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其毗邻海域磁力特征线图》(1983)

《中国及其毗邻海域磁力特征线图》(1983)

一、《中国及其毗邻海区磁特征线图》(1983)(论文文献综述)

王安月[1](2021)在《夏季长江口水体可溶有机质的组成及其空间展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萌萌,吴中海,黄小龙,李浩民[2](2020)在《云南1588年通海-曲江7.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厘定及小江断裂带南端的未来强震危险性问题》文中研究指明云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发育众多活动断裂,是典型的历史强震多发区。1588年通海-曲江7.0级地震发生在近南北向小江断裂带与北西向曲江断裂的交汇部位。前人基于该处曲江断裂行迹较明显,活动性较强,并且具有发生7级以上大震的潜能,多认为其为该地震的发震断层。但本文在重新梳理地震史料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和地表调查,发现小江断裂带南段西支并未被曲江断裂截断,而是错断并穿过曲江断裂继续南延。结合对曲江断裂7级以上地震复发能力的计算,笔者认为1588年通海-曲江7.0地震的发震构造并非曲江断裂,而是小江断裂带西支的南延段落。同时,根据烈度-震级关系式和地表破裂长度-震级的关系式计算得到1588年通海-曲江地震的震级只有6.5级左右,其强度可能被高估。基于新的调查研究结果,进一步对小江断裂带南端的活动构造格局及未来地震危险性进行重新分析后认为,小江断裂带南段与北西向的曲江断裂和石屏断裂之间存在相互切割限制的关系。两组断裂交汇部位常常是拉分盆地的发育部位,形成有高大谷地,曲江盆地和建水盆地等。重新梳理该区震中烈度≥Ⅸ度的历史地震发现,小江断裂带南段东支建水以北是该区显着的历史地震空区,在未来的防震减灾工作中需给与更多关注。

任剑波[3](2020)在《台风驱动的长江口波浪动力场及其泥沙输运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口海岸是陆海相互作用最为强烈的区域,也是动力环境最为复杂的水域,在径流、潮流、波浪和风等多种动力因子作用下,河口受陆域和海域水动力和泥沙运动过程相互作用,致使地貌呈现出极其显着的时空变化特性。研究河口的水动力、泥沙运动和沉积地貌的特征、过程和机制是研究的难点问题;为可持续开发利用河口资源服务,对港口建设、航运安全、岸线防护、海洋资源利用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台风期间,河口受到风暴导致的强烈波浪场作用和地貌冲淤演变;波流相互作用驱动的“波浪掀沙,潮流输沙”,是河口近岸泥沙运动和海床侵蚀的重要研究内容。然而,以往对于长江河口波浪场的研究,重点关注风暴潮的预报、波高变化、波浪增水以及波浪模型的开发应用等,但对台风作用下波浪动力场演化及其对泥沙输运的影响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远区、近区和登陆型等不同路径的台风,开展系统的波浪场特性及其从深水向浅水区沿程衰减程度的量化研究,波浪条件对泥沙侵蚀、输运及冲淤演变的作用程度研究,都是目前河口水沙运动地貌演变研究中亟需加强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台风期间水沙运动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系统研究,给出了台风驱动下河口波浪动力场的变化特征,探讨了长江口波浪动力场和波浪能量耗散对不同路径台风的响应过程;阐明了波浪侵蚀作用的分布格局;探讨了悬沙输运的内在动力机制;基于台风-天文潮-波浪实时耦合数学模型,论述了潮流和波浪在泥沙侵蚀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成果不仅能丰富长江河口风暴潮动力场及其水沙运动的基础理论,对长江河口台风期间的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应用意义。本文核心认识包括:1、阐明不同路径台风对长江口波浪动力场的影响特征,指出5~20 m水域是波浪发生显着浅水变形的区域,波能耗散是导致波浪动力场变化的主要原因2、揭示涌浪是台风期间造成泥沙侵蚀增强和悬沙含量增大的主要动力机制;提出波流共同作用导致的侵蚀能力,是潮流或波浪作用导致侵蚀能力的2~6倍;波流共存时平均悬沙浓度是潮流作用的2~9倍3、近底边界层观测研究表明,台风浪是引起底部切应力和悬沙浓度增大的主导动力因素;波流非线性作用的底部切应力高达4.9 Pa,近底悬沙浓度是常态天气的3~4倍本文系统的阐述了不同路径台风影响下,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波浪动力场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台风期间的侵蚀特征、波浪对河口泥沙侵蚀和地貌演变的主导作用和动力机制,诠释了“波浪掀沙、潮流输沙”的物理过程。研究成果弥补了目前关于台风对长江河口波浪动力场和泥沙侵蚀影响研究的不足,丰富了长江口风暴沉积动力过程的量化认识,对河口海岸防灾减灾及海洋工程建设保护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王人杰[4](2020)在《基于地形分割和地形特征识别的水深综合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图是船只航行的必备物品,准确清晰的海图对海上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电子海图已经基本取代了纸质海图,数字化的海图制图也逐渐取代了手工制图作业。不同比例尺的海图包含的要素信息量不同,但是对海图正确表达海底地形特征、确保航行安全的要求是一致的,日益频繁的海上活动也需要海图的快速生产和更新。水深是海图上数量最多、信息量最大的一类要素,水深综合是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海图制图、海图多尺度表达以及海图更新的关键技术,是解决海图负载量与表现力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水深综合的理论与方法,阐述了水深综合的多种约束和原则,对于水深综合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以保证综合前后的海底地形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地形分割和地形特征识别的水深注记多层次分级选取方法,实现海图水深的多尺度表达。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研究了制图综合的基本知识和海图制图的特殊原则和约束条件,总结了现有的水深综合理论与方法,分析描述了不同的水深综合模型。(2)对水深点构建Delaunay三角网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等深线的追踪生成。总结了现有的等深线生成方法,对实验中所发现的等深线存在的异常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等深线生成方法:根据“扩浅缩深”的原则进行等深线的优化,消除不重要的凹向地形,保留威胁航行的异常的凸向地形。(3)以水深点三角网为基础,提出了两种地形复杂度量化指标,实现了水深点所代表的地形复杂程度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化。(4)在改进的等深线的基础上,研究了水深点所反映的海底地形分割方法。将水深数据分割为多个区域单元,每个区域的相接处保留一定的重叠。(5)以上述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制图综合的定量选取模型提出了基于地形分割和特征识别的水深综合方法,对海图水深数据进行层次化分类选取,选取结果尽量保持海底地形特征。

曾永耀[5](2015)在《北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侏罗纪磁性地层年代序列与成盐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晚侏罗世随着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北大西洋的开启以及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特提斯构造域从湿润气候转变为干旱气候,致使中亚的卡拉库姆、阿姆河盆地沉积了晚侏罗世巨型海相钾盐矿床。羌塘盆地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毗邻卡拉库木盆地和阿姆河盆地,是中国侏罗纪海相地层分布最广的地区。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区域地质填图、油气和盐湖资源调查项目的实施,在北羌塘盆地侏罗纪地层中发现大量石膏层、石膏丘露头,特别最近还在北羌塘盆地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富含钾、钠异常的地表盐泉这一重要的找钾盐线索。然而,由于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羌塘盆地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迄今为止在北羌塘盆地侏罗系中未发现钾盐矿床,特别是对其蒸发岩形成的时代、气候、物源和岩相古地理条件等方面都没有开展过系统的研究。本文以侏罗纪特提斯构造域成盐(成钾)背景为切入点,以控制成盐(成钾)的构造-岩相古地理-气候-物源等关键因素为主线,在北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选取完整出露侏罗纪地层的雁石坪剖面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侏罗纪雁石坪剖面的高分辨率古地磁测年,结合古生物宏观年代,建立羌塘盆地侏罗纪精细磁性地层年代序列;然后在精细磁性地层年代控制下,一方面通过分析雁石坪剖面沉积相和层序地层,恢复该地区侏罗纪海平面变化,并通过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来揭示侏罗纪雁石坪地区海平面变化的主控因素;另一方面通过分析雁石坪剖面古气候代用指标(CaCO3、SO42-、Cl-、赤铁矿、针铁矿和磁化率),恢复羌塘盆地侏罗纪古气候演化序列并捕获干旱事件。在此基础上,依据古气候演化获取的干旱层位、海平面变化所揭示的海退背景、沉积相分析所识别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潮坪相沉积环境和K+、Na+、Cl-离子等物源指标变化特征所指示的物源条件,综合分析北羌塘盆地侏罗系最有利于成盐(成钾)的层位,为今后研究羌塘盆地成盐(成钾)的潜力和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结合古生物化石年代,建立了羌塘盆地雁石坪剖面的磁性地层年代序列:即雀莫错组的古地磁年代为>171.2-165.5 Ma,属中侏罗世阿连期-早卡洛期(Aalenian-Early Callovian);布曲组的古地磁年代为165.5-163.9 Ma,属中侏罗世卡洛期(Callovian);夏里组的古地磁年代为163.9-160.2 Ma,属中、晚侏罗世卡洛期-牛津期(Callovian-Oxfordian);索瓦组的古地磁年代为160.2-157.6 Ma,属晚侏罗世晚牛津期(Late Oxfordian);雪山组<157.6 Ma。(2)通过分析雁石坪剖面的沉积相和层序地层,恢复了中、晚侏罗世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的海平面变化,揭示出羌塘盆地侏罗纪雁石坪地区经历了二次大规模的海侵和二次大规模的海退过程,同时通过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表明雁石坪地区海平面变化受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3)获得了羌塘盆地侏罗纪古气候变化序列:雀莫错组以较低含量的CaCO3、SO42-、Cl-、赤铁矿和较高含量的针铁矿、磁化率为主要特征,指示雀莫错组气候相对湿润;布曲组以最高含量的CaCO3、磁化率,次高含量的SO42-、Cl-、赤铁矿和次低含量的针铁矿为主要特征,指示布曲组气候为半湿润-半干旱;夏里组下段以较低含量的CaCO3、SO42-、Cl-,中等含量的赤铁矿和最高含量的针铁矿为主要特征,指示夏里组下段气候相对湿润;夏里组上段以最高含量的SO42-、Cl-、赤铁矿,次高含量的CaCO3,最低含量的针铁矿、磁化率为主要特征,同时Ca2+-SO42-离子相关系数从夏里组下段的0.2706递增到上段的0.985、Na+-Cl-离子相关系数从下段的0.146递增到上段的0.8974,共同指示夏里组上段气候相对干旱;索瓦组以中等含量的CaCO3、SO42-、Cl-、针铁矿、磁化率,最低含量的赤铁矿为主要特征,指示索瓦组气候相对湿润。(4)综合分析构造(侏罗纪羌塘盆地为被动大陆边缘坳陷盆地)、气候(夏里组上段为干旱气候)、岩相古地理(夏里组上段为海退导致的半封闭潮坪环境)和物源(夏里组上段K+、Na+和Cl-含量持续大幅度增加)条件,表明羌塘盆地晚侏罗世夏里组上段具备良好的成盐(成钾)条件,同时夏里组上段Na+-Cl-离子相关系数(R=0.8974)大于K+-Cl-离子相关系数(R=0.7269),表明夏里组上段成钠盐比成钾盐的可能性更大。(5)通过与中亚阿姆河盆地的构造、物源、古气候、岩相古地理条件以及含盐地层的对比,表明晚侏罗世羌塘盆地和阿姆河盆地具有相似的成盐(成钾)条件,这也进一步揭示了晚侏罗世夏里组上段是羌塘盆地可能成盐(成钾)的最佳层位。

万勇[6](2015)在《面向工程开发的波浪能评估模型及其在中国海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危机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为了解决常规能源短缺带来的能源问题以及碳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各海洋大国大力开展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波浪能是一种最具开发潜力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在开发利用波浪能资源之前需要对波浪能资源的储量和时空分布状况进行可靠的评估,该工作属于波浪能资源开发之前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对于波浪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波浪能资源的评估研究起步较晚,对中国海(特别是近岸海域)波浪能资源的分布状况还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无法为波浪能电站的建站选址和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利用多种数据源(高度计数据、再分析数据)观测或者模拟的海浪场的结果,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对中国海大尺度范围和中国海近岸小尺度区域的波浪能资源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对我国波浪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波浪能电站的规划选址、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设计有重要意义的一手参考资料。本文首先建立了两种考虑水深情况下的波功率密度的计算模型,有效的提高了波功率密度和波浪能资源计算的准确性。其次,建立了服务于波浪能电站建站选址和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设计和运行的评估模型。主要是提出了用于波浪能资源分析的数据资料的选择原则;设计了适用于波浪能电站建站选址的评价指标;设计了和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有关的评价指标。然后,利用近6年AVISO多星融合的高度计数据,应用本文建立的评估模型,从波浪能资源的丰富程度、稳定性、总能量、安全性等方面对中国海大尺度范围的理论波浪能资源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一种理论波浪能资源和实际可开发波浪能资源的划分依据,首次对中国海实际可开发波浪能资源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为波浪能电站的建站选址提供了全面而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最后,利用近20年ERA-Interim海浪再分析资料,应用本文建立的评估模型,对中国海沿海岸线离岸50km一线的波浪能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摸清了中国海近岸波浪能资源的总体状况;在中国海近岸连续划分了40个小区域,对近岸进行了遍历,选择了9个近岸波浪能资源的优势区域进行了重点研究,重点研究了和波浪能转换装置设计和运行有关的指标,包括波浪能传播的方向分布、总波能按波况的分布、最大波功率密度、总波能年际变化、波浪能的可采集率等,获得了一系列对中国海近岸波浪能电站建站选址、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结果,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所得的结果为波浪能开发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于推动我国波浪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王国栋[7](2013)在《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及风险评估》文中认为海平面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平面变化趋势研究、空间分异研究、影响机理研究以及风险评估研究等方面,本文以中国东海作为主要研究区域,对中国东海海平面时空分异规律进行研究,讨论了东海黑潮主轴变异对东海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并以上海地区为例,分析中国东海极限海平面变化对沿海城市的淹没风险。基于卫星高度计、验潮站等海面高度数据,讨论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多尺度周期、空间分布规律、峰值变化规律等,并对未来变化趋势及未来峰值年进行预测。研究认为,东海海平面具有显着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趋势,同时也具有30个月,134个月,230个月的周期,其中30个月的周期可能与大气准2年周期振荡(QBO)有关;134个月的周期与太阳黑子的周期相一致;230个月的周期,则与月球赤纬角周期(18.6年)变化相对应。对东海海平面进行空间分析后得出,中国东海长江口附近海域海平面长期处于高位,其增长速度为5.45mm/a,每年夏秋季节该处海平面达到全年高值,若叠加风暴潮和天文大潮的影响,可能对长江三角洲及毗邻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提取中国东海海平面逐月峰值和平均值数据发现,中国东海海平面逐月峰值变化率均高于平均值变化率。东海峰值在逐年增加,主要表现为海平面的剧烈振荡,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热膨胀是造成该振荡的主要原因。通过Winters指数平滑模型进行趋势预测可得,未来海平面变化将保持上升趋势,预计到2015年,海平面将比2006年上升40-50mm左右,到2030年,海平面将比2006年上升140-150mm。从中、大尺度考虑,海平面变化受到PDO、ENSO、太阳黑子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主周期及上述因素周期的叠加影响,可以推测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下一次峰值年为2025年左右。东海黑潮是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中国东海温、盐、流速资料等,划定东海黑潮边界,提取东海黑潮主轴,研究海平面变化对东海黑潮主轴变异的响应。研究显示,东海黑潮主轴随季节变化具有明显的摆动特征,其南、北部及中部主轴偏离方向有所不同。夏秋季节,长江冲淡水由于流量、流速的加大,对东海黑潮主轴中间部分的偏离有所贡献,影响深度为100m以浅。随主轴流速的增加,东海黑潮入口处,其左右侧海平面皆出现上升的趋势,而黑潮中部,主轴左侧海平面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右侧海平面抬升。由于高流速的黑潮水往北输运的过程中,不断与东海陆架水进行能量、质量等的交换,其流速到黑潮中部以后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随主轴流速下降,左右侧海平面皆出现缓慢下降或不变的特征。基于地面沉降数据、验潮站潮位数据和台风风暴潮相关数据,本文将2025年(峰值年)海平面预测上升值、地面沉降预测值、台风风暴潮最大增水值、天文大潮高潮值的累加作为中国东海海平面极限水位的值,基于前述海平面变化趋势相关预测结果,设置一般台风过境和强台风过境两种情景对上海地区进行淹没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当一般台风过境时,海平面极限水位值未达到上海海堤的高度,如不发生溃堤,不会对上海地区造成较大的淹没风险。当强台风过境时,上海地区将出现漫堤的情况,几乎100%的地区将会被淹没。

姜秀莉[8](2013)在《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s的分布及其变化》文中研究指明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输沙量和径流量的剧烈变化,是否会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环境造成影响等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2002CB4124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源到汇:汞在长江流域及河口环境中的迁移转化”(41076022),选取长江口邻近海域为主要研究区域,利用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2003-2011年)9年间5个航次(2003年、2006年和2011年夏季,2009年和2011年秋季)的调查资料,对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重金属元素As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分析毒性元素As在表层沉积物中的来源、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口门处是长江径流入海重金属元素As的主要沉积“汇”。2003-2011年5个航次的调查资料表明,杭州湾附近泥质沉积区表层沉积物中As含量出现相对高值,认为杭州湾可能已成为长江口海域As的另一重要的沉积“汇”。(2)研究区沉积物中的As主要来自长江入海物质,其含量分布主要受物源和流系的影响,水动力条件和细颗粒物质对As的吸附作用是除物源外控制As含量分布的另外两大因素。(3)自三峡工程一期蓄水(2003年)至2011年的9年中,重金属元素As的分布总体呈现出近岸高、远岸低和泥质区高、砂质区低的特征,这与三峡工程蓄水前的分布格局相似,表明控制重金属元素As分布的影响因素基本没有发生变化。(4)自三峡工程蓄水以来,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s平均含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推测这种年际变化主要是长江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递减的反映。

罗晓凡,魏皓,王玉衡[9](2012)在《黄、东海水母质点追踪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基于数值模型采用质点追踪的方法对大型水母的运移规律及其聚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共设置6个质点释放区,分别从3、4、5月1日释放后追踪至9月30日。主要结论有:(1)采用不含潮汐过程与包含潮汐过程的水动力模式分别对表层质点进行追踪,结果表明含潮汐混合和潮汐非线性效应的POM模式对质点时空分布的模拟较为可靠;(2)基于含潮汐过程的POM模式气候态模拟结果,考虑质点垂直运动进行追踪,质点运移速度较表层追踪大大减慢,进入朝鲜/对马海峡的质点减少;其中济州岛沿岸质点几乎全部穿过朝鲜/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其它释放区质点最终广泛分布在南黄海以及东海中陆架,主要在黄海潮汐锋区和长江口以南沿岸锋聚集;(3)通过分析不同释放时间对质点在9月末分布的影响发现,质点释放时间偏早,即水母幼体形成较早,将使相对较多的质点向朝鲜/对马海峡聚集。

陈莉[10](2010)在《中国近海大气波导的统计特征分析及演变机理的数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气波导对雷达探测和无线电通讯有重要影响,是世界各国国防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对大气波导的关注和投入与日俱增。然而,广阔海洋上观测数据严重缺乏与长期连续的大范围观测难以实施等现状,严重制约了大气波导的理论研究。现有针对我国近海大气波导分布特征的统计研究由于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较低,与实际应用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大气波导的演变机理,国内研究主要从电波传播理论分析和天气形势诊断角度进行研究,而对大气波导的热力和动力特征演变机理的深入研究相当少。随着大气数值模式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值模拟已逐渐成为研究大气波导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利用大气再分析数据与大气数值模拟结果,统计分析中国近海大气波导的发生规律和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数值模拟详细研究典型天气过程中大气波导的演变机理。本文首先利用2006-2007年NCEP-FNL大气再分析数据对中国近海大气波导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其气候学成因,对我国近海大气波导特征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接着基于大气模式MM5,对2007年全年中国近海大气波导进行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东部局部海域低空波导形成的天气学特征;同时还利用模拟结果进行了蒸发波导的直接诊断,分析了蒸发波导的季节变化与海洋环流和海面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然后,利用MM5模拟研究了一次黄海海雾过程中大气波导的发生规律;之后,选用比MM5更先进的WRF模式及其三维变分系统(3DVAR),利用尽可能丰富的特性层探空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同化对比试验,找到了对于大气波导模拟最佳的同化方案,在此基础之上模拟并研究了我国东部和东南沿海海陆风过程中大气波导的演变机理;论文最后讨论了各种大气数值模式在大气波导研究中的优势,对大气波导问题进行了展望。借鉴气象上成熟的研究方法,本文对于大气波导的研究手段有所创新:(1)将EOF方法引入大气波导研究中。本文中依据大气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东南海域的低空波导样本,利用EOF方法找出有利于该局部海域波导产生的主要天气形势。此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其他局部海域。(2)利用成熟的中尺度大气模式,通过合理精细化近海面垂直分层,直接进行蒸发波导的模拟,而不必依赖于蒸发波导模型,避免了对于气象要素输入的敏感性和局地经验参数选择的局限性。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中国近海大气波导出现概率及波导类型的变化与东亚季风活动紧密关联,季风是其气候学成因;夏季时渤、黄、东海沿岸海域大气波导明显增多,与海陆风局地环流有关。(2)对于中国东部局部海域,当位于冷高压偏南侧、或热带低压的西北侧、或南部高压与北部低压之间时,依次对应着有利于产生低空大气波导的三种主要天气形势:第一种形势(约占41%)下的波导高度较高(约1300-1500m),第二种形势(约占7%)下的波导强度较大(约17M),它们的共同点是辐散下沉形成稳定逆温层且大气低层较强的水汽平流造成较大的水汽垂直梯度;第三种形势(约占4%)下,平流过程是形成大气波导的主要原因。(3)蒸发波导的空间分布受中国近海海洋环流的强烈影响,存在一个与黑潮区域相一致的带状波导高出现概率区域,台湾暖流、黄海暖流和对马暖流使得在某些季节相应海域蒸发波导出现概率高于其周围海域。(4)大气波导与海雾过程有着紧密联系,对于黄海平流海雾,雾顶水汽垂直梯度可达到50%/100m,而导致大气波导发生在雾顶100~200m的高度内;同时雾体的辐射冷却作用使大气层结稳定度增强,波导层强增大;大气波导比海雾对水汽条件更敏感,一旦发生水汽的垂直混合便迅速消失。(5)受海陆风影响,我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大气波导地出现具有显着的日变化规律;海风时,陆地干空气上升并在海上下沉,与低层的潮湿空气形成强烈的水汽梯度,同时空气被压缩增温,形成热内边界层,大气波导就发生在其中;陆风时,海上水汽垂直混合,波导消失,在有地形作用下形成的背风波时,这个过程更加迅速。

二、《中国及其毗邻海区磁特征线图》(198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及其毗邻海区磁特征线图》(1983)(论文提纲范文)

(2)云南1588年通海-曲江7.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厘定及小江断裂带南端的未来强震危险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背景
2 通海-曲江7.0级地震发震构造的重新认识
    2.1 地震史料的重新分析
    2.2 小江断裂带西支南延的证据
        2.2.1 前人认识
        2.2.2 遥感证据
        2.2.3 地表调查
    2.3 1588年通海-曲江地震的发震断层分析
3 1588年通海-曲江地震震级的重新估算
    3.1 地表破裂长度-震级
    3.2 有感区半径-震级
4 讨论
    4.1 小江断裂带南端的活动构造格局
    4.2 小江断裂带南端的未来强震危险性问题
5 结论

(3)台风驱动的长江口波浪动力场及其泥沙输运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波浪动力场研究
        1.2.2 泥沙输运研究
        1.2.3 台风期间悬沙输运研究
        1.2.4 现状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流域来水来沙
        2.1.2 潮汐和潮流
        2.1.3 风和波浪
        2.1.4 泥沙输运和地形变化
        2.1.5 热带气旋
    2.2 数值模型
        2.2.1 台风气压场和风场模型
        2.2.2 水动力和泥沙输运数学模型
        2.2.3 波浪模型SWAN
        2.2.4 模型设置
        2.2.5 模型验证
第三章 台风驱动的长江口波浪动力场特征
    3.1 台风路径的设置
    3.2 台风浪动力场分布特征
        3.2.1 有效波高
        3.2.2 平均波长
        3.2.3 底部波浪周期
        3.2.4 近底部最大轨道流速的均方根值分布
    3.3 波浪能量耗散
        3.3.1 波浪能量耗散分布
        3.3.2 不同计算方案的异同点
    3.4 波浪谱特征
        3.4.1 波浪谱变化特征
        3.4.2 不同计算方案的异同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台风作用下波流侵蚀特征及其泥沙输运
    4.1 波流侵蚀分布特征与作用机制
        4.1.1 波流侵蚀速率分布
        4.1.2 波流侵蚀机制
    4.2 悬沙场分布与特征
        4.2.1 悬沙场分布
        4.2.2 悬沙场分布与侵蚀速率的关系
    4.3 波流输沙过程和作用机制
        4.3.1 波浪对泥沙的侵蚀作用
        4.3.2 潮流对泥沙的输运作用
    4.4 波流作用对三角洲前缘地貌演变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台风对长江口水沙输运案例研究-以“三巴”台风为例
    5.1 波流作用下水沙输运观测研究
        5.1.1 现场观测概况
        5.1.2 波流作用的水动力条件分析
        5.1.3 近底层悬沙输运研究
    5.2 波浪对水沙输运影响的模型研究
        5.2.1 波浪对水位的影响
        5.2.2 波浪产生的流场变化
        5.2.3 波浪对悬沙浓度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地形分割和地形特征识别的水深综合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水深综合理论与方法
    2.1 水深综合的理论
    2.2 水深综合的方法
3 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及等深线的生成
    3.1 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
    3.2 等深线的生成
4 海底地形分割与特征水深选取
    4.1 地形复杂度量化
    4.2 海底地形分割
    4.3 特征水深选取
    4.4 基于地形分割和特征识别的海图水深综合
5 实验与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北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侏罗纪磁性地层年代序列与成盐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钾盐研究现状
        1.2.1 国外钾盐研究现状
        1.2.2 国内钾盐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羌塘盆地研究历史及现状
        1.3.1 羌塘盆地侏罗纪地层学研究
        1.3.2 羌塘盆地侏罗纪古环境研究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论文创新点
        1.5.4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侏罗系雁石坪剖面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及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1.2 羌塘盆地岩浆岩
        2.1.3 羌塘盆地地层
    2.2 雁石坪剖面
        2.2.1 雀莫错组
        2.2.2 布曲组
        2.2.3 夏里组
        2.2.4 索瓦组
        2.2.5 雪山组
    2.3 雁石坪剖面沉积相
        2.3.1 潮坪相
        2.3.2 三角洲相
        2.3.3 碳酸盐台地相
第三章 羌塘盆地雁石坪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序列
    3.1 古地磁学基本原理
    3.2 雁石坪剖面岩石磁学与退磁分析
        3.2.1 样品采集与制备
        3.2.2 岩石磁学分析
        3.2.3 退磁分析
        3.2.4 雁石坪剖面磁性地层
        3.2.5 雁石坪群古生物宏观年代
        3.2.6 雁石坪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序列
第四章 羌塘盆地雁石坪剖面侏罗纪古环境
    4.1 雁石坪地区古海平面
        4.1.1 雁石坪群碳、氧同位素
        4.1.2 雁石坪剖面层序地层
        4.1.3 雁石坪地区侏罗纪古海平面
    4.2 雁石坪剖面侏罗纪古气候
        4.2.1 样品采集与测量
        4.2.2 实验结果
        4.2.3 雁石坪剖面侏罗纪古气候演化序列
第五章 羌塘盆地侏罗纪成盐(成钾)层位分析
    5.1 成盐(成钾)的主要条件
        5.1.1 成盐(成钾)的构造条件
        5.1.2 成盐(成钾)的物源补给条件
        5.1.3 成盐(成钾)的气候条件
        5.1.4 成盐(成钾)的岩相古地理条件
    5.2 雁石坪剖面成盐(成钾)条件分析
        5.2.1 雁石坪剖面的构造条件
        5.2.2 雁石坪剖面的物源条件
        5.2.3 雁石坪剖面的气候条件
        5.2.4 雁石坪剖面的岩相古地理条件
        5.2.5 夏里组Mg~(2+)/Ca~(2+)比值
    5.3 羌塘盆地与阿姆河盆地对比研究
        5.3.1 构造和物源补给条件对比
        5.3.2 古气候对比
        5.3.3 古地理条件对比
        5.3.4 含盐地层对比
第六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6)面向工程开发的波浪能评估模型及其在中国海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波浪能资源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2 波功率密度计算模型
    2.1 涉水深参数化波功率密度计算模型
        2.1.1 模型的建立
        2.1.2 与深水经验模型的比较
    2.2 浅水波功率密度高阶计算模型
        2.2.1 MASNUM海浪数据集
        2.2.2 模型的建立
        2.2.3 各种模型的比较
3 适用于波浪能电站建站和波浪能装置设计的评估模型
    3.1 数据资料的选择与处理
        3.1.1 数据资料的选择
        3.1.2 数据资料的处理
    3.2 适用于波浪能电站建站选址的评价指标设计
        3.2.1 常规指标
        3.2.2 总波能指标
        3.2.3 波浪能开发的安全性指标
        3.2.4 可开发利用波浪能资源指标
    3.3 适用于波浪能装置设计的评价指标设计
        3.3.1 波浪能传播的方向性
        3.3.2 总波能按波况的分布
        3.3.3 总波能年际变化
        3.3.4 最大波功率密度
        3.3.5 可采集波浪能资源
4 基于高度计数据的中国海大范围波浪能计算与分析
    4.1 AVISO多星融合高度计数据及其验证
    4.2 高度计平均波周期反演模型
        4.2.1 反演模型的建立
        4.2.2 反演模型的验证
    4.3 中国海大范围波浪能计算与分析
        4.3.1 波浪能丰富程度和稳定性分析
        4.3.2 总波能分析
        4.3.3 波浪能开发的安全性分析
        4.3.4 可开发波浪能资源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海近岸波浪能精细化评估与可开发价值分析
    5.1 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及其验证
    5.2 各省沿岸波浪能精细计算与分析
        5.2.1 各省沿岸海域近岸单站选择
        5.2.2 各省沿岸单站波浪能资源分析
    5.3 重点区域波浪能精细计算与分析
        5.3.1 近岸重点区域及站点选择
        5.3.2 各站点波浪能资源特征
        5.3.3 适用于波浪能装置开发和运行的指标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完成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及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全球及中国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1.3.2 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1.3.3 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风险评估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介绍
    2.1 研究区域
    2.2 所用数据介绍
        2.2.1 卫星高度计资料
        2.2.2 海底地形数据
        2.2.3 验潮站资料
        2.2.4 AIPOcean再分析资料介绍
        2.2.5 上海地区地面沉降数据
        2.2.6 上海市地形数据库
    2.3 方法介绍
        2.3.1 小波变换方法
        2.3.2 时间序列Winters指数平滑法
        2.3.3 经典谱估计法
        2.3.4 比容高度计算方法
        2.3.5 主成分分析方法
        2.3.6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
        2.3.7 系统动力学方法
第3章 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及趋势预测
    3.1 海平面变化多尺度周期分析
        3.1.1 周期项分析
        3.1.2 趋势项分析
    3.2 海平面变化空间分异
        3.2.1 年际变化
        3.2.2 季节变化
        3.2.3 逐月变化
    3.3 东海海平面EOF分析
    3.4 海平面峰值变化规律
    3.5 海平面未来峰值年预测
    3.6 海平面变化未来趋势预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平面变化对东海黑潮主轴变异的响应
    4.1 东海黑潮边界确定及主轴提取
        4.1.1 边界确定
        4.1.2 主轴提取方法
    4.2 东海黑潮主轴流径变化及垂向分布规律
        4.2.1 主轴流径时空变化
        4.2.2 主轴垂向分布规律
    4.3 东海黑潮主轴流速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东海极限海平面变化及淹没风险评估
    5.1 最大增水与风暴潮灾害风险等级的关系
        5.1.1 风暴潮灾害
        5.1.2 风暴潮灾害形成的机理
        5.1.3 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5.1.4 最大增水与风暴潮灾害等级的关系
    5.2 上海地区地面沉降系统分析与模拟预测
        5.2.1 地面沉降系统分析
        5.2.2 建模与测试
        5.2.3 模拟与结论
        5.2.4 讨论
    5.3 上海地区极限海平面变化淹没风险
        5.3.1 极限海平面(Extreme Sea Level,ESL)的计算
        5.3.2 上海地区海平面变化淹没风险等级划分—以2025年为例
        5.3.3 相对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淹没风险的贡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s的分布及其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河口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 As 的研究现状
        0.1.1 物源研究
        0.1.2 As 含量的影响因素
        0.1.3 As 的赋存形态
    0.2 研究工作总体思路
    0.3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测试分析
        1.2.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
        1.2.2 常量元素分析
        1.2.3 As 含量分析
2 研究区区域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环流系统
    2.3 研究区沉积物类型
    2.4 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2003 年)
    2.5 长江径流量和输沙量
    2.6 人类活动
3 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3.1 沉积物类型
    3.2 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特征
    3.3 沉积物的粒度参数
    3.4 小结
4 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 As 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4.1 As 的含量分布
    4.2 As 与沉积物粒度的关系
    4.3 海洋生物的影响
    4.4 环流格局的影响
    4.5 人类活动的影响
    4.6 小结
5 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 As 含量的变化
    5.1 As 的含量水平
    5.2 As 含量的空间分布
        5.2.1 2003 年夏季
        5.2.2 2006 年夏季
        5.2.3 2009 年秋季
        5.2.4 2011 年夏季
    5.3 As 含量的年际变化
    5.4 As 含量的季节变化
    5.5 影响 As 含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5.6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黄、东海水母质点追踪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和方法
    1.1 质点追踪方法
    1.2 环流数据
    1.3 实验方案设计
2 结果
    2.1 不同水动力模型的质点追踪模拟
    2.2 含昼夜垂直移动的质点追踪模拟
    2.3 不同释放时间的质点追踪模拟
3 讨论
    3.1 动力过程对质点追踪的影响
    3.2 水母垂直迁移习性对追踪结果的影响
    3.3 水母幼体形成时间对质点追踪的影响
4 结论

(10)中国近海大气波导的统计特征分析及演变机理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大气波导概述
        1.2.1 蒸发波导
        1.2.2 表面波导
        1.2.3 悬空波导
    1.3 研究历史回顾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蒸发波导
        1.4.2 低空波导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基于大气再分析数据对大气波导的统计研究
    2.1 数据和处理方法
    2.2 数据质量评估
    2.3 大气波导出现概率的时空分布
    2.4 大气波导特征量的时空分布
    2.5 大气波导成因的初步分析
    2.6 小结
3 基于MM5模拟结果对大气波导的统计研究
    3.1 模拟设置
    3.2 诊断方法
    3.3 模拟结果检验
    3.4 低空波导分析
        3.4.1 出现概率的时空分布
        3.4.2 特征量的时空分布
        3.4.3 局部海域低空波导的天气学特征
        3.4.4 小结
    3.5 蒸发波导分析
        3.5.1 统计特征
        3.5.2 海洋大气环境对蒸发波导的影响
        3.5.3 小结
4 海雾过程中的大气波导
    4.1 观测事实
    4.2 天气形势
    4.3 模拟设置
    4.4 模拟结果
    4.5 机理分析
    4.6 小结
5 海陆风过程中的大气波导
    5.1 WRF模式的选用及简介
    5.2 同化方案的确定
        5.2.1 观测数据
        5.2.2 试验方案设计
        5.2.3 试验个例选取
        5.2.4 敏感试验
        5.2.5 试验结果比较
        5.2.6 小结
    5.3 海陆风过程中大气波导的WRF数值模拟
        5.3.1 东部沿海海陆风过程中的大气波导
        5.3.1.1 模拟结果
        5.3.1.2 机理分析
        5.3.1.3 小结
        5.3.2 东南沿海海陆风过程中的大气波导
        5.3.2.1 观测事实
        5.3.2.2 天气形势
        5.3.2.3 模拟结果
        5.3.2.4 机理分析
        5.3.2.5 小结
6 讨论与展望
    6.1 讨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中国及其毗邻海区磁特征线图》(1983)(论文参考文献)

  • [1]夏季长江口水体可溶有机质的组成及其空间展布特征[D]. 王安月. 浙江大学, 2021
  • [2]云南1588年通海-曲江7.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厘定及小江断裂带南端的未来强震危险性问题[J]. 胡萌萌,吴中海,黄小龙,李浩民. 地质学报, 2020(10)
  • [3]台风驱动的长江口波浪动力场及其泥沙输运影响研究[D]. 任剑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4]基于地形分割和地形特征识别的水深综合方法[D]. 王人杰.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北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侏罗纪磁性地层年代序列与成盐条件研究[D]. 曾永耀. 兰州大学, 2015(07)
  • [6]面向工程开发的波浪能评估模型及其在中国海的应用研究[D]. 万勇.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
  • [7]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及风险评估[D]. 王国栋.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5)
  • [8]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s的分布及其变化[D]. 姜秀莉.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9]黄、东海水母质点追踪影响因素分析[J]. 罗晓凡,魏皓,王玉衡. 海洋与湖沼, 2012(03)
  • [10]中国近海大气波导的统计特征分析及演变机理的数值研究[D]. 陈莉.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标签:;  ;  ;  ;  

《中国及其毗邻海域磁力特征线图》(198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