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结核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脾结核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一、脾脏结核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同[1](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冉辰辰[2](2020)在《腹腔镜探查对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不明原因腹水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在2014年09月01日至2019年08月30日期间收治的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经常规检查无法确诊,行腹腔镜探查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最终的确诊结果将其分为三组:结核组、肿瘤组、非结核非肿瘤组。(1)总结患者腹腔镜探查后各种疾病的确诊情况以及诊断依据,分析患者术前疑诊与最终确诊的符合率;(2)收集患者腹腔镜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3)患者术后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资料共收集到以腹水主要临床表现病例113例,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6例患者。术前疑诊情况:16名患者术前疑诊结核7例(43.75%),肿瘤9例(56.25%)。(1)术后确诊结果:腹腔结核患者10例(62.5%),腹腔恶性肿瘤患者5例(31.25%),胰腺炎患者1例(6.25%)。结核组10例患者中仅3例术前考虑为腹腔结核,术前疑诊的符合率为30%;肿瘤组5例患者2例术前考虑为腹腔肿瘤,术前疑诊的符合率为40%;非结核非肿瘤组中的患者术前考虑为腹腔结核,术后确诊为胰腺炎,术前疑诊的符合率为0%;(2)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腹腔镜检查相关的并发症;(3)结核组10例患者术后均行规范抗结核治疗,随访时间为3-54个月,中位数随访时间为16个月,8名患者已完成抗结核治疗,经结核科评估已停药,2名患者仍在抗结核治疗中,腹水未复发。肿瘤组5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24个月,中位数随访时间为6个月。其中2例患者放弃治疗,分别于出院后3、6个月死亡;1例患者确诊后于外院行2次化疗,出院后24个月死亡;1例患者随访3个月已行5次化疗,腹水得到控制;1例患者随访5月已行化疗4次,腹水得到控制。非结核非肿瘤组中的患者最终诊断为胰腺炎,行腹腔镜检查后停止抗结核治疗,按胰腺炎治疗痊愈出院,随访24个月,患者胰腺炎未复发。结论:(1)不明原因的腹水常为结核或肿瘤,但易发生误诊。(2)若患者因其他疾病误诊为结核而接受不必要的抗结核治疗,在给患者带来副作用同时并不能缓解或治愈疾病;若腹腔结核所致腹水病人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则会考虑为疾病晚期,患者及家属可能放弃进一步的检查治疗导致疾病进展、结核播散,严重可致患者死亡,使得本可能治愈的疾病预后不良。(3)对于经常规检查、检验没有确诊的腹水病人,采用腹腔镜探查可以通过镜下所见并获取病变组织活检而明确诊断,使患者尽早接受正确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唐亮[3](2019)在《中国3576例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前言:区域性门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即左侧门脉高压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脾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所致,以单纯门静脉脾胃区域压力增高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RPH按病因分为胰源性、脾源性和腹膜后源性,其中胰源性门脉高压症(pancreatic portal hypertension,PPH)占大多数。鉴于大多数关于RPH的报道病例数较少,尚缺乏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疾病预后的大样本数据分析,因此我们系统性总结了中国357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RPH的理解和认识。资料与方法:1.资料检索1980年1月至2019年6月中文文献数据库,检索词为“区域性门脉高压”、“左侧门脉高压”或“胰源性门静脉高压”,通过人工阅读全文或文摘,纳入所有区域性门脉高压原始病例的相关文献,剔除不合格文献后最终纳入文献150篇,发表时间为1992至2019年,共3576例RPH患者。2.方法2.1资料数据提取:阅读文献后,提取相关数据。包括:地区、总病例数、男性患者例数、女性患者例数、年龄、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方法、胃镜或者钡餐结果、治疗方式、随访时间以及预后。2.2预后判断标准治愈或好转:治愈指通过外科手术门脉高压完全消失,好转指患者未再发生消化道出血,或复查胃镜、CT等提示胃和/或食管静脉曲张减轻或消失;治疗无效:消化道出血未得到控制,或胃和/或食管静脉曲张未减轻;死亡:随访期间死亡。2.3统计学方法建立Excel表格,统计纳入病例的性别、年龄、地域分布、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计数资料使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结果:1.RPH病例的性别、年龄和地域分布3576例RPH患者中男2340例,女1236例,男女比为1.89:1。年龄为385岁,平均年龄为50.23岁。按地域分布统计发现,华东、西南地区发生率相对较高。另外,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发病率稍高。2.RPH的病因分布3576例患者中胰源性3291例(92.03%),脾源性60例(1.68%),腹膜后源性24例(0.67%),其他少见原因(胃癌、腹腔淋巴瘤、骨髓纤维化等)35例(0.98%),另有166例(4.64%)患者的病因不详或未在文献中对病因进行说明。3.RPH的临床表现共有123篇文献记录了2715例RPH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中临床症状主要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1491例(54.92%)、上腹部不适或上腹痛1047例(38.56%)、贫血82例(3.02%)等;体征主要为脾肿大1859例(68.47%)、腹部包块46例(1.69%)、腹水征20例(0.74%)等。另外,有115篇文献记录了2423例患者胃镜、钡餐或CT检查结果,表现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1731例(71.44%)、孤立性食管下段静脉曲张62例(2.56%)、胃底合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336例(13.87%)、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128例(文献中无法确定是胃底静脉曲张亦或食管静脉曲张)(5.28%),以及无静脉曲张表现166例(6.85%)。4.RPH的检查方式共有140篇文献描述了3212例患者通过胃镜、彩超、CT、MRI、超声胃镜、钡餐、DSA等检查方法确诊RPH。1219例(37.95%)患者仅用1种检查方法诊断RPH,995例(30.98%)患者使用2种检查方法诊断,850例(26.46%)患者使用3种检查方法诊断,148例(4.61%)患者使用4种以上检查方法诊断。所有患者中接受CT检查确诊的人数最多,共有784例(24.41%)。5.RPH的治疗方式及预后共有115篇文献记录了2345例患者的治疗方式,其中行脾切除术的患者1663例(70.92%),内科综合治疗265例(11.30%),不含脾切除的其它手术如剖腹探查、胆肠吻合术、肿瘤姑息手术等176例(7.50%),行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或硬化剂治疗109例(4.65%),行脾动脉栓塞或结扎93例(3.97%),脾动脉栓塞联合脾切除术25例(1.07%),放弃治疗14例(0.60%)。共有100篇文献记录了2089例患者的预后,随访时间为1周18年,其中治疗后好转1738例(83.20%),无效40例(1.91%),死亡182例(8.71%),失访或未提及预后的患者129例(6.18%)。讨论:通过分析近30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RPH病例,结果显示男女比例为1.89:1,患病年龄为385岁,平均年龄为50.23岁。可见我国RPH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中年人易发。地域分布统计显示,华东、西南、华北、华中地区发生率相对较高,这可能与该地区医疗水平和医生对该病的重视程度有关。本研究病因分布统计的结果显示PPH仍占RPH的绝大多数(92.03%),其发病机制主要有,胰腺肿瘤或胰腺假性囊肿可直接挤压或浸润脾静脉,造成脾静脉血流变缓甚至阻塞,诱导脾静脉血栓产生。此外急慢性胰腺炎均可累及脾静脉,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进而形成脾静脉血栓导致RPH。综合3756例RPH病例,我们可以看出RPH的主要临床特征是:一是引起脾静脉回流受阻的基础疾病的临床表现,如上腹不适、疼痛等;二是门静脉脾胃区静脉压力增高的临床表现,如消化道出血、脾脏肿大等;三是无肝硬化、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四是内镜下可发现特征性的孤立胃底静脉曲张。RPH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清学、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内镜下发现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是RPH区别于一般门脉高压症的重要特征之一。并且无肝硬化、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这也是RPH与其他门脉高压症的重要区别之一。RPH的治疗包括纠正脾胃区门脉高压症和处理原发疾病两部分。具体方式主要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该病预后大都良好,主要依赖于RPH的病因。

祖力亚尔·木拉吾东[4](2019)在《后路椎体间自体骨与异体骨植入治疗腰椎BS的疗效对比》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后路椎体间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柱炎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单纯后路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为自体骨移植组(A组)和同种异体骨移植组(B组)。对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VAS评分、ODI评分、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椎间隙高度、椎体融合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内所有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得到了36个月以上的随访。术后未见神经损伤症状加重、感染复发。未出现植骨块塌陷、异位,内固定松动或断裂。至末次随访,自体骨移植组(A组)FRANKEL分级有效改善率为84.61%(11/13),同种异体骨移植组(B组)组的改善率为80%(4/5)。自体骨移植组(A组)与同种异体骨移植组(B组)之间椎间隙高度比较时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融合率均为100%。结论: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二者的安全性、疗效相近。同种异体骨可以成为自体骨理想的替代材料。

邹海波,罗兰云,龙爽,王冠,薛华,骆乐,姚豫桐,向光明,黄孝伦[5](2016)在《腹膜后泡型包虫病合并多器官转移的诊断与治疗》文中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3年前,因"腹膜后占位"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前CT、MRI和B超检查结果示胰腺后方、腹腔干肿块,淋巴结病变待查,肝、脾、肺无病变(图1)。术中探查见胰后淋巴结肿大、腹膜后直径约5 cm质地坚硬肿块,侵及腹腔干及胆总管,遂行"胆肠吻合+胆囊切除+腹膜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肉芽肿性炎伴坏死,考虑为结核感染,但抗酸染色未见阳性杆菌;临床诊断为"腹膜后淋巴结结核待查",术后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4个月复

张松旺[6](2016)在《脾结核外科治疗的方法与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脾结核外科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06年2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脾结核患者15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例与对照组7例,对照组给予脾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保留脾脏手术治疗,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病灶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消失,观察组在术后发生发热1例,对照组在术后发生发热3例,腹部不适2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切除与保留脾脏手术治疗脾结核都有很高的成功率,不过保留脾脏手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杜杰,兑丹华,赵建锋,敖宇[7](2016)在《孤立性脾结核1例报道》文中认为孤立性脾结核临床少见,其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上多表现为脾脏占位性病变,易误诊为脾脏肿瘤,最终诊断多依赖病理学检查。孤立性脾结核形成结核球则更为罕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左上腹疼痛3个月",于2013年12月5日入院,疼痛呈持续性胀痛,餐前及餐后较明显,无发热,无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症状。患者门诊就诊行腹部MRI检查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考虑囊肿并出血可能。门诊以"脾脏占位:

王琳[8](2016)在《超声对脾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脾结核超声影像特点,完善脾结核鉴别诊断。方法:对30例通过常规检查、脾脏活检、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等方法确诊的脾结核患者,分析其脾脏超声声像特征。结果:30例患者超声诊断脾脏厚度在3950mm之间,在经过抗结核之后效果明显,脾脏厚度基本正常(3942mm),内部回声均匀。患者治疗前后的脾脏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对脾结核,能够得到明确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对脾结核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本刊编辑部[9](2016)在《2016北京十大医院最牛专科推荐》文中研究指明30年前,您也许不用靠地图也能逛完北京的着名景点,故宫很好找。可如今,即便手里拿着最新版的门诊信息,您也未必能在一家北京的大医院找到合适的医生。得了什么病该去哪家医院,进了医院该挂哪科的号?什么医生对您来说是好医生?老医生好还是年轻医生好?不得不承认,如今看病也成了一门学问。进了医院大门,挤在各种排队长龙里胸有成竹的患者并不多。其中挂错号、花了冤枉钱也浪费了时间的人不在少数。更不要说千里迢迢从全国各地抱着各种希望涌进北京各大医院的患者了。

李腾飞,邢光远,王传磊,季敏,吕国悦[10](2016)在《脾结核误诊一例》文中指出病例患者,女,51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疼痛较轻未予以治疗,半月前出现胸骨旁疼痛,尤以上肢活动时重,并有肩背部疼痛。自诉病程中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无呕血、黑便,饮食、睡眠尚可,1个月内体重减轻6 kg。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5℃,右上腹轻压痛,余无异常阳性体征。辅助检查: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阴性,增强CT(见图1):脾脏多发占位性病变,不除外淋巴瘤或其

二、脾脏结核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脾脏结核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腹腔镜探查对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国3576例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
    2.2 资料数据提取
    2.3 预后判断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中国RPH病例的性别、年龄和地域分布
    3.2 RPH的病因
    3.3 RPH的临床表现
    3.4 诊断RPH的检查方式
    3.5 RPH的治疗方式及预后
第四章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后路椎体间自体骨与异体骨植入治疗腰椎BS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内容
        2.2 自体骨移植组
        2.3 同种异体骨移植组
    3 治疗方法
        3.1 术前准备
        3.2 手术方法
        3.3 术后处理
        3.4 随访及评价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脾结核外科治疗的方法与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孤立性脾结核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讨论

(8)超声对脾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10)脾结核误诊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病例
讨论

四、脾脏结核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腹腔镜探查对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的诊断价值[D]. 冉辰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3]中国3576例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唐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4]后路椎体间自体骨与异体骨植入治疗腰椎BS的疗效对比[D]. 祖力亚尔·木拉吾东.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4)
  • [5]腹膜后泡型包虫病合并多器官转移的诊断与治疗[J]. 邹海波,罗兰云,龙爽,王冠,薛华,骆乐,姚豫桐,向光明,黄孝伦.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6(12)
  • [6]脾结核外科治疗的方法与效果分析[J]. 张松旺. 中国医药指南, 2016(33)
  • [7]孤立性脾结核1例报道[J]. 杜杰,兑丹华,赵建锋,敖宇. 重庆医学, 2016(29)
  • [8]超声对脾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J]. 王琳. 甘肃医药, 2016(08)
  • [9]2016北京十大医院最牛专科推荐[J]. 本刊编辑部. 康颐, 2016(08)
  • [10]脾结核误诊一例[J]. 李腾飞,邢光远,王传磊,季敏,吕国悦.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6(02)

标签:;  ;  ;  ;  ;  

脾结核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