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主动网络分析方法研究

约束主动网络分析方法研究

一、受约束有源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鑫[1](2021)在《基于自适应差分进化的有源配电网络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并入配电网络,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并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因此,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规划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数学优化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并借助于优化工具进行求解。但是由于配电网络结构日益复杂,传统的优化方法很难解决好这一问题。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DE)作为一种通用性良好的智能算法,相较于传统优化方法具有鲁棒性、扩展性、适应性以及易实现性等优势,能够很好应用到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求解中,并寻找到符合工程需求的优化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参数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 with Novel Parameter Control,DENPC)来进行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求解,其主要工作可分为以下几点:1)在进行DG的优化配置中,本文首先分析了包含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微型燃气轮机在内的三种典型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特性,并针对其不同特点,建立了不同类型DG在潮流计算中的等效数学模型。2)在关于DE算法的研究中,针对DE算法中固定参数设置鲁棒性较差易于陷入局部最优,以及大多数DE变种算法中自适应策略过于依赖适应度值的问题,DENPC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种群动态位置信息的参数控制策略(Location Information based Parameter Control)。该策略在克服上述参数控制策略缺陷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算法的优化效果和收敛速。3)在国际标准测试集CEC2013上,对DENPC算法进行优化验证。通过对若干测试函数在30维和50维的优化仿真实验,验证了不论是在优化精度还是收敛速度上,本文所提出的DENPC算法相较于其他改进的DE算法都更具优势。4)本文建立了以建设成本最低、网络损耗最小以及环境效益最大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以IEEE 33节点测试系统作为算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和PSO算法及原始DE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DENPC算法在处理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问题中的优越性。此外,本文还比对了DG并网规划前后,配电网络系统节点电压和网络损耗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DENPC算法进行DG并网规划,可以明显提高系统的电压水平,降低各个支路的损耗,大大提升了网络的稳定性。

李欣[2](2021)在《基于5G通信的城市电网分布式故障恢复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故障恢复是电网故障处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电力系统中面向终端用户的最终环节,城市电网对供电质量有直接的影响。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不依赖主站的分布式控制模式成为未来城市电网发展的趋势,这种方式既可以利用多个站点的测控信息来提高保护控制的性能,又可以避免主站集中控制方式带来的通信和数据处理延时长的问题。要实现分布式控制,需要在城市电网中建立起对等通信网络。5G通信以其高可靠低时延高速率等优良特性为城市电网对等通信网络的建立提供了无线解决方案。本文基于5G通信方式提出了分布式拓扑识别策略,并进一步利用识别到的拓扑信息设计了针对城市电网的分布式故障恢复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5G通信的城市电网对等通信策略。结合5G通信的性能指标分析其应用在城市电网分布式控制中的可行性。简要介绍了 5G通信的网络物理架构,进一步提出了智能终端单元接入5G无线通信网络的实现方法。在5G网络覆盖环境下,测试了 5G对等通信网络的时延,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2)提出了基于对等通信网络的分布式拓扑信息识别方法,包含静态拓扑信息的配置和动态拓扑信息的识别和存储。根据“手拉手”型城市电网系统的拓扑结构,分析拓扑信息识别方法的具体流程,包括节点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拓扑信息获取结果以及动态拓扑信息的存储方式。(3)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电源多联络的有源城市配网分布式故障恢复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 5G通信的特点,恢复过程简单,信息传递次数较少,能够优先恢复重要负荷节点的供电。针对所提方案,分别在不同的复杂城市电网场景下进行了算例分析。利用MATLAB搭建城市电网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恢复策略的可行性,并对预期结果进行了分析。(4)根据本文提出的基于5G通信的分布式故障恢复方法,结合具体城市电网系统对分布式故障恢复方案进行了模块化软件设计。在5G网络环境中,利用RTDS平台,对基于5G通信故障恢复流程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贺宇[3](2021)在《三浮陀螺加速度计小型一体化电路系统设计》文中指出三浮陀螺加速度计精度高、动态测量范围大,适用于各类抗干扰需求高的运载火箭、导弹,其往往与惯性导航平台系统相配合,作为测量载体加速度的核心工作仪表。目前,三浮陀螺加速度计正向着小型化目标发展,在不断减小重量、体积的基础上,同时提升控制精度、可靠度。由于目前对三浮陀螺加速度计的建模分析大都建立在内外框架间只有一个旋转自由度的基础上,未能良好的描述内框架组件即浮子组件的运动状态及其对整表精度的影响;其次在当前仪表的硬件电路设计中,各控制回路相对分散互不关联,未能有效实现数据的统一集中。因此,本文从工程实际角度出发,在对浮子进行六自由度建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线性化与解耦,对各回路设计了控制算法,并对相应的电路系统进行了小型一体化设计,最后对该一体化设计的仪表进行试验验证。1.对三浮陀螺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磁悬浮原理以及仪表温度模型;以可六自由度运动的浮子以及包含浮子在内的外框架进行了建模分析,设定各自的坐标系,对两个研究对象的角速度、角动量、所受的外力、外力矩进行计算,分别列出浮子的动量守恒与角动量守恒方程,外框架的角动量守恒方程。2.设计了小型一体化的电路系统方案。对上述方程组进行线性化,在可实现静态解耦的基础上对各回路单独分析,分别提出相应的控制算法。分析实现小型化所受的限制与约束,分别从功能模块角度与空间分布角度设计小型一体化的方案,在不改变现有仪表结构的同时,将硬件电路集中到仪表内部与表头上方。3.根据电路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分别实现了信号预处理电路、数字控制电路、功率输出电路以及电源电路,并对一体化的各回路进行了电磁兼容设计,减小各回路间的干扰;结合上述设计,对各回路硬件电路结合各自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合理设计一体化算法的控制周期、软件流程与通讯规则。4.在此基础上对各硬件电路板进行测试,并对一体化电路系统与仪表进行浮子的六自由度调整试验,以及对整表进行正倒置试验与六位置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型一体化电路系统性能良好,对浮子的调整与建模分析相符合,在未改变仪表结构的同时减小了电路系统的体积,增加了电路功能,最终整表精度与原方案相比保持相同水平。

华梦[4](2020)在《无人机辅助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由于具有高移动、可快速部署、成本低和可建立视距通信链路等优点,使得无人机通信成为实现未来天地融合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无人机通信与现有蜂窝网络的融合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无人机飞行时长短、同信道干扰加剧、空地信号易被窃取等问题。本论文深入研究了“无人机辅助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研究”这一课题,围绕无人机能耗受限问题,多无人机协作传输的同信道干扰问题,多无人机协作的空-地安全传输问题分别进行了方案的研究和设计。此外,针对地面终端计算能耗受限问题和智能反射面IRS(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的被动信息传输问题,分别提出了部署无人机协作传输的方案设计。具体研究工作和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无人机能耗受限问题,提出了基于单无人机辅助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的联合2D轨迹和通信传输的低能耗方案设计。具体地,无人机作为移动基站通过调整飞行轨迹为多地面节点提供通信服务。通过联合优化无人机的发射功率,无人机轨迹和节点调度,最小化无人机能耗,包括通信能耗和飞行能耗。该问题是一个整型非凸优化问题,为求解该问题,利用块坐标下降法(Block Coordinate Descent,BCD)把原问题分解成两个子问题,然后用连续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方法求解对应的非凸子问题,最后交替迭代求解两个子问题得到一个次优解。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较于其它方案可以获得更低的无人机能耗。2.针对多无人机协作传输的同信道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大化系统吞吐量为目标的联合的3D无人机轨迹优化和资源分配管理方案。具体地,对于下行传输网络,无人机作为空中移动用户(记为UAV-AP),把信号发送给地面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对于上行传输网络,无人机作为移动基站(记为UAV-BS),收集地面传感节点(Sensor Node,SN)数据。本文首先考虑了当UAV-BS和UAV-AP轨迹固定的场景,通过联合优化通信调度和UAV-AP/SN发射功率,最大化整个系统的吞吐量。该问题是一个整型非凸优化问题,利用隐藏在问题里的单调特性,通过基于多块外层近似(Polyblock Outer Approximation,POA)方法求解得到了该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接着,考虑了无人机3D轨迹可以优化的更一般的场景。该问题比无人机轨迹固定场景下的问题更难求解。为了求解该问题,通过把原问题分解成多个子问题,然后利用连续凸逼近SCA的方法求解每个子问题,最后交替迭代求解每个子问题直到算法收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比其它基准方案可以获得更高的吞吐量。另外,基于SCA算法可以获得近似于POA的性能并且复杂度大大降低。3.针对多无人机协作的安全通信传输问题,提出了部署干扰无人机(Jamming UAV,JUAV)协作有源无人机(Source UAV,SUAV)的安全传输方案。具体地,干扰无人机JUAV发射干扰信号给地面窃听者以阻止窃听者对有源无人机的发射信号进行窃听。考虑到无人机端能耗受限,为了折中无人机安全速率最大化问题和无人机能耗最小化问题,该方案通过联合优化无人机轨迹、无人机发射功率和通信调度,最大化无人机通信安全能效。由于该问题是一个分式整型非凸优化问题,为求解该问题,首先利用Dinkelbach方法把分式目标函数转换为减式目标函数,然后把该问题分解成三个子问题,再分别用不同的算法求解对应的子问题。最后,交替迭代求解这三个子问题,直到算法收敛。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部署多个干扰无人机可以明显地提高系统的安全;另外,无人机安全能效与给定的时长是先递增后递减关系。而且,基于轨迹优化的方案比其它方案可获得更高的安全能效。4.针对地面终端计算能耗受限问题,提出了部署无人机协作地面终端计算的低能耗方案。为了处理地面终端数据容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计算迁移策略,即其中一部分数据进行本地处理,另一部分数据迁移到无人机端进行处理。通过联合优化数据分配、终端数据迁移比例因子、终端/无人机功率分配、通信调度和无人机轨迹,最小化地面终端能耗。首先考虑了一个理想场景,其中无人机能耗和计算资源不受限,并且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只与最大飞行速度有关。其次,考虑了一个实际的场景,不仅考虑了无人机能耗和计算资源约束,而且还考虑了无人机轨迹同时与速度和加速度有关。针对上述两个场景,把原问题分解成两个子问题。具体地,对于给定的无人机轨迹,通过对偶方法求得通信调度;对于给定的通信调度,利用SCA方法求解联合的轨迹、功率分配、数据迁移比例因子和数据分配。最后不断交替迭代求解这两个子问题直到算法收敛。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相较于其它方案,地面终端能耗更低。5.针对智能反射面(IRS)的被动信息传输问题,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辅助增强的共生通信传输方案。具体地,IRS的共生通信传输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连接IRS端的传感器可以收集周围的环境信息,然后IRS控制器通过控制IRS的开与关来表征地传输IRS端收集的数据;另一方面,IRS控制器可以通过改变入射到IRS端的无人机信号的相位和幅度,来增强无人机的信号传输。本文首先考虑了IRS的max-min问题,通过联合优化无人机轨迹、IRS相位和通信调度,最大化最小的IRS的可达速率。由于该问题是一个整型非凸问题,通常的求解方法是基于松弛的优化方法,即首先把二进制调度变量松弛为[0,1]之间的连续调度变量,然后对该松弛问题进行求解,最后把该松弛问题求解得到的连续调度变量值重铸为二进制调度变量值。然而,由于存在无人机的速率约束项,使得重铸后的调度值,不能总是满足该约束条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二次惩罚函数的优化算法。首先,通过把二进制约束等价地转化为一系列的等式约束。然后把该等式约束增加到目标函数中去,变成二次惩罚项。最后,提出了两层交替迭代算法得到了一个高质量的有效解。此外,本文还考虑了系统的加权和速率(Weighted Sum Rate,WSR)问题。尽管基于max-min问题所提出的二次惩罚函数方法可以求解该WSR问题,但是该方法在外层迭代时需要更新惩罚系数,因此该算法复杂度比较高。为了减小算法复杂度,提出了基于松弛的优化方法。证明了松弛后的优化问题的连续调度的解就是二进制值,说明了无人机的速率约束项总是满足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IRS的相位调整对于IRS的传输速率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此外,无人机的轨迹优化可以显着地提高IRS的传输速率,进一步验证了方案的优越性。

亓天[5](2020)在《面向5G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研究》文中提出正蓬勃发展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为人类进入工业4.0时代奠定了坚实的无线通信技术基础。功率放大器(功放)作为发射机末端的关键模块直接决定着发射机的性能,同时功放也是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主要耗能设备,进而影响到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表现。面向5G的功放技术,需要以更高的效率满足更为复杂的调制信号的通信需求。本论文旨在探究面向5G的高效率功放技术,包括双载波信号激励下并发功放的响应分析,以及利用功率控制技术和交调对消技术分别实现大回退和线性高效率Doherty功放的研究。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利用热电效应提升功放效率的新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可归纳为如下4个方面:1、在深入分析功放的并发工作模式以及双载波信号特征的基础上,解决了双载波信号激励下并发功放响应难以分析的问题。并利用验证实验,揭示了并发功放漏极效率的不平衡现象,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衡量并发功放性能的方法。2、5G通信系统中复杂的信号调制方式将使信号的峰均比超过12d B。本文利用肖特基二极管的变阻特性实现了可控功率控制电路,改善了载波功放过饱和导致Doherty回退区间性能恶化的问题。验证实验所设计的Doherty功放中心频率为2.55GHz,在13.5d B的输出功率回退区间内,功放的功率附加效率大于49.4%。3、功放良好的线性度是复杂调制信号传输质量的保证。本文提出利用载波功放与峰值功放三阶跨导的异号特性,在非对称Doherty功放的负载调制合成点处进行基波分量合成的同时完成交调分量的对消,从而实现线性高效功放。验证实验中,在5.3GHz处当功放的交调失真小于-30d Bc时,实现的功率附加效率为49.5%。4、为探究提升功放效率的新方法,本文提出利用热电偶的热电效应,收集功放工作时所产生的余热,并转化为可用的电能,从而间接地提升功放系统直流到射频的转换效率。验证实验中,引入热电转换模块后功放系统的整体效率可提升约0.9%。

蔡艳潇[6](2020)在《灾害条件下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创建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频发的各类自然灾害对道路交通的破坏非常巨大,建立完备的道路交通救援体系是挽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应急救援系统重在演练,但是在真实的演练环境不易搭建或代价巨大的条件下,通过创建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来演练救援队伍则势在必行。本文从三维场景的实际应用出发,结合虚拟现实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创建了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实现了灾害条件下对道路应急抢通装备以及道路应急抢通场景模拟,进而为实际救援抢通提供演示环境。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获取创建地形所需的基础地理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数据的方法,分别基于Unity3D和Arc Scene创建了三维虚拟地形。(2)分别基于OpenGL和3ds Max实现了道路应急抢通装备的建模,将常用的装备模型转换为Multi Patch数据格式导入Arc GIS。研究了三维地形与三维地物模型的匹配问题,实现了三维地形场景和装备模型的合理叠加。(3)研究了地震、火灾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三维虚拟环境的创建方法,利用有源淹没分析算法实现了洪水淹没场景的过程的动态模拟。(4)完成了灾害条件下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的构建,实现了三维模型编辑、多视角三维环境漫游、灾害环境模拟及抢通过程动态演示等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安卓系统的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手机端APP。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创建软件的开发,能够为灾害场景演示和灾害预测系统的研发奠定基础,对提高救援人员的救援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可为灾害应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朱宁[7](2020)在《通信网络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与建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据量急增,如何满足用户需求,保证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地运行显得愈加重要,通信网络风险评估管理可有效地预判各种风险对通信网络的影响,提高通信网络风险的规避和应对能力,避免网络拥塞或瘫痪,尽可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的影响范围,保障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和业务的正常提供。本文针对应用于特殊风险环境下(节假日期间人群密集场所或大型赛事环境等)的通信网络缺乏可靠有效的风险评价体系和评估模型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影响通信网络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网络结构风险、网络质量风险、网络管理风险、网络安全风险、运行环境风险、配套设施风险等。同时对通信网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方法以及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进标度层次分析法和投影寻踪法等两种主客观权重结合的算法分析通信网络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提出了多种风险因素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建模方法,采用改进的模糊数学算法建立了通信网络风险评估模型,并用模拟实际运用环境的多种真实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将多种分析方法得到的权重重要性排序和实际情况相比较后,得到改进标度层次分析法和投影寻踪法两种方法能正确反映通信网络实际存在的风险因素,所建立的评估模型所输出的预测和评估数据,对通信网络的运行状况和风险情况有着准确的风险评估预期,为大型赛事或其他特殊风险环境下网络可能存在的风险提供了可靠的评价体系和预测模型,对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图[17]表[13]参[84]

周成瀚[8](2020)在《有源配电网馈线保护与故障自愈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分布式电源就地接入馈线提高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增加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也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网络结构,使其由单端电源辐射状供电的无源网络变为多电源多端供电的有源网络。有源配电网的运行方式、潮流分布以及短路电流特征等均发生改变,传统配电网中的三段式电流保护以及故障恢复方案面临挑战。另外,根据并网方式的差异,分布式电源可分为电机类与逆变类,二者的故障响应、短路电流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增加了有源配电网馈线保护的难度。对此,本文以含多类型分布式电源的有源配电网馈线保护与故障自愈为对象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馈线保护的影响,讨论了正序电流故障分量在有源配电网馈线保护中的适用性,并进一步分析了电机类分布式电源和逆变类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特征,为研究适用于含多类型分布式电源的有源配电网馈线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2)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的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原理。该原理利用馈线两侧正序电流故障分量幅值比构造保护的动作量,利用两侧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相位差构造制动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耐受过渡电阻能力,且对含有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均可适用。该保护仅需电流信息,在电压信息不足的馈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搭建有源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保护原理在各种故障条件下的有效性。(3)基于所提的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原理,设计了配电网分布式拓扑识别与故障自愈方案,并开发了具有模块化结构的配电网智能终端样机,实现了有源配电网快速的分布式故障定位、隔离与自愈。(4)利用电力系统动态模拟与仿真实验室,搭建了含电机类分布式电源的有源配电网模型,并将所开发的智能终端样机接入模型,分别测试了其在分布式电源并网与退出两种情况下的故障定位与隔离功能;利用RTDS系统,构造了含有逆变类分布式电源的有源配电网闭环测试平台,测试了智能终端样机在不同故障场景下的故障定位与故障自愈功能。上述测试的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智能终端样机能够在各种故障条件下正确判断故障区段,并在短时间内切除故障,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速动性,以及一定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同时,非故障区段的供电恢复时间远小于“集中型”配电自动化的故障自愈方式。

杨均权[9](2020)在《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阻抗匹配方法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输出功率、可控性与频率响应等众多性能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与广泛研究。然而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阻抗特性十分复杂,实际工况中的大信号下的阻抗参数与小信号下的阻抗参数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文以低频大功率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大信号下的阻抗特性及阻抗匹配理论与方法,为其与电源间能量的高效传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随频率与工况变化的复杂阻抗特性,对其阻抗匹配理论及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单调谐静态阻抗匹配和双调谐静态阻抗匹配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基于投切电容的动态阻抗匹配方法可以跟随换能器阻抗的变化;连续有源阻抗匹配方法可以实现快速、连续的动态阻抗匹配,仿真验证了有源阻抗匹配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设计并搭建了纵振型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实验平台,模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阻抗特性,并详细阐述了各个部件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同时,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对该实验平台进行了磁场仿真分析和模态仿真分析,验证了其磁场设计和机械结构设计的合理性。(3)研究了基于FFT分析的相位差检测和阻抗测量方法,与经典的阻抗测量方法相比,可以实现大信号下换能器阻抗参数的快速扫频测量,并显着提高对谐波和噪声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测量精度。根据该方法设计了基于Lab VIEW和数据采集卡NI6361的大信号阻抗扫频测量平台,对本文设计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大信号下的阻抗特性进行了扫频测量,并与由阻抗分析仪得到的小信号阻抗参数进行了对比。(4)搭建了基于Lab VIEW+数据采集卡NI6361的电容投切动态阻抗匹配实验平台,其可以跟随换能器负载的变化,动态调整匹配网络的参数,始终保持功率放大器的高功率因数输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赖芸[10](2020)在《硅基马赫曾德沟槽热光开关的实验研究与仿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电互连在传输带宽、信号延迟和功耗等关键性能上受到限制,光互连作为电互连的替代方案,以其高速率、大带宽和强抗干扰能力等优点,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硅光器件与CMOS兼容、成本低廉,在光互连中有着很高的潜力。其中,硅基热光开关是组成光网络的关键器件之一。硅基热光开关一般无需掺杂的工艺步骤,可以实现较低的器件损耗,适用于慢速开关网络。硅基热光开关的两个关键热学相关参数为开关功耗和响应时间,在大规模片上集成系统中需要控制开关网络的功耗和响应时间,开关的性能优劣对开关网络的影响至关重要。硅基热光开关中的热传递过程决定了开关的功耗和响应时间。本文对硅基马赫曾德热光开关中的热传递过程进行了仿真。假设两臂间距离足够大,臂间热串扰忽略不计,分析不同硅基热光移相器结构参数与其功耗和上升时间之间的关系。其中上下包层厚度对于功耗和上升时间的影响远大于衬底厚度。增大下包层厚度可使加热电阻功率Pπ降低约40%,减小上包层厚度可使加热电阻功率Pπ降低约20%。设计低功耗热光开关时,在不影响波导光模场以及其机械强度的前提下,需要尽量减薄上包层厚度,选择合适的下包层厚度。一般情况下,在热光移相器的两侧设置沟槽可以有效减小开关功耗。本文对设计的马赫曾德沟槽热光开关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波长为1550 nm下,无沟槽热光开关的功耗Pπ为28.6 m W,沟槽热光开关的功耗Pπ为18.7 m W,沟槽的引入使开关功耗减小了34.7%,沟槽和无沟槽开关的cross口消光比都超过了36 d B。仿真分析得到,当沟槽宽度大于2μm时,其变化对于功耗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不同的沟槽深度则会带来约20%至40%的功耗减小。加热电阻和沟槽间距小于1.5μm时,功耗可以减小35%以上。设计低功耗的热光开关可以在工艺允许情况下尽可能加深沟槽、减小加热电阻和沟槽间距。值得注意的是,MZI热光开关两臂间距过近必然会带来的热串扰现象,在本文最后分析了热串扰现象对开关性能的影响。在两臂之间设置沟槽来抑制热串扰现象,并分析了沟槽对于热串扰的抑制效果,这对于开关的设计工作有指导意义。

二、受约束有源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受约束有源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适应差分进化的有源配电网络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分布式电源规划研究现状
        1.2.1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模型规划
        1.2.2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规划求解方法
        1.2.3 小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分析
    2.1 DG的潮流计算模型
        2.1.1 光伏发电
        2.1.2 风力发电
        2.1.3 微型燃气轮机
    2.2 分布式发电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2.2.1 对网损的影响
        2.2.2 对电压分布的影响
        2.2.3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2.2.4 对用电保护的影响
    2.3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络规划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3.1 概述
    3.2 差分进化算法
    3.3 基于种群动态位置信息的参数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3.3.1 变异策略
        3.3.2 参数自适应策略
        3.3.3 改进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流程
    3.4 算例分析
        3.4.1 标准测试函数
        3.4.2 参数设置
        3.4.3 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DG配电网络规划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4.1 引言
    4.2 含DG的配电网络规划目标函数
        4.2.1 最小化DG的安装投资成本和综合年费用
        4.2.2 最小化系统的网络损耗
        4.2.3 最大化环境效益
    4.3 配电网络规划的约束条件
    4.4 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在含DG的配网规划中应用
        4.4.1 变量及其表达式
        4.4.2 种群的初始化
        4.4.3 基于DENPC算法的DG规划求解
        4.4.4 潮流计算求解步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分析与验证
    5.1 IEEE33 节点配电网络算例
    5.2 各发电技术的相关参数
    5.3 仿真算法的参数
    5.4 IEEE33 节点配电网络规划结果及分析
    5.5 总结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获奖情况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基于5G通信的城市电网分布式故障恢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电网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2.2 城市智能电网通信技术的发展
        1.2.3 城市电网故障恢复策略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基于5G通信的对等通信技术
    2.1 对等通信技术
        2.1.1 对等网络技术的概念
        2.1.2 5G通信应用于城市电网系统的可行性
    2.2 基于5G技术的对等通信
    2.3 5G对等通信网络时延测试
        2.3.1 切片网络下时延测试
        2.3.2 公网网络与5G切片网络时延对比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布式拓扑信息的识别和存储
    3.1 网络拓扑信息的生成
        3.1.1 静态拓扑信息的配置
        3.1.2 动态拓扑信息的识别和存储策略
    3.2 “手拉手”结构城市电网拓扑识别流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布式故障恢复策略和算例分析
    4.1 分布式故障恢复与待解决问题
        4.1.1 恢复目标与约束条件
        4.1.2 待解决问题
    4.2 分布式故障恢复策略
    4.3 算例分析
        4.3.1 单联络场景
        4.3.2 双联络场景
        4.3.3 多联络场景
    4.4 恢复策略预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5G的分布式故障恢复实现方案及测试
    5.1 软件流程
        5.1.1 故障区段定位与隔离
        5.1.2 动态拓扑信息的识别和获取
        5.1.3 分布式故障恢复策略的实现
    5.2 基于RTDS的仿真测试
        5.2.1 测试模型
        5.2.2 测试系统的搭建
        5.2.3 网络拓扑信息的配置和识别
        5.2.4 测试结果和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三浮陀螺加速度计小型一体化电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在本课题领域研究成果与发展现状分析
        1.2.1 陀螺加速度计的发展历程
        1.2.2 陀螺加速度计电路系统发展情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三浮陀螺加速度计工作原理
    2.1 陀螺加速度计概述
    2.2 磁悬浮原理概述
        2.2.1 磁悬浮元件
        2.2.2 磁悬浮拉力与线圈电感
    2.3 温度模型
    2.4 六自由度浮子、外框架建模分析
        2.4.1 坐标系设定
        2.4.2 角速度、角动量的分析与转换
        2.4.3 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方程组
    2.5 本章小结
3 小型一体化电路系统方案设计
    3.1 控制方案设计
        3.1.1 线性化与静态解耦
        3.1.2 解耦后伺服回路控制算法分析与设计
        3.1.3 解耦后磁悬浮回路控制算法分析与设计
        3.1.4 解耦后温控回路控制算法分析与设计
    3.2 小型一体化电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2.1 小型一体化电路系统约束与限制
        3.2.2 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
        3.2.3 空间分布分析与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小型一体化电路系统实现
    4.1 信号预处理电路实现
        4.1.1 内环角度信号预处理电路
        4.1.2 LR电桥最佳匹配电阻
        4.1.3 LR电桥激磁与信号解调
        4.1.4 多选开关
        4.1.5 温控电桥
        4.1.6 信号放大与滤波电路
    4.2 数字控制电路实现
        4.2.1 DSP数字控制器
        4.2.2 A/D模数转换电路
        4.2.3 光耦芯片
        4.2.4 无线通讯
    4.3 功率输出电路实现
        4.3.1 力矩电机驱动电路
        4.3.2 加力开关电路
        4.3.3 加温功率电路
    4.4 电源电路实现、电磁兼容设计
    4.5 硬件电路仿真验证
        4.5.1 解耦后伺服回路仿真验证
        4.5.2 解耦后磁悬浮回路仿真验证
        4.5.3 解耦后温控回路仿真验证
    4.6 软件系统设计
        4.6.1 控制周期设计
        4.6.2 通讯设计
        4.6.3 软件流程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小型一体化电路系统试验测试
    5.1 硬件电路测试
    5.2 浮子定中及六自由度调整试验
    5.3 正倒置试验、六位置试验
    5.4 仪表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无人机辅助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专用术语与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无人机概述
        1.1.2 无人机特征
        1.1.3 无人机基本协作通信模型
    1.2 无人机通信研究现状
        1.2.1 无人机的位置部署
        1.2.2 无人机的轨迹优化
        1.2.3 无人机的能效设计
        1.2.4 无人机的物理层安全传输设计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单无人机系统中的联合 2D轨迹和通信传输的低能耗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和问题建模
        2.2.1 系统模型
        2.2.2 问题建模
    2.3 无人机的低功耗飞行轨迹设计
        2.3.1 联合的用户调度和传输功率设计
        2.3.2 无人机的轨迹设计
        2.3.3 联合的轨迹、功率和调度算法设计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无人机协作传输的联合 3D轨迹和资源分配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和问题建模
        3.2.1 系统模型
        3.2.2 问题建模
    3.3 最优的联合通信调度和功率分配算法设计
        3.3.1 多块外层近似POA算法设计
        3.3.2 最优性和复杂度分析
    3.4 联合的 3D轨迹、通信调度和功率分配算法设计
        3.4.1 通信调度设计
        3.4.2 3D无人机轨迹设计
        3.4.3 功率分配算法设计
        3.4.4 算法收敛性和复杂度分析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3.5.1 单SN和单AP场景
        3.5.2 多SN和多AP场景
    3.6 本章小结
    3.7 附录
        3.7.1 定理 3.1 的证明
        3.7.2 定理 3.2 的证明
第四章 多无人机系统的安全能效传输的联合轨迹和资源分配方案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和问题建模
        4.2.1 系统模型
        4.2.2 安全速率
        4.2.3 无人机能耗模型
        4.2.4 问题建模
    4.3 联合的无人机轨迹和资源分配算法设计
        4.3.1 用户调度
        4.3.2 无人机功率分配
        4.3.3 无人机轨迹设计
        4.3.4 交替迭代算法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1 单SUAV场景
        4.4.2 单SUAV和JUAV场景
        4.4.3 多SUAV和多JUAV场景
    4.5 本章小结
    4.6 附录
        4.6.1 引理 4.1 的证明
第五章 基于无人机辅助的移动边缘计算的传输方案设计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
    5.3 理想场景下的终端能耗最小化设计
        5.3.1 理想场景下的资源分配
        5.3.2 理想场景下的无人机轨迹优化
        5.3.3 理想场景下的联合资源分配和轨迹优化方案设计
    5.4 实际场景下的终端能耗最小化设计
        5.4.1 实际场景下的资源分配
        5.4.2 实际场景下的无人机轨迹优化
        5.4.3 实际场景下的联合资源分配和轨迹优化方案设计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5.7 附录
        5.7.1 定理 5.1 的证明
        5.7.2 引理 5.2 的证明
        5.7.3 定理 5.2 的证明
第六章 基于无人机辅助的智能反射面共生通信的传输方案设计
    6.1 引言
    6.2 系统模型和问题建模
        6.2.1 系统模型
        6.2.2 问题建模
    6.3 基于max-min的联合无人机轨迹和相位优化设计
        6.3.1 内层迭代
        6.3.2 外层迭代
        6.3.3 算法收敛性分析和计算复杂度分析
    6.4 基于WSR的联合无人机轨迹和相位优化设计
        6.4.1 IRS调度优化
        6.4.2 无人机轨迹优化
        6.4.3 算法收敛性分析和计算复杂度分析
    6.5 仿真结果与分析
        6.5.1 Max-min问题
        6.5.2 WSR问题
    6.6 本章小结
    6.7 附录
        6.7.1 定理 6.1 的证明
        6.7.2 定理 6.2 的证明
        6.7.3 定理 6.3 的证明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项目和获得的荣誉

(5)面向5G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5G移动通信技术背景简介
        1.1.1 无线通信技术的演进
        1.1.2 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分布
        1.1.3 无线通信系统的能耗
    1.2 面向5G的高效率功放的技术需求
        1.2.1 5G的毫米波新频段
        1.2.2 万物互联对功放技术的需求
        1.2.3 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
        1.2.4 无线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1.3 高效率功放技术的研究概况
        1.3.1 基本功放类型
        1.3.2 宽带高效率功放
        1.3.3 功放的高效率功率回退技术
        1.3.4 线性高效率功放
        1.3.5 基于数字辅助的高效率功放技术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双载波信号激励下功放并发模式的效率研究
    2.1 功放的并发工作模式
    2.2 双载波信号的特征分析
        2.2.1 双载波信号的基本表征
        2.2.2 双载波信号的变包络特征
        2.2.3 双载波信号的周期特性
        2.2.4 双载波信号的波形特征
    2.3 双载波信号激励下并发功放的非线性特性
        2.3.1 并发功放的非线性级数
        2.3.2 并发功放输出端的能量分布
        2.3.3 高效率并发功放的实现条件
    2.4 双载波信号激励下并发功放的效率研究
        2.4.1 A类偏置时并发功放的效率
        2.4.2 基于奇偶模信号分析法的B类并发功放分析
        2.4.3 等幅双载波B类并发功放的效率
        2.4.4 非等幅双载波B类并发功放的效率
        2.4.5 双载波信号激励下并发功放的验证实验
        2.4.6 并发功放的效率失衡现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功率控制的大回退高效率Doherty功放研究
    3.1 Doherty功放的原理分析
        3.1.1 经典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
        3.1.2 Doherty功放中的有源负载调制理论
        3.1.3 大回退Doherty功放的困难与挑战
    3.2 可控功率控制技术
        3.2.1 肖特基二极管及其可控变阻特性
        3.2.2 可控功率限制器的结构及原理
        3.2.3 实验设计与测试验证
    3.3 基于功率控制的大回退高效率Doherty功放研究
        3.3.1 大回退非对称Doherty功放设计的困难与挑战
        3.3.2 基于功率控制的大回退Doherty功放理论
        3.3.3 验证实验及测试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线性高效率Doherty功放研究
    4.1 晶体管的非线性与效率
        4.1.1 功放线性与效率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4.1.2 功放的非线性失真及其表征
        4.1.3 双音信号激励下功放的交调失真
    4.2 线性高效率Doherty功放技术
        4.2.1 Doherty功放的非线性失真研究
        4.2.2 Doherty功放的增益压缩补偿
        4.2.3 非对称线性高效Doherty功放设计中的困难与挑战
    4.3 非对称Doherty功放中功分器的研究
        4.3.1 新型等阻抗任意功分比功分器
        4.3.2 功分器的偶模分析
        4.3.3 功分器的奇模分析
        4.3.4 功分器端口相位分析
        4.3.5 验证实验及测试结果
    4.4 非对称线性高效Doherty功放
        4.4.1 非对称线性高效Doherty功放的设计
        4.4.2 验证实验的测试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热能收集的功放效率提升技术
    5.1 功放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5.2 热电偶的热电转换原理
    5.3 热能收集及热电转换分析
    5.4 验证实验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科研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与荣誉

(6)灾害条件下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创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三维灾害虚拟场景研究现状
        1.2.2 三维GIS研究现状
        1.2.3 道路应急抢通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组织结构
第二章 灾害条件下道路应急抢通三维地形创建
    2.1 灾害模拟
        2.1.1 地震灾害模拟
        2.1.2 火灾模拟
        2.1.3 洪水淹没灾害模拟算法及实现
    2.2 三维地形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
        2.2.1 三维地形设计要求
        2.2.2 GIS技术
        2.2.2.1 GIS技术的应用
        2.2.2.2 GIS关键技术
        2.2.3 数字高程模型
        2.2.3.1 DEM的数据来源
        2.2.3.2 DEM的表示模型
    2.3 三维地形的构建与实现
        2.3.1 三维地形研究方向
        2.3.2 三维地形建模方法
        2.3.2.1 规则格网地形建模
        2.3.2.2 不规则三角网(TIN)地形建模
        2.3.2.3 地形建模方法比较
    2.4 基于Unity3D的三维地形创建
        2.4.1 开发环境配置
        2.4.2 Unity3D开发原理
        2.4.3 World Creator插件
        2.4.4 效果展示
        2.4.5 HTC VIVE接入
    2.5 基于Arc Scene的三维地形创建
        2.5.1 开发环境配置
        2.5.2 ArcGIS三维场景平台
        2.5.3 三维可视化技术
        2.5.4 效果展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路应急抢通装备建模及导入
    3.1 装备建模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
        3.1.1 装备建模设计要求
        3.1.2 虚拟现实技术
        3.1.2.1 虚拟现实技术特征
        3.1.2.2 虚拟现实关键技术
    3.2 三维建模工具
    3.3 装备建模方法
        3.3.1 OpenGL建模方法
        3.3.2 3ds Max建模方法
    3.4 基于OpenGL的三维建模
        3.4.1 开发环境配置
        3.4.2 OpenGL基本原理
        3.4.3 OpenGL编程方法
        3.4.4 效果展示
    3.5 基于3ds Max的三维建模
        3.5.1 开发环境配置
        3.5.2 3ds Max建模思想
        3.5.3 效果展示
    3.6 装备模型导入方式
        3.6.1 Multipatch三维模型
        3.6.2 常见装备模型导入方法及效果展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灾害条件下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构建
    4.1 开发环境配置
    4.2 三维虚拟场景构建
    4.3 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功能实现
        4.3.1 道路抢通装备三维模型编辑
        4.3.2 多视角地形场景漫游
        4.3.3 道路抢通装备内部场景漫游
        4.3.4 灾害环境模拟
        4.3.5 三维虚拟环境的动态演示
        4.3.5.1 动画制作方法
        4.3.5.2 编辑和管理动画属性
        4.3.5.3 保存动画
        4.3.5.4 效果展示
        4.3.6 三维虚拟场景的手机端APP开发
        4.3.6.1 手机端APP介绍
        4.3.6.2 软件流程
        4.3.6.3 三维虚拟场景浏览界面
        4.3.6.4 电脑端与手机端指挥界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7)通信网络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与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2 通信网络现状分析
    2.1 通信网络结构
    2.2 通信网络结构风险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通信网络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3.1 通信网络风险类别分析
        3.1.1 风险分析的定义
        3.1.2 通信网络系统风险源分析
        3.1.3 基站系统风险源分析
        3.1.4 通信网络安全风险源分析
    3.2 风险识别方法
        3.2.1 风险概念与特征
        3.2.2 风险识别的含义与方法
        3.2.3 通信网络风险的分类
    3.3 通信网络风险识别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4 通信网络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4.1 综合评估方法
    4.2 通信网络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建立
    4.3 通信网络风险评估模型的权重确定方案
        4.3.1 通信网络风险评估模型的主观权重计算方法
        4.3.2 通信网络风险评估模型的客观权重计算方法
        4.3.3 综合权重计算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通信网络风险评估模型的实例分析与验证
    5.1 通信网络风险评估模型的权重结果比较分析
        5.1.1 主观权重计算结果及比较分析
        5.1.2 客观权重计算结果及比较分析
        5.1.3 综合权重计算结果及比较分析
    5.2 通信网络综合风险水平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有源配电网馈线保护与故障自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本地信息的有源配电网馈线保护研究现状
        1.2.2 基于相邻信息的有源配电网馈线保护研究现状
        1.2.3 有源配电网故障自愈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有源配电网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特征分析
    2.1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馈线保护的影响
        2.1.1 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
        2.1.2 分布式电源类型
        2.1.3 穿越性负荷电流
    2.2 馈线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特征分析
        2.2.1 含电机类DG的馈线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特征
        2.2.2 含逆变类DG的馈线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的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
    3.1 新型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原理
        3.1.1 利用两侧正序电流故障分量幅值比构造的动作量
        3.1.2 利用两侧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相位差构造的制动量
        3.1.3 故障识别整体流程
    3.2 孤岛运行时保护的调整
        3.2.1 单DG孤岛区域
        3.2.2 多DG孤岛区域
    3.3 仿真分析
        3.3.1 含逆变类DG的馈线故障仿真结果
        3.3.2 含电机类DG的馈线故障仿真结果
        3.3.3 含多类型DG的馈线故障仿真结果
        3.3.4 过渡电阻对保护方案的影响
        3.3.5 孤岛运行时故障仿真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源配电网故障自愈方案及实现
    4.1 有源配电网分布式故障自愈方案
        4.1.1 配电网故障自愈技术分类与比较
        4.1.2 分布式拓扑信息识别
        4.1.3 分布式故障恢复
    4.2 智能终端样机开发
        4.2.1 硬件设计
        4.2.2 软件设计
    4.3 动模测试
        4.3.1 动模测试平台
        4.3.2 DG并网时故障测试结果
        4.3.3 DG退出时故障测试结果
    4.4 RTDS测试
        4.4.1 RTDS仿真模型
        4.4.2 RTDS闭环测试平台
        4.4.3 馈线保护测试
        4.4.4 故障自愈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阻抗匹配方法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研究现状
        1.2.1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发展及其特性
        1.2.2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研究及应用现状
    1.3 换能器阻抗匹配研究现状
        1.3.1 换能器阻抗匹配的作用和意义
        1.3.2 换能器阻抗匹配的研究现状
    1.4 换能器阻抗测量研究现状
        1.4.1 经典阻抗测量方法简介
        1.4.2 相位差检测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阻抗匹配方法
    2.1 静态阻抗匹配
        2.1.1 单调谐静态阻抗匹配
        2.1.2 双调谐静态阻抗匹配
    2.2 动态阻抗匹配
        2.2.1 动态阻抗匹配的拓扑结构与原理
        2.2.2 电容投入暂态过程分析
    2.3 有源阻抗匹配
        2.3.1 有源阻抗匹配网络的拓扑结构
        2.3.2 功率放大器及有源阻抗匹配网络的控制方法
        2.3.3 有源阻抗匹配网络的仿真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实验平台的设计及其有限元仿真
    3.1 影响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
        3.1.1 倍频效应
        3.1.2 涡流效应
        3.1.3 预应力效应
    3.2 总体结构设计
    3.3 驱动元件设计
    3.4 磁路与线圈设计
        3.4.1 磁路设计
        3.4.2 交流线圈与偏置磁场设计
    3.5 预应力结构设计
    3.6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有限元分析
        3.6.1 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
        3.6.2 振动模态有限元分析
    3.7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实验平台实物图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阻抗测量及动态阻抗匹配 实验平台
    4.1 基于LabVIEW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阻抗测量实验平台
        4.1.1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阻抗特性
        4.1.2 基于FFT分析的相位检测及直接阻抗测量方法
        4.1.3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大信号阻抗扫频测量实验平台设计
    4.2 基于Lab VIEW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动态阻抗匹配实验平台
        4.2.1 动态阻抗匹配实验平台硬件设计
        4.2.2 动态阻抗匹配实验平台软件设计
        4.2.3 动态阻抗匹配网络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B 阻抗测量系统及动态阻抗匹配实验平台Lab VIEW程序框图

(10)硅基马赫曾德沟槽热光开关的实验研究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硅基光子学概述
    1.2 硅基热光开关及其他硅基热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1.2.1 硅基热光开关研究进展
        1.2.2 其他硅基热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工作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硅基热光开关理论基础和热学有限元方法
    2.1 热光效应
    2.2 光波导理论
        2.2.1 三层平板光波导模式分析
        2.2.2 矩形光波导模式分析
    2.3 光波导耦合模理论
    2.4 热传导有限元分析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硅基热光移相器的热学仿真
    3.1 硅基热光移相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2 热光移相器稳态仿真
        3.2.1 仿真建模
        3.2.2 仿真步骤
        3.2.3 稳态分析
    3.3 热光移相器瞬态仿真
        3.3.1 仿真建模
        3.3.2 仿真步骤
        3.3.3 瞬态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硅基MZI型沟槽热光开关的测试和热学仿真
    4.1 MZI沟槽热光开关结构
    4.2 MZI沟槽热光开关的测试
        4.2.1 测试平台
        4.2.2 无源测试
        4.2.3 有源测试
    4.3 沟槽热光移相器热学仿真
        4.3.1 仿真建模
        4.3.2 稳态仿真
        4.3.3 瞬态仿真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硅基MZI型热光开关的热串扰仿真
    5.1 MZI型热光开关的热串扰
    5.2 沟槽对MZI型热光开关的热串扰的分析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四、受约束有源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适应差分进化的有源配电网络规划研究[D]. 陈宇鑫.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2]基于5G通信的城市电网分布式故障恢复方法[D]. 李欣. 山东大学, 2021
  • [3]三浮陀螺加速度计小型一体化电路系统设计[D]. 贺宇.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2021(02)
  • [4]无人机辅助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研究[D]. 华梦. 东南大学, 2020
  • [5]面向5G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研究[D]. 亓天.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6]灾害条件下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创建技术[D]. 蔡艳潇. 东南大学, 2020(01)
  • [7]通信网络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与建立[D]. 朱宁.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8]有源配电网馈线保护与故障自愈技术研究[D]. 周成瀚. 山东大学, 2020(11)
  • [9]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阻抗匹配方法与实验研究[D]. 杨均权. 湖南大学, 2020
  • [10]硅基马赫曾德沟槽热光开关的实验研究与仿真分析[D]. 赖芸. 南京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约束主动网络分析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