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T图像经济性存储初步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宇[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割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后叶开始,癌症就逐渐成为导致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因素,放射治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在制定放射治疗计划的过程中,准确的勾画出有被放射风险的健康器官是避免治疗后出现不良影响的关键。传统的人工勾画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但是,由于受疲劳程度的影响,人工勾画耗时且容易出错。在这个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优化的U-Net图像分割网络和融合检测-分割的图像分割网络,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设计了优化的U-Net图像分割模型。在U-Net网络结构中,增加Inception结构、残差结构和挤压激励结构,利用各个子模块去获得更多的图像特征信息。解决了U-Net网络对图像分割获得的结果精确度较低的问题。2.设计了融合检测-分割结构的图像分割模型。利用两步走网络,先对图像进行目标检测,再对获得的检测区域进行针对性图像分割。采用三维卷积操作,将CT图像数据与人体解剖学特征进行对应,进一步增强图像特征信息的获取能力。解决了小区域器官的辨识度低,分割效果差的问题。不论是利用本文构建的数据集,还是公开数据集进行测试,获得的图像分割精确度都得到了提升。3.构建了PKU3数据集。按照临床应用的需求,构建了头颈部区域CT图像器官分割数据集,数据集包含19个器官组织。以影像信息与标签信息两种形式保存。解决了医学图像领域中,数据稀缺和标注稀缺的问题。4.结果评估与比较。在PKU3数据集上,采用优化的U-Net分割网络模型获得的平均DICE系数和平均95%豪斯道夫距离分别为78.226%和8.789mm。采用融合检测-分割网络模型获得的平均DICE系数和平均95%豪斯道夫距离分别为80.382%和6.876mm。与当前其他算法相比,结果表明本文的分割算法具有较高的图像分割精确度。
薛改利[2](2020)在《掺纤维尾砂充填体多尺度力学特性及损伤演化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充填法开采契合当今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时代需求。其中,充填体力学特性研究是金属矿充填法开采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尾砂胶结充填体在复杂应力环境和开采扰动下表现为抗裂韧性差、易发生片帮和脆性断裂等现象。而目前针对胶结充填体宏-细-微多尺度力学特性的研究仍较少。因此,本文探索制备一种整体强度高、抗裂和抗冲击性能好的掺纤维尾砂胶结充填体,以期实现既能降低充填体混入造成贫化,又能满足矿山开采的力学强度要求。本文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纤维类型及掺量对尾砂胶结充填体力学性能影响机制的基础研究,探明了抗弯条件下掺纤维尾砂充填体裂纹扩展机理与演化规律,分析了冲击荷载下掺纤维尾砂充填体的动态力学特性。(1)从宏观角度研究了掺纤维尾砂充填体的抗压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掺纤维充填体具有“裂而不碎”的特征,聚丙烯纤维的增强效果最显着,纤维掺量的临界点为0.6%;充填体Φ50mm的最优纤维长度为12mm,其声发射演变过程可划分为压密、平静、密集和活跃共四个阶段。(2)探究了掺加纤维对胶结充填体抗裂性能和峰后韧性的改善效果,并建立了数值模型从细观角度揭示了掺纤维充填体梁的裂纹扩展机理和演化规律。发现掺纤维充填体的起裂点位于峰值荷载前,其峰后延性主要受纤维掺量、纤维类型的影响作用;断裂面形貌与纤维性能、分布数量密切相关。(3)从微观角度揭示了纤维增强作用机理,即纤维直径、表面形态、与胶结充填体基体之间的界面黏结力,是影响纤维脱粘和掺纤维充填体峰后破坏特征的重要因素。其次,结合工业CT和三维重构技术,定量表征了压缩前后掺纤维充填体的内部结构变化特征,得知胶结充填体压缩前的孔隙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微孔隙结构影响了宏观力学行为的显现;掺加纤维降低了充填体压缩后的损伤值,且K2值与峰值强度呈现正相关。(4)开展了掺纤维充填体的冲击动力学实验,分析其冲击波形曲线和破坏模式与普通充填体的区别(掺纤维充填体中低应变率冲击下具有二次承载能力),并建立了适用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掺纤维充填体的本构模型,揭示了冲击荷载下掺纤维充填体的损伤破坏规律,从理论角度丰富了胶结充填体动力学研究体系。最后,以软破矿体下向进路充填法开采中充填假顶构筑工艺为背景,探究了掺纤维充填体工业应用的可行性。
邹飞龙[3](2020)在《基于集料形态学表征的沥青混合料三维细观虚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沥青混合料细观数值仿真被广泛用于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分析与预测。精确构建混合料细观模型是进行可靠仿真的前提,其中,作为混合料占比最大的组分,集料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对混合料的细观力学响应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真实集料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扫描图像,三维重构出真实集料,获得集料的三维实体模型,完成集料三维形态特征的量化及自适应分类,并基于此构建集料模型数据库,实现沥青混合料的虚拟设计与成型,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集料三维形态学特征表征指标及量化方法。在集料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集料的球度、三轴尺寸和棱角性的表征指标,首先,将集料模型表面离散化为三角面片网格;进而开发算法,获得集料模型的最小包围球和最小包围盒并计算集料球度及三轴尺寸;在此基础上,对三角面片进行二次聚类,获取平面簇集合,以量化集料棱角性。虚拟测量了11个集料的球度、三轴尺寸和棱角性试验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测量集料的三维形态特征。(2)提出了集料棱角性和纹理的自适应分类方法。首先,将集料表面离散化为三角网格,优化三角面片聚类算法,改善将集料表面接近平面的区域聚类为一个平面簇进而拟合出平面簇的平面方程,作为参考平面,基于平面簇内各三角面片顶点到参考平面距离的变化,定义并量化集料表面纹理指标;最后,依次从宏观统计层面和数据微观分布层面出发,实现对集料棱角性和纹理的自适应分类。实现了275个集料的细观分类。可以看出,相比传统分类方法,该方法提出了基于公制单位的集料棱角性和纹理的量化指标,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集料形态特征与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3)提出了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虚拟设计及成型方法。首先,构建了超过2000个集料的真实集料数据库;将集料级配、空间分布、方位角、球度、三轴尺寸、棱角、纹理、集料含量、沥青含量、空隙含量等指标作为设计参数,从数据库中选择出符合形态参数和体积参数的集料,作为混合料的集料组分;进而根据空间位置和方位角参数,确定集料的空间分布;并依据沥青胶浆和空隙的含量,通过布尔操作实现混合料细观结构的虚拟成型。该方法为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虚拟设计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混合料设计指标与其力学性能之间的科学关系。
罗祺[4](2020)在《冻融作用下混凝土细观损伤演化规律分析及数值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冻融循环作用是造成寒冷地区混凝土材料病害的一个主要原因。混凝土材料在极端的严寒天气中,受到温度荷载的交替作用从而产生静水压力最终导致微裂缝、微孔隙的发展形成宏观裂缝而侵蚀剥落,造成混凝土质量流失、材料强度弱化等病害。通常混凝土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是表征其抗冻融性能的主要指标。这两种方法均侧重于表征混凝土宏观性能的降低,因此大多数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研究侧重于表征宏观性能的劣化。本文提出利用断层图像技术与数值模型对混凝土冻融细观损伤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断层图像技术作为主要研究工具,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概率统计学等手段对混凝土冻融细观损伤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通过断层图像得到的混凝土内部真实气孔系统,引入最近表面间距函数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气孔间距系数作为重要指标来表征凝土抗冻融性能。同时利用细观力学、损伤力学、实验力学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办法,研究冻融混凝土数值模型构建并分析了混凝土冻融细观损伤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借助不同分辨率的X-ray CT扫描技术实现冻融作用下不同尺度的混凝土CT扫描实验;针对CT技术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的图像分割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积分数的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提高了图像分割的精准度,实现混凝土材料内部骨料、孔洞和裂缝的精准分割,为研究冻融混凝土材料的细观损伤演化规律提供基础数据。分析研究表明:混凝土冻融循环具有深度效应,冻融损伤的发展具有由外向内,速率先增大后平稳的特点;冻融循环时,新增的孔洞会与原微孔洞呈团簇状发展,形成宏观孔洞和裂缝。冻融循环对低退化骨料有显着影响,1500次冻融循环骨料的损伤率是0循环的9倍;早期冻融循环作用(0-600次)会对超高性能混凝土造成梁底和侧面部分的水泥浆体脱落,但是内部几乎没有任何损伤;后期冻融循环(600次之后)会对超高性能混泥土水泥浆体造成“淡斑”状的损伤,一般出现在界面过渡区附近。提出基于灰度值的界面过渡区损伤表征办法,为研究混凝土冻融损伤提供了新的方法。(2)基于CT图像提供的混凝土内部气孔真实分布信息,引入最近表面间距函数理论,提出求解混凝土气孔间距系数的方法,优化了ASTM C457中关于混凝土抗冻融性能重要指标即间距系数的表征。结果表明:利用二维图像得到的间距系数与三维模型的结果误差保持在合理范围,大大减少了计算机运算的时间。同时,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间距系数普遍比普通混凝土的要小;随着引气剂含量的增加,间距系数会相应减小,混凝土抗冻融耐久系数增大。掺入相同剂量的引气剂时,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气孔体积分数要比普通混凝土的小。即便拥有相同的间距系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3)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有限元技术构建了混凝土真实细观结构数值模型,基于细观力学中材料均匀化理论对混凝土冻融弹性模量损伤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基于CT图像数值模型代表体单元的影响因素,包括模型尺寸、空间位置、钢纤维方向分布、CT图像处理方式及孔隙分布对模型的影响。建立了混凝土冻融细观损伤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联系,为混凝土整体弹性性能评价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得到的结论有:混凝土材料宏观尺度的有效弹性性能可以通过CT图像的均匀化数值模型来预测。该模型的代表体单元受到图像尺寸、空间位置和统计数量的影响,对于最大长度为19.2mm的立方体模型,尺寸为9mm的代表体单元足以获得数值计算收敛性;计算模型的弹性模量受孔隙率、钢纤维体积分数、孔洞大小和空间分布的综合影响。孔隙率越大、钢纤维体积分数越小,计算模型的弹性模量就越小,反之亦然。模型中孔径尺寸大于1mm的孔洞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十分显着;CT图像分辨率的变化不会对计算结果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图像滤波器的添加会使得模型中微孔洞被人为消除从而导致计算结果的较大误差。(4)将有限元技术与CT图像技术结合,模拟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过程,从而推导出冻融作用下混凝土波弹性模量的演变规律。探究性的揭示了声波学中混凝土的波弹性模量比相应的静态弹性模量偏高的机理。深入分析了冻融作用下混凝土的骨料、孔洞和裂缝等细观结构损伤对波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研究表明:骨料的均齐度并不是影响混凝土波弹性模量偏高的主要原因;同时,骨料的体积分数对其波弹性模量有着一定的影响;骨料在混凝土中的方向分布对静态弹性模量的影响不大,但是对波弹性模量有显着的影响。当骨料的最大长度尺寸与剪切波方向垂直时,所测得的波弹性模量最大;当骨料的最大长度尺寸与剪切波平行时,所测得的波弹性模量最小。规则形状孔洞对混凝土波弹性模量有着轻微的影响;裂缝及球形度小于0.45的孔洞是造成波弹性模量偏高的主要原因。
许梦苗[5](2020)在《基于纹理分析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将纹理分析与非增强MRI相结合,尝试在无造影剂情况下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建立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模型。并结合传统临床血清学指标,构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影像-临床诊断模型,为探究纹理分析在非增强图像上识别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可行性提供证明。2.基于纹理分析,在非增强MRI图像上进一步探究其对不同等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识别的可能性,为定量识别高、低等级斑块内新生血管开辟新的道路。方法1.招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均接受超声造影及颈动脉MRI检查,MRI检查包括T1、T2加权成像(T1WI和T2WI)和增强T1成像(CE-T1WI)。依据超声造影结果,将94例颈动脉斑块分为斑块内新生血管组和非斑块内新生血管组。在MRI图像上选定斑块最大层面,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生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并进行特征提取。对提取的特征进行降维,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随机森林及共线性检测进行筛选。分析最终获得的重要特征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构建诊断模型。此外,分别结合5个临床经典血清学指标,寻找最优诊断效力的血清指标,构建影像-临床诊断模型。2.依据超声造影,将6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分为低等级组(1-2级)及高等级组(3-4级)。对ROI提取三维纹理特征,并基于ICC、递归特征消除(RFE)和共线性检测进行特征筛选,构建对不同等级的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模型。结果1.根据超声造影的结果,将训练组94例颈动脉斑块分为斑块内新生血管组(n=65)和非斑块内新生血管组(n=29)。CE-T1WI识别斑块内新生血管的AUC值为0.733,敏感性为84.620%,特异性为62.070%。但是,在非增强的MRI(T1WI和T2WI)上无法识别斑块内新生血管。2.本实验共计提取558个纹理特征。首先排除了ICC<0.75的165个低重复性纹理特征,随后将剩余的393个特征中与方向相关的特征进行整合平均,剩余70个纹理特征。然后,经随机森林算法降维后剩余16个纹理特征。最终剔除高共线性特征,获得了基于T1WI+T2WI图像的5个重要并且互相独立的纹理特征。这5个特征包括来自Co-occurrence matrix的3个特征(T1DifVarnc,T2SumAverg和T2Entropy),Absolute gradient的一个特征(T2GrSkewness)和Autoregressive model的一个特征(T2Teta 2)。3.除了特征T2Entropy,其余四个特征在斑块内新生血管组和非斑块内新生血管组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这四个特征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发现,T1DifVarnc,T2SumAverg和T2Teta 2满足方程。将这三个纹理特征进行联合构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模型,该模型的AUC为0.887,敏感性为89.230%,特异性为75.860%。4.将T1WI+T2WI的诊断模型与血清指标相结合,结果表明,综合模型的诊断性能得到显着改善,其中以纹理分析+T1WI+T2WI+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模型具有最强的诊断能力,AUC为0.934。5.在高低等级斑块内新生血管组中,通过特征提取及多步骤降维,发现差异性特征T1GLCMContrast和T2GLCMEnergy,将两者联合构建的诊断模型AUC为0.721,其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10%和59.260%。结论1.纹理分析可以在非增强图像上实现对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识别,其中T1DifVarnc,T2SumAverg和T2Teta2特征可作为反应斑块内新生血管有无的良好指标,在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联合血清学指标,构建影像-临床的综合诊断模型,可以更好提高诊断能力,为临床进一步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提供给了可能。3.将纹理分析应用于识别高低等级的斑块内新生血管提供了更多的实验证据。
侯震[6](2019)在《影像组学在食管癌和头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恶性肿瘤以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其目的在于通过提高肿瘤靶区的辐射剂量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来提高病灶的局部控制率,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然而,尽管最新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有效地提高了肿瘤靶区的照射精度和剂量的均匀性,但由于恶性肿瘤本身的异质性和复杂的微环境,使其治疗十分复杂且疗效难以预测;并且再精确的放疗技术也无法避免X射线对周围正常器官的损伤,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引起放疗并发症的出现。针对不同部位肿瘤的病理及结构特点,个体化治疗逐渐被临床认可,大量文献表明,早期预测肿瘤治疗反应及副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进一步指导肿瘤治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因此,临床实践中需要一种针对放疗疗效和并发症的预测技术,它能够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对疗效和某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做出预测,从而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影像组学(Radiomics)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分析技术,采用非侵入式的方法来获取肿瘤的综合特征信息,能够反映肿瘤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问题,通过对大量影像特征的定量、高通量分析来综合评价肿瘤表型。放疗作为局部晚期肿瘤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治疗前需要获取大量影像以进行靶区勾画和计划设计,这就为临床将Radiomics结合于肿瘤放疗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理论基础。本课题从食管癌和头颈癌患者治疗前的医学影像入手,致力于放疗Radiomics预测模型的研究,采用统计学分析与机器学习建模方法,以实现对食管肿瘤放疗疗效的早期预测(治疗反应相关);以及Radiomics参数与头颈癌照射野内复发的预测分析(复发相关);同时探索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based)的Radiomics方法在放射性肺损伤预测中的价值(治疗副反应相关)。概括全文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像组学在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预测中的研究a)分析了文献中提出的四大类Radiomics特征提取算法,逐一分析和介绍了基于形态学、基于灰度直方图、基于纹理和基于滤波变换方法的数学表达形式,并比较了不同方法所提取的特征参数的数学、影像学意义及相互关系;b)创新性地探索了基于治疗前增强CT的Radiomics分析在预测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CRT)疗效中的价值。筛选出可区分治疗敏感者(Responder)和非敏感者(Nonresponder)的特征参数,并且引入了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支持向量机(SVM)等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验证了Radiomics模型用于食管癌CRT疗效预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c)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了基于治疗前的T2W和SPAIR T2W序列的磁共振结构像的Radiomics分析对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分别基于上述两个序列的Radiomics特征结合ANN和SVM算法构建了并验证了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比两个序列的特点和预测能力,分析了其作用原理及对临床实践的意义。2.影像组学在头颈癌复发模式中的应用研究a)分析了文献中头颈癌患者放疗后复发的剂量学模式,从剂量学角度探究了出现不同复发模式的原因,明确了野内复发是头颈癌的主要复发模式,分析了野内复发与放疗抵抗之间的关系;b)针对本中心鼻咽癌IMRT后复发的患者,借助剂量叠加工具,分别分析了其复发的剂量学模式,证明了野内复发是鼻咽癌IMRT后的主要复发模式,筛选出因放疗抵抗而出现复发的患者;c)原创性地提出引入Radiomics分析方法,通过高通量地对患者治疗前的SPAIR T2W磁共振影像提取定量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肿瘤的放疗抵抗性预测模型。3.影像组学在食管癌放射性肺损伤中的预测价值a)分析和总结了基于肺部CT的影像组学方法在放射性肺损伤(RILI)预测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创新,重点关注治疗前肺部高剂量区域的CT影像对局部RILI的预测价值;b)原创性地提出采用基于迁移的深层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即基于深度学习的Radiomics方法,使其能够自主挖掘与RILI预测相关的影像特征,并将微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AlexNet和GoogleNet)用于预测RILI;c)实验验证了基于自然图像训练的AlexNet和GoogleNet模型经少量医学样本微调(Fine tuning)后对局部RILI的预测能力,并分析其原理及临床意义。
麻硕[7](2018)在《基于CT技术的混凝土细观结构与分形特征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混凝土作为当今社会广泛应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混凝土力学性能与结构安全性和建造的经济性密切相关。在宏观层次上,通常将混凝土视为均质、连续材料,采用线弹性假设进行结构设计。但是在细观层次上,混凝土是由水泥砂浆、粗骨料、界面过渡区以及孔隙等构成的非均质、不连续材料。正是由于细观层次上的非均质特性,导致混凝土的力学行为在宏观层次呈现出离散性和非线性特征。因此,应当从细观层次甚至微观层次上对混凝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深化对混凝土力学行为的认识。本文以细观理论为指导,借助CT技术和分形理论对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加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为获得混凝土及其各组分力学指标,进行了力学试验,即混凝土力学试验,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弹性模量试验;混凝土各组分的力学实验,包括水泥砂浆和岩石的弹性模量试验。(2)借助CT技术,获得了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断层图像,经图像增强与图像分割后将其转化成为了包含水泥砂浆和粗骨料的二值图像,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混凝土立方体模型的三维重建。通过MATLAB编程消除了骨料之间的粘连,并对骨料边缘进行了平滑处理,从而建立了反映混凝土细观结构的三维模型。(3)采用分形理论对混凝土断层图像和三维模型的几何性质进行了描述,以分形维数定量表征。通过分析断层图像和三维模型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的相关性较差,混凝土的几何性质用三维模型的分形维数表征更加准确。(4)通过对骨料级配指数与混凝土分形维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讨论了骨料级配对于混凝土几何性质的影响。考虑到混凝土宏观的力学性能与其细观结构有关,分析了混凝土的分形维数对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的影响,并对其现象成因与内在机理进行了解释,认为混凝土细观结构与其宏观力学性能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潘峰[8](2017)在《考虑细观结构的混凝土材料动强度提髙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动力特性是一由来已久而又持续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动力设计的安全度。目前的动态试验成果很多,但由于试验设备、方法、试样种类以及加载的速率与方式不同,导致测试结果离散性很大,在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的机理研究上难以达成明确的共识。混凝土在细观层次上由骨料、砂浆、界面及初始缺陷组成,各细观组分对其宏观力学性能均有直接的影响。采用宏观与细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在物理机制上给予混凝土宏观力学行为以合理的解释。鉴于此,本文基于材料细观物理特征,通过理论分析、离散元数值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以及物理试验验证,分别对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展开研究,逐步细化和深化对混凝土材料动强度应变率效应的认识。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混凝土类材料动强度应变率效应的成因进行筛选,将混凝土材料动强度应变率效应的成因归结到材料的结构特性和动态加载特性两个方面,指出材料的不均匀性和惯性力的联合作用是导致混凝土类材料静、动强度差异的根源。(2)从混凝土类材料的静、动破坏形态差异入手,提出混凝土破坏时裂纹发展遵循的能量原理,即裂纹的破坏路径与加载应变率相关。静态加载时,应变能的释放速度较慢,裂纹沿着材料的薄弱面向前发展,裂纹开裂遵循最小耗能原理;而动态加载时,应变能需要在瞬间得到释放,裂纹沿着能量释放最快路径向前发展,裂纹开裂遵循能量释放率相关原理。以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混凝土类脆性材料静、动强度解析表达式,解析分析了砂浆与骨料不同强度比值时混凝土动强度解析表达式的内涵及其对应的裂纹发展路径。(3)研究了级配和骨料率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揭示了骨料率及级配对其力学行为的影响机制。在颗粒流数值平台上建立了不同骨料率(50%,60%,70%,80%)和不同级配(一级配、二级配、三级配、四级配)的混凝土数值试样,进行了具有骨料破裂功能的混凝土静态单轴压缩数值试验,分析了材料的破裂形态、裂纹扩展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和破裂能量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骨料结构稳定程度对混凝土力学行为影响显着,同时验证了静态裂纹沿着材料的薄弱面向前发展的最小耗能原理。(4)基于三维随机骨料模型,研究了不同加载速率下混凝土三分点弯梁的静、动态破坏极限荷载以及破坏形态,考虑了各组分材料强度对动力提高因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惯性力在不同应变率阶段发挥的作用。从混凝土自身的不均匀性和惯性力效应在不同应变率范围所占比重不同两方面对动强度应变率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混凝土动态破坏能量释放率相关原理。(5)基于CT扫描图像各分辨单元的CT数,建立了能够反映混凝土真实细观结构的数值重建模型(包括骨料、砂浆、界面及初始缺陷)。对数值重建模型进行了不同加载应变率的动态单轴压缩和单轴拉伸试验,研究初始缺陷对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类似地,还进行了无缺陷混凝土数值模型和均质砂浆模型的动态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三类试样的试验结果,揭示了细观结构性对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探讨了不均匀性和惯性效应之间的关系,从细观力学角度解释了本文所提理论的合理性。(6)通过特殊设计的不均匀脆性材料三点弯曲梁准静态加载试验和不同速率的冲击试验对提出的静态破坏最小耗能原理和动态破坏能量释放率相关原理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设想基本相符。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9](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商玉娟[10](2017)在《基于CT断层技术混凝土细观渗透数值模型建立与研究》文中认为混凝土作为复杂的非均质多相材料,其渗流非常复杂,为探究流体在混凝土中渗流规律,本文采用CT断层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统计学原理、试验法等手段,在纳米、微米尺度范围内定量研究混凝土的孔隙结构特征,分析混凝土孔隙结构统计规律,建立真实混凝土细观结构渗流数值模型,为探究混凝土渗流规律奠定基础。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对混凝土试件进行CT扫描,获取757张CT断层图像;初步分析CT图像,发现本次扫描图像出现对比度不足,且有由中心到边缘逐渐变亮的背景,针对这个问题,采用减背景的图像处理方法,获得对比度较强的图像,该处理方式依然不能解决骨料不黏连的问题。于是采用环状分区和区域生长法的图像分割方法,分割骨料;采取形态学运算分割孔隙,分别获得骨料和孔隙的二值化图像。(2)基于二维图像、三维孔隙结构、压汞法,统计了试验混凝土多尺度下孔隙结构特征。(1)选取CT扫描的断层图像中14个典型断层图像作为分析对象,基于二维图像统计各断层孔隙面积并求解孔隙率,得到混凝土孔隙面积中值能较好的反映混凝土孔隙面积的分布规律;统计各断层孔径频率与累积频率曲线,表明小孔隙出现概率最大,随着孔隙率增大,频率也逐渐降低;编制Matlab计盒维数法计算分形维数程序,利用Sierpinski三角形验证了该程序的可靠性,采用该程序计算了各断层混凝土孔隙的分形维数,并绘制孔隙率与分形维数关系图,得到孔隙率越大,分形维数越大的结论。(2)利用Mimics软件重构混凝土三维孔隙结构,计算三维状态下混凝土孔隙率,并提取各孔隙形心位置坐标与孔隙最远点坐标,计算孔径。并绘制孔径概率密度函数、孔间距概率密度函数指标来表征混凝土孔隙结构特征。(3)利用压汞试验得到纳米尺度下混凝土孔隙结构,统计分析该尺度下孔径及孔径分布。(3)采用图片相加的方法,建立了骨料、砂浆、孔隙三相的混凝土细观渗透模型,并利用矢量化软件,将图片类型转换为矢量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采用多孔介质渗流模块,进行二维混凝土细观渗流分析,输出流场内压力速度分布图,计算该模型渗透系数,并与压汞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二、CT图像经济性存储初步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图像经济性存储初步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图像分割研究现状 |
1.2.2 头颈部CT图像分割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深度学习相关理论 |
2.1 卷积神经网络 |
2.2 全卷积神经网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学CT图像相关理论 |
3.1 医学CT影像格式 |
3.2 CT值 |
3.3 窗宽、窗位和成像坐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优化的U-Net的图像分割方法 |
4.1 基于U-Net的网络结构 |
4.2 改进的网络结构 |
4.2.1 残差结构 |
4.2.2 Inception结构 |
4.2.3 挤压与激励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融合检测-分割结构的图像分割方法 |
5.1 二维网络与三维网络的结构 |
5.2 特征提取网络结构 |
5.3 检测网络结构 |
5.4 分割网络结构 |
5.5 总体优化网络结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介绍及结果分析 |
6.1 数据集和评价指标 |
6.1.1 头颈部CT数据来源 |
6.1.2 数据集标注标准 |
6.1.3 数据预处理 |
6.1.4 评价标准 |
6.2 实验环境搭建 |
6.3 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
6.3.1 优化的U-Net图像分割方法的实验分析 |
6.3.2 融合检测-分割结构的图像分割方法的实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掺纤维尾砂充填体多尺度力学特性及损伤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掺纤维充填体力学特性研究综述 |
1.3 CT技术研究应用的现状 |
1.4 充填体动力学特性研究综述 |
1.4.1 动力学特性试验 |
1.4.2 动态损伤破坏机理 |
1.4.3 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掺纤维尾砂充填体抗压特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案 |
2.2.1 原材料及特性 |
2.2.2 充填体试样制备 |
2.2.3 方案设计和加载设备 |
2.3 单一尺寸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2.3.1 纤维类型和掺量对充填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2.3.2 波速与单轴抗压强度的关系 |
2.3.3 充填体破坏模式 |
2.3.4 变形特征分析 |
2.4 多尺寸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2.4.1 不同几何形状充填体力学特性 |
2.4.2 不同纤维长度对充填体的影响作用 |
2.4.3 尺寸大小和纤维长度的耦合作用 |
2.5 三轴抗压强度试验及声发射特性研究 |
2.5.1 加载试验强度结果 |
2.5.2 充填体损伤破裂的分形特征 |
2.5.3 声发射参数时序演化规律 |
2.6 本章小结 |
3 掺纤维尾砂充填体抗拉特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掺纤维尾砂充填体劈裂抗拉特性 |
3.2.1 圆盘劈裂损伤阶段划分 |
3.2.2 劈裂荷载下的裂纹扩展 |
3.3 掺纤维尾砂充填体抗弯探索性试验 |
3.3.1 试验方案设计 |
3.3.2 荷载-挠度(时间)曲线 |
3.3.3 充填体试件破坏形态 |
3.4 掺纤维尾砂充填体抗弯优化试验 |
3.4.1 各因素对抗弯强度的影响效应 |
3.4.2 弯曲韧性评价及分析 |
3.4.3 荷载-挠度曲线的拟合模型 |
3.5 掺纤维尾砂充填体裂纹扩展机理与演化规律 |
3.5.1 建立掺纤维充填体梁模型 |
3.5.2 充填体梁破坏演化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4 掺纤维尾砂充填体细观结构及力学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掺纤维增强充填体特性机理研究 |
4.2.1 灰砂比和养护龄期的影响作用 |
4.2.2 纤维几何分布及联结作用 |
4.2.3 纤维-充填基质界面结合性能 |
4.2.4 充填体基质能谱图分析 |
4.3 CT试样制备及测试结果 |
4.3.1 试验方案设计 |
4.3.2 测试设备和原理 |
4.3.3 加载测试试验结果 |
4.4 掺纤维尾砂充填体损伤细观表征 |
4.4.1 灰度特征统计 |
4.4.2 二维图像缺陷分析 |
4.4.3 三维重构模型孔裂隙结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掺纤维尾砂充填体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样制备方案及冲击设备 |
5.3 SHPB冲击作用下的结果分析 |
5.3.1 掺纤维充填体的动态波形特征 |
5.3.2 动态强度及应变率效应 |
5.3.3 单次和循环冲击作用下的破坏特征 |
5.4 掺纤维尾砂充填体的动态本构模型 |
5.4.1 动态本构模型的构建 |
5.4.2 本构模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下向进路充填法充填假顶现场工业应用 |
6.1 工程背景 |
6.2 下向进路充填法开采试验采场确定 |
6.3 下向进路充填法假顶力学模型 |
6.3.1 基于简支梁理论的充填假顶力学模型 |
6.3.2 下向进路充填法开采充填假顶数值模拟 |
6.4 下向进路充填法假顶构筑 |
6.4.1 下向进路充填法开采充填假顶构筑工艺 |
6.4.2 下向进路充填法开采充填假顶构筑成本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集料形态学表征的沥青混合料三维细观虚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集料三维重构 |
1.2.2 集料形态学特征量化 |
1.2.3 集料形态学特征分类 |
1.2.4 沥青混合料三维细观虚拟设计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CT图像的集料三维实体重构 |
2.1 集料图像采集 |
2.2 集料二维轮廓识别 |
2.3 集料三维实体重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料形态学特征量化 |
3.1 技术路线 |
3.2 集料各形态学特征的量化方法 |
3.2.1 集料表面离散化 |
3.2.2 集料球度虚拟测量 |
3.2.3 集料三轴尺寸虚拟测量 |
3.2.4 集料棱角性量化评价 |
3.3 实例分析 |
3.3.1 集料三维重构 |
3.3.2 集料球度计算 |
3.3.3 集料三轴尺寸计算 |
3.3.4 集料棱角性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料棱角性及纹理的自适应分类 |
4.1 技术路线 |
4.2 集料棱角性的优化表征 |
4.3 集料纹理表征及量化 |
4.4 集料棱角和纹理的自适应分类 |
4.5 实例分析 |
4.5.1 集料三维重构 |
4.5.2 集料棱角性及纹理的计算 |
4.5.3 集料棱角性及纹理的自适应分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三维虚拟设计 |
5.1 技术路线 |
5.2 真实集料数据库构建 |
5.3 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设计参数 |
5.4 沥青混合料参数化虚拟设计 |
5.5 实例分析 |
5.5.1 数据库构建 |
5.5.2 沥青混合料参数化虚拟成型 |
5.5.3 集料离析度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附录 |
(4)冻融作用下混凝土细观损伤演化规律分析及数值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冻融循环破坏研究现状 |
1.2.2 CT技术在土木工程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2.3 混凝土细观损伤力学研究现状 |
1.2.4 混凝土冻融损伤多尺度模拟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3.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混凝土冻融循环实验与细观损伤表征 |
2.1 混凝土试件的制备 |
2.1.1 普通混凝土的制备 |
2.1.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 |
2.2 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
2.2.1 坍落度实验 |
2.2.2 冻融循环实验 |
2.2.3 静态弹性模量实验 |
2.2.4 动态弹性模量实验 |
2.2.5 波弹性模量实验 |
2.2.6 弹性模量试验结果 |
2.3 CT扫描实验及图像重建 |
2.3.1 CT的基本原理 |
2.3.2 CT扫描实验 |
2.3.3 CT图像重建 |
2.3.4 CT图像增强处理 |
2.3.5 CT图像滤波处理 |
2.3.6 基于体积分数的图像分割方法 |
2.3.7 混凝土CT图像重建 |
2.3.8 三维超高性能混凝土CT图像重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细观损伤演化 |
3.1 冻融循环作用下普通混凝土细观损伤分析 |
3.1.1 灰度值直方图 |
3.1.2 灰度值统计分析 |
3.1.3 混凝土冻融循环损伤演化分析 |
3.1.4 混凝土冻融循环骨料损伤分析 |
3.1.5 混凝土冻融循环孔隙及孔径分布分析 |
3.2 冻融循环作用下超高性能混凝土细观损伤分析 |
3.2.1 超高性能混凝土冻融循环损伤演化分析 |
3.2.2 超高性能混凝土冻融循环孔隙分析 |
3.2.3 超高性能混凝土冻融循环界面过渡区灰度值损伤分析 |
3.3 基于CT图像的混凝土气孔结构参数计算方法 |
3.3.1 理论背景 |
3.3.2 间距系数(?) |
3.3.3 最近表面间距函数 |
3.3.4 气孔粒径分布 |
3.3.5 气孔空间分布 |
3.3.6 模型验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混凝土多相细观模型的冻融弹性模量损伤分析 |
4.1 超高性能混凝土均质化方法 |
4.2 基于CT图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三维有限元建模 |
4.3 基于CT三维图像代表体单元的确定 |
4.4 基于CT图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数值模拟分析 |
4.4.1 纤维方向对模型的影响 |
4.4.2 CT扫描分辨率对模型的影响 |
4.4.3 图像平滑对模型的影响 |
4.4.4 孔隙分布及大小对模型的影响 |
4.4.5 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冻融作用下混凝土宏观波弹性模量模型及演变模拟 |
5.1 理论背景 |
5.2 骨料对波弹性模量的影响 |
5.2.1 骨料形状对波弹性模量的影响 |
5.2.2 骨料体积分数对波弹性模量的影响 |
5.2.3 频率变化对波弹性模量的影响 |
5.2.4 骨料方向分布对波弹性模量的影响 |
5.3 孔隙对波弹性模量的影响 |
5.4 有限元模拟与宏观冻融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基于纹理分析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 |
1.2 技术路线 |
1.2.1 对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识别 |
1.2.2 对不同等级的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 |
第二章 基于非增强MRI纹理分析技术对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识别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1.2 超声造影 |
2.1.3 MRI图像扫描 |
2.1.4 纹理分析 |
2.1.5 纹理特征选择和降维 |
2.1.6 血清指标 |
2.1.7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在MRI上识别斑块内新生血管 |
2.2.2 特征提取 |
2.2.3 模型构建 |
2.2.4 T1WI+T2WI与血清指标的组合 |
2.2.5 再现性检验 |
2.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非增强MRI纹理分析技术对不同等级的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超声造影 |
3.1.3 MRI扫描方案 |
3.1.4 纹理分析数据分析流程 |
3.1.5 纹理特征选择和降维 |
3.1.6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多步骤纹理特征提取 |
3.2.2 组间比较 |
3.2.3 ROC |
3.2.4 可重复性验证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工作展望 |
第五章 综述 纹理分析在心血管疾病中研究进展 |
1.纹理分析可行性分析 |
2.纹理分析与心血管疾病 |
3.纹理分析的挑战和方向 |
4.展望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6)影像组学在食管癌和头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常用略语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恶性肿瘤放射治疗 |
1.2.1 放疗技术的发展 |
1.2.2 IMRT放疗计划设计与实施 |
1.2.2.1 导入患者数据 |
1.2.2.2 图像融合与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 |
1.2.2.3 采用IMRT方式确定照射野参数 |
1.2.2.4 计划评估 |
1.2.2.5 放疗计划确认与实施 |
1.2.3 食管癌放射治疗 |
1.2.3.1 食管癌流行病学 |
1.2.3.2 食管癌的治疗及放疗的地位 |
1.2.4 头颈癌放射治疗 |
1.2.4.1 头颈癌流行病学 |
1.2.4.2 头颈癌的治疗及放疗的地位 |
1.3 多模态影像与现代精准放疗技术相结合 |
1.3.1 多模态影像在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
1.3.2 影像组学 |
1.3.3 影像组学的工作流程 |
1.3.4 影像组学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4 食管癌和头颈癌放疗临床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影像组学在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预测中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影像组学特征提取算法 |
2.2.1 基于形态学的组学特征提取算法 |
2.2.2 基于灰度直方图的组学特征提取算法 |
2.2.3 基于纹理的组学特征提取算法 |
2.2.4 基于滤波和变换的组学特征提取算法 |
2.3 影像组学在食管癌诊疗中的应用 |
2.3.1 Radiomics与食管肿瘤分期 |
2.3.2 Radiomics与食管癌疗效预测 |
2.3.3 Radiomics与食管肿瘤预后 |
2.3.4 Radiomics与放射性肺炎预测 |
2.4 基于治疗前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分析预测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的研究 |
2.4.1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2.4.2 数据和方法 |
2.4.2.1 入组患者情况 |
2.4.2.2 IMRT |
2.4.2.3 疗效评估 |
2.4.2.4 肿瘤感兴趣区(ROI)勾画 |
2.4.2.5 二维和三维CT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
2.4.2.6 统计分析 |
2.4.2.7 特征选择与预测模型 |
2.4.2.8 模型验证 |
2.4.3 实验结果 |
2.4.4 讨论 |
2.5 基于治疗前的T2W和 SPAIR T2W MR图像的二维影像组学分析在预测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
2.5.1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2.5.2 数据和方法 |
2.5.2.1 入组患者情况 |
2.5.2.2 MR扫描参数 |
2.5.2.3 IMRT |
2.5.2.4 疗效评估 |
2.5.2.5 肿瘤感兴趣区(ROI)勾画 |
2.5.2.6 二维MR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
2.5.2.7 统计分析 |
2.5.2.8 特征选择与预测模型 |
2.5.2.9 模型验证 |
2.5.3 实验结果 |
2.5.4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2.7 本章创新点 |
第三章 影像组学在头颈癌复发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头颈肿瘤放射治疗复发模式-野内、野外、边缘 |
3.3 基于SPAIR T2W MR图像的三维影像组学分析预测鼻咽癌野内复发 |
3.3.1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3.3.2 数据和方法 |
3.3.2.1 入组患者情况 |
3.3.2.2 MR扫描参数 |
3.3.2.3 IMRT |
3.3.2.4 复发病灶剂量学分析及复发模式的定义 |
3.3.2.5 三维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
3.3.2.6 统计分析 |
3.3.2.7 特征降维与预测模型 |
3.3.3 实验结果 |
3.3.4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3.5 本章创新点 |
第四章 影像组学在食管癌局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预测价值 |
4.1 引言 |
4.2 Radiomics分析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相关研究进展 |
4.3 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在医学图像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4.4 基于CT和迁移学习的食管癌局部放射性肺损伤预测方法研究 |
4.4.1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4.4.2 数据和方法 |
4.4.2.1 入组患者情况 |
4.4.2.2 图像配准和肺部感兴趣区(ROI)获取 |
4.4.2.3 ROI标定 |
4.4.2.4 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增强 |
4.4.2.5 迁移学习网络 |
4.4.2.6 模型训练和验证 |
4.4.3 实验结果 |
4.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4.6 本章创新点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1.1 基于治疗前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分析预测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的研究 |
5.1.2 基于治疗前的T2W和 SPAIRT2WMR图像的二维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
5.1.3 基于SPAIR T2W MR图像的三维影像组学分析预测鼻咽癌野内复发 |
5.1.4 基于CT和迁移学习的食管癌局部放射性肺损伤预测方法研究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7)基于CT技术的混凝土细观结构与分形特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细观力学研究方法 |
1.2.2 基于CT技术的混凝土细观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分形理论及其在混凝土领域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CT技术的混凝土细观结构三维重建 |
2.1 引言 |
2.2 CT试验方法 |
2.2.1 试验仪器介绍 |
2.2.2 CT扫描试验原理 |
2.3 试样制备与CT实验过程 |
2.3.1 试件制备 |
2.3.2 CT实验过程 |
2.3.3 CT扫描成像分析 |
2.4 混凝土细观结构三维重建 |
2.4.1 CT图像预处理 |
2.4.2 三维重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凝土细观结构的分形特征 |
3.1 引言 |
3.2 基于混凝土断层图像的二维计盒维数 |
3.2.1 二维计盒原理 |
3.2.2 基于断层图像的二维计盒方法 |
3.2.3 基于断层图像的二维计盒结果 |
3.3 基于混凝土细观结构模型的三维计盒维数 |
3.3.1 理论分析 |
3.3.2 基于重构模型的三维计盒方法 |
3.3.3 基于重构模型的三维计盒结果 |
3.4 断层图像计盒维数与三维模型计盒维数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分形维数与其宏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混凝土分形维数与骨料级配之间的关系 |
4.2.1 骨料级配指数的计算 |
4.2.2 混凝土分形维数与骨料级配之间的关系 |
4.3 混凝土分形维数与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
4.3.1 混凝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4.3.2 分形维数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相关性 |
4.4 混凝土分形维数与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的关系 |
4.4.1 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解析法预测 |
4.4.2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 |
4.4.3 分形维数与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相关性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考虑细观结构的混凝土材料动强度提髙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动态加载系统 |
1.2.2 混凝土动态测量技术 |
1.2.3 混凝土动强度特性 |
1.2.4 混凝土率效应研究现状 |
1.3 混凝土细观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基于离散元的细观数值模型 |
1.3.2 基于有限元的细观数值模型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2 混凝土应变率相关性主要影响因素筛选 |
2.1 自由水粘性效应 |
2.2 细/微观结构性机理 |
2.3 能量耗散机理 |
2.4 热活化与宏观粘性机制 |
2.5 惯性效应 |
2.6 混凝土强度率无关性 |
2.7 不均匀性和惯性效应的影响 |
2.8 小结 |
3 混凝土静态破坏最小耗能原理与动态破坏能量释放率相关原理及其解析 |
3.1 混凝土类不均匀脆性材料静态破坏的最小耗能原理与动态破坏的能量释放率相关原理 |
3.2 基于能量释放率相关原理的混凝土类脆性材料静、动强度解析表达式 |
3.3 基于动强度解析表达式的混凝土材料动强度估算 |
3.3.1 小湾拱坝混凝土试样强度极值计算 |
3.3.2 骨料率和惯性力对极限动强度的影响分析 |
3.4 小结 |
4 混凝土静态裂纹演化最小耗能原理的离散元数值试验研究 |
4.1 混凝土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案 |
4.1.1 平行粘结模型和数值试样的建立 |
4.1.2 计算工况 |
4.1.3 计算结果中各指标简介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相同骨料率不同级配的计算结果 |
4.2.2 相同级配不同骨料率的计算结果 |
4.3 小结 |
5 混凝土动态破坏能量释放率相关原理的三分点弯曲梁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
5.1 二级配混凝土三分点弯曲梁静、动力数值试验计算条件 |
5.1.1 三维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的建立方法 |
5.1.2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及计算边界条件说明 |
5.2 加载速率对混凝土弯拉特性的影响分析 |
5.2.1 不同加载速率对弯拉强度的影响 |
5.2.2 不同加载速率下的破坏特征 |
5.3 各组分材料强度对混凝土动弯拉强度的影响分析 |
5.4 惯性力对混凝土动弯拉强度影响的探讨 |
5.5 小结 |
6 混凝土动态破坏能量释放率相关原理的CT重建圆柱样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
6.1 混凝土静、动态力学性能的CT试验 |
6.1.1 CT扫描仪及加载设备 |
6.1.2 试样制备 |
6.1.3 静力加载CT试验及成果分析 |
6.1.4 动力加载CT试验及CT图像分析 |
6.2 基于CT图像的混凝土数值模型重建 |
6.2.1 CT图像中重建区域的确定方法及各组分材料的分区 |
6.3 基于CT图像数值重建模型的加载试验 |
6.3.1 数值试验本构模型及计算参数的选取 |
6.3.2 数值试验约束条件及加载方案 |
6.4 基于图像重建数值模型动态加载试验结果分析 |
6.4.1 考虑缺陷存在的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动态单轴压缩试验结果 |
6.4.2 考虑缺陷存在的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动态单轴拉伸试验结果 |
6.4.3 不考虑缺陷存在的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动态单轴压缩试验结果 |
6.4.4 不考虑缺陷存在的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动态单轴拉伸试验结果 |
6.4.5 均质数值模型动态单轴压缩试验结果 |
6.4.6 均质数值模型动态单轴拉伸试验结果 |
6.4.7 三种试样在不同应变率下压缩及拉伸DIF结果分析 |
6.4.8 细观不均匀性与惯性效应二者之间关系的讨论 |
6.5 小结 |
7 混凝土动态破坏能量释放率相关原理的三点弯曲梁力学试验研究 |
7.1 菱形骨料混凝土梁试样制备过程 |
7.2 三点弯曲梁动态加载试验 |
7.2.1 试验加载设备及加载方案 |
7.2.2 静、动力加载下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7.3 不同高度落锤自由落体冲击试验 |
7.3.1 试验加载设备及加载方案 |
7.3.2 物理试验结果及分析 |
7.4 能量释放率相关原理的混凝土破坏过程数值试验验证 |
7.4.1 冲击数值试验条件 |
7.4.2 数值试验本构模型参数选取 |
7.4.3 数值试验结果及分析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附录:博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9)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10)基于CT断层技术混凝土细观渗透数值模型建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混凝土的孔隙 |
1.2.2 混凝土的孔隙对渗透性能的影响 |
1.2.3 CT断层技术在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CT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渗流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CT断层扫描技术 |
2.2.1 CT断层扫描概述 |
2.2.2 CT断层扫描原理 |
2.2.3 CT扫描成像原理 |
2.3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2.3.1 图像类型 |
2.3.2 图像增强 |
2.3.3 图像形态学运算 |
2.3.4 图像三维可视化 |
2.4 渗流基本理论 |
2.4.1 渗流连续方程 |
2.4.2 渗流微分方程 |
2.4.3 渗流定解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T断层技术混凝土图像处理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CT扫描试验 |
3.2.1 原材料 |
3.2.2 混凝土CT试验扫描 |
3.3 混凝土CT图像预处理 |
3.3.1 背景校正 |
3.3.2 降波除噪 |
3.4 混凝土骨料与孔隙提取 |
3.4.1 提取骨料 |
3.4.2 提取孔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孔隙结构的统计模型 |
4.1 引言 |
4.2 基于二维图像的混凝土孔结构特征 |
4.2.1 孔隙率分布表征参数 |
4.2.2 混凝土孔径与孔隙率关系研究 |
4.2.3 混凝土孔隙分形维数的计算 |
4.3 基于三维重构的混凝土孔隙结构特征 |
4.3.1 孔隙的三维重构 |
4.3.2 特征提取 |
4.4 基于压汞试验的混凝土孔隙结构特征 |
4.4.1 孔隙率分布表征参数 |
4.4.2 孔径及其分布分析 |
4.5 多尺度混凝土孔隙分析 |
4.5.1 多尺度混凝土孔隙率分布表征参数 |
4.5.2 多尺度孔隙率分布表征参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凝土渗流模型建立与模拟 |
5.1 引言 |
5.2 基于二维图像混凝土的渗流模型 |
5.2.1 创建模型 |
5.2.2 定义材料属性 |
5.2.3 定义边界条件 |
5.2.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CT图像经济性存储初步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割方法研究[D]. 吴雪宇. 济南大学, 2021
- [2]掺纤维尾砂充填体多尺度力学特性及损伤演化机理研究[D]. 薛改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20
- [3]基于集料形态学表征的沥青混合料三维细观虚拟设计[D]. 邹飞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冻融作用下混凝土细观损伤演化规律分析及数值模型构建[D]. 罗祺. 广西大学, 2020(02)
- [5]基于纹理分析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D]. 许梦苗. 江苏大学, 2020(02)
- [6]影像组学在食管癌和头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侯震. 东南大学, 2019(06)
- [7]基于CT技术的混凝土细观结构与分形特征试验研究[D]. 麻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8]考虑细观结构的混凝土材料动强度提髙机理研究[D]. 潘峰.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1)
- [9]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10]基于CT断层技术混凝土细观渗透数值模型建立与研究[D]. 商玉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