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肥市出租车数量确定的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盛冬冬[1](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的出行方式选择》文中研究表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PHE)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出行产生巨大影响,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它严重影响了城市日常出行。研究PHE影响下通勤者的出行方式选择,对PHE期间的城市交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通勤者类型分组和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多指标多因果模型,研究了PHE影响下通勤者的心理决策机制,并将起重要作用的潜变量引入多项logit模型,刻画了PHE期间通勤者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并且,本文提出采用公共交通补贴手段影响PHE期间的城市出行,构建了公共交通补贴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可行的补贴方案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基于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采用RP+SP的调查方法开展通勤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调查。并按“信度检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的过程检验了调查数据,结果表明,调查数据与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的理论结构契合度良好,保障了后续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其次,使用潜在类别模型把通勤者分为2类,并将对疫情的认知、出行的情绪波动和感知到的潜在风险引入计划行为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多类型用户的多指标多因果模型,研究了PHE影响下通勤者的出行方式心理决策机制。其中,类别1通勤者的选择行为主要受到出行时的情绪波动、减少使用公交车/地铁的社会压力和出行方式选择时的心理偏好等因素的影响;类别2通勤者的选择行为主要受到感知放弃或选择公交车/地铁的难易程度、对公交车/地铁的态度和出行方式选择心理偏好等因素的影响。然后,将上述潜变量引入离散选择模型中,构建了考虑潜变量的多项logit估计模型,刻画出通勤者在PHE期间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验证了该模型具有更高的估计准确率,结果表明,PHE期间的通勤者在选择出行方式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在属性潜变量而不是出行成本,并且候车时间和步行时间对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高于乘车时间对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后,将公共交通补贴引入考虑潜变量的多项logit估计模型中,构建了PHE影响下的交通分担率模型。然后,以政府视角下的成本函数刻画广义出行成本,以感染率模型量化出行方式的感染风险,构建了公共交通补贴策略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公共交通补贴策略能够显着改善城市出行结构,政府在给予适当的交通补贴后,能够大幅减少区域内的感染者数并小幅降低广义出行成本。
杜梓宁[2](2021)在《社区医疗设施适老化布局与配置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蜀山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老龄人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相比其他年龄群,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总体下降、慢性病增多,社区医疗需求急剧增加,社区医疗设施的建设关系老年人健康生活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当前社区医疗设施存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服务距离过大,供给不足与配置不均等问题,研究社区医疗设施的适老化布局与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此次研究首先对社区医疗设施相关概念及老年人社区就医生活圈有所把握,选定以合肥市蜀山区社区医疗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实地调研,探寻设施适老化配置现状与问题,然后结合老年人设施满意度问卷,综合分析设施现状布局、配置及人性化方面的满意度情况,并从不同行动状况和新老城区老年人的角度深入剖析满意度区别与设施使用偏好。在此基础上,使用Arc GIS软件对社区医疗设施的空间布局及服务情况展开研究,发现设施存在老城区服务覆盖情况优于新城区、总量不足、街区间服务覆盖情况差距较大、部分设施布局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然后通过设施可达性评价,发现可达性较弱的区域是蜀山区的西部与南部。进而对社区医疗设施适老化服务的公平性展开评价,主要从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两方面进行研究。在空间布局公平性方面,使用全局自相关及局部自相关模型进行评价,研究得出设施在空间上的公平性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城市中心区域享有更便利的社区就医条件。在资源配置公平性方面使用每千老年人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基层卫技人员密度指数、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老年人社区医疗资源需求量,总结现状配置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前文分析基础之上,使用位置分配模型引入老年人口密度指标进行设施布局优化,并从空间布局和医疗资源配置两方面提出适老化改进建议。全文通过详实的调研数据结合相关科学研究方法以期为同规模大中型城市社区医疗设施适老化选址、医疗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验证、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积极推动医联体建设与社区养老的有效实施。
李绍辉[3](2020)在《共享经济时代网约车行业治理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董翠[4](2020)在《基于离散选择试验的定制公交公众支付意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城市交通顺畅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严峻的拥堵形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然而,高质量、多元化的出行需求与传统公交服务水平低、模式单一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高效、便捷、舒适、环保的定制公交服务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定制公交作为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服务模式,现有运营发展中,存在着开行线路少、班次频率低、公众关注度低以及吸引力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出行需求的微观角度出发,研究公众对定制公交的支付意愿,为公交企业制定定制公交多元化推广策略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基于出行距离(短∕中∕长)和出行目的(通勤∕非通勤)组合得到六种出行情境,确定定制公交特征属性及属性水平,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离散选择试验。其次,将整个支付意愿过程划分为是否愿意乘坐定制公交和愿意支付价格的两个离散选择行为,基于MNL模型构建支付意愿评价模型,分析影响公众对定制公交支付意愿的各种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参数估计结果计算定制公交特征属性的支付意愿,并对比分析多出行情境下定制公交公众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在是否愿意乘坐定制公交的选择行为中,性别、年龄、收入及单程出行距离具有显着影响;在愿意支付价格的选择行为中,票价、乘车时间、最后一公里步行距离及乘车环境具有显着影响。在通勤出行情境中,为缩短最后一公里步行距离,乘客平均支付意愿为6.35元,而在非通勤出行情境中乘客支付意愿仅为2.89元;就出行距离而言,短距离出行情境下乘客更关注下车后最后一公里步行距离以及乘车时间;而中长距离出行情境下,乘客愿意为乘车环境支付更高价格。
张思乔[5](2020)在《合肥老城街区功能密度与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城区作为城市的立城之根,在城市更新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由于对老城盲目的改造和开发,所呈现的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出现了老城面貌千城一面、街区环境品质日益下降,局部城市活力快速下降等各方面问题。同样,目前合肥市老城区面临有限的空间内,多样化功能相互高度叠加,旧功能不去,新功能不断填充,空间发展失衡等城市功能问题,为老城区下一步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必须对合肥老城街区功能密度和多样性现状进行清晰的梳理,科学诊断老城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在今后发展建设中有的放矢。现如今,我国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量的城市数据产生为利用数据对城市问题进行科学精准的研究分析提供了可能。因此,运用大数据高效率的对功能密度与多样性进行梳理研究成为现阶段对合肥老城区进行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以合肥市老城街区为研究基础,阐述了街区功能密度与多样性与老城区城市活力的息息相关。进一步考虑到研究街区空间的组成要素对街区研究十分必要,因此,对合肥老城街区空间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在相关理论研究中,街区空间形态、功能密度与多样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进一步,通过对合肥市老城区范围内街区数据、老城区建筑轮廓数据、实时交通可达性数据以及合肥历史文化设施POI数据对老城街区的空间形态组成、老城区范围内所有街区的可达性以及历史文化价值作为进行了分析;接着运用老城区范围内POI数据,对老城街区功能密度与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此基础上运用香农多样性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了可视化表达;最终,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影响街区功能密度与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根据对街区空间形态、可达性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影响要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合肥市老城区街区范围内功能设施密度较高的区域较多分布在老城区内侧,淮河路步行街附近街区、沿长江中路两侧街区等,位于老城区偏外侧的街区有安粮东怡广场所在街区、市政府宿舍所在街区等,但整体上沿长江中路两侧设施密度较高的街区分布最多,整体功能设施密度在空间分布上呈正相关性,即高功能密度的街区同其他高功能密度街区在空间上有相互聚集的特征;大多数街区的功能种类数量分布在8-13种之间,各街区的多样性指数都比较接近平均值,整体的街区功能的多样性并不是太高,有继续丰富的空间,街区功能多样性较高的热点街区主要分布在老城区的中心区域,围绕在市政广场周围;从街区平面尺度来看,合肥老城区整体街区普遍偏小,面积较为适宜的街区占比最少,短边适宜面积不适宜、短边不适宜面积不适宜的街区数量做多,在街区形状方面,矩形街区最多,从街区布局来看,老城街区共有3中街区布局形式,分为规整式布局、围合式布局、自由式布局;从街区建筑的覆盖率来看,合肥市老城区整体建筑覆盖率偏低,建筑组合形式共分为点式、行列式、围合式、混合式四种;从街区三维形态来看,老城区街区建筑平均高度整体呈现出外围街区较低,内部街区较高的状态,整个街区建筑平均较高的街区分布在长江中路两侧,老城区整体高度适,沿长江路两侧的街区容积率加大,开发强度较大;容积率较小的街区分布在老城区外围;在街区功能兼容性方面,合肥老城区街区功能整体兼容性偏若,功能整体协调有待提高;在功能密度的形成机制研究中,街区建筑覆盖率、街区建筑平均高度、街区容积率、公共交通可达性及文化评分这些变量呈正相关,其中街区建筑覆盖率与街区容积率对功能密度的影响最大;在功能多样性的形成机制研究中,与街区面积、街区长短边、街区建筑覆盖率、街区建筑平均高度、街区容积率、公共交通可达性及文化评分呈正相关,但各个相关变量并没有展现出与其功能多样性之间强烈的相关性。整体而言,通过运用大数据对合肥市老城区街区功能密度与多样性的研究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现状,对合肥老城区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徐帆[6](2020)在《合肥市新老城区过渡地段道路空间效果研究》文中指出工业革命以后,小汽车在西方世界快速普及。西方许多城市,尤其是美国,在那之后经历了道路迅猛发展的重要阶段。道路设施、停车场等大量建造,使美国的众多城市成为了建立在机动车上的城市。这种道路设计方法极大地影响到了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城市道路发展。便捷的道路的确给人们带来许多便捷和经济效益,但其过度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并且在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下显得十分尖锐和突出。本文以此为背景,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框架来评价道路空间的效果,并找出道路空间效果优劣背后的空间原因,加以改善与提升。空间活力是评价一条道路公共空间职能的要素,而交通效率则是评价道路作为交通系统运转效率的要素。本文以此二者为视角,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当前城市的道路设计。本研究选取合肥市新老城区过渡地带的十二条主要道路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拆分为三十九个段落,并利用PS-PL调研法对实际道路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包括选定时间段内机动车的通勤量与行人在选定时间内的活动种数等。通过现场计测与行为观察的方式进行研究,并将获得的数据加以处理分析,从而得到道路空间活力与效率的具体得分。通过不同路段的空间活力与交通效率打分图,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道路选段的空间效果表现情况。通过对选定道路的所有空间要素进行筛查与分析,并借鉴加权平均与极限的思想,制定针对每个空间要素的量化标准,可以获得每段道路的空间要素的量化表。为了寻找空间要素与空间效果评价之间的潜在关系,并确定相关程度大小,本文借助SPSS分析软件,将所有的空间表现得分与空间要素量化值作为因变量与自变量导入SPSS中进行二元相关性分析,得到与不同类型道路与其空间表现最相关的空间要素,找出对空间活力与交通效率二者均有提升作用的空间要素为界面开放率、行人步行连接性、缓冲接驳空间与道路绿化率。利用已经获得的空间要素与空间效果相关性表,本文提取了每种道路中与其效果评分最为相关的几种空间要素类型,并以其为基础制定空间优化与改善原则,进而通过道路平剖面、空间节点以及道路交口处的设计范例来指导其他道路的空间优化。本研究利用效率与活力的视角,不仅能够找到在本研究范围内亟待优化的路段,同时也能够过提炼出相应的原则,以图示化的方式为道路空间效果研究提供框架的探索,具有一定的意义。
杨诚[7](2019)在《基于POE的城市休闲广场满意度评价及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展示城市形象和支持市民公共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具有高品质的广场、公园、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广场设计中存在着追求形式与视觉感受、忽略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使用需求的倾向,因此,广场的实际使用与设计初衷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建成广场使用状况不佳、城市公共空间闲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合肥市有代表性的城市休闲广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使用后评价(POE)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调查市民在广场建成环境中的实际感受与广场设计之间的关系,试图揭示影响广场使用满意度各主要因素的不同重要度,以期对未来我国城市广场及其它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和评价起到有价值的指导作用。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城市广场和POE的相关理论展开研究,主要涉及国内外广场的发展、广场的设计手法和我国发展POE理论的意义等相关内容。在对既往研究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物质环境、社会活动、心理感知为主要内容的POE评价模型。其次,本文选取市府广场、明珠广场、和平广场和黑池坝广场等四个在合肥市具有代表性质的城市休闲广场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环境特征、区位交通、空间形态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广场的可达性、使用状况、满意度等数据进行了收集。同时运用语义分析法(SD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最终得到四个广场的19项二级评价因子的市民满意度和重要性值,以及合肥市四个休闲广场的总体满意度得分。随后,将该得分与之前的POE评价模型相对照,得到广场最终的使用后评价结果,并总结出合肥市城市休闲广场在规划与物质空间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针对广场设计、建设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合肥市城市休闲广场在规划、空间、环境、设施和维护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和改善措施。
刘孝禹[8](2019)在《城市快速路交通及几何参数对机动车排放影响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曲线的几何线形设计直接影响着机动车尾气排放。快速路圆曲线路段作为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交通量大,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路路段及交叉口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缺乏快速路交通状态、几何线形参数对交通排放的影响规律方面的研究,此外,快速路机动车行驶工况对机动车排放影响、快速路圆曲线机动车排放计算方法都有待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集不同交通环境下的机动车行驶工况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快速路工况、郊区工况、绕城高速工况、市区工况四种的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对比,统计分析了不同道路交通环境下机动车比功率分布,最后利用不同比功率区间与机动车的排放率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不同行驶工况下不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率,并进行对比分析快速路行驶工况对机动车排放的影响规律。本文提出一种快速路圆曲线机动车排放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曲线的几何线形定量计算机动车尾气排放。首先,对合肥市四个代表性快速路弯道开展交通调查,建立了以道路线形参数为变量的车速预测模型。基于综合移动源排放预测模型MOVES,得到合肥市快速路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预测模型。其次,再次利用建立的快速路圆曲线排放计算方法对快速路圆曲线路段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计算,该计算方法将快速路圆曲线划分成许多微小曲线段,充分利用了曲线半径、交通密度、车型组成、断面平均车速及其标准差、车速的分布规律等交通特征,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最后,分析了快速路交通密度与弯道半径对尾气排放的影响规律。该方法依据曲线线形设计文件可计算出机动车污染排放总量,可用于道路设计方案比选、道路环境评价等过程中评价道路尾气排放的指标,也可作为治理交通污染及采取相应对策的参考依据,为城市交通低碳设计提供支持。
刘阳[9](2018)在《基于视频的高架道路限流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行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监测和处置却仍然依赖人工巡检,因此智能判别城市交通拥堵,提出规避拥堵的具体措施和确定拥堵后应急处置的研究迫在眉睫。基于视频的高架道路车流量监测具有成本低、实时性好、安装维护简单等显着优势,是未来城市交通拥堵监测的热点方向。目前基于图像的交通拥堵判别方法所需交通特征参数种类、数量多,算法复杂度高,实时性差。尤其高架道路作为城市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车流量大,车速快的特点,现有基于视频的交通拥堵判别方法更难满足监测要求。本文在大量观察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出租车速度作为高架道路交通拥堵的特征参数,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出租车作为一种盈利性质的公共服务类车辆,通常具有显着特征。本文以合肥市为例,明确了出租车的在车辆类型、颜色、顶灯上的典型特征。提出了基于视频的出租车识别算法。对检测出的车辆目标依次进行是否轿车型、是否彩色、是否存在顶灯的二分法筛选,逐步减少后续处理的目标数量,提高了算法效率。本文在车辆的相关特征提取方面进行了补充研究,避免了高架道路上无出租车的情况发生。通过在各个匝道设置虚拟线圈,进行单位时间内的车辆计数,可以准确定位高架道路交通拥堵的位置。按照现行处理办法短时禁行,可以有效缓解高架道路的车流量压力,规避高架道路的交通拥堵。偶发性事故和车流量激增是造成高架道路交通拥堵的两个重要原因。本文在针对上述原因深入分析后,提出了应对措施,结合高架道路预先排堵调度策略,完成了对高架道路限流控制的方法研究,提出了总体软件设计流程图。在实验室条件下,借助数字图像处理工具MATLAB,对采集视频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设计在高架道路限流控制中的可行性。
欧光艳[10](2017)在《安宁市出租车需求量预测及增量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出租车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快速、安全、便捷、舒适及服务面广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但是,城市出租车需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必须结合当地的客运交通现状,衡量好出租车公司、司机、市民三者的关系,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因此,城市出租车的需求量预测、保持出租车供需平衡对城市交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论文分析总结了出租车需求量及运力规模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出租车需求量及运力投放方面的相关概念、预测模型分析及研究方法。其次,通过实地考察取证、查阅大量安宁出租车相关数据,结合国内城市交通所处阶段,分析出安宁市民的出行方式特征、出租车出行指标及出行特征。调查结果显示,出租车出行是安宁市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目前出租车数量仅能满足安宁市老城及大屯新区的需求,而对于新建成的昆钢、职教、太平、温泉片区却少有出租车运行。第三,找出了影响出租车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并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安宁市实例,采用供需平衡法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安宁市目前的出租车需求量为175辆;并在国内外未来出租车运力投放规模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安宁市城市交通现状,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计算得出安宁市2020年的出租车运力规模为220辆。最后,根据两种分析计算方法的结果,测定安宁市出租车的需求量及未来合理发展规模,并结合实际,提出安宁市出租车增量实施策略,为出租车行业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参考依据。
二、合肥市出租车数量确定的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肥市出租车数量确定的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的出行方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通领域涉及PHE的研究 |
1.2.2 出行方式选择理论与模型 |
1.2.3 出行结构优化研究 |
1.2.4 交通补贴策略研究 |
1.2.5 研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调查方案与数据准备 |
2.1 调查方案设计 |
2.1.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2.1.2 调查问卷设计 |
2.2 调查数据检验 |
2.2.1 信度检验 |
2.2.2 效度检验 |
2.3 样本特征分析 |
2.3.1 出行属性信息统计描述 |
2.3.2 指标变量得分统计描述 |
2.3.3 潜变量的方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考虑潜变量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
3.1 基于多类型用户的心理决策机制分析 |
3.1.1 多类型用户分组 |
3.1.2 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 |
3.1.3 心理决策机制分析 |
3.2 考虑潜变量的多项LOGIT估计模型 |
3.2.1 集成模型 |
3.2.2 模型构建 |
3.2.3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公共交通补贴研究 |
4.1 公共交通补贴多目标优化模型 |
4.1.1 问题阐述 |
4.1.2 模型构建 |
4.1.3 模型求解 |
4.2 案例分析—以合肥市为例 |
4.2.1 背景介绍 |
4.2.2 参数标定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调查 |
附录 B |
附录 C 市内出行方式舒适度及安全性调查 |
附录 D |
附录 E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社区医疗设施适老化布局与配置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蜀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途径及框架 |
1.4.1 设施服务区分析 |
1.4.2 设施可达性评价 |
1.4.3 空间聚类分析 |
1.4.4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1.4.5 位置分配模型 |
1.4.6 研究框架 |
1.4.7 评价模型构建流程 |
1.5 既往研究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5.3 研究综述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老年人需求的社区医疗设施实态调研 |
2.1 社区医疗设施概述 |
2.1.1 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
2.1.2 服务内容及科室设置 |
2.1.3 老年人群在社区医疗设施的需求 |
2.2 蜀山区社区医疗设施建设概述 |
2.2.1 蜀山区整体概况 |
2.2.2 街道划分情况 |
2.2.3 老年人口发展概况 |
2.2.4 蜀山区社区医疗设施整体概况 |
2.3 蜀山区社区医疗设施实态调研 |
2.3.1 选址与用地分析 |
2.3.2 社区医疗设施建设类型分析 |
2.3.3 建筑室内空间分析 |
2.3.4 就医引导标志 |
2.3.5 建筑室外空间分析 |
2.4 基于老年人需求的社区医疗设施满意度分析 |
2.4.1 调查问卷设计 |
2.4.2 问卷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肥市蜀山区社区医疗设施适老化布局研究 |
3.1 数据库建立 |
3.2 设施服务区分析 |
3.2.1 方法概述 |
3.2.2 服务区分析 |
3.2.3 结果分析 |
3.2.4 服务短缺区成因分析 |
3.3 基于老年人需求的社区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 |
3.3.1 最短距离分析 |
3.3.2 基于出行范围的可达性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肥市蜀山区社区医疗设施适老化配置公平性分析 |
4.1 社区医疗设施空间配置的公平性评价 |
4.1.1 Moran’s统计与高低聚类 |
4.1.2 局部自相关 |
4.2 社区医疗设施非空间配置的公平性评价 |
4.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现状配置情况 |
4.2.2 蜀山区每千老年人社区医疗资源配置 |
4.2.3 基层卫技人员密度指数(HRDI) |
4.2.4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计算 |
4.3 社区医疗设施配置与老年人需求对比分析 |
4.3.1 老年人医疗床位最低需求量计算模型 |
4.3.2 老年人社区医生最低需求量计算模型 |
4.4 社区医疗设施配置现状问题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区医疗设施配置及适老化布局优化策略 |
5.1 模型方法概述 |
5.1.1 模型选择 |
5.1.2 医疗需求点模拟 |
5.1.3 候选地址模拟 |
5.2 位置分配模型分析 |
5.2.1 最小化阻抗模型 |
5.2.2 最小化设施点数模型 |
5.3 模型结果分析 |
5.4 讨论与建议 |
5.4.1 空间布局方面建议 |
5.4.2 资源配置方面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各章小结 |
6.2 全文研究结论 |
6.2.1 基于老年人需求的社区医疗设施满意度 |
6.2.2 社区医疗设施空间布局分析 |
6.2.3 社区医疗设施资源配置分析 |
6.2.4 社区医疗设施适老化服务优化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服务调查 |
附录2 蜀山区街道及社区名称一览表 |
附录3 社区医疗设施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基于离散选择试验的定制公交公众支付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定制公交研究 |
1.2.2 支付意愿研究 |
1.2.3 离散选择试验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离散选择试验原理与计算模型 |
2.1 随机效用理论 |
2.2 MNL模型 |
2.3 支付意愿计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定制公交公众支付意愿调研设计与数据收集 |
3.1 离散选择试验设计 |
3.1.1 设置出行情境 |
3.1.2 确定属性及属性水平 |
3.1.3 正交试验设计 |
3.2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3.2.1 调研背景 |
3.2.2 调查问卷设计 |
3.2.3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
3.3 调查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NL模型的定制公交公众支付意愿建模与分析 |
4.1 定制公交公众支付意愿建模 |
4.1.1 乘坐与否建模 |
4.1.2 愿意支付价格建模 |
4.2 参数估计 |
4.2.1 变量的选取与编码 |
4.2.2 模型估计结果 |
4.3 结果分析 |
4.3.1 乘坐与否决策行为 |
4.3.2 愿意支付价格决策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出行情境的定制公交公众支付意愿对比分析 |
5.1 基于出行距离情境的公众支付意愿对比分析 |
5.1.1 短距离出行分析结果 |
5.1.2 中等距离出行分析结果 |
5.1.3 长距离出行分析结果 |
5.2 基于出行目的情境的定制公交公众支付意愿对比分析 |
5.2.1 通勤出行分析结果 |
5.2.2 非通勤出行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6.1.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6.1.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2 提高公众对定制公交支付意愿的对策建议 |
6.2.1 政府层面对策建议 |
6.2.2 企业层面对策建议 |
6.2.3 社会层面对策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众对定制公交支付意愿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合肥老城街区功能密度与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老城区的新问题与空间研究视角的转变 |
1.1.2 大数据时代城市研究变革 |
1.1.3 合肥市老城区功能调整的必然性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理论 |
2.1.1 老城街区 |
2.1.3 街区空间形态 |
2.1.4 城市功能 |
2.1.5 城市密度 |
2.1.6 城市多样性 |
2.2 国外新数据环境下城市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1 网络数据类型 |
3.1.1 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 |
3.1.2 OSM(OpenStreetMap)数据 |
3.2 网络数据采集 |
3.2.1 老城区POI点采集 |
3.2.2 OSM地图获取 |
3.2.3 老城区建筑轮廓 |
3.2.4 老城区街区划分 |
3.3 网络数据分析 |
3.3.1 分析方法 |
3.3.2 操作步骤 |
第四章 合肥老城街区空间形态研究 |
4.1 街区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
4.1.1 街区空间形态 |
4.1.2 交通区位可达性 |
4.1.3 历史文化价值 |
4.2 合肥老城街区形态分析 |
4.2.1 街区平面形态分析 |
4.2.2 街区三维形态分析 |
4.3 合肥老城街区可达性 |
4.3.1 街道尺度 |
4.3.2 老城街区公共交通可达性分析 |
4.3.3 老城街区汽车可达性分析 |
4.4 合肥老城街区历史文化分析 |
4.4.1 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及空间分布 |
4.4.2 老城街区历史文化资源影响力评价 |
第五章 合肥市老城街区功能密度研究 |
5.1 街区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1 街区功能类型特征 |
5.1.2 街区功能设施空间分布特征 |
5.2 街区功能密度特征 |
5.2.1 街区整体功能密度 |
5.2.2 街区各类功能密度 |
5.2.3 街区功能密度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5.3 .街区功能的内外密度特征 |
第六章 合肥市老城街区功能多样性 |
6.1 街区功能的多样性特征 |
6.1.1 街区功能设施种类分析 |
6.1.2 街区功能多样性分析 |
6.1.3 街区功能多样性相关性分析 |
6.2 街区功能的协调性研究 |
第七章 合肥老城街区功能密度与多样性形成机制 |
7.1 合肥老城街区功能密度形成机制 |
7.2 合肥老城街区功能多样性形成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创新点 |
8.2.2 研究不足 |
8.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POI数据分类 |
附录 B 街区功能密度与影响因子置信度 |
附录 C 街区功能多样性与影响因子置信度 |
后记与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合肥市新老城区过渡地段道路空间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交通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总体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现状、方法及实验设计 |
2.1 研究范围 |
2.1.1 安徽合肥新老城区过渡地段 |
2.1.2 道路分段标准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道路“效率”与“活力”发展研究简史 |
2.2.2 国内外主要文献综述 |
2.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2.3.1 PSPL调研法 |
2.3.2 SPSS相关性分析 |
2.4 实验总体设计 |
2.4.1 实验器材 |
2.4.2 实验时间与地点设计 |
2.4.3 实验数据类型整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通效率与空间活力的二元道路效能评价 |
3.1 PSPL调研法概述 |
3.1.1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PSPL)调研法 |
3.1.2 PSPL调研法在道路研究中的作用 |
3.2 交通效率定义与研究 |
3.2.1 交通效率的影响因素 |
3.2.2 交通效率定义 |
3.2.3 道路交通效率调查模式与打分体系 |
3.2.4 交通效率高峰表现的调查概况 |
3.2.5 道路全天表现调查 |
3.2.6 总体评估 |
3.2.7 小结 |
3.3 道路空间活力定义与研究 |
3.3.1 道路空间活力的定义 |
3.3.2 道路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 |
3.3.3 道路空间活力调查模式与打分体系 |
3.3.4 道路空间活力的调查概况 |
3.3.5 道路空间活力打分-绝对活力与相对活力 |
3.4 道路效率与空间活力的整合评价 |
3.4.1 评价体系来源 |
3.4.2 二元评价体系合理性 |
3.4.3 二元评价下的道路表现评价 |
3.5 基于道路分类的综合评价分析 |
3.5.1 不同路段分类 |
3.5.2 基于路段分类结果的道路效率与活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过渡地段道路空间要素分析 |
4.1 各路段特点分析与分类 |
4.1.1 道路总体概况 |
4.1.2 路段概况与断面分析 |
4.2 道路空间要素的选择 |
4.3 道路空间要素的量化方式 |
4.3.1 建筑高度要素 |
4.3.2 界面 |
4.3.3 特质空间 |
4.3.4 车道空间 |
4.3.5 行人 |
4.4 城市过渡地段各道路空间要素量化分析 |
4.4.1 空间要素量化意义 |
4.4.2 道路空间要素量化 |
4.5 道路表现的空间影响要素总结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道路评价与道路空间要素关联性分析 |
5.1 基于SPSS相关分析的道路空间要素评价分析 |
5.1.1 SPSS相关分析概况与其合理性 |
5.1.2 道路表现与道路空间相关性分析 |
5.1.3 基于类型的道路表现与道路空间相关性分析 |
5.2 基于相关程度结果的空间设计原则 |
5.2.1 SPSS计算结果分析 |
5.2.2 基于道路类型化的空间设计原则 |
5.3 基于“活力”与“效率”的道路空间原则 |
5.3.1 不同类型道路活力与效率比重 |
5.3.2 不同类型道路活力与效率提升原则 |
5.4 基于效率与活力的不同类型道路空间设计导则 |
5.4.1 不同道路类型下的空间设计原则 |
5.4.2 道路空间操作与设计范例 |
5.4.3 道路交口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各章总结 |
6.2 主要结论 |
6.2.1 合肥市新老城市过渡区域道路表现评价 |
6.2.2 合肥市城市道路空间分析 |
6.2.3 城市道路空间优化 |
6.3 本研究局限性与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道路流量数据记录详表(pcu/4min) |
附录2 道路类型化下的SPSS关联性分析表 |
附录3 道路交口设计示例空间场景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基于POE的城市休闲广场满意度评价及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既往研究 |
1.4.2 国内相关既往研究 |
1.4.3 既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1.5.1 城市休闲广场 |
1.5.2 POE |
1.5.3 使用者满意度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广场与POE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广场的相关理论 |
2.1.1 城市广场的概念 |
2.1.2 国内外广场的发展历程 |
2.1.3 国内外城市广场差异性比较 |
2.1.4 城市广场的分类 |
2.2 城市广场设计分析 |
2.2.1 设计原则 |
2.2.2 环境特征 |
2.2.3 空间特征 |
2.2.4 功能特征 |
2.2.5 构成要素 |
2.3 POE的相关理论及实践 |
2.3.1 POE内涵和定义 |
2.3.2 POE类型与价值 |
2.3.3 POE具体评价方法 |
2.3.4 我国发展POE的意义 |
2.4 合肥广场POE评价方法设计 |
2.4.1 POE评价方法模型构建 |
2.4.2 评价案例选取 |
2.4.3 评价因子设计 |
2.4.4 评价因子的赋值与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肥城市广场案例研究 |
3.1 “休闲+交通”联合:市府广场 |
3.1.1 背景介绍 |
3.1.2 区位及交通分析 |
3.1.3 空间形态分析 |
3.1.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1.5 实地观察分析 |
3.1.6 SD量表分析 |
3.1.7 AHP层级分析 |
3.1.8 市府广场小结 |
3.2 “休闲+商业”联合:明珠广场 |
3.2.1 背景介绍 |
3.2.2 区位及交通分析 |
3.2.3 空间形态分析 |
3.2.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2.5 实地观察分析 |
3.2.6 SD量表分析 |
3.2.7 AHP层级分析 |
3.2.8 明珠广场小结 |
3.3 “休闲+居住”联合:黑池坝广场 |
3.3.1 黑池坝广场概括 |
3.3.2 区位分析 |
3.3.3 空间形态分析 |
3.3.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3.5 实地观察分析 |
3.3.6 SD量表分析 |
3.3.7 AHP层级分析 |
3.3.8 黑池坝广场满意度评价 |
3.4 “休闲+展示”联合:和平广场 |
3.4.1 和平广场概括 |
3.4.2 区位和交通分析 |
3.4.3 空间形态分析 |
3.4.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4.5 实地观察分析 |
3.4.6 SD量表分析 |
3.4.7 AHP层级分析 |
3.4.8 和平广场满意度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肥城市广场满意度比较分析及设计改善策略 |
4.1 合肥城市休闲广场综合比较 |
4.1.1 可达性比较分析 |
4.1.2 使用者行为比较分析 |
4.1.3 周边业态比较分析 |
4.2 影响合肥城市广场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
4.2.1 物质层面因素分析 |
4.2.2 社会层面因素分析 |
4.2.3 心理层面因素分析 |
4.3 合肥城市广场满意度总体分析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合肥城市广场满意度分析 |
4.3.2 合肥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
4.4 合肥城市休闲广场改善策略 |
4.4.1 规划改善策略 |
4.4.2 空间改善策略 |
4.4.3 环境改善策略 |
4.4.4 设施改善策略 |
4.4.5 维护管理改善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局限性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城市快速路交通及几何参数对机动车排放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概况 |
1.2.1 断面车速分布的研究 |
1.2.2 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的研究 |
1.2.3 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适用性分析 |
2.1 机动车排放因子 |
2.1.1 排放因子的概念 |
2.1.2 获取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的实验手段 |
2.2 已有机动车排放模型适用性分析 |
2.2.1 COPERT模型适用分析 |
2.2.2 MOBILE模型适用分析 |
2.2.3 IVE模型适用分析 |
2.2.4 MOVES模型适用分析 |
2.3 排放模型的选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动车排放模型MOVES本土化 |
3.1 MOVES模型概述 |
3.1.1 MOVES模型的发展历程 |
3.1.2 MOVES模型的安装环境 |
3.2 MOVES模型参数的本土化 |
3.2.1 软件模型参数输入 |
3.2.2 车辆信息获取 |
3.2.3 行驶工况参数获取 |
3.2.4 道路类型参数获取 |
3.2.5 模拟年确定 |
3.2.6 运行工况分布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方案设计 |
4.1 交通参数采集调查 |
4.1.1 调查方法选定 |
4.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4.2 行驶工况采集试验 |
4.2.1 试验时间与路线选择 |
4.2.2 试验方法及驾驶员的确定 |
4.2.3 试验车辆的选择 |
4.2.4 采样间隔及数据量的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行驶工况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
5.1 机动车比功率计算 |
5.2 行驶工况数据分析 |
5.2.1 典型行驶工况 |
5.2.2 不同道路类型VSP分布 |
5.3 基于VSP的机动车尾气排放计算方法 |
5.3.1 VSP·Bin排放率确定 |
5.4 不同道路交通状况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快速路圆曲线交通密度与弯道半径对排放影响 |
6.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6.1.1 快速路圆曲线车速处理与预测 |
6.1.2 断面车速分布特征 |
6.1.3 车速变异系数与平均车速修正模型 |
6.1.4 不同车型流量比例 |
6.2 合肥市快速路机动车MOVES排放率预测模型 |
6.3 快速路曲线机动车排放计算与评价 |
6.4 不同圆曲线交通密度和转弯半径对排放的影响规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全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基于视频的高架道路限流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城市交通拥堵判别技术 |
2.1 城市交通拥堵的概念与划分 |
2.2 基于视频的交通拥堵判别方法 |
2.2.1 交通特征参数提取 |
2.2.2 常用交通特征参数 |
2.2.3 交通拥堵判别 |
2.3 出租车速度与高架道路拥堵关联性分析 |
2.3.1 出租车的特征 |
2.3.2 高架道路的拥堵对出租车速度的影响 |
2.3.3 出租车速度阈值确定 |
2.3.4 出租车速度阈值合理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视频处理的出租车识别算法 |
3.1 车辆目标检测 |
3.1.1 帧间差分法 |
3.1.2 光流法 |
3.1.3 背景去除法 |
3.1.4 混合高斯分布的背景建模 |
3.2 车辆类型区分 |
3.2.1 图像Hu矩特征 |
3.2.2 Hu矩用于车辆分类可行性研究 |
3.2.3 快速Hu矩算法 |
3.3 车辆颜色识别 |
3.3.1 颜色提取算法原理 |
3.3.2 颜色空间转换 |
3.3.3 颜色量化及改进 |
3.3.4 车辆颜色判断及改进 |
3.4 顶灯识别 |
3.4.1 出租车顶灯的位置特征 |
3.4.2 经典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 |
3.4.3 改进的Canny边缘粗提取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视频的车辆特征算法 |
4.1 视频测速算法研究 |
4.1.1 视频测速原理 |
4.1.2 视频测速的实时性分析 |
4.1.3 出租车的对应位置分析 |
4.2 视频车辆计数 |
4.2.1 虚拟线圈车辆检测方法 |
4.2.2 车辆通过检测计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架道路限流控制系统设计 |
5.1 预先排堵调度策略 |
5.2 系统软件设计 |
5.2.1 偶发性事故 |
5.2.2 车流量激增 |
5.2.3 总体软件设计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安宁市出租车需求量预测及增量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有关定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出租车需求预测基本理论 |
2.1 城市出租车需求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分析 |
2.1.1 城市出租车需求量的影响因素 |
2.1.2 城市出租车影响因素机理分析 |
2.2 出租车需求预测方法分析比较 |
2.2.1 神经网络预测法 |
2.2.2 比例法 |
2.2.3 供需平衡法 |
2.2.4 回归分析方法 |
2.2.5 方法综合评价 |
2.3 出租车运力规模预测步骤 |
2.3.1 建立指标体系 |
2.3.2 评价模型建立与分析 |
2.3.3 出租车运力规模预测 |
第三章 安宁市出租车综合情况调查分析 |
3.1 安宁市城市出租车现状分析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内容 |
3.2 安宁市市民出行调查分析 |
3.2.1 市民出行次数特性 |
3.2.2 市民出行目的特性 |
3.2.3 市民出行方式特性 |
3.3 安宁市出租车出行指标分析 |
3.4 安宁市出租车出行特征分析 |
3.4.1 空驶率偏高 |
3.4.2 出租车道路占有率的时间和空间差异 |
3.4.3 出租车高峰载客率的时间和空间差异 |
第四章 安宁市出租车需求量预测分析 |
4.1 安宁市现状出租车需求量计算与评判 |
4.1.1 现状需求量计算 |
4.1.2 现状运力规模评判 |
4.2 需求预测 |
4.2.1 合理规模预测 |
4.2.2 预测结果评判 |
第五章 安宁市出租车需求量增量实施及发展策略研究 |
5.1 安宁市出租车发展策略 |
5.1.1 安宁市出租车功能定位 |
5.1.2 安宁市出租车发展目标 |
5.2 安宁市出租车增量实施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合肥市出租车数量确定的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的出行方式选择[D]. 盛冬冬.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社区医疗设施适老化布局与配置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蜀山区为例[D]. 杜梓宁.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共享经济时代网约车行业治理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李绍辉.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4]基于离散选择试验的定制公交公众支付意愿研究[D]. 董翠.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合肥老城街区功能密度与多样性研究[D]. 张思乔.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6]合肥市新老城区过渡地段道路空间效果研究[D]. 徐帆.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POE的城市休闲广场满意度评价及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杨诚.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8]城市快速路交通及几何参数对机动车排放影响规律研究[D]. 刘孝禹.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基于视频的高架道路限流控制方法研究[D]. 刘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10]安宁市出租车需求量预测及增量实施策略研究[D]. 欧光艳.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