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dentification of sex phero-mones of four economically important species in genus Dendrolimus(论文文献综述)
刘福,袁中伟,孔祥波,张苏芳,张真,国志峰,李振林,宋艳辉,周益彬[1](2020)在《6种松毛虫性信息素前体化合物全合成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目前,我国有6种松毛虫对松林危害严重,包括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赤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松毛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暴发成灾时针叶被全部吃光,严重阻碍林木生长,甚至致其成片死亡;松毛虫危害导致树势衰弱后还容易引起蛀干害虫入侵,造成松树进一步大面积死亡,寻找有效的种群监测手段是对松毛虫进行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害虫具有特异性强、使用简便等优点,是松毛虫类害虫综合治理措施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性信息素引诱剂不仅可以用于松毛虫成虫发生期及种群动态的监测,而且还有可能通过干扰其交配控制其种群数量和猖獗发生。目前,6种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主要包括,顺,反-5,7-十二碳二烯-1-醇衍生物和反,顺-5,7-十二碳二烯-1-醇衍生物两大类。其前体化合物分别为顺,反-5,7-十二碳二烯-1-醇和反,顺-5,7-十二碳二烯-1-醇。顺,反-5,7-十二碳二烯-1-醇主要有3种不同的合成路线:1) Wittig反应,即膦盐与醛的反应; 2)碘代烯的偶联反应,即E型碘代烯烃与不饱和烃偶联反应; 3)其他类型反应,即包括烯烃与炔烃类化合物的反马氏加成、乙基烯基炔基硼烷重排以及有机金属试剂偶联等反应。反,顺-5,7-十二碳二烯-1-醇的主要合成方法包括:1) Wittig反应,即α,β-不饱和醛与膦盐反应; 2) E型碘代烯醇与炔烃偶联反应。当前,松毛虫性信息素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其合成方法进一步设计、优化成为亟需开展的重要课题。
申思凡[2](2020)在《两种寄生蜂嗅觉感受器超微结构及三种松毛虫性信息素受体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嗅觉在昆虫的生存和种群繁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害虫嗅觉感受机制的研究将为防治新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两类昆虫为研究对象,分别明确了昆虫嗅觉感受的结构基础和分子基础。第一部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两种寄生蜂成虫整个虫体的嗅觉感受器,结合课题组已经研究过的两种松毛虫寄生蜂,我们比较了这几种寄生蜂与其他相关寄生蜂的嗅觉感器类型。第二部分是松毛虫性信息素受体的功能研究,借助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系统,在体外表达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候选PR基因,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其功能,成功筛选到马尾松毛虫的PR基因,并通过RNAi技术沉默了马尾松毛虫的PR基因,试从体内进行功能验证;接着用同样的方式筛选了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和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的PR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在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和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aphidis)的成虫虫体上共观察到8种嗅觉感器:毛形感器(Trichoid sensillum,TS),锥形感器(basiconic sensillum,BS),板形感器(placodea sensillum,PS),B(?)hm鬃毛(B(?)hm bristles,BB),刺形感器(chaetica sensillum,Ch S),鳞形感器(squamous sensillum,SS),腔锥形感器(coeleoconica sensilla,Co S)和栓锥型乳突状感器(basiconic capitate peg sensilla,BCPS)。触角作为重要的嗅觉器官,拥有的感器种类最多。两种寄生蜂触角上的感器基本相同,一些数量稀少的感器存在差别,可能行使特别的功能。最后结合课题组已经研究过的两种松毛虫寄生蜂,我们比较了这几种寄生蜂与其他相关寄生蜂的嗅觉感器类型。(2)利用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系统,在体外表达了马尾松毛虫6个候选的PR基因,结合双电极电压钳,成功鉴定出2个PR基因(Dpun PR45/46)。在以往研究中,鳞翅目昆虫识别Type I型性信息素的PR基因总是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支,对马尾松毛虫OR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则显示马尾松毛虫的PR基因不聚在传统的PR分支上,而是单独聚为一支。双电极电压钳结果显示Dpun PR45对Z5,E7-12:OH,E5,Z7-12:OH,Z5,E7-12:OAc,E5,Z7-12:OAc,Z5,E7-12:OPr五种物质有反应,对Z5-12:OH有微弱的反应;Dpun PR46对Z5,E7-12:OPr表现出强烈的反应,对Z5,E7-12:OAc反应较微弱。剂量反应曲线表明,Dpun PR45对次要性信息素成分的反应敏感度大于对主要成分的敏感度。此外,由于RNAi的效率在鳞翅目中高度可变,所以我们对Dpun PR45/46和Dpun Orco进行的干扰试验效果不明显。(3)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是两种同域分布的近缘种,借助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系统,我们分别在体外表达了8个和5个候选的PR基因,经双电极电压钳检测,分别成功鉴定到1个PR基因(Dhou PR26,Dkik PR21)。Dhou PR26对Z5,E7-12:OH,E5,Z7-12:OH,Z5,E7-12:OAc,E5,Z7-12:OAc,Z5,E7-12:OPr,Z5-12:OH六种物质都有反应;Dkik PR21对Z5,E7-12:OH,E5,Z7-12:OH,Z5,E7-12:OAc,E5,Z7-12:OAc,Z5,E7-12:OPr,Z5-12:OH,Z5-12:OAc共七种物质有反应,这两个PR对性信息素都表现出了广谱性的反应特点。本文借助扫描电镜技术、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系统,双电极电压钳,RNAi等手段,对两类昆虫嗅觉感受的结构基础和分子基础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两种寄生蜂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对性信息素受体的功能研究探明了马尾松毛虫的性信息素识别机制,以及两种同域近缘种松毛虫的性信息素识别机制。触角作为昆虫最重要的嗅觉器官,其结构基础与分子基础都将为以后开展害虫生态防治提供帮助。
王瑶,孔祥波,张苏芳,刘福,张真,严善春[3](2019)在《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测定和分析了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究鳞翅目蛾类昆虫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方法测定了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参考鳞翅目昆虫已知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对其各基因进行定位和注释。采用tRNA Scan-SE 2.0在线预测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序列构建了鳞翅目13个科32种蛾类昆虫的系统发育树和松毛虫属近缘种间的系统发育树。[结果]结果显示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 443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21 bp的A+T富含区,无基因重排,存在较高的A+T含量(80.0%)。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了ND2和COX1,其余均以ATN做为起始密码子。9个蛋白编码基因共享相同的终止密码子TAA(ND2、ATP8、ATP6、COX3、ND5、ND4L、ND6、CYTB和ND1),其他4个基因的终止密码子都是残缺的,COX1、COX2、ND4以T为终止密码子,ND3以TA为终止密码子。22个tRNA基因中,除了tRNASer(AGN)由于缺少DHU臂无法构成三叶草结构,其余T均为典型的三叶草结构。整个线粒体结构与鳞翅目中目前已得到的其他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一致。[结论]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云南松毛虫与思茅松毛虫是完全不同的近缘种,与其他松毛虫亲缘关系也较远,云南松毛虫与6种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油松毛虫+文山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思茅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家蚕)。鳞翅目蛾类各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毒蛾科+灯蛾科)+夜蛾科)+舟蛾科)+(尺蛾科+(蚕蛾科+(天蛾科+大蚕蛾科))))+枯叶蛾科)+(螟蛾科+草螟科))+卷蛾科)+蝙蝠蛾科)。
王瑶[4](2019)在《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 Walker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之一。马尾松毛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各省、市、自治区,经常大面积爆发,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发育。为了探讨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间遗传结构、种群动态、起源及扩散,本研究从9个省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贵州、广东、广西和安徽)收集了 15个地理种群的样本,每个种群3~4个样本,共计48个样本。实验采用两种分子标记方法进行分析,一种是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1标记,另一种是线粒体基因标记;基于两种分子标记分析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其系统发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松毛虫属ITS1序列及线粒体基因序列的测定:利用特异性引物对ITS1序列完成PCR扩增、测序,剔除测序失败的样本,整理去除两端测序不准的碱基后,最终获得42条ITS1序列片段,长652bp。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测序方法)获得了松毛虫属58条线粒体基因序列,其中马尾松毛虫44条,云南松毛虫2条,思茅松毛虫12条。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线粒体序列用于松毛虫属内系统发育研究,另外云南松毛虫还作为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系统发育的外群。2、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417bp,A+T含量为79.6%,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20bp的A+T富集区,无基因重排。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构建了鳞翅目蛾类13个科32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鳞翅目蛾类各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毒蛾科+灯蛾科)+夜蛾科)+舟蛾科)+(尺蛾科+(蚕蛾科+(天蛾科+大蚕蛾科))))+枯叶蛾科)+(螟蛾科+草螟科))+卷蛾科)+蝙蝠蛾科)。松毛虫属内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与6种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油松毛虫+文山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思茅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家蚕)。3、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在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全基因组中挑选三个变异最快的基因序列(ND2-COX1-ND5),以下统称为组合基因。以ITS1和组合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9个省份采样点的马尾松毛虫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分子标记均显示四川、广西、贵州种群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表明三者可能是祖先种群;湖南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较低,可能是一个年轻种群,或刚经历过瓶颈效应;其他种群均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说明这些种群可能是由一个较小的有效种群入侵而快速增长形成的,进化历史较短,虽然通过变异积累了单倍型的多态性,但却还未能积累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也证明这些种群是较年轻的种群。4、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系统发育及遗传结构分析:基于马尾松毛虫ITS1序列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ITS1分子标记将马尾松毛虫种群分为两个大分支A和B,A分支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种群为主,另包括贵州锦屏、广西桂林和四川达州的部分种群,分支内部没有显着地理支系;B分支包括四川盆地种群、广西百色和广东罗定种群,三个种群各自聚类。遗传结构分析显示,A分支内部遗传分化系数FST较小,有较大的基因流,B分支内部遗传分化系数FST较大,缺乏基因交流,遗传分化明显。舍弃由于测序失败导致样本量不足的种群,剩余12个地理种群,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3大群组,湖北大悟、湖北黄冈、湖南郴州、湖南东安、江西于都和安徽种群为一组,四川达州、四川宜宾、重庆南川和贵州锦屏种群为一组,广东罗定种群与广西百色种群为一组。对3大群组进行AMOVA分析,结果显示,3大群组间的遗传变异占54.73%,3大种群内部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7.05%,另外38.22%的遗传差异来自地理种群内部个体间。基于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标记,分别构建NJ和贝叶斯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将马尾松毛虫种群分为四大分支:A支是以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种群(D.pun HBDW,D.pun HBHA,D.pun HNCZ,D.pun HNDA,D.pun JXYD,D.pun JXXG,Dpun AHHF),外加广西桂林种群(D.pun GXGL)和贵州种群(D.pun GZJP)的部分样本;广东罗定种群(D.pun GDLD)以100的支持率聚为B支;C支是以四川盆地为主的地理种群(D.pun.CQNC,D.pun.CQYB,D.pun.SCDZ),外加贵州锦屏(D.pun GZJP)种群的两个样本和湖南东安(D.pun HNDA)的一个样本;D支为广西百色(D.pun GXBS)和四川宜宾(D.pun SCYB)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四大分支除了D分支外,其他分支内部遗传分化水平相对较低,A支内部遗传分化水平最低。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和地理位置将马尾松毛虫分为2大群组,长江中下游平原种群和贵州锦屏种群为一组,四川盆地种群、广东和广西种群为一组,对其进行AMOVA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种群内的遗传分化很高,大部分分布在地理种群个体间。综合两种分子标记的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种群初步具有相对独立的地理分布,各大群组代表不同的遗传谱系,各自独立进化。同时地理种群内部个体间也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历史动态研究和溯祖时间分析:基于两种分子标记(ITS1和组合基因)分析马尾松毛虫种群的Tajima’s D和Fu’s Fs值,结果均显示马尾松毛虫种群近期经历过种群扩张。BSP分析结果显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马尾松毛虫种群处于稳定状态,直到距今10万年前,马尾松毛虫种群开始急剧扩张。对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溯祖分析显示马尾松毛虫分歧开始于34.74万年前(95%HPD:38.92~30.58万年前),对应中国第四纪冰期的庐山冰期(37~24万年前),大规模的分歧开始于10~7万年前,与BSP分析结果相吻合。综合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和溯祖时间分析,初步推测,四川宜宾和广西百色种群可能是马尾松毛虫在庐山冰期时的避难所,也是庐山冰期后的扩散起点。马尾松毛虫种群经历了冰期-间冰期的冷暖交替,两个起源地种群自西向东开始扩散,四川宜宾种群经贵州向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扩散,广西种群向东扩散到广东地区。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两种标记首次对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种群动态、起源及扩散进行研究,揭示了马尾松毛虫的起源和分化状况,为分析其适应性进化、制定相应的精准防控措施等提供了分子理论依据。
黄珍富[5](2019)在《稻弄蝶属昆虫系统学、历史生物地理学及其种群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稻弄蝶属Parnara Moore,1881(鳞翅目:弄蝶科:刺胫弄蝶族)昆虫是一类翅面褐色至深褐色,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小型蝶类,全世界已知10种,分布于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其幼虫主要取食禾本科植物,是一些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如水稻,茭白和甘蔗)。因该属昆虫种间翅面斑纹与雄性外生殖器特征简单且相似,许多种类呈同域分布,且种间非常相似、种内个体间又存在变异,致使形态分类非常混乱,以至于常常出现错误鉴定。目前,该属部分种的界定有争议、种间关系不定、谱系地理格局不明,从而影响害虫的准确鉴定与有效防控。为此,本文在形态学研究基础之上,结合触角感器超微结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物种界定以及种群基因组学研究,全面解析稻弄蝶属的系统学和其进化模式。首先,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亚洲分布的五种稻弄蝶触角感器超微结构,从而探讨触角感器超微结构是否可以作为稻弄蝶属的识别特征,以及能否提供系统发育信号。其次,基于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以及三种物种界定方法,利用8个基因片段,选取非洲、澳洲和亚洲所有10个种共101个样本,重建稻弄蝶属系统发育关系,并对其历史生物地理学及其物种多样性动力进行探究,在稳定的系统发育框架下,解析了其演化模式。最后,针对幺纹稻弄蝶复合种P.bada complex的问题,本研究选取101个样本,基于简化基因组(RAD)测序技术,利用种群遗传学分析方法对该复合种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五种稻弄蝶共观察到六种触角感器,分别为鳞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其中鳞形感器、毛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在所有五种稻弄蝶中只有一种类型,且差异相对较小,为五种稻弄蝶的共有特征;而刺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均有两种亚型,耳形感器有三种亚型,且它们在不同种间存在差异。耳型感器III为直纹稻弄蝶独有,挂墩稻弄蝶有所有的感器类型及除耳型感器III外的亚型,曲纹稻弄蝶即没有刺形感器II型也没有耳形感器II和III型,幺纹稻弄蝶和圆突稻弄蝶有相似的感器类型,但个别感器长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稻弄蝶触角感器的差异表明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能用于鉴别大多数稻弄蝶属物种,能用于系统发育分析,感器类型与分布模式的相似暗示它们较近的亲缘关系。(2)根据系统发育和物种界定分析结果,本研究恢复纳索稻弄蝶P.naso一亚种,spp.poutieri的种级分类地位,潽氏稻弄蝶Parnara poutieri(Boisduval,1833)stat.rev.;视直纹稻弄蝶孟加拉亚种P.guttata mangala(Moore,1866)为指名亚种P.guttata guttata(Bremer&Grey,1853)新异名,即P.guttata mangala(Moore,1866)syn.nov.。稻弄蝶单系,其属内系统发育关系为:P.amalia+((P.monasi+(P.poutieri+P.naso))+((P.kawazoei+P.bada complex)+(P.ganga+(P.ogasawarensis+(P.guttata+P.batta)))))。分歧时间和祖先分布区分析显示稻弄蝶属昆虫共同祖先于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早期起源于非洲或澳洲。跨洋长距离扩散是该类群形成现今分布格局的主要演化模式。最近扩散事件和种群扩张在稻弄蝶属多样性分化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亚洲支系。稻弄蝶大多数现生物种出现于大约上新世早期至更新世晚期,这一时期地壳板块相对稳定且古气候温度较低,这可能是导致稻弄蝶属多样性分化速率相对恒定且低的原因。(3)基于RAD测序技术的101个样本的种群遗传、主成分、系统发育分析以及贝叶斯因子法物种界定研究表明幺纹稻弄蝶复合种P.bada complex至少包括三个种,幺纹稻弄蝶P.bada、圆突稻弄蝶P.apostata和迷纹稻弄蝶P.mysteria sp.nov.,并非形态上认为的二个种或部分基因片段界定的一个分子独立可操作单元,这表明该复合种存在隐存物种多样性。幺纹稻弄蝶复合种P.bada complex物种多样性被低估造成存在隐存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分布区域重叠,随着时间变化和栖息地异质性(不同生态位)造成种群间形成高度的遗传多样性从而形成隐存种。(4)通过多证据分析,稻弄蝶属Parnara包括12个种:阿玛稻弄蝶P.amalia(Semper,1879),莫氏稻弄蝶P.monasi(Trimen,1889),纳索稻弄蝶P.naso(Fabricius,1798),潽氏稻弄蝶P.poutieri(Boisduval,1833)stat.rev.,直纹稻弄蝶P.guttata(Bremer&Grey,1853),挂墩稻弄蝶P.batta(Evans,1949),曲纹稻弄蝶P.ganga(Evans,1937),小笠原稻弄蝶P.ogasawarensis(Matsumura,1906),川副稻弄蝶P.kawazoei(Chiba&Eliot,1991),幺纹稻弄蝶P.bada(Moore,1878),圆突稻弄蝶P.apostata(Snellen,1886),迷纹稻弄蝶P.mysteria sp.nov.。
黎方宇[6](2019)在《三种针叶树害虫化学信息监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大通县东峡林场的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主要受到云杉球果小卷蛾Cydia strobilella Linnaeas、云杉梢斑螟Dior yctria schuetzeella Fuchs和松线小卷蛾Zeiraphera griseana Hübner三种害虫的为害。这三种害虫在危害时往往钻蛀于球果或嫩梢内部、或是卷起针叶藏匿其中,传统化学防治对蛰伏的幼虫作用有限,严重危害时可造成树势衰弱、种子大量损失。因此考虑利用性信息素成分对成虫进行监测和防治,并通过监测得到的诱捕量建立测报模型。基于三种害虫已报道或近缘种相关的性信息素成分,本文开展了三种害虫在林间的诱捕实验,筛选引诱效率最高的性引诱剂及其组分,以完善测报所需的优化技术方案;建立成虫诱捕量与嫩梢/球果危害程度、下一代幼虫虫口密度三者间的相关性,拟合得到通过诱捕量预测被害率和种群密度模型,降低传统调查所需的人力成本,为将来摄像头远程自动监测的调查方法打下基础。得到结果如下:1.东峡林场诱捕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云杉球果小卷蛾,总量为0.3μg的E8E10-12Ac和E8Z10-12Ac不同浓度梯度诱捕量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无显着差异;对于松线小卷蛾,单独使用3μg E9-12Ac引诱剂的诱捕效果显着优于和E11-14Ac混合的其它配比;对于云杉梢斑螟,同属近缘种梢斑螟的引诱剂成分Z9E11-14Ac在100μg的用量下对该虫的诱捕效果显着优于同属其它成分,并且诱捕量随该引诱成分含量的上升而增加。2.通过2017年和2018年的监测记录,得到东峡林场三种成虫羽化期分别为:松线小卷蛾7月15日左右开始扬飞并持续20~25天,羽化期较为集中,气温升高时羽化量亦增加;云杉球果小卷蛾6月上旬开始羽化并持续15~20天;云杉梢斑螟监测时期从7月15日开始约20~25天,高峰期较为明显。3.三种害虫预测模型均得到有显着相关关系的拟合函数。云杉球果小卷蛾林间虫口密度和成虫诱捕量拟合结果为二次函数相关关系最为显着,且二者呈正相关;球果被害率和林间虫口密度可建立显着的幂函数相关关系;球果被害率和成虫诱捕量的二次函数相关关系最为显着,且二者呈正相关。对于云杉梢斑螟,林间虫口密度和成虫诱捕量呈正相关,可建立起显着的指数相关关系;被害率和林间虫口密度的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回归方程拟合优度均良好。对于松线小卷蛾,幼虫虫口密度和成虫诱捕量呈正相关,可得到显着的二次函数关系。由于实验时长限制,目前采集数据较少,拟合曲线预测值置信区间较宽,但实验中所得的实测值均能落在置信区间之中,预测值吻合率较高。
王胜梅[7](2018)在《油松毛虫性诱技术优化及其幼虫空间格局研究》文中提出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是松林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为我国北方油松林的本土害虫,每年大面积的发生,给松林生存和生态建设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性引诱剂作为防治和监测油松毛虫成虫的主要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林间。但是,性引诱剂的林间应用技术并不完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去评估它的性诱效果。另外,油松毛虫幼虫是主要的危害虫态,猖獗发生时将针叶取食殆尽,需要配合化学防治;而幼虫空间格局的研究将为有效使用化学农药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油松毛虫性诱技术林间优化、性诱技术效果评估和幼虫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在对四种形状诱捕器的诱虫量研究中发现大船型诱捕器的诱虫量最大。在对三种颜色诱捕器的诱虫量研究中发现黑色诱捕器的诱虫量最大;而绿色诱捕器与黑色诱捕器之间差异性不显着性。在对三种悬挂高度诱捕器的诱虫量研究中发现悬挂高度为1.7m的诱捕器诱虫量最大。将不同诱捕器形状、颜色、悬挂高度三个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组合试验,发现诱虫量最大的是悬挂高度为1.7m的、绿色的、大船型诱捕器。在诱捕半径实验中发现,诱芯的诱捕半径为35 m,但此处的诱捕器诱虫量极少。在诱芯残效实验中发现油松毛虫性引诱剂诱芯的持效期可达24 d。2、通过实验室解剖结果,确定了油松毛虫雄成虫交尾前后生殖系统的差异。根据油松毛虫雄成虫交尾前后生殖系统形态的对比结果,判断出林间诱捕得到的未交尾雄成虫数占解剖总数的74.5%。这说明,性引诱剂诱捕减少了油松毛虫雄成虫数量,降低了其交尾概率。3、通过调查油松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现,其幼虫呈聚集分布,且多分布于油松树冠中、下层。幼虫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且随着受害程度的增加空间依赖范围也相应增加。用Kriging插值法生成的空间分布图显示幼虫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几个明显的聚集中心;而且,在该试验调查的样地内,聚集中心多分布在林分郁闭度较大的斜坡上,幼虫由林地斜坡向整个林地扩散。
孙付存[8](2018)在《马尾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地理种群间差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和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在长江以南地区广域分布,是南方针叶林主要食叶害虫,猖獗时可将松树针叶食尽,导致大面积松林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分别对这2种松毛虫各自不同地理种群雌虫性信息素成分含量、比例和触角敏感性进行分析,并据此配比不同成分比例的诱芯进行诱捕效果差异检测,以此揭示这2种松毛虫各自种群间性信息素的变异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研发不同地域松毛虫种群监测和防控诱捕技术。利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MS)联用技术对思茅松毛虫湖南种群、云南种群和江西种群进行性信息素分析;对马尾松毛虫江西种群、贵州种群、湖南种群和广西种群以及湖北红安地区重度危害和轻度危害2种危害类型的雌虫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进行分析;利用触角电位记录技术(EAG)测定思茅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各地理种群或危害类型雄蛾触角对性信息素样品的电生理敏感性;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测定结果,配制相应配比的诱芯进行林间生物测定,比较不同性信息素成分配比诱芯的诱蛾效果差异。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思茅松毛虫雌虫性信息素腺体中发现顺5,反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Z5,E7-12:OAc)、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Z5,E7-12:OH)和顺5-十二碳烯乙酸酯(Z5-12:OAc)3种腺体成分。湖南种群、云南种群和江西种群间这3种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存在差异,3种成分以100:10:25或者100:10:10的比例配比。经EAG测试分析表明,湖南种群最佳EAG反应的3种性信息素成分的比例是100:10:25,云南种群是100:10:10,江西种群是100:10:10或者100:10:25。林间生物测试表明,湖南种群3种性信息素成分以100:10:25的比例配比诱蛾效果最佳,云南种群和江西种群是100:10:25或者100:10:10。2、马尾松毛虫各地理种群雌虫性信息素腺体中均检测到顺5,反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Z5,E7-12:OAc)、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Z5,E7-12:OH)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丙酸酯(Z5,E7-12:OPr)3种腺体成分;江西种群、贵州种群、湖南种群、广西种群和湖北种群间3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同一地域不同采样点地理种群间各成分含量差异较小;湖北红安地区不同危害程度2个种群间这3种成分含量和比例存在差异,但是差异最小;3种性信息素成分比例的变化趋势与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地理种群雄蛾触角对这3种性信息素成分的剂量反应(刺激量:10ng-10μg),EAG测试值均是随着刺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危害轻度地区的马尾松毛虫雄蛾触角对这3种性信息素成分的反应较重度地区更敏感,但是在三种成分比例为100:80:40配比的刺激条件下,湖北红安七里种群(轻度危害)与杏花种群(重度危害)EAG反应均最强但无显着差异。100:80:30比例配制的诱芯对两个地理种群的诱捕效果均最好,且在危害重度地区诱捕数量显着高于危害轻度地区。综上分析,思茅松毛虫3种性信息素成分在湖南种群、云南种群和江西种群间存在量和比例的微小差异;马尾松毛虫3种性信息素成分在不同地理种群间比例存在的较大变化,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种下分化现象。这可能是蔓延过程中,面临寄主等的性选择压力较弱,但各地区温度、湿度和地形等地理因素仍会对思茅松毛虫雌蛾性信息素的释放和雄蛾对性信息素的感应产生不同影响,结合云南普洱、湖南郴州、江西九江三个地区的环境和地理因素,推测温度与湿度越高且林层底部灌木发达越有利于思茅松毛虫生存及繁殖。思茅松毛虫3个地理种群间,马尾松毛虫4个地理种群间及2种不同危害类型种群间性信息素含量和比例的差异暗示着该差异与地域差异、寄主植物差异以及人为干扰因素等相关。
曹先聪[9](2017)在《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种群动态及监测预报技术》文中提出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Lajonquière)和思茅松毛虫(D.kikuchii Matsumura)是重要的林木害虫,且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作为同属近缘种,在很多地区常常混合发生,本文通过研究两种松毛虫的室内羽化规律、成虫的产卵选择、幼虫的生态位分析和幼虫的取食趋性分析4个方面对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在生物生态学方面的差异性进行探讨,研究两种松毛虫对寄主资源利用的分化和重叠程度及其对寄主的选择是否有各自适应性特征,找出两种松毛虫在生物生态学特性上的不同,有助于了解两种松毛虫在混合发生地内各自种群的动态变化机制。结果如下:1两种松毛虫发生规律与监测模型利用性信息素对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当年第1代成虫进行诱捕,结果表明:两种松毛虫成虫的发生时期十分相似,成虫在6月上旬开始出现,延续到7月中下旬结束。在6月下旬或7月初出现羽化高峰。野外采集当年第2代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虫茧置于室内(温度2228°C,光周期L15:D9)进行羽化观察,结果表明:思茅松毛虫初始羽化时期比云南松毛虫早5d。云南松毛虫的羽化节律呈“单峰型”,羽化高峰期集中在10月中上旬,思茅松毛虫的羽化节律呈“双峰型”,存在两个羽化高峰期,分别是10月的上旬和中旬。利用两种松毛虫的第一代成虫诱捕数据,同时分别统计诱捕试验地内下一代两种松毛虫幼虫的虫口密度,通过曲线估计分别得出了云南松毛虫成虫与下一代幼虫虫口密度拟合预测模型和思茅松毛虫成虫与下一代幼虫虫口密度拟合预测模型。2生态位分析通过生态位理论在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利用上对取食阶段的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幼虫进行分析,定量的描述了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幼虫种群之间的联系和竞争共存机制。结果表明: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幼虫在老熟阶段的空间生态位宽度为0.6423和0.5299,显示云南松毛虫在空间资源利用方面有更广的分布。随着虫龄的增长两种松毛虫的竞争系数不断增加,表明随着化蛹期的临近,两种松毛虫在营养资源的抢夺上更加激烈。从两种松毛虫的时间生态位来看,云南松毛虫生态位宽度为0.9143,略高于思茅松毛虫生态位宽度(0.8912),从生态位重叠值来看,思茅松毛虫(0.7738)比云南松毛虫(0.7431)要高,说明思茅松毛虫的大部分危害期内都同时有云南松毛虫在造成危害。综合来看,云南松毛虫还是思茅松毛虫幼虫都可在一定时期内的保持相对稳定的种群数量,不存在危害期内的暴发期或者高峰期,这样可以导致两种松毛虫在危害期内可以持续的、大量的造成危害。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试验区内可以威胁到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种群发展的因素较少。3两种松毛虫寄主选择性研究以平均落卵量、落卵所占百分比和不同松针上幼虫数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对寄主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华山松P.armandii,油松P.tabulaeformis,白皮松P.bungeana的成虫产卵选择和幼虫取食选择趋性。结果表明:云南松毛虫在思茅松,华山松,油松,白皮松上的成虫平均落卵百分比分别为46.98%,26.10%,22.73%,4.19%;思茅松毛虫在思茅松,华山松,白皮松,油松上的成虫平均落卵百分比分别为48.22%,23.55%,15.80%,12.44%。在36 h观测时间内,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幼虫对4种松树的取食选择趋性不一致,且与成虫产卵选择趋性不一致。
项兰斌,谢广林,王文凯[10](2016)在《昆虫求偶行为在分类学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昆虫求偶行为是两性间相互吸引并完成各种生殖活动的一种定向行为,其形式多样,存在种的特异性。不同物种其求偶行为不同,以此来帮助区分特定类群近缘种、识别生物学种显得非常有意义。本文综述了性信息素求偶行为、鸣声求偶行为、闪光求偶行为以及献礼求偶行为在分类学上的应用。
二、Identification of sex phero-mones of four economically important species in genus Dendrolimu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dentification of sex phero-mones of four economically important species in genus Dendrolimus(论文提纲范文)
(1)6种松毛虫性信息素前体化合物全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顺,反-5,7-十二碳二烯-1-醇的合成路线 |
1.1 Wittig反应 |
1.1.1 α,β-不饱和醛与膦盐反应 |
1.1.2 醛与不饱和溴化物的膦盐反应 |
1.2 E型碘代烯烃与不饱和烃偶联反应 |
1.2.2 Rossi小组合成路线 |
1.2.3 Gardette小组合成路线 |
1.2.4 Stille小组合成路线 |
1.2.5 孙小静小组合成路线 |
1.2.6 Khrimian小组合成路线 |
1.2.7 张玉顺小组合成路线 |
1.3 其他类型反应 |
1.3.1 Trost小组合成路线 |
1.3.2 Brown小组合成路线 |
1.3.3 Fiandanese |
1.3.4 Vig小组合成路线 |
2 反,顺-5,7-十二碳二烯-1-醇的合成路线 |
2.1 Wittig反应 |
2.1.1 Chisholm小组合成路线 |
2.1.2 Ando小组合成路线 |
2.1.3 Huang小组合成路线 |
2.1.4 Kukovinets小组合成路线 |
2.2 E型碘代烯醇与炔烃偶联反应 |
3 总结 |
(2)两种寄生蜂嗅觉感受器超微结构及三种松毛虫性信息素受体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2 寄生蜂嗅觉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1.3 感器名称术语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烟蚜茧蜂成虫虫体嗅觉感器 |
2.2.2 宽缘金小蜂成虫虫体嗅觉感器 |
2.2.3 松毛虫寄生蜂与其他寄生蜂嗅觉感受器的比较 |
2.3 小结与讨论 |
3 三种松毛虫性信息素受体功能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体外功能验证 |
3.1.2 体内功能验证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马尾松毛虫候选PR基因克隆及系统发育分析 |
3.2.2 马尾松毛虫候选PR基因功能研究 |
3.2.3 近缘种松毛虫候选PR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受体功能研究 |
3.3.2 近缘种松毛虫性信息素受体功能研究 |
4 结论与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及基因注释 |
1.3 序列特征分析 |
1.4 系统发育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
2.2 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基因 |
2.3 tRNA基因及rRNA基因的结构分析 |
2.4 A+T富含区的结构分析 |
2.5 云南松毛虫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 |
2.6 松毛虫属内系统发育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4)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马尾松毛虫概述 |
1.1.1 马尾松毛虫的形态学特征 |
1.1.2 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 |
1.1.3 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情况及其防治措施 |
1.1.4 系统发育学研究 |
1.2 分子谱系生物地理学概述 |
1.3 分子谱系生物地理学常用的分子标记 |
1.3.1 蛋白质分子标记 |
1.3.2 DNA分子标记 |
1.3.3 线粒体基因组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马尾松毛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
2.1 前言 |
2.2 样本采集 |
2.3 实验方法 |
2.3.1 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及基因注释 |
2.3.2 序列特征分析 |
2.3.3 系统发育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 |
2.4.2 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2.4.3 松毛虫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 |
2.4.4 松毛虫属内系统发育关系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ITS1研究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基因组总DNA提取、PCR扩增与测序 |
3.3.2 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结构分析 |
3.3.3 系统发育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马尾松毛虫ITS1序列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2 系统发育分析 |
3.4.3 单倍型分析 |
3.4.4 种群遗传结构 |
3.5 讨论 |
3.5.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5.2 系统发育分析 |
3.5.3 种群遗传结构 |
3.5.4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历史 |
3.6 本章小结 |
4 马尾松毛虫谱系地理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及基因注释 |
4.3.2 系统发育分析 |
4.3.3 时间进化树的构建 |
4.3.4 遗传结构及单倍型网络图构建 |
4.3.5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
4.4.2 基于蛋白编码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3 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网络(Network)分析 |
4.4.4 地理种群遗传结构 |
4.4.5 溯祖时间分析 |
4.4.6 种群历史动态变化 |
4.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稻弄蝶属昆虫系统学、历史生物地理学及其种群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系统学概述 |
1.1.1 触角感器超微结构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
1.1.2 系统发生学 |
1.1.3 物种界定 |
1.2 生物地理学 |
1.3 群体遗传学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稻弄蝶属昆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扫描电镜观察 |
2.3 结果 |
2.3.1 触角感器类型 |
2.3.2 五种稻弄蝶属昆虫触角感器 |
2.4 讨论 |
2.4.1 六种触角感器功能 |
2.4.2 触角感器在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稻弄蝶属昆虫系统发育学与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总DNA提取 |
3.2.3 目的片段扩增 |
3.2.4 系统发育分析 |
3.2.5 物种界定 |
3.2.6 分歧时间估算 |
3.2.7 袓先分布区重建 |
3.2.8 多样性分化动力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稻弄蝶系统发育分析 |
3.3.2 物种界定 |
3.3.3 分歧时间估算和祖先分布区重建 |
3.3.4 多样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稻弄蝶系统学 |
3.4.2 历史生物地理学 |
3.5 小结 |
第四章 幺纹稻弄蝶复合种Parnara bada complex群体遗传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DNA提取与检测 |
4.2.3 简化基因组酶切及测序 |
4.2.4 生物信息分析 |
4.2.5 遗传结构分析 |
4.2.6 重建群体系统发育树 |
4.2.7 贝叶斯因子物种界定 |
4.2.8 距离隔离检测 |
4.3 结果 |
4.3.1 数据信息 |
4.3.2 遗传结构 |
4.3.3 邻接树 |
4.3.4 贝叶斯因子物种界定 |
4.3.5 距离隔离 |
4.4 讨论 |
4.4.1 幺纹稻弄蝶复合种物种界定 |
4.4.2 隐存物种多样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总结 |
5.2 稻弄蝶属Parnara分类系统修订 |
5.3 物种多样性 |
5.4 创新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附表及附图 |
附录 B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三种针叶树害虫化学信息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信息素的害虫管理研究现状 |
1.2 松线小卷蛾 |
1.2.1 松线小卷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1.2.2 松线小卷蛾的信息素研究进展 |
1.2.3 松线小卷蛾的林间引诱试验 |
1.3 云杉球果小卷蛾 |
1.3.1 云杉球果小卷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1.3.2 云杉球果小卷蛾的信息素研究进展 |
1.3.3 云杉球果小卷蛾的林间引诱试验 |
1.4 云杉梢斑螟 |
1.4.1 云杉梢斑螟的生物学特性 |
1.4.2 梢斑螟属的信息素研究 |
1.4.3 梢斑螟属的林间引诱试验 |
1.5 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二章 松线小卷蛾性引诱剂的林间诱捕和监测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诱芯 |
2.2.2 供试诱捕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林间虫口密度的调查 |
2.3.2 落叶松被害率调查 |
2.3.3 松线小卷蛾性引诱剂林间监测试验 |
2.3.4 不同配比性引诱剂林间诱捕试验 |
2.3.5 数据处理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配比性引诱剂的诱捕效果比较 |
2.4.2 松线小卷蛾发生期的监测效果 |
2.4.3 虫口密度和成虫诱捕量的相关性研究 |
2.4.4 落叶松被害率和成虫诱捕量的相关性研究 |
2.4.5 落叶松被害率和虫口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云杉球果小卷蛾性引诱剂的林间诱捕和监测 |
3.1 研究地概况 |
3.2 试验材料 |
3.2.1 供试诱芯 |
3.2.2 供试诱捕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林间虫口密度的调查 |
3.3.2 青海云杉被害率调查 |
3.3.3 不同配比性引诱剂林间诱捕试验 |
3.3.4 云杉球果小卷蛾性引诱剂林间监测试验 |
3.3.5 数据处理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配比性引诱剂的诱捕效果比较 |
3.4.2 发生期的监测效果 |
3.4.3 林间虫口密度和成虫诱捕量的相关性研究 |
3.4.4 青海云杉被害率和成虫诱捕量的相关性研究 |
3.4.5 青海云杉被害率和林间虫口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云杉梢斑螟性引诱剂的林间诱捕和监测 |
4.1 研究地概况 |
4.2 试验材料 |
4.2.1 供试诱芯 |
4.2.2 供试诱捕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林间虫口密度的调查 |
4.3.2 青海云杉被害率调查 |
4.3.3 不同配比性引诱剂林间诱捕试验 |
4.3.4 云杉梢斑螟性引诱剂林间监测试验 |
4.3.5 数据处理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配比性引诱剂的诱捕效果比较 |
4.4.2 发生期的监测效果 |
4.4.3 林间虫口密度和成虫诱捕量的相关性研究 |
4.4.4 青海云杉被害率和成虫诱捕量的相关性研究 |
4.4.5 青海云杉被害率和林间虫口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基于三种害虫性引诱剂的林间诱捕实验 |
5.2.2 基于性信息素虫情监测的耦合模型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油松毛虫性诱技术优化及其幼虫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松毛虫的相关研究 |
1.1.1 松毛虫的种类及分布 |
1.1.2 松毛虫的危害特点 |
1.1.3 松毛虫的防治方法 |
1.1.4 油松毛虫的相关研究 |
1.2 松毛虫性信息素研究 |
1.2.1 其他松毛虫性信息素研究 |
1.2.2 油松毛虫性信息素研究 |
1.3 性引诱剂的应用 |
1.3.1 在其他昆虫防治上应用 |
1.3.2 在松毛虫防治上应用 |
1.4 性引诱剂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4.1 防治应用 |
1.4.2 性信息素大面积推广 |
1.4.3 性信息素鉴定 |
1.4.4 其他 |
1.5 昆虫空间格局的研究 |
1.5.1 昆虫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 |
1.5.2 地统计学在昆虫空间分布格局的应用 |
1.5.3 油松毛虫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的以往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出发点 |
1.7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
2 油松毛虫性引诱剂的应用技术优化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诱芯 |
2.2.2 诱捕器 |
2.2.3 油松毛虫雄成虫 |
2.2.4 其他工具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不同形状诱捕器的诱虫量比较 |
2.3.2 不同颜色诱捕器的诱虫量比较 |
2.3.3 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的诱虫量比较 |
2.3.4 将不同诱捕器形状、颜色、悬挂高度组合及其诱虫量比较 |
2.3.5 油松毛虫诱芯的残效期 |
2.3.6 油松毛虫诱芯的诱捕半径 |
2.3.7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形状诱捕器的诱虫量比较 |
2.4.2 不同颜色诱捕器的诱虫量比较 |
2.4.3 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的诱虫量比较 |
2.4.4 不同组合诱捕器的诱虫量比较 |
2.4.5 油松毛虫诱芯的持效期 |
2.4.6 油松毛虫诱芯的诱捕距离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关于不同形状诱捕器的诱虫量讨论 |
2.5.3 关于不同颜色诱捕器的诱虫量讨论 |
2.5.4 关于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的诱虫量讨论 |
2.5.5 关于不同组合诱捕器的诱虫量讨论 |
3 油松毛虫性诱技术诱捕效率评价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材料 |
3.2.1 试验工具 |
3.2.2 室内饲养昆虫 |
3.2.3 林间诱捕昆虫 |
3.3 试验方法 |
3.3.1 实验室解剖观察交尾前后松毛虫雄成虫生殖系统 |
3.3.2 林间诱捕到的松毛虫雄成虫交尾与否的解剖观察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实验室解剖交尾前后松毛虫雄成虫生殖系统图比较 |
3.4.2 林间诱捕到的松毛虫雄成虫交尾与否的统计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4 油松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3.1 标准地内每棵树的横纵坐标调查 |
4.3.2 标准地内每棵树的幼虫虫口调查 |
4.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标准地的基本情况统计 |
4.4.2 油松毛虫幼虫的垂直分布 |
4.4.3 油松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小结 |
4.5.2 讨论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关于油松毛虫性引诱剂的应用技术的优化 |
5.1.2 关于油松毛虫性诱技术诱捕效率评价 |
5.1.3 油松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
5.2 讨论 |
5.2.1 油松毛虫性引诱剂的应用技术的优化 |
5.2.2 油松毛虫性诱技术林间诱捕效率评价 |
5.2.3 油松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马尾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地理种群间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思茅松毛虫与马尾松毛虫概述 |
1.2.1 形态学特性及雌雄鉴定 |
1.2.2 生物学特性 |
1.2.3 生态学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成分生物合成、释放和接收机制 |
1.3.2 松毛虫属昆虫性信息素研究现状 |
1.3.3 昆虫性信息素组分比例的地理变异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地理种群间差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思茅松毛虫虫茧采集 |
2.1.2 性信息素腺体成分的提取 |
2.1.3 触角电位(EAG)分析 |
2.1.4 气相色谱(GC)分析 |
2.1.5 林间生物测试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思茅松毛虫3个地理种群性信息素成分分析 |
2.2.2 思茅松毛虫3个地理种群触角电位差异分析 |
2.2.3 思茅松毛虫3个不同地理种群林间生测试验 |
2.3 小结 |
第三章 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地理种群间差异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虫茧采集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虫茧羽化及求偶召唤基础数据 |
3.2.2 马尾松毛虫各地理种群对性信息素成分的触角电位测试 |
3.2.3 马尾松毛虫各地理种群性信息素成分GC分析 |
3.2.4 马尾松毛虫同一地区不同危害阶段性信息素成分及电生理活性比较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湖北红安马尾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在不同危害程度种群间差异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两种危害类型种群性信息素成分分析 |
4.2.2 两种危害类型种群触角电位差异分析 |
4.2.3 两种危害类型种群林间生测试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种群动态及监测预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松毛虫研究进展 |
1.1.2 种群动态影响因子及防治 |
1.1.3 松毛虫的防治 |
1.2 云南松毛虫概述 |
1.2.1 云南松毛虫的形态特征 |
1.2.2 云南松毛虫生物学特性 |
1.3 思茅松毛虫概述 |
1.3.1 思茅松毛虫的形态特征 |
1.3.2 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征 |
1.4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概述 |
1.4.1 种群监测 |
1.4.2 影响因子 |
1.5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
1.5.1 植食性昆虫产卵和取食寄主选择行为 |
1.5.2 外界因素对昆虫产卵和取食的影响 |
1.6 生态位理论 |
1.6.1 生态位理论概念和内涵的发展 |
1.6.2 生态位测度 |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两种松毛虫发生规律与发生量预测模型 |
2.1.1 试验地点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2.1 引诱剂 |
2.1.2.2 诱捕器 |
2.1.3 调查方法 |
2.1.3.1 两种松毛虫羽化规律 |
2.1.3.2 两种松毛虫成虫诱捕 |
2.1.3.3 诱捕量与虫口密度拟合模型 |
2.1.4 数据处理 |
2.2 两种松毛虫生态位分析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调查方法 |
2.3 两种松毛虫对不同寄主产卵和取食行为分析 |
2.3.1 试验地概况 |
2.3.2 供试材料 |
2.3.3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两种松毛虫的发生规律与监测模型 |
3.1.1 两种松毛虫羽化规律 |
3.1.2 两种松毛虫成虫诱捕 |
3.1.3 两种松毛虫幼虫虫口密度分布 |
3.1.4 成虫诱捕量和幼虫虫口密度预测模型 |
3.2 两种松毛虫生态位分析 |
3.2.1 空间生态位 |
3.2.2 时间生态位 |
3.2.3 寄主植物上的分布 |
3.3 两种松毛虫对不同寄主产卵和取食趋性分析 |
3.3.1 对4种松树的产卵选择性 |
3.3.2 选择性产卵和非选择性产卵比较分析 |
3.3.3 幼虫取食选择差异分析 |
4 讨论 |
4.1 两种松毛虫的发生规律 |
4.2 发生量预测模型 |
4.3 两种松毛虫生态位分析 |
4.4 两种松毛虫对不同寄主产卵和取食趋性分析 |
5 结论 |
5.1 两种松毛虫野外成虫诱捕 |
5.2 两种松毛虫发生规律与监测模型 |
5.3 生态位分析 |
5.4 两种松毛虫寄主选择性研究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昆虫求偶行为在分类学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性信息素求偶行为的应用 |
2 鸣声求偶行为的应用 |
3 闪光求偶行为的应用 |
4 献礼求偶行为的应用 |
5 小结 |
四、Identification of sex phero-mones of four economically important species in genus Dendrolimus(论文参考文献)
- [1]6种松毛虫性信息素前体化合物全合成研究进展[J]. 刘福,袁中伟,孔祥波,张苏芳,张真,国志峰,李振林,宋艳辉,周益彬. 林业科学, 2020(04)
- [2]两种寄生蜂嗅觉感受器超微结构及三种松毛虫性信息素受体功能研究[D]. 申思凡.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3]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J]. 王瑶,孔祥波,张苏芳,刘福,张真,严善春. 林业科学研究, 2019(05)
- [4]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学研究[D]. 王瑶.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5]稻弄蝶属昆虫系统学、历史生物地理学及其种群遗传学研究[D]. 黄珍富.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6]三种针叶树害虫化学信息监测技术研究[D]. 黎方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4)
- [7]油松毛虫性诱技术优化及其幼虫空间格局研究[D]. 王胜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马尾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成分地理种群间差异分析[D]. 孙付存.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9]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种群动态及监测预报技术[D]. 曹先聪.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10]昆虫求偶行为在分类学上的应用[J]. 项兰斌,谢广林,王文凯. 环境昆虫学报,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