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4例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金,陈敏,张国伟[1](2019)在《鼻咽癌放疗后继发鼻咽部多形性未分化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诱发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鼻咽癌放疗后再发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鼻咽癌放疗后13年,放疗治疗野内再发第二原发性肿瘤,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结论放疗诱发肉瘤的研究应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和进一步认识。
郑伟慧[2](2019)在《食管伴头颈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食管伴头颈部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分析食管伴下咽双发癌,食管伴头颈部三发癌的情况,并探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包括食管伴头颈部多发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筛选100例食管癌,104例食管伴下咽癌患者。了解同时性癌和异时性癌的占比情况。比较同时性癌和异时性癌和单纯食管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2)回顾性分析30例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患者的癌种分布情况,同时性癌与异时性癌的发病情况,并比较两者的临床特征因素和预后情况,同时比较不同是否积极治疗和治疗方式对生存情况的影响。3)检测31例头颈部局部晚期鳞癌患者(包括5例食管伴头颈部多发癌)、12例健康志愿者和6例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循环肿瘤细胞CTC被基于微流控的免疫捕获系统CytoSorter(?)富集。在诱导化疗前后以及手术和/或放疗后进行CTC检测。评价不同时间点CTC计数与患者生存结局及复发风险的相关性。评价CTC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患者随访至2019年3月。结果:1)单纯食管癌100例,同时性癌32例,异时性癌72例。食管下咽同时性癌组和异时性癌组的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8.56%和73.79%,29.99%和60.37%,14.99%和53.66%。异时性癌的预后明显优于同时性癌,两者的比较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06)。单纯的食管癌组和食管+下咽同时性癌的比较中,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2)30例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中,下咽+食管+肺和下咽+食管+口咽的发生率最高为20.0%。其次是下咽+食管+喉。同时性和异时性各占15例,临床特征比较中,异时性的手术率和是否积极治疗高于同时性,统计学有差异(P<0.05)。生存比较,同时性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9.9%,19.9%和0%。异时性癌为78.7%,77.8%和59.1%。两者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3)31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中24例检测到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照组未发现(P<0.0001)。CTCs与患者年龄(P=0.037)和淋巴结转移(P=0.034)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CTCs计数高的患者治疗后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的几率更高(P=0.0187)。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结束时CTCs显着降低。结论:食管癌伴下咽双原发癌的患者中异时性癌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总体生存率较高,但同时性癌的预后最差,需要探究更多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样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异时性癌通过多学科综合的多次治疗,生存率仍较高。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中,CytoSorter(?)系统可分离循环肿瘤细胞CTCs。CTCs可作为监测患者治疗反应和预测肿瘤治疗后局部复发。基线时CTC检测对预后影响大。
陈静[3](2017)在《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表型检测及糖代谢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预后不良和致死率升高的首要原因,也是临床肿瘤治疗面临的重大挑战。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在特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上皮细胞失去原有的极性并转化为可在细胞外基质之间自由移动的间质细胞的现象,肿瘤细胞可通过EMT变得更具侵袭性从而促进肿瘤的转移。细胞代谢重编程(Metabolism Reprogramming)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表现为线粒体氧化呼吸障碍、高度依赖有氧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和谷氨酰胺代谢增强。肿瘤细胞通过代谢重组摄入和消耗大量葡萄糖,以保障细胞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能量消耗和大分子合成的需要。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指来源于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因自发或诊疗因素释放到外周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CTCs可随血液系统播散至远处器官或组织并定植形成新的转移灶。外周血CTCs的水平与肿瘤患者的疾病进展和转移复发密切相关,CTCs计数和分子特征分析对于患者的临床分期辅助诊断、治疗反应性和预后判断、复发转移监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主要旨在从EMT表型分型和细胞代谢功能状态方面对肿瘤患者外周血CTCs进行特征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循环肿瘤细胞EMT分型检测技术应用分析(第二章)、肿瘤转移相关的糖代谢差异基因筛选及验证(第三章)、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代谢特征分析及其临床意义(第四章)三部分(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一种新型的Canpatrol(?)CTCs分型检测平台对肿瘤患者外周血CTCs进行分析。第二章研究中对南方医院2014年12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利用该方法进行CTCs分型检测的551例肿瘤患者血样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及肿瘤特异性血清标志物等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分析CTCs分型检测结果与这些参数的关联性。第三章中主要利用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技术比较高转移和低转移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 1E8和PC-3M 2B4中糖代谢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同时检测芯片的差异表达基因在其他几种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细胞(LNCAP、PC-3及DU145细胞)中的表达,以筛选肿瘤转移相关的糖代谢特征基因。第四章中利用Canpatrol(?)CTCs检测平台分别检测前期筛选验证的肿瘤转移相关糖代谢基因在肝细胞癌、肺癌、宫颈癌等肿瘤患者外周血CTCs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从中选择高代谢型CTCs的联合检测标志物,用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血液高代谢型CTCs表达特征的分析。结果:第二章研究中共分析了 551例肿瘤患者血样检测结果,主要包括肝细胞癌(195例)、鼻咽癌(38例)、肺癌(114例)、结直肠癌(74例)、骨肉瘤(35例)、肾癌(18例)和其他肿瘤(77例)。以CTCs≥3个/5mL外周血为CTCs阳性判断标准,各肿瘤CTCs阳性率为61%~80%(肝细胞癌75%、肺癌61%、鼻咽癌63%、结直肠癌68%、骨肉瘤80%、肾癌72%、其他肿瘤64%),CTCs阳性患者的CTCs计数中位数范围为5~10个/5mL,分布范围为3~86个/5mL。此外,在380例CTCs阳性的样本中,检测到3种类型CTCs的例数分别为E型202例、H型338例和M型235例,其总体阳性率分别为E型53%、H型89%、M型62%。同时对肝细胞癌、鼻咽癌等患者CTCs的EMT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外周血CTCs的数量及表达M型标志物CTCs的比例与患者的转移状态、临床分期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相关。第三章研究中利用功能分类基因芯片筛选了 39个高转移细胞PC-3M 1E8和低转移细胞PC-3M 2B4的差异表达基因,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和在LNCAP、PC-3、DU145三种细胞之间二次筛选,最终确定了 HK2(己糖激酶2)、PDP2(丙酮酸酶磷酸酶催化亚基2)、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PGK1(磷酸甘油酸激酶1)、PHKA1(磷酸酶激酶α1)、PYGL(糖原磷酸化酶)、PDK1(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KM2(M2型丙酮酸激酶)、ALDOA(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和ENO1(烯醇化酶1)十个肿瘤转移相关的代谢特征基因,且它们与几种细胞中EMT相关标志物(Vimentin、β-catenin、N-cadherin)和肿瘤干细胞相关标志物(CD44、CD133、OCT4、ALDH1)的表达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性。第四章研究中首先检测了上述肿瘤转移相关的代谢特征基因在64例肿瘤患者(包括10例肝细胞癌、21例宫颈癌、8例肺癌、8例鼻咽癌、9例食管癌、8例肾癌)外周血CTC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多种实体肿瘤患者血液中均检测到高表达上述代谢标志物的CTCs,总阳性率为16%至84%,且在不同EMT分型的CTCs中表达特点不一。它们在E型、H型和M型三种类型CTCs中的阳性率分布范围分别为0~100%(G6PD最高,为100%)、21%~96%(G6PD最高,为96%)和0~86%(PYGL最高,为86%)。其中,PGK1、PYGL和PDK1在M型CTCs中的阳性率高于在E型CTCs中的阳性率,且HK2、G6PD、PGK1和PYGL的阳性表达与CTCs的EMT分型关系密切(P<0.05)。进一步利用G6PD+PGK1联合检测CTCs的高代谢状态并初步分析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TCs的代谢特征,发现在伴发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中,外周血CTCs计数水平高于无转移的患者,且M型CTCs的比例也相对升高。同时,转移性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高代谢型(G6PD+PGK1 阳性)CTCs的阳性率在H和M型CTCs中较E型CTCs中高,且与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tPSA、fPSA水平及肿瘤Gleason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也与乳腺癌患者的血清CA153、CEA水平及肿瘤组织ki67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结论:1.M型标志物在肝细胞癌、肺癌、鼻咽癌等肿瘤患者外周血的CTCs中的表达非常常见,同时检测这部分细胞可以提高CTCs的捕获率和检测准确性。表达M型标志物的CTCs比例升高与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和转移相关,分析外周血CTCs的EMT表型特点有助于临床肿瘤患者病情和转移的辅助诊断。2.肿瘤转移相关的糖代谢特征标志物在肝细胞癌、肺癌、鼻咽癌等肿瘤的某些CTCs中呈高表达状态,且与CTCs的EMT表型分型特点相关,而高代谢型CTCs的比例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的转移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分析CTCs的代谢功能状态可以为肿瘤患者疾病进展和转移监测提供有益信息。
牛芊[4](2016)在《鼻咽癌放疗后上颌骨肉瘤一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上颌骨肉瘤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此例鼻咽癌放疗后上颌骨肉瘤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检查结果(查体、病理、免疫组化等)、治疗方法(左侧上颌骨次全切术、左侧上颌骨全切术、化疗、γ刀足量照射治疗等)、临床疗效等。结果本例患者治疗积极全面,尚未发生肺脑等远处转移,最后死于全身衰竭及局部大出血。结论鼻咽癌放疗后上颌骨肉瘤具有生长部位解剖结构复杂、对放化疗敏感性较低、手术切除效果较差、疗效及预后不理想等特点。
卢志国[5](2013)在《鼻咽癌放疗后骨肉瘤的临床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骨肉瘤的临床特征、治疗以及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行放射治疗后发生骨肉瘤的鼻咽癌患者2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骨肉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并随访预后情况。结果本组26例患者中,有2例因肿瘤侵犯范围较广且并发骨转移无法行手术治疗而行姑息性化疗,1年后因肺转移以及多发性骨转移死亡;其余24例因肿瘤范围较为局限且无远处转移,行手术扩大切除以及化疗后,10例在12年内死亡,另14例存活且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发生骨肉瘤的恶性程度比较高,临床预后差,行手术联合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预后。
赵丹[6](2010)在《多原发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鼻咽癌多原发癌的发病率、部位、年龄、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4例鼻咽癌多原发癌的临床资料。把44例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第一癌全部是鼻咽癌且接受根治性放疗,第二癌是其他癌,而且两癌出现时间间隔大于6个月;第二组为第一癌是其他癌,第二癌是鼻咽癌。结果:鼻咽癌多原发癌占同期治疗鼻咽癌总数5722例的0.77%,其中4例有家族肿瘤史,占总数的9.10%。年龄在30~70岁之间,第一组另一原发癌发生于头颈部者25例,占78.13%,其他部位7例,占21.87%,第二组则分别为33.33%和66.67%。第一组同时性癌0例,放射诱发恶性肿瘤18例,与先证癌中位潜伏期为11年,其中牙龈鳞癌5例,外耳道鳞癌3例,硬腭癌2例,舌鳞癌2例,皮肤癌2例,鼻咽肉瘤3例,上颌窦骨肉瘤1例;第二组同时性癌6例,占50%,放射诱发恶性肿瘤0例,经X2检验,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男20例,女12例,男:女为1.67:1,第二组男女各为8和4,男:女为2:1,p=0.7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例鼻咽癌多原发癌中,先证癌中有32例鼻咽癌、其他肿瘤12例,分别占72.73%和27.27%,3年生存率分别为37.59%和20.00%,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0%和0.00%,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p=0.003(X2=9.050,df=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例鼻咽癌多原发癌中,有14例放射诱发癌,4例放射诱发肉瘤,放射诱发癌和放射诱发肉瘤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和0.00%,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分别为28.57%和0.00%,p=0.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p=0.047 (X2=3.958,df=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治疗30例,第二组治疗10例,共计治疗40例,其中放射治疗19例,手术3例,化疗4例,手术+放疗3例,化疗+放疗8例,手术+放疗+化疗3例,放射诱发癌18例中,单纯放疗14例,手术+放疗2例。两组中未治疗4例,治疗和未治疗的病例3年生存率分别为32.50%(13例)和0.00%(0例),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分别为17.50%和0.00%,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p=0.003(X2=16.714, df=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射诱发恶性肿瘤潜伏期集中在8~14年,按间隔2~8年、8~14年、14~20年分组,差异性经Log-rank test进行比较,其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点图显示,生存期有随两癌间隔时间增加而延长的趋势。结论:鼻咽癌治疗后发生多原发癌,男女性别无差异,部位主要在头颈部。发病机制主要与放射治疗诱发恶性肿瘤有关,也与遗传等因素有关。鼻咽癌多原发癌以鼻咽癌为先证癌最为多见。放射诱发癌的生存期明显高于放射诱发肉瘤,生存期有随第一癌、第二癌间隔时间增加而延长的趋势。细致随访和复查、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延长鼻咽癌多原发癌患者的生存期。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198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32例多原发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原发癌发生率为0.310%,其中双重癌为0.301%、三重癌为0.009%,132例MPC发生重复癌的病灶是268个。其中同时性MPC占18.18%(24/132)、异时性MPC占81.82%(108/132)。两癌发病间隔时间在3年以内的达40.91%(54/132),在3~5年内的达27.28%(36/132)。先证癌和重复癌均以消化系统癌最常见,其次是头颈部癌和呼吸系统肿瘤,分别占44.78%、32.84%和13.06%。发病部位以肝癌和鼻咽癌最多见,分别为58例次和44例次。第二癌确诊后,治疗以手术及放、化疗综合治疗为主,3年生存率为49.24%,5年生存率为23.47%,生存期最长的1例达9年余。结论:多原发癌的确诊会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第二原发癌多在先证癌发生后1~5年出现,以3年内出现最多,部位主要在消化系统、头颈部和呼吸系统。提高多原发癌的认识水平会减少多原发癌的误诊和漏诊,对多原发癌早发现、早诊断,积极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
孙传政,陈福进,曾宗渊,陈文宽,陈艳峰[7](2005)在《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探索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1975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接受首治的舌癌患者共1263例,从中筛选此前有鼻咽癌放疗史者共53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3例中40例患者死亡,接受治疗的51例患者总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41.64%、35.69%;舌癌发生在舌尖、侧缘、舌腹和舌背分别为0例、26例(49.06%)、8例(15.09%)和19例(35.85%);舌癌临床检查颈淋巴转移6例(11.32%)后经病理证实为3例(5.66%);第二原发舌癌治疗后18例复发(33.96%)。单因素分析提示原发灶大小(P=0.0005)、临床TNM分期(P=0.0017)影响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与病理综合分期(P=0.000)、两癌发生的时间间隔(P=0.003)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发生在舌背的比例较高,其淋巴转移率较低;临床和病理综合分期以及两癌发生的时间间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对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进行早期诊断,行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可能会获得更好的疗效。
吴秋良,陈秀芬,赵美卿,匡亚玲,谭宝卿[8](2001)在《34例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及病理切片观察熟悉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的临床病理改变。方法:统计分析34例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病理形态观察。结果: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继发癌的部位以舌(7/34)、肺(6/34)、牙龈(5/34)、右鼻腔(4/34)为多见,其它部位少见。组织学类型:鳞癌26例(26/34),腺癌6例(6/34),未分化癌及基底细胞癌各1例(l/34)。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或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但由于放射线有致癌的负作用,所以少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癌,其中以舌部及肺部多见。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与原发鼻咽癌大多数不同,并且表现多样化,放疗后继发癌潜伏期长短不一。鉴别鼻咽癌复发与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观察,继发癌的治疗需根据其肿瘤部位、类型、潜伏期长短等多因素差异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吴秋良,陈秀芬[9](2001)在《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临床病理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通过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及病理切片观察熟悉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的临床病理改变。方法 统计分析 2 4例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病理形态观察。结果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继发癌的部位以肺( 5 / 2 4)、舌 ( 4 / 2 4)、上腭 ( 2 / 2 4)多见 ,其他部位少见。组织学类型 :鳞癌 2 0例 ( 2 0 / 2 4) ,腺癌仅 4例 ( 4 / 2 4)。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 ,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但由于放射线有致癌的另一面 ,所以小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癌。其中以舌部及肺部多见。病理类型与原发鼻咽癌大多数不同 ,并且表现多样化。放疗后继发癌潜伏期长短不一。鉴别鼻咽癌复发与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观察。继发癌的治疗需根据其肿瘤部位、类型、潜伏期长短等多因素差异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吴秋良,卜巨源,梁建中,侯景辉,匡亚玲,谭宝卿[10](2001)在《鼻咽癌放疗后继发肉瘤的临床病理观察》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后继发肉瘤的发生及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探讨其临床病理诊治意义。方法:本文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继发肉瘤10例进行病理观察及临床分析。结果:10例中右颈纤维肉瘤2例、左上颌窦横纹肌肉瘤1例、右颌骨骨肉瘤2例、左鼻底部纤维肉瘤2例、鼻咽部平滑肌肉瘤1例、鼻咽部软骨肉瘤1例、左鼻腔骨肉瘤1例。若以肉瘤类型分类,则有纤维肉瘤4例、骨肉瘤3例、横纹肌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1、软骨肉瘤1例。结论: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继发肉瘤中纤维肉瘤和骨肉瘤占有很高比例(约70%),而其它类型较少。若以肉瘤发生部位分类,则有鼻腔和鼻窦(4例)多见,其他部位次之(颈部2例、鼻咽部2例、颌骨2例)。继发的肉瘤发病部位和放射治疗鼻咽癌的射线照射野相符合。
二、34例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4例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鼻咽癌放疗后继发鼻咽部多形性未分化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 |
2 讨论 |
2.1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肿瘤诊断相关问题 |
2.2 放射相关UPS |
2.3 鼻咽部UPS的治疗 |
(2)食管伴头颈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
第一节 大宗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的生存分析及模型预测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第二节 104例食管伴下咽双原发癌与单纯食管癌的临床特点比较及预后分析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鳞癌的研究进展 |
前言 |
1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流行病学 |
2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发病假说 |
3 食管癌伴头颈多原发癌的致病因素 |
4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诊断 |
5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治疗 |
6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预后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
第一节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可预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疗效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图和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文献检索范围 |
3 文献检索策略 |
4 选用的数据库或检索工具 |
5 目前研究 |
6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等 |
致谢 |
(3)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表型检测及糖代谢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循环肿瘤细胞与肿瘤恶性转移 |
1.2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 |
1.3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 |
第二章 循环肿瘤细胞EMT分型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
2.1 研究对象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肿瘤转移相关的糖代谢差异基因筛选及验证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代谢特征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
4.1 研究对象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5)鼻咽癌放疗后骨肉瘤的临床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骨肉瘤影像学表现 |
1.3 骨肉瘤的病理学表现 |
1.4 临床治疗方法 |
1.4.1原发肿瘤的治疗方法 |
1.4.2骨肉瘤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多原发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论文 |
主要英文名词缩写 |
第一部分 鼻咽癌多原发癌临床研究 |
1.中文摘要 |
2.英文摘要 |
3.前言 |
4.材料和方法 |
5.结果 |
6.讨论 |
7.结论 |
8.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132例多原发癌临床分析 |
1.中文摘要 |
2.英文摘要 |
3.前言 |
4.材料和方法 |
5.结果 |
6.讨论 |
7 结论 |
8.参考文献 |
二 综述 |
1.内容 |
2.参考文献 |
三 致谢 |
(7)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一、第二原发舌癌的发病特点和不同临床因素的3、5年生存率的比较 |
二、影响鼻咽癌放疗后第二诱发舌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三、接受治疗的患者各种治疗手段的评价 |
讨论 |
一、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特点 |
二、头颈部第二原发癌 (或多重癌) |
三、第二原发舌癌的处理及预后 |
(9)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临床病理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鼻咽癌的放射疗法的作用及负面影响 |
3.2 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与鼻咽癌复发的区别 |
3.3 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的处理 |
四、34例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鼻咽癌放疗后继发鼻咽部多形性未分化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J]. 周金,陈敏,张国伟. 肿瘤药学, 2019(05)
- [2]食管伴头颈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D]. 郑伟慧. 苏州大学, 2019(06)
- [3]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表型检测及糖代谢特征分析[D]. 陈静.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
- [4]鼻咽癌放疗后上颌骨肉瘤一例[J]. 牛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58)
- [5]鼻咽癌放疗后骨肉瘤的临床结果分析[J]. 卢志国. 环球中医药, 2013(S2)
- [6]多原发癌临床研究[D]. 赵丹. 广西医科大学, 2010(08)
- [7]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分析[J]. 孙传政,陈福进,曾宗渊,陈文宽,陈艳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5(11)
- [8]34例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临床病理分析[J]. 吴秋良,陈秀芬,赵美卿,匡亚玲,谭宝卿.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1(04)
- [9]鼻咽癌放疗后继发癌临床病理观察[J]. 吴秋良,陈秀芬. 广东医学, 2001(09)
- [10]鼻咽癌放疗后继发肉瘤的临床病理观察[J]. 吴秋良,卜巨源,梁建中,侯景辉,匡亚玲,谭宝卿.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