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音乐美学角度论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鑫[1](2022)在《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艺术形式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音乐艺术的教育作用越来越凸显,并能作为宣传思想文化以及艺术价值的重要途径。本论文则将音乐美学角度之下的音乐艺术作为研究的独特入口,探究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艺术的基本要素,并由此展现音乐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明确判别其中存在的辩证关系,不断展现艺术学科的基本规律。
李海燕[2](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陈瑞瑞[3](2021)在《基于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音乐领域里面,音乐学跟音乐美学是有所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音乐美学是把音乐学作为美学欣赏进行研究的,将音乐的美的欣赏进行艺术与哲学的理解。把音乐的艺术表现以及美学表现从哲学上进行研究,在研究音乐美学的时候,音乐美学的独特性导致从哲学上来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及抽象规律。而从现实出发,音乐艺术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音乐的艺术,一个是音乐的形式,本文主要从音乐的美学角度出发,研究探讨音乐的形式以及音乐的内容,旨在为音乐美学欣赏找出一定的经验。
张丹墀[4](2021)在《从自由价值到生存根本 ——十九世纪西方音乐美学的演进逻辑》文中提出十九世纪是西方音乐艺术百花齐放的世纪,而音乐美学领域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传统的音乐美学历史研究,主要从十九世纪音乐美学各主要思想流派之间交锋与对立的角度来对这一时期加以考察。但这还不足以概括十九世纪音乐美学演进历程内含的逻辑。这诸多思想流派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为音乐自在而独立的对象价值提供一种解答。通过对西方音乐文化历史形态的考察,会意识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中,音乐都缺少一种艺术门类应有的自由与独立。一方面,音乐的自由价值长期依附于它与声音形式之外的各种元素之间的结合。除此之外,音乐家也始终未能争取到独立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但随着十九世纪初期器乐艺术的蓬勃发展,“绝对音乐理念”逐渐被建构起来;与此同时,公共空间的繁荣也使得音乐家摆脱了对宗教与世俗贵族的人身依附,转变为自由的社会艺术家。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音乐才取得了作为一种自在而纯粹的审美对象的独立,而这引发了对建立一种从音乐本体出发的美学理论的追求。也就是说,十九世纪是西方音乐美学奠基的世纪,音乐美学在这一时期首先要面对的是对自身研究对象价值的追问。十九世纪西方音乐美学的各主要思想流派之间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它们共同完成了对哲学与美学思辨之中一个新的自在而独立的对象的建构。“情感论”音乐美学建立了艺术品表意性与作者主体性之间的关联,而形式主义“自律论”音乐美学则确认了音乐作为乐音的运动,在这一自律的形式中自在之美。这两种音乐美学理论从内容与形式这两个存在的基本范畴角度阐述了音乐本有的审美价值。而在此基础上,一些音乐家与思想家开始试图将音乐的对象价值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瓦格纳早期的音乐美学就是沿着这一路径展开的。叔本华的意志论哲学将音乐直接与形而上的世界本质——“意志”联系在一起,并被视作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瓦格纳后期的理论着述和创作实践与叔本华的音乐美学与生存伦理学思想渐趋一致,而尼采则超越了叔本华的悲观与消极,在音乐当中追求激昂的生命力。尽管这三位思想家各自具体的音乐美学观念在一脉相承之中又存在着不小的分歧,但总的来说,他们共同开创了一种新的音乐美学范式,它不再以现实的或心灵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音乐,而是从形而上的本质主义视角、从人类生存的方法论视角看待音乐。十九世纪音乐美学对音乐的自我建构,也在此从追问本质转向了追求价值。
张悦[5](2021)在《关于“音乐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从格罗夫到于润洋》文中研究指明第七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将“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词条的题目替换为“音乐哲学(Philosophy of Music)”,与于润洋先生着作《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后记”中作者对使用“音乐哲学”一词的解释,引起了国内学界对“音乐哲学”的热烈讨论。在此前后,学术界对“音乐哲学”的主题就已开始有所研讨。何乾三198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什么是音乐美学——音乐美学的对象问题初探》展示了音乐美学学科建立初期学界对于音乐哲学的各种看法。2020年初由王次炤主持,韩锺恩、罗艺峰、宋瑾、黄汉华四位教授以编写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研究生课程指南为目的,共同参与了有关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的讨论,文章发表在《音乐研究》。本文以这两篇论文为前后端点,认为在近40年的时间里,我国学界对于“音乐哲学”的认识经历了萌芽-发展-扩大-成熟的过程,并逐渐从“音乐美学就是音乐哲学”的倾向转变为二者是有着同源关系但存在差异的两个学科。本文主要采用哲学与史学的方法,依托文献对“音乐哲学”的有关讨论进行思考。首先以《新格罗夫音乐辞典》“音乐哲学”条目为对象,译读、分析其内容并思考其词条更换的内在动势与外在缘因。其次介绍当代英美世界的四位分析哲学家——彼得·基维(Peter Kivy)、纳尔逊·古德曼(Nelson Goodman)、杰罗尔德·列文森(Jerrold Levinson)、斯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is)的音乐哲学思想,以作思考与参照。之后以中国音乐学家于润洋与其着作《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为起点探寻中国音乐美学界对“音乐哲学”的理解以及在“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学科发展上与英美世界的异同。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关系探讨分主要为五部分:音乐美学必须有哲学基础、音乐美学需要思辩的品格、音乐哲学要涉及感性认识、音乐哲学提供超越性精神以及如何保持音乐美学的学科纯度。首先需要澄清的是,音乐哲学有音乐美学学科本体研究的的元理论(meta-theory)性质,音乐哲学问题触及了音乐美学的学科本体,进而说明音乐美学必须有哲学基础。音乐美学需要思辩的品格是从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进一步生发,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必然用到理性思维进行探讨。音乐哲学要涉及感性认识,何为感性?何为理性?感性认识与理性表达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本文思考了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与作为“感性之学”的美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音乐哲学提供超越性精神即将音乐哲学的形而上特质加以思辨,是本文题内之义,也将加以阐发。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使能够我们理清“音乐哲学”的发展脉络,认清哲学与音乐的关系,认识国内外对于“音乐哲学”学科的态度,更有助于加强对国内音乐美学学科性质和学科对象的认识。
曹雯兰[6](2021)在《“先锋”与“流行”的辩证法 ——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资本的扩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现代性在给人类带来良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一方面,盲目的理性崇拜加剧了精神上的异化;另一方面,无处不在的消费和娱乐并不能真正减轻现代人精神上的焦虑。现代性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人们的现实生存和精神生存都受到挑战。社会的状况对于艺术的表现具有莫大的影响。在音乐领域,音乐语言频繁地更新迭代,音乐形式不断地推陈出新。以往音乐中的那种严肃性消失了,用于划分音乐类型的方法也失效了。“先锋”音乐与“流行”音乐是阿多诺思考的两个主要的音乐类型,也是阿多诺为我们提供的在新的历史状况下反思音乐发展的两个方向。在对“先锋”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批判中,阿多诺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样的音乐才是这个时代的好音乐。作为音乐家和哲学家,阿多诺深知音乐与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他的哲学思想因融合音乐的思考而鲜活,他的音乐理论因融入哲学的思考而深刻。但不论是哲学还是音乐理论,阿多诺都将之置于社会与历史的视野之下,从而使其理论具有了与时俱进的可能性。因此,研究阿多诺就须从他的辩证法思想和他的现代性思想入手。围绕现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阿多诺批判了20世纪的先锋派音乐和文化工业中的流行音乐,阐发了具有真理性的可能性和不具有真理性的可能性的音乐,并将历史的辩证法置入艺术价值的判断之中,为我们在生产力高度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今天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判断视角。本文以阿多诺的历史哲学观为基础,以“同一性”与“非同一性”的辩证法为方法,以体现“现代性”本质的“时间性”和体现“非同一性”本质的“个体性”入手来阐发“先锋”与“流行”的辩证关系。全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先锋”与“流行”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基础,即阿多诺的“现代性”观念与“新事物”的辩证法的内涵。并通过比较和区分与“先锋音乐”和“流行音乐”各自易相混淆的概念,界定作为“新事物”的“先锋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内涵。第二部分,根据阿多诺提出的命题,从音乐与自身和外部现实两方面来揭示具有真理性的可能性的音乐的标准:第一,艺术既要充满社会性,又要以否定的姿态远离社会;第二,艺术作品内部的对立范畴应当满足“同一性”与“非同一性”的辩证关系。第三部分,从“现代性”和“非同一性”所要求的“时间性”和“个体性”入手详细揭示“先锋”与“流行”的对立性所在。在20世纪这一特定的现时性维度上,“先锋”音乐具有真理性的可能性,而文化工业的“流行”音乐不具有真理性的可能性。真正的“先锋”音乐由于具有在“时间性”与“个体性”方面的辩证内涵而成为具有真理性的可能性的音乐,而文化工业中的“流行音乐”由于无法取得上述辩证内涵,是无历史的。第四部分,揭示“先锋”与“流行”的统一性所在:在现时性维度上,“先锋”与“流行”的统一是“伪个性化”的先锋音乐与“伪先锋化”的文化工业的流行音乐的统一;在历时性维度上,“先锋”与“流行”的统一是“先锋”音乐的“流行化”和“流行”音乐“先锋化”在历史中转换之后的统一。
荣斯柔[7](2021)在《论新时期以来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学界的接受》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新时期以来爱德华·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学界的接受作为研究课题,以汉氏代表作《论音乐的美》为中心,结合新时期以来不同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梳理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学界的接受进程,并探索其思想在中国语境下的发展,希望有助于对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以及形式自律论音乐美学的深入理解和本土化创新。本文除绪论外共三章:第一章介绍汉斯立克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形式自律论音乐美学观进行概括。详细阐明《论音乐的美》中的三个核心观点,分析其观点背后所受的西方形式论和自律论的影响。以此为根基,将研究方向从西方转移至中国学界,按照时间轴探寻国内初次出现的对汉斯立克理论的接受,以及第二次的接受高峰,结合两次接受时期对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理论在中国学界的接受做了总括。第二章对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学界的接受情况按照内容与形式、音乐的情感、音乐接受的两种方式以及与中国音乐美学的比较接受四个问题为角度进行分类与总结,结合不同的时间阶段与历史背景,剖析同种问题出现不同接受情况的原因。第三章通过归纳接受情况,探究接受成因,更进一步的挖掘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学界的影响。寻找接受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对以汉斯立克为代表的形式自律论音乐美学进行二次发展的策略。在前人基础上,探索不同的接受路径,从不同视角审视汉斯立克形式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的意义,继续在当代音乐美学中发扬其理论价值。
刘丽[8](2020)在《从音乐美学角度论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文中研究指明音乐美学以抽象的美学为出发点,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终点,音乐艺术的审美、创美规律是其研究对象,艺术哲学是其研究方法论,它经由音乐艺术活动的现象探索音乐艺术的本质所在。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亦是由形式和内容所组成。作者认为,立足音乐美学,采用哲学思辨的思维研究音乐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在音乐艺术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创美规律,提升创美能力。
王思特[9](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指出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完颜振清[10](2020)在《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蔡仲德先生建立“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至今,中国音乐美学史学术成果丰硕,但随着新发现的考古文物以及交叉学科的视野等,过去看待“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到现在已经发生了改变。笔者针对中国音乐美学史专着这一领域去观察,发现除了影响力较广的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外,还有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以及龚妮丽《中国音乐美学史》这两部专着,然而这三部着作的影响力却相差甚远。这样问题的存在,并不是意味着后两部专着毫无价值,而是因为一些非学术思想的问题。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三位作者着作中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如蔡仲德以表现为理论形态的音乐审美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修海林以音乐美的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在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第二部分主要对三位作者着作中的理论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如蔡仲德“人本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修海林“乐本体”(音乐美的实践)的理论体系,蔡仲德的研究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而修海林的研究是一种形而下的实践研究,龚妮丽的研究即在于结合前两位作者的研究进行思想融合与延续;第三部分主要对三位作者着作中的“三观”进行了比较研究,如蔡仲德“抑儒扬道”的历史观,是因其生活背景“五四运动”的影响。修海林跨学科的材料观受到他历史观与理论体系的影响,即“音乐美的实践”,因此在他的着作中研究依据除了最基本的纸质文献,还有甲骨、曲谱、音像、文物等;第四部分是笔者对于这三部着作进行的基本认识与评价,主要对写作特点与价值进行了判断。三部着作都具有叙事性的写作特点,在写作表达方式上表现出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式。在它们的价值体现上,受到其作者社会身份、学术背景以及发言位置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所造成了差异,但将这三部着作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却并非与它们的影响力相符。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的创立,开创了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先河,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渊源使往来之学者流连忘返。笔者对于这三部着作进行比较研究之后,更深得其中之意蕴,但任何一本专着都不可能称之为完美无缺,在“中国音乐美学史”这门学科中,对于这三部专着只有互相结合、互相包容甚至是互相批判的去学习,才能使“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继续发展。如果我们当代学者只是一味的吹捧前人的研究,不能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那么中国音乐美学史这门学科就会停滞不前。
二、从音乐美学角度论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音乐美学角度论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1)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艺术形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音乐美学的基本概述 |
二、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 |
(一)基础要素 |
(二)组织形式 |
(三)基础法则 |
三、音乐美学与音乐艺术之间的逻辑关系 |
四、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内容 |
五、音乐美学角度下音乐艺术形式的创新路径 |
(一)增强音乐美学的内容学习 |
(二)协调音乐美学的细节控制 |
(三)促进审美形式的相互结合 |
六、结语 |
(2)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
(五)音乐符号论 |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
(三)本文观点 |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
1.历史之溯源 |
2.思想之底蕴 |
3.作品之表达 |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
(一)想象之于听者 |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音乐美学角度下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如何理解 |
二、音乐艺术的形式如何表现 |
三、音乐艺术的内容从何体现 |
四、从音乐美学角度如何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五、结束语 |
(4)从自由价值到生存根本 ——十九世纪西方音乐美学的演进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和理论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禁锢音乐的传统与物质因素 |
第二节 音乐自由理想的实现 |
第二章 音乐自由价值的确立与新的追求 |
第一节 作者主体性与音乐的形式美——情感论与自律论的追求 |
第二节 瓦格纳早期音乐美学的精神追求 |
第三章 意志论有关音乐的美学与生存伦理学 |
第一节 叔本华的意志论哲学 |
第二节 音乐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叔本华的音乐美学 |
第三节 尼采与瓦格纳晚期的音乐美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5)关于“音乐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从格罗夫到于润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学术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基本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
一、1980(1986)~1991:萌芽期 |
二、1991-2000:发展期 |
三、2001-2008:扩张期 |
四、2009~2021:成熟期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音乐哲学”条目的分析与思考 |
第一节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的历史背景与学术溯源 |
一、《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成书背景 |
二、《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各版简介 |
三、《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定位 |
第二节 《音乐哲学》词条译介与分析 |
一、词条编写者简介 |
二、“音乐哲学”词条译介与分析 |
三、“音乐美学”词条与“音乐哲学”词条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一、从“音乐美学”到“音乐哲学”——更换条目的动因 |
二、英美学界对“音乐哲学”的态度 |
第二章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中的音乐思想 |
第一节 分析哲学与分析美学 |
第二节 彼得基维的音乐哲学 |
一、音乐的表现与情感认知哲学 |
二、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哲学 |
三、文字第一、音乐第二——彼得·基维的歌剧音乐哲学 |
四、评价 |
第三节 莱文森的音乐哲学 |
一、艺术的历史主义 |
二、何为音乐作品? |
三、音乐与情感 |
第四节 戴维斯的音乐哲学 |
一、音乐的意义类型 |
二、音乐的表现条件 |
三、音乐的情感表现 |
四、音乐的欣赏 |
第五节 古德曼的音乐哲学 |
一、分类和构建的世界 |
二、艺术语言问题 |
三、美学问题的新视角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与“音乐哲学”学科在中国的建立 |
第一节 于润洋学术思想概述 |
一、音乐学分析 |
二、史学与美学的关系——兼谈普遍联系的音乐学学科关系 |
三、音乐教育的哲学 |
四、小结 |
第二节 《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的“音乐哲学”分析 |
一、《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内容简介 |
二、《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分析 |
第三节 从于润洋与《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探寻中国的“音乐哲学”研究特点 |
一、针对“音乐哲学”于润洋的观点 |
二、中国音乐学者的音乐哲学-美学研究特点 |
第四章 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关系探讨 |
第一节 音乐哲学的“元理论”性质 |
第二节 “美学”的沿革与本土化之路——兼谈几对概念 |
一、“审美”——对“美学”的误解? |
二、“感性”与“理性”的冲突 |
三、“美学”的本土化 |
第三节 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关系探讨 |
一、音乐美学需要思辨的品格 |
二、音乐美学必须有哲学基础 |
三、音乐哲学要涉及感性认识 |
四、音乐哲学提供超越性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2001 第七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音乐哲学”词条译文 |
附录二:1980 第六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音乐美学”词条译文 |
(6)“先锋”与“流行”的辩证法 ——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缘由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现代性视野下的“先锋”与“流行” |
第一节 阿多诺的现代性观念与“新事物”的辩证法 |
一、阿多诺的现代性观念 |
二、“新事物”的辩证法 |
第二节 “先锋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概念考察与界定 |
一、“先锋音乐”的概念考察与界定 |
二、“流行音乐”的概念考察与界定 |
第二章 阿多诺对音乐真理标准的探讨 |
第一节 “艺术是社会的社会性反题” |
一、“否定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
二、“反艺术”的内涵 |
三、音乐作为抵制“同一性”的先锋 |
第二节 音乐中对立统一的辩证要素 |
一、形式—内容辩证法 |
二、主观—客观辩证法 |
三、自律—他律辩证法 |
第三章 “先锋”与“流行”的对立 |
第一节 作为“过程”的先锋音乐 |
一、先锋音乐的革命性 |
二、先锋音乐与时间性 |
三、先锋音乐与个体性 |
第二节 作为“结果”的流行音乐 |
一、流行音乐的媚俗性 |
二、流行音乐与非时间性 |
三、流行音乐与非个体性 |
第四章 “先锋”与“流行”的统一 |
第一节 “先锋”与“流行”的现时性统一 |
一、先锋音乐的“伪个性化” |
二、流行音乐的“伪先锋化” |
第二节 “先锋”与“流行”的历时性统一 |
一、先锋音乐的“流行化” |
二、流行音乐的“先锋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论新时期以来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学界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背景与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形成背景及发展述略 |
第一节 汉斯立克人生经历及音乐美学思想的诞生 |
一 汉斯立克生平及其音乐美学思想的整体特征 |
二 《论音乐的美》诞生的思想背景 |
三 汉斯立克形式自律论的内涵 |
四 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在西方的影响 |
第二节 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与中国的相遇 |
一 民国时期的发现与认识 |
二 新时期之后的关注潮流 |
第二章 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学界的接受状况 |
第一节 接受中的焦点问题 |
一 内容与形式 |
二 音乐的情感 |
三 音乐接受的两种方式 |
四 与中国音乐美学的比较接受 |
第二节 不同时期的接受成因解读 |
一 新时期伊始至二十世纪末的接受框架形成期 |
二 新纪元发端至今的接受延伸期 |
第三章 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学界接受的启思 |
第一节 汉斯立克音乐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影响 |
一 新潮音乐观的兴起 |
二 推动当代音乐美学学科的建立 |
第二节 中国音乐美学思维格局的局限与突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从音乐美学角度论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一、音乐艺术形式和内容在音乐美学视角下的辩证关系 |
二、音乐艺术的形式 |
(一)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 |
(二)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 |
(三)音乐形式美的法则 |
三、音乐艺术的内容 |
(一)音乐艺术中音乐性的内容 |
(二)音乐艺术中非音乐性的内容 |
四、音乐艺术形式与内容在音乐美学下的辩证统一 |
结语 |
(9)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研究的缘起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
3.4 问题与展望 |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4.1 研究目标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舞、医、巫同源 |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
1.1.1 音乐起源思想 |
1.1.2 音乐实践活动 |
1.1.3 音乐律制 |
1.1.4 音乐与健康 |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2.1 礼乐养生观 |
2.2 美善相“和” |
2.3 仁义道德观 |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
3.1.1 游戏与自娱 |
3.1.2 长啸放情 |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3.3.1 从“非礼”到“求真” |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
2.2.1 音乐“美”的探讨 |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
3.1 阮籍的《乐论》 |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
3.2 阮籍的《酒狂》 |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
3.2.3 调式的统一 |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
2.1 以乐养气 |
2.2 以乐养德 |
2.3 以乐养形 |
2.4 以乐养神 |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
4.1.1 声波治疗 |
4.1.2 诱发“α波” |
4.1.3 音乐引导想象 |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1.1 起源与神话 |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2.1 起源与神话 |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3.2.1 音乐和谐观 |
3.2.2 调式与健康 |
3.3 3-19世纪的比较 |
3.3.1 人的觉醒 |
3.3.2 类同相召 |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
4.2.1 可通约性 |
4.2.2 难以通约性 |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中研究对象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蔡仲德着作中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 |
第二节 修海林着作中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 |
第三节 龚妮丽着作中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 |
第四节 比较三部着作研究对象的“异”与“同” |
第二章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中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蔡仲德着作中理论体系的基本认识 |
第二节 修海林着作中理论体系的基本认识 |
第三节 龚妮丽着作中理论体系的基本认识 |
第四节 比较三部着作理论体系的“异”与“同” |
第三章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三观”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历史观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材料观的比较研究 |
第三节 方法观的比较研究 |
第四节 三部着作“三观”的比较 |
第四章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
第一节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写作特点的认识与评价 |
第二节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价值的认识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从音乐美学角度论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 [1]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艺术形式探讨[J]. 张立鑫. 戏剧之家, 2022(06)
- [2]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分析[J]. 陈瑞瑞. 艺术大观, 2021(17)
- [4]从自由价值到生存根本 ——十九世纪西方音乐美学的演进逻辑[D]. 张丹墀. 山东大学, 2021(02)
- [5]关于“音乐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从格罗夫到于润洋[D]. 张悦. 西安音乐学院, 2021
- [6]“先锋”与“流行”的辩证法 ——阿多诺音乐哲学思想研究[D]. 曹雯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论新时期以来汉斯立克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学界的接受[D]. 荣斯柔.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从音乐美学角度论音乐艺术的形式与内容[J]. 刘丽. 艺术教育, 2020(09)
- [9]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的比较研究[D]. 完颜振清.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