土地利用变化
    3.2 工程区及分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布
        3.2.1 NPP时空分布
        3.3.2 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
        3.2.3 水源涵养量时空分布
        3.2.4 土壤保持时空分布
        3.2.5 防风固沙时空分布
        3.2.6 固碳释氧时空分布
    3.3 模型计算结果对比与验证
    3.4 小结
第四章 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力分析
    4.1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驱动力分析
        4.1.1 分异及因子探测
        4.1.2 风险区探测
    4.2 土地利用变化区主导因素分析
        4.2.1 情景模拟
        4.2.2 主导因素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防风固沙服务空间流动研究
    5.1 防风固沙空间流动路径分析
        5.1.1 气团轨迹模拟
        5.1.2 防风固沙空间流动路径分析
    5.2 防风固沙服务空间流动潜在源分析及等级划分
        5.2.1 防风固沙服务空间流动潜在源分析
        5.2.2 工程区受风沙影响等级划分
    5.3 受风沙影响分区生态系统服务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漠化过程研究进展
        1.2.2 沙漠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2.3 浑善达克沙地相关研究进展
        1.2.4 当前研究不足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植被
        2.1.5 水文
    2.2 社会经济特征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数据来源
        3.3.2 土地沙漠化过程的评价
        3.3.3 沙漠化土地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估
        3.3.4 生态系统修复区划分区方法
4 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
    4.1 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
        4.1.1 区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
        4.1.2 2000-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
        4.1.3 土地利用转换关系
    4.2 区域土地沙漠化过程
    4.3 区域土地沙漠化主要驱动力
        4.3.1 气候变化
        4.3.2 人类活动
5 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5.1 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5.2 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
    5.3 沙尘天气变化趋势
6 浑善达克沙区生态修复区划
    6.1 生态修复区划
    6.2 差异化的管理对策
        6.2.1 沙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6.2.2 草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6.2.3 农田生态保护技术措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与建议
        7.2.1 开展“双评价”基础上的科学规划
        7.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浑善达克沙区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附录B 土壤可蚀性因子与坡长坡度因子空间分布
附录C 植被因子空间分布
附录D 土壤保持因子空间分布
附录E 专家打分表及层次分析结构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3)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概况
2 文献检索与计量分析
3 土地沙漠化过程及驱动力
    3.1 土地沙漠化过程
    3.2 土地沙漠化驱动力
4 土地沙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土地沙漠化防治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6 展望
    6.1 需聚焦国家需求,准确提炼科学问题
    6.2 需丰富研究尺度,客观理解复杂过程
    6.3 应耦合科学方法,正确揭示客观规律

(4)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沙化及驱动机制
        1.2.2 近地表风沙过程
        1.2.3 绿洲防护体系配置模式
        1.2.4 绿洲防护体系气流活动及蚀积状况
        1.2.5 绿洲防护体系降尘特征
        1.2.6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特征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状况
    2.5 土壤和植被
    2.6 社会经济状况
    2.7 防护林建设状况
3 材料和方法
    3.1 防护体系地表风沙流监测
    3.2 防护体系地表蚀积监测
    3.3 防护体系风沙沉降监测
    3.4 防护体系地表沙物质样品采集及测试
    3.5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3.5.1 影像数据来源
        3.5.2 影像数据处理
        3.5.3 荒漠化差值指数构建
        3.5.4 分类精度评价
        3.5.5 沙化土地动态分析
    3.6 风速统计分析
    3.7 防风效能
    3.8 输沙通量模型拟合
    3.9 降尘量的计算
    3.10 沙尘沉降尘源分析
    3.11 地表蚀积量测算
    3.12 土壤粒度参数计算
    3.13 沉积物颗粒累积频率分布间平均距离计算
    3.14 沉积物颗粒敏感粒度组分提取
4 格林滩绿洲沙化动态演变及气候因子分析
    4.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分类结果
        4.1.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现状
        4.1.2 沙化土地分类结果评价
    4.2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4.2.1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时间动态变化
        4.2.2 格林滩绿洲沙化土地空间动态变化
        4.2.3 格林滩绿洲土地沙化程度变化
    4.3 格林滩绿洲土地沙化的气候响应
        4.3.1 气候变化的线性趋势检验
        4.3.2 沙化土地面积与气候突变相关性
    4.4 小结
5 绿洲防护体系构建
    5.1 绿洲防护体系组成
    5.2 沙障固沙带的设置
    5.3 防护断面的设置
    5.4 小结
6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特征
    6.1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层气流水平分布
    6.2 绿洲防护体系防风效能
        6.2.1 绿洲防护体系对防风效能值的影响
        6.2.2 绿洲防护体系风速廓线特征
        6.2.3 绿洲防护体系下垫面粗糙度特征
    6.3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月际变化
        6.3.1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月际变化
        6.3.2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变化的气候因素响应
        6.3.3 绿洲防护体系输沙量随高度的分布
    6.4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风沙流结构
        6.4.1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输沙量变化特征
        6.4.2 四种风速梯度条件下输沙量随高度变化特征
    6.5 小结
7 绿洲防护体系近地表蚀积特征
    7.1 绿洲防护体系蚀积月际变化
        7.1.1 绿洲各防护体系蚀积形态特征
        7.1.2 绿洲防护体系地表蚀积量变化
        7.1.3 绿洲防护体系蚀积强度变化
    7.2 绿洲防护体系在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特征
        7.2.1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形态特征
        7.2.2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量变化
        7.2.3 不同风速条件下地表蚀积强度变化
    7.3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特征
        7.3.1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组成
        7.3.2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粒度参数
        7.3.3 绿洲防护体系表土沉积物频率分布特征
        7.3.4 防护体系对风蚀颗粒物范围的影响
    7.4 小结
8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特征
    8.1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量月际变化规律
    8.2 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气候响应
        8.2.1 气候因素对沙尘沉降量的响应
        8.2.2 气候因素对沙尘沉降的相对贡献率
    8.3 不同风速条件下绿洲防护体系风沙沉降速率变化特征
    8.4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源分析
        8.4.1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粒度组成
        8.4.2 绿洲防护体系沙尘沉降物源判断
    8.5 小结
9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中国北方沙尘暴时空演化特征及源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尘暴频次及其影响因子
        1.2.2 现代尘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2.3 沙尘源的识别与量化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4 创新点
        1.3.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社会经济与生态问题
    2.3 研究区各城市概况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尘暴及其气象因子
        3.1.2 大气颗粒物
        3.1.3 遥感卫星数据
        3.1.3.1 MISR
        3.1.3.2 CALIPSO
        3.1.3.3 HYSPLIT
        3.1.3.4 ERA- Interim
        3.1.3.5 NAAPS 模型
    3.2 研究方法
        3.2.1 器测记录的沙尘时空变化分析
        3.2.1.1 临界起沙风速
        3.2.1.2 沙尘指数
        3.2.1.3 沙尘强度
        3.2.1.4 均生函数预测模型
        3.2.2 决策树建立与误差分析
        3.2.3 重建结果步骤及检验
        3.2.4 潜在沙尘源识别
        3.2.4.1 沙尘事件
        3.2.4.2 沙尘轨迹
        3.2.4.3 沙尘排放
        3.2.4.4 潜在源区
第四章 中国北方现代尘暴高分辨率时空分析
    4.1 尘暴时空变化特征
        4.1.1 年变化特征
        4.1.2 旬变化特征
    4.2 沙尘等级和强度的变化
    4.3 沙尘指数及趋势预测
    4.4 沙尘时空变化驱动机制
        4.4.1 年变化驱动分析
        4.4.2 旬变化驱动分析
        4.4.2.1 单因子驱动分析
        4.4.2.2 多元因子驱动分析
    4.5 未来尘暴发展趋势的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西地区尘暴频次与气象因子重建
    5.1 气象站点
    5.2 代用指标的选取
    5.3 尘暴频次与气象因子重建
    5.4 尘暴频次的突变检验与小波分析
    5.5 影响尘暴频次的多元因子分析
    5.6 尘暴防治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西地区沙尘轨迹识别及潜在源区贡献
    6.1 沙尘事件时空变化
    6.2 沙尘通量
    6.3 沙尘轨迹
        6.3.1 沙尘轨迹筛选与沙尘传输路径
        6.3.2 潜在源区识别与沙尘轨迹贡献率量化
    6.4 潜在源区的平均消光系数垂直变化
    6.5 沙尘事件的时间变化特征
    6.6 潜在沙尘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6.6.1 潜在沙尘源的可信性研究
        6.6.2 沙尘源对河西地区的影响
        6.6.3 各潜在源区的识别及其沙尘轨迹的差异
        6.6.4 沙尘轨迹的意义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结构及气候对其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林分结构研究
    1.2 空间格局研究
        1.2.1 影响空间格局的因素
        1.2.2 空间格局类型
        1.2.3 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1.3 林木竞争研究
        1.3.1 林分密度
        1.3.2 单木竞争
    1.4 树木生态学研究
        1.4.1 树轮年表
        1.4.2 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1.4.3 树木生长应对极端干旱的弹性特征研究
    1.5 影响树木生长对气候响应因素研究
    1.6 沙地樟子松的相关研究
    1.7 科学问题
    1.8 研究目标与内容
        1.8.1 研究目标
        1.8.2 研究内容
    1.9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点
        2.1.3 水文与水资源
        2.1.4 地形地貌与土壤
        2.1.5 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调查
        2.2.2 林分结构分析
        2.2.3 单木竞争模型
        2.2.4 空间格局分析
        2.2.5 树木年轮样本的采集,处理及测量
        2.2.6 树木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2.2.7 气候数据的来源
3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
    3.1 林分基本特征
    3.2 林分径阶和高阶特征
    3.3 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3.4 林分结构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4.1 胸径
        3.4.2 树高
        3.4.3 高径比
        3.4.4 枝下高
        3.4.5 冠幅
        3.4.6 冠长
        3.4.7 冠长比
    3.5 小结
4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空间格局
    4.1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分布特征
    4.2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格局
        4.2.1 基于g(r)函数的分析
        4.2.2 基于CE指数的分析
    4.3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关联性
        4.3.1 基于g_(12)(r)函数的分析
        4.3.2 基于S指数的分析
    4.4 讨论
        4.4.1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格局
        4.4.2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关联性
        4.4.3 空间格局与竞争
    4.5 小结
5 竞争与沙地樟子松林分结构关系
    5.1 竞争范围的确定
    5.2 竞争与林分特征的关系
        5.2.1 胸径
        5.2.2 树高
        5.2.3 高径比
        5.2.4 枝下高
        5.2.5 冠幅
        5.2.6 冠长
        5.2.7 冠长比
    5.3 不同结构状态树木的竞争强度
    5.4 活立木与死亡木的竞争强度
    5.5 讨论
    5.6 小结
6 竞争对沙地樟子松树木径向生长影响
    6.1 树轮年表的统计特征
        6.1.1 树轮年表统计结果
        6.1.2 林分密度与树轮年表统计特征
    6.2 树轮年表特征
        6.2.1 A区域树轮年表特征
        6.2.2 B区域树轮年表特征
    6.3 竞争与树木径向生长关系
        6.3.1 林分密度对树木径向生长影响
        6.3.2 竞争对树木径向生长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7 竞争与沙地樟子松树木生长-气候响应关系
    7.1 气候变化特点
    7.2 沙地樟子松树木生长对气候的敏感性
        7.2.1 样地尺度
        7.2.2 单木尺度
    7.3 沙地樟子松应对极端干旱的弹性特征
        7.3.1 确定极端干旱年
        7.3.2 样地尺度
        7.3.3 单木尺度3个弹性力指标之间的关系
    7.4 竞争与沙地樟子松气候敏感性关系
        7.4.1 样地尺度
        7.4.2 单木尺度
    7.5 竞争对与沙地樟子松弹性力关系
        7.5.1 样地尺度
        7.5.2 单木尺度
    7.6 讨论
        7.6.1 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7.6.2 树木的耐旱性
        7.6.3 竞争对树木气候敏感性的影响
        7.6.4 竞争对树木弹性力的影响
    7.7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林分结构特征
        8.1.2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格局特点
        8.1.3 竞争与沙地樟子松林分结构的关系
        8.1.4 竞争对与沙地樟子松树木径向生长影响
        8.1.5 竞争与树木生长-气候响应关系研究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浑善达克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时空分布格局及功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榆树疏林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1.2.2 植物根际微生态研究概述
        1.2.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内容
        1.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1.2.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1.2.6 微生物地理学
        1.2.7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2.8 旱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条件
        2.1.5 植被类型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微生物多样性
        2.2.3 环境因子测定
        2.2.4 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2.5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预测
        2.2.6 统计分析
3 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空间分布特征
        3.2.2 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对微地形的响应
        3.2.3 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时间分布特征
    3.3 讨论
        3.3.1 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二者相关关系
        3.3.2 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对微地形的响应
        3.3.3 季节变化对沙地榆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4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沙地榆根际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下机数据分析与质量检测
        4.2.2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物种空间分布情况
        4.2.3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α多样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4.2.4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β多样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4.2.5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空间差异物种(Biomarker)分析
        4.2.6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驱动因子
        4.2.7 沙地榆根际真菌ITS序列测序样本下机数据分析与质量检测
        4.2.8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物种空间分布情况
        4.2.9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α多样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4.2.10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β多样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4.2.11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空间差异物种(Biomarker)分析
        4.2.12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驱动因子
    4.3 讨论
        4.3.1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优势物种
        4.3.2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
        4.3.3 影响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的环境因子
    4.4 小结
5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微地形的响应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物种分布对微地形的响应
        5.2.2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α多样性对微地形的响应
        5.2.3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β多样性对微地形的响应
        5.2.4 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5.2.5 影响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对微地形响应机制的环境因子
        5.2.6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物种分布对微地形的响应
        5.2.7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α多样性对微地形的响应
        5.2.8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β多样性对微地形的响应
        5.2.9 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5.2.10 影响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对微地形响应机制的环境因子
    5.3 讨论
        5.3.1 沙地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对微地形的响应
        5.3.2 影响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微地形的响应机制的环境因子
    5.4 小结
6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沙地榆根际细菌季节动态测序样本下机数据分析与质量检测
        6.2.2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物种的季节动态分布
        6.2.3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6.2.4 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6.2.5 不同季节间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6.2.6 土壤理化性质对沙地榆根际细菌群落季节分布的影响
        6.2.7 沙地榆根际真菌季节动态测序样本下机数据分析与质量检测
        6.2.8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物种的季节动态分布
        6.2.9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α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6.2.10 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β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6.2.11 不同季节间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6.2.12 土壤理化性质对沙地榆根际真菌群落季节分布的影响
    6.3 讨论
        6.3.1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
        6.3.2 土壤理化性质对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季节分布的影响
    6.4 小结
7 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预测
    7.1 引言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沙地榆根际细菌代谢功能基因空间分布预测
        7.2.2 沙地榆根际细菌代谢功能季节动态预测
        7.2.3 沙地榆根际细菌生态功能空间分布预测
        7.2.4 沙地榆根际细菌生态功能季节动态预测
        7.2.5 沙地榆根际真菌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预测
        7.2.6 沙地榆根际真菌生态功能季节动态预测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部及四大沙地植被覆盖的影响(1982-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亮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北方四大沙地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基于NDVI分析的中国东北部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4.1 中国东北部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特征
    4.2 中国东北部植被指数时间变化趋势
    4.3 中国东北部植被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东北部气温、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的影响
    5.1 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5.2 气温、降水的时间变化趋势
    5.3 气温、降水的空间变化趋势
    5.4 植被指数与气温、降水的时间相关性
    5.5 植被指数与气温、降水的空间相关性
    5.6 植被与气候要素相关性阈值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四大沙地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量化分析
    6.1 四大沙地植被指数的时间变化趋势
    6.2 四大沙地植被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
    6.3 四大沙地生长季植被对气候的响应及量化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工作和成果

(9)气象要素与植被覆盖对沙尘暴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概况
3 数据与方法
    3.1 NDVI数据
    3.2 NOAA NDVI和MODIS NDVI数据一致性检验
    3.3 沙尘暴与气象数据
4 结论
    4.1 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日数变化分析
        4.1.1 时间变化趋势
        4.1.2 空间变化特征
    4.2 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日数变化与气候因素变化的关系
        4.2.1 气象要素对沙尘暴日数的影响
        4.2.2 地表植被覆盖对沙尘暴的影响
5 结论

(10)中国北方四大沙地近30年来的沙漠化时空变化及气候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基于遥感图像解译的沙漠化扩张的时空变化及气候影响
    3.1 基于地理底图数据库的沙地信息读取
    3.2 近30年来四大沙地沙漠化扩张的时空变化
    3.3 气候因素对沙漠化扩张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NDVI分析的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4.1 近30年来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4.2 四大沙地月际绿色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
    4.3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沙漠化程度的影响
    5.1 气象数据分析年际气候变化
    5.2 气象数据分析——月际气候变化
    5.3 气候因素对沙地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影响
    5.4 气候因素对沙地绿色植被覆盖度月际变化的影响
    5.5 气候因素对沙地植被覆盖度影响的预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因子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防风固沙空间流动研究[D]. 邢晓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 王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研究进展[J]. 赵媛媛,武海岩,丁国栋,高广磊,屠文竹. 中国沙漠, 2020(05)
  • [4]荒漠-绿洲过渡带防护体系构建及其防风阻沙效益研究[D]. 解云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5]中国北方沙尘暴时空演化特征及源贡献[D]. 徐传奇. 兰州大学, 2020(10)
  • [6]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结构及气候对其生长的影响[D]. SeMyung Kwon(权世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7]浑善达克沙地榆根际土壤微生物时空分布格局及功能预测[D]. 梁田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8]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部及四大沙地植被覆盖的影响(1982-2013)[D]. 袁玮. 南京大学, 2018(05)
  • [9]气象要素与植被覆盖对沙尘暴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J]. 特日格乐,银山,咏梅,都瓦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8)
  • [10]中国北方四大沙地近30年来的沙漠化时空变化及气候影响[D]. 朱芳莹. 南京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气候因素对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频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