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形势下高校军事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万英[1](2020)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地位要求高校党委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而“意识形态漂浮在话语之中”,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要有话语体系作为支撑。构建话语体系的基本单位是话语,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有效果,关键在于意识形态话语要有效,沿着“话语——话语体系——话语权”的路线是争夺话语权的一般规律。因而,话语有效是高校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构建话语体系有效的要素之一,也是其逻辑起点。基于话语对构建话语体系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价值,本文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为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文章由七部分构成,即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绪论部分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概述国内外学术界对意识形态话语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并对之进行简要评析。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阐释核心概念、厘清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论述有效性的内涵及表现形式。第一章从文本出发,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话语理论。概述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理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在中国的渊源脉流。本章还对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进行批判性借鉴。从而为建构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阐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它的本质属性、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的影响、凝聚高校师生的功能,以及它对话语体系的建构作用,对话语权的维护作用等方面论述它的评价标准。第三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基本要素。本章论述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第四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大学生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影响,三重话语存在内在的张力。对于这些话语,重点是把其消极性概括出来,目的是为了规避、消解其危害性,而不是全盘否定这些话语,而是要排除其中的消极成分,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第五章论述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面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诸多挑战,依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理论,提出从五个方面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主体能动性方面,切实发挥高校党委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责。发展动力方面,创新意识形态话语,确保话语的生命力,而创新是有原则的创新。硬实力方面,主张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以硬实力破解西方的话语迷障。软实力方面,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话语,以文化软实力夯实话语的凝聚力。话语机制方面,发挥意识形态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消解其消极作用。而转换的目的是更好的发挥各种话语的优势,而不是以一种话语否定另一种话语。
蒋彭阳[2](2020)在《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国际安全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家安全问题不容小觑,维护国家安全任重而道远。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与重要内容,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部在2018年正式颁发了《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添加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其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尤为关键,研究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搜集法,对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理论层面上,通过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大学生总体国家观教育相关概念界定,将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构成要素划分为主体、客体、介体与环体四个方面。其次,在实践层面上,通过对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现状进行调查问卷,分析总结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取得的成效及其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即教育主体尚未形成协同育人机制、教育客体缺乏对国家安全形势的研判能力、教育介体尚未形成完善的教育场域、教育环体尚未与高校形成有机联动。最后,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创新性、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即提升主体重视程度,强化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增强教育客体国家安全形势研判能力和使命意识,提升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能动性;拓展教育介体的场域实效功能,提高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实效性;增强教育环体宣传联动效能,实现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多方联动。最终落实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任务,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强化责任担当,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唐丕跃[3](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文中提出少数民族统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并同党外的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群的一个称谓,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少数民族中的当权者、民族头领,以及少数民族宗教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在厘定少数民族统战的概念、区分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异同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作了分析,主要是民族地区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严重,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同时,由于民族宗教上层在本民族和宗教信仰中有特殊权威,以及解放民族地区、推进民主改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这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重要时代背景。本文还深入挖掘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统战的思想,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从历时态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进行统战的历史进程与内容。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民主建政、通过特殊人物、结合民族政策检查和组织访问慰问参观等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各种途径,并对不同途径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概括归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主要包括和平协商、区别对待、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请上来”“派下去”以及教育改造等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增进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新政权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壮大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协商民主等宝贵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即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在于: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的选派、培养和引进,强化人才支撑;要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要坚持民生优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要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高骥[4](2020)在《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是顺应世界趋势的一种表现,是贯彻兵役法规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本研究将特别是W市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以基层兵役工作人员的视角加以重新审视,有利于兵役机关深入理解大学生应征入伍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有利于征集高素质兵员,使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应征入伍。本文主要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查大学生应征入伍发展历程、现状等情况,并以W市现状为例,分析现行大学生征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吸取国外征集高素质兵员经验,研究出我国当前大学生征兵工作对策。在增强兵役法规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着眼调动大学生参军热情,有效提升国防教育形式效果升级,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备前瞻性的激励机制,以信息化手段掌握大学生预征对象信息,加强宣传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一年两季征兵,阳光化依法征兵、廉洁征兵,严格精准化程序按需征集大学生对岗入伍。做好大学生士兵应征入伍,征集更多的高素质大学生兵员到部队中发展,改善部队兵员结构,提升我军信息化、现代化战斗力,并确保大学生在军队有发展空间,退伍有保障制度,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搭建舞台,让他们入伍安心、服役暖心、退伍放心。
袁百文[5](2020)在《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军事课程是普通高校实施军事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大学生军事素质和国防意识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自全国高校普遍开展军训工作以来,军事课程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实践中军事课程实施与军事课程设置和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军事课程实施也面临一些问题。为了给军事课程实施提供助力,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课程实施理论对军事课程实施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本研究首先对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的途径、方法。本研究依据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自编了《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从课程内容、教学与评价方式和学生学习兴趣三个方面,以重庆市七所高校2019级的1256名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对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本研究还针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教学保障、教师发展和督导评价问题对三名军事课程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各高校军事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之处。本研究认为,依据课程实施理论和课程层次论,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理想状态下应当属于持相互适应价值取向的“研究-发展”实施模式,即国家教育部门负责制订课程计划并通过行政命令向高校推广而高校则根据自身实际实施修改后的课程计划。这种价值取向下的实施模式,既可以保证国家教育目标的落实也可以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但是,现实情况却并不理想。调查结果发现:1.多数高校军事理论课必讲课目比重低;2.军事技能课必训内容部分缺失,63.18%的学生没有接触过核生化装备,95.67%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实弹射击;3.军事技能课缺少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31.92%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军事技能考核。从访谈分析来看军事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地位低,军事课程实施机构职能分工不合理,军事课程师资队伍中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兼职教师多;军事技能训练所需场地、器材保障困难。总的来看,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要求落实不到位;第二,课程内容部分缺失;第三,课程评价方式单一且部分内容缺失;第四,军事课程实施机构设置待优化;第五,军事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待加强。本研究认为首先应改变对军事课程的认识,然后完善高校军事课程实施机构设置,加强军事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建立健全军事课程督导评价体系,以此提高军事课程实施实效性。
詹伟峰[6](2018)在《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高校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与高校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提升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但涉及师生的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也暴露了高校师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问题。安全素质缺失的根源还在于高校安全教育不够系统、深入、有效。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要素、特征与动力三个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分解,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对境外高校安全教育先进经验进行阐释和借鉴,以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可谓复杂。尽管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付出较多,也在不断改进,但从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各方面来审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改进空间。本研究基于丰富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境外四所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对国内六所高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数据和有效信息,对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评估,进一步提炼出有益经验做法及不足之处。从系统角度来看,境外高校则在安全教育方面先于我们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在整体性上,教育内容完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协同性上,内部协调顺畅,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在开放性上,教育形式多样,形成了有力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在层次性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这些探索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可根据我国及各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李江波[7](2017)在《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高度,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深刻回答了在强军兴军进程中我军官兵应当具备的政治信仰、专业能力、精神特质和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强军目标对铸魂育人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是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国防生是军队依托地方高校培养的后备军官,是人民军队的接班人和我军历史使命的履行者,更是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忠实践行者。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就是国防生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这条生命线在国防生群体的进一步延伸。研究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现实需要,是解决当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论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出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及对应的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认识、内容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理论提出主要观点,即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强军目标引领下,将他们培养成“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国防生的铸魂育人工作。论文围绕主要观点,运用理论联系实际、中外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索了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与主要任务、主要内容与实施方法、路径选择与机制建设,重点研究了如何加强国防生先进军事文化传播,强化国防生的军事文化认同,增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如何加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建设,提高教育的信息化、法制化、科学化水平,增强教育的时代性、规范性、科学性;如何加强国防生传承红色基因机制建设,实现红色基因在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教育的创新性。最后在论证的基础上,对照“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标准,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国防生成长规律,创新性地提出“四有”新一代国防生的群体表征,为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真正达到铸魂育人目的提供借鉴和启示。
柯友平[8](2015)在《新形势下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要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没有大批高素质的建军治军骨干是不可能的。时下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无疑为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培养搭建了军地携手共育英才的战略平台。我国国防生教育工作虽然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当下还是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通过阐述中国国防生是我军人才培养的历史必然选择及其理论依据,回顾我国国防生教育工作的历史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诠释当前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体系及其实现路径,深入分析我国国防生教育现存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对策建议。本文具体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本次研究的起因以及研究价值,分析总结了本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次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揭示了本次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通过阐述我国开展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历史背景与发展,揭示了我国国防生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对我国国防生管理和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深入剖析了我国国防生教育工作的发展情况与调整措施;第二章通过剖析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取得的成就,归纳出能够对我国国防生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经验启示。首先论述国防生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从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了我军干部培训体制的改革完善、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提供了抓手、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摸索了规律、推动了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的整体提高五个方面分析;其次,总结了国防生教育取得的经验启示,论证国防生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践行强国梦和强军梦目标展开、必须着眼我军干部队伍素质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发挥其在全民国防教育中辐射示范效应以及必须注重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的跃升等四个方面的经验。第三章分析了当前中国高校国防教育体系和实现路径;首先,归纳概括了我军国防生教育的总体目标,并从制定依据、制定策略以及最终目标等三方面进行说明分析。其次阐述了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内容和原则;再次,分析和总结了我军国防生教育的主要方法,如理论教育法与实践教育法、制度管理法与心理疏导法、比较教育法与典型教育法等;最后,分析研究了我军国防生教育的主要途径,如思想政治教育、科文知识学习、军政理论教育、法纪条令教育、军政实践锻炼、文化环境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第四章通过阐述当前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国防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制约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三个方面内容,深入揭示当前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结合我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基本现状及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突出中国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探索中国国防生军人情感和战斗精神培育路径、构建中国特色国防生教育管理模式、完善中国国防生教育考核评价体系、重视中国国防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
唐海波[9](2020)在《改革强军战略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加强改革强军战略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要素,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性要求。战略支援部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部队,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较强的代表性。在当今世界格局形势突变,国家严峻安全形势迫切需要强大国防支撑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培养出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打仗的新型作战力量人才,显得更为迫切。但到目前为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参考国外类似的军兵种进行理论探讨,与实际结合还不够紧密,因此,以战略支援部队为例,对改革强军战略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研究就很有必要。本论文首先从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的内涵、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军队建设中的发展历程以及地位作用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改革强军战略的实施背景、体系架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改革强军战略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战略支援部队某部的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实际,分析了改革强军战略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总结了该部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当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完善改革强军战略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对策。即立足新时代使命任务,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着眼实战要求,提升人才新质战斗力;强化制度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机制;优化建设环境,营造人才成长良好氛围。
庄蕾[10](2020)在《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了许多方向性、战略性的部署,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往意识形态工作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安全。但我们仍要清醒地意识到,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各种形式的虚无主义等杂音、噪音仍然存在。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职责。加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对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循着厘定内涵——理论建基——查找问题——挖掘成因——提出对策的思路,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和作用,探究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整体状况并挖掘存在问题及成因,最后针对问题成因提出新时代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除绪论外,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主要内容及其作用。一是从安全及意识形态两个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新时代高校的特点,阐释了意识形态安全以及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内涵。二是基于当前学者们对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内容的普遍共识,从指导思想安全、政治信仰安全、道德观念安全和民族精神安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内容。三是从对国家安全的作用和对高校自身职能定位的作用角度,提出了维护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有利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有利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二部分,探究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一是以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基本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体现,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等基本理论。二是阐述了列宁关于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工人阶级领导权思想、意识形态党性原则等在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进行分析和概括,并将其作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理论指南。四是吸收借鉴了西方部分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如卢卡奇的“阶级意识自觉”思想,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思想,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思想等。第三部分,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总体状况,探究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总体稳定向好,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高校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总体坚定,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针政策在高校得到贯彻落实,高校师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增强,高校师生对错误思想观念具有较强的辨识和抵御能力。二是查阅整理了近两年来有关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调查问卷,在对实证数据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发现部分学生还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认识模糊,对社会主义政治信仰认识偏差的情况,多元价值取向在少数学生中仍然存在,一些学生的民族担当责任意识还不够强烈,在那些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生当中部分还存在知行不统一的现象。三是深刻剖析了以上问题的产生原因,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对复杂多样社会现实状况的反映,也受国内外错误思想舆论的冲击,还与高校意识形态责任制压的不实以及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不到位有关。第四部分,新时代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思考。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为指导,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掌控,坚持“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充分运用“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工作方法。二是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制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用完善的制度体系压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住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安全。三是强化课程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协同育人,在课程中巩固高校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四是坚持正确网络舆论导向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断强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监管,创新话语体系,做大做强校园网络正面舆论宣传。五是不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仪式等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强化活动管理防范宗教势力向校园渗透,积极营造高校校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氛围。
二、新形势下高校军事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高校军事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四、核心概念阐释 |
(一)意识形态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关系的厘清 |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
六、有效性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
(一)有效性的内涵 |
(二)有效性的表现形式 |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资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理论 |
(一)语言是物质、意识和实践的统一体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阐述 |
(三)实践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属性 |
(四)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根本属性 |
二、列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
(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随着工作任务转换而转换 |
(三)采用多样化话语方式“灌输”社会主义思想 |
三、毛泽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坚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时代化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 |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 |
四、邓小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
(一)平实的话语 |
(二)以简洁的句式展现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 |
(三)对待意识形态斗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
五、江泽民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多方面展开 |
六、胡锦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
(一)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民和引领社会思潮 |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
(四)构建和谐社会 |
七、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
(一)讲好中国故事 |
(二)善于运用经典话语 |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
(四)运用大众话语 |
(五)构建有效话语和话语体系 |
八、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
(一)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 |
(二)福柯的话语即权力观点 |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
(四)布尔迪厄的话语象征性权力观 |
第二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 |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主体与客体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是价值观的有效性 |
二、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 |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三、促进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 |
(一)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是话语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
(二)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的话语的具体标准 |
四、凝聚高校广大师生 |
(一)凝聚高校广大师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功能 |
(二)凝聚高校广大师生的话语需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
五、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
(一)话语体系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
(二)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是话语有效性的内在要求 |
六、有效维护和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
(一)话语权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
(二)维护、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话语有效性的最终目标 |
第三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要素 |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 |
(一)高校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和责任主体的有效性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四支主体队伍的有效性 |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
(一)大学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要对象 |
(二)高校教职工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对象 |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 |
(一)话语内容有效性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立足点 |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有效性的要点 |
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 |
(一)话语表达方法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关键 |
(二)话语表达方法的三个适应 |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 |
(一)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辩证关系 |
(二)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相互适应性 |
第四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 |
(一)话语内容问题 |
(二)话语方式问题 |
(三)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 |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 |
(一)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表现 |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因素 |
(三)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影响 |
三、互联网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
(一)西方为何及如何占据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
(二)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如何挑战中国意识形态 |
(三)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挑战 |
四、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
(一)去中心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边沿化 |
(二)碎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系统化 |
(三)浅层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刻化 |
(四)开放性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集中化 |
五、大学生话语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
(一)多样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威性 |
(二)“三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严肃性 |
六、高校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割裂 |
(一)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内在张力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内容割裂 |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态度割裂 |
第五章 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 |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能 |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话语的主体职能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切实担负起责任 |
二、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由 |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着力点 |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资源 |
(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则 |
三、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 |
(一)文本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 |
(二)政治性话语向生活性话语转换 |
(三)学术话语、权力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 |
(四)话语转换需要注意的问题 |
四、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
(一)我国具备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话语优势的坚实基础 |
(二)高校的话语地位与我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还不相称 |
(三)如何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
五、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
(一)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
(二)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持久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
(三)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广泛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
(四)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稳定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释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总体国家安全观 |
2.1.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
2.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构成要素 |
2.2.1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主体 |
2.2.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客体 |
2.2.3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介体 |
2.2.4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环体 |
2.3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实质核心及内容特点 |
2.3.1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实质 |
2.3.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核心 |
2.3.3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2.3.4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现状的实证分析 |
3.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3.1.1 维度指标设计与操作化定义 |
3.1.2 问卷编制及信度检验 |
3.1.3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3.2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取得的成效 |
3.2.1 高校高度重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
3.2.2 大学生高度认同总体国家安全观 |
3.3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3.3.1 教育主体尚未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
3.3.2 教育客体学习缺乏自觉性 |
3.3.3 教育介体内容分散形式单一 |
3.3.4 教育环体影响甚微 |
3.4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不强 |
3.4.2 教育客体缺乏国家安全形势研判能力 |
3.4.3 教育介体尚未形成完善的教育场域 |
3.4.4 教育环体尚未与高校形成有机联动 |
第四章 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对策 |
4.1 强化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
4.1.1 巩固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4.1.2 强化班主任辅导员的骨干作用 |
4.1.3 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协同作用 |
4.2 提升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能动性 |
4.2.1 增强大学生安全形势研判能力 |
4.2.2 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使命意识 |
4.3 拓展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介体的场域实效功能 |
4.3.1 深化思政课教学中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内容 |
4.3.2 探索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多渠道教学模式 |
4.3.3 创新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差异化培养理念 |
4.4 增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环体的宣传联动效能 |
4.4.1 营造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
4.4.2 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空间的第二阵地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现状概述 |
(二) 主要成果分析 |
(三) 存在的不足与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
四、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 |
(二)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 |
(三) 统战与少数民族统战 |
(四) 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 |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 |
(二) 无产阶级政党应在不同历史阶段组成不同性质的统一战线 |
(三) 无产阶级政党要“照顾同盟者利益” |
(四)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
(五) 历史地对待民族问题 |
(六) 以真正无产阶级的态度对待民族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 |
(二) 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商量办事 |
(三) 劳动人民同非劳动人民联盟 |
(四) 团结民族上层有利于争取下层 |
(五) 加强民族团结 |
(六) 慎重稳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改革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时代背景 |
(一) 民族地区敌对势力猖獗和匪患严重 |
(二) 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
(三) 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 |
(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
(五) 民族上层自身仍具有特殊权威 |
二、解放之初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耐心争取西藏上层,和平解放西藏 |
(二) 反复争取西北叛乱部落首领,平息西北叛乱 |
(三) 妥善安置甘青新边境哈族流窜部落首领,安定社会秩序 |
(四) 真诚团结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为解放大西南创造条件 |
三、民主改革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团结封建地主制度地区的封建主,不动多余浮财 |
(二) 团结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地区的农奴主,和平协商推进改革 |
(三) 团结原始社会末期地区的民族首领,直接过渡实现改革 |
(四) 团结牧区的头人牧主,牧区实现和平改革 |
四、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对牧区的牧主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 |
(二)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安排 |
(三) 保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生活水平 |
(四) 平息西藏武装叛乱,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途径 |
一、借助民主建政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二、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三、通过特殊人物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四、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 |
一、和平协商的方法 |
(一) 和平协商方法的运用 |
(二) 和平协商方法的评价 |
二、区别对待的方法 |
(一) 区别对待方法的运用 |
(二) 区别对待方法的评价 |
三、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的方法 |
(一)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
(二)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评价 |
四、“派下去”“请上来”的方法 |
(一)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运用 |
(二)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评价 |
五、教育改造的方法 |
(一) 教育改造方法的运用 |
(二) 教育改造方法的评价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
(三) 坚持共同繁荣发展 |
(四) 坚持协商民主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主要教训 |
(一) 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 |
(二) 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 |
(三) 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 |
(四)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上层统战工作对新时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 |
(一) 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培养和引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
(二) 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
(三) 坚持民生优先,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四)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五) 推动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
(六) 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七) 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概述 |
2.1 地方大学生入伍定义 |
2.2 地方大学生入伍发展历程 |
2.2.1 暂缓征集阶段(2000 年之前) |
2.2.2 试点征集阶段(2001-2004 年) |
2.2.3 逐渐展开阶段(2005-2015 年) |
2.2.4 重点征集阶段(2016 年至今) |
2.3 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意义 |
2.3.1 地方大学生入伍是贯彻兵役法规的具体体现 |
2.3.2 地方大学生入伍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
2.3.3 地方大学生入伍是顺应世界趋势的一种表现 |
2.3.4 地方大学生入伍是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 |
3 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 |
3.1 W市基本情况简介 |
3.2 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基本情况 |
3.2.1 W市网上应征报名情况 |
3.2.2 W市入伍大学生情况 |
3.2.3 W市大学生入伍动机调查 |
3.3 近年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做法及成效 |
3.3.1 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军营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
3.3.2 征集主体逐步转变,兵员素质结构进一步改善 |
3.4 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存在的问题 |
3.4.1 参军顾虑较多,入伍积极性难提升 |
3.4.2 内容形式略陈旧,征兵宣传难奏效 |
3.4.3 兵役意识淡薄,拒服兵役现象难禁止 |
3.4.4 人岗未匹配影响留队发展,政策激励难持续 |
4 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大学生缺乏相应国防观念,忧患意识淡薄 |
4.2 征兵宣传缺乏感召力,强效合力未形成 |
4.3 现行兵役法规制度缺乏刚性约束,兵役执法不严 |
4.4 优抚安置政策缺乏长效吸引,激励措施易滞后 |
4.5 征集模式缺乏精准,程序有待完善 |
5 优化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对策建议 |
5.1 借鉴吸收军事强国经验 |
5.1.1 各国征集高素质人才入伍经验概况一览 |
5.1.2 借鉴和启示 |
5.2 深入开展国防宣传、教育 |
5.2.1 以强化国防意识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提高教育重视度 |
5.2.2 以针对性、有效性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入伍感召力 |
5.3 科学完善征兵运行机制 |
5.3.1 着眼平时征兵准备,常态化征兵工作开展机制 |
5.3.2 着眼强化法律依据,规范化修改完善兵役法规 |
5.3.3 着眼兵员主体变化,精准化转变征集方式机制 |
5.3.4 着眼提高兵役意识,严细化兵役执法惩处机制 |
5.3.5 着眼保证兵员质量,阳光化征集标准程序制度 |
5.4 全面营造良好成长与发展环境 |
5.5 多措并举解决退伍就业发展问题 |
5.5.1 前瞻性制定优抚政策 |
5.5.2 市场化定向对口就业培训 |
6 展望、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军事课程目标与实施 |
(三)军事课程内容与实施 |
(四)军事课程实施过程 |
(五)小结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理论阐释 |
(一)课程实施理论与军事课程 |
(二)课程层次论下的军事课程实施 |
(三)普通高校军事教育实施演进 |
五、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工具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过程 |
(五)研究结果 |
六、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改进对策 |
(一)完善军事课程要求 |
(二)落实军事课程内容 |
(三)改进军事课程考核 |
(四)改革军事课程实施机构 |
(五)加强军事课程师资建设 |
(六)健全军事课程督导体系 |
结论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溯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安全 |
一、何谓安全? |
二、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
三、安全的特征 |
第二节 安全教育 |
一、安全教育的含义 |
二、安全教育的特征 |
三、安全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 |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 |
五、高校安全教育的特征 第二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理论视角——系统理论 |
一、系统理论的基础 |
二、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任务和方法 |
三、系统理论与教育 |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
一、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
二、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之一:多案例比较 |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实施 |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框架 |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施 |
第二节 高校安全系统要素的分析 |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分析 |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分析 |
三、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的分析 |
四、高校安全教育人员的分析 |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
一、整体性特征分析 |
二、开放性特征分析 |
三、层次性特征分析 |
四、协同性特征分析 |
第四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动力分析 |
一、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的构建 |
二、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要素的分析 第四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二:单案例透析 |
第一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优化过程 |
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展 |
二、安全教育方式的创新 |
三、安全教育组织的变革 |
四、安全教育人员的培养 |
第二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特征的完善过程 |
一、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
二、开放性:校内外联动机制 |
三、层次性:教育目标分层 |
四、协同性:部门间密切合作 |
第三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强化过程 |
一、体制机制的建立 |
二、科学技术的引进 |
三、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
第四节 E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成效 |
一、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
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
三、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
第五节 E高校未来安全教育体系的展望 |
一、强化全局意识,加强薄弱环节 |
二、拓宽宣传教育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教育模式 |
三、深化“警校联动”,提升安全教育开放性 |
四、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合作 |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第五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整体性:忽视安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
一、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 |
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
三、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
第二节 开放性:低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
一、社会环境风险 |
二、网络环境复杂 |
三、周边环境混乱 |
四、教育理念不当 |
五、其他不良因素侵蚀 |
六、资源尚未有机整合 |
第三节 协同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影响 |
一、问题家庭教育不健全 |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
三、家长的不良示范 |
第四节 层次性:高校安全教育观念与保障偏差 |
一、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理念缺失 |
三、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缺位 |
四、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
五、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第六章 境外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整体性:内容、人员、制度机制完善 |
一、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
二、人员专业且充足 |
三、制度机制科学完备 |
第二节 开放性:教育形式多样 |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
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
第三节 协同性:组织完备与协调 |
一、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二、香港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三、台湾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四、东京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第四节 层次性:多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 |
一、物质层面 |
二、制度层面 |
三、精神层面 第七章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及措施 |
第一节 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 |
一、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内容 |
二、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方式 |
三、专业过硬、力量充足的安全教育队伍 |
第二节 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 |
一、整体性:把握安全教育的理念 |
二、层次性:健全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 |
三、协同性:提升安全教育各层面的协作 |
四、开放性:促进高校内外的合作与共享 |
第三节 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 |
一、制度建设 |
二、机制建设 |
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
四、经费投入与设施保障 |
第四节 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 |
一、安全文化与高校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二、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
三、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三: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问卷 |
附录四: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指标问卷 |
附录五: 高校安全教育访谈提纲 后记 |
(7)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依据和研究价值 |
1.1.1 研究依据 |
1.1.2 研究价值 |
1.2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关于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关于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阐释及理论基础 |
2.1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阐释 |
2.2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2.2 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理论 |
第3章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3.1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明确 |
3.2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还不够强 |
3.3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不够到位 |
3.4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还不够完善 |
第4章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与主要任务 |
4.1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
4.1.1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4.1.2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4.1.3 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
4.1.4 中国特色与国际借鉴相结合 |
4.2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
4.2.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夯实国防生的军魂意识 |
4.2.2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生的国防观念 |
4.2.3 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激发国防生的军人血性 |
4.2.4 加强军人道德教育,提升国防生的使命感、荣誉感 |
第5章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实施方法 |
5.1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5.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 |
5.1.2 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教育 |
5.1.3 我军历史使命和军人职责教育 |
5.1.4 法制纪律和道德规范教育 |
5.2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 |
5.2.1 理论灌输法 |
5.2.2 实践养成法 |
5.2.3 网络教育法 |
5.2.4 强军文化涵育法 |
第6章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与机制建设 |
6.1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
6.1.1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
6.1.2 加强国防生党支部建设 |
6.1.3 强化国防生军事文化认同 |
6.1.4 主动运用新媒体 |
6.2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建设 |
6.2.1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统筹协调机制建设 |
6.2.2 国防生作风纪律养成机制建设 |
6.2.3 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建设 |
6.2.4 国防生传承红色基因机制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新形势下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开展高校国防生教育的背景 |
一、世界新军事变革推动军事人才培养调整改革 |
二、军队信息化建设牵引军事人才培养战略调整 |
三、实现强军梦赋予军事人才培养新的使命任务 |
四、高等教育大发展为军事人才培养带来新机遇 |
第二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开展 |
一、高校国防生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二、高校国防生管理和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
第三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发展与调整 |
一、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发展 |
二、高校国防生教育的调整 |
第二章 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第一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国防生教育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
二、国防生教育大力推动了我军干部培训体制的改革完善 |
三、国防生教育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提供了抓手 |
四、国防生教育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摸索了规律 |
五、国防生教育推动了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的整体提高 |
第二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取得的经验启示 |
一、国防生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践行强国梦和强军梦目标展开 |
二、国防生教育必须着眼我军干部队伍素质结构的优化升级 |
三、国防生教育必须发挥其在全民国防教育中辐射示范效应 |
四、国防生教育必须注重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的跃升 |
第三章 当前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体系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的总体目标 |
一、制定国防生教育目标的依据 |
二、国防生教育目标的制定策略 |
三、高校国防生教育的总体目标 |
第二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内容和原则 |
一、高校国防生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
一、高校国防生教育的主要方法 |
二、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实现路径 |
第四章 当前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高校国防生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高校国防生教育面临的机遇 |
二、高校国防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当前国防生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国防生价值取向多元,功利思想比较明显 |
二、国防生军人情感不强,战斗精神有待提高 |
三、国防生教育模式多样,培养目标结构模糊 |
四、国防生军政训练不实,考核评价手段单一 |
第三节 制约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
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
二、军政教育训练领导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
三、国防生培养法规制度建设还比较滞后 |
四、国防生培养一系列相关保障还不到位 |
五、国防生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完备不科学 |
第五章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突出中国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地位 |
一、铸牢军魂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
二、强化“三观”教育,夯实思想根基 |
三、锻造品行操守,提升道德修养 |
第二节 探索中国国防生军人情感和战斗精神培育路径 |
一、尊重主体地位,发挥能动作用 |
二、坚持价值引领,助推成长成才 |
三、注重多措并举,突出实践磨砺 |
第三节 探索中国特色国防生教育管理模式 |
一、中国特色国防生教育领导体制的优化 |
二、构建中国特色国防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总体思路 |
三、构建中国特色国防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
第四节 完善中国国防生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
一、国防生综合素质考评的意义和作用 |
二、国防生综合素质考评的原则和种类 |
三、国防生综合素质考评模式构想及任职建议 |
第五节 重视中国国防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
一、选培业务干部队伍建设 |
二、国防生军政教员队伍建设 |
三、国防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
结束语 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防生培养模式 |
后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 |
致谢 |
(9)改革强军战略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概述 |
1.1 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的内涵 |
1.1.1 专业技术人才的定义 |
1.1.2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内涵 |
1.2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历程及地位作用 |
1.2.1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历程 |
1.2.2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地位作用 |
1.3 改革强军战略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
1.3.1 改革强军战略的实施背景 |
1.3.2 改革强军战略的体系架构 |
1.3.3 改革强军战略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
第二章 改革强军战略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
2.1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2.1.1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
2.1.2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
2.2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
2.2.1 突出贯彻政治建军原则 |
2.2.2 始终坚持实战化牵引 |
2.2.3 持续推动精准培养落地 |
2.2.4 健全完善育人长效机制 |
2.3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 |
2.3.1 人才和骨干队伍形成规模 |
2.3.2 单位人才建设屡获佳绩 |
2.3.3 人才表彰奖励及科研成果丰硕 |
第三章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1 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
3.1.2 备战打仗的综合能力还有欠缺 |
3.1.3 人才引进困难与流失严重并存 |
3.2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人才培养制度机制不完善 |
3.2.2 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
3.2.3 现有福利待遇有差距 |
第四章 加强改革强军战略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
4.1 立足新时代使命任务,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
4.1.1 树牢创新驱动的观念 |
4.1.2 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
4.1.3 持续深化军民融合 |
4.1.4 科学管理及使用人才 |
4.2 着眼实战要求,提升人才新质战斗力 |
4.2.1 立起作战鲜明导向 |
4.2.2 个性化培养与使用 |
4.2.3 提升实战化能力 |
4.3 强化制度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机制 |
4.3.1 完善人才进出机制 |
4.3.2 完善人才考评机制 |
4.3.3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4.4 优化建设环境,营造人才成长良好氛围 |
4.4.1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
4.4.2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
4.4.3 构建良好的学术环境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题导向法 |
1.3.3 理论联系实际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内涵及作用 |
2.1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内涵 |
2.1.1 安全 |
2.1.2 意识形态 |
2.1.3 意识形态安全 |
2.1.4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
2.2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作用 |
2.2.1 有利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
2.2.2 有利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 |
2.2.3 有利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2.2.4 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第3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 |
3.1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
3.1.1 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3.1.2 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 |
3.1.3 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 |
3.2 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2.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
3.2.2 工人阶级领导权思想 |
3.2.3 意识形态党性原则 |
3.3 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3.1 毛泽东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3.2 邓小平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3.3 江泽民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3.4 胡锦涛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4 借鉴西方意识形态安全思想 |
3.4.1 卢卡奇“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自觉”思想 |
3.4.2 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 |
3.4.3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思想 |
3.4.4 拉克劳、墨菲“话语领导权”理论 |
第4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问题成因 |
4.1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整体安全 |
4.1.1 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 |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总体坚定 |
4.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培育和践行 |
4.1.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较强 |
4.1.5 具有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意识 |
4.2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
4.2.1 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认知仍需提高 |
4.2.2 对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尚有认识偏差 |
4.2.3 多元价值取向在高校中仍然存在 |
4.2.4 民族担当的责任意识还不够强 |
4.2.5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知行合一尚存差距 |
4.3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成因 |
4.3.1 复杂多样社会现实状况的反映 |
4.3.2 国内外错误思想舆论的冲击 |
4.3.3 高校意识形态责任制压的不实 |
4.3.4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不到位 |
第5章 新时代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思考 |
5.1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为指导 |
5.1.1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5.1.2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
5.1.3 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 |
5.1.4 “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工作方法 |
5.2 加强制度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 |
5.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
5.2.2 完善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制度 |
5.2.3 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 |
5.3 强化课程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5.3.1 加强课堂教学中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
5.3.2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 |
5.3.3 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重要职能 |
5.4 坚持正确网络舆论导向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5.4.1 强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
5.4.2 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监管 |
5.4.3 做强校园网络正面舆论宣传 |
5.5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氛围 |
5.5.1 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校园文化活动 |
5.5.2 利用仪式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5.5.3 强化活动管理防范宗教势力渗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新形势下高校军事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D]. 万英.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2]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问题研究[D]. 蒋彭阳.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D]. 唐丕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高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5]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袁百文. 西南大学, 2020(01)
- [6]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 詹伟峰. 厦门大学, 2018(12)
- [7]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江波. 南昌大学, 2017(12)
- [8]新形势下中国高校国防生教育发展研究[D]. 柯友平. 武汉大学, 2015(07)
- [9]改革强军战略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为例[D]. 唐海波. 山西大学, 2020(01)
- [10]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庄蕾. 辽宁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