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水酷儿面世写真(论文文献综述)
邱风[1](2020)在《戏曲批评与明清女性的社会性别解读》文中认为考察明清时期女性的文学创作,会发现女性作者们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词,还创作了大量弹词、传奇、散曲以及戏曲批评等其他体裁的作品。其中,戏曲批评正是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创作领域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相对于其他的文学体裁而言,戏曲批评在延续女性文学传统的基础之上彰显了其独特之处,具体表现为女性戏曲批评作者在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性别意识。透过此性别倾向,笔者以社会性别概念为切入点,总结戏曲批评中关注女性人物形象、注重其内心真实感受及女性性别主体意识加强的三个特点,推知女性戏曲批评作者对于整个性别群体的特殊关怀。这种关怀随着女性性别意识的不断增强而逐渐凸显,并不仅仅局限于戏曲领域,而是透过明清时期的女性文学网络得以传播,促使明清女性参与至社会性别秩序构建的行列中,使得女性在经济及文化领域中争取到了一定的自由空间。然而,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文化始终以父权制为基础的男权文化为主流,尽管此时期出现了男女平等这样新的性别观念,女性依然无法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性别地位。这样的结果放置于当今社会仍旧有其参考性,它提醒着我们尽管社会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出现了新型的两性关系模式、性别理念及家庭分工模式等现象,但在父权制思想的长期影响之下,社会性别秩序仍旧有其不合理之处,是以妇女解放依然是当今社会的重大命题,追求性别平等依然是女性主义的最终目标。所以,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性别观念为主、多元化性别观念并存的形势之下,我们应当求同存异,而不是强化差异,要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基础之上实现性别平等。
王丹丹[2](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林雯[3](2012)在《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发源地在北美,研究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本论文把研究对象时间段设定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从1991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不但占据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领先地位,而且最具特色。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华文网络文学在复杂的各种外因(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和内因(新媒体数字化发展)的影响下,发生了分化。本论文采取纵横两个方向的比较研究方法,在媒体理论的基础上论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性和个性。纵向是以时间为轴线,研究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北美网络文学社群(论坛、网刊和网站),对发表在这些网络媒体上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个案研究与文本分析,梳理、归纳、总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的特点与成果。横向是以地域划分,把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放入世界文学格局与中华文化概念中,与北美英文文学、大陆网络文学、东南亚文学等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北美网络华文文学创作者身处西方文化环境之中,这种跨文化、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创作特色与意义。本论文也探讨了当今在新媒体语境中和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的各种文化艺术样式。如Iphone、Ipad、电子书等新兴科技,这些新媒体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接受的形式,进而导致了文学形态的总体改变。论文最后,通过追踪几个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成名的网络写手,在以后十多年中的创作方向与成就,论述无论是网络文学变成纸质印刷品,还是在网上收费阅读,都是在消费时代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网络文学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曹天成[4](2011)在《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初中国画改良运动勃兴以来,郎世宁渐成为艺术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但讨论和关注的重点多限于其绘画作品所体现出的中西绘画技法融合,以及对当时宫廷绘画的影响,至于其在中国生活、工作、交游、待遇等方面的情况,虽有所涉及,但由于史料发掘不够,在系统性和深入性上都有待拓展。本文以郎世宁的双重身份——“耶稣会士”和“画画人”——为切入点,探讨其在华期间(1715-1766)的方方面面,目的在于重估郎世宁在宫廷中的地位,并试图还原其真实的形象。大量事实表明,郎世宁的在华生活充满失意和挫折。作为耶稣会士,他面对的是雍正、乾隆时期史无前例的禁行天主教;作为画画人,他的工作并不能得到皇帝的全面认可。如考虑到郎世宁来华之首要目的,第二种失意和挫折尚可忍受,或必须接受,而第一种失意和挫折则堪称致命打击。因为发展传教事业是支持郎世宁在恶劣环境中忍辱负重生活下去的惟一精神力量源泉,但不绝如缕的教案,不仅为其生活蒙上挥之不去的浓重阴影,也陷其于人生失去价值的巨大危险之中。从根本上说,文化冲突是郎世宁遭受失意和挫折的深层原因所在。作为“他者”(Other),郎世宁无法也不可能与周围的人和事在核心价值观上取得认同,而这也决定了他与所处环境格格不入。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本文提出一个以往论者所不曾深究的问题:郎世宁画作中的瘦马形象。在欧洲、南亚以及中国的文学、绘画、诗歌、宗教典籍中,有许多瘦马形象,而其隐喻涵义也随文化土壤的不同而呈现多种多样的内容。鉴于此,笔者以为,对郎世宁所画瘦马的认识不能简单地止于视觉美学角度之观察,而应探究其中是否隐藏着某种信息。当然,由于迄今为止尚未发现郎世宁本人有关其所画瘦马的文献资料,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基于郎世宁可能具有的三种瘦马图像经验,以及对相关画作中瘦马“位置”(location)的构图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大胆假设:郎世宁所画瘦马可能是其自身写照,而瘦马的孤立无援,或游离于群体之外的位置状态,可能正是其在华之困厄境遇的形象折射。
谭燕[5](2009)在《动漫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回顾了动漫和电视广告相关研究的历史,对二者目前的发展现状作了简述,相对于电影、戏剧等其它艺术表现形式,动漫具有假定性、造型性、技术性、综合性以及时尚性等艺术特征;搜集整理了动漫与电视广告的合作历史;对电视广告与其它主流媒体广告的优劣势做了比较研究。随后,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几个经典动漫广告的成功案例,认为利用动漫丰富的画面语言表达在创作时有更大的创意空间,也易吸引受众注意引发潜在消费力,而根据产品特性独创的动漫“形象代言人”一旦形成市场效应将会给企业创造不可估量的财富。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动漫广告的特征。认为动漫广告制作有夸张幽默、动感时尚和多样化等几种主要视觉表现形式,动漫广告可以制作实拍无法拍摄的虚拟画面;动漫本身的娱乐性也决定了动漫广告的夸张幽默;动漫是当前各媒体的时尚宠儿,象征最新科技和观念,融合了当下很多流行元素,更容易让年轻消费者有亲近和认同感。但同时,动漫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也存在较难突出诉求重点、定位目标消费群有较大限制等缺点。相对于传统电视广告,动漫广告更易于产品的诉求和情感表达,易于广告概念的表达,还有生命力长久和成本低等优势。在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出现之后,动漫电视广告又拓展了新舞台,因为移动电视一直处于移动的状态,所以要求广告创意必须符合这一特殊载体;而数字电视的互动性改变了传统电视强制接受的状态,对动漫广告的创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上,本文通过对动漫和电视广告发展历程的文献概述,对各自优势和艺术层面做了比较研究;通过搜集电视频道播出的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动漫广告的市场反馈效应,以此总结了动漫广告的艺术特征和特殊视觉表现形式,并在和传统电视广告作比较研究后实证了动漫运用于电视广告的可能性;对电视相对于其它主流媒体做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动漫广告应对电视新载体-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的新形式。最后,本文还对动漫在电视广告应用中的前景作了展望。认为动漫是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新兴产物,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漫产业链给世界带来惊人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利用动漫的特性和存在的广阔市场空间与电视广告联姻,将会是一个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组合。特别是目前我国动漫产业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正蓬勃发展,除了在影视动画上谋出路以外,和企业的合作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制作动漫广告不仅能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难问题,也能在和其它媒体的合作中给自己的发展一些思路。而电视广告在加入动漫丰富的视觉语言后在提高观众审美价值的同时也更利于企业产品的诉求。
刘宇[6](2007)在《李昂施叔青合论》文中研究说明李昂、施叔青是颇受瞩目的台湾文学姐妹。她们的创作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独特风格,对她们两人进行“合论”研究将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论文第一章对李昂、施叔青的创作进行详细的梳理。对两位作家的的文学创作分别加以介绍,主要按时间顺序进行作品概述。概述突出两位作家的相同之处:两人都以花季之龄登上文坛,具有相同的家庭背景以及相似的留学经历,原乡-都市-女性-性这四点是她们关注的焦点。李昂是忠实的台湾书写者,施叔青则游走于各地,最终回归原乡。论文第二章以李昂、施叔青的鹿港经验、台湾记忆为主要研究面向。撷取两人早期作品中对鹿港的最初记忆,呈现李昂、施叔青笔下不同的鹿港小镇。传说与禁忌是她们作品中所共有的因素,鬼魅与恐怖的气氛由此产生。当她们走出鹿港走向台北甚至更为广阔的世界后,原乡的记忆依然贯穿于小说之中。而为台湾历史作传,是两人共同的创作意图,李昂以家族史书写台湾历史,施叔青则关注清代移民的命运,两人都从庶民角度出发,却呈现出迥异的台湾过往。台北世纪末的繁华暴露出台北都市人的“原乡失忆”,施叔青呈现了现代人红酒文化之下的精神原乡的丧失,李昂则呈现了台湾世纪末的颓废、疾病与荒芜。中国传统文化的迁移与传承是两人共同关注的焦点。论文第三章以李昂、施叔青作品中的都市呈现与女性生存为主要考察方面。衣饰,是都市文化的承载,甚至它们体现着女性的情感起伏、社会地位与异性的交往策略。姐妹两人作品中对于女性衣饰的着力书写是都市文化呈现的重要部分。施叔青对都市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爱情、婚姻状况关注比较多;而都市女性的情感困境与情感慰藉,则是李昂、施叔青姐妹俩共同关注的问题。李昂以严肃的创作态度,立足台湾本土兼及海外,书写都市女性的生存方式,对于女性的生存“计谋”,带有非常明显的批判或者嘲讽意味;施叔青则在台湾、美国、香港三地游走,对于身处异国他乡(尤其是香港)的女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叹世界”的创作动机以及写实的创作手法,使得她的作品透出都市的一片繁华绚丽。走出台北,走出香港,李昂在异域展开了一段另类的“漂流之旅”,施叔青游览于意大利,以她一贯的华丽笔法,将一场美食与艺术的飨宴在艺术之国精彩呈现。论文第四章以李昂、施叔青小说中的“性”元素为重要讨论对象。作为女性作家,李昂、施叔青同样具有非常敏锐的情感体察力。她们凭借自己的性别优势,呈现女性最幽微的情爱体验,发掘出女性最深层的本质,从“心”到“身”的情爱模式在两人的小说中都有非常精彩的呈现。早期作品中,两人对于女性的成长历程都有书写,施叔青笔下呈现梦魇与疯癫的气氛,李昂则用天真的语气书写少女的情欲幻想。度过了花季年华的女性对于自己的身体有了更多的思考。从被动“物化”的身份到主动交易与战争,女性运用自己的身体换取食物、金钱、地位、甚至政治权力,两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在两姐妹的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关注传统的两性(异性)关系之外,李昂、施叔青也将同性之爱列入了自己的考察范围。在经过性迷茫、性堕落、性沮丧、性交易、性战争之后,女性找到了一种更加和谐的救赎方式,并兼及男同志书写。
万莲姣[7](2007)在《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研究(1985-2005大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目前中国文艺学领域还没有从诗学方面专门系统地阐发业已存在的中国性别诗学的情形,本文以1985-2005这20年来的中国大陆为具体时空标识,考察了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这一个”。文章首次分层辨析了性别诗学概念系统,找出了目前困扰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侧重探讨:A.中国本土性别诗学、B.西方性别诗学的中华地域化实践两方面的内容;既尊重基础性工作——女性文学研究,又依赖其集中表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更不忽略“和而不同”这一不为性别而性别的文化审美价值“越界”。与此同时,本论题提供了一种诗学新景观,指出中国性别诗学的三种类型,是在“性别审美意识形态”多元文化层面上、在审美目标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得以呈现的:其一,在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是一个独特的参照方,其公民女性主义审美实践,已不失为现实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学理论支撑之一;其二,人际(含性际)“差异中的平等与和谐”跨文化越界审美策略,有望塑成一种全球文化正义伦理风化之一。总之,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比较诗学的跨文化研究等方法,本论题:一是以文学为根据地,探讨的是一个基于性别的身心一体的“人”问题,而不应阻塞于目前被社会妖魔化的所谓女人“性”问题,或仅仅为所谓的男女关系问题;二是实现一个直截的现实目的,避免中国女性主义写作之路越走越窄,从而有望升华中国女性主义品格。
吴海明[8](2001)在《山水酷儿面世写真》文中研究说明 "酷儿"——规划在家庭音响变革时代 2000年以前,中国市场上的中高档家庭音响几乎被SONY、AIWA、JVC所占据,国内大型商场中音响专柜的大件组合音响逐步被迷你音响所代替,一场家庭音响的革命即将到来。广东中山,一家山水音响的OEM正为5年后的市场所困惑:拿了山水音响大陆独家产销权,5年后假如市场火爆该如何收场?中合品牌管理公司在与其两位老总沟通及市场考察后提出"借船出海"——用日本山水品牌带动属于自己的副品牌的战略。2000年6月,"酷儿"迷你组合音响诞生于历
二、山水酷儿面世写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水酷儿面世写真(论文提纲范文)
(1)戏曲批评与明清女性的社会性别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与主要内容 |
二、与明清女性戏曲批评相关的研究 |
第一章 社会性别理论简述 |
一、社会性别的涵义 |
二、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
三、明清戏曲与社会性别研究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 戏曲批评与明清女性的性别反思 |
一、明清女性的戏曲批评群体 |
二、戏曲批评中的女性关照 |
(一)关注女性人物形象 |
(二)重视女性内心的真实感受 |
(三)女性性别主体意识的增强 |
第三章 戏曲批评背后的明清社会性别关系 |
一、明清性别秩序的新动向 |
(一)新的性别观念的提出 |
(二)以戏曲解读女性对其社会性别的建构 |
(三)小结 |
二、以父权制为核心的社会性别机制 |
(一)父权制的起源 |
(二)父权制对明清社会性别机制的构建 |
第四章 明清女性社会性别的现代性启示 |
一、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新发展 |
二、如何实现性别平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及科研情况 |
(2)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界定 |
1.1.1 网络文学概念的阐述和定义 |
1.1.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定义 |
1.2 研究对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位置与轨迹 |
1.3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
1.3.1 海内外评论家视野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以及存在的问题 |
1.3.2 本论文的意义所在与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方法和逻辑依据 |
1.4.1 亲历与口述(采访)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
1.5 论文结构简述 |
第2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
2.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社群的兴起与发展轨迹 |
2.1.1 草创期(1991—1996) |
2.1.2 蓬勃期(1997—2001) |
2.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网络作者的特点 |
2.2.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北美华文新移民文学的关系 |
2.2.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作者的写作动机与类型 |
2.3 北美华文报纸文学副刊网络化 |
2.3.1 北美华文报纸发展史 |
2.3.2 网络化之后的北美华文报刊 |
第3章 北美华文网络小说中网络叙事特征 |
3.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开放性 |
3.1.1 文本的开放性 |
3.1.2 超文本的功能 |
3.1.3 多元的参照系 |
3.1.4 社群人员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
3.2 开放性文本:小说接龙 |
3.2.1 北美英文与华文网络小说接龙概况 |
3.2.2 东南亚社群泰华小说接龙概况 |
3.2.3 华文网络社群接龙小说的特点 |
3.3 跨媒体跨文化语境中网络作家的接龙小说 |
3.3.1 西方现实语境下的中国古代文化心理 |
3.3.2 西式远距离透视中的中国古典意境 |
3.3.3 象征手法与超现实的意象组合 |
3.3.4 结语 |
第4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写作新范式与新精神 |
4.1 网络文学的新媒体特征 |
4.1.1 文本载体的数字化 |
4.1.2 信息资源的多元化 |
4.1.3 全球化 |
4.1.4 虚拟性 |
4.1.5 交互性 |
4.1.6 即时性 |
4.2 网络文学的新精神 |
4.2.1 文学语言的创新 |
4.2.2 开放性与交互性的新式创作 |
4.2.3 文学理念与精神、审美与价值观的改变 |
4.3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华文文学的边界正在消解 |
4.4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通俗性与精英性 |
第5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多元形态 |
5.1 网络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
5.1.1 新媒体改变了大众生活内容和习惯 |
5.1.2 网络的多重意义 |
5.1.3 新媒体改变了文学的要因 |
5.2 媒介更新带动文学转型 |
5.3 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新兴多元化的文化艺术样式 |
5.3.1 影视 |
5.3.2 动漫 |
5.3.3 社交网站 |
5.3.4 电子出版物 |
5.4 网络时代受众——接受主体的特色 |
第6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双重经验的跨文化书写 |
6.1 作为新移民的北美华文网络作家 |
6.1.1 北美华文网络作家的新移民身份特质 |
6.1.2 跨越网络与纸媒的两栖新移民华文作家 |
6.2 北美华文网络诗歌:认同困惑与家国情怀 |
6.2.1 认同困惑 |
6.2.2 家国情怀 |
6.3 北美华文网络散文:悲歌、抗诉与回望 |
6.3.1 红尘无泪篇 |
6.3.2 天涯问路篇 |
6.3.3 故国不思篇 |
6.3.4 破衣戏语篇 |
6.4 北美华文网络小说:叙事中的文化观照 |
6.4.1 在承载“文革”历史负荷中跋涉——阿黛的《处女塔》 |
6.4.2 “人生自白”的疼痛——少君的《人生自白》系列 |
6.4.3 跨文化背景下的心灵探索——阎真的《曾在天涯》 |
6.4.4 东方视角中的异域婚恋奇情——王瑞芸的《戈登医生》 |
6.4.5 女性家庭角色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陈谦的《覆水》 |
6.4.6 跨域经验中的文化身份蜕变——施雨的《下城急诊室》 |
第7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书写 |
7.1 北美华文网络女性书写与自我认同 |
7.1.1 从自我认同到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 |
7.1.2 女性写作中的地缘情结 |
7.2 流散文学中的中华文化母题 |
7.2.1 山水母题 |
7.2.2 婚恋母题 |
7.2.3 放逐母题 |
7.3 浅谈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主义 |
7.3.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女性主义的特色 |
7.3.2 和谐是女性主义最终目的 |
7.4 结语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耶稣会士 |
第一节 背景 |
第二节 苏努与穆敬远 |
第三节 护教 |
第二章 画画人 |
第一节 活计 |
第二节 "活计"去处 |
第三节 同事与伙伴 |
第三章 "他者" |
第一节 格格不入 |
第二节 生不逢时 |
第四章 瘦马 |
第一节 百骏图 |
第二节 八骏 |
第三节 可能的瘦马经验 |
第五章 隐喻 |
第一节 图像与文本 |
第二节 "肥"与"瘦" |
第三节 构图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动漫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代电视广告的研究 |
1.2.2 动漫及动漫电视广告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2 动漫与电视广告:诞生及发展 |
2.1 动漫概述 |
2.2 动漫的艺术特点 |
2.3 动漫与电视广告的合作历史 |
2.4 电视广告概述 |
2.4.1 我国电视广告发展现状 |
2.4.2 电视与其它媒介广告之比较 |
3 动漫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
3.1 国外成功案例分析 |
3.2 国内成功案例分析 |
3.2.1 动漫形式的公益广告 |
3.2.2 动漫形式的电视片头 |
4 动漫广告的特征解析及其应用于电视广告的优势研究 |
4.1 动漫广告的特征解析 |
4.2 动漫在电视广告中的表达形式探析 |
4.2.1 动漫广告制作的几种主要视觉表现形式 |
4.2.2 动漫形象在电视广告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及优劣势研究 |
4.3 动漫电视广告与传统电视广告的优势比较研究 |
4.4 动漫应变电视广告的新载体 |
4.4.1 动漫广告“搭上”移动电视 |
4.4.2 展望动漫广告与数字电视的“珠帘璧合” |
5 动漫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空间 |
5.1 虚实结合,拓展广告创意空间 |
5.2 动漫携手广告,共创双赢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6)李昂施叔青合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缘起、研究现状与方法 |
第一章 施家姐妹的文学之旅 |
第一节 李昂——忠实的台湾书写者 |
第二节 施叔青——三级跳后的深情回眸 |
第二章 原乡的想象与还原——立足本土的台湾书写 |
第一节 鹿港的记忆 |
一、难以名状的少女心态 |
二、灰色乡俗与鹿城故事 |
第二节 传说与禁忌 |
第三节 历史与命运 |
第四节 原乡的失落 |
第五节 文化迁移与传承 |
一、戏中有戏的叙述策略 |
二、闽台民间文化 |
三、台湾本土的文化活力 |
第三章 行走在他乡——都市呈现与女性生存 |
第一节 都市文化的载体——服饰 |
一、“女为悦己者容” |
二、穿出来的身份 |
三、衣香鬓影见风华 |
第二节 女性都市生存百态 |
一、他国生存——台湾人在美国 |
二、叹世界——都市传奇 |
三、“后街”——关于都市外遇问题的探讨 |
第三节 异域印象 |
一、不确定的逃离之旅 |
二、历史记忆与都市想象 |
第四章 人性救赎的探寻——游走在爱与欲的边缘 |
第一节 女性成长 |
一、梦魇抑或花季 |
二、蜕变:无助堕落或理性成长 |
第二节 身体资本 |
一、物化暴力对等 |
二、交易与交战 |
三、身体政治 |
四、殖民历史演绎 |
第三节 颠覆与边缘——另类情欲 |
一、花间迷情——女同志书写 |
二、禁色之色——男同志书写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后记 |
(7)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研究(1985-2005大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导论:一种诗学新景观——性别,作为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 |
一、关于中国性别诗学研究论题 |
二、中国性别诗学研究得以成立的理据(可行性和必要性)何在? |
三、中国性别诗学研究论题的几个限定和理论预期 |
第一章 中外性别诗学对话:一种置身于中华地域的女性主义/性别理论命名——中国性别诗学 |
第一节 性别诗学概念系统机制中的术语分层辨识 |
第二节 他山之石:西方性别诗学研究述评,反观中国关于西方性别诗学研究的对话交往特性 |
第三节 行在途中:中国性别诗学现象扫描,牵出“性别审美意识形态——一种独特的文化伦理修辞 |
第二章 中国性别诗学的独特反应形态表征(原生态的论文分析)——全球化视域里的审美策略 |
第一节 青睐女性文学研究,奠基中国性别诗学(1985-1995年中国性别诗学的塑型发生期) |
第二节 打造多元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成形中国性别诗学(1995-2005年中国性别诗学的成形发展期) |
第三节 中国性别诗学的理论使命:彰显高格的性别审美意识形态,召唤中国公民女性主义 |
第三章 中国性别诗学的“完形文化”实践(有代表性的专家专着分析)—脚踏实地 |
第一节 倾向“中国古典”与“五四现代”两种文化资源的汇通:中华文化传统的土生创造型 |
第二节 侧重中国妇女解放传统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思潮的对接:社会性别秩序的解构创造型 |
第三节 推崇中国性别诗学的学理合法性建构:参与全球文化正义伦理互动的再生创造型 |
第四章 中国性别诗学的文化审美现在进行时(审美文本个案探例) |
第一节 中国性别文学的主题形象:直面本土底层现实 |
第二节 中国性别文学的话语策略:让社会性别现形 |
第三节 中国性别文学的叙事底蕴:中华文化地域化 |
第四节 女性与生态伦理:唇齿相依 |
结论 |
各章节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山水酷儿面世写真(论文参考文献)
- [1]戏曲批评与明清女性的社会性别解读[D]. 邱风.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3]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D]. 林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4]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D]. 曹天成. 中央美术学院, 2011(11)
- [5]动漫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研究[D]. 谭燕. 重庆大学, 2009(12)
- [6]李昂施叔青合论[D]. 刘宇. 苏州大学, 2007(04)
- [7]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研究(1985-2005大陆)[D]. 万莲姣. 暨南大学, 2007(02)
- [8]山水酷儿面世写真[J]. 吴海明. 销售与市场,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