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烯酸填充树脂乳液的改性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园园[1](2021)在《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自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日益严格的要求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采用环保水性和功能化改性材料制备高性能多功能涂层逐渐成为现阶段涂料行业的研究热点。水性聚氨酯(WPU)涂料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无毒、绿色环保的优势,但单一 WPU存在固含量低、耐水耐溶剂性差、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聚丙烯酸酯(PA)涂料具有耐光耐老化性优、耐水性好、成膜性好、保色性佳等特征,但其单独使用时存在“热粘冷脆”等缺陷。通过PA改性WPU将二者有机结合可获得高固含量、综合性能优异的涂层材料。涂层产品在使用过程因摩擦、划痕、裂纹等机械损伤会导致结构被破坏、涂层功能丧失,使用寿命缩短。因此研发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实现材料裂纹、断面及表面的自修复,对于增强产品耐用性、延长涂层产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首先向WPU分子中引入可逆动态化学键赋予WPU损伤-自修复性能,再通过PA改性WPU,利用PA具有的温度敏感性在一定条件下加速分子链的运动,提高材料自修复效率。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首先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反应单体,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2,2-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封端剂制备了双键封端的水性聚氨酯(WPUA)水分散体,再以WPUA作为乳化剂和反应性的种子乳液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固含量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AWPUA)复合材料,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索得到最佳工艺配比。采用FT-IR、TGA、TEM、SEM、力学测试等对其微观结构及热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WPUA聚合物乳液呈均一单分散体系,乳液粒径为153.3 nm,乳胶粒呈现核-壳式结构;AWPUA乳胶膜热稳定性较高,耐水耐溶剂性能显着提高,较WPU胶膜而言,水接触角从79.2°增加至91.5°;AWPUA具备一定的自发泡性能。(2)以PTMEG和IPDI为反应单体,DBTDL为催化剂,DMPA、BDO、2,2-二硫二乙醇(HEDS)为扩链剂,合成了含有脂肪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WPUS),再和PA乳液物理共混制备了系列不同配比的含脂肪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AWPUS)复合材料,探究了 PA/WPUS的不同配比对胶膜自修复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拉曼、UV-vis、SEM、偏光显微镜、力学测试等对合成产物的结构、透过率、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PA复合之后,聚合物材料的自修复效率显着提高,在60℃下,修复效率由6h修复73.4%提高至2h修复81.7%;当PA/WPUS配比为0.30/0.70时,其拉伸强度和拉伸应变分别为16.8 MPa和704%,加载-卸载循环5次后,应力恢复率为84.3%。热稳定性良好,具有良好的可再加工性,综合性能优异。(3)以PTMEG、IPDI为反应单体,DBTDL为催化剂,DMPA、BDO、2,2’-二氨基二苯二硫(4-AFD)为扩链剂,制备了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WPUD)。采用物理共混法,引入PA乳液制备了系列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AWPUD)复合材料。采用拉曼、TGA、DSC、偏光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等技术手段表征产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探究了 PA/WPUD的不同配比对胶膜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A复合之后,聚合物材料的自愈合效率显着提高,在60℃下,愈合效率2 h内由74.6%提高至98.2%;当PA/WPUD配比为0.30/0.70时,其拉伸强度和拉伸应变分别为16.1 MPa和544.2%,加载-卸载循环5次后,应力恢复率为66.2%。本论文工作在聚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自修复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制备及涂层自修复性能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所制备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材料具有耐水耐溶剂性好、自修复效率高特点。本研究工作借助于水性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优势互补,实现涂层材料的资源化利用,对于推动涂料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自修复涂层设计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王轶[2](2020)在《基于纳米改性硅丙清水混凝土保护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清水混凝土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其使用寿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延长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往对清水混凝土的耐久性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增加添加剂或改变配合比方面,此方法只能应用在拟建的清水混凝土工程中。而通过对清水混凝土表面涂覆保护剂,也可以提高清水混凝土的耐久性和装饰效果,此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在拟建的清水混凝土工程中,而且还可以应用在现有的混凝土工程中,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目前,众多清水混凝土保护剂中,丙烯酸类保护剂价格成本最低在市场中占据经济优势,但其综合性能相对较弱,限制了其在高质量高标准的清水混凝土工程中的发展。为解决这一缺点,本文通过纳米材料对硅丙保护剂进行改性,达到提高保护剂性能的目的。本文为了控制经济成本,得到最接近改性目的硅丙乳液含量,将硅丙乳液分为30%、35%、40%、45%、55%五个梯度且不添加颜填料进行保护剂制备并进行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硅丙乳液含量在40%时,除保护剂耐沾污性能不达标外,其附着力、耐碱性、耐洗刷性、耐水性均满足建筑外墙涂料通用技术要求;接着对钛白粉含量对保护剂耐沾污性和遮盖力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钛白粉含量增加保护剂的遮盖力和耐沾污性性能得到提升,但质量分数在25%以上时,保护剂的遮盖力变化不大;随后对纳米SiO2/纳米CaCO3复合浆料掺入量对硅丙保护剂性能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 O2/纳米CaCO3复合浆料掺入量在6%-8%之间,硅丙保护剂的性能最好,其中耐洗刷次数可达64394次,耐沾污反射下降率为4%,远优于建筑外墙涂料通用技术要求;最后根据保护剂存在的质量通病,提出了一种配套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王新科[3](2020)在《基于酸性染料扩链制备聚氨酯染料及皮革着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皮革染色及涂饰工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染色时有的染料具有致癌性,有的染料上染率不高,色牢度差;涂饰中常用的颜料膏不耐摩擦,金属络合物染料会带来重金属污染。因此,本文将有色小分子染料引入聚氨酯主链中,合成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并将其应用到皮革染色和涂饰工艺,以期在染色及涂层着色新方法加工中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本文首先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800(PEG-800)为原料合成端异氰酸酯基团聚氨酯预聚体,然后用含有双活性基团的酸性染料(如酸性红122、酸性橙95、酸性绿20和酸性棕5)与2,2-二羟甲基丁酸(DMBA)一起进行扩链反应,最后经中和乳化可制得四种系列水性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简称WPU-红122、WPU-橙95、WPU-绿20、WPU-棕5)。基于皮革染色着色与涂饰着色的工艺原理和工艺方法差异性,通过调整合成工艺条件参数制备适应于皮革染色的染料(简称WPU-D红122、WPU-D橙95、WPU-D绿20、WPU-D棕5)以及涂饰着色的染料(简称WPU-F红122、WPU-F橙95、WPU-F绿20、WPU-F棕5)。借助于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及热失重分析发现:小分子酸性染料通过氨基甲酸酯键及脲键接入到聚氨酯主链中;4种小分子染料及对应的4种水性聚氨酯染料在200~800nm整个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图形状相似,进一步证明低分子染料进入到聚氨酯分子链中,而且色系基本保持一致;系列聚氨酯染料的初始分解温度较高,满足皮革染色及涂饰时的温度要求。通过实验结果表明:WPU-D系列聚氨酯染料的合成初始R值为3,总R值为1.3;WPU-F系列聚氨酯染料的合成初始R值为3,总R值为1.2。采用传统的皮革染色工艺的染色方法,用WPU-D系列染料代替相应的酸性染料用于皮革染色。其实验结果表明:WPU-D系列染料的上染率均在90%~96%;WPU-D系列染料染色的坯革耐干湿擦色牢度及耐汗色牢度的褪色等级均达到5级,耐皂洗色牢度的褪色牢等级在4~5级,比酸性染料相应的三项色牢度的褪色等级高0.5~1级;WPU-D系列染料染色的坯革三项色牢度的沾色等级均在3.5级以上,而相应酸性染料耐干湿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的沾色等级普遍在2~2.5级左右,其耐汗色牢度的沾色等级仅为1级;经过4种聚氨酯染料染色后,基于聚氨酯染料对皮革有一定的复鞣填充作用,使坯革有明显增厚感,手感柔软丰满。综合各项指标,WPU-D系列染料对皮革的染色性能均优于小分子染料。采用传统的皮革涂饰工艺的涂层着色方法,用WPU-F系列染料代替相应酸性染料用于皮革涂饰。其实验结果表明:WPU-F系列染料所成膜的热迁移率在2.5%~5%,而相应的酸性染料与WPU物理共混后成膜的热迁移率基本都在10%~20%之间;用WPU-F系列染料着色的涂层耐干湿擦色牢度的褪色等级均达到5级,耐皂洗色牢度,耐汗色牢度的褪色等级均达到了4级以上,耐干湿擦色牢度及耐皂洗色牢度的沾色等级为4级,耐汗色牢度沾色等级为2.5~3级;而酸性染料坯革涂层三项色牢度的沾色和褪色等级测试结果均比WPU-F系列染料低1~2级,尤其是耐汗色牢度中沾色等级仅为1级。综合各项指标,WPU-F系列染料在涂饰工艺中对皮革涂层的着色性能均优于小分子染料。
陈格菲[4](2019)在《水性汽车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水性环氧树脂涂料以其多样化的结构特点和优良的力学性能、防腐性能在钢结构防腐涂层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如何制备无溶剂的水性环氧树脂,降低涂料中的VOC,进一步揭示钢结构抗腐蚀的机理,建立涂层结构与防腐性能的构效关系,是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调研大量文献,综述了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在钢结构防腐涂料中的应用,并采用无溶剂法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在前人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全面探讨了制备过程参数对乳液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制备出水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按照国家标准详细研究了各种涂料助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同时初步探讨了聚丙烯酸酯乳液作为改性乳液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主要结果如下:(1)无溶剂两步法制备了环氧树脂专用乳化剂,最佳反应条件:第一步:PEG:SA=1:1(mol/mol),反应时间:1h,温度80℃;第二步:反应时间为3.5h,温度130℃。(2)PSE乳化剂能很好地乳化环氧树脂E-44,当PEG分子量为4000时,乳化剂含量不低于7.5%,乳化温度为78℃,相反转转速在1500rpm左右,所制备的乳液平均粒径在500nm左右,粒度分布较窄,粘度较小且各项稳定性能良好,常温下可放置达两个月以上。随PEG分子量的增加,PSE乳化剂乳化E-44的性能变差,同时,PSE乳化剂乳化E-20环氧树脂的效果较差。(3)E44涂料能在室温(10-35℃)、中温(35-80℃)和高温(80℃以上)固化,而E20涂料只能在60℃以上固化。E44、E20两种水性防腐涂料固化成膜后,漆膜的各项基本性能基本达到国家标准;相比之下,E44漆膜的光泽度高柔韧性好,E20漆膜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4)采用聚乙二醇4000制备的乳化剂制得的环氧树脂乳液固化后漆膜具有很好的防腐性能,随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增加,漆膜的防腐性能下降;相比之下,同等条件制备的乳液,E44漆膜的防腐性能优于E20的漆膜。六甲氧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加入影响环氧树脂水性涂料的防腐性能;加入颜填料三聚磷酸铝、氧化铁红和炭黑均可以增加漆膜的耐盐雾测试时间,最高可延长72h。自制水性防腐涂料的防腐性能指标及各项基本性能指标都能达到和超过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行业性能指标。(5)成功制备了固含量为40%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所制备的乳胶粒呈球形,平均粒径小于100nm,且分布较窄。乳液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及稀释稳定性。(6)聚丙烯酸酯乳液加入量在一定范围内对复合涂料漆膜的附着力、柔韧性、耐划痕及冲击性能无影响;加入量为6%时抗紫外老化性能显着提高,紫外老化试验264h时失光率为15.96%,而纯环氧树脂失光率为58.99%;且漆膜/金属电极体系在3.5%Na Cl溶液中浸渍的极化电阻达到64520.7Ω·cm2,比纯环氧漆膜高出近一倍,防腐性能也明显提高;当加入量达到8%以上时,漆膜的附着力、柔韧性及抗冲击性能明显下降。
李汉平,姜卫龙,樊宝珠,金勇[5](2016)在《水性聚氨酯复鞣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续)》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了水性聚氨酯复鞣剂的发展历程,并简述了聚氨酯的结构及合成路线。把水性聚氨酯复鞣剂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并对相应的合成方法、改性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同时介绍了聚氨酯复鞣剂与皮胶原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状况,最后对水性聚氨酯复鞣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在传统水性聚氨酯上引入功能性基团进行改性,开发和研制多性能复合型聚氨酯树脂复鞣剂,将是今后聚氨酯树脂复鞣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但卫华,但年华[6](2010)在《制革常见科技问题解答(3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接上篇)234.试介绍国内若干丙烯酸树脂和改性丙烯酸树脂产品及其在皮革涂饰中的应用实例。答:我国丙烯酸树脂乳液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开始少量生产和应用,70年代正式生产,早期的产品主要有上海
宋秘钊[7](2004)在《聚甲基氢硅氧烷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是有机硅世纪,是有机硅全面发展的时代。有机硅产品以技术密集和应用多样性为特色,应将应用技术研究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很多有机硅产品升级换代的动力来自用户。我国只有大路品种,规格也少,只有千方百计地开发新产品,才有与国外公司分享市场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开展有机硅的应用基础研究,本课题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开展的应用基础研究。欲研制侧链含烃羧基硅油、烃羧酸高碳醇酯基硅油以及烃羧基和烃羧酸高碳醇酯基双亲硅油。含长链酯烃基的烃羧酸高碳醇酯基硅油具有优良的润滑性、憎水性、防污性、可涂印性及与有机材料的相容性。硅油主链上带的烃羧基具有反应活性,可作为树脂和涂料的改性剂,改善它们的成型性、脱模性、耐热性及润滑性等。烃羧基硅油可用于织物柔软整理剂、抛光剂、脱模剂和皮革防水等。含烃羧基和烃羧酸高碳醇酯基的双亲硅油除了具有烃羧基硅油和烃羧酸高碳醇酯基硅油的性能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功能。 论文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烃羧酸甲酯基硅油、烃羧酸高碳醇酯基硅油、以及烃羧酸甲酯基和烃羧酸高碳醇酯基双官能团硅油,得到较成熟的合成工艺;纯化所得到的合成物,并进行结构鉴定,确定其硅氢加成方式。(2)采用碱催化水解或选择性碱催化水解的方式分别将烃羧酸甲酯基硅油与烃羧酸甲酯基和烃羧酸高碳醇酯基双官能团硅油水解得到烃羧基硅油,以及烃羧基和烃羧酸高碳醇酯基双亲硅油,得到较成熟的水解工艺。(3)比较所合成的各种改性硅油的乳化性能及影响因素,比较所合成的各种改性硅油的有机相容性,为它们的应用奠定基础。(4)测定各种改性硅油和用它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们处理的织物的表面能,为它们的应用服务。主要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 提高甲基丙烯酸甲酷和聚甲基氢硅氧烷之间的硅氢加成反应温度可大大缩短反应时间,转化率可达90%以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顺序是: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物料比>反应温度。结合影响硅氢加成反应转化率的各单因素实验,以及各反应因素对甲基丙烯酸甲醋均聚物形成量的影响,确定反应较佳条件是:反应温度140℃,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60 x 10一6,反应时间30h,物料比为1.5。反应产物的IR和IH一MR图谱分析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酷与聚甲基氢硅氧烷之间的硅氢加成反应产物主要是旦一1,2加成产物,而在其IR和‘H一NMR图谱分析中未出现。一1,2加成和1,4一加成产物结构所具有的特征吸收峰和化学位移。 烃梭酸甲酷基硅油水解制备烃梭基硅油的反应可在碱催化条件下进行。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顺序是:碱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通过对影响其水解反应的各个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可知,烃梭酸甲醋基硅油水解反应的较佳条件可确定为:碱的质量分数为12%,时间80min,温度90℃,水解率可达90%以上。 丙烯酸高碳醇酷与聚甲基氢硅氧烷之间硅氢加成反应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比>溶剂量。结合影响该硅氢加成反应转化率的各单因素实验,确定较佳的硅氢加成反应条件是:温度 130一14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60xl护,时间12h,反应的物料比为1.2左右,转化率可达95%以上。 采用本论文的合成路线,以大分子的丙烯酸高碳醇醋单体直接接枝聚甲基氢硅氧烷的改性方式是可行的。通过对反应产物的IR和’H一MR分析可知,该硅氢加成反应的产物主要是p一1,2加成产物,而在IR和’H一NMR图谱中未发现它们a一1,2加成产物和1,4一加成产物(顺式+反式)的特征吸收峰和化学位移。 由于甲基的位阻,甲基丙烯酸甲醋和聚甲基氢硅氧烷之间的硅氢加成反应明显难于丙烯酸高碳醇醋和聚甲基氢硅氧烷之间的硅氢加成反应;丙烯酸高碳醇酷接枝到聚硅氧链上后,对其后续甲基丙烯酸甲醋和聚甲基氢硅氧烷之间的硅氢加成反应有屏蔽作用。基于以上两点,将甲基丙烯酸甲醋和丙烯酸高碳醇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醋依次与聚甲基氢硅氧烷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烃梭酸甲酷基和烃梭酸高碳醇酷基双官能团聚硅氧烷。通过调整甲基丙烯酸甲醋和丙烯酸高碳醇醋的物料比以及它们与聚甲基氢硅氧烷进行硅氢加成反应的时间,可得到烃梭酸甲酷基和烃梭酸高碳醇酷基双官能团聚硅氧烷,其转化率可达90%以上。经IR和,H一NMR分析后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醋和丙烯酸高碳醇醋两种单体的接枝方式均为p一1,2加成,在其xR和’H一NMR图谱中未观察到a一l,2加成和一,4一加成 (顺式十反式)方式。 碱催化水解烃梭酸甲酷基和烃梭酸高碳醇酷基双官能团聚硅氧烷时,可选择性地水解聚硅氧烷链上接枝的甲基丙烯酸甲酷基而保留丙烯酸高碳醇醋基,得到烃梭基和烃梭酸高碳醇醋基双亲硅油。当烃梭酸甲醋基比烃梭酸高碳醇酷基摩尔比约为1:1时,以质量分数为18%的碱,温度90℃,时间110min的条件水解,烃梭酸甲醋基水解率可达到83.0%左右。烃梭酸高碳醇酷基的量和比例增加,则水解难度有所提高,水解率有所下降。 因引入聚硅氧烷链上基团的结构和数量的不同,致使硅油的最佳乳化HLB值
张静,涂伟萍,夏正斌[8](2004)在《丙烯酸填充树脂乳液的改性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丙烯酸树脂广泛应用于皮革加工过程中的复鞣、填充和涂饰过程。对目前皮革填充用丙烯酸树脂的改性方法和原理进行综述 ;指出今后皮革填充剂的发展方向。
丁海燕[9](2003)在《皮革填充材料》文中研究表明概述了各类填充材料在皮革生产中的应用 ,指出了各类材料的主要特点及其研究发展重点。
王沛熹[10](2002)在《丙烯酸类聚合物在皮革化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丙烯酸类聚合物在皮革化工方面几项主要应用。介绍了相关技术进展,并分析了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向。
二、丙烯酸填充树脂乳液的改性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烯酸填充树脂乳液的改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自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水性聚氨酯概述 |
1.1.1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1.2 水性聚氨酯发展趋势 |
1.1.3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及应用 |
1.2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材料 |
1.2.1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制备方法 |
1.2.2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 |
1.3 自修复高分子材料 |
1.3.1 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的类型 |
1.3.2 水性聚氨酯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2 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其反应原理 |
2.2.3 WPUA和AWPUA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WPUA和AWPUA合成条件的优化 |
2.3.2 AWPUA的结构表征 |
2.3.3 AWPUA的性能研究 |
2.3.4 AWPUA在发泡涂层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含脂肪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2 含有脂肪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其反应原理 |
3.2.3 WPUS和AWPUS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WPUS和AWPUS制备工艺单因素优化 |
3.3.2 WPUS及AWPUS的结构表征 |
3.3.3 WPUS及AWPUS的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含芳香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2 含有芳香族二硫键的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其反应原理 |
4.2.3 WPUD和AWPUD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WPUD和AWPUD制备工艺单因素优化 |
4.3.2 WPUD及AWPUD的结构表征 |
4.3.3 WPUD及AWPUD的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纳米改性硅丙清水混凝土保护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清水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 |
1.2 清水混凝土的优点与弊端 |
1.3 清水混凝土保护剂的发展及应用 |
1.4 纳米复合涂料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保护剂的制备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保护剂制备原材料 |
2.2 试验仪器与方法 |
2.2.1 保护剂粘度测定 |
2.2.2 保护剂固含量测定 |
2.2.3 保护剂附着力测定 |
2.2.4 保护剂耐水性试验 |
2.2.5 保护剂耐碱性试验 |
2.2.6 保护剂耐洗刷性试验 |
2.2.7 保护剂耐沾污试验 |
2.2.8 保护剂对比率测定 |
2.2.9 保护剂耐紫外老化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硅丙清水混凝土保护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硅丙乳液质量分数确定 |
3.1.1 小样配方设计 |
3.1.2 小样制备流程 |
3.1.3 小样性能检测与结果 |
3.1.4 综合分析 |
3.2 保护剂配方设计及制备工艺 |
3.3 颜填料质量分数确定 |
3.3.1 颜料的选择 |
3.3.2 填料的选择 |
3.3.3 颜填料质量分数确定 |
3.3.4 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纳米改性硅丙清水混凝土保护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纳米材料的确定 |
4.2 纳米复合浆料掺入量的确定和配方设计 |
4.2.1 纳米复合浆料掺入量确定 |
4.2.2 配方设计 |
4.3 制备工艺 |
4.4 纳米复合浆料掺入量对保护剂性能影响 |
4.4.1 纳米浆料掺入量对保护剂附着力影响 |
4.4.2 纳米浆料掺入量对保护剂耐水性影响 |
4.4.3 纳米浆料掺入量对保护剂耐碱性影响 |
4.4.4 纳米浆料掺入量对保护剂耐洗刷性影响 |
4.4.5 纳米浆料掺入量对保护剂耐沾污性影响 |
4.4.6 纳米浆料掺入量对保护剂耐紫外老化性影响 |
4.4.7 综合分析 |
4.5 纳米改性硅丙清水混凝土保护剂的配方 |
4.6 纳米改性硅丙清水混凝土保护剂性能对比与成本分析 |
4.6.1 保护剂性能对比 |
4.6.2 成本分析 |
4.7 本章小节 |
5 纳米改性硅丙清水混凝土保护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
5.1 保护剂的适用范围 |
5.2 保护剂的施工工艺 |
5.2.1 基层处理 |
5.2.2 底涂施工 |
5.2.3 面涂施工 |
5.3 保护剂的质量通病 |
5.3.1 存储过程引起质量问题 |
5.3.2 施工过程中引起的质量问题 |
5.4 保护剂施工质量控制 |
5.4.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
5.4.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
5.4.3 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
5.5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项目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3)基于酸性染料扩链制备聚氨酯染料及皮革着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分子染料概述 |
1.2.1 高分子染料的发展 |
1.2.2 高分子染料的分类 |
1.2.3 高分子染料的制备 |
1.2.4 高分子染料的应用 |
1.3 水性聚氨酯概述 |
1.3.1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1.3.2 水性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的研究 |
1.3.3 水性聚氨酯在皮革上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3 实验内容 |
2 水性聚氨酯基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原料预处理及合成过程 |
2.2.3 检测与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高分子染料合成原理 |
2.3.2 小分子染料的确定 |
2.3.3 WPU-D系列高分子染料合成参数 |
2.3.4 WPU-F系列高分子染料合成参数 |
2.3.5 红外表征 |
2.3.6 紫外-可见表征 |
2.3.7 热失重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WPU-D酸性染料在皮革染色中的应用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染色工艺方法 |
3.2.3 分析与检测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上染率 |
3.3.2 耐干湿擦色牢度 |
3.3.3 耐皂洗色牢度 |
3.3.4 耐汗色牢度 |
3.3.5 皮革增厚率及观感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4 WPU-F酸性染料在皮革涂饰中的应用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涂饰工艺方法 |
4.2.3 涂层的制备 |
4.2.4 分析与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氨酯染料成膜热迁移性 |
4.3.2 各项色牢度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水性汽车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
1.2.1 腐蚀产生的原理及损害 |
1.2.2 防腐涂料的作用机理 |
1.3 防腐涂料概述 |
1.3.1 防腐涂料发展趋势 |
1.3.2 水性防腐涂料 |
1.3.3 水性防腐涂料组分 |
1.4 水性环氧树脂 |
1.4.1 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
1.4.2 环氧树脂水性化方法 |
1.4.2.1 机械法 |
1.4.2.2 化学改性法 |
1.4.2.3 固化剂乳化法 |
1.4.2.4 相反转法 |
1.4.3 水性环氧乳液的改性研究 |
1.4.3.1 物理方法 |
1.4.3.2 化学方法 |
1.4.4 环氧乳液的丙烯酸改性法 |
1.5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国内外发展现状 |
1.6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主要内容 |
第2章 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材料和仪器设备 |
2.3 环氧树脂乳液制备工艺路线 |
2.4 环氧树脂乳液(PSEW)的制备 |
2.5 改性环氧树脂乳化剂(PSE)及其环氧树脂乳液(PSEW)的性能表征 |
2.5.1 改性环氧树脂乳化剂PSE傅立叶红外测试 |
2.5.2 PSE的环氧值滴定 |
2.5.3 环氧树脂乳液 PSEW 的固含量测定 |
2.5.4 PSEW乳液稳定性测定 |
2.5.4.1 PSEW乳液机械稳定性测定 |
2.5.4.2 PSEW乳液储存稳定性测定 |
2.5.4.3 PSEW乳液稀释稳定性测定 |
2.5.4.4 PSEW乳液冻融稳定性测定 |
2.5.5 PSEW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测定 |
2.5.6 PESW乳液粘度测定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乳化剂测试与表征 |
2.6.1.1 聚乙二醇和琥珀酸酐反应的红外跟踪测试 |
2.6.1.2 各原料及改性环氧乳化剂的红外分析 |
2.6.1.3 PS与环氧树脂反应时间的确定 |
2.6.2 PSEW的性能测试 |
2.6.2.1 不同分子量乳化剂对环氧树脂乳液性能的影响 |
2.6.2.2 改性环氧树脂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6.2.3 反应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6.2.4 转速对乳液基础性能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材料和仪器设备 |
3.3 不同漆膜对应的样品编号 |
3.4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 |
3.5 涂层制备 |
3.5.1 马口铁板前处理 |
3.5.2 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 |
3.6 漆膜测试与表征 |
3.6.1 厚度测定 |
3.6.2 光泽度测定 |
3.6.3 附着力测定 |
3.6.3.1 画圈附着力测定 |
3.6.3.2 划格附着力测定 |
3.6.4 柔韧性测定 |
3.6.5 耐划痕性测定 |
3.6.6 抗冲击性能的测定 |
3.6.7 吸水率测定 |
3.6.8 耐盐雾性能的测试 |
3.6.9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7 结果与讨论 |
3.7.1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漆膜性能的影响 |
3.7.1.1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漆膜物理性能的影响 |
3.7.1.2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漆膜防腐性能的影响 |
3.7.1.3 漆膜电化学测试 |
3.7.2 六甲氧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7.2.1 HMMM含量对漆膜吸水性的影响 |
3.7.2.2 HMMM含量对漆膜物理性能的影响 |
3.7.2.3 HMMM含量对漆膜防腐性能的影响 |
3.7.3 固化温度对清漆漆膜及HMMM漆膜的影响 |
3.7.4 三聚磷酸铝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7.5 氧化铁红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7.6 炭黑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7.7 复合漆膜性能研究 |
3.7.7.1 涂料配方 |
3.7.7.2 水性防腐涂料性能测试 |
3.7.7.3 双组分复合水性防腐涂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水性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2 聚丙烯酸酯乳液制备 |
4.2.3 丙烯酸乳液与环氧树脂共混 |
4.2.4 涂层制备 |
4.3 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表征 |
4.3.1 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凝胶率测定 |
4.3.2 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固含量测定 |
4.3.3 聚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性测定 |
4.3.3.1 聚丙烯酸酯乳液机械稳定性测定 |
4.3.3.2 聚丙烯酸酯乳液储存稳定性测定 |
4.3.3.3 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稀释稳定性测定 |
4.3.3.4 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冻融稳定性测定 |
4.3.4 聚丙烯酸酯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测定 |
4.3.5 聚丙烯酸酯乳液Zeta电位的测定 |
4.3.6 乳胶粒SEM形态表征 |
4.4 聚丙烯酸酯——环氧复合漆膜性能测试 |
4.4.1 聚丙烯酸酯——环氧复合漆膜厚度的测定 |
4.4.2 聚丙烯酸酯——环氧复合漆膜光泽度的测定 |
4.4.3 聚丙烯酸酯——环氧复合漆膜附着力的测定 |
4.4.4 聚丙烯酸酯——环氧复合漆膜柔韧性的测定 |
4.4.5 聚丙烯酸酯——环氧复合漆膜耐划痕性的测定 |
4.4.6 聚丙烯酸酯——环氧复合漆膜抗冲击性能的测定 |
4.4.7 漆膜耐盐雾性能测试 |
4.4.8 漆膜接触角测试 |
4.4.9 漆膜耐紫外老化(耐候)性能的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SEM测试 |
4.5.2 乳化剂配比对乳液粒径及Zeta电位的影响 |
4.6 丙烯酸十八酯单体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7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8 聚丙烯酸酯——环氧复合漆膜性能测试 |
4.8.1 聚丙烯酸酯——环氧复合漆膜物理性能测试 |
4.8.2 聚丙烯酸酯——环氧复合漆膜接触角测试 |
4.8.3 聚丙烯酸酯——环氧复合漆膜紫外老化性能测试 |
4.8.4 聚丙烯酸酯——环氧复合漆膜电化学性能测试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聚甲基氢硅氧烷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有机硅工业的发展概况 |
1.2 有机硅化合物的特性及其应用 |
1.2.1 线型聚硅氧烷的特性及其应用 |
1.2.1.1 线型聚硅氧烷的特性 |
1.2.1.2 线型聚硅氧烷的应用 |
1.2.2 改性硅油的制备及其主要用途 |
1.2.2.1 改性硅油的特性 |
1.2.2.2 主要改性硅油的制备及其应用领域 |
1.3 课题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及研究内容 |
2 合成烃羧基硅油PHMS-g-MMA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主要试剂及规格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烃羧酸甲酯基硅油PHMS-g-MMA的制备 |
2.2.2 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
2.2.3 反应产物PHMS-g-MMA的分离纯化 |
2.2.4 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含量的测定 |
2.2.5 反应产物PHMS-g-MMA的结构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硅氢加成反应机理 |
2.3.1.1 游离基加成 |
2.3.1.2 配位加成 |
2.3.2 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剂的选择 |
2.3.3 聚甲基氢硅氧烷结构的选择 |
2.3.4 不饱和化合物结构的选择 |
2.3.5 溶剂的选择 |
2.3.6 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
2.3.7 反应产物PHMS-g-MMA的分离纯化 |
2.3.8 制备烃羧酸甲酯基硅油PHMS-g-MMA的研究 |
2.3.8.1 合成烃羧酸甲酯基硅油PHMS-g-MMA的正交实验 |
2.3.8.2 合成烃羧酸甲酯基硅油PHMS-g-MMA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9 硅氢加成反应过程中形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的研究 |
2.3.9.1 催化剂用量对均聚反应的影响 |
2.3.9.2 反应温度对均聚反应的影响 |
2.3.9.3 反应时间对均聚反应的影响 |
2.3.10 反应产物PHMS-g-MMA的IR和~1H-NMR分析 |
2.3.10.1 反应产物PHMS-g-MMA的IR分析 |
2.3.10.2 反应产物PHMS-g-MMA的~1H-NMR表征 |
2.4 小结 |
3 合成烃羧基硅油PHMS-g-AA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主要试剂及规格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硅油PHMS-g-MMA的水解 |
3.2.2 硅油PHMS-g-MMA水解率的研究 |
3.2.2.1 按甲醇馏出量计算硅油PHMS-g-MMA水解率 |
3.2.2.2 按硅油PHMS-g-AA羧值计算硅油PHMS-g-MMA的水解率 |
3.2.3 硅油PHMS-g-AA的分析鉴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硅油PHMS-g-MMA水解反应机理 |
3.3.2 硅油PHMS-g-MMA水解反应的正交实验 |
3.3.3 硅油PHMS-g-MMA水解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
3.3.3.1 碱的质量分数对硅油PHMS-g-MMA水解反应的影响 |
3.3.3.2 反应温度对硅油PHMS-g-MMA水解反应的影响 |
3.3.3.3 反应时间对硅油PHMS-g-MMA水解反应的影响 |
3.3.4 硅油PHMS-g-MMA水解率的测定 |
3.3.5 硅油PHMS-g-AA的IR分析 |
3.4 小结 |
4 合成烃羧酸高碳醇酯基硅油PHMS-g-LCAA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主要试剂及规格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丙烯酸高碳醇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
4.2.2 烃羧酸高碳醇酯基硅油PHMS-g-LCAA的制备 |
4.2.3 反应产物PHMS-g-LCAA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备烃羧酸高碳醇酯基硅油PHMS-g-LCAA的研究 |
4.3.1.1 合成烃羧酸高碳醇酯基硅油PHMS-g-LCAA的正交实验 |
4.3.1.2 制备烃羧酸高碳醇酯基硅油PHMS-g-LCAA的影响因素研究 |
4.3.2 反应产物PHMS-g-LCAA的IR和~1H-NMR分析 |
4.3.2.1 丙烯酸高碳醇酯与聚甲基氢硅氧烷之间硅氢加成方式 |
4.3.2.2 反应产物PHMS-g-LCAA的IR分析 |
4.3.2.3 反应产物PHMS-g-LCAA的~1H-NMR分析 |
4.4 小结 |
5 合成烃羧基和烃羧酸高碳醇酯基硅油PHMS-g-AA-LCAA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主要试剂及规格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硅油PHMS-g-MMA-LCAA的合成 |
5.2.2 反应产物PHMS-g-MMA-LCAA的分离纯化 |
5.2.3 反应产物PHMS-g-MMA-LCAA的结构分析 |
5.2.4 硅油PHMS-g-MMA-LCAA的水解 |
5.2.4.1 硅油PHMS-g-MMA-LCAA水解方法的研究 |
5.2.4.2 硅油PHMS-g-MMA-LCAA水解专一性的研究 |
5.2.4.3 硅油PHMS-g-MMA-LCAA水解率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硅油PHMS-g-MMA-LCAA的合成 |
5.3.1.1 接枝单体滴加顺序的研究 |
5.3.1.2 MMA对LCAA比例不同硅油PHMS-g-MMA-LCAA的合成 |
5.3.1.3 反应产物硅油PHMS-g-MMA-LCAA的结构分析 |
5.3.2 硅油PHMS-g-MMA-LCAA水解反应的研究 |
5.3.2.1 硅油PHMS-g-MMA-LCAA水解反应机理 |
5.3.2.2 MMA对LCAA比例约为7/3的硅油PHMS-g-MMA-LCAA的水解 |
5.3.2.3 MMA对LCAA比例约为6/4的硅油PHMS-g-MMA-LCAA的水解 |
5.3.2.4 MMA对LCAA比例约为5/5的硅油PHMS-g-MMA-LCAA的水解 |
5.3.2.5 MMA对LCAA比例约为4/6的硅油PHMS-g-MMA-LCAA的水解 |
5.3.2.6 MMA对LCAA比例约为3/7的硅油PHMS-g-MMA-LCAA的水解 |
5.3.2.7 硅油PHMS-g-MMA-LCAA水解专一性的研究 |
5.3.2.8 硅油PHMS-g-MMA-LCAA水解率的测定 |
5.4 小结 |
6 改性硅油的乳化性能和有机相容性的研究 |
6.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6.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6.1.2 主要仪器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硅油乳液的制备 |
6.2.2 硅油最佳乳化HLB值的确定 |
6.2.3 乳化剂用量与硅油乳液稳定性的关系 |
6.2.4 不同转化率硅油对其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6.2.5 硅油PHMS-g-AA-LCAA中AA对LCAA比例与其乳液稳定性的关系 |
6.2.6 介质pH值与硅油乳液稳定性的关系 |
6.2.7 硅油乳液的粒度分析 |
6.2.8 硅油的有机相容性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各种硅油最佳乳化HLB值的确定 |
6.3.1.1 不同HLB值Span-80和Tween-80复合乳化剂的制备 |
6.3.1.2 各种硅油最佳乳化HLB值的确定 |
6.3.2 乳化剂用量与硅油乳液稳定性的关系 |
6.3.3 不同转化率对硅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6.3.4 硅油PHMS-g-AA-LCAA链上AA对LCAA比例与其乳液稳定性的关系 |
6.3.5 介质pH值与硅油PHMS-g-AA-LCAA乳液稳定性的关系 |
6.3.6 硅油乳液的粒度分布 |
6.3.7 硅油的有机相容性 |
6.3.7.1 硅油与石蜡的有机相容性 |
6.3.7.2 硅油与CAR-Ⅰ树脂的有机相容性 |
6.3.7.3 硅油与CAR-Ⅱ树脂的有机相容性 |
6.3.7.4 硅油与SCC填充树脂的有机相容性 |
6.4 小结 |
7 硅油与铬鞣革结合能力的研究 |
7.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7.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7.1.2 主要仪器设备 |
7.2 实验方法 |
7.2.1 革样的处理 |
7.2.2 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
7.2.3 二氯甲烷萃取物的测定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硅油乳液处理皮块的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
7.3.2 硅油乳液处理皮块的抽提萃取物含量的测定 |
7.4 小结 |
8 硅油的表面性质研究 |
8.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8.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8.1.2 主要仪器设备 |
8.2 实验方法 |
8.2.1 硅油膜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
8.2.2 硅油处理织物的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硅油膜的表面能 |
8.3.2 硅油处理织物的表面能 |
8.4 小结 |
9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声明 |
致谢 |
(9)皮革填充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 具有复鞣和填充作用的无机鞣剂 |
2 兼具鞣制作用的植物鞣剂及合成鞣剂 |
2.1 植物鞣剂 |
2.2 合成单宁 |
3 合成聚合物与缩合物 |
3.1 丙烯酸树脂填充材料 |
3.2 氨基树脂填充材料 |
3.3 聚氨酯填充剂 |
4 蛋白质及其改性产品作为填充剂 |
四、丙烯酸填充树脂乳液的改性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自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园园.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2]基于纳米改性硅丙清水混凝土保护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轶.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3]基于酸性染料扩链制备聚氨酯染料及皮革着色性能研究[D]. 王新科.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4]水性汽车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陈格菲. 湖北大学, 2019(05)
- [5]水性聚氨酯复鞣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续)[J]. 李汉平,姜卫龙,樊宝珠,金勇. 中国皮革, 2016(06)
- [6]制革常见科技问题解答(31)[J]. 但卫华,但年华. 西部皮革, 2010(13)
- [7]聚甲基氢硅氧烷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D]. 宋秘钊. 四川大学, 2004(01)
- [8]丙烯酸填充树脂乳液的改性方法[J]. 张静,涂伟萍,夏正斌. 中国皮革, 2004(01)
- [9]皮革填充材料[J]. 丁海燕. 中国皮革, 2003(03)
- [10]丙烯酸类聚合物在皮革化工中的应用[J]. 王沛熹.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