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屏障壁技术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王志虎[2](2021)在《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耐蚀/导电涂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文中指出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比刚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优异的抗电磁干扰和生物相容等性能,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较差的耐腐蚀性是限制其在工业产品中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调整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电解液的组分和控制相应的电源模式及电参数,可在镁合金表面原位形成以MgO为主相、厚度可控且膜基结合良好的陶瓷涂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镁合金基体的耐蚀性。然而,具有亲水特性的MAO陶瓷涂层表面存在有微孔、微裂纹等结构缺陷,仅能为镁合金基体提供被动的腐蚀防护。与此同时,耐蚀性能不甚理想的MAO陶瓷涂层却因高绝缘性而牺牲了镁合金自身良好的导电能力,从而限制了镁合金MAO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领域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镁合金MAO陶瓷层的耐蚀性,本论文分别采用环保经济的蒸汽处理法和简单的水热处理法,对镁合金MAO陶瓷层进行了后续处理,通过调节后续处理工艺的参数,获得了耐蚀性能较好的复合涂层;为使镁合金MAO陶瓷层表面具有优良的导电能力,分别采用化学镀和磁控溅射技术在镁合金MAO陶瓷层表面制备了金属Cu层;最后,设计并在镁合金表面研究开发了兼具耐蚀、导电的ZnO-LDH(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MAO复合涂层。通过表征MAO陶瓷涂层表面所制备涂层的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揭示了不同制备工艺下镁合金多孔MAO陶瓷层表面所制备涂层的形成机制,明确了制备工艺与涂层微观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阐明了镁合金表面的各种复合涂层在腐蚀环境中发生腐蚀破坏的物理机制及腐蚀机理。镁合金MAO陶瓷层经蒸汽处理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耐蚀性。研究表明,当蒸汽处理时间延长至24 h,MAO陶瓷层表面原位形成以Mg(OH)2和Mg-Al LDH混合相形式的蒸汽产物,对MAO陶瓷层表面的孔洞及裂纹等固有缺陷起到较为明显的封孔效果,相对致密的涂层对腐蚀性氯离子向基体方向的渗入起到屏障阻碍作用,其腐蚀电流密度(3.39×10-8A·cm2)较MAO陶瓷层(6.29×10-7A·cm-2)下降1个数量级。不同工艺的水热处理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镁合金MAO陶瓷层的耐蚀性。研究发现,MAO陶瓷层分别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碱性Al(NO3)3溶液以及同时含有Al3+和Zn2+的碱性溶液中水热处理后,在MAO陶瓷层表面分别形成Mg(OH)2、Mg-Al LDH和Mg-Al-Zn LDH等氢氧化物涂层,随着NaOH浓度的增加、水热处理时间的延长以及A13+浓度的增加,水热过程中在MAO陶瓷层表面及孔洞内形成的氢氧化物越多,对MAO陶瓷层表面的孔洞及裂纹等固有缺陷的封闭效果越好,所得复合涂层对腐蚀性氯离子向基体方向的渗入起到明显的屏障阻碍作用,具有比单一 MAO陶瓷层更好的耐蚀性,尤其是水热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主动防护能力的LDH涂层,对提高MAO陶瓷层耐蚀性的贡献作用更为显着,其腐蚀电流密度(~10-9 A·cm-2)较MAO陶瓷层下降2个数量级。采用微弧氧化-化学镀及微弧氧化-磁控溅射复合处理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制备的Cu/MAO复合涂层不但表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且表面金属Cu层的存在改变了 MAO陶瓷层表面的颜色,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Cu/MAO复合涂层的耐蚀性低于MAO陶瓷层,其腐蚀电流密度(~10-5 A·cm-2)较MAO陶瓷层(~10-7 A·cm-2)高出2个数量级。为在镁合金表面获得高耐蚀且导电的复合涂层,采用水热处理法在镁合金MAO陶瓷层表面制备了 Mg-Al-Co LDH涂层,水热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Mg-Al-Co LDH纳米片以鸟巢状及乳突状共存的方式生长在MAO陶瓷层的表面,将MAO陶瓷层表面的孔洞及裂纹等固有缺陷完全闭合;随后采用溶胶凝胶旋涂及水热外延生长法在Mg-Al-Co LDH/MAO复合涂层表面制备了 ZnO涂层;水热外延生长过程中因LDH/MAO复合涂层表面ZnO晶种层的存在诱导ZnO以纳米棒的形式垂直于晶种层而生长,生长在Mg-Al-Co LDH纳米片之间的ZnO纳米棒进一步提高了涂层表面的致密性。所得ZnO-LDH/MAO复合涂层不但具有比MAO陶瓷层和Mg-Al-Co LDH/MAO复合涂层更好的耐蚀性(其腐蚀电流密度为2.29×10-9A·cm-2),而且因为ZnO半导体涂层的存在,赋予复合涂层表面较好的导电能力。通过多步法在镁合金MAO陶瓷层表面制备的ZnO/LDH涂层,实现了 MAO陶瓷层表面兼具耐蚀、导电的性能要求。
梅洁[3](2021)在《泡-膜式混合放电等离子体强化去除四溴双酚S的研究》文中认为溴代阻燃剂因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氧化性和阻燃性能,故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塑料和纺织品等生产过程,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进入池塘、湖泊、河流等水体,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四溴双酚S作为溴代阻燃剂的一种,具有致癌作用、肝毒性以及破坏内分泌系统等危害。所以,选用合适且有效的方法对水中的TBBPS进行处理,降低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显得尤为重要。介质阻挡放电因其放电面积大,效果均匀稳定,被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水处理研究中,但是其如何产生更多的活性物质以及产生的活性物质如何被有效的利用,一直是等离子体水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研究发现,将利用鼓泡法在气泡内产生的活性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水相,可有效地增加气液传质界面,促进活性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另一种提高气液传质效率的办法是增加气液间的比表面积,采用液膜式反应器,既能增强活性物质的吸收,又能增强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为了提高污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本文开发了一种泡-膜式混合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液膜的存在可以强化活性物质的生成和传质过程,一方面,液膜使流注放电和沿面介质阻挡放电同时被引发,降低了起始电压,提高了放电强度,从而提高了活性物质的产生效率。另一方面,液膜扩展了等离子体-水界面,利用强化传质过程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效率。通过对装置运行过程中水气流量变量实验发现,当水气流速为140 m L/min和1.8 L/min时,液膜存在且效果最好。对四溴双酚S(TBBPS)的去除实验表明,该等离子体反应器能快速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当TBBPS初始浓度为50 mg/L,处理量为100 mL时,在放电电压为12.8 kV、水气流量分别为160 mL/min和2.0 L/min的条件下处理9 min,其转化率可达100%。同时,相比于无液膜的情况,在液膜存在的条件下活性物质的最大产率可提高80%以上,传质效率可提高20%以上。以上结果表明,泡-膜式多级放电强化工艺对废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具有重要意义。对泡-膜式混合放电等离子体降解TBBPS的中间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TBBPS在降解过程中,随着TBBPS的中间产物不断生成和硝酸类物质的产生,溶液pH不断下降,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发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TBBPS逐渐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导致降解过程中TOC和生物毒性呈下降趋势。此外,通过对泡-膜式混合介质阻挡放电体系处理TBBPS的中间产物进行LC-MS检测分析,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和降解路径。
李锐锐[4](2021)在《基于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SERS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具有亚波长尺寸的金属微纳结构因其表面等离激元及其耦合性质,在光学设计及调控方面备受关注。在外界光的照射下,金属微纳结构表面的纳米区域由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作用得到了极大的光能量密度提升与局域电磁场增强。而陷光结构能有效增加光在结构中作用路径,从而增加光程,因此作为高效的光管理结构被广泛应用在太阳能电池当中。在外界光与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引入陷光结构,可以有效地将光限制在微纳结构之中,从而进一步提升这种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改变结构加强光子捕获与调控,可以为实现光与微纳结构的高效相互作用提供更好思路。LSPR效应在许多研究领域都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包括生物荧光标记检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检测、光电器件制备等。本文将陷光效应与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相结合,提升光在等离激元微纳结构中的利用率,进一步增强光与等离激元结构的相互作用,激发更高效的LSPR。作为对增强的LSPR效应的验证,以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形成的SERS传感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设计并制备三种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在对其形貌、元素等分析后,研究其LSPR特性,最终将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成功应用到SERS传感器中,并实现高性能SERS检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制备制备了三种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分别为银包裹Parylene C包裹碳颗粒(Ag-PC@CNPs)结构、基于硅锥纳米森林的金-银纳米笼杂化结构以及聚合物直立纳米纤维森林复合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TEM)、能谱分析(EDX)、X射线衍射技术(XRD)等分析手段表征结构形貌,分析陷光微纳结构与金属纳米结构的具体分布状态,为之后的LSPR特性研究分析以及SERS检测提供基础。(2)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LSPR特性研究针对三种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LSPR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从理论仿真及光吸收测试两方面进行研究,测试并验证了这三种结构对光的高吸收能力,从而说明这三种结构对于光的高效利用。在光吸收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光与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相互作用,从而对于LSPR特性有进一步的增强作用。(3)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浸润性对分子富集的影响Ag-PC@CNPs结构基底表现出超疏水性质,通过在该基底上滚动分析物液滴,会将Ag-PC@CNPs结构从基底上摘取并吸附进液滴,从而在液滴内形成自富集、具有3D“热点”的Ag-PC@CNPs结构。基于硅锥纳米森林的金-银纳米笼结构的基底具有超疏水高黏附性质,可以进一步将被测分子限制在金-银纳米笼结构部分,最终实现分子在金属结构部分的双重富集,对于提升SERS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聚合物直立纳米纤维森林复合结构也具有超疏水性质,能通过蒸发浓缩富集分子,同样可提升SERS性能。以上三种结构的浸润性研究对于进一步提升SERS检测性能都具有重要意义。(4)基于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SERS传感器性能研究针对三种结构形成的SERS传感器分别进行性能研究分析,通过对具有不同浓度的罗丹明6G(R6G)与孔雀石绿(MG)探针分子进行检测,SERS液滴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10-13M至10-5M,检测极限为10-13M,增强因子可达109。基于硅锥纳米森林的金-银纳米笼结构的检测范围为10-15至10-4M,其检测极限低至10-15M。聚合物直立纳米纤维森林结构SERS基底的检测范围为10-12 M至10-5 M,其检测极限为10-12 M。这三种结构形成的SERS基底的一致性都较好,基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内,因此可作为进一步实际应用的器件。除此之外,还针对三种基底进行稳定性测试,在30天内的测试结果表明,这三种器件均有较好的稳定性,进一步说明了这三种基底实际应用的巨大潜力。(5)基于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SERS传感器生物化学检测应用针对提出的三种结构所制备的传感器进行SERS性能检测分析后,对这些SERS传感器进行生物、化学分子检测的应用研究。最终利用SERS液滴传感器进行牛血清白蛋白分子检测,能实现100μM,1μM,10nM,100pM和1pM浓度的检测。对于基于硅锥纳米森林的金-银纳米笼结构的SERS基底,检测到了从10-11至10-4M浓度的福美双,且检测极限10-11M远远低于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3-2019的最大残留限量。而且在孔雀石绿与福美双的混合溶液中,能非常清晰的检测到两种物质,说明该基底良好的特异性。对于聚合物直立纳米纤维森林结构形成的SERS基底也进行了福美双农残分子的检测,检测到了 10-9至10-6 M的福美双。本文研究的三种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构成的SERS传感器都具有较好的性能,且在生物化学检测方面有一定优势,这些研究为SERS传感器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李金明[5](2021)在《基于电子能量分布函数修正的等离子体电磁特性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等离子体是一个复杂的多粒子系统,电磁波在等离子体的传输过程中会有很多具有研究意义的现象发生。近些年来,很多领域都涉及到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成为了等离子体、电磁传输领域的热点问题。在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电子起到了主要作用,而电子能量分布函数(Electron energy distribution function-EEDF)是描述等离子体的重要物理参量,它决定了等离子体中电流与电场的关系,从而决定了等离子体的介电性质。在实验室的研究中,我们一般假设电子处于热平衡态,此时电子分布函数为麦克斯韦分布,如果麦克斯韦的假设不成立,就必须利用玻尔兹曼方程来求解电子分布函数。等离子体中电子满足麦克斯韦分布只是理想化的假设,在实际实验中的等离子体往往偏离麦克斯韦分布,因此不能够单纯的用麦克斯韦分布来处理实际问题。本文基于等离子体的EEDF,分析EEDF对电子能量等离子体电磁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实验对理论和数值模拟进行验证,重点开展等离子体EEDF对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的影响和实验验证,等离子体的EEDF对电磁波传输系数的影响和实验验证,等离子体天线的传输特性以及EEDF对传输特性的影响等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等离子体动理学理论得出的等离子体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的一般形式,引入了修正因子,通过修正因子来对该形式进行了修正。并采用四种典型的EEDF对修正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EEDF的形式对于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的影响。基于以上理论和数值模拟,开展了实验研究,设计了圆柱形微波谐振腔,采用谐振腔微扰法,将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的表达式带入微扰理论,得到了不同放电形式下大气压氦气射流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值,并利用已经给出的几种典型EEDF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修正,得到的修正结果与文献中已有的结果符合较好,从而获得了描述氦气射流等离子体EEDF的具体形式。其次,建立了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研究几种典型的EEDF条件下电磁波入射到等离子体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特性,并探究了几种EEDF在不同的碰撞频率,放电压强,电子密度和等离子体厚度的条件下,对电磁波传输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同轴空心阴极网格放电装置,电离氩气和氦气,获得了两种等离子体,并对电磁波在这两种等离子体中传输的透射率进行了测量,将实验得到的透射系数结果与给出的几种不同EEDF得到的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实验中产生的氩气等离子体符合Druyvesteyn分布,氦气等离子符合Bi-Maxwellian分布。最后,基于EEDF理论,对等离子体天线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搭建了阵列等离子体天线系统,并对等离子体天线系统的特性进行了测量,获得了天线在不同的放电电流时的方向图,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等离子体天线会呈现高度定向辐射现象。进一步测量了不同放电电流时,等离子体天线的电子密度以及电磁波在天线中传输的透射系数。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的EEDF对于等离子体天线的相对振幅和附加相位的影响。发现EEDF对等离子体天线系统振幅变化的影响较大,而对其相位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徐利平[6](2021)在《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化传感器研究》文中提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技术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光学传感技术,以其高灵敏度、免标记、无损伤、实时检测等优点,在生物医学、化学、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来说,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主要包括强度调制、角度调制、波长调制和相位调制四种方式。由于实际应用中噪声的存在,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会导致现有的SPR传感技术呈现不同的分辨率,且受SPR经典调制方法的限制,其灵敏度、分辨率很难再有提升的空间,还会使得成本以及系统复杂性进一步增加。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状况以及生活环境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对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探索基于新原理的SPR传感方法和技术,突破现有SPR传感器的局限性,来扩展其实际应用范围,如较低浓度的痕量检测,甚至可达到少数或者单分子量级的探测水平;拥有较大的动态范围;不仅能测试物质的折射率,还可区分手性分子的绝对构型;同时在实现以上提及条件时,若其制造成本低廉、便携以及操作简易,允许相较于目前更大的加工宽容度,则可极大地促进SPR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论文将量子弱测量理论引入到SPR传感技术中,利用量子弱测量技术抑制噪声的同时可放大所需信号的独特优势,使SPR传感器的分辨率、动态范围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以区分手性分子。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不像传统SPR传感技术对金属膜厚度以及噪声敏感,采用强度调制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制造成本,同时简易了操作,因此本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将SPR传感技术与量子弱测量原理相结合,再根据几种典型的物质:离子化合物、非手性分子以及手性分子,提出了几种新型的SPR传感方式,并在理论和实验上都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1)首先提出了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线偏振光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折射率传感器,其中将线偏振光作为前选择态采用强度调制来监测离子化合物(氯化钠)、非手性分子(酒精)折射率的变化。利用该系统可以准确测出9.8×10-7RIU的折射率变化量,动态范围为10-7~10-5RIU,分辨率比常用的强度调制型SPR传感器性能提高102倍。同时,该装置可以通过CCD相机清晰定量地观测到光子自旋霍尔现象。在理论和实验上验证了随着折射率的增加,光子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的相互作用逐渐减弱,最终这种相互作用变得极其微弱,以至于不再能分辨光子自旋霍尔效应。该系统配置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相较于复杂的相位调制型SPR传感器更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性。(2)在实现了对离子化合物、非手性分子折射率的高精度检测之后,又进一步设计和构建了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椭圆偏振光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折射率传感器,将椭圆偏振光作为前选择态采用强度调制来监测手性分子(葡萄糖、果糖、L-脯氨酸、D-脯氨酸)折射率的变化。利用该系统可以准确读出折射率变化量1.13×10-6RIU,分辨率与基于Mach-Zehnder干涉仪的量子弱测量技术相比提高一个数量级。而通常SPR传感器在金膜修饰的情况下只能测试不具备旋光性的溶液。该系统配置简单,与目前最灵敏的基于相位调制型的SPR传感器相比,操作更简单。为进一步在水溶液中检测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分子的检测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路。(3)因手性分子具有旋光性,根据量子弱测量技术自身特性,设计和构建了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旋光性传感器,手性分子改变前选线偏振态,可用来测量手性分子(葡萄糖、果糖、L-脯氨酸、D-脯氨酸)的旋光角以及识别手性分子。利用该系统测量的旋光角变化量低至2.73×10-4rad,系统分辨率比使用强度调制量子弱测量系统获得的分辨率高一个数量级。通过测量输出光强随手性分子旋光角的变化,可根据强度确定手性分子的绝对构型。本文所提出的传感器不仅丰富了手性传感器的种类,而且填补了传统SPR传感器不能直接检测手性分子的空白。该方法对手性分子的检测具有实时监测和高分辨率的独特优势,同时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易、成本低廉。综上,精密手性分子检测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前途广阔的测量方法,可用于多种生命科学领域,如药物合成、药物分析、立体化学、食品添加剂安全检查等以及其他涉及手性分子的重要应用领域。(4)基于上述研究设计的折射率及旋光角传感器,通过进一步对其进行优化和集成,搭建了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多参数测量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折射率和旋光角。该系统折射率分辨率比之前采用光强调制量子弱测量系统高三个数量级;利用该系统测量的旋光角分辨率比传统测量方法高一个数量级。该系统还可以通过强度与分子取向的关系来识别手性分子的绝对构型。同时,该传感器实现了简单的线性光路操作,稳定性高,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实现了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多参数测量应用,也丰富了量子弱测量传感器的类型。
刘美彤[7](2021)在《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原子荧光在重金属检测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也称无声放电,是常温常压下产生微等离子体的一种有效方式。DBD不仅能够辅助化学蒸气发生,进行固体剥蚀进样,还可以被用作质谱离子源,光谱激发源或原子化器,兼容性良好。尤其是富集元素方面,DBD具有其独特优势,并可以结合各种类型的检测器(原子发射AES,原子吸收AAS,原子荧光AFS)检测微量级或痕量级元素,从而帮助食安、公安、市场监督相关执法人员实现现场快速、有效、准确地筛查食品与环境中有毒有害元素。DBD与原子光谱结合,在仪器小型化,低耗化,绿色化的发展上占有一定优势,且前景可观,更有待于其进一步商品化的实现。然而,DBD仍然存在富集元素范围窄、与其他进样技术结合少、机理研究不够透彻、实际样品应用方法开发不足等问题。本论文旨在发展DBD富集方法、探索与其他进样方式的结合策略、探究其机理并建立DBD在食品与环境安全中元素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对DBD的概念、性质和技术结合,以及在原子光谱分析方面的工作进展进行简单的介绍,随后,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我们的研究工作:1.以铅为模型元素,结合氢化物发生(HG)进样方法,建立和评价了HG-DBD-AFS体系,并证明DBD同时作为AFS原子化器和富集装置的兼容性和稳健性。对DBD反应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将铅烷生成的酸度窗口从1%扩大至3.5%,使氢化物生成过程具有更好的分析稳定性和实用性。DBD首次被证明在铅元素富集和扩大铅烷生成的酸度窗口方面的有效性。具体过程为,在含O2气氛下DBD可将铅定量捕获在DBD石英表面,在含H2气氛下DBD实现(~100%)释放。Pb的绝对检出限(LOD)为5 pg(进样体积=1.2 mL),线性范围为0.05-100μg/L。研究结果与认证参考材料(CRM)值一致,地表水样品回收率为99-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通过气相分析物的富集,本实验将绝对LOD降低了10倍,并成功证明了HG-DBD-AFS体系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同时将此体系应用元素拓展至铅。2.以硒为模型元素,结合紫外蒸气发生(UVG)进样方法,建立UVG-DBD-AFS体系,拓展了DBD的应用面,为其后续的发展,应用和机理方向的研究提供了辅助材料支撑。UVG作为一种环境友好、高效的进样方法,来自UVG的挥发性硒形态比传统的氢化物要复杂得多。本实验首次将DBD微等离子体与硒的UVG进行气相富集的结合。在最优条件下,硒的绝对LOD为4 pg(进样体积=1.2 mL),线性范围为0.05-50μg/L。实验结果与水和土壤样品的CRMs值一致,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0-102%,RSD为1-10%。通过对气相分析物的富集,该方法将分析灵敏度提高了16倍。通过实验推断,UVG产生的H2Se,Se CO都以Se O2或亚硒酸盐的形式被捕获在DBD石英管表面,然后形成原子释放到检测区。UVG和DBD的结合可以促进方法的绿色化使用,推动仪器的小型化和便携式的发展,并揭示其在现场元素分析中的潜力。3.开发了一种重金属的气相分离富集技术,通过DBD集成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精确、准确地测定元素浓度。该技术是一种新型且有效的砷和锡分离分析技术。样品在酸性介质(2%HCl)中,通过与还原剂(10 g/L KBH4,1.5g/L KOH)在线反应,将分析物转化为挥发性氢化物形式(Sn H4和As H3)进而测定。因元素的性质不同导致释放条件的差异,由此可通过改变释放条件进行元素的释放分离。本实验首次采用原位DBD装置对砷和锡进行富集和分离,不但提高了HG-AFS的分析灵敏度,实现了元素分离;并推测了DBD元素分离的机理。具体过程是HG后,在含45 mL/min的空气气氛下用1.8 A捕获两种元素,经190 s Ar气吹扫,As在含120 mL/min H2气氛下用1.4 A释放,Sn在含180mL/min H2气氛下用1.8 A释放,之后采用AFS进行测定。研究了酸性介质浓度、硼氢化钾浓度、Ar/Air/H2流速等主要实验变量对元素分析信号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5-50μg/L,砷和锡的LOD分别为7 ng/L,9 ng/L。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98-104%,且测量结果符合CRMs值。由此证明,该技术很有潜力,且非常适合于砷和锡的分离以及超痕量元素的测定。4.为了加强DBD富集技术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方法开发,我们分别建立了三种应用体系以检测实际样品中的有毒有害元素。(1)SLS-HG-in-situ DBD-AFS体系。采用悬浊液进样(SLS)氢化物生成方法与DBD-AFS结合用于生物样品中超痕量砷的检测。将制备好的样品悬浊液引入HG-DBD-AFS中,同时优化原位DBD的放电和工作气体条件,无需额外的富集就可分别获得8 pg(微量生物样品)和14 pg(人发样品)的LOD(进样体积=2 mL)。与传统的消解预处理结合原子光谱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在简便,快速,低成本,绿色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非常适合测定生物样品中的痕量砷,进而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2)DL-HG-in-situ DBD-AFS体系。本实验利用原位DBD-AFS和改进的气液分离器,开发了一种血样中砷和铅的直接进样(DL)快速分析方法。血样经过多次稀释后,被引入后续的DBD-AFS系统进行检测。新设计的DS-HG能够有效地消除血液样本中蛋白质产生的泡沫。该方法分别得到砷LOD为7 pg(0.14ng/mL),铅LOD为8 pg(4 ng/L),并可在15分钟内实现包括样本预处理在内的总体分析。是一种简单、快速、低成本、绿色、安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血样中砷和铅的快速检测,以便及时为患者提供中毒诊断信息。(3)HG-in-situ DBD-AFS体系。本实验的目的是采用开发的HG-in-situ DBD-AFS方法测定瓶装饮用水中迁移的锑含量。实验中详细研究了DBD捕获和释放锑的相关参数,获得了5 pg/mL Sb的LOD,具有良好的检测能力。与传统HG-AFS法相比,本方法将分析灵敏度提高7倍。此外,还研究了储存温度和时间对塑料瓶中Sb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适合于已迁移到瓶装水中的超痕量Sb的检测,并以此为依据,证明了长时间高温放置会加大塑料瓶中Sb的迁移量,以保护人类健康。
张微云[8](2021)在《空心金纳米棒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性质的贵金属纳米结构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化学性质稳定的金纳米结构。虽然已有多种多样的金纳米结构被制备并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但是由于金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峰与其尺寸、形貌有密切关系,目前只有极少数金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峰可以在可见-近红外区进行调节,而具有近红外二区窗口相应的金纳米材料则更为凤毛麟角。因此,设计合成具有近红外二区窗口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峰的金纳米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使用碲纳米粒子作为模板,通过电置换取代反应制备出了空心金纳米棒,并对其在生物医学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索。主要内容如下所述:(1)长径比可调的空心金纳米棒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近红外二区诊疗的应用研究。设计新型的具有近红外二区响应的金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首先合成长径比可控的碲纳米棒,然后利用碲纳米棒作为化学模板与金前体进行反应,在半胱氨酸的作用下,成功制得空心金纳米棒,其长径比在1.96.0范围可调。由于空心结构的原因,它们只需要长径比为3即可将等表面离子体吸收峰调节到近红外二区。吸收峰在1064 nm左右的空心金纳米棒在对应激光波长下的光热转换效率为33%。细胞实验显示这种空心金纳米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空心金纳米棒不仅成功应用于小鼠的光热成像、CT成像、光声成像,而且在空心金纳米棒表面修饰抗癌药物时,它们展现了良好的化疗-光热联合抗肿瘤的效果。(2)空心金纳米棒嵌合肽纳米平台在近红外二区诊疗中的应用研究。用嵌合肽对空心金纳米棒进行修饰可以制备多功能的纳米诊疗平台。首先合成了含光敏剂与可被caspase-3定向切断多肽序列组成的嵌合肽,通过这种含光敏剂的嵌合肽对空心金纳米棒进行表面修饰,得到了能进行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以及实时凋亡诊断的纳米诊疗平台。其中光敏剂分子在释放前是被猝灭的,在对肿瘤组织进行光热治疗后,光敏剂分子在细胞凋亡产生的caspase-3酶作用下从空心金纳米棒表面释放并重新激活,可以对治疗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在细胞凋亡开启之后释放光敏剂,之后可以根据治疗效果使用光动力治疗进行进一步的治疗。系统性的生物安全研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能避免光敏剂对皮肤的光毒性,在体外与活体的实验中通过光热与光动力联合治疗实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活体荧光成像实现了对凋亡的实时监测。(3)小型化空心金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在近红外二区诊断的应用研究。通过改进碲纳米棒的制备方法,获得了长度约为46 nm的碲硒纳米棒模板。再利用银辅助的合成方法调控电置换取代反应,成功制得了小型化的空心金纳米棒。它们在近红外二区具有较高的吸收,而且在1064 nm处的光热转换效率为34%。研究显示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小鼠活体研究中,小型化空心金纳米棒相比大的空心金纳米棒在肿瘤处具有更好的蓄积效果,而且在修饰靶向分子和荧光分子之后,在荧光成像中显示的区别更大。在1064 nm光照下,小型化空心金纳米棒相比大的空心金棒,显示了更优良的光声成像造影效果。
黎振华[9](2021)在《纳米抗污界面构建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本检测时,非靶标物质在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即生物污染)是其遭遇的突出共性难题。现阶段主要通过在电极表面构建物理、化学和生物抗污界面来降低生物污染。由于单一抗污材料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利用协同优势,将几种抗污策略组合成多功能抗污界面可以获得更好的抗污效果。DNA带负电荷,结构稳定,其自组装形成的DNA纳米结构在抗污方面表现出了非凡能力;牛血清白蛋白(BSA)与纳米材料相结合形成的纳米多孔复合物,既具有抗污性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本论文主要通过将DNA纳米结构和BSA纳米复合材料分别与其它材料组合在一起,在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表面构建不同的新型抗污界面,利用协同抗污作用来降低非特异性吸附,实现在复杂样本中生物标志物快速、灵敏检测。具体内容如下:一、DNA纳米结构/羧乙基葡聚糖双层膜抗污界面构建及其在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将DNA纳米结构和亲水性聚合物材料羧乙基葡聚糖相结合,在电极表面构建了DNA纳米结构/羧乙基葡聚糖双层膜抗污界面。利用刚性的DNA纳米结构具有的空间位阻效应与羧乙基葡聚糖水凝胶表面形成的水化层相结合协同抗污,可以更好预防蛋白非特异性吸附;此外,多价的羧乙基葡聚糖水凝胶作为支架可以固定不同分子类型的捕获探针(如小分子、DNA和蛋白),用于不同目标分子检测。通过在羧乙基葡聚糖水凝胶表面固定糖化血红蛋白抗体,可以在5%的BSA中快速检测糖尿病生物标志物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范围为4%~12%,检测限为0.9%。双层膜与空白对照电极和DNA纳米结构单层膜相比较,具有更优的抗污性能和更灵敏的检测性能。DNA纳米结构/羧乙基葡聚糖双层膜结构稳定,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很好用于复杂样本中生物标志的检测。二、纳米多孔膜抗污碳界面构建及其在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将多壁碳纳米管的高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能与BSA的抗污性能相结合,通过戊二醛交联作用,在SPCE表面构建了纳米多孔膜抗污界面。利用多孔膜中纳米孔的尺寸过滤作用与带负电的BSA协同抗污可以有效的抵挡非特异性吸附。将多孔膜抗污界面在1%的BSA或无处理的人血清中放置4周,分别保留了92%和88%原始信号。此外,纳米多孔膜增强了电子向电极表面的转移速率,提高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在多孔膜表面固定糖化血红蛋白抗体可以在未稀释的血清中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线性范围2~15%,检测限为0.4%;检测灵敏度与裸SPCE界面相比,提高了6倍。纳米多孔膜抗污碳界面制备简便、稳定性好、操作简单、为开发用于复杂样本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潜在的支持。三、纳米多孔膜抗污金-碳界面构建及其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快速检测中的初步应用为了拓展抗污界面用于低浓度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我们对第二部分工作中构建的多孔膜抗污碳界面进行了改进,以便用于前列腺癌血清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快速、灵敏检测。通过在SPCE电极表面溅射镀金构建了金-碳界面,然后将BSA、戊二醛和多壁碳纳米管涂抹在其表面构建了纳米多孔膜抗污金-碳界面。通过在界面功能化固定PSA抗体,可以在未处理血清中一步快速检测PSA,检测范围为0.1~100 ng/m L。综上所述,本论文利用协同优势,将几种抗污策略组合在多功能电极传感膜中构建新型抗污界面来降低非特异性吸附,实现了在复杂样本中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检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通过协同抗污结合一次性SPCE为实现在真实样本中生物标志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马良[10](2021)在《典型调理菜肴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杀菌机理及品质调控研究》文中认为在调理菜肴加工和贮藏环节中,其体系内部持续进行的生化反应易导致品质下降,极大地限制了调理菜肴的品质和货架期。尽管传统杀菌技术(高压蒸汽)有效保证了调理菜肴的微生物安全,但易对调理菜肴色泽、风味和质构等品质产生较大不利影响。针对使用传统杀菌技术易造成调理菜肴品质下降的缺陷,本文开发绿色物理杀菌技术(射频)与生物抑菌剂(ε-聚赖氨酸)和化学抑菌剂(纳米氧化锌)协同的新型温和杀菌技术,以三种典型生鲜调理菜肴单品(食用菌,茄果蔬菜,禽肉)为切入点,探讨其适用性。在基于单品生鲜调理菜肴的基础上,制备典型单组分熟制调理菜肴(煎鸡胸肉)和典型多组分熟制调理菜肴(宫保鸡丁和蘑菇炒鸡),系统对比了新型温和杀菌技术和传统高压蒸汽杀菌技术对典型熟制调理菜肴的杀菌效果和色、香、味等品质的影响,阐明了相关机理并建立货架期模型,旨在为调理菜肴工业化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食品加工、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从大肠杆菌的残菌量、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内紫外吸收物质泄漏量等评价指标着手,研究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处理的杀菌效果,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杀菌机理进行分析,筛选出最优杀菌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射频与ε-聚赖氨酸和纳米氧化锌协同处理导致大肠杆菌结构破坏程度增大,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紫外吸收物质泄露量加大,细胞损伤程度加剧,协同作用提高了杀菌效率。对杀菌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模型对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和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动力学拟合的相关系数和模型评价参数更高,其拟合效果和准确度高于一级动力学模型和Weibull模型。根据实验结果所确立的后续实验参数为:极板间距20 mm,杀菌时间20min或30 min,ε-聚赖氨酸浓度0.25 g/kg,纳米氧化锌浓度0.04 g/kg。其次,采用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技术对三种典型生鲜调理菜肴——调理蛹虫草(食用菌类)、调理青椒(茄果蔬菜类)和调理鸡胸肉(禽肉类)进行杀菌处理,研究杀菌后三种典型生鲜调理菜肴的菌落总数、质构、色泽、虫草素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杀菌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射频协同抑菌剂的杀菌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射频或单独使用抑菌剂,且对三种典型生鲜调理菜肴的色泽、质构、虫草素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等品质的影响较小。射频协同抑菌剂杀菌对三种典型生鲜调理菜肴的穿透深度均远大于菜肴本身的厚度,可以满足杀菌要求。再次,在生鲜调理菜肴的研究基础上,制作典型单组分熟制调理菜肴煎鸡胸肉,对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杀菌后煎鸡胸肉的品质变化规律,并结合电子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不同杀菌处理导致的品质变化机理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过程中煎鸡胸肉温度呈现均匀分布,穿透深度(59.13~66.29 cm)远大于煎鸡胸肉包装厚度,无边角效应。与传统高压蒸汽杀菌技术对比,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较好地保持了煎鸡胸肉的色泽、质构和滋味等品质。而传统高压蒸汽杀菌不仅导致煎鸡胸肉鲜味值降幅高达33.45%,还严重破坏其肌原纤维紧实的网状结构,这可能是传统高压蒸汽杀菌技术导致煎鸡胸肉滋味和质构下降的主要原因。第四,制备典型多组分熟制调理菜肴宫保鸡丁,研究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对其适应性和品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降低宫保鸡丁的微生物数量,且在杀菌过程中,宫保鸡丁温度均匀分布,无边角效应。对电子鼻响应值进行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后,宫保鸡丁的风味与未杀菌样接近,而经传统高压蒸汽杀菌的宫保鸡丁其风味与未杀菌样和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处理组之间的差异较大。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引起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增加18.82%~31.92%,而传统高压蒸汽杀菌导致其含量急剧增加95.68%。低场核磁分析结果表明,传统高压蒸汽处理对宫保鸡丁水质子的流动性和细胞结构破坏程度较大,而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较好地保持了水质子的流动性和水分分布。第五,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射频与ε-聚赖氨酸(0.20 g/kg)和纳米氧化锌(0.03g/kg)组成的复合抑菌剂协同杀菌技术对典型多组分熟制调理菜肴蘑菇炒鸡进行杀菌处理,对其适用性和杀菌后的品质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提高了对蘑菇炒鸡菜肴的杀菌效率,通过缩短杀菌时间有效控制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的积累,并降低了抗坏血酸的损失。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过程中蘑菇炒鸡温度均匀分布,无边角效应产生。蘑菇炒鸡挥发性成分中醛类和醇类物质的含量较高,在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过程中,前者相对含量先增至32.65%后降至27.70%,后者总相对含量从22.83%降至14.38%,通过分析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阐明了高压蒸汽处理组的风味与未杀菌样差异较大的原因。最后,对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进行加速贮藏实验,建立基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的货架期模型,该模型预测准确性较高。对三种典型调理菜肴贮藏期间微生物数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射频协同抑菌剂杀菌可有效控制三种调理菜肴的微生物数量,在4℃冷藏270 d后菌落总数未超过最高限值。与传统高压蒸汽杀菌的菜肴相比,在贮藏期内,射频结合抑菌剂杀菌的三种调理菜肴品质与贮藏初期最接近。综合分析,射频协同抑菌剂杀菌能较好地保持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的原有品质,可将其货架期有效延长至270 d,在180 d以内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的品质最优。
二、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屏障壁技术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屏障壁技术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级实验室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协同创新理论 |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4 数据挖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1.1 萌芽起步阶段 |
3.1.2 集中建设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2.1 快速起步阶段 |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
3.2.3 重整复苏阶段 |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
3.3.3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取原则 |
4.1.3 资料获取 |
4.1.4 分析框架 |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
4.3.5 林肯实验室 |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
4.4.6 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
5.1.6 小结 |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
5.2.4 小结 |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
5.3.4 小结 |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耐蚀/导电涂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镁合金 MAO 陶瓷层表面疏水/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
1.3 镁合金 MAO 陶瓷层表面复合涂层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
1.3.1 水热处理 |
1.3.2 溶胶-凝胶处理 |
1.3.3 化学镀镍 |
1.3.4 硅烷化处理 |
1.3.5 气相沉积 |
1.4 镁合金MAO陶瓷层表面导电改性研究进展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2 蒸汽处理对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组织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 |
2.1 实验方法 |
2.1.1 AZ91 镁合金表面MAO陶瓷层的制备 |
2.1.2 AZ91 镁合金MAO陶瓷层表面蒸汽涂层的制备 |
2.1.3 AZ91-MAO陶瓷层表面蒸汽涂层的组织、结构及耐蚀性表征 |
2.2 蒸汽处理对AZ91-MAO陶瓷层组织结构及成分的影响 |
2.2.1 蒸汽处理对AZ91-MAO陶瓷层相结构的影响 |
2.2.2 蒸汽处理对AZ91-MAO陶瓷层表面形貌及成分的影响 |
2.3 蒸汽处理对AZ91-MAO陶瓷层耐蚀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Mg(OH)_2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 |
3.1 实验方法 |
3.2 Mg(OH)_2/MAO复合涂层的相结构、表面形貌及化学成分 |
3.2.1 Mg(OH)_2/MAO复合涂层的相结构分析 |
3.2.2 Mg(OH)_2/MAO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及化学成分 |
3.3 Mg(OH)_2/MAO复合涂层的润湿性 |
3.4 Mg(OH)_2/MAO复合涂层的耐蚀性 |
3.5 本章小结 |
4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Mg-Al二元LDH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 |
4.1 实验方法 |
4.1.1 AZ31 镁合金MAO陶瓷层表面Mg-Al LDH涂层的制备 |
4.1.2 涂层的相组成、形貌、成分、静态接触角及耐蚀性能表征 |
4.2 水热处理时间对MAO陶瓷层相结构、表面形貌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
4.2.1 MAO陶瓷层及LDH/MAO复合涂层的相结构分析 |
4.2.2 MAO陶瓷层及LDH/MAO复合涂层的形貌、化学成分及静态接触角 |
4.3 超疏水LDH/MAO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成分、相结构及接触角 |
4.4 LDH/MAO 复合涂层及超疏水LDH/MAO 复合涂层的耐蚀性 |
4.5 本章小结 |
5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Mg-Al-Zn三元LDH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 |
5.1 实验方法 |
5.2 HT-xAl~(3+)/MAO复合涂层的相结构分析 |
5.3 HT-xAl~(3+)/MAO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及化学成分 |
5.4 HT-xAl~(3+)/MAO复合涂层的截面形貌及MAO陶瓷层表面LDH涂层的形成机理 |
5.5 HT-xAl~(3+)/MAO复合涂层的耐蚀性 |
5.6 本章小结 |
6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金属Cu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实验方法 |
6.1.1 AZ91 镁合金表面MAO陶瓷层的制备 |
6.1.2 AZ91 镁合金MAO陶瓷层表面金属Cu层的制备 |
6.1.3 涂层的相组成、形貌、成分、静态接触角及性能表征 |
6.2 Cu/MAO复合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及成分 |
6.3 Cu/MAO复合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及润湿性能 |
6.4 Cu/MAO复合涂层的耐蚀性 |
6.5 Cu/MAO复合涂层的导电性 |
6.6 本章小结 |
7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ZnO/LDH复合涂层的制备及耐蚀/导电性能 |
7.1 实验方法 |
7.1.1 AZ31 镁合金MAO陶瓷层表面Mg-Al-Co LDH涂层的制备 |
7.1.2 AZ31 镁合金LDH/MAO表面ZnO涂层的制备 |
7.1.3 AZ31 镁合金表面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性能表征 |
7.2 LDH/MAO及 ZnO-LDH/MAO复合涂层的相结构分析 |
7.3 LDH/MAO及 ZnO-LDH/MAO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及化学成分 |
7.4 AZ31 镁合金MAO陶瓷层表面ZnO/LDH复合涂层的形成机理 |
7.5 LDH/MAO及 ZnO-LDH/MAO复合涂层的的耐蚀性 |
7.6 AZ31 镁合金表面不同涂层的导电性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泡-膜式混合放电等离子体强化去除四溴双酚S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级氧化技术 |
1.2.1 Fenton氧化法 |
1.2.2 光催化氧化法 |
1.2.3 催化臭氧氧化法 |
1.2.4 电化学氧化法 |
1.2.5 超临界水氧化法 |
1.3 等离子体技术 |
1.3.1 等离子体技术简介 |
1.3.2 等离子体放电处理污染物机理 |
1.3.3 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 |
1.3.4 等离子体的研究现状和不足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装置 |
2.4 分析检测方法 |
2.4.1 TBBPS浓度的测定 |
2.4.2 电压和电流的测定 |
2.4.3 TOC的测定 |
2.4.4 电导率的测定 |
2.4.5 pH的测定 |
2.4.6 生物毒性的测定 |
2.4.7 UV全波扫描 |
2.4.8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2.4.9 活性物质的测定 |
2.4.10 活性物质抑制剂 |
2.4.11 能量效率的计算 |
2.4.1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章 液膜对泡-膜式混合放电的促进作用 |
3.1 前言 |
3.2 液膜对污染物降解速率和能量效率的影响 |
3.3 液膜对放电的增强作用 |
3.3.1 放电过程与强度 |
3.3.2 活性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
3.4 液膜对气液传质的增强作用 |
3.4.1 液膜对物理吸收的强化作用 |
3.4.2 液膜对化学吸收的强化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泡-膜式混合放电等离子体处理TBBPS废水 |
4.1 TBBPS降解影响因素 |
4.1.1 放电电压 |
4.1.2 放电电极 |
4.1.3 空气流量 |
4.1.4 液体流量 |
4.1.5 盐度 |
4.1.6 初始浓度 |
4.2 活性物质作用 |
4.2.1 羟基自由基 |
4.2.2 超氧自由基 |
4.2.3 激发态氧分子 |
4.3 TBBPS降解过程与机理 |
4.3.1 pH和电导率的变化 |
4.3.2 总有机碳(TOC)的变化 |
4.3.3 生物毒性的分析 |
4.3.4 紫外-可见光谱变化 |
4.3.5 中间产物和降解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参加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4)基于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SERS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表面等离激元理论 |
1.2.1 表面等离激元的基本原理 |
1.2.2 金属微纳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R) |
1.2.3 LSPR效应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3 陷光微纳结构 |
1.3.1 陷光微纳结构的工作原理 |
1.3.2 陷光微纳结构的加工工艺 |
1.4 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 |
1.4.1 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耦合性质 |
1.4.2 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
1.5.1 SERS传感器机理 |
1.5.2 SERS传感器研究现状 |
1.5.3 SERS技术的应用 |
1.6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论文创新点 |
2 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设计、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碳基银复合纳米颗粒结构 |
2.2.1 碳基纳米颗粒结构制备及表征 |
2.2.2 银包裹碳颗粒(Ag@CNPs)结构制备及表征 |
2.2.3 银包裹Parylene C包裹碳颗粒(Ag-PC@CNPs)结构制备及表征 |
2.3 基于硅锥纳米森林的金-银纳米笼结构 |
2.3.1 金-硅锥纳米森林结构制备 |
2.3.2 金-银纳米笼杂化结构制备及形成机理 |
2.4 聚合物直立纳米纤维森林复合结构 |
2.4.1 聚酰亚胺薄膜纳米纤维森林形成机理 |
2.4.2 聚酰亚胺薄膜纳米纤维森林复合结构及金属反射层制备及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3 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LSPR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碳基银复合纳米颗粒结构的光学研究 |
3.2.1 碳基纳米颗粒结构层的光吸收研究 |
3.2.2 碳基银复合纳米颗粒结构层的LSPR模拟仿真 |
3.2.3 碳基银复合纳米颗粒结构层的光吸收测试 |
3.3 基于硅锥纳米森林的金-银纳米笼结构的光学研究 |
3.3.1 表面等离激元杂化效应研究 |
3.3.2 金-银纳米笼结构的LSPR模拟仿真 |
3.3.3 基于硅锥纳米森林的金-银纳米笼结构的光吸收测试 |
3.4 聚合物直立纳米纤维森林复合结构的光学研究 |
3.4.1 金属反射层结构设计研究 |
3.4.2 结合复合纤维森林与金属反射层结构的LSPR模拟仿真 |
3.4.3 结合复合纤维森林与金属反射层结构的光吸收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富集效应对SERS增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超疏水性银包裹Parylene C包裹碳颗粒(Ag-PC@CNPs)结构的自富集 |
4.2.1 银包裹碳颗粒(Ag@CNPs)结构的自富集 |
4.2.2 Parylene C薄膜厚度调控 |
4.2.3 Ag-PC@CNPs的自富集理论研究 |
4.3 超疏水高粘附的金-银纳米笼结构的双重富集 |
4.3.1 金-硅锥森林结构的分子散布研究 |
4.3.2 金-银纳米笼结构的超疏水高粘附特性 |
4.3.3 金-银纳米笼结构的分子富集研究 |
4.4 超疏水性聚合物直立纳米纤维森林复合结构的浓缩富集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SERS传感器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活性SERS液滴传感器 |
5.2.1 活性液滴传感器的三维(3D)热点 |
5.2.2 活性液滴传感器的SERS性能 |
5.2.3 活性液滴传感器的应用 |
5.3 分子双重富集SERS基底 |
5.3.1 分子双重富集基底的SERS性能 |
5.3.2 分子双重富集基底的SERS应用 |
5.4 聚合物纳米纤维SERS基底 |
5.4.1 聚合物纳米纤维基底的SERS性能 |
5.4.2 聚合物纳米纤维基底的SERS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电子能量分布函数修正的等离子体电磁特性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特性的研究 |
1.2.2 等离子体EEDF的研究进展 |
1.2.3 等离子体理论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4 等离子体实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等离子体EEDF对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等离子体中的EEDF |
2.3 等离子体中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 |
2.4 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公式的修正 |
2.4.1 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的修正因子 |
2.4.2 入射频率的极限情况 |
2.4.3 氩气与电子碰撞截面公式的修正 |
2.5 模拟结果 |
2.5.1 不同EEDF的模拟结果 |
2.5.2 双麦克斯韦分布函数的进一步思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等离子体EEDF在射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测量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微波谐振腔微扰法 |
3.2.1 微波谐振腔的主要参数 |
3.2.2 微波谐振腔微扰法 |
3.3 实验装置 |
3.4 实验结果 |
3.4.1 细玻璃棒特性的测量 |
3.4.2 低压气体放电—细荧光灯管特性的测量 |
3.4.3 大气压氦气射流放电特性的测量 |
3.4.4 EEDF对于大气压氦气射流放电特性测量结果的修正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等离子体EEDF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及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模型 |
4.3 模拟结果 |
4.3.1 EEDF对等离子体传输特性的影响 |
4.3.2 等离子体的碰撞频率对电磁波传播系数的影响 |
4.3.3 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对电磁波传播系数的影响 |
4.3.4 等离子体的厚度对电磁波传播系数的影响 |
4.4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实验研究 |
4.4.1 实验装置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等离子体天线中的电磁波传输特性及EEDF对其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装置 |
5.3 实验结果 |
5.3.1 等离子体天线方向图 |
5.3.2 等离子体天线中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和透射系数 |
5.3.3 不同EEDF对等离子体天线相对振幅和附加相移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化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 |
1.2.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1.2.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方式 |
1.2.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化传感技术的应用 |
1.2.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
1.3 量子弱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量子弱测量技术的历史背景 |
1.3.2 量子弱测量技术的理论研究进展 |
1.3.3 量子弱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量子弱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 |
2.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的理论基础 |
2.1.1 Kretschmann型三层结构反射率计算 |
2.1.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2.2 量子弱测量技术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量子测量的标准模型 |
2.2.2 量子弱测量的理论模型 |
2.3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设计 |
3.0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设计原理 |
3.1 光学元件的选择 |
3.2 光路系统的设计 |
3.2.1 反射式共光路干涉系统 |
3.2.2 透射式共光路干涉系统 |
3.2.3 多参数测量共光路干涉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化传感器应用 |
4.1 基于反射式共光路干涉系统折射率的应用 |
4.1.1 离子化合物以及非手性分子折射率的测量 |
4.1.1.1 理论分析 |
4.1.1.2 实验装置 |
4.1.1.3 实验结果分析 |
4.1.2 手性分子折射率的测量 |
4.1.2.1 理论分析 |
4.1.2.2 实验装置 |
4.1.2.3 实验结果分析 |
4.2 基于透射式共光路干涉系统旋光性的应用 |
4.2.1 理论分析 |
4.2.2 实验装置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4.3 基于多参数测量共光路干涉系统折射率和旋光性的应用 |
4.3.1 理论分析 |
4.3.2 实验装置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原子荧光在重金属检测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介质阻挡放电简介及发展 |
1.1.1 等离子体 |
1.1.2 介质阻挡放电 |
1.2 介质阻挡放电与进样技术的结合 |
1.2.1 蒸气发生 |
1.2.1.1 氢化物发生 |
1.2.1.2 光化学发生 |
1.2.2 电热蒸发进样 |
1.2.3 液态进样 |
1.3 介质阻挡放电在原子光谱中的应用 |
1.3.1 DBD作为AAS原子化器 |
1.3.2 DBD作为AFS原子化器 |
1.3.3 DBD在发射光谱上的应用 |
1.3.4 DBD诱导化学蒸气发生 |
1.4 DBD在气相富集领域的应用 |
1.5 DBD的固体剥蚀作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HG-DBD-AFS的方法建立与性能验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分析程序 |
2.2.4 XPS分析 |
2.2.5 ICP-MS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氢化物发生条件优化 |
2.3.2 DBD结构的优化 |
2.3.3 捕获及释放条件的优化 |
2.3.3.1 铅的捕获 |
2.3.3.2 铅的释放 |
2.3.4 机理研究 |
2.3.5 干扰实验及方法分析性能评价 |
2.3.6 实际样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UVG-DBD-AFS测定水样中硒含量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UVG富集分析 |
3.2.4 XPS分析 |
3.2.5 原位FOS分析 |
3.2.6 ICP-MS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甲酸浓度和紫外光照射时间对Se的UVG影响 |
3.3.2 捕获及释放条件的优化 |
3.3.2.1 硒的捕获 |
3.3.2.2 硒的释放 |
3.3.3 机理研究 |
3.3.4 干扰实验及方法分析性能评价 |
3.3.5 实际样品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DBD-AFS体系:基于环境温度微等离子体的元素气相分离新方法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HG-in-situ DBD-AFS的分析程序 |
4.2.4 微波消解ICP-MS |
4.2.5 XPS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氢化物发生条件优化 |
4.3.2 砷和锡的共捕获 |
4.3.3 砷和锡的单独释放 |
4.3.4 机理研究 |
4.3.4.1 捕获元素的沉积模式 |
4.3.4.2 释放模式 |
4.3.4.3 元素释放的热力学或动力学过程 |
4.3.5 干扰实验及方法分析性能评价 |
4.3.6 实际样品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HG-DBD-AFS体系实际应用:测定微量生物样品中的铅,砷及瓶装水中锑的迁移量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药品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样品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LS-HG-in-situ DBD-AFS体系 |
5.3.1.1 气液分离器 |
5.3.1.2 悬浊液样品制备 |
5.3.1.3 KBH_4浓度 |
5.3.1.4 捕获和释放 |
5.3.2 酸蛋白沉淀DS-HG-in-situ DBD-AFS体系 |
5.3.2.1 酸提取和蛋白质沉淀 |
5.3.2.2 捕获和释放砷 |
5.3.3 直接稀释DS-HG-in-situ DBD-AFS体系 |
5.3.3.1 消泡器 |
5.3.3.2 样品制备 |
5.3.3.3 捕获和释放过程 |
5.3.4 HG-in-situ DBD-AFS体系 |
5.3.4.1 氢化物发生条件 |
5.3.4.2 捕获和释放条件 |
5.3.4.3 瓶装水中Sb迁移的研究 |
5.3.5 干扰实验及方法分析性能评价 |
5.3.6 实际样品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空心金纳米棒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引言 |
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与修饰 |
2.1 金纳米粒子制备 |
2.1.1 金纳米球的制备 |
2.1.2 金纳米棒的制备 |
2.1.3 金纳米壳的制备 |
2.1.4 金纳米笼/框架的制备 |
2.1.5 空心金纳米球的制备 |
2.2 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 |
2.2.1 金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机制 |
2.2.2 金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表面修饰 |
3 金纳米粒子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
3.1 金纳米粒子在成像中的应用 |
3.1.1 光散射成像 |
3.1.2 荧光成像 |
3.1.3 光热成像与光声成像 |
3.1.4 CT成像 |
3.2 金纳米粒子在治疗中的应用 |
3.2.1 金纳米粒子本身作为治疗试剂 |
3.2.2 金纳米粒子作为光热治疗试剂 |
3.2.3 金纳米粒子作为递送载体 |
3.3 金纳米粒子的毒性 |
3.3.1 金纳米粒子的体外毒性与细胞摄取 |
3.3.2 金纳米粒子的体内毒性与药代动力学 |
3.3.3 金纳米粒子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
3.4 近红外二区响应的金纳米粒子 |
3.4.1 近红外二区诊疗的优势 |
3.4.2 近红外二区响应的金纳米粒子研究现状 |
4 课题研究思路和意义 |
第二章 长径比可调的空心金纳米棒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近红外二区的诊疗应用研究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空心金纳米棒的合成 |
2.3.2 细胞实验 |
2.3.3 药物负载与释放 |
2.3.4 荷瘤裸鼠模型 |
2.3.5 体内抗肿瘤研究 |
2.3.6 多模态成像 |
2.3.7 光热转换效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碲纳米棒的结构表征 |
3.2 空心金纳米棒的结构表征 |
3.3 空心金纳米棒的光热性质、载药及成像研究 |
3.4 空心金纳米棒的抗肿瘤研究 |
4 结论 |
第三章 空心金纳米棒嵌合肽纳米平台在近红外二区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空心金纳米棒制备 |
2.3.2 嵌合肽Pp IX-PEG8-GGK(TPP)GRDEVDGC合成 |
2.3.3 !制备Au HNRs-DTPP纳米平台 |
2.3.4 Caspase-3 重新激活光敏剂 |
2.3.5 DTPP从 Au HNRs-DTPP上的释放 |
2.3.6 细胞培养 |
2.3.7 体外凋亡成像与ROS成像检测 |
2.3.8 细胞毒性检测 |
2.3.9 药代动力学 |
2.3.10 活体光热和荧光成像 |
2.3.11 活体肿瘤治疗 |
3 结果与讨论 |
3.1 Au HNRs-DTPP的表征 |
3.2 Au HNRs-DTPP的体外性能研究 |
3.3 Au HNRs-DTPP的体内性能研究 |
4 结论 |
第四章 小型化空心金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在近红外二区诊断的应用研究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型化空心金纳米棒的制备 |
2.3.2 细胞实验 |
2.3.3 荷瘤裸鼠模型 |
2.3.4 多模态成像 |
2.3.5 药代动力学和体内分布 |
2.3.6 光热转换效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小型化空心金纳米棒的制备 |
3.2 小型化空心金纳米棒的光热性质和光声性质 |
3.3 小型化空心金纳米棒的生物相容性 |
3.4 小型化空心金纳米棒的活体荧光成像 |
3.5 小型化空心金纳米棒的活体光声成像 |
4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本文创新点 |
3 本文不足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作者简介 |
2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9)纳米抗污界面构建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 |
1.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生物分析物 |
1.1.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复杂样本检测中存在的界面污染问题 |
1.2 界面污染及其测定方法 |
1.2.1 界面生物污染的形成 |
1.2.2 抗污原理 |
1.2.3 生物污染评价技术 |
1.3 抗污界面构建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1 物理抗污界面 |
1.3.2 化学抗污界面 |
1.3.3 生物抗污界面 |
1.3.4 其它抗污界面 |
1.4 本课题提出 |
第2章 DNA纳米结构/羧乙基葡聚糖双层膜抗污界面构建及其在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CED/TSP双层膜的设计 |
2.3.2 CED/TSP双层膜表征 |
2.3.3 CEM/TSP双层膜固定不同捕获探针检测Hb A1c |
2.4 结论 |
第3章 纳米多孔膜抗污碳界面构建及其在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BSA/MWCNTs/GA多孔膜的设计和制备 |
3.3.2 BSA/MWCNTs/GA多孔膜的表征 |
3.3.3 BSA/MWCNTs/GA多孔膜的电化学性能 |
3.3.4 BSA/MWCNTs/GA膜固定anti-Hb A1c检测Hb A1c |
3.3.5 BSA/MWCNTs/GA膜固定APBA检测Hb A1c |
3.4 结论 |
第4章 纳米多孔膜抗污金-碳界面构建及其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快速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金-碳界面BSA/MWCNTs/GA多孔膜的设计和制备 |
4.3.2 金-碳界面BSA/MWCNTs/GA多孔膜表征 |
4.3.3 金-碳界面BSA/MWCNTs/GA多孔膜固定anti-PSA-HRP检测PSA |
4.3.4 金-碳界面BSA/MWCNTs/GA多孔膜固定anti-PSA检测PSA |
4.4 结论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典型调理菜肴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杀菌机理及品质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调理菜肴及其发展概况 |
1.1.1 调理菜肴概况 |
1.1.2 调理菜肴的优点 |
1.1.3 我国调理菜肴行业存在的问题 |
1.1.4 我国调理菜肴未来的发展方向 |
1.2 调理菜肴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
1.2.1 传统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新型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
1.3 射频杀菌及研究进展 |
1.3.1 射频概述 |
1.3.2 射频杀菌机理 |
1.3.3 介电性质和穿透深度 |
1.3.4 射频技术在食品杀菌中的应用进展 |
1.4 ε-聚赖氨酸抑菌机理及研究进展 |
1.4.1 ε-聚赖氨酸概述 |
1.4.2 ε-聚赖氨酸抑菌机理 |
1.4.3 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
1.5 纳米氧化锌抑菌机理及研究进展 |
1.5.1 纳米氧化锌概述 |
1.5.2 纳米氧化锌抑菌机理 |
1.5.3 纳米氧化锌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
1.6 调理菜肴温和杀菌技术 |
1.7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机理研究及杀菌动力学模型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抑菌剂的制备 |
2.3.2 大肠杆菌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 |
2.3.3 杀菌方案 |
2.3.4 测定方法 |
2.3.5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 |
2.4.2 单独射频处理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
2.4.3 单独射频处理对大肠杆菌形态的影响 |
2.4.4 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
2.4.5 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杀菌对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2.4.6 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杀菌对大肠杆菌细胞内紫外吸收物质泄露量的影响 |
2.4.7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 |
2.4.8 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处理对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模型建立及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处理对典型生鲜调理菜肴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制备 |
3.3.2 抑菌剂的制备 |
3.3.3 杀菌方案 |
3.3.4 测定方法 |
3.3.5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杀菌条件对调理蛹虫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 |
3.4.2 不同杀菌条件对调理青椒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 |
3.4.3 不同杀菌条件对调理鸡胸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 |
3.4.4 贮藏期间三种典型生鲜调理菜肴菌落总数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处理对典型单组分熟制调理菜肴煎鸡胸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煎鸡胸肉的制备 |
4.3.2 煎鸡胸肉的杀菌处理 |
4.3.3 杀菌温度均匀性的测定 |
4.3.4 煎鸡胸肉介电性质的测定 |
4.3.5 杀菌后煎鸡胸肉菌落总数的测定 |
4.3.6 杀菌后煎鸡胸肉色泽的测定 |
4.3.7 杀菌后煎鸡胸肉质构的测定 |
4.3.8 杀菌后煎鸡胸肉TBARS含量的测定 |
4.3.9 杀菌后煎鸡胸肉电子舌的测定 |
4.3.10 杀菌后肌原纤维的扫描电镜观察 |
4.3.11 杀菌后煎鸡胸肉的感官评价 |
4.3.12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的温度均匀性 |
4.4.2 不同温度下煎鸡胸肉的介电性质和穿透深度 |
4.4.3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煎鸡胸肉菌落总数的影响 |
4.4.4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煎鸡胸肉色泽的影响 |
4.4.5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煎鸡胸肉质构的影响 |
4.4.6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煎鸡胸肉TBARS含量的影响 |
4.4.7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煎鸡胸肉滋味影响的电子舌分析 |
4.4.8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肌原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9 射频结合ε-聚赖氨酸杀菌对煎鸡胸肉感官评分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处理对典型多组分熟制调理菜肴宫保鸡丁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原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宫保鸡丁的制备 |
5.3.2 宫保鸡丁的杀菌处理 |
5.3.3 杀菌温度均匀性的测定 |
5.3.4 杀菌后宫保鸡丁菌落总数的测定 |
5.3.5 杀菌后宫保鸡丁质构的测定 |
5.3.6 杀菌后宫保鸡丁TBARS含量的测定 |
5.3.7 杀菌后宫保鸡丁水分分布及磁共振成像的测定 |
5.3.8 杀菌后宫保鸡丁电子鼻的测定 |
5.3.9 杀菌后宫保鸡丁的感官评价 |
5.3.10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的温度均匀性 |
5.4.2 杀菌后宫保鸡丁的菌落总数 |
5.4.3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对宫保鸡丁质构的影响 |
5.4.4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对宫保鸡丁TBARS含量的影响 |
5.4.5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对宫保鸡丁水分分布及状态的影响 |
5.4.6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对宫保鸡丁风味影响的电子鼻分析 |
5.4.7 射频结合纳米氧化锌杀菌对宫保鸡丁感官评分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处理对典型多组分熟制调理菜肴蘑菇炒鸡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原料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蘑菇炒鸡的制备 |
6.3.2 蘑菇炒鸡的杀菌处理 |
6.3.3 抑菌剂的抑菌能力测定 |
6.3.4 杀菌后蘑菇炒鸡菌落总数的测定 |
6.3.5 杀菌后TBARS含量的测定 |
6.3.6 杀菌后青椒抗坏血酸的测定 |
6.3.7 杀菌温度均匀性的测定 |
6.3.8 杀菌后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
6.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测定 |
6.3.10 杀菌后蘑菇炒鸡的感官评价 |
6.3.11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不同浓度抑菌剂的抑菌能力对比 |
6.4.2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对蘑菇炒鸡菌落总数的影响 |
6.4.3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对蘑菇炒鸡TBARS含量的影响 |
6.4.4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对蘑菇炒鸡中青椒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6.4.5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的温度均匀性 |
6.4.6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对蘑菇炒鸡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6.4.7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后鸡肉肌原纤维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 |
6.4.8 射频结合复合抑菌剂杀菌对蘑菇炒鸡感官评分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贮藏货架期模型与品质变化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设备 |
7.2.1 实验原料 |
7.2.2 主要试剂 |
7.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的制备 |
7.3.2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的杀菌处理 |
7.3.3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加速贮藏实验 |
7.3.4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贮藏品质变化研究 |
7.3.5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TBARS含量的测定 |
7.3.6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的测定 |
7.3.7 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贮藏期间感官评价的测定 |
7.3.8 数据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基于TBARS含量的货架期模型 |
7.4.2 贮藏期间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菌落总数的变化 |
7.4.3 贮藏期间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TBARS含量的变化 |
7.4.4 贮藏期间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感官评分的变化 |
7.4.5 基于三种典型熟制调理菜肴贮藏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清单 |
附录B:本论文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
四、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屏障壁技术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表面耐蚀/导电涂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 王志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泡-膜式混合放电等离子体强化去除四溴双酚S的研究[D]. 梅洁.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4]基于陷光等离激元微纳结构的SERS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D]. 李锐锐. 中北大学, 2021(01)
- [5]基于电子能量分布函数修正的等离子体电磁特性及实验研究[D]. 李金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6]基于量子弱测量原理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化传感器研究[D]. 徐利平. 吉林大学, 2021(01)
- [7]介质阻挡放电结合原子荧光在重金属检测的研究及应用[D]. 刘美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8]空心金纳米棒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D]. 张微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9]纳米抗污界面构建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D]. 黎振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10]典型调理菜肴射频及其抑菌剂协同杀菌机理及品质调控研究[D]. 马良. 江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