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教学设想

原子物理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教学设想

一、原子物理学传统内容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教学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朱芬[1](2021)在《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造就人类社会发展与福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背离问题。面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科技哲学领域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溯源和追问。对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文精神反思亦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以萨顿、斯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深刻意识到,科学危机的本质在于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消除其社会根源的现实出路在于给科学一种“向善”的导引和约束。而这一点不可能由科学自身来完成,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功能。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有助于揭示科学的人文蕴含和人性意义,增强研究者对人文学科的价值认同,加深和促进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普通大众对科学“增进人类福祉”这一崇高使命的理解。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发展成为科技大国,但国家和人民对于有家国情怀、有温度、顶天立地的科学家的需求没有变化。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科技向善、人是目的等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组织的兴起,科学家人文精神研究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使命。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扎根理论、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化手段,以420位杰出科学家传记和127位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的访谈为分析素材,基于科学家内部视角窥探和提炼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力图揭示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丰盈影响因素,打破公众对科学家单一的刻板印象,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路径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呈现和描述当前中国科学家整体的精神面貌及国内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背景,指出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既是一种时代需求,也有其现实必要性。其次,对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基于国际上代表性学术观点,将科学家人文精神界定为认识层面的人文学科素养、态度层面的科学道德良知和价值层面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第三,对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纯粹的求知和探索动机以及促进人类福祉的普世情怀。同时研究还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拓宽认知边界、启迪灵性思维、净化创造心境以及唤醒道德良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第四,在文化和时代语境的双重考量下,进一步挖掘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执着不懈的求索精神、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并进一步从动力推进、道德约束、境界提升和价值导引四个方面探析了其内在机制。第五,重新思考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基于两次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科学社会功能中的人性、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丰富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无用”之用。同时,基于科学家人文精神作用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以及人文与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分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促进科技创新的有限性。并探讨了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家应当如何在追求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最后,通过辩证分析涵养中国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现实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的创新在于通过综合实证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从具体微观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提炼并剖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研究的核心结论是: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在丰盈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的同时,帮助科学家跳出旧有范式制约、辩证把握科学的本质规定,从而引导和启发科学家从负责任角度为人类活动提出睿智而中肯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深远的影响,它使科学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上位思考也直接关系着科学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同时研究也指出应恰如其分地认识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有限性。只有充分认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促进人类福祉上的相通性和一致性,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实质进步与发展。

高娟,圣宗强,孙亚娟,李洋,王兵[2](2020)在《在原子物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讨》文中提出在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背景下,加强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原子物理学是众多杰出科学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结晶,作为物理专业的基础课,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原子物理学课程特点入手,对创新性思维融入到原子物理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做相应的探讨和研究。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马楸媛[4](2020)在《初任物理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任物理教师刚刚进入教学行业,处于在实践中掌握物理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常识,并适应教师角色的专业过渡时期。这是初任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一个教师专业技能突飞猛进的阶段,影响了初任物理教师的职业倾向和职业持久性。物理学是对自然界最一般的现象和相互作用机制做出解释的理论体系。物理学科以事实与实验为基础,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物理教学则为学生构建这种体系奠定基础,物理课程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学中,教师既要把握物理学的基本特征、研究方法和哲学观点,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选择有效沟通方式,以便在课堂上言传身教。教师的教学知识是实践性的知识,在教学实践过程能进一步提升。因此初任物理教师入职后势必会存在许多问题。明晰初任教师面临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其发展。每位教师的知识水平、学习经历、对教学的哲学观念,以及教学环境是不同的,遇到的问题也有差异。鉴于此,本文以潍坊市某重点高中的初任物理教师Y老师为研究对象,实施个案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该教师物理教学过程进行持续性的跟踪观察并进行课后访谈,全面检视该初任物理教师的教学状况。本文从新授课、讲评课和课后教学三个方面对Y老师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具体如下:在新授课方面,她的问题有知识讲解缺乏探究生成过程;过度总结物理问题解决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单纯讲授,物理教学缺乏实践性与趣味性;教学只考虑教学进度,忽视了学习效果;物理应用知识储备差,科普拓展知识少;新授课讲授内容过多;忽视学生原始思维;对学生物理学习方法引导不足;无法精确预测和帮助学生突破学生思维误区;对非常规问题难以做出解释;教师自身物理习题规范不佳等问题。在讲评课方面,Y老师对习题讲解的思维引导能力、错题归因分析能力不足;培养学生物理关键能力的意识不足。此外,Y老师缺少对试题反映的学习情况分析,逐题讲解,平均用力。在课后辅导方面,她有对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困难缺乏指导的错误做法,也缺乏了发现学生物理学习困难、指导学生物理学习困难归因的能力。在备课方面,Y老师存在备课缺乏系统性、备课角度片面性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中,知识讲解缺乏探究性、物理教学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对学生物理学习方法引导不足、自身物理习惯不佳是Y教师特有的物理教学问题。而物理教学受教学进度影响而缺乏学习效果目标意识、物理应用知识储备差、新授课讲授内容过多、忽视学生原始思维、无法预测学生思维误区、缺少指导学生物理学习归因能力和讲评课存在的问题与备课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初任物理教师的共性问题。最后针对知识讲解缺乏探究生成过程、教学缺乏思维过程分析、教学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教师自身物理解题习惯不佳、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缺乏正确物理教学信念引导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对策,进一步提出初任物理教师物理教学能力自我提升途径。随着教学工作的展开,Y教师在自身物理教学信念、新授课教学措施和讲评课讲解措施、对本校特有教学条件的应用等方面均有提升和发展。由此可见,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学校、当地教育部门采取的专题讲座、教学研讨和青年教师大比武等措施,对初任物理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信念、学习优秀的教学策略等方面是有益的,但对于自身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还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和突破。

韩雨江[5](2019)在《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文中提出艺术是超验的精神实验,但植根于生活本原。物质生活的每一次重大变迁,都会引发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论及20世纪中期以来对全球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生产革命,大概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数字革命”了,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影响人类历史新走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数字化”渐次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回首1952年,美国科学家、数学家、艺术家本·弗朗西斯·拉波斯基(Ben F.Laposky)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电子抽象(Electronic Abstraction)》被认为是计算机图像艺术的开始,也可以被认为是先锋计算机艺术的开端。艺术家开始尝试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艺术的新表达,并逐渐引发了当代视觉艺术的新潮流,在当代艺术的驳杂丛林中,绽放了“数字艺术”的奇葩,其中,以激发视觉审美感知为目的的“数字视觉艺术”成果最为引人注目。“数字视觉艺术”的萌芽、探索与新实验,逐渐走出了传统艺术的藩篱,对“前数字时代”的艺术实践史提出了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在创新、挑战、焦虑与再实验的摸索前行中,“数字视觉艺术”新现象为思考艺术本质提供了绝佳的案例素材,形成了卓具学理价值的艺术学前沿话题。本文以“数字视觉艺术”为第一关键词,旨在集中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究竟是不是一种颠覆了“存在决定意识”的“新物像”?具体而言,这个问题可以描述为:当代数字视觉艺术,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实践,又在何种意义上深植于生活与实践的传统?作为视觉艺术实践方式的“数字”,到底是本体和归宿,还是方式与手段?视觉艺术的“数字化”到底是在谋杀,抑或是在拯救看似无路可退,亦无路可进的当代艺术?面对数字视觉艺术的迷思与彷徨,我们应当如何扞卫人性自由创造的尊严,避免“人役于物”的“异化”结局。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按如下逻辑展开论证。首先,在第一章中追溯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在历史流变、思想演变和科学转变的语境中梳理视觉艺术这一重要转向的来龙去脉。其次,以第二章概述当代视觉艺术家以“数字化”媒介寻求传统艺术突破的努力过程,分析其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视觉艺术“数字化”的呈现成果。再次,在前述背景交代的基础上,由具体而抽象,力图概括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的两大特征——“非物质”与“无边界”,分别用第三章和第四章两章的篇幅来讨论,为本文的重点。最后,进一步提高学理站位,站在艺术哲学或美学的视角来分析数字视觉艺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以实践唯物论和人本主义的立场予以解释和应答,此为文章的难点,但也最能表达作者的观点与心声。

赵肖荣[6](2019)在《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主义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科学主义定义繁多,内涵复杂,典型的是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过度乐观,视科学理论为绝对真理,将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无限外推。科学主义并非科学本身,也非科学精神,而是一种非理性的科学观。本研究以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考察对象。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发展模式从“欧美模式”转向“苏联模式”,科学发展受到教条化辩证唯物论的影响,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主义观念和实践。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自由开放的年代。伴随着对“文革”的反思,以及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日益彰显,中国掀起反思科学和科学主义的热潮。反思科学、探讨科学主义,绝不是反对科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科学事业。在当下世界各国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竞相实施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我国也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讨论科学主义问题,对我们重新理解、传播和吸收科学文化,长远健康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个案分析,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对以往研究中国科学主义问题做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将这一研究领域分为三个层面: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认为以西方话语考察中国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科学主义表现还原到中国特定的历史情境、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中,做具体的历史和现实分析。因此,本研究试图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2)建国以后,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在科学发展模式上从“欧美模式”转变为“苏联模式”。这一转变的历史逻辑是中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意识形态,苏联科学技术先进,愿意帮助我们。由于意识形态的对抗,以及辩证唯物论的教条化影响,苏联和我国发展了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其核心思想是: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科学思想的唯物论。本研究详细考察了这一科学观诞生的历史背景、观念主张和危害。(3)唯“社会主义科学”论,使得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在整体上持有负面的评价: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科学也必然是走向衰亡的。以此为基础,中国发动了批判自然科学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内外部历史根源,胡化凯等学者已经做了充分的考察。本研究从科学主义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批判相对论、大爆炸宇宙学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思想根源。这一研究视角与学界从“反科学”视角研究科学批判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以教条化辩证唯物论为依据的科学唯物论思想及绝对真理观将相对论曲解为“相对主义”是批判相对论的两大科学主义根源。通过介绍和分析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哲学思想,以及相对论的科学思想,本研究认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与辩证唯物论在思想上有同质性和相容性。(4)本研究以1973-1976年《自然辩证法杂志》批判大爆炸宇宙学的16篇文献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世纪某些宇宙学观点挑战了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一种变形的科学主义——‘唯上的真理观’”、“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三个主题,分析了这一批判与科学主义的关系。(5)通过梳理我国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态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考察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成功促使了科学主义的诞生,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量子力学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观,动摇了科学主义的还原主义、扩张主义和理想主义。通过辨析经典物理学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以及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对两者的挑战,层层剖析,阐述了我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和科学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6)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在科学发展和学术思想上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新的时代文化背景,科学主义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以北京、上海两地部分科学文化学者举行的“科学文化研讨会”为起点,将科学主义这一议题,从学术象牙塔,推向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梳理了研讨的内容,分析了争论的过程、观点和性质,探讨了研讨与争论的意义。(7)本章以若干科学争议为案例,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当下,科学争议日益频繁,为研究科学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以“中医存废之争”、“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争”和“全球气候变暖之争”为案例,考察这一时期科学主义对争议的影响和表现。(8)考察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科学。科学主义会造成种种危害,科学-人文的分裂是其中的一大后果。本研究分析了科学-人文分裂的现象、危害,探索逐步实现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提出需要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以及加大科学史的传播力度。

向鹏[7](2018)在《“五位一体”建设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文化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及其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性与适应性的文化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文化不仅是生产实践与科技活动沟通的桥梁,也是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内在引擎。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加速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价值、功能与内生作用,助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部署的推进,值得研究。根据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学说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理论,本文在辨析科技文化的实践源头与社会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文化演变与发展的机理;阐释了科技文化体系结构与层次特征;探讨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文化对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的作用;论证了新时期科技文化对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实施的支撑作用;探究了现代科技文化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理、机制与路径。本文旨在通过全面论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现代科技文化对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的价值体现与独特功能,以此促进现代科技文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科技文化历史久远,内容丰富。从古代的农耕文化、青铜器文化到延续至今的中医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再到呈现中国现代化特征的互联网文化、高铁文化,共享经济文化,科技文化持续不断发展与丰富。特别是与传承忠义爱国、大公无私、敢为人先、勤勉奋进的人文精神相融合,中国科技文化孕就了具有求真务实、拼搏奉献、创新求变、勇于探索的特色科技文化体系。其中,以独具中国特色的“两弹一星精神”“银河—天河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国工匠精神”为代表的精神内涵突显了中国科技文化独特的软实力价值,对我国在新时代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发挥特殊作用。科技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经济建设中,科技文化为生产实践提供文化指导,为消费注入科学理性,为流通方式变革提供强大动力。科技文化与政治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的价值关联体现在科技文化为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支撑,其支撑作用主要为:科技文化丰富政治文明建设的内涵,营造深化政治改革的文化环境;而科技文化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脉络为:通过科技文化理念推进政治生态公正和谐与民主决策,运用科学理性思维方式加快社会法制的建设步伐。同时现代科技文化推动政治制度变革,改变人们政治参与方式,推动政治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的实现,并为合理的政治文明与体制创新提供与之适应的社会环境。在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中,科技文化不断丰富先进文化的内容与内涵,提高先进文化的社会服务效能,提升社会主体科学文化素养。而增强新时代中国科技文化软实力,需要以“和谐”为理念,以创新思维构建现代科技文化新体系,以文化融合作为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科技文化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精神牵引与支撑,科技文化建设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目标相一致,其内涵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精神文明需求相一致,其构成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相一致。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广泛弘扬,更加普及以及更为社会化,同时也需要人类社会发展更加科学化。科技文化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文化基石,融入到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的科技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要素之一。科技文化引导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亲和关怀的人本原则、天人合一的生态原则和互动互惠的公正原则,同时可消除科技成果应用的“异化”,牢固夯实和谐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并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方向,解决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樊蕾,袁海泉[8](2017)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例题设置特征分析》文中提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文本,例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例题有助于提高例题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例题设置的数量、类型、情景来源、信息呈现方式以及解题过程几个方面的特征,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张玉青,付响云,谢素霞,彭朝晖[9](2017)在《原子物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原子物理学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基于这些问题,必须在教学内容中融合原子物理学的重要研究进展和最新科技成果,缩短基础课程与前沿学科之间的距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教学方法上结合多媒体教学,用视频和动画来呈现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描述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适应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崔丽玲,李新梅,李雪勇[10](2017)在《应用物理学专业《原子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原子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针对原子物理教学,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教学内容方面引入了现代化知识与物理学史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则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与微课堂的辅助讲解。

二、原子物理学传统内容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教学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子物理学传统内容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教学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人文精神关乎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价值向度
        1.1.3 当代中国急需塑造科学人才的人文精神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研究
        1.2.2人文浸润与科学成就的相关性分析
        1.2.3 人文精神助力科学活动的机理探索
        1.2.4 缺乏结合科学实践的微观实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丰富对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学理性认识
        1.3.2 更深层次理解和推进科技与社会发展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科学家与杰出科学家
        2.1.2 人文与人文精神
        2.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2 代表性观点
        2.2.1 科学家的人文学养
        2.2.2 科学家的道德良知
        2.2.3 科学家的人类关怀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 人论
        2.3.2 萨顿: 科学人文主义
        2.3.3 劳斯: 科学是一种文化
第3章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3.1 基于传记内容的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探索
        3.1.1 杰出科学家的选定
        3.1.2 以学术评传和自传为研究素材
        3.1.3 研究范式的考量
        3.1.4 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的研究结果
        3.2.1 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
        3.2.2 纯粹的求知探索动机
        3.2.3 增进人类福祉的宇宙情怀
    3.3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3.3.1 拓宽认知疆域
        3.3.2 启迪灵性思维
        3.3.3 激发创造动能
        3.3.4 引领价值追求
    3.4 讨论: 人文艺术熏陶让科学家更优秀?
第4章 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访谈文本的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探析
        4.1.1 青年科技精英的选取
        4.1.2 以Wiley人物专访为分析文本
        4.1.3 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结果
        4.2.1 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4.2.2 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
        4.2.3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2.4 跨界互动的协作精神
        4.2.5 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
    4.3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4.3.1 动力推进
        4.3.2 道德约束
        4.3.3 境界提升
        4.3.4 价值引导
    4.4 讨论
        4.4.1 中国人文的“为道”与西方人文的“为学”
        4.4.2 科学家镜像评价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反差
第5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审思
    5.1 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
        5.1.1 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
        5.1.2 科学社会职能中的人性
        5.1.3 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
        5.1.4 出发点与落脚点:人
    5.2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5.2.1 让科学家“高出”自己
        5.2.2 增进科学活动的上位思考和德性考量
        5.2.3 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5.2.4 推动人类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
    5.3 科学家人文精神积极作用的有限性
        5.3.1 科学家人文精神价值的发挥受到历史与境的影响
        5.3.2 认识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3.3 方法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4 为学还是为道?当代科学家应当具备怎样的人文精神?
        5.4.1 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特征——步入大科学时代
        5.4.2 大科学时代凸显科学家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
        5.4.3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还需要“为科学而科学”吗?
        5.4.4 追求科学卓越和促进人类福祉在大科学时代不可偏废
第6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培育提升的现实环境及对策建议
    6.1 有利环境
        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6.1.2 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6.2 制约因素
        6.2.1 工具理性的蔓延张扬
        6.2.2 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
        6.2.3 科技体制的内在缺陷
        6.2.4 科学家人性形象传播不足
    6.3 培育途径
        6.3.1 注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早期引导和激发
        6.3.2 重视科学后备人才伦理道德的贯通式培育
        6.3.3 变革教育模式中科学与人文的过度对立
        6.3.4 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坚持以人为本
    6.4 提升对策
        6.4.1 鼓励科学家的人文艺术浸润
        6.4.2 增强科学家科研的内在探索动机
        6.4.3 重视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与建设
        6.4.4 加大国家层面的呼吁与弘扬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在原子物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教学现状
2 将创新思维融入到原子物理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2.1 原子物理学课程特点
    2.2 具体实施过程
        2.2.1 教学内容
        2.2.2 教学模式
        2.2.3 考核方式
    2.3 教学设计案例
        2.3.1 课前
        2.3.2 课中
        2.3.3 课后
    2.4 教学测评
3 结束语

(4)初任物理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任教初期对于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1.1.2 物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对物理教师提出更多发展要求
        1.1.3 新高考改革初任物理教师面临更多的成长危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初任物理教师教学现状研究
        1.3.2 初任物理教师与经验物理教师教学比较研究现状
        1.3.3 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述及本研究的贡献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对象的选择
        1.4.4 收集材料
        1.4.5 “我”的思考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初任教师和初任物理教师
        2.1.2 物理教师专业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2.2.2 布鲁纳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2.2.3 课堂教学策略
        2.2.4 教学活动逻辑性
        2.2.5 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素养
第三章 初任物理教师的教学个案研究
    3.1 一节新授课《摩擦力》
        3.1.1 Y老师的物理教学信念问题
        3.1.2 Y老师的物理学科知识问题
        3.1.3 Y老师的物理教学策略问题
        3.1.4 Y老师对学生了解方面问题
    3.2 对讲评课的探索
        3.2.1 探索讲评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方式
        3.2.2 探索讲评课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的方式
        3.2.3 讲评课存在的物理教学问题
第四章 初任物理教师的课后教学个案研究
    4.1 课后的辅导
    4.2 备课方式的问题与改进
        4.2.1 Y老师自身备课方式
        4.2.2 备课组活动
第五章 初任物理教师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5.1 解决知识讲解缺乏探究生成问题的策略
    5.2 解决教学缺乏思维过程分析引领问题的策略
    5.3 解决物理教学缺乏实践性与趣味性问题的策略
    5.4 解决教师自身物理解题习惯不佳、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的策略
    5.5 树立正确的物理教学信念
第六章 初任物理教师物理教学能力自我提升途径
    6.1 学习-教师发展的动力源泉
    6.2 反思-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
    6.3 借鉴-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6.4 实践-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6.5 研究-教师能力的有效提升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新授课方面存在的问题
        7.1.2 讲评课方面存在的问题
        7.1.3 课后教学存在的问题
    7.2 研究反思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5)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关于论文研究概念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
    第一节 何谓“数字”:从“原子”到“比特”
    第二节 哲学思想流变引发的艺术观念变革
    第三节 数字技术发展对于艺术的启示
        一、科技进步引发的视觉艺术革新
        二、当代视觉艺术对于“数字”的回应
第二章 视觉艺术中的“数字化”呈现
    第一节 计算机图像艺术:从“蒙娜丽莎”的数字化再造说起
    第二节 数字摄影艺术:即时获取与无限延展
    第三节 数字影像艺术:视觉文化转向的新奇观
        一、影像艺术先行者白南准
        二、史丹·范德比克的电子科技创新
        三、用影像探索感知经验:比尔·维奥拉的超验世界
        四、俄罗斯AES+F艺术小组:一场荒诞的生活嘉年华
    第四节 虚拟现实艺术:超真实的沉浸式感官体验
        一、《渗透》:夏洛特·戴维斯穿越真实与虚拟的艺术媒介
        二、《洞穴》:丹·塞迪对柏拉图哲学观念的致敬
        三、超越时空对话:米开朗基罗与缪晓春的《最后的审判》
    第五节 数字互动装置:公众介入与作品重构
    第六节 人工智能艺术:超越“人”的技术造物
第三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非物质”特征
    第一节 不断被提及的“新”问题:数字化的“非物质”
        一、由工具自由引发的思想自由
        二、凌驾于物质之上的视觉艺术
        三、数字科技与视觉艺术的实验
    第二节 “信息物”与“物质物”的艺术表达
        一、虚拟的真实:无限性、非物质化的存在与虚无
        二、交互式体验:行动与知觉的融合
        三、无本体复制:抹杀“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鸿沟
第四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无边界”特征
    第一节 对话平台的打开:创作的自由
        一、打破观念的壁垒
        二、拓展时空的维度
        三、数字媒介的延伸
    第二节 艺术跨界融合的视觉重构
        一、跨越学科门类的艺术再造
        二、开放艺术自身限定的场域
        三、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无界互动
        四、数字视觉艺术的受众审美体验
第五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与应答
    第一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
        一、当代视觉艺术的“终结”
        二、视觉艺术的数字恐惧症
    第二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应答
        一、扞卫艺术:数字应忠诚于艺术的本体
        二、扞卫生活:数字记忆与艺术记忆
        三、扞卫人性:数字艺术的人本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特殊表现
    1.2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1.2.1 中国学者对西方科学主义理论的译介
        1.2.2 学者对中国科学主义的考察
        1.2.3 科学文化学者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1.2.4 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可能的维度
        1.2.4.1 紧跟西方前沿理论,从中获得启发和参考
        1.2.4.2 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考察科学主义问题
        1.2.4.3 动态地把握科学主义的表现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性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分析法
        1.3.2.2 历史分析法
        1.3.2.3 个案分析法
        1.3.3 创新点
        1.3.3.1 考察“科学主义”与“科学批判”的关系
        1.3.3.2 从一般性理论到特殊的事实
        1.3.3.3 考察1949-1978特殊时段的科学主义
第二章 一种特殊的科学观:唯“社会主义科学”论
    2.1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内涵和性质
    2.2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历史背景
        2.2.1 科学革命带来认识论的改变
        2.2.2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非和平特征
        2.2.3 科学技术现状加剧了赶超心理
    2.3 唯“社会主义科学”论的核心思想
        2.3.1 科学发展的社会制度决定论
        2.3.2 自然科学的阶级属性论
        2.3.3 科学思想的唯物论
第三章 相对论批判与科学主义
    3.1 相对论及其意义
    3.2 中国人眼中爱因斯坦形象的变迁
        3.2.1 建国前-1951:“科学的革命家”
        3.2.2 1952-1966:“唯心主义者”
        3.2.3 1966-1978:“帝国主义的御用学者”
    3.3 相对论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
        3.3.1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
        3.3.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根源分析
        3.3.2.1 对哲学的教条化理解
        3.3.2.2 科学理论的绝对真理观
    3.4 爱因斯坦与马克思主义
        3.4.1 爱因斯坦论社会主义
        3.4.2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辩证唯物主义
第四章 大爆炸宇宙学批判与科学主义——以《自然辩证法杂志》为例
    4.1 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批判
        4.1.1 对宇宙学的批判
        4.1.2 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批判
        4.1.3 对粒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批判
        4.1.4 对“惯性、质量和能量”的讨论和批判
        4.1.5 对批判的特征分析
    4.2 对批判的科学主义动因分析
        4.2.1 大爆炸宇宙学挑战了无限宇宙观
        4.2.2 科学主义的变形——“唯上的真理观”
        4.2.3 以科学主义眼光看待当代物理
第五章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
    5.1 量子理论与哥本哈根解释
        5.1.1 量子论史的一个简要概括
        5.1.2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5.2 中国人对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态度变化
        5.2.1 建国前:“世界知名之物理学泰斗”
        5.2.2 50年代-70年代:“其唯心主义阻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5.2.2.1 苏联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5.2.2.2 中国批判哥本哈根解释的政治背景和代表性观点
        5.2.2.3 中国批判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风格转向
        5.2.2.3 对批判过程、性质和外部根源的归纳
        5.2.3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种不同的观点
    5.3 哥本哈根解释批判与科学主义关系研究
        5.3.1 经典物理学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5.3.1.1 经典物理学的成功导致科学主义诞生
        5.3.1.2 经典物理学塑造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的信念支柱
        5.3.2 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世界观的挑战
        5.3.2.1 世界是决定论的,还是概率的?
        5.3.2.2 物理实在是独立于观察者,还是观察创造实在?
        5.3.3 量子力学对科学主义的挑战
        5.3.3.1 量子力学改变了还原主义的基石
        5.3.3.2 量子力学动摇了扩张主义的信念
        5.3.3.3 量子力学动摇了理想主义的根基
第六章 走向公众视野的科学主义
    6.1 科学主义、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
    6.2 科学文化与科学主义的争论
        6.2.1 争论过程和内容
        6.2.2 争论的性质
        6.2.2.1 反科学主义与反科学的关系
        6.2.2.2 科学理论与客观真理的关系
        6.2.2.3 科学落后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6.3 研讨与争论的意义
        6.3.1 “科学主义”从学术圈走向公众视野
        6.3.2 提高了科学史学科的影响力
        6.3.3 反思科学拓宽了理论视野
第七章 科学争议中的科学主义
    7.1 为何会出现科学争议?
        7.1.1 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7.1.2 公众理解科学的必要性
    7.2 我国若干科学争议案例中的科学主义表现
        7.2.1 科学主义表现之一:用科学标准评判其他知识
        7.2.2 科学主义表现之二:将社会问题简化为科学问题
        7.2.3 科学主义表现之三:“唯科学”引导媒体立场的“一边倒”
第八章 结语
    8.1 全球化时代科学-人文的分裂
    8.2 探索科学-人文融合的途径
        8.2.1 提倡建设性的反科学主义
        8.2.2 大力普及科学史教育
    8.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五位一体”建设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科技文化及其属性研究
        1.2.2 科技文化的价值研究
        1.2.3 科技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科技文化的内涵、体系结构与价值体现
    2.1 科技文化概念及其内涵
        2.1.1 科技文化的概念
        2.1.2 科技文化的特性
        2.1.3 科技文化的七大要素
        2.1.4 科技文化体系的三层结构
    2.2 科技文化价值体系的构架基石
        2.2.1 本质与核心:求真唯实
        2.2.2 根本使命:批判创新
        2.2.3 价值观基础:理性宽容
        2.2.4 重要特质:学术民主与自由探索
        2.2.5 功能要求:管理效率
    2.3 科技文化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物质关系论
        2.3.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2.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3.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4 科技文化软实力的价值体现
        2.4.1 新时代中国加速发展的文化力量
        2.4.2 新时代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2.4.3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第3章 科技文化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3.1 科技文化作为“第一生产力文化”的价值属性
        3.1.1 加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
        3.1.2 促进生产力要素协同发展
    3.2 经济建设发展不断充实科技文化内涵
        3.2.1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进步
        3.2.2 劳动实践进一步丰富了科技文化
        3.2.3 市场经济推动科技文化的新发展
    3.3 科技文化促进经济建设的三条路径
        3.3.1 为生产提供文化指导
        3.3.2 为消费注入科学理性
        3.3.3 促使交往和流通方式发生变革
第4章 科技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4.1 科技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关联
        4.1.1 科技文化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4.1.2 政治文明保障科技文化的功能不断提升
    4.2 科技文化为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支撑
        4.2.1 丰富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内涵
        4.2.2 深化改革成功的环境要素
    4.3 科技文化助推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
        4.3.1 科技文化理念强化政治生态民主与和谐
        4.3.2 科学理性思维加快社会法制建设发展步伐
第5章 科技文化为新时代社会建设提供保障
    5.1 科技文化在新时代社会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5.1.1 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精神牵引支撑
        5.1.2 新时代社会建设呼唤科技文化广泛弘扬
    5.2 科技文化与新时代社会建设互动的一致性
        5.2.1 科技文化建设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目标一致
        5.2.2 科技文化内涵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精神需求一致
        5.2.3 科技文化内容与新时代社会建设内容的一致
    5.3 科技文化助推社会建设的实施路径
        5.3.1 强化科技文化普及
        5.3.2 加速科技的社会化
        5.3.3 提质科技文化建设
第6章 科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耦合
    6.1 现代科技文化与新时代先进文化的价值关联
        6.1.1 科技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
        6.1.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互促并行
    6.2 科技文化拓展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空间
        6.2.1 不断优化先进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6.2.2 着力提升社会主体的科学文化素养
        6.2.3 有利强化先进文化服务社会的效能
        6.2.4 提供先进文化永葆生机的新源头
    6.3 新时代中国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新路径
        6.3.1 以“科学民主”理念丰富先进文化内涵
        6.3.2 以创新思维构建现代科技文化新体系
        6.3.3 以“文化融合”实施科技文化发展战略
第7章 科技文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7.1 科技文化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
        7.1.1 亲和友善的人文关怀
        7.1.2 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
        7.1.3 良性互动的公平正义
    7.2 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技文化价值指引
        7.2.1 从逻辑起点上消除科学技术的异化
        7.2.2 从路径方法上践行和谐发展理念
        7.2.3 从价值追求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7.3 科技文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路径
        7.3.1 科学认识论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基础
        7.3.2 正确发展观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7.3.3 运用方法论解决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B 图表
致谢

(8)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例题设置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内容
2 例题设置特征
    2.1 例题主要设置在力学、电磁学部分
    2.2 例题类型较为单一
    2.3 例题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
    2.4 例题背景融入较少
    2.5 例题解析过程明确
    2.6 例题解析复杂程度层次化
3 物理教材例题设置的建议

(9)原子物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子物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教学现状分析
    1.1 原子物理学的发展现状
    1.2 原子物理学的教学现状
2 原子物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2.1 原子物理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措施
    2.2原子物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2.2.1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
        2.2.2课上学习与课下调研相结合
3原子物理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10)应用物理学专业《原子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子物理学教学内容改革
    (一) 原子物理学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二) 将物理学史引入原子物理学的教学内容
二原子物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一) 多媒体技术在原子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 “微课堂”在原子物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三结束语

四、原子物理学传统内容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教学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朱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在原子物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讨[J]. 高娟,圣宗强,孙亚娟,李洋,王兵.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0(08)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初任物理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马楸媛.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D]. 韩雨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科学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研究[D]. 赵肖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五位一体”建设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D]. 向鹏. 湖南大学, 2018(06)
  • [8]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例题设置特征分析[J]. 樊蕾,袁海泉. 物理教师, 2017(10)
  • [9]原子物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究[J]. 张玉青,付响云,谢素霞,彭朝晖.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09)
  • [10]应用物理学专业《原子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崔丽玲,李新梅,李雪勇. 教育现代化, 2017(06)

标签:;  ;  ;  ;  ;  

原子物理传统内容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教学设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