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西部城镇体系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鱼晓惠[2](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丁宇[3](2021)在《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4.8%,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走向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全国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根本改善。自工业化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面临着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方式与合理空间组织的挑战。但是,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效益的改善和提升极为迟缓,以致我国西部内陆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理念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变成为山地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美国“锈带(Rust Belt)”的治理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均反映出同样的现实需求:怎样依据“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原则,突破地理开发条件的制约,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善。这一问题不仅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更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直面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三者对山地城镇化发育的影响,评价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城镇空间发育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山地城镇化合理的发展路径、化解我国现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一,山地城镇化是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我国山地现代城镇化起步较晚,与东部地区相比,一方面由于以传统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城镇化发育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发育;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自身产业结构演进失衡,社会生产创新能力不足,结果导致山地城镇化发育水平长期滞后。只有通过山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演进的有序和良性互动,建立适宜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城镇集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体系,才是解决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多层次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西部山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第二,山地的特殊地理开发条件是实现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越来越突出。但因人口过快增长和开发方式粗放,山区的人地关系已进入相对紧张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作用下,居高不下的资本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传统资源性产品社会生产及其空间集聚活动的增长压力,以致赶超式大一统开发模式难以为继。第三,低运价比和绿色环保的社会商品生产体系建设是改善和提升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路径。在改善山区劣势的地理环境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要实现山地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化还需通过经济内外在发展要素的有效联动。换言之,西部山区转型发展亟需从山地工业化、运输化和城镇化三大系统的合理时空协调中寻求出路。坚持产业生态化,建立以特色终端产品制造为中心的社会生产体系,培育多功能支撑、多元化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此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育需求,实现山地经济发展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全面提升。第四,政府主导的长期“输血型”发展模式不能解决山区发展潜能激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表明,现代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山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实际条件出发寻求地域环境有别、发展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只有选对山地城镇化的合理路径,才有可能超越社会生产投入成本(运输和环境成本)的约束,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式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效益与公平有机结合原则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从“被动输血”方式向“主动造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资源环境基础与地理开发条件综合评价,分析复杂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而揭示山地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以此把握决定西部山区人地关系的内在协调机理,为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二是依据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压力的测算,确定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及总体特征,以此判断未来区域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走向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选择;三是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验证了地理环境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揭示出西部内陆山区社会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的成因,从而确定城镇化发展模式个性化选择的必然;四是基于我国山地工业化时期的人地关系特征,探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修改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合山地城镇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石琳琳[4](2019)在《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及其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群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最具有活力的区域,在国家甚至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与城市群相关的问题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规模巨大,且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环境下,城市群的发展也是大相径庭的。中部城市群地处内陆腹地,承接南北、贯通东西,2016年人口达到了1.81亿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153.46亿元,占中部六省的61.72%,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特别是以2004-2005年为转折点,制造业空间分布发生逆转性的变化,中部开始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城市群迅速崛起。此外,对于我国来说,受到行政边界的影响,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发展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难以实现联动发展,中部城市群城市均在一省省域辖区范围内,具备实现一体化的便利条件,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中部城市群进行研究,能够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思路,也可以给内陆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群提供重要的经验。同时,本文认为城市群形成发展过程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自组织过程,又是地方政府竞争基础上制度变迁的他组织过程,不仅要从空间结构形式层面对城市群经济进行理解,而且要从经济联系层面,特别是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群经济,探索城市群城市间的经济协作的路径。因此,本文研究主要涉及两条主线。第一,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首先,对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文献进行评述,为本文的研究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发现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城市群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并不一致,本文基于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的研究,认为对于处在发展阶段的中部城市群来说,集聚和单中心的空间结构是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效应归结为集聚收益和集聚成本对要素流动产生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确定方向。其次,对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和比较,从人口和产业两个维度,对城市群的集聚程度以及单中心-多中心程度进行了量化,经过比较分析发现中部城市群从集聚-分散的角度来看呈现出分散的特征,从单中心-多中心的角度来看呈现出多中心的特征,且首位城市聚集人口和产业的能力差、城市等级低。此外,中部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差异较大,其中太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分布较为集中,其余三个城市群产业较为分散。最后,对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选取城市群集聚程度和城市群单中心程度两个指标作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代理变量,将其放到城市群增长模型中,据此得出了与本文猜想相一致的结论:集聚和单中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对中部城市群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二,中部城市群经济联系。首先,对城市群经济联系与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关系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对城市群内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薄弱,对其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的更是凤毛麟角。基于此,本文对城市群经济联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共享基础设施,二是共享市场,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以往研究方法的比较和分析,采用引力模型对中部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度,并对中部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比较,基本的结论是:中部城市群城市布局较为紧凑,经济联系较为紧密,这为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很好的条件。最后,对城市群经济联系与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城市群平均联系强度和全局联系强度两个指标作为城市群经济联系的代理变量,得出结论:密切的经济联系对城市群经济增长有着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这与网络分析范式下强调的城市的连通性和城市体系中存在网络外部性观点相一致,这证实了集聚经济的好处可以通过城市之间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而在多个城市之间得到共享。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提升中部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建立城市群区域城市联动机制,促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加快产业市场整合,打造中国中部制造业中心;优化城镇化政策,促进人口和产业的协同发展。本文主要的创新在于:第一,丰富了城市群研究的内涵,国内对城市群的研究多集中在发展较快的东部城市群,中部地区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区域,中部地区城镇化问题是我国城镇化问题的一个缩影,本文针对中部城市群这样典型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丰富了城市群研究的内涵,为中部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思路。第二,以往的研究多倾向于对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的演变规律以及区域内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进行研究,较少探讨城市群空间结构及经济联系特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尝试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位序规模指数和首位指数等指标分别从集聚-分散的角度和单中心-多中心的角度测算了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另一方面运用引力模型对中部城市群城市之间经济联系进行测度,并将其作为整体加入到实证模型中,检验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得出结论集聚的正外部性在中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这种正外部性可以通过城市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得到共享。
杨佩卿[5](2017)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高歌猛进,城镇化率持续飚升,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5年的56.10%,实现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快速稳步发展。然而,在城镇化发展整体辉煌成就的背后,困难问题也层出不穷,既往的城镇化道路已然难以继续,亟需调整发展模式,向新型城镇化转型。不唯如此,我国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情况差异较大,2015年,中、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已高达52.17%和64.95%,而西部地区仅为48.74%。西部地区不仅城镇化率滞后于中、东部地区,还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陷入了重物轻人,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始终不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始终较弱的困境,更为迫切地需要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嬗变。同时,西部地区城镇化特殊的演进历程和复杂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其新型城镇化不可能照搬照抄其他区域的既有模式,而必须根据自身区情,探索一条适宜自身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可见,西部地区是我国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最低、推进难度最大的区域,其城镇化进程是否顺畅关乎国家整体城镇化、工业化,乃至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研究。鉴于此,本文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融入西部特色,坚持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根本命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11个省区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促使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在外生力量和内生力量的协调驱动下,兼顾“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可持续推进,从而日渐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丰富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而且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顺序,沿着“文献梳理与评述——理论层面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评价研究——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首先,本文在对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剖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问题的根源,从而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了理论探析。其次,本文通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回顾,从宏观上把握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演变的总体脉络与总体特征,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对其已取得成就和尚存在问题作了归纳概括。再次,本文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并对东、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在理论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西部地区的特殊区情,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分析了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陷入困境的根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之所以陷入困境,固然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累积的结果,但究其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在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缺陷,即“经济增长至上”的单一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及以政府外生力量为主导的、过于行政化的、失衡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第二,设计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本文秉承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设计了由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化、要素市场化、生活宜居化五个维度构成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从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理论剖析。从而试图以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消除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的种种弊端与问题,以期推动其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发展。第三,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本文在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于实证层面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进一步地,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实现了理论层面阐释与实证层面评价的逻辑统一。
戴其文[6](2017)在《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和塑造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支巨大力量,深刻地改变着国内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过程是并存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产生作用。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家角色的转型,强化了国家角色的重要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的内陆转移,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贫穷地区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增长背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民族的团结、和政治的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论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新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探索新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过程、空间演化规律与机理。以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广西作为沿海的西部落后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效应明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的建设显着地推动了广西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基础理论,建立分析框架。以广西各地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衡量全球化,从政策视角解读地方化,包含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具体选择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作为地方化的表征指标。在考察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组织。以此为依据分别从全球化参与程度和地方化政策两个视角对广西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城市尺度上的剖解。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系的视角,以县域尺度探讨广西水平层面上的空间差异。总结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特征。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研究证实了从全球化和地方化视角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机制具有可信的解释力。全球化和地方化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垂直差异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方面的地方化因素也推动了城市间等级差距的扩大。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单独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而是二者相互交织产生合力,借助于政府的角色,通过政策的落实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广西逐步形成"一主两副"的多中心结构和"西弱东强"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市之间层级逐渐拉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空间结构原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政府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空间结构的惯性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3)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贸易、外资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广西的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不仅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甚至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广西经济全球化的参与格局变化重塑了省内经济地理格局,改变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4)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产业结构是地方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综合表现,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国家力量和地方力量交互影响的产物。广西各地市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采矿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普通劳动力依赖较强,分布较为分散,而高关联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技术、人力、集聚有着较高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集聚在不同的中心城市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导致产业空间发生重组,促进了城市垂直差异的扩大。(5)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产业园区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推手和重要增长极。园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拉大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西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分布在中心城区、次级中心城区及相邻的县域,等级性特征明显,不仅反映了广西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还会进一步拉大城市间的垂直差距。(6)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水平差异影响不明显,而地方化产生显着作用,证实了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对于分析欠发达地区省内不平衡现象的适用性。地理、环境和民族综合分析框架也证实了地理、环境和民族等地方化因素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论证了地理和环境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础结构特征,其对发展的严重制约难以完全克服。广西存在显着的异质空间结构,一些地方化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效应。
张引[7](2015)在《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耦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4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8%。然而过去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城市规模无序扩张,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导致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依然显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动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土地城镇化过快,资源利用粗放低效,城镇空间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和生态承载力较弱,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等等。可见,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但发展质量不高。城镇化是我国未来拉动内需的最大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在要求而言,必须改变过去城镇化发展方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随后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了新型城镇化是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原有城镇化发展方式而言的,是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区域发展关系从不协调向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城市发展与乡村繁荣和谐的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兼顾公平、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由于目前对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尚未形成成熟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框架,也鲜有系统地研究各影响要素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和内在关系相关成果。因此,有必要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体系,以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影响城镇化质量的要素及其与新型城镇化质量之间的耦合协同关系,揭示各影响要素对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内在作用机制。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关系,针对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问题,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于对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发展经验的回顾,以及对既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比较,提出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着力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质量测度和影响因素耦合问题;采用定量分析方法(AHP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方法,提出以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效率为主要测度维度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在时间序列、空间截面上进行测量和比较;通过分析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耦合匹配关系,总结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制约因素,提出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构建。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主要观点,借鉴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国内东部沿海和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经验,归纳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围绕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概念、内涵、本质特征,辨析评价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维度的构成依据、测度方法,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组成和耦合关系,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系统和质量测度系统,为进一步研究新型城镇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相互关系提供理论支撑。(2)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基于对新型城镇化本质和发展质量的理解,建立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三角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和计算机数据拟合分析方法,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重庆市1996-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对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纵向测评;基于重庆市区县数据进行区县城镇化质量测度,以分析城镇化质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并对城镇化质量的水平-效率比进行分析;采用面板统计数据,在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层面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横向比较。(3)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其影响因素的耦合关系分析。基于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影响因素六维系统的分析,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进一步剖析重庆市人口要素、土地资源、产业经济、生态承载力、城镇体系、区域发展关系等影响因素时间、空间特征,以及和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关系,结合影响因素特征研判各影响因素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机制。(1)分析重庆市人口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供需状况、未来预测,人口的空间差异和聚类特征,以及和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度;(2)分析重庆市土地城镇化在时间上与土地利用结构、供需趋势特征,在空间上的差异和聚类特征,以及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度,归纳土地利用、配置与城镇化质量的内在机制;(3)分析重庆市产业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状况、产业经济的空间分异,以及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特征,分析产业经济优化的可行性;(4)分析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空间特征和空间优化策略;(5)构建城乡统筹测量指标体系并分析了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县域层面的状况,以及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状况;(6)分析重庆市生态承载力现状和生态赤字发展趋势、生态适度人口和可持续能力,以及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承载力的耦合水平;(7)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人口、产业、土地、生态环境四要素之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和格局,探索其与重庆市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协调性和区域发展差异性。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主要观点:(1)新型城镇化质量是由内涵式城镇化模式要求下的资源利用效率、空间优化程度、发展要素匹配程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城乡发展协同性的总称;新型城镇化质量的主要特征有内涵式、集约式、和谐性、合理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新型城镇化质量是以内涵特征为核心,以人口要素、产业经济、土地资源、空间布局、城乡统筹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影响因素为要素支撑的六维结构有机系统。系统功能包括:经济增长、资源配置、空间改造、社会发展、生态平衡和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质量由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共同构成,相互影响。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模型包括发展水平(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发展效率(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社会发展质量、城镇体系格局、区域发展关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两部分内容。(2)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结果显示:在时间序列上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06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增长速度加快,增幅较大;在空间截面上从西向东、从都市区到外围区域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都市区比城市发展新区高、比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高;从横向比较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城镇化质量的结果看,重庆市和其它4个中心城市比较起来依然差距明显,个别指标值重庆市要高于其它中心城市,显示出重庆市发展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优势和潜力;从发展水平效率比来看存在明显反差,1996-2009年之比超过50%,其中2005-2006年高达100%以上,2010-2014年之比平均35.5%,显示2009年之前重庆市城镇化水平增长超过效率提高,该时期城镇化质量提升动力主要依靠发展水平增长拉动,2009年以来主要依靠发展效率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升城镇化质量,并将成为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的长期趋势。(3)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与各影响因素耦合分析结果显示:(1)重庆市人口城镇化总体发展较快,发展速度和城镇化率提升较显着,但人口城镇化结构存在老龄化严重、受教育程度较低、城乡分布不合理的特征,在空间上也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率更高,都市区比城市发展新区高,城市发展新区比渝东北、渝东南地区高;人口主要向西部地区、都市区流动,东部地区区域中西城市和中小城镇人口聚集能力弱,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度范围>0.650,处于人口与城镇化质量的磨合阶段和高耦合时期。(2)重庆市土地供应总量以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为主,占新增用地的52%以上,土地城镇化发展较快,城镇建设用地供给潜力大于需求总量,结余占需求总量超过40%,都市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土地需求量最多,二者总计超过全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总量的3/4,远高于东部两翼地区;从空间上看,重庆市土地城镇化和城镇化发展质量具有层级空间落差特征,耦合分析显示,重庆市县域城镇化质量与土地要素耦合度呈“外围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规律,耦合度范围>0.640,处于土地要素与城镇化质量的磨合阶段和高耦合时期。(3)重庆市gdp总量一直保持较高增速,预计2020年将超过23000亿元,2030年将达到50000亿元;重庆市工业化率在2012年已达45.2%,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工业化是重庆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但不太显着;从空间上看,区县经济发展不均衡,城镇化质量和产业经济发展各有差异,大体上分为4个聚类;从耦合分析来看,县域城镇化质量与产业经济耦合度分布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规律,耦合度范围在0.450<c≤1.000,分别处于产业经济与城镇化质量的拮抗时期、磨合阶段和高耦合阶段。(4)重庆城镇体系城市金字塔结构不典型,缺少100万-300万人的特大城市,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呈现突出的首位分布;中等城市数量、比例上升,小城市数量、比例下降;城市经济效益存在着由高级向低级逐级下降的趋势;城镇体系与新型城镇化质量存在不匹配,如:部分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存在偏差,渝东北地区尚缺乏更为强大的增长极,都市区极化速度过快,城镇体系建设与主体功能区划不完全协调等。(5)重庆市区县城乡统筹进程2006-2008年呈上升趋势,2009年后有所回缓,小幅上升;城乡统筹进程存在显着的h-h、l-l的空间集聚特征,即相邻区县的城乡统筹水平之间存在正的空间效应,其效应值为0.2978;政府的政策及各区县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对城乡统筹进程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影响值分别为:1.1398、0.5625);城乡统筹水平整体是上升的,但仅仅是一种“低水平均衡”。(6)重庆市2000-2012年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由于可耕地面积的变动导致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下降态势,最近12年间生态赤字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生态适度人口在不断下降,实际人口和过剩人口却在不断增加,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重庆在这十年间主要处于“中等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正逐渐向不可持续程度加剧的方向发生演变;全市从2000-2012年,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一直在0.48-0.50之间,区县耦合度范围在0.414-0.50之间,说明二者耦合性一直处在拮抗与磨合之间。(7)重庆市的pile要素在时间序列上存在明显阶段性特征和空间差异,不同时间受内外因素影响,城镇化质量受不同要素驱动的特征比较显着;不同区域受资源禀赋影响、制度安排和历史发展积累等形成差异化发展方式,都市区人口、产业、土地要素驱动作用明显,但与生态环境匹配度较差,城市发展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受一到两种要素驱动,要素间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承载力存有一定空间,而渝东北、渝东南大部分地区受条件限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城镇化,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走小城镇化道路。(4)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优化策略包括:一是优化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知识经济为核心和导向,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优化人口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和劳动力素质提升;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转化率,增加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制定知识经济发展战略,形成新型城镇化质量优化的主动力。二是优化新型城镇化要素配置模式,以市场配置为主导方式,加速要素流动和政府职能转变。三是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优化模式,通过非均衡发展战略,加速城镇群发展和城镇体系优化。四是制定新型城镇化区域协同发展策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以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和落脚点,加速城乡统筹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基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新型城镇化在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进行了论证,剖析了城镇化发展水平、质量的逻辑关系,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运用到城镇化质量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领域,提出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效率”模型,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基础研究理论。(2)基于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内涵和本质特征分析,结合以往对城镇化发展水平、质量测度的研究成果,提出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三角模型,并以其为基础构建包含城镇化水平、效率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测度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在时间序列和空间截面上的表现。评价指标体系对以往测度城镇化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丰富了新型城镇化质量定量研究分析的工具系统。(3)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增长方式的论述,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发展方式的观点,运用系统理论的逻辑和方法构建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六维系统,将新型城镇化质量和影响要素作为整体结构,分析二者的逻辑关系,关注构成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空间配置方式、生态承载能力、城乡协同程度等关键子系统的功能及其耦合关系,将新型城镇化质量优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和宏观战略,理清了新型城镇化质量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海姣[8](2015)在《我国县级城镇发展的空间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县级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最稳定的单元,连接着城市和农村,是城乡关联度最大的居民点,是城乡一体化的主战场。“县域城镇化”是以县级城镇为主要载体、通过加速县域范围内农村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为城镇居民的一种城镇化发展范式。基于此,论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县级城镇对于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性是论文首先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为了得到这一答案,论文首先从理论分析和现实分析两个视角论证了县级城镇对于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性。理论分析主要从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相关性角度进行分析论证;现实分析主要展开了对我国现有城镇化发展路径的优劣比较分析。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状况,论文指出县级城镇对于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性,即县级城镇是我国城镇化重要的空间载体、是统筹城乡最好的节点、也是农民转移为城镇居民的最佳路径。在此基础上,论文将从时间、空间、功能三个维度展开对县级城镇发展问题的研究。从时间角度分析我国县级城镇发展演进,分别采用纵向比较分析、类型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法研究我国县级城镇发展的历史过程、发展轨迹和发展现状。分析表明:县级城镇的稳定性是县域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县级城镇发展较为落后的局面需要县域城镇化推动县级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水平的提升。空间维度的研究是论文研究的重点。从空间维度,论文主要从我国城镇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县级城镇发展状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首先,从区域视角和城镇体系角度,运用ARCGIS等空间分析工具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的城镇等级规模、县级城镇的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了空间可视化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特别是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在分析差异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城镇化路径,论文提出了“东小西大”的城镇化区域布局策略,以界定不同区域范围的县域城镇化道路。其次,从相邻城镇角度,论文选择浙江省作为典型代表省份进行了省域范围内县级城镇发展状态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与空间相关性研究,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为县域城镇化如何推进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回归城镇个体,从功能角度研究县级城镇的发展问题。一方面,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县城公共服务水平、非农户口比重在推动县域城镇化进程中作用显着。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城镇化功能”的概念,并结合典型案例,从经济、户籍、公共服务三个角度提出完善“城镇化功能”的建议和做法。
宋晓东[9](2015)在《我国首都城市群发展研究 ——基于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视角》文中指出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它主要包括北京市与天津市两个直辖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唐山市、秦皇岛市、廊坊市、沧州市8个市。京津冀城市群在2004年以后逐步成型,并且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它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内部城市的相互联系不够紧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交通运输系统缺乏整体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京津冀城市群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因包含我国的首都城市——北京市,而与一般性的城市群有所不同,即其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群形式——首都城市群。本文在城市群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首都城市群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基本职能、基本分类;通过首都城市群的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三个视角定性分析、研究我国的京津冀城市群,同时构建首都城市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此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研究我国的京津冀城市群;最后通过我国京津冀城市群与东京城市群的国际比较研究,得出有利于京津冀城市群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首都城市群、我国首都城市群、首都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我国首都城市群与日本首都城市群的比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首都城市群(一)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一般性内涵与特殊性内涵。一般性内涵主要包括八个方面:1、基本属性是一个地域概念;2、以城市为主体;3、首都城市群是一个有机的系统;4、由不同等级的城市组合而成;5、首都城市群既是一个经济体,同时也是社会和文化的综合体;6、拥有发达的、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交流网络;7、具备完善、科学的区域协调机制;8、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优势。特殊性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首都城市是首都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自身的政治优势、文化优势参与首都城市群的分工;2、首都城市群因其包含首都城市而使自身也成为整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二)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一般性特征与特殊性特征。一般性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高强度的集聚与扩散,包括内部的集聚与扩散、外部的集聚与扩散;2、高度的完整性,包括完整的城市等级结构体系、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完整的文化结构体系、完整的区域协调体系、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交流网络;3、深度的开放性,包括内部开放性与外部开放性;4、高水平的发展,包括较高的城市化的水平、较高的城市结构体系的水平、较高的人力资源素质的水平、较高的产业结构的水平、较高的基础设施的水平、较高的区域协调机制的水平。特殊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政治、文化、经济的高度综合。(三)职能与分类职能主要包括:经济中心职能、政治中心职能、文化中心职能。以首都城市的分类为基础,首都城市群也分为单功能首都城市群与多功能首都城市群两种类型。在单功能首都城市群中,首都城市更加重视对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的发展,通过不断地强化政治中心职能、文化中心职能,达到参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目的。在多功能首都城市群中,首都城市重视自身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经济方面的发展,通过综合强化自己的政治中心职能、文化中心职能、经济中心职能,参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四)形成条件主要包括一般性形成条件与特殊性形成条件。一般性形成条件主要包括:优越的地理条件(区位条件与资源禀赋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信息交流基础设施)、内部城市产业定位的差异化、高效的政府运行机制。特殊性形成条件主要是指:首都城市的形成、首都城市参与城市群的分工协作。(五)形成机制1.单功能首都城市群的形成机制在历史因素与政治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单功能首都城市得以形成。单功能首都城市与众多的其他城市依据自身的地理条件优势和基础设施条件优势,通过城市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即城市产业分工的形成,其中单功能首都城市以自身的政治优势、文化优势为城市群提供政治服务与文化服务),在高效的政府机制(微观政府机制、中观政府机制、宏观政府机制)指导下,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单功能首都城市群。2.多功能首都城市群的形成机制在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的作用下,多功能首都城市得以形成。多功能首都城市与众多的其他城市依据自身的地理条件优势和基础设施条件优势,通过城市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即城市产业分工的形成,其中多功能首都城市以自身的政治优势、文化优势、经济优势为城市群提供政治服务、文化服务、经济服务),在高效的政府机制(微观政府机制、中观政府机制、宏观政府机制)指导下,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多功能首都城市群。二、我国首都城市群(一)基本优势主要包括:地理条件优越;产业具有一定优势;政策优势;科技优势。(二)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三个方面。1.城镇体系方面主要包括城镇职能的发展特征与城镇规模的发展特征。城镇职能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首都城市经济职能弱化,政治中心职能与文化中心职能强化;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不断强化,经济中心职能得到大幅提升;其他城市根据自身的优势,不断专业化自己的城市职能。城镇规模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首都城市是首都城市群的人口第一大市;首都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均衡发展。2.产业结构方面主要包括三次产业层面的发展特征与行业层面的发展特征。三次产业层面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首都城市群三次产业产业结构整体上发生优化;首都城市三次产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力度最为明显;经济中心城市的三次产业产业结构变化幅度较小,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保持较高的数值;其他城市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相应的优势产业。行业层面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首都城市群的工业发展质量有明显的提升,同时其中首都城市工业质量的提升最为明显;首都城市群的商品经济与金融业发展较快,同时其中首都城市商品经济与金融业的发展最为明显。3.城镇化方面主要包括城镇化率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两个方面。城镇化率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首都城市群中每个城市的城镇化率都有大幅的提升;首都城市与经济中心城市的城镇化率保持在较高的数值上。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发展特征主要包括:在整体上首都城市群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首都城市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而且流动的比例相对较大;经济中心城市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流动,而且流动的比例相对较大;其他城市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不断调整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流动。(三)京津冀城市群的动力机制京津冀城市群的动力机制也从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城镇体系方面主要体现在京津冀城市群城镇职能体系与城镇规模体系之间的互相作用与相互影响,即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产业结构方面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在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进行的。3.城镇化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的发展是在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动力机制与社会经济政策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城镇体系方面主要包括:京津冀城市群中,部分城市的职能分工仍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明确;京津冀城市群中,大、中、小城市规模的比例有待进一步的优化。2.产业结构方面主要包括:京津冀城市群中,城市产业专业化发展的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京津冀城市群中,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在产业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3.城镇化方面主要包括: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城镇化的水平还较为偏低;京津冀城市群中,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在城镇化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三、首都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系统性、全面性原则,重点突出原则,可比性原则,准确性、可操作性原则,从首都城市群的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三个方面建立首都城市群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具有内容涵盖面广、兼顾城市群与首都城市两个方面的内容、指标的选择具有层次性与结构性等特点。同时,利用首都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京津冀城市群在首都城市群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发展;第二,京津冀城市群在首都城市群产业结构方面的发展速度最快,在首都城市群城镇化方面的发展速度次之,在首都城市群城镇体系方面的发展速度最慢;第三,2004、2005年是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四、我国首都城市群与日本首都城市群的比较基于京津冀城市群与东京城市群在城市功能、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相似性,本文将京津冀城市群与东京城市群(东京城市群的范围为“一都七县”,其中“一都”是指东京都,“七县”分别是: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山梨县)进行基于发展历程、首都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相同点,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点。(一)基于发展历程的比较1.相同点主要体现在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三个方面。(1)城镇体系方面主要表现为:首都城市是首都城市群的人口第一大市;首都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均衡发展。(2)产业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首都城市群内,有部分城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上升、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同时也有部分城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上升;首都城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上升。(3)城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首都城市群中每个城市的城镇化率都有所提升。2.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三个方面。(1)城镇体系方面主要表现为:东京城市群的城市指数、城市首位度明显地高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指数、城市首位度;相对于首都城市群而言,东京都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北京市人口规模的增长速度。(2)产业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东京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在2004——2012年间,其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有所上升,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而京津冀城市群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有所上升;东京城市群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明显地高于京津冀城市群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同时东京城市群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明显地低于京津冀城市群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东京都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明显地高于北京市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同时东京都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明显地低于北京市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3)城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东京城市群的城镇化率明显地高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城镇化率;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快于东京城市群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东京都的城镇化率明显地高于北京市的城镇化率;北京市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快于东京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东京城市群中具有较高城镇化率(>70%)城市的数量多于京津冀城市群中具有较高城镇化率城市的数量。(二)基于首都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1.相同点主要包括:京津冀城市群与东京城市群在首都城市群城镇体系方面、首都城市群产业结构方面、首都城市群城镇化方面的评分都有所提升。2.不同点(1)东京城市群在首都城市群城镇体系方面评分的变化幅度大于京津冀城市群在首都城市群城镇体系方面评分的变化幅度。(2)京津冀城市群在首都城市群产业结构方面评分的变化幅度大于东京城市群在首都城市群产业结构方面评分的变化幅度。(3)京津冀城市群在首都城市群城镇化方面评分的变化幅度大于东京城市群在首都城市群城镇化方面评分的变化幅度。本文在对京津冀城市群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分析后,从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三个方面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从全文的结构来说,本文主要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为导论。该部分首先从城市群的发展、首都城市群的重要性、我国的京津冀城市群所面临的问题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同时,该部分还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最后,该部分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概括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章为基本理论。该部分首先介绍了城市群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首都城市群的概念,并解释了首都城市群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基本职能、基本分类。然后,该部分还重点介绍了我国京津冀城市群的相关内容,如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市的发展现状、基本优势。第三章为京津冀城市群的定性分析。该部分从首都城市群的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三个视角分析研究了我国的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发展特征、动力机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京津冀城市群的定量分析。该部分基于首都城市群的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三个视角建立首都城市群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此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评价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第五章为京津冀城市群的国际比较分析。该部分以东京城市群为比较对象,通过对二者进行基于发展历程、首都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以期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该部分概括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助于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刘阳[10](2013)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研究 ——以贵州省绥阳县为例》文中提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生活方式由农村转向城镇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进入到城镇当中。伴随这个过程城镇和农村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农村空心化、城市病、户籍制度导致的城镇落户难、农村土地难以流转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也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由于县域内城镇具有门槛低、发展潜力大、吸收半径短等优势,逐渐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承载地,县域城镇化也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近些年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对县域城镇化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县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东部沿海等发达的地区,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研究相对较少,其研究结果和经验总结并不完全适合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城镇化。本文以贵州省绥阳县域为例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进行研究,力图通过对绥阳县域城镇化的现状分析以及以“三农视角”对城镇化的调查访谈,探索和建立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动力机制,提出其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二章首先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整理了城镇化的相关理论,总结了国内外城镇化化路径的经验和启示。第三章分别从城镇化进程、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县域城镇体系特征和生活水平城镇化特征四个方面对绥阳县域城镇化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县域城镇化中面临的主要现状问题。第四章主要从三农视角对绥阳县域居民进行城镇化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第五章根据前面的分析和调查,构建绥阳县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第六章依据动力机制系统探索城镇化的实现路径;第七章对整篇论文的主要论点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一些不足。
二、中国西部城镇体系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西部城镇体系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
2.1.1 系统论基础 |
2.1.2 生态学基础 |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
2.2 绿色发展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1 基本概念解析 |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
3.4.3 论文研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
4.8 本章小结 |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
7.2 论文创新点 |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3)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区位理论与集聚经济 |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2.1.3 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理论 |
2.1.4 比较优势理论 |
2.2 相关研究 |
2.2.1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
2.2.2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
2.2.3 促进山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 |
3.1 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
3.1.1 区域经济发展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
3.1.2 区域发展战略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
3.2 自然地形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
3.2.1 山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
3.2.2 自然地形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
3.3 交通运输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制 |
3.3.1 交通运输对城镇化的影响 |
3.3.2 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3.4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 |
3.4.1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 |
3.4.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南地区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发育特征分析 |
4.1 经济基础综合测度 |
4.1.1 经济发展历程 |
4.1.2 工业化发展阶段 |
4.1.3 竞争能力测度 |
4.1.4 影响因素分析 |
4.2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
4.2.1 人口城镇化 |
4.2.2 经济城镇化 |
4.2.3 整体城镇化 |
4.2.4 城镇空间拓展 |
4.3 城镇等级结构变化分析 |
4.3.1 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
4.3.2 城市经济等级结构 |
4.3.3 城市空间等级结构 |
4.3.4 城市消费等级结构 |
4.3.5 城市职能和类型多样化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压力评价 |
5.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及特征 |
5.1.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 |
5.1.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 |
5.2 资源环境要素供需状态评价 |
5.2.1 土地资源 |
5.2.2 淡水资源 |
5.2.3 矿产与能源 |
5.2.4 森林与草地资源 |
5.2.5 资源开发压力评价 |
5.3 资源环境开发对城镇化影响评价 |
5.3.1 “地—地”关系评价 |
5.3.2 “人—地”关系评价 |
5.3.3 资源开发的负面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6 交通运输对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交通运输主要特征 |
6.1.1 运输网络发展 |
6.1.2 专业化程度 |
6.1.3 运输距离 |
6.1.4 运输成本 |
6.1.5 运输能耗 |
6.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 |
6.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6.2.2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
6.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6.2.4 VAR模型的估计及脉冲分析 |
6.3 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实证模型选择 |
6.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6.3.3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 |
6.3.4 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我国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
7.1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
7.1.1 对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平衡问题的再认识 |
7.1.2 对效率与公平抉择问题的再认识 |
7.2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
7.2.1 瑞士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
7.2.2 贵州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
7.3 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措施 |
7.3.1 总体发展思路 |
7.3.2 发展路径选择 |
7.3.3 主要措施及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及其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2 中部城市群范围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主要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城市群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1.1 城市群空间结构 |
2.1.2 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 |
2.1.3 文献评述 |
2.2 城市群经济联系相关研究 |
2.2.1 城市群经济联系 |
2.2.2 城市群经济联系与经济增长 |
2.2.3 文献评述 |
2.3 中部城市群相关研究 |
3 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联系增长效应的理论基础和量化方法 |
3.1 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联系增长效应的理论基础 |
3.1.1 理论基础 |
3.1.2 实现机制 |
3.2 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联系的量化方法 |
3.2.1 空间结构 |
3.2.2 经济联系 |
3.3 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联系的演进特征分析 |
3.3.1 城市群空间结构和经济联系的演进特征 |
3.3.2 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空间结构和经济联系演进特征 |
3.3.3 启示 |
4 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特征比较分析 |
4.1 中部城市群空间非集聚特征分析 |
4.1.1 中部城市群经济分散分布 |
4.1.2 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以“二三一”为主 |
4.1.3 中部城市群人口与产业空间的不一致性 |
4.2 中部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比较分析 |
4.2.1 中部城市群经济规模结构及其演变 |
4.2.2 中部城市群人口空间结构及其演变 |
4.2.3 中部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 |
4.3 中部城市群经济联系特征比较分析 |
4.3.1 中部城市群内部城市间距离较近 |
4.3.2 中部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逐渐增大 |
4.3.3 各城市群经济联系差异较大 |
5 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及其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选取及说明 |
5.1.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
5.1.4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5.2 回归结果分析 |
5.2.1 回归结果 |
5.2.2 估计方法和内生性检验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人口空间集聚与城市群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 |
6.1.2 单中心结构是现阶段中部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 |
6.1.3 产业集聚对城市群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 |
6.1.4 经济联系的改善有助于城市群共享增长效应 |
6.2 政策建议 |
6.2.1 提升中部城市群内中心城市的集聚及和辐射能力 |
6.2.2 建立构建城市群区域城市联动机制,促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 |
6.2.3 加快产业市场整合,打造中国中部制造业中心 |
6.2.4 优化城镇化政策,促进人口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 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2.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
3.1 城镇化发展目标的一般理论 |
3.1.1 经济发展目标 |
3.1.2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
3.2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3.2.1 产业结构转换动力机制 |
3.2.2 比较利益动力机制 |
3.2.3 制度动力机制 |
3.2.4 政府行为动力机制 |
3.3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目标 |
3.4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动力机制 |
3.4.1 政府外生力量主导 |
3.4.2 市场内生力量促动 |
3.5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困境及其根源 |
3.5.1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的困境 |
3.5.2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困境的根源 |
3.6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
3.6.1 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城镇化 |
3.6.2 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 |
3.7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
3.7.1 产业发展动力 |
3.7.2 市场环境动力 |
3.7.3 外向经济动力 |
3.7.4 政府行政动力 |
3.8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的相关关系 |
3.9 个结 |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演进与特征分析 |
4.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回顾 |
4.1.1 古代西部地区城镇的发展 |
4.1.2 近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
4.1.3 现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
4.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特征 |
4.2.1 行政力量推动的城镇化 |
4.2.2 国家战略推动的城镇化 |
4.2.3 资源开发推动的城镇化 |
4.3 小结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
5.1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效 |
5.1.1 城镇化水平日趋提高 |
5.1.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
5.1.3 城镇数量空间显着扩张 |
5.1.4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渐趋完善 |
5.1.5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有所好转 |
5.2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不足 |
5.2.1 城镇化水平依然相对滞后 |
5.2.2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
5.2.3 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
5.2.4 城镇功能建设有待完善 |
5.2.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仍需提高 |
5.2.6 资源环境问题严重 |
5.3 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
6.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6.2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
6.2.1 评价方法选择与说明 |
6.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分析 |
7.1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1.2 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
7.2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
7.2.1 测度方法选择与说明 |
7.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
7.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评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8.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8.1.1 研究方法说明 |
8.1.2 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8.2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 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5 2012—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3 小结 |
第九章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9.1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
9.2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
9.2.1 优化政府行政动力 |
9.2.2 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
9.2.3 培育市场环境动力 |
9.2.4 提升外向经济动力 |
第十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 |
1.4.1 研究区域 |
1.4.2 案例选择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全球化与地方化 |
2.1.2 欠发达地区 |
2.1.3 垂直差异与水平差异 |
2.1.4 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 |
2.2 基础理论 |
2.2.1 区域发展理论 |
2.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
2.2.3 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理论 |
2.2.4 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 |
2.3 研究进展 |
2.3.1 区域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发展 |
2.3.2 全球化、地方化与区域发展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1 城市中心性的测度 |
3.1.2 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评估 |
3.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3.2.1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测度 |
3.2.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3.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 |
3.3.1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
3.3.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研究方法 |
4.2 贸易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2.1 对外贸易与贸易依存度的城市差异 |
4.2.2 贸易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3 外商投资企业与广西城市发展 |
4.3.1 外资企业的整体数量变化 |
4.3.2 外资企业的城市数量和结构变化 |
4.3.3 外资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城市发展 |
4.4.1 实际利用外资的城市差异 |
4.4.2 FDI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5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6 东盟案例分析 |
4.6.1 经贸合作成果惠及广西各市而南宁受益最大 |
4.6.2 投资合作项目增多而大型企业更具潜力和优势 |
4.6.3 大型企业抓住博览会契机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结构视角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产业结构与广西城市发展 |
5.2.1 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3 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3 产业集聚、专业化与城市发展差距 |
5.3.1 城市工业和制造业空间格局 |
5.3.2 城市工业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化 |
5.3.3 城市工业产业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
5.3.4 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园区视角 |
6.1 广西产业园区、高新企业与城市发展 |
6.1.1 广西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 |
6.1.2 广西高新企业的时空格局 |
6.1.3 产业园区、高新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2 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1 南宁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2 北部湾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 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1 以"铝产业"为主导,结构效益低 |
6.3.2 产业集聚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
6.3.3 产业间缺乏协作分工,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
6.3.4 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突出 |
6.4 产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化一地方化视角下的广西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 |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1.2 区域不平衡的测度与时空分析方法 |
7.1.3 区域不平衡的多机制分析方法 |
7.2 多层级区域不平衡分析:尺度效应 |
7.2.1 Theil指数分析结果 |
7.2.2 Theil指数的分解结果 |
7.3 区域不平衡的分布演化趋势:时空转移 |
7.3.1 区域不平衡的总体分布动态 |
7.3.2 区域不平衡的趋同分析 |
7.4 区域不平衡的空间性:时空关联 |
7.5 区域不平衡演化的内在机理:空间与非线性视角 |
7.5.1 来自线性模型的证据 |
7.5.2 来自半参数模型的证据 |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基本结论 |
8.1.1 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 |
8.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
8.1.3 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
8.1.4 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 |
8.1.5 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 |
8.1.6 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
8.2 政策启示 |
8.2.1 加快桂西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经济空间结构的平衡 |
8.2.2 发挥政府的关键角色,加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结 |
8.2.3 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
(7)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与经验借鉴 |
1.1 文献综述 |
1.1.1 城镇化发展类型与成因 |
1.1.2 城镇化发展阶段与趋势 |
1.1.3 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 |
1.1.4 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素 |
1.1.5 研究述评 |
1.2 经验借鉴 |
1.2.1 理论借鉴 |
1.2.2 经验借鉴 |
1.3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2.1.1 选题背景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3.1 研究思路 |
2.3.2 研究方法 |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6 理论分析框架 |
2.6.1 概念界定及内涵特征 |
2.6.2 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六维系统 |
2.6.3 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模型 |
第3章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测度 |
3.1 测度方法、思路与数据来源 |
3.1.1 测度方法 |
3.1.2 测度思路 |
3.1.3 数据来源 |
3.2 测度指标体系与权重 |
3.2.1 指标体系构建 |
3.2.2 指标体系权重 |
3.3 测度结果描述 |
3.3.1 测度结果综合描述 |
3.3.2 测度结果时间序列描述 |
3.3.3 测度结果空间截面描述 |
3.3.4 测度结果水平-效率比描述 |
3.3.5 测度结果成因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人口要素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4.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方法 |
4.1.3 研究思路 |
4.2 人口要素时间序列分析 |
4.2.1 总体趋势 |
4.2.2 发展预测 |
4.3 人口要素空间截面分析 |
4.3.1 空间差异分析 |
4.3.2 空间聚类分析 |
4.4 人口要素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4.4.1 耦合模型建构 |
4.4.2 耦合度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土地要素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5.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研究思路 |
5.2 土地要素时间序列分析 |
5.2.1 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 |
5.2.2 城镇建设用地供需分析 |
5.3 土地要素空间截面分析 |
5.3.1 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差异分析 |
5.3.2 土地城镇化城镇空间聚类分析 |
5.4 土地要素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5.4.1 耦合模型建构 |
5.4.2 耦合度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产业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6.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6.2 产业经济时间序列分析 |
6.2.1 经济总量与产业城镇化 |
6.2.2 人均GDP与城镇化水平 |
6.2.3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水平 |
6.2.4 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阶段 |
6.3 产业经济空间截面分析 |
6.3.1 产业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
6.3.2 产业经济空间聚类分析 |
6.4 产业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6.4.1 耦合模型建构 |
6.4.2 耦合度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城镇体系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7.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7.1.1 研究目的 |
7.1.2 研究方法 |
7.1.3 研究思路 |
7.2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
7.2.1 城市首位分布分析 |
7.2.2 城镇位序-规模分布分析 |
7.2.3 城镇规模-费用-效用分析 |
7.2.4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评价 |
7.3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
7.4 城镇体系与新型城镇化质量匹配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城乡统筹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8.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8.1.1 研究目的 |
8.1.2 研究方法 |
8.1.3 研究思路 |
8.2 城乡统筹测度模型建构与结果 |
8.2.1 评价体系设计依据 |
8.2.2 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
8.2.3 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
8.3 城乡统筹空间差异分析 |
8.3.1 全局自相关分析 |
8.3.2 LISA集聚图分析 |
8.4 城乡统筹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8.4.1 分析模型 |
8.4.2 模型估计结果 |
8.4.3 结果解释 |
8.5 小结 |
第9章 生态环境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9.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9.2 生态环境承载力测度模型 |
9.2.1 生态足迹概念及模型 |
9.2.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 |
9.2.3 对外生态依存度的计算模型 |
9.2.4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适度人口计算模型 |
9.2.5 生态可持续指数评价 |
9.3 生态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分析 |
9.3.1 重庆市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分析 |
9.3.2 重庆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赤字变化趋势分析 |
9.3.3 重庆市生态适宜度人口与生态可持续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
9.4 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 |
9.4.1 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关系 |
9.4.2 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分析 |
9.5 生态环境承载力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分析 |
9.5.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类型 |
9.5.2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耦合作用的时序规律 |
9.5.3 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模型 |
9.5.4 重庆市生态环境与城镇化耦合分析 |
9.5.5 各区县生态环境与城镇化耦合分析 |
9.6 小结 |
第10章 PILE要素间耦合协调度分析 |
10.1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
10.1.1 研究目的 |
10.1.2 研究方法 |
10.1.3 研究思路 |
10.2 PILE时间序列耦合协调分析 |
10.3 PILE空间截面耦合协调分析 |
10.4 小结 |
第11章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对策 |
11.1 提升策略 |
11.1.1 产业经济发展策略 |
11.1.2 资源要素配置策略 |
11.1.3 城镇空间优化策略 |
11.1.4 城乡区域协同策略 |
11.2 政策建议 |
11.2.1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制定重庆知识经济发展战略 |
11.2.2 加快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档次和产出率 |
11.2.3 改革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人口转移和市民化进程 |
11.2.4 探索城镇建设用地供给保障制度和住房供应体系 |
11.2.5 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
11.2.6 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模式,积极构建多元投融资平台 |
第12章 研究结论、创新及展望 |
12.1 研究结论 |
12.2 创新之处 |
1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我国县级城镇发展的空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过程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三章 县级城镇在我国城镇化战略中的作用分析 |
3.1 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关系的典型相关分析 |
3.2 不同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 |
3.3 县级城镇在城镇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县级城镇发展演进的历史比较分析 |
4.1 历史过程分析 |
4.2 发展轨迹分析 |
4.3 发展状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城镇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5.1 我国城镇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 我国城镇空间分布差异的成因 |
5.3 区域视角下县级城镇发展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县级城镇发展的空间关系分析 |
6.1 浙江省县级城镇发展的空间分布与空间自相关分析 |
6.2 相邻城镇”视角下浙江省县级城镇发展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策略的案例分析 |
7.1 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 “城镇化功能”的提出与完善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总结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我国首都城市群发展研究 ——基于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简评 |
第二章 首都城市群 |
第一节 城市群 |
一、内涵 |
二、特征 |
三、形成条件及机制 |
第二节 首都城市 |
一、两种首都城市类型 |
二、两种首都城市类型的比较 |
第三节 首都城市群 |
一、基本内涵 |
二、基本特征 |
三、职能 |
四、分类 |
五、形成条件及机制 |
第四节 我国的首都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 |
一、基本情况 |
二、首都城市——北京市 |
三、经济中心城市——天津市 |
四、基本优势 |
第三章 我国首都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首都城市群的发展历程 |
一、研究视角 |
二、发展阶段 |
三、城镇体系方面 |
四、产业结构方面 |
五、城镇化方面 |
第二节 我国首都城市群的发展特征 |
一、城镇体系方面 |
二、产业结构方面 |
三、城镇化方面 |
第三节 我国首都城市群的动力机制 |
一、城镇体系方面 |
二、产业结构方面 |
三、城镇化方面 |
第四节 我国首都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城镇体系方面 |
二、产业结构方面 |
三、城镇化方面 |
第四章 我国首都城市群的发展测评 |
第一节 首都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 |
二、首都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我国首都城市群的测评 |
一、城镇体系方面 |
二、产业结构方面 |
三、城镇化方面 |
四、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首都城市群与日本首都城市群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日本首都城市群简介 |
第二节 基于发展历程的比较 |
一、东京城市群的发展历程 |
二、比较结果 |
第三节 基于首都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 |
一、东京城市群的测评 |
二、比较结果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关于首都城市群 |
二、关于我国首都城市群 |
三、关于首都城市群评价指标体系 |
四、关于我国首都城市群与日本首都城市群的比较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合理规划内部城市职能,优化内部城市规模等级 |
二、不断完善区域市场机制,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力度 |
三、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公平,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差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研究 ——以贵州省绥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范畴界定 |
1.2.1 西部欠发达地区 |
1.2.2 城市化和城镇化 |
1.2.3 县域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及实践 |
2.1 城镇化基本理论 |
2.1.1 传统区位理论 |
2.1.2 产业结构理论 |
2.1.3 空间开发理论 |
2.1.4 城镇体系理论 |
2.1.5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 国内外城镇化路径的径验 |
2.2.1 国内城镇化路径的经验 |
2.2.2 国际城镇化的经验 |
2.2.3 国内外城镇化经验的启示和借鉴 |
第三章 绥阳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解析 |
3.1 绥阳县域概况 |
3.2 绥阳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特征 |
3.2.1 县域城镇化进程 |
3.2.2 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 |
3.2.3 县域城镇体系特征 |
3.2.4 县域生活水平城镇化特征 |
3.3 绥阳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 |
3.3.1 县域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低,资本资源缺乏 |
3.3.2 产业和就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类型低端化 |
3.3.3 城镇规模小,集聚和扩散功能弱 |
3.3.4 劳务输出多,人力资源匮乏 |
3.3.5 城镇体系不完善,影响城镇功能发挥 |
3.3.6 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
第四章 基于三农视角的县域城镇化调查分析 |
4.1 问卷设置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目的 |
4.1.3 抽样方法与回收情况 |
4.2 村民年收入与受教育水平调查 |
4.2.1 村民年收入及收入来源情况 |
4.2.2 村民受教育水平情况 |
4.3 有关城镇化模式的调查 |
4.3.1 未进入城镇的原因 |
4.3.2 城镇化的意向 |
4.3.3 进入城镇的方式 |
4.3.4 征地的补偿方式 |
4.3.5 城镇化政府帮助 |
4.4 农村现状问题的调查 |
4.4.1 缺乏的公共设施 |
4.4.2 村容村貌和村庄环境现状 |
4.4.3 应该改善村容村貌的措施 |
4.5 有关农业发展的调查 |
4.5.1 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 |
4.5.2 农业生产的困难 |
4.5.3 农业生产帮助 |
4.5.4 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 |
4.5.5 现状的农民合作组织或协会 |
4.5.6 农村合作组织的类型 |
4.5.7 农民困难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构筑绥阳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 |
5.1 绥阳县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框架 |
5.2 绥阳县域城镇化动力机制 |
5.2.1 县域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
5.2.2 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动力 |
5.2.3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导动力 |
5.2.4 第三产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 |
5.2.5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城镇化的持续动力 |
5.2.6 生态环境保护是城镇化内生推力 |
5.2.7 政策、制度创新是城镇化的动力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绥阳县域城镇化的路径探索 |
6.1 分区域引导的城镇化 |
6.1.1 城镇空间布局多元化——“点-线-面”结合 |
6.1.2 规模结构多元化 |
6.1.3 职能结构多元化 |
6.2 分阶段发展的城镇化 |
6.2.1 近期发展模式 |
6.2.2 中期发展模式 |
6.2.3 远期发展模式 |
6.3 城乡统筹的城镇化 |
6.3.1 统筹城乡定位,实现互补发展 |
6.3.2 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保证生态安全格局 |
6.3.3 统筹城乡人口分布,确定合理的城镇规模 |
6.3.4 统筹城乡公共设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
6.3.5 统筹城乡规划管理,建设镇村统一的管理平台 |
6.4 生态集约低碳的城镇化 |
6.4.1 生态环境结构分区 |
6.4.2 生态政策区划与控制导则的制定 |
6.4.3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结论 |
7.2 论文不足之处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四、中国西部城镇体系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丁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4]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经济联系及其增长效应研究[D]. 石琳琳. 河南大学, 2019(05)
- [5]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 杨佩卿. 西北大学, 2017(06)
- [6]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D]. 戴其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7]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耦合研究[D]. 张引. 西南大学, 2015(12)
- [8]我国县级城镇发展的空间问题研究[D]. 张海姣.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9]我国首都城市群发展研究 ——基于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城镇化视角[D]. 宋晓东.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10]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研究 ——以贵州省绥阳县为例[D]. 刘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