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五笔字型字根共享字库(论文文献综述)
Mathieu Vincent Youcef LASSED(马修)[1](2015)在《当代中国青少年汉字使用状况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每年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中国的语言状况并积极地探索提高国民语言能力的途径(在中小学校开展书法教育,改进文风,进行地方语言文字工作,语言规范化,构建语言和谐生活,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等)。我想对此方面进行研究和评价来树立更敏锐的文化自觉,根据最新的专门文章和书本参考资料,中国网民的经验和感受来取得整体的了解。通过此论文的研究过程希望能够了解现代的中国社会。显而易见,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年轻人关于汉字书写的状态问题给我提供一份宝贵的帮助。除此之外,我打算进一步知道中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是否有所下降以及解密多媒体技术对这个问题的负面影响。长期用电脑打字,久而久之中国人的文字记忆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我还想对目前的网络工具进行分析,探讨在多媒体环境下,在这个信息多元的时代里,中国少年人能否真正地保持平衡的语言生活。网络时代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很多网民成了语言的创造者,而且许多人往往会忘记汉字的书写方法,所以目前的语言使用跟以前截然不同。理所当然的是,我们应该尽量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据我来说,练好汉字是一项需要长期付出的艰苦劳动。汉语在世界各地快速传播,增强国民的母语意识就是一件基本要务,也是国民的当务之急。
刘军[2](2013)在《面向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拼音输入法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在概述了《汉语拼音方案》诞生55年来在我国语文教育事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特别是近30多年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产生的巨大效益之后,重点描述了作者研发的规范音码汉字输入系统《国韵汉语输入系统》的技术创新成果。本文着眼于语文和汉语拼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需求,通过分析研究,开发了一个规范的、切实可行的、能够利用数字化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方案》的信息化,被专家认定名称为“国韵拼音”)为低年级语文教学提供服务的信息化工具面向中小学教学的规范拼音输入法,也提出了一种基于国韵拼音帮助的语文教学思路。详细描述了本方法用于汉语拼音教学、汉字识字教学、普通话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重点阐述了本输入法设计实现的创新点和具体过程,并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数字化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汉语拼音教学、作文教学、阅读与识字教学中彰显的“助学”和“测试”作用,深度挖掘了汉语拼音的潜力,显示了数字化汉语拼音对我国语文现代化、语文教学现代化的价值与作用。《国韵汉语输入系统》已经被纳入教育部主管的国家汉字汉语学习平台。
谈大勇[3](2012)在《图书出版中的文字差错研究 ——以安徽人民出版社“农家书屋”重点推荐图书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安徽人民出版社“农家书屋”重点推荐图书中的文字差错为研究对象,从文字学和出版学角度,结合安徽人民出版社校对工作实际及校对人员构成,分析图书出版中的文字差错类型及成因,对如何控制文字差错提出适当建议,以供参考。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概述本文的研究计划,阐述相关概念,确定研究对象、语料来源;同时交代目前我国图书出版中的文字差错研究现状、研究角度、存在问题,意在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时期出版事业的快速发展,已有的文字差错研究成果背后尚存若干问题,而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图书的整体质量和传播效果。第二章为图书出版中的“差错”概述,介绍出版行业对差错的界定和分类,阐释文字差错相较于其他差错类型的特殊地位,从而引出本文所要阐述的重点——文字差错的类型及成因。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部分,结合安徽人民出版社“农家书屋”重点推荐图书中的文字差错实例,采用抽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通过对实例的统计分析说明问题。第三章对文字差错的类型进行分类,根据校对的对象——安徽人民出版社“农家书屋”重点推荐图书,首先将文字差错分为汉字差错和外文差错,再结合校出的文字差错实例,将这两种文字差错类型细分。第四章重点分析文字差错的成因,从文字本身、技术手段、校对工作实际、校对人员构成、出版业规范展开阐述,在此基础上,将产生文字差错的原因列出。第五章提出文字差错控制对策,从建设校对人员团队、完善校对工作环节、应用现代校对技术等方面提出建议。由于文字差错的控制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校对人员,所以在提出对策时,重点探讨校对人员团队的建设。本文为应用型论文,希望提出的建议能为出版企业采用,促进我国图书出版事业更加健康快速发展。论文写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充分占有语料,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努力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静态考察与动态分析结合,尽可能列举充分、解释清楚、分析透彻。
郝元礼[4](2008)在《基于Windows Mobile下的智能手机输入法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对中文输入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智能手机上进行大量文本输入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已经有很多word文件处理和Email收发等PC设备上的文件处理移植到了智能手机上。因此对智能手机上的汉字输入法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研究的重点正是基于Windows Mobile系统下的智能手机输入法。该输入法打破了传统汉字输入法只能输入汉字不能输入词组的尴尬局面,完全实现了字词合一的输入方式。该输入法采用金数码编码方案,编码规则简单,易学易记易用。同时,针对Windows Mobile系统特性,进行了丰富的输入法UI设计,使得输入更加直观。另外,高频词的自动调整,方便的自造词,还有一些智能化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输入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金数码笔画编码方案和金数码音形编码方案,并详细分析了这两种编码方案的重码率和按键分布情况。接着介绍了Windows Mobile系统的特点,详细介绍了该平台下输入法的工作原理。讨论了在该平台下输入法的组成结构和系统实现流程,并对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IME内核、按键处理和用户界面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对最终实现时的一些关键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介绍。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是对跨平台汉字编码转换引擎的分析设计。汉字编码转换引擎是一个输入法的核心,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输入法的输入方式和输入效率。该设计是在总结μC/OS-II平台和Windows平台输入法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提取出基本相同的部分,抽象成汉字编码转换引擎的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继承了μC/OS-II平台和Windows平台输入法设计的优点,独特的编码存放方式和搜索算法比同类设计效率高的多。然后对这五个部分分别进行跨平台设计,并尽量减少它们之间的耦合性,对平台相关的部分提供统一的接口,提高可扩展性。后面讨论了笔画输入和音形输入无缝结合,这是对汉字编码转换引擎的改进。从这可以看出该引擎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文章最后讨论了对μC/OS-II平台和Windows平台输入法的改进。由于原来的设计没有统一的引擎,对于维护和升级非常不方便,扩展一个功能需要在不同的平台重新设计。把最新的跨平台汉字编码转换引擎移植到μC/OS-II平台和Windows平台输入法上,更改部分接口的实现即可完成对输入法的升级。从这可以看出,跨平台汉字编码转换引擎的可移植性非常好,对于以后移植到Symbian、Linux、Palm等智能手机平台奠定了基础。
彭宗勤,穆杰[5](2004)在《打造五笔字型字根共享字库》文中认为本文基于Windows 98操作系统阐述了如何使用Windows 98自带的[造字程序]附件,造字根、建立自造字根字库、输入自造字根以及在异机上使用自造字库的方法步骤。
二、打造五笔字型字根共享字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造五笔字型字根共享字库(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青少年汉字使用状况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vant-propos |
导言 |
第一章: 汉字现代化研究概述 |
1.1 清朝末年的汉字改革及汉语拼音的起源 |
1.2 注音符号,国语罗马字和汉语拼音方案的综合对照研究 |
1.3 汉语拼音方案的落实过程和应用领域 |
第二章:电脑:社交网络等现代工具对汉字的挑战及汉字书写现状分析 |
2.1 利用电脑书写汉字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势 |
2.2 中国青少年是否对汉字书写失去了兴趣? |
2.3 年轻人用电脑打字的机会日渐多于书写 |
第三章:官方提高国民语言能力的新举措和社会成员的责任 |
3.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简称“国家语委”)的主要措施内容简介 |
3.2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20年) |
3.3 学校和家长扮演指导者角色的重要性 |
结语 |
参考书目 |
(2)面向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拼音输入法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当前汉字输入系统研究状况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低年级语文教学与汉语拼音教学探究 |
2.1 汉语拼音教学的历史发展 |
2.2 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
2.3 信息时代汉语拼音教学面临的新的挑战 |
第三章 规范汉语拼音输入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规范音码的意义 |
3.2 规范汉语拼音输入法的方案 |
3.3 规范拼音输入法进入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3.1 规范拼音输入法进入教学的必要性 |
3.3.2 规范拼音输入法进入教学的可能性 |
第四章 拼音输入法的架构组成与实现的技术路线 |
4.1 规范拼音输入法的架构与组成 |
4.1.1 输入法与系统内核的交互 |
4.1.2 输入法与用户的交互 |
4.2 Windows 平台下输入法实现的技术路线 |
4.2.1 Windows 平台下汉字输入法的基本原理 |
4.2.2 IME 的组成部分 |
4.2.3 用户界面 |
4.2.4 输入上下文 |
4.2.5 输入法与操作系统的关系 |
4.2.6 应用系统对 IME 的支持 |
4.3 小结 |
第五章 规范拼音输入法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规范拼音输入法系统架构设计 |
5.2 规范拼音输入法设计 |
5.2.1 规范拼音输入法相关文件构成 |
5.2.2 规范拼音输入法界面窗口的组成 |
5.2.3 各种窗口的创建 |
5.2.4 编码输入串拼音流的分解 |
5.2.5 系统配置的设置 |
5.3 其他项目设计 |
5.3.1 汉字书写演示设计 |
5.3.2 汉字字典设计 |
5.3.3 Word 下汉语拼音注音排版 |
5.4 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规范拼音输入法 DLL 程序调试 |
6.1.1 断电调试 |
6.1.2 输出调试 |
6.2 功能与性能测试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3)图书出版中的文字差错研究 ——以安徽人民出版社“农家书屋”重点推荐图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农家书屋”工程 |
2. 安徽人民出版社与“农家书屋” |
3. 对本文研究对象的说明 |
4. 研究现状 |
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图书出版中的“差错”概述 |
1. 图书出版中的“差错”界定 |
2. 图书出版中的“差错”现状 |
3. 图书出版中的“差错”计算 |
第三章 图书出版中的文字差错类型分析 |
1. 汉字差错 |
2. 外文错误 |
第四章 图书出版中的文字差错成因分析 |
1. 文字本身的原因 |
2. 计算机录排的原因 |
3. 校对工作机制的原因 |
4. 校对人员的原因 |
5. 出版行业规范不断发展的原因 |
第五章 图书出版中的文字差错控制对策 |
1. 取消以编代校、编校合一 |
2. 建设专兼结合的校对团队 |
3. 改进校对工作机制 |
4. 科学应用计算机校对技术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基于Windows Mobile下的智能手机输入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输入法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2 智能手机输入法平台发展现状 |
1.3 手机平台下的输入法开发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金数码汉字输入法的原理 |
2.1 金数码笔画编码 |
2.1.1 简易编码方案 |
2.1.2 高效编码方案 |
2.1.3 按键分布统计 |
2.1.4 字词编码 |
2.2 金数码音形编码 |
2.2.1 音编码 |
2.2.2 形编码 |
2.2.3 重码率统计 |
2.2.5 容错码 |
2.2.6 词编码 |
第三章 智能手机输入法总体设计 |
3.1 Windows Mobile 汉字输入法系统的组成 |
3.2 Windows Mobile 的输入法系统的工作机制 |
3.3 Windows Mobile 的IME 用户接口 |
3.4 Windows Mobile 的输入上下文 |
3.5 智能手机输入法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跨平台汉字编码转换引擎的设计 |
4.1 汉字编码转换引擎的结构 |
4.2 字编码和词库文件的存储 |
4.2.1 字编码和词库文件的储存格式及优点 |
4.2.2 单字编码文件的存储结构及优点 |
4.2.3 词库文件的存储结构及优点 |
4.3 按键预处理 |
4.4 文件读写接口模块及Windows Mobile 平台实现 |
4.5 搜索字词模块 |
4.6 次序码转化汉字模块 |
4.6.1 转换成汉字内码 |
4.6.2 字词转换处理 |
4.6.3 字词过滤 |
4.7 词频自动调整 |
4.7.1 预处理 |
4.7.2 缓存词库调整 |
4.8 自造词 |
4.8.1 添加自造词 |
4.8.2 搜索自造词 |
第五章 IME 和输入模块的分析设计 |
5.1 Windows Mobile IME 内核分析设计 |
5.2 IME 按键处理流程的设计 |
5.3 汉字输入处理模块的设计 |
5.4 英文数字处理模块的设计 |
5.5 符号输入模块的设计 |
5.6 IME 的用户界面的设计 |
5.6.1 状态窗口的显示 |
5.6.2 编辑窗口和候选窗口的设计 |
第六章 其它设计及遇到的问题 |
6.1 数字签名 |
6.2 输入法安装 |
6.3 字词的颜色 |
6.4 人性化设计 |
6.5 自定义输入状态图标的问题 |
6.6 字符集的问题 |
6.7 词库文件丢失引起的问题 |
6.8 编辑框和候选框不消失的问题 |
第七章 对汉字编码转换引擎移植的研究 |
7.1 跨平台汉字编码转换引擎的改进 |
7.1.1 编码文件修改 |
7.1.2 按键预处理模块修改 |
7.1.3 切换笔画输入和音形输入 |
7.1.4 自定义输入状态图标 |
7.2 μC/OS-II 平台输入法的改进 |
7.2.1 汉字编码转换引擎的移植 |
7.2.2 汉字输入处理模块的处理 |
7.3 Windows 平台输入法的改进 |
7.3.1 汉字编码转换引擎的移植 |
7.3.2 汉字输入处理模块的处理 |
7.3.3 状态窗口的显示 |
7.3.4 自造词按键调整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打造五笔字型字根共享字库(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那些字根是字库里本来就有的 |
三、如何造出字库里没有的字根——自造字根字库 |
四、如何输入刚造好的字根? |
五、如何在另一台计算机上挂接“自造字根库” |
五、结尾 |
四、打造五笔字型字根共享字库(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青少年汉字使用状况研究报告[D]. Mathieu Vincent Youcef LASSED(马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03)
- [2]面向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拼音输入法研究与设计[D]. 刘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02)
- [3]图书出版中的文字差错研究 ——以安徽人民出版社“农家书屋”重点推荐图书为例[D]. 谈大勇. 安徽大学, 2012(10)
- [4]基于Windows Mobile下的智能手机输入法研究与实现[D]. 郝元礼. 汕头大学, 2008(03)
- [5]打造五笔字型字根共享字库[J]. 彭宗勤,穆杰.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