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保险业走入大开放的时代——中国保险业的入世前瞻(论文文献综述)
刘璐[1](2016)在《中日韩自贸区服务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行业合作的视角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多哈谈判进行缓慢,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受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掀起了签订区域贸易协定的热潮。中日韩由于地域相近、贸易往来密切,推动贸易自由化成为中日韩共同的诉求。中日韩在2012年正式开始自贸区谈判,截止到今年1月18日,已经谈判了9轮,目前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服务业地位的日渐凸显,服务贸易领域的谈判已经成为了谈判重点。明确服务贸易应该在哪些领域重点合作、哪些领域循序渐进逐步合作,对找准合作方向、推动自贸区谈判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中日韩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了整体分析,又通过四个贸易指数对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贸易互补性程度、产业内贸易水平以及出口竞争激烈程度进行了数量分析,接着通过对中日韩签订多边以及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时的开放度研究,得出中日韩服务贸易各行业的开放性水平,最后结合三者,综合得出本文的合作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中日韩应该在运输业、旅游业、金融业、保险业和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重点关注、大力推进合作;在建筑业、通信业、文化与娱乐行业以及专有权利使用相关行业循序渐进、逐步开展合作;中国在谈判时应着重主张计算机、保险、旅游行业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在运输、建筑、金融、文化与娱乐、专有权利使用行业应适当有所保留;自贸区在减让方式上应采用“正面清单”的承诺方式合理、有步骤地开放;在合作方式上应主要采用“加深”合作的方式渐进、深入地进行合作;在制度上要加强自身国内规制建设和国际协调合作,努力打造透明、稳定、可预见的服务贸易投资环境。之前学者对于合作政策建议的提出多单单基于竞争性或互补性的数量分析基础之上,而没有考虑到现状以及中日韩签订自贸协定的实际开放性水平。而本文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综合得出对行业合作方向的建议,使建议更加具有可行性,更加有现实意义。本文得出的关于合作方向、合作制度、以及完善国内规制等方面的建议可以对中日韩加速服务贸易谈判、更好地进行合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刘永平[2](2016)在《我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随之,产业安全问题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越来越突出,我国连续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对外投资频招安全审查,给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亦对外贸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其影响超越了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媒体、外交、政治领域。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影响到全球利益的再平衡,中国希望和平崛起,就必须防范不安全因素的发酵。当前,维护产业安全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性任务。相对于现实的需求,产业安全理论中关于政府监管的部分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落后于国家在安全领域的监管实践和需要。因此,本文的选题目的,就是尝试填补在我国产业安全领域,政府监管体系理论研究的空白。产业安全作为经济安全的核心,受到经济安全因素的覆盖;经济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分支又受到国家安全因素的覆盖,导致产业安全研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庞大的系统。所以,有关产业安全的研究,相应地涉及广泛的理论范畴和社会活动领域。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参阅产业安全基础理论、产业安全政府监管理论的已有研究成果,结合产业安全的特点,以系统论为基本研究方法,广泛融入管理学、经济学、贸易理论、竞争力理论、产业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等理论成果中的观点和思想,引用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并援引大量案例和事实,尝试以新的视角,搭建对产业安全成因、演化轨迹更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采取了实证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性地解析了产业安全的生成与发展规律。并借鉴各主要国家产业安全监管实践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完善和提高我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建议。根据查新结果,国内外对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尚有很多的空白需要填补。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涉及多个方面。首先,以系统论的方法确立了产业安全系统,认定国内产业的存在是因国家的存在所至,将政府作为产业安全主体之一纳入系统,确立了以产业和政府共同作为系统主体的“双主体”结构。揭示了产业竞争的内生性,说明了产业安全问题源于产业的对外竞争,产业竞争也会通过国家竞争的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把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的竞争关系作为产业安全的监管对象,监管范围覆盖了贸易竞争、投资竞争、要素竞争、环境竞争和危机竞争,明确了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研究揭示了产业竞争以国民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竞争中国民利益发生减损即构成了产业安全问题;揭示了对国民利益的保全,即构成了产业安全系统的基本特征之目的性。依据系统论的开放性、目的性、多维度、突现性、反直觉行为原理,发现了与之对应的产业安全系统的涉外性、国民性、多元性、整体性和逆转性特征。根据产业安全系统特征的内在关系,深入解析了产业安全监管体系面临的各种竞争关系。其次,分析了产业安全问题的演变规律。以“双比较”模式解析了贸易摩擦的成因;以“产业微笑曲线”归纳了产业纵向要素竞争与产业转型的关系,揭示了横向要素竞争和产业升级的关系;以“要素流动性结构”分析了各种要素流动性的不均衡,是造成产业竞争力差异性的根源,并揭示了要素流动结构的演变规律。阐释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参与国际分工为前提,实施全产业链产业安全监管的意义;分析了内外环境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将危机竞争作为常态化的存在纳入了产业安全监管的范畴。根据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说明了产业安全问题将长期存在、竞争和合作将相互依存的原因,说明“竞合”已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基本趋势;自贸区的建设是全球化趋势的应有过程。第三,总结各国实践,分析了全球化的影响,研究了反直觉行为对竞争关系的调节作用,并用以完善产业安全监管体系。以促进创新作为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出发点,提出了宏观的配套措施;以推动法治经济为出发点,系统地提出了“嵌入式”改良现有政府监管体系的建议;给出了敏感度评估模型用以评估产业安全措施的有效性,为监管措施的改进提供了方向;依托云计算新技术、大数据管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对监管体系进行信息化、数据化改造以提升预测预警能力的建议;对监管主体决策模式,提出了开放性、聚能式改革的建议,以全面提升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效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是产业安全系统的构成部分,为了给监管体系定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其与产业安全系统的关系;并介绍了美欧印和我国产业安全监管的做法,明示其现实存在的可能状态。政府在产业安全系统的监管地位一经确定,同时也就定位了各具体产业等分系统在产业安全监管领域的位置。全系统定位对各分系统的超越,提供了解决产业安全问题的广阔视野,更有利于产业安全隐患的早期预警;也为管控危机、捕获危机和提供机遇,展现了更多的选择性。本文共使用图12幅,表5个,参考文献227篇。
徐廷廷[3](2015)在《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各大区域、城市群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分工合作优化的客观境况,2009年美国出台《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2013年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乃至全球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视,各区域板块将探索新型产业分工合作优化路径,以提升区域竞争力、适应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缩小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差距、协调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与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联系,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优化程度是同步演进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深入程度成为衡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对长江经济带这一典型区域开展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研究,旨在梳理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的基础上,以分工理论为支撑,厘清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的历史规律、内在机制、空间构成及各要素主体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中的作用,通过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企业)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归纳总结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制约因子及优化路径,以期合理指导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优化发展,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基于此,全文结构共八章,分三大部分。前三章为第一部分理论分析,通过相关概念辨析、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视角下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的理论认知,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的理论机理和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4、5、6章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剖析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演化机制、特点、制约因子等,第7章为国外经验借鉴,试图通过国外典型案例的分析汲取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有益的国际经验;第三部分为结论,总结文章的主要论点、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优化的路径选择以及本文的研究展望等。通过各章节的分析,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是在分工理论基础上引入时空元素的多层次分析,是时空属性与产业属性的内在统一,是各产业要素载体在时间、空间维度的一个重构过程,时间维度上遵循“低水平分散—集聚式发展—辐射式扩散—网络化发展”等四个演化阶段,空间结构上呈现出“元—点—面—带”的演化格局,在各类空间联系通道的纽带作用下,呈现出以“企业—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带”的演化形式;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最初是由企业间的分工布局、战略合作等予以推动,进而带动企业所在的城市之间协调互动、错位发展,最后推动经济带内各城市群之间的产业分工合作深入开展。(2)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具有复合性、层次性的基本特征,其研究须在多学科响应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地展开。宏观层面,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是产业空间联动的基础,表现为时空维度上产业主体、产业要素等在空间布局、集聚程度、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演化;中观层面,城市作为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载体和要素配置中心,城市功能的合理定位和城市间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有序进行的保障;微观层面,企业是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微型元,企业的分工合作模式影响着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演化路径。(3)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子随时间发生变化,伴随着生产要素的高级化和要素流通的便捷化,区域产业分工合作跟随分工理论的发展而演变,影响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制约因子由先天因素逐渐转变为更为高级的后天因素。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层面产业分工合作的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工业行业总体上呈“一般集聚—比较集聚—一般集聚”的演化趋势,运用Stata软件剖析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制约因子,创新能力、交通网络及开发区等因素对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逐年提升,高技术园区或产业集聚区是产业集聚与扩散、创新发生及溢出的重要活动场所,加强跨省际、跨区域间的园区合作是提升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有效途径。(4)城市是人类劳动分工的结果,是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载体和重要参与者,城市自身的对外联系能力决定城市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深入程度,城市的功能定位影响城市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中的角色定位,城市经济联系实力与联系度是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空间结构的表征之一,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实力和城市经济联系度的定量计算,更清晰的认识到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空间格局,借助引力模型、Ucinet软件的测算,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下游地区最为成熟,中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初具雏形。(5)企业是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微型元,企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推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网络化发展,企业网络的规模与复杂程度是衡量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的重要标准之一。对长江经济带企业网络的城市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发现上海处于长江经济带企业网络中的核心节点,杭州、南京、武汉等中心城市为次核心节点,长江经济带内部以下游地区的企业网络结构最为复杂,中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的企业网络略显简单。(6)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其产业分工合作发展阶段亦不同。长江经济带区域层面的产业分工合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属于由企业间的产业分工合作向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合作推进阶段;上中下游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阶段:下游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迈入网络化发展阶段,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障碍及制约因素正逐步得以瓦解;中游地区处于辐射式扩散阶段,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向外围辐射扩散;上游地区处于集聚式发展阶段,以上游地区的中心城市为集聚源,产业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靠拢,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产业带动作用尚未显现。(7)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优化的路径与策略关键在于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服务”,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分析以及国外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发展的经验借鉴,提炼出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优化化的路径,应坚持政府的引导、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中心城市、重视龙头企业的培育及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等。
王火灿[4](2015)在《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强耦合及其战略适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围绕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间的强耦合关系这一中心论题展开研究,旨在揭示此种耦合关系的现实表征并加以实证分析,进而探究其内在机理与理论根源,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企业在其国际化进程中针对WTO所建构的生态竞争环境需进行的相应战略调整与适配。在当代,所谓企业国际化即是在以WTO多边贸易体制为核心的国际游戏规则体系下,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与内外向国际直接投资等跨国经营业务和活动以及相应的国际化管理实践的过程。多边贸易体制(GATT/WTO)是在以企业国际化为载体的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作为一整套国际游戏规则,它又是在“WTO-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双层博弈”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这一博弈模式界定了企业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体制实践的方式与途径。现有的WTO多边规则体系和制度框架结构,对企业国际化产生保障公平竞争、稳定商业预期、降低交易费用等主要效应或功能。本论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耦合理论在经济管理中的机理与内涵,并从企业国际化的两大核心要素——企业国际竞争战略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出发,论述了企业国际化与WTO的耦合协调系统,构建了企业国际化与WTO的耦合评价模型。中国与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关系十分独特。在19482014年的67年中,以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为界,可分为两大阶段,即前32年——从短暂“原始缔约国”期到之后漫长的“失联期”;后35年则为复合期。在中国确立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目标之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复关/入世谈判进程与WTO多边贸易体制创建进程“三江并流”,并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大潮历史性汇合,终于在时机、理念和战略的“三重契合”下,于最近20多年中,造就了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之间的强耦合关系,并在贸易、投资、制度和观念等四大维度上产生了强大的“四维共振”效应。不过,目前这种双向的强共振效应尚具有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WTO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四维”皆强格局,而中国企业国际化对WTO的影响在制度和观念两大维度上则相对较弱;在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FDI)这两大维度上,WTO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崛起,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这种快速崛起也对世界经贸的原有格局以及其他主要WTO成员(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对外经贸格局产生了“破格局性”的重大影响。中国为加入WTO和履行入世承诺,在短期内对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与WTO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直接相关的国际化制度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快速调整,在入世前后国内出现了罕见的“WTO热”等现象,均充分显示出WTO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巨大影响力。相反,作为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制之外、正处于转型中的后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对于WTO的制度建设和理念贡献尚十分有限。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WTO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Granger原因。利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耦合度指标反映出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基本上已处于高度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指标则反映出两者基本上处于中度及以上强度的耦合协调状态。本论文尝试提出中国企业国际化“异质性”理论,旨在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间的强耦合关系。该理论指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异质性”由制度异质性、体制转型性、大国规模性、发展后起性、快速崛起性和国企主导性等六个方面组成,前三者与后三者分别构成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外生异质性”和“内生异质性”。它们共同刻画了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特殊外部和内部环境或属性。这六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且与WTO之间也存在密切的互动影响关系。由于基本社会政治制度的异质性、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矛盾性与趋同性以及作为后发性大国的快速崛起特性,决定了中国入世谈判和入世协议签订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同时也决定了入世以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快速崛起以及与WTO多边贸易体制之间的强共振效应。WTO的动态发展趋势和一些新兴重大议题的谈判进展表明,包括贸易与环境、投资、竞争政策、政府采购、“超TRIPS”规则以及竞争中立、TPP等,可能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和机遇。论文利用传统的“SWTO”(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分析法,从异质性和WTO体制两大视角,剖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环境因素,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环境资源、体制深化、内向与外向国际化的不平衡、低度化陷阱、技术创新乏力、贸易保护和转型升级等。最后,本论文从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强耦合关系出发,就中国企业国际化崛起进程中的“WTO战略”的原则、目标、实施路径等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即战略原则应是多边主义;核心战略目标是维护和推进WTO多边贸易体制更有效运行,以实现强化和确保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强耦合效应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为此,选择“学以致用”和“有效参与”两大战略路径,通过提高参与能力、改善和发挥行业协会功能与作用以及强化政企有效合作等来实施战略。本论文对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强耦合关系存在性的内在成因开展了理论探析,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战略适配建议,有助于丰富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也能为政府和企业参与多边化和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杨颖[5](2015)在《我国寿险公司营销创新对策研究 ——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HA分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激烈,我国的保险行业尤其是人寿保险市场竞争主体越来越多,竞争也日趋激烈。在竞争逐渐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人寿保险行业的营销渠道选择和整合是保险企业获得竞争胜利的重要保障,合理的营销渠道规划能够大大提高保险公司的销售业绩,拓展客户,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寿险营销是一个边缘性的学科,是从西方借鉴而来的。寿险公司营销管理的创新是实现寿险公司健康发展、实现寿险业务快速拓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寿险公司树立企业形象、建立良性经营的根本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的寿险公司在营销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寿险营销发展时间较短,其次也因为我国的寿险营销环境存在很多特殊性,所以造成我国的寿险公司营销管理相比较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寿险公司营销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寿险公司的快速发展是一种阻碍。本论文的写作是在收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寿险公司营销管理的系列背景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在文章中交代了文章写作的意义方法以及创新。接下来,对国内外关于保险营销相关的研究内容做了整理分析,为文章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对于寿险营销相关的系列理论做了阐述,具体包含寿险营销的定义、寿险营销的相关理论包含寿险营销的特点、职能和作用等,为文章的论述提供理论依据。随后,对我国寿险市场营销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详细分析了我国寿险营销模式的分类以及4p到4C理念的转变。然后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HA分公司营销管理为案例重点分析了HA寿险公司的基本情况、营销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经过分析可以发现目前HA寿险公司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寿险营销员法律地位不清楚、“诚信危机”带来生存压力、营销队伍流动性大、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最后,在上述背景、理论基础上针对案例公司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寿险公司营销管理创新的途径,主要包含:第一,营销策略创新,其中包含: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第二,营销渠道创新,包含:大力发展银行保险合作、逐步完善保险精品店和保险“110”。第三,营销队伍创新,包含:组织及人员配置、人员培训、营销激励等。通过对HA寿险公司营销管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进行了定性的分析。整篇文章运用了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传统人寿保险营销渠道和我国人寿保险市场特点的分析,总结出渠道变革的方向以及渠道创新的设想。
刘洋[6](2014)在《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转轨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前苏东国家的剧变后,这些国家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市场化转轨道路,由此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对此,一些学者坚持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采取渐进式转轨的国家,因其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转轨方式和政策,从而实现了转轨过程中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而受“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的影响,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前苏东地区的转轨国家,则多数采取了“休克疗法”的激进转轨方案,从而造成了这些国家在转轨伊始严重的经济衰退。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经济转轨的不同初始条件是引致这些国家在未来的转轨过程中具体模式和路径差异的根本原因。然而,由于“激进”或“渐进”的转轨方式所形成的经济绩效差异更直观地被中国遥遥领先的经济增速所表现出来,这使得“转轨方式决定论”的观点一度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进一步地,作为对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总结的“中国模式”也被认为是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经济转轨的最优模式和路径。尽管如此,看似盖棺定论的研究“共识”实则是基于市场化转轨以来不同国家绩效差异的表象而对经济转轨过程的一种经验论认识。它忽略了同样作为一种制度变迁过程的,经济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从而割裂了转轨国家在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组织与制度的演化过程。随着转轨经济市场化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基于“转轨方式决定论”思维进路的“激进”与“渐进”的两分法已经不足以独立地解释经济转轨问题的全部。而基于“中国模式”的研究视角尽管能够结合中国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的现实场景而对渐进式的转轨过程进行较为直观的解释,但作为经济转轨的特殊性个案,“中国模式”则无法对其它转轨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客观全面的分析框架。本文以转轨经济学为选题语境,综合运用转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比较体制研究等相关经济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在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改革和转轨的历史主义的制度分析基础上,主要就这些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不同模式展开比较研究。为了突破以往类似的许多研究中对相关问题形成的错误的思维定势,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对不同转轨国家从计划体制的形成到现今在后危机时代的制度改革进行了大跨度的历史回顾。其中包含了对这些国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差异性所进行的考察;市场化转轨初期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转轨政策的比较;市场化转轨与全球化接轨互动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和后危机时代持续改革与转型发展的探讨;对转轨国家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的形成与演化的重新认识,并基于长期、动态的视角对转轨绩效进行的客观评判;以及对转轨经济的政府职能转型、腐败治理和政治发展等问题的关注。笔者希望借助对上述问题的分析,通过“转轨——接轨”与“转轨——发展”的双重视角,系统阐释转轨国家在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中转轨模式的差异性及其动态演化过程,进而更全面、清晰地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转轨国家在经济改革、转轨与发展中形成的特定模式和路径。笔者坚信,本文的分析将在不断丰富转轨经济问题研究的同时,也对转轨国家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全文一共分为七章,每章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首先通过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自转轨以来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来引出本文研究的主题。其次,是对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探讨。最后,就本文的选题语境、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是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部分。由于本文对经济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主要基于一个历史主义的制度分析框架,所以,笔者围绕经济学研究中不同学派和代表性学者对制度问题的分析或制度理论展开概括性地回顾。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有关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主要国内外文献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梳理,进而为后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对转轨前的这些传统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计划体制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围绕对不同计划体制及其改革过程的分析,指出这些国家经济转轨初始条件的差异所在,并以此为研究出发点,进一步挖掘转轨国家从“计划”到“市场”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与转轨路径选择背后深层的制度因素。第四章围绕经济转轨的驱动机制、遗传与选择机制,以及市场化转轨初期不同国家采取的具体转轨方式和政策来综合比较经济体制转轨的不同模式。笔者根据前苏东国家与中国在市场化过程中不同的转轨方案与制度安排,结合当时转轨经济的具体情况,对激进式转轨的“休克疗法”,以及以“双轨制”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与“中国模式”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与思考。第五章以“转轨——接轨”为研究视角,一方面,详细介绍市场化转轨与全球化接轨互动过程中转轨经济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并进一步阐释不同的市场化转轨模式对这些国家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所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全球后危机时代的大背景,在具体介绍转轨国家应对和处理全球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同时,深入剖析这些国家在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第六章以“转轨——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对转轨国家在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转轨模式的动态演化分析,以及市场化以来这些国家长期转轨绩效的客观评价,深入探讨不同的转轨模式与路径对转轨经济长期增长的具体影响。此外,笔者对转轨国家的政府职能转型、腐败治理、市场化与政治发展等议题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进而寻求这些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其未来发展和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七章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与评述。笔者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基本观点,并对以往研究存在的一些偏见和误解,以及有关转轨经济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共识或一般性的政策建议进行了评述和展望。最后是对本文可能存在的理论创新与不足之处的总结和归纳。
陈丕衡[7](2014)在《海南经济开发轨迹与思想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海南岛是中国的第二大岛屿,自汉代纳入中国版图。在海南纳入中国版图悠久的历史中,历朝历代政府对其经济开发方式与性质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而相应时期的经济开发思想也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作为区域的经济开发史与经济开发思想史,其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展现了区域发展的模式与方向,因此研究海南经济开发轨迹与思想演进过程,对于了解海南经济开发的具体特点,总结海南经济开发的不足与经验,概括海南经济开发思想的历史脉络,分析经济开发实践与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与史料的解读与掌握,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海南经济开发轨迹与思想演进过程进行了阐述,并以社会经济制度变迁为切入点,归纳与总结了海南经济开发实践与海南经济开发思想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背景下的特点,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制约关系,为研究海南经济开发轨迹与思想演进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最后归纳了海南历史上经济开发不足的几点原因,并对海南经济开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第一章对海南经济开发现况进行了简要叙述,介绍了海南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禀赋,并以2013年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为依据,对海南经济发展概况、居民生活和民生事业等方面的现况进行了阐述,以展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章首先回顾了海南早期的社会经济形态,简要阐述了海南岛早期社会经济面貌以及海南纳入中国版图的时期。其次从建置、水利、农业、贸易、资源、人口六个方面对海南古代经济开发实践进行了论述,并概括了古代政府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相关政策。在对于古代关于海南经济开发思想的论述方面,本章主要探讨了“黎族治理”、“文化教育”、“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思想。第三章对于晚清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日据时期海南经济开发的具体实践进行了论述,并从清末政府、民国政府以及日本的代表人物、学者等方面对近代海南经济开发思想进行了概括,最后阐述了近代海南经济开发的成效。第四章从新中国建国初期到现阶段,对几个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所开展的具体经济开发实践进行了阐述,并对相应时期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思想进行了概括。从经济建设、居民收入、社会事业三个个方面,对新中国建国初期至今的海南经济开发成果进行了总结。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本章以海南历史上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为切入点,试从这个角度揭示海南经济开发轨迹的历史主线,以及经济开发思想演进过程的时代特征,并对于经济开发实践与思想之间的促进与约束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是本文的结尾部分。本章首先从地理位置、定位限制、早期开发以及发展动力几个方面总结了海南历史上经济开发不足的原因,提出了海南经济开发的选择路径,最后对海南未来经济开发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李名亮[8](2014)在《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数字化、消费碎片化的时代,企业正在进行经营、传播实践与理论的创新变革,广告市场与广告产业链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状态。广告公司需要抓住产业转型所带来的机遇,学习和提高符合新的市场环境和传播环境需要的专业服务能力。同时,广告公司迫切需要进行经营模式的及时创新转型,这是应对环境变动和外部竞争压力的需要,是解决内部管理问题的法宝。如此,广告公司才能突破目前广告产业的结构失衡瓶颈,不断提升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本研究试图分析广告公司经营模式动态转型的主要内容与系统特征,并研究当代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对提升公司优势的机理与意义。因此,全文确定了基于经营模式创新的研究视角。全文的研究框架按照“转型背景-历史-当代特征-趋势”思路延展;而在经营模式不同模块创新转型部分的研究中,均沿着“影响因素一经营模式创新一公司竞争优势”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观,本文首次建构了广告公司经营模式的内容架构和组成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广告公司经营模式创新转型的方向和内容框架;继而基于广告公司顾客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发展轨迹,研究广告公司经营模式的历史形态、转型特点与核心驱动力;分析广告公司进行经营模式当代转型的驱动力。其次,分别探讨不同经营模式创新模块的转型特征与趋势;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经营模块创新的核心内容,创新的战略方向、不同分因素的组合创新等;以及这些创新与提升公司优势地位的关系与作用的机理;研究结合不同类型广告公司的经营实践来分析。其三,新兴的数字广告产业价值网络正在快速形成之中,本文重点研究了广告公司的数字化战略转型问题;充分论证了迎合媒介环境的数字化,满足广告主服务需求,是目前广告公司经营核心战略转型的重要动力之一;梳理相关产业链与组成单元各平台的发展脉络、功能脉络与经营模式;简要总结了广告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要点、经营模式创新的策略原则。研究认为,广告公司顾客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发展轨迹是:媒体附庸-独立中介-综合型专业服务-消费者导向的整合营销传播服务-生活者导向的数字化整合传播服务。广告公司历史经营模式转型的核心驱动力,经历了从外生市场推动到内生资源驱动,再到新的消费者与市场外生驱动的变化过程。广告公司经营模式创新转型的内容框架,就是围绕当前广告公司面临的主要经营现实,以核心战略创新为主导,依次进行数字化战略转型和整合战略,以及战略性资源和价值网络扩张三个转型方向。价值链集聚、延伸或张大等是经营模式转型的核心问题。广告公司经营能力的提升过程,也是其价值链不断依据市场和经营状况而相应调整的过程。全产业链扩张与整合,即跨越广告产业链内部,多向向外部拓展业务,是有实力的广告公司努力的方向。差异化竞争战略是我国广告公司摆脱同质代理、价格战等不良竞争的有效经营战略。产业资源的分散是目前广告产业的主要问题;依托、拓展媒介这种核心战略资源,集聚资本、人才、信息等基础战略资源,进行公司的规模化发展,是目前许多广告公司的战略重心所在。集团化和战略联盟是广告公司重要的成长发展战略,是扩大公司规模,构建大型广告集团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能够增强广告公司对市场、媒介资源与人才等战略资源的控制能力,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从而扩大市场份额,带来垄断利润和竞争优势。经营模式及其创新,应该成为广告公司维持专业分工地位,获得核心竞争力、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新依托。本文首次建立了一种中观的广告公司战略分析单元;并从经营模式的视角构建公司竞争战略的分析框架,有助于公司更准确地把握新的经济环境和竞争条件下广告公司竞争的发展趋势,无疑会促进广告公司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本次对广告公司经营模式当代转型的研究,建立于创新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立足于经营模式的系统建构以及对经营模式创新驱动力和创新内容的全面把握,因此比较深入、系统。其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视角采取动态的、整合的分析框架;二是运用模块化理论,对经营模式创新内容的结构维度进行综合性研究。
陈秀莲[9](2011)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研究》文中指出《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签订后,2001年以来,WTO框架下服务贸易的多边谈判陷入停滞状态,2006年WTO甚至宣布终止,与此同时,各国纷纷开展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特别是2000年以后,包含服务贸易内容的协定占了1958-2010年签订的服务贸易协定的84%。与欧洲、美洲等地区国家很早就参与到服务贸易一体化相比,亚洲地区的国家参与较晚,但发展最快。中国也积极参与到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中,到.2010年止,已经签订了包括与澳门、香港在内的11个包含服务贸易内容的区域协定,主要以南-南型FTA为主,其中,2007年签订并生效的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是中国与东盟签订的首个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关注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2000年后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发展如此迅速?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路径,是选择以WTO为代表的多边化还是选择以区域谈判为代表的一体化?中国-东盟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水平、影响一体化进程的服务贸易壁垒程度以及壁垒对一体化的影响有多大?围绕上述问题,本文按照以下逻辑进行阐述:首先,理论上运用贸易政治经济学的原理,结合现实中服务贸易一体化谈判的特点,对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路径进行分析,归纳出服务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多边化与一体化的选择之路。其次,阐述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进程,选取衡量指标,实证分析总体和代表性分部门(运输、旅游、建筑与金融)的一体化水平,并进一步对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做了分析;再次,通过测度指标实证分析影响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服务贸易壁垒的总体和代表性分部门(运输、旅游、建筑与金融)情况和程度;最后,针对目前中国-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一体化的特点、存在的服务贸易壁垒现状与程度,提出了加快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国际性与国内的若干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观点:1、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特点不同,由于利益集团的推动,以及现实中区域服务贸易谈判的特点,使得服务贸易的一体化比多边化更有优势,因此,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一体化是最优路径,而这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2、BOP统计意义上的“跨境服务贸易”(代表了模式1“跨境交付”模式2“境外消费”和模式4“自然人流动”)与FAT统计意义上的服务贸易模式3“商业存在”的情况表明,目前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正处在初级阶段,部分服务部门如旅游、运输已基本成型。总体上看,中国-东盟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一体化水平相差较大,但增速远远超过这两个区域。分部门的情况表现为:(1)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已经在硬件建设上构建起海陆空的立体交通网络,但软件一体化的建设较晚。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的程度较高,中国、东盟各国增长也很快,但各国的运输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状态。(2)旅游服务已经建立起初步一体化,正在推动一体化的深化。目前,中国与东盟的旅游一体化主要是由中国对东盟的出口拉动;动态上,中国与东盟的出口一体化变动不大,但进口的一体化有所变动。(3)中国与东盟的建筑服务一体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且其地区结构与业务结构在组建自由贸易区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4)中国与东盟的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建设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的金融一体化程度比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的程度要高,而且中国与东盟组建自由贸易区后,金融联系变得更密切,呈现出一体化水平稳步提高的趋势。3、虽然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程度较低,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互补性很大,其中与东盟老成员国的互补性大于与新成员国的互补性。4、中国与东盟总体服务贸易并不具有竞争力,只有在部分服务领域才具有竞争力,且大部分的金融等资金技术密集型服务部门并不具有竞争力。5、从政策角度看,服务贸易的限制措施是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一体化建设的障碍之一。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总的服务贸易壁垒特点为:与WTO相比,中国与东盟比WTO框架下的测度的服务贸易壁垒程度要低;市场准入的壁垒高于国民待遇的壁垒以及模式、国别、部门壁垒程度等各有差异。6、代表性分部门(运输、旅游、建筑和金融)的服务贸易壁垒特点表现为,各服务部门的特征不同,不同模式上的服务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也不同,但“商业存在”模式上普遍存在壁垒。此外,除了运输服务部门,新加坡的·壁垒最低;而运输服务贸易壁垒总体最高的国家是越南,旅游部门的是泰国,建筑的是菲律宾,金融的是中国。7、建筑服务贸易壁垒的动态趋势说明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建筑服务领域的壁垒趋于减弱,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中国,其次为泰国。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动态趋势则为另外一番景象,虽然总体趋势为下降,但中国、越南与马来西亚三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印尼、新加坡和泰国属于1997年后的一段时期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不降反升,2006、2007年才逐渐趋于下降的趋势。8、表现为服务贸易限制措施的服务贸易壁垒对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壁垒对不同的服务部门一体化的影响不一:对建筑服务一体化的影响程度来看,服务贸易壁垒的影响程度排在第三位;对金融一体化的影响程度来看,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影响最大。9、服务贸易壁垒对一体化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适度保护和削减壁垒应该辩证的看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在国际与国内(宏观、中观、微观)上实施正确的贸易政策措施,逐渐削减服务贸易壁垒,渐进的推动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本文的贡献主要表现为:1、一体化与多边化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也很丰富,但多为从货物贸易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服务贸易的角度进行的探讨较少,结合中国-东盟这一中国参与服务贸易一体化的第一个组织,从一体化水平、竞争力、服务贸易壁垒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更是凤毛麟角,因此,研究的视角较新颖。2、传统区域主义认为,政府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是以考虑经济福利为出发点,因此相较于以WTO为代表的多边化,区域一体化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次优选择;但本文结合新区域主义兴起的背景,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差异的角度,运用贸易政治经济学的原理,从交易成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立态度以及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基层主义”的组织原则等方面,结合区域服务贸易谈判的超GATS和自我完善的特点,提出了以区域谈判为主要手段的服务贸易一体化,是一国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最优路径。3、选择BOP统计和FAT统计意义上的衡量指标,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跨境服务贸易”(代表了模式1“跨境交付”、模式2“境外消费”和模式4“自然人流动”)和模式3“商业存在”的总体水平进行衡量,并与欧盟等代表性区域组织进行了比较,此外还分别衡量了代表性服务分部门(运输、旅游、建筑与金融等四个)的一体化水平,便于准确把握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状况。4、量化了影响服务贸易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服务贸易壁垒:运用改进的Hoekman指数对总体壁垒进行测度;采用修正过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运用与构建服务贸易壁垒模版,对运输、旅游、建筑与金融等四个代表性服务分部门的壁垒情况和程度进行了测度;还在静态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建筑、金融分部门的服务贸易壁垒进行动态测度,并运用panel data实证分析了表现为贸易限制措施的服务贸易壁垒对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影响。
姜英梅[10](2011)在《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文中提出尽管自身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相比农业和工业部门,中东金融部门发展相对较好。近年来,中东金融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与政治、宗教和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与此同时,国内外对中东金融领域也日益关注。本论文是关于中东金融体系发展问题的尝试之作。论文以中东金融体系演变及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起点,以新制度金融理论为基础,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概况和总结了地缘政治、石油美元、宗教、商业文化环境和金融全球化,这五大因素对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影响,并就如何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环境、确立中东金融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包括引言和八章内容。引言部分提出了“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由及意义;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对中东金融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述;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逻辑、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中东金融体系发展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脉络和变迁轨迹,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四个时段阐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1973年前是现代银行的兴起阶段,1973-1980s是中东金融体系雏形建立时期,1990s是中东金融体系逐步深化时期,2000年以来中东金融飞速发展时期。重点分析了中东金融体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对这些问题的提出以及对新制度经济(金融)学的解释,引伸到中东金融体系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就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因素。因此,对中东金融发展脉络的梳理是探讨影响中东金融发展因素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东金融体系的地缘政治背景。该部分首先分析了石油与地缘政治关系,指出世界强国尤其是美国对中东石油财富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根本原因。论文接着分析了中东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较量对伊斯兰银行的推动,以及西方“伊斯兰威胁论”对中东伊斯兰金融的诟病。“9·11”事件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金融反恐战对中东金融,尤其是对伊斯兰银行、慈善机构造成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对中东地区主要战争及其经济影响的分析,得出只有在和平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论断。第三章,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体系的推动作用。该部分首先分析了石油与中东经济的关系,指出中东国家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是中东经济易于波动的主要原因,而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与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化态势有很大关系。论文阐述了20世纪70-80年代和21世纪初的石油美元回流机制。通过分析,指出第一次石油美元回流促进了国际资本大流动和国际债务激增;新石油美元回流有助于全球金融体系稳定,但也可能助长资产泡沫。最后着重阐述了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发展的作用,指出石油美元促进阿拉伯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增加银行流动性导致信贷膨胀、催生了金融中心梦想,并实现了从石油资本到金融资本的转变。第四章,中东金融体系的伊斯兰特色。本章首先分析了伊斯兰经济和金融思想,指出伊斯兰金融是伊斯兰教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其次论文分析了伊斯兰金融的兴起与发展,介绍了伊斯兰国家尤其是中东伊斯兰金融发展概况,指出伊斯兰金融的兴起和发展与伊斯兰复兴运动和石油美元息息相关。本章还对伊斯兰金融和传统金融进行比较,指出伊斯兰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形式。最后,论文阐述了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治的关系,指出伊斯兰金融的发展程度与政府有很大关系,政府越支持,发展越顺利。第五章,中东地区特殊的商业文化环境。该部分分析了中东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文化和商业文化习俗、科技信息、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对中东金融发展的影响。指出尽管中东国家公布并实施了许多改革计划,但是改革的结果还是有限的、分散的和没有成效的。中东国家商业环境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活力与竞争力。从而导致经济相对封闭、外国投资进入困难、国际融资环境差、普通中小企业不容易获得信贷融资。因此,未来中东国家应着重加强对政治、法律、市场等制度环境的建设。第六章,金融全球化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影响。该部分主要分析了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实质、中东国家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金融的影响。指出金融全球化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实际上是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其核心依然是垄断。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加大了金融风险并导致金融危机频发。中东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包括货币政策改革、银行业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由于采取了渐进式改革方式,因此金融风险相对较小。然而,金融全球化不存在任何经济绝缘体。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中东国家金融体系造成破坏性影响,但也带来一定的冲击。第七章,新兴金融资产——主权财富基金。选择主权财富基金作为论文的案例,与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对主权财富基金的高关注度有很大关系。本章首先分析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概况和金融危机后的变化,指出主权财富基金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新兴力量,其主权特性、跨境投资特点以及不透明的运作方式,使西方国家质疑其政治动机。实际上主权财富基金争论的实质在于国际金融主导权。这也是西方国家实施金融保护主义的根源所在。本章还分析了中东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变化,指出主权财富基金实质上是从石油财富演变而成的金融资产。第八章,关于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思考。基于前述各章的分析,本文认为:中东国家的金融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制度变迁以提高金融绩效的过程;中东金融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其表现有所不同,不能笼统地说哪一种因素是主要因素,那一种是次要因素。中东金融中介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结构性分离的特点。中东金融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金融变迁应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需求为辅;金融部门应主动开放、适度自由、加强监管和保护;以地区整合应对全球化挑战和冲击,逐渐从边缘向中心靠拢,在国际新秩序中获得一席之地。
二、中国保险业走入大开放的时代——中国保险业的入世前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保险业走入大开放的时代——中国保险业的入世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中日韩自贸区服务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行业合作的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相关理论及文献述评 |
1.3.1 自贸区、服务贸易相关理论 |
1.3.2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
1.3.3 服务贸易的行业分类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2、中日韩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日韩三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2.1.1 中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2.1.2 日本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2.1.3 韩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2.2 中日韩双边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2.2.1 中国与日本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2.2.2 中国与韩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2.3 中日韩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分行业发展现状 |
2.4 中日韩自贸区服务贸易谈判现状和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中日韩服务贸易分行业测度指标分析 |
3.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3.1.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3.1.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2 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
3.2.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3 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
3.3.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3.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 出口相似性指数分析 |
3.4.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3.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中日韩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实践及合作问题分析 |
4.1 中日韩参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实践分析 |
4.1.1 中国已签订的服务贸易协定 |
4.1.2 日韩已签订的服务贸易协定 |
4.2 中日韩多边及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开放水平分析 |
4.2.1 中日韩在GATS中服务贸易开放水平 |
4.2.2 中国在与东盟服务贸易协定中的开放水平 |
4.2.3 日韩在与东盟服务贸易协定中的开放水平 |
4.3 中日韩服务贸易分行业贸易政策及国内规制分析 |
4.3.1 中国服务贸易政策及国内规制 |
4.3.2 日韩服务贸易政策及国内规制 |
4.4 中日韩服务贸易分行业开放水平分析 |
4.5 中日韩服务贸易分行业合作问题综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中日韩自贸区服务贸易的行业合作及发展对策 |
5.1 应大力推进、重点合作的服务贸易行业选择 |
5.2 应循序渐进、适当开放的服务贸易行业选择 |
5.3 针对中国视角的服务贸易行业合作选择 |
5.4 采用“深化”自由化程度的方式推进合作 |
5.5 采用“正面清单”的减让模式 |
5.6 制定合理的国内规制 |
5.7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我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产业安全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产业安全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
1.2.2 产业安全政府监管研究综述 |
1.2.3 对前期产业安全研究的思考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2 产业安全监管体系的理论解析 |
2.1 关于产业安全主体的辨析 |
2.1.1 产业的定义及其特征 |
2.1.2 产业安全系统的定义 |
2.2 产业安全系统特征辨析 |
2.2.1 产业安全系统的涉外性 |
2.2.2 产业安全系统的国民性 |
2.2.3 产业安全系统的多维度 |
2.2.4 产业安全系统的突现性 |
2.2.5 产业安全系统的反直觉行为 |
2.2.6 产业安全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
2.3 产业安全系统结构及政府监管体系 |
2.3.1 产业安全系统结构描述 |
2.3.2 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描述 |
2.4 小结 |
3 产业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3.1 贸易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3.1.1 贸易竞争中的国民利益 |
3.1.2 贸易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3.2 投资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3.2.1 内生的资本外溢 |
3.2.2 投资竞争的贡献 |
3.2.3 投资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3.3 要素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3.3.1 纵向要素竞争 |
3.3.2 横向要素竞争 |
3.3.3 要素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3.4 解析要素流动结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
3.4.1 关于要素流动结构分类的探讨 |
3.4.2 流动结构与产业活动的组织 |
3.4.3 优化流动结构的方向性解析 |
3.5 小结 |
4 国家竞争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
4.1 管窥国家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 |
4.2 应运而生的国家竞争环境评估 |
4.3 中国产业生存环境优劣概论 |
4.3.1 中国产业生存环境的优势 |
4.3.2 中国产业生存环境的隐患 |
4.4 国家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4.5 小结 |
5 危机竞争状态下的产业安全问题 |
5.1 危机的存在及其特征 |
5.2 危机竞争与反直觉行为 |
5.3 危机投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
5.3.1 市场危机 |
5.3.2 产业危机 |
5.4 小结 |
6 全球化对产业安全系统和环境的影响 |
6.1 全球化对系统环境的影响 |
6.1.1 全球化重塑世界格局 |
6.1.2 全球化重塑世界之痛 |
6.1.3 全球化更追求自由化 |
6.2 全球化经济贸易摩擦成因解析 |
6.3 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归宿探析 |
6.4 小结 |
7 主要国家的产业安全政府监管实践 |
7.1 产业安全视角的政府监管分类 |
7.2 美欧印产业安全政府监管实践 |
7.2.1 美国监管的突出领域 |
7.2.2 欧盟监管的突出领域 |
7.2.3 印度政府的监管实践 |
7.2.4 借鉴美欧印的监管实践 |
7.3 我国的产业安全政府监管实践 |
7.3.1 政府监管体系的嬗变 |
7.3.2 监管进化的突出领域 |
7.3.3 嵌入式改良监管体系 |
7.4 小结 |
8 系统完善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 |
8.1 完善对贸易竞争的产业安全监管 |
8.1.1 贸易竞争监管的内容 |
8.1.2 维护合理的贸易结构 |
8.1.3 统一内外贸监管法规 |
8.2 完善对投资竞争的产业安全监管 |
8.2.1 投资竞争监管的内容 |
8.2.2 放开汇率优化投资环境 |
8.2.3 完善金融体系保持货币政策稳健 |
8.3 完善对要素竞争的产业安全监管 |
8.3.1 要素竞争监管的内容 |
8.3.2 以市场机制为主配置资源 |
8.3.3 推行支持创新的积极财政 |
8.4 完善产业安全依存的国家竞争环境 |
8.4.1 优化基本制度环境 |
8.4.2 经略国际社会环境 |
8.5 完善对危机竞争的管控机制 |
8.5.1 危机竞争和危机预警的本质 |
8.5.2 危机竞争下反直觉行为的实现 |
8.6 小结 |
9 提高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的效能 |
9.1 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效能评价 |
9.1.1 监管体系理想状态与设计标准 |
9.1.2 监管体系行为有效性评估模型 |
9.2 升级产业安全政府监管组织体系 |
9.2.1 当前政府监管职能的分布 |
9.2.2 集成各部门政府监管职能 |
9.3 大数据化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 |
9.3.1 我国产业安全数据库分布 |
9.3.2 建立国家产业安全数据库 |
9.5 小结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附录G |
附录H |
附录I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研究区域与发展概况 |
1.2.1 区域界定 |
1.2.2 基本概况 |
1.3 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主要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产业带、流域带及经济带 |
2.1.2 产业分工合作 |
2.1.3 优化、演化及一体化 |
2.1.4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演化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2.2.1 流域带 |
2.2.2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3.2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3.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4 述评与启示 |
第三章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机理分析 |
3.1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理论梳理 |
3.1.1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理论体系 |
3.1.2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规律 |
3.1.3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层次 |
3.2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的作用机理 |
3.2.1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的影响因素 |
3.2.2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的空间结构 |
3.2.3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的阶段划分 |
3.3 城市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作用机理 |
3.3.1 城市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耦合关系 |
3.3.2 城市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辩证关系 |
3.3.3 城市联系通道 |
3.4 企业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作用机理 |
3.4.1 企业布局与合作 |
3.4.2 企业网络形成机制 |
3.4.3 企业分工合作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与演化:宏观层面 |
4.1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态势 |
4.1.1 区际间产业互补特征鲜明 |
4.1.2 产业发展的基础实力雄厚 |
4.2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演化时空分析 |
4.2.1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空间格局演化 |
4.2.2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演化定量分析 |
4.2.3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相关性分析 |
4.3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进展:园区合作 |
4.3.1 园区共建联盟 |
4.3.2 异地园区合作 |
4.3.3 园区合作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联系与功能定位:中观层面 |
5.1 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概况 |
5.1.1 城市呈“点—轴—带”发展 |
5.1.2 城市联系通道 |
5.2 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联系评价 |
5.2.1 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实力 |
5.2.2 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度 |
5.2.3 长江经济带城市产业分工合作定位 |
5.3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空间联系:城市群 |
5.3.1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合作现状 |
5.3.2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合作经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企业与企业网络:微观层面 |
6.1 长江经济带企业发展概况 |
6.1.1 企业规模与布局特征 |
6.1.2 企业总部布局特点 |
6.2 长江经济带企业网络布局研究 |
6.2.1 经济带企业空间布局 |
6.2.2 经济带企业生产布局 |
6.2.3 经济带企业生产网络 |
6.3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企业战略:大型企业 |
6.3.1 上港集团 |
6.3.2 长江发展战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发展:国际经验借鉴 |
7.1 宏观层面:区域协调发展 |
7.1.1 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
7.1.2 阿巴拉契亚地区的发展 |
7.1.3 对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启示 |
7.2 中观层面:世界都市圈发展 |
7.2.1 纽约都市圈 |
7.2.2 伦敦都市圈 |
7.2.3 东京都市圈 |
7.2.4 对城市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启示 |
7.3 微观层面:大型企业发展战略 |
7.3.1 GE发展概述 |
7.3.2 工业互联网战略 |
7.3.3 对大型企业发展战略的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1.1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具有复合性、层次性和时空性的基本特征 |
8.1.2 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的阶段性不同,其特征与制约因子各异 |
8.1.3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呈现出不同的产业分工合作演化阶段 |
8.2 政策启示 |
8.2.1 坚持政府引导: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优化的基础保障 |
8.2.2 发挥市场主导: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优化的前提条件 |
8.2.3 优化产业结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优化的关键所在 |
8.2.4 打造中心城市: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优化的重要抓手 |
8.2.5 重视企业发展: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优化的内在动力 |
8.3 研究展望 |
8.3.1 加强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的一般理论研究 |
8.3.2 加强不同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的对比研究 |
8.3.3 完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定量分析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博士学习期间的科研工作及成果 |
后记 |
(4)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强耦合及其战略适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框架结构和创新点 |
1.4.1 框架结构安排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
2.1 企业国际化理论 |
2.1.1 企业国际化的概念与内涵 |
2.1.2 企业国际化理论体系概述 |
2.1.3 企业国际化的内外共生条件 |
2.2 多边贸易体制的理论与实践 |
2.2.1 企业国际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耦合 |
2.2.2 多边规则的形成机制与企业的参与机理 |
2.2.3 WTO 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
2.3 耦合理论与耦合评价模型 |
2.3.1 耦合的内涵与机理 |
2.3.2 企业国际化与 WTO 的耦合协调系统 |
2.3.3 企业国际化与 WTO 耦合评价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之间强耦合的现实表征 |
3.1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的历史契合 |
3.1.1 中国与 GATT/WTO 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关系 |
3.1.2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
3.1.3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多边贸易体制的三重契合 |
3.2 WTO 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强共振效应 |
3.2.1 贸易维度的强共振效应 |
3.2.2 投资维度的强共振效应 |
3.2.3 制度维度的强共振效应 |
3.2.4 观念维度的强共振效应 |
3.3 中国企业国际化对 WTO 的共振效应 |
3.3.1 中国企业国际化快速崛起与全球经贸格局的裂变 |
3.3.2 中国企业国际化快速崛起对 WTO 其他成员经贸格局产生的影响 |
3.3.3 中国入世对 WTO 体制与观念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耦合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耦合的因果关系分析 |
4.1.1 指标选择 |
4.1.2 检验过程及其解释 |
4.2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耦合的实证分析 |
4.2.1 基于宏观层面数据的耦合关系实证 |
4.2.2 基于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的耦合关系实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强耦合的成因探析 |
5.1 中国企业国际化异质性的概念与内涵 |
5.2 中国企业国际化“异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
5.3 从异质性看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的强耦合关系 |
5.3.1 中国企业国际化异质性与 WTO 之间的互动关系 |
5.3.2 从异质性看中国企业国际化与 WTO 的强耦合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WTO 生态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环境分析 |
6.1 WTO 的动态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潜在影响分析 |
6.1.1 WTO 的动态发展趋势:从后乌拉圭回合到多哈回合 |
6.1.2 WTO 视野下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未来进程的重大议题 |
6.2 强耦合与异质性视角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 SWTO 分析 |
6.2.1 强耦合视角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 SWTO 分析 |
6.2.2 异质性视角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 SWTO 分析 |
6.3 中国企业国际化未来进程中的重大战略环境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WTO 生态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与策略选择 |
7.1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WTO 总体战略” |
7.1.1 战略原则与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选择 |
7.1.3 战略实施 |
7.2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WTO 部门战略” |
7.2.1 贸易救济战略 |
7.2.2 破壁跨垒战略 |
7.2.3 TRIPS 战略 |
7.2.4 服务贸易战略 |
7.2.5 投资战略 |
7.2.6 国企战略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5)我国寿险公司营销创新对策研究 ——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HA分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文献现状 |
2.1.2 文献评述 |
2.2 我国寿险营销相关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寿险市场营销分析 |
3.1 我国寿险市场现状 |
3.2 我国寿险市场特征 |
3.3 寿险营销概念 |
3.3.1 寿险营销的概念 |
3.3.2 寿险营销的特点 |
3.3.3 寿险营销理念的转变 |
3.4 寿险市场营销模式分析 |
3.4.1 寿险营销模式的成员 |
3.4.2 寿险营销模式的分类 |
第四章 HA寿险公司营销管理现状分析 |
4.1 HA寿险营销环境分析 |
4.2 HA寿险公司基本概况 |
4.2.1 HA寿险公司简介 |
4.2.2 HA寿险公司SWOT分析 |
4.3 HA寿险公司营销现状 |
4.3.1 HA寿险公司营销分析 |
4.3.2 HA寿险公司营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五章 HA寿险公司营销创新对策 |
5.1 营销策略创新 |
5.1.1 产品策略 |
5.1.2 价格策略 |
5.1.3 促销策略 |
5.2 营销渠道创新 |
5.2.1 拓展营销渠道 |
5.2.2 大力发展银行保险合作 |
5.2.3 逐步建立“保险精品店”和“保险 110” |
5.3 营销队伍创新 |
5.3.1 组织及人员配置 |
5.3.2 人员培训 |
5.3.3 营销激励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选题语境、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1.3.1 选题语境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方法 |
2.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制度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 |
2.1 有关经济体制转轨研究的制度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理论 |
2.1.2 旧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理论 |
2.1.3 熊彼特与奥地利学派对制度的有关研究 |
2.1.4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理论 |
2.1.5 其它制度理论的相关概述 |
2.2 经济体制转轨与转轨经济学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对前苏东国家经济体制转轨问题的探讨 |
2.2.2 有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的理论研究 |
2.2.3 对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转轨的比较研究 |
3. 不同的转轨起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差异性 |
3.1 经济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与体制差异性 |
3.1.1 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动因 |
3.1.2 经济体制转轨初始条件的比较分析 |
3.1.3 典型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 |
3.1.4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体制:“非典型”的计划经济 |
3.2 东欧国家“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 |
3.2.1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模式 |
3.2.2 南斯拉夫的改革与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
3.2.3 匈牙利改革与新经济体制 |
3.2.4 波兰的经济体制改革 |
3.3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走出”计划体制的比较研究 |
3.3.1 不同计划体制下的经济绩效 |
3.3.2 不同体制下的转轨空间 |
3.3.3 不同体制下的转轨环境 |
4.不同的转轨过程:经济体制转轨的模式差异 |
4.1 制度的需求与供给:经济体制转轨的驱动机制 |
4.1.1 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权力结构与利益集团 |
4.1.2 供给主导型下的经济体制转轨模式 |
4.1.3 利益集团主导下的转轨政策 |
4.1.4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驱动机制:一个总结性的评述 |
4.2 制度的移植与创设:经济体制转轨的遗传与选择机制 |
4.2.1 有关制度移植与制度创设的一般性探讨 |
4.2.2 移植式转轨与创设式转轨:制度遗产的利与弊 |
4.2.3 转轨路径的形成:制度变迁中的选择与异化 |
4.3 激进转轨与渐进转轨:经济转轨形式与过程的具体差异 |
4.3.1 激进与渐进:对转轨方案与转轨政策的重新思考 |
4.3.2 激进主义的转轨与“休克疗法”:回顾、反思与评述 |
4.3.3 渐进主义的转轨与“中国模式”:探索、实践与争鸣 |
5.转轨与接轨:转轨国家的市场化与全球化 |
5.1 转轨国家的经济全球化 |
5.1.1 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国际协调问题 |
5.1.2 转轨国家与国际经济组织的交互作用 |
5.2 转轨国家市场化与全球化的具体实践 |
5.2.1 “回归欧洲”: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全球化战略 |
5.2.2 “融入欧洲”与区域一体化:俄罗斯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
5.2.3 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的市场化与全球化发展 |
5.3 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 |
5.3.1 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的经济安全 |
5.3.2 全球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经济的冲击与影响 |
5.3.3 走出金融危机:转轨国家反危机的政策措施 |
5.3.4 转轨国家市场化与全球化发展的反思与前景 |
6.转轨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
6.1 转轨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 |
6.1.1 有关转轨模式与转轨绩效的争论与偏见 |
6.1.2 制度变迁过程中前苏东国家经济转轨的目标模式及其演进 |
6.1.3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驱动机制的分化与演进 |
6.1.4 制度变迁过程中转轨模式的静态比较与动态转化 |
6.1.5 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中的转轨绩效:一个对转轨国家的综合考查 |
6.2 市场化发展与转轨国家的政府职能 |
6.2.1 转轨国家的政府与市场:新兴市场中的政府干预 |
6.2.2 转轨国家的政府规模、政府职能与制度建设 |
6.2.3 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政府治理:转轨国家的腐败问题 |
6.3 转轨国家的民主化与市场化 |
6.3.1 民主、市场与经济增长:转轨国家的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
6.3.2 民主与威权:不同转轨模式下转轨经济的政治发展 |
7. 总结与评述 |
7.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7)海南经济开发轨迹与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本文创新点 |
五、研究体系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海南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海南的地理环境与资源禀赋 |
一、自然地理 |
二、传统资源与新能源资源 |
第二节 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一、海南经济发展概况 |
二、海南居民生活和民生事业 |
第二章 古代海南经济开发实践与思想 |
第一节 海南早期社会经济形态 |
一、海南的原始社会形态 |
二、汉代海南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
第二节 海南古代经济开发概况 |
一、建置的沿革 |
二、水利的建设 |
三、农业的发展 |
四、贸易的起步 |
五、资源的开发 |
六、人口的变化 |
第三节 古代政府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政策 |
一、人口迁移政策 |
二、黎族治理政策 |
第四节 古代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主要思想 |
一、苏轼关于海南的经济开发思想 |
二、丘溶关于海南的经济开发思想 |
三、海瑞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战略构思 |
第三章 近代海南经济开发实践与思想 |
第一节 近代海南经济开发概述 |
一、近代海南经济开发的社会经济背景 |
二、近代政府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计划与尝试 |
第二节 日据时期日本对于海南经济开发的影响 |
一、日本研究调查海南的动机 |
二、日本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具体政策与经济活动 |
第三节 近代关于海南的经济开发思想 |
一、清末张之洞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思想 |
二、孙中山对于开发海南的设想 |
三、近代日本学者关于开发海南的研究 |
第四节 近代海南经济开发的成效 |
一、农业的发展 |
二、工业的发展 |
三、贸易的发展 |
四、黎族核心地区的变迁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海南岛经济开发的实践与思想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海南经济开发的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关于大力开发海南的决策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具体实践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领导人对于海南经济开发的视察与指导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领导人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思想 |
一、朱德对于海南经济开发的倡议 |
二、叶剑英关于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民生思想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海南经济开发的新机遇与新探索 |
一、改革开放使海南迎来经济发展新机遇 |
二、中央政府对海南的重新定位 |
三、地方政策对海南发展方式的新探索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中央领导人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思想 |
一、邓小平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战略设计 |
二、江泽民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意见 |
三、胡锦涛关于海南经济开发的建议 |
第五节 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迄今为止最好的发展机遇 |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概念的提出 |
二、国际旅游岛建设内涵的演变 |
三、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意义 |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
一、经济建设方面 |
二、居民收入方面 |
三、社会事业方面 |
第五章 海南经济开发轨迹与思想演进的逻辑关系 |
第一节 海南经济开发轨迹的历史主线 |
一、唐代的经营使海南整体社会逐渐步入奴隶制社会 |
二、宋代海南社会逐渐由奴隶制社会过渡为封建制社会 |
三、明代海南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使海南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
四、近代复杂的社会经济形态使海南的开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
五、新中国建国初期计划经济的环境下海南逐渐发展成“橡胶岛” |
六、建省办特区为海南经济开发提供了市场经济平台 |
第二节 海南经济开发思想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特征 |
一、古代海南经济开发思想的局限性 |
二、近代海南经济开发思想的多元化特征 |
三、建国初期海南经济开发思想的计划性特征 |
四、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经济开发思想的开放性特征 |
第三节 社会变迁与海南经济开发轨迹与思想演进之间的相互关系 |
一、社会变迁与海南经济开发轨迹的互馈演进共轭关系 |
二、海南经济开发轨迹与思想演进的互馈关系 |
第六章 海南经济开发的经验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历史上海南经济开发不足的原因 |
一、地理位置远离中原 |
二、历代政府定位限制 |
三、早期开发方式落后 |
四、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
第二节 海南经济开发路径探析 |
一、发挥区域增长极的带动效应 |
二、把握后发优势 |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第三节 海南经济开发的未来展望 |
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
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继续深入 |
三、三沙市经济开发的战略部署 |
四、自由贸易岛的美好愿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研究的背景 |
(二)对经营模式内涵的系统把握 |
(三)广告公司经营研究的视野与缺憾 |
(四)基于模式与模块经营的系统研究路径 |
一、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的系统架构与历史演进 |
(一)广告公司经营模式与经营模式创新转型 |
1.基于系统观的架构:广告公司经营模式的组成要素 |
2.价值创造逻辑下经营模式的一种分类法 |
3.广告公司经营模式创新转型的内涵、价值与分析框架 |
(二)广告公司经营模式的历史转型特征 |
1.从媒介的附庸代理到独立中介 |
2.从中介到综合型的专业服务 |
3.从综合型广告代理到整合营销传播代理 |
4.中国广告公司经营模式的历史形态梳理 |
(三)广告公司经营模式当代转型的驱动力 |
1.基于“数字化”的全媒体产业链的爆发 |
2.互动与分享的消费追求 |
3.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革命 |
4.广告主的传播战略需求变化 |
5.结构性与转型期危机的双重交织 |
(四)广告公司竞争优势的研究路径 |
1.从组织外部到组织内部 |
2.从竞争到竞合 |
3.从静态到动态 |
4.经营模式创新转型研究范式:企业竞争优势的整合分析框架 |
二、核心战略转型:数字化 |
(一)数字广告产业价值网的形成与结构 |
1.广告公司数字化战略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
2.新兴数字广告产业价值网的结构 |
(二)传统广告公司的内生型转型路径模式 |
1.4A 公司的数字化战略路径与策略创新-以奥美为例 |
2.媒介代理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以昌荣互动为例 |
3.跨界服务-竞立服务于客户的电商营销 |
(三)自生独立型互动广告公司的核心经营模式 |
1.专门型互动广告公司的专注力与独特价值 |
2.社会化媒体营销服务模式与价值 |
3.数字与互动广告代理公司的价值创造与价值链延伸 |
(四)实时竞价(RTB)广告模式及 RTB 产业链平台价值 |
1.RTB 系统结构及其构成平台功能特征 |
2.RTB 产业链的发展与现状 |
3.RTB 产业链的价值 |
(五)网络广告产业链上平台公司的经营模式与价值创造 |
1.独立 DSP 的发展决定 RTB 的未来-以品友互动的经营模式为例 |
2.数字广告平台公司的技术驱动-易传媒公司的 RTB 经营模式 |
3.移动广告平台的价值与经营模式 |
4.数字化媒体广告效果数据监测服务及其价值 |
5.网络广告运营商的经营模式与竞争优势比较 |
(六)广告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要点与策略创新 |
1.技术创新与完善为先导 |
2.运作以数字媒体为中心的整合传播服务 |
3.协同进化的竞合 |
4.以创意优化媒介投放效果 |
5.数字人才标准与建设 |
小结 |
三、核心战略升级:价值链与竞争 |
(一)广告公司价值链的集聚与张大 |
1.广告公司价值链转型的内涵与类型特征 |
2.价值链扩张路径与整合营销传播代理热的冷思考 |
3.归核化与专业化:基于生存与竞争的重新选择 |
4.全产业链扩张与整合:构建网状价值链 |
5.品牌内容营销驱动广告公司的战略布局调整 |
(二)全球经营与本地化经营 |
1.跨国广告集团的全球经营与本土化经营 |
2.本土广告公司国际化战略路径 |
3.区域性广告公司的行业化、专业化与集群化经营 |
(三)竞争战略模式:走出价格战的泥淖 |
1.广告市场的劣币逐良与同质化代理 |
2.差异化代理的核心价值:信号传递机制 |
3.差异化竞争的两个战略方向与五种策略 |
小结 |
四、战略资源的拓展:媒介核心与其他基础配置 |
(一)资本资源:从投资、融资到上市 |
1.一般融资模式与次序 |
2.广告公司上市的驱动因素、条件与方式 |
3.资本资源是公司扩张的基础资源 |
(二)媒体成为核心战略资源 |
1.媒介资源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 |
2.三种媒体资源型广告公司的资源掌控 |
3.日本媒体型广告公司的转型-以电通为例 |
4.中小型广告公司的媒介资源型生存 |
(三)数字时代广告公司竞争力的来源:数据库 |
1.数据库的营销价值 |
2.数据成为广告公司的基础资源 |
3.围绕数据资源的博弈 |
(四)人力资源:创新生产机制保障 |
1.创意创新型人才是广告公司的核心资源 |
2.以激励为中心建立创新机制 |
3.建立产品整体生产过程的创新生产机制 |
(五)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建构 |
1.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内涵 |
2.中国广告公司建构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思考 |
小结 |
五、公司边界张大:资本驱动下的规模扩张 |
(一)广告产业集中路径 |
1.广告产业集中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
2.集团化发展战略路径 |
3.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
(二)广告集团与战略联盟的实现途径 |
1.并购与联合 |
2.西方跨国广告集团的并购模式 |
3.本土广告公司的并购探索与风险 |
4.项目下的专业协作与连锁经营 |
(三)并购的驱动力 |
1.资本运营作为核心驱动力 |
2.应对环境变动威胁与跨国集团的竞争 |
3.通过资本垄断实现经营战略资源垄断 |
4.数字化驱动并购与前景探讨 |
小结 |
结论 |
(一)提升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
(二)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的历史轨迹 |
(三)全产业价值链扩张整合的方向与路径 |
(四)广告公司边界张大的现实路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提出问题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服务与国际服务贸易 |
2.1.2 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多边化 |
2.2 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多边化理论研究综述 |
2.2.1 新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 |
2.2.2 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多边化 |
2.2.3 简要评价 |
2.3 服务贸易一体化经验分析综述 |
2.3.1 服务贸易一体化的一般性分析 |
2.3.2 简要评价 |
2.3.3 服务贸易壁垒及其经济效应 |
2.3.4 简要评价 |
3. 服务贸易一体化是最优路径的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 |
3.1 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理论分析 |
3.1.1 传统区域主义理论框架下的次优观点 |
3.1.2 新区域主义的贸易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最优观点 |
3.2 区域服务贸易一体化是最优路径的现实选择 |
3.2.1 以WTO为舞台的多边服务合作谈判的停滞 |
3.2.2 谈判的成果超越多边谈判的"GATS+"特征 |
3.2.3 区域协定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 |
4.1 起步阶段(19世纪80年代—2001.11) |
4.1.1 中国与东盟之间致力于经贸官方关系的建设 |
4.1.2 部分服务部门开始一体化的建设 |
4.2 初步发展阶段(2002.11-2007.1) |
4.2.1 旅游、交通等服务贸易一体化初步形成 |
4.2.2 通信信息、文化教育等领域一体化开始建设 |
4.3 加快发展阶段(2007.1至今)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总体水平 |
5.1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总体发展概况与特点 |
5.1.1 BOP统计意义上的跨境服务贸易整体概况与特点 |
5.1.2 FAT统计意义上的"商业存在"的概况与特点 |
5.2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总体水平 |
5.2.1 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的衡量指标 |
5.2.2 数据来源说明 |
5.2.3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总体水平 |
5.3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 |
5.3.1 指标的选用 |
5.3.2 数据来源说明 |
5.3.3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分部门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与发展前景 |
6.1 中国-东盟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发展前景 |
6.1.1 中国-东盟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与进程 |
6.1.2 中国、东盟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
6.1.3 中国与东盟国家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 |
6.1.4 运输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未来发展与深化 |
6.2 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发展前景 |
6.2.1 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建设与进程 |
6.2.2 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水平 |
6.2.3 旅游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未来发展与深化 |
6.3 中国-东盟建筑服务贸易一体化与发展前景 |
6.3.1 中国对东盟国家建筑服务出口的现状与特点 |
6.3.2 中国对东盟的建筑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 |
6.3.3 中国对东盟国家建筑服务出口的展望 |
6.4 中国-东盟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 |
6.4.1 中国-东盟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建设与进程 |
6.4.2 中国、东盟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
6.4.3 中国与东盟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水平 |
6.4.4 中国与东盟金融服务贸易一体化的展望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的障碍:服务贸易壁垒 |
7.1 服务贸易壁垒定义、特征与分类 |
7.2 衡量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 |
7.2.1 Hoekman频度指数法 |
7.2.2 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 |
7.3 总体服务贸易壁垒的特点 |
7.3.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域内的承诺与WTO的比较 |
7.3.2 总体、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的服务贸易壁垒程度 |
7.3.3 服务贸易壁垒的模式结构 |
7.3.4 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壁垒的国别分布 |
7.3.5 服务贸易总壁垒水平部门的三层次划分 |
7.4 中国与东盟国家运输服务贸易壁垒的测度与特点 |
7.4.1 测度运输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与模板 |
7.4.2 中国与东盟运输服务贸易壁垒的分析 |
7.5 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服务贸易壁垒 |
7.5.1 测度旅游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与模板 |
7.5.2 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服务贸易壁垒的分析 |
7.6 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筑服务贸易壁垒 |
7.6.1 测度建筑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与模板 |
7.6.2 中国与东盟建筑服务贸易壁垒的分析 |
7.6.3 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建筑服务一体化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7.7 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壁垒 |
7.7.1 测度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方法与模板 |
7.7.2 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分析 |
7.7.3 金融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对金融一体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8. 削减服务贸易壁垒,加快发展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 |
8.1 削减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含义 |
8.2 服务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与削减的辩证关系 |
8.2.1 服务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 |
8.2.2 辩证看待取消壁垒与适度保护的关系 |
8.3 削减服务贸易壁垒,促进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 |
8.3.1 国际性的推动政策 |
8.3.2 国内的推动政策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缩写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学者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东金融体系概述——新制度金融理论的视角 |
第一节 中东现代银行的兴起 |
一、金融活动产生的原因 |
二、现代银行的兴起 |
三、商业银行国有化 |
第二节 中东金融体系雏形(1973-1980s) |
一、中东金融体系雏形的建立 |
二、金融中心的转移 |
三、中东银行国际化 |
第三节 中东金融体系逐步深化(1990s) |
一、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 |
二、金融部门效率 |
第四节 中东金融体系现状(2010s) |
一、中东国家金融机构类型 |
二、银行信贷膨胀 |
三、资本市场发展迅速 |
第五节 新制度金融理论 |
一、新制度经济学诠释 |
二、新制度金融理论阐释 |
第二章 中东金融体系的地缘政治背景 |
第一节 石油地缘政治 |
一、石油与地缘政治危机 |
二、石油争夺战背后的金融货币战 |
第二节 中东民族主义和伊斯兰复兴主义 |
一、中东阿拉伯民族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 |
二、伊斯兰教与西方 |
第三节 “9·11”事件与金融反恐 |
一、“9·11”事件对国际金融格局的影响 |
二、金融反恐对中东伊斯兰金融机构的影响 |
第四节 战争与冲突 |
一、黎巴嫩内战与贝鲁特金融中心的衰退 |
二、两伊战争对两国及海湾金融市场的影响 |
三、第四次中东战争对中东银行业的影响 |
四、海湾战争结束后的金融自由化进程 |
五、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祸首? |
第三章 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体系的推动作用 |
第一节 石油与中东经济 |
一、石油与中东经济的关系 |
二、国际石油市场金融化 |
第二节 石油美元 |
一、1970s 和 1980s 石油美元回流 |
二、石油美元回流与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债务的关系 |
三、新石油美元回流与全球不平衡 |
第三节 石油美元与中东金融发展 |
一、石油美元促进银行机构迅速发展 |
二、中东图谋金融权力中心 |
三、石油美元、银行流动性与信贷膨胀 |
四、石油美元加速中东资本市场发展 |
五、从石油资本到金融资本 |
第四章 中东金融体系的伊斯兰特色 |
第一节 伊斯兰金融思想 |
一、伊斯兰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伊斯兰金融思想的主要原则 |
三、伊斯兰经济和金融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伊斯兰金融的兴起与发展 |
一、伊斯兰金融发展概述 |
二、中东国家伊斯兰金融概况 |
三、伊斯兰金融规模及发展特点 |
四、伊斯兰金融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
五、金融全球化与伊斯兰金融发展的二律背反 |
第三节 伊斯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
一、主要伊斯兰金融工具 |
二、伊斯兰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 |
第四节 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
一、金融与政治 |
二、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权合法性 |
第五章 中东地区特殊的商业文化环境 |
第一节 政治文化环境 |
一、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 |
二、政府治理的低排名 |
三、司法体系世俗化 |
四、经济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商业文化 |
一、传统社会结构 |
二、传统商业文化 |
三、过度城市化 |
四、科技信息 |
第三节 市场竞争环境 |
一、做生意不容易 |
二、竞争环境差 |
三、利益集团与低透明度 |
第六章 金融全球化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影响 |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回顾 |
二、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实质与影响 |
三、金融全球化的理论基础 |
四、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安全 |
第二节 中东国家金融自由化 |
一、金融自由化含义 |
二、中东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 |
三、金融体系改革任重道远 |
四、海合会国家的国际金融合作 |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影响 |
一、银行业流动性紧张、信贷紧缩 |
二、股市下挫,市值缩水 |
三、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受损 |
四、国际资本流入缓慢回升 |
五、迪拜世界债务危机 |
第七章 新兴金融资产:主权财富基金 |
第一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及其特点 |
一、主权财富基金发展概况 |
二、主权财富基金蓬勃发展的原因 |
三、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特点 |
四、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主权财富基金 |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之争 |
一、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影响力 |
二、主权财富基金争论的实质 |
三、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监管 |
第三节 海湾国家 SWFs——从石油财富到金融资产 |
一、石油储备的“地下”财富和“地上”财富 |
二、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概况 |
三、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多元化投资策略 |
第八章 关于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影响中东金融体系发展诸因素 |
一、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体系发展功不可没 |
二、伊斯兰教对中东金融体系发展具有两面性 |
三、商业文化环境总体不利于中东金融发展 |
四、金融全球化对中东金融深化的显着作用 |
五、地缘政治危机对中东金融体系的破坏性 |
第二节 金融与经济增长 |
一、有关中东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二、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主要原因 |
第三节 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未来态势 |
一、政府主导与市场需求 |
二、开放自由与监管保护 |
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国保险业走入大开放的时代——中国保险业的入世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日韩自贸区服务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行业合作的视角分析[D]. 刘璐. 东华大学, 2016(02)
- [2]我国产业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研究[D]. 刘永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6(10)
- [3]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演化研究[D]. 徐廷廷.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4]中国企业国际化与WTO之强耦合及其战略适配研究[D]. 王火灿. 东华大学, 2015(11)
- [5]我国寿险公司营销创新对策研究 ——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HA分公司为例[D]. 杨颖. 南京工业大学, 2015(06)
- [6]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模式的比较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14(03)
- [7]海南经济开发轨迹与思想演进研究[D]. 陈丕衡. 武汉大学, 2014(06)
- [8]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研究[D]. 李名亮. 上海大学, 2014(07)
- [9]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研究[D]. 陈秀莲.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10]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D]. 姜英梅.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