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在世界玉米贸易中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姜汉[1](2021)在《基于社会网络的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是保障人们基本生活得以延续和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生态环境风险逐步提高和国际人口持续增长,对全球粮食供给需求体系发展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人口持续增加和中国人民对粮食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对中国粮食供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粮食供给体系压力巨大,中国既需要积极应对国内外粮食的资源化、金融化和能源化发展等不同形式的冲击,同时也要克服当前农业资源要素短缺和人口持续增长等问题,多方面提高中国粮食综合产能。面对多重因素对国家粮食供给体系发展的制约,科学进行粮食国际贸易,对国际国内“双市场”、“双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有效保障国家粮食供给体系长效、稳定、高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重要途径。本文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中国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国际国内粮食国际贸易市场波动风险,为优化中国粮食供给体系、缓解中国粮食供需矛盾以及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作用和现实价值。本文旨在研究中国粮食贸易格局演进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重点解决如下问题:如何有效针对世界各国粮食国际贸易现实构建具体的粮食国际贸易网络,并能够合理描述该网络结构的具体性质?粮食国际贸易网络的基本结构以及发展规律如何?中国在粮食国际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如何?粮食国际贸易网络中社团分布如何,以及社团成员作用规律?哪些因素会对中国粮食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其作用过程如何?如何针对具体分析提出有效促进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竞争力提升以及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参与粮食国际贸易的国家组成的粮食国际贸易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格局及其影响因素。首先,系统梳理与本文研究有关的各类文献,明确研究的重点与突破口,同时对本文所要研究的相关内容范畴进行界定,提出适合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国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价值链理论等基础理论。其次,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基于历史逻辑,分别分析世界粮食的生产特征、消费特征和国际贸易特征,同时对中国粮食的生产、消费以及国际贸易等也进行具体分析,明确国际粮食生产、消费及贸易情况。再次,在明确粮食国际贸易网络形成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条件下,进行粮食国际贸易网络建模,并确定包括网络密度、网络互惠性、网络中心性、聚类系数、网络社团等具体社会网络分析指标,明确各指标的形成机理与作用路径,为实证分析打好理论基础。再次,实证分析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格局演进规律、社团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具体利用Ucinet6.0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和Net Draw等可视化作图工具,利用上文确定的具体指标进行具体分析与比较,同时根据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网络格局现实、特征及发展规律,确定中国参与粮食国际贸易的核心网络,运用QAP相关分析和QAP回归分析明确对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网络演进会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最后,总结上述章节的研究内容,形成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提高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竞争力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思路和研究内容,得出了许多重要结论:(1)粮食国际贸易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粮食国际贸易网络俨然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国家间的粮食国际贸易具有一定的层次感,网络密度与互惠性指数的基数较低,呈现出小幅的上升趋势,中国参与的粮食国际贸易网络紧密度较低,没有充分发挥利益共享效果,在优化粮食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从中心性分析来看,在粮食国际贸易网络中,不同国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些国家具有较强影响力,一些国家影响力较弱,同时还有些国家具有“桥梁”作用,参与粮食贸易的国家具有异质性。粮食出口网络的中心势呈现N型发展趋势,粮食进口网络的中心势呈现出倒U型的变化趋势,中国邻近国家间的粮食国际贸易关系与整个网络相比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3)粮食国际贸易国家社团分布呈现一定的地域特点,同时又突破地域限制,中国与亚洲和南美洲一些国家基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粮食国际贸易社团,社团之间彼此会产生影响,但是影响强度较小,与中国形成社团的国家较为稳定,成员国之间的粮食国际贸易频繁或是具有很大的粮食国际贸易潜力。(4)利用QAP相关分析与QAP回归分析确定其关键影响因素,整体上看回归结果比较稳健,模型的解释力呈现逐渐提升的趋势。农业资源禀赋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理文化差异、政策制度差异等是影响粮食国际贸易网络的主要因素,人口数量差异和贸易结构差异对粮食国际贸易网络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廉志辉[2](2021)在《基差定价在玉米贸易中的应用分析 ——以M企业为例》文中指出基差定价又称基差贸易,是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主流模式,在我国主要应用于大豆、有色金属等商品交易,随着近些年我国期货市场的日渐成熟,基差定价也日益流行于国内各种其他期货品种。与大豆同为重要饲料原料的玉米近年在交易中也逐渐开始应用基差定价模式。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和消费国,2019年国内玉米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达到2.61亿吨和2.77亿吨,玉米产业链下游消费主要为饲料消费和玉米深加工消费,其中饲料对玉米的消费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2020年国内饲料产量2.94亿吨,同比上涨12.1%,国内玉米产业链的庞大决定了玉米贸易的规模可观,因此基差定价在玉米贸易中还有极大的应用空间。本文试图通过研究M企业在玉米贸易中应用基差定价的案例,对案例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中的经验借鉴,为企业如何更好地在玉米贸易中应用基差定价提供建议,为其他企业应用基差定价提供完整的思路。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阅读大量期货的相关书籍,掌握了套期保值、基差定价、价格发现等期货的理论知识,通过阅读研究基差定价的相关文献,掌握了基差定价案例分析的方法,并通过阅读研究玉米产业政策变化、玉米现货供需关系变化的相关文献对玉米现货市场有了深入了解,为之后的分析提供了依据。采用对比分析法对基差定价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并使用总结归纳法对M企业应用基差定价进行玉米贸易的经验借鉴进行总结,并通过案例总结企业运用基差定价进行玉米贸易的优点,为企业如何更好地应用基差定价进行玉米贸易提出建议。我国玉米产业政策不断改革,玉米产业市场化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并为基差定价在玉米贸易中的运用提供了条件,我国玉米期货市场也逐步发展成熟,为企业使用基差定价进行玉米贸易提供了支持,M企业对于降低采购成本的需求,是推动其应用基差定价进行玉米贸易的直接动因。通过对M企业交易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经验包括:应用基差定价进行玉米贸易在玉米价格处于下跌行情中点价更为容易;风险控制在基差定价中至关重要;综合运用点价策略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降低成本。M企业在将来继续应用基差定价时可以对点价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也可以在将来加大应用基差定价采购玉米的数量,节约更多成本。对案例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企业在玉米贸易中应用基差定价有利于贸易双方实现互利共赢,避免零和博弈;有利于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降低库存;也能提高企业择价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有利于企业将来更好地参与贸易,并且能够促进玉米价格市场化机制的形成发展,有利于企业在贸易中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为了促进企业更好地运用基差定价进行玉米贸易,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企业进行参考:一、企业应充分、正确认识基差定价的作用;二、企业应结合玉米供需状况制定基差定价策略;三、企业应培养复合型期货人才;四、企业应积极同期货公司合作进行基差定价;五、企业应提高议价能力,争取有利的价格。
孙彤彤[3](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吴頔[4](2020)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耕地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虽然我国可以通过进口解决一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问题,但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问题不得不再次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被着重研究。习近平主席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之际明确表示,在经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对接合作。“一带一盟”的提出,为我国调整国际农业合作思路,调动海内外农业产业资源创造了机遇和渠道。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系统工程等相关学科方法理论,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不同合作模式间的风险差异并提出合作战略。本文以我国农产品供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近20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部分重要农产品供需数据,通过Verhulst模型相关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上,构建国内农产品消费需求模型,结合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农产品供应安全的PSR机理、区域产业合作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建立了国内重要农产品供给模型及进口需求模型;并对我国未来5年重要农产品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创新提出“农产品表观消费额”概念,并推演出未来5年,我国农产品市场消费额约在10311亿美元至10411亿美元之间。虽然受制于人口增速减缓、境内耕地利用趋于饱和、农产品出口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等因素,国内农产品消费价值量增长放缓,但整体上看,可以判断我国农产品消费市场仍呈现增长趋势。本文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的角度,对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我国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也由此产生了进口“虚拟耕地”、“虚拟林地”的巨大需求;在相关投融资政策上,我国也鼓励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金融政策和技术指导。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耕地资源非常丰富,且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俄罗斯对于引进外资“促开发,增出口”的行为在整体上是以认可和鼓励态度为主。借此也能够为推动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创造条件。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利弊并存,但无论对彼此哪一方,农业合作的正向效应是主流。因此,从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需求与效应层面来分析,双方间的农业合作具备客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对中俄农业产业合作中常见的纯贸易合作、投资参股合作、海外并购三种模式进行研究并分别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经研究,三种模式各具自身优缺点。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式进行评价,其中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是三者最低的,也就是在“一带一盟”背景下,由中资企业在俄罗斯境内,与俄罗斯本地企业合资投资进行农业生产,并将农林牧渔等农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合作模式是风险相对较小的合作方式。而三种模式中,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最高,说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农业企业赴俄罗斯并购本地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模式风险比较大。最后针对当前国内重要农产品供应现状及问题,提出“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宏观经济方面,加强中俄两国农业国际合作,除了对国内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外,还间接影响着区域发展的稳定,也能更好的满足国内各种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国内农产品质量,确保合理定价,有利于运输安全与战略储备安全。在我国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方面战略包括: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和“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有: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为底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实行品种保证,增加供应总量,优化供应结构,扩大供应来源,提高供应质量,加强农产品储备、保障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努力建立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
张玉胜[5](2020)在《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出口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在全球广泛种植,在中国也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马铃薯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在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本研究通过测算中国和其他贸易强国马铃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分析近20年(1999-2018)来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动态演变特征,对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做出整体评价;通过实证分析探究近20年来中国马铃薯贸易增长的内在机理,剖析竞争力因素和其他因素对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最后基于中国主要出口的4类马铃薯产品(鲜薯或冷藏马铃薯,冷冻马铃薯,非用醋方法制作的冷冻马铃薯,非用醋方法制作的未冷冻马铃薯)及其所对应出口国家的层面,揭示中国和出口对象国潜在供给和需求能力的影响因素,并以模型模拟的贸易值测度中国主要出口的4类马铃薯产品的实际贸易潜力。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马铃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快速增长,但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较小,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1999-2018年,中国马铃薯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速远超过世界贸易额的增速,但是与世界马铃薯产品贸易额相比,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额所占份额仍较小,2018年仅占2.03%。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结构与世界市场对马铃薯需求不一致,出口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2018年鲜薯或冷藏马铃薯、冷冻马铃薯的出口额占全部马铃薯产品出口额的89.80%。进口产品则以加工品为主。2.过去20年,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虽然保持上升趋势,但与主要出口国家相比仍较弱。主要表现在就整体而言,国际市场占有率偏低,贸易顺差小,生产效率竞争优势微弱,由于马铃薯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快速增加导致生产者价格大幅上升。中国4种主要马铃薯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表现和变化有所差异,自1999至2018年,鲜薯或冷藏马铃薯国际市场占有率0.67%增长到8.6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0.07增长到0.94,竞争优势指数从0.86增长到1.00;冷冻马铃薯国际市场占有率从0.67%,增长到8.6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0.48增长到1.11,竞争优势指数从-0.21增长到1.00,表明马铃薯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非用醋方法制作的冷冻马铃薯、非用醋方法制作的未冷冻马铃薯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3.根据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可将1999-2018年划分为3个阶段:(1)1999―2006年为缓慢增长期。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总额增长7 466.78万美元,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交叉效应都表现为正向效应,对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11.31%、55.51%、33.18%,其中马铃薯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是引起出口贸易增加的最主要因素。(2)2007―2014年为快速增长期。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总额增长18 059.95万美元,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交叉效应对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21.19%、75.69%、3.12%,竞争力效应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但中国出口增长较快的产品与世界市场进口增长速度较快的产品不一致。(3)2015―2018年为波动增长期。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总额增长2 662.52万美元,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交叉效应对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178.23%、-62.49%、-15.74%,竞争力大幅减弱,对中国马铃薯贸易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但国际市场对马铃薯产品需求的增长,出口额仍然保持增长。过去20年间,国际市场对马铃薯产品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促进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出口结构并不符合世界市场的需求,亟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4.中国不同类型马铃薯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1)鲜薯或冷藏马铃薯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贸易国经济规模、两国人均收入、贸易国马铃薯产量、人民币汇率等,其中贸易国人均收入、贸易国马铃薯产量和人民币汇率3个因素与马铃薯国际贸易为负相关关系。(2)冷冻马铃薯国际贸易影响因素包括:两国经济规模、两国人均收入、两国空间距离、是否“一带一路”国家等。其中中国经济规模因素为正相关关系,其余均为负相关关系。(3)非用醋方法制作的冷冻马铃薯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贸易国经济规模、两国马铃薯产量、替代品进口额、人民币汇率等。其中贸易国经济规模、中国马铃薯产量和人民币汇率为正相关关系,其余为负相关关系。(4)非用醋方法制作的未冷冻马铃薯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贸易国经济规模中国马铃薯产量、两国空间距离等。其中中国马铃薯产量和两国空间距离为负相关关系,其余均为正相关关系。5.中国马铃薯的贸易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近20年来4类马铃薯产品总体表现为贸易稳定,即中国马铃薯的贸易潜力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还有拓展空间。其中,鲜薯或冷藏马铃薯表现为由贸易稳定向贸易不足转变,贸易潜力巨大;冷冻马铃薯和非用醋方法制作的未冷冻马铃薯近10年均表现为总体贸易稳定,但仍有待挖掘的贸易空间;非用醋方法制作的冷冻马铃薯变现为由贸易过度向贸易稳定转变,未来也可进一步拓展贸易空间。
张晨[6](2020)在《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围绕农业及粮食问题而开展的农业政策制定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府行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向全球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活跃度逐步升高,相关领域内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因此,为维护其自身利益,作为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日本开始稳步推进农业政策的转向工作。战后的日本农业政策在《农业基本法》的指导下,共经历了60年代的“基本法农政”,70年代的“综合农政”以及之后的“地域农政”共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到本世纪之后,日本的农业政策自小泉纯一郎内阁时期的“攻势型农政”,历经积极推进FTA/EPA谈判的民主党时期的农业政策,直至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政策为止,以实现对既有的农业生产结构革新为目的,通过推动本国农产品出口,发展形成了极具“外向型”特征的“攻势型农业”。“攻势型农业”得以成型的重要基础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食粮法》与《食料·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出台为标志,构建出的战后日本第二个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其与旧《农业基本法》的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以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转向为切入点,通过“国际粮食体制”理论所构建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跳出传统分析日本农业问题只限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束缚,实践性地打通农业政策分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阻隔,探讨农业领域内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是如何影响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分析并总结战后日本农业政策制定的特点。战后日本农业政策能够发生转向的前提实际上是基于日本政府不断地对早已不适应国际农业政治经济局势的既有农业政策进行的修正。因此,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已发展到起决定作用的程度。日本农业政策转向的经验在于其对国际环境变化的积极快速感知,而其教训也在于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消极迟滞应对。换句话讲,政府行为取向的形成就在于其自身与外界进行何种的互动之上。
玛丽娜[7](2020)在《老挝和中国双边经贸合作农产品竞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61年4月,中国和老挝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那时起,两国都走上了经贸合作的道路。首先,两国经贸合作对中国对老挝的经济支持产生了影响。老挝矿产资源丰富,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原料。另一方面,老挝的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因为尚未完全开发。在老挝建厂,出口矿产资源,加工原材料然后出口到中国,降低了关税和运输成本以及生产成本。因此,近年来,中国增加了对老挝的投资,并鼓励在老挝建立工厂。老挝的土地面积仅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1000左右。这个国家基本属于亚热带气候。这个国家有许多供水系统和山脉。中国是富裕国家,气候区域多样化。老挝生产的农产品基本上是多样化的。虽然中国以亚热带农产品为主,但中国以温和的农产品为主。由于这些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差异和气候变化,老挝和中国正在补充农业贸易。与此同时,中国农业消费市场规模庞大,农产品消费量大,老挝农产品供应充足。农业贸易主要集中在中国农产品,如大米、蔬菜、苹果和软水产品,而老挝是玉米、咖啡、香蕉、大米和木材的绝佳来源。具有比较优势由于老挝的气候不能生产任何温和的水果,每年我们都会进口许多橙子、苹果和大块的东西。中国具有地理位置优越和优质农产品的优势,因此中国水果进口到老挝。比例相对较大。老挝和中国都注重发展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稳定社会活动,急需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五年任期结束时,老挝和中国的农业贸易将加速发展。为了农产品贸易更好地目前的情况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现实基础,本文对近十年来两国农产品贸易情况做了一些研究分析,老挝在农业贸易总量方面比中国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力。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呈现比较劣势,中国的农产品并没有满足基本需求的基本需求。说明我们对农产品的质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陈世坤[8](2020)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美国是全球重要的大豆出口国,在世界粮食市场具有充分话语权,而我国作为全球目前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一举一动也足以影响大豆交易体系,中美两国之间的大豆贸易对全球大豆贸易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两国的大豆贸易依存关系十分紧密,但2018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中国为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25%关税,使得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在贸易摩擦升级的同时,我国的大豆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中美之间大豆贸易数量大幅下降。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我国大豆贸易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论文主要利用了比较优势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对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环境下价格波动的现象进行分析。首先结合国际大豆贸易格局的基本情况,利用世界大豆贸易数据形成了全球大豆贸易网络图,最终得出运输成本是决定全球各国间大豆贸易对象选择的重要依据的结论。然后从中美大豆贸易发展历程出发对我国大豆贸易的特点进行分析,从国内大豆自给率低、严重依赖进口和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剧烈三个角度阐述为何我国大豆贸易在全球贸易市场中不占优势。随后根据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我国大豆贸易现状分析不同时期展现出的两国大豆贸易特征总结出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价格的影响机制。主要分为经济、贸易和政治三方面因素,经济因素方面有:我国外贸经济发展水平因素、转变我国大豆贸易格局的需要;贸易因素主要为:关税、汇率等贸易壁垒因素和国际间运输成本因素,以及特朗普的政治需求的政治因素。之后利用回归模型,明确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价格会有影响,系统分析了影响机制,强调了汇率作为主要影响手段对我国大豆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最后分析得出贸易战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大豆市场价格,但影响程度有限,可以通过相应政策来减少大豆产业发展的损失。在明确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后,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角度和互联互通国际市场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大豆贸易发展前景,从政府、社会和企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发展策略,为我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
杨化冰[9](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左腾达[10](2020)在《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这些年在积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农产品贸易也更为活跃。欧盟作为后起的经济伙伴,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额在近十来年迅速增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从欧盟的农产品增加最快,其中部分贸易产品如乳制品、猪肉等更是有十倍以上的贸易增速。中国从欧盟的农产品进口规模已接近美国。如何来看待中国和欧盟跨越式的贸易发展。从贸易理论来看,传统的贸易理论偏向从要素禀赋,要素价格上来解释贸易的波动,随后的贸易理论用产业内贸易、引力模型来分析,并强调了贸易协定、关税、贸易壁垒等在当今时代对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此本文不仅从中国的农业资源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两方的贸易,还从贸易便利化、贸易壁垒、关税等角度去看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此外,欧盟是个多国组合的国家联盟,中国也没有和欧盟达成统一的贸易协定,还是与每个国家商讨贸易,因此分析欧盟内部农业发展趋势和内部贸易是有必要的。这个分析是建立在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的基础上,这是欧盟最重要的农业政策。相比中国的农业政策,这个政策的投入巨大,是推动欧盟农业变革的主导力量。所以本文以此逻辑,从这个政策的分析开始,一步步分析了欧盟农业的政策对欧盟内部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一步对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本文基于以上两个主体进行分析,主要内容有:首先对中国和欧盟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不同种类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分析了这十年双方农产品贸易结构的改变,分别从中国和欧盟方面对影响双方贸易发展的主要宏观或微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对重点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包括蔬菜水果类、肉类、水产品和乳制品类。同时对重点贸易国家进行分析,包括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和英国。通过这些对中国和欧盟的农产品贸易的基本概况有了比较明确的掌握。然后基于李嘉图模型对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产生根源进行了分析。首先是从生产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讨论了人口、土地、技术、资本和气候资源上双方的不同,这些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然后对重点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这里选择的是猪肉和乳制品的生产行业,这是中国从欧盟进口增长最快的农产品类。欧盟相关的农产品贸易优势建立在其发展成熟的行业基础上,因此这里结合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对这两个行业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是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双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分析,首先政策对不同农产品行业的支持力度不一样,其次从欧盟加盟时间来划分的欧盟15国和13国的角度分析,分析了两组国家在政策的刺激下,农业生产的转变,从而引起欧盟内部农产品贸易的变化。这也会对中国和欧盟整体的农产品贸易带来影响。接下来是贸易便利化对贸易影响的分析,这是影响中国和欧盟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章重点阐述了中国和欧盟在农产品贸易便利化上的推动,尤其一带一路对中国和欧盟贸易便利化的推动。并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来衡量不同国家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比较。然后是欧盟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进行分析,涉及了关税比较、欧盟普惠制贸易措施的影响以及欧盟设置的贸易壁垒,WTO规则下中国欧盟农产品补贴政策研究等。最后本文用实证模型来分析不同因素对不同种类的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我国在世界玉米贸易中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在世界玉米贸易中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社会网络的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粮食国际贸易特征研究 |
1.2.2 粮食国际贸易格局研究 |
1.2.3 粮食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研究 |
1.2.5 社会网络研究方法应用研究 |
1.2.6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粮食 |
2.1.2 粮食安全 |
2.1.3 粮食国际贸易 |
2.1.4 贸易持续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2.2 国际贸易理论 |
2.2.3 需求弹性理论 |
2.2.4 社会网络理论 |
2.2.5 价值链理论 |
2.2.6 利润转移理论 |
2.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世界粮食国际贸易格局基本特征分析 |
3.1 世界粮食生产特征 |
3.1.1 世界粮食产量规模持续扩大 |
3.1.2 世界粮食主要品种发展不均衡 |
3.1.3 世界粮食生产区域集中度较高 |
3.2 世界粮食消费特征 |
3.2.1 世界粮食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
3.2.2 不同种类粮食的消费规模与结构变化不均衡 |
3.2.3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粮食消费用途存在差异 |
3.2.4 世界粮食消费地区相对生产而言较为分散 |
3.3 世界粮食国际贸易特征 |
3.3.1 世界粮食国际贸易规模增长显着 |
3.3.2 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 |
3.3.3 世界粮食国际贸易出口相对集中而进口相对分散 |
3.4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基本特征 |
3.4.1 中国粮食生产特征 |
3.4.2 中国粮食消费特征 |
3.4.3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粮食国际贸易网络建模与指标选取 |
4.1 国际贸易网络 |
4.2 粮食国际贸易网络 |
4.3 粮食国际贸易网络模型 |
4.4 粮食国际贸易网络的指标确定 |
4.4.1 网络密度及互惠性 |
4.4.2 网络中心性与中心势 |
4.4.3 聚类系数与平均路径 |
4.4.4 网络社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网络格局及社团分布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3 粮食国际贸易网络格局分析 |
5.4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5.4.1 网络密度与互惠性分析 |
5.4.2 中心性分析 |
5.4.3 集聚性分析 |
5.5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网络社团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网络格局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粮食国际贸易网络格局演进的动力机制 |
6.3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网络格局演进的影响因素确定 |
6.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6.4.1 研究方法 |
6.4.2 数据来源 |
6.5 样本选择与模型构建 |
6.5.1 样本选择 |
6.5.2 模型构建 |
6.6 实证分析与结果 |
6.6.1 QAP相关分析 |
6.6.2 QAP回归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差定价在玉米贸易中的应用分析 ——以M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差定价理论的研究 |
1.2.2 基差定价与风险管理 |
1.2.3 基差定价运用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基差定价相关知识概述 |
2.1 基差定价的内涵及发展 |
2.2 基差定价分析方法 |
2.3 基差定价效果评估 |
第3章 M企业基差定价案例介绍 |
3.1 M企业应用基差定价进行玉米贸易的背景 |
3.1.1 玉米产业市场化为期货市场发展提供基础 |
3.1.2 我国玉米期货市场逐步发展成熟 |
3.1.3 M企业基差定价需求 |
3.2 M企业第一次运用基差定价进行玉米贸易情况 |
3.2.1 交易概况 |
3.2.2 交易结果 |
3.3 M企业第二次运用基差定价进行玉米贸易情况 |
3.3.1 交易概况 |
3.3.2 交易结果 |
3.4 M企业第三次运用基差定价进行玉米贸易情况 |
3.4.1 交易概况 |
3.4.2 交易结果 |
3.5 M企业第四次运用基差定价进行玉米贸易情况 |
3.5.1 交易概况 |
3.5.2 交易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M企业基差定价案例分析 |
4.1 M企业基差定价案例结果分析 |
4.1.1 M企业基差定价案例结果对比分析 |
4.1.2 M企业基差定价案例结果整体分析 |
4.2 M企业基差定价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 |
4.2.1 M企业进行基差定价的特殊风险分析 |
4.2.2 M企业基差定价的风险应对措施分析 |
4.3 M企业基差定价案例可改进之处 |
4.3.1 M企业点价策略仍可进行创新 |
4.3.2 M企业应用基差定价采购玉米的数量有待增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企业在玉米贸易中应用基差定价的经验借鉴及建议 |
5.1 M企业在玉米贸易中应用基差定价的经验借鉴 |
5.1.1 在玉米价格下跌行情中更易于点价 |
5.1.2 风险控制策略在基差定价中至关重要 |
5.1.3 多样化的点价策略有助于降低成本 |
5.1.4 结合玉米市场状况应用基差定价 |
5.2 企业在玉米贸易中应用基差定价的建议 |
5.2.1 企业应正确认识基差定价的作用 |
5.2.2 企业应结合玉米供需状况制定基差定价策略 |
5.2.3 企业应培养复合型期货人才 |
5.2.4 企业应与期货公司合作进行基差定价 |
5.2.5 企业应提高议价能力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
1.3.2 中俄自贸区 |
1.3.3 中俄农业国际合作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理论基础 |
2.1 “一带一路”倡议概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概念 |
2.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
2.2 “欧亚经济联盟”概述 |
2.2.1 欧亚经济联盟由来 |
2.2.2 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的历史机遇 |
2.3 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1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内影响因素 |
2.3.2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际影响因素 |
2.4 博弈论 |
2.4.1 博弈论理论模型 |
2.4.2 博弈过程 |
2.4.3 全球农产品供应的博弈 |
2.5 农业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
2.5.1 垄断优势理论 |
2.5.2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
2.5.3 重要农产品供应的PSR机理 |
2.5.4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
2.6 相关分析模型 |
2.6.1 GM(1,1)灰色预测模型 |
2.6.2 Verhulst模型 |
2.6.3 贸易引力模型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中国农产品供需分析 |
3.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
3.2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及农产品需求预测 |
3.2.1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 |
3.2.2 基于Verhulst模型的中国农产品消费需求预测 |
3.3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 |
3.3.1 国内农产品供给现状 |
3.3.2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 |
3.4 中国农产品对外需求分析 |
3.4.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
3.4.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大豆进口需求预测 |
3.4.3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小麦进口需求预测 |
3.4.4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木材进口需求预测 |
3.4.5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水产品进口需求预测 |
3.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
4.1 中国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
4.1.1 农业产业资源 |
4.1.2 我国对俄合作的鼓励措施 |
4.1.3 对外合作中的金融支撑 |
4.2 俄罗斯农业产业资源与开发政策 |
4.2.1 产业资源禀赋 |
4.2.2 俄罗斯投资环境 |
4.2.3 中俄两国农业产业等投资日益深化 |
4.3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探究 |
4.3.1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可行性 |
4.3.2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现状 |
4.3.3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开发思路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中俄农业合作效应分析 |
5.1 基于经济利益分析 |
5.1.1 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 |
5.1.2 部分农产品种植效益分析 |
5.1.3 中俄间物流效益分析 |
5.2 基于社会效益分析 |
5.2.1 虚拟耕地进口 |
5.2.2 “虚拟林地”进口 |
5.2.3 金融合作 |
5.2.4 区域发展 |
5.3 中俄农业合作面临的挑战 |
5.3.1 激化经济安全观念矛盾 |
5.3.2 加剧经济利益冲突 |
5.3.3 显露文化认知差异 |
5.4 正负效应下中俄农业合作可行性分析 |
5.4.1 基于博弈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
5.4.2 基于交易成本的正负效应对比 |
5.4.3 基于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风险评价 |
6.1 国家间农业合作的模式 |
6.1.1 纯贸易合作模式 |
6.1.2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 |
6.1.3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 |
6.2 纯贸易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
6.2.1 宏观风险 |
6.2.2 主体风险 |
6.2.3 技术风险 |
6.2.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
6.3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
6.3.1 宏观风险 |
6.3.2 主体风险 |
6.3.3 技术风险 |
6.3.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
6.4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
6.4.1 宏观风险 |
6.4.2 主体风险 |
6.4.3 技术风险 |
6.4.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 |
7.1 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的意义 |
7.1.1 中俄农业合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意义 |
7.1.2 中俄农业合作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稳定的意义 |
7.1.3 中俄农业合作对农业产业上下游发展稳定的意义 |
7.2 中俄农业合作中的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
7.2.1 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
7.2.2 “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农业资源开发战略 |
7.2.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 |
7.2.4 “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 |
7.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 |
7.3.1 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 |
7.3.2 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 |
7.3.3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不足 |
8.3.2 展望 |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 发表论文 |
二、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出口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马铃薯贸易研究 |
1.2.2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
1.2.3 贸易潜力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 |
2.1.2 国际贸易与贸易潜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章 世界与中国马铃薯生产与贸易分析 |
3.1 世界马铃薯生产现状分析 |
3.1.1 世界马铃薯生产的区域分布及变化趋势 |
3.1.2 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 |
3.2 中国马铃薯生产分析 |
3.2.1 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及单产分析 |
3.2.2 中国马铃薯的生产布局分析 |
3.2.3 中国马铃薯生产发展潜力分析 |
3.3 世界马铃薯贸易现状分析 |
3.3.1 世界马铃薯贸易的产品结构 |
3.3.2 世界马铃薯贸易的市场结构 |
3.3.3 世界马铃薯主要贸易国情况 |
3.4 中国马铃薯贸易分析 |
3.4.1 中国马铃薯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
3.4.2 中国马铃薯贸易市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
4.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4.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4.3 竞争优势指数 |
4.4 生产者价格与出口价格 |
4.4.1 生产者价格 |
4.4.2 出口价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马铃薯出口贸易变动效应分解分析 |
5.1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理论形式 |
5.2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实证形式构建 |
5.3 数据选取及分段处理 |
5.4 测算结果及分析 |
5.4.1 第一层次测算结果分析 |
5.4.2 第二层次测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马铃薯出口影响因素及出口贸易潜力测算 |
6.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形式 |
6.2 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形式构建 |
6.2.1 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 |
6.3 中国主要马铃薯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
6.3.1 鲜薯或冷藏马铃薯 |
6.3.2 冷冻马铃薯 |
6.3.3 非用醋方法制作的冷冻马铃薯 |
6.3.4 非用醋方法制作的未冷冻马铃薯 |
6.4 中国主要马铃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分析 |
6.4.1 鲜薯或冷藏马铃薯 |
6.4.2 冷冻马铃薯 |
6.4.3 非用醋方法制作的冷冻马铃薯 |
6.4.4 非用醋方法制作的未冷冻马铃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以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的回顾及综述 |
第二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农业发展—“国际粮食体制”理论 |
第一节 第一粮食体制 |
(一)“第一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第一粮食体制”的终结与之后的调整 |
第二节 第二粮食体制 |
(一)“第二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第二粮食体制”的终结及遗产 |
第二节 对于“第三粮食体制”的展望 |
(一)哈里特?弗里德曼的积极乐观论调 |
(二)菲利普·麦克迈克尔的消极悲观论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粮食体制”中的日本农业政策 |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下的“农地改革”和“粮食援助” |
第二节 国际市场冲击下的“基本法农政” |
第三节 “第二粮食体制”末期的“综合农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三粮食体制”特征背景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
第一节 美日贸易摩擦升级下的农产品市场深度开放与“地域农政” |
第二节 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农业政策调整 |
第三节 GATT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与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向后的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与小泉纯一郎的“攻势型农政” |
第二节 FTA/EPA谈判的推动和民主党的农业政策 |
第三节 美日、欧日FTA/EPA谈判与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老挝和中国双边经贸合作农产品竞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产品贸易结构的研究 |
1.3.2 中老经济贸易及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研究 |
1.3.3 竞合关系的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4.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分析和理论界定 |
2.1 相关概念分析 |
2.1.1 双边经贸合作 |
2.1.2 竞合关系 |
2.2 相关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合作竞争理论 |
2.2.3 国际贸易理论 |
2.2.4 竞争比较理论 |
第三章 中老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
3.1 中老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现状及贸易产品结构 |
3.1.1 中老经贸关系发展现状 |
3.1.2 中老经济贸易及区域合作实践 |
3.1.3 中老双边贸易产品的结构特征 |
3.2 老挝农产品贸易现状 |
3.2.1 老挝农业贸易总额 |
3.2.2 农产品出口老挝出口结构 |
3.2.3 老挝农业进口结构 |
3.3 中国农产品贸易状况 |
3.3.1 中国农业贸易总量 |
3.3.2 中国的农业进出口结构 |
3.4 农业贸易状况 |
第四章 中老双边经贸合作条件下农产品关系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1.1 测算模型的构建 |
4.1.2 测算指标的确定 |
4.1.3 测算数据的收集 |
4.2 数据处理 |
4.2.1 竞争性检验 |
4.2.2 互补性检验 |
4.3 实证分析 |
4.3.1 中老双边经贸合作条件下的产品竞争性分析 |
4.3.2 中老双边经贸合作条件下的产品互补性分析 |
4.3.3 综合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加强中老边境贸易 |
5.2.2 发挥老挝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资源和地缘优势 |
5.2.3 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培育优势骨干企业 |
参考文献 |
(8)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外贸依存度 |
2.1.2 贸易摩擦 |
2.2 相关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自由贸易理论 |
3 国际大豆贸易格局与我国大豆贸易特点 |
3.1 国际大豆贸易格局分析 |
3.1.1 世界范围大豆贸易情况 |
3.1.2 三大大豆制品出口国与世界市场联系 |
3.2 我国大豆贸易特点 |
3.2.1 国内大豆产量低且出口条件差 |
3.2.2 国内大豆严重依赖进口 |
3.2.3 国内大豆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
3.3 中美大豆贸易发展历程 |
3.4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两国大豆贸易现状 |
3.4.1 国内大豆受贸易摩擦影响逐步失去市场 |
3.4.2 美国进口大豆数量出现暴涨后降低 |
3.4.3 贸易摩擦加速了中美外贸依存度的变化 |
4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贸易影响的定性分析 |
4.1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经济因素 |
4.1.2 贸易因素 |
4.1.3 政治因素 |
4.2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贸易的影响 |
4.2.1 我国迫切需要拓宽大豆进口渠道 |
4.2.2 美国大豆在我国市场竞争力持续走高 |
4.2.3 贸易战暂停利于美国向我国出口大豆 |
4.2.4 我国将加大对大豆补贴力度 |
4.3 中方出台反制措施的影响 |
4.3.1 对特朗普政府的影响 |
4.3.2 美国大豆农场主心理压力大 |
4.3.3 美国对我国大豆市场垄断地位被打破 |
5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大豆贸易影响的定量分析 |
5.1 变量选择 |
5.2 数据来源 |
5.3 模型分析 |
5.3.1 描述统计 |
5.3.2 相关分析 |
5.3.3 回归分析 |
5.4 结论 |
6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背景下中国大豆贸易发展策略 |
6.1 政府层面 |
6.1.1 调整我国大豆定价策略,完善大豆期货交易体系 |
6.1.2 建立我国大豆进口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
6.2 社会层面 |
6.2.1 提高社会对转基因大豆的研究与认识 |
6.2.2 拓展大豆贸易渠道,寻找新型贸易伙伴 |
6.3 企业个人层面 |
6.3.1 呼吁改善全球大豆生产的农业环境,降低环境成本 |
6.3.2 实现大豆制品的多用途,积极寻找相应替代品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10)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思路、对象和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贸易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农业贸易影响因素及相关贸易模型的研究 |
一、基于传统贸易模型的解释 |
二、基于产业内贸易的诠释 |
三、基于引力模型的诠释 |
第三节 当前贸易研究热点与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研究 |
一、一带一路和贸易便利化 |
二、贸易政策和农产品贸易 |
三、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研究 |
第四节 文献评述 |
一、现有文献研究特点和研究成果 |
二、当前文献的不足 |
第三章 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总体特征 |
第一节 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主要特点 |
一、贸易规模增加迅速,中国贸易逆差加大 |
二、进口农产品结构趋于集中,出口农产品结构趋于分散 |
三、从要素投入看双方农产品贸易 |
四、部分农产品出口互成规模 |
五、出口初级农产品价格高,加工农产品价格低 |
第二节 对欧盟农产品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
第三节 对欧盟进出口区域市场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和欧盟在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选择 |
第五节 影响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中国市场的变化 |
二、欧盟市场的变化 |
第四章 中国和欧盟主要农产品和主要国家的贸易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主要农产品 |
一、蔬菜水果类贸易 |
二、水产品贸易 |
三、肉类贸易 |
四、乳制品贸易 |
第二节 主要贸易国家 |
一、荷兰 |
二、德国 |
三、英国 |
四、西班牙 |
五、法国 |
第五章 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产生根源分析 |
第一节 理论框架 |
第二节 中国和欧盟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分析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水平对比 |
一、乳业产业发展水平对比 |
二、猪肉行业发展水平对比 |
第六章 生产政策对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生产的影响 |
一、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核心功能 |
二、2013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及影响 |
第二节 共同农业政策对欧盟内部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影响分析 |
一、欧盟15国和欧盟13国农业生产对比分析 |
二、欧盟各国的农业优势对比分析 |
三、欧盟13国与欧盟15国之间贸易变化分析 |
四、欧盟成员国间的贸易对欧盟和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第七章 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农产品贸易和贸易便利化 |
第二节 中国和欧盟在农产品贸易便利化上的推动 |
一、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 |
二、国际互认AEO制度 |
三、各种贸易协议签订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和贸易便利化 |
第四节 贸易便利化指数分析 |
一、世界银行的物流表现指数 |
二、自建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 |
第八章 主要贸易政策对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欧盟的关税管理措施分析 |
一、欧盟对中国主要关税设定分析 |
二、欧盟的普惠制关税政策 |
三、进口关税配额 |
第二节 欧盟设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
一、主要农产品贸易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
二、欧盟对中国农产品进口问题通报制度 |
第三节 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争议 |
第九章 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和欧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
第十章 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优化对策分析 |
一、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建设 |
二、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生产升级 |
三、加大农产品出口支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我国在世界玉米贸易中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社会网络的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 姜汉. 吉林大学, 2021
- [2]基差定价在玉米贸易中的应用分析 ——以M企业为例[D]. 廉志辉. 河北金融学院, 2021(07)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D]. 吴頔. 吉林大学, 2020(01)
- [5]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出口潜力研究[D]. 张玉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D]. 张晨. 外交学院, 2020(08)
- [7]老挝和中国双边经贸合作农产品竞合关系研究[D]. 玛丽娜. 东华大学, 2020(11)
- [8]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D]. 陈世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10]中国和欧盟农产品贸易研究[D]. 左腾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