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烨,刘云波,刘奎[1](2022)在《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终身学习困境的破解路径》文中研究说明终身学习强调持续性的学习过程,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以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个体在终身学习中常表现出学习行动滞后于实际需求的现象,这一现实层面的终身学习困境制约了其成效的发挥。从行为经济学视角来看,终身学习需求与实际行动不一致的原因在于学习者存在短视认知偏差,这使其更看重学习的短期收益与成本的对比,而对长期效用考虑较少。因此,为破解终身学习困境,可通过降低相对学习成本来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提升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和信息技术素养以纠正和调节短视认知偏差,并采取锁定机制对短视认知偏差进行约束。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述路径切实有效。未来,应当注重多元主体参与以丰富终身学习资源供给和降低学习成本,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以提升社会成员的学校教育水平和信息技术素养,强化"技能—工作"匹配以纠正终身学习中的短视认知偏差。
郭绒[2](2021)在《国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知识基础、热点主题与前沿进展——基于WOS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指出运用CiteSpace分析WOS数据库中493篇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SSCI文献,研究发现:8篇关键文献和6位关键学者的成果在概念框架、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等方面奠定了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知识基础;当前研究热点聚焦在五大主题——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健康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研究前沿为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工作投入三大要素与教师职业倦怠的相互关系。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呈现出"峰"型结构,即立足知识基础围绕热点主题推进前沿探究。未来需将这一"峰"型结构嵌入"人-教育-文化"的三重语境,通过丰富教师职业倦怠的循证干预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其对教育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本土和跨文化研究,推动知识生产与个人发展、教育进步以及文化自觉的积极互动。
朱东斌[3](2021)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变与不变》文中研究表明未来已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并将更加深刻地融合到生产生活和各行各业,引领人类社会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我们教育人做好准备了吗?未来的教育会是什么样的?未来的教学又会是什么样的?还会不会有传统的学校和班级?如果有,
韩世梅[4](2021)在《我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演进、问题分析和发展建议》文中指出促进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信息化被视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实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被视为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机制。站在"十四五"开局的重要历史时刻,从政策演进视角对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成效进行回溯,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把握历史、认清现状,并结合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教育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预期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对于进一步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俞树煜[5](2021)在《从辅助到创新:教育中技术作用的再认识》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认识需要从"辅助"走向"创新"。我们只有走出技术"辅助"作用的认识藩篱,才能正确认识技术对教育的巨大变革作用,主动用技术去变革或创新教育。文章首先阐述了教育中技术"辅助"作用认识的由来、产生原因和局限性。教育中的技术"辅助"作用的认识由来已久,始自于视觉教育,是伴随着教育技术的产生而出现的,与技术的表现形态和人对技术直观感觉、技术的惯常使用方式等紧密相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接着,深入分析了微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和在线教育等三个技术驱动教育创新的典型案例,说明教育中技术的"创新"作用已经显现,正在引发教育的系统性结构变革。最后,对教育中技术作用再认识的缘由、基础和内涵进行了深入论述。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中所应用的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化,是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作用的技术基础和理论基础。教育中技术的"创新"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技术赋能来实现教育的流程再造和生态重构。
付道明,华子荀[6](2021)在《互联网大脑进化形态下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教育神经科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教育神经科学不仅为人类认知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类脑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模拟人脑高级功能,类脑泛在学习系统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绩效的改善。基于互联网形态的进化,以互联网大脑为支撑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及其机理得以成型。在综述脑科学、教育神经科学与类脑泛在学习研究现状基础上,从教育神经科学的视角,揭示了人类大脑神经可塑性、类脑泛在化发展跃进性、类脑与人脑元素联结性等特征的类脑泛在学习机理。并在机器互联阶段、感知沟通阶段、神经元建构阶段、类脑智能阶段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构建之基础上,提出了以类脑泛在神经元网络为基础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基于泛在AI神经元为框架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基本架构,以智能性基础设施环境及其多维教育大数据打造类脑泛在学习系统的基础层,以泛在内容的类脑神经突触传递与扩散打造类脑泛在学习系统的交互层,以类脑多感官系统传递信息打造类脑泛在学习系统的传播层。据此,提出了构建与应用类脑泛在学习系统的实践策略。类脑泛在学习机理、学习系统构建及实践策略研究,能够为面向未来教育教学的脑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王学男,杨颖东[7](2021)在《技术力量与教育变革的作用机制及未来思考》文中指出技术和教育作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两大动力,其深度关联密不可分。特别是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以来,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与挑战成为世界性与本土化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回溯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的教育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技术力量与教育变革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为: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是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基础和方向,技术的社会性内涵通过社会文化长期影响教育理念,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同构于技术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教育的适应性回应与技术间持续存在此消彼长的作用张力。基于此,面向未来重构教育生态的可能与可为在于:在教育理念上,从技术运用的工具性彰显转向人文性探索;在教育关系上,在"教书"与"育人"的结构性分化中以学生为本;在学校形态上,富有韧性与弹性将是未来学校对传统学校的升级迭代。
蔡建东,杨小锋[8](2021)在《以“问题—方法”路径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基于学校的立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从中小学校立场出发,讨论当前信息化推进中对"应用驱动"理解不深、早期的"技术—应用"路径在实践中仍存在巨大惯性的现实情况;审视教育信息化2.0任务目标和创新3.0时代特征,阐明学校信息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创新与变革。在当代创新面临从"生产者创新"到"用户创新"的范式转型背景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实践主体是作为"用户"的教师,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逻辑起点则是教育实践问题。由此,提出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路径应从"技术—应用"向"问题—方法"转型升级,构建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学校"和"CIO-信息中心-备课组-教师"大小四螺旋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基础上、自下而上的"问题—方法"路径模型,结合试验校成功案例,分析如何调动教师这一关键实践主体的主动参与,基础条件建设注重内生需求导向、聚焦特定学校教育现场,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行动研究,以民主化创新解决学校里的教育实践问题。
黄蓉[9](2021)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及其质量评价——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文中认为为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全国掀起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热潮。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作为五大"金课"之一,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课堂革命,借助优质资源,进行因校制宜、因课制宜,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梳理与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情况和质量评价情况,发现其在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并对其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王国鸽[10](2021)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项目教学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该方法,不仅能指引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十分有利。本文就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二、信息技术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技术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终身学习困境的破解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终身学习困境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
1. 行为经济学分析的合理性解释 |
2. 终身学习中短视认知偏差的经济学分析 |
三、终身学习困境的破解路径 |
四、破解路径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1. 数据来源 |
2. 核心变量及其测量 |
(1)因变量和自变量 |
(2)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 |
3. 相关性分析 |
4. 差异性分析 |
(1)不同年龄段人群间的差异 |
(2)城乡人群间的差异 |
五、结论与启示 |
一是多元主体参与以丰富终身学习资源供给,降低个体层面的终身学习成本,激发学习者参与终身学习的能动性。 |
二是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提升社会成员的学校教育水平和信息技术素养,以纠正终身学习中的短视认知偏差。 |
三是强化“技能—工作”匹配以纠正终身学习中的短视认知偏差。 |
(2)国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知识基础、热点主题与前沿进展——基于WOS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及分布 |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 |
(三)数据处理 |
二、结果与分析 |
(一)知识基础 |
1.关键文献:奠定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和作用后果的分析思路 |
第一,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三因素为: |
第二,教师职业倦怠的双主体后果: |
2.关键学者:奠定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框架、测量工具和研究主题等 |
(二)热点主题 |
1.诱发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 |
2.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与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
3.诱发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 |
4.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健康 |
5.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
(三)前沿进展 |
1.自我效能与教师职业倦怠 |
2.工作满意与教师职业倦怠 |
3.工作投入与教师职业倦怠 |
三、结论与展望 |
(4)我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演进、问题分析和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论争:正向促进与反向阻碍 |
(一)正向促进: |
(二)反向阻碍: |
二、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演进及其实践成效 |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二)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演进 |
1. 教育信息化萌芽阶段(1978年以前): |
2. 前教育信息化阶段(1978—1993年): |
3. 教育信息化初步发展阶段(1994—1999年): |
4.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提升阶段(2000—2010年): |
5. 教育信息化特色发展阶段(2010—2018年): |
6. 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以来): |
(三)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成效 |
1. 通过持续性政策的实施,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缩小城乡学校数字鸿沟,实现国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普惠性 |
2. 多部委联合发力,通过助力西部大开发、农远工程、乡村振兴等倾斜性战略的实施,为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促进国家整体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补偿性公平提供支持 |
3.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多样化技术手段,对具有不同需求和潜能的学生进行分类施教,实现有差异的公平发展 |
三、我国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
(一)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主要问题 |
1. 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阻碍了普惠性教育利益的分配 |
2. 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不均衡,加剧了新数字鸿沟,阻碍了竞争性教育利益的分配 |
3. 相对于补偿性原则,差异原则的引导性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
(二)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社会教育资源短缺导致的效率原则配置引发的问题 |
2. 政策上的“先行先试”和“示范项目”引发的问题 |
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建议 |
(一)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通过发展消除不均衡问题 |
(二)进一步深化整体改革,避免对教育信息化的单向过度依赖 |
(三)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 |
(四)超越工具理性,从价值层面为教育信息化找到精神家园 |
五、小结 |
(5)从辅助到创新:教育中技术作用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教育中技术的“辅助”作用:认识由来已久 |
(一)教育中技术“辅助”作用认识的由来 |
(二)教育中技术“辅助”作用认识产生原因 |
(三)教育中技术“辅助”作用认识的局限性 |
三、教育中技术的“创新”作用:已经显现 |
(一)微课:技术创新教学资源制作流程和传播方式 |
(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技术创新开放教育模式和教育服务供给模式 |
(三)在线教育:技术催生教育新业态 |
四、从“辅助”到“创新”:教育中技术作用的再认识 |
(一)对教育中技术作用再认识的缘由 |
1. 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
2. 重新认识教育中技术的作用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
(二)对教育中技术作用再认识的基础 |
1. 对教育中技术作用再认识的技术基础 |
2. 对教育中技术作用再认识的理论基础 |
(三)对教育中技术作用的再认识 |
五、结语 |
(6)互联网大脑进化形态下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教育神经科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现状及技术支撑 |
(一)脑科学及类脑科学研究现状 |
1. 脑科学研究现状 |
2. 类脑科学研究现状 |
(二)教育神经科学与类脑泛在学习的研究现状 |
1. 脑科学与教育神经科学的联系性研究 |
2. 泛在学习对类脑的促进性研究 |
(三)智能技术支撑的类脑泛在学习研究现状 |
1. 人工智能发展对类脑研究的支撑 |
2. 智能教育对类脑研究的支撑研究 |
二、类脑泛在学习机理的三大特征 |
(一)人类大脑神经的可塑性 |
(二)类脑泛在化发展的跃进性 |
(三)类脑与人脑元素的联结性 |
三、类脑泛在学习系统的进化与设计 |
(一)系统进化 |
1. 机器互联阶段 |
2. 感知沟通阶段 |
3. 神经元建构阶段 |
4. 类脑智能体阶段 |
(二)系统设计 |
1. 基于学习细胞的架构 |
2. 基础层 |
3. 交互层 |
4. 传播层 |
四、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一)量变优化策略:实施智能化精准教学 |
(二)思维应用策略:开展高阶学习评价 |
(三)低耗整合策略:提升泛在学习绩效 |
(7)技术力量与教育变革的作用机制及未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 |
二、四次工业革命中技术驱动与教育变革的复杂机制 |
(一)客观条件: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是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基础和方向 |
(二)主观认知:技术的社会性内涵通过社会文化长期影响教育理念 |
(三)作用方式: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同构于技术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 |
(四)动态关系:教育的适应性回应与技术间持续存在此消彼长的作用张力 |
三、面向未来重构教育生态的可能与可为 |
(一)教育理念:从技术运用的工具性彰显转向人文性探索 |
(二)教育关系:“教书”与“育人”的结构性分化中以学生为本 |
(三)学校形态:富有韧性与弹性是未来学校对传统学校的升级迭代 |
(8)以“问题—方法”路径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基于学校的立场(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1.0阶段的“技术—应用”推进路径与问题反思 |
二、学校教育信息化向2.0阶段深入推进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的厘清 |
(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创新与变革 |
(二)当代创新范式转型:从“生产者创新”到“用户创新” |
(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实践主体:作为“用户”的教师 |
(四)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逻辑起点:教育实践问题 |
三、 学校教育信息化从“技术—应用”走向“问题—方法”的推进路径转型探索 |
(一)基于关键因素分析的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路径模型构建 |
(二)学校教育信息化“问题—方法”路径阐释 |
1.学校立场下大小“四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各实践主体的角色 |
2.学校资源技术条件建设与支持机制的开放性与民主性原则 |
3.互联网思维下以“改变教育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师专业发展 |
4.特定教育现场中基于软系统方法论思想的教师行动研究 |
(9)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及其质量评价——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背景 |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与发展情况 |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质量评价情况 |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的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
(二)课程质量评价结果粗略,不利于课程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
(三)课程评价结果应用不足,忽略了其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
五、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质量评价不足之处的原因分析 |
(一)课程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 |
(二)对课程改革的政策和内涵理解不到位 |
(三)信息化水平跟不上课程改革的需求 |
(10)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教学法概述 |
2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 |
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
3.1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
3.2 提高项目的实践性 |
3.3 建立学习共同体 |
4 案例分析 |
4.1 确定项目主题 |
4.2 设计项目方案 |
4.3 项目实施 |
4.4 项目展示与评价 |
四、信息技术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终身学习困境的破解路径[J]. 李烨,刘云波,刘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2
- [2]国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知识基础、热点主题与前沿进展——基于WOS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J]. 郭绒. 比较教育研究, 2021(12)
- [3]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变与不变[J]. 朱东斌.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1(12)
- [4]我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演进、问题分析和发展建议[J]. 韩世梅. 中国远程教育, 2021
- [5]从辅助到创新:教育中技术作用的再认识[J]. 俞树煜. 电化教育研究, 2021(12)
- [6]互联网大脑进化形态下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教育神经科学的视角[J]. 付道明,华子荀. 远程教育杂志, 2021(06)
- [7]技术力量与教育变革的作用机制及未来思考[J]. 王学男,杨颖东. 中国教育学刊, 2021(11)
- [8]以“问题—方法”路径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基于学校的立场[J]. 蔡建东,杨小锋. 中国教育学刊, 2021(11)
- [9]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及其质量评价——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J]. 黄蓉. 河北职业教育, 2021(05)
- [10]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讨[J]. 王国鸽.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