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毛坪铅锌矿区Ⅰ号矿体分布区断裂构造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谭茂,吴鹏,韩润生,张艳,黄智龙,姜龙燕,杨航[1](2022)在《滇东北毛坪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粗—巨晶碳酸盐岩成因及其找矿指示意义》文中指出云南毛坪和会泽铅锌矿床是川滇黔碳酸盐岩型铅锌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滇东北铅锌矿集区内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超大型矿床。靠近铅锌矿体常见透镜状、囊状产出的蚀变围岩,因呈麻点状而被俗称为"麻石",空间上与断裂、矿化结伴出现,是重要找矿标志。本文以这种麻点状的蚀变围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大比例尺坑道剖面精细测量、岩相分析、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微区衍射分析、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其物质组成、组构特征及形成过程。根据组构特征将蚀变围岩分为两类,Ⅰ类呈砂糖状,矿物颗粒主要为粗晶结构(0.5~1 mm)的白云石和方解石,被褐色伊利石等黏土矿物胶结;Ⅱ类呈斑点状,矿物颗粒主要为巨晶结构(1~3 mm)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重结晶现象明显,被黑色泥质和有机质胶结。通过手标本观察、镜下鉴定和综合分析,将Ⅰ类蚀变围岩定名为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Ⅱ类蚀变围岩定名为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两类蚀变围岩的主量元素特征相比,Ⅰ类中SiO2、Al2O3、K2O含量较高。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两类蚀变围岩中主要矿化元素(Zn、Pb)明显富集。稀土元素特征显示,Ⅰ类中稀土元素含量均高于Ⅱ类,其中Ⅱ类与矿化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相似。两类蚀变围岩是同一流体系统不同阶段的产物,构建其成岩作用模式: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的原岩为钙质泥岩,高盐度卤水下渗,在岩性界面处与泥岩和白云岩反应形成泥质白云岩,沉积稳定后受构造运动影响,热液流体沿断裂上升,在有利地段形成泥质白云岩大理岩化(结构上改变);去白云石化巨晶灰岩(Ⅱ类)比弱大理岩化粗晶泥质白云岩(Ⅰ类)蚀变更强烈,经历矿化、大理岩化作用和去白云石化(结构和成分上改变)而形成。综合分析认为两类蚀变围岩与铅锌矿体在时间、空间、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等方面都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提出大理岩化、去白云石化作用对该类矿床成矿与找矿均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宋丹辉[2](2021)在《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制及找矿方向》文中提出青山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部,是带内典型铅锌矿床代表之一,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和岩性组合双重因素控制。为了理清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有效进行深部找矿预测,本文综合采用大比例尺控矿构造精细解析、构造岩-岩相学填图、构造地球化学勘查等技术手段,系统开展矿床构造控矿机制与找矿预测研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和成果。(1)通过矿区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鉴定和分期配套,识别出矿区内存在4类构造体系:早NW构造带、NE构造带、晚NW构造带、SN构造带,分别对应印支早期-中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喜山期。矿床受NE构造带成矿构造体系控制,形成了―多‖字型、―入‖字型、―阶梯状‖三种主要的控矿构造型式。(2)矿区发育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序次的构造形迹,并呈现出显着的构造分级控矿特征,对成矿起到主导性控制作用:威水断裂、威水背斜为矿区的一级构造(导矿构造),形成了断裂-褶皱控制的层-脉式构造矿化样式;矿区内F1、F2左行斜落断裂构成矿区二级构造(配矿构造),形成了雁列式构造控制的矿化样式;F1、F2断裂间的次级断裂和层间破碎带构成矿区三级构造(容矿构造),形成了似层块状型矿化样式;矿体旁侧密集发育的节理、裂隙构成了矿区四级构造(容矿构造),形成了平行脉型矿化样式。进一步讨论了其形成机理,认为NW向威水断裂在左行张扭作用下派生出NW向张扭性F1、F2断裂,NW向F1、F2断裂在左行扭动作用下派生出NW向张扭性的次级层间断裂,次级层间断裂发生扭动派生出具扭性的裂隙群,形成了序次和级别相对的各级序断裂,对矿床、矿体群、矿体、矿脉具有明显的挨次控制关系,反映出它们受NE向构造带(构造体系)控制的不同尺度的构造,据此构建了矿床构造控矿模式。(3)从构造岩-岩相视角出发,解剖了该矿床构造岩类型、构造岩-岩相识别标志及其分带特征,进一步总结了其分带规律。认为在统一的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由于局部应力场的转变形成了不同类型构造岩,均受NW向断裂系统控制,并呈现出张裂岩相带→泥化相带(1789m、1764m中段)→扭裂岩相带→压裂岩相带的分带规律;构造岩内物理化学条件也相应呈氧化环境(张裂岩相带)→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扭裂岩相带)→还原环境(压裂岩相带),以及温度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张裂岩相带为矿体主要赋存部位,成矿热液在应力释放部位卸荷沉淀,并向压力和温度降低部位运移。基于矿体、构造岩-岩相带整体特征和不同构造岩内元素变化特征,构建了该矿床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4)通过对构造岩在剖面上的元素变化规律分析发现Pb、Zn元素变化与Cd、Sb、Ag、Mn、As呈正相关关系,但与Sr、Mg、Cr、Ba呈负相关。同时通过矿区内构造地球化学元素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圈定了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并剖析和总结了构造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指出了成矿流体运移方向;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矿床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Ba-V-Cd-Cr-U-Cu→Th-Rb-P-Co-Zr-Ga-Cs-Sb-Li-As-Ni→Mo-Pb-Ag-W-Zn-Sr-Mn,该序列反映了矿体成矿过程具多阶段性,在此基础构建了矿床构造原生晕理想模型。(5)通过综合研究,构建了矿区综合找矿模型,提出了矿区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优选出一批重点找矿靶区,已知矿体深部延伸较好,还可能存在隐伏矿体。通过工程验证,在六、七中段发现新矿体,展现出找矿模型的有效性。
杨清[3](2021)在《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滇东北-黔西北地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该地区已发现超过400个铅锌矿床(点),其铅锌金属量超过20 Mt,是我国重要的铅锌多金属工业基地。目前对于这些铅锌矿床的成因研究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在成矿时代、成矿流体来源、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形成机制等方面。本文以滇东北毛坪铅锌矿床、黔西北杉树林、筲箕湾、垭都和天桥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全面介绍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这些矿床进行了系统的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流体包裹体群体成分分析、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和闪锌矿Rb-Sr定年,以对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及流体性质和来源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铅锌矿床的成矿类型进行划分,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详细分析了研究区铅锌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并建立了成矿模型。最后根据研究区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背景和控矿因素,系统总结了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规律。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矿体基本都赋存于震旦系-二叠系海相碳酸盐岩中,以白云岩为主。滇东北铅锌矿床主要受北东向逆断层控制,黔西北铅锌矿床主要受北西向逆断层控制。矿床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和似层状产出,次为角砾状和网脉状。成矿期可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黄铁矿阶段,中期铅锌硫化物主成矿阶段和晚期碳酸盐阶段。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黄铁矿和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见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等。围岩蚀变以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为代表。(2)硫化物LA-ICPMS硫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些铅锌矿床δ34S值分布在10~23‰之间,富集重硫,且其分布特征表明沉淀的硫化物之间已经达到了硫同位素平衡。滇东北毛坪铅锌矿床成矿流体δ34S在19~22‰之间,成矿还原硫主要来自下伏震旦系灯影组和(或)寒武系地层中海相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流体δ34S为13~19‰,成矿还原硫可能具有多来源性,主要为赋矿地层和下伏震旦系或寒武系地层硫酸盐的混合来源。硫化物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闪锌矿以富集Ge、Ga、Cd和Ag,贫Bi、Ni、Co、Ti和Tl为特征;黄铁矿相对富集Ni、Co和As,与典型MVT铅锌矿床中闪锌矿和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相似。(3)该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温度范围集中在120~250℃之间,盐度主要分布在7~14%(Na Cleqv)之间,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流体包裹体成分较为复杂,气相主要为H2O、CO2和少量CH4,液相成分主要含有Na、Ca、K、Mg、Cl等。LA-ICPMS单个流体包裹体分析显示,成矿流体还具较高浓度的Li、Rb、Sr、Cs、Ba等元素;对比岩浆热液成矿流体、盆地卤水及变质卤水成分数据,发现滇东北和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都具有盆地卤水来源特征。(4)闪锌矿Rb-Sr年代学研究显示毛坪铅锌矿床成矿年龄为202.5±8.5Ma,处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晚于泥盆系赋矿地层。结合前人在研究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约束了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的形成时代。结合研究区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成矿物质来源、微量元素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本文认为滇东北-黔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铅锌矿床属于MVT铅锌矿床,其成矿作用与印支期右江盆地的演化相耦合,是右江盆山挤压造山作用驱动下的大规模盆地流体迁移导致的。右江前陆盆地在中三叠世为浊积岩盆地阶段,是相对高温盆地卤水的准备期,产生了150~280℃相对较高温度的盆地卤水,最高温度为300~350℃;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的盆地消亡阶段,右江盆地自SE向NW隆起形成造山带,地形作用及构造挤压导致盆地热卤水向NW向大规模迁移。流体沿着NW向紫云-垭都断裂和中元古界褶皱基底与沉积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迁移,并沿途萃取了基底地层和沉积盖层中大量的成矿元素,最终在NW、NE、NNE向逆断层和褶皱虚脱部位沉淀金属硫化物而形成研究区内广泛分布且具有众多相似特征的铅锌矿床。(5)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和岩相的多重控制。首先,矿床选择性的赋存于震旦系-二叠系地层中,且自南东部的黔西北地区到北西部的滇东北北部地区赋矿地层逐渐变老,但赋矿地层岩性一直为海相碳酸盐岩,并以白云岩为主;其次,区域性深大断裂、地区大断裂和矿床范围内的次级构造分别控制着成矿区总体范围、矿床分布和矿体产出特征。在成矿模式、成矿规律与成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岩相古地理特征、矿床地球化学以及已有矿床分布情况,本文认为黔西北垭都-蟒硐断裂带NW端找矿潜力较好,滇东北地区莲峰-巧家断裂至矿山厂-金牛厂断裂之间可能具有更好的找矿前景。
侯鹤楠[4](2020)在《延边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系构造背景及成矿意义》文中提出延边地区地处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与华北板块北缘交汇处的吉中-延边成矿带内,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期间,该区经历了古亚洲洋构造域及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叠加与转换,多期次的构造岩浆作用形成了大量的中酸性侵入体和多套以中酸性火山岩或火山-沉积建造为主的火山岩系。其中,晚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系多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晚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中主要分布有VMS型、热液脉型矿床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选择延边地区晚古生代庙岭组火山岩系为重点研究对象,以火山岩系地质与矿化蚀变特征、形成时代与构造背景、物质源区与成矿意义等为核心内容,采用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Pb-Hf同位素测试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包括:1.确定了庙岭组火山岩系的岩石组合及蚀变矿化特征。野外地质调研、室内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表明,庙岭组广泛分布于延边地区珲春、开山屯、天宝山、天桥岭等地,为一套以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为主的浅海相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建造。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以暗色安山质凝灰角砾岩、棕褐色英安质凝灰岩和少量泥质板岩为主;中段以灰绿色安山岩、暗色安山质凝灰岩、英安岩为主,局部夹少量凝灰质板岩;上段为灰绿色片理化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和暗色凝灰质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局部与灰岩互层。该套火山岩系中常发育VMS型、热液脉型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化以及相关的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蚀变现象。2.厘定了庙岭组火山岩系的形成时代。延边地区不同地段庙岭组火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龙井市天宝山矿集区安山质晶屑凝灰熔岩结晶年龄为272.7±3.6Ma,开山屯一带晶屑岩屑凝灰岩结晶年龄为272.8±4.4Ma,珲春地区安山质岩屑晶屑凝灰岩结晶年龄为270.2±3.6Ma,汪清县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区及外围天桥岭的英安质岩屑晶屑凝灰熔岩结晶年龄为271.4±3.2Ma,安山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结晶年龄为268.3±3.2Ma。上述同位素测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延边地区庙岭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3.明确了以庙岭组为代表的延边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系的形成环境。庙岭组中的火山岩主要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前人和本文研究表明,赋存于该地层中的VMS型矿床的含矿火山岩系中发现可与现代海底白烟囱或黑烟囱产物类比的喷气岩。其中,红太平矿区喷气岩主要包括富钙硅质岩、绿泥石石英岩类以及钙硅酸岩类;天宝山东风南山五号矿体围岩的不纯灰岩及酸性火山岩的互层带内或其下部中酸性火山岩内含层状萤石岩、细粒石榴石锌尖晶石硅质岩以及萤石绿泥石岩。结合古生物资料,指示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浅海相环境。4.判断了庙岭组火山岩的构造背景及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庙岭组火山岩系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相类似;表现为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的特征,结合其沉积特征,表明其产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向弧后盆地演化的构造环境中,暗示早二叠世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处于古亚洲洋俯冲背景之下。根据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岩性组合特征、锆石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结合区域上的构造岩浆事件及前人在该区所研究的成果,认为延边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经历了早二叠世-中二叠世古亚洲洋俯冲阶段、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古亚洲洋的闭合造山阶段以及中三叠世古亚洲洋闭合后伸展三个构造演化阶段。早二叠世庙岭组火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俯冲的构造背景。5.研究了庙岭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示踪了物质源区。庙岭组火山岩具有相对高的Si O2、K2O和Al2O3值,较低的Mg O和TFe2O3(全铁)值,富集LREEs和LILEs(Rb、Ba、Th和U),亏损HFSEs(Nb、Ta、Ti和P),显示出微弱的负Eu异常(δEu=0.71~1.00),火山岩具较低的Mg#值(38~49),属于弱偏铝质-过铝质钙碱性系列;Nb/Ta比值的平均值为14.25,介于地幔平均值(17.5)与地壳平均值(11)之间;Rb/Sr比值为0.02~0.25,大于上地幔平均值(0.034)而小于地壳平均值(0.35),指示火山岩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锆石的εHf(t)值均为正值(+1.8~+15.8),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348~1176Ma;火山岩样品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分别为18.368~18.631、15.531~15.625和38.261~38.549,Sr同位素的初始值(87Sr/86Sr)i值在0.703718~0.708789之间,εNd(t)值为+2.5~+5.1,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介于626~837Ma。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庙岭组火山岩初始岩浆主要来源于中-新元古代新增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少量幔源物质混入。6.总结了庙岭组火山岩系对不同类型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与找矿意义。综合分析认为,延边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系有重要的成矿意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和找矿预测的重点依据。一方面,庙岭组的火山-沉积建造与VMS型矿化同期同源,是重要的赋矿岩系;另一方面,火山-沉积建造具有多金属成矿元素的物质基础,高丰度的贵金属和有色金属成矿元素含量,为后期岩浆热液脉型和矽卡岩型矿床形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区外围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显示,庙岭组地层存在Au、Ag、Cu、Pb、Zn、As、Sb等成矿元素的高异常区;根据敦化烟筒砬子金多金属矿区的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在庙岭组火山岩系中圈出Au、Ag、Cu、Pb、Zn、As、Sb、Bi、W、Mo等元素异常区。
薛昊日[5](2020)在《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吉林省地处古亚洲洋构造体系、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及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共同影响区域,区内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伴随着不同时期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形成了大量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这些岩体中孕育着一批铜镍硫化物矿床,其中红旗岭、赤柏松等大中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的发现,奠定了吉林省镍资源大省的地位,为国家镍资源保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年来,吉林省在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中并无重大找矿突破,这表明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及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程度上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成岩成矿岩体年代学特征、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成矿作用等,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严重制约着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本文以现代成矿理论为基础,野外勘查调研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探讨不同时期地球动力学演化,综合分析研究典型矿床,通过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为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系统的总结了吉林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认为其经历了太古宙华北克拉通基底的形成与演化,古元古代辽吉洋构造演化,中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古生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构造域的发展与演化及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2.通过地质学及年代学研究,将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岩事件划分为5个阶段:(1)新太古代晚期(25892398Ma),代表岩体有荏田6号、9号岩体,小陈木沟含矿岩体,新太古代晚期发生的弧陆碰撞造山作用,闭合后的造山伸展环境是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形成的主要地球动力学背景;(2)古元古代中期(22371820Ma),代表岩体有赤柏松1号岩体,形成于辽吉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3)中元古代中期(1200Ma),代表岩体有汉阳沟岩体,其所在的龙岗地块在中元古时期处于强烈的伸展环境,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最终裂解时限相对应;(4)中晚三叠世(245206Ma),代表岩体有漂河川4、5号岩体、长仁-獐项5、6、11号岩体、西北岔115号岩体以及石人沟含矿岩体,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5)早侏罗世(191175Ma),代表岩体有福洞15、26号岩体,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体制下弧后伸展环境的产物。3.通过对吉林地区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认为小陈木构铜镍硫化物矿床原生岩浆起源于受地壳混染或流体交代的亏损型地幔,在熔融期重力分异作用明显,矿石中存在的角砾,代表其形成于动荡的岩浆环境之中,通过年代学研究,该矿床为全国最古老的铜镍硫化物矿床(2589±10 Ma)。对成矿时代争议较大的赤柏松铜镍矿进行矿床成因分析研究,通过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确定该矿床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中期(2237±62 Ma),属于熔离-贯入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对红旗岭、长仁-獐项、漂河川、二道沟、石人沟开展综合研究分析,认为兴蒙造山带东段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时间应起于245Ma,止于206Ma。其中长仁-獐项、漂河川、二道沟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低硅、低钛、高镁、贫碱、低∑REE的特征,富集LILE、亏损HFSE,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岩浆源区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部分源区遭受富集地幔混染。S主要来自于上地幔,原始岩浆来源于原始地幔10%20%的部分熔融,深部熔离作用导致铂族元素亏损,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成度地壳物质的混染。4.通过对早侏罗世福洞岩群进行成矿潜力分析,认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局部熔融比例太小,硫化物在源区发生熔离,无法在地壳聚集成矿。5.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很强的成矿专属性,表现在(1)含矿岩体主要受深大断裂控制;(2)分异充分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有利于成矿,辉石岩相是主要的含矿岩相,橄辉岩、辉橄岩、苏长岩次之,辉长岩一般不含矿;(3)含矿岩石发育贵橄榄石和古铜辉石,Fo≈En,镁铁质岩m/f值介于0.52,超镁铁质岩m/f值介于26之间,对成矿非常有利;(4)含矿岩相具有高镁、低硅、低钙、低∑REE,富集LILE、亏损HFSE的特征,Cr、Co和Ni含量较高;(5)地幔源区发生较大比例的部分熔融,达到高镁玄武质或苦橄质玄武岩浆的范畴。6.在判别含矿岩体与非含矿岩体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的建立,对各个时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成矿与找矿潜力作出客观评价,认为中-晚三叠世是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重要的成矿期,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数量较多,岩体分异程度高,岩相复杂,含矿率高,找矿潜力最大;古元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主要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自北向南展布,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与中—晚三叠世岩体相似,形成于大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同样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新太古代晚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由于岩体形成时代古老,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发展、变化过程,对矿体的保存条件要求苛刻,找矿难度较大;中元古代中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分异程度较差,矿化程度较弱,国内同一时期形成的铜镍硫化物矿床较少,该期的成矿潜力不清,在勘查中每个岩体要结合岩体形态、分异程度、侵位深度和矿化特征等具体分析;早侏罗世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兴蒙造山带东段零星分布,岩相相对单一,绝大部分为辉长岩(脉),岩体的矿化较弱,因其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比例太小,导致大量硫化物滞留在地幔而无法形成富含金属元素的硫不饱和原始岩浆,因而不具找矿潜力。
韩振玉[6](2020)在《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文中指出胶西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矿资源丰富,探明资源储量约占整个胶东地区的90%以上。金矿床类型以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和石英脉型(玲珑式)为主,矿床受中生代岩浆岩和NE—NNE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多数矿床分布于岩体边缘、NE—NNE向主干断裂带内及其下盘次级断裂中,主要成矿带由三山岛金矿带、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组成。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主矿体资源量的枯竭,寻找接替资源和深部找矿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深部找矿工作中,受经济成本的制约,以钻探为主的传统找矿方法难以再有突破;而以三维地质建模和三维成矿预测为代表的深部找矿新技术开始应用到找矿工作中。三维成矿预测是在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规律的基础上,依托地质勘查数据、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等综合多元找矿信息的不断完善,针对金矿集中区深部隐伏矿体开展找矿研究,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极大的促进金矿集中区深部金矿资源的“定位”“定量”和“定概率”的找矿预测研究和评价。本次研究选取了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为重点区域,在焦家带的南延部位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激电测量剖面测量,对焦家带南延位置实施了验证,将焦家金矿带进一步向南延伸约3km;在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通过开展1:5万重力测量和1:5万磁法测量,根据地质解译成果,在大尹格庄-夏甸金矿田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构造叠加晕研究,推断了招远-平度金矿带在第四系覆盖区下的南延部位。在焦家成矿带上勘查深度最深的纱岭矿区、招贤矿区以及招远-平度成矿带中南段大尹格庄、夏甸等矿区采集了钻孔内样品,开展了黄铁矿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包裹体成分分析、包裹体测温、多手段同位素分析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S和He-Ar同位素、载金矿物黄铁矿研究,认为研究区金矿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类型是H2O-CO2混合流体,含少量CH4,是一种中温、中盐度、低密度流体,成矿晚期盐度降低,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成矿过程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主成矿期有地幔流体的参与,晚期有较多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过程与岩浆期后巨大规模和深度的热液交代蚀变有关,是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型金矿床。在分析了矿体赋存规律、侧伏规律等因素对金矿化富集控制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方法”开展三维建模,应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深部矿体开展定位、定量、定概率一体化的三维预测,建立了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地质模型。本次三维建模实现了胶西北金矿集中区的三维可视化,是传统的二维找矿向三维找矿预测的新突破。利用三维预测模型,圈定了6处找矿靶区,在焦家金成矿带深部的两处靶区实现了“定位”“定量”预测,证明了焦家带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利用本次研究布设的钻孔共圈定矿体27个,新增资源量x吨,达到特大型金矿规模。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成矿预测的成功应用,为整个胶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研究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法。
黄跃[7](2020)在《滇东北乐马厂矿集区铅锌银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文中指出滇东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区上扬子陆块康滇基底断隆带与扬子陆块南部碳酸盐台地二个四级构造单元内。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之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小江深断裂东侧滇东北坳陷盆地南部,展布于SN向小江深断裂带、NW向紫云-垭都深断裂带及NE向弥勒-师宗深断裂带所围成的“三角区”内,毗邻龙门山造山带、南盘江-右江增生弧型冲褶带及哀牢山墨江绿春造山带,因多阶段多期次构造叠加复合强烈、地质环境多变和成矿动力学机制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不仅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而且造就了世界罕见的特高品位的大型-超大型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在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具有典型性。本论文通过对前人地质成果资料的归纳、类比,尤其是对近年实施的矿产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所获成果资料的再认识,充分挖掘提取找矿有用信息,并结合典型矿床的现场调查、相关样品的系统分析,阐述了乐马厂矿集区内铅锌银矿成矿规律,建立了成矿与找矿模式,初步圈定了找矿有利靶区,为目前及今后找矿指出了方向。通过在研究区龙头山幅开展1:50000矿产地质专项调查,充分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典型矿床类比研究,通过重点追索,确定区内铅锌银矿含矿地层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dn)、泥盆系中统曲靖组(D2q),岩性为白云岩建造,其围岩蚀变与典型火德红铅锌矿、茂租铅锌矿相似,具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蚀变;铅锌银矿床产于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带旁侧含矿地层中。结合区域铅锌矿产出特点,研究区内铅锌矿受地层、岩性、岩相、构造控制,矿产均分布于含矿地层白云岩层间破碎带中,矿体产出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或陡倾。通过对区域及区内铅锌银等矿床成矿规律的总结,认为区内构造经历了多期次叠加改造,铅锌银矿的形成与地层、构造、岩性、岩相关系密切,是多种成矿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区内主要矿产为铅锌、银。铅锌银矿产出层位与区域上一致,且与化探异常吻合较好。根据产出位置及特征,可分三个铅锌(银)矿带,即西部谓姑复式背斜区、中部龙头山背斜、乐马厂断裂带、东部火德红一带。根据前期已有成果,结合本次工作取得的成果和认识综合分析,在龙头山幅范围内初步圈出铅锌找矿远景区4个,即谓姑铅锌银铜找矿远景区、乐马厂银铅锌找矿远景区、火德红铅锌煤找矿远景区、乐红铅锌找矿远景区(Ⅵ),划分出铅锌、铜、银找矿靶区2处,均为B级靶区。即蒋家湾铅锌银找矿靶区(B类)、曹家渡-文家坪银铜多金属找矿靶区(B类)。研究区典型矿床(点)找矿潜力分析及成矿预测研究表明,乐马厂铅锌银矿集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具备寻找中-大型矿床的基本条件。浅表以寻找构造蚀变破碎岩热液型、陡脉状断裂型为主,深部以寻找中低温热液型、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为主,指明了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和主攻类型。
丁金金[8](2020)在《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年代学研究》文中指出狮子山铜矿床位于昆阳裂谷滇中地区易门裂陷盆地中,是易门矿田典型铜矿床之一。基于对该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应用大比列尺构造-岩相填图方法,开展狮子山铜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分析控矿构造特征,建立矿区深部构造控矿模式;通过辉绿岩锆石U-Pb年代学和脉状矿石黄铜矿-斑铜矿Re-Os同位素定年,厘定矿区辉绿岩侵入时代和矿床成矿时代;综合以上研究,建立找矿预测模型,进行深部找矿预测。论文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该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通过对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矿体的形成主要受NE向断裂控制,晚期受NW向断裂破坏。在狮子山背斜NW翼发育有刺穿构造,刺穿构造和层间断裂(Fl4)交汇部位控制了1号主矿体和8号矿体的展布。在18-20中段,矿体被NWW向的Fy2断裂错断。(2)矿区发育有侵入的辉绿岩,通过对十八中段钻孔(ZK1835-1)127.25米处揭露的辉绿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研究,发现锆石年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35.3~114.7Ma和1770.6~2373.5Ma,其中35.3~114.7Ma是辉绿岩的侵入年龄,1770.6~2373.5Ma为辉绿岩侵入时携带地层碎屑岩中的锆石年龄,表明该辉绿岩的侵入时代在35.3~114.7Ma之间,碎屑锆石的物源区年龄在1770.6~2373.5Ma之间,同时表明该碎屑沉积岩最大沉积时限在~1770Ma。(3)应用Re-Os同位素测试技术对矿区落雪组热液脉状黄铜矿-斑铜矿进行同位素定年,确定落雪组热液脉中黄铜矿-斑铜矿的成矿时代至少有三期,分别为~1755?220Ma、~1538?130Ma和449.4?4.7Ma,其中1538?130Ma是矿区主要成矿期,另外两期成矿事件分别在1755?220Ma、449.4?4.7Ma,为矿区小规模成矿事件。(4)综合以上研究,建立找矿预测模型,成功预测了深部隐伏1号、8号矿体分布范围,通过工程验证,升级和新增332+333铜金属资源量4.2万吨。
成晨[9](2019)在《黔西北福来厂铅锌矿区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福来厂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垭都—蟒硐铅锌成矿带西南部,与天桥、猫猫厂两个铅锌矿床相毗邻,矿床(体)分布严格受构造控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指导下,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基于大比例尺构造地质剖面精测,通过典型构造形迹的几何学、力学、运动学及构造岩特征解析,划分矿区构造体系,分析控矿构造型式,总结构造控矿规律,厘定成矿构造体系,建立构造控矿模式;基于矿床构造精细解剖,通过构造地球化学填图,分析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展布特征,进而推断成矿流体运移方向,构建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模型,总结找矿预测标志,圈定重点找矿靶区。已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通过构造形迹力学性质的鉴定和分期配套,可识别出三类构造体系:NE构造带、NW构造带及SN构造带,分别对应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晚期以及喜马拉雅期。矿床分布受矿区“棋盘格式”构造控制,矿体的产出受“多”、“入”字型控制,进一步提出NE构造带为矿区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进一步研究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构建了该矿床构造控矿模式。2.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矿区256件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表明,可分为5个元素组合:(1)Al2O3、K2O、Ti O2、Hf、REE、Ga、Rb、Ba、Co、Sc、W、Sn,代表矿区地层元素组合;(2)TFe、Cr、Ni、V、Mo、Tl、U、Cu、In、Na2O、Zn、Pb、Cd、As、Sb、Hg,代表矿化和成矿元素组合;(3)Li、Cs、Th、Be、Ge、Zr、Nb、Ta、Bi,地质意义不明;(4)Ca O、Sr和(5)Mg O、Mn O,分别代表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元素组合。因子分析表明,该矿区存在7个因子:F1因子(Nb、Sc、Th、Ga、Sn、Cs、Rb、Be、Zr、Li、Hf、In、W、HREE、Y(LREE)、Ti O2、Cr、Ta、Co、V)代表矿区地层元素组合;F2因子(Zn、Pb、Hg、Cd、Mn O、Na2O、Sb、As、Ge、(In))代表矿化成矿元素组合(近矿晕和前缘晕的元素组合);F3因子(Sr、Cu、Ca O,-P2O5、-Mg O)代表白云石化蚀变元素组合;F4因子(LREE、Al2O3、K2O、HREE、TFe、Ti O2、Y、Cr、Zr、V、Rb、Cs、Be)其意义不明;F5因子(Mo(U、TFe),-Ca O)正因子代表高温热液的元素组合(尾晕元素组合);F6因子(Ni、Co)代表黄铁矿化的元素组合;F7因子(Ba(Ti O2))代表重晶石化的元素组合。3.在构造地球化学填图的基础上,讨论了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反映成矿流体运移方向为北东至南西向,并推断了深部矿体总体产状大致北西走向。4.总结归纳了找矿预测标志,圈定了两类找矿预测靶区,其中一类靶区四个,为工程验证提供了重要依据。
冀盘龙[10](2019)在《云南省彝良县毛坪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毛坪铅锌矿区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区中南部的滇东北铅锌成矿带内,处于小江断裂、昭通-曲靖隐伏断裂及紫云-娅都断裂的复合部位。截止目前矿区内已发现毛坪、放马坝、洛泽河等十余处铅锌矿床(点),且各矿床明显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沿北东向呈带状展布。本文以毛坪铅锌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矿体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控矿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可知毛坪铅锌矿床主要产于上泥盆统、中石炭统的灰岩与白云岩地层中,主要的赋矿构造为NE向猫猫山倒转背斜,主要的控矿构造为NE向和NW向发育的断裂。主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也可见扁柱状、柱状、囊状及不规则状矿体产出,沿NEE-SWW向大致平行延伸,倾角60°80°,且倾向延深大于走向延长。矿石的结构主要有粒状—半自形粒状结构、镶嵌结构、压碎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的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斑点状构造、纹层状构造、脉状和溶孔状构造等。根据矿石特征组合将成矿期次划分为沉积—成岩期、热液期、表生期三个阶段。围岩蚀变相对简单,以白云石化、方解石化、黄铁矿化和硅化为主。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赋矿白云岩以Ca O(28.23%30.87%)和Mg O(19.59%21.72%)为主,含少量Si O2,稀土总量较低(平均6.33×10-6),δCe、δEu值均<0.95,显示为中等负异常。Sr/Ba值(9.6715.61)均大于1,Sr/Cu值(11.9940.13)均大于5.0,Cu/Zn值均远小于0.21,表现出了矿区的古沉积环境为干旱还原条件下的海相环境。矿石的稀土总量平均2.32×10-6;ΣLREE/ΣHREE为2.158.31(平均4.63);LaN/YbN为3.7314.49(平均7.87),显示出右倾式稀土元素配分模式。δCe为0.620.92(平均0.80),表现为中等负异常,δEu为2.583.02(平均2.93),表现出强烈的正异常,可能是由于矿石经过还原环境的改造而导致。H-O同位素的研究表明毛坪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特征,且矿区脉石矿物中的包裹体成分可能更接近成矿期的成矿流体特征。白云石、方解石中两相气液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90180℃之间,盐度变化范为0.1820.52wt%,表明其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成矿流体。本文首次在矿区矿石中挑选出锆石并进行U-Pb同位素测年,充分证实了该矿床的成矿物质由含矿岩系及下伏地层提供。控矿因素研究表明:毛坪铅锌矿床主要由地层、岩性、古地理环境和构造等控制,其中构造因素为主要因素,进一步研究认为矿区内NE-SW构造可能为导矿和控矿构造,而NW-SE向构造很有可能是后期的破矿构造。结合本文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特征。矿床成矿热液中的C主要来自海相碳酸盐岩,不排除后期可能有岩浆加入;δ34S变化范围为7.96‰24.10‰,且具有δ34S黄铁矿>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的特点,认为硫是幔源硫与海水硫混合后的混合硫;Pb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显示源区μ值在9.079.81之间,认为铅为幔源和洋壳铅的一种混合铅。通过与MVT型铅锌矿床及相邻的云南会泽铅锌矿床进行对比,认为毛坪铅锌矿床为“构造-流体‘贯入’成矿”型(HZT型)铅锌矿床,并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控矿因素,初步建立了毛坪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
二、云南毛坪铅锌矿区Ⅰ号矿体分布区断裂构造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毛坪铅锌矿区Ⅰ号矿体分布区断裂构造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滇东北毛坪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粗—巨晶碳酸盐岩成因及其找矿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
3 麻点状蚀变围岩的岩石学特征 |
4 矿物学特征 |
4.1 镜下特征 |
4.2 电子探针和X衍射分析结果 |
5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 |
5.1 主量元素 |
5.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
6 讨论 |
6.1 麻点状蚀变围岩成岩作用模式 |
6.2 找矿指示意义 |
(1)从时间层面上看: |
(2)从空间层面上看: |
(3)从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层面上看: |
7 结论 |
(2)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制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黔西北铅锌矿集区研究现状 |
1.2.2 青山铅锌床研究现状 |
1.2.3 前人研究的薄弱点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2.3 节理 |
3.3 岩浆岩 |
3.4 矿床地质特征 |
3.4.1 矿体特征 |
3.4.2 矿石特征 |
3.4.3 矿石组构 |
3.4.4 矿石化学成分 |
3.5 围岩蚀变 |
3.6 成矿期次划分 |
第四章 .矿区构造解析与构造控矿机理 |
4.1 不同等级构造力学性质分析 |
4.1.1 矿床高级别褶皱、断裂构造(一级构造)力学性质分析 |
4.1.2 低级别断裂构造(二级及以下构造)力学性质鉴定 |
4.2 矿区构造组合与控矿构造体系 |
4.2.1 早NW构造带 |
4.2.2 NE构造带 |
4.2.3 晚NW构造带 |
4.2.4 SN构造带 |
4.3 控矿构造型式 |
4.4 成矿构造体系 |
4.5 构造控矿机理 |
4.5.1 构造分级控矿机理 |
4.5.2 构造控矿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控矿断裂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 |
5.1 构造岩-岩相带划分及其特征 |
5.1.1 张裂岩相带 |
5.1.2 泥化相带 |
5.1.3 扭裂岩相带 |
5.1.4 压裂岩相带 |
5.2 构造岩显微构造特征 |
5.3 不同构造岩-岩相带地球化学特征 |
5.3.1 主量元素特征 |
5.3.2 元素组分迁移特征 |
5.3.3 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
5.4 不同构造岩-岩相带中元素变化规律及指示意义 |
5.5 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 |
5.6 小结 |
第六章 构造地球化学研究 |
6.1 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6.1.1 剖面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
6.1.2 成矿元素组合特征 |
6.1.3 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6.1.4 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找矿意义 |
6.2 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 |
6.2.1 异常下限及浓度分带计算 |
6.2.2 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 |
6.2.3 构造原生晕轴向分带的地质解释 |
6.2.4 构造原生晕模型 |
第七章 综合找矿模型与深部找矿方向 |
7.1 综合找矿模型 |
7.2 找矿标志 |
7.3 找矿预测 |
第八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
附录 C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附录 D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
附录 E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3)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MVT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2.2 川滇黔成矿带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测试方法 |
1.4.1 闪锌矿Rb-Sr年代学研究 |
1.4.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1.4.3 原位硫同位素分析 |
1.4.4 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 |
1.4.5 显微X射线荧光光谱(XRF) |
1.4.6 LA-ICP-MS单个包裹体分析 |
1.4.7 群体包裹体分析 |
1.5 论文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基底地层 |
2.1.2 沉积盖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2.5 区域构造演化 |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滇东北毛坪铅锌矿床 |
3.1.1 矿床特征 |
3.1.2 矿石特征 |
3.1.3 围岩蚀变 |
3.1.4 矿物生长顺序及成矿阶段 |
3.2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 |
3.2.1 杉树林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
3.2.2 筲箕湾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
3.2.3 天桥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
3.2.4 垭都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硫同位素特征 |
4.1.1 毛坪 |
4.1.2 黔西北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研究 |
4.2 硫化物微量元素特征 |
4.2.1 主微量元素特征 |
4.2.2 闪锌矿中微量元素赋存特征 |
4.2.3 微量元素对成矿温度的指示 |
4.3 成矿年代学研究 |
第五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5.3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
5.3.1 群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
5.3.2 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 |
第六章 成矿作用研究 |
6.1 成矿物质来源 |
6.1.1 硫来源 |
6.1.2 成矿金属来源 |
6.2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6.2.1 成矿流体组成和性质 |
6.2.2 成矿流体来源 |
6.3 成矿类型 |
6.3.1 区域铅锌矿床成矿特征 |
6.3.2 成矿类型对比分析 |
6.3.3 成矿类型微量元素分析 |
6.4 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事件耦合 |
6.4.1 研究区重大地质事件概述 |
6.4.2 成矿时代与地质事件的耦合 |
6.4.3 峨眉山地幔柱活动与铅锌成矿的关系 |
6.4.4 右江盆地演化与铅锌成矿的耦合 |
第七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前景分析 |
7.1 成矿条件分析 |
7.1.1 成矿与地层 |
7.1.2 成矿与构造 |
7.1.3 成矿与岩浆岩 |
7.2 成矿时代及成矿空间分布规律 |
7.2.1 成矿时代规律 |
7.2.2 空间分布规律 |
7.3 找矿前景分析 |
7.3.1 黔西北地区 |
7.3.2 滇东北地区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延边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系构造背景及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1 延边地区晚古生代构造背景 |
1.3.2 晚古生代火山岩 |
1.3.3 晚古生代矿床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依托的科研项目与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1.1 中-新元古代基底 |
2.1.2 晚古生代地层 |
2.1.3 中生代地层 |
2.1.4 新生代地层 |
2.2 区域岩浆岩 |
2.2.1 晚古生代岩浆岩 |
2.2.2 早中生代岩浆岩 |
2.2.3 晚中生代岩浆岩 |
2.3 区域构造 |
2.3.1 区域褶皱构造 |
2.3.2 区域断裂构造 |
2.4 区域矿产概况 |
2.5 小结 |
第3章 庙岭组火山岩系的地质特征 |
3.1 火山岩系空间分布特征 |
3.1.1 庙岭组定义 |
3.1.2 庙岭组火山岩系分布 |
3.2 岩石类型与岩性特征 |
3.2.1 火山岩特征 |
3.2.2 火山岩采样位置及样品描述 |
3.3 火山岩系的热液蚀变特征 |
3.4 矿化类型及成矿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庙岭组火山岩系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 分析方法 |
4.1.1 LA-ICP-MS锆石U-Pb测年 |
4.1.2 主量、微量元素分析 |
4.1.3 Sr-Nd-Pb同位素分析 |
4.1.4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4.2 火山岩的年代学特征 |
4.3 主量元素特征 |
4.4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
4.5 Sr-Nd-Pb同位素特征 |
4.6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7 小结 |
第5章 晚古生代火山岩系的形成环境与构造背景 |
5.1 晚古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格架 |
5.2 庙岭组火山岩系的形成环境 |
5.3 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构造背景 |
5.4 延边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 |
5.4.1 早-中二叠世:古亚洲洋双向俯冲阶段 |
5.4.2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古亚洲洋闭合造山阶段 |
5.4.3 中三叠世:古亚洲洋最终闭合阶段 |
5.5 小结 |
第6章 晚古生代火山岩系的成矿与找矿意义 |
6.1 晚古生代火山岩的物质源区 |
6.2 火山岩系的成矿意义 |
6.2.1 火山岩系与VMS型铜多金属矿化 |
6.2.2 火山岩系中的热液矿床 |
6.3 庙岭组火山岩系找矿远景 |
6.3.1 汪清天桥岭地区 |
6.3.2 龙井天宝山地区 |
6.3.3 敦化烟筒砬子地区 |
6.4 找矿方向 |
6.5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3.2 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及研究现状 |
1.3.3 存在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实验测试方法 |
1.6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7 主要研究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古元古界 |
2.2.3 新元古界 |
2.2.4 古生界 |
2.2.5 中生界 |
2.2.6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伊通—舒兰断裂 |
2.3.2 辉发河—古洞河断裂 |
2.3.3 敦化-密山断裂 |
2.3.4 集安—两江断裂 |
2.4 区域侵入岩 |
2.4.1 太古宙 |
2.4.2 元古代 |
2.4.3 古生代 |
2.4.4 中生代 |
2.4.5 新生代 |
2.5 区域变质岩 |
2.5.1 新太古代 |
2.5.2 古元古代 |
2.5.3 新元古代 |
2.5.4 早古生代 |
2.6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产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3.1 太古宙陆核的形成与发展 |
3.1.1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陆核演化发展过程 |
3.1.2 华北克拉通基底形成与演化 |
3.2 辽吉洋演化阶段 |
3.2.1 “辽吉洋”大地构造属性 |
3.2.2 “辽吉洋”的构造演化 |
3.3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 |
3.3.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
3.3.2 年代学与Hf同位素特征 |
3.3.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3.3.4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3.4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 |
3.4.1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 |
3.4.2 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 |
3.5 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 |
3.5.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
3.5.2 年代学特征 |
3.5.3 地球化学特征 |
3.5.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
3.5.5 成岩构造背景 |
3.6 吉林地区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相关的构造演化史 |
第4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典型矿床研究 |
4.1 吉林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 |
4.2 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 |
4.2.1 小陈木构铜镍硫化物矿床 |
4.2.2 赤柏松铜镍硫化物矿床 |
4.2.3 中-晚三叠世铜镍硫化物矿床 |
4.2.4 早侏罗世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
第5章 区域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 |
5.1 区域成矿条件 |
5.1.1 地层条件 |
5.1.2 构造条件 |
5.1.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
5.2 成矿规律 |
5.2.1 时空分布规律 |
5.2.2 矿化富集规律 |
5.3 找矿潜力与找矿方向 |
5.3.1 找矿潜力评价 |
5.3.2 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矿产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球物理特征 |
2.3 地球化学特征 |
2.4 矿产特征 |
2.5 研究区重点矿床特征 |
3 物探化探异常特征 |
3.1 重力测量 |
3.2 磁法测量 |
3.3 电法测量 |
3.4 地球化学测量 |
4 成矿作用研究 |
4.1 地球化学采样及测试 |
4.2 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
4.3 成矿流体来源 |
5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 |
5.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2 成矿规律研究 |
6 三维立体建模及成矿预测 |
6.1 建模思路与技术路线 |
6.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6.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6.4 找矿模型的建立 |
6.5 成矿预测 |
6.6 钻探验证与资源量估算 |
7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滇东北乐马厂矿集区铅锌银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区域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工作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1.5.1 完成工作量 |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物探、化探、自然重砂、遥感等特征 |
2.2.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2.3 重砂异常特征 |
2.2.4 区域遥感影像特征 |
2.3 区域矿产概况 |
2.3.1 铅锌矿 |
2.3.2 银矿 |
第三章 研究区地物化遥及典型矿床特征 |
3.1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岩浆岩 |
3.1.3 变质岩 |
3.1.4 构造 |
3.2 研究区岩(矿)石密度、磁性、电性特征 |
3.3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
3.3.1 地球化学场特征 |
3.3.2 化探异常 |
3.3.3 异常评序、优选及评价 |
3.4 研究区遥感特征 |
3.5 研究区典型矿床特征 |
3.5.1 本次新发现矿产地特征 |
3.5.2 典型矿床特征 |
第四章 研究区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研究 |
4.1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
4.1.1 控矿因素 |
4.1.2 找矿标志 |
4.2 成矿规律 |
4.2.1 区域矿产时空特征 |
4.2.2 区域成矿构造特征 |
4.2.3 区域成矿地质特征 |
4.2.4 区域成矿作用特征 |
第五章 铅锌银矿床的成因与成矿模式 |
5.1 矿床成因 |
5.1.1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
5.1.3 成矿物质来源综述 |
5.2 成矿模式 |
5.2.1 研究区优势矿种及主要矿床类型 |
5.2.2 “三位一体”成矿模式 |
第六章 研究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
6.1 矿产预测类型 |
6.2 预测资源量 |
6.2.1 预测工作流程 |
6.2.2 预测工作区的圈定 |
6.2.3 最小预测区的优选 |
6.2.4 资源量的估算 |
6.3 找矿靶区优选及特征 |
6.3.1 远景区 |
6.3.2 找矿靶区 |
6.4 资源潜力评价 |
6.4.1 “云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 |
6.4.2 “云南乌蒙山区优势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成果 |
6.4.3 研究区找矿潜力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A.1 作者简介 |
A.2 参与生产科研项目 |
A.3 发表论文 |
(8)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 |
1.1.1 交通位置 |
1.1.2 自然地理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研究现状 |
1.3.2 刺穿构造研究现状 |
1.3.3 成矿年代学研究现状 |
1.3.4 主要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裂 |
2.4 岩浆岩 |
2.5 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3 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4.1 矿体地质特征 |
3.4.2 矿体组分特征 |
3.4.3 矿石组构特征 |
3.5 围岩蚀变 |
3.6 矿床成因 |
3.7 成矿期、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
第四章 构造控矿规律 |
4.1 矿区主要断裂、节理构造特征 |
4.2 矿区构造的宏观、微观特征 |
4.2.1 矿区构造的宏观特征 |
4.2.2 矿区构造的微观特征 |
4.3 控矿构造特征 |
4.3.1 成矿前构造特征 |
4.3.2 成矿期构造特征 |
4.3.3 成矿后构造特征 |
4.4 构造-蚀变分带特征 |
4.4.1 16中段(1187m)构造-蚀变分带特征 |
4.4.2 16 中段(1187m)构造蚀变分带规律 |
4.5 构造控矿规律 |
4.5.1 区域性构造单元决定矿床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
4.5.2 矿区断裂构造控制了矿区矿体的形成和空间展布 |
4.6 构造控矿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
5.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5.1.1 辉绿岩锆石U-Pb测年分析方法 |
5.1.2 黄铜矿-斑铜矿Re-Os测年及硫同位素分析方法 |
5.2 分析结果 |
5.2.1 锆石U-Pb年龄结果 |
5.2.2 锆石微量元素结果 |
5.2.3 Re-Os同位素测试结果 |
5.2.4 S同位素测试结果 |
5.3 讨论 |
5.3.1 辉绿岩U-Pb锆石年代学讨论 |
5.3.2 Re-Os同位素年代学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找矿预测及应用效果 |
6.1 狮子山深部找矿预测 |
6.1.1 矿体的时空关系 |
6.1.2 找矿预测模型主要内容 |
6.2 矿体空间定位 |
6.3 找矿预测 |
6.4 深部找矿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会议 |
(9)黔西北福来厂铅锌矿区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矿田构造 |
1.2.2 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2.3 黔西北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2.4 福来厂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2.5 前人研究的薄弱点 |
1.3 选题依据、科学问题及意义 |
1.3.1 选题依据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3 科学意义及现实意义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区域构造特征 |
2.3.2 区域构造演化史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峨眉山玄武岩 |
2.4.2 辉绿岩 |
2.5 区域地球物理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化)体特征 |
3.2.2 矿石特征 |
3.3 围岩蚀变 |
3.3.1 蚀变类型 |
3.3.2 蚀变特征 |
第四章 构造解析与构造控矿规律 |
4.1 相关理论及方法 |
4.2 成矿构造等级 |
4.3 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构造岩特征 |
4.3.1 断裂构造 |
4.3.2 节理 |
4.4 构造的力学性质鉴定 |
4.4.1 断裂构造 |
4.4.2 褶皱 |
4.4.3 节理 |
4.5 构造控矿规律 |
4.5.1 构造控矿特征 |
4.5.2 构造控矿地球化学证据 |
4.5.3 构造控矿型式 |
4.5.4 构造控矿规律 |
4.6 矿区构造体系及成矿构造体系 |
4.7 构造控矿模式 |
第五章 构造地球化学研究 |
5.1 工作方法 |
5.2 构造地球化学剖面特征 |
5.2.1 元素及元素组合特征 |
5.2.2 主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5.2.3 元素含量变化特征 |
5.3 数据处理 |
5.4 元素组合特征 |
5.4.1 R型聚类分析 |
5.4.2 R型因子分析 |
5.4.3 R型因子相互关系 |
5.5 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
5.5.1 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5.5.2 构造地球化学异常解译 |
5.5.3 构造地球化学异常 |
5.5.4 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
第六章 隐伏矿定位预测 |
6.1 找矿标志 |
6.2 找矿预测 |
6.3 探矿工程设计依据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7.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Ⅰ 野外地质现象 |
图版Ⅱ 矿物微观特征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
附录 C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附录 D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10)云南省彝良县毛坪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矿区地理位置及概况 |
1.3 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3.2 滇东北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
1.4 前人工作概况 |
1.5 研究内容及思路、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3 矿区岩浆活动 |
3.4 矿体特征 |
3.5 矿石特征 |
3.5.1 矿石组构 |
3.5.2 矿物成分 |
3.5.3 矿石类型 |
3.6 围岩蚀变 |
3.7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特征 |
4.2 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
4.3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4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
4.5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5章 控矿因素分析 |
5.1 地层控矿 |
5.2 岩性控矿 |
5.3 岩相古地理控矿 |
5.4 构造控矿 |
5.4.1 褶皱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5.4.2 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5.4.3 其他线性构造(节理)研究 |
5.5 与典型矿床的对比 |
5.6 成矿模式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云南毛坪铅锌矿区Ⅰ号矿体分布区断裂构造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滇东北毛坪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粗—巨晶碳酸盐岩成因及其找矿指示意义[J]. 谭茂,吴鹏,韩润生,张艳,黄智龙,姜龙燕,杨航. 地质论评, 2022(01)
- [2]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制及找矿方向[D]. 宋丹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滇东北-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杨清.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4]延边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系构造背景及成矿意义[D]. 侯鹤楠. 吉林大学, 2020
- [5]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D]. 薛昊日. 吉林大学, 2020(01)
- [6]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D]. 韩振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7]滇东北乐马厂矿集区铅锌银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D]. 黄跃.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8]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年代学研究[D]. 丁金金.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9]黔西北福来厂铅锌矿区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及其应用[D]. 成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19
- [10]云南省彝良县毛坪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D]. 冀盘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