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天丝面料印花工艺探讨

活性染料天丝面料印花工艺探讨

一、Tencel织物活性染料印花工艺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姚文齐,唐敬淋,杜金梅,许长海[1](2020)在《涤/棉织物同浆印花工艺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涤/棉织物具有外观挺括、耐磨、耐用、尺寸稳定、易洗快干等优点,适宜制作各种服装。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涤/棉印花织物大部分采用涂料印花工艺印制。涂料印花虽然工艺简单,成本低,但成品的手感硬,色牢度差,印制时易塞网。文章综述了涤/棉织物的分散/还原染料同浆印花工艺和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工艺。其中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工艺具有色谱齐全、色泽鲜艳、手感较好的优点,可解决涂料印花中大块或满地印花引起的手感硬、色牢度差等问题。

赵琨雷[2](2020)在《活性染料墨水的配制及干热转移印花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制了干热转移印花用活性染料墨水的配方,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干热转移印花,主要探讨了配制活性墨水的性能及棉织物干热转移印花工艺。首先,探讨三种颜色墨水中醇类物质的用量。研究表明:始终保持醇类物质总用量在21~30%之间,红黄蓝三色墨水的表面张力在28~37 mN/m内变化,黏度会在3~6.5 MPa·s范围内变化,电导率在4000~9000μS/cm范围内变化。接着,探讨三种颜色活性染料墨水的具体配方、稳定性、喷射性能、以及打印流畅性能。研究表明:活性染料10%-12%(活性红218 10%、活性黄95 10%、活性蓝72 12%)、乙二醇8%、1,2-丙二醇8%、三甘醇5%、聚乙二醇400 4%、乙醇1.5%、乙二醇丁醚3.5%、三乙醇胺(活性红218 0.05%、活性黄95 0.05%、活性蓝72 0.1%)、OP-10表面活性剂0.08%、消泡剂0.05%、杀菌剂0.1%,剩余部分为去离子水。将以上配制的活性染料墨水分别放置在常温3个月、高温1周,均未有结晶沉淀析出,可观察出其有较好的常温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另外,墨水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影响着墨水的喷射性能。将以上墨水进行打印流畅性能测试,流畅性都很好,且没有堵塞现象。最后,探究棉织物干热转移印花以获得较佳工艺,计算自配墨水成本并与商用墨水价格对比。结果表明:活性红218墨水最佳工艺为热压压力4 MPa,温度125℃,饱和汽蒸模式,时间10 min,温度100℃;活性黄95墨水最佳工艺为热压压力4 MPa,温度125℃,饱和汽蒸模式,时间20 min,温度100℃;活性蓝72墨水最佳工艺为热压压力3 MPa,温度125℃,饱和汽蒸模式,时间15 min,温度105℃,此条件下棉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较好,色牢度达到4级及4级以上,轮廓清晰度和印花织物效果图好。而且自配墨水成本较商业墨水低,适合企业使用。

张欣宇[3](2020)在《锦纶织物的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文中研究表明锦纶纤维化学结构与天然蛋白质纤维相似,可以采用酸性染料进行印花,酸性染料色彩丰富,对锦纶织物亲和力高。目前关于锦纶织物酸性染料转移印花的报道较少,为了提高锦纶印花织物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表观得色、匀染性和牢度等问题,本研究采用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处理锦纶织物。在不对锦纶织物进行任何处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留锦纶织物的优良性能,研发一种低耗、环保的改性糊料,探讨糊料配比、优化转移印花工艺条件,获得高得色量和高色牢度的锦纶织物印花产品,为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首先,采用酸性染料对锦纶织物进行干法转移印花,探讨了改性糊料中增稠剂种类和用量、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H-HPC)用量、酸剂用量及种类、吸湿剂等其他助剂用量对印花织物表观得色和染料固色率、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HPC含量直接影响转移纸与织物间的贴合力,其对表观得色影响较大,采用含有3%H-HPC、4.5%罗望子胶粉、4%酒石酸铵、5%尿素、2%双氰胺、1%纳米SiO2改性糊料制备的转移印花纸,转印后锦纶织物的表观得色和固色率最高,轮廓清晰度和手感良好,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其次,使用优化后的印花糊料配方来进行锦纶织物转印工艺的探究。优化后的印花工艺条件为改性糊料放置时间9h,涂层后纸张放置时间12h,涂层厚度0.5mm,热压温度95℃,热压压力3MPa,辊轮转速11r/min,汽蒸温度100℃,汽蒸时间25min,水洗温度40℃,水洗时间2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锦纶印花织物的表观得色和固色率高,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牢度均可达到4级以上,具有良好的花纹清晰度和手感。最后,对锦纶织物干法转移印花和筛网印花进行各项织物性能测试对比和分析。通过对两种印花方法的表观得色、颜色特征值、增重率、透湿透气性、手感、白度、色牢度、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移印花锦纶织物的表观得色高于筛网印花锦纶织物,其渗透率低于筛网印花,并且转移印花可以使得织物具有更高的亮度,筛网印花的匀染性好于转移印花。印花后织物的力学性能、白度和透湿性均改变不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转移印花锦纶手感好于筛网印花锦纶,筛网印花锦纶的色牢度略优于转移印花锦纶,但转移印花锦纶的花纹具有更高的精细度,印制产品色泽丰富,直观上具有更好的印制效果。

李思[4](2020)在《针织面料不同印花类型水洗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花面料产品广泛受到大众喜爱。印花后水洗工艺与布料的色牢度、鲜艳度、白度、沾污程度、手感等多种理化性指标相关,因此印花水洗在整个工艺过程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与织物最终产品质量戚戚相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印花种类繁多,同一印花类型同一面料同一机型进行印后水洗工艺,缸差相对容易好控制,而当车间大批量生产时,考虑计划需求以及交货日期等因素,无法满足同一类型印花面料仅放在同一车间同一机型水洗,这就要求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控制好不同机型的缸差尤为重要。本文分不同的印花类型,考察不同类型染色机(溢流染色机和气流染色机)在印花水洗过程中白底印花面料的沾污程度以及非白底印花面料印后水洗所带来的颜色差异,最终通过工艺流程的变化调整差异,达到减小缸差回修率,降低坯布报次率,提高产量的目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取两种经典印花类型(活性印花和分散印花)的布样参考标样并按颜色分为浅色、深色、极深色先进行化验室小样水洗流程处理,通过改变水洗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如时间、温度、次数、染料及助剂类型等),探究了其对不同印花类型面料的化验室浅色水洗工艺流程、深色水洗工艺流程以及极深色水洗的工艺流程的影响,得到不同类型清洗工艺最佳清洗工艺参数,提升了车间水洗工艺的效率,增加水洗车间的产能。二、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染色机,即传统溢流染色机和新型气流染色机对于活性染料印花水洗过程中不同色度的白底沾污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水洗过程中使用经过优化配方的皂洗剂可以很好的改善活性染料印花中的白底沾污情况,而这一情况的改善随印花颜色的加深而更加显着;其次当采用相同水洗工艺条件下,气流型染色机由于具有较低浴比,即使在皂洗中加入同样剂量的防沾污剂,其白地深色印花的沾污情况也相较更严重。三、主要选取THEN高温气流染色机SYNER—GY150染色机(浴比1:4)和意大利巴佐尼有限公司的INNOFLOW EXL溢流染色机(浴比1:10),就不同染色机型活性染料染色后水洗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由此列出最优的水洗工艺方案。通过进行织物的缸差、匹差和色牢度三方面的分析证实,可以看到低浴比型染色机可以部分环节采用较低强度水洗。此外针对不同的白底印花织物,颜色越深的印花仍然需要采用更为苛刻的水洗条件才可以与浅色印花一样达到同样合格的水洗品质,以防止白底沾污。

杨海贞[5](2020)在《P(St-BA-VBT)纳米微球改性与不同组织棉织物的喷墨印花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织物的表面形貌和化学性质,是决定喷墨印花色彩表现力和图案清晰度的重要因素。织物改性处理能够重新构建织物的表面结构和性质,是决定印花质量的关键工序。因此,本文选取一种热稳定性较好的聚合物纳米微球,设计了基于纳米微球阳离子化改性的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和颜料喷墨印花方法,分析了墨滴在不同组织结构织物上的铺展、扩散和渗透等行为,揭示了高质量喷墨印花图像的成像机理,有利于加速喷墨印花技术的工业化生产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P(St-BA-VBT)纳米微球,以其作为一种新型表面改性剂对棉织物改性后喷墨印花,通过考察微球浓度,汽蒸时间、碳酸氢钠用量对印花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优的喷墨印花条件。结果表明,纳米微球平均粒径为66 nm,Zeta电位为+57.8 m V,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4.7℃,表明纳米微球的稳定性比较好。当微球浓度为1.0 g/L,碳酸氢钠为10 g/L,汽蒸时间为6 min时,平纹、斜纹和蜂巢织物显示出优异的颜色深度、清晰度、固色率、耐摩擦和耐皂洗色牢度;XPS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微球成功吸附在棉纤维上;纳米微球改性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不影响织物力学性能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喷墨印花图像,完全避免了尿素使用,降低了喷墨印花成本和水污染,绿色环保。(2)与未改性织物相比,改性织物有效孔隙率的增加值与颜料颗粒的Zeta电位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颜料所带的负电性越强,则织物有效孔隙率的增加值越大,意味着铺展的面积越小。与未改性织物相比,阳离子纳米微球改性织物得到的颜料喷墨印花色域增加。造成色域增加的原因是:喷墨印花过程中,在改性织物上颜料墨滴的铺展程度小,形成的墨点较小,对光的吸收程度较大。密度曲线数据表明,颜色填充率小于60%时,相同给墨量条件下,改性织物喷墨印花得到的表观颜色深度小于未改性织物;颜色填充率大于60%时,正好相反,这同样是由织物上的墨点大小和分布造成。(3)打印颜色填充率为20%的单色色块时,在织物上能够得到独立分布的墨点;由于墨滴沿着纤维长度方向和直径方向的铺展速度存在差异,使得喷墨印花织物上的墨点呈现长条形。纳米微球改性处理的织物,表面的疏水性增加,能够控制墨滴的铺展和形成墨点的大小,可显着提升喷墨印花的精细度、鲜艳度和整体颜色效果。微量颜料墨滴在织物上的铺展程度,与喷墨印花的颜色效果密切相关,铺展程度小,则颜色效果好;铺展程度大,则颜色效果差。

曲鸽[6](2020)在《蚕丝织物的聚丙烯酰胺表面处理及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研究》文中指出蚕丝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拥有独特的悬垂感及丝鸣效果。但在蚕丝织物喷墨印花中,由于蚕丝纤维保水性较差,与活性染料发生共价键合反应的羟基基团含量相对较少等原因,导致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存在颜色深度较差,固色率低,渗化严重等问题。因此在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前,必须对蚕丝织物进行表面预处理,以提高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图像效果。本文选取了不同类型预处理剂对蚕丝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喷墨打印不同颜色色块及线条后,测试了织物的颜色数据、线条精细度、固色率及色牢度等喷墨印花性能指标,借助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处理后的织物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探究了适用于蚕丝织物的表面处理剂类型及提高印花效果的原因及机理,以期加速蚕丝喷墨印花技术的工业化生产应用。主要研究结果概括为以下几点:(1)分别采用海藻酸钠(S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羧甲基淀粉钠(CMS),聚丙烯酰胺(PAM),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OB-2),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CMHPC)对蚕丝织物进行表面预处理。与未处理织物相比,发现处理后蚕丝织物喷墨印花效果均提高,其中PAM处理剂效果最明显,PAM处理后织物的青色、品红、黄色、黑色四色色块的表观色深分别提升了15.7、8.5、8.8、9.7,与SA处理后织物相比,PAM处理后织物的CMYK四色色块的表观色深分别提升了2.1、2.6、3.4、4.2,表明PAM更适用于蚕丝织物活性染料喷墨印花的预处理。(2)使用不同离子性及水解度的PAM对蚕丝进行表面处理,对比发现,35%水解度的阴离子型PAM处理剂更有利于提高蚕丝织物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与传统SA处理剂相比,35%水解度的阴离子型PAM处理液粘度降低了89%,能够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连续且较薄的膜结构;较优工艺条件下,处理后的织物K/S值提高了33.8%,线条宽度减小了38.2%,固色率提高了6%,并且喷墨印花图像更加鲜艳、清晰,对色牢度及白度影响较小。研究发现,使用35%水解度阴离子型PAM预处理,不仅提高了蚕丝织物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缩短了汽蒸时间,还为活性染料墨水对蚕丝织物的无尿素喷墨印花提供新思路,为蚕丝纺织行业清洁印染进步提供了技术途径。

李双忠[7](2020)在《双面数码喷墨印花工艺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印花是用染料或涂料在面料上印制花型图案。从蜡印、转移印花、平网印花、圆网印花到数码印花,都是在面料的单面印制花纹图案。但是随着生活的改善和人们审美的提高,单一表现形式不能满足人们消费需要。另外,传统单面印花的翻丝、露白和正反差的弊端越来越突出。于是,有人采用各种方法在面料的双面都印制图案,以期来解决这些问题。诸如先染色后印花、扎染、圆网平网双面印花等。这些是早期双面印花的工艺技术,存在工艺复杂、操作难、产品质量稳定差或环保问题。本文所研发的双面数码喷墨印花,是采用计算机大数据智能识别和喷墨打印相结合的技术对面料进行双面数码喷印的方式来实现的双面印花,以期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双面印花织物印花浆料的优选及应用性能研究。采用海藻浆,海D浆,AF浆,4019浆四种印花浆料,选用六个单色、四个混色染料对22mm斜纹绸、18mm斜纹绸、14mm斜纹绸、16mm素绉缎、14mm素绉缎、10mm雪纺六种面料双面喷墨印花。研究印花浆料种类对于双面印花织物表面得色量和染料渗透性的影响,优选适用于双面印花的印花浆料。研究影响印花浆料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容器表面积和环境温度对于印花浆料挥发性的影响,优选适用于印花浆料放置的环境。研究上浆机压辊压力和浆槽浆位对于织物上浆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织物带浆率和上浆织物保存环境对于双面印花织物颜色的影响,优选适用于织物双面印花的上浆工艺及织物保存环境。结果表明:在所选的四种印花浆料中,4019浆最适宜用做双面印花织物印花浆料。研究发现印花糊料的稳定性随放置环境的温度、时间变化较大,应密闭放置在温度为20-27℃环境中,放置过的浆料上浆前应再次搅拌均匀后使用。上浆辊两边的压力大于中间的压力,高浆位上浆能够一定程度弥补轧辊压力引起的带浆量的不均匀性。上浆面料在喷印前应保存在干燥环境中,有助于提高印花颜色稳定性。第二部分:双面喷墨印花设备的选择及喷印工艺的研究。双面喷墨印花是解决数码印花面料的露白、翻丝和正反面色差以及花纹渗化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拓展印花面料产品设计表现形式和产品风格多样性的有效途径。研究了双面数码印花两种印花方式的设备系统,确定采用两步法对织物进行双面数码喷墨印花。为了保证印花面料两面花型同形同色,研究制作常用面料的喷墨密度曲线、色彩转换ICC曲线、灰度转换曲线。通过喷印机硬件、软件控制系统,采用相机扫描喷印织物正面的花型,利用计算机定位技术以及镜像花型制作技术和面料反面定位喷印技术,实现了高稳定的面料双面数码喷墨印花。第三部分:双面数码印花织物的后处理工艺研究。为了提高染料在纤维表面的固着率,使双面数码印花织物的颜色更加鲜艳,各项牢度指标符合要求,研究了双面印花织物的蒸化和水洗后处理工艺因素对双面印花织物得色量、色差和色牢度的影响,优化了双面印花织物的后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双面印花面料蒸化时要两面附垫棉导布,防止沾色;连续蒸箱发色的整体均匀性较好,但蒸箱右侧色差稍大;蒸箱温湿度状态对染料(特别是敏感色)有较大影响,对敏感色要控制好蒸化时间;面料打印好以后放置在烘房10-45 min为宜;水洗工艺选用平幅水洗较好,色差较小,图案颜色稳定,布面平整;选用绳状洗色差稍大,有皱印,但缩率和手感较好。研究表明:选用4019浆料,通过平幅上浆的前处理方式,面料预处理后能达到双面数码喷墨印花的要求;采用先喷印一面再喷印另一面的数码印花方法,并结合摄像技术、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大数据分析和对比,能很好地实现面料的双面印花;采用两面垫附棉导布蒸化102℃、15分钟,平幅水洗两遍的方式能达到双面印花织物的各项色牢度指标要求。

宫雪[8](2019)在《用浸色汽蒸法上染艾德莱斯的工艺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艾德莱斯在传统扎经染色时产生严重的水浪费与塑料污染的主要问题,以及工艺流程繁琐、生产效率低等其他问题,研究出一种新型艾德莱斯染经工艺,我们称之为“浸色汽蒸法”。即,将按纹样设计的需段染某种颜色的纱线浸入高浓度染液色中浸染,利用高压汽蒸对浸染纱线进行固色。新工艺无需水浴煮染和大量的塑料薄膜扎经,减少用水量和塑料用量,有效降低水资源浪费和塑料污染,并且操作方式便捷,生产效率高,可应用于艾德莱斯的实际染色生产。通过进行单因素和优化试验得出浸色汽蒸法的最优工艺参数。使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得出活性染料上染黏胶的最优参数为:在同一固色温度为100℃,固色时间为30min条件下,活性染料黄、活性染料红、活性染料黑,三种颜色染料染色所需小苏打浓度均为20g/L;染料浓度分别需要25 g/L,20g/L,20g/L;元明粉浓度均需50g/L;尿素浓度均需20g/L。使用活性染料上染蚕丝最优参数为:在同一固色温度为100℃,固色时间为30min条件下,三种颜色染料染色所需小苏打浓度均为15g/L;染料浓度分别需要30 g/L,25g/L,25g/L;元明粉浓度分别需要60g/L,60g/L,50g/L;尿素浓度均需30g/L。使用单因素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优化试验得出三种颜色的酸性染料上染蚕丝最优参数为:在同一固色温度为100℃,固色时间为30min,醋酸铵2%的条件下,酸性染料黄、酸性染料红和酸性染料黑,三种颜色染料染色蚕丝所需要的pH值均为4.5;染料浓度分别需要30g/L,29g/L,29g/L;尿素浓度分别需要24g/L,23g/L,23g/L。DW系列的活性基酸性染料上染蚕丝三种颜色最优参数为:在同一固色温度为100℃,固色时间为30min,醋酸钠1.2g/L的条件下,活性基酸性染料黄、活性基酸性染红和活性基酸性染料黑,三种颜色染料染色蚕丝所需要的pH值均为4.5;染料浓度分别需要25g/L,24g/L,23g/L;尿素浓度均需要23g/L。最后,按照传统扎经染色最优工艺与浸色汽蒸法最优工艺上染相同纱线,对染色用水量、染色用塑料量、染色效果及染色工艺流程做出对比,结果显示:浸色汽蒸法相比传统扎经染色,染液用水量降低90%以上,染后水洗用水量降低30-50%,塑料污染降低50-80%,在节约染料10%-20%和节约助剂90%以上的基础上,浸色汽蒸法染色纱线的K/S值、水洗牢度以及摩擦牢度依然优于传统扎经染色,染色2g蚕丝试验小样的工艺流程可节约用时60min,并且由此推算,浸色汽蒸法应用到艾德莱斯的实际染色生产可节约用时3-7天。因此,浸色汽蒸法在保持传统工艺特点、审美特性的基础上,可以降低污染浪费、提高染色效果、简化操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可替代传统扎经染色进行艾德莱斯的染色生产。

张黎明[9](2018)在《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数码印花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测定了实验用活性染料墨水的最大吸收波长,对比了墨水吸光度、粘度、pH值以及对织物染色K/S值随时间的变化,探讨了墨水的贮存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通过测定印花后织物K/S值和Lab值的变化,优化了天丝、莫代尔织物数码印花的工艺。校正了天丝织物的色密度曲线,制作了相对应的ICC色彩管理曲线。主要结论如下:(1)在一定时期内八种颜色活性染料墨水的吸光度以及对织物染色后的K/S值均无较大变化。墨水在60℃条件下保存14天前后pH值基本不变,粘度变化率最大为7.7%,墨水贮存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2)天丝织物喷墨印花前处理的优化浆料处方是海藻酸钠2.5%,碳酸氢钠2%,尿素10%,硫酸钠4%,汽蒸条件为102℃下汽蒸15min。莫代尔织物喷墨印花前处理的优化浆料处方是海藻酸钠2%,碳酸氢钠1.5%,尿素8%,硫酸钠3%,汽蒸条件为102℃下汽蒸15min。印花后两种织物的固色率分别为58.1%和69.2%,牢度均能达到34级以上,未印花部位白度略有下降。(3)对于实验中所用到的天丝织物,数码打印机的总墨量为200%时校正得到的密度曲线最接近理论曲线。应用优化后的印花工艺和制作的色彩管理曲线,打印所得图案得色量高,色彩鲜艳,花型轮廓清晰,层次感强,色彩还原度有较大提高。

张黎明,王建明[10](2017)在《天丝织物的活性染料数码喷墨印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天丝织物活性染料数码喷墨印花工艺的研究,探讨了天丝织物的最佳上浆预处理和印花工艺,测定了印花后天丝织物的得色量和色牢度。结果表明,天丝织物活性染料数码喷墨印花预处理的最佳工艺为:海藻酸钠2.5%,碳酸氢钠2%,尿素10%,硫酸钠3%,102℃汽蒸15 min。印花后的天丝织物各项色牢度可以达到4级以上。

二、Tencel织物活性染料印花工艺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encel织物活性染料印花工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涤/棉织物同浆印花工艺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涂料印花
2 分散/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3 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3.1 两相法印花
    3.2 一相法印花工艺
        3.2.1 染料
        3.2.2 助剂
4 总结

(2)活性染料墨水的配制及干热转移印花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数码喷墨印花
        1.2.1 喷墨印花原理
        1.2.2 数码喷墨印花机
        1.2.3 喷墨印花墨水
        1.2.4 喷墨印花织物工艺流程
        1.2.5 纺织品喷墨印花存在的问题
    1.3 转移印花技术概述
        1.3.1 升华转移印花
        1.3.2 湿法转移印花
        1.3.3 干热转移印花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活性墨水的制备
        2.2.2 转移印花工艺
        2.2.3 活性墨水理化性能测试
        2.2.4 测试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醇用量对活性染料墨水性能的影响
        3.1.1 醇类物质用量对活性染料墨水黏度的影响
        3.1.2 醇类物质用量对活性染料墨水表面张力的影响
        3.1.3 醇类物质用量对活性染料墨水电导率的影响
    3.2 墨水配方的确定及其基本理化性能
        3.2.1 活性墨水醇类物质用量范围
        3.2.2 活性染料浓度的确定
        3.2.3 活性墨水配方的确定
        3.2.4 墨水稳定性测试
        3.2.5 墨水喷射性能测试
        3.2.6 墨水打印流畅性测试
    3.3 活性墨水干热转移印花工艺试验
        3.3.1 热压压力的影响
        3.3.2 热压温度的影响
        3.3.3 汽蒸时间的影响
        3.3.4 汽蒸温度的影响
        3.3.5 活性墨水干热转移印花工艺的确定
    3.4 自配转移印花墨水成本分析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1:缩略语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附2:活性墨水和印花指标的英文单位对照表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致谢

(3)锦纶织物的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纺织品印花
        1.2.1 传统印花
        1.2.2 喷墨印花
        1.2.3 转移印花
        1.2.4 印花增稠剂概述
    1.3 锦纶纤维的结构性能与染色机理
        1.3.1 锦纶纤维基本性能与应用
        1.3.2 锦纶用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改性糊料配方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改性糊料的配制
        2.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2.3.3 喷墨打印
        2.3.4 转移印花
    2.4 测试方法
        2.4.1 K/S值
        2.4.2 固色率和渗透率
        2.4.3 色牢度
        2.4.4 轮廓清晰度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增稠剂种类的影响
        2.5.2 增稠剂用量的影响
        2.5.3 H-HPC质量分数的影响
        2.5.4 酸剂种类的影响
        2.5.5 酸剂用量的影响
        2.5.6 吸湿剂用量的影响
        2.5.7 双氰胺用量的影响
        2.5.8 纳米二氧化硅用量的影响
    2.6 织物色牢度的测试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印花工艺对酸性染料印花性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改性糊料的配制
        3.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3.3.3 喷墨打印
        3.3.4 转移印花工艺
    3.4 测试方法
        3.4.1 K/S值
        3.4.2 固色率和渗透率
        3.4.3 色牢度
        3.4.4 断裂强力
        3.4.5 织物风格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改性糊料放置时间的影响
        3.5.2 转印纸放置时间的影响
        3.5.3 涂层厚度的影响
        3.5.4 热压温度的影响
        3.5.5 热压压力的影响
        3.5.6 辊轮转速的影响
        3.5.7 汽蒸温度的影响
        3.5.8 汽蒸时间的影响
        3.5.9 水洗温度的影响
        3.5.10 水洗时间的影响
        3.5.11 印花织物色牢度的测试
        3.5.12 印花织物手感的测试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锦纶织物的干法转移印花与传统筛网印花的比较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改性糊料的制备
        4.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4.3.3 喷墨打印
        4.3.4 转移印花
        4.3.5 筛网印花色浆的制备
    4.4 测试方法
        4.4.1 增重率
        4.4.2 K/S值和颜色特征值
        4.4.3 白度
        4.4.4 力学性能
        4.4.5 织物风格
        4.4.6 透湿透气性
        4.4.7 色牢度
    4.5 结果与讨论
        4.5.1 两种印花锦纶增重率的对比
        4.5.2 两种印花锦纶K/S值和颜色特征值的对比
        4.5.3 两种印花锦纶白度和强力的对比
        4.5.4 两种印花锦纶织物风格的对比
        4.5.5 两种印花锦纶织物透湿透气性的对比
        4.5.6 两种印花锦纶织物色牢度的对比
        4.5.7 两种印花锦纶织物放置时间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致谢

(4)针织面料不同印花类型水洗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常见印花工艺概述
        1.2.1 活性染料印花
        1.2.2 可溶性还原染料印花
        1.2.3 分散染料印花
        1.2.4 拔染印花
    1.3 常见水洗工艺概述
    1.4 不同印花水洗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1 活性染料印花的水洗工艺流程
        1.4.2 分散印花的水洗工艺流程
        1.4.3 拔染印花的水洗工艺流程
    1.5 不同类型染色机的水洗工艺
        1.5.1 影响水洗工艺主要因素
        1.5.2 提高水洗效果的要素
        1.5.3 气流及溢流染色机水洗形式与过程分析
    1.6 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活性染料印花水洗工艺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织物规格
        2.2.2 染化剂与助剂
        2.2.3 实验主要仪器
        2.2.4 评价依据
        2.2.5 工艺流程
    2.3 机型对活性染料印花水洗质量的影响
        2.3.1 溢流染色机
        2.3.2 气流染色机
    2.4 浴比对活性染料印花水洗质量的影响
    2.5 不同机型对活性染料印花水洗质量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散染料印花水洗工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织物规格
        3.2.2 染化剂与助剂
        3.2.3 实验主要仪器
        3.2.4 评价依据
        3.2.5 工艺流程
        3.2.6 不同机型对分散染料印花水洗质量的影响
        3.2.7 pH对织物牢度的影响
    3.3 不同色度涤纶的清洗工艺的研究
        3.3.1 分散黑涤纶的清洗工艺
        3.3.2 分散深蓝涤纶的清洗工艺
        3.3.3 分散黄涤纶的清洗工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拔染染料印花水洗工艺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织物规格
        4.2.2 染化剂与助剂
        4.2.3 实验主要仪器
        4.2.4 评价依据
    4.3 不同机型对拔染染料印花水洗质量的影响
        4.3.1 溢流染色机的水洗工艺研究
        4.3.2 气流染色机水洗工艺的研究
        4.3.3 不同机型对活性染料印花水洗质量的影响
    4.4 工艺流程对拔染染料印花后水洗质量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P(St-BA-VBT)纳米微球改性与不同组织棉织物的喷墨印花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喷墨印花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织物表面改性
        1.2.2 聚合物微球表面改性
        1.2.3 织物结构、墨滴铺展及颜色性能的关系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棉织物聚合物微球改性与活性染料喷墨印花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P(St-BA-VBT)微球的制备
        2.2.3 改性工作液的配制
        2.2.4 棉织物的表面处理
        2.2.5 活性染料喷墨印花
    2.3 测试与表征
        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2 粒径与Zeta电位
        2.3.3 棉织物表面Zeta电位
        2.3.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2.3.6 冷场特征X射线能谱(EDS)
        2.3.7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9 X射线衍射(XRD)
        2.3.10 接触角
        2.3.11 断裂强力
        2.3.12 质量损失
        2.3.13 喷墨印花颜色特征值
        2.3.14 喷墨印花清晰度
        2.3.15 喷墨印花固色率
        2.3.16 喷墨印花色牢度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St-BA-VBT)纳米微球的性能分析
        2.4.2 P(St-BA-VBT)微球浓度对颜色性能的影响
        2.4.3 汽蒸时间对颜色性能的影响
        2.4.4 NaHCO_3用量对颜色性能的影响
        2.4.5 活性染料喷墨印花织物的颜色性能
        2.4.6 P(St-BA-VBT)微球改性棉织物的表面特征
        2.4.7 高品质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图像成像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合物微球改性棉织物颜料喷墨印花图像效果的调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P(St-BA-VBT)纳米微球改性工作液的配制
        3.2.3 P(St-BA-VBT)纳米微球改性处理
        3.2.4 颜料喷墨印花
    3.3 测试与表征
        3.3.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3.2 粒径与Zeta电位测试
        3.3.3 棉织物表面Zeta电位
        3.3.4 粘度和表面张力
        3.3.5 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3.3.6 冷场特征X射线能谱(EDS)
        3.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3.3.8 X射线衍射(XRD)
        3.3.9 接触角
        3.3.10 断裂强力
        3.3.11 质量损失
        3.3.12 喷墨印花颜色特征值
        3.3.13 喷墨印花清晰度
        3.3.14 耐摩擦和耐水洗色牢度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3.4.2 颜料墨水的性能分析
        3.4.3 P(St-BA-VBT)微球浓度对颜色性能的影响
        3.4.4 焙烘温度对颜色性能的影响
        3.4.5 焙烘时间对颜色性能的影响
        3.4.6 颜料喷墨印花织物的颜色性能
        3.4.7 P(St-BA-VBT)微球改性棉织物的表面特征
        3.4.8 高品质颜料喷墨印花图像成像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墨滴在不同组织棉织物上铺展和渗透机理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改性工作液的配制
        4.2.3 棉织物的表面处理
        4.2.4 墨滴铺展面积与形状
        4.2.5 喷墨印花
    4.3 测试与表征
        4.3.1 接触角
        4.3.2 表面自由能
        4.3.3 墨滴形状
        4.3.4 织物横截面的显微镜观察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织物表面润湿性能
        4.4.2 织物的表面自由能
        4.4.3 微量液滴在织物上的铺展
        4.4.4 喷墨印花织物上墨点形状
        4.4.5 墨滴向织物内部的渗透
        4.4.6 颜料墨滴铺展与颜色数据的相关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织物组织结构与喷墨印花图像效果的相关性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冷轧堆前处理
        5.2.3 改性工作液的配制
        5.2.4 棉织物的表面处理
        5.2.5 喷墨印花
    5.3 测试与表征
        5.3.1 织物粗糙度
        5.3.2 织物厚度
        5.3.3 织物孔隙率
        5.3.4 喷墨印花颜色特征值
        5.3.5 喷墨印花清晰度
        5.3.6 喷墨印花固色率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织物组织对粗糙度、孔隙率和厚度影响
        5.4.2 冷轧堆对粗糙度、孔隙率和厚度影响
        5.4.3 表面改性处理对粗糙度、孔隙率和厚度影响
        5.4.4 织物组织结构与喷墨印花颜色深度的关系
        5.4.5 织物组织结构与喷墨印花固色率的关系
        5.4.6 织物组织结构与喷墨印花清晰度的关系
        5.4.7 织物组织结构对密度曲线的影响
        5.4.8 织物组织结构对喷墨印花图案效果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6)蚕丝织物的聚丙烯酰胺表面处理及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蚕丝织物喷墨印花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织物的物理表面处理
        1.2.2 织物的化学改性
        1.2.3 物理与化学改性相结合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蚕丝织物的活性染料喷墨印花
        2.2.1 预处理液的配制
        2.2.2 预处理工艺
        2.2.3 织物喷墨印花工艺
    2.3 测试与表征
        2.3.1 织物性能测试
        2.3.2 处理剂性能测试
        2.3.3 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4 光学视频显微镜
        2.3.5 织物印花效果测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表面处理剂对蚕丝织物喷墨印花效果的分析
        3.1.1 颜色深度与渗透率
        3.1.2 线条精细度
    3.2 PAM离子性和水解度的作用
        3.2.1 喷墨印花效果
        3.2.2 印花织物的色牢度
        3.2.3 预处理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3.3 基于PAM表面处理的蚕丝织物喷墨印花工艺
        3.3.1 墨滴铺展及织物润湿性
        3.3.2 喷墨印花工艺条件
        3.3.3 印花织物的色牢度
        3.3.4 印花织物的图像效果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双面数码喷墨印花工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数码印花的市场现状
    1.3 数码印花前处理现状
    1.4 数码印花喷印机器和喷印方式现状
    1.5 数码印花后处理现状
    1.6 数码印花的瓶颈问题
    1.7 本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7.1 课题研究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1.7.3 创新点
第二章 双面印花织物印花浆料的优选及应用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3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双面印花织物前处理浆料的选择
        2.3.1.1 浆料筛选范围的确定
        2.3.1.2 参选浆料表面色深度对比
        2.3.1.3 参选浆料的渗透性能对比
        2.3.2 双面印花浆料4019浆的应用性能研究
        2.3.2.1 4019浆料的挥发性能
        2.3.2.2 4019浆料在不同状态下的分散悬浮性能
        2.3.2.3 上浆机器对4019浆料上浆均匀性的影响
        2.3.2.4 影响上浆织物颜色稳定性的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面喷墨印花设备的选择及喷印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双面喷墨印花设备的选择
        3.2.1 一步法双面喷墨印花机
        3.2.2 两步法双面喷墨印花机
    3.3 两步法双面喷墨印花主要控制软件
        3.3.1 双面印花的rip软件
        3.3.1.1 喷印墨水控制密度曲线
        3.3.1.2 色彩空间转换icc曲线
        3.3.2 双面数码印花精准定位软件
    3.4 两步法双面数码印花的喷印工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面数码印花织物的后处理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蒸化前处理放置环境对双面印花织物颜色的影响
        4.3.2 蒸化沾色问题研究
        4.3.3 蒸箱状态对双面印花织物颜色的影响
        4.3.3.1 蒸箱门幅方向均匀性分析
        4.3.3.2 蒸箱温湿度对双面印花织物颜色的影响
        4.3.4 水洗工艺对双面印花织物颜色稳定性研究
        4.3.4.1 水洗方式对织物颜色影响
        4.3.4.2 次水洗和两次水洗对双面印花织物颜色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问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用浸色汽蒸法上染艾德莱斯的工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花经工艺研究综述
        1.2.2 少污染的染色印花方法研究综述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二 少污染花经染色方法的选取及染经工艺确定
    2.1 少污染的花经染色方法的选取
        2.1.1 涂料印经工艺研究
        2.1.2 利用活性印花色浆染经的工艺研究
        2.1.3 浸色汽蒸工艺研究
    2.2 浸色汽蒸法染色原材料及使用染料特点分析
三 活性染料方案优选
    3.1 活性染料染色黏胶方案优选
        3.1.1 材料仪器、工艺处方和工艺流程
        3.1.2 测试方法
        3.1.3 单因素试验优选
        3.1.4 正交试验优选
    3.2 活性染料染色蚕丝方案优选
        3.2.1 材料仪器、工艺处方和工艺流程
        3.2.2 测试方法
        3.2.3 单因素试验优选
        3.2.4 正交试验优选
    3.3 结果与讨论
四 酸性染料染色蚕丝方案优选
    4.1 材料仪器、工艺处方和工艺流程
    4.2 测试方法
        4.2.1 K/S值测定
        4.2.2 色牢度测定
    4.3 单因素试验优选
        4.3.1 不同p H值单因素试验
        4.3.2 不同酸性染料浓度单因素试验
        4.3.3 不同尿素浓度单因素试验
    4.4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优选
        4.4.1 酸性染料黄染色蚕丝工艺优化
        4.4.2 酸性染料红染色蚕丝工艺优化
        4.4.3 酸性染料黑染色蚕丝工艺优化
        4.4.4 酸性染料染色蚕丝色牢度测定
    4.5 结果与讨论
五 活性基酸性染料染色蚕丝方案优选
    5.1 材料仪器、工艺处方和工艺流程
    5.2 测试方法
        5.2.1 K/S值测定
        5.2.2 色牢度测定
    5.3 单因素试验优选
        5.3.1 不同p H值单因素试验
        5.3.2 不同活性基酸性染料浓度单因素试验
        5.3.3 不同尿素浓度单因素试验
    5.4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优选
        5.4.1 活性基酸性染料黄染色蚕丝工艺优化
        5.4.2 活性基酸性染料红染色蚕丝工艺优化
        5.4.3 活性基酸性染料黑染色蚕丝工艺优化
        5.4.4 活性基酸性染料染色蚕丝色牢度测定
    5.5 结果与讨论
六 浸色汽蒸染色与扎染法对比案例
    6.1 活性染料染液配方及染色效果的比较
        6.1.1 黏胶染色染液配方及染色效果比较
        6.1.2 真丝染色染液配方比较及染色效果比较
    6.2 酸性染料的染液配方及染色效果的比较
        6.2.1 染液配方比较
        6.2.2 染色效果比较
    6.3 活性基酸性染料的染液配方及染色效果比较
        6.3.1 染液配方比较
        6.3.2 染色效果比较
    6.4 工艺流程比较
    6.5 结果与讨论
七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数码印花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再生纤维素纤维
        1.1.1 粘胶纤维
        1.1.2 Lyocell
        1.1.3 Modal
        1.1.4 竹浆纤维
        1.1.5 铜氨纤维
        1.1.6 醋酯纤维
    1.2 数码印花技术
        1.2.1 数码印花技术的起源
        1.2.2 数码印花的发展
        1.2.3 数码喷墨印花原理
        1.2.4 数码印花设备
        1.2.5 数码印花墨水
        1.2.6 数码印花工艺
        1.2.7 数码印花的色彩管理
        1.2.8 数码印花的特点
    1.3 数码印花研究现状
    1.4 数码印花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墨水最大吸收波长测试
        2.2.2 墨水吸光度测试
        2.2.3 墨水热稳定性测试
        2.2.4 墨水染色性能测试
        2.2.5 纤维结晶度测定
        2.2.6 天丝、莫代尔织物数码印花工艺
        2.2.7 色密度曲线校正
        2.2.8 ICC色彩管理曲线的制作
        2.2.9 色卡的建立
    2.3 测试方法
        2.3.1 吸光度
        2.3.2 pH值
        2.3.3 粘度
        2.3.4 颜色特征值
        2.3.5 固色率
        2.3.6 白度
        2.3.7 摩擦牢度
        2.3.8 皂洗牢度
        2.3.9 日晒牢度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活性染料墨水稳定性
        3.1.1 墨水最大吸收波长
        3.1.2 墨水吸光度
        3.1.3 墨水热稳定性
        3.1.4 墨水染色结果
    3.2 纤维结晶度
    3.3 天丝、莫代尔数码印花工艺参数分析
        3.3.1 海藻酸钠用量对K/S值的影响
        3.3.2 碳酸氢钠用量对K/S值的影响
        3.3.3 尿素用量对K/S值的影响
        3.3.4 硫酸钠用量对K/S值的影响
        3.3.5 防染盐S用量对K/S值的影响
        3.3.6 汽蒸时间对K/S值的影响
        3.3.7 天丝、莫代尔数码印花工艺正交试验
    3.4 固色率测试结果
    3.5 色牢度、白度测试结果
        3.5.1 色牢度测试结果
        3.5.2 白度测试结果
    3.6 不同墨量下色密度曲线的校正
    3.7 ICC色彩管理曲线的建立
    3.8 不同墨量下的色域空间对比
    3.9 色卡的建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天丝织物的活性染料数码喷墨印花(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试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1.2 试验方法
    1.3 测试方法
        1.3.1 表观色深值
        1.3.2 色牢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海藻酸钠对印花效果的影响
    2.2 碳酸氢钠对印花效果的影响
    2.3 尿素对印花效果的影响
    2.4 硫酸钠对印花效果的影响
    2.5 汽蒸时间对印花效果的影响
    2.6 印花织物色牢度
3 结论

四、Tencel织物活性染料印花工艺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涤/棉织物同浆印花工艺发展[J]. 姚文齐,唐敬淋,杜金梅,许长海. 纺织导报, 2020(07)
  • [2]活性染料墨水的配制及干热转移印花工艺的研究[D]. 赵琨雷. 苏州大学, 2020(02)
  • [3]锦纶织物的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D]. 张欣宇. 苏州大学, 2020(02)
  • [4]针织面料不同印花类型水洗工艺的研究[D]. 李思.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5]P(St-BA-VBT)纳米微球改性与不同组织棉织物的喷墨印花效果研究[D]. 杨海贞.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6]蚕丝织物的聚丙烯酰胺表面处理及活性染料喷墨印花效果研究[D]. 曲鸽.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7]双面数码喷墨印花工艺研究及应用[D]. 李双忠.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8]用浸色汽蒸法上染艾德莱斯的工艺探究[D]. 宫雪. 新疆大学, 2019(11)
  • [9]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数码印花工艺研究[D]. 张黎明. 北京服装学院, 2018(04)
  • [10]天丝织物的活性染料数码喷墨印花[J]. 张黎明,王建明. 印染, 2017(18)

标签:;  ;  ;  ;  ;  

活性染料天丝面料印花工艺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