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内陆——张显良小说的深层心理分析

探索内陆——张显良小说的深层心理分析

一、探寻内在的非洲——张贤亮小说深层心理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肖珍珍[2](2021)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劳动”既是一个历史具体的现象,又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的具有广泛生发性的论题。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劳动叙事这一主题的深度探析,劳动背后潜隐的社会历史形态更迭、伦理价值变迁、审美向度流转都会一一呈现。本文以劳动为视角,基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理论成果,运用对比研究、历史文化学研究方法,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且对于论文写作中所使用的“劳动”、“叙事”两个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和说明。新世纪以前中西方不同时期文学中的劳动叙事话语是本文展开探讨和论述的基点。论文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解读了新世纪以前本土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小人之事与社稷之本的悖论时代、劳工神圣的启蒙时代、劳动光荣的激情时代和勤劳致富的务实时代;还梳理了西方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古典的农业时代、神权的宗教时代、资本的工业时代。为更好地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劳动叙事,论文第三章从整体上概述新世纪长篇小说和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新世纪长篇小说具有问题性审美、狂欢化审美、本土化审美三个突出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在整体上体现出了创作主体多元化和劳动形式多样化两个明显特征。新世纪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便是千年“乡土中国”向今日“城乡中国”的转变,论文第四章阐释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与“城乡中国”的构建之间的同构关系。本章分“城”与“乡”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在农村,一方面,乡村世界呈现一片衰颓和凋蔽现象,这让很多作家满怀忧虑。另一方面,新世纪长篇小说也描绘了带着资本、理念和新的劳动模式的乡村“归来者”和带着政策、使命和新的发展模式的乡村“外来者”与乡村的父老乡亲一起探索和建设现代农村的宏伟图景。在城市,迫于生活压力成批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民,不得不面对生存空间的转换所带来的劳动方式、劳动姿态、劳动情感等一系列的转变。新世纪长篇小说对城市带给奔波于生产线上、流连于钢筋水泥间寻找出路的打工人的疼痛和困顿进行了深情描摹。劳动与伦理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塑造和影响。论文的第五章在历史的迁延过程中阐述了劳动对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重塑,在对比中凸显新世纪劳动伦理的新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透视的这些新特点包括:“子”们摆脱了父辈在劳动经验、劳动能力、劳动资料方面的控制和权威后,指向自由、平等、独立、强大的成长路线;对于女性来说,集体劳动将她们引出家门,改革开放则将她们推向市场,新世纪的她们不再扮演一个辅助或是服务者的角色。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个人与工厂之间,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世纪长篇小说在批判现代文明对人类栖居环境的入侵和破坏的同时,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呈现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传统劳动的复归和生态劳动的构建。劳动与美同在。论文第六章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进行剖析,从劳动的技道美、田园美、苦难美、精神美四个方面分别呈现。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对卓越之技和自由之道的描述都闪耀着动人心弦的美,这是文学作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的“田园美”分别从知识分子立场和劳动者立场得到传神再现;作为苦难美重要载体的劳动在新世纪长篇小说中主要体现为在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和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劳动带给很多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远离了劳动,人却失去了确认自身的场域。劳动是劳动者生命策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他们建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重要承载。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的价值、意义、不足等进行的整体概括。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因为具象了当今时代的劳动样态和新质,通过劳动叙事呈现了新世纪的时代特点、审美诉求、文化指征、伦理迁延等,展现了劳动与现代经济、劳动与社会正义、劳动与现代法治、劳动与公民德性之间错综复杂、纠结缠绕的关系,因而具有了时代的脉动和介入、省察现实的力量。在这个轻飘的年代里续写各种劳动难题,使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尚未完全失重的一面。但是,在消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今天,由于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的缺失,劳动在文学题材中越来越“小”,体力劳动更是渐行渐“远”。而在新的时代中,人们舒适高效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快递员、城市跑腿、家政服务员、月嫂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我们的辛勤付出,他们不该仅仅是部分人眼中的“新底层”,而应该是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主角。我们认真地期待新世纪的创作者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对于劳动、对于劳动者、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人性更加清醒、深刻、独到的体认和把握。

冯译萱[3](2021)在《阿城论》文中认为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张思韬[4](2021)在《论20世纪八十年代饥饿书写的转变及其原因》文中研究指明饥饿是人类苦难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领域,饥饿经常作为描写对象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成为他们反思苦难起因、形成苦难文化记忆的重要路径和切口。在文学思潮交互杂糅的新时期,八十年代的饥饿书写展现由革命宏大叙事向个人小叙事、由道德仰望到人性本态的转变特征。本文以对比饥饿书写前后期的聚焦点和主题为着眼点,围绕饥饿文学创作随着国家经济转型、政治运动变革、作家心理转变等方面的变化探析其产生差异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查证这一阶段小说中饥饿书写的演变逻辑,进一步辨析饥饿书写的隐秘内核,还原读者的饥饿身体记忆,探寻人类生存哲学的进程。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饥饿概念以及选题背景、研究现状、选题意义进行基本阐述,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饥饿书写的叙述视角,通过实例分析解读饥饿文本,探寻宏大叙事下饥饿被掩埋和遗忘的历史根源。这一时期饥饿书写的视角呈现由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叙事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由单一性的宏观性控诉演变为微观性的情感表达,由群体性的灵肉挣扎聚焦到个人性的身体反抗。第三章论述饥饿书写的主题呈现由前期重视人的道德追求到后期强调人性的物质欲望的演变过程。精神克制无法解决实体性饥饿,身体的原始需求超越了尊严观念和英雄殉难意识,政治性的饥饿书写最终向人的文学倾斜。第四章论述饥饿书写的转变原因。八十年代文学作品中之所以会出现饥饿书写转型,主要受三方面原因影响:一是八十年代政治运动下文学思潮交替发展,饥饿书写呈现出脉络式演变的特征;二是城市化进程下的物欲膨胀,市民阶层通俗文化阅读需求增加,饥饿书写逐渐趋于表现身体解放的特征;三是作家的创作心态更新也给饥饿书写带来更为系统性的重塑。第五章论述饥饿书写的转变意义。在饥饿记忆逐渐模糊的当代社会语境下,还原读者的饥饿体验,承认身体的合法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探寻生命本质理性的哲学意义。结语部分总结全篇论点。20世纪八十年代的饥饿书写随着时代的进步,其现代性的品格愈发完善,但膨胀的物欲会消费来之不易的肉身,饥饿书写仍然任重道远。

刘云[5](2021)在《张贤亮小说的痛感及其苦难审美意蕴》文中研究说明

杨珊珊[6](2020)在《乡村的实录与生命的沉思 ——何士光小说创作论》文中研究指明何士光是贵州当代重要的小说家,1980年代,他的短篇小说《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远行》接连获奖,是新时期贵州文学的骄傲。何士光被写入众多版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但是到目前,尚没有对其小说进行整体研究的成果。这对于何士光创作研究及贵州当代小说研究都是一个遗憾。2018年,《何士光文集》7卷本出版,正是对何士光创作进行再研究的良好契机。本文以7卷本何士光文集为基础,还搜集了他1962到1996年间发表的所有小说,试图对其小说创作进行整体地把握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以作家城——乡之间的人生运动轨迹为出发点,探究“反方向”人生运动对何士光小说创作带来的影响。“反方向”人生运动是钱理群先生提出的概念,即与鲁迅、蹇先艾等传统乡土作家的人生轨迹相比,何士光由城市下到农村,在农村过上了相对安宁的蛰居式乡村生活。何士光在融入乡村的同时,又通过写作寻找精神出路,表现出与蛰居生活的对抗。这种与乡村的融合与对抗使其小说主题呈现出由关注具象化生活到追问抽象生命存在的多元性。第二章主要对何士光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类研究。何士光的小说主要刻画了三类人物:农民、基层干部、知识分子。他们大部分是处在1970——1980这个时代之中,承受着历史赋予他们的命运。作家在关注人物的外在处境、命运的同时,更深入人物的内心,审视他们的精神处境与变化,同时传递了他对于生命存在的深层思考。第三章主要对何士光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何士光在叙写乡村人事之时,又注重自我人生体悟的表达,使其小说兼具写实性与抒情性。在他的小说中,引文、思辨语言及反讽手法的运用凸显了作家对人生和生命的深沉思考,呈现出强烈的思辨色彩。以抒情性和思辨性为基础的艺术风格构成了何士光小说创作的总体特色。

王雷[7](2020)在《权力入侵下的悲剧 ——论毕飞宇小说中的两性书写》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创作至今,毕飞宇一直致力于对权力进行理性的思考与执着的批判,在不断的思考与批判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写作园地——“王家庄”,也找到了一条通向“中国”的写作道路。他有意对关于权力的宏大叙事文学传统进行消解,褪去权力的凶残暴虐色彩,将权力的表现方式与两性日常生活进行严丝合缝地匹配,从而表现为一种细碎、神秘、深入人心的威慑力量。他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敏锐的文学视野发现,当“人在人上”的这只“鬼”作用于两性关系时,之前平淡缓和的相处氛围会产生变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压迫与受迫、攀附与被攀附等等。本论文阐释了毕飞宇小说重视权力渗透两性关系书写的原因,梳理了毕飞宇小说中两性关系书写的特点,分析了毕飞宇小说权力作用于两性关系的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了作者的文学表达意图与现实书写意义。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对选题意义进行了阐释,简要界定了“两性关系”和“权力”两个概念的内涵,同时结合学术界对毕飞宇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不足,肯定研究方向。第一章结合毕飞宇个体生命记忆与成长经验,创作观念以及创作实践的转变,对社会文化语境的体察以及权力、性别和文学的内在联系,对毕飞宇重视权力渗透下两性关系书写的原因进行探寻。第二章梳理毕飞宇两性书写当中权力施压的文本表现。通过多种权力交织下的女性生存面相描绘、中国传统思想与权欲结合下的鬼胎塑型以及性别主从关系的置换,来梳理毕飞宇笔下由权力统摄的两性关系书写的特点。第三章探寻权力异化两性关系的运行机制。从权力的生产、覆灭与运作,权力对爱欲的控制角度出发,深入地解析权力对两性关系的作用过程,厘清权力的运行脉络,对权力异化本质进行更加系统地认知。第四章剖露毕飞宇小说中权力异化两性关系书写的意义。以人物悲剧命运根源深掘、知识分子救赎逻辑解构、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文化反思为切入点,正视毕飞宇两性书写的客观实在意义。结尾部分在总结毕飞宇权力渗透下的两性书写的同时,指出了其创作中的一些瑕疵,并充分肯定了毕飞宇小说权力异化两性书写的深刻意义和独特价值。

向天一[8](2020)在《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莫言小说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既呈现在小说的外在形态上,一方面莫言用文学的叙述腔调进行音乐形式的创作与小说音乐性的书写,另一方面莫言用音乐的戏曲腔调进行小说音乐性书写的借鉴与摹仿;同时,也体现在小说的内在结构中,莫言将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理解折射到小说结构的曲式呈现。就此,本论文以莫言部分具备音乐性特质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以莫言的个人音乐观为研究依据,以中国传统音乐和戏曲音乐为主要理论背景,试图透过跨艺术的视角从“小传统”——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传统戏曲音乐语言到“大传统”——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对莫言小说与音乐之间发生的微妙关系进行新的解读,对音乐与情感进行深层剖析。莫言是一位“用耳朵阅读”的小说家,音乐自然成为莫言生活与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亦是笔者介入莫言小说中音乐领域研究的动机所在。“自然声响”是莫言用文学腔书写的第一种音乐形式。笔者先对莫言熟知的故乡高密自然声响进行外围梳理,认识到故乡的部分自然声响作为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对莫言文学创作的重要价值。而后进入到具体的小说文本研究之中,揭示出四种主要自然声响——“洪水声”、“马声”、“植物(高粱)声”与“蛙声”在文本中具备的外在音乐“表情”性特质,诠释出莫言如何用文学的叙述腔调(语言)对自然声响进行二次创作与音乐书写。为了凸显莫言音乐书写的独特性与独创性,笔者通过反复的文本细读,对这四种自然声响进行音乐性特质的深入发掘,初探到自然声响在文本中呈现出“标题音乐”与“自然乐声”(语言诗化)的特殊表现力,极大地增添了、丰富了音乐性呈现的文本效果。“插曲”是莫言用文学腔书写的第二种音乐形式。“插曲”介入莫言小说的方式类似于配置在电影或话剧艺术中的音乐歌曲,它是作为叙述内容与手段共同出现在小说之中,构成对文本外在音乐性特质的基本呈现。莫言对于传统歌曲有一套独特的音乐书写方式,他在小说叙事中——论文以《黑沙滩》、《十三步》、《天堂蒜薹之歌》以及《檀香刑》四部小说为主,惯用两种“插曲”排列组合方式——“单曲循环”、“多曲杂烩”,和一种“戏曲化”的传统唱段演事手段进行对歌曲契合文学创作的二次音乐书写。“插曲”不仅仅是莫言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更是作为一种隐喻手段影响小说叙事过程的表达。“戏曲腔”是莫言运用的一类特殊传统音乐手段及其小说中音乐性特质呈现的特殊内容。笔者通过莫言的两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与《红高粱家族》为代表进行戏曲“拖腔”的具体研究。“拖腔”属戏曲腔的一类表现范畴,“拖腔”介入文本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单一型与组合型,目的有二:既是为歌者情感的需要作出延伸,以放大歌者情感特征之表现,揭示歌者难以言表的情感内蕴;同时,也是指向“拖腔”为唱段本身营造出对包蕴其间重要主题事件的重申与展示。“唱腔”属戏曲腔的另一类表现范畴,笔者主要是从小说语言层面体现出来的节奏与韵律之“戏曲化音乐性”特质进行细读考察。戏曲唱腔形式繁多,在莫言小说中主要以念白中的贯口、哭头与叫头三种音乐形式共同制造出人物的“言”外之音。在小说《蛙》与《红高粱家族》中,念白作为一种“无腔调”的贯口表现,戏曲的腔调隐匿在言语表达之间,言语的韵律隐匿在人物话语状态及其情感节奏叙述之间;在小说《檀香刑》中,念白作为一种“有腔调”的贯口表现,言语的韵律隐匿在戏曲的腔调之间,人物话语状态及其情感节奏充斥着浓浓的戏曲腔味,呈现出一股众声喧哗的“有声”语言氛围;在小说《檀香刑》中,“哭头”除了对人物情绪起到渲染的目的,更是为小说叙事作出准备,它对人物情感变化的因素进行推动,对人物情感制造的行为方式进行演绎,对人物情感衍生的主题进行暗喻。“叫头”和“哭头”一样在叙事过程中不止充当着戏曲开场白的作用,它们还具备着“唱、念、做、打”的舞台效果,让整部小说的叙事形成一定的戏曲化风格。“曲式”是笔者介入莫言小说内在结构进行的一类文本音乐性特质探讨,主要透过莫言作为一位小说家持有的音乐观去理解其小说文体结构中存在着的对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基本曲式的借鉴与摹仿痕迹。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并不是以“曲”谈“文”,而是以“文”论“曲”,在反复潜心“文本细读”的前提下,结合莫言个人的音乐(创作)观进行互文性曲式诠释与分析。其中,小说《红高粱家族》和《蛙》便契合莫言对“东北二人转”的音乐创作观,明显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痕迹;小说《民间音乐》和《春夜雨霏霏》便契合莫言“牛羊歌手”与“触摸人的灵魂”的音乐创作观,有中国传统音乐叠奏曲式的痕迹,另这两部小说内在结构的叙事方式也契合了叠奏曲式的基本特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生死疲劳》与《天堂蒜薹之歌》便契合莫言“勾勾弯弯不断头”的音乐创作观,有中国传统音乐循环曲式的痕迹,另在循环曲式中,笔者加入了音乐“复调”内容与“复二部曲式”内容作为延伸进循环曲式在文本中主题递进的情感把握与结构扩充。此外,笔者还结合大型传统音乐套曲曲式进行综合性论述,从小说《丰乳肥臀》的重要主题表现中流露出中国传统音乐套曲曲式渗入叙事过程的深刻内蕴,以及对传统音乐发展的基本手法:“溯型”进行曲式微观层面的论述。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作出如下结论:莫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将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学创作进行有机交融最为深刻且“大踏步撤退”得最远的一位小说家。难怪莫言的挚友大江健三郎会由衷感慨到莫言作品中释放出的强烈音乐“能量”。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在中国文学史中,莫言虽不是第一人,但无疑是最佳人。

姜晓梅[9](2020)在《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着力探讨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的关系。通常意义上我们习惯把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的先锋写作当作80年代特殊时代语境与文学前提应运下的产物。它面对的是80年代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共同理想,承继的是自意识流小说、寻根派、现代派等的艺术探索。它对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使它不自觉地打上了西方、外来的烙印。而当先锋作家们慢慢退去形式实验的热情,尤其是后期向传统回归之后,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的江南作家身份以及他们精神深处所潜藏的江南文化基因从早期形式实验、学习西方的热忱的压抑中浮现出来。在江南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催化、引导下,通过感觉这一中间桥梁,驱动着苏童、叶兆言、格非由早期不断向着临界感觉逼近的形式实验向着具有中国古典美学韵味的传统的回归。不仅如此,苏童、叶兆言、格非还在江南文化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推动下,自身的南方意识更加自觉,文学写作中的南方元素的运用也愈发自觉且富有创造性。这些江南文化元素混合着中国古典诗学经验的创造性生发,充满江南文化韵味的既不同于以往诗意江南,又不同于现代破败江南的新江南形象在意欲重建江南新的地方志的苏童、叶兆言、格非笔下展露无遗。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透过对感觉的极端重视,不仅使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能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情境下迅速感应、学习西方,而且也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文学情感、写作策略、美学追求等,使他们能够在持续不断的创作生涯中不断创新求异,在吸收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经验技巧的同时又能对江南文化、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审美的能动性创造,由此实现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的双向建构。本文试图把握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双向建构的过程,在文学新传统的再造以及建构的新江南形象中细致展现他们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以此进一步丰富、完善先锋文学研究的新面向。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论文首先介绍了江南的形成及自然、经济、文教等方面的主要特征。着重展示江南在自然地理、行政区划以及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形成演变过程。力图从大江南到小江南,从饭稻羹鱼到商品经济,从好勇尚武到崇文重教等的变化过程中把握一个动态发展的江南。第一章江南文化的孕育形成及其精神特质。这一章主要从江南文化的形成过程把握江南文化形成发展的脉络以及由此孕育而出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即从吴越文化到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从本土诗性文化特色的形成到城市、商业文化的繁荣发展,江南文化如何逐渐形成区别于注重道德伦理的北方中原文化所不同的诗性与审美特质。第二节主要介绍文学审美的自觉与唯美化的追求。着重介绍在诗性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由动荡的生存环境所孕育出处理主客体关系的诗性智慧如何催生了文学审美自觉使得文学朝着日趋唯美化风格迈进。第三节主要介绍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烛照下的文学。着重介绍江南文化中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形成以及这种精神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力图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观念、繁荣富庶的商品经济、士人及文化世家的推崇等方面把握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对注重感官享受的内容、精致的形式、唯美化的风格等方面的影响。第二章眷恋与逃离:审美享乐精神对苏童、格非、叶兆言的影响。这一章主要探讨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精神对苏童、格非、叶兆言情感心理、文学主题、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影响,试图从反叛精神与先锋意识、逃离与回归下的不断寻找、守望人性等角度把握江南文化深层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这些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情感取向、文学趣味、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影响。第三章有韵味的文学探索:古典诗意与荒诞怪异的交融。这一章主要是从文学探索的角度,考察苏童、格非、叶兆言在江南文化深层次的影响下,快速感应西方文化思潮,怀着一种对江南文化颇为复杂的依恋与反叛之情所做出的具有异质性、先锋性的文学探索。着重介绍审美享乐主义精神注重感官享受的特质对苏童、格非、叶兆言等人的形式实验的影响。第一节向着感觉进发的形式实验。这一节主要介绍他们是如何通过打破叙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叙事变革为感觉在文本中的畅通无阻提供保障,同时又通过对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变革使打通的感觉世界能够无限逼近临界感觉。第二节变异的感觉:轻化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这一节主要是介绍扭曲变形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从感觉世界的裂隙中迸发出来,成为他们显示对生存世界的独特体验、宣泄过剩的话语表达欲望时的情感偏爱。第三节传统的诱惑:抒情性与古典性的复归。这一节主要介绍在激越的形式实验与怪异的情感宣泄之后,文学传统,尤其是江南深厚的文学传统在感官享受、生存体验等方面散发出的无穷魅力如何使苏童、格非、叶兆言等人的创作由早期浓烈的西方影响印记,回归到充满江南诗意的抒情性和古典性。第四章文学新传统的再造:苏童、格非、叶兆言重建新江南的努力。这一章主要从苏童、格非、叶兆言的写作策略入手,详细分析他们在建构江南地方志的欲念的感召下,以自身的成长经验为背景,以早期的文学探索为基础,重建文学新传统的努力。苏童以先锋手法集大成的《河岸》展示了重新进入历史与现实的方式;格非则继续沉潜哲学沉思,以他的神秘主义诗学建构着他的精神世界;而叶兆言则在对传统的叛逆中展现着他对未来的希冀。第五章别样的江南:苏童、格非、叶兆言的新江南想象。这一章主要是从苏童、格非、叶兆言建构的新江南想象入手,展现他们在江南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感召下,经过对文学新传统的探求,在传统的诗意唯美之外建构起的充满腐败堕落又暗含无限可能的新江南形象。尽管苏童、叶兆言、格非基于他们自身的文学经验所进行的探求还存在着诸多局限,然而,他们通过自身的写作却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江南文化的内涵,这也构成了他们先锋写作的重要意义。

张博实[10](2019)在《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试图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为研究和讨论的对象,来阐释文学审美、文学创作及其作家写作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写作状态或精神品质。批判地、辩证地分析、反思“反本质主义”这一理论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理上的参考、审视的视角。更要通过探讨上述诸多理论与创作之间复杂的纠结关系,考察中国当代语境下文学审美的历史演变和所指范围,以及为何要选择小说这一文学类型作为论述的对象等问题,并且做出自己的理解、分析和诠释。在此为全文界定、确立概念的所指范围,以之作为论述的理论和逻辑起点。我们还对“反本质主义”的相关理论做出综述性梳理,并结合中外学者对“反本质主义”的研究,讨论其如何获得自己的理论视点及其缺失和不足。论述“本质化”“固化”思维对中国小说创作的深度影响,以及作家如何通过其文本自身的审美属性对僵化思维所带来的束缚进行反思和整饬。重点论述自一九八五年前后叙事变革与文学审美回归之间的互动,小说叙事发生变革的历史过程及叙事形态与审美新维度、新思维的辩证关系。考量多样化、多元化的历史、现实表象背后,作家在历史观念、美学原则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和结构性转变。按照这种思维向度进行拓展性思考,分析作家如何以审美的角度,兼及对“反本质主义”精神的认真思辨,重新审视、质疑“本质主义”、固化的历史观,对以往历史叙事的文学观、叙事法则、话语系统重新进行反思、拓展,对历史和现实的文学叙事,做出新的理解和认识。在诸多讨论中,重申“文学是人学”的基本原则,继续在审美、反固化思维为核心的讨论中,深入地思考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探讨作家如何在历史和人性维度上展开对人的心理、精神、灵魂的探索和表达,解析、发掘社会生活、时代及人的内心隐秘。

二、探寻内在的非洲——张贤亮小说深层心理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寻内在的非洲——张贤亮小说深层心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文献综述
        1.2.2 文献评述
        1.2.3 问题的提出
    1.3 核心概念及研究视域界定
        1.3.1 劳动
        1.3.2 叙事
        1.3.3 研究对象的确定
    1.4 选题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劳动叙事话语的生成与演进
    2.1 本土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2.1.1 传统中国——20 世纪之前的劳动叙事话语
        2.1.2 启蒙中国——20 世纪10-3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1.3 革命中国——20 世纪40-7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1.4 转型中国——20 世纪80 年代-新世纪的劳动叙事话语
    2.2 西方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2.2.1 古典西方——农业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2.2 神权西方——宗教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2.3 工业西方——资本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第3章 新世纪长篇小说和劳动叙事
    3.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新质素
        3.1.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发生语境
        3.1.2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审美检视
    3.2 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
        3.2.2 劳动形式多样化
第4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当代观照
    4.1 乡的凋敝与重建
        4.1.1 坚守者的无奈
        4.1.2 归来者的气魄
        4.1.3 外来者的使命
    4.2 城的建设与发展
        4.2.1 流水线上的疼痛
        4.2.2 钢筋水泥间的困顿
第5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中的伦理迁延
    5.1 劳动与家庭伦理的重塑
        5.1.1 父亲权威的解构
        5.1.2 婆媳地位的倒转
        5.1.3 夫妻关系的重构
    5.2 劳动与社会伦理的变迁
        5.2.1 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
        5.2.2 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
    5.3 劳动与生态伦理的互动
        5.3.1 现代劳动的批判
        5.3.2 传统劳动的回望
        5.3.3 生态劳动的构建
第6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美学风貌
    6.1 技-道美: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6.1.1 对卓越之技的精益求精
        6.1.2 对自由之道的孜孜以求
    6.2 田园美:对诗意故乡的眷恋
        6.2.1 知识分子立场的田园想象
        6.2.2 劳动者立场的现场经验
    6.3 苦难美:对异化劳动的反抗
        6.3.1 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
        6.3.2 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
    6.4 精神美:对劳动重负的超越
        6.4.1 自我建构的存在感
        6.4.2 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结语:劳动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1.2.2 争鸣与辨析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2.1.3 无画处成妙境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2.2.1 生活的音符
        2.2.2 结构的旋律性
        2.2.3 可读的节奏
        2.2.4 对位法曲式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2.3.3 电影化叙事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2.3.5 声画合一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第二节 “古”化语言
        3.2.1 字词的复位性
        3.2.2 半文言风貌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3.3.1 阿城的诗性观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4.1.2 限度、维度、超越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4.2.1 艺术起源论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4.2.3 “巫”与文化基因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4)论20世纪八十年代饥饿书写的转变及其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饥饿书写的概念辨析
    1.2 饥饿书写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2 聚焦视角:从宏大叙事到个人叙事
    2.1 宏大叙事下的饥饿
        2.1.1 饥饿惨状的宏观控诉
        2.1.2 灵肉挣扎的深层反思
    2.2 饥饿的个人化表达
        2.2.1 饥饿体感的微观叙述
        2.2.2 饥饿行为的合理辩解
3 主题变迁:由道德追崇到人性解放
    3.1 前期重视人的道德追求
        3.1.1 道德标杆意识
        3.1.2 英雄殉难美感
        3.1.3 个体尊严观念
    3.2 后期强调人的物质欲望
        3.2.1 剥去意义的人性考量
        3.2.2 身体解放的原始需求
4 饥饿书写的转变缘由
    4.1 政治运动下的文学思潮
        4.1.1 反思思潮下的主体意识觉醒
        4.1.2 新写实思潮后的饥饿具象化
    4.2 经济发展下的城乡改革
        4.2.1 市民阶层的通俗文化阅读需求
        4.2.2 城市化进程下的物欲宣泄
    4.3 作家创作心态下的变化
5 饥饿书写的转变意义
    5.1 历史的重述:还原读者饥饿体验
    5.2 合法的身体:探寻生命哲学意义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乡村的实录与生命的沉思 ——何士光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何士光小说研究综述
第一章 何士光的人生“反向”运动及其小说创作
    第一节 何士光的人生“反向”运动
        一、“蛰居”式乡村体验
        二、写作:蛰居中的精神超越
    第二节 何士光小说的三重主题
        一、揭示变革中的黔北乡村现状
        二、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追问生命存在的真相
第二章 “大”时代中的“小”人物
    第一节 改革浪潮中的农民
        一、转变思想后的“觉醒者”
        二、拒绝改革的“小生产者”
    第二节 新旧交替中的基层干部
        一、掌管权力的“恐变者”
        二、“畸形政治”中的异化者
    第三节 审视现实与自我的知识分子
        一、洞察乡村人事的“清醒者”
        二、质疑人生价值的“迷惘者”
        三、追问生命存在的“反思者”
第三章 兼具抒情性和思辨性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写实与抒情并重的艺术追求
        一、融入个人感怀的环境描写
        二、叙事与抒怀结合
    第二节 富含文人风格的叙述方式
        一、引文中的文人趣味和思想
        二、充满哲理的思辨语言
    第三节 极具思辨色彩的反讽手法
        一、悖反心理描写中的反讽
        二、喜剧场景描写中的反讽
        三、现实情境中的反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何士光小说创作年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权力入侵下的悲剧 ——论毕飞宇小说中的两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权力渗透两性关系书写的原因
    第一节 :对权力的关注以及创作兴奋
        一、成长记忆的灌注
        二、创作观念与实践的转变
    第二节 :因性而别的社会文化语境
        一、社会化的性别
        二、男性统治
    第三节 :性别、权力对文学的影响
        一、性别书写与文学
        二、权力书写与文学
第二章 :权力统摄下两性关系书写的特点
    第一节 :多种权力交织下的女性基本面相
        一、经济权力下的生存困境
        二、家长权力下的婚恋悲剧
        三、对“人在人上”的政治权力攀附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想与膨胀权欲交合下的鬼胎
        一、封建宗法的规训
        二、权欲与封建思想结合下的“怪”相
    第三节 :传统性别主从关系模式的撼动
        一、男主女从模式书写
        二、男性绝对统治的终结
第三章 :权力异化两性关系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权力的生产与覆灭
        一、认同与暴力的双重构序
        二、腐败与反扑的内外倾覆
    第二节 :权力的实施
        一、监视与裁决的隐秘支配
        二、检查与示众的同向震怖
    第三节 :权力对爱欲的控制
        一、爱欲与文明的对立
        二、权力与性的重合
第四章 :权力异化两性关系书写的意义
    第一节 :深掘人物悲剧命运根源
        一、隐于无事悲剧下的权力失语
        二、生于文化劣根下的“身上鬼”
    第二节 :对伤痕文学中知识分子救赎逻辑的解构
        一、“公子落难”叙事模式的质疑
        二、“美好家园”的改写
    第三节 :中国传统与现代碰撞的自觉文化反思
        一、尚未成功的国民性改造
        二、权力伦理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莫言小说与音乐”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难点、对象、方法与内容
上篇 莫言小说“腔调”叙述的外在音乐性特质
    第一章 莫言的音乐观
        第一节 莫言谈“音乐感受”
        第二节 莫言谈“音乐与小说”
        第三节 莫言谈“音乐创作”
        小结
    第二章 “文学腔”音乐书写:自然声响
        第一节 故乡地理版图的“自然声响”
        第二节 故乡文学版图中“自然声响”与人物间的情感交流
        第三节 故乡文学版图中“自然声响”与人物间的渗透关系
        小结
    第三章 “文学腔”音乐书写:插曲
        第一节 小说《黑沙滩》之“单曲循环”
        第二节 小说《十三步》之“多曲杂烩”
        第三节 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与《檀香刑》之“戏曲化”唱段演事
        小结
    第四章 “戏曲腔”文本表现:拖腔
        第一节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之“单一型”拖腔
        第二节 小说《红高粱家族》之“组合型”拖腔
        小结
        附:茂腔《西京》唱段(片段)
    第五章 “戏曲腔”文本表现:唱腔
        第一节 小说《蛙》与《红高粱家族》之“无腔调”贯口
        第二节 小说《檀香刑》之“有腔调”贯口
        第三节 小说《檀香刑》之“叫头”与“哭头”
        小结
下篇 莫言小说内在结构的音乐性“曲式”特质
    第一章 无再现单三部曲式
        第一节 小说《红高粱家族》之“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特质
        第二节 小说《蛙》之“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特质
    第二章 叠奏曲式
        第一节 小说《民间音乐》之“叠奏曲式”特质
        第二节 小说《春夜雨霏霏》之“叠奏曲式”特质
    第三章 循环、复调与复二部曲式
        第一节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之“循环曲式”特质
        第二节 小说《生死疲劳》之“复调”特质
        第三节 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之“复二部曲式”特质
    第四章 小说《丰乳肥臀》之“套曲曲式”特质
        第一节 生存单曲
        第二节 灾祸单曲
        第三节 生机单曲
        第四节 孕育单曲
    第五章 莫言小说“曲式”发展手法:“溯型”
    “曲式”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科研及奖励情况
致谢

(9)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第一章 江南文化的孕育及其精神特质
    第一节 江南文化的孕育形成
    第二节 审美的自觉与唯美化追求
    第三节 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烛照下的文学
第二章 眷恋与逃离、叛逆: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影响下的文学情感
    第一节 反叛精神与先锋意识
    第二节 逃离与回归下的不断寻找
    第三节 守望人性
第三章 有韵味的文学探求:古典诗意与荒诞怪异的交融
    第一节 向着感觉敞开的形式实验
    第二节 变异的感觉:戏谑化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
    第三节 传统的诱惑:抒情性与古典性的复归
第四章 文学新传统的创造:苏童、格非、叶兆言重建新江南的努力
    第一节 苏童小说的写作策略:重新进入历史与现实的方式
    第二节 格非的写作策略:对存在神秘性的窥测
    第三节 互文与解构:叶兆言的传统的叛逆性书写
第五章 别样的江南:苏童、格非、叶兆言的新江南想象
    第一节 苏童:堕落与救赎的另类市井南方
    第二节 格非:幻觉·记忆·救赎——精神江南的地形图展示
    第三节 叶兆言:经验与超越:叶兆言的细小江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审美维度”下的文学研究 第一节
    世纪初对审美维度的新思考与溯源 第二节
    文学审美之维的期待与反思 第二章
    “本质化”思维与审美伦理重建 第一节
    “本质化”思维及其祛魅 第二节
    “固化”的思想与审美伦理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的审美“重建” 第三章
    叙事变革与文学审美“回归” 第一节
    小说叙事变革的发生 第二节
    叙事形态与审美新维度 第四章
    历史想象与审美视域的拓展 第一节
    “本质化”历史及其悖论 第二节
    话语真相和历史的“迷踪” 第三节
    历史“起源”的审美考量 第五章
    “人的文学”与人性的维度 第一节
    “大写的人”和“小写的人” 第二节
    人性的“隐秘”与“禁忌”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探寻内在的非洲——张贤亮小说深层心理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D]. 肖珍珍. 辽宁大学, 2021(02)
  • [3]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4]论20世纪八十年代饥饿书写的转变及其原因[D]. 张思韬.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张贤亮小说的痛感及其苦难审美意蕴[D]. 刘云. 长安大学, 2021
  • [6]乡村的实录与生命的沉思 ——何士光小说创作论[D]. 杨珊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7]权力入侵下的悲剧 ——论毕飞宇小说中的两性书写[D]. 王雷.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 向天一. 吉林大学, 2020(08)
  • [9]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D]. 姜晓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D]. 张博实. 吉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探索内陆——张显良小说的深层心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