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层气井DST测试工艺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崔建斌[1](2021)在《沁水樊庄区块煤层气井固体颗粒产出特征及防治措施》文中提出煤储层在煤层气开发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固体颗粒,固体颗粒会对储层及排采造成一定的伤害,极大的制约了煤层气井的高效开发。本文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开发区块为研究对象,在煤层气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采样测试、生产试验、数据模拟及效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固体颗粒对煤层气井排采的影响,重点研究了煤粉产出、煤粉运移和井下泵组卡泵三大主控因素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樊庄区块固体颗粒防治和井筒清理技术。研究表明:樊庄区块煤层气井煤粉产出规律性明显,3号煤生产井排采过程中水质较清澈,压裂改造后水质变化不大,总体煤储层煤粉产出量小;15号煤生产井多数在排采过程中水质较差,以深黑色和黑色为主,含有大量煤粉颗粒,煤粉总体产出量较大。同一口井不同阶段产水的水质差异显着,生产初期水质主要以黑色和灰色为主,在解吸之前水质逐渐变差,放气后水质逐渐转好,多数为灰色或无色。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决定了煤层气井放气速度,水质受放气速度影响,排采过程中放气太快会造成气水两相流流速增加,增强流体的固体颗粒携带能力,区域内煤储层孔隙度小,会因孔隙被堵塞造成产气能力下降。研究区煤储层煤体结构较为完整,多为原生结构煤,煤层气解吸速率较快,致使井临界产气压力总体上略低于临界解吸压力,煤储层渗透率较好,而有利于煤粉的顺利产出。樊庄区块煤层气井故障检泵中受固体颗粒影响造成故障占比最高,为煤层气井生产的首要影响因素。通过煤层气井卡泵试验确认了纯煤粉颗粒不会造成卡泵,卡泵原因为沥青质、等胶状混凝物和煤粉颗粒混合造成。建立煤层气井固体颗粒沉降模型,形成了煤层气井专用的防固体颗粒管柱结构,减少井下活动附件,取消了筛管,有效降低了固体颗粒对管柱的影响,延长了检泵周期。针对井筒固体颗粒堆积易造成煤层气井故障的问题,应用了真空回位捞砂泵、煤粉刮削器等井下工具,相较于传统捞砂工具极大的缩短了检泵占井周期和清砂效果,有利于煤层气井稳定、连续排采。该论文有图48幅,表15个,参考文献70篇。
张伟[2](2020)在《基于注入/压降法的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煤层气是在煤开采过程中附带的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别名又称为“瓦斯”。我国的煤层气资源分布范围特别广,资源也十分丰富。在开采煤层气时,需要对煤储层进行调查,包括抽采煤层气的机理、钻井技术以及获取煤储层关键参数。试井技术是获取煤储层关键参数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结合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实用性生产技术及创新项目“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地面控制监测系统研发,项目编号为2017-5”对试井技术开展研究工作。煤层气试井技术常见的方法有五种,分别是灌注测试法、DST测试法、注入/压降法、段塞测试法和变流量试井法。针对山西煤储层低渗透率的特点,通过比较几种常见方法,本文重点研究煤层气注入/压降法,并在一系列的理论基础上展开工作。注入阶段是注入/压降法的一个重要阶段,要保证恒流注入是十分困难的,这是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该阶段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监测和控制。因此,研究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本文基于开采煤层气过程的抽采机理、钻井工艺以及试井方法的基础理论,分析煤层气试井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信号,并对关键的流量和压力信号进行监测与控制,这两种关键参数在注入/压降法中十分重要,同时,液体流量在这个过程中的稳定注入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操作。因此,本研究基于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对注入的流量和压力进行测控,根据实际现场需求对系统整体进行设计,包括器件选型、电路设计及制作和上位机和下位机程序编写,采用串口连接的方式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通过软硬件结合搭建实验平台实现对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的测控。实验数据及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并且可以保证一定范围内的恒流注入,准确率较高,且对外界干扰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系统最终在实际现场初步使用,并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该系统对煤层气试井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山西省对煤层气开采的研究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张贝贝[3](2019)在《水力压裂对高煤阶煤储层特征及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煤层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煤矿瓦斯灾害治理,同时可以减小温室气体排放,增强能源利用效率。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层气储量巨大,因此获得煤层气储层的特征及开发利用条件,是煤层气增产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矿区为依托,通过统计分析、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综合研究,系统分析了樊庄矿区水力压裂对高煤阶煤储层特性和产能的影响,研究了煤岩的水力压裂特性及渗透率变化规律,采用了水力压裂实验、核磁共振实验及吸附-解吸实验,得到了压裂前后煤岩的孔渗性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了压裂过程中不同压裂液对高煤阶煤解吸的控制作用,揭示了樊庄区块煤储层特性与产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储层产能评价方法,为提高煤层气井产能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3#煤储层的物性基础资料研究,结合现场采集样品、实验室显微镜观测,分析了研究区煤储层孔裂隙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揭示了高煤阶煤储层渗透性差的原因,即外生裂隙不发育,内生裂隙发育但多数被方解石大量充填,微裂隙发育但缺乏相互沟通,渗透率随埋深增加呈负指数式下降;煤储层压力随着埋深增大而不断增大,并进一步揭示了含气性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煤的理论解吸率高达80%以上,显示了研究区高煤阶煤具有较好的物性特征。(2)通过水力压裂实验,获取了压裂过程中煤储层物性差异特征,水力压裂过程中煤岩破坏程度及渗透率变化情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煤岩初始压实阶段,渗透率缓慢变化甚至有下降趋势;2、岩石膨胀阶段,渗透率缓慢增长;3、煤岩破裂阶段,渗透率快速增长。煤储层整体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变化呈指数变化;压裂对渗透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煤岩初始渗透率越低,压裂后效果越好;煤岩在压裂过程中,黏土矿物颗粒和煤粉颗粒,随着长时间的压力扩散,逐步渗入煤岩微小孔隙,强化了割理颗粒中的黏土膨胀,微孔和微裂隙变小,憋压时间越长,颗粒形成不可逆的伤害的程度越大,煤岩宏观表现为渗透率下降。(3)基于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了煤岩压裂前后孔隙的变化规律,压裂后煤样不同孔径范围内的孔隙含量均有所增加,煤岩中大孔和裂隙含量增加幅度最大,泄压后小孔的孔隙度容易恢复到压裂前的状态,而大孔压裂前后孔隙度增加较大,泄压后难以恢复。实验表明在实际的压裂过程中,需要及时加入支撑剂,以防泄压导致新生孔裂隙闭合。(4)煤的吸附-解吸实验表明,煤颗粒越大含有越多张开度大的裂隙,有利于气体的解吸运移,同时甲烷解吸量越人。而煤颗粒越小,煤样含有的比表面积越大,容易与浓度高的压裂液形成较强的作用力。压裂液中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侵入煤中孔裂隙中,易造成孔裂隙的堵塞,导致煤层气的解吸量降低。(5)将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储层控制因素分成四类,分别为储层物质基础、煤层气解吸难易程度、煤层气运移产出能力及储层可改造性,并对各控制因素分配权重,建立了储层评价方法,对樊庄区块煤层气高产区的重新预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获得了水力压裂作用、压裂裂缝长度及压裂液类型对煤层气井产能的控制作用。
孙钦平[4](2018)在《二连盆地低煤阶煤层气富集特征与开发工艺优选 ——以霍林河、吉尔嘎朗图凹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二连盆地为我国典型低煤阶褐煤分布区,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富集成藏机制认识不足及勘探开发技术不明确,制约了该区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为此,本论文以二连盆地霍林河、吉尔嘎朗图凹陷为例,从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煤层气成因、生物成因气模拟实验、保存条件等方面研究了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机制,从煤层气的生成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盖层、构造、水文等)等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区煤层气“源岩-储层-盖层”组合特征,总结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建立了富集模式。并以研究区三种类型共七口煤层气井为重点解剖对象,结合研究区煤储层特征,以及不同试验井型的试验效果等,指出了制约二连盆地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工程因素,综合煤层气藏地质及勘探开发工程因素评价二连盆地低煤阶褐煤煤层气勘探潜力。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浅水湖盆聚煤环境下凹陷中部—缓坡带巨厚煤层发育,提供了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二连盆地经历多期断陷和反转作用后最终发展演化为拉张型断陷坳陷型盆地,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在盆地构造演化的萎缩期发育主力含煤地层赛汉塔拉组,滨浅湖泥炭沼泽为主要的成煤环境。浅水湖盆聚煤环境下凹陷中部—缓坡带巨厚煤层发育,陡坡区煤层发育较差,厚度薄且分叉明显。吉尔嘎朗图凹陷厚煤层主要分布于中洼槽的中部-缓坡带,煤层最厚超过300m;霍林河凹陷存在两个富煤中心,分别位于煤盆北部翁能花向斜和南部西南向斜的缓坡区。研究区煤层含气量一般1-6m3/t,煤层气资源丰度可达2.652.81×108m3/km2。2)研究区煤层气为生物成因气,煤层具备生物气生成条件。实测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介于–60.3‰–65.3‰,氢同位素介于-216‰–269‰,气组分以甲烷为主,为生物成因气,且主要为二氧化碳还原型生物气。研究区煤样本源微生物分析及原位产气模拟实验结果证实:(1)检测出煤岩样品中产甲烷菌普遍存在;(2)原位条件下煤样在实验室不添加任何物质情况下仍产气,现今仍有生物气生成;(3)添加接种物能促进煤层快速产气,提高产气效率。3)研究区主力含煤地层赛罕塔拉组沉积后构造未发生强烈变形,总体构造相对简单,有利于煤层气藏的封闭保存;含煤段堆积过程中浅水湖泊周期性出现使得煤层上覆泥岩周期性发育,煤层上覆地层20m内泥岩累计厚度5-20m,稳定分布于凹陷中部-缓坡带,与巨厚煤层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凹陷为不对称箕状向斜,凹陷中部为汇水承压区,水动力侧向封堵利于煤层气富集,同时水化学特征利于次生生物气生气。4)厚煤层发育区、具备生物气生成以及良好的封盖条件并处于水动力承压区为研究区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建立断陷盆地富煤区生物气+承压水封堵煤层气富集模式。提出低煤阶煤层气煤层气选区评价参数标准,优选出吉尔嘎朗图凹陷中部-缓坡带L12-S88有利区和霍林河凹陷翁能花两个有利区,筛选出二连盆地巴彦花、赛罕塔拉、包尔果吉、呼仁布其、阿南等5个有利目标,总资源量3172×108m3。5)研究区煤层在平面上分叉、变薄明显,垂向上厚煤层发育多层夹矸或薄层夹层,直接影响煤层气渗流通道的连通;显微组分、灰分在平面及垂向上呈现非均一性,影响煤储层物性。同时研究区煤储层孔裂隙特征表明煤储层原生组织孔隙高度发育,但主要以微小孔、中孔为主。上述煤岩宏观、微观特征表明研究区煤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对原有煤层气勘探开发成功经验造成极大挑战。以研究区三种类型共七口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试验井型的试验效果,结果表明:洞穴井、U型井工艺地质适应性均较差,不能有效改造储层,仍需进一步试验;直井分层压裂技术纵向上对有利煤分层形成有效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适应于二连盆地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
程维平,李健,程鸣[5](2018)在《DST试井技术在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分析探讨DST试井测试技术难点基础上,对DST试井封隔器坐封、井下开关井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封隔器循环阀等井下工具进行了技术革新,并在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共探共采参数井含气储层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DST试井工具、设备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试井关键技术环节易于控制,测试成果可靠,其成果对煤系"三气"共探共采区块优选,压裂排采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昌益[6](2017)在《煤层气参数井中DST测试技术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对于煤层气的勘探越来越深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在开发煤层气之前,需要对煤层气参数井的产能和采收率进行预测,DST测试法是当前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系统阐述了煤层气参数井进行DST测试的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继电解决策略,希望能为我国煤层气的开发提供一点支持。
提云[7](2017)在《负压作业双层连续油管结构及配套工具设计》文中指出目前,在油气井勘探开发过程中,连续油管作业工艺技术以其作业范围广、作业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有效保护油气层等优势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应用较为广泛。此外,连续油管作业除可用于常规的修井作业外、还可与其它工具设备配套,进行特殊的井下作业,尤其是在水平井、丛式井、深井完井等特殊的井下作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伴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一批低压低渗井、煤层气井、水平井等陆续出现,常规的连续油管作业难以满足施工的需要,如:水平井负压冲砂及解堵、煤层气井钻磨疏通解堵等。本文在不改变原有连续油管滚筒、注入头等基本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对连续油管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设计,采用管内管方式,形成独立循环通道,其放喷问题、悬挂问题、滑动密封可借助于原有的装置,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负压作业冲砂、解堵、钻磨等问题。通过研发、配备伸缩连接器、双通道异向联控单流阀、分流接头等工具,可以实现内外两层连续油管与井底工具串的连接功能。在此基础上,双层连续油管可以实现与大多数常规连续油管井下作业工具的连接、组合配套,进而完成水平井、低压油气井等非常规作业。经过理论计算,尺寸为60.3mm(23/4〞)+31.8mm(11/4〞)的双层连续油管组合在150 L/min排量下摩阻不超过41MPa,符合安全作业需求。本文研究的双层连续油管可应用于水平井负压冲砂及解堵、煤层气井钻磨解堵、小井眼负压钻井等作业领域。
于春雷[8](2017)在《保德区块中低阶煤煤层气田资源特征及开发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36.8×1012m3,其中高煤阶占23%,中煤阶占34%,低煤阶占43%。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现代煤层气技术研究及开发试验工作。近年来,中石油、晋煤等公司在沁水、鄂尔多斯等盆地已初步实现了针对中高阶煤煤层气的规模化商业开发,但针对中低阶煤煤层气的规模开发还刚起步。因此,突出加快中低阶煤煤层气田的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区块为研究对象,利用区块的构造地质、地震、测井、压裂、排采动态等各类资料,系统研究中低阶煤煤层气的地质和储层特征,揭示了中低阶煤煤层气富集的关键因素,总结出“多源共生-水动力控气、富集”理论,在研究中低阶煤煤层气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精细选区评价技术研究,结合当前中低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中存在的技术难题,针对性的开展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总结及应用效果分析,形成了经济技术一体化的煤层气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适度液量、变排量、适度砂比”的水力加砂压裂技术,优化排采设备和以“双控制逐级排采法”为核心的煤层气排采量化控制技术。论述了开发实践中不同开发方式的参数优选方法,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煤层气井井位部署、井网井距井型优化方法,形成适应于该区低成本勘探开发的配套工艺技术系列,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中低阶煤煤层气田,气田开发成效显着。
卢玉杰,孙鼎,杨敏[9](2015)在《DST测试技术在煤层气参数井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国内外常用试井方法的分析,选取DST测试方法对四川省某煤层气参数井进行测试。以该参数井为例,采用DST试井方法获取了该井的储集类型和特征参数,可为该区煤层气生产潜能评价和开发试验提供可靠的参数依据。
杨新辉[10](2015)在《煤层气试井DST法与注入压降法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DST法和注入压降法在煤层气试井中的特点,利用煤层气试井专用设备对同一口井进行DST试井和注入压降试井,根据其工程实践结果,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技术理论、专用设备实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分析结果显示:煤层气试井DST法具有测试成本低、测试的探测半径小、储层压力准确等特点,其专用设备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煤层气试井注入压降法具有测试的探测半径大、可获得地层应力参数等特点,其专用设备具有适应性强、测试成功率高等特点;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可根据工程需求选择使用。
二、煤层气井DST测试工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层气井DST测试工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沁水樊庄区块煤层气井固体颗粒产出特征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实物工作量 |
2 地质背景 |
2.1 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3 构造地质特征与演化 |
2.4 煤层与煤质 |
2.5 煤体结构特征 |
2.6 煤层物性特征 |
2.7 水文地质特征 |
2.8 煤层含气性评价 |
3 固体颗粒产出特征与影响因素 |
3.1 煤层气井固体颗粒产出特征 |
3.2 煤层气产出规律 |
3.3 煤粉产出影响因素 |
3.4 固体颗粒运移规律 |
3.5 小结 |
4 煤层气井排采固体颗粒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
4.1 煤层气井故障原因 |
4.2 固体颗粒疏导措施 |
4.3 铁屑防治措施 |
4.4 井筒内固体颗粒清理技术 |
4.5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注入/压降法的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层气开采研究现状 |
1.2.2 煤层气试井注入/压降法的发展状况 |
1.2.3 煤层气试井监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煤层气抽采方法研究 |
2.1 煤层气抽采机理研究 |
2.2 煤层气钻井工艺研究 |
2.3 煤层气试井方法的研究 |
2.4 煤层气试井注入/压降法的研究 |
2.4.1 煤层气注入/压降法测控技术的研究 |
2.4.2 煤层气注入/压降法的关键参数的研究 |
2.4.3 煤层气注入/压降法在煤储层评价解释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层气试井测控方法的研究 |
3.1 煤层气试井监测信号采集方法研究 |
3.2 煤层气试井监测信号传输及处理技术的研究 |
3.2.1 通信技术的研究 |
3.2.2 控制核心处理器的研究 |
3.2.3 控制技术及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系统硬件设计 |
4.2.1 器件选型 |
4.2.2 信号隔离器选型 |
4.2.3 电动阀选型 |
4.2.4 单片机开发平台介绍 |
4.2.5 其他模块设计 |
4.2.6 硬件系统搭建 |
4.3 下位机软件开发 |
4.3.1 软件滤波算法 |
4.3.2 软件开发环境 |
4.3.3 主程序模块设计 |
4.3.4 软件通信程序设计 |
4.3.5 PID控制程序设计 |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1 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 |
4.4.2 登录界面设计 |
4.4.3 监测主界面设计 |
4.4.4 实时监测界面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运行结果与分析 |
5.1 系统运行方案 |
5.2 系统实验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评审专家组意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水力压裂对高煤阶煤储层特征及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力压裂研究现状 |
1.2.2 煤层报吸附-解吸研究现状 |
1.2.3 煤储层孔渗性研究进展 |
1.2.4 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和创新点 |
1.5.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2 创新点 |
2 煤储层条件及其压裂前后核磁共振响应特征研究 |
2.1 概述 |
2.2 研究储层物性条件 |
2.2.1 煤层厚度 |
2.2.2 煤储层的孔隙裂隙 |
2.2.3 煤储层正力 |
2.2.4 渗透性 |
2.2.5 含气性 |
2.3 核磁共振实验 |
2.3.1 核磁共振测试原理 |
2.3.2 核磁共振实验方法 |
2.3.3 核磁共振实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力过程中煤岩渗透性变化规律 |
3.1 概述 |
3.2 水力压裂基本原理 |
3.2.1 水力压裂力学模型条件 |
3.2.2 垂直钻孔周围应力分布及压裂原理 |
3.2.3 水力压裂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实验原理 |
3.3.1 压力脉冲衰减测瞬态渗透率 |
3.3.2 水压致裂实验原理 |
3.4 实验样品及制备方法 |
3.4.1 试件制备 |
3.4.2 试验设备 |
3.4.3 实验方案 |
3.4.4 水力压裂实验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1 压裂过程中煤样渗透性变化规律 |
3.5.2 泄压过程中的渗透率变化规律 |
3.5.3 水力压裂过程中的渗透率变化的受控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压裂液对煤层气吸附-解吸影响实验评价 |
4.1 概述 |
4.2 实验过程及方案 |
4.2.1 实验原理 |
4.2.2 实验方案 |
4.2.3 模拟地层条件 |
4.2.4 压裂液体 |
4.3 吸附-解吸过程及结果 |
4.3.1 不同粒径煤粉甲烷解吸实验 |
4.3.2 不同压裂液的甲烷解吸实验 |
4.3.3 不同浸泡时间甲烷解吸实验 |
4.4 压裂液对煤心渗透率伤害评价室内实验 |
4.4.1 实验方法 |
4.4.2 气体脉冲渗透率计算方法 |
4.4.3 渗透率的伤害率计算方法 |
4.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储层参数及水力压裂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研究 |
5.1 概述 |
5.2 煤储层条件对产能影响分析 |
5.2.1 煤储层物质基础 |
5.2.2 煤储层解吸难易程度 |
5.2.3 煤储层运移产出能力 |
5.2.4 煤储层可改造性 |
5.3 煤储层评价及及结果 |
5.3.1 储层评价方法 |
5.3.2 储层评价结果 |
5.4 水力压裂对产能的影响 |
5.4.1 水力压裂对产能影响理论计算 |
5.4.2 水力压裂对产能影响数值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木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4)二连盆地低煤阶煤层气富集特征与开发工艺优选 ——以霍林河、吉尔嘎朗图凹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低煤阶煤层气研究现状和趋势 |
1.2.1 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
1.2.2 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研究 |
1.2.3 勘探开发工艺技术现状 |
1.2.4 二连盆地煤层气勘探研究现状 |
1.2.5 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二连盆地煤层气地质 |
2.1 盆地概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区域地层 |
2.4 沉积特征及聚煤模式 |
2.4.1 岩相类型及特征 |
2.4.2 沉积特征 |
2.4.3 聚煤模式 |
2.5 小结 |
第三章 煤储层岩石物理及含气性 |
3.1 煤层发育特征 |
3.1.1 煤层分布特征 |
3.1.2 煤层结构特征 |
3.2 煤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
3.2.1 煤岩煤质特征 |
3.2.2 煤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
3.2.3 煤层等温吸附 |
3.3 含气性特征 |
3.3.1 含气量 |
3.3.2 气测异常 |
3.4 小结 |
第四章 煤层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 |
4.1 气源条件 |
4.1.1 煤层气成因 |
4.1.2生物气模拟实验 |
4.2 煤层气的保存条件 |
4.2.1 构造条件 |
4.2.2 盖层条件 |
4.2.3 水文地质条件 |
4.3 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成藏模式 |
4.4 有利区优选 |
4.4.1 吉尔嘎朗图凹陷 |
4.4.2 霍林河凹陷 |
4.4.3 二连盆地其他凹陷 |
4.5 小结 |
第五章 开发工艺技术优选 |
5.1 霍林河凹陷煤层气井区工艺实例剖析 |
5.1.1 霍林河煤层气井区地质条件 |
5.1.2 霍林河煤层气井工程施工 |
5.1.3 霍林河煤层气井排采 |
5.1.4 产气影响综合分析 |
5.2 吉尔噶朗图JM4井区工艺实例剖析 |
5.2.1 JM4井区地质条件 |
5.2.2 JM4井组工艺试验 |
5.2.3 JM4井组排采 |
5.2.4 产气影响综合分析 |
5.3 适宜本区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开发工艺技术优选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DST试井技术在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DST试井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
1.1 基本原理 |
1.2 DST技术关键 |
1.2.1 封隔器坐封工艺 |
1.2.2 开关井工艺 |
1.3 循环阀结构及工作原理 |
2 DST试井应用 |
2.1 试井设备 |
2.2 测试分析 |
2.2.1 WY1-Ⅱ数据分析 |
2.2.2 WY1-Ⅳ数据分析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 结论 |
(6)煤层气参数井中DST测试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DST测试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分析 |
1. 测试原理 |
2. 测试参数设计 |
二、DST测试的类型划分 |
1. 中途裸眼测试 |
2. 套管坐封测裸眼 |
3. 完井测试 |
4. 改造后测试 |
三、煤层气井DST测试中存在的难点 |
1. 上下压力差过小, 导致封隔器坐封存在难点 |
2. 滑阀工作压力达不到理想值, 封隔器解封 |
3.“自由点”不突出, 易造成失误解封 |
4. 封隔器下滑, 造成曲线异常 |
四、煤层气井DST测试技术的改进策略 |
结语 |
(7)负压作业双层连续油管结构及配套工具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连续管及其作业工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连续油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连续油管作业工艺技术及应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层连续油管装置及基本工具设计 |
2.1 双层连续油管组合设计 |
2.2 双通道滚筒轴旋转头设计 |
2.3 双层连续油管伸缩连接器设计 |
2.4 双通道异向联控单流阀设计 |
2.5 双层连续油管的分流连接器研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层连续油管负压作业伸长量与压降计算模型研究 |
3.1 双层连续油管伸长量计算模型 |
3.1.1 力学模型的建立 |
3.1.2 双层连续油管的受力和变形分析 |
3.2 内外两层连续油管管流压力降计算模型 |
3.2.1 内层连续油管管流压力降 |
3.2.2 双层连续油管环空中管流压力降 |
3.2.3 双层连续油管冲砂作业最低排量计算模型 |
3.3 实例计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层连续油管应用工艺技术探析 |
4.1 水平井负压冲砂及解堵 |
4.2 煤层气井钻磨疏通解堵 |
4.3 气井带压排除积液提高产量工艺 |
4.4 底水井筒内水化物带钻头自行钻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保德区块中低阶煤煤层气田资源特征及开发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技术难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保德区块中低阶煤煤层气田的资源特征 |
2.1 煤层的形成及特征 |
2.1.1 构造背景影响 |
2.1.2 煤层沉积环境控制 |
2.1.3 煤层分布特征 |
2.2 煤层气储层地质特征 |
2.2.1 煤储层岩石学特征 |
2.2.2 储集空间和赋存机理 |
2.2.3 煤储层割理系统 |
2.2.4 煤层气成因和气体成分 |
2.3 煤层气富集规律 |
2.4 有利区综合评价和优选 |
2.4.1 资源分类 |
2.4.2 选区评价参数优选 |
2.4.3 评价标准 |
2.4.4 有利区带划分 |
2.5 小结 |
第3章 中低阶煤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 |
3.1 三维地震技术 |
3.1.1 施工技术难点 |
3.1.2 煤层气三维地震技术 |
3.1.3 应用效果分析 |
3.2 储层增产改造技术 |
3.2.1 储层水力压裂先导研究及试验 |
3.2.2 储层改造思路 |
3.2.3 压裂技术措施 |
3.2.4 应用效果分析 |
3.3 排采工艺技术 |
3.3.1 排采控制技术 |
3.3.2 排采设备优选 |
3.3.3 应用效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中低阶煤煤层气开发实践与成效 |
4.1 煤层气开发实践 |
4.1.1 煤层气开发方式与井型优化 |
4.1.2 煤层气开发井网井距优化 |
4.1.3 煤层气井位部署优化对策 |
4.2 气田开发成效 |
4.2.1 气田产能效果 |
4.2.2 配套开发技术 |
4.2.3 社会经济效益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DST测试技术在煤层气参数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DST测试技术 |
1.1 测试原理及工艺 |
1.2 测试参数设计 |
1.3 测试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
2 DST测试技术在煤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
2.1 测试设备 |
2.2 测试过程 |
2.3 测试资料分析 |
3 测试工艺评价与效果分析 |
4 结语 |
(10)煤层气试井DST法与注入压降法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本理论 |
1.1 DST试井技术 |
1.2 注入压降试井技术 |
2 测试设备 |
2.1 DST专用设备 |
2.2 注入压降专用设备 |
3 案例分析 |
3.1 DST试井 |
3.2 注入压降试井 |
3.3 结果分析 |
4 结论 |
四、煤层气井DST测试工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沁水樊庄区块煤层气井固体颗粒产出特征及防治措施[D]. 崔建斌.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基于注入/压降法的煤层气试井监测系统研究[D]. 张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3]水力压裂对高煤阶煤储层特征及产能的影响[D]. 张贝贝.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9)
- [4]二连盆地低煤阶煤层气富集特征与开发工艺优选 ——以霍林河、吉尔嘎朗图凹陷为例[D]. 孙钦平.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5]DST试井技术在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应用研究[J]. 程维平,李健,程鸣. 中国煤炭地质, 2018(04)
- [6]煤层气参数井中DST测试技术的应用[J]. 刘昌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21)
- [7]负压作业双层连续油管结构及配套工具设计[D]. 提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保德区块中低阶煤煤层气田资源特征及开发实践研究[D]. 于春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9]DST测试技术在煤层气参数井中的应用[J]. 卢玉杰,孙鼎,杨敏. 中州煤炭, 2015(08)
- [10]煤层气试井DST法与注入压降法对比分析[J]. 杨新辉. 中国煤炭地质,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