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CM相位梯度提取技术在等达因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朝霞[1](2021)在《海面三维成像仿真高程反演与误差分析校正》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遥感因具有覆盖面大、观测频率高、全天时、全天候等优势,已成为海洋监测的重要手段。获取海面高程(Sea Surface Height,SSH)测量数据是海洋遥感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掌握海洋战略环境状态和海洋灾害预警的重要信息支撑。当前海面高程测量主要采用传统雷达高度计,沿卫星运行轨迹实现一维高程测量,由于轨道间隔大,所以分辨率低、不能实现亚中尺度面积的海面高程面测量。国内外相继提出了可成像、覆盖面积大、分辨率高、实时性好、可以满足亚中尺度海洋现象观测且海陆兼容的三维成像高度计。本文以三维成像高度计为应用对象,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海面成像和高程反演算法,分析三维成像高度计高程测量的主要误差因素,并设计相应的校正方法,为提高海面高程探测精度提供算法支持。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研究三维成像高度计海面成像,依据三维成像高度计的主要特征指标,提出了一种海面成像仿真算法。首先采用双尺度模型仿真海面,然后将其划分为小面元。进而基于准镜面散射机制及其基尔霍夫(Kirchhoff)近似解计算小面元的后向散射截面,通过相干叠加求得仿真区域的后向散射系数;最后根据三维成像高度计的基本原理设置系统参数,建立回波信号模型,使用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RD)算法和后向投影(Back-Projection,BP)算法分别进行仿真成像,得到相干复图像。在构建回波模型时,针对三维成像高度计的双天线干涉模式,进行了等效相位中心处理。成像仿真结果可为高程反演和误差分析校正提供基础图像数据。2.研究三维成像高度计图像数据处理,完成了包括图像配准、去平地效应、干涉相位滤波、相位解缠、相位-高程转换五个步骤的海面高程反演算法设计。在图像配准环节,提出了一种增强SIFT特征与相关系数相结合的算法,实现了图像的亚像素级精确配准,在配准精度和适用范围上均优于单独使用SIFT算法和相关系数法。在去平地效应环节,采用了在频域内将主频谱中心移至零频的方法。在干涉相位滤波环节,采用了中值预滤波与多方向融合线性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在相位解缠环节,利用JVC全局最优线性分配算法生成枝切线,对经典Goldstein算法进行改进,缩短了枝切线总长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局部无法解缠的“孤岛”问题,提升了相位解缠率和解缠精度。最后根据干涉测量原理和三维成像高度计观测几何计算海面相对高程。利用仿真海面图像进行高程反演,通过对比验证了海面成像仿真方法的可行性。3.研究影响三维成像高度计SSH测量精度的因素。设置系统参数,背景电离层、背景大气层误差以及电离层闪烁和大气湍流相位误差,进行仿真成像和高程反演,对比分析各类误差对SSH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二维空变特性的电离层闪烁和大气湍流相位误差影响最大。为校正该相位误差,提出两种校正算法:采用基于邻域像素均值自适应选点和提取波形轮廓自适应估计加窗宽度的方法改进了相位梯度自聚焦(Phase Gradient Autofocus,PGA)与图像偏移(Map Drift,MD)相结合的算法;使用果蝇全局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A)在距离压缩相位历史域搜索相位误差校正量,改进了基于最小熵准则的方法。仿真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相位误差校正算法都取得明显的校正效果,而基于果蝇算法和最小熵准则的方法效果更好。4.考虑系统参数误差和大气干扰对三维成像高度计海面高程测量的影响,利用以上三部分工作提出的算法,综合开展海面成像仿真、误差校正、高程反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整体研究工作与提出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周叶剑[2](2020)在《基于ISAR序列成像的空间目标状态估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空间目标状态估计旨在精确实时地获取目标在轨姿态、结构几何和非平稳状态下的运动参数,为目标动作意图分析、潜在故障威胁排查、航天态势发展预判提供有力信息支撑,是当前空间态势感知领域的核心技术。地基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具备全天时、全天候、主动式空间探测能力,通过窄带精密跟踪、宽带高分辨成像的工作模式为目标状态分析工作提供观测支持。研究基于ISAR成像的空间目标状态估计方法对我国空间态势感知技术体系建设发展、维护太空资产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公开的地基ISAR观测空间目标状态估计方法研究以对目标大致运动状态评估为主,目标状态参数估计依赖于观测数据与历史积累观测数据库的特征匹配,缺乏观测物理模型支撑,估计精度受限,推广至复杂运动目标、非合作目标等实际应用场景存在困难。立足于实际地基ISAR装备,亟需研究结合雷达成像机理、充分挖掘目标在轨状态与雷达观测数据内在联系、适用于复杂应用场景的空间目标状态估计技术。针对以上研究现状及应用需求,本文围绕空间目标在轨状态估计这一核心问题,面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空间目标序列ISAR成像与信息提取技术研究”、国家“十三五”装备预研项目“XXX成像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XXX成像与信息获取研究”等课题、项目的研究任务,结合现役地基空间观测ISAR体制特点,在雷达信号处理、ISAR图像解译、光电信息融合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全文研究循序渐进,依据问题复杂程度先后探讨空间目标处于稳定姿态以及非稳情况的在轨状态参数估计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1.空间目标ISAR成像序列投影的目标姿态估计第一部分研究空间目标ISAR高分辨序列成像观测的几何特点,从空间目标ISAR成像投影特征反演的思考角度,提出了基于ISAR图像投影形态的目标姿态估计方法,建立了目标在姿态稳定情况下状态参数与其典型部件在ISAR图像内投影形态间的显式表达,通过分析单站ISAR观测图像序列内目标投影的连续变化,克服传统方法在长时间ISAR图像序列处理中面临的散射点特征关联困难问题,实现目标在轨姿态参数的准确估计。2.空间目标ISAR成像二次相位的目标姿态估计第二部分从空间目标ISAR成像散焦特征解译的思考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ISAR图像二次相位的目标姿态估计方法,建立了观测图像内目标散射单元散焦的信号模型,推导了在姿态稳定情况下目标ISAR图像二次相位与其在轨姿态间的显式表达,通过解译被视为“负面信息”的图像二次相位,实现了小角域测量条件下的单帧ISAR图像目标姿态参数估计,为雷达成像、图像解译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3.多站ISAR联合观测下的自旋空间目标瞬时状态估计第三部分在第一、第二部分针对姿稳空间目标姿态估计的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自旋空间目标状态估计问题。该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解决目标在轨自旋引起的ISAR成像几何变化给目标状态估计带来的困难。本部分引入多站点ISAR联合观测补充了雷达观测角度资源,将高维目标状态参数估计问题分解为瞬时姿态和自旋运动参数的优化子问题。通过建立多站ISAR观测图像内目标距离、多普勒维度投影和空变二次相位特征与其在轨状态参数的显式表达,解决自旋状态下因观测成像平面变化造成的姿态估计与运动估计耦合难题,验证了多站ISAR联合观测在空间态势感知应用上的优势。4.光学-雷达联合观测下的空间目标状态估计与三维重建第四部分借鉴计算机视觉领域多视角图像场景重建技术,类比光学、雷达成像几何,探究了相同视角下光电图像特征融合的目标状态估计方法。首先,深入分析光学、雷达成像系统在同一视角下观测信息的互补联系,提出了基于单站光电融合的自旋目标状态估计方法,解决了针对空间自旋目标态势感知中因目标自身自旋运动带来的ISAR成像平面不定这一核心问题。而后,对比分析了光学与雷达多视角成像观测场景的相似性,提出了基于多视角ISAR图像序列的目标三维重建方法,建立了目标在多视角ISAR图像序列内轮廓与其在真实空间中三维结构间的联系,并将该方法拓展至光学-雷达联合观测模式,有效解决单站单圈次ISAR观测视角受限问题。光学-雷达联合观测体制突破了单传感器在空间目标观测中成像几何约束的局限性,为后续多传感器协同的空间目标态势感知网络建设提供了思路与技术支撑。
郝圣禹[3](2020)在《基于混合校正与细节提升的雾霾图像增强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图像处理技术借助深度学习和硬件设备被大量使用,但环境因素如雾霾会严重影响图像质量进而使识别、监测的准确率大幅下降。因此本文以雾霾图像为出发点,针对现有研究中缺少对同等级中雾霾图像的统一校正和质量提高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亮度与颜色混合校正和多尺度的雾霾图像增强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如下两个部分:1、本文提出了基于亮度与颜色的雾霾图像混合校正方法用以解决了同等级间雾霾图像的特征统一问题。该方法首先通过图像的亮度影响因子,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亮度直方图的匹配进而实现雾霾图像的亮度校正。然后,本文在RGB颜色空间中计算了目标雾霾图像与参考雾霾图像的颜色相似度,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特征匹配的方法实现了雾霾图像的颜色校正。2、本文提出了基于降噪及多尺度的雾霾图像增强方法用以解决雾霾图像因噪声和滤波带来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该方法首先结合了传统巴特沃斯滤波器的相关优势和雾霾图像的自身特性设计了一种改进后的低通滤波器用于降噪,然后本文对降噪后的五类雾霾图像进行了多尺度处理用以提高雾霾图像局部的轮廓细节和纹理特征,增强后的雾霾图像其二维信息熵明显增多。通过上述两部分处理后的雾霾图像在同类型间具有亮度、颜色相似度较高的特点,而对于雾霾图像自身,经过降噪及多尺度增强后的雾霾图像具有噪点少、局部轮廓细节和纹理特征明显的特点。在理论上,本文的理论方法对现有雾霾图像的特征增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应用上,本文对雾霾图像的校正和增强的实现为视频监控、场景勘测等领域中提供了增强雾霾图像特征的解决方案。
白婉宁[4](2020)在《开关电源辐射EMI噪声分析与抑制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子设备高度集成化,高速数字印刷电路产生的辐射骚扰日益严重,这些骚扰不仅影响本电路的正常工作,也会对周围其他电路产生干扰,因此针对电力电子器件的电磁骚扰研究迫在眉睫。为降低辐射噪声干扰,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主要通过接地、加滤波、屏蔽等措施进行抑制。但还缺乏对典型开关电源电路的辐射EMI噪声建模和预估分析,以及将智能算法应用到屏蔽抑制内和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电子设备进行物理建模可视化分析的研究。本文将以开关电源为例,对以上三个内容进行分别讨论,提出具体的辐射抑制措施并进行验证实验。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典型开关电源电路进行电路分析和辐射EMI建模。探究断续工作模式下的开关电源AC-DC、Boost PFC和LLC电路工作原理,并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复现;探究开关电源辐射EMI噪声生成机理及模型,并从中提取进线处的电流,带入到噪声计算公式中进行场路协同仿真;提出有效的抑制辐射骚扰措施。其次,对开关电源电磁辐射壳体进行屏蔽效能研究。探究屏蔽效能机理,主要包括开关电源孔缝计算原理、金属良导体和带孔缝腔体的屏蔽机理;将智能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与开关电源屏蔽效能相结合得出最优情况;利用电磁仿真软件研究不同开孔方式对开关电源屏蔽效能的影响,并验证算法结果的正确性。然后,对开关电源进行关键器件建模以及近场可视化分析。进行开关电源近场测试,找到辐射影响较大的器件;从滤波电路和Boost电路中挑选7个关键器件进行物理建模;对关键器件进行研究,并分析器件间的近场可视化以及器件与机壳间的近场可视化,从而优化PCB板布局。最后,对开关电源进行辐射EMI噪声抑制实验。搭建开关电源电路,并结合上文提到的开关电源两种抑制措施,进行抑制实验,验证理论仿真的正确性和抑制措施的有效性。
鄢胜勇[5](2020)在《下肢肌电传感及运动辨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人体下肢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m Signal)是由于人在正常行走、跳跃和下蹲运动时,通过肌肉收缩和舒张时产生的,并且能通过下肢肌电传感器采集到的一种轻微的生物电信号,其过程中的电信号获取十分便捷、对人体无伤害,现在大范围的使用于医疗保健、军事工业和AI制造业等等。人体下肢肌肉的肌电信号在柔性助力服的柔顺控制系统领域里面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应的各种技术仍然不是十分成熟,距离实际的生产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柔性助力服能够在运动助力上得到推广和使用,首先对人体下肢步态进行了划分,并且对下肢肌电传感技术进行了研究,然后,使用非局部小波变换域的算法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降噪,并对人体下肢八块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运用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进行运动辨识。本文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首先对人体下肢肌电传感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人体髋部、大腿、小腿和足部肌肉群进行了生理医学上的学习与分析,并且分析了下肢在行走时,各个关节的运动机理,再对人体下肢步态动作进行了划分。采用Open Sim软件对人体下肢肌肉进行建模和仿真,并对阵列式和分布式这两种布局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了下肢肌电传感器贴片的布局,再对人体下肢表面肌肉的肌电信号进行了采集和处理。2)分析了表面肌电信号常用的几种特征提取方法,一般有积分肌电值(iEMG)、过零点数(ZC)、方差(VAR)、标准差(SD),并分别采用这几种方法对采集到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采用了非局部小波变换域的滤波方法对sEMG信号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实测sEMG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实验结果显示,该降噪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采用K近邻算法和支持向量机对人体下肢步态相位辨识准确率进行了对比,两者都具有较高的辨识率,然后将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对已得到的下肢运动的七种动作模式进行运动辨识,通过测试,达到了不同的预测效果,最后得出了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在分类识别问题上具有更佳的预测效果,比传统的BP神经网络的识别率高5.1%,出其平均识别率为93.7%。
门晓勇[6](2020)在《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合成孔径雷达是主动式的雷达,其工作波段主要是微波波段,对空间介质有很强的穿透力,而且受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因而保证了其在夜间和各种天气下的工作效率,而这一特点对于海面目标监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的提高,SAR图像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其中包括海面舰船的形态、舰船的类别、舰船的尾迹等信息,并且获得相应的参数信息。从民用层面上讲,这类信息能够提供目标的位置去向以及对于指挥海上交通有着极大的意义。从军事层面上讲,这类信息对于我军对战场情况的感知以及指挥作战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并且提前给出应对方案。因此,SAR图像的判读解译对于维护海洋权益有很大作用,作为SAR图像判读解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效率、高准确度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的经典算法中的恒虚警率检测算法,分析了各种恒虚警率检测算法以及算法中的海洋背景杂波模型,同时给出了各个算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各个海洋背景杂波模型的参数估计过程和相对的阈值的计算过程。本文主要针对海洋背景杂波的建模进行研究,同时为了更好地检测近岸舰船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舰船目标几何特征的检测方法。一、提出了基于Gumbel混合分布模型的恒虚警率检测算法。恒虚警率检测算法是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中应用范围最广、检测效果最好的算法之一,其基于SAR图像的灰度值特征来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检测,利用目标灰度值和背景灰度值差异较大的特性来检测图像中潜在的目标。本文提出了Gumbel混合分布模型来描述海洋背景杂波,利用Gumbel分布模型中的位置参数和尺度参数来更好地描述海洋背景杂波,同时应用期望最大化方法给出了Gumbel混合分布模型中位置参数、尺度参数以及权值的参数估计过程,并且通过模型拟合效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以及该参数估计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应用牛顿迭代法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恒虚警率检测算法阈值估计过程并且,通过对实测SAR数据的仿真实验,来验证本文所提模型相较于其他模型的优越性。二、提出了基于几何特征的近岸舰船目标检测算法。针对近岸舰船目标的检测,随着SAR图像的分辨率逐渐提高,对舰船目标的描述能力也大大加强,其中包含的细节信息越来越多,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舰船目标几何特征的检测方法。针对虚警目标,提出了基于舰船目标先验知识的方法来去除虚警目标。算法首先对SAR图像进行预处理,之后提取舰船目标的几何特征,完成舰船目标的检测,同时去除虚警目标,给出最终的检测结果。最后,通过对实测高分辨率SAR图像的仿真实验来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
张屹修[7](2019)在《基于故障类型的配电网单相接地选线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建设,配电网的结构日益复杂,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对于故障的排除要做到及时、准确。我国配电网以小电流接地系统居多,其中单相接地故障是该系统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故障,因此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至关重要。虽然近年来专家学者提出不少选线方法,但是在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干扰时,大多数传统的选线方法很难保证对于不同故障类型的选线可靠性。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类型接地故障的选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稳态及暂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究了稳态及暂态零序电流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故障类型的划分,分别对金属性接地、高阻接地、电弧接地以及间歇性电弧接地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基于弧隙能量平衡理论建立符合实际的电弧模型,同时通过不同类型故障模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所选用故障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对现有的选线方法按照选线所用特征分量的不同进行分类,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据此确定本文的选线方法,即利用数学形态分析在信号处理方面的优良特性,设计合理的形态滤波器实现对故障暂态特征的提取,并结合对故障过程的分析,建立基于故障过程形态分析的选线方法。最后,结合相关理论及参数设计了一个具有五条馈线的35kV小电流接地系统,并在PSCAD中完成了模型的搭建,而后运用建立的选线方法对不同类型接地故障的选线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一系列仿真实验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接地故障,本文所建立的选线方法均能实现可靠、准确的故障选线。
刘昂[8](2019)在《大口径光学元件体缺陷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大型光学工程的快速发展对光学元件的加工质量提出了严苛的要求。特别是用于激光聚变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要求具备大口径、高面形精度、超光滑、低缺陷的要求。高功率激光装置中的光学元件如含有体缺陷,会对入射激光进行调制,降低光束输出质量和光学元件负载能力,甚至导致元件自身或下游元件出现损伤。为了保证高功率激光驱动器的平稳运行,迫切需要开展针对大口径光学元件体缺陷的检测技术研究,并建立满足工程需求的批量化检测能力。本文针对大口径光学元件振幅型体缺陷的检测,整合现有检测方法的优势,采取了分步检测的技术路线,提出了定性识别与定量检测迭代结合的复合模式检测方案。第一步,基于暗场散射成像技术对振幅型体缺陷进行识别并定位。采用片状激光在暗场环境下从光学元件侧面照明,通过成像模块沿通光面快速扫描识别缺陷,并初步记录缺陷信息;为提高识别准确性,设计了排除缺陷镜像的方法;第二步,基于明场显微成像技术沿通光面对已知缺陷进行轮廓提取。采用LED白光源从光学元件后表面照明,对缺陷进行显微成像;采用了基于图像清晰度评价的自动对焦算法,保证成像系统获取准确对焦的缺陷图像;设计了缺陷的轮廓提取算法,实现对缺陷特征的定量表征。为验证本文检测方案的有效性,设计并研制了针对大口径光学元件振幅型体缺陷检测系统。根据检测需求,将检测系统技术指标进行了分解设计,对光源照明模块、图像采集与控制模块、高精度位移平台等部件进行了功能设计。为提高检测效率,对成像模块扫描路径及照明口径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检测系统,开展了缺陷识别能力、缺陷定位精度、缺陷提取精度、效率提升的验证实验。实验发现,检测系统识别缺陷的能力优于人眼,定位偏差不大于1.3mm;缺陷提取结果与显微镜偏差不超过7.2%;采用本文效率提升方案扫描口径为400mm×400mm×50mmm的元件,检测效率提升最大51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检测方法可用于对大口径光学元件振幅型体缺陷的识别与提取,研制的检测系统适用于大口径光学元件振幅型体缺陷的工程化检测。
丁菁汀[9](2012)在《立体视觉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立体视觉具有重建分辨率高、适用场景广泛、隐蔽性高、功耗低等优点。然而,立体视觉容易受到图像噪声、光照条件、场景结构、摄像机空间位置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重建精度、实时性要求较高或特殊场景下的应用,还存在很大的挑战。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除火星车导航等少数案例之外,立体视觉在实际应用中还难称成功。综合考虑实际应用中具体的性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对立体视觉进行问题建模、计算方法和系统设计多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将有助于推进立体视觉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学位论文从提高立体视觉的准确性、适用性和实时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稀疏重建结果指导、建立球面立体视觉模型、多曝光视差融合以及专用硬件系统设计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立体视觉在复杂场景结构、大视场图像、高对比度环境以及实时运算处理条件下的三维重建结果。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贡献如下:1.提出了场景预测模型指导下的深度重建方法。全局立体匹配算法相对于局部匹配算法,在基准测试立体图像中能产生更优的匹配结果。但是真实场景中通常包含复杂的场景结构,实际场景中许多类斜面和曲面区域并不符合全局立体匹配算法中平行平面(Fronto-parallel)假设。对此,本文提出通过特征点匹配得到的稀疏重建结果来建立场景预测模型,进而对稠密全局匹配进行指导的策略。通过将场景预测模型融合到全局立体匹配算法中的马尔可夫随机场(MRF)算法框架以及深度细化过程,提升了重建结果的准确性。2.提出了面向大视场的基于球面成像模型的立体视觉方法。基于透视模式的立体视觉方法,主要针对于有限视场角的图像传感器,无法应用于大视场环境的感知。为此,本文首先定义了基于球面模型的立体视觉方法。球面立体视觉方法理论上可以恢复出摄像机视场角范围内任意区域的深度信息。在立体匹配之前,通过极线校正和经纬度展开的方法,将球面模型转换为极线水平的等角图像。通过分析等角图像的特点,采用了亚全局(Semi-global)的立体匹配算法,兼顾了算法复杂度和匹配准确度。更进一步,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次曝光的高动态立体视觉方法。通过融合不同曝光强度下的视差结果,得到高对比度场景的三维信息。3.针对车载系统的应用需求,设计了面向立体视觉实时计算的硬件系统。立体视觉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在PC上通常无法实现较高分辨率图像的实时运算,需要使用特定硬件计算单元。为此,本文设计了以单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运算核心的立体视觉硬件系统。针对立体视觉的计算需求,设计了数据处理流程以及控制这些复杂数据流的技术方法。4.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权重的高性能立体视觉算法的硬件实现方法。基于自适应权重的局部匹配算法在显着地提升了匹配结果准确率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所需的运算复杂度。本文通过并行处理的模式,在FPGA上设计该算法的实时实现结构。针对FPGA内有限的硬件资源,对初始自适应权重的算法进行一系列的算法改进,并通过评估和分析证明了算法改进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最终,整个立体视觉算法在单片FPGA上实现。高度并行的流水处理结构,使得系统可以实现640×480分辨率图像,每秒51帧的处理速度。与类似的立体视觉系统对比,当前基于自适应权重聚合算法的硬件实现在准确性与鲁棒性上都有相应的提升。本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史丽军[10](2007)在《三维数字光弹性方法中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实际工程中,三维应力问题的结构是非常普遍的,例如汽轮机叶根齿缘的受力状态,飞机的起落架等等都是三维应力问题。三维问题有一些可以简化为平面问题,大多数结构确是不能简化的,这时就需要进行三维光弹性分析。三维光弹性应力分析是目前最成熟,也是最普遍的用于解决三维问题的实验方法。很多中外学者一直在致力于数字光弹性的研究,但是大多数学者都是在研究平面数字光弹性技术。本文首先对前人在三维光弹性应力测试和分析技术的研究工作作了回顾,然后做了散光光弹性方法斜射公式的推导,并首次把数字光弹性技术引入到三维冻结切片法当中,将散光法和透射光弹法结合起来进行三维光弹性应力分析可以避免子切片的制作。对三维数字光弹性技术中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做了深入研究,从弹性力学出发,从理论上推导圆盘等倾角取值范围的定义,并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最终彻底解决了圆盘中等倾角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取了等差线信息,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针对在数字光弹性技术中的1/4波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中根据所探讨的数字光弹性技术应用于三维冻结切片法当中,对汽轮机叶根齿缘的三维接触应力进行了光弹性分析,采用透射光弹法和数字散光光弹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构件进行了实验测试。在相移技术上采用一个1/4波片和偏振片的不同位置的组合得到四步相移图。
二、DCM相位梯度提取技术在等达因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CM相位梯度提取技术在等达因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海面三维成像仿真高程反演与误差分析校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雷达高度计海面高程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卫星高度计研究现状 |
1.2.2 成像雷达高度计研究现状 |
1.3 三维成像高度计仿真研究现状 |
1.3.1 系统原理及测高性能仿真研究现状 |
1.3.2 海面成像仿真相关研究现状 |
1.4 三维成像高度计高程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5.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三维成像高度计工作原理 |
2.1 SAR成像基本原理 |
2.2 InSAR干涉测量原理 |
2.3 三维成像高度计测高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面建模和成像仿真 |
3.1 引言 |
3.2 海面建模 |
3.2.1 海面模型 |
3.2.2 海面三角剖分及轮廓计算 |
3.3 海面后向散射系数计算仿真 |
3.4 基于RD算法的海面成像仿真 |
3.4.1 信号模型 |
3.4.2 等效相位中心处理 |
3.4.3 RD算法成像 |
3.4.4 旁瓣抑制 |
3.5 基于BP算法的海面成像仿真 |
3.5.1 信号模型 |
3.5.2 BP算法成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面高程反演算法 |
4.1 引言 |
4.2 干涉复图像配准 |
4.2.1 基于增强SIFT特征的像素级粗配准 |
4.2.2 基于相关系数的亚像素级精确配准 |
4.3 去平地效应 |
4.4 干涉相位滤波 |
4.5 相位解缠 |
4.5.1 相位解缠的基本原理与Goldstein枝切线算法 |
4.5.2 基于JVC算法生成枝切线的解缠方法 |
4.5.3 相位解缠实验 |
4.6 相位高程转换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面高程测量误差分析与相位误差校正算法 |
5.1 引言 |
5.2 系统参数误差分析 |
5.3 电离层误差分析 |
5.3.1 背景电离层误差 |
5.3.2 电离层闪烁误差 |
5.4 对流层误差分析 |
5.4.1 背景大气层误差 |
5.4.2 大气湍流误差 |
5.5 改进PGA-MD相位误差校正算法 |
5.5.1 基于改进PGA算法校正子孔径图像 |
5.5.2 MD算法拼接 |
5.6 基于果蝇算法和最小熵准则的相位误差校正方法 |
5.6.1 图像熵及果蝇算法 |
5.6.2 相位误差校正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海面成像仿真及图像数据处理综合实验验证 |
6.1 引言 |
6.2 考虑多种误差源的海面成像仿真 |
6.3 仿真图像相位误差校正 |
6.4 高程反演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基于ISAR序列成像的空间目标状态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地基空间观测ISAR系统发展 |
1.2.2 空间目标ISAR成像与状态估计技术进展 |
1.3 拟研究的关键问题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空间目标ISAR图像投影提取与姿态估计 |
2.1 引言 |
2.2 高分辨ISAR成像基础 |
2.2.1 ISAR成像基本原理 |
2.2.2 ISAR成像转台模型 |
2.3 空间目标ISAR观测序列的成像时间段划分 |
2.3.1 雷达观测视角序列获取 |
2.3.2 空间目标ISAR成像时间段的优化准则 |
2.4 目标ISAR图像投影形态与姿态估计原理 |
2.4.1 空间目标ISAR成像等效投影模型 |
2.4.2 传统因式分解方法原理 |
2.4.3 目标投影形态与姿态估计 |
2.5 基于ISAR投影形态的空间目标姿态估计方法 |
2.5.1 算法流程 |
2.5.2 ISAR图像序列获取与目标边界提取 |
2.5.3 ISAR图像内矩形部件提取与形状匹配 |
2.5.4 空间目标在轨姿态参数估计 |
2.5.5 ISAR图像序列重建与部件尺寸估计 |
2.6 基于序列投影形态的目标姿态估计实验 |
2.6.1 不同特征提取对比实验 |
2.6.2 散射点提取误差对因式分解法性能影响分析 |
2.6.3 基于投影形态的目标姿态估计 |
2.6.4 实验误差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目标ISAR图像二次相位提取与姿态估计 |
3.1 引言 |
3.2 空间目标ISAR图像二次相位与姿态估计 |
3.2.1 空间目标ISAR图像内的二次相位 |
3.2.2 传统成像算法中的相位补偿 |
3.2.3 基于ISAR图像二次相位的目标姿态估计 |
3.3 图像对比度最大化的二次相位系数求解方法 |
3.4 基于图像二次相位的目标姿态估计实验 |
3.4.1 散射点阵列验证实验 |
3.4.2 典型空间目标姿态估计 |
3.5 多站观测条件下的拓展实验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站ISAR联合观测下的自旋空间目标状态估计 |
4.1 引言 |
4.2 多站ISAR观测下自旋目标投影形态分析 |
4.3 基于多站ISAR图像投影形态的自旋目标状态估计方法 |
4.3.1 算法流程 |
4.3.2 ISAR图像时间同步 |
4.3.3 图像特征提取 |
4.3.4 目标瞬时状态求解 |
4.3.5 估计优化验证 |
4.4 自旋目标多站ISAR投影形态反演瞬时状态实验 |
4.4.1 空间目标瞬时状态参数估计 |
4.4.2 估计误差分析 |
4.4.3 不同自旋模式下的目标动态估计 |
4.5 多站ISAR观测下自旋目标相位特征分析 |
4.6 基于多站ISAR图像二次相位的自旋目标动态估计方法 |
4.7 自旋目标多站ISAR图像二次相位反演瞬时状态实验 |
4.7.1 散射点阵列验证实验 |
4.7.2 典型空间目标瞬时状态参数估计 |
4.7.3 对比实验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学-雷达联合观测下的空间目标状态估计 |
5.1 引言 |
5.2 ISAR与光学成像几何对比分析 |
5.3 单站光学-雷达联合观测下的目标投影形态分析 |
5.4 基于光电信息融合的自旋空间目标状态估计方法 |
5.4.1 算法流程 |
5.4.2 图像预处理 |
5.4.3 投影特征提取 |
5.4.4 瞬时姿态估计 |
5.4.5 自旋参数估计 |
5.5 光电信息融合的自旋目标状态估计实验 |
5.5.1 空间目标瞬时状态参数估计 |
5.5.2 误差分析 |
5.5.3 长时间序列内的目标动态估计 |
5.5.4 对比实验 |
5.6 基于单站多视角ISAR图像序列的空间目标三维重建方法 |
5.6.1 光学多视图目标三维重建 |
5.6.2 ISAR多视图空间目标三维重建 |
5.6.3 ISAR轮廓特征提取 |
5.6.4 目标可视三维表面重建 |
5.7 光电信息融合的目标三维结构重建实验 |
5.7.1 大视角ISAR观测下的空间目标三维重建 |
5.7.2 ISAR观测视角受限条件下的空间目标三维重建 |
5.7.3 基于单站光电信息融合的空间目标三维重建 |
5.7.4 对比实验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混合校正与细节提升的雾霾图像增强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关键性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雾霾图像增强的相关理论及技术路线 |
2.1 雾霾图像增强的相关理论 |
2.1.1 亮度校正 |
2.1.2 颜色校正 |
2.1.3 降噪处理 |
2.1.4 图像细节提升 |
2.2 技术路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亮度与颜色的雾霾图像混合校正 |
3.1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亮度校正 |
3.1.1 图像的亮度影响因子 |
3.1.2 基于PSO算法的直方图优化匹配 |
3.2 基于特征匹配的颜色校正 |
3.2.1 雾霾图像的颜色相似度计算 |
3.2.2 基于特征匹配的雾霾图像颜色校正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降噪及多尺度细节提升的雾霾图像增强 |
4.1 基于改进滤波器的降噪方法 |
4.1.1 利用反馈的雾霾图像降噪处理 |
4.1.2 改进的巴特沃斯滤波器 |
4.2 基于多尺度的雾霾图像细节提升方法 |
4.2.1 雾霾图像细节提升的评价指标 |
4.2.2 多尺度的雾霾图像细节提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雾霾图像混合校正及增强实验 |
5.1 雾霾图像的数据集描述及相关分析 |
5.2 实验环节 |
5.2.1 雾霾图像的亮度校正对比实验 |
5.2.2 雾霾图像的颜色校正对比实验 |
5.2.3 雾霾图像的滤波器对比实验 |
5.2.4 雾霾图像的细节提升对比实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开关电源辐射EMI噪声分析与抑制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电磁兼容技术背景 |
1.1.2 开关电源研究背景 |
1.2 开关电源EMI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开关电源辐射EMI建模及噪声抑制研究 |
2.1 开关电源电路工作原理 |
2.1.1 DCM Boost PFC电路 |
2.1.2 半桥型LLC谐振电路 |
2.2 开关电源电路辐射EMI噪声生成机理 |
2.2.1 共模辐射EMI模型 |
2.2.2 差模辐射EMI模型 |
2.3 开关电源电路高频噪声电流提取 |
2.4 开关电源电路辐射EMI噪声抑制 |
2.4.1 开关电源基础电路辐射EMI噪声分析 |
2.4.2 开关电源辐射EMI噪声抑制措施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开关电源辐射EMI壳体屏蔽效能研究 |
3.1 屏蔽效能机理研究 |
3.1.1 均匀平面波 |
3.1.2 TLM数值计算 |
3.1.3 金属腔体屏蔽特性 |
3.1.4 带孔缝腔体屏蔽特性 |
3.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开关电源外壳屏蔽效能研究 |
3.2.1 屏蔽效能的算法优化分析 |
3.2.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屏蔽效能优化实现 |
3.3 基于孔缝设计的开关电源外壳电磁屏蔽特性仿真研究 |
3.3.1 开关电源外壳建模 |
3.3.2 屏蔽特性仿真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开关电源辐射EMI近场可视化研究 |
4.1 开关电源近场测试 |
4.2 近场物理模型搭建 |
4.3 开关电源近场可视化研究 |
4.3.1 器件间近场可视化研究 |
4.3.2 器件与机壳间近场可视化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关电源辐射EMI噪声抑制实验 |
5.1 开关电源硬件电路搭建 |
5.1.1 Boost PFC控制芯片 |
5.1.2 硬件电路搭建 |
5.2 开关电源辐射EMI噪声抑制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下肢肌电传感及运动辨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人体下肢步态规划及运动机理的研究 |
2.1 人体运动生理学的介绍 |
2.2 人体下肢运动机理分析 |
2.2.1 髋关节的关节运动分析 |
2.2.2 膝关节的关节运动分析 |
2.2.3 踝关节的关节运动分析 |
2.3 人体下肢步态周期的划分 |
2.3.1 直立行走的步态相位分析 |
2.3.2 多种运动模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下肢肌电传感技术的研究 |
3.1 传感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 肌电传感器的布局 |
3.2.1 布局方案的选择 |
3.2.2 布局方案的验证 |
3.3 下肢肌电信号采集的与降噪 |
3.3.1 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产生 |
3.3.2 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特点 |
3.3.3 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 |
3.3.4 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降噪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下肢步态相位辨识技术的研究 |
4.1 基于K近邻算法的步态相位辨识 |
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步态相位的辨识 |
4.3 步态相位辨识结果的分析 |
4.3.1 基于K近临算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
4.3.2 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体运动辨识 |
5.1 下肢肌电信号特征值提取 |
5.1.1 实验数据集的来源 |
5.1.2 特征值提取 |
5.2 传统BP神经网络分类器 |
5.2.1 BP神经网络的结构 |
5.2.2 BP神经网络的训练规则 |
5.2.3 实验数据分析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分类器优化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所取得的成果 |
(6)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论文安排 |
第2章 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及图像特征 |
2.2.1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 |
2.2.2 SAR图像特征 |
2.3 影响因素及恒虚警率检测算法 |
2.4 海杂波背景模型及其参数估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Gumbel混合分布的CFAR检测 |
3.1 引言 |
3.2 Gumbel分布模型建立及参数估计 |
3.2.1 Gumbel分布模型的建立 |
3.2.2 Gumbel分布模型参数估计 |
3.2.3 CFAR算法阈值估计 |
3.3 模型效果验证及仿真实验 |
3.3.1 SSDD(SAR Ship Detection Dataset)数据集 |
3.3.2 复杂背景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 |
3.3.3 多尺度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 |
3.3.4 恒虚警率检测器仿真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分辨率SAR图像近岸舰船目标检测 |
4.1 引言 |
4.2 基于最大熵的图像阈值分割 |
4.3 舰船目标几何特征提取 |
4.3.1 Canny边缘检测 |
4.3.2 基于SUSAN算子的显着性角点检测 |
4.3.3 Hough变换原理 |
4.3.4 特征提取及虚警去除 |
4.4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4.4.1 传统恒虚警率检测实验 |
4.4.2 基于舰船目标几何特征的检测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故障类型的配电网单相接地选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故障选线难点分析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1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稳态特征分析 |
2.2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特征分析 |
2.3 不同类型接地故障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研究 |
3.1 利用稳态信号的选线方法 |
3.2 利用暂态信号的接地选线方法 |
3.3 利用人工智能的接地选线方法 |
3.4 本文所采用选线方法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形态分析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研究 |
4.1 数学形态学基本概念 |
4.2 数学形态学基本运算 |
4.3 基于形态分析的故障特征提取 |
4.4 基于故障过程的选线判据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5 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建模与仿真实验 |
5.1 小电流接地系统模型的建立 |
5.2 基于PSCAD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 |
5.3 选线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大口径光学元件体缺陷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缺陷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1.2.1 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现状 |
1.2.2 体缺陷检测技术现状 |
1.3 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大口径光学元件振幅型体缺陷检测技术 |
2.1 检测需求分析 |
2.2 缺陷识别 |
2.2.1 光散射理论 |
2.2.2 缺陷识别方法 |
2.3 缺陷提取方法 |
2.3.1 照明方案 |
2.3.2 成像质量分析 |
2.3.3 成像系统成像清晰度评价方法 |
2.4 缺陷数据处理算法 |
2.5 缺陷检测效率提升方法 |
2.5.1 扫描路径设计 |
2.5.2 照明口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学元件振幅型体缺陷检测系统的设计 |
3.1 检测系统整体设计 |
3.2 技术指标需求与分解 |
3.3 系统子模块设计 |
3.3.1 图像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
3.3.2 片状激光光源的设计 |
3.3.3 高精度位移平台 |
3.4 检测系统设计符合性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学元件振幅型体缺陷检测技术验证实验 |
4.1 缺陷识别能力验证 |
4.2 缺陷提取精度验证 |
4.2.1 成像系统视场标定 |
4.2.2 检测精度验证 |
4.2.3 成像系统工作距离的影响 |
4.3 检测效率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立体视觉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立体视觉技术 |
1.3 立体匹配算法 |
1.4 立体视觉在实际中的应用 |
1.5 本文内容及结构 |
2 场景预测模型指导下的深度重建算法 |
2.1 引言 |
2.2 算法概述 |
2.3 场景预测模型的生成方法 |
2.4 融合预测模型的全局匹配算法 |
2.5 深度重建 |
2.6 实验与结果 |
2.7 小结 |
3 大视场高动态立体视觉方法 |
3.1 引言 |
3.2 鱼眼镜头的成像模型 |
3.3 基于球面成像模型的立体视觉 |
3.4 球面模型立体匹配算法 |
3.5 高动态范围立体视觉方法 |
3.6 实验与结果 |
3.7 小结 |
4 实时立体视觉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硬件设计的现状 |
4.3 系统设计目标 |
4.4 系统设计思想 |
4.5 系统整体设计 |
4.6 系统各模块设计 |
4.7 系统数据流程 |
4.8 小结 |
5 基于自适应权重的立体视觉算法的硬件实现 |
5.1 引言 |
5.2 立体匹配算法的硬件实现 |
5.3 基于自适应权重的匹配算法 |
5.4 算法硬件实现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6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博期间完成论文 |
(10)三维数字光弹性方法中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三维光弹性分析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意义 |
第二章 光弹性方法与散光法结合分析三维应力问题的原理 |
2.1 透射光弹性方法原理 |
2.2 散光法原理 |
第三章 数字光弹性方法在三维冻结切片法中运用的探讨 |
3.1 数字光弹性相移方法的初步探讨 |
3.2 数字散光光弹性方法的设备及光路 |
第四章 用数字光弹性方法分析气轮机齿缘的接触应力 |
4.1 问题的描述 |
4.2 实验测试方法选择 |
4.3 实验测试 |
4.4 实验数据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DCM相位梯度提取技术在等达因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海面三维成像仿真高程反演与误差分析校正[D]. 王朝霞.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2]基于ISAR序列成像的空间目标状态估计方法研究[D]. 周叶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3]基于混合校正与细节提升的雾霾图像增强与实现[D]. 郝圣禹. 北京邮电大学, 2020
- [4]开关电源辐射EMI噪声分析与抑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 白婉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下肢肌电传感及运动辨识技术研究[D]. 鄢胜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 门晓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7]基于故障类型的配电网单相接地选线方法研究[D]. 张屹修. 中国矿业大学, 2019(11)
- [8]大口径光学元件体缺陷检测技术研究[D]. 刘昂.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9(01)
- [9]立体视觉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 丁菁汀. 浙江大学, 2012(08)
- [10]三维数字光弹性方法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 史丽军. 天津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