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医学杂志》2004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1](2021)在《2015-2018年宁夏癫痫防治管理患者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2015-2018年宁夏癫痫防治管理项目中患者的药物疗效,为惊厥性癫痫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入组宁夏癫痫防治管理项目且在该项目中随访满36m的150例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年发作次数、患者服药剂量、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回顾性分析“苯巴比妥”、“丙戊酸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共筛查出符合入组标准的癫痫患者150例,男性95例,女性55例,男女性别比1.80:1。其中,84例患者服用苯巴比妥治疗,36例患者予以丙戊酸钠治疗,余30例患者采用两药联合治疗。苯巴比妥组患者随访12m、24m、36m时无发作患者分别有24例(28.6%)、42例(50%)及54例(64.3%),总有效率分别为50.0%、65.5%及86.9%;丙戊酸钠组患者随访12m、24m、36m时无发作患者分别有11例(30.6%)、16例(44.4%)及16例(44.4%),总有效率分别为63.9%、72.2%及75%;两药联合组患者随访12m、24m、36m时无发作患者分别有8例(26.7%)、11例(36.7%)及10例(33.3%),总有效率分别为56.7%、66.7%及63.3%。结论1.“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及“苯巴比妥+丙戊酸钠”三种方案治疗36m总有效率分别为86.9%、75%及63.3%。2.应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督导工作,提高基层癫痫防治水平,进一步规范宁夏癫痫防治管理项目的实施。
封元平[2](2020)在《山东省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重用药的认知偏好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我国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以及家庭面对的疾病负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最多的大国,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无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而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慢性病发展趋势逐渐表现出了复杂化以及复合化的特征。老年人常常多病共存,导致多重用药。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报告指出,尤其需要关注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问题。根据社会研究数据显示,在药物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5种以上的药物联用可达4%以上,而当联用药物增加到6种至10种,其比率相应增长到了 7%以上。在国家的卫生费用中,药品费用已经占据了总数的一半,由此可见,国家经济因急剧上涨的药品费用而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研究目的通过对山东省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重用药的认知偏好研究,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不同个人生活方式,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就医与药物治疗情况,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如何影响山东省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多重用药的认知偏好,并为合理用药提出建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取。首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抽取3个地级市;再在每个地级市中随机抽取1区和1个县(市);在每个样本区(县),随机抽取3个街道(乡镇);在每个样本街道(乡镇),随机抽取6个村(居);最后在每个村(居)随机抽取50户60周岁及以上居民家庭,最后对7070名60岁以上老年居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从中筛选出有慢性病并对多重用药认知偏好进行了有效回答的4770份问卷进行分析。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果1.从人口社会学因素分析:与没上过学相比,仅上过小学的对多重用药认知偏好低,比值比0.676;与在婚相比,非在婚(未婚/离异/丧偶)的认知偏好高,比值比为1.228;与退(离)休和在业相比,无业(无收入)的认知偏好高,比值比为1.512;与城镇职工医保和居民一档(高档)相比,居民医保二挡(低档)和参加其他医保的认知偏好远低,比值比分别为0.385和0.569;与有商业保险相比,没有的认知偏好更高,比值比为1.674,且无商业医疗保险的占绝大多数。与空巢和独居相比,非空巢和独居老人认知偏好更高,比值比为1.421;与农村相比,乡镇和城市的认知偏好低,比值比分别为0.425、0.483,但居住在农村的占绝大多数。2.从社会经济学因素分析:与富足、无须为生计担忧相比,不富足、但不大担心生计的认知偏好更高,比值比为1.980,且此类占绝大多数;以有储蓄为对照,没有储蓄的认知偏好高,比值比为1.714;与低收入(≤2299元)相比,个人年收入中低、中等、中高、高收入的认知偏好较低,比值比为0.569、0.418、0.481、0.598;以低≤2499元为对照,个人年总消费支出中低、中等、中高和高的认知偏好均较低,比值比为0.671、0.510、0.657、0.748;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支出,以0自付为对照,中低和中等的认知偏好较高,比值比为1.478和1.301;以低保户为对照,非低保户认知偏好低,比值比为0.684。3.从不同生活方式分析:以12个月内进行健康体检为对照,不进行的认知偏好低,比值比为0.707。4.从不同健康状况分析:与自评健康状况非常好相比,自评状况较好和较差的认知偏好更高,比值比为1.567和1.524;5.从就医与药物治疗情况分析:治疗方式选择倾向以口服为对照,听医生的与口服无差异,静脉输液、肌肉注射和无所谓的认知偏好均远低,比值比为0.479、0.544和0.422;以价格越高、效果越好为对照,不认同的认知偏好低,比值比为0.532;以新药比老药好为对照,不认同的认知偏好低,比值比为0.525;对同一种药,以更偏爱国产药品为对照,更偏爱进口药品的认知偏好低,比值比为0.770。结论与建议为了减少多重用药,加强合理用药,建议如下:1)加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药品的合理使用;2)从制度上保障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国家卫健委为此发文,要求规范医疗机构处方审核工作,所有处方均应当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划价收费和调配环节;3)加强城市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管理;4)通过医保政策加强对药品合理使用的管理;5)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自身合理用药的意识;6)发挥家庭成员的作用。
龚雪蕾[3](2020)在《中国云南省与柬埔寨的卫生体系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通过中国云南省与柬埔寨卫生体系的比较,识别异同,找出柬埔寨和云南省卫生体系的优势和薄弱点,为两者相互借鉴和学习提供依据,并提出改进两者卫生体系的建议,以促进各自的居民健康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方 法]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的卫生体系的定义和模块框架,通过现有资料收集和分析、专家访谈、趋势外推预测法和One Health Tool成本测算法比较研究云南省和柬埔寨卫生体系的领导/组织与治理、卫生筹资、卫生人力资源、卫生服务提供和健康结局的异同,预测两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中健康目标的情况,并测算各自实现SDGs中健康目标所需的卫生体系运行成本。[结 果]云南省的社会经济状况总体来说优于柬埔寨。卫生体系中领导/组织与治理方面,柬埔寨的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MOH)受柬埔寨皇家政府(Royal Government of Cambodia,RGC)的授权,全权负责和管理整个国家的卫生事宜;而云南省的省、市、县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卫生筹资方面,云南省的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重最大,而柬埔寨则是个人卫生支出(Out of Pocket,OOP)占比最大,达到60%以上;2015年云南省人均卫生支出为2309.65元,远高于柬埔寨的69美元(约483元);两者都是城镇人均卫生支出高于农村;云南省的社会卫生保障体系日趋成熟,2015年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而柬埔寨的社会卫生保障体系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靠政府、捐助者和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健康公平基金(Health Equity Funds,HEF)、社区医疗保险(Community Based Health Insurance,CBHI)、生殖健康代金券计划等卫生保障计划在不同程度上提供服务覆盖和财务风险保护,所有上述卫生保障计划在2016年覆盖率仅为23%。卫生人力资源方面,云南省2017年每千人口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注册护士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执业医师数和全科医生数分别是5.72张、5.91人、2.7人、2人、1.6人和1.09 人,医护比为1:0.8;而柬埔寨仅有2011年公布的公立卫生机构卫生人员的数据,其中每千人口床位数为0.72、每千人口注册护士(registered/professional nurses)数为0.383、每千人口助理医师/卫生官员(physician assistants/Health officers)数是 0.057、每千人口专科医师(specialist medical practitioners)数是 0.025、每千人口全科医生(general medical practitioners)数是0.152,医护比为1:3.47,并且柬埔寨至少56%的公立部门卫生人员在私立部门兼职;两者均是城市的卫生人员密度远高于农村,女性占比大于男性。卫生服务提供方面,两者均是公立和私立卫生机构并存的混合医疗服务体系。云南省的预防、治疗和药品服务等均优于柬埔寨。2014年云南省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和产后访视率分别为98.5%、98.9%和97.8%,同年柬埔寨的相同指标分别为95%、83.2%和90.3%;2013年云南省儿童免疫接种率为94%,柬埔寨2014年相同指标为73.4%;2013年云南省应就诊而未就诊比例为51.2%,2014年柬埔寨同一指标高达92.9%;柬埔寨因经济困难未就诊的比例为14.7%,是云南省的2倍;云南省将药品纳入医保,制定并更新药品报销目录,而柬埔寨的药品服务令人担忧,假药或不合格药品的流通非常普遍。两者不同卫生体系影响下的健康结局也大不相同,云南省的平均预期寿命、妇幼健康和传染病等大多数居民健康状况指标优于柬埔寨,但儿童和成人的肥胖情况以及未成年人吸烟率较柬埔寨高。根据预测结果,云南省可以实现SDGs中孕产妇死亡率的目标,但实现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和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伤人数4个目标有一定困难;预计柬埔寨除了新生儿死亡率可以实现SDGs目标外,其他目标都难以实现。通过成本测算发现,两者的实际卫生费用投入低于实现SDGs健康目标所需的成本。预测2020年两者重点投入的领域均是慢性病防治,两者可就实现目标的措施和经验互相学习借鉴。[结 论]云南省和柬埔寨都存在医疗卫生投入不足、重治轻防、偏远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除此之外,柬埔寨还存在社会保障体系承保范围太小和药品服务及管理不到位等诸多薄弱点。两者可以在传染病联防联控、卫生人力教育与培训和医药流通贸易方面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云南省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康扶贫和传染病防治等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值得柬埔寨借鉴学习。
沈士立[4](2020)在《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为落实国家卫健委要求,全国各地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正在积极组建全科医学科。但是,科室应该怎样设置?开设之后应该如何发展和评价?国内对此尚缺少研究。目前,许多新开设的全科医学科正在套用其他医学专科的建设与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与全科医学学科特色不相适应,已经对其发展形成制约。如何构建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制度,已经成为新时代下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专题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构建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构建指标池及指标评价标准,主要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计算权重和修改评价标准。所有数据均以Microsoft Word 2010或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建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或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通过2轮专题小组讨论对基本框架进行补充和完善。结合文献研究和专题小组讨论研究结果,构建评价指标池,并邀请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全科医学资深专家45人参与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初步拟定的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分,对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完善。最终确定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78个三级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在内的评价模型。三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4.44%,92.11%,91.43%,专家权威系数为0.94。第三轮咨询后,专家协调系数为0.716,协调性检验P值<0.001。结论:1.本研究构建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涵盖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数量精简;权重分配合理,具有较好的科学性。2.本研究建立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模型。对每个三级指标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评分方法,明确了评价要素、评分规则,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苏夏雯[5](2019)在《我国6所高校公共卫生人才的本科培养模式及其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我国6所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的志愿填报情况,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课程的课时比例、临床与公共卫生实践等内容,为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本科人才的教学授课安排及实习实践提供决策建议。方法:采用聚类与方便抽样结合的方法,在全国东、中、西部抽取6所高校,在教育机构角度,了解其公共卫生学院专业设置、2012~2016招生志愿填报情况等信息,此部分数据采用EDDC平台进行收集,由各个高校的本科教育负责教师进行填报;在教育接受者角度,采用对6所高校的预防医学专业第五年级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临床、公共卫生实习的态度及建议等内容,此部分信息采用无记名自填的方式由教师组织学生在EDDC平台进行问卷的填写和提交;在教育提供及管理者角度,采用一对一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了解专家关于公共卫生人才核心能力、临床教学实习安排的不足或待改进之处等内容的观点和建议。结果:我国6所高校公共卫生学院在专业设置和数量虽有差异,但均包含预防医学专业;在预防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方面虽各有特点,但都包括对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职业操守与素养、综合与拓展能力等要求。在学院2012~2016年五年招生志愿填报方面,总招生人数变化趋势四所高校趋势较稳定,两所高校有趋势递增或波动的情况;在第一志愿(或第一、二志愿)总招生人数的占比方面,总占比为39.66%,除D校外,其余五所高校该指标的占比均值均低于35%。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三类课程占总学时比例均值比较方面,临床医学(23.67%)较基础医学(38.24%)与公共卫生(38.09%)占比较低。26.34%的学生认为院校教育所学知识不能达到实际工作的基本要求,原因主要集中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基本技能不足等方面;对临床实习及公共卫生实习的收获和必要性持认同态度的学生占比均在88%以上;认为公共卫生实习需要改革的人数比例为28.36%,高于认为临床实习需要改革的人数比例40.77%(P<0.001);对两类实习提出的问题及建议主要集中在时间安排、内容设置等方面;在专家的访谈结果中,专家提到公共卫生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知识技能、学习力和适应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目前公共卫生本科教育在社会需求、教学模式、专业认同感等方面待改进的问题,并为临床和公共卫生教学实习提出了改进建议。结论:我国6所高校在公共卫生人才本科培养目标方面均包含对理论、实践、职业素养与拓展能力等要求;非第一志愿进入学院学习的学生比例偏高;临床课程与基础与公共卫生课程相比课时数的占比较低;在临床和公共卫生实习部分有较多待改进的方面。应重视增强学生对学科的认知及认同感;通过改善教学方法、调整时间安排、增加实践机会等措施对临床与公共卫生的教学实践进行改进。
张伊格[6](2019)在《社区首诊制度的实施困境及应对策略 ——以上海市Q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文中提出看病求医,追求健康是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而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状导致“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人们的基本就医需求不能被很好地满足。我国目前也已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全国多省市都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分级医疗服务体系的进程当中。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社区首诊制作为分级诊疗的基层政策,惠及面涉及了众多民众,但是其重要作用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而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及医疗资源的整合则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持。完善社区首诊制度能够有利于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利用率,促使医疗资源下沉,避免大医院过度扩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强调的不仅仅是“治病”,而是可以利用自身便民、利民的特性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健康支持,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有利于提高全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完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医疗卫生基础。本研究基于对上海市M区Q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地调查而成文,其间运用了文献法、观察法以及访谈法对社区首诊制度进行了研究,首先概括了社区首诊制度的实施现状,在此基础之上,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诊疗服务的现状以及医患双方的访谈发掘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别从政策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个角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原因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社区首诊制度的实施困境主要表现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首诊的意愿不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较为落后,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多个方面,而究其根本,笔者将社区首诊制度发展不畅的原因归结于政策设计与引导不足、社区医疗机构受到能力和动力的双重掣肘三个方面,最后本文基于前文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张海涛[7](2018)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解决人民基本用药问题,满足人民基本用药需求,是推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和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步骤。自新世纪伊始,国家就“基本药物制度”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特别是2009年基本药物制度重建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基本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为基本药物供应,价格调整和合理用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8年3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重新调整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职责归属,将其全权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责范围,为基本药物制度统筹推进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权利后盾,开创了基本药物制度管理的新纪元。现阶段,全国人大还在积极推进《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立法工作,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法制建设。然而,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急剧转型和社会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民用药需求与日俱增,药品供应环境不断变化,基本药物供应与人民基本用药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基本药物制度的发展与深入进入瓶颈期。这不但威胁到“健康中国”的持续推进,更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基本健康权益。为此,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提升制度效能和执行效力,从而规范基本药物市场、约束医疗机构行为、满足人民基本用药需求,就成为新时代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基于此,本文以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手段,以解决人民基本用药问题为目的,通过“明确目标——分析目标——实现目标”的研究思路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研究,探讨当前阶段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目标、基本药物供给定价与使用等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而基于此探索解决现存阻滞因素、实现基本要素制度目标的系统路径。在具体研究思路上,文章首先从基本药物制度的内涵,以及基本药物制度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入手,理清基本药物制度作为一项公共制度在解决人民用药问题方面的职能与作用,接着从人民用药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与矛盾出发,分析现阶段人民药品需求的主要矛盾,进而针对问题明确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分析当前基本药物制度与现阶段人民所需的、能够解决药品需求问题的制度机制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以此作为基本药物制度创新与制度变革的着力点,寻找弥补这一差距的有效路径,从而解决基本药物供应与人民基本用药需求之间的矛盾,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具体来说:一是明确目标,明确现阶段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目标。本研究首先从现实问题出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参阅大量实证研究的文献和新闻报道,归纳总结了存在于药品供应领域、药品价格领域及药品使用领域等三大领域的问题,即供应总量不足下的药品短缺与供应结构失衡下的公平漏洞、利益驱动下的药价攀升与报销机制缺陷下的药品负担过重、质量缺陷下的用药安全问题与不当处方下的用药失范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明确现阶段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目标,即满足普通人群的疾病预防和疾病预防需求,同时有效利用国家有限的卫生资源和解决药品供应问题,提高药品供应水平;帮助药品价格合理回归,提高药品的可承受能力;消除质量缺陷,促进合理安全使用药物。只有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才能彻底消解决人民用药领域的问题与矛盾,切实扞卫人民健康权益,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二是分析目标,分析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指出基本药物制度的改革方向。通过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内在特性对比和深入剖析,本文认为当前基本药物机制设计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基本药物系统协调机制的设计不健全。一方面,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利益相容机制,各相关利益集团间存在利益协调问题,个体目标与制度目标相违背,增加了基本药物制度目标的实现成本;另一方面,政府职责与市场职责协调不明,当前基本药物制度运行中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的问题并存,有限的制度管理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二是基本药物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基本药物补偿资金运作缺乏有效监督,现阶段基本药物制度的资金投入和资金运作不仅缺乏客观的资金投入依据、资金运作效果的考核、监测指标,还缺乏资金使用信息公开机制和资金运作反馈优化机制;另一方面,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监督机制不健全,为药品流通、使用环节的趋利行为提供了契机,使制度的推行效果受到影响。三是基本药物制度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基本药物生产供应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国家并未对各地的补偿机制的运作进行严格规范,部分补偿机制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弊端,给基本药物制度的可持续运行带来威胁;另一方面,引导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当前政府虽然出台了基本药物推行的激励措施,为了完成绩效考核和经济激励措施,药品与医生收入之间的联系将得到解除,医生的行为将得到规范。但是,激励机制相对笼统,激励效果不理想,可操作性有待提高。最后是实现目标,探索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的策略实施路径。为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本文以卫生正义理论为价值导向,以利益相关理论为协调手段,以制度变迁理论为经验指导,为实现国家基本药物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放眼国际社会,通过学习和借鉴境外国家和地区基本药物制度在推行过程中的成熟经验,以及国内多个省份和地区基本药物探索的先进经验,总结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的可行路径和政策建议。具体包括:(1)供应目标实现路径: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到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结构性配置;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法律保障体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生产流通企业补偿机制;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信息检测机制;仿制品一致性评价体系;健全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补偿机制。(2)价格目标实现路径:从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到加强监督培训过程。具体措施包括:净化基本药物流通环节;探索基本药物的免费供应;完善基本药物报销机制;改善医务人员收入结构。(3)用药目标实现路径:从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到加强监督培训过程。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药品安全使用指导管理;提高基本药物遴选的合理性严谨性;强化医务人员处方行为监督机制;加强药学教育以及药师培训制度;构建基本药物合理使用长效机制。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全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逻辑结构和内容设置如下:首先是导论。介绍选题背景,回顾评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基本药物制度及相关概念;继而引入卫生正义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理论,搭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理论框架。健康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选择卫生正义理论为基本药物制度的顶层设计明确方向。基本药物制度覆盖范围广,涉及群体多,现阶段存在的药品供应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个利益群体基于自身利益选择造成的,在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时,有必要协调基层药物制度下的不同作用,明确基本药物制度框架下各角色的作用。因此,本文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指导方向。任何成功的制度都不是一次设计建成的,符合需求的制度体系都离不开后期制度推行过程中的适时调试,基本药物制度的演变亦是如此,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为指引,准确把握现实需求,准确定位问题的根源,指导基本药物制度目标的实现。第一章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概述。本章分析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特点,内涵和功能,构建了全方位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此外,回顾了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历史沿革,并将国家基本药物的发展划分为概念引入阶段、初步建立阶段和全面实施阶段,分别介绍了各个阶段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情况,以及制度推进过程中取得的成就,通过回顾基本药物的变迁经历,明确健全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深入分析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和机制设计缺陷。本研究基于现实问题展开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分析,首先归纳总结了存在于药品供应领域、药品价格领域及药品使用领域等三大领域的问题,即供应总量不足下的药品短缺与供应结构失衡下的公平漏洞、利益驱动下的药价攀升与报销机制缺陷下的负担过重、质量缺陷下的用药安全问题与不当处方下的用药失范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明确现阶段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目标,即满足广大人民治病防病的需要同时优化卫生资源的分配,促进人人享有基本药物。解决药品供应问题、提高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帮助药价理性回归,提高基本药物的可支付性;消除质量缺陷问题、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在明确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目标的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制度机制的设计缺陷。本文认为,在制度的运行机制设计方面,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利益相容机制,导致制度运行缺乏有效竞争;在制度运行的协调与监督方面,政府职责与市场职责的协调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健全、资金使用缺乏科学运作机制,致使制度运行缺乏效率;在制度运行激励机制方面,引导医务人员基本药物使用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尚不健全,造成制度运行缺乏内在推动力。最后,研究从协调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三个维度入手,系统阐述了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问题取向,探讨了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方向和重点。第三章介绍在国际社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在全国各地成功试行的基本药物制度。一方面,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都已经相对成熟,积累了大量先进经验,虽然由于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医药行业结构的差异,药物政策内容各有特点,但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国际上逐渐形成一些共同的趋势,这些成功做法和趋势都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另一方面,国内基本药物制度已实施多年,地方政府也在实践中探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一些有益经验。本节从基本药物供给,基本药物的价格和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三个方面考察了基本药物的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寻找可行的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措施,为深化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提供了切实支撑。第四章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构建的应然取向分析。前述章节对现阶段目标、目标与现实的差距,以及目标实现的方法路径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剖析,本章则是基于前述三章的研究成果,从条件取向和路径取向两个方面,论述建构和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方向和方法,从而为进一步的操作性路径的提出奠定基础和条件。首先,对基本药物制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取向进行论证,包括国家政治承诺与政治力量供给、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社会经济基础的夯实以及必要的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从外部为建构基本药物制度创设了可能性;随后,研究基于理论的进路分析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路径取向展开探讨,借鉴卫生正义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别阐析了基本药物制度建构与完善的多元化路径、切入路径与系统性路径,确立了制度建构的模式选择和切入视角。第五章在前面几部分探究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我国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策略路径。文章从基本药物制度三大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成因、解决成因的有效措施,最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目标。通过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结构性配置、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法律保障体系、完善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企业补偿机制、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信息检测机制等措施优化药品供应机制,实现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子目标。通过净化基本药物流通环节、探索基本药物的免费供应、完善其报销机制、改善医务人员收入结构等措施优化药品价格机制,实现基本药物价格保障子目标。通过加强药品安全使用指导,落实仿制药品一致性评价工作、合理调整基本药物目录结构、强化医务人员处方行为监督机制、加强药学教育以及药师培训制度、构建药物合理使用长效机制等措施优化药品使用机制,实现基本药物使用保障子目标。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深入推行与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国家卫生健康体系紧密相连,与“健康中国”建设密不可分。随着国家对人民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将得到进一步认可,加快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维护和增进国民健康,做到美好愿望与现实要求的高度统一,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期盼。
丁丽曼[8](2017)在《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保险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基本药物制度作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制度推行重点首先放在基层医疗机构,其目的在于引导患者向基层医疗机构下沉,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的同时,减轻患者药品费用负担,进而降低患者总费用和自负费用。对于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需要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来回答。该研究采用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8-2011年参保人随机抽样数据,在医疗机构层面对天津市医保定点医院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患者层面针对天津市内六区91家公立综合性一级医院的患者样本,其中在49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一级医院就诊的患者为干预组,在未试点的42家一级医院就诊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基于回归的倍差法研究设计,评估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前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年总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变化。医疗机构层面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1年一级医院的人均门诊次数显着增加,二三级医院增幅略低于一级医院。各级医院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和次均总费用下降;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和次均总费用,除一级医院在2010年后出现小幅下降外,二三级医院均呈平稳上涨趋势。在患者层面,虽然在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前后,两组患者的年门诊次数均显着增加,但在控制了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状态和以权-查尔森合并症指数为指标的健康状况后,与对照组相比,在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后,干预组患者年总门诊次数未见显着变化。干预组患者门诊年总费用、年药品费用和自负费用及在各级医院的分布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在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前后也均未见显着变化。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住院服务利用和费用的影响与门诊类似。从患者年总费用变化和在各级医院的费用变化视角来识别政策效果,与现有研究中仅基于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患者的次均费用变化进行评价相比,消除了次均费用受就诊次数干扰可能给研究带来的偏倚。通过患者层面的研究发现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并未实现其预期的引导患者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并通过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药品费用负担,从而降低总费用和自负费用目的。基本药物制度作用的发挥仅从地方层面进行调整还是不够的,需要从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再造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机制;通过多元化管理破解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难题;通过改革医保付费方式解决临床使用需求短缺的难题;持续进行针对基层医生的基本药物宣传教育等方面持续不断完善。
Karlis Rokpelnis[9](2016)在《基于不同视角与感知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政策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建国以来,中国在防止土地退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人进沙退”的省级行政单位。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理生态环境复杂,经济较为落后,人口相对边缘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环境、经济以及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生态环境方面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主要关注领域。本论文从多学科角度入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官方文件和文献分析、气象数据分析、访谈、参与观察、堆排序(pile-sort)和堆排序数据的多维尺度分析等,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陶乐县与同心县两地草地与土地退化管理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论文首先论证了干旱半干旱草地的根本属性是系统性。目前中国的监管体系目标为系统性的上地评估,但相关学术文献与专家的论点均显示该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足。学术界强调不同视角对土地条件变化感知的重要性,现有文献里计算宁夏土地退化程度差异较大,但是在于这种感知差异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宁夏草地土地质量报告上的一系列矛盾。其次,本论文在总结村、乡、县、省各级草地管理监测体系与评估报告机制的基础上发现评价体系越全面,植被指标越被重视。两个研究地点草地状况的官方报告表明,两地都表现出随整体的植被覆盖度和生产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和其他植被质量指标也越来越高。再次,本论文从研究地点气候因素的角度展开进一步分析,从降水量的历年变异(variance)情况来看,同心与陶乐都恰好处在平衡和非平衡生态系统之间。因此两地的放牧与耕地压力的降低可能并不会直接导致草地生物量的长期增加。随着年平均气温增加且年总降水量下降,茂密植被长期覆盖的可能性降低。现行土地利用监管体系重点在于土地承受压力的减小,但是本论文的气候条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地区土地使用压力的减小对防止土地退化没有积极影响。最后,本论文在草原健康监测报告和区域气候分析背景下应用民族生态学(ethnoecology)方法检验当地农牧民对土地动态变化的感知,揭示了同心和陶乐两个社区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研究显示,在陶乐实施沙漠绿化工作,当地农牧民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与监测报告相符,而在同心所进行的土地退化防治手段制约了农牧民的生计,研究显示当地群众意识不到土地退化,也感知不到政策落实之后的土地恢复。这种差异是用一系列堆排序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证实的。由此看来,当地农牧民对土地变化的感知与预防土地退化政策的实施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对预防土地退化政策有影响的地区,当地农牧民感知与官方报告相符;对预防土地退化政策无影响的地区农牧民不但感知不到土地退化的状态,也感知不到报告里所论述的解决方案。总之,本论文总结目前宁夏草地管理监测体系的数据上报过程过于简单,以此数据为基础的分析报告在当地应用非常有限,草地监测报告没有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土地局势。通过目前的草地监测体系无法全面地评估土地变化与气候、社会经济、生态因素的相互关系,因此,监测结果的实用性非常有限。在参与到预防土地退化对策并从中受益、而且生计不受此政策限制的地区,农牧民对土地变化情况的感知与官方报告相同。这表明,今后草地监测体系的发展应涵盖更广泛的监测指标和更多的自我反思。未来如果想要使监测数据和土地变化的感知情况达到一致,当地农牧民对于土地退化防治对策的积极参与是十分必要的。
王莉,李筱,李幼平,师成虎,杨宗霞,李萃萃,沈建通,王应强[10](2014)在《成都市新津县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绩效评估系列之七:新津县2009~2011年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文中认为目的调查新津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使用情况,并重点分析基本药物和抗生素使用情况,为新津县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的配置和使用提供决策证据。方法收集20092011年新津全县17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基本药物和抗生素使用信息,并采用Microsot Excel 2003进行分析。结果与2009年相比,2010年新津县药品和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分别增长72.27%和135.41%。2010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乡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均超过90%,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超过50%。2010年新津县门诊平均处方金额总体增长3.51%,但社区中心/乡院2010年门诊平均处方金额15.09元,比2009年下降16.23%。2011年7月新津县出台控制抗生素使用文件后,全县抗生素使用比例下降,但13家社区中心/乡院中9家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比例仍超过30%。二联抗生素使用比例在0.42%5.56%,三联及以上使用比例在0%0.44%。结论新津县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和使用金额逐年上升,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均达国家要求;社区中心/门诊平均处方金额逐年下降;严格控制处方抗生素使用比例后情况有所改善,但抗生素使用比例与金额仍过高,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情况,应加强培训,指导循证合理用药。
二、《社区医学杂志》2004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医学杂志》2004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2015-2018年宁夏癫痫防治管理患者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国农村地区癫痫防治管理项目疗效评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2)山东省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重用药的认知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
3.2 研究内容 |
3.3 调查工具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5 质量控制 |
4 结果分析 |
4.1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4.2 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重用药认知偏好的单因素分析 |
4.3 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重用药认知偏好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5 讨论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附录(调查问卷摘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中国云南省与柬埔寨的卫生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建议 |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2.1.2 建立评价模型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专题小组讨论法 |
2.2.3 德尔菲法 |
2.2.4 统计分析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3.1 研究方案设计 |
2.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指标池构建结果 |
3.1.1 文献研究结果 |
3.1.2 专题小组讨论研究结果 |
3.1.3 初步构建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3.2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
3.2.1 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
3.2.2 指标筛选 |
3.2.3 权重确定 |
3.2.4 评价标准的修改 |
3.2.5 建立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
3.3 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3.3.1 专家积极系数 |
3.3.2 专家权威系数 |
3.3.3 专家协调系数 |
4 讨论 |
4.1 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分析 |
4.2 本课题研究的可靠性分析 |
4.2.1 基于文献研究和专题小组讨论初步构建指标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
4.2.2 德尔菲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分析 |
4.3 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模型的特点 |
4.3.1 评价模型与建科宗旨的关系 |
4.3.2 评价模型与全科医疗的关系 |
4.3.3 指标修改与确定 |
4.3.4 权重确定与分析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我国6所高校公共卫生人才的本科培养模式及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定义 |
1.2 我国公共卫生本科教育基本模式 |
1.3 我国公共卫生本科教育演变与现存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教育机构角度 |
2.1.2 教育接受者角度 |
2.1.3 教育提供及管理者角度 |
2.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2.2.1 教育机构角度 |
2.2.2 教育接受者角度 |
2.2.3 教育提供及管理者角度 |
2.3 数据处理 |
2.3.1 定量资料 |
2.3.2 定性资料 |
2.4 质量控制 |
2.4.1 调查准备阶段 |
2.4.2 调查实施阶段 |
2.4.3 数据管理阶段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 |
3.1 教育机构角度 |
3.1.1 学制、授予学位、培养目标等 |
3.1.2 招生志愿填报情况 |
3.1.3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课时分布 |
3.1.4 实习安排情况 |
3.2 教育接受者角度 |
3.2.1 调查学生基本情况 |
3.2.2 对院校教育是否能够达到实际工作要求的态度 |
3.2.3 对临床与公共卫生实习的态度 |
3.2.4 对实习提出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3.3 教育提供及管理者角度 |
3.3.1 访谈专家基本情况 |
3.3.2 对公共卫生人才核心能力的见解 |
3.3.3 本科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待改进方面 |
3.3.4 临床医学教学实习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
3.3.5 对公共卫生教学实习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四章 讨论 |
4.1 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 |
4.2 招生志愿填报与专业认同感 |
4.3 临床医学教学实习 |
4.4 公共卫生教学实习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重视学科宣传,提高学生与家长对认知及认同感 |
5.2.2 应重视和改善预防医学学生的临床教学与实习 |
5.2.3 加强公共卫生教学实习的同时重视与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衔接 |
第六章 创新点与局限性 |
6.1 创新点 |
6.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6)社区首诊制度的实施困境及应对策略 ——以上海市Q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3.1 国外研究回顾 |
1.3.2 国内文献回顾 |
1.3.3 研究评述 |
1.4 概念界定 |
1.4.1 分级诊疗 |
1.4.2 社区首诊 |
1.4.3 全科医生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社区首诊制度的实施状况 |
2.1 Q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概况 |
2.1.1 服务内容与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 |
2.1.2 卫生信息化初步建立 |
2.1.3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
2.1.4 财务管理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2.2 Q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首诊实施存在的问题 |
2.2.1 就诊下沉效果不明显 |
2.2.2 社区医务人员缺乏主动性 |
2.2.3 社区首诊的开展过于依赖行政命令 |
第3章 社区首诊政策执行缺乏操作性 |
3.1 社区首诊政策落实缺乏参考依据 |
3.1.1 首诊标准界定不明确 |
3.1.2 罔顾服务质量与“签而不约” |
3.2 医疗保险制度支持乏力 |
3.2.1 经济杠杆失效下需方引导弱化 |
3.2.2 激励和约束低效与供方能动不足 |
3.3 双向转诊制度联动不畅 |
3.3.1 “吝惜”的专家号源 |
3.3.2 形同虚设的“下转”安排 |
第4章 社区医疗机构能力与动力的双重掣肘 |
4.1 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能力薄弱 |
4.1.1 社区医疗设备落后,用药受限 |
4.1.2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发展受阻 |
4.1.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网络平台不健全 |
4.1.4 社区医生数量匮乏,质量有待提高 |
4.2 社区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动力欠缺 |
4.2.1 “靠感情”维系导致社区医疗机构动力不足 |
4.2.2 社区医生激励动因贫乏 |
4.2.3 社区医生队伍稳定性差 |
4.2.4 “职业倦怠”形成的消极态势 |
第5章 社区首诊制度优化与实施路径 |
5.1 有的放矢:针对存疑制度设计的重塑 |
5.1.1 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5.1.2 明确首诊实施细则 |
5.1.3 以需求为导向: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
5.2 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服务能力 |
5.2.1 规范全科医生培养机制 |
5.2.2 巩固社区医务人员的保障机制 |
5.3 宣传与引导:增强社区首诊制的社会认可度 |
5.3.1 引导居民就医观念的转变 |
5.3.2 拓宽宣传渠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附件 |
(7)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基本属性及其必要性研究 |
二、实施现状与现存问题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核心理论依据 |
一、卫生正义理论与制度公平性研究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制度效能研究 |
三、制度变迁理论与制度可行性研究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基本药物制度概述:定义、发展与制度建构 |
第一节 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内涵与功能属性 |
一、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内涵 |
二、基本药物制度的功能属性 |
第二节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发展脉络 |
一、概念引入与探索阶段(1979—2008年) |
二、制度建构与初创阶段(2009—2011年) |
三、全面实施与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
第三节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成就及经验 |
一、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构取得的成就 |
二、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经验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问题分析及其成因挖掘 |
第一节 基本药物制度在药品供应领域的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
一、问题表征:药品供给短缺与结构失衡 |
二、问题成因:基于供给机制的系统分析 |
第二节 基本药物制度在药品价格领域的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
一、问题表征:药价异常攀升且患者药负过重 |
二、问题成因:基于药品流通和报销制度分析 |
第三节 基本药物制度在药品使用领域的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
一、问题表征:用药安全问题与用药失范问题 |
二、问题成因:基于质量管理、医患主体与基药目录分析 |
第四节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问题取向分析 |
一、基本药物制度的协调机制问题 |
二、基本药物制度的监督机制问题 |
三、基本药物制度的激励机制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本药物制度的国外经验与国内实践总结 |
第一节 境外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经验总结 |
一、药品供应保障经验:采购模式规范化,供应保障制度化 |
二、药品价格保障经验:公共性药物服务,补贴式政府供给 |
三、合理使用保障经验:药品遴选契合化,队伍建设规范化 |
第二节 基本药物制度的国内实践探索 |
一、基本药物供应保障的国内探索:强化机制与法治建设 |
二、基本药物价格保障的国内探索:免费供应与强化管理 |
三、基本药物使用保障的国内探索:政策及执行并重并举 |
第三节 基本药物制度国内外实践经验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
一、药品供应保障实践经验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
二、药品价格保障实践经验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
三、药品合理使用实践经验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应然取向分析 |
第一节 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条件取向 |
一、国家的内在政治承诺与强大政治力量 |
二、法律体系对公民健康权利的天然扞卫 |
三、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制度创新基础 |
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造必要政策环境 |
第二节 基本药物制度建构的路径取向 |
一、卫生正义理论与制度完善的多元化路径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制度完善的切入路径 |
三、制度变迁理论与制度完善的系统性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现基本药物制度目标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供应目标实现路径: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到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
一、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法治化进程 |
二、完善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企业激励与补偿机制 |
三、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信息监测机制 |
四、健全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补偿机制 |
五、优化医疗卫生公共资源的结构性配置 |
第二节 价格目标实现路径:从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到降低居民医药负担.. |
一、净化基本药物流通环节 |
二、探索基本药物免费供应 |
三、扩大基本药物覆盖范围 |
四、完善基本药物报销机制 |
第三节 用药目标实现路径:从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到加强监督培训过程.. |
一、加强药品安全使用指导管理 |
二、落实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 |
三、提高基本药物遴选的合理性 |
四、强化医务人员处方行为监督 |
五、加强药学教育以及药师培训 |
六、构建药物合理使用长效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保险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框架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药物理论界定与制度研究现状 |
2.1 基本药物概念与制度 |
2.1.1 WHO基本药物概念和作用定位 |
2.1.2 各国对基本药物概念的价值认知、应用和实施效果 |
2.1.3 中国国家基本药物概念引入和制度建设 |
2.1.4 天津市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及发展历程 |
2.1.5 现行基本药物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 |
2.2 中国基本药物制度研究现状 |
2.2.1 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效果评价 |
2.2.2 基本药物制度安排与机制建设 |
2.2.3 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利益相关者行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津市医疗服务利用与费用分析 |
3.1 天津市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增幅明显 |
3.2 各级医院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
3.2.1 一级医院门诊慢病患者略有增加 |
3.2.2 门诊服务利用量显着增加 |
3.2.3 住院服务利用趋势平稳 |
3.3 就诊费用变化趋势分析 |
3.3.1 门诊次均费用呈现下降趋势 |
3.3.2 住院次均费用小幅上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门诊分流及费用的影响分析 |
4.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研究方法确定 |
4.1.1 研究样本选择的标准 |
4.1.2 研究方法的确定 |
4.2 样本人群的社会人口学信息 |
4.3 对患者年总门诊次数未产生影响 |
4.3.1 描述性结果 |
4.3.2 回归结果 |
4.4 对患者门诊年总费用、年药品费用和自负费用均未产生影响 |
4.4.1 描述性结果 |
4.4.2 回归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住院服务利用和费用的影响分析 |
5.1 对患者住院次数未产生影响 |
5.1.1 描述性结果 |
5.1.2 回归结果 |
5.2 对患者年总住院天数未产生影响 |
5.2.1 描述性结果 |
5.2.2 回归结果 |
5.3 对患者住院年总费用、年药品费用和自负费用均未产生影响 |
5.3.1 描述性结果 |
5.3.2 回归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本药物制度定位及执行效果影响机制分析 |
6.1 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和定位 |
6.1.1 基本药物制度设计与目标分析 |
6.1.2 基本药物制度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定位 |
6.2 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分析 |
6.2.1 制度顶层设计与模拟及效果评价 |
6.2.2 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机制与证据使用 |
6.2.3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根本障碍 |
6.2.4 社会公众的制度认知与价值认可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基本药物制度对于促进各级医疗机构有序使用作用不明显 |
7.1.2 基本药物制度对于降低患者药品费用和总费用的作用不明显 |
7.1.3 基本药物制度对于降低患者自负费用的作用不明显 |
7.2 政策建议 |
7.2.1 在国家药物政策背景下建设基本药物制度 |
7.2.2 再造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机制 |
7.2.3 建立短缺药品信息系统破解供应保障难题 |
7.2.4 借助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破解基本药物使用难题 |
7.2.5 建立政策模拟和评价机制 |
7.2.6 持续进行针对医生的基本药物宣传教育 |
7.3 研究创新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不同视角与感知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政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目录 |
第一章 关于旱地退化感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一节 引言 |
一 土地与旱地的的概念 |
第二节 走进系统性土地退化的界定 |
一 将“土地退化”视为系统性趋向 |
二 系统均衡与非平衡分析 |
第三节 系统范式下土地退化评估 |
一 视角与感知的作用 |
二 视角与感知的含义 |
第四节 宁夏土地退化现状 |
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概况 |
二 土地政策干预的影响和结果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 研究区概况 |
二 进度安排 |
三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管理和监理的破碎化对土地退化系统评价造成的挑战 |
第一节 管理体制垂直的破碎化 |
第二节 行政性的景观破碎化 |
第三节 科学研究与监测的现状 |
一 国家级研究现状 |
二 区域一级研究现状 |
三 地方政府草原监测 |
第一节 宁夏自治区和两个研究地点的监测报告 |
第二节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平衡和非平衡土地体系的界线——以宁夏陶乐与同心为例 |
第一节 利用气候因素判断生态系统是否平衡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地点气候因素分析 |
一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二 同心和陶乐年度气候变异 |
三 气候变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志研究方法优缺点分析 |
一 同心县DGY村:土地退化治理对生计的影响 |
二 陶乐SKL村:土地退化及治理中的农牧民生计状方式 |
第二节 不同的生计方式影响农牧民对土地的看法 |
一 以开垦沙漠改良土地为生计方式的SKL村 |
二 困于旱地农业和灌溉农业之间的DGY村 |
第三节 民族志收集分析结果 |
第四节 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
一 两个社区相同点 |
二 两个社区偏好的比较 |
三 土地状况的评估 |
四 土地状况评价的堆排序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讨论 |
第二节 结论 |
一 草原研究和管理数据的分散化 |
二 平衡生态系统和非平衡生态系统的监测 |
三 农民对土地退化感知的受限因素 |
第三节 建议 |
参考书目 |
附录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附件Ⅴ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ENGLISH VERSION |
(10)成都市新津县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绩效评估系列之七:新津县2009~2011年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方法 |
1.2研究内容和调查指标 |
1.3 数据采集、核实、处理和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基本药物销售情况 |
2.2 基本药物使用情况 |
2.2.1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比例 |
2.2.2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比例 |
2.3 门诊平均处方金额 |
2.4 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 |
3 讨论 |
3.1 新津县药品销售情况分析 |
3.2 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
3.3门诊处方金额及抗生素使用分析 |
3.4本研究的局限性 |
3.5 结论 |
四、《社区医学杂志》2004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2015-2018年宁夏癫痫防治管理患者疗效分析[D]. 王瑞.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2]山东省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重用药的认知偏好研究[D]. 封元平. 山东大学, 2020(02)
- [3]中国云南省与柬埔寨的卫生体系比较研究[D]. 龚雪蕾.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4]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D]. 沈士立.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5]我国6所高校公共卫生人才的本科培养模式及其改进研究[D]. 苏夏雯.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6]社区首诊制度的实施困境及应对策略 ——以上海市Q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D]. 张伊格.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7]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研究[D]. 张海涛. 苏州大学, 2018(12)
- [8]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保险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的影响[D]. 丁丽曼. 天津大学, 2017(09)
- [9]基于不同视角与感知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政策管理研究[D]. Karlis Rokpelnis.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10]成都市新津县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绩效评估系列之七:新津县2009~2011年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评估[J]. 王莉,李筱,李幼平,师成虎,杨宗霞,李萃萃,沈建通,王应强.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